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自主管理

2024-09-17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共11篇)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 篇1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决策者, 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 教师应合理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起以高中生为主体的一套自律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把高中生从“被动的管理”变为“主动的自主管理”, 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形成自主意识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实施中学生自主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并对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特征

(1) 教育性。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引导高中生主动参与管理、学会学习, 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实现自立、自觉、自主、自理、自强。

(2) 主体性。在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 学生是主、客体的统一体, 既是构成自主管理的关键主体, 又是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客体。而且, 从人的发展来看, 自身是其发展变化的内因, 学校的教育形式与管理方式及其他一切对学生的外在要求都是其发展变化的外因。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本质是将学校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 然后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一种主体性的参与。

(3) 全员性。高中班级的自主管理是教育教学过程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的过程, 其目标是使高中班级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让每位高中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岗位, 使其形成主人翁意识。

二、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面对现代教育要求的新形势, 目前高中的班级自主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 “双主”教学并未真正施行, 仍然存在重教师、轻学生的现象, 因而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上仍然做得不够,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第二, 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发展重视不够, 很多时候仍仅仅是教师来管理, 管得“严”、管得“死”。

第三, 教师只重视少数班干部能力的培养, 而绝大部分的学生仍处于被管理地位, 忽视了民主意识培养、自我意识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

第四, 在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 部分管理者过分凭经验、主观意愿来管理, 致使班级的自主管理效率不高, 严重时甚至造成生生、师生关系的紧张与对立。

三、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完善对策与需注意的问题

高中班级的自主管理就是要强调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因此, 笔者认为要完善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就要以此为基础, 做好以下几点: (1) 要体现民主化。制定的自主管理班级公约是全班同学应共同信守的制度, 也是全体学生的行动指南。因此, 在制订班级公约时, 要充分征询每个学生的意见, 并通过民主表决来确定。只有这样, 这些制度才能对班级成员形成约束力, 获得班级内所有成员的普遍接受。 (2) 要“规范化”。即班级自主管理内容的制定与实施都要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做到“三要”。一是要合法。即要符合《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规;二是要合理。即要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给学生一个较为公平与宽松的班级环境。三是要合情。即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 不能提出不合实际的要求, 更不能妨碍学生们个性的发展。 (4) 要体现自觉性。一套新制度的实施, 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 但是仍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之间要能自觉形成监督氛围, 以提高自我约束力与自觉管理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 在这些完善自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 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要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遵循高中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就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尊重他们, 引导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并最终提高高中班级的管理效能。 (2) 要巧妙运用激励机制。班主任要为班级的自主管理建立一套稳定的激励机制, 在这个激励机制中应特别注意做好群体激励,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成员的才能, 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对于先进的学生要激励, 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 也应该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 (3) 要营造自主管理氛围。班主任要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宽松与和谐的班级氛围, 帮助班级成员实现共同进步与健康成长。

谈高中学生自主性班级管理 篇2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要激发学生思想,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确实如此,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得到自我教育,有他律转变为自律,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境界,这样的教育也是最有效的。因此,笔者认为,在班集体管理中,班主任只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坚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班主任要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条件,为学生能够管理班集体搭建平台,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真正的主人。

自主班级管理就是班级学生民主推选班委、团委、民主制定班规,全体同学在班规、评价制度约束下,自主管理、自主评价、自主监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综合素质。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转向以学生为核心的管理,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人性、个性,习惯的塑造和充分展示,有利于创新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培养,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班级要实现自我管理,最关键的是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开学初,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个性特长,要善于观察学生,能够发现一批有管理才能的学生,然后通过一定方式,产生班干部。班干部产生后,班主任要根据他们的专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并且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委会一般设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下设卫生部、学习部、纪检部、安全部、后勤部五个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班级各项事务顺利开展。班主任既然组建了班委会就一定要放手放权给他们,让他们参与设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班级公约,鼓励他们参与班级管理,逐步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班级良好氛围。在班会课上,让班长主持召开总结班会,总结一周或近期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出勤方面的问题,表扬先进和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并提出整改办法。在这一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各班委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管理班级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在接受同学们的民主监督的同时,又促进了他们班级工作质量。当然,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任其发展。班主任一定要当好船长,把握大船行驶的航向。在班干部与学生的热烈讨论中,班主任要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和价值取向,善于捕捉学生在一言一行、学习生活细节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及时处理,纠正学生不良言行,扭转学生的不良思想。其次,班主任放手班干部管理班级的同时,绝对要加强对干班干部的培养,定时召开班委会,总结班委会在班级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要一起研究讨论,最终形成决议、规定。

二、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实现自主管理的有力保证,是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依据。在制定班规时,应该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记本校的校训校规,使班规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就能够体现出社会学校的总体要求,体现出道德观念主导的精神追求,能够引领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由专人学生起草班规框架后,还要全体学生参与,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大家一起讨论决定形成符合自己班级管理的班规。这样,就为今后的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所制定的班规要力求细致、全面,内容应包括班级管理中的纪律、卫生、劳动、学习、班级活动等;所制定的班规还应具备量化和精准原则,使班规具有较强操作性。班规一旦制定,就要让学生全体签名,信守承诺、共同遵守,如有违规,应自觉接受相应的处罚,也就是要让学生共同维护班规的权威性,既不能因人而异搞特殊化,也不能朝令夕改随意改动。

做到有法可依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落实、执行,所以当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互不包庇,互不徇私,然后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班规成为班干部管理班级体的有效工具。

