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信息文本(精选9篇)
旅游信息文本 篇1
旅游景介文本主要功能在于唤起读者的兴趣, 吸引读者到目的国旅游, 其中含有大量的信息,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 在旅游景介文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其进行英译时, 传达的信息应注意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 否则将会引起交际障碍, 源语语篇的信息则无法传达。本文以湖北咸宁地区景点为例, 对传达信息所用的英译技巧进行剖析。
1增译
由于目的语语义、句法或修辞的需要, 翻译时在不改变原文语义信息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 使译文表达更加流畅, 或者使原文的内涵意义加以引申, 从而贴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 这就叫做增译, 有时也叫增词法。
在旅游景介文本中, 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旅游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提到旅游就必然涉及到文化。一些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经常在旅游景介文本中出现, 如一些具有文化涵义的地名、人名, 中国的朝代及历史人物, 佛教、道教、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等, 在翻译时就需要增加一些字、词、句, 增加理解原文所必须的背景知识, 如事件的发生年代, 名人的生卒年代、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 地名的特殊含义等, 从而使译文更容易被英语读者所理解。
例1 :据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成书的《太平御览》记载:“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于此。”
译文:As it is recorded in Taiping Imperial Encyclopaedia which was composed in Taipingxingguo Period (976-984A.D.) ,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A.D.) , Jin’an King (472-494A.D., a famous writer) and his eight brothers had established Jiugong here.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晋安王都是具有历史色彩的词语, 在翻译时就需要补足相关的信息。如北宋就可以在后面补足具体的年份960~1127 A.D., 太平兴国年间也补足具体的年份976~984 A.D.。增译是旅游翻译中一个常用的翻译技巧, 但在实际翻译中, 应该用之有度, 不仅体现在全文中该增译的地方增译, 还体现在增译的信息也应该有所取舍。中国历朝历代, 有众多的王侯, 在九宫山的介绍中提及晋安王, 是为了借皇族人物引起读者对到九宫山旅游的兴趣, 因此只需做简要的介绍而不必累述, 增加其生卒年代472~494 A.D和主要身份a famous writer即可, 有助于译语读者的理解。
例2 :1969 年, 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原苏联军队与中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
译文: In 1969, under the turbulent world situatio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Chinese armies had the military conflicts in Zhenbo Islands (a disputed area located in SinoRussia border ) …
这段文字是关于咸宁景点澄水洞工程的介绍。这个景点具有政治和军事上的特殊意义, 原文也含有较多的政治和军事词汇。如果译语读者对于一些词汇存在理解障碍的话, 语篇的交际作用就无法实现。因此在翻译成英语时, 要注意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进行必要的补充。
珍宝岛位于中俄边境, 属于中俄争议地区, 对于中俄两国都具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作为地名, 珍宝岛可以采用专名音译, 通名意译Zhenbao Islands, 有助于保留本国的文化, 或者直译Treasure Islands, 更易于外国游客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 珍宝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也容不得他国的侵略行径, 在中国的这种意识形态下, 如果将其译为Zhenbao Islands则更能体现中方立场, 因此Zhenbao Islands相对更妥帖一些。同时, 对珍宝岛进行简要的介绍, 不仅突出了其重要性, 也使译文更加易懂, 便于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
2解释
解释和增译有相似之处, 都会增补一些词语来进行解释说明, 便于译语读者理解。增译一般增加的是一些相关资料, 对词句进行一些补充, 而解释一般增补的是原文的字面意思。比如说, 在汉语旅游景介文中, 有一些文化信息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说中国传统建筑、服饰、习俗、饮食、官衔, 或者是涉及到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些动物、植物等, 这些词汇在英文中难以找到对应词, 即便对应, 词语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在对这类词语进行英译时, 可以进行解释, 目的是使外国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所指, 使交际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去。
例3 :澄水洞地下工程由彼此呼应、相映成趣的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组成, 构成一个四合院……
译文:The Chengshuidong underground project is composed of four buildings, which contrast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a quadrangle (traditional Beijing dwelling; courtyard surrounded by inward-facing houses along the four sides to the south, north, east and west.)
这是一段关于澄水洞地下工程的介绍, 原文中出现了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 四合院, 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 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和家族观念有关。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 quadrangle的英文解释是four-sided courtyard surrounded by large buildings, eg in an Oxford college, 即 (四周由大型建筑围绕的) 方形庭院, 如牛津大学学院。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 与中国的四合院建筑有相似之处, 但并未指出其是中国的民居, 因此补足其意义traditional Beijing dwelling, houses, 同时用形容词inwardfacing进行补充。
3减译
减译是旅游景介文本翻译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 有时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些多余对译文理解没有帮助、阻碍信息功能转换的内容、不可译的信息, 可以进行大胆地减译。
旅游景介文本中, 古诗词、楹联、名人名言是经常被引用或提及的, 兼具意美、音美、形美, 读来朗朗上口, 是中国旅游者所喜爱并引以为豪的内容。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 与文学翻译不同, 旅游翻译有着自己的体裁规约。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俗读物, 受众是普通的大众, 因此与其译得晦涩生硬, 不如舍去不译, 以保留译文的顺畅通达。
例4 :九宫山, 久为灵山圣地, 历代名人登山者接踵而至, 旧山志中记载:“宋代, 谢枋得学士;元代集学士、虞邵学士;明代, 宋濂学士、孟养浩、朱廷立等;清代, 翰林、进士就举不胜枚举了。”
译文:Jiugong Mountain has been the beautiful and holy place, attracting plenty of famous climbers, especially imperial off ical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from Song Dynasty (960-1279A.D. to Qing Dynasty (1644-1911A.D.) , which had been recorded in the orography.
文中历数了宋、元、明、清朝代的各位名人学者, 只是为了表达“历代名人登山者接踵而至”, 这些名人对于普通中国读者来说比较陌生, 学士、翰林、进士也属中国文化所特有的, 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特征的词汇, 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在内涵和外延意义上都对等的词, “等量的信息不一定有等效”。 (黄忠廉, 2002: 234) 译者可删减这些外国游客存在理解障碍的信息, 只保留主要信息。
例5 :其内部装璜, 配置的各种设备高档别致, 工艺考究, 在当时来说堪称国内一流, 独领建筑装璜工艺潮头。
译文:The indoor decoration and equipments are upscale and unique, which can be said top-ranking at that period.
这是一段关于澄水洞地下工程的介绍, 是用来描述其中的建筑的。汉语旅游景介文本与英语旅游景介文本在信息焦点上有所不同, 这其中就包括评价性信息。在内容上, 英文文本更多强调从受众角度出发对重点信息的传输, 注重事实描述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熊力游、刘和林, 2011:64) , 在旅游景介文本中也是如此。然而, 此段中文介绍中, “独领建筑装璜工艺潮头”, 读来有吹嘘之感, 是非常具有主观性的一个判断, 并无事实根据, 目的就在于提高汉语读者对这个景点的认可, 吸引读者。在对这段文字进行英译的时候, 考虑到汉英旅游景介文本在评价性信息上有所不同, 可以进行删减, 故“独领建筑装璜工艺潮头”省去不译。
旅游景介翻译最具旅游文体特色, 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贾文波, 2004:106) 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注重信息的传达, 使译语景介文同样起到吸引读者到目的地旅游的目的。译者对源语旅游景介文本进行分析后, 在对其英译时, 综合译语读者的认知和阅读习惯, 采取增译、解释、减译的技巧, 可以使英译文本获得较好的读者效应。
摘要:旅游景介文本中的大量信息, 对吸引读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旅游景介文本译语文本取得与源语文本相同或相似的读者效应, 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湖北咸宁地区景点为例, 对其英译进行分析总结, 从中得出结论, 在翻译时可以采取增译、解释、减译的技巧。
关键词:旅游景介文本,信息,英译,技巧
参考文献
[1]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熊力游, 刘和林.旅游网页文本的编译策略[J].中国翻译, 2011 (6) :63-67.
