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制剂

2024-06-25

医院中药制剂(共12篇)

医院中药制剂 篇1

1 前言

在我国的各大医院中, 中药制剂是其主要的药源之一, 具有很高的独特性、代表性和运用价值, 尤其是某些中药制剂是通过数位名老中医经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和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 都成为了本医院的特色药品, 而这些特色药品又是商业市场无法满足的, 但是在这些药品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的质量问题, 严重影响其药物作用的发挥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对患者的生命安危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1]。所以, 医院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控制, 严把质量关, 对采购到消耗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保障医院的安全用药。以下将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2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处方的选择与运用

决定中药制剂质量好坏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处方, 其是否合理、科学决定了制剂的临床疗效和主要适应症。在对处方来源的管理方面要注重对古方、验方、秘方的灵活运用, 并依照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然后加以取舍, 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要对其生产的可能性、经济性、效用性等加以考虑, 尽量对价格便宜、疗效显著、药材充足的处方加以运用, 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也会创造更好的医疗效用[2]。

2.2 制剂工艺的影响

制剂工艺的好坏也对药品的质量、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具体的制药过程中要对药品特性、用药目的等进行充分的考虑, 然后再根据其不同的质量要求, 适当的选择相应的制剂工艺, 确保医院制剂方法的灵活性, 满足更多的用药要求, 实现医院的有效合理制剂。

2.3 原药材的选配

在中药制剂的具体制造过程中, 原用药材的好坏也会对其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性因素[3]。在原药材的选配过程中, 尽量选择优质、高效、经济的药材, 并对其产地、品种、栽培、贮藏、及采收的方法和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

2.4 制剂剂量的控制与选择

剂量在中药制剂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药品的调制过程中, 要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如:单位剂量、含量进行控制, 以减少含量过高而造成的毒副作用、含量过低而造成药效不足等问题, 以更好的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把握, 实现规范化用药[4]。

2.5 受工作人员素质的影响

在对中药制剂进行生产的过程中, 制剂人员是其主要的执行者, 其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充分的药理学知识对制剂质量的好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们素质的高低也会对中药制剂的质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 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采取严格的审方措施

在制剂工作还为正式开展之前, 要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制剂配方进行的严格审查, 有时为了进一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还可以根据有关程序对动物进行建模实验, 以更好的对临床药效进行验证, 对某些与中医学原理、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处方及时的进行调整, 确保中药制剂的有效性[5]。

3.2 制剂工艺的规范化

在具体的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 要选择合理科学的制备工艺, 对制剂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控制, 对浓缩、提取、精制、分离、灭菌、干燥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关的技术性指导, 确保任何环节都不等出现纰漏, 做到从每个环节上对质量进行控制。

3.3 加强对原药材的控制和管理

在原料的选配过程中, 采取严格的原药材控制措施, 对采购、运输、贮存、搭配、炮制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更好的对质量控制措施加以强化, 使原料药的质量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 减少了因原药材质量存在缺陷而导致中药制剂的质量无法得到控制的问题。

3.4 加强对质量的检测和管理

根据我国有关的药物质量检测标准对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测, 经药检机构检验合格后方能在临床上得到运用和推广[6]。同时, 为了降低检测难度, 可以根据医院具体情况, 对现代化的分析技术加以运用, 如薄层扫描、液相色谱技术等, 以更好的对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完善。

3.5 不断提高制剂人员素质

在对制剂人员素质进行培养的方面可以从以下环节具体展开: (1) 定期开展针对制剂人员的业务培训班, 加强对制剂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 使制剂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 加强医德医风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 (3) 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不断使制剂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 对医院药物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特别是在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更是有更高的要求, 医院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 在制剂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也要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不断推进医院中药制剂的管理模式向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保证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秋明.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9) :129-130.

[2]张国文, 赵剑.探讨医院制剂的管理现状与发展[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 :135.