三、组织各种班级活动

当代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在面对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都会悄然形成。在这个关键时期,作为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身边的真、善、美,努力传播正能量。同时对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和班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及时指出,鼓励学生敢于同这些现象做斗争,使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更要结合班级自主化管理,让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组织班级活动。通过演讲、辩论会、诗朗诵、才艺展演、课本剧表演、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增进学生团结互助,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活动使他们有辨别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有效促进加控制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班级显示出灵动的气息。

四、探索值日班长负责模式

在探索班级自主管理多元化的模式中,我还尝试探索值日班长负责模式。除了常规的班委会分工外,为了加强班级管理,给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也为了监督班委会工作,可以建立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制度。值周班长由班委会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为一周,负责班级一周的常规管理,并在每周日晚间总结本周工作,下周值班班长计划下周的工作。学生当值日班长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信心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也能形成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既教育了别人,又教育了自己。

当然除了有班委会和值周班长负责班级管理外,笔者还发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我利用班会课面向每一位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做好三个第一次:第一次走上讲台,做自我介绍;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做主题演讲;第一次在班级工作的讨论会上,作发言。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提高了自信心,肯定了自我。我还特别有意识地鼓励习惯不太好表现不良的所谓后进生争做值日班长,让他们能够换位思考,体会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实践表明,有学生在担任值周班长之后,思想变得积极上进,自律性明显提高,学习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全班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班级管理逐渐变得规范化科学化。

五、班主任的指挥后移,重在引导

比如,在开班会是我就坐在教室后面,让班长主持完成各项议程,对于学生在评分时的争论我也保持沉默。在平时,凡是学生能管理好的事情,尽量“袖手旁观”,静观学生的作为,做到不插手,不评论。学生在管理中如果遇到难题,只能适当点拨,而具体操作者仍然是学生自己。对班级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如班干部的调整,学生之间的纠纷,和学生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这样,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合作中学到处理疑难问题的办法,积累管理班级事务的经验。

对于班长及各班委成员的工作,应作到经常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心。面对失误,要避免随意批评责怪,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拟定补救的措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使他们在鼓励中逐步提高。

高中班级的民主、自主小组管理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民主,自主,责任,荣誉

当下素质教育炒作得轰轰烈烈, 可惜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大多还是在老师的苦与累中, 学生被迫在逆反中接受, 矛盾重重, 效果不好。学生的逆反心理都有什么特点?教师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

反抗性和依赖性。强烈的独立意识, 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 他已具有了独立人格;有时又是为了撑起个样子给自己看, 以掩饰自己的羸弱。实际上, 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 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 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 心理生活丰富了, 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 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 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 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 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

勇敢和怯懦。青少年普遍是“出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青少年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 在公众场合, 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

独生子女的高傲和自卑,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宝贝, 家庭的中心, 缺乏对生活的体练和认识, 又缺乏同龄人的交流, 所以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 既高傲又自卑、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留守儿童和单亲的“独立”与孤单寂寞, 父母的矛盾、离异对孩子的心理、性格影响。在追求极大物质满足的今天, 大多数家长要么在创业, 要么在打工, 没有精力和时间管理孩子, 一般都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管理, 离异的单亲家庭就更严重了。这种隔代管理的后果是代沟更大, 交流更困难更少, 管理不到位。所以, 认真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生发展特点, 并结合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形成一种主动关注人, 关怀人, 关心人的意识是必要的, 这也是带好学生的前题。

但更重要是能用适当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觉从根本上解决高中学生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所以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 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即创造一个我参与, 人人参与的良好人文氛围, 培养互相爱护的群体意识, 形成人人关心我, 我关心人人的集体感, 这是一个小社会的创造, 即模拟社会生态。这对于解决上述问题, 增进学生间了解、交往, 处理关系, 摆脱矛盾与困境, 促进心理和能力的良性发展将大有裨益。我的具体方法是:班级民主、自主的小组管理制。

1、用一段时间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父母、其他亲人的状况, 以及学生与家人的关系;

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学习基础、对学习态度、目的以及对将来的期望等, 也让学生之间充分相互了解, 并发现和培养班干部。

2、由学生自主申报, 发表竞争演讲, 由所有学生自由投票选出班干部和团委会干部。

要求选出的班干部要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 所有同学都必须服从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一些学生能自主管理的小事, 班主任适当放权给班委、团委, 培养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管理能力, 当然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原则的把握也是必须的。

3、对学生按照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身体状况、

学习基础及学习态度进行搭配分组, 保证各小组相对均衡, 并有一名班干部;由小组自行开会讨论选出小组长。要求小组长和班干部起到小组的带头榜样和管理作用。

4、实行每天值日班长制管理、监督, 并记录每天的班级

情况, 如受表扬、完成作业、上课情况和违纪等, 避免设固定纪律委员的同学间矛盾和对纪律委员学习的影响。

5、发动所有学生提出、讨论、投票制定出班规, 小组管理细则。

(1) 值得表扬、鼓励被加分的行为。 (1)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晚会、演讲或竞赛中, 为班级争得荣誉获得一、二、三等奖的给所在小组依次加8分、5分和3分。 (2) 出现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 被学校表扬的给小组加5分。 (3) 长期帮助同学, 且有明显效果的给小组加5分。 (4) 上课被老师点名表扬, 为小组加2分。 (5) 在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中, 成绩在年级中大幅上升300名、200名、100名和50名者, 依次给小组加8分、5分、3分和2分;小组总名次在年级上升在班级前三名的小组, 依次加10分、8分和5分。

