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2024-10-18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精选12篇)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1

历史活动单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教学策略。“活动单”一说源于江苏如皋, 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与学习者共同设计的,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菜单。活动单和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和教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活动单立足于学生的学, 强调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学习。

一、历史活动单的编制

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 教育就不能成功。事实上, 岂止是儿童, 只有努力使所有的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真实活动”,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编写活动单时要有意识地安排好, 如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 训练何种学科能力, 创设学习情境, 设定课前讨论题, 拟定共同关注的话题, 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等等。其目的是使课堂教学“动”起来, 即思维的跃动, 主体的互动, 知识和智慧的流动。课堂的“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动”起来课堂才有活力, 教学才有生命力。这种“动”不是表面上的热闹, 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学生课堂上的动口动手, 而是本质地表现为“动脑”, 即思想的碰撞、交流、互动。然而,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 并不是一切都能在课前预设好的, 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新的教学理念, 还需要随机应变的智慧, 需要日积月累的反复磨炼。另外, 在活动单的编写时, 可以适当吸收学生参与进来, 集中学生和教师的智慧, 让活动单更鲜活、更贴切。活动单教学应该说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在于, 活动单的编制基于学生的学情。我们在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后, 还通常把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编成测试题, 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而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

教师提前一周完成活动单的初稿, 并上好研讨课, 这是个人劳动的结果;之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 由编制人解读, 大家根据各个班级的教学实际提出修改意见;编制人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 完成活动单修订, 打印活动单。在这个过程中, 充分重视上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并作为确定最近发展区的重要依据, 让学情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实施活动单教学, 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以学为本”思想指导下, 把握好教材、教法与学法三者的关系, 编写出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活动单, 与教案同步, 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之间也应加强协作。活动单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编写的指导学生自学的材料, 是对知识和问题情境的创造性设计, 具有较高的客观性。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方案, 使活动单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规律。

二、历史活动单的使用

教师将活动单提前一天发给学生, 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单的学习任务, 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教师通过仔细批改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准确把握学情。将所有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视为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将要通过小组成员帮助或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视为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重点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活动单,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互相帮助, 使“可能达到的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变成现实。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每个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组长由擅长某一学科的学生担任, 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活动的组织。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让大家学会学习、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教师让学生在活动单的引导下, 于课前对新课的相关知识 (包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新课将要学习的知识) 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有组织地对活动单进行批改, 全面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按活动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 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的准备, 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 准备小组讨论时的发言稿。

小组互查是教师通过活动单了解学情的有效手段。在课前检查活动单完成情况, 互相学习、讨论、纠正, 保证小组全体成员达到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活动单的答案, 质疑, 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小组成员根据组内学情, 互帮互助, 确保自主学习目标的实现。

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通常可以进行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练习, 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 获取反馈信息, 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在活动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了解学情, 不断分析学情, 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补差提优, 保证全员达标, 实现差异发展、共同发展。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2

曾绚艳(开平市第一中学,529367)

历史教学过程中活动安排的好坏通常会决定一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新课标要求我们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活动安排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历史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往往会选择在堂课中穿插一些学生的活动,当然在师生们付出努力后会达到一些比较好的效果。尽管如此,但大多数时候学生会处在一种被动的局面。因为活动的设计方案通常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想法构思的,学生没有完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几年来,我上了不少公开课,其中还有录像课,尽管其效果可以,但总觉得还缺少什么,并没完全达到预想的效果。直到今年学校迎来教学水平评估和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的复评,我又上了一堂公开课后,顿时明白许多。下面就从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浅谈历史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抛砖引玉。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安排上一堂录象课,我选择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内容重要,且难于理解。为了使美国联邦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国会、联邦法院、内阁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因为对美国总统的审查通常会涉及联邦政府的三个部门。理所然也就选择了克林顿莱温斯基案。由于学生对美国历史比较陌生,于是我把案件的主要内容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事件进程写好剧本,要求能够体现美国国会、联邦法院、内阁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并通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表演。

活动为小品:克林顿**

[学生表演]旁白:莱温斯基的好友特普里出卖她,把她与克林顿在一起的证据(日记)送到联邦法院。联邦法院大法官召开会议,委托联邦调查局(FBI)进行调查,对克林顿和莱温斯基进行询问。

第一幕:大法官询问莱温斯基

(莱温斯基承认,但不愿说出更多的细节)

第二幕:大法官询问克林顿

(克林顿承认一些行为错误,但做了伪证,构成犯罪。联邦法院把议案

交到国会,对克林顿进行进一步调查。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对克林顿做伪证、妨碍司法公正两项罪状进行弹劾。)

第三幕:参议院审查克林顿

(参议院投票决定,最后投票结果:50票赞成,50票反对,没有通过三

分之二多数,即法定的67票,弹劾失败。)

