间歇充气加压

2025-01-23

间歇充气加压(共3篇)

间歇充气加压 篇1

摘要:间歇充气加压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IPC) 治疗术已成功用于预防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 改善患者下肢动脉疾病的循环, 治疗静脉性溃疡, 对淋巴水肿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在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与促进骨折后骨愈合方面效果明显。IPC作用机制包括机械效应、抗凝、激发纤溶亢进及溶栓、舒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等。本文全面介绍了IPC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并对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IPC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间隙充气加压,深静脉血栓,治疗

于19世纪开始, 医生们就已经进行运用在腿部额外加压的方法改善血液循环理论试验, 有文献记载利用一种抽吸气装置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1934年Mont Reid和Louis Herrmarm设计了一种正、负压装置成功改善了动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及足部溃疡患者的动脉循环[2]。20世纪70年代初, Pflug等开始探索使用间歇气压技术, 发现腿部间歇加压能有节奏的改变腿部静脉血流, 并利用IPC缓解了腿部的淋巴水肿, 减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形成。在国外, IPC是一种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逐步成形于70年代的诊疗技术。随着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装置的研究和改进, IPC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对于其机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

1 IPC的基本原理

IPC装置主要由气泵、气囊套筒、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气囊套筒有不同的规格, 目的是方便对踝部、小腿、大腿发生作用或者是三个部位不同的组合;控制器用于选择治疗模式、调节气压的大小及充、放气的时间。通过对在肢体的外部间歇性充气加压从而产生机械和生化效应。

2 IPC的临床应用

2.1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被临床科室广泛应用, 陈聪等[3]报道78例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即予IPC治疗, 试验组40例有3例发生DVT, 发生率为7.5%, 对照组38例有11例出现DVT, 发生率为28.9%。万里红等[4]对100例脑卒中患者行IPC治疗, 实验组DVT发生率为4%, 对照组发生率为22%。陈丽珊等[5]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分别采用IPC及抗凝药预防DVT, 发现IPC预防DVT效果优于抗凝药, 且无抗凝药增加出血量等并发症。

2.2 预防骨质疏松和促进骨愈合

Park[6]等对30例行胫骨截骨术的兔子应用IPC观察骨端骨生长情况并比较应用IPC组和未用IPC组生物力学特性, 发现试验组截骨端新骨形成面积、骨矿物质含量、骨矿化面积及骨折端骨最大扭转力、刚度、最大角位移均较未使用IPC组要佳。国内有文献报道IPC通过增强挤压部位和远端骨骼肌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m RNA的表达, 使内皮细胞增加NO产物的释放量, 而中、低剂量的NO能明显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20%, 并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增值, 促进骨折愈合[7,8]。Hewitt等[9]认为IPC通过间歇增加临近骨缺损端静脉压力来提高新骨形成。

2.3 治疗动脉缺血性疾病

Kakkos[10]等对34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对照研究发现, IPC增加了动脉血流和踝臂压力指数, 并通过增加腿部的灌注来获得行走距离上的改善, 足和腿IPC能稳定而持久地提高跛行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压力指数。

2.4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性溃疡

20世纪70年代就有报道间歇气压治疗可以减轻静脉曲张手术伤口的疼痛, 减少术后服药量、缩短住院时间。Philip等发现使用IPC后, 静脉溃疡的治愈率由使用药物的每星期治愈面积2.1%提高到19.8%, 21例患者中有10例完全治愈[11]。吴胜春等[12]联合IPC和湿润烧伤膏 (MEBO) 治疗静脉性溃疡也取得了满意效果。另外应用IPC还能预防静脉曲张剥离后血肿的形成[13]。

此外, IPC还能治疗创伤性水肿、促进淋巴水肿的消退、逆转腹腔镜手术后气腹所引起的不利血流动力学效应、治疗胫前粘蛋白沉积症等。

3 IPC的作用机制

3.1 机械效应

IPC通过间歇均匀的充、放气过程, 造成下肢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Flam等治疗观察中发现使用大腿长度相当的IPC时能使下肢静脉的血量增加23%, 血流速度能增加 (77±35) %, 在充气加压过程中血流速度也有短暂时间变为零, 提示静脉已经完全排空[14]。由于静脉迅速地排空, 静脉内的压力会明显下降, 动静脉间压力差增大, 动脉血供就相应增加。已经有研究指出, 当额外增加50mm Hg压力后, 内皮细胞会因管腔膨胀产生的牵拉扩张20%, 管腔内增加的血流速度超过200%[15]。运用IPC对血管壁增加压力同时也会对肌肉、皮下等软组织产生压迫, 这种压力迫使组织的间隙压力加大, 有利于组织液的回流, 促进下肢水肿消退, 减轻软组织的张力, 还有利于经皮肤的氧合作用的改善和清除代谢毒性产物[16]。

