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实验(共12篇)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1
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在高校教学中应加强对大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创新能力,实验前准备,先进的教学仪器
普通高校的本科教学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部分, 其中, 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中药制剂分析是近10余年来为适应中药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和中药走向世界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校中药学院中药现代化、中药分析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 中药栽培学等本科专业都开设了中药制剂分析这门课, 此课程特点是不仅重视理论, 尤其重视实验课堂教学, 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的比例约为1:1, 可见实验课对本门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 我校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在总结过去教学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专业特点, 对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从教师的培养,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现将我们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
1高素质的教师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和保障[1]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有过硬的素质。首先要有雄厚的知识储备, 不仅要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驾轻就熟, 还要有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衔接和应用的能力, 更要经常不断地提高自己,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使自己的业务素质与时代同步。本校《中药制剂分析》的实验教师均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在中药制剂分析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2抓好实验课前的准备
实验课前准备是做好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2.1 实验人员做好实验课前各种仪器试剂的准备工作
实验老师一般会在实验课开始的前一周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包括各种试剂的配制、大型仪器的调试、学生所用玻璃仪器的准备等等, 并且实验老师和主讲老师要分别进行预实验, 以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2.2 要求学生在课前写好预习报告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操作一般比较复杂, 因此实验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 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对实验中的内容进行预习, 主要对一些基础性的东西进行了解, 如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一些玻璃仪器的操作等, 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预习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样对于在实验课中做好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我们在实验课前通过检查预习报告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
3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探索创新的能力和思想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学院四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实践性很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给学生一定的范围, 先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各种测定方法, 然后组织大家讨论, 对各种方法的每一步骤进行探讨, 并进行归纳总结, 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方案, 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科研的大胆设想, 将各种实验方法进行对比, 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最终确立实验方案, 并终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的过程。一般的实验课总是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试剂、药品、材料, 学生按讲义的实验步骤照方抓药。我们的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设计好自己实验所需物品, 然后按照所设计实验方案操作, 因此, 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较, 其训练内容与层次更高, 综合性与探索性更强, 与科研的联系更密切。这样激发了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的兴趣, 强化了学生科研创新的意识, 也培养了其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4规范实验操作, 节约药品, 减少环境污染[2]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的规范化、熟练化是实验教学的重点, 因此从实验开始就应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授课时的规范化示范操作很重要, 要从实验准确性、实验习惯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及时纠正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
学生在上中药制剂分析实验课之前, 一些基础性的实验课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都已经上过, 但是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会忽视一些仪器在实验中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因此, 把操作及技能训练贯穿在实验课的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同时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环境教育在这门课中从头至尾得到贯彻和落实。
5加大资金投入, 重视学生用仪器的先进性[4]
中药分析所用的教学仪器几乎都是大型的精密仪器, 并且又是开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而这些仪器设备价格往往很昂贵, 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如果教学经费缺乏, 仪器台套数不足, 会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效果, 所以只有加大仪器设备投入, 增加设备台套数, 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仪器的机会, 这样才能提高中药制剂分析课的教学质量, 才能保证学生接触到新仪器、新技术, 掌握先进的实验技能, 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育廉, 柯行.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7, 23 (5) :10-11.
[2]肖正凤.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新西部, 2007, 24:1009.
[3]张兰珍.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医教育, 2000, 19 (5) :32-33.
[4]王方.现代分析仪器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05, 24 (5) :80-81.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定特征:水蛭、全蝎、蟾酥、石决明、海马、蛤蚧、蕲蛇、乌梢蛇、斑蝥、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穿山甲。
2、掌握蟾酥、麝香的显微鉴定特征。
3、掌握蟾酥、牛黄、鹿茸、麝香的理化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显微镜、试管、小漏斗、烧杯、蒸发皿、水浴锅、回流装置、量瓶、电吹风、薄层色谱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光灯、酒精灯、吸管、电动离心机、超声波震荡器。
2、试剂:50%甘油水溶液、硫酸、碘试液、甲醇、乙醇、丙酮、氯仿、醋酐、环己烷、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脂蟾毒配基、华蟾蜍次素、甘油醋酸、水合氯醛、浓过氧化氢(30%)、盐酸、氢氧化钡、胆酸、去氧胆酸、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茚三酮试液、10%氢氧化钠、0.5%硫酸铜溶液、70%乙醇、甘氨酸、正丁醇、2%茚三酮丙酮溶液、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
3、材料:实验目的项下列出的中药材;蟾酥粉末、麝香仁粉末、鹿茸粉末、牛黄粉末、鹿茸对照药材粉末。
三、实验内容
1、药材性状鉴定主要特征(1)水蛭Hirudo: 蚂蝗: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腹面棕黑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吸盘不显著,后端钝圆,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长2~5cm,宽0.2~0.3cm。柳叶蚂蝗:狭长而扁,长5~2cm,宽0.1~0.5m。
(2)全蝎Scorpio:头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螯肢及一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前腹部由7节组成,背面绿褐色,有5条隆脊线;后腹部6节,棕黄色,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3)蟾酥Venenum Bufonis: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粉末少许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
(4)石决明Concha Haliotidis:
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皱纹盘鲍:呈长椭圆形,长8~12cm,宽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羊鲍: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0.8~2cm。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澳洲鲍: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宽11~14cm,高3.5~6cm。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耳鲍:狭长,略扭曲,呈耳状,长5~8cm,宽2.5~3.5cm,高约1cm。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疣状突起的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白鲍:呈卵圆形,长11~14cm,宽8.5~11cm,高3~6.5cm。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壳薄,质较脆。
(5)海马Hippocampus:
线纹海马:体呈扁长形而弯曲,长可达30cm。黄白色。头略似马头,吻长管状,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体轻,骨质,坚硬。三斑海马:体侧背部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小海马: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刺海马:体长15~20cm。头和躯干上的棘特别发达,棘细而尖,长2~4mm。
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
(6)蛤蚧Gecko:全体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多为砖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呈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指趾外,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面具吸盘。尾细而坚实,几与体长相等,微显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不甚明显的6~7个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质坚韧。
(7)蕲蛇Agkistrodon: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8)乌梢蛇Zaocys: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央,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中段较光滑。
(9)斑蝥Mylabris: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柱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下垂,有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黄黑小斑蝥:体形较小,长1~1.5cm。(10)麝香Moschus:
毛壳麝香: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8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一小囊孔,直径约2~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或“云皮”)。有特异香气。
麝香仁: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黄棕色或深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11)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花鹿茸: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1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枝顶钝圆,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毛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一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面黄白色,中部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2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4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小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稍重。
二茬茸(再生茸):和头茬茸近似,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12)牛黄Calculus Bovis 蛋黄:多呈卵形、类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微甜,人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管黄:呈管状,完整者长约3cm,直径可达1.5cm,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有裂纹及小突起,红棕色或棕褐色。质酥脆,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13)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44)cm,基部直径3~4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全体光润如玉,无裂纹,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纵裂纹。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类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断无骨塞部分的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14)穿山甲Squama Manis:扇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内表面中部有1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