旅游信息文本 篇2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人 民 政 府
年 月 日
目 录
第一条 项目名称.................................1 第二条 项目建设范围.............................1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项目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2 土地、山场等资源的出让与租赁..............4 项目扶持与优惠政策.......................6 双方权利与义务...........................8 违约责任................................11 协议变更、终止和解除....................12 争议的解决..............................13 其它....................................13
旅游项目建设协议书
甲方: 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充分利用泾县旅游资源优势,乙方决定投资开发甲方 乡(镇)地区,建设 项目。为规范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本着平等互利原则,经协商一致,甲乙双方特签订本协议书。
第一条 项目名称
本协议项目名称为。如有变动,以经双方同意变动后的名称为准。
第二条 项目建设范围
本项目建设范围为下列第 种情况:
一、泾县城市规划区外。
二、泾县县城建成区外城市规划区内。
三、泾县县城建成区外(不含乡镇集镇区)。
四、泾县乡镇集镇区外。
大致建设范围为甲方所辖 亩的农用地(耕地、林地、茶园、桑园等)、未利用地(滩涂、荒草地等)、河流、水库等。东至
;南至 ;西至 ;北至。具体建设范围以经甲方批准的项目开发规划和图件范围为准。建设用地范围、面积以国土部门发放的土地使用权证为准。
第三条 项目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一、本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为 万元,建设期限按下列第 种情况执行。
1、投资额在1000万元(含1000万)-5000万元,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18个月。
2、投资额在5000万元(含5000万元)-1亿元,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0个月。
3、投资额在1-2亿元,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4、投资额在2-5亿元,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5、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投资额以项目农用地租赁费用凭据、土地出让金缴款书、固定资产投入发票和有效资产评估报告计算,古董、字画等工艺品及其他摆件不作计算。采取查看会计资料与察看项目现场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帐、据、物相符。
二、具体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分 期建设:
1、;
2、;
3、;
4、;
5、;
6、; 其中:第一期开发建设时间为 年 月至 年 月,总投资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
2、;
3、;
4、。第二期开发建设时间为 年 月至 年 月,总投资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
2、;
3、;
4、。第三期开发建设时间为 年 月至 年 月,总投资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
2、;
3、;
4、。乙方保证在本协议签定后的 年内该项目资金投入不少于 万元;在 年 月前完成全部投资计划。
三、履约保证金的缴纳
按项目建设用地面积并结合投资额,乙方向甲方(应缴纳、无需缴纳)项目履约保证金。缴纳标准为按每使用一亩建设用地缴纳履约保证金 万元。本项目建设用地合计 亩,共计应缴纳项目履约保证金 万元。乙方应在本协议签订生效后 个月内全额缴纳至甲方指定单位的银行帐号。
第四条 土地、山场等资源的出让与租赁
一、乙方采用(独资、合资)方式投资,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山场、河流、水库、林木风景资源采用 方式(①出让②租赁③部分出让部分租赁)。
二、项目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 年,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交付土地之日起算。
三、采用租赁方式使用的土地、山场、水面、林木等资源,租赁期满后,乙方如需继续延长使用时间,乙方可与资源所有权人再行协商。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可优先取得资源使用权。但应与所有权人重新签订租赁使用合同,并支付使用费。涉及占用农用地建设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由乙方负责解决,甲方给予配合。因建设用地指标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由乙方自行负责。
四、土地、林木、水面出让(租赁)标准
1、土地出让、租赁标准
项目所需土地应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取得,且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土地竞得人。招、拍、挂成交价即为土地出让价款,土地竞得人应根据与国土部门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支付土地成交价款。
乙方项目建设需要租赁项目区内土地、山场、林木、水面的,由乙方向所有权人提出租赁要约,并协商达成租赁合同。
2、林木植被处理
乙方在林地上进行基本建设时,须报经甲方书面同意,并须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如需采伐林木的,还应履行相关的批准手续。
第五条 项目扶持与优惠政策
一、乙方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甲方负责协调和处理项目周边的群众关系,保证项目的安全实施与运行。
二、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公共配套设施及证照办理等,甲方保证在项目规划批准后及时协调解决。
三、优惠政策
根据对方投资额和旅游项目类型,乙方享受以下 项优惠政策。
1、乙方以国有土地出让形式取得的景区、饭店、旅游度假类项目等建设用地,乙方应向甲方缴纳国有土地出让金。在扣除必要的土地成本和地方政府提留资金后,甲方对乙方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补助按以下第 种情形执行。
⑴实际投资1000万元(含1000万元)-5000万元,按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数额50%予以补助;
⑵实际投资5000万元(含5000万元)-1亿元,按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数额80%予以补助。
⑶实际投资1亿元以上,按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数额100%予以补助。
2、建设期间因项目建设需要,乙方应向泾县人民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缴纳的行政事业性规费,甲方保证免予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
3、自乙方项目经营之日起,前3年乙方项目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应纳税实际入库额的泾县县级财政所得部分,甲方保证由泾县县级财政全额奖励给乙方;第4年至第5年所得税应纳税实际入库额的泾县县级财政所得部分,甲方保证由泾县县级财政奖励50%给乙方。
4、规划区外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建设期间乙方应向泾县税务部门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甲方保证按泾县县级财政所得部分给予等额奖励。
5、规划区外亿元以上旅游度假类投资项目中,允许适当安排旅游地产类项目。
四、优惠政策办理及履约保证金退还
(一)优惠政策办理
1、乙方向甲方缴纳土地出让金后,甲方在扣除必要的土地成本和地方政府提留资金后,按本协议第五条“优惠政策”第1款约定给予乙方土地出让金补助。补助方式按下列第 种情形执行,甲方受理乙方申请后60个工作日内办理到位。
⑴乙方项目完工并评定确认相关等级后,乙方向甲方提出申请,甲方给予一次性补助。
⑵乙方项目完成约定的 期、期、期建设内容后分别向甲方提出申请。
甲方按土地出让金补助总额的 %、%、%,分 次给予乙方补助。
2、税收奖励由乙方按向甲方提出申请后60个工作日予以办理。
3、各项行政事业性规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由乙方向有关部门申请直接办理。
(二)履约保证金退还
乙方交纳的履约保证金 万元按下列期限退还:
1、在乙方完成一期建设内容后 个月内,甲方退还乙方履约保证金总额的 %,计 万元;
2、在乙方完成二期建设内容后 个月内,甲方退还乙方履约保证金总额的 %,计 万元;
3、在乙方完成三期建设内容后 个月内,甲方退还乙方履约保证金总额的 %,计 万元。
4、乙方不按约定时间建设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六条 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向乙方提供项目开发建设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和政策信息。
2、在本协议签订后 个月内负责完成项目规划区内的
土地(山地、林地等)流转和土地征用工作。
3、为乙方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通路、通水、通电)和社会安全保障。
4、在项目开发景观营造需要项目区内居民配合种植有关农(林)作物时,负责动员项目区内村民完成规定种类农(林)作物的种植。配合种植农林作物可能需要对农民进行补偿,该补偿应由乙方承担。
5、在甲方行政权限内对乙方的项目建设工程进行审查、审批、收取有关费用及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
6、支持乙方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项目资金。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全权负责项目开发及生产经营管理。乙方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应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及安徽省、宣城市和泾县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受其制约和保护。依法自主地开展业务,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干涉。
2、乙方应及时拟定项目建议书,并作为本协议附件,同时按甲方同意的项目建议书规范实施。
3、为加快项目开发进度,确保项目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乙方应编制符合《泾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泾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泾县生态暨文化旅游线总体规划》、《泾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的项目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得到甲方批准。本协议签
订后,乙方应在 个月内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规划和平面效果设计图,按规定程序上报省、市、县发改委批准立项(审查核准、备案)并在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5个月内开工建设。
4、乙方与土地、山林、水面权属单位签订好出让(租赁)协议后,应及时交付征地补偿费、土地出让金和报批规费或租赁费。
5、乙方所需员工,应优先聘用所在地居民并按国家规定办理员工的各项保险。
6、乙方必须有效保护开发区域内的林木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未经批准不得破坏开发区域原有植被,对所排放的废水要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排放。乙方在开发期间按国家环保标准对生活、建筑垃圾进行处理或配合县有关部门对废水、废气、生活、建筑等垃圾进行处理。对开发范围内的文物、各类古树、各类珍稀动植物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给予保护。
7、项目开发前期设计应征询并采纳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乙方项目属下列第 种类型:
⑴饭店类。乙方应按不低于(国家三星级饭店、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标准要求设计建设并在投入运营后 年内创建(国家 星级旅游饭店,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
⑵景区类。乙方应按不低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
求设计建设并在投入运营后 年内创建国家 级旅游景区。
⑶综合类。乙方项目中饭店类建设内容应按不低于(国家三星级饭店、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标准要求设计建设并在投入运营后 年内创建(国家 星级旅游饭店,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景区类建设内容应按不低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设计建设并在投入运营后 年内创建国家 级旅游景区。
8、属于景区开发型的,乙方对景区的经营期限为投入运营后 年(5-10年)。经营期满后,若乙方无违反本合同行为,甲乙双方可续签协议,具体协议内容另行商定。
第七条 违约责任
一、乙方占有资源、土地在两年内不按约定建设内容进行开发、建设,经甲方书面通知后仍未履约的,甲方可没收乙方项目履约保证金并终止本协议。项目区旅游资源开发权及土地使用权由甲方同时无偿收回。
二、乙方项目不能按期建设完工,甲方取消乙方已享受的本协议第五条规定优惠政策。乙方在领取房屋产权证时,须将已享受优惠政策获益部分(补助资金总额、减免税费总额)一次性退还给甲方,且还须向甲方缴纳等额违约金。
三、乙方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创建本协议第六条规定(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 甲方取消乙方已享受的本协议第五条规定优惠政策。乙方在营业执照年审时须将已享受优惠政策获益部分一次性全额返还给甲方。
四、不可抗力发生时,双方免责并根据不可抗力影响程度,依照《合同法》规定分别采用解除协议、延迟履行的方式处理。
第八条 协议变更、终止和解除
一、本协议在下列情况下变更。
1、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同意变更。
2、发生法定不可抗力事件,在不可抗力事件消除后,双方协商并书面同意变更。
3、本协议与国家、安徽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发生矛盾和冲突,依这些政策、规定为依据,双方协商并书面变更。
二、本协议在下列情况下终止。
1、乙方经营期满。
2、乙方未能竞得项目用地使用权。
3、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同意终止。
三、本协议在下列情况下解除。
1、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同意解除。
2、因法定不可抗力因素依法解除。
第九条 争议的解决
建设期间因本协议发生的争议,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均有权向项目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条 其它
一、本协议只与投资方在泾县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签订。
二、在本协议项目建设期限内,甲方不得再与任何单位和个人签订本协议规定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协议;但乙方不按约定要求开发建设的除外。
三、在本协议项目规划范围内,如甲方新增其他行业建设项目,不得影响本协议项目的建设并应征得乙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所形成的协议或经双方签署的纪要作为本协议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本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正本一式十二份,双方各执六份。
本协议签定地点 省 市(县)。
六、如本协议生效需履行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由甲方协助办理。
甲方代表: 年(签字)(盖章)日 乙方代表: 年 月日
(签字)
(盖章)
旅游信息文本 篇3
如何向外国游客推介旅游品牌, 准确地传达旅游文本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 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旅游景点, 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是亟待广大翻译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论题。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旅游文本被翻译成英文。有人对目前的旅游翻译现状作过调查, 结论是“国内旅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1]究其根源, 在于译者没有对手上的旅游材料进行文本分析, 忽略了旅游文体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 忽略了汉英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忽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 一味将汉语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要求强加于英译文本之上, 与英语读者产生审美意识上的错位。而凯瑟琳娜·赖斯 (Katharina Reiss) 提出的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赖斯文本类型理论
凯瑟琳娜·赖斯 (Katharine Reiss) 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赖斯根据主要的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 (1) 信息型 (informative) :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属于信息功能文本。此类文本强调“真实性”和语言外部的现实。 (2) 表情型 (expressive) :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地位, 原作者只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它主要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和私人信函等。 (3) 操作型 (operative) 及感染型: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目的在于感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来行动、思考、感受, 并作出反应;包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手册等。[2]虽然不少文本具备多种功能, 但是它们总是有主有次。赖斯认为原文的主要功能决定了翻译的方法, 换句话说, 翻译方法应因文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3]曼迪指出, “赖斯理论的重要之处是, 它超越了纯语言的层面、超越了纸上的文字及其意义, 把视野拓宽到翻译的交际目的”[4]
文本类型理论对旅游文本翻译的启示
从文本类型理论的角度来看, 任何类型的文本至少都具有信息性、表达性和诱导性三种功能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而且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导功能, 以另外两种为辅助功能。一般而言, 旅游宣传文本的应归属于文本类型理论所界定的信息性+诱导性 (呼唤性) 功能文本。旅游宣传文本主要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 扩大人们的知识视野, 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同时, 它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游客增强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当然, 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为前提。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由此看来, 信息性也就成了旅游宣传文本的重要功能之一, 并形成了以信息性为前提, 以诱导性为最终目的的一种互动关系。赖斯认为, 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并不存在, 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 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作为一种交际性较强的实用性文体, 旅游宣传文本属于集信息 (尊重事实) 和诱导 (激发读者) 功能于一体的典型的复合型文本, 同时, 旅游宣传文本所体现出的浓重文化色彩又影响着目的接收者的接受程度。所以为了达到翻译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应以译文的交际目的为向导, 在总的翻译策略和原则指导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 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 旅游文本主要包括两项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景点的信息, 吸引游客, 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兴趣。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而应认真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 “翻译应当使用归化 (adaptive) 法, 在译文读者中创造同等效果”。[5]基于这一原则旅游文本的翻译应采用删略法、重组法、增译法等策略。
1.删略法
即删去中文资料中对译文理解没有帮助的东西。中国人在写事状物时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加以验证, 中国读者读了会加深印象, 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 而在外国人看来似乎是画蛇添足。译文中删去, 反而干净利落, 明白晓畅。如一本介绍青岛的旅游资料中有这样一段原文:“‘烟水苍茫月色迷, 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 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西起胶州湾入海处的团岛, 东至崂山风景区的下清宫, 绵延80多华里的海滨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长轴画卷。”它的译文是: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It is no hot in summer and not cold in winter.The 40-km-long scenic line begins from Tuan Island at the west end to Xiaqing Gong of Mount Lao at the east end.译者把古诗全部删减, 但不影响译文读者对原文中其他部分的理解, 而译文中的第一句却正是对前面古诗简洁的概括。
2.重组法
是指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前提下, 不拘泥于原文, 对原文不符合译语习惯的词、句、语序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 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何志范先生所译的“乐山龙舟会多姿多彩”堪称创造性翻译的范例。如描写龙舟赛前场面的第三段文字:江岸上彩楼林立, 彩灯高悬, 旌旗飘摇, 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 舒展着优美的身姿, 有的摇头摆尾, 风采奕奕;有的喷火吐水, 威风八面。
译文为:
High-rise buildings ornamented with colored lanterns and bright banners stand out along the river banks.On the river itself, gaily decorated dragon-shaped boats await their challenge, displaying their individual charms to their hearts’content.One boat wags its head and tail;another spits fire and sprays water.
