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作文教学

2024-08-14

游戏作文教学(精选12篇)

游戏作文教学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技术就在于, 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那么游戏就是两者最好的结合。游戏, 可以给孩子给予一定的空间;游戏, 可以使孩子亲身的体检;游戏, 可以充分地张扬孩子的个性。在游戏中, 各种思维的碰撞, 学生的自主意识, 团结意识, 竞争意识等良好的现代人的品质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综合能力得以培养, 他的喜怒哀乐展现无疑, 这就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著名作家张晓风在他的散文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学校啊, 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 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 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儿, 多年后, 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 这平凡而又意味深远的话就时刻鞭挞着我的心灵, 告诉自己要尽自己所能让每一个孩子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记得前年刚接手现在这个四五班时, 他们还只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 刚刚接触到作文。记得那是一节写景的作文课, 题目是《秋天的美》, 通过引导, 孩子们说了很多拟人、比喻、排比等精彩的语句, 让我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对他们说:“孩子们, 你们真棒。”但是这时有一个孩子大胆地站了起来说:“老师, 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 春天美在春意融融, 夏天美在苍翠欲滴, 秋天美在果实累累, 冬天美在白雪皑皑, 从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好多这样的文章, 但是我却从没有感觉到秋天像文章中写的那样美。”随即我追问了一句:“为什么?”那个孩子怯生生地说:“因为我们每天早上都是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就早已来到了学校进行晨读, 放学后回到家写完作业之后也已是夕阳西下, 周六、日的时间除了做作业之外, 就是去辅导班, 所以秋天原野的美我们真的没有感受到。”听完他的话, 好多同学深有同感, 深深地点头。我沉默良久, 是呀, 作文应该是孩子真实情感的表达, 没有发现, 没有体会, 没有热爱, 何来生动优美的文章?当即立断, 我把这篇作文的题目改为《发现秋天的美》, 让孩子利用周六、日的时间投身于大自然, 真正地感受它的美。第二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作文交了上来, 出乎我的意料, 作文中少了一些矫揉造作, 多了一些真实朴素, 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把秋天的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真的是“亲向经历体验, 彰显作文本色”!这次作文之后, 我趁热打铁, 先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来调动孩子们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比如:成语接龙, 错位接龙, 丢沙包, 心有灵犀, 托球接力, 双人夹球, 纸杯烧水, 神奇的纸杯, 等等,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上了了一节又一节作文课, 孩子们用灵动的思维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 写作的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已经把写作看成了一种乐趣, 成了他们向往的课堂。下面我将针对一节《乒乓跳跳跳》的游戏作文浅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调动感官, 捕捉细节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抵儿童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萎。公教童子, 必使之趋向鼓舞, 心中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所以在游戏的一开始就要充分地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把学生的热情点燃, 一听到游戏, 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 蠢蠢欲动, 连平时最不活跃的同学也会兴奋起来, 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了好的气氛, 这时候还需要老师适当地点拨, 要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在玩的时候也要去留意游戏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 去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 去捕捉瞬间的细节, 为后面的游戏作文夯实基础。

在教学《乒乓跳跳跳》这个游戏时, 可以先告诉孩子:今天我们将要进行一次紧张激烈的活动, 每人有十次机会, 以乒乓球进入杯中为准, 进的最多、用时最少者为胜。记住要留心观察参赛选手和观众的表现, 以便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瞬间, 这些细节就会成为写作中的一个亮点, 为文章增色。都准备好了吗?那一刻, 同学们的激情被瞬间点燃, 都跃跃欲试, 有了强烈的欲望, 这就为游戏作文打下了基础。

二、感受激情, 适当指导

俗话说:看到的, 听到的,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 只有亲身经历感受过的才会日久弥新。游戏, 让学生们亲身感知, 身临其境, 感受激情, 在游戏中, 老师要在不经意中设计练习说话环节, 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情感的发泄, 语言的训练, 这样才会使学生们把瞬间的感受表达出来。在向杯中投乒乓球的过程中, 有的孩子可能发挥得不是特别好, 下台之后会有些沮丧, 这个时候, 我就悄悄地走过去引导他:平时练习得挺不错的, 这次怎么发挥得不是特别好呢?这个时候,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倾诉的对象, 他就会一股脑儿地把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内心活动表达出来, 这样既宣泄了他的情绪, 也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他把这个过程写在作文本上时, 不就是一种最真实情感的表达吗?发挥得好的孩子会与前者截然不同, 他也会兴高采烈地描述投球的经过, 但更多的会是他的成功经验及当时的想法。千人千面, 这时要适当地把握机会让孩子描述一下观察到的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再有意识地贯穿一些场面的描写, 这就为下一环节语言的表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三、各抒己见, 精彩再现

说是内心真实的语言表达, 在说的过程中, 也是组织语言、深化内心感知的过程, 只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了, 他的所感所想才真正地整合在了一起。在《乒乓跳跳跳》游戏结束之后, 给了3分钟时间让孩子梳理自己的思路, 之后用语言或语言加动作的方式再现比赛中自己或他人的投球过程, 这时候, 孩子总会激动地边说边比划地描述出来, 描述最多的就是当时自己的感受, 这就有意识地训练了心里描写, 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其实在各抒己见之时, 也是思维火花碰撞之时, 有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个同学所描述出来的正是其他学生心中所想却无法表达的, 这样就会出现心灵的共鸣, 也是语言的当堂积累, 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比如, 孩子们在描述一个参赛选手的表现时是这样说的:只见薛博文面带一丝微笑轻轻地拿起了一个球, 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又轻轻地咳了一声, 一切都显得那样沉着自信。他的手臂弯成一个“V”字形, 眼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那个不远处的杯子, 好像在估量落球的最佳着落点。周围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 只能听见同学们微弱的喘息声。一瞬间, 球迅速地抛了出去, 球在跳动, 我们的心也跟着跳动, 就在球落进杯中的那一刻, 全场欢呼起来……这个孩子的话音刚落, 另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站起来说:“老师, 他把我的感受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我们俩真是不谋而合。”全场都哈哈笑起来, 我趁机引导说:“只要平时多读书, 多积累, 你也会表达得更好, 老师期待着你精彩的表现。”听到孩子们一个个出色的发言, 看到他们一个个欣喜的表情, 我的心里说不出的喜悦。在同学们发言的过程中, 老师也要注意对学生表达的“闪光点”, 不管是一段话、一个句子, 还是一个词语, 只要说得准确、生动, 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同时让同学们参与评议, 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