2、显微鉴定(1)蟾酥:
1)取蟾酥粉末,以水合氯醛试液装片,稍加热,碎块透明并逐渐溶解。
2)取蟾酥粉末,以浓硫酸装片,立即呈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周围逐渐溶解缩小而呈类圆形的透明小块,表面出现龟裂状纹理,放置稍久,即全部溶解消失。
蟾酥粉末图:1.用水合氯醛夜装片
2.硫酸装片,示逐渐溶解状态
(2)麝香: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为无数无定形颗粒状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形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和内皮层膜组织。
麝香粉末图:1.分泌物团块 2.晶体 3.表皮组织碎片 4.麝毛
3、理化鉴定(1)牛黄:
1)取牛黄粉末0.1g,加盐酸1 ml及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 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 ml,加醋酐1 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检查胆固醇)。
2)取牛黄粉末10m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乙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溶液(30%)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检查胆红素)。
(2)鹿茸:
1)取鹿茸粉末0.1g,加水4ml,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3 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钟,显蓝紫色(氨基酸显色反应);另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2 滴,摇匀,滴加0.5% 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蛋白质显色反应)。
2)取鹿茸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鹿茸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氨酸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麝香:
1)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的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4)蟾酥:
1)取蟾酥粉末0.1g,加甲醇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吲哚类化合物)。2)取蟾酥粉末0.1g,加氯仿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甾类化合物)。
3)取蟾酥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4)蟾酥粉末水装片加碘试液,不应含有淀粉粒。
5)取1%蟾酥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波长299nm初有最大吸收(检查脂蟾毒配基)。
四、实验作业
1、描述各药材性状特征。
2、绘蟾酥、麝香仁粉末显微特征图。
3、记录蟾酥、麝香、牛黄、鹿茸理化鉴定结果。
实验十六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定特征: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石膏、芒硝。
2、了解朱砂的显微特征。
3、掌握朱砂、雄黄、石膏的理化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铜片、酒精灯、蒸发皿、小漏斗、试管、坩埚、玻片、药匙、具小孔软木塞、铂丝、显微镜。
2、试剂:盐酸、稀盐酸、硝酸、盐酸-硝酸(3:1)、氢氧化钠试液、氯化钡试液、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硫化氢试液、碳酸铵试液。
3、材料:实验目的项下列出的中药材,朱砂粉末、雄黄粉末和石膏粉末。
三、实验内容
1、药材性状鉴定主要特征
(1)朱砂Cinnabaris: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粉末状或块片状。表面鲜红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质重而脆,硬度2~2.5,相对密度8.09~8.20。气微,无味。其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有闪烁的光泽,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较松脆者,习称“镜面砂”;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质重而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
(2)雄黄Realgar: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浅橘红色。块状者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以手触之手易被染成橙黄色。晶面具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硬度1.5~2.0,相对密度3.4~3.6。断口呈贝壳状,暗红色,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其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质松脆的习-称“明雄”或“雄黄精”。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泽。
(3)石膏Gypsum Fibrosum:药材为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形。全体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有的半透明,条痕白色。体重,质软,硬度1.5~2,相对密度2.3,用指甲能刻划,易纵向断裂,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显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
(4)自然铜Pyritum:多呈方块形,直径0.2~2.5cm。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表面显棕褐色(系氧化物所致),无金属光泽,具棕黑色或墨绿色细条纹及砂眼。立方体相邻晶面上条纹相互垂直,是其重要特征。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
(5)赭石Haematitun:多呈不规则扁平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表面附有少量棕红色粉末,有的具金属光泽。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的“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的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浪状弯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粘手,在石头上摩擦呈樱桃红色。
(6)芒硝Natrii Sulfas:呈棱柱状、长方体或不规则的结晶,两端不整齐,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暴露空气中则表面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钠)。具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条痕白色,断口不整齐。
2、显微鉴定
朱砂粉末显微特征
3、理化鉴定(1)朱砂:
①取本品细末,用盐酸湿润,置光洁的铜片上擦之,铜片表面呈现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检查汞盐)。
②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硝酸(3:1)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2试管中,一管中加氢氧化钠1~2滴,产生黄色沉淀(检查汞盐);于另一管中加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2)雄黄:
①取本品0.01g,加水湿润后,加氯化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溶解后,加入氯化钡试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出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检查硫离子)。
②取本品0.2g置坩埚内,加热溶解,继续加热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并伴有白色浓烟。取载玻片覆盖后,有白色冷凝物,刮取少许,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必要时过滤,滤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产生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铵试液后,沉淀复溶解(检查砷盐)。
(3)石膏:
①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
②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取滤液2ml,加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③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检查钙盐)。
四、实验作业
1、描述各药材性状特征。
2、绘朱砂粉末显微特征图。
3、记录朱砂、雄黄、石膏理化鉴定结果。
实验十七五苓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五苓散的组成、功效。
2、掌握五苓散的鉴别。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实验材料: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炒白术180g。
2、实验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稀甘油。
3、实验仪器:粉碎机、筛网、显微镜。
三、实验内容:
1、五苓散的制备
取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炒白术180g五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2、鉴别:
(1)外观: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2)显微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①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②菌丝黏结成团,大多无色;草酸钙方晶正八面体形,直径32~60μm(猪苓)。③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泽泻)。④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⑤纤维单个散在,长梭形,直径24~50μm,壁厚,木化;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一面菲薄(肉桂)。
1.菌丝
2.八面体
3.薄壁细胞
4.草酸钙针晶
5.纤维
6.石细胞
四、实验作业: 绘显微组织图。
实验十八银翘解毒丸: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银翘解毒丸的配方组成、功效及其他相关剂型。
2、掌握丸剂的鉴别,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材料:银翘解毒丸。
2、试剂:乙醚,石油醚,正己烷-醋酸乙酯(17:3),茴香醛试液,乙醇,氯仿-甲醇(20:1),醋酐-硫酸(20:1),氯仿-甲醇-水(40:10:1),稀硫酸,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硝酸铝等。
3、仪器: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灯,电子天平,干燥箱,粉碎机,加热套,硅胶G薄层板,五号筛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挥发油测定器,回流冷凝管,布氏漏斗,容量瓶,表面皿,烧杯,铁架台,洗瓶等。
三、实验内容:
1、银翘解毒丸的鉴别(1)显微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黄色,类球形,直径54-68μm,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草酸钙簇晶成片,直径5-17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联结乳管14-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2)薄层色谱法鉴别
①荆芥、薄荷脑鉴别:取本品10丸,剪碎,称取9g,加硅藻土4.5g,研匀,加石油醚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g,加石油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加热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②连翘鉴别:取本品10丸,称定,研细,称取约一丸的重量,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 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2g,加水40ml,置水浴中浸渍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20:1)混合溶液,于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放冷,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③牛蒡子、甘草鉴别:取牛蒡子对照药材1.2g,甘草对照药材1g,各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分别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及荆芥和薄荷脑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硫酸,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制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
观察药丸外观是否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软硬适中,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
(2)测定水分限度(烘干法)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的表面皿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在100~105℃干燥5小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含水量不得超过12%)。
(3)重量差异限度
取供试品10份(10丸为一份),分别称定重量,求得平均重量,每份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应符合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份,并不得有1份超出限度一倍(每丸的平均重量3g以上至6g,重量差异限度±7%)。
(4)溶解时限
溶解时限检查采用“吊篮法”: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除另有规定外,取普通丸6个,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丸均应在2小时(浓缩丸)内全部溶解、崩散,碎粒全部通过吊篮网。
3、含量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量)(1)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约100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60%乙醇适量,置水浴加热使溶解,放冷,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5.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芦丁0.1 mg)。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0.5,1.0,2.0,3.0,4.0和5.0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补加体积分数60%乙醇至5.0ml,加50g/L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0g/L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40g/L氢氧化钠溶液4.0ml,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不加对照品的溶液作空白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处(约510nm)测定其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作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