译文中, 译者多处灵活地处理了中英文行文上的习惯冲突, 改变了原文中词藻堆砌的现象。如译文表面上虽没有与“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风采奕奕”、“威风八面”等对应的词句, 但仍通过“gaily decorated”、“displaying their individual charms to their heart’s content”将意义与气氛很好地表达出来。此外, 正如译者自己认为的“译文打破了原文句子的排列, 用displaying their individual charms to their heart’s content来表示群龙在竞赛前各显其能、舒展各自身姿的风采和八面威风;await their challenge又为龙舟夺标作了铺垫, 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6]
3.增译法
是指为了更好地理解原文中所含信息, 而增加一些相关的参考说明。如与旅游风景名胜相关的历史事件、典故传奇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中文材料中可以只字不提, 但外国游客有时会因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影响他们对旅游宣传材料所含信息的接收与理解, 进而影响他们对所宣传景点的兴趣。因此, 译者必须注意在译文中增添相关的文化信息, 以达到源语文本预期的“诱导”效果。如一本介绍崂山的资料中有这样一段:三官殿里一株茶花树, 在寒冬腊月开出一树鲜花, 因此又名“耐冬”。译文则为“There is a camellia tree in the Sanguan Palace blooming fully in midwinter, so it is called Naidong, meaning it can stand bitterly cold winter.”译者根据原文的字面意思, 在句中增加了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对“耐冬”作进一步的解释, 加深了读者对茶花树的印象。
小结
译文着眼于预期功能, 摒弃了汉语的行文形式, 删减掉有悖于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内容, 采取符合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 有效传达出了原作意图。周宣丰先生说:“文本体裁是经过长期使用而规约化、模式化的语言产品, 每一种文本类型都表达特定语用者的意图和特定交际功能。因此, 译者有必要分析特定语篇体裁的特点, 抓住源语文本的总体意图和功能, 识别作者通过哪些手段来传达文本的意图, 从而正确选择翻译策略。”[7]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来说, 其文本类型具有独特性, 重在信息传递和诱导功能, 具有明确的交际意图。所以为了达到翻译目的, 必要的信息删略、重组、或增添, 可以有效地增强所传递信息的接受度, 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参考文献
[1]文军.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J].中国科技翻译, 2002 (1) .
[2]邓艳.从文本类型理论看旅游资料英译的情感“诱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3]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张美芳.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6]何志范.乐山龙舟会多姿多彩[J].中国翻译, 1992 (2) .
文本信息加工 篇4
《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
执教:石桥中学陶孝明
一、教材分析:
上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主要涉及文本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和表达,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文本具有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运用字处理软件,借助于图形、图像等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文本信息的可读性,而且可以更深刻、更广泛地交流信息。通过这一节教学,让学生可以对文本信息加工的应用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上,让学生学好这一章,应该多动脑、勤动手,而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整合。
本节课教材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① 组织文本结构,突出主题信息 ② 利用流程图,描述事件进程 ③ 利用表格工具,表达文本分类 ④ 借用结构图,呈现事物关系
考虑到课程整合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分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恰当的选择加工工具加工文本,突出文本的主题信息,注重文本的形象化表达;
第二课时:使用结构图、流程图加工文本信息,注重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图形化表达;
第三课时:运用表格工具加工文本,注重文本信息条理化、表格化的分类表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文本加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恰当地表达文本信息;
2、了解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学习如何组织文本信息更好地表达意图。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学会根据文本信息表达的需要,选择文本信息加工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培养解决不同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本课重点是文本信息的四种加工目的和方法。
2、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2013-9-12
当涂县第十五届公开教学周高一信息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设计:
1、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起点不一,基础不同,就本节内容来说,对技术尺度的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来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对具体技术的学习以“适用、恰当”为原则,不囿于技术,追求超越技术的信息素养的养成。
2、对工具软件的技术理解与学习要求:
① 工具软件从适应性来说,有许多对于初学习者来说用不到的大而全的功能,而对于信息加工者来说,只要能满足自己学习与工作中的需要,并不需要熟练掌握某个软件的所有功能;
② 在学习使用软件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最基本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充;
③ 即使学习者不掌握某个软件,他也可以借助“帮助”命令进行学习。
3、为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借助Web课件帮助学生顺利打开学习素材,尽快融入学习角色,并设计了一些半成品学习素材,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设置坡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展示纯文本格式的、富文本格式的、flash格式和Web格式的《再别康桥》的文本案例,让学生体会比较每一种格式的优缺点及其实用性。
设置情境:请帮语文老师做一个《再别康桥》的电子小报或设计一个以诗歌《再别康桥》为主的版面,要求能体会诗歌意境、富有感染力。
任务一:从网页上保存诗歌《再别康桥》的主体文字,作为设计版报的素材使用;
选择使用记事本工具加工表达任务。
选择理由:任务的特点;也可用其他的文本编辑器如Editplus,Ultraedit等,但因记事本是Windows自带的,更为方便。 记事本特点:
记事本是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所有的Microsoft Windows版本都自带这个软件。
记事本的特点是只支持纯文本。一般来说,如果把文本从网页复制并粘贴到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它的格式和嵌入的媒体将会被一起粘贴并且难以去除。但是,如果将这样一个文本先粘贴到记事本中,然后从记事本中再次复制到下最终需要的软件里,记事本将会去除所有的格式,只留下纯文本,在某些情况下相当有用。记事本几乎可以编辑任何文件,但不包括Unix风格的文本文件。任务二:将诗歌《再别康桥》简单排版用于打印;
选择使用写字板作为加工工具,也可用Word,但写字板保存的文件默认为富文本格式RTF,体积更为小巧,兼容性更好。
写字板特点:
2013-9-12
当涂县第十五届公开教学周高一信息
“写字板”是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使用简单,但却是功能强大的字处理程序,用户可以利用它进行日常工作中文件的编辑。它不仅可以进行中英文文档的编辑,而且还可以通过插入对象的方式进行图文混排。
任务三:对诗歌《再别康桥》进行图文混排,设计成富有意境的电子版报;
要在文档排版加工中引入图形对象实现图文混排,自由设置版面,这时应该选择功能更为强大的加工工具,字处理工具如金山公司的WPS,微软的Word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工具,今天我们选择用Word来加工完成上课任务。
第一加工任务:风格怀旧
特点:淡雅、静谧,充满怀旧情愫。
操作要点提示:
一、在“页面设置”里将上、下、左和右页边距都设置为“0”,设置好页面;
二、插入背景图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康桥.jpg);
三、插入文本框,将《再别康桥》诗歌里的部分文字粘贴过来,并设置为楷体、小三号;
四、插入艺术字“再别康桥”,艺术字样式“第二行第六列”,字体“方正姚体”,字号“36”磅,文字环绕“浮于文字上方”,艺术字形状“波形1”,艺术字字符间距“稀疏”。
第二加工任务:气息时尚
特点:纯洁、明快、清新,又意味隽永,展现诗人情怀。
操作提示:
2013-9-12
当涂县第十五届公开教学周高一信息
本作品为半成品素材,同学们操作时对照参照图需要添加一个艺术字,插入两幅图片,修改文本框,最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对象。技术运用小结:(1)“艺术字”的使用
标题是版面的眼睛,通过艺术字与图形的组合加工,使标题形状、大小和位置有所变化,增加版面的美感,(2)文本框的使用
在编排报刊类文档时,经常用到能在版面中灵活放置文本的工具——文本框。它可以实现横排或竖排,通过与空格的结合使用,可排出不同形状效果
(3)图形对象的组合
排版时通常需要把若干的图形对象、艺术字、文本框等组合成一个大的对象,以方便整体的移动等排版操作。操作方法是按住Shift健不放,单击要组合的各个对象,单击鼠标右健,选择【组合】按钮,将选中的内容组合到一起。
拓展任务:
文本加工选择何种加工形式来表达信息,主要评价参考依据: ※ 文本表达的主题、意图是否鲜明?
※ 版面样式是否符合阅读对象特征及应用场合? ※ 版面布局是否合理匀称:内容层次结构是否清晰?