四、技巧渗透, 趁热打铁

作文中的游戏始终是为写作服务的, 再精彩的游戏, 再出色的发言, 如果没有技巧的渗透, 也将是西瓜芝麻一齐收, 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教学作文中总是在看似不经意中有意识地给孩子贯穿一些写作的技巧, 让孩子的作文更是锦上添花。比如《乒乓跳跳跳》中孩子们精彩的发言, 有的是自己在投球过程中的所感所想, 有的是对他人投球过程中神态、动作的描述, 这时就需要告诉同学们可以通过正面描写 (自己的所感所想) 来体现比赛的激烈紧张, 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 (他人的神态、动作、心理) 来体现比赛的激烈紧张, 比如课文《小足球赛》。

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游戏引入只是情境作文的初期阶段, 它遵循了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教学规律。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 我将继续摸索, 大胆尝试, 让写作之花绽放光芒, 让孩子们的思维活力四射。

摘要:游戏, 可以充分地张扬孩子的个性。在游戏中, 各种思维的碰撞, 学生的自主意识, 团结意识, 竞争意识等良好的现代人的品质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综合能力得以培养, 他的喜怒哀乐展现无疑, 这就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游戏,作文,捕捉细节,感受激情

游戏作文教学 篇2

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内心的感受体验,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进行描写。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五官并用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且要引导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情况作可能性的分析。

3、通过游戏,触发学生感受,体验快乐,联系生活和作文,使之成为儿童成长的丰饶沃土。教学准备:蒙眼布、纸、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没有仔细的观察,文章就不可能写的具体和深入,也不能形象和感人。但是要观察的仔细,就得依靠你手下的“五员大将”,知道是哪“五员大将”吗?眼睛、耳朵、手、鼻子、还有舌头。

一、激趣导入

1、拆字游戏:师在黑板上板书“聪”,看看这个字,把它拆成几个部件,想一想它的意思。眼、耳、口、心并用,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2、师:耳旁占了“聪”字的一半,科学研究证明耳朵所收集到的信息比眼睛要多得多,因此耳朵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所以说用耳朵去“聆听”是不是非常重要啊?但有时,人们往往会有“听而不闻”的缺点。说到听而不闻这个词,有同学知道它的意思吗?“听而不闻”是个成语,意思是指,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所以以后我们能不能“听而不闻”啊?那么应该怎么样?是不是应该做到“耳听心受”啊?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3、师:好,既然同学们都知道了用耳朵去听、去观察的重要性,那么我们马上就来分组验证一下,玩个小游戏,考考大家的“听力”到底怎么样。这个游戏的名字呢叫“蒙眼画家”,看看哪一组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画的又快又好。

4、教师宣布比赛规则:

(1)两人一组,一人蒙眼,一人引导。引导的同学不能接触蒙眼的同学,只能用语言进行引导。

(2)游戏采用接力比赛的形式进行,每轮需要同伴引导走一段距离之后才开始画脸,每次只能画一个部位,画好一个部位之后轮换角色,继续下一轮。

(3)只画眼、耳、口、鼻、嘴,完成时间最短且画的质量相对比较好的获胜。

二、开始游戏,直击“体验”

1、学生戴好眼罩,各组准备好,教师宣布开始。

2、教师监督各组,不能出现作弊的情况,游戏结束的时候评选出获胜组,如有奖励可适当奖励。

3、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探讨如果没有声音的指引还能不能画出来?为什么蒙着眼睛画出来的画就不好看呢?(注重耳闻目睹)同时影射出观察必须要全面,眼看、耳听、手摸、鼻闻、舌尝并用,缺一不可。

三、总结、拓展

师:课上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今天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啊?①我们知道了只有“耳闻目睹”才能“耳聪目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会让我们与很多的机会失之交臂。真正的“聆听”除了是听到声音,还要能听懂真正的含义,要有正确的听的态度。那么在以后观察时,是不是只注重用耳去听啊? 生:不是

师:,②在用耳听的同时,还要结合眼看、手摸、嘴尝、鼻闻来观察,这样才能观察的更加细致、全面对不对? 生:对

师: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画画和写作文是一样的,两者都需要去观察、去感受。所以说,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要怎么样啊?必须要采用“观察+感受”的形式来写。之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开始观察啦?那么既然观察了就必然会有感受。所以说写作时,只需把观察与感受整理一下,再加上头、尾,注意一下过渡,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写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啊?

四、课堂习作

以今天我们玩得游戏“蒙眼画家”为素材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观察与感受相结合,字数限定为500字。

五、板书

眼看耳听观察手摸五员大将鼻闻嘴尝、非常的好玩、刺激1

2、有点累,但是很值得感受

3、学习到了观察要全面

游戏作文教学 篇3

随着电脑的普及,随着“独二代”的出现,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玩具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了,但孩子的快乐并未被真正激发与迸射出来。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圈子是狭隘的,因此,他们常常感到孤单,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一丝的快慰。也正因如此,那些曾伴着人们成长的传统的健康的益智的传统游戏却越来越远离我们今天的孩子。为了让今天的学生了解传统游戏,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在传统游戏中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同伴之间的友谊,进而让学生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地改进传统游戏,让传统游戏抹上时尚元素,参与游戏,热爱游戏。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与父辈、祖辈沟通的平台,促进亲情的和谐发展。于是就有了这节课的设计灵感来源,目的是借助习作,将学生的玩、访、思、写结合,努力实现习作教学的多效应与正效益。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生活开源,要竭力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与冲动,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既引领又不束缚学生的习作思维,最大限度地开掘学生的“话源”、“思源”,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想写”,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避免习作上的“一个调子”、“千人一面”。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与“聊天式”的漫谈中达成习作的指导,并融情感教育于其间,力求“教育无痕”。

教学准备

1.推荐学生阅读《传统游戏100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例游戏,与家长一道玩玩。

2.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向他们了解童年时玩了一些什么游戏。

3.调查身边的同学,平时有闲暇时,大家又是怎么玩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程序

一、 谈话激趣,导入“正题”

1.教师出示“诗配画”的课件《早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画面所展示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导入“游戏”的话题。

3.平时同学们在家又是怎么过的呢?课件播放——教师提前收集的记录班级两位学生课余生活的DV剪辑。

4.请学生评价这两位“主角”的课余生活。再请“主角”谈感受。

5.师适时小结:两位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比较充实,学习、看书的时间占了较大的比例,他们都是单个人玩,玩的最多的是上网或看电视。老师可以感受到他们多多少少有些孤单。他们少了和同伴游戏的快乐。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看了一本书,并作了相关的访问与调查,不知情况如何?