(2) 应被禁止的扣分行为。 (1) 认真上课学习不能迟到、早退, 不打瞌睡、看课外书、开小差和讲与课堂无关的话,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记忆和书面作业;否则扣小组1分。 (2) 服从老师和班干部的管理, 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 不在教师打闹嬉戏, 否则扣小组1分。 (3) 出现抽烟、晚上夜不归寝, 旷课和上课耍手机等, 扣小组5分。 (4) 在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中, 成绩在年级中大幅下降300名、200名100名者, 依次扣小组5分、3分和2分;小组总名次下降在班级后三位的小组依次扣小组5分、3分和2分。 (5) 若出现赌博、打架等恶劣行为者扣小组10分。

6、由班长总负责, 协调、统计并每周公布小组积分。

对每周位于前三名的给予表扬, 后三名的小组给予批评, 并分别依次负责本班一周的教室卫生、搬运桶装水和黑板、讲台的卫生。每月对各小组的得分汇总排序, 并根据得分排序由各小组自行选择教室中事先划分的座位区域。同时要求排名后三名的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 反省找出原因,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并提出以后改进的具体措施。

班级难于管理,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处于被动管理的位置, 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所以合作小组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让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更重要的是树立主人翁意识, 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让每个学生自觉约束管好自己,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管理, 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助, 目的是为了更好管理学生的学习, 纪律等各个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合作意识。在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学, 特别是充分发挥小组长、班干部和团员的榜样作用, 发挥学生合力优势, 培优辅差, 使学生学业、能力共同提高。

同时避免了老师强制管理下的逆反和依赖性;学生自己相互管理, 年龄相近, 心理特点相似, 相互理解避免了心理的闭锁和孤独;也在相互比较中相互学习, 避免了独生子女的高傲和自卑,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又多了展示和锻炼自己能力机会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 篇4

文/张兵

初为班主任时,我天天“长”在班里,可效果依然不理想,只要我稍一懈怠,班级考核的成绩就让我不愿意看到。如何让学生由被动管理变为自主管理呢?当学生进入四年级后,我尝试着实行班级“软管理”,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值日班长”实现人人参与管理

全班52名学生按学号依次担任值日班长,这样人人都可当,人人都能当,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当一天“管理者”。值日班长的工作分为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两类。常规工作指的是从早晨的开门、值日到课间,以及两操的纪律、班级的卫生等,事无巨细全是值日班长的工作范围。而创新工作则是每名值日班长根据自身的特长及爱好,自我创新出的特色工作。例如,有设计特长的同学可以在这一天设计一份新的板报,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下午的“班班唱”时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等。我并没有给值日班长的工作划定什么范围,我希望能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一学期的实施,效果很明显,学生们通过角色的转变实现自我、展现自我、提高自我,真正成为了自我教育的主人。尤其是那些从没有当过班干部的学生,更是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他们很早就到校开教室门,帮值日生打扫卫生。家长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赞同,觉得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平等锻炼、平等发展的好机会。

“小组合作”实现学生组团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随着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

对于小组的组建,我尽量做到公平,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在课下,我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组内真诚合作,组际公平竞争,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合作也让学生增强了交往,掌握了初步的交往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张扬自我而不顾及他人,“组团”让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感情,比我以前强制规定的“一帮一”要强很多。

“星级评价”实现学生动态管理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采用了星级评价擂台。该擂台设在班级的墙壁上,由学生绘制。星级评价实施动态管理,每天一汇总,所有任课教师及全体学生均参与其中。大到国家级的各种比赛,小到每天的习惯养成,只要是获得奖励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颗星,让每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星级评价中,我重奖励轻惩罚。扣星,会让学生在班级里处处小心谨慎,与教师形成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活力与生机,班级氛围就会死气沉沉。用加星的方式就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加星的同时,我也会注意用言语鼓励学生。学期末,我会给星星多的学生写下“星星喜报”,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 篇5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建设

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在高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日渐成熟,学生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仅凭班主任一个人去管理几十个人的班级,不仅给班主任带来无穷的工作负担,而且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与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能只靠自己单干,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使每个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成为管理的主体,在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指导和督促下,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实践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负责,从而学会对同学、班级和学校负责,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建设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自主管理团队,这要求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教师有效的动员和引导

班主任在接手新班、准备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团队时,首先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对担任班干部的认识,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就是这个班级的主人,维护和管理好班集体是每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使学生认识到担任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在为同学服务时虽然会耽误一点学习时间,但能较好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如果班上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也不会耽误个人太多的时间。

2.小组建设

学生小组是班级事务日常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学生小组既是行政小组,也是学习小组,还是卫生小组,是实现学生合作学习、自主管理的重要平台。因此,实施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搞好小组建设。

班主任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每小组6~9人的标准对班上学生进行平均分组。“组内异质”指有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有适当的男女比例,甚至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走读生与住校生均有一定比例;“组间同质”是指小组之间有大致相同的成员结构。小组划分后,由各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和各学科长(学科组长)。小组长是班级行政管理和学习活动最基层的管理者,学科长是本组学习该学科的组织者(班级在各小组的学科长中推选出科代表——学科班长)。同时,按小组编排轮换座位。