(2)样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称取样品10g,精密称定,加体积分数60%乙醇80ml,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用少量体积分数60%乙醇冲洗,与滤液合并,加体积分数60%乙醇定容至200ml,摇匀。精密吸取2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精密移取2.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补加体积分数60%乙醇至5.0ml,加50g/L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0g/L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40g/L氢氧化钠溶液4.0ml, 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不加对照品的溶液作空白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处(约510nm)测定其吸光度A,将吸光度代入上述线性方程,计算出对应的浓度值。
四、实验作业:
1、绘显微特征图。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3
关键词:中药制剂学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实验改进
中药制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在明确了制剂学的研究对象——药物制剂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制剂学的研究内容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任何一个药物制剂的生产制造都必然涉及有关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实验教学在整个中药制剂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巩固和验证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中药制剂学课程中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这节的实验设计比较单一化,与其他章节的关联不足,使学生在本节实验中获得的知识较少,实验手法较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笔者通过对本节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在一个实验中掌握多种实验技巧和方法。
一、新旧两种实验方法
1.教材中的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实验方法
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确称定质量,倾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硬胶囊剂囊壳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软胶囊剂囊壳用乙醚等溶剂洗净,置通风处使溶剂挥散尽),再分别精确称定囊壳质量,求出每粒胶囊内容物的装量与20粒的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平均装量为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10.0%;0.3g或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为±7.5%)。
2.综合设计后的实验方法
(1)取中药材饮片若干,使用中药材粉碎机粉碎。
(2)用指定的药筛对粉末过筛。
(3)使用恒温干燥箱在110°条件下,进行恒温干燥20分钟。
(4)取出干燥后的中药粉末,用讲授的五角包包装法将粉末装成若干小包装待用。
(5)用空胶囊壳采用统一的装量方法(两次装量法或三次装量法)装胶囊10粒。
(6)取供试品10粒,分别使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定质量,求出每粒胶囊质量与10粒的平均质量。每粒质量与平均质量相比较,超出质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平均质量为0.3g以下,质量差异限度为±10.0%;0.3g或0.3g以上,质量差异限度为±7.5%)。
(7)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具体结果处理过程。
(8)失败原因讨论。如有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找出原因。
二、改进后的实验方法的优点
学生掌握了中药材的粉碎→过筛→干燥→包装→胶囊装量法→分析天平称量→装量限度计算→结果分析等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在药材粉碎环节知道如何避免粉尘,在过筛环节懂得如何选择目数(号数),在干燥环节中学会恒温干燥箱的使用,在包装环节中学会了五角包的包装方法,在胶囊装量环节中学会两次和三次装量方法,在称量环节中复习了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等等。这样学生心中会有一个大概的中药制作过程和质量检查过程。
在对数据结果的讨论中,可以根据详细步骤找到装量不符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逐本溯源,让损失最小化。
丰富的实验方法、技巧、手段也会使学生的实验兴趣大大提高。学生从单一的、以计算为主的实验,到综合的、可以接触到很多仪器、以操作为主的实验,主观能动性有较大的提高,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三、实验改进前后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对比
对2006、2007、2008、2009、2010、2011级化工制药6个班进行实验考核,以检验改进实验的效果。
1.考核题目
计算出下列一组胶囊剂的合格范围并判断此组装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推断可能影响结果的原因,并写出实验报告。
0.45 0.44 0.42 0.38 0.46 0.48 0.50 0.44 0.47 0.44
0.42 0.43 0.41 0.44 0.45 0.46 0.45 0.49 0.43 0.42
2.考核结论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传统实验方法的学生合格率为60%左右,而采用改进后实验方法的学生合格率为90%以上。学生合格率有较明显的提高,且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的问卷调查中,对中药制剂学的实验兴趣也有明显的提高。
犊牛腹泻病因分析及中药疗法实验 篇4
犊牛腹泻集中在10日龄左右易发, 典型症状:腹泻、消化不良, 重症病例, 可导致严重脱水, 最终因心力衰竭, 诱发自体中毒而死亡。此病是危害犊牛长势的主要病害, 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 给养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分析致病因, 针对性提出防病建议,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病因分析
汇总各研究资料, 导致犊牛腹泻因素, 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2.1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导致腹泻, 诱发菌种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等。实际感染病例中, 单纯感染这些菌种, 出现腹泻的可能性不大。多数伴随管理不善、犊牛抗病能力降低, 诱发肠道菌落群微环境失衡, 而诱发腹泻;病毒性感染诱发腹泻, 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类冠状病毒、黏膜病毒等, 同样可诱发此病;寄生虫感染诱发的腹泻, 常见的寄生中有球虫、隐孢子虫、蛔虫等, 同样会伴随有腹泻症状。此外, 营养缺乏同样可诱发此病, 如铜元素缺乏、硒元素缺乏等。
2.2 非感染因素
除上述感染因素外, 饲养管理不善, 饲喂犊牛不定时、不定量, 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从而诱发腹泻。出生头几天的犊牛, 机体抗病能力差, 多数要依靠母乳方可抵御外来病毒的侵袭。但是, 实际养殖过程中, 不少犊牛哺乳时间偏晚, 影响犊牛哺乳量, 直接导致后期初乳不足, 进而影响犊牛体质, 引起犊牛腹泻。此外, 乳房不洁净, 哺乳乳汁不卫生;养殖周边噪音污染, 饲喂过饥过饱, 导致消化系统紊乱;饲喂圈舍阴暗潮湿, 光照不足, 消毒不严, 卫生条件差;应激因素——气候骤变, 防雨设施不完善, 突然受冷热应激;难产、长途运输、环境改变等等, 都可能诱发犊牛腹泻。
3 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
针对犊牛腹泻的防治, 以下提供几种方法, 可供参考建议。
3.1 补液疗法
补液疗法于前几年用于临床, 作为对症疗法效果较好。国内市场上可售的口服补液, 就有接近10几种。可售的补液剂, 含有的电解质差异显著, 但是浓度各异, 统一含有钠离子和碳水化合物, 使用时要注意。基本的治疗原理, 由于腹泻必然导致牛体大量脱水, 体液、电解质等急剧丧失, 影响体内微循环。此时, 如补液不及时, 随着脱水加重, 酸碱平衡的失调, 最终会因衰竭而死亡。补液疗法, 可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50ml, 氢化可的松100mg, VC 10ml, 混溶后, 给犊牛一次静脉注射, 轻症每天补液1次, 重危症每天补液2次, 效果良好。口服补液盐 (ORS) 治疗犊牛腹泻, 其配方组成为氯化钠3.5g, 氯化钾1.5g, 碳酸氢钠2.5g, 葡萄糖20g, 常水1 000ml, 混合溶解。治疗效果显著, 有效率达到98.7%。
3.2 抗生素疗法
尝试用抗生素类药物, 如呋喃唑酮、新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痢菌净等, 在常规治疗犊牛腹泻疾病中发挥着奇效。而且, 抗生素治疗的同时, 配合用补液疗法, 康复效果也不错。但是, 近些年用抗生素疗法效果也没有那么显著了。一是毒株变异变强, 导致耐药性增强, 影响疗效。二是对于病毒性腹泻而言, 使用抗生素不但达不到理想的疗效, 甚至会因此而破坏犊牛肠道内环境, 加重腹泻发病率。由此, 用药之前, 建议结合药敏试验, 选择疗效更好的药物。
上述的疗法, 近些年最为常用。但是, 西药用药存在易复发、耐药性等问题。在常规用西药的基础上, 笔者借助临床试验, 探索使用中药疗法, 并结合试验对比分析, 为中药防治的有效性提供材料支持。
4 中药疗法实验
4.1 试验犊牛
规模养牛场生产犊牛40头,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0头。
4.2 试验用中药剂
黄芪、益母草、五倍子、白头翁、白术、附子、丹皮、甘草、黄芪多糖。
4.3 试验方法
实验组犊牛, 0~15日龄, 中药煎剂:黄芪、五倍子、白头翁、白术、附子、丹皮、甘草, 取汁液拌入乳中, 早中晚各均匀喂服1次。
对照组犊牛:0~15日龄, 不添加任何药物。
4.4 测试项目
每组20只, 随机选10只。测试血液中T、B淋巴细胞百分量计数, 淋巴细胞转化率, 血球蛋白含量, 粪便大肠肝菌和双歧杆菌培养计数。
4.5 血液免疫功能测定与计算
血液T、B淋巴细胞测定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183~243) 的诊断方法;淋巴细胞转化率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951~955) 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用姬姆萨-瑞特氏混合染色液染色, 油镜下计数200个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转化淋巴细胞÷200×100%
4.6 结果与分析
自发病情况而言, 早期哺乳中加中药剂的犊牛, 感染腹泻类疾病的几率为10%, 而对照组为45%, 实验组明显要低于不用中药剂的对照组 (表1) 。
淋巴细胞百分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淋巴细胞转化率24h、8天差异显著 (P<0.05) , 16天差异极显著 (P<0.01) 。血球蛋白含量8天、16天差异显著 (P<0.05) 。说明试验药物能提高犊牛的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 同时提高B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功能,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英锁, 宝娟, 沈维力.中西医结合诊治犊牛传染性腹泻病[J].中兽医学杂志, 2005, (4) :14-15.
[2]荔霞, 刘永明, 齐志明, 等.兰州地区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350 (2) :105-107.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 篇5
此课程是医学与药学理论与实践药学专业知识与药品市场之间的桥梁课程,有较强的综合性、 应用性,不但具有传统和现代剂型理论的统一性,而且具有与生产和临床紧密联系的实践性,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 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中药药剂生产作为产业链的下游,其发展水平对全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实验课教学是中药药剂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进行中药药剂学实践教学时,应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内容 ,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中药药剂学实验主要分为三大类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类。
据目前各大中医类院校了解,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大多以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主,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或着没有设计,单项验证性实验有的院校由于实验条件等因素往往还局限于一些老剂型,如散剂、丸剂、颗粒剂等,这些实验只能是学生刻板的去执行实验步骤,不能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设计能力。
这种缺乏自主性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已不适应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方式
实验教学的方式上趋于单一化,有的院校实验手段落后,相关实验互相分离,甚至只能进行示教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至于多学科知识的创新性实验便更没有涉及。
实验教学的方式上缺乏师生间的互动,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很多中药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煎膏剂、注射剂等)的前处理工艺(提取、分离、精制、浓缩等),其操作都是一样的,重复性太多,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再是,院校实验课程上用的仪器多是简易手工为主的,与大生产药厂脱节更多,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到工作岗位上,还要在花很长时间去学习。
(三)教学管理、模式
受传统教学影响,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管理上刻板、机械,往往是在规定时间里,专门实验室进行,过程中学生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拓展的时间、空间;在教学模式上僵化、沉闷,多数为: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老师按实验讲义讲解操作过程→学生按实验讲义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按照实验讲义内容抄写下来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二、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我们对传统中药药剂学实验进行改革,探索通过设计新实验改进原有实验方法改进考试方法等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应层次化、合理化,应构建以三大实验类型的实验教学体系。
其中基础性试验应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做详细介绍,并加以多媒体形式先给学生以直观讲解,在实验教学中应参差在综合实验中具体体现,它是侧重于单一技术或单一仪器的基本训练;综合性实验应在实验教学中重点突出,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创新性实验是以生产、实践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它能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类实验应在大章节最后安排。
(二)教学方式方法
实验教学方式手段上应多样化,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尽管近年来实验教学课时数有所增加,实验教学内容也趋于丰富,但由于中药制药中的许多单元操作过程、制药机械工作原理等比较抽象,我们将采用一下方式给以改革:首先,在教学实验开始时利用多种形式引入实验课教学,多以与实践生产,问题讨论为主,来强化学生对实验课内容的认识。
其次,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及动画演示等可将其生产工艺流程、制剂设备形象地展示出来,并对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三)教学管理模式