二、 围绕“前奏”,梳理分类

1.小组交流:各自的采访、调查所得,组长将汇报情况加以简单整理。

2.指名组长汇报。

3.教师归类,从中管窥学生对父辈、祖辈童年生活的了解度。

4.教师小结:父辈、祖辈当他们童年时,物质生活虽然比较匮乏,但由于有游戏相伴,因此他们的课余生活也同样多姿多彩。

三、 票决游戏,现场“玩转”

1.学生汇报与家长一起游戏的场景。

2.票决最受学生欢迎与喜爱的两大传统游戏,郑重地为这两项游戏颁发“最佳游戏证书”。(课后,将这两项游戏的规则复印放大,连同“证书”一并挂在教室的显眼位置)

3.将“最佳游戏”搬到教室,进行现场“玩转”。要求参与者与观看者都要认真观察、感受,迅速将“第一感”铭记在心里。

4.教师当“主持人”,抓紧时间采访参与者与观看者。

(1)在玩这项游戏的过程中,你最难忘的一幕是什么?

(2)在你观看的过程中,哪位参与者的表现令你过目难忘?为什么?

5.提问第一环节中当DV“主角”的两位同学:假若这样的游戏经常出现在你的课余生活中,与你平常的课余生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四、 多向引导,选择“写源”

1.同学们,我们这堂课虽然玩转了游戏,过足了活动瘾,但不能忘了这是节习作课。那么,今天我们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老师觉得,可写的材料与角度太多了,谁能来猜猜——到底老师的心中有多少习作话题。

2.学生畅谈,只要学生说的可入文,教师就予以摘要板书。

3.梳理“写源”。

预设如下:

(1)传统游戏进课堂,课堂乐趣横生。

(2)传统游戏可好玩了,我以后要多与同学玩这些游戏。

(3)有传统游戏的童年比我们现在幸福、快乐。

(4)我想改进传统游戏,让它变得更时尚。

(5)在传统游戏中,我与家人玩得开心,更享受到亲情的温暖,妈妈说,她似乎变年轻了。

(6)我要向更多的人推荐传统游戏。

(7)通过玩、看游戏,我觉得电脑、玩具代替不了多人之间的互动玩,因为这样的传统游戏是带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的。

……

4.看来,这节课给同学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可写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老师真高兴。为了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操练,下面我建议——采用分块协作的方式来现场练笔。

五、 当场“练笔”,串“块”成“篇”

1.出示文题——《传统游戏,我要你回来》。

2.分成五个组,每组围绕要求创作一个片段:

第一小组:我们最喜欢的传统游戏是_______________。喜欢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老师将这个游戏搬进了课堂,瞧我们大家玩得够“疯”的。_______________

第三小组:那天在家里,我也与家人玩了传统游戏,玩得也开心。_______________

第四小组:回想自己平常的课余生活,大多是单个人玩,相比一家子玩与同学一道玩传统游戏,我觉得_______________。

第五小组:王老师设计的这节习作课,我猜想他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上完这节课,我得到了这样的启迪:_______________。

3.按顺序指名小组代表朗读各自创作的片段,教师适当“上引下联”,不作大幅度修改,只是对明显的语病予以指出、订正。

4.同学们真了不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当场完成了一篇习作,效率很高。要相信自己的习作潜力。这样吧,接下来我们继续围绕《传统游戏,我要你回来》这个文题,选择自己的视角,写一篇习作。若你感觉要说的话就在刚才的集体习作中,那么就请你参考大家的集体智慧,来完成这篇习作,还有问题吗?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需要帮助的及时予以指导。

游戏作文教学 篇4

关键词:游戏精神,融入,快乐作文,有效性,研究

1 快乐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 学生正处于思维蓬勃发展的时期, 总想通过说、写、做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只是语言表达还不够完善, 不能正确地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 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欲望是势不可挡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也要求教师“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实感, 倡导学生放开手脚, 自由表达, 努力做到求真、求实, 即习作要有童真、童趣、童语。” (1) 然而学生讨厌写作、无从下手、无话可说等等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弊端, 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值得教师自我剖析, 寻找本质源泉:是不是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太单调, 只讲求作文的方法而不去考虑学生是怎样想的, 他们喜欢怎样的习作形式?是否也无意识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打消了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 又有儿童视角的作文来呢?这就得在“激发乐趣”上下功夫。。

2 何谓“游戏精神”

何谓“游戏精神”?它是指体现儿童游戏活动诸特点的一种心理状态, 以及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儿童对待事物的主观态度。它如同人类精神一样, 是一个内涵特征极其丰富的感念。游戏精神是最具有儿童精神特点和审美意味的心理状态。但究其本质可归纳为三大原则:激趣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 生活化原则, 这三者构成了游戏精神的三大理论支柱。这三者相辅相成, 在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快乐作文教学模式必须遵守这三大原则。

3“游戏精神”的三大支柱

3.1 激趣原则

现在大部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就是因为对写作“没兴趣”。“激趣”能使学生爱上写作, 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作文教学, 首先教学者在选择游戏时就必须考虑到“有无趣味”这一问题。我在执教《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主题的写作课时, 有机地结合了口语交际课, 并特别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 (课件由3组卡通画组成, 每组图画看似一样, 但实际却包含了5个不同之处) 。并且,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我采取了小组比赛的形式——找对一处加一分。而且我还规定一人一次只能指出一个不同点, 以便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踊跃举手回答。结果比赛很成功, 学生的观察力被激发了, 等到结束比赛后, 我转由让学生说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发现时, 学生仍有比赛时的高涨情绪, 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的发现各不相同。由于时间关系,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能当堂发言, 他们便要求下课时让他们继续发言。于是我趁机说没关系, 等到下节课时, 你可以把你想说的用笔写下来, 写成一篇观察日记。第二天, 我在作文批改时, 发现学生的写作情况明显比前几次好, 有很多的真情流露, 作文内容也缤纷多彩, 各不相同。

显而易见,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一个个的环节, 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源头完全被激活了。

3.2 全员参与原则

课堂是属于每个学生的, 写作更是每个学生的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加入到游戏中去。只有让全班学生参与这个游戏, 在每位学生都真实体验的基础上, 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丰富多彩。

3.3 生活化原则

作文是学生真实情感的再现, 也是个体内在的感受体验。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习作与生活是相融的。而对于生活化习作主题, 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熟悉化。即学生平时常经历的事, 但是从来没有作为游戏玩过。另一种是陌生化。学生从没有经历过的事, 他反而更有兴趣, 更想知道, 这才是习作的本真。

衢江区的徐雪明老师曾在中国杭州西博会上以“抓光”作为习作的主题来教学。他说有一次在班里巡查时, 手表的反光落在了黑板上、门缝中、天花板上, 引来了小学生们的指指点点和兴致盎然。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和同学们拿着文具盒, 到处抓反光影的事。于是, 他灵机一动, 想到“抓光”这一作文题材。

又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的校长俞国娣老师的作文课《模范家长评选》。模范家长, 这词对学生来说, 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模范家长”的评选活动。俞老师就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设计评选方案, 为自己的事情做一次选择和决定, 把生活与习作的主权都交给学生。生活里的事, 他们会不喜欢做吗?做了主人, 他们还会不快乐吗?

