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2024-06-26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精选8篇)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1

1引言

生态足迹理论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E.William及其博士生M.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并完善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 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提供了一个核算全球、国家、地区以及个人对自然资本利用状况的简明框架, 通过测算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 评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从而较准确地判定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和状况[1]。

以Wackernagel为代表的“加拿大生态足迹小组”, 首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全球、国家和城市 (区域) 3个层面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相关分析[2~5]。1999年生态足迹的概念被引入国内, 区域生态足迹研究的实践成果最早见于2000年, 国内多名学者分别对生态足迹从理论、方法、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评价。2004年, 生态足迹分析法陆续被引入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如刘海涛等 (2004年)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承载力;陈述文等 (2007年) 以重庆市为例将生态足迹法应用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陈秋林等以湖南常德市鼎城区1998年和200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 计算分析了鼎城区规划实施期间1997年和2005年的生态足迹;林扬碧 (2009年) 提出了生态足迹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利用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对宣城市2011~ 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 将城市规划开发利用的动态特征融入到生态足迹模型中, 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 计算规划末期2030年宣城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为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依据。

2研究区概况与计算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宣城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 地处北纬29°57′~31° 19′、东经117°58′~119°40′。东临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 南倚黄山市, 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 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市及江苏省高淳县、溧阳市、宜兴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23km2, 东西长161.5km, 南北宽150.0km, 耕地面积215856hm2。宣城市地处东南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南部中山区一般为800~1800m, 低山区500~800m, 中部丘陵区一般为50~500m, 北部平原区一般在50m以下。多年平均气温为16.0℃, 年日照时数1784.1h,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29.6mm, 多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2.2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又称生态占用, 是一种自然资本利用分析工具, 指生产一定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 其中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6], 分为耕地、草地、森林、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水域[7]。用生态空间大小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本的消费及自然系统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将其与该地区的生态能力相比较, 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安全范围之内, 从而对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8]: 1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可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其计算公式如下[9]:

式中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N为人口数, ef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的生态足迹, rj为均衡因子。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的生存所必需的真实生物生产面积。

生态承载力是与生态足迹需求相对应的概念, 是指区域能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总和,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yj为产量因子;rj为均衡因子;aj为人均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

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 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 表示该地区人均占用资源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 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 表示人均占用资源量仍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该值定量化反应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在宣城市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中, 生物资源消费数据、能源消费数据、人口数据来自2011~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10]、2011~2014年《宣城市统计年鉴》[11]。

3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宣城市各年度的相关统计数据, 计算得到宣城市2011~2014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 计算结果见表1。

由宣城市2011~2014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数据可以看出, 宣城市2011~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呈下降趋势, 由0.74913hm2/人降低至0.68874hm2/人, 下降率为8.1%;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 由0.26901hm2/人降至0.23358hm2/人, 下降率为13.2%, 生态承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生态盈余由0.48012hm2/人降至0.45516 hm2/人, 减少率为5.2%。 截至2014年, 生态盈余为0.45516hm2/人, 表明宣城市仍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

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 计算得到规划远期203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 规划远期203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45505hm2/人, 生态承载力为0.19038hm2/人, 生态盈余为0.26467hm2/人。 因此, 规划区通过有序、合理的开发, 宣城市生态承载力能满足规划内容的实施。

4结论与建议

(1) 宣城市2011~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人均生态足迹不断降低, 人均生态承载力也不断下降, 生态盈余不断减少。考虑到城市未来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往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方式使这种不可持续状态将还会加剧。

(2) 本次研究以宣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承载力分析为例, 研究区域较小, 部分数据获得较难, 且计算中选取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采用的是全国平均数值, 还缺少对当地实际的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产量调整系数, 因此, 还需要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才能使生态足迹供给模型更有效、更科学地利用到生态承载能力评价当中。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2

审查会审查小组意见

2012年6月27日,玉溪市环境保护局和玉溪市工信委在华宁县主持召开了《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县人民政府、县环保局、县工信局、县国土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宁州街道办、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32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报告书》审查小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和专家实地察看了现场,听取了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及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就《报告书》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查,形成如下审查意见:

一、对规划内容的简要概述

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定位为:面向滇中及全省市场,以“磷化工、陶瓷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三大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建成云南省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主要的陶瓷建材产业基地,滇中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同时发展装备制造、冶金铸造和加工制造等产业,建设多业并举的现代化特色工业园区。

园区规划为“一园四片”,规划总面积13.98km2,其中:盘溪工业片区5.64km2,青龙片区1.44km2,莲花工业片区2.82km2(含莲花东片、莲花西片、珠山片,其中珠山片已实施建设完成,不在本次规划修编范围),新庄工业片区4.08km2,涉及盘溪、青龙、宁州三个乡镇。

近期目标:2015年规划工业总产值为82.5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5亿元。通过五年的努力,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为30亿元,把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云南省级工业园区。中期目标:2020年目标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工业增加值80亿元。

二、环境现状及主要保护目标

(一)环境现状

规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能满足环境空气二类区功能要求。主要地表水体南盘江三江口断面和磨法大营断面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石门村断面能达到Ⅳ类水质要求;海口河现状水质为Ⅳ类,超标污染物为CODcr;宁州大河入城处断面现状水质满足Ⅳ类水功能要求,闸口下游断面水质为劣Ⅴ类,超标污染物为NH3-N、COD、BOD5、TP、TN;青龙河、龙珠河、龙洞河、白龙河均能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的要求。

盘溪片区地下水各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青龙片区地下水水质除pH超标外,基本符合Ⅲ类水标准要求。

规划区占地以耕地为主,占37.9%左右,其它主要为荒草地和林地等。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的稀树草地植被类型,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物种,受开发影响,无重要的动物栖息地。

(二)主要敏感点和保护目标

华宁工业园区占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园区周围村镇;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南盘江、青龙河、龙珠河、龙洞河、白龙河、宁州大河,青龙片区和盘溪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园区内陆生动植物、耕地;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为园区内及周围居民人群健康、生活质量、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和就业安置。