※ 文字、标点是否恰当?排版是否符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规范? ※ 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根据以上评价依据,同学们看能否对我们今天的案例进行补充加工,也可以修改,以更好地表达主题,体会诗人情感。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完成以上任务来学习根据文本信息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具,准确、恰当加工文本信息。在加工中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追求大而全,美观而不花哨;经济实用,注重有效表达。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对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图形化表达、表格化表达,今后在学习了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再来用Flash对这首诗进行声画同步的MTV方式的加工和表达。
在漫长学习生涯上,今天我们只是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有所成。
汉俄旅游文本语言差异探析 篇5
一、文本词汇的差异
众所周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然而两种不同语言之间在词汇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显著表现在:由于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和由于词义联想、文化意象差异导致的词汇语义不同现象。
1.词汇空缺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 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randomholes in patterns (偶然的缺口) 的概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 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 (空缺) 理论。”[1]所谓词汇空缺是指某一民族文化特点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在翻译实践中, 文化空缺现象主要反映在对文化空缺词的处理上。所谓文化空缺词指的是只为某一民族语言所特有, 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 既可以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 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
2.词汇语义不同
因此, 由于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和由于词义联想、文化意象差异导致的语义不同现象成为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本语句的差异
汉俄民族在长期不同的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差异。“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 注重整体和谐, 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百川归海’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 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 (言贵简洁) , 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 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4]由此可见, 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审美情趣的不同, 导致在中俄旅游文本中汉俄两种语句在修辞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旅游文本的语句中常出现诗词句、成语、四字对仗句、多使用短句, 以增强气势, 给人以非常华丽的感觉;而俄语旅游文本的表达则很简洁、明了、通俗直观, 而且多使用长句。
原文:武夷山景区内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这里有三十六峰, 七十二洞, 九十九岩。群峰秀拔奇伟, 千姿百态;溪水澄碧清澈, 绕峰回旋。碧水映丹山, 丹山转碧水。游人置身其中, 宛入人间仙境。
译文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了俄语旅游者的审美情趣, 把语句中汉语惯用的重复结构进行概括, 达到简洁明了的译文效果。这样, 不但不会使读者产生丢失原文信息的感觉, 反而更易于读者接受, 符合其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而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汉俄语句在修辞方面存在的差异, 而是盲目地进行逐词逐句翻译, 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文本语篇的差异
语篇中的句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 而不是语句的简单迭加。汉语旅游文本语篇的行文往往注重音美、形美, 还非常讲究意境之美, 而意境又常常给人以虚而不实的感觉, 还常常附有神话传说故事加以修饰渲染,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相反, 俄语旅游文本的行文大多不绕圈子, 直入主题, 语言简洁、平实, 文本语篇的描述客观、具体。中文旅游材料提及历史的成分较多, 带有浓重中国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 这些对于俄罗斯游客来说是没有兴趣点的, 他们只是从客观的角度来欣赏名胜古迹。
从语篇的情景语境来看, 译者应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语境, 将自身置于译文读者的地位, 进行换位思考。
原文:……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 像高一丈零六尺, 重四千多斤, 全铜铸成……
游客对铜像的构成并不感兴趣, 这可以通过图片或实地进行感受, 游客关心的是这个铜像人物是谁, 为什么要树这个铜像, 这是翻译的重点。
结语
要使旅游文本完整、准确地传递旅游文化信息, 就要深入分析影响汉俄旅游文本翻译的影响因素, 以便在翻译中做到“对症下药”。本文通过对影响汉俄旅游文本翻译的语言差异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其不同的特点, 从而去寻找最佳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魏万德, 杨卿.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6) .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旅游信息文本 篇6
1 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 (Skopos Theory) 由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 (Hans J.Vermeer) 提出。其核心思想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 而且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译入语读者具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因此翻译活动要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出发, 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目的论包括三个法则:1) 目的法则 (Skopos rule) , 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2) 连贯法则 (co⁃herence rule) , 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3) 忠实法则 (fideli⁃ty rule) , 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根据目的论, 评价一个译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2 红色旅游文本的特点及翻译要求
红色旅游文本具有以下特点:
1) 语言客观、准确。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涉及革命历史事件、人物等, 一般没有华丽辞藻的出现。因此, 译文不能随意删减原文信息;
2) 信息量大, 专有名词多。针对这一特点, 翻译时要求忠实于原文, 对专有名词的翻译可以加注释, 以帮助译入语读者较好地理解原文;
3) 饱含政治、文化信息。因此, 翻译时要求译者对政治事件熟悉, 了解相关文化, 确保文本信息得到有效传递。
3 红色旅游文本翻译常见问题与策略分析
红色旅游景点中英文简介并存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然而, 英译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 甚至还存在一些很明显的错误, 这对信息、文化的有效传播带来了很大障碍, 甚至给中国的形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延安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旅游文本的英译中出现的问题, 探讨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
1) 拼写错误严重
原文:大生产运动中, 在此举行过纺线比赛。 (枣园革命旧址)
译文:Spinniing cotton intou thread competitions were held here during the great prodgctiong movement.
此句翻译中出现的拼写错误多达三处, 分别为“spinniing”、“intou”和“prodgctiong”, 其正确的拼写应分别为“spinning”、“in⁃to”和“production”。其实, 拼写错误在枣园革命旧址的英译文中比比皆是, 这极大地损坏了英译文想要目标语读者顺畅地了解原语信息的目的, 也会使译入语读者对中国译者的水平或者是此旅游景点负责人的认真态度产生怀疑, 虽然这极有可能跟译者的水平并没有关系。因此, 无论是译者还是景点负责人都必须谨慎地对待这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要为提升中国的形象做出正面的贡献。
2) 信息传达错误
原文:1943年1月, 刘少奇由杨家岭迁到这里。 (枣园革命旧址)
译文:In sprbng of 1944, Liu Shaoqi moved here from Yang Ji⁃aling.
此译文中有一个很明显的拼写错误, 即“sprbng”, 根据原文意思, 应该改为“spring”。除此之外, 此译文还存在信息传达错误的问题。首先, 原文中出现的年份是“1943”, 而译文中却变成了“1944”。其次, 原文中出现的月份为“1月”, 而译文中为“sprbng” (春天) , 经过查询1943年的万年历, 当年的1月为农历的11月末到12月之间, 应该是冬天, 而非春天。因此, 此译文违背了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而“忠实于原文”是翻译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跟中国历史革命相关的信息的翻译如果传达错误, 就会扭曲历史的真相。因此, 在此类文本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认真负责, 保证译文信息的准确无误。
3) 语法及表达问题
原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 (枣园革命旧址)
译文:...He gave the lecture of On Reis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which was a sustematic summary of Marxis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o Zedong thosght.
此译文中的拼写错误如下:“Reision”、“sustematic”和“thos⁃ght”, 其正确的拼写应该分别为:“Revision”、“systematic”和“thought”。同时, 此译文将“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翻译为“Which was a sustematic sum⁃mary of Marxis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o Zedong thosght”, 这种表达几乎是字字对应翻译下来的, 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也没有体现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会让译入语读者有不知所云的感觉, 因此是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的。原句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同位语关系, 指代的是同样的意思。因此, 建议将其译文改为:“which wa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Mao Zedong’s thought, namely, the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此句话的翻译告诉我们, 理出原文的逻辑关系, 并使用符合译入语规范的句子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这对译文思想的准确传达是至关重要的。
4) 译文前后不统一
原文: (延安) 文艺座谈会 (杨家岭革命旧址)
译文a:Literature and Art Symposium
译文b:Yan’an Forum of Literature and Art
译文a出现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一处路标上, 译文b出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简介标题, 一个使用的是“symposium”一词, 一个使用的是“forum”一词。同一个旅游景点里的同一个术语出现了两个译文, 会引起译入语读者的困惑, 让他们弄不清楚讲的是一样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东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同一个旅游景点, 一些专有术语的译文最好是统一为一个。具体到“ (延安) 文艺座谈会”的翻译, “symposium”和“forum”两个词都有“座谈会”意思, 但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的释义, “symposium”强调的是相关专家聚在一起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进行探讨, 而“forum”更强调对一般公众事务的探讨, 因此在本句中“symposium”比“forum”更贴合原意。在杨家岭革命旧址,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中央大礼堂”的翻译中, 一处景点中, “中央大礼堂”被翻译为了“The Central Hall”, 另一处景点中, 它却被翻译为了“The Central Great Auditori⁃um”, 应该统一为一个。
5) 文化翻译错误
原文:毛泽东在谈话中指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杨家岭革命旧址)
译文:In their talk, Mao Zedong proposed his famous saying that all reactionaries are paper tigers.