4 如何更好地把游戏精神融入到快乐作文教学中

4.1 自由

快乐作文”的理念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 因此“快乐作文”始终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而游戏中的自由本质正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作好了准备。游戏往往以放松的形式开展。人人都向往“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的自由。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能给学生相对的自由空间, 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 玩出快乐, 玩出精神。如一特级教师在教活动作文课《木头人》中, 学生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 充分调动了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 快乐地体验, 轻松地写作。

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写的事, 作文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喜欢写作、乐于写作的情感。

4.2 想象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童话家。他们是五彩绚丽的梦幻的制造者、追求者。教师在一如既往引导学生写身边的生活, 做到有真情实感, 实事实说的同时还应该走出认识的盲区, 满腔热情地让学生放开手脚, 大胆想象, 写他们的“梦幻生活”。如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以《乘着音乐的翅膀》为主题的习作时, 让学生听完音乐写感受,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并依托图象、音乐和伙伴的思维碰撞, 调动儿童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放飞想象, 大胆创造, 把他们对明天美好事物的憧憬, 纯洁的童心, 用通顺的儿童语言去编织新奇又美好的故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特别活跃, 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编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他们对彼此的想象表达都十分感兴趣。

想象是舒展学生心灵, 放飞思维的最好形式。但是, 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时, 应明确低年级只需放胆写, 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内心想法, 高年级还需提升想象的含金量, 让学生从多方面, 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4.3“玩”、“说”、“写”的有机结合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玩中生活, 玩中学习, 玩中思考, 玩中乐写呢?这正是游戏精神融入快乐作文教学的价值体现, 也是新课程理念摆在我们每个老师面前值得探究实践的话题。其中要考虑到两大问题。一是游戏怎样开展?二是教师怎样引导?

当然, 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写作。所以教师在引导中, 要以“玩”为基础, “说”为媒介, “写”为目的, 把好舵, 使学生很好地把“玩”的兴致穿插或延续到“写”中去, 把“玩”时的闹及时而有效地收藏起来, 静心写。让“玩”、“说”、“写”有机结合, 从而使游戏精神有效地融入到快乐作文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周庆元.写话与习作教学[J]《做创造的教师》2006、6:P157四川教育出版社

[2]俞建国.让学生快乐作文[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5.7&8:P16中国教育出版社

传话游戏作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游戏者的神态动作表现,并用通顺的比较形象的话语表达出来。

2、把游戏的情况比较具体的写成习作。

3、通过传话的游戏明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把游戏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2、理解游戏的道理,有所感悟。教学难点:调动所有感官细心观察,大胆表达。教学实际: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看看图片内容。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仔细观察后,大家来说说图片内容。

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名字叫“传话”(板书:传话),一听说做游戏,你们一定很高兴,说说心理感受

(生说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学生完成补白填空。)

二、介绍游戏规则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仔细听老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随意请几位同学,他们走上讲台,排成一行。我把几句话悄悄地说给第一位同学听,第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话轻轻地传给第二位同学,绝对不能让第三者听到,依此类推。最后一位同学大声宣布自己听到的答案。”

三、仔细观察认真表述游戏过程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1、几位同学走上讲台排成一行。

2、老师贴着第一位同学的耳朵说悄悄话,提示其他的同学仔细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完成补白填空。

3、继续传话和观察,一直传至最后一位同学,老师及时捕捉传递过程中最典型的几个同学的情况,以引导大家后面的习作的内容

4、请座位上的同学讲一讲自己观察到最有意思的某个同学传话的情景。

5、选择几个传话者说一说当时自己是怎么传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6、学生选择看到了或者自己亲历的一个内容说一段话)

7、最后一位同学宣布答案,并与老师的答案对照。

四、揭示游戏的意义

师:笑过之后,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畅谈自己游戏后的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谈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五、组织作文结构

1、说写作大纲

2、拟定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可以使一篇文章锦上添花。那我们今天的作文该起个什么好名字呢?

3、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何老师要给大家奖励。瞧,词语超市里的好词,喜欢哪些,都可以带走。(课件出示“词语超市”。)

六、作业

游戏作文教学 篇6

关键词:传统民间游戏;幼儿教育;心理环境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西方教育理论和实践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很多幼儿园在游戏教学中主要依赖于电子设备,主要内容变为文化知识教育,传统民间游戏逐渐淡出了幼儿园,这不能不说是传统丧失的一个悲哀。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的道德等社会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教化价值,因此有必要在今天继续使用传统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焕发生机。

一、创造有利的民间游戏环境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标准硬件设备都是西式设备,比如,钢琴、滑滑梯等,无论是教学还是游戏都难觅传统的踪影,因此要振兴传统游戏,就要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物理环境。一般来说要从场地和材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或者改装相关的教育设施,比如,在室外增加很多五颜六色的圆圈和格子,以便开展跳方格游戏,或者搭建一些方便灵活的多用型矮墙、屏风等,以便开展跳马等游戏。二是要重拾或者开发一些游戏材料,恢复民间游戏的器材,其中可以教师为主导,购买或者自己制作,也可以将游戏器材的制作融合到手工课上,收集材料师生一起制作,从而激发幼儿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当然这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以及幼儿园的能力和资源。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条件做好硬件设备的准备工作。

二、为传统游戏教学营造心理环境

对于传统游戏,幼儿一般都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一些游戏本身可能有一定的危险性,幼儿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或者是觉得游戏很土、不好玩,或者是不爱玩、怕玩。这个时候,教师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让传统游戏的魅力展现出来。比如,在玩“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中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原来是两个小朋友的手互相交叉,让第三个小朋友坐上去,现在为了让幼儿不害怕,可以让抬轿子的幼儿降低高度,或者干脆改装游戏,教师自己制作一个轿子,让第三人坐在这个轿子里面,就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了。如果幼儿还是不敢,教师就可以做示范,教师自己先玩,让幼儿体会到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游戏开展的前提,传统民间游戏也不例外,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安全保证,使得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大胆积极地去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并且做好铺垫工作,让幼儿能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

去发现、去体验。

三、为传统游戏设置专门的集中活动区域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生根发芽,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区域,将体育、美术等传统形式融合在幼儿园内,让幼儿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民间游戏的魅力。比如,在幼儿园的益智区,可以放置“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器物,让幼儿们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开动脑筋,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组合方式带来的乐趣,从而丰富游戏内容和难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再比如,在美术区可以放置泥塑、剪纸、中国结等传统手工材料,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竞赛游戏,鼓励幼儿参加泥塑等游戏,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总之,传统民间游戏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通过软硬件环境的营造,结合在各种活动区的大量放置,就能让传统游戏焕发生机,为幼儿教育再次创造价值,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更为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合可行的路径,对幼儿教育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3).