[3]任海燕, 陈磊尧, 徐志红.医院制剂在我院的应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16) :1906-1907.

[4]王慧敏.医院制剂室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4) :158.

[5]刘德军.对《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同名不同剂型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成药, 2010, 32 (12) :2151-2153.

[6]党锁凤, 李万志, 苟正军.医院制剂“参芪舒心通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7) :158-160.

医院中药制剂 篇2

一、为了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计委《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建立中药处方点评机制,定期检查中药处方并作出评价。中药处方点评小组成员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

(一)处方书写 :

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

6、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1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13、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1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药品用法用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三)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依据《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贵重药品管理办法》对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处方合理用药评价: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初步评价处方中药使用的合理性。

中药发生霉变 医院赔偿六千 篇3

陈某因患感冒到新余市某医院就诊,胡大夫给陈某开具了三剂中药,每剂中药中含有10克射干。原告服用中药后病情不见好转,并且手背手腕多处出现皮疹。几天后,陈某再次找到胡大夫,又开了5剂中药,中药中仍含有射干。次日,陈某煎药时发现中药中的射干已经发生霉变。于是,陈某带着霉变的射干找到医院领导,并陈述其全身出现皮疹,医院得知该情况后向陈某表示了歉意,更换了射干,并给陈某免费治疗皮疹。不久,陈某的皮疹症状消退。可半个月后,陈某感觉咽喉不适,经医院诊断为慢性咽喉炎。此后,陈某不间断地到多家医院检查、就医。陈某认为,自从服用医院出售的已严重霉变的中药射干后,自己出现全身过敏、双眼玻璃体混浊、慢性咽喉炎以及多处脏器受损症状,至今,病情尚未痊愈,精神上也遭受了打击。

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曾委托两级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对陈某出现的症状与服用霉变射干是否有因果关系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均表示无法鉴定,未予受理。判决后,陈某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上诉到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医改体制下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 篇4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2]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3]的出台, 国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 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扶持中医药发展, 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随着“医药分开核算, 分别管理, 核定收入, 超额上交”管理制度的实施, 国家对医院制剂品种有新的要求及国家对医院制剂法治建设逐步的完善情况下, 医院中药制剂工作如何生存和发展呢?在此笔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下新医改体制下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1 采用先进设备, 提高制剂产品质量

中药制剂室除了应具有合适的场所外, 要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4]的需要, 增添相适应的设备, 设备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药制剂生产的需求, 逐步淘汰陈旧的、落后的设备,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以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制剂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采用先进的设备例如: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粉碎机、制丸机、热风循环药物烘箱、全自动胶囊机、包装机等, 使中药制剂生产符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为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制剂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严格制剂管理, 确保制剂质量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把质量控制贯穿于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加强对制剂质量的控制把关, 严把制剂质量关, 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制剂入库,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3 加强制剂与临床科研的配合协作

国内许多著名制剂如丹红注射液、三九皮炎平、三九胃泰、壮骨关节丸等就是由医院制剂发展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字号药品。医院制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配合临床科研提供试验制剂。医院制剂的有关人员应学会主动出击, 平时注重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多彩的医药信息资源, 帮助他们结合临床实际确定研究项目。另外, 扩大横向联系, 吸取医药院校科研成果, 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 搞好医药科研开发。与此同时开展制剂工艺、稳定性、药物配伍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还可以把临床科室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所积累的、确有独特疗效的经验方、秘方, 配制、生产出具有一定剂型的药品, 更好方便患者服用;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 而形成医院医药治疗的独有特色, 这样医院才能在市场改革的经济体制中更具有生命力。