3.2 抗凝作用

Chouhan[17]等应用IPC对12例受试者治疗后发现:血浆中FⅦa水平降低, TFPI水平增加。FⅦa可以与TF、Ca2+形成复合物, 一是通过激活FⅨ, 从而加强内源性凝血, 二是通过激活FⅩ, 直接延续外源性凝血;而TFPI在FX存在下通过抑制TF-FⅦa复合物达到调控外源性凝血机制的作用。IPC可能通过释放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TFPI, 致使血浆中TFPI水平增加, 血浆中游离FⅦa及TF-FⅦa复合物得到中和, 进而产生抗凝效应。

3.3 激发纤溶亢进和溶栓作用

IPC激发纤溶亢进和溶栓作用的机制一些学者认为是由于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量的增加。IPC时, 由于局部血流速度增强, 一是产生高达200dyn/cm2的剪切应力[18], 而生理状态下血流剪切应力只有15 dyn/cm2;二是血流的流速增强致使近端血管顺应性扩张, 张力增加。由此, 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机械信号刺激, 使得t-PA分泌率比基础分泌率增大2~3倍, t-PA m RNA表达增加超过250%[19]。另外一些学者[20]则发现IPC后血浆中t-PA含量不是增加而是减少, 但t-PA活性明显增强,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ior-1, PAI-1) 含量及活性下调, IPC通过调节t-PA和PAI-1之间的平衡达到激发纤溶亢进及溶栓效果。

3.4 舒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IPC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使挤压部位及远端肌肉的血管扩张并改善微循环。IPC时血流加速导致的血流剪切应力增加和血管扩张引起的张应力增强可以上调NOS活性, 由此导致血液中NO (因为NO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附以及聚集、舒张血管的功效) 含量增加[21]。Malek[22]也证实在血管被机械或者生化刺激损伤后会释放出NO, 从而产生明显减少局部缺血再灌注的现象。

4 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IPC治疗DVT的可行性

IPC预防DVT形成是IPC所有临床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疗效最为肯定的。但是用于治疗DVT, 国内外献有报道。不加保护的IPC治疗可能诱发DVT患者血栓脱落, 从而导致肺栓塞甚至致命, 但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IPC治疗DVT理论上是安全的。从DVT的发病机制看, 肢体制动属于DVT诱因之一, 当前所有的治疗方案之中, 首先强调是制动, 就此而言, 现行治疗方案和DVT病因之间是矛盾的, 是不符合生理的, 而滤器保护下的IPC治疗则强调运动——尽早的被动运动或主动运动。

5 总结

IPC作用机制可得出:机械效应可促进DVT患者的肿胀部位组织液回吸收和淋巴回流, 从而达到快速消肿、缓解症状之目的。舒张血管的生化效应与机械效应的相互结合有可能促进DVT患者侧枝循环的建立。抗凝及纤溶亢进、溶栓作用对DVT而言不但能增加药物治疗的效能, 还可能对有此类药物使用禁忌的患者独立发生作用。IPC的间歇压力有可能导致已形成的血栓松动、碎裂, 从而强化外源性药物和自身纤溶亢进后对血栓的作用。

目前DVT的治疗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手术治疗, 其最大局限是受血栓形成时间限制, 较为公认的手术时机是发病后5~7天, 由于发病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的不一致常常导致手术取栓失败;另外由于血管外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 临床上由血管外科专科诊治的DVT患者多数已失去手术时机;再者手术不可避免会造成创伤和可能出现并发症。二是药物治疗, 对于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而言, 从时间上讲药物治疗的更大作用在于抑制血栓的进展, 无法保全静脉瓣膜功能的溶栓治疗, 无论堵塞的主干静脉再通与否, 其最终效果与侧枝循环建立所带来的获益没有区别。

总之, 借鉴IPC预防DVT以及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经验, 总结IPC作用机制, 作者认为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IPC治疗DVT具有可行性。