首先,合理分组,科学安排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大组,分组进行,提高实验效率。
对每一小组分别对其仪器设备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做一介绍以及操作示范,指导学生在备用设备上练习,并安排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试验,在实验过程自行分析解决,加深对本实验仪器的了解。
其次,改进其实验考核方法。
应加强实验考核力度。
由原来的与实验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实践考察,单独操作,限时完成;随机抽取学生对其实验操作进行提问。
再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在基础性试验中应适当添加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学生感兴趣的剂型,从而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散剂中非常熟悉的“痱子粉”;软膏剂中的“清凉油”;颗粒剂中的“感冒退热颗粒”等等。
在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己查文献,定方案,做准备,出现问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考虑解决,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人严格按科技论文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这些举措,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6
【摘 要】 动物及离体实验均发现多种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提取成分及中药复方制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瘢痕增生作用,有部分实验还从信号传导通路等层面对其抗瘢痕增生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说明,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抗瘢痕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抗瘢痕增生;中药;实验研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R2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31-02
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al scar,PS)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是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中医药在防治瘢痕方面历史久远,多认为与气血壅滞、经络瘀阻、痰湿互结或三者相辅有关,治疗上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痰除湿为主。近年来,除有大量中药抗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文献[2-3]以外,亦有较多学者开始注重对中药抗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抗瘢痕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1 单味中药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刘燕等[4-5]对兔耳瘢痕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红花注射液6周后,结果发现红花能使瘢痕软化、变薄,并能使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下调,且与浓度呈正相关,从而达到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目的。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张艳等[6-7]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内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发现瘢痕厚度、硬度与黄芪浓度呈负相关性,且能呈剂量效应地减少TGF-βmRNA的合成及其蛋白的表达 ,从而推断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TGF-βmRNA的合成来抑制增生性瘢痕。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其在创伤修复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刘流等[8]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基底部注射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28d后,组织形态学显示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胶原染色较淡且较为疏松,可见明显的凋亡小体。刘德明等[9]的动物实验亦有相似证明。刘流等[10]进一步用将含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DMEM培养液加入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B)中,结果发现丹参可明显抑制细胞的生长及增殖,且与浓度呈正相关效应。冀黎平等[11]用丹参涂膜剂(丹参提取液制成涂膜剂)在裸鼠背部瘢痕用药1周、4周和8周后,微循环观察及计数结果发现丹参涂膜剂可能对瘢痕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雷晓红等[12]亦通过离体实验证明丹参可抑制HSFB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2.5g/L以上剂量组还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性,同时细胞凋亡数量及培养液上清LDH活性也显著增加,从而得出丹参具有抑制HSFB的增殖及活性的能力。王益民[13]的实验研究则证明丹参具有抑制瘢痕的增殖及TGF-β1的分泌,减少胶原的合成。上述实验从不同角度证明丹参通过抑制HSFB增殖、促进凋亡、抑制TGF-β1的分泌及胶原合成从而发挥抗瘢痕的作用。当归具有活血、补血、化瘀等功效。刘德武等[14]用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到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内,结果发现当归治疗后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及胶原含量均明显降低,瘢痕纤维化明显减轻。另有学者对雷公藤、姜黄、莪术、五倍子、蜈蚣等单味中药展开了实验研究。
2 中药提取物
川芎嗪系中药川芎提取出来的无色针状结晶生物碱。早期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15-16]川芎嗪具有抑制HSFB生长及活性、减少胶原合成的作用。近年,苏毅鹏等[17]通过建立兔耳瘢痕模型,用川芎嗪隔天局部注射瘢痕,用药40d后从瘢痕指数及组织病理均说明川芎嗪可减轻兔耳瘢痕组织。张艳青[18]则用川芎嗪局部注射于瘢痕疙瘩患者局部,取材后发现川芎嗪可显著抑制瘢痕疙瘩中I型胶原基因及TGF-βl的表达,并通过提高Ⅻ型胶原基因表达,从而对胶原纤维骨架的形成产生作用。
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系千金藤属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郑蓥蓥等[19]在兔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TET缓释系统(DDS),术后7d、14d行活体滤过泡组织的共焦显微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0.3 mg TET组兔眼滤过泡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0.2 mg TET组和空白DDS组,从而推论TET能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防止滤过泡瘢痕化的作用。曹治东等[20]体外实验显示TET在2~8mg/L之间可明显抑制HSFB的增殖,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0.01);TET可使成纤维细胞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1),S期与G2-M期时相时间明显延长(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降低成纤维细胞外胶原蛋白量(P<0.01),从而推论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裂正是TET抗增生性瘢痕作用机理,但对胶原蛋白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细胞增殖活力抑制率的机理不清楚。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苦参碱(matrine,Mat)是中药苦参的提取物,两则均有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的药理作用。姜孟臣等[21]及费燕等[22]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Mat能有效地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姜孟臣等[21]实验还说明了Mat能诱导HSFB凋亡及TGF-β1的细胞内合成。费燕等[22]的体外实验中则证明了Mat可以致HSFB的细胞核内增殖性抗(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ant igen,PCNA)表达逐渐减弱,但DNA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从而推论Mat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不引起细胞坏死性改变,但对DNA含量无明显影响。吕建华等[23]则外用Mat的改良剂型——Mat微乳作用于兔耳瘢痕组织,不仅证明使用Mat后,瘢痕组织的炎性细胞减少,从而说明Mat对瘢痕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说明Mat剂型的改变,可以提高Mat的透皮吸收率。氧化苦参碱在某些条件下氮氧键裂可转化为Mat,两者可互相转化。范东良[24]的离体实验发现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KFb中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合成,并从信号传导角度发现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Smad3的表达及其磷酸化和向核转移,而对TGF-β1,TβRI,TβRII,Smad4,Smad7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积雪草甙,又称积雪草苷,是从伞形科植物积雪草全草中提取的白色针状结晶。早期的离体实验说明积雪草苷可抑制HSFB增殖、胶原合成及减少TGF-β的表达[25-27],潘姝等[28-30]的实验则进一步说明了积雪草苷抑制HS的机理可能与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即通过减少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Smad2的含量和增加smad7蛋白的表达有关。陈明春等[31]通过体外培养KFBs的实验,发现在一定浓度下,积雪草甙和Mat均能抑制KFBs的生长及胶原合成,且积雪草甙的抗瘢痕作用强于Mat。另有学者对甲基莲心碱、三七总甙、血竭素、水蛭素、常山酮、白黎芦醇等中药提取物展开研究。
3 中药复方制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源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刘凯英等[32]在上方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当归、秦艽、桑寄生、独活等药物,对SD大鼠行腰1椎板切除术,术后均连续4周灌服中药,术后12周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可能通过减少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内细胞器的数量,降低细胞外胶原的沉积从而减轻SD大鼠术后硬膜外瘢痕的形成。
黑布药膏 (老黑醋、五倍子、蜈蚣、蜂蜜、冰片)是中医皮肤外科泰斗赵炳南的外用中药经验方。中医认为老黑醋软坚解毒,五倍子收敛解毒,蜈蚣破瘀以毒攻毒,冰片镇痒止痛解毒,蜂蜜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破瘀软坚之功,在临床亦取得诊治瘢痕的良好效果。曹为等[33]通过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密度及胶原纤维面积密度等指标说明黑布药膏可明显减轻兔耳的瘢痕。赵丽等[34-36]的动物实验则说明了黑布药膏可使兔耳瘢痕处的I胶原mRNA表达显著增强,Ⅲ胶原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及细胞凋亡增加(P<0.05),从而推论黑布药膏抗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兔耳瘢痕处HSFB的增殖、胶原合成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中药复方亦多以外用药为主。如陈远征等[37]用自拟复方中药(丹参酮、积雪苷、黄芩苷、甘草酸、苦参碱等)在兔耳模型上用药28d后,对兔耳瘢痕组织微循环血流量及微血管色计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复方中药对兔耳微循环灌注及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异常瘢痕增生除了影响外貌和功能障碍外,也可导致瘙痒等主观症状。李威等[38]通过右旋糖酐法对小白鼠和组胺所致豚鼠局部皮肤瘙痒两个实验,证明自拟的丹芎瘢痕涂膜剂(苦参、川芎、甘草)外用抗瘢痕增生具有显著的止痒作用。
4 小结
中药防治瘢痕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中药抗瘢痕增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其实验研究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中药抗瘢痕增生的实验主要集中在对单味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的研究,而对中药复方制剂,特别是内服复方中药的实验研究较少。尽管中药有效成分及机理较为复杂,因考虑复方中药对机体产生的综合作用,故复方中药新剂型的药物研究仍旧是未来挖掘抗PS的发展新方向。笔者认为应运用中医整体及辨证论治等理论,挖掘临床确有疗效的中药复合制剂,特别是中药内服复方药物的研究。如可以结合血清药理学等新方法,从整体出发,探讨复方中药内服制剂在离体实验的抗瘢痕增生作用机理,为临床运用提供有利的科研数据;或对已证明有抗瘢痕作用的单味中药或中药提取物进行药物配伍,研制出具有不同药理作用、多靶点、既能抗PS又能止痒的复方新剂型。
目前动物实验主要以裸鼠、兔耳瘢痕模型为主,但其与人体皮肤在创面愈合与转归方面因种属差异,实验结果很难真正反映药物在人体的真实情况。大部分离体实验主要围绕对HSFB或KFBs的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对细胞因子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等的影响报道相对较少。笔者认为离体实验还需要更多地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反义技术等药理新技术来对中药抗瘢痕增生的靶点等问题做更深层次的实验研究。
目前,上市的抗瘢痕药物主要以外用药为主,故不少学者已从药物剂型的研究开发着手,最大限度地提高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因此,以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为辅料的中药外用制剂将也是以后临床及药学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Hu,DH,Liu.A long way to go in scar research further enhancement of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the scar[J].Zhonghua Shao Shang Za Zhi,2011,27(6):407-417.
[2]吴宝玉,殷子斐,苏永华.中药促进瘢痕修复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30(2):75-77.
[3]陈明岭.中医药防治瘢痕疙瘩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32(1):24-30.
[4]刘燕,傅跃先,邱林,等.红花注射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TGF-β1的表达变化[J].重庆医学,2011,40(13):1294-1296.
[5]刘燕,傅跃先,邱林,等.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7):7296-7300.
[6]张艳,邱林,吴清华,等.黄芪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6):864-868.
[7]张艳,邱林,吴清华,等.黄芪对家兔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D1表达及其Smad3信号途径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5):366-370.
[8]刘流,赵德萍,余梅,等.丹参对兔耳瘢痕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6,24(5):476-477.