游戏: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数学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 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游戏教学法”。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游戏教学的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 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既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 又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

1. 游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压力与负担。

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并有利于化难为易, 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游戏教学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

游戏一般包含智力因素, 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也拓展了视野。

3. 游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游戏中, 学生亲身体验了与他人合作共事的乐趣, 培养了竞争精神。同时又可以缓解课堂上的紧张气氛, 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

4. 游戏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能力。

在游戏中, 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知识, 丰富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学生在玩玩、说说、唱唱中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技能, 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5. 游戏有助于陶冶情趣。

每种游戏活动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有利于陶冶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二、游戏教学的运用

1. 歌曲热身, 活跃课堂气氛。

英语教学的热身运动也称准备活动。由于学生课前大脑处于松散状态, 通过课前唱一两首熟悉的英语歌曲, 唱歌时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或做熟悉的游戏等, 可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他们一开始就感受到英语学习氛围。

2. 游戏导入, 激起学习欲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学生对于新课学习能否感兴趣的关键。然而有的老师却往往会忽视这一关系, 会用比较直白的方式来介绍新课, 使得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巧妙的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不仅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还可以迅速地把他们带入英语世界中。

这样引入新课, 不但让学生复习了大量的单词, 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 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 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学习新知识这个环节。

3. 玩中学, 使学生乐学不倦。

导入新课后, 接下来就进入了学习新知一节。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可有的老师采取填鸭式教学, 很单一地让学生一边遍遍的跟读, 毫无乐趣可言。如果我们灵活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 将枯燥的课堂学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中玩, 玩中学, 尽快地掌握新学的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玩中教学, 学生特别感兴趣, 学习热情极为高涨, 就这样他们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单词, 并牢记在心。

这个环节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 它的游戏活动是很丰富的。除了猜谜活动, 还可以开展如悄悄话、抢卡片、你说我话等具有竞赛性和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和说唱形式的游戏活动。

4. 玩中练, 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接受了新的语言知识还不够, 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因此, 我们可以设置情景性的游戏, 让学生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 同时又体会到运用语言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完句型How much is it?It's____yuan.后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带来的玩具, 并贴上合适的价格, 然后将班级分为四组,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扮演服务员和顾客, 运用句型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在这样的情景游戏中, 学生觉得非常有趣, 也很乐于开口说英语, 并感受到将语言运用到实际中的快乐。

三、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游戏安排要适时、适度、全面。

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有利于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游戏过多, 就会喧宾夺主, 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 把英语课上成游戏娱乐课,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因此, 教师对游戏的把握程度应该像渔夫一样, 既要撒得开, 又能收得拢。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选择游戏的最佳时机, 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另外, 游戏教学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在组织游戏教学时, 教师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当演员而非观众, 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坐“冷板凳”,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游戏组织要有纪律性。

小学生天性好玩, 争强好胜。在游戏过程中, 学生玩起来很容易忘乎所以, 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叫喊, 为了不使课堂变成游乐场, 我们老师就应注意游戏的纪律, 做好游戏组织, 使课堂活而不乱。因此, 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需讲清游戏规则, 并做好示范。即使出现了混乱, 也不能失态发火, 而应循循善诱, 利用“及时刹车法”、“表扬法”让学生有序而有规则地进行游戏。同时还可以设计“最守纪律小组”、“最佳小评委”、“表现突出奖”等奖项来更好地管理学生。

3. 游戏评价要以激励为主。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千万条, 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小学生具有向师性, 都喜欢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恰当地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一句表扬的话语,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朵小小的红花, 都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信心。此外, 在游戏中教师要公平、公正, 使学生在游戏比赛中赢得开心, 输得服气。在小学英语课堂里, 游戏的魅力是无穷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教育才智, 合理有效地进行游戏教学, 让学生走进英语课堂就像“来到了太阳岛上”, 荡漾着欢乐的笑脸。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爱上English。

参考文献

[1]鲁宗干, 唐锡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29.

游戏作文教学 篇8

一、识字教学游戏化:漫游识字乐园

教育学家卡罗琳指出: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 在游戏中激发思维, 是儿童最愿意接受的。由小学语文课程看, 本身就蕴含游戏因素与功能, 可视为“游戏场”、“聊天室”, 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快乐汲取知识营养, 健康成长。再者, 由建构主义理论看, 学习需要依赖一定的“情境”, 特别是丰富而生动的情境, 如此学生才能实现意义学习, 自主建构知识。而游戏是情境创设的重要手段, 可营造有趣、生动而真实的识字环境, 让学生在游戏氛围中主动识字, 更唤醒原有经验与知识, 灵活迁移同化, 实现汉字的意义建构。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游戏心理, 结合实际教学需求, 将识字教学寓于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中, 让学生漫步识字乐园, 体验字词的韵味, 提高脑力劳动效率, 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学习热情。

如结合字形特征, 编写一些有趣的字谜, 以猜谜的游戏方式, 营造出活泼轻松的识字氛围, 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争先恐后地猜谜, 不论猜出与否, 课堂都会洋溢着欢声笑语, 将识字学习变为一种探寻汉字旅程的乐趣, 特别是当学生猜测正确时, 更会充满成功感, 学会灵活记忆字词, 提高辨析能力。比如“老牛不露头” (午) ;“一点一横长, 口字在中央, 大口张着嘴, 小口里面藏。” (高) ;“土上坐着两个人” (坐) 。这样, 通过猜谜游戏, 让识字学习更活泼有趣、轻松快乐, 也渗透识字方法, 强化字形与字义理解, 加深字词印象。另外, 在字词复习教学中, 也可采取游戏方式, 如“送信”、开快车、钓鱼等游戏, 给学生“自动”空间, 让他们在玩乐中巩固识字, 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二、写作教学游戏化:驰骋想象天地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 教师居于中心地位, 制约了学生主动性, 压抑了学生自主精神, 导致学生一说到写作就紧张、头痛。因此,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将游戏活动式教学来代替“范文式”指导, 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由表达, 得到智慧启迪, 方法点拨, 将写作视为有趣的创造活动, 想象驰骋, 自由创作。