第四幕:克林顿表情

该小品表演非常精彩,活动很有新颖性,因此这堂课也非常成功。可是学生写剧本准备了三天,并修改了两次,表演也排练了四五次,费时很多,远远超出了所要求一两个课时的准备。以致我很怕上公开课,因为它需要准备的时间太长,甚至觉得消耗的脑细胞太多,而讲课的内容与平常相差无几,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也就短短的十来分钟,性价比不高。然漫漫教学生涯,基本上每学期都会有公开课。

上学期,我又上了一堂录像课,其内容为探究性活动《走近历史文化名人》。本来这堂课是活动课,理所当然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该堂课的准备者除了老师之外,还有班上几位干部。他们上网查了很多资料,选了很多历史图片、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因此,该堂课用课件展示了名人图片、名人名言,并以课本上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还讲述了名人故事。可谓活动内容充足,生动有趣,也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更主要是体现了新课标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理念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但同上一堂录像课一样,准备的时间太长,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耽误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

那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但找不到确实答案。直到上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一课。

今年4月初,学校迎来了省教学水平评估和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的复评,考查的重点是教学工作,所以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都准备了三堂公开课,我有幸成为被听课的对象之一。由于通知到达太晚,准备时间非常紧凑。尽管课件已备好,上课的内容也比较熟悉,但新课标要求有活动,一点也没有准备,怎么办?只好在前一天晚上叫来几位成绩较好、思维较活跃的同学,一起商量应该在哪里添加活动,这样既可以娱乐课堂,又可以突出重点。经过一节课的思考与讨论,决定

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处设计三个简单的活动片段。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只提出要求:把“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三个主题以社会现象为依据,各通过一件小事反映出来,并把任务分给了擅长表演的三对同学。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很快就想到了三个普通的社会现象:新旧思想下怎样解决感冒问题,封建传统的婚姻观与新思潮影响下的自由恋爱,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背诵比较。这次活动同学的准备时间最短,表达的主题最明确,更主要的是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这堂公开课赢得了评估专家佛冈中学校长梁义明校长和学校科组老师的好评。

以上三堂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更不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对历史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

1、历史教师应有新颖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积极表现者,而不应该是“被奴役者”与“被遗忘者”。教师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历史教学中的合理交往才有实现的可能。

2、历史教师应有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画龙点睛,要让学生获得一种豁然开朗般的顿悟,使历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构建与传承。教师也要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和保护其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合作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立足于通过“导”来解决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力争成为学生的“活字典”。

第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学生,怎样让学生来积极主动地展现活动,最好的办法应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让学生赢得在学习中的主动权,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准确并有创造性地去设计活动。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3

一、活动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采用的是教师的讲授书本知识,而没有去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动。否认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探索、认知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必然使学生消极、课堂被动,最终本应有趣味的历史课陷入了枯燥、无聊的局面。而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以课堂为活动阵地,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进行创设和指导。在每一节课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空间。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让学生们利用丰富的想象,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原始人的生活,让学生们动手设计春秋战国时的一些画面。收集有关那一时期的图片、资料等,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果。又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我让学生采集有关的图片、资料、视频、影片等;然后播放其片段,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讨论。这样迅速激起学生们对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同时也体验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认识到了国耻难忘。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参与历史课堂活动,可以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这样历史教学真正地体现出了其教育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活动课教学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体

活动课,教育教学专家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地逼近客体本身的反映过程。”实践对于人类的认识发展来说,是具有基础性的动力因素。只有经历必要的感性阶段,积累相应的直接经验,才能促成学生相应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富于意义,最终上升为学习的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有效构建和思维的发展。历史课活动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主体性、实践性等特点。采取让学生搜集、阅读、调查、动手等生活化、社会化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动脑、口、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性实践能力,这样历史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化。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首先我让同学们搜集帝国主义抢劫、火烧圆明园的一些图片、资料、视频等。然后展示“圆明园遗址”挂图,接着展示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最后播放一段视频:当年被英、法等国掠夺的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中的“虎首”、“牛首”已被中国通过竞拍的方式收回国内。这样,古今相连、图文并茂,增强了真实感和现实感,使学生们对当时的历史了解,再现了真实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理性认识的学习,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活动课是历史课堂内外结合的纽带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过去,历史课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辛苦、疲惫、劳累,到最后考试还是模棱两可,效果很差。而活动课充分利用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它如同一座桥梁、一条纽带把课堂内外的知识进行转换,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授课形式,把单一沉闷的课堂模式变成让学生自主参加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师生在一片活跃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检测、相互提高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历史课堂效果,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四、活动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特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重要前提。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①“电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②如果停电一个月或者没有电,试想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視野。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通过引导设问:①当时西方的冒险家为什么要进行远洋航行?②提出:他们为什么能够完成冒险之旅?③当时具备了哪些远航条件?同学们积极探讨、踊跃发言、大胆质疑,然后通过师生的共同设问——思考——分析——探究——结论。这样本课问题迎刃而解,不仅标新立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活动课在一定程度上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