三、对规划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环境空气

规划实施后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仍是工业污染源。经过预测,拟议规划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加上园区合理的工业布局并随着园区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工业园区到规划期末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对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盘溪和青龙片区在规划实施期氟化物和P2O5日均浓度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建议在拟议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现有企业进行限期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及以新代老,不仅不能新增污染物排放量,还应逐步削减,重点排除氟化物和P2O5的超标隐患,在严格环境管理、工业企业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的情况下才能新增项目,只有从这些方面寻找出路,该片区的发展才是环境可行的。

(二)水环境

随着园区雨污分流系统、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面源污染将得到改善,对于规划区域地表水体的影响将是正面的。园区新增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源在完全做到达标排放的条件下,新增污染物仍将对园区污染受纳水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区域水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压力。

(三)声环境

园区内以噪声污染为主的企业应设置满足要求的噪声防护距离。横穿园区内部的公路噪声影响,在新的噪声功能区要求条件下,采取了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噪声可得到有效衰减,园区内噪声质量标准有望达到3类标准的要求。

(四)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是由于土地利用性质改变,规划区生态系统将逐渐由以自然生态为特征或以农业生态特征为主的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植被为特征的城市生态系统,此外,由于建设期施工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增加,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得到遏制和减缓。

(五)固体废物

华宁工业园区由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对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行处理处置。因此,只要严格采取《总规》和本次环评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同时建立固体废物的专门管理机构,对固体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处置、贮存、排放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范化,华宁工业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六)环境风险

华宁工业园区的盘溪磷化工河青龙磷化工等产业项目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园区化工项目,如煤化工液氨泄漏等风险事故,其危险等级较高,对周围环境和人员身体造成的损伤程度较大;华宁工业园区濒临南盘江、青龙河,属于珠江水系,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可能涉及的园区外受害人群较多,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潜在影响都较大。

(七)社会环境影响

规划实施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主要为规划占地的影响,在合理补偿和安置失地农民的情况下,不利社会影响才可以得到减缓。

(八)环境承载力

土地、矿产、生物资源基本可满足工业园区规划的实施;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可满足发展要求,青龙河、龙珠河、龙洞河均能达到水环境功能的要求;南盘江、宁州大河水质污染严重,综合评价为劣V类,已无环境容量;园区总规划面积13.98km2,现状用地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建成区比重较小,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较大。

(九)制约因素

土地资源方面是占用耕地,永久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减少农业种植面积。

南盘江、宁州大河等河道水质综合评价为劣V类,已无环境容量。龙珠河枯水期水环境容量有限,废水的排放将增大区域总量压力。

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入区项目污染控制力度不够导致降低空气质量。危险废物需具备完全处理处置能力,并安全运输、管理。盘溪、青龙片区周边5km范围内人口相对较稠密。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调整建议

(一)水环境减缓措施

(1)园区内企业产生的废水严格实行清污分流,无法回用的清净下水排至规划区雨水管网。

(2)进入园区的企业应当采用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水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并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采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现有企业,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3)各单位未允许不得向区内水体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向水体排放油渍、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二)大气环境减缓措施

推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加强尾气利用。加强现有污染源的监管;污染物达标排放;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严重企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管理,合理利用总量指标。

(三)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工业园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3类标准,部分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各入驻企业厂界噪声必须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要求,同时在集中居住区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道路交通设置夜间禁止鸣笛标识,夜间通过车辆禁止鸣笛。

(四)固体废弃物处置可行性与减缓措施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明确入园条件,以清洁生产和技术进步为准绳,对进入工业区的工业企业进行严格把关,禁止生产工艺落后、装备水平低下、“固废”产生和排放量大且无处置能力的企业入园,对污染小、综合利用废物的项目应给予优惠,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五)生态环境减缓措施

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建设园区的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绿地面积,优先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规划项目在选址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空间避让,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在适宜的地段设置生态防护缓冲区,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发生时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要立即启动企业、园区等相应级别应急方案,采取有效的工程紧急措施,必要时还要采取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五、对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可行性的总体评价以及优化调整意见

总体来看,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在采取以下优化调整建议后,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环评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1)关于总体规模与布局

各片区需要调整设置的防护绿带,具体设置宽度应结合园区功能定位、用地情况及对各入驻企业的要求综合确定,入驻企业应进行合理布局,将生产区远离居民点。

(2)关于排水规划 由于生物资源加工对水质要求较高,很难达到85%的循环利用率,“总规”水循环利用方案不可行,莲花西片区污水处理厂规模需增大至9000 m3/d,处理无法回用的工业废水和片区生活污水,由于其纳污水体白龙河下游宁州大河污染严重,已无环境容量,该污水处理厂出水需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A标准后再排放,污水处理厂规模需在规划实施阶段进行进一步论证。

新庄片区铸造片和装备制造片生活污水及无法回用的工业废水进入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加工制造片需新建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厂址可建于新庄以南片龙洞河下游区域,并在具体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具体规模也需在规划实施阶段进行进一步论证。

(3)关于弃渣场规划

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建议调整规划提出的尾矿库位置,盘溪和青龙片区根据拟处置的固体废物产生量、成分、性质及属性在规划区范围外进行选址。

(4)建议园区建设过程中,尽快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和完善配套的管网系统,力争在近期规划完成前,完成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同时要求: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未建成之前,各入驻企业需自行处理污(废)水,达标排放。

六、公众参与

公众多数都对规划工业园区有所了解,100%的团体都支持规划的实施,有95%的公众对规划实施表示支持,5%的群众反对规划的实施,反对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受到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本次环评对反对意见提出了相应环保要求。

七、对报告书的总体评审意见

(一)对《报告书》的总体评价及意见

《报告书》总体评价结论:华宁工业园区规划利用华宁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建成以“磷化工、陶瓷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三大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建成云南省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主要的陶瓷建材产业基地,滇中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同时发展装备制造、冶金铸造和加工制造等产业,建设多业并举的现代化特色工业园区,总体符合云南省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对于华宁县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必要的,迫切的。