如教学有关动物的作文时, 灵活改造“幸运52”的游戏, 将其搬入课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活动, 学会写最喜爱的动物。在游戏前, 要求学生课前观察最喜爱的小动物, 写写观察日记, 读读有关动物的范文, 摘抄精彩语句或片断, 或者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而后课堂上以闯关游戏为载体, 点燃学生写作热情, 启发学生写作思路, 让语文写作变得有趣生动, 也达到有效指导。

(1) 你点我答:转动转盘, 看指针指向哪组, 该组点题回答———根据片段内容, 说说是从哪方面对动物进行描写的?而后师生总结, 归纳动物描写的常见方面, 如脾气、外形等特征, 吃食、嬉戏等习性。

(2) 你说我猜:一位同学用语言描述小动物, 但不可出现动物名称或有关拟声词, 其他学生根据描述的特点竞猜动物名称, 教师适机引导。比如提问猜对的同学, 由哪些句子可猜出来。猜不出时, 教师补充描述, 学生再猜。这样, 可让学生学会抓住动物特点来描写。

(3) 你讲我接:各组选择某种动物, 按照一定顺序, 以接龙形式加以描述, 构成语篇, 其他小组予以点评或补充。这样, 可让学生学会根据一定顺序具体、清楚的描述。

(4) 你写我评: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 自由写作, 生生互评, 提出修改建议。这样, 通过游戏式写作, 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作用, 让学生更自觉、更快乐的学习与创造。

三、阅读教学游戏化:畅享知识海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学生吸收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若要让好动爱玩的学生主动阅读, 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 教师应避免说教灌输式教学, 尽量结合教学需求, 组织相关的游戏活动, 如角色扮演、争做小导游、竞赛等, 给学生创造趣味愉悦的游戏天地, 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乐趣, 畅游知识海洋, 积累丰富语言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 分析老天鹅破冰壮观场面的语句时, 引导学生当当老天鹅, 将自己的双手视为翅膀, 将课桌视为冰面, 高高举起双手, 一次又一次的重重拍打, 说说自己感受, 体验感悟。学习课文后, 还可巧设情境, 引导角色扮演, 复述迁移———记者采访斯杰潘老人时, 提出问题:墙上的猎枪为什么一挂就是三十年呢?引导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 展开采访对话。而后扮演各种角色来复述故事, 最后教师小结。这样, 通过采访情境, 角色扮演游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说故事经过, 谈谈自己的感受, 玩中思考, 玩中总结, 加深文本理解与感悟。另外, 教学写景或游记类的文章时, 引导学生当当“小导游”, 将阅读与口语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古诗词教学中, 可组织诗歌对对碰、知识竞赛等游戏, 趣味复习与巩固。

游戏作文教学 篇9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逐渐由注重认知因素转向为注重情感因素,情感教学成为教学研究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广泛运用。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的控制学生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使学习者将知识主动地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但情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仍然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情感在教学中究竟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使之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达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情感教学能够影响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锻炼意志力,增强学习的原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并且在小学英语情感教学中运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实现教育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使之和谐发展。

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1.1 小学英语教学受大众重视但学习者本身无兴趣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近年来,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日益为国家和全社会所重视,英语在小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但是如何教学生第二语言成为一个令人非常困惑的问题。目前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令人担忧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还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者。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操作上,这都需要更加科学的指导。只有激发小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才能调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改变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高投入低效率的现状。

1.2 小学英语教学实质是情感交流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里的交流包含两层含义:一学习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质也就是学生通过与教师、与文本、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和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交流,以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1.3 游戏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

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的需要本是人的天性,其起源属生物性需要之列,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活泼好动的儿童、青少年更有这方面强烈需要。诚然,娱乐活动与教学活动是截然不同性质的两种活动,但两者并非完全对立、互相排斥。把游戏统一于教学会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它能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娱乐需要而欢心。从而改变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正如杜威所说:“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也比较容易了。”

游戏是小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嬉戏、娱乐活动中接受教学内容,一直是古今中外崇尚乐学教学的人所努力寻求解决的课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实质上是促进了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是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为教学活动创设快乐情感和兴趣相结合的最佳情绪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习。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进行教学还能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活跃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自尊心。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游戏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潜能。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打下了基础。因此,应把游戏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真组织实施。

2.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情感教学的方法论要求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中,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手段在加强情感因素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正向情绪对认知过程具有积极功能,情绪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主导着人们的行动、认知和情绪本身。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首次把情感态度融入到英语课程和教学之中:通过英语情感教学,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通过语言来交流情感、培养兴趣、确立信心、加强合作、拓宽视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情感教学呢?

2.1 重视情感因素的调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教师的情感同时对学习者的情感产生巨大影响。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小学英语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游戏,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安全感和学习成就感,有利于他们轻松、充分地接受各种语言输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同时教师要抛弃个人的不快心境,学会立于善于控制积极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生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尊重、信任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语言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多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赞扬,刺激学生自尊的增强,使其在语言学习中充满自信,激发其在学习语言中的冒险心与忍耐心,并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而能动地学习语言。

2.2 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运用游戏方式进行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角色,由传统的“一言堂”表演者,转变为集“导演者”、“参与者”和“监督者”于一身的新型教育者。游戏活动过程中及时进行指导以激发班级活力,将语言学习的个体目标变成一个集体的共同目标,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你追我赶,互相促进,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树立起自信心,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个性品格,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2.3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首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注意力差。在运用游戏进行情感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贴近他们的生活并且生动活泼的游戏,并让他们自己选择表演形式,吸引学生们都能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爱好、发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认识(思维)特征为具体运算阶段(7-1 1岁),该阶段儿童的实物动作内化为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的具体运算,即该阶段的儿童只能联系具体事物或熟悉的经验进行逻辑思维,思维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因此,在运用游戏进行情感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直观手段,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游戏,以帮助儿童建立与其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联系。只有在与相关经验的联系基础上,小学生才可能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等产生独有的情感体验,才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3.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几种具体游戏

游戏为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里,不仅获得了必要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情感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可以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

3.1“宾狗(Bingo)”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根据小学生年纪小,天真单纯,学习目的性尚不明确,而又好胜心强的年龄特点,在单词复习教学中,可以设计“宾狗(Bingo)”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先将班级学生按人数分成三到五个组,每组围成圆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在上面画一个井字,将纸分成九格。然后教师随便念九个学过的单词,学生边听边将单词写在格子中,随便填在哪格里都好。学生填好后,教师再打乱次序每一次念三个单词,学生边听边在听到单词上做记号,当教师念的这三个单词在横行、竖行或对角线上成为一条直线时,学生就可边喊“宾狗(Bingo)”边将纸举起让教师检查,最先喊“宾狗”又写得准确的获胜,给本学生所在组加十分。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且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了获胜同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找单词,使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2“摸一摸、猜一猜”游戏,激发好奇心,培养兴趣情感