学生不喜欢历史的重要原因是:历史课所讲事情与他们相距太远,他们无法感受到当时的情境。因此,教师要通过历史活动课堂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讲《抗日战争》时通过创设: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抗日将领杨靖宇在寒冷、缺粮、缺衣、缺弹药的情境下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伟大历史壮举。②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去聆听、去用心感受当时杨靖宇将军的伟大,同时激励和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愤然抗战的爱国之心。

总之,历史活动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新鲜有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而且在实践中能够实现自我领悟和自我教育。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把被动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了主动的课堂学习。在这个历史活动课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大力参与、积极探究,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和体验得到了交流,最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4

关键词:历史资源,教学活动,教材,学生,教师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则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要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 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包括教材、学生、教师、等几个方面。历史教师的教学是离不开资源的, 把历史教学与资源和学生联系起来, 既要关注学生对资源的兴趣, 也要让资源联系社会生活。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如何设法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整个课堂中都感觉具有挑战性, 想去探究某些事物?所以,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如何使历史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使学生由历史课本这一有限的“小历史”资源, 开发出已流传了五千年却还在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大历史”, 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

教材是每个教师的工具, 也是必不可少的历史教学资源。从学习规律看, 首先学生要掌握的就是教材的基本知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要克服教材知识堆砌和单纯机械记忆为特征的僵化教学模式, 探索减轻学生记忆课本内容的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双基教学”,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由“死记”变为“记死”, 由“背会”变为“会背”。这样一来教师就要以教材内容为资源, 以学生为主, 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教材学习活动的主人。比如我在教学初一下半学期时, 经过前一个学期的学习初一学生的了解、分析、理解能力有所增加, 所以从中国古代历史繁荣开放的社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这一册内容时。就要利用教材根据每课的题目和每课里的每个小题目来学习、记忆、背诵历史内容。如:第五课《和同为一家》讲的是唐代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用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所以就像一家人一样。学生也就理解了唐代统治者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第六课《开放与交流》从题目和内容教师在讲解时, 就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是唐代统治者对国外的关系是开放的。这样学生学习记忆起来就非常的方便了。如:讲宋代时辽、西夏、北宋并立, 南宋与金, 这也是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是战和关系。但是通过战和少数民族南迁, 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元代经过忽必烈改制以后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以后, 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清时期也是一样, 统治者平定准格尔部、和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修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这也是明清统治者促进民族融合的手段。这样学生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就可以非常牢固的记忆。还可以充分利用乡土教材来讲述本地历史。

二、合理利用学生的认知状态资源

学生是特别重要的教学资源, 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体验、思想认识等, 是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初中生活泼好动, 但思路狭窄, 不能把握历史事件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 也不善于全面分析, 更不能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 仅限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 无法把握隐蔽在时间背后的本质问题。对历史发展规律, 更无从谈起。但他们好奇, 有强烈的求知欲, 老师如果能把握时机,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保护好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会一步步形成。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他们对已有知识的框架, 所以在教学八年级上《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时, 利用学生对日本的仇恨, 和抗日战争中, 国民党、共产党两党抗战的情况, 在学习西安事变这一内容中, 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找西安事变的历史史实思考理解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结果。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自己编写了历史剧, 知道了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消极抵抗和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才能赢得胜利。学生是历史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利用他们的认知状态调动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才能更进一步的使他们学好历史。

三、合理利用教师本身的生活资源

教师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历史教学很好的资源。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 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 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生活即历史、社会即历史”。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历史的经历者、见证者。我们的身上深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烙印将永不消逝, 最终汇入历史奔流不息的大潮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小水滴。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学生所学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教学。在教学七年级上《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其中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在讲授统一文字的内容时, 课文的思考题:“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字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利用这一问题和我从小到大走过的地方学会的方言, 用不同的方言 (山西省浑源、娄烦、左权话, 上海话) 和某些字的发音的不同给学生读课文, 说一句话让他们去猜。学生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都想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如:我说了娄烦县的一个地名 (新舍科) 但是用娄烦话说出来就像是 (新受苦) 。还有许许多多……。这还只是山西, 如果在全国发布政令没有统一的文字, 只有语言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从这一个环节学生知道了统一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还有在讲八年级十年内乱时可以提到当时人们的思想盲目包括姓名都带有时代的色彩。如我的名字有红, 还有学校许多老师 (红、彤、跃进、文革、文化等等) 使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十年的的确是“乱”思想形成了一个凝固的模式。