3.选拔班团干部

班团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搞好班团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选好班团干部。选拔方式可以以自荐竞选为主,也可以竞选与指定相结合,但不要全部由教师包办指定,教师要做好动员引导工作,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荐、申报、竞选。在学生申报竞选前,教师应公布班团干部岗位设置方案,干部岗位可以尽量多地设置,原则上细化班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学生不会因工作负担过重而耽误学习。

班委干部系列,设班长(或班主任助理)1人,副班长2~3人,下设纪律、学习、卫生、生活、体育、安全、心理、装备、班志、考评、队列指挥委员各2人,每个学科设科代表2~3人。团支部系列,设团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3~5人,文娱委员2人。班团干部可定期调整或轮换,也可因特殊情况做临时调整,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班级管理方面的锻炼。

4.确定寝室室长

原则上由住校生各寝室自行推选本寝室室长,负责寝室的事务管理。

5.培训学生自主管理团队

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建立以后,要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正常有序并有效地开展,还必须搞好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的培训工作,使管理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培训工作在管理团队组建之初,主要通过召开各方面、各层次的集中培训会议为主,在自主管理运行过程中主要以个别指导和集中培训会议相结合,运行一段时间后定期和不定期地集中培训会议主要是总结和指导工作,如召开班委干部会、团支部会、学生小组长会议、科代表会、寝室室长会等。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要在班主任的统一领导和督促指导下,以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为领头人,各部门、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对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优秀班集体。

1.管理团队和成员各司其职

以班长牵头的班委会,负责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在全班同学讨论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对小组及个人的考核评价制度,负责班级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和班级内部的考核评价工作,可设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督促和检查工作。

以团支部书记牵头的团支部委员会,负责班级共青团各项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班会、班级宣传和文娱工作,负责教室文化布置、班级誓词的确定与领誓、墙报出刊、宣传稿件撰写工作等。

学生小组,开展小组文化建设;组织和督促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开展合作探究,共同提升学习成绩;负责值周周期内的班级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卫生扫除、保洁、值日等各项工作,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每学月由班委会对小组进行考核评比,并给予相应的奖惩。

寝室室长,负责本寝室住校生的寝室内务和住校纪律管理。

2.对自主管理的理解

(1)自主管理不等于不要班主任的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班级的自主管理,不是什么都由学生管理,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能力不允许。班级的操作性事务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班主任站在一个高度调控引领,成为班级发展的“导向”、学生心理的辅导者、学生激情的调动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2)学生的自主管理首先是对自我的约束管理,只有学会了约束自己,才有实力管理他人。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只是自我的管理,还包括对他人某个侧面的有效提醒管理。

(3)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合理的氛围和必要的培训辅导。班主任要学会合理放权,营造氛围。同时,班主任对班干部既要鼓励其大胆工作,容忍其工作中的失误甚至错误,也要严格进行督促检查和教育引导。

(4)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最佳呈现形式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综上所述,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需要班主任教师有充分的认识,需要教师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引领,更需要教师做好深入细致的组织建设工作和过程中的引导和指导工作,才能达到既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减轻班主任日常工作负担,又能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团队的目的。

参考文献:

蔡远光.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3.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 篇6

一、班级自主管理培养高中生良好道德品质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易接受新事物的关键时期,而农村传统中学的班级管理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纪律、行为、礼仪等方面的自我意识能力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班级自主管理来解决。一是自主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师通过班会的形式召集学生,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学生讨论提出化解这些弊病的意见,最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制度,树立“有规可依,有规必依”的良好意识,避免陋习和不良现象的出现。二是自主推行量化考核。学生依据自主管理制度自制奖惩细则,通过量化积分表的形式来反映学生行为的优劣,做到小思每一天,天天有改变,凭借考核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激浊扬清,扶差奖优。三是“诚信考试”自主实施。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而学生自主组织、实施的“诚信考试”是激励、挑战其自信和自律的有效途径,“诚信考试”能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奋进,明礼诚信、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行。

二、班级自主管理促进高中生个性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性、民主和参与意识都有显著提升,他们热衷于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彰显个人魅力,然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都是班主任老师在唱主角,学生不能全面展施展个人能力,班级自主管理为高中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和锻炼的机会。自编自演的文艺汇演,精彩激昂的主题班会,美轮美奂的黑板报,激烈拼搏的运动场上,生动详实的电台播报,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班级活动都给予了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都有了用武之地。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活动,是一种学生迫切喜爱的教育模式,也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和思想。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创新、自我突破下,思想意识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增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也不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展示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班级自主管理提高高中生交往与合作技能

班级是一个群体性的组织,由几十名学生组成,互助学习、社团活动、生活实践是学生交往、合作的纽带。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首先采取因生制宜措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立自主组合作小组,学习中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激烈的争辩、细心的讲解中学生间学会了关心同学、帮助同学,也学会了与人融洽相处、与人和善交往。其次在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互信。一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学生自主认真的筹划、策划,需要各小组间的共同协作,需要成员间各类关系的梳理,这些都离不开学生善于换位思考、宽容大度、勇于担当的人际交往品质和良好的合作意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他们的交流空间。自主走进敬老院、孤儿院的学生通过对老人和孤儿的帮扶,激发了他们的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受着快乐,感悟着生活。班级自主管理无时无刻展现着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事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班级自主管理提升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