[9]刘德明,刘德伍.丹参对实验性兔瘢痕组织作用的体视学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2-23.
[10]刘流,赵德萍,余梅,等.丹参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3):41-45.
[11]冀黎平,张建华,余安胜.丹参涂膜剂对肥厚性瘢痕裸鼠模型血液流变学及细胞因子TGF-β1、bFGF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35-137.
[12]雷晓红,曹志明,黄恩.丹参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4,8(29):6440-6441.
[13]王益民.丹参抑制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8(4):301.
[14]刘德武,苏子毅.当归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实验[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6):30-31.
[15]商庆新,张涤生,关文祥,等.丹参和川芎嗪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体外抑制实脸[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8,12(6):321-324.
[16]兰海,王臻,张琳西,等.川芎嗪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合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11):964-965.
[17]苏毅鹏,匡瑞霞,鲍国春,等.川芎嗪等多种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对比研究[J].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4):322-324.
[18]张艳青.瘢痕疙瘩经川芎嗪治疗后I、Ⅻ型胶原及TGF-βl的表达变化[D].青岛:青岛大学,2004.
[19]郑蓥蓥,成洪波,应方微,等.汉防己甲素缓释系统对兔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抑制作用[J].中华试验眼科杂志,2011,29(4):328-331.
[20]曹治东,石崇荣,黄崇本,等.汉防己甲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2):203-205.
[21]姜孟臣,陈虹,刘洪琪,等.苦参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J].中草药,2005,36(1):89-91.
[22]费燕,潘俊.苦参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291-1293.
[23]吕建华,魏红,张振,等.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对兔耳增生性瘢痕预防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572-575.
[24]范东良.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1.
[25]谢举临,利天增,祁少海,等.积雪草甙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作用[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41.
[26]祁少海,谢举临,利天增,等.积雪草甙对烧伤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1):53.
[27]祁少海,利天增,黎志明,等.积雪草甙对烧伤增生性瘢痕T细胞、巨噬细胞和TGF-β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增刊):105.
[28]潘姝,利天增,李叶扬,等.积雪草苷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O4,18(4):29l-294.
[29]潘姝,利天增,李叶扬,等.积雪草甙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Smad7蛋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49-52.
[30]潘姝,利天增,李叶扬,等.积雪草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磷酸化Smad2和Smad7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230-231.
[31]陈明春,黄茂芳.积雪草甙和苦参碱对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1):11-14.
[32]刘凯英,黄异飞,李建江,等.加昧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鼠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12,30(1):13-16.
[33]曹为,王萍.黑布药膏对兔耳瘢痕疙瘩模型瘢痕增生指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密度和胶原纤维面密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2):1133-1135.
[34]赵丽,周晓宏,关洪全.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4):215-218.
[35]赵丽,王莹,关洪全.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213-215.
[36] 赵丽,王莹,关洪全.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5):764-766.
[37]陈远征,刘达恩,王润秀,等.防治瘢痕外用复方中药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微血管及血流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43-45.
[38]李威,丁宝财,袁昌鲁,等.丹芎瘢痕涂膜止痒药效学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3:123-124.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7
关键词:宁神温胆汤,精神分裂症,实验,临床分析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 表现为感知、情感、意志行为、思维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碍, 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相协调, 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 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1]。病程多迁延, 反复发作, 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 而据美国研究, 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根据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 我国城市地区患病率达7.11‰, 农村为4.26‰。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极其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精神疾病成了当今医学界一项重大的课题, 据许多研究显示中药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温胆汤出自唐代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其原可用来清胆和胃、除痰止呕, 并且凡由痰浊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都可以稍加变化而使用这个处方。但目前常将本方用于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急慢性胃炎、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消化性溃疡、癫痫等属胆郁痰扰病症患者[2]。笔者就对我院70名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实验的过程及其临床疗效分析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名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 并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现行版本DSM-Ⅳ-TR) 的诊断标准。72例患者中有男32例, 女40例, 年龄均在21~54岁, 平均年龄42岁, 患者平均病程为8年。排除非成瘾物质或者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全部服用宁神温胆汤。半夏 (汤洗7次) 12g、酸枣仁12g、枳实 (麸炒、去瓤) 10g、陈皮10g、生牡蛎15g, 竹茹12g、甘草 (炙) 6g、茯苓13g、朱砂6g、石菖蒲10g、黄连6g、栀子10g、佛手9g、生铁落9g。心烦、心悸者, 加远志5g、石决明6g、龙骨5g、钩滕10g、朱砂9g、牡蛎5g;大便燥结者, 加郁李仁12g、火麻仁12g、大黄9g;气虚不足者, 加柴胡10g、生地12g[3]。按此方煎汤服用, 早晚各1次, 30d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2个疗程。
1.2.2 对照组:维持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相同的饮食、运动状况, 但不给以宁神温胆汤, 如此治疗2个月。
1.2.3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 将疗效判断标准定为: (1) 显效。患者的语言和行为举止恢复正常, 神情安详, 对周围相应的言语和环境有相应的情感反应, 生活能力和自制力恢复完整。 (2) 有效。患者的语言和行为举止部分恢复正常, 神情安详, 对周围相应的言语和环境有部分的情感反应, 生活能力和自制力有所改善。 (3) 无效。患者的神情依然不稳定, 行为举止不正常, 对周围的环境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生活能力和自制力未恢复。 (4) 恶化。患者的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各项情况有所恶化。
1.2.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2 治疗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为47.2%, 有效率为44.4%, 而无效率仅为8.3%;对照组的无效率高达83.3%, 并且有16.7%的患者病情恶化。见表1。
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的疾病, 这是一种慢性、持续的重大精神疾病, 其居于精神病的首位, 我国近些年利用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取得了进展性的突破。利用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降低现代的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4,5] ;并且中药方剂可以因症、因病的不同随时加减;甚至还可以治疗一些较难治的精神疾病。但中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 (1) 中药成分较复杂, 没有比较科学、固定的剂型和剂量, 相比于西药来说, 较难以普及化。 (2) 中药的煎制需要的条件对许多患者来说比较难以达到, 极其不方便。 (3) 中药治疗的疗程较长, 见效较慢。虽然中药有其不便之处,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笔者相信中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已经指日可待。
除了使用正确的药物治疗精神疾病之外, 还需要正确的疾病护理, 医护人员应做到: (1) 正确认识疾病, 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 以达到长期的病情稳定; (2) 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 (3) 对于患者偏离正常的怪异想法、行为和幻觉等病态表现, 通过治疗解决, 避免强行争辩和校正, 激怒患者或引起患者反感; (4) 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 帮助患者观察病情, 及时应对病情变化, 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5) 促使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 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 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 根据患者的能力, 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龚帆影.温胆汤为主治疗精神分裂症11例 (J) .江苏中医药, 2003, 24 (8) :25.
[2]王志勇, 段飞茹.温胆汤和甘麦大枣汤治疗精神分裂症28例 (J) .中国中医药, 2009, 7 (3) :95.
[3]李征, 张燕.温胆汤临床新用 (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5, 3 (2) :127.