历史教学活动课的论文 篇5

新课程计划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一并纳入课程体系。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种反映。对这一全新课型的实施,我们采用了辩论和讲演的方式,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活动形式。在实施过程中,这种新课型给了我们新的感受,也从中体会到活动课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セ疃课有利于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大家在互相尊重、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研讨课题内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活动课深受学生喜爱。在活动课中我们从活动的组织到最后的结果都由学生自主探索,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活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同时寻找漏洞加以反驳,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一次极好的锻炼。教学的民主化使课堂上形成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的热烈气氛。

活动课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征。

1.自主性——即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支配自己的活动:面对问题选择观点,通过讨论或请教老师,或查阅史料,获得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他们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有权对自己的活动作自我选择。自己选择观点,自己动手写论文,这是一种全新尝试,一种前所未有突破。

2.能动性——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特征: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整理、分析知识,运用史料,选择观点,综合对比,合理评判,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3.创造性——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及灵活运用中表现的创造性因素:学生在活动中全面深入的`研讨本身就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更兼及拓宽视野的资料分析、对前人定论的认同或质疑、对现实世界的审视与借鉴等等。活动课中观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创造提供自由发展的舞台,从而能够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创造潜力。这种方法所体现的创造性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辩论中,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新”观点,并能比较充分的论证。如有位同学尖锐地指出反方同学将辛亥革命的功绩扩大化了,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不能说在黑暗的世界里点燃了一盏油灯,就自欺欺人的说这个世界已经变成光明的了。”而反方同学对辛亥革命功绩的论述也有比较独到的地方,他们一反教材上的传统观点,提出当时中国革命所能取得的最高成果只能限于此,如果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当时也不可能取得比这更高的成就。虽说略显幼稚和不足,但他们能跳出书本的框架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活动课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活动课从科代表的组织到活动过程中同学的表现都超乎我们的预料,使我们认识到现在完全可以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往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在实施主体性教育中总有点不放心,不敢放开手脚,很难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活动课的成功使我们坚定信念、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活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论文的撰写到实际活动过程,教师应作一些启导性的讲授,指导学生理解史实,在关键时刻把握方向使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指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图片或录像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维感知,获得众多生动表象并正确领会前人的记述与评价,接受直观的和间接的启发,进而激起积极的问题探讨,达到思维争鸣的目的。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6

课文着重讲述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正文部分精读、严读,从而对基础知识进行比较透彻地了解。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时间对课文进行逐段、逐句、逐字地精读,并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知识点,理顺历史发展线索,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在看不懂的疑难问题处作上标记。接下来针对对于阅读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提供知识提纲来降低难度,再次要求学生阅读,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如:应当从章节目录阅读到子目录,弄清单元、课、目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找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能够根据关键词来叙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简单过程,或是评价历史人物。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

在阅读课文正文部分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的把握。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程不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会流于形式。根据目前教材的内容含量,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

专栏的文献资料基本上每课一条。目的是使学生接触一些浅显的文献资料,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并能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理解历史人物的观点等能力。同时,有些内容,如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作用。世界历史中还有一些西方谚语、格言也能起到相同有作用。

课文非正文部分。这部分课文目的在于引起学习兴趣,浅化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品德。阅读小字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正文,小字部分的内容一般故事性较强,趣味性强,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阅读引文、引言,可启迪智慧,塑造灵魂;阅读脚注、图注、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阅读思考题、习题,全面落实学生学习目的,阅读年表,记住大事。

图表包括图片、表格、地图、和图注,是课文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增强课文的明晰度,有利于教材的形象、生动,也起到了浅化教材、引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阅读课文插图可使知识更加形象化。阅读历史地图,可加强空间想象;正是由于图表的这种直观性,便于考察学生学习历史的技能,近年中考以图片为载体试题出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自由阅读卡。安排了许多引发学生兴趣的历史知识,如“河姆渡原始居民会蒸米饭吗?“和“品种多样的饼食”。在世界历史部分有“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等。这是一个意在提供自学材料、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的栏目。一般都和本课的内容密切相关。课与课之间的自由阅读卡,表面上似乎缺少联系,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规律性,卡片选取的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科技娱乐等诸多方面。这些自由阅读卡写到的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但它有可能引导学生关注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系列的不完整,也许正好为学生的自学、深入探究留下广阔的空间。

课堂上阅读活动的开展,遵循的原则就是及时反馈阅读信息,教师可采用提问、互相讨论、归纳综合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得指导更具针对性。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归纳和综合是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7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教与学在交互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一)理论依据

1. 新课程的相关理念。

综观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交流性、灵活性。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交互活动,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的有用人才。

2. 构建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其中“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二)遵循原则

1. 交互性原则。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在交互活动中不仅能学得知识,而且能学习做人、待人、沟通、交往和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2.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每个个体都应是积极主动的。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在情感态度上由消极等待转变为积极求知。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时参与,积极地输入输出丰富的信息,不断影响或改变着教学的进程。