班级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阶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走向社会、适应生活,首先要提升学生的自我竞争意识。学生在班级团队活动中自我创设条件,设置学习、生活竞争的目标,在逆境中跨越困难,不断激发内心努力拼搏的信念和信心,不断提升自我进取、积极竞争的忧患意识。二要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良好生活技能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部分,高中生要学会料理床铺、收拾房间、照顾冷暖等日常生活技能。成为一名积极健康向上的阳光青年。三要提高自身抗挫折的能力。随着升学和就业等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要经历各种挫折。各种挫折环境的设置让学生经历挫折,体验挫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进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四要掌握自身独立创新的能力。当前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自我创造的意识潜能,所以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培养模式,应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学生只有在校园中经受了种种各种历练,迈向社会的脚步将走的会更加稳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说:“只有促进学生素质自主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自主,班级的教育管理更需要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管理不是学生盲目地自由放开,教师必须在恰当的时间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朝着健康、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为农村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摘要:班级自主管理作为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有效途径,凭借其优势促使学生在道德品质、个性全面发展、交往与合作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自我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班级,自主管理,高中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道柏,张茹.新常态视野下的班级自治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 篇7

2006年, 我校做出了构建三维德育模式的实践。三维德育模式的三角分别是:业余党校、德育导师制和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这一维, 当时着重提出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如今7年过去了,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 学生自主管理有了新的需求。

故此, 我们需要对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建设特征进行重新归纳与梳理, 形成一套能指导班主任实践的理论方案, 以促进高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

一、研究过程

我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对优秀班主任的学生自主管理经验进行采集、归纳, 在查阅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管理理论, 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实物收集法、观察法、类属分析法、情境分析法。

(一) 被试

根据对分管德育校长、政教处主任的访谈确定优秀班主任的标准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近三年内获得县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近三年内所带班级获得县级以上优秀班集体称号;近三年内在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获得县级以上奖项;县名师。确立了17位老师作为研究样本。被试信息见表1。

(二) 研究工具

自编的访谈提纲、实地观察记录表、资料编号记录表。

(三) 研究程序

1.访谈、观察、实物收集

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由4名课题组成员担任。在实施前, 对他们进行了质性研究方法的简单培训, 培训内容为《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中收集资料的部分。

访谈录音全部逐字逐句转录成文本文件。研究者对照录音资料对所有的文本进行核查、校对, 以保证转录的还原性和转录信度。

观察主要是对被试者所在班的班级活动进行观察, 包括班会课、跑操、军训、运动会、参与校园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并依据观察记录表做好观察记录。

实物收集主要是收集被试者工作经验总结材料、班级建设相关的文字材料、照片、视频等。

2.资料编号

为收集的每一份资料进行命名, 并建立资料编号系统。本研究中资料编号系统包括:资料编号、资料名称、资料类型、资料提供者、收集资料的时间、收集资料的地点。共收集资料53份, 其中视频资料5份, 电子杂志2份, 演示文稿22份, 文档15份, 工作表5份, 录音4份。累计文字10万余字。

3.资料分析

(1) “核心词汇”提炼

将资料中有意义的词、短语、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 赋予概念和意义, 然后将这些有意义的信息以新的方式组合、浓缩, 形成资料中有意义的码号。下表是对资料登录后所提炼出的核心词语。

表 2 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建设中的“核心词汇”

以“沟通”为例说明“核心词汇”的提炼有以下三个内容。

A5几种必须开展的谈话:班委个别谈话、临界生个别谈话、特殊学生个别谈话、任课教师个别谈话。几件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家校沟通、周末家访、下寝。

A3问卷调查:包含的问题有, 你喜欢的老师有哪些特点?你希望自己的班级是什么样的?如果需要为班级作出贡献你愿意承担什么责任?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期冀的班级:“团结、温暖、勇敢、有秩序的班级, 我讨厌一切上课无纪律的班级。”“有浓郁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团结的班集体一定是大家所共同期盼的。但拥有良好的风气也甚为重要。”“我希望老师们是导师也是朋友, 良师益友的影响是终生的。”

A7重视沟通。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经常与家长学生沟通;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老师的教学情况;掌握学生家庭与生活情况。

不仅同一位被试者在不同的材料中反复提到, 而且不同的被试者也多次提到这个概念。因此, 我们将“沟通”作为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建设核心词汇之一。

(2) 类属分析

“类属”是比“核心词汇”更高一级的意义单位, 通过对以上“核心词汇”的归类, 确立了四个类属。

例如, 关于“设计”有以下几个内容。

价值观“带钉子的这种人, 如果是品行上的问题一定要强, 这些是原则上的问题, 一定要把它打掉, 比如说抄作业, 作弊。”

“那我们现在这个JS (学生姓名) 不也是这样的, 初中你们就知道的。他也是成绩好嘛。他们老师允许他迟到。这个我就说不对的, 你这是给他特权呢。其他同学也迟到, 他就说, 你迟到, 你跟他成绩一样你就可以迟到, 我就说这个不对的, 这个是唯成绩论的, 我说我带他首先看的是他人, 人品。”

制度建设制度化的措施, 像班规的话他们都有自己定的。常规的这些都有的, 我是这样的, 一个我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定, 第二个是班干部, 我上次开会也讲了, 我在班里要跟他们商量, 起始课。第一节课非常重要的, 我基本上是要准备一下的, 就是我将做到怎么样, 我希望班级里面怎么样, 这个是基本要跟他们讲好的。