4 把医疗制剂品种纳入医保, 新农合报销范围促进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

建立医疗机构制剂品种评审制度。应成立由卫生部门、药监部门及社保等部门组织的药学、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对医疗机构制剂品种进行评审和论证, 将吸收应该目前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疗效显著、质量稳定、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对促进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加强中药制剂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有许多内容, 新的知识在期待着我们研究、开发。在研究开发中药新品种时, 要以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指导, 认真研究传统的单方、复方、验方、秘方以及剂型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5.1 改革现有剂型, 例如将中药汤剂改进为合剂、冲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气雾剂等。据报道: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 国外一些药厂就对中药进行提取, 改为颗粒剂, 有的中药提取后制成软糖深受患者欢迎。经我院多年的对剂型研究, 临床实践也说明了, 胶囊剂、丸剂、冲剂等剂型受到广大患者欢迎, 主要避免了传统中药的味苦涩口, 服用不便的缺点, 而且吸收快、价廉、携带与服用方便, 又符合中医药理论的特点。因此中药制剂应该向现有药品一样剂型多样化发展, 以便提高疗效、方便患者, 充分满足临床需求。

5.2 根据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认真研究每一味中药, 而每一味中药都有多种化学成分, 其复方的化学成分就更为复杂, 调整人体的功能平衡, 是单一成分, 还是某一类化学成分, 或是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效应, 这就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仪器和设备, 根据其所含不同类药材, 结合各药材已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知识, 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方法, 将其分离成为多个有效部分, 如挥发油、生物碱类、苷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和药理实验, 还要密切配合临床, 根据临床医师用药的经验和体会, 全盘综合分析和考虑。

不仅在制剂品种上要创新, 而且在制剂质量, 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上要经得起考验, 符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 尤其是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得到客观、直接的阐明和有效的控制。

创新品种在临床上要广泛得到医师的好评, 被广大患者欢迎, 不仅要在药品质量上过得硬, 并确有独特疗效, 在这个基础上, 可以作为新药申报, 亦可以申报专利产品, 中药制剂室只有密切配合临床不断创新, 研究开发创新品种, 才能在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6 中药制剂现代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的要求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明确目标的药物治疗的责任性服务规范, 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药学工作新形式。为了适应医院药学工作新模式, 面临市场经济改革的竞争机制, 医院中药制剂要根据市场服务需求, 认真研究、开发具有预防、保健、治疗的创新品种,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传统中医药的发展, 在继承提高的基础上, 还需要创新, 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国际规范, 吸收各国经验, 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药制剂创新品种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临床研究、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中药系列标准规范, 使中药制剂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虽然我国已取得较大的成果, 但中药走向国际市场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应充分抓住改革的良好机遇, 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刻苦钻研, 促进祖国药学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总之, 在新的形势下, 医院制剂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逐步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轨道, 真正提高医院药学工作的水平, 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以适应新医改体制下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医院中药房实习小结 篇5

1、医院中药房实习小结

通过在药房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地熟悉了工作环境,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使我懂得,作为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服务,即使责任,也是义务,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为今后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并且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而努力奋斗。

2、医院中药房实习小结

本人自20XX年7月7日-20XX年7曰31日在中心医院中药房药剂科实习。

每天上午,整理前一天的处方,并统计处方数和调配帖数。从中学习到中医处方的格式、内容及正确书写方法。

工作期间,跟着老师学习审方、调配并核对发药。从中深入学习了审方中的“四查十对”并熟悉了需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给与单包的药品;称量时计数准确;称量结束由老师再次对照处方检查无误才可分药装药;分药要细致、均匀;发药时要核对病人姓名,并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向病人详细说明。

空闲时间向中成药房老师学习成药的剂型、组成、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和贮存,进货时帮药材科老师整理、统计中草药,从中学到许多草药别名。

工作结束时会收拾工作台、调配用具并打扫中药房和药材库。

3、医院中药房实习小结

转眼间,2个月的中药房实习又到尾声了,在主任的安排下,我下个星期要到西药房实习最后的2个月了。又一次的离别是那么的舍不得啊。喜欢上中药房的清静,中药房的中药味,中药房的同事„„这里的一切给我的记忆是那么的深。