3. 协作性原则。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同伴间的合作互助活动。通过协同操作、协同讨论,学生享有充分的参与权、选择权、评价权。

4. 开放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取终身有用的能力。

二、实践操作

(一)在优化的情境中互动

学生的思维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能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就难以发挥,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行为;如果学生在紧张和不安中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火花就难以迸发出来。

1. 师生互动,构建良好的伙伴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互动氛围的前提。而优化互动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指导者和铺路人,教师的最大智慧和最佳艺术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和表达。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光彩。

2. 生生互动,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

当今,科学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的创造代替手工式的个人创造。《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这样,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3. 人境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境界。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样也应该重视,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开辟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体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本质。

(二)在彼此的角色中互融

1. 注重师生位置互动。

一直以来,学生与教师之间总隔着一张不大不小的讲台和一级不高不矮的台阶。这些把教室分为两个区域:台上和台下,或者说是教育区和受教育区。这无形中给人一种“师道尊严”的感觉,更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了“谁与争锋”的不良定势。谁站在讲台上,谁站在讲台下?教师非得站在台上进行教学吗?学生只能坐在台下进行学习吗?不见得。因此必须在心理上撤去这些障碍,使师生之间做到“没上没下,没大没小”。这样,学生才会带着自己的思想大胆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地去参与、去探究,以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创造为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始至终处于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注重师生权利互换。

人生来就有求知欲望,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产生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殊不知,“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未必是“学生的问题”,这样表面看是学生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有其真正从释疑到训练思维的效果。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疑是探索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这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

三、几点体会

(一)师生交互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交互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讨论不同于交换物品,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在交互活动中交换的是思想,有效的小组讨论,激活的是学生的思维,必定产生“1+1>2”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常常受环境的影响,在交互中常常会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创新思维。

(二)师生交互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育,漫画

一、独辟蹊径,激活思维,以漫画形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1.漫画与历史的碰撞——点燃兴趣的火花

将历史与漫画相结合,学生非常乐意把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对人物的看法,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因而宣传此次活动的大型海报张贴出来后,就吸引了许多学生来了解相关情况,并且对自己的任课老师表示一定要参加该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活动产生兴趣了,就会想要拿起画笔将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人物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带着这种目的,学生才会去充分了解历史课本中曾经学习过的感兴趣的事件或人物,这样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带动他们的求知欲。

2.漫画与历史的结合——激发思维的灵动

教育家赞可夫曾提出:“凡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从兴趣而来的东西,凡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活动当中,学生对历史教材中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人物以漫画形式诠释,通过大胆地想,大胆地画,大胆地表达,再现“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一幕幕历史场景。学生们通过自己创作漫画感悟历史,不仅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对史实的记忆,还增强了审美意识、情感教育,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作历史漫画的过程,也是他们以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直观地感受、体味和领悟历史的过程,更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过程。很明显,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历史,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被教师“绑着走”,因此,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感悟历史,营造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寓史于画的新路径

1.巧设场景,以漫画导入重建历史,不断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便不再回头,后人想要认识历史,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它还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创设一个又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情境。毫无疑问,借助漫画形式来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眼前一亮,乐于置身其中和探究解决途径。

如讲述抗美援朝战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运用初二(3)班陈同学的参赛作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创设了情境:画面中一个美国大兵浑身是伤,沮丧地埋头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他对面的人显然是胜利者,名叫“中朝”,只露出了手指,在指挥着美国大兵。漫画用PPT展现出来的时候,学生们很感兴趣,教师再告诉大家这是初二(3)班陈同学的作品时,学生们倍感亲切,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觉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之后,教师以这幅漫画为背景,提出一系列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到新课,调动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图史结合,活用漫画突破重难点,进一步提升分析评价能力

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如果按照传统形式教学,则很难真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也很难真正突破每一课的重难点。考虑到这个因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以漫画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一课为例,列强侵华罪行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师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使用了题为“火烧圆明园”“趁火打劫的沙俄”两幅漫画作品导入新课。两幅作品整体画面色彩搭配抢眼,生动形象,讽刺尖刻,主题更是非常明确,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因而,在他们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升华。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当做到寓史于画,不仅充实了历史课堂教学,盘活了历史教学资源,而且拓展了教学空间,为初中历史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 篇9

一、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教学现弊端

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教学弊端主要体现在: (1) 历史课本中活动课教学观念陈旧。 在千篇一律的历史教学模式中, 普遍存在“应试”思想, 学校、老师都只在乎分数高低。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教学中, 老师根本不会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只在讲台上讲讲活动内容, 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 这样的教学方式, 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活动的意义, 学生的活动能力得不到应有锻炼。 长此以往, 学生的创造性与灵敏性渐渐消散, 逐步变成学习的奴隶, 学习就只能是为了应付考试。 (2) 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过程中, 初中历史老师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法, 从头到尾干巴巴地讲课本内容, 这不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而且教学方式没有一点创新, 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活动失去原有目的。