通过规划方案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区域水环境容量暂时存在制约因素。随着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各片区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使用,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由于规划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在园区规划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形势的变化及开发后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并制定相应的后续规划。在采纳本环评提出的对策措施,采取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后,本环评认为可以执行调整后的规划方案。

审查小组意见:

《报告书》在园区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内容,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要制约因素分析,预测和分析了规划实施对生态、水环境、大气、声环境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不占用基本农田、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针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及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问题,提出了预防和减缓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及规划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建议。

《报告书》内容较全面,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适当,环境现状调查基本清楚,对环境影响、存在问题和制约性因素等的分析和预测基本合理,提出的规划调整、优化建议及预防、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在落实环评提出的规划调整、优化建议及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的基础上,该规划方案方具有环境合理性。

审查小组同意《报告书》结论,同意《报告书》经修改、补充后作为规划审批的附件上报。

(二)报告书修改中还需注意:

1.补充、校核环境保护目标,核实评价范围。补充能源规划评价内容,补充规划的经济评价指标,充实各评价指标的可达性分析。

2.核实各片区的取水水源,论证取水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3. 结合各区域的环境功能要求及规划目标要求,论证工业园区的排水调整方案,强化生产废水不得外排措施的可行性分析。4.分析环境现状评价中的污染物超标原因,复核报告所引用的资料的代表性。全面调查园区现有工业企业现状,核算污染物排放状况。

5.完善、复核四个片区地下水现状及利用情况,补充地下水脆弱性分析,分析论证工业园区项目实施后对各区域地下水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6.结合各片区的环境特点和规划的产业特点,完善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高度重视磷化工生产废水风险分析,水环境评价关注氟化物、总磷、重金属等特征因子对水环境的影响。

7.核实大气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内容;充实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分析内容,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土地沙化、植被退化、荒漠化现象的日趋严重,我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不仅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更要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重视环境质量和生态维护,减少土地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果规划确定后因为土地利用方式不当或环境监管不严而造成环境污染,这不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制约和防止的。因而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多重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规避不良环境影响的合理政策措施,以防止可能产生的生态系统破坏,这是一种前馈管理方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泛,产生的影响非常的深刻,随着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加重,国家对环评工作尤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评工作越来越重视,而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还很不成熟,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创新与实例研究,逐步完善其评价方法体系及指标体系。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在“环评法”实施之前,我国还只是把建设项目列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而对有重大影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却没有被纳入环评范畴。而实际运行中,土地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和不可逆。具体来看,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克服土地规划项目环评的缺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规划进行环评使得在决策之前就能全面考虑到可能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从而为减缓措施的制定留有更大余地,而不是到了“下游”的项目实施阶段或实施之后才去弥补出现的问题。规划环评还能考虑到项目环评无法考虑的多个项目的累积环境影响,能对一些大型、累积的环境问题作出预测。可以说,规划环评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能把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伤害在实施之前就消弭掉。

第二,规划环评有利于构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规划环评通过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价各类土地规划对系统、宏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规划环评是保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顺利实施的重要工具。我国处在城镇化阶段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强劲,这个阶段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阶段,我们需要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破坏。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说既是时事所趋,也势在必然。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问题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

到目前为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们的环评体系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进行评价时其评价标准过于死板,不能及时灵活的对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动态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涉及多层次、多因素影响的土地规划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过于狭窄

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还未在更为宏观深远的范围上实现突破,思考较多的是土地建设的变化或土地利用对土壤、水质和地质酸碱度等的影响。只能在一个很狭窄的空间去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仅靠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很难准确的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造成的真实影响。

(三)预防或降低不利影响的措施较为缺乏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指向是要提出预防或降低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这是环评的核心所在。目前很多环境影响評价却只提出相关现象和内容,而具体采用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难题却缺少指向性的政策导向。在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经济学、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地质环境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所得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综合思考如何预防和控制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四)缺少公众参与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

公众参与是“规划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呈现。国外绝大多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非常强调公众参与性,认为公众参与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强大动力,其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环境保护的水平。公众参与不仅可以帮助发现和认识潜在的环境损害问题,而且也可以监督环境及规划实施,在编制县乡一级规划中强调公众参与尤其显得重要。但我国在实际土地规划的操作中却很少考虑公众参与这一重要因素,因而容易造成土地资源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难以达到合理和公平,并且导致资源紧张和浪费。此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缺乏与其他土地专项规划在环境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我们基于环境影响识别,并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评价指标的设置标准,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总目标层(A)、环境目标层(B)和具体指标层(C)。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为未来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性方案。

总目标层(A)包含一个总指标,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反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环境影响度。

环境目标层(B)包含三个二级指标,即自然资源指标(B1)、生态环境指标(B2)、社会经济指标(B3)。它是指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识别而得出的环境目标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面。

具体指标层(C)是属于对环境目标层(B)的分解,反映的是规划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质量影响的多项具体指标。具体来讲,自然资源(B1),也就是保护耕地资源、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其具体指标可分解为耕地面积比例(C1)、耕地转化率(C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比例(C3)、自然资源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C4)等。生态环境(B2),也就是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其具体指标可分解为森林覆盖率(C5)、水域覆盖率(C6)、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C7)、退化土地恢复率(C8)、生态承载力(C9)、水土流失治理率(C10)等。社会经济(B3),也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其具体指标可分解为城镇化水平(C11)、土地利用率(C12)、建设用地比率(C12)、地均GDP(C13)等。

参考文献

[1]薛文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5).