从进中药房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像在中心摆药室那样,认真听讲,把任务认真完成,做什么事都要细心,再细心。药房关系的是病人的健康,所以马虎不得。

现在就总结一下,两个月来在中药房的实习生活、工作总结。

在中药房实习期间,我基本掌握了中药房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各种处方的调配,各种剧麻药,毒药的发放,学会了怎么用药称,明白了处方的分类和书写,清楚了哪些是常用中药,了解了有毒性的中药及其危害。

并从中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条理分明的工作态度,中药房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都是需要极大地耐心和坚持,都需要认真的用心的去学、去做。

再者,要感谢小林姐和刘妹对我的热情照顾,她们有什么好吃的,都是预算上我的一份,做什么都会问问我的意见,并没有把我当外来人看待。

在工作上,总是给予我及时的指导,在错误上,并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给我讲解错误在哪,要怎么纠正。对于她们的指导,我都会耐心听讲,谨记于心。

能在临走前跟随她们大忙一场,也是件好事,再次体现我们的合作精神,团结力量。

4、医院中药房实习小结

我在中医院中药房实习已经两个月了,与上个月相比,我对中药房的工作流程熟悉了许多,比如:接单子、看处方和剂量、点药、发药,这些基本工作我都已滚瓜烂熟,称药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但是还赶不上师兄、师姐。我有时会主动给师兄、师姐们帮忙:帮他们接单子、摆盘子、点药、装药;其它科室的实习医生、护士、病人来拿药,我会帮他们拿药,并让他们签字;有时我会主动收盘子、打扫卫生,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领导和师兄、师姐对我的教导。闲暇之余,我会和师姐们聊天,分享他们生活和工作上的趣事,有时师姐们告诉我工作上的事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我都会仔细听,并遵照执行。我真心感谢他们。

总之,这个月最大的收获就是比上个月懂事、成熟了许多,下个月我还要继续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让药房里的同事对我刮目相看。加油!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5、医院中药房实习小结

时间过的真快呀,转眼间我在中医院中心药房已经两个月了,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发现中心药房的工作量是最大的,每天都有许多住院病人的药需要拿,有些单子的长度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长。这里的工作时间与西药房的一样,不同的是:有些药这里没有,西药房有,有些药这里有,西药房没有;西药房中午没人值班,这里有人值班;西药房不上晚班,这里上晚班。我已熟悉了这里的工作流程及常见药的位置,已经能够拿药了。

这里的老师对我都很好,特别是曲老师,她总是安排我做事。我知道她是为我好。她虽然是年纪最大的,但是做起事来,依然是一丝不苟;主管赵老师虽然嗓门有点大,但心地善良。

医院中药制剂 篇6

【关键词】 中药管理;问题;措施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医院中药管理滞后产生的矛盾,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加强中药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化,提高医院中药管理的科学化[1]。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中药管理制度,实现责任到人的实施细则,可以有效改善医药管理中的药品品种混乱模糊现状,保证医院中药质量,提高中药的有效利用率。本文针对医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1 医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中药品种繁多、质量评定标准不统一 目前,中药有2000多种,由于中药命名标准不规范,经常出现一种中药两种品名或者是一种品名两种中药的现象,导致部分医院出现混用和误用的现象[2]。除此以外,部分中药的药效会受到产地的影响,而医院对此并没有制定相关评定标准的现状,不仅不利于医院中药高效采购,而且不利于患者用药安全以及相关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1.2 繁复的中药采购流程 部分医院在进行中药采购时,采用从固定销售单位、熟识药贩等渠道购买中药材的方式,一方面可让部分销售单位因利润诱惑在采购中药材中掺杂假药或劣药,另一方面可导致部分医院采购代表制造假账单提高药价以获取中间利润。部分医院采购代表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无法鉴别中药材的真假,不仅加大管理的难度,而且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1.3 中药管理制度教条化 在制度上,部分医院中药管理制度呈现“教条主义”趋势,只是口头上的空谈,而不会运用到实际中[3]。中药验收制度、存放制度、发药制度均无具体且完善的章程来制约,这就导致中药相关研究的滞后。中药管理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没有相应人员执行,容易导致中药库里中药材发霉、变质。无明确制度化的工作,会让药房的工作人员无法对药品的管理、发放验收等做到具体化,增加了对中药的漏配、称量不准等风险。因此,只有加强对中药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才能将中药药房的工作具体化。