二、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开展的意义

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开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精神。 现在社会需要拥有更多知识的人才, 为了让学生适应现在发展的需求, 不管是哪一个学科, 都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除此之外, 初中历史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应该有严格界限, 不能只是老师授课, 学生学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对学生传递知识外, 必须与学生进行交流,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加强教学方式转换, 提升教师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意识。 在我国初中历史的课程教育中, 封闭性是其很显著的一个特点, 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 创新和改变比较少。 所以, 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由封闭式逐渐转化为开放式, 初中历史课程教师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知识融入课堂之中。 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之外, 学生也需要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 即教师们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打破被动封闭式学习的现状, 化被动为主动, 开拓自己的视野, 进行开放式探索式学习。 以往的无数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如果知识得不到更新, 得不到补充, 它就会失去活力, 教育就会逐渐落后, 学生也就跟不上时代。 只有不断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融入新思维与新方法, 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潮流, 才能够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途径

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开展途径主要包括: (1) 开展历史情景模拟活动, 再现历史史实。 在之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中, 都是教师设置固定的问题, 学生被动思考, 从而让学生丧失主动思考、质疑的能力。 所以教师必须变化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 增强学生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和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能对历史教学内容产生疑问, 提出质疑, 从而通过思考、质疑获取知识, 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比如, 教师在对大变革时代中的商鞅变法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模拟情景中, 让部分学生扮演充满智慧的商鞅、改革心急切的周王和争夺土地财产的诸侯等角色, 让其他学生扮演平民等, 再现当时的情景, 从商鞅和平民在广场立威信, 到与诸侯进行唇舌之战, 再到与周王愉快会谈, 最后到周王向诸侯发号施令等场景。 模拟历史情景可以让学生能真实参与其中, 亲身感受自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并可以通过参与此情景的设置, 回归历史, 发现问题, 思考当时的情形, 依据当时的环境提出自己的疑问, 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质疑能力。 并且, 这种模拟情景式的教学方式, 比较生动有趣、真实、容易理解和掌握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课本知识, 了解历史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熟悉知识的重点在哪里, 除此之外能带动学生进入学习、思考、讨论、质疑的氛围, 通过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 巩固记忆历史课本的知识点, 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2) 引导学生互动以突破重难点。 初中历史课程的重难点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的内容, 必须进行反复磨炼学习。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 要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就不得不背诵, 但背诵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习方式, 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应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能主动背诵重点知识, 以更快地掌握重难点知识。 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导入历史史实与学生进行互动, 例如红军长征学习部分, 然后让学生思考, 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征精神, 比如坚定不移的信念、团结互助的精神、不怕吃苦的进食, 等等, 从而升华情感, 让学生大胆想象, 大胆发言, 突破教学重难点。

综上所述, 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开展非常关键, 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 结合实际生活, 不断变化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课堂中, 积极发表个人想法, 并借鉴历史人物的优秀情感节操和伟大精神, 鞭策学生在新时代更加努力地面对生活, 不断在历史学习中快乐成长。

摘要:长期以来, 初中历史教学只注重对课本知识内容的完善和补充, 而不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对于历史课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 探讨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开展,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弊端,意义,开展途径

参考文献

谈辩论在历史活动课中的有效运用 篇10

一、在导入中揭示辩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如果不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产生内在动力,单靠外力驱动,很少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位参赛老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中的一段话。然后巧妙设问:“古代社会尚且如此,我们想不想也感受一下巧舌如簧的感觉啊?”这就一下子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另外一位参赛老师在让学生观看一段“辛亥革命”的视频后说:孙中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他领导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辛亥革命,有人说,没有孙中山就没有辛亥革命,有人说,没有孙中山也有辛亥革命,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相持不下,两种截然相反的个性理解引起思辨,很快便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学好历史的兴趣。

二、在思辨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

辩论赛可以将学生分成正方辩论队和反方辩论队、后援团、评审团、观众自由队,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全体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中,使学习的过程始终是学生不断创造的过程,他们可以尽情地畅想,自觉、主动、积极地表达。

观众自由队的学生因为可以选择参与任何一方进行辩论,显得群情激昂,他们积极发言,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支持反方观点的观众发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虽然一次次的被镇压,但却不会彻底灭亡。时事造就英雄,没有孙中山,可能黄兴等人也会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就像当年没有李世民,李建成也照样可能成就唐初的兴盛!”精彩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喝彩。他们的参与既缓解了辩方的紧张情绪,又扩大了参与面,使双方的辩论更加的激烈,有的同学甚至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

辩论结束后,对于最佳辩手、优秀辩论队的评选更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它将本次辩论推向了高潮。首先,由评审团的同学根据老师所发评审依据进行合议,给出初步的结果,然后由观众进行点评。