[2]王敏.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8(2).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4

风景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影响评价与风景区总体规划过程相结合, 通过对总规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价, 预测、分析该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正、负面环境影响以及提出减缓措施的过程。

风景区总体规划是一种系统规划, 涉及领域较广, 类型较多, 时间较长, 具有阶段性和宏观性, 必然要求规划环评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虽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对象、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但是两者在程序、基本思路上又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 可以借鉴传统EIA技术, 并对传统EIA中的技术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足加以改进。

规划是建设项目的宏观层次, 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提供的信息较宏观, 因此与传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 规划环评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同类型的规划环评所关注的环境要素不同, 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应多样化, 综合微观与宏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 以满足规划环评的需要。所以, 风景区总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法。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规划方案的整体性、适应性、协调性以及规划效果等多方面来考察, 选取的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等。当评价指标体系有多个指标, 并在多个层次上, 特别是多个指标间缺乏可比性时, 需要采用多层次、多目标评价方法对方案的总体加以综合评价与决策。

1 研究方法

1.1 AHP法 (层次分析法)

AHP法 (层次分析法) 是Thomas Saaty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用于多准则决策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Saaty, 1980) 。其基本是思想是, 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 把总体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 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 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 根据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 就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 利用数学方法, 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或相对优劣的排序值。也就是说, 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 最终被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 (马立平, 2000) 。

AHP法比较适合应用于比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其可将人的主观性依据用数量的形式表达出来, 使之条理化、科学化。从而, 可避免由于人的主观性导致权重预测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现象发生, 克服了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难以相互沟通的现象, 克服了决策者的个人偏好, 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 在多目标规划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2 专家判断法

专家判断法, 又称德尔斐 (Delphi) 法, 包括个别的、分散地征求专家意见的方法和结构化的或组织健全的专家咨询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专家的知识和集体智慧, 经过多轮征求意见, 反复汇总、分析、论证, 确定环境影响大小、重要性、排序或对不同性质影响按价值判断作归一化处理。应用该法的关键是专家的选取和专家咨询结果的处理。

1.3 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就是将未受影响时的环境状况和受规划行动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影响后的状况按照年代的顺序一幕幕地进行描绘, 最后了解规划后相应的环境状况的变化结果。简单的幕景描绘可用图表、曲线, 复杂的状况则需用计算机模拟显示。用幕景来描述规划实施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环境影响的主要变化过程, 并显示最终受影响的后果, 评价人员可根据展示的情况做出评价结论。幕景分析法只是建立了一套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 分析每一幕景下的具体环境影响还必须依赖于其他一些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价。

2 定量评价流程

根据前文所述AHP法, 确定参数和计算各指标权重。风景区总规环评指标体系中将出现大量非量化指标, 量化指标很少。对非量化指标, 通过专家咨询, 对规划方案进行分类打分, 并进行统计分析可将定性的规划方案评审过程转化为定量的评审结果, 尽可能地避免了规划评审中的人为因素, 改变了以往单纯以主观看法来判断评价方案优劣的不足, 从而为对几种规划投标方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比较提供了可能。具体方法流程如下: (见图2-1)

2.1 建立评价层次

建立评价层次, 包括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和指标评价层。

本研究中, 综合评价层是指总规所影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项目评价层是指规划实施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中将受到显著影响的环境要素。指标评价层是指能够反应环境要素变化情况的指标因子。

2.2 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AHP法, 矩阵法和数学公式, 结合多位专家的分析结果, 确定所选指标因子权重、项目评价层权重以及综合评价层权重。

2.3 设计定量评价框架表

将以上所确立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以便于评价者根据相应的评估准则给出对应的分值。

2.4 评价者评分

请10~20位专家学者或专业规划人员, 根据评价框架表中所设计内容打分, 结合指标权重, 逐层计算, 统计分析其结果, 得到该规划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分值。

2.5 据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结果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容易辨别, 根据最终评价的得分情况, 将定量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如下:

优秀:80~100;良好:70~80;合格:60~70;不合格:小于60, 每一层次的评价皆依以上等级为得分标准。

3 定性分析内容

本研究中, 定性分析是在宏观层次上对总体规划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进而总结、分析规划的合理性与相容性。

3.1 规划相容性分析

相容性分析的目的是从总体上明确一项规划的合理性与限制性, 同时对该规划与所在区域/行业其他规划的协调性和相容性 (如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综合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进行分析。

总体规划包含多个专项规划, 各规划间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以也需要分析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进而综合分析总体规划与实现风景区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与一致性。

3.2 规划合理性分析

3.2.1 规划中功能分区、布局结构的合理性

简要概括总规中功能分区和布局结构的相关内容, 在充分考虑现状自然环境基础上, 分析其是否能够体现规划对象合理、系统的配置与安排, 以及与景观风貌、风景区远景发展规划构想之间的协调性。

3.2.2 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注重社会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生活品质、社会安定、休息娱乐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工业与农业的经济效益、劳动就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之间的关系。

将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综合起来, 综合评价拟定规划对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即分析拟规划引导下, 受显著影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运用幕景分析, 进一步判断各环境要素在规划期限内的变化结果可否满足风景区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存宽, 陆雍森, 尚金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蔡玉梅, 谢俊奇.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 2005, (4) :3-7

[3]程声通, 陈琉龄.环境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4]《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7

[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6]国家质旦技术监督局、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2000

[7]何仁伟, 张明举.浅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甘肃农业, 2005 (3) :86-87

[8]况平, 夏义民.风景区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园林, 1999 (2) .23-28

[9]李金路.风景名胜区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园林, 2002 (2) .57-61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5

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一项环境保护制度,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科学合理的确定该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对全面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国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起步较晚,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针对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土地结构进行调整,所以,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成为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而对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鉴此,本文以丽江市为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零方案”法对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进行评价,期许对相关研究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1 数据出处及评价方法

1.1 数据出处

《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提供了土地数据,丽江市统计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

1.2 研究方法

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通过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三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并与“零方案”进行比较,进而得到本规划方案是否可实施的结论。

零方案,即规划基期方案,也即无行动方案,它体现了区域环境的原始状态,通过规划方案的土地利用综合环境影响度值与零方案之间的比较,若规划的综合环境影响度值大于零方案,那么规划就可以实施。