小学生具有天性活泼、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学习I have a toy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玩猜玩具的游戏。教师先把很多玩具藏在一个布袋里,然后让学生来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玩具,并且用英语说出来。如果学生能用英语说出来,就奖励给他一颗小星星,如果谁说英语句子说的好,可以送给他这个玩具。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主动性、积极性,并且他们不仅会特别珍惜这次学习英语的机会,珍惜老师送给的玩具,从而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师调动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小学生压力,并且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

3.3 角色体验游戏,调动积极学习情感

因为小学生只有在轻松的气氛下才能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在紧张和害怕出错的情况下是难以进行有效学习的,因此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运用角色体验游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如在讲授happy birthday这一课时,就可以设计角色体验游戏进行教学,“生日”是一个较典型的日常情境,同时涉及到小学生感兴趣的好吃的,好玩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上课前准备好做蛋糕用的糕点、冰激凌、水果、生日帽、生日贺卡等。课堂中按班级人数分成三到五组,每组选出一个小寿星,如果真有在这天过生日的学生那更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蛋糕,过生日游戏。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过生日的情境,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角色情感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达到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目的,触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3.4“找朋友、猜单词”游戏,树立学生自信

在学习单词时,教师把一些字母卡发给学生,让任意几个同学拿着字母卡在讲台前站成一排,其他同学猜这些字母可以组成哪些单词。猜中的学生上来替换台上的同学,在游戏中每个同学都有猜中的机会,即使是落后生也能猜出简单的单词。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把情感体验自由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准许有疑即问,哪怕所提问题是不成熟的、错误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并且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真正体现了生生互动,改善师生情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理解与宽容,尊重与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感受丰富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言而不尽。

4. 结束语

游戏作文教学 篇10

面对这种情况, 笔者时常陷入沉思:怎样才能使学生放下玩游戏的想法, 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呢?曾经, 试图删除学生机中的所有游戏, 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学生会利用U盘等一些存储工具从外面拷贝他们喜欢的游戏到学生机上 (平时没给学生机接上互连网) , 有时甚至把自己电脑中的游戏, 通过机房局域网共享给其他同学。也曾试图用比较巧妙的引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虽然开始时看到了点成效, 但是当部分学生在完成所布置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又不知如何是好时, 就又会退却, 打起了游戏的主意。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笔者为此感到很苦恼的时候,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了。

一、情景再现

那天, 像往常一样, 学生安静地来到电脑房, 悄悄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突然, 笔者听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声音。

学生:老师, 给我们玩游戏吧。

然后, 班上像炸开锅一样, 更多调皮的学生跟着起哄。

这种情况以前也遇到过, 当然被笔者“无情地”拒绝了, 这种“混乱”的局面似乎只有“镇压”才能见效果, 可当再次听到这个“请求”时, 就会心头一热, “镇压”, 多么消极的一个动作, 在孩子们尚处在青春叛逆的时候, 这种强硬的做法势必要适得其反。一个想法油然而生:既然同学们觉得玩游戏是“福”, 那就应该深究其“福”, 而不是夺走其“福”, 与其让学生偷偷摸摸地玩游戏, 不如让学生大大方方地玩。游戏中也有许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从游戏的制作方面来讲, 包括动画的效果制作, 色彩的调配制作等, 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引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于是, 笔者改变了往常的做法。

教师:可以呀!

学生感觉很惊讶, 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教室一片寂静。

教师:不过, 我们要有几个前提条件。在这个前提下, 你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玩游戏, 而不必偷偷摸摸, 我想这也是你们所希望的吧。

学生:太好了。那你快说说约法三章的内容吧。

教师:第一, 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任务;第二, 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学生:好, 老师, 我们答应你。那老师你快上课吧。

这时学生热情高涨, 不管他们的这种热情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他们能够充满热情的上好课, 并且有信心完成任务, 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比较和谐的课堂, 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已经实现了一半。

教师:好,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

本节课的任务是创建一张图文并茂的网页。这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 班上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听讲、完成任务, 没有一个学生未完成作业就玩游戏;而有些做得慢的同学, 在下课时才马马虎虎地将任务完成, 他们虽然没有玩到游戏, 但是他们脸上没有丝毫的抱怨, 相反却带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情境的分析与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是笔者对初二 (3) 班的一种尝试。对于此种做法, 曾经也有所设想, 但由于种种顾虑一直没敢付诸行动。经过这次实践, 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有它的可行之处, 以下是笔者对本次成功的因素分析:

1.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人具有实现的倾向, 通常地说就是在本性上有向上的倾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认为人不仅有得到他人尊重与理解的需要, 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中学生虽然尚未成年, 但他们的这种需要并不比成年人弱, 甚至更强, 他们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同和认可。所以, 不管是哪个学生, 他们都希望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出色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

但在另一方面, 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惰性心理。他们希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有机会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来放松自己。由于有些学生本身就带着“我要玩游戏”这种想法进入课堂的, 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在自己动手做的时候, 这部分学生会想方设法地偷偷摸摸地游戏, 这样对班上其他同学也产生一定影响。

允许学生在任务完成的前提下, 适当地玩一些指定的游戏, 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剩余的时间里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进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学生在练习操作新知识时, 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在困难面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迎难而上的。这时, 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 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 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和责任感, 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 鼓励他们或通过自己看书、或通过与同桌讨论、或通过向教师求助这些办法来克服操作上的困难, 从而提高学生继续完成任务的决心。

当然, 学生毕竟还未成年, 他们对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特别的明确, 有时只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为此, 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 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感到一种满足, 正是这种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生成功的渴望。如果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表扬, 那么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越来越觉得无趣, 认为教师根本不看好自己的作品, 做好做不好都一个样, 这样以后的课就很难进行下去。

学生对游戏有兴趣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上课内容中的乐趣, 而错误地认为上课内容肯定是比较枯燥的。将游戏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寓教于乐, 使学生一门心思完成任务时, 游戏的娱乐性已经成为其次, 在游戏中挖掘新内容,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反而成了同学们真正的乐趣, 真正的“福”之所在。

2. 充分信任学生

笔者以前没有实施这种想法的顾虑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怕学生鱼目混珠, 在没有完成作业的前提下, 就玩游戏。

(2) 怕学生得寸进尺, 以后会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其实, 以上顾虑主要源于笔者对学生的不信任。