下面摘录三位观众的点评:

观众1:我支持反方观点,但我却欣赏正方同学的发言,精彩激烈,论据充实,有理有据,耐人回味,特别是三辩,我要投他一票。

观众2:我认为反方同学在辩论过程中,资料充实,逻辑性强,回击有力,胜利应属于反方。

观众3:本来我支持正方同学的观点,可是听了双方的精彩辩论之后,我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我觉得双方都说得很有理,所以我要给正方反方各投一票。

这些喷薄而出的精彩语言,表达出学生生命活力的涌动,智慧灵光的闪现,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是他们成就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是课堂提升了他们多样的能力。

三、在合作中健康发展,张扬个性

《礼记·杂记》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果学生整天处在紧张、单调的上课、作业、考试与学习的活动中,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历史辩论课的形式大大减少了学习生活给学生带来的某种压抑和烦恼,有利于学生开启闭锁的心扉,去追求完美的精神世界。

在八节辩论课中,辩论时力量相当,难分胜负。为了击败对方,双方队员之间有分有合,各展所长,互相补短,有效地培养了队员之间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协作的意识。他们还不断采取新途径和新方法,使自己的立论更有新意,更能出彩。

比如,辩论中,反方辩手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一次一次的失败,又一次一次在发动,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时,正方辩手说:“感谢反方辩手给了我们有力的论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因为春天的到来重新萌芽,这不正说明了因为有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领导,才有了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发动啊!”

这八节公开课有力地证明了“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年教师是实践新课标的生力军,但是,从新课标的高标准出发,用精益求精的尺度去衡量,这八节历史辩论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的同学初次接触这种形式的活动课,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不太适应,有点儿放不开,肢体语言僵化,语言拘谨,缺乏针锋相对的气势。在自由辩论阶段,需要的材料不能信手拈来,不能旁征博引,给人理屈词穷的感觉,只能就事论事,缺少将现实与中国历史相结合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11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设疑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提出问题、解决問题,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环节有效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选择与设置是一个很艺术的教学技巧,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设疑问题分类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疑”。本文从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和提问的内容将历史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判断型问题

这是指对历史事实、概念、结论等作出判断或识别的一类问题,设计有“对不对”“是不是”“是这样,还是那样”等问句。(例如:“有说汉武帝信仰佛教,你认为对不对?)

2、叙述型问题

这是指对历史事实、概念、结论以及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进行叙述的一类问题,设计有“是什么”“怎么样”等问句。

3、述理型问题

这是指对历史事物发生的条件与原因、条件与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等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类问题,设计有“为什么”等问句。

4、评价型问题

这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类问题。设计有“对……你有怎样的评价”等问句。

5、运用型问题

这是指对拟定的历史情境或可联系的现实,要求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设计有“当你……你该怎么办”等问句。

二、历史课堂设疑的策略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设疑既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历史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把握好设疑提问的时机对课堂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设疑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历史课堂设疑要落在教材的重点处

历史教师课堂所提问题,应是历史教材的关键之处,能够突出历史教材的重点,以利于教学目的的完成,尽量避免提那些与历史教学目的无关,对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无多大帮助的问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以及答案。即使是课堂上临时提问,也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进行。所谓重点就是历史教材中所选的基础史料和由其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基础史料和基本思想是贯彻教学目的的主要落脚点,要紧抓不放。从下面两方面入手:第一、无疑也不放过精心的设疑。教材中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铁定了的,它用肯定性的语言陈述,这是不变的基本内容。但是通过设疑可以把不变的基本内容与可变的外在形式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掌握基本史料。第二、于史料精华沉积处的设疑。史料精华的沉积处,大都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归结处、历史理论观点的归纳处,抓住这个重心,通过设疑使学生逐渐懂得观点从史料出,史料为观点服务,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历史课堂设疑要落在教材的难点处

所谓难点,就是教材中不易解答的问题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和事理。例如头绪繁纷的时代背景,复杂的事件原因,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意义或作用交叉学科的概念等。若是重点中飞难点,则必须突破;无足轻重的难点,就不一定要花大力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学生学习中字面的障碍处——“拦路虎”的设疑。由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缺乏,对一些历史概念、名词和术语等不理解,通过设疑,使学生从迷津中解放出来。例如虎门销烟、自然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托拉斯等。第二,内容庞杂、头绪纷繁处的设疑。该处设疑主要方法是变庞杂为条理清晰,变纷繁为简约明白。第三,探求事理处的设疑。历史的发展,有其自己的客观规律;历史教材,从根本上说就是说明这个规律。