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把对被评价事物多个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来得出对该事物的一个整体评价方法称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一般思路包括:①选择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②明确指标权重;③将指标进行无量化处理;④对各指标的评价值进行合成。

2.1 构建指标体系

考虑到丽江市土地利用特点,确定丽江市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指标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土地利用综合环境影响度A1,第二层次为生态指标B1、环境指标B2和自然资源指标B3,第三层次是具体评价指标C。

2.2 明确指标权重

本文的指标权重是通过参差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来确定的,请对该区域的社会情况和自然环境比较了解的专家进行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评价,并进行一致性的核对。

构建判断矩阵XnXn。因为影响因素X,对目标层A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采用成对比较,即每次选取两个因素,用0-1数字标度表示其相对重要程度,得出对目标I相对重要性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XnXn,如表2。

其中,决策层I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用Xi(i=1,2…n)表示,元素Xii=l,Xij=1/Xji。

根据专家对各影响因素Xi相对于目标I的重要性判断,得出矩阵中元素Xij的取值。

2.3 无量纲化指标值

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是因为各个指标的单位、数量级和量纲不一样。有益指标(即越大越好)和成本指标(即越小越好),通常同时出现在指标层中,效益指标Xij一般用成本指标的倒数表示。

2.4 各级指标的综合集成

是通过所属下级指标层指标值进行加权运算求得,即指标层指标值和准则层指标值是一种加权求和的关系。

3 实例分析

3.1 丽江市概况

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滇西北高原,“三江并流”区域,山峦高耸,峡谷深嵌,江河跌宕,源远流长。海拔高差在四千米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该地区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兼具暖性、暖湿性、温凉性、北亚热带和寒温性等垂直气候带。近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市域重点水域得以保护、水质趋稳定;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生态基本功能基本稳定,自然生态环境总体情况优良。

3.2 指标值的确定

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各个指标值,是经过筛选、计算、专家评分和提取规划文本中的各项发展和保护目标得出。见下表:

3.3 评价分析过程

本论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得到结果如下:

以下结果(表8)是对指标层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的。

下述结果(表9)即为对各指标依据其组合权重进行逐层加权求和得到的。

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3.4.1 评价结果

由以上数据结果与零方案进行的对比可以得出,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实施方案可行,并对规划区域的综合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3.4.2 评价结果分析

针对丽江市规划方案,我们设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定量分析得到,丽江市评价体系中准则层——生态(B1)综合值和自然资源(B3)的综合值与零方案相比都有所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改善了生态环境,使丽江市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实现了丽江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改善了丽江市的环境状况。这说明了规划的实施对丽江市的环境有正面影响。可是准则层——环境(B2)的综合值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工业和人口也会相应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长,这将会对丽江市的水和大气环境总体质量带来相对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规划期间,重点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适度进行土地开发,是不会造成新的土地退化;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在规模和布局上需要进行节约集约布置,要想环境得到有效控制,还需在建筑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实施。

4 结论

本论文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结合了丽江市当地的基本状况,对丽江市进行了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该评价在使环境质量和资源供需状况得以改善的前提下,还考虑了经济发展的总量和速度。因此它不仅使丽江市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还保证了丽江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文波,赵小敏,武春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

[2]孙达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何仁伟,张明举.浅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甘肃农业,2006.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6

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方法体系仍不完善,中宏观尺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不足,使很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尽理想[1]。作为生态学前沿课题之一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为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个新视角。国内众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但是针对传统农区涉及较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区占重要地位。传统农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2],农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并且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是传统农区的典型代表[3]。同时又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境内既有丘陵,又有山地,还有平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具有典型的土地生态环境。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是规划期内河南省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事关河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科学利用以及为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土地支撑。因此,对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协调传统农区人地矛盾、保护土地资源,促进传统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协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典型的科学意义。本文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同时结合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分析评价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探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传统农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既是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又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全省土地总面积16.55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73%。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土地类型多样,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境内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煤炭等生产基地。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引发一系列土地生态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2005年河南省水土流失面积约300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8.12%,土地退化面积达85万hm2,全省直接或间接受工业“三废”影响的土地超过200万hm2,亟需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以引导调控。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文中相关研究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国土资源年鉴以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因而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形式划分生态系统类型。参照相关研究[4,5,6,7],将河南省土地生态系统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等生态系统。

2.2 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和价值量评价法[8]。由于价值量评价法以货币为最终表现形式,使得生态系统的各单项服务以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可以统一为货币值进而进行比较。同时,由于Costanza计算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只是全球均值[9],并且某些数值存在较大偏差。因此,以谢高地制定的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10]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南省实际对单位面积年农田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作相应修正,即以2005年河南省粮食平均产量5006kg/hm2为基准单产,粮食单价按1.40元/kg,同时考虑没有人力投入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经济价值是现有单位面积农田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经济价值的1/7[11],从而计算河南省单位面积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经济价值为1001.2元/hm2·a,应用Costanza等提出的估算方法(表1)。

式中:ESV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元);Ak为第k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m2);VCk为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元/hm2·a)。

(单位:元/hm2·a)

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生态系统价值系数采用Costanza等研究成果。

由于谢高地等人估算是在全国尺度上进行,将其运用到局地尺度,单位面积每类生态系统某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不可避免出现偏差,同时考虑到不同尺度下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为检验修订河南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是否适合研究区每一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引入敏感度指数(CS),以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时间变化对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变化的依赖程度。CS指VC变动1%引起ESV的变化情况,若CS>1,说明ESV对VC是富有弹性;反之说明ESV对VC是缺乏弹性,其比值越大,表明VC的准确性越关键[12]。

式中:ESV、VC分别为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价值系数;i和j分别为最初和调整后价值;k为某土地利用类型。

3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

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目标是: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战略,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按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基本思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并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以及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主线,统筹区域、城乡土地利用。

根据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得相应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面积及变化(表2)。