本例中, “纸老虎”指的是外强中干的人, 即表面上很威风, 其实却没什么真本事的人。译文采用直译的方法, 将“纸老虎”翻译为“paper tiger”。这种翻译方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国文化, 但也会增加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困难, 因为他们很少有人知道“纸老虎”在中国的文化内涵。然而, 如果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处理“纸老虎”的翻译, 它虽然能使译入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 但却以牺牲中国文化的传播为代价。因此, 笔者认为, 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译, 除了一些传播已经很广泛的译文, 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如此一来, 不仅减轻了译入语读者理解上的负担, 而且传播了中国的文化, 可谓一举两得。
4 结语
红色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仅具有让译入语读者获得信息, 还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不当的翻译不仅影响信息的有效传达, 也会影响一个地方, 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 每一个译者都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文本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 要根据翻译的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尽量不出现拼写、语法、表达等方面的错误, 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的翻译要兼顾文化的传播和译文的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 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汤艳, 边立红.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现状研究——以益阳南县厂窑惨案纪念馆旅游文本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193-194.
旅游信息文本 篇7
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行动要求,主要包括基本思路及发展目标两大项。行动要求,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来自e Marketer的数据表明,在美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块的交易将在2016年达到51.8%,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仅为43.8%。该研究机构估计,桌面预订的下降将至少持续到2019年,那时消费者已变得适应更舒适的移动设备,并且”不介意在小屏幕上预订住宿和机票”。
e Marketer预测分析师Oscar Orozco表示“酒店、 航空公司和在线旅游网站更好地优化他们的移动预订网站。因此,人们更加简单和方便的在他们的设备上去购买和预订旅行,这预示着行业前景更好”。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智慧旅游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促使人们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比起现实,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上表达其真实情感,互联网上信息量剧增。在网上,我们可以获取到相对以前更多的信息,在这些网络信息中,评论类型的信息占着十分大的比例。这些评论信息十分复杂,并且有很多无效的信息,从这些评价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十分困难。因此针对评论信息的对其进行内容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是当务之急。
二、文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国内网络文本内容分析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对近10年国内关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筛选,2015年10月通过河西学院图书馆网上系统对国内CNKI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笔者以“网络文本”、“旅游”、“内容分析”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74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炼该类研究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通过对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三、国内网络文本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一)相关研究成果
网络文本内容的分析在国内旅游业中的应用比较晚,2006年Soojin Choia,Xinran Y. Lehtoa (2006)等通过对澳门官方旅游网站、在线旅游博客、旅游经营商和旅行社的网站、网上旅游杂志相关网站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网络的受众不同,不同的在线信息来源,目的地网上形象是不同的;Zhen &Zhu(2006)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星级酒店的网络评论进行了分析,指出游客选择酒店并不是单纯根据其星级来选择的,而是比较关注其设施、服务、房间大小等。之后陆续有学者通过对网络文本内容的分析来研究旅游,但进展较慢。之后,陆续有学者通过对网络文本的分析进行旅游研究,但研究较少,如图1所示,直到2012年后,文献数量增长,2014年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文本来研究旅游。这与旅游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线中间商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网络文本内容将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做相关旅游研究。
(二)研究内容
对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多集中在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研究上。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不同景区、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研究或是游客感知形象研究,如肖亮,赵黎明(2009以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为样本,利用ROST Word Parserr软件对网上的内容进行高频特征词提取,研究指出台湾在网上传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有:度假,文化,乡村,城市等;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2012)以鼓浪屿为例,对其旅游形象进行研究,60个高频词,结合SPSS软件,对其评价属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鼓浪屿提出管理意见。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者情感、旅游者动机、旅游者投诉、旅游者偏好等方面;还有学者对穷游、重大事件的意义、历史街区意象等方面进行研究,但相关研究成果都较少。
网络文本分析法多被用来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说明通过这种法研究目的地的形象是有效的且比较成熟的。但不应仅局限于形象研究,虽然也有学者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少数。网络文本分析法应该应用于旅游多方面的研究,而不仅局限与形象研究。如国外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研究人们对于在移动设备主动报告自己旅游行程的研究;比如对网络宣传对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等。未来,人们的旅游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包括目的地的选择、出行方式、游览到最后的评估,都会在网络上进行。所以,网络文本将会是为旅游研究提供大量的、有效的、真实的研究资料,网络文本分析法也将会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更广的领域。
(三)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旅游现象时,多是采用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内容挖掘软件,如采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文本内容进行高频词的统计与分析,有一些学者结合SPSS软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四)研究地域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对旅游的研究,集中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只有少数几篇对青海和西藏旅游形象的研究,与甘肃旅游相关研究只有两篇,分别是苗红(201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嘉峪关市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并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嘉峪关市旅游形象宣传和游客实地感知形象进行挖掘,结果表明:嘉峪关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应继续保持对景区的宣传、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市场范围,进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定位;程圩(2014)《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 中国段) 的440篇游记,结果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敦煌段,尤其是敦煌,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等;还有王昱力《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甘南州旅游形象研究》。
西部地区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与本地区智慧旅游脚步滞后、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随着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互联网”和在线旅游中间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通过网络参与到西部旅游中来,西部地区的居民也将越来越多的借助网络出游。我们也要进一步重视网络的力量,借助网络文本进行旅游研究,不光是个别城市,不光是对旅游形象的研究。
四、结语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是目前较新的一种研究方法,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研究旅游,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其的有效性,随着我国“旅游+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借助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将会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旅游信息文本 篇8
从活动角度看,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专业、行业和产业等所进行的翻译实践。 (陈刚, 2012:10) 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翻译学中的经典悖论以及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特点在旅游翻译中尤为突出。而又之于不同地域, 旅游翻译中的各种矛盾就愈发突显。海南旅游翻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景观, 主要是热带风光, 主推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二是历史人文景观, 还是历史上的贬谪之地, 如五公祠 (Memorial Temple to Five Lords) 有着独特的谪戍文化。三是民俗风情, 典型代表是黎村苗寨 (Li and Miao Ethnic Villages) , 相应的旅游翻译技巧有归化与异化以及增词、增益、增益, 合并、补偿、拆分、分译、信息重组和词类调整、词性转换等。
2 中西旅游宣传文本特点初探—以蜈支洲岛 (Wuzhi-zhou Island) 和夏威夷群岛 (Hawaii Islands) 为例
例文1:蜈支洲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临海山石嶙峋陡峭, 直插海底, 惊涛拍岸, 蔚为壮观。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 绿影婆娑。北部滩平浪静, 沙质洁白细腻, 恍若玉带天成。极目远眺, 烟波浩渺, 海天一色。
例文2:The Hawaii Islands are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on earth.The weather is friendly.The temperature ranges from60-90 degrees all year long.It's a little warmer in summer, and a little cooler in winter, but every day is a beach day for somebody.Our posi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Pacific ensured that almost every plant and animal who would find a home here would come as an invited guest.
特点比较分析:同为热带岛屿的旅游宣传文本, 蜈支洲岛的宣传文本着重营造一种意境之美, 频繁使用极为细腻考究的形容词以及四字短语, 使游客有身临其境, 美轮美奂的感觉。而夏威夷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其宣传文本内容平实, 风格质朴, 重点在于介绍夏威夷的位置, 气候以及特色景致, 更偏向于实用性, 游客可以即时获得实用信息。
启示:旅游宣传文本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 也是旅游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集中体现。因此, 在中文旅游宣传文本的汉译英过程中, 在兼顾源语言特色的同事, 更要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力求将文化差异造成有用信息缺损的影响降到最低, 强调文本信息的关联程度, 努力适应海外游客的要求思维习惯。在旅游翻译技巧上注重归化译法的实践与研究。
3 实例分析
3.1 旅游宣传文本中的历史文化因素
文本:南山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 佛语有云:“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南山寺因此得名。
译文:Nanshan Temple, with its name originating from Buddhist expression that good fortune is much as the East Sea and longevity is high as Nanshan, has long been the resort of felicity and longevity.