班工作会、制度建设几种必开的会:班会、考试分析会、周工作会, 几份必须制定的点名册:早自修点名册、午休点名册、晚自修预备点名册、周六周日点名册———预防管理真空、学科作业收缴点名册。

(3) 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方式, 如前因后果序列、时间流动序列、时空回溯等。本研究采取时间流动序列进行分析。表4为走向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建设历程。

表4中, 时间节点的数量视班级情况而定。学生的自主管理并非班主任的不管理, 而是班主任通过前期大量的管理工作发现了学生的优势、锻炼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内驱力受到激发。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逐步放手, 最终实现由某一部分人的自主管理到每个人的自主管理, 是由个体内部动机驱使。

三、研究结果

通过把班级组织与“欣赏式探询”组织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之间的关联性:他们都把组织视为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组织, 都强调组织成员的自主参与和合作, 以汇聚更广泛的帮助组织发展的智慧, 同时也促进了组织成员自身的更新和发展[1]。因此, 结合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本研究以“欣赏式探询”理论作为建构理论的理论框架, 提出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建设的“4D循环理论”。表5为我们研究出的“4D循环理论”结果。

这个循环过程的中心是班级建设的阶段性主题。阶段性主题的方面可归纳为几个:习惯养成、班级文化、纪律卫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学习。每一个方面又可以细化为无数个小的主题。例如, 学习可以细分为:理综学习、临界生学习等;习惯养成可以细分为:按时就寝、不迟到早退、文明礼仪等各种小的主题。

参考文献

小议初中班级自主管理 篇8

初中生心理发展日趋成熟, 独立意识、成人感增强, 不愿接受别人过多的管理、说教, 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但由于各方面经验不足, 他们对教师又有一定的依赖性。想独立却又独立不了, 想自由却又不知如何体现自由。教育者应掌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 以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那么, 如何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呢?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创建好班风, 形成好学风, 养成好习惯, 终身都受益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 班风是灵魂, 是班级建设的核心, 班风是引领全班学生前进的旗帜。良好的学风建设决定着整个班级的风气, 它可以使每位学生深受其益。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校是一个大环境, 班级是一个小环境。作为班主任, 必须注意通过一切环节, 如晨会、主题班会、实践活动、板报、两操、运动会等进行正面教育引导,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平时要结合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大到学习品质, 小到学习用品摆放, 好习惯会收获一种成功的人生。作为班主任, 如果不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积非成是, 坏习惯就会形成。坏习惯是班风的死对头, 坏习惯一旦形成, 班级自我管理也就难以实现。因此良好的班风、学风和习惯是实行班级自我管理的坚实基础。

二、自己定目标, 努力去实现;自己定班规, 自己来遵守

没有目标的班级缺乏竞争力, 没有纪律作保障的班级就缺乏凝聚力。开学初, 班主任和要班委会共同策划, 和学生一起讨论, 根据班级情况共同制订班级目标和各种班级制度。制订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 每个学生又根据班级目标制订个人具体目标。班级目标包括常规管理目标和班级学习目标。每一位同学直接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 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并结合班级情况制订各项班级制度, 如班级学习条例、纪律条例、文明礼仪条例、卫生条例、关于课外活动的有关规定等。有了目标, 学生自我管理就有方向、有奔头、有动力;有了班级制度, 学生自我管理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制订班级目标和班级制度时, 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参与, 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现目标的自觉性, 因为学生参与制定和认同的事情没有理由不去执行。

三、人人来参与, 人人都自愿, 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班级是我家, 发展靠大家”, 不只是一句口号, 它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实现班级学生自我管理, 必须让每名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干部竞争上岗, 班级各项管理事务责任到人, 每件事都有具体分工, 谁负责具体实施, 谁负责管理监督, 谁负责检查记录, 谁负责反馈到班会, 这样学生积极参与,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者的体验, 增强集体意识, 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 学会管理他人。这样所有学生都是班级的主角, 与班级荣辱与共, 人人都有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 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 使自主管理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

四、“大家来检查, 大家来监督, 专人做记录, 定期来总结”

班级自我管理, 必须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制度, 信息反馈和检查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 班主任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自查互纠相结合, 专人记录班级日志, 及时反馈, 使每一个学生能及时了解掌握班级运行情况, 及时调整督促, 班会时进行总结, 提出整改目标, 让学生自己提出整改意见, 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监控能力。

当然, 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把“放手”管理变为“放任”管理。切实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管理, 树立学生“官非特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自发管理, 使自主管理成为一种内驱力。

2.注意引导, 时刻关注。及时了解班级情况, 关注班级动态。表扬管理中取得的成绩, 引导学生面对失败, 改正不足, 做到“外松内紧、形散神聚”。

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浅析 篇9

一、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 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多元复杂, 瞬息万变。要适应这种社会发展形势, 每个社会个体就必须具备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现在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特别是自主管理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班级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 在这方面理应承担重要责任。

然而, 传统师控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往往过多地强调班集体良好秩序的形成, 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及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甚至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教学秩序, 要求大家牺牲自己的个性, 在行为上与班集体保持高度一致, 并对违纪的学生实行惩戒。很显然,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会压抑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 进而削弱班级管理的效果。另外, 在该管理方式下, 学生消极旁观, 班级管理的所有事务几乎都落到了班主任身上。这使得班主任整天被繁琐的班级事务所累, 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钻研教学。其结果是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大受影响, 教学水平不能与时俱进, 学生的发展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既可以让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腾出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又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 还可以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 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实现教育管理目标, 增强教育管理效果的需要。