由表2可知,规划期内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将增加,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均减少。其中,林地增幅最大,从2005年301.91万hm2,增加到2020年338.3万hm2,增加36.39万hm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从2005年185.35万hm2,增加到2020年200.13万hm2,增加14.78万hm2,规划期内增幅7.97%;交通用地从2005年31.98万hm2,增加到2020年37.73万hm2,增加5.75万hm2,规划期内增幅17.98%,说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加同时没有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其他用地减少最多,从2005年的267.2万hm2,减少到2020年214.92万hm2,累计减少52.28万hm2,其他用地减少主要是开发为耕地、林地等。而耕地略有减少,主要是建设占用,这与规划目标中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战略、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相一致。

从土地利用动态度而言,2005-2020年交通用地增速最快,为0.012,与国家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大力发展交通密切相关。其次是林地,为0.008;再次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0.005;其他用地减少速度最快,为-0.013;变化速度最小的是耕地,体现通过规划控制和保护耕地红线理念。从土地利用构成看,研究区2005年、2010年和2020年耕地所占比重分别为47.88%、47.81%、47.71%;林地所占比重分别为18.24%、19.02%、20.44%;由于2005年牧草地基数较小,并且规划期内变化量相对较小,因而其所占比重最小,分别为0.09%、0.09%、0.09%。由此可见,规划期内耕地和林地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这为河南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地位巩固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土地支撑。同时,规划期内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持续增加,比重从2005年的11.2%、1.93%分别增加到2010年的11.56%、2.06%和2020年的12.09%、2.28%,为河南省规划期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并且反映规划对土地利用过程的调控。

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根据公式(1)、表1和2计算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3)。

由表3可知,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将使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1821.66亿元上升到2010年1844.88亿元和2020年1899.8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3.22亿元和78.23亿元,总体上说明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而言是合理,可以有效增加规划区域生态效益。

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0。

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园地、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其中林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最多,2010年和2020年分别增加36.54亿元、102.45亿元。而规划期内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不断减少,其中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占主导,到2010年和2020年水域分别减少11.94亿元、19.25亿元;耕地分别减少0.9亿元、2.32亿元;其他用地分别减少2.56亿元、7.28亿元。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采用Costanza等研究成果,生态服务价值为0,所以没有变化。由于林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高,并且规划期内河南省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从而弥补耕地、水域等减少造成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下降,使得规划期内研究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

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率分析,其他用地变化最大,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减少6.9%、19.57%;林地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为4.3%、12.05%。从对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而言,林地最大,2005、2010和2020年分别为46.66%、48.05%、50.13%;其次为耕地,分别为36.98%、36.46%、35.33%。林地增加是研究区规划期内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原因,从侧面说明河南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

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度分析

根据公式(2)及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分别调整50%,估算研究区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4)。由表4可知,研究区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度指数CS均小于1,表现为林地>耕地>水域>园地>其他用地>牧草地,表明研究区ESV对VC是缺乏弹性,从而证明本研究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可靠,所采用的对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修正符合实际。其中,由于林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较大,所以林地敏感度指数最大,在0.47-0.50之间,表示林地VC增加1%,ESV增加47%-50%。由于耕地面积较大,其敏感度指数也较大,介于0.35-0.37之间,表示耕地VC增加1%,ESV增加35%-37%;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CS都远小于1。相对于水域和园地,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小,但耕地敏感度远大于水域和园地,源于保护耕地是规划的重要目标,使得规划期内研究区耕地面积远大于水域和园地。

4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2020年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达1899.88亿元,增幅4.29%,说明规划符合河南省实际,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增加生态效益的作用。

(2)2005-2010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增加23.22亿元,年均增加4.64亿元,2010-2020年增加55.01亿元,年均增加5.5亿元。由此可见,研究区规划期内生态服务价值呈加速增长,说明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同时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得到严格控制,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动态度从0.006降为0.005。

(3)研究区2005年现状与2010和2020年规划目标相比,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将增加,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均有所减少。其中,交通增幅最大,其他用地减少最多,耕地变化幅度较小。这与规划中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目标一致。

(4)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园地、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其中林地增加最多;而规划期内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生态服务价值不断减少,其中水域损失量占主导。由于林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高,弥补建设占用耕地等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使规划期内研究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

(5)敏感度指数CS均小于1,表现为林地>耕地>水域>园地>其他用地>牧草地,说明研究区ESV对VC是缺乏弹性,从而证明本研究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可靠的,所采用的对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修正符合实际。

(6)规划期内耕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主要是建设占用。因而还应转变用地观念,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创新土地利用模式,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注重开源与节流并重,构建高效集约用地机制,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及对土地生态系统保护。

摘要:以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方法,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2020年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达1899.88亿元,增幅4.29%,并且规划期内生态服务价值加速增加,规划的实施将增加研究区的生态效益;规划期内林地、园地、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其中林地增加最多,而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则不断减少,其中水域损失占主导;由于林地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弥补建设占用耕地等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使规划期内研究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规划期内敏感度指数均小于1,证明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为可靠。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服务价值,敏感度,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唐弢,朱坦,徐鹤,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45-49.

[2]刘东勋.内陆欠发达传统农业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的开放增长分析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4(3):16-21.

[3]林珊珊,郑景云,何凡能.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网格化方法[J].地理学报,2008,63(1):83-92.

[4]王亚娟,刘小鹏,赵大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固原市市辖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3):222-226.

[5]吴克宁,赵珂,赵举水,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23-28.

[6]许旭,李晓兵,符娜,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上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9):1382-1388.

[7]冉圣宏,吕昌河,贾克敬,等.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2006,27(10):2139-2144.

[8]岳书平,张树文,闫业超.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7,62(8):879-886.

[9]Costanaza R.The value of th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10]谢高地,甄琳,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911-919.