南山寺是历史人文古迹, 有着独特的中国元素, 因而南山寺的翻译主要采取异化翻译, 译为Nanshan而不是South Mountain, 这样可以突显南山的独特性和文化专属性, 避免造成误解。“福”、“寿”的概念与英文中“felicity”和“longevity”相对应, 因而在此作归化处理, 此外还要兼顾文本对仗的特点, 英文句式选择一致的主谓结构和相应短语, 以体现语言的建筑之美。对于历史文化景点的翻译, 要兼顾其文化特性, 在采取异化翻译的同时, 视具体情况还要适时通过补偿翻译来进行进一步阐述说明, 如观音一词在翻译时应为Guanyin (Goddess of Mercy) , 对观音这一文化意象进行语意增补。
文本:北宋绍圣四年 (1097年) , 苏东坡被贬海南昌化军 (今儋州市中和镇) 曾途径此处, 寓居十余日, “指凿双泉”, 此泉便是其中之一。因泉味甘甜, 水源旺盛, 泉面常浮水泡, 宛如粟粒, 故名浮粟泉, 亦称金粟泉。
译文:Fusu Spring (Floating Millet Spring) , drilled by Su Dongpo, the famous litterateur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d got its name for the sweet and abundant spring water, and there are bubbles floating on the spring, which looked like kernel of corn.
在该段文本翻译中运用了略译、合并和补偿等翻译方法, 将“绍圣四年”等次要信息略去, 平实地翻译出浮粟泉的由来和主要特征, 提取结尾主要信息后合并后翻译。并对浮粟泉进行补偿翻译。
3.2 关于民俗风情的旅游文本翻译
民俗文化的旅游文本翻译涉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 翻译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 不仅要求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有较强的把握能力, 还要熟悉相关的民俗文化背景。这里以海南黎苗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为例, 在这类翻译实践中, 补偿、异化翻译策略尤为重要。需在归化与异化中寻求平衡。如“三月三” (March the Third Festival, the Valentine’s Day of Li People) ,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 “军坡节” (Army Slope Section, also called Hainan First Lady Culture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Mrs.Xian) , “卡咯会” (Kage Gathering, a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 “招福和牛月” (Zhaofu and Niuyue, or Luck Welcoming and Cattle Month, a kind of farming ritual and festival folk custom) , “苗年” (New Year of Miao Nationality) , “四月八” (April the Eighth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Yayi, a hero of Miao ethnic group)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海南地区的旅游宣传文本, 从三种旅游文本类型出发, 对海南旅游文本翻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同时包含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的性质和特点, 需要译者日积月累的实践和研究, 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与品质, 希望本文能为海南地区旅游翻译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陈刚.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马玲玲.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策略初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旅游信息文本 篇9
1 文登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中的误译与原因分析
1.1 文登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中的误译
文登市系山东省威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 文登市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对外宣传, 不断加大外宣文本的翻译力度。该市最初利用旅游画册进行对外宣传 (画册中附有英文译文) , 其后通过博物馆市情图文介绍, 近来建立了内容比较全面的文登市情网, 中英文双语运行。然而经过调查笔者发现, 以上外宣文本的翻译工作多由翻译公司完成, 这就导致了翻译赶时间、质量无保障、审核不严格等问题, 相关部门的人不懂或者不精通外语, 而懂外语的人责任心又不够强, 因此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整体不高。其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死译 (字对字翻译) 、误译 (对原文理解错误, 译文措辞错误) 、成分缺失 (原文中有些要素没有翻译出来) 、词性错误 (如该用名词的地方用了动词) 、译名不一致 (前后译名不统一) 以及书写不规范 (标题中的实词首字母按没有照惯例应大写) 等几大类。以下18例便可见一斑。
仙山之祖Seazan the fathers of (死译;书写不规范)
北方道宗Way north of (误译;成分缺失;书写不规范)
齐东古韵李龙故里The Hometown of Dragon King Li Long (成分缺失)
李龙故事Li Long story (误译;书写不规范)
回龙山会Hui Long Shan will (死译;书写不规范)
星星之火The fire of stars (误译;书写不规范)
天福风雷Tianfu hoop (误译;书写不规范)
英雄儿女Hero children (死译;书写不规范)
鲁绣之乡The Hometown of Shandong Embroidery (“鲁绣”的译文与下文中的译文不一致)
古老的鲁绣Old lu embroider (死译+词性错误;书写不规范)
鲁绣的历史Lu embroider of history (死译+词性错误;书写不规范)
传统鲁绣工艺流程及工具Traditional lu embroider process flow and tools (死译+词性错误;书写不规范)
鲁绣的工艺Lu embroider of process (死译+词性错误;书写不规范)
鲁绣的题材Lu embroider of subject matter (死译+词性错误;书写不规范)
文登鲁绣的传承与发展Lu embroider tangerang, locat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成分缺失+死译+词性错误;书写不规范)
文登传统民间绣Traditional folk embroidery tangerang, located (成分缺失+误译;书写不规范)
文登鲁绣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tangerang, located embroidery (成分缺失+误译;书写不规范)
文登鲁绣的辉煌Lu embroider of tangerang, located glory (成分缺失+误译;书写不规范)
1.2 文登旅游外宣文本翻译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各译例皆出自文登市博物馆图文介绍的汉英对照本和市情网, 皆为不同专题介绍材料的内容。不仅相关标题的英译本存在这些问题, 正文中的类似翻译问题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译本让译文读者难以理解, 更难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就上述问题来看, 这些外宣文本英译本的译者除了责任心不强之外, 更重要的是没有真正廓清翻译此类文本应达到何种标准这一问题, 因此在处理文本时, 他们多半只是机械地进行了文字层面的转换, 却忽略了文化层面的转换, 换言之, 即译者做出的英译本没有实现汉语原文的文本功能。
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不仅仅涉及语言层面, 更涉及文化层面。要做好外宣文本的翻译, 译者首先要了解两种文本的写作差异, 了解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准则。 (吴敏焕, 2010:175) 。外宣文本内容涉及文化、历史、地理、风物、军事等等;这些内容的翻译很大程度上不单纯是语码转换, 更多的是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传译。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工作应当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 以实现文本的功能为目标。
2 旅游外宣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译者适应与选择
2.1 目的论与旅游外宣翻译之间的契合性
20世纪70年代, 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 其重要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 (Hans Vermeer) 认为翻译不应注重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 而应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 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 (张锦兰, 2004:35) 目的论强调翻译活动最重要的不是忠实传达原文文本内容, 而是实现原文本的功能和目的。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汉语外宣文本的功能是文化传播和旅游宣传, 英译时译者不但应注意传达原文的语言信息, 更应注重传递其文化信息, 让译入语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翻译时应当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调整翻译策略, 如英译本读者为从事中华文化研究的学者, 对很多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 此时译者就应侧重异化译法, 注重再现汉语文本的细节;如译本读者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程度不深的普通读者, 译者则应侧重归化译法, 可以对原文进行大胆改译、编译乃至删译。因为对于前者而言, 了解真实的史料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后者而言, 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事物便足矣。因此, 目的论可以作为旅游外宣文本翻译重要且必要的参照理论, 随时用于指导此类文本的英译实践。
2.2 旅游外宣翻译中译者的适应和选择
有学者指出, 除了所有翻译工作都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 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翻译三贴近” (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的原则。 (黄友义, 2004:27) 实际上, 以上“三贴近”之实现就是在目的论的指导下, 发挥译者主体性的过程, 因为主体性包括主观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 在翻译理论上的表述, 就是汉斯·弗米尔 (Hans Vermeer) 的翻译‘目的论’”。 (查明健、田雨, 2003:22) 译者主体性或者中心地位的发挥, 要求其在适应外宣生态环境 (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的基础上做出合理选择, 通过译者中介作用实现如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 所提出的要求, 或者“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 或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转引自谭载喜, 2004:108) 前者大致相当于直译, 后者大致相当于意译, 当然二者以及二者的结合皆服从于表达的“功能目的”。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翻译实践中最常见的技巧之一, 也是很多译者钟情的方法, 直译法简洁、直接。外宣文本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记叙性的, 而这种故事式的娓娓道来的手法比较适合直译, 只要不涉及到文化特性很强的内容, 译者都可以考虑“异化”选用直译法来翻译。下面各例都采用了直译法。
古城神韵The Charm of the Ancient City
士学文登Flourishing Academism of Wendeng
秦铜诏铁权Iron Weight of Qin Dynasty (with a Bronze Board Carved with Imperial Edict)
这里曾是先民祭日的圣地, 海洋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此交汇。
Wendeng used to be the Holy Land for our ancestors to worship the sun.Marine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integrated here.