2 针对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医院中药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中药使用的高效率、安全性、合理化,提高患者服用中药的药效价值,进而改善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对中药质量的监测,不仅有利于健全完善中药管理体系,而且有利于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要改革医院传统中药管理体系,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成立质控小组、责任明晰化3种解决措施。

2.1 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促进中药药品的规范化 传统医院中药管理人员进行中药管理时,管理人员一般通过纸笔记录中药材情况,容易出现数据误差,在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的同时,也不利于中药材数据的统计[4]。建立医院中药管理信息化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在查询报表或者系统时,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实现资源共享,使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中药信息化管理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医院中药管理走向现代化进程。

例如,在进行中草药饮片入库登记时,可以建立计算机中药库中药数据一览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利用EXCEL表格建立中药库一览表,通过药效等标准将中草药饮片分成两级,第一级处方药,包括祛风湿、清热、温里、活血化痰、安神等;第二级内服药,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分级别进行数据登记,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材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而且有利于医院工作人员查找、采购药物,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效率。

2.2 成立质控小组,健全中药管理制度 质控小组作为医院中药领导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完善中药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由药库、调剂、炮制和制剂有关部门成员组成。质控小组在改善中药管理制度时,坚持“质量第一”原则,通过验收中药入库情况,规范炮制中药的流程,定期抽查和反馈质量,保证入库中药材的药效与质量。在进行采购中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具有营业执照的个人或者合法经营单位购买,双方签订关于质量的赔偿合同,检查小组要严格把关,查处收取回扣等行为,在保证中药质量的同时实现中药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合理化。

2.3 落实制度到个人化,强化制度的实施管理 在实施医院中药管理时,对于药品的购入、存储、出库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实施制度,清晰地把每一个岗位的相关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将每项任务明确划分到质控小组个人上,并加以实施到位。制度个人化要求质控小组成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应立即查找分工的具体情况,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合理的处罚。对于推卸责任或模糊焦点问题的成员、工作懈怠的成员,按照相关处罚条例进行警告或处罚。医院在将采购好的中药材验收入库前,通过相应的鉴别,对照合同上的质量、规格、数量进行全面检测。无质量问题的中药材入库储藏,有问题的中药材统一送到药检室或当地监测部门进行检测,保证每一份药材和药品的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医院中药管理存在中药材药名混乱模糊、采购流程繁琐复杂、管理制度教条化等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在健全和完善医院中药管理规章制度时,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成立质控小组、责任明晰化3种解决措施,提高中药材品名的规范化水平,健全中药材管理制度,改善中药材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1] 梅全喜,范文昌.医院中药制剂开发的意义研发方向及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8(4):15-16.

[2] 刘素玲.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6):163-164.

[3] 杨秋明.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17(9):63-155.

医院中药制剂 篇7

1 落实科学发展观,抓特色制剂的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在于抓特色。加强医疗特色的技术创新建设,对于医院实现快速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是该院突出特色,而中药制剂又是中西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治疗肾病的中药制剂,正是把肾病专家的传统经典方剂和多年临床经验,按照现代药剂学的方法,由单一的汤剂改进为适应临床需要的剂型的中药制剂,虽不参与市场流通,但因保证疗效稳定和便于患者携带使用,且价格低廉、疗效独特,成为医生和患者的最佳选择,既提高了肾病专科的知名度,为创医院特色品牌起到一定的作用,又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药剂科也因此得到较好的发展。