间歇充气加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中透析龄超过5个月的RIS患者1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9例治疗组患者中, 男性4例, 女性5例, 年龄为30~76岁, 平均44岁, 病程为1年3个月~8年,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 糖尿病肾病1例, 高血压肾损害1例;在9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3例, 女性6例, 年龄为27~81岁, 平均45岁, 病程为6个月~6年10个月,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 糖尿病肾病1例, 高血压肾损害1例, Ig A肾病1例。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透析中心患者均使用Fresenius4008透析机, F6透析器, 膜面积1.3 m2, 血流量200~250 ml/min, 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流量500 ml。每周3次血液透析, 每次透析时间4 h。常规应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等药物。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同时给予间歇加压装置双下肢交替使用, 每次4 h, 每周3次;对照组不使用间歇加压装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指标比较见表1, 结果显示治疗组RLS评分在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早在1672年, 英国医生Thomas Willis首次描述了不安腿综合症 (restlesslegs Syndrome, RLS) , 该病又称为Ekbom综合征, 该病危害严重, 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正常总人口的1%~10%, R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局部缺血、中枢多巴胺功能异常、代谢与营养障碍等有关。尿毒症MHD患者中RLS的发生可能与体内大、中分子毒素潴留有关。各种代谢产物的聚集, 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引起下肢各种不适, 腿部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症状[2]。本透析中心采用间歇加压装置, 通过对肢体反复加压后再回压, 产生类似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 不仅促进下肢局部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 而且还能取得充分按摩效果, 并且可以通过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 另外, 还可以通过对肢体周期性的机械挤压, 引起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从而改善血管内血粘环境, 改善组织局部血供, 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治疗期间, 同时应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及贫血, 及时纠正微炎症状态, 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尿毒症性不安腿综合征病因复杂, 治疗困难, 本透析中心应用间歇加压装置, 安全有效, 它无药物的不良反应, 而且经济、方便, 易于被患者接受, 同时临床上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治疗, 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支持, 一般都能减轻患者症状,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间歇充气加压疗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不安腿综合征 (RLS) 评分的变化,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疗法治疗MHD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5个月的MHD患者, 经问卷调查确诊RLS, 诊断采用RLS国际研究小组制定的标准并进行评分, 以10分、20分、30分作为界限将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中度、严重和非常严重进行分析, 确诊RLS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例, 对照组9例, 治疗组给予间歇加压装置双下肢交替使用, 每次4 h, 每周3次;对照组不用间歇加压装置。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RL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RLS评分在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疗法对治疗RLS取得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间歇充气加压疗法,不安腿综合征,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0.

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的临床应用 篇3

1产品的构成及原理

1.1 结构:

Flowtron Excel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压力气泵、抗折压力连接管、不同型号的压力护套。

1.2 原理:

间歇压力泵提供间歇循环的压缩空气, 从而交替的为单一的空气外衣充气, 应用在末端的压缩装置可以提高静脉的血流速度, 并激发纤维蛋白溶解。

2使用前的检查

2.1 泵应与一电插座相连, 压力被设定在40 mmHg (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 。

2.2 外衣在病人的腿部应用时, 应保证包裹正确, 舒适而没有皱褶。

2.3 确保管线上没有扭结, 所有管线的连接必须确保安全。

3操作方法

3.1 检查并确保泵上的能量开关为闭合状态。拆下外衣的包装并将其展开。

3.2 将病人的腿背放置在外衣的中间部位, 把外衣结实的将腿部包裹起来, 并使连接管路向下指向足部。

3.3 用弹簧锁把外衣的连接器与管线装置锁住。直到连接处发出一声刺耳的“喀嚓”声。然后轻轻地拉一下, 确保连接得当。

3.4 打开气泵开关, 绿色指示灯亮起, 将压力旋钮调到40 mmHg, 此时气泵开始进行2 s的自检运行。即:气泵和护套的充气和放气交换情况。然后压缩机就直接进入充气循环状态。第一件外衣将会充气大约12 s, 之后用48 s排气。第二件外衣将在第一件完成充气30 s后进行充气, 其过程与第一件一致。

3.5 单侧肢体使用只需连接气泵上的其中一条压力管, 另一条自由放置, 这时需按下单侧肢体使用按钮, 并确保指示灯闪烁。

4禁忌症

患有严重的动脉硬化或其他贫血性血管疾病的病人;已知或疑似的急性重度血栓或静脉炎患者;严重的充血性心脏衰竭或其他如进入心脏的流量激增灯情况下使用也是有害的;肺部栓塞;坏疽、近期的皮肤移植、被感染了的腿伤。

5清洗的说明

泵的外部包装材料是由ABC塑料制成, 它在清洗时需用一块柔软的抹布蘸取温和的洗涤液进行擦拭。高碳酸盐类和苯酚类洗涤溶液会破坏此塑料外壳, 不可用于清洗。此塑料外壳可以用将次氯酸钠或钠的氯仿类化合物稀释1000 ppm的溶液进行擦洗。

6注意事项

6.1 如果病人经受麻刺感, 麻木或疼痛时, 立即将外衣从病人的身体上取下。

6.2 使用仪器治疗重度血栓时, 应保持连续使用, 任何长时间的治疗中断需要在医生的斟酌下决定。

6.3 压力护套应该定期取下, 并检查皮肤的一般情况。

6.4 注意不要向泵的表面直接喷洒消毒剂或洗涤剂, 这将不能起到直接消毒的效果。

7故障排除

7.1 显示屏上指示 (Lo) :

故障: (1) 外衣上的软管断开;排除方法:检查外衣底部软管的连接性。 (2) 外衣漏气;检查外衣并替换已被损坏的外衣。 (3) 压力过低;可咨询服务人员的意见。

7.2 显示屏上指示 (HI) 故障:

上一篇: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下一篇:怎样让学生融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