上例中提到“海洋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此交汇。”译文为“Marine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integrated here.”, 文登属于沿海城市, “海洋文化”是指当地的本土文化, 而“中原”农耕文化则为传入文化, 因此翻译时可以考虑在marine一词前加上“local”或者“native”, 以体现其文化的包容性。
2) 意译法
旅游外宣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 因此更多时候译者仅凭直译法无法将原文文本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同时传译为目的语, 此时译者在“目的论”“壮胆”下可以采用“同化”即意译法来弥补直译法的不足。有学者据此提出了自己的“翻译适应选择论”。 (胡庚申, 2004:108) 请看下面的例子:
蓝色文明Marine Civilization
羲仲宾日Xizhong Watched the Sunrise to Determine Vernal Equinox
召文天下Imperial Edict of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
此处引用三个标题的译例, 第一个容易理解, “蓝色文明”在此处即是指“海洋文明”, 如果直译为blue civilization就会令读者产生误解, 不知所云, 因此应译为Marine Civilization。而后两个标题的历史背景对许多中国读者而言也是不太熟悉的, 外国读者更是少有人知这两个标题的含义了。
羲仲宾日:《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 曰旸谷。寅宾出日, 平秩东作。”
有学者指出, 上文中的“羲仲是受封者, 旸谷是地名, 嵎夷是部族名, 居住在旸谷地方” (刘玉明, 1986:22) 尧帝封羲仲旸谷之地, 而羲仲则能做到“寅宾出日, 平秩东作。”尧命羲仲宾日处是中国天文历法的观测起源之地。查阅资料, 可以确认“寅宾”一词中的“寅”为“敬”,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 1997:344) “宾”为“导”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 1997:18) ;故“寅宾出日”意为“敬导出日”, 也就是说羲仲到了旸谷后, 率领嵎夷族众, 按当时的礼仪对万物赖以生长的“日”进行毕恭毕敬地祭祀, 顺乎东方的时令, 发展 (原始) 农业生产。 (刘玉明, 1986:22) 上文中“寅宾出日”译为“Watched the Sunrise”, 查阅双解词典可知, “watch”一词意为“look at someone or something usually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pay attention to what is happen-ing”, (2007:1939) 即为“留神观察”的意思, 再加上译文中根据史料记载补充出观测的目的是“determine vernal equinox”, 基本上译出原文意义。译文虽然没有将原文中对“出日”这一事物的敬畏之心传译出来, 但这个译本已足以使译文读者对这个典故有一个基本了解了。只是译文中羲仲这一人物的汉语拼音有误, 当为Xi Zhong。
相对于第二个小标题而言, 中国读者对第三个小标题的熟悉程度要高些。根据历史记载, 秦始皇东巡, 令地方官召文人登山共议治国平天下之大计。当地文人纷纷为其歌功颂德, 山呼万岁。后来这座无名小山便被人们称做文登山, 简称文山, 后置县亦取名文登县, 延续至今。这段话也道明了“文登”这一地名的来历。
了解了这段历史, 我们便明白“召文”一词表明始皇帝东巡的目的之一就是广纳良才。“文人”一般译为literati/scholars, 但是上译中没有体现这个词汇的意义。而且“Imperial Edict of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回译为汉语近似“秦朝始皇帝的圣旨”之意, 与原文信息不对等。另外, “秦始皇”一词在英文中可以译为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 但我们同样可以将其译为汉语拼音Qin Shi Huang, 始皇帝的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英文名词, 这个译文比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要短, 更适合做标题。综前所述, 我们可以将“召文天下”改译为Qin Shi Huang longing for Literati。
3) 音译意译结合法
旅游外宣文本中有很多地方特有同时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语言形式, 这些内容在英译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 只能用汉语拼音加上英文解释的翻译形式来完成。
请看下例:
文登, 古为嵎夷地, 因秦始皇东巡在此召文人登山而得名。
Wendeng, located in Yuyi Region in the ancient times, was named after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in the East Inspection,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 (221-206 B.C.) called on the literati to climb the mountain.
上例中有“文登”这一地名的名称由来, 其中提到文人登山, 但是英译本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所以应当用音译 (汉语拼音) 加上意译 (英文释义加上汉语拼音) 来解释, 这样读者才能明白究竟为何得此名。因此可以考虑改译为
Wendeng, located in Yuyi Region in ancient times, was named after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in the East Inspection,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 (221-206 B.C.) called on the literati (Wenren in Chinese) to climb the mountain (Dengshan in Chinese) .
4) 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是外宣文本英译实践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我国外宣工作的老前辈顾连城先生将之称为“解释性翻译”。 (顾连城, 1990:8) 外宣文本如果较长, 涉及很多历史、文化、军事、地理等特有知识, 翻译时加注说明很有必要。加注的方式主要有文中注、脚注和尾注等方式。文中注即在需要说明的事物或者人物之后加上括号, 里面简要写上需要说明的内容;脚注也叫页末注, 即在每一页的页末加注, 对需要解释和补充说明的内容进行详述;尾注也叫文末注, 即在文章末尾加注, 对文中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进行详述。依旧以上文中的例子来说明:
文登, 古为嵎夷地, 因秦始皇东巡在此召文人登山而得名。
短短的一行文字, 需要加注释的就有两处, 一处是“嵎夷”, 一处是“东巡”。翻译时, 译者需要加注解释“嵎夷”这一古地名的由来、位于今天的哪个方位等信息;后者属于历史事件, 译者需要简单介绍始皇东巡的目的及大体线路。再如下例:
春秋以降, 凭借陆极东方、三面环海、昆嵛幽静的地理环境, 文登成为游士学子在列国纷争的乱世中拜师悟道的一块净土。
此例中的“春秋”一词之后便应加上括号, 做一个文中注释, 或者就在此句末加一个注释标识, 然后采用脚注的方式加上具体内容, 解释一下春秋列国的战乱状况以及齐鲁圣地的尊师重道的史风, 帮助译文读者了解文登市在那个时期的风貌和民情。
3 结束语
旅游外宣文本翻译, 译者不论采取直译、意译, 还是采取音译意译结合或者直译加注 (解释性翻译) , 都需要在多维度适应的前提下做出翻译方法选择,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对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关照, 当然更需要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如果译者适应出现偏差, 功能目的“解码”出现失误, 翻译方法也会出现偏差, 产生误译。该文虽然以文登外宣部分内容的英译本作为对象进行分析, 但其中反映出来的误译在其他外宣翻译工作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文登外宣部分翻译文本的审校者, 该文作者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项翻译策略和方法, 对于其他省市和地区的外宣翻译工作也应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了使我们的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走向世界, 从事外宣翻译的译者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使我国外宣的英 (外) 译本忠实传达这个古老国度的历史和今天。
摘要:旅游经济之发展, 对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登旅游外宣部分英译本中存在的失误实际系脱离目的论指导所造成。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应以目的论为指导, 发挥译者之主体性, 通过译者的自觉适应和选择, 合理选用妥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目的论
参考文献
[1]吴敏焕.顺应论视角下陕西博物馆文本的汉英翻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9) :175-176.
[2]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35-37.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6) :54-55.
[4]查明健,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22.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4:108.
[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修订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344.
[7]刘玉明.嵎夷考略[J].东岳论丛, 1986 (2) :22-23.
[8]Collins Cobuild English-Chinese Learner’s Dictionary[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