[4]姚自强.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12) :79-80.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8
生物化学研究表明,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等蛋白水解酶,在组织细胞内活性蛋白的加工成熟、多余蛋白的分解中起重要作用。国外研究资料提示,蛋白酶在弓形虫发育和入侵宿主细胞中作用不小[2,3,4]。而蛋白酶的抑制剂能抑制特异性蛋白酶的生物活性,曾有作者提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组蛋白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均有干扰和影响弓形虫发育、阻止弓形虫速殖子入侵细胞的作用[5,6,7]。本文作者通过建立弓形虫病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运用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实验治疗,同时观察其疗效,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是治疗Balb/c小鼠弓形虫病的有效生物制剂。
1 材料和方法
1.1 建立动物模型
将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的健康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治疗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治疗组、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治疗组,对各组小鼠进行标记后,分笼同室喂养。取含无菌收取的弓形虫速殖子营养液1ml加入存有5ml 1‰的青霉素和链霉素药液的无菌试管中,然后按照严格无菌操作程序从每只Balb/c小鼠腹膜腔内接种含弓形虫速殖子的药液0.1ml。被弓形虫感染的Balb/c小鼠36h后全部出现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呼吸困难,毛色变黄并竖立,腹水、雄鼠阴囊肿胀等。
1.2 实验治疗
Balb/c小鼠出现患病症状开始进行实验治疗。对照组的患鼠每只每次从腹膜腔注入生理盐水0.1ml,2次/d;Aprotinin治疗组,患鼠每只每次注入浓度为10μmol/L的Aprotinin溶液0.1ml,2次/d;Cystatin治疗组患鼠以同样方法每只每次注射10μmol/L的Cystatin溶液0.1mL,2次/d;Pepstatin治疗组患鼠每只每次注射浓度为1μmol/L的Pepstatin溶液0.1ml,2次/d。
2 实验结果
2.1 对照组的患病小鼠48h后,发病症状进一步加重,呼吸重度困难,活动明显减弱,饮水次数增多,腹部膨胀腹水。患鼠陆续死亡,其存活时间见表1。死鼠的腹水涂片检查、弓形虫速殖子发育正常无明显形态变化。如图1。
2.2 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的患鼠经2d药物治疗后,呼吸困难减轻,食欲增强,活动增多,但有8只患鼠发病症状无明显改善。经治疗10d,有22只患鼠发病症状完全消失,腹膜腔液涂片检查,未见发育正常的弓形虫。治疗效果不佳的8只患鼠陆续死亡,其死亡率占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小鼠的26.7%。腹水涂片检查,有(47±4.5)%的弓形虫发育异常。具体情况见表1及图2、3、4。
3讨论
近几年来,国外有学者发现,蛋白水解酶在弓形虫发育和入侵宿主细胞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弓形虫在入侵宿主细胞前,蛋白水解酶水解并释放细胞粘附分子是弓形虫入侵细胞必需的一步[1]。Carruthers等发现半胱氨酸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的粘附蛋白MIC2起加工和修饰作用[3]。Conseil提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明显能阻止弓形虫速殖子入侵宿主细胞[5]。也有资料提示,枯草蛋白酶抑制剂、组蛋白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能强烈破坏弓形虫分泌通道和表膜,抑制弓形虫的入侵和生长[6,7,8,9]。
本研究的动物实验结果可表明,Aprotinin、Cystatin、Pepstatin对弓形虫速殖子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弓形虫的形态发生异常改变,从而阻止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同时上述酶抑制剂分别能抑制弓形虫体内的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性,阻止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导致弓形虫体某些生物活性的丧失,代谢障碍、发育受阻、形态改变。
有资料报道蛋白酶抑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人体疾病。Moyle等报道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已用于HIV感染、联合使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疟疾有协同作用效果。
国内文献报道,采用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治疗人类弓形虫感染性疾病,尚未查及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人类弓形虫病的报道。
作者采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Balb/c小鼠弓形虫病,实验结果可说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的发育有明显干扰和破坏作用,弓形虫发育异常,阻止其入侵宿主细胞,同时使用上述酶抑制剂治疗Balb/c小鼠弓形虫病,治愈率达73%以上,能使严重弓形虫病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200h以上,这项实验结果可提示,上述3种蛋白酶抑制剂有望成为临床防治人类弓形虫病的有效生物制剂。
摘要:目的:实验分析蛋白酶抑制剂对Balb/c小鼠弓形虫病的疗效,筛选有效的酶抑制剂,拓展临床对弓形虫病防治用药途径。方法:建立弓形虫病(Balb/c)小鼠模型,观察其患病过程,随机分组,给弓形虫病患鼠选用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未经酶抑制剂治疗的Balb/c患鼠均在患病后90h内死亡,患鼠腹水涂片检查,弓形虫发育无异常形态变化。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Balb/c患病小鼠有8只在患病后200h以上死亡,死亡率占26.7%,患鼠腹水检查,弓形虫发育有一定比例的形态异常。有22只患病小鼠被酶抑制剂治愈,治愈率占73.3%。结论: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入侵细胞有明显影响,对Balb/c小鼠弓形虫病有较好疗效,其中Pepstatin疗效最佳。
关键词:Balb/c小鼠,弓形虫病,酶抑制剂
参考文献
[1] Kami K.Role of proteases in host cell invasion byToxoplasmagondiiand other Apicomplexa(J).Acta Tropica,2004,91:69-81.
[2] Brossier F,Jewett TJ,Lovett JL,et al.C-terminal processing ofthe toxoplasma protein MIC2 is essential for invasion into hostcells(J).J Biol Chem,2003,278:6229-6234.
[3] Carruthers VB,Sherman GD,Sibley LD.The toxoplasma adhesiveprotein MIC2 is proteolytically processed at multiple sites by twoparasite-derived proteases(J).J Biol Chem,2000,275:14346-14353.
[4] Conseil V,Soete M,Dubremetz JF.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block invasion of host cells byToxoplasma gondii(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1358-1361.
[5] Shaw MK,Roos DS,Tilney LG.Cysteine an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block intracellular development and distrupt the secretorypathway ofToxoplasma gondii(J).Microbes Infect,2002,4:119-132.
[6] Que X,Ngo H,Lawton J,et al.The cathepsin B ofToxoplasmagondii,Toxopain-1,is critical for parasite invasion and rhoptryprotein processing(J).J Biol Chem,2002,277:25791-25797.
[7] Song KJ,Nam HW.Protease activity of 80 kDa protein secretedfrom the apicomplexan parasiteToxoplasma gondii(J).Korean JParasitol,2003,41:165-169.
[8]马玉燕,牟瑞丽,王磊一,等.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技术诊断胎儿弓形感染(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0):8-10.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9
我校属于医药类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且医药类的专业课程均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在医药学类职业院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教学在促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医药类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医药学类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医药类相关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根据行业发展与行业岗位的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如药学类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服务等方面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药学类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学类高职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实践教学是医药类职业类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时间上看,从校内学习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结束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从分散的知识学习、单项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到各课程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践教学在学生职业技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制剂实践教学现状矛盾浅析
2.1 制剂生产实际岗位群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学校同一专业教学过程中与制剂生产相关性大的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成矛盾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岗位,药品生产具有延续性、过程性,质量的全程监控性,决定了制药等相关专业所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间虽独立开课有自己各自的课程体系,但必须要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就以中药专业来说所开设的以下课程可以说都是为药物制剂生产奠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GMP实施技术等。这些课程共同服务于制药岗位,互为对方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学生在校学习的前期阶段,涉及到某一岗位群不同岗位中的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分别是以课程的形式独立开课,各课程在教学上往往因分属于不同教研室,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在教学中常常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势开展各自的实训、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同一专业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中相互的联系和渗透较少。鉴于各岗位的关联性,知识、技术的相互渗透性决定的在实践教学中要始终关注这种岗位之间的联系,在技能训练中,在可能的环节,去体现这种联系,共同为同一专业服务的各课程之间要在日常教学,实训中尽可能的找到可联系,渗透的关键点,使学生在校学习、实践期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体会、认识到他们所学的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认识到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2.2 学生制剂实验提取净化工艺过于简单与企业实际生产中前处理工艺相对复杂的矛盾
对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中涉及到从原药材的提取、净化工艺,因考虑到实验教学时间问题,在有限的四节课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体验、掌握相对完整的制剂制备工艺过程,多数情况把原药材前处理工艺设计的相对简单,多数是用水提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设计水提醇沉工艺;随着制剂品种的不断增多,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以及药物要满足“三小、三效”的原则指导下,药品生产企业,对于中药制剂品种的生产,在前处理工艺上,遵循提取与净化处理尽可能的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的原则,企业在制剂制备前处理工艺现状恰恰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教学中强调的,分析有效成分的性质,设计合理的提取、净化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相一致。因此,开展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相互衔接的研究非常必要。
3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必要性
3.1 促进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有机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在中药专业及中药制剂技术专业开课顺序上均是分前后学期分别开课,在开课时间上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属前期课程,在后续课程中药制剂技术实验、实训教学中注重两门课程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课体现药品生产企业制剂生产的过程性,延续性;另一方面,促使、激励学生把这两门课的知识与技能知识很好的连贯起来,学生能充分的体会到不同岗位群各岗位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形成把在校期间所学的各课程相对零散的知识与技能,很好的连贯起来的意识,体验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扩展学生就业的弹性空间。在思想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2 为制剂综合性实验、实训的顺利有效开展打好了前期基础
以具体制剂生产岗位为指导,围绕制剂生产岗位任务,着重针对制剂提取、净化岗位等前处理岗位与制剂成型加工岗位之间的关系,找出中药制剂技术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合适的结合点,为开展制剂综合性实验、实训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药制剂生产各岗位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中药制剂生产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制药岗位。
4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的开展步骤
4.1 整理含各类成分代表中药的典型制剂
为了使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相互衔接的更合理,首先对企业制剂生产岗位进行了调研,联系现市面上销售的制剂具体品种,以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为出发点,以各大类化学成分分类为分类依据,从每一类成分中选择代表性中药,查阅、调研现药店销售及医院临床使用的制剂品种,选择典型的制剂品种,查阅制备工艺流程。设计两门课衔接的模块。如表1。
4.2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开展程序及效果
选择我校08高职中药专业1、2、3班,在中药制剂技术实验教学中设计联系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的实验项目,该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实验前问题的设置,实验中跟踪讨论,实验后及时评估。
为了使学生在思想上把独立开设的两门课程之间形成联系,树立相关专业课之间有机联系的意识,在中药制剂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上选择某些联系这两门课的内容,在理论教学中从典型制剂的举例到某制剂工艺流程中一些环节操作注意事项,注重两门课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主要专业课有关联性的意识,为开展联系两门课的整合实验,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整合实验前,发放了实验、实训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表,表明学生对于实验、实训课有一定热情,在问题“若开展一项能联系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有关内容的实训(比如:用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提取槐米中的芦丁,用制剂技术中制备滴丸剂),你对这种实训的评价是的”,选择“很有必要”的同学占了总数的74%,在实验开展中,选择我校08高职中药专业1、2、3班,每班人数均在40人以上,每班分8组,平均每组5-6人。在实验前,选择代表性中药成分如黄连中的小檗碱,以小檗碱为主药,让学生自行查阅已学过的药化课本,制剂课本相关内容,结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查阅,首先复习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含生物碱类的代表药物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工艺,复习盐酸小檗碱理化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等,根据药化中学习的盐酸小檗碱的性质,结合中药制剂技术中,已学过的剂型,选择合适的剂型,设计制备工艺流程。师生共同探讨。实验课实施中,选择学生设计经教师修改的一些可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展中,盐酸小檗碱由中药化学实验室提供,是学生在药化实验中提取的产品,在中药制剂技术实验教学中拿来当做中间体,继续加工成制剂成品,这样既有利于实验材料的再次利用,有一定节能减排的作用,节约了实验原料,又有利于学生把前、后期课程联系起来,使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此外在制剂实验开展中再设计一些联系两门课的有关问题,实验中跟踪讨论。
实验后及时评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了解此具有整合性的实验教学项目的应用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反映用前期已开展过实验、实训的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产品,来开发、加工成制剂成品,有利于对前期课程(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知识的回顾及对后期课程(中药制剂技术)进一步加深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促学生实现使前后期所学课程形成有机联系。此整合性实验受学生的欢迎。
5 问题分析
5.1 教师方面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相互衔接的研究,及相关项目整合的研究文献报道的较少,无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两门课程的相关教师要多交流、实验开展的时间、项目等方面沟通协调好。因实验模块设计到两门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要不断学习,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
5.2 学生方面
根据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性的课程,大多数都在6、7学期开设,到第七学期,学生面临实习,心中有一定的就业压力,怎样兼顾好在校学习、实验、实训与很好的择实习、就业单位,要调整安排好,此外学生能很好的联系其他有关专业课相关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3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产品量的方面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在实验室进行,属于小试规模,每一小组投料一般在200克左右,成分产品得率有限,故实验后整个产品量不是很多,不足以能满足2个班以上的制剂实验,针对一些得率低的产品,只能有选择性的选择某个班级开展。如何使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所得产品的量,满足中药制剂技术某些项目实验、实训教学,还需进一步交流、探讨。
5.4 教学效果评估方面
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学习的好坏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学习态度如何;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知识面得宽窄;自学的能力;实践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独立见解。因此,不能单靠一张试卷,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教学效果的评价应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把学生的个人创造性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等非试卷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本课题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因多方面原因的限制,采用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6 意义及进一步拓展研究
研究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体现制剂生产的延续性、过程性、质量的全程监控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学生对课程形成整体认识,本项研究有进一步拓展研究的价值,为制剂综合性实训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医药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革探微,卫生职业教育,2008,(21):92-93.