笔者一直错误地认为游戏是对学生的最大诱惑, 学生 (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 不可能自觉地做到先完成课堂任务再玩游戏的。既然已经选择了信任学生, 那么就没有理由再去怀疑学生。其实, 如果教师给学生一点信任, 他们会以更大的真诚、热情来回报教师的。尊重每一个学生, 用我们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 贴近孩子们的心, 这样的课堂才能收到它最大的效益。

三、对游戏教学的一点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 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充实利用好游戏, 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

1.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游戏

在课堂教学, 借助游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兴奋, 注意力得到集中, 它能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例如:在学习鼠标的时候, 可以安排“连连看”游戏;在学键盘的时候, 可以安排“吃苹果”游戏;在学Word自选图形时, 可以安排“搭积木”游戏;在学习Photoshop图层的时候, 可以安排“给雪人化妆”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学习内容,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这部分游戏, 应该将它们放在教学中, 让学生边学边玩。但是, 这部分游戏时间的设置不能太长, 最好安排一些学生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过关的小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学习内容。

2. 作为学习任务完成后奖励的游戏

对于这部分游戏的选择, 应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 只要他们选择的游戏不带有不健康的元素, 不会使他们太过于上瘾的就行。对于这部分游戏, 个人任务时间安排上有两个前提:

(1) 最好安排在最后15分钟内。

(2) 课堂任务已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在这两个前提下, 谁先完成任务谁就先玩、多玩。

总之,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 多多动脑, 根据教学需要安排适合的游戏环节, 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游戏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避免它的负面影响, 做到游戏学习两不误。

参考文献

[1]王俊梅.兴趣引入培养能力[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6

[2]李家斌.提高初中生信息技术课兴趣的策略[J].新教育 (理科教学) , 2008, 11

幼儿英语游戏教学 篇11

一、幼儿英语游戏教学的特征

能够明确认识幼儿英语游戏教学的重要特征、主要形式是幼教工作者有效实施英语游戏教学的前提保证。明确认识到幼儿英语教学游戏包括以下六个重要特征,就会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

1. 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游戏的目的性是指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一切活动要跟游戏主体有关,而且还要紧紧围绕主题进行,不可随意发挥,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把握幼儿英语教学游戏的特征是成功进行英语教学的必要保证。

2. 趣味性。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指出:“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了一倍半。”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动机和兴趣。教师能够提前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引起幼儿参与的欲望,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最终极大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 限时性。根据课堂时间限制游戏以5至10分钟为宜,而幼儿活泼好动,模仿性强,自控力不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适时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不同的阶段课堂游戏的时间应该有所不同。游戏活动过程步骤要紧凑,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和浪费时间的现象。

4. 激励性。幼儿具有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鼓励、爱表现自我、争强好胜等特质,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并配有形式多样的奖励,以表示对积极进取的小奖品(小红花、笑脸、小印章等),幼儿的审美情趣也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形成。同时要兼顾竞争的公平性、合理性、清晰性,以及有效性。

5. 可行性。可行性必须考虑幼儿的参与性,人力、物力和空间等客观条件。同时强调尊重幼儿心理发展阶段,避免“强人所难”,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及教学中师生尴尬的局面。注意发挥学生不同层次的特长,扬长避短。如在英语儿歌学习时,就可以让乐感好,声音亮的幼儿领唱或表演。

6. 丰富性。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而吸引幼儿注意力且保持其兴趣的重要因素就是保证游戏活动形式的丰富和多样化。

二、幼儿英语教学游戏的种类

幼儿英语教学游戏从形式、目的和方法上可分为多种,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游戏形式,如按英语教学内容和语言技能训练的需要分类的有以下几种:

1. 辨音游戏。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声语言就是语音,是人类交际的基础。这个教学阶段较枯燥,而在游戏中进行语音教学既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又可以训练幼儿正确辨音和准确发音。

2. 词汇游戏。词汇是英语语言大厦的基础。而词汇游戏课时,幼儿记忆单词情境化,这样一来单词记忆就成了轻松、愉快的趣事。

3. 句型游戏。它通过“踩地雷、一口气训练、打地鼠等活泼有意义的游戏形式。

4. 自我陈诉游戏。在学过“there be”句型后,用该句型描述一个场景,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来,并将幼儿作品分别张贴,之后再分别用所学句型进行自我陈述,比谁作品优秀及陈述优秀而决出胜负。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听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才能。

最后,幼儿英语教学游戏也应注意巧妙地穿插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会打消孩子们的害怕心理,还激发了幼儿的各种潜力,让幼儿学会交际,激发了每个幼儿的求知欲望。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实施幼儿英语教学游戏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幼儿英语教学原则,了解幼儿年龄层次特点,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及有效的教学形式,依据科学的幼儿教学模式,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保证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得到了培养。这样一来,既符合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规律,又使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得到健康地发展。

游戏作文教学 篇12

游戏本质上就是儿童的现实生活, 它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 也具有学习功能。它是儿童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 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教学以来, 每当我发现课堂上有游戏的内容时, 孩子们就很兴奋,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我认为游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当然游戏不等于教育, 更不是教育的全部, 它只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游戏机制引入教学, 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 而是要找到游戏与学习的切合点, 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统一起来。

一部曲

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好强, 喜欢表扬。“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 不玩耍, 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一次上课我讲了关于家居摆设的几个单词, 平素光讲单词是很枯燥的, 但是今天我设计了“快闪游戏”:让两个学生进行竞赛, 看谁能够最先读出我所出示的图片 (例如, 书桌desk, 要求:快、准、完整地说出desk, desk, This is a desk.) 。我发现平时不喜欢开口的学生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大声地朗读了起来, 原来当语言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时, 学生更乐于学习, 也更善于学习。游戏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载。

二部曲

西洋歌曲一直是学习英语的好素材, 优美的歌谣也是游戏的一种形式, 当我教授完“Goodbye”这首歌, 与学生同唱时, 一个学生无意中把“Goodbye”唱成了“Good morning”。我受到了启发, 鼓励学生进行“换词改歌”游戏。一节课下来我们竟然可以会唱六七首同曲异词的歌曲, 从而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思维更加拓展。游戏能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形成“我能学”的意识, 进而形成“我要学”的意识, 从而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就开始形成了。当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后, 教育就可以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人生之中了。

三部曲

好奇一直是孩子的天性。我把魔术带入了课堂, 用魔术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看着神气的展示, 孩子们的积极性再度高昂, 争着要做小小魔术师, 抢着要把所学内容转变成魔术展现给大家, 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们即使是较长的单词也可以掌握得很好。原来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学会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无意插柳柳成荫下一篇:接受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