[11]霍金炜,文倩,何丽,等.湖南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以湖南醴陵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86-89.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7

枸杞 (Lycium chinense) 作为药食同源的高产作物之一, 在甘肃景泰的种植初具规模, 长期以来, 种植枸杞一直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产量高, 产值大, 市场需求广。随着绿色食品 (包括有机枸杞与无公害枸杞) 生产过程中化肥与化学农药的限量使用, 农民用药怕污染, 不用怕减产, 处于两难境地。而微生物肥料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 (如激素类等) , 不仅给植物提供营养元素, 而且还能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甚至还能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3]。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肥料对枸杞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以及枸杞病情指数的影响, 以便给出景泰枸杞产地的科学施肥方法, 解决景泰枸杞种植的产业化瓶颈, 从而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农田养分状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4]。

一、材料和方法

㈠试验设计试验地设在甘肃景泰玉杰农贸有限公司农场, 该地年均气温8.2℃, 极端最高气温36.6℃, 极端最低气温-27.3℃, 年均无霜期为177d, 年均降水量185mm, 年均蒸发量3038mm。年均≥10℃的有效积温3038℃, 年日照时数2725.5 h以上。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6%、全氮0.238%、全磷0.065%、全钾5.13%、速效氮53.53mg/kg、速效磷24.48mg/kg、速效钾195.93mg/kg、p H值为8.03。

试验地设在景泰玉杰农贸有限公司农场, 供试土壤为沙壤土。土壤基础肥力为全氮0.08%、有效磷21.6mg/kg、速效钾108.5mg/kg、有机质0.65%, C/N为8.27, 阳离子交换量 (CEC) 14.75cmol/kg, p H为8.32。供试枸杞品种为宁杞1号。供试肥料为根菌宝 (有效活菌数≥0.5亿/m L, N+P2O5+K2O≥4.0%, p H为6.5~8.1) 与地力旺 (有效活菌数≥40亿/m L, N+P2O5+K2O≥4.0%, p H为6.8~7.8) 。

试验于2011年3月中旬开始, 4年生枸杞, 种植密度为100cm×150cm, 树势中庸。试验设3个处理 (2个微生物肥料处理, 1个常规施肥对照) , 3次重复, 共设9个小区, 小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各试验小区面积均为3m×8m。施农家肥 (羊粪) 45000kg/hm2、硫酸钾375kg/hm2作为常规施肥对照。在上述施肥基础上将分别在每小区施用120m L的根菌宝和120m L的地力旺作为生态培肥处理。对各小区中的植株、土壤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㈡测定方法

1.土壤生态特征指标测定。枸杞头茬果成熟期, 分别在各个小区采集0~20cm土层新鲜土样 (每个小区采集3个土样) , 测定可培养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真菌) 的数量。土壤可培养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真菌) 数量测定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 细菌培养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放线菌培养用重铬酸钾改良高氏琼脂培养基, 真菌培养用马丁氏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5]。

2.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对采集的新鲜土样同时测定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碳氮比、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采用常规测定法[6~7]。

3.枸杞病情指数调查。于枸杞成熟期调查植株发病情况, 通过病情指数反映病害程度。病情指数 (DI) 是根据一定数目的植株或植株器官各病级 (把植株或植株某一器官感染病害的轻重程度划分为等级称为病级) 核计其发病株 (器官) 数所得平均发病程度的数值[8]。

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相应级数) / (调查总株数×最高分级级数) ]×100。

枸杞植株病害病级设定为0级:无病, 全株叶片无病斑;1级:轻微, 下部叶片有病斑, 上部叶片无病斑;2级:较重, 下部叶片病斑多, 上部叶片病斑少, 植株落叶率为1%~30%;3级:严重, 叶片病斑多, 植株落叶率为30%~90%;4级:死亡, 植株落叶率达90%以上或植株死亡。

二、结果与分析

㈠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枸杞产地土壤生态特征的影响微生物肥料是活制剂, 其肥效与活菌数量、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 (包括温度、水分、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 密切相关[9]。

从表1可以看出,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在枸杞地,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组成以细菌为主, 放线菌次之, 真菌较少,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土壤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能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从表1可以看出, 相对于不施微生物肥料对照, 施用根菌宝和地力旺微生物肥料, 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由于微生物肥中含有大量的活性菌, 施用其会给土壤带入大量的活性细菌;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营养元素, 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碳源和氮源, 并可提高土壤通气性, 能激发细菌的生长和繁育, 从而极大地增加细菌的数量。放线菌在数量方面仅次于细菌, 它们对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及土壤腐殖质合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提高放线菌的数量, 其中根菌宝对放线菌的增加效果尤为明显。地力旺处理相对于CK也增加了放线菌的数量, 但是没有根菌宝效果显著。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供试肥料的成分不同。真菌是常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 数量明显低于其他种类微生物, 但其生物量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0]。表1结果表明, 根菌宝处理真菌数量减少, 而地力旺处理真菌数量增加。造成根菌宝真菌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放线菌和真菌的拮抗作用所致。根菌宝放线菌数量较多, 导致土壤中真菌数量减少;而地力旺真菌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肥料中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给真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㈡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枸杞产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其活性不仅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组成具有密切关系, 同时也与土壤中无机养分组成和含量密切相关[11]。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 施用微生物肥料处理, 土壤有机质和含水量显著提高。主要原因是施用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很大, 增加的土壤新腐殖质能与土壤中的黏土及钙离子结合, 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促进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 为土壤形成稳定性的粒状及团粒结构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进而提高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另外, 施用微生物肥料处理, 土壤容重相对减小, 改善了枸杞产地土壤结构。此外, 与常规施肥相比, 施用微生物肥料还能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提高枸杞产地土壤的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