[2]刘德军.围绕产业链建设实训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51-52.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10
关键词:高职中药专业,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动态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课程教学期间, 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中运用与创新。因此, 中药化学的实验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摆在了众多高职院校中药化学教师的面前。
为此, 笔者将高职高专院校中药专业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在我校进行校级教改课题立项研究, 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科学制定考核标准等, 对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中药化学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及标准进行改革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现有高职中药化学教材所开设的实验多属综合性实验, 一个实验中往往包含多种操作技能, 但全面而不够典型。因此,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 我们既充分考虑覆盖面, 又尽可能地安排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和不同操作技能的实验内容, 尤其是针对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有选择性地安排重要化学成分和涉及常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1. 基础性实验。
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因此, 我们首先就安排了针对各项基本操作的训练内容, 包括提取装置 (回流装置、渗漉筒、索氏提取器等) 、萃取装置 (分液漏斗等) 、浓缩装置 (旋转蒸发仪) 、分离仪器 (色谱柱) , 制板技术、纯化技术、定性分析技术 (PC、TLC等) 、定量技术等以及实验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报告书写, 培养锻炼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2. 典型性实验。
经过基础实验训练后, 我们选择安排了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检识鉴定, 即紫金龙中普罗托品和异可利定的提取分离与检识鉴定。一是可以系统训练从中药中提取分离、检识鉴定生物碱成分的各项操作技能;二是紫金龙中含量较大的生物碱成分主要有2个, 且很容易结晶析出, 学生只要操作正确, 经过粗分、重结晶后就能够分离到两种成分的单体;三是此项提取分离技术已得到我们的充分验证, 较为成熟、操作简单、重复性和重现性好。学生做完此实验后, 对探知中药中所含的各种类型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 增强感性认识, 不易产生畏难心理, 能迅速掌握溶剂提取技术、萃取技术、结晶与重结晶技术、生物碱检识及TLC鉴定技术等, 为今后难度较大的不易提取分离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综合、设计性实验.
高职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 主要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等工作, 但对于开发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能为毕业生在今后的继续深造、自主学习以及专业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 安排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4. 编写实施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SOP) 。
标准操作规程 (SOP) 是各种标准化管理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重要内容, 各行业都有SOP的要求。因此, 我们研究组根据本课程标准及行业企业的要求, 组织编写制定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SOP) 》, 常用的技术包括煎煮法的标准操作规程、渗漉法的标准操作规程、连续回流提取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减压蒸馏的标准操作规程、萃取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晶与重结晶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减压抽滤的标准操作规程、水蒸汽蒸馏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吸附色谱的标准操作规程, 等等。通过实施各项实用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进一步使学生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接受规范化、标准化训练, 并与行业、企业的要求接轨。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除改革实验内容外, 改革教学方法也同样重要。我们革新了传统的单纯由教师指导实验教学法。首先, 在班里挑选5名对中药化学非常感兴趣、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 由老师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培训, 实验过程中, 分别把他们安排到各小组进行指导;第二, 安排实验讲解组, 由学生在实验前进行讲解;第三, 指导老师巡视, 观察学生的各项基本操作, 对于操作不当者及时指导纠正。通过改革, 不仅将指导教师从忙于少部分的实验组中解放出来, 而且能够掌握整个实验室各组的实验进度, 又不至于部分小组苦苦等待老师而无人及时指导, 以至于浪费了有限的实验学时, 影响实验教学效果。[1,2]此外, 我们编写了《中药化学技术实用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法, 即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 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因此, 一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水平;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三、科学制定考核标准
长期以来, 中药化学的实验考核一般包括两部分, 即实验报告和实验基本技能, 有的也加入了部分综合能力的考核, 但仍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科学制定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1. 基本技能考核 (占60%) 。
学生对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甚至影响整个中药专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 考核实验基本能力尤为重要。
这部分成绩, 我们设定由平时实验项目成绩 (占70%) 与实验报告成绩 (占30%) 组成。其中, 平时实验项目成绩的评分十分严格, 指导老师和5名经过培训的高年级学生在各组实验过程中进行跟踪考核, 并按照《技能考核标准》打分。
2. 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考核 (占40%) 。
实验课结束后, 安排学时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通常先设定多个实验项目, 学生3~5人自由组成实验团队, 随机抽取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教师按照《技能考核标准》打分。
3. 技能考核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学生掌握所学技能的标准, 可以避免教师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可以有效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保证学生成绩公平、公正, 激发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都设定了近30项测试标准, 全面检测学生实验能力水平, 包括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台面是否整洁、团队是否和谐, 等等。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因此我们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各项基本技能的培养, 有效防止学生纸上谈兵, 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对实验的兴趣, 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 提高学习质量,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珂, 张爱莲, 刘华亮.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 (11) :2678-2679.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篇11
摘要:目的:观察PPE局部用药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烧、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不同药物浓度的PPE软膏涂搽皮肤烧、烫伤创口部位。每2天1次,连续30d。高剂量组药物浓度为低剂量组的2倍,并以美宝湿润烧伤膏作阳性对照组,设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各组小鼠每天均观察其脱痂和长毛时间以及食量和活动度。结果:PPE复方制剂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美宝阳性对照组软膏局部涂搽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烧、烫伤的脱痂时间(P<0.0083)和长毛时间(P<0.01)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结论:PPE复方制剂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烧、烫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PPE复方制剂;烧、烫伤治疗;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3-0036-03
石榴是我省的优势植物资源之一,拥有万亩石榴园的蒙自,其石榴种植面积为全国第一位,产量高,约占全国石榴总产量的30%,而作为占石榴20%~30%的石榴皮还未充分利用,大部分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石榴皮可作药用,传统医学中往往是将其制成水煎液内服或外用,主要用于驱虫、止泻、止血、创面收敛、皮肤感染等[1]。
目前国内对石榴皮在药用方面的研究包括:石榴皮提取物的抗菌作用[2]、抗病毒,包括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3-4]、抗氧化性能[15]及在生殖、避孕方面的作用[6]等等。国际上对石榴皮的研究很活跃。研究内容与国内大体相同,包括石榴皮提取物对胃的保护作用[7]、免疫调节作用[8]、抗细菌作用[9]、抗病毒作用[10]、抗乳腺癌[11]等肿瘤病变的研究以及抗氧化性能[12]等等。
研究表明石榴皮中富含多酚类物质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异槲皮素以及生物碱类化合物石榴皮碱等[13],因而有较强抗菌、收敛、止血及抗炎等作用。据报道石榴皮的甲醇提取物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9~10]。
对近10年来的中文文献检索中,未发现国内有石榴皮提取物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的研究工作;亦未检索到国际上的有关报道。
烧、烫伤治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取石榴皮中具有抗菌、收敛、止血、抗炎活性的成分,辅以具有明确的促进细胞生长作用的云南特产三七[14~15]等中药,研制对烧、烫伤具有实用性强、疗效好的复方制剂,为云南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该药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烧、烫伤实验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PPE复方制剂对烧伤的作用
1.1材料和方法
1.1.1材料
1.1.1.1实验动物ICR小鼠80只,体重18~25g,雌雄各半。由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NO:0000037。
1.1.1.2药物PPE复方制剂低剂量组(Ⅰ号)、高剂量组(Ⅱ号)由昆明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提供,Ⅱ号含药量为Ⅰ号的2倍。美宝湿润烧伤膏,由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出品,产品批号:20050514。
1.1.1.3主要实验仪器(1)混合燃料;(2)秒表;(3)数码相机
1.1.2实验方法 用混合燃料复制烧伤动物模型:小白鼠Ⅱ~Ⅲ度烧伤[16]:用石棉纸板一小块(8×5cm2),中间挖空3×2cm2。将石棉绒板置于小白鼠背上,按住小白鼠,使欲烧区域由挖空处暴露出来。不需剪毛。涂以烧伤混合燃料(配方见后)0.6ml,点火燃烧20s,用湿布扑灭。结果烧伤面积为6cm2,约占体表面积的12%左右,深度为Ⅱ~Ⅲ度,包括皮肤全层、皮下组织及部分肌肉组织,个别可深达内脏。烧伤后,小白鼠两后肢有瘫痪现象,经3~5min进入休克状态,静伏不动,对刺激反应微弱,体温逐渐下降。术后将小鼠均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兼用。两个PPE复方制剂组大鼠,分别于烧伤创面涂PPE复方制剂Ⅰ号和Ⅱ号,阳性药对照组涂美宝湿润烧伤膏,空白对照组不涂药。每2天涂药1次,连续30d。每天观察小鼠的食量和活动度情况并记录脱痂和长毛时间。