传统师控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虽然在规范学生行为、维护班级教学秩序等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却难以做到让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将外在的纪律和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很多接受过多年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学生纪律观念仍然淡薄, 就是这种班级管理方式效果不佳的明证。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该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不注重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单纯依靠老师外在的控制与纪律约束, 难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 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才能够使他们真正地将外在的纪律和规范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 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教育管理境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好胜心理及独立意识都很强。他们渴望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而独立。而且, 在很多事情上, 他们与父母、老师的看法存在分歧, 父母、老师的想法有时候会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接受。故而, 他们不愿意与父母、老师交流。对于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 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置之不理的态度, 甚至非常反感。但同学之间的情况就大不一样, 相近的年龄, 相似的人生阅历、知识背景、文化层次使他们在兴趣, 思维方式, 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诸多方面都比较接近。因而, 他们之间较之亲子、师生之间更容易交流, 更容易达成心理共识, 在决策上更容易达成一致。正因为如此, 他们有着一种很强的从众心理。在这种从众心理驱使下, 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同学的意见, 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往往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让他们自己对班级事务进行决策, 形成的决策自然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得到贯彻执行。对此, 我深有体会。

调换座位是一件特别劳神费力的工作, 要考虑学生的身高、视力、爱好、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和成绩差异等诸多因素, 还要私底下做相关同学的思想工作。即使如此, 排出来的座位也未必人人满意, 未必有利于班级的后续管理。基于此, 和其他班主任一样, 不到万不得已, 我绝不调换座位。

参加“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项目后, 基于项目实证研究的需要, 我开始尝试把调换座位这件事交给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处理。出乎意料的是, 班委会通过班级QQ群讨论产生的座位表很顺利地得到全班认可。从此之后, 我便将其他日常班级管理事务也逐步交给他们处理。结果也都不错。学生们的责任心得到了增强, 自主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同时还让我在很大程度上从琐碎的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工作中。

二、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可行性

1.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特点为他们进行自主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 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和归属感需要的支配下, 人们希望摆脱严酷的监督和避免不公正的待遇, 希望获得向别人展示自己才能和力量的机会, 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 以得到他人和社会高度的评价, 实现自我价值, 等等。[2]中学生在这些心理需求的影响下, 表现出既自尊又感性的心理特点。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尤其是希望获得家长、老师及同学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希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及控制而独立。而且一旦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他们将会自觉地遵守纪律, 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 极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别人的面前, 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中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特点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所以,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 既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又能利用这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 促使学生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并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 从而使班级管理的效果得以增强。

2.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及其多年学校学习生活经验为其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中学生思维活跃, 渴望被同龄人认同, 渴望被关注, 渴望表现。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们乐于接受。尤其是, 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生活, 中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和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意志力、自制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事务处理能力, 还有对班级管理的了解和认识都得到了加强, 这些都为他们的自主管理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 魏书生、李镇西、王立华等老师的班级自主管理成功经验, 也佐证了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可行的。

三、有效落实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特别是参加“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的实证研究以来, 我积极推行班级自主管理, 深受学生欢迎,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良好,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行为习惯好、成绩进步大, 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学生在自主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 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我所带的班级每年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1. 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

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是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之下, 学生本应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中学生专注于学业的进步, 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他们对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心存顾虑, 不愿、不肯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些情况, 我经常利用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 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班级自主管理工作, 帮助有顾虑的学生及家长打消顾虑, 并让那些不愿参加班级管理活动的学生也认识到参加这项活动对于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

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是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条件。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 宽容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允许他们在探索中成长, 使学生感到安全, 知道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 他们才会不怕“露怯”, 不怕“幼稚”, 才会真正放开手脚, 全身心地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班级自主管理实效。

3. 适当指导。

适当指导是班级自主管理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由于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 中学生在考虑问题时, 往往会比较简单片面, 因而,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 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 甚至走极端的情况。例如, 没有原则地过度地迁就友人, 或者完全不讲情面, 等等。尤其是当碰到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 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帮助, 他们很容易“跟着感觉走”, 结果很可能败坏班风, 激化同学之间矛盾, 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以及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而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班主任就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4. 及时微调。

对于因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影响到学习成绩的学生, 班主任要及时来到学生的身边, 共同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 引导学生调整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帮助他尽快重建信心, 使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对于个别学生实在是无力兼顾学习与工作时, 班主任要及时微调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 适当减轻该生工作负担, 或者建议该生承担其他的可能更适合他的管理工作, 以求班级的每个学生都不会轻易放弃锻炼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机会, 也不会因此而荒废学业。

5. 及时肯定。

及时肯定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表现是激励学生完善自主管理工作的推动力。当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取得了成绩时, 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肯定, 并和他们一道分享取得成绩的经验, 以增强他们自主管理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班级自主管理的尝试 篇10

关键词:自主管理 德育银行 三闲银行

有学者研究,如果仅仅依靠班主任本身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发挥其才能的预期值约占实际能力的60%。而成功的管理,其能力提高40%。班级管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管理。针对我班实际情况,我尝试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几个学期过去了,时间虽短暂,但略有成效。

一、问题的聚焦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有些学生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卫生情况一团糟而熟视无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班主任忙的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刚处理完这件事,又冒出第二件、第三件,学生是在被动地执行条例。与其如此,不如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以上事例说明,除了老师对学生管理的引导存在着一定问题之外,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教育的全面实施,现今教育势必发生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从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组织起来。老师事事都过问,既浪费自己的工作时间,又不能使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管理不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积极性,也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的原因