土壤全氮通常用于衡量土壤氮素的基础肥力, 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是作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 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 施用微生物肥料全氮变化不大, 而根菌宝微生物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钾含量。由于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溶磷微生物和硅酸盐细菌, 施入土壤后经增殖并与其他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 可分解土壤中某些原次生矿物, 并同时将这些矿物所固定的磷、钾等养分释放出来, 把无效态磷、钾转化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养分。常规施肥对照的碳氮比较低, 施入微生物肥料对碳氮比有一定的提高, 这与微生物肥料的成分有关, 微生物肥料含有的丰富有机质和大量的活菌, 使得有机碳显著增加, 对土壤碳氮比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㈢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枸杞病情指数的影响施用微生物肥料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作物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12]。从表3可以看出, 根菌宝微生物肥料相对于常规施肥, 枸杞病情指数有一定降低。而地力旺相对于常规施肥, 枸杞病情指数变化不大, 略有降低。从植株病级调查来看, 施用根菌宝微生物肥料, 枸杞病害为害程度相对于常规施肥有所减轻, 而地力旺影响不大。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病害的减轻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微生物肥料把非病原性微生物菌群引入土壤形成优势菌群, 通过竞争抑制了一些病原菌群的生长发育, 从而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环境[13];二是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 能分泌出多种抗生素与植物生长激素, 不但能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动, 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 而且能刺激作物生长, 使其根系发达, 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14]。

对试验区内的枸杞进行根腐病、黑果病、叶斑病 (灰斑病和霉斑病) 和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见表4) 。由表4可知, 经微生物肥料处理后枸杞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特别是根腐病, 使用根菌宝和地力旺后, 枸杞根腐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低5%和4%。由此可见, 微生物肥料对减轻枸杞各种常见病害有明显的效果。

三、小结

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特别是施用根菌宝微生物肥料, 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施用根菌宝微生物肥料相对于常规施肥, 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均有提高, 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的持水、缓冲、保肥能力增强, 通气状况得到改善;施用根菌宝微生物肥料改善了土壤碳氮比, 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 提高了无机养分的利用率。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减轻枸杞病害的发生, 相对于常规施肥, 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枸杞病情指数可降低11.8%~22.9%, 对提高枸杞抗病害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摘要:在甘肃景泰枸杞产地进行了2种微生物肥料的田间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其中根菌宝微生物肥料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 真菌数量有一定减少, 而且相对于常规施肥, 该肥料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均有一定提高, 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的持水、缓冲、保肥能力增强;通过对枸杞病情指数的调查比较发现, 施用微生物肥料有利于减轻枸杞的病害发生。

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篇8

关键词:煤炭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识别,指标体系,古城矿区

1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影响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煤炭矿区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主管部门、煤炭矿区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而进行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1]。

本文以古城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为例,通过分析矿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古城矿区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进而确定矿区开发的主要资源环境限制因子,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三方面构建了古城矿区总体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

2 古城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矿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地形破碎,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土壤侵蚀严重。区域总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下。

(1)地貌类型为黄土地貌、河流地貌、覆沙黄土地貌,以黄土地貌为主,黄土地貌中黄土峁与土石谷坡占有较大比例。地处黄河中游的晋陕峡谷区的北部,沟谷发育,为树枝状水系,地形比较破碎。

(2)植被类型以矮半灌木为主,植被覆盖度以中低覆盖为主;该区纯草本植被群落较为少见,多为灌木、半灌木与草本植被组成的混合结构,乔木林较少,分布面积较小。自然植被类型以典型草原及其伴生群落为主,沙生植被主要分布于评价区的西部和北部,面积较少。

(3)土壤类型中以黄绵土分布最广,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除黄绵土之外,尚有黑垆土、栗钙土、草甸土、淤土和风沙土等5个主要土类,土壤生产力相对较低。土壤处于初育阶段,层次分异不明显。

(4)土壤侵蚀强烈,属于强度-极强度土壤侵蚀类型区,具有流失面积大、强度大,时空分布集中的特点,侵蚀类型多样,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和重力侵蚀。不同地点的土壤侵蚀强度随着地形类型坡度,土壤质地、结构及有机质含量和植物覆盖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3%。

(5)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呈现明显的农牧交错区的土地利用的特点,林地和草地占的面积较大,约为总面积的76.45%,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2.55%。

古城矿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沟谷密度大,崩塌滑坡重力侵蚀严重,植被覆盖度低。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实施水土保持、封山禁牧、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治理工程,生态脆弱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未改变本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格局,抗外来冲击能力较差。因此,矿区开发活动中必须重视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防治等工作,采用先进的采煤工艺,减轻采煤对地貌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高沉陷土地治理率和影响土地植被恢复率,使矿区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一致。

3 矿区开发环境影响识别

古城矿区规划环评属于生态类规划环评项目,具有生态影响和污染影响并存的双重特征,其中以生态类影响为主。古城矿区属于井工开采矿区,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由采煤沉陷导致的地表变形、地表水系和地下水流场改变、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地表植被破坏等生态影响,以及煤炭开采产生的“三废”排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另外,从广义的环境角度来看,还包括因矿区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影响。

3.1 矿区污染类影响因子识别

矿区开发造成的污染影响主要是指矿区开发建设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废堆存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

3.2 矿区生态类影响因子识别

矿区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采煤沉陷地表植被的破坏,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大规模抽采地下水对地下水流场和资源等3个方面的影响。

3.3 矿区社会经济影响识别

古城矿区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4个方面作用:一是矿区煤炭开采所导致的村庄搬迁,二是矿区煤炭开采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三是矿区煤炭开发所导致的居民饮用水源井的影响,四是矿区开发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推动作用。

注:+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S表示短期影响;L表示长期影响:1、2、3分别表示影响程度轻微、中等、较大

3.4 矿区开发环境影响识别矩阵分析

综合上面矿区开发污染类、生态类环境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影响识别结果,运用矩阵法对矿区总体规划主要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结果见表1。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前面矿区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基于系统论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主要依据《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火电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及《清洁生产标准 燃煤电厂》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要素相关的评价指标则主要依据《“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及《榆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榆林市节能降耗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构建。具体见表2。

注:①②指标值参考《榆林市节能降耗十二五规划》

5 结语

古城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虑矿区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基础上,针对区域环境特点又增加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指标,同时基于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增加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完善,但在矿区开发的过程中是否满足宏观管理的需要,还有待在矿区开发过程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苗立永.煤矿区总体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1):7~9.

上一篇:改进方法激发兴趣下一篇:平稳小波变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