1.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方差齐性用方差分析(长毛时间);方差不齐则使用秩和检验(脱痂时间),且检验水准α'调整为:α'=2×α/k×(k-1)=0.0083,α=0.05,k=4为组数。使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包分析。
1.2结果结果显示,PPE复方制剂Ⅰ号、Ⅱ号和美宝对照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小鼠烧伤的脱痂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P<0.0083)。除Ⅰ号外,其它组对小鼠度烧伤后的长毛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美宝对照组的脱痂、长毛时间与PPE复方制剂组均无显著差异(P>0.01)。且空白组小鼠较用药组小鼠的食量减少、活动度减小的时间和程度长而明显。共有6只小鼠因重度烧伤而死亡。结果见表1。
2PPE复方制剂对小鼠烫伤的治疗作用
2.1材料和方法
2.1.1材料
2.1.1.1实验动物ICR小鼠75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提供,合格证编号为No:0000037。
2.1.1.2药物PPE复方制剂低剂量组(Ⅰ号),PPE复方制剂高剂量组(Ⅱ号)。美宝湿润烧伤膏,由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出品,产品批号:20050514。
2.1.1.3主要实验仪器(1)HW.SY系列电热恒温水浴锅;(2)数码相机;(3)秒表。
2.1.2方法取小鼠80只,均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用80℃热水烫20s复制成小鼠Ⅱ~Ⅲ度烫伤[6];术后将小鼠均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两个PPE复方制剂组大鼠,分别于烫伤创面涂PPE复方制剂Ⅰ号和Ⅱ号,阳性药对照组涂美宝湿润烧伤膏,空白对照组不涂药。每2天涂药1次,连续30d。每天观察小鼠各种情况并记录。
2.1.3统计学处理同烧伤,使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包分析。
2.2结果结果表示,PPE复方制剂Ⅰ号、Ⅱ号膏剂和美宝对照组涂药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Ⅰ号外,其它组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烫伤的脱痂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
(P<0.0083);且长毛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的脱痂、长毛时间与PPE复方制剂组无显著差异(P>0.01)。且空白组小鼠较用药组小鼠的食量减少和活动度减小的时间和程度长而明显,结果见表2。
3小结
PPE复方制剂Ⅱ号局部应用有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烧、烫伤实验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结果显示Ⅱ号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烧、烫伤的脱痂和长毛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而PPE复方制剂Ⅰ号仅对烧伤的脱痂时间及烫伤后的长毛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PPE复方制剂Ⅱ的浓度较适合。在本实验研究中未见PPE复方制剂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是比较安全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杜.1995.
[2]张杰,周江桥.张丙炎,等.中药石榴皮对淋球菌感染的体内外抑制作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2):75.
[3]张杰,张丙炎。姚学新,等.应用凝集受体的定量分析探讨石榴皮预防HSV-2感染的作用机制[J].中国组织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4(3):270~272.
[4]罗士德.中草药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J].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6.
[5]李云峰,郭长江,杨继军,等.石榴皮抗氧化物质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4.26(2):144~147.
[6]孙华文,周江桥,张丙炎,等.新型阴道避孕药石榴皮的药理实验研究[J].生殖与避孕,1994,14(5):350~353.
[7]Khennouf J S,Glarzouli K,Amira S,et al Effect of Quercus ilexand Punica gra natim polyphenols against ethanol-in-ducedgastric damage in rats[J]pharmazie,1999,14(1):75~76.
[8]R Gracious Ross,S. Selvasubramanian,S. Jayasundar,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of Punica granatum in rabbits-a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1,78:85~87.
[9]D. Prashanth,M L K.Asha,A.Amit,Antibactenial activity ofPunica granatum[J],Fitoterapia,2001,72:171~173.
[10]T.B.Machado,A.V.Pinto,M. C.F.R. Pinto,et al.In vitroactivity of Brazilian medicinal plants, naturally occurringnaphthoquinones and their analogues,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ntimicrobial Agents,2003,21:279~284.
[11]Kim ND,Mehta R,Yu W. et al Chemopreventive and adjuvant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omegranate (Punica granatum)for human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Treat 2002 Feb;71(3):203~17.
[12]Chidambara Murthy KN,Jayaprakasha GK,Singh RP.Studies on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megranate(Punica granatum)peel extractusing in vivo models[J].J Agri Food Chem 2002 Aug 14;50(17):4791~5.
[13]李海霞,王钊,刘延泽,等.石榴科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2.33(8):765~附2.
[14]王德怀,陈大夫,罗鹏,等.美宝治疗中、小面积烧伤210例疗效观察[J].成都医药,2003,29(2):95~96.
[15]袁新初,周乾毅.烫伤大鼠脂质过氧化改变及三七保护作用的探讨[J].中草药,2002,33(5):446~447.
[16]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1~33.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之探索 篇12
1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中药药理实验大部分是整体动物实验, 首先, 学生, 尤其是女生必须具备接触动物的心理素质, 克服在接触动物方面的一些担忧和恐惧, 这是做好中药药理实验的前提之一。其次, 熟练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规范操作, 如动物 (重点大、小鼠、家兔) 抓取、固定、标记、各种途径的给药方法、取材、常用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等, 教师做好标准化操作示范, 然后监督学生予以完成。部分学生依赖性强, 不乐意自己一个人主动完成实验操作, 就会旁观别人实验, 老师要多多鼓励这类学生, 带领他们多接触动物, 必要时候手把手教学。实验课上, 要坚持少讲多练的原则, 尽量多留时间给学生操作, 对于基本操作要求学生反复练习, 直至能够熟练掌握为止。另外, 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 从试剂和药液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到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实验动物的麻醉等, 可以拓宽同学的接触面,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尽快的开展工作。
2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学生是实验观察与操作的主体, 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设计性实验, 可以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实验效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的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 弄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同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背景知识, 以了解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其次,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包括实验药物的配制、动物用药的计算、分组、给药方案、实验仪器的调试、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都必须独立完成, 并写出预实验方案。
再次, 确定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对每组的预实验方案展开集体讨论, 并结合实验室的现有条件, 确定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
最后, 按此方案完成实验, 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时间的掌控, 使实验能在合理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3 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发表, 需要将成果展示给同行, 为自己和他人的继续研究提供积累和可能的思路, 因此, 科研论文的写作和表达是中药药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实验报告的书写, 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学生认为, 实验报告只不过是交给老师的作业而已, 有些学生不会写实验报告, 如实验项目缺项, 专业术语不规范, 表格五花八门等或者把《实验指导讲义》上的操作步骤照抄一遍, 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罗列一堆, 而全文最重要的实验结论和讨论部分往往不知所云。使有些本科学生直到毕业仍然不会书写实验报告。这直接反映在这些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仍不会记录原始记录, 仍不会使用科学语言撰写科学论文, 所用文字基本上是大白话, 给研究生带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首先, 无论学生还是教师, 思想上要引起足够重视。书写实验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可以初步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 要求学生按照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来书写实验报告:带教老师应就有关中药药理实验科技论文的书写格式包括项目、内容、术语、图表、参考文献等给予学生详细讲解, 尤其注意在实验报告中体现思考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实验报告中, 看到最多的是雷同的实验结果, 简单的结论, 没有自身想法和新意。讨论是实验报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讨论应与实验研究的问题相呼应, 讨论通过该实验是否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 若解决了, 其成功的因素是哪些;若没有解决,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就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同时, 要引导学生联系中医药理论来分析实验结果, 写好讨论和结论部分。在实验报告上交后, 带教老师要认真批阅, 将集中出现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详细给学生进行讲解。
最后, 要落实考核机制。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最终考核形式, 需要建立一套成绩评估方法。中药药理实验课最终成绩由实验设计 (20%) 、实验操作 (30%) 、实验报告 (50%) 组成, 每个部分都应建立一套评分细则。实验课的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40%以引起学生重视。
通过按照科技论文格式来撰写实验报告, 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科研素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方面, 阐述了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提高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建岭, 崔娟.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5)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