1.1 中药剂型改进

由于中药制剂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较落后,中药剂型的研究与改进就是保证医院制剂特色的关键。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运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剂型的改进,将传统的汤剂改为糖衣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方便了患者的服用,增加了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1.2 修订质量控制标准

中药(制剂)的初步现代化就是要使配制的剂型标准化,质量标准规范化。根据存在的命名不规范、质量标准偏低、工艺参数不明等问题,笔者增加了非标准制剂中,中药复方制剂的鉴别、含量测定、急性动物实验等项目,补充了中医理论对处方的论述和临床效果。还对药用原料、辅料的标准、包装材料,都有了明确的质量要求。

1.3 中药新品种的研发

注重中药新药开发与中药新剂型的创制是提高中药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根据部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笔者研制了《复方伸筋草搽剂》、《抗感冒颗粒》等,受到部队官兵和广大患者的好评。

2 特色制剂的开展促进了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

2.1 开展特色制剂有利于中药制剂室的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药事业的不断进步,笔者所在医院中药生产也摆脱了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通过研究开发中药的新剂型、制备生产新制剂,改变了中药制剂室设备陈旧、剂型落后、房屋简陋的落后面貌。在当前人员编制减少,制剂室的作用弱化的形势下,由于笔者利用面向临床的优势开展医院特色制剂的制备,使得医院对药剂科的技术发展一直给予了重视和资金方面的倾斜。

2.2 开展特色制剂有利于中药制剂室的技术开发

医院的特色制剂是新药开发的摇篮,特色制剂的开发为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提供了有效手段。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室把“技术开发”作为发展方向,努力开发特色制剂,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行新品种、新配方的研究和开发。将原有的中药传统和汤剂,通过对处方复方成分的重新评价和筛选,进行成分增减、剂型改造、完善制备工艺、补充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制剂质量的稳定性,保证临床疗效。针对部队平时训练伤和施工中急性腰扭伤,膝、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腰部组织损伤等病痛,依据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室的优势,研制了《复方伸筋草搽剂》,对保证部队训练和学习,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并获得了军队医疗科技成果奖[2]。

2.3 开展特色制剂有利于科室的人才培养

制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身心健康和临床用药安全,而药师素质的高低,则是影响制剂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配备具有责任心强的药学专业人才,保证配制人员具备大专以上的药学学历。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室的建设与特色制剂的开发,也推动了科室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药剂科的10名本科生中,有4名毕业于中药专业,全部在中药制剂的岗位上工作,保证了中药制剂技术力量的稳定。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尤其是对GMP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本行业的最新知识、技术动态及综合知识,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该院采取轮流送出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班的方式,去年还送一名药师参加了中药药理研究生班的研修,使他们尽快成为科室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中药制剂技术的延续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加强了制剂各道工序员工的技术培训,实现操作规范化、岗位职责化,有效的保证了制剂的质量。

2.4 开展特色制剂促进了设备更新

优良的制剂,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设备,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加和更新制剂过程中的设备。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特色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中药制剂室的设备和制剂检验仪器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制药设备、药检设备由原来不足3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百万元以上。近五年新增了中药提取、真空浓缩设备,高效万能粉碎机、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药用自动抛光剔废机等。药检设备也由原来只有显微镜、天平,发展到今天拥有的液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智能崩解仪、自动滴定等。既满足了特色制剂的制备、检验工作,也为科室和医院医、教、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5 开展特色制剂在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方面的作用

中药制剂室的建设和特色制剂的发展,在应付突发事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的作用。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的特殊时期,中药制剂室的同志连续数十天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保证了全院干部、战士、职工、家属和施工连队的官兵及时服用预防性中药制剂。在部队的海训任务和实兵演习中,该院自制的《抗感冒颗粒》《复方伸筋草搽剂》,都对减少非战斗减员,保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中药制剂室发展的方向