3、历史课堂设疑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明确、具体、适当进行

设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理解新知识,即“温故而知新”。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学习有关知识的情况下,教师就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就会造成“冷场”,是学生胡乱猜疑,势必拖延教学时间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设疑提问,促使学生回忆思考、分析综合,才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有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课堂提问主要以口头回答为主,所以,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量度适当,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回答,如果所设疑问题笼统模糊、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作答;也不宜提出范围过大,内容过多,答案过于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提出的问题不准确,还会使学生以错就错。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要使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才能答出,不能只问“对不对”“是不是”等。以免造成学生听不清楚所提的问题,或思想紧张,“愣神”等

三、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设疑的数量和质量。要保证设疑与可能获得的成功,疑点的控制量要根据原有程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而定,先前可少一些,一堂课最好抓住一到二个问题展开,以后可以随着程度的提高逐步认识。疑点质量切合课文实际,合乎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还要与学生的知识实际密切结合,避免设疑过于深奥或过于简单,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共鸣,使教师输出的和学生输入的知识在主客体之间保持相互协调,即呈现答题平衡的状态。要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并在认识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知识上的转化。

2、注意设疑的特点和设疑的环境。设疑的目的是设置疑虑,造成障碍,激励剖解。设疑就必须具备既有思维价值并且一定可以有解,培养学生既有思考又非迫切求解不可。要创造一个乐学善学的教学环境,除有一个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外,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法,在思维劳动的氛围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

3、注意探索设疑的经验和教训,一定要在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大胆试验,特别要在现有的一般条件下切实地强化试验,使其总结出的经验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不断清楚教训中的负效应,不断把历史教学质量提高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http://www.zxxk.com/Article/268807.html.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189.

历史教学中活动课 篇12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中探究性学习准备阶段

在初中历史活动课中, 开展探究性学习时, 教师需做好准备工作, 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首先, 教师需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特点, 自由组合为学习小组, 并选出组长, 协作教师管理。当构建小组后, 让学生明确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以确保有效学习。如《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课前可依据学生性别、性格、家庭背景、能力等, 将其分为几个学习小组, 每组在衣、食、住、行、用主题中选出一组进行探究学习。其次, 指导设计思路、资料获取途径, 如何把有关资料表述成文。如可在自己家或亲戚家中收集有关于衣、食、住、行、用的各时期的照片。课堂上, 学生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 边展示图片边解说。教师应提醒学生若个人收集照片有困难时, 则全组提供图片, 然后由一位学生写演讲稿, 代表发言。

其次, 需制订严密、具体的活动计划, 明确活动目的及其意义。如学习《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时, 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历史信息, 再选出配文画面, 制订配文方案, 合作探究北宋风貌与宋代生活。这样, 可让学生走进历史, 体验宋代社会生活, 更深刻地认识宋朝历史地位及其社会生活等基本风貌。对于课外活动, 教师需安排好活动地点、行程、时间。当然, 教师既要提前收集与活动有关的资料, 为学生具体而详细地分析与介绍, 也需引导学生复习教材内容, 使其由其他渠道获取更多信息与资料,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对活动有初步认识。如可提前让学生观看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影片,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事件的理解。如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前, 可先让学生欣赏影片《林则徐》、《鸦片战争》等,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为后面的课外活动做好铺垫。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中探究性学习实施阶段

探究性学习实施阶段, 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过程, 既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也需发挥历史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一) 教师方面

在实施环节, 教师的作用是调拨与诱导, 调动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 使其主动探究与学习。

第一, 因景设问, 回顾所学知识。历史活动课, 都包含了历史知识与方法的学习。有些知识在教材中难以理解, 若教师在活动中因景设问, 把课外与课内有机结合, 则有助于学生温习与巩固知识。如黄埔军校旧址的参观活动, 教师可提问引思:黄埔军校的创办有何意义?北伐战争的发生时间?北伐的原因、对象及其意义?这样, 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与记忆知识。

第二, 借景分析, 传递更多知识。在初中历史教材中, 有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并未详尽介绍,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 帮助学生加深对事件的认识, 教师则可适当延伸, 借景讲解, 以丰富学生知识面。

第三, 组织知识竞赛, 激活学生思维。在历史活动课探究性学习中, 知识竞赛也是有效形式之一, 既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也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活动课中, 教师可事先整理好相关历史知识点, 通过个人或小组抢答形式展开知识竞赛, 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与巩固知识。如教学《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 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整理课本中、课外与台湾、西藏、新疆有关的历史知识, 然后从中优选题目, 设计不同题型, 如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 课堂上学生你抢我答。这样通过参与历史知识竞赛, 既可加深学生对领土主权、祖国疆域的历史认同感, 还可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二) 学生方面

在这阶段,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探究与合作, 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一, 学生敢于质疑、提问。对于教材中无法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在探究性活动中大胆提问, 教师或者学生加以解答, 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形成自由发问的习惯, 并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如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的参观活动,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 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活动是有组织性的, 还是自发性的?清军为何不能打败英军, 而群众却能够打败英军?

上一篇:泛读学习下一篇:铝电解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