来自家庭的原因。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对于班级事务的处理往往抱有这么一种态度:孩子年龄太小,参与班级事务能力不够,而且还影响学习。

来自班主任的原因。班主任对学生没有充分放手,一则怕学生不但做不好,反而会多出许多其他的事来;二则班主任自己能力过强,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动脑,不喜欢让学生插足管理班级事务。

来自学生的原因。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父母的宠爱,老师的包办代替,养成了娇气任性的习惯,凡事依赖性较强,做事没有主见。

三、采取的措施

“班级自主管理”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自己管理自己,使每位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为了达到管理最优化,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1.家访,转变家长思想观念。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能够明白自己孩子的能力是要靠锻炼和培养的,现在一味地娇宠孩子只会导致孩子今后的无能。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要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与家长联系沟通,对于比较固执的家长则要进行多次家访,慢慢转变他们的观念,让学生既能在家中得到锻炼,又能在学校中得到培养。

2.民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班主任老师在进行班级事务管理时,要民主对待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放手让学生来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其实某些班级事务让学生来进行自主管理,效果会更佳。因为学生经常在一起学习、生活、玩乐,其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比老师看到更清楚。卫生纪录交给学生,则做得更仔细更认真,让学生自主处理自己的事,会比老师更公正更有效。

3.“班级议事会”的组建。精心组织,就是以班长为会长以组长为会员组成“班级事务议事会”,根据学生能力及其特长,进行明确分工。每周五议一议本周班级事务的不足,哪些事务需要班主任处理;哪些事务需要班主任引导;哪些事务同学们自己可以处理。同时议一议下周需要努力的方向。

4.“银行”的运行。德育银行,根据学生接触新事物较快的优点,我引导学生建立“德育银行”又称“优点银行”。银行有6个存款(优点)人即各组长,有了优点及时存款(优点),全班同学选出收款人,将存款(优点)公示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每周评一次,存款(优点)最多的小组为“优秀小组”。

三闲银行,为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改正,遵循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引导学生建立了“三闲银行”。每天把自己一天的闲话、闲事、闲思存入自己的“三闲银行”。每周评一个最优秀的银行,周一的班会进行表扬,要真实有效、激人奋进、鞭策自己、鼓励他人。

五、实施的效果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初探 篇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为班主任, 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成长。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进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

一、在班级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魏书生曾经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所以, 要建立一个好的班级, 就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有归属感、有集体荣誉感。作为班主任, 要激发他们对集体事务的关注热情, 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是第一位的。

二、全班共同制订合理、可行的班规班法

班级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拟定班级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广泛地听取意见, 经过全体同学同意, 明确本班的奋斗目标, 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生活。只有明确目标, 才能凝神聚气, 形成合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当家做主”, 在班级管理中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才能有章可循。让孩子们一起制订班规比起服从别人制订的班规, 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我先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安全公约》等相关条例。在此基础上,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以民主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畅所欲言, 经过讨论、修改、达成共识, 共同制定出本班的班规班法。内容涉及到了文明礼仪、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文体活动、安全等各个方面。在制订班规班法的过程中, 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 是很起作用的。所以作为班主任, 只能够进行指导而决不能包办代替, 由学生自主制订, 这样才会符合他们的实际水平和需要。

三、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各负其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建设自主管理的班级, 就要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 让班级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都愿意在班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 作为班主任要尽量在班级中设置明确、具体的岗位, 让每一个孩子在班集体中承担自己的责任、服务集体, 从管理者的角度得到锻炼。除了班干部之外, 我们班还设置了卫生保洁员、课桌椅摆放督察员、路队纪律监督员、水站站长、书包橱管理员、班级法官等岗位。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展示自己才华、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让班级中的每一件事务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安排岗位时, 班主任尽可能地本着扬长避短、挖掘潜能的原则进行推荐, 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岗位。另外, 鼓励孩子们主动挖掘班级岗位, 看看还有没有没人管的事情, 再进行合理地分配。对于部分能力相对较差、承担当前岗位有困难的同学, 可以采取合作制的形式。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热情赏识, 也要冷静对待

对于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成功举措、好的做法, 我们尽可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 热情地进行表扬, 以激发他们更大的热情。而对于其中出现的不足和过失, 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又要避免当头棒喝、盲目指责。这时, 应该引导他们分析造成过失的原因, 以及今后怎样改进。作为教师, 需要尽可能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班级中实行自主管理, 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挖掘他们的潜能。但是要避免一味“放手”, 导致对于班级中事务不闻不问, 对于出现的问题放任自流, 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班主任一定要起到引导、参谋的作用, 引导孩子们越来越想管, 越来越会管。

陶行知先生曾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让学生自主管理, 不仅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还真正解放了老师。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管理的对象。在自主管理过程中, 实现了能力的提升。因此, 我们更要坚持推进班级的自主管理, 不断地探索、改进自主管理办法, 进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 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工作方针提到:“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传统班级模式中, 多数都是一切老师做主。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缺乏主见, 缺乏独立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担任被管理的角色。而班主任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造成工作忙碌、身心疲惫, 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进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班规班法,各负其责,评价,反馈

参考文献

[1]王萍.小学低年级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百度文库, 2010年6月1日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第1版

上一篇:财政系统论文下一篇:常规血脂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