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医院制剂管理的法定要求,《医院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制剂配制许可条件、配制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也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准入。我国中药的生产工艺过程虽有一定的进步,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化生产过程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医院要想保持制剂室的存在,就要按照管理办法,使中药制剂室的面积、设施、环境等符合GMP要求。比如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室其中片剂、颗粒剂、蜜丸以及包装、实验、检验都需要不同的设施和生产单元。同时,还要增添生产设备,提高制剂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这些高成本的投入和维护与目前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室生产的品种和产值都不能成正比。更因为部队编制、体制的改革,使得人员变更频繁,给制剂室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努力使特色制剂向为患者服务、向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方向发展。

3.1 继续贴近临床,加强新品种的开发与研制

临床治疗的需要,就是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医院专科用中药制剂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笔者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发展、根据临床需要、部队需要,收集各学科的“偏方”“验方”加以提炼,开发出应用简便、疗效确切的不同专科的特色制剂。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以临床制剂为发展方向,把研究重心放在研发、配制临床急需的品种供应上[3]。

3.2 药制剂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要进一步规范

笔者所在医院的特色制剂均为医院自行研制,生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与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标准偏低、制备简单、产品均一稳定性低、储存条件与有效期制定不规范、安全性有效性无法验证等问题。因此,要按照国家、国际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真正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可控、稳定。

3.3 做好、做精已开发的品种

做好、做精已开发的品种。(1)开展中药制剂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研究,研究药物剂型与疗效的关系,为新剂型与新制剂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2)力求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阐明和表达中医中药的理论,采取现代药物临床常用的“随机分组”“对照”“双盲”“多点观察”等科学试验方法获得科学数据,肯定中药制剂的适应症、功效和用途(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总之,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室与国家大环境相同,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虽然国家对医疗机构制剂采取不鼓励的政策,并从多个角度强化监督管理,但并不证明医院制剂就很快消失。只要认清现状、改变思路、顺应临床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开发具有医院特色的制剂,就能够创出自己的品牌特色,走出自己的新路,与现代制药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中药新药与制剂将是二十一世纪中药研发的点[4],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摘要:从发展中医中药的角度,提出中药制剂室存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笔者所在医院多年加强中药制剂室建设,开展医院特色制剂的制备,阐述对医院建设、技术开发、人才培养、设备更新和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中药制剂室,建设,中药别剂,制备

参考文献

[1]刘铭.适应医疗消费需求打造军队疗养院品牌.中国疗养医学, 2004,13(1):59.

[2]罗朝利,曲军,张巍,等.扭伤灵搽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1999,10 (1):67.

[3]刘阳,徐红,郭绍来,等.医院制剂与上市商品药物的价格比较及其对军队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的影响.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8(1):99.

论医院制剂现状与发展 篇8

1 医院制剂的特点

1.1 历史悠久, 肩负过重要的历史使命

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 就已有汤、丸、散、膏等剂型的记载, 到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 已记载各种中药剂型近40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我国中医在制剂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些技术至今还在沿用[3]。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医院制剂开始发展至今, 医院制剂在保障临床用药、弥补市场药品供应不足、培养医院药学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和为医院创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在医院评级活动中, 医院制剂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医院制剂室是开发新制剂、新技术、新材料的实验场所。在我国由制药厂研发一个Ⅰ类新药需时约10年, 花费近千万元;研发一个Ⅱ类新药需时约5年, 花费上百万元。而医院制剂大都来源于多年临床验证, 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为研发新药、改变药物剂型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能减少新药与新剂型的研发费用与周期[4]。医院制剂室也是培养医院药学人员并提高其技术素质的基地之一。医院制剂室可发展为全胃肠外静脉营养室、静脉输液配制中心、化疗药物配制中心、肠内营养调配室等, 以更好地实施药学服务。

1.3 和临床医疗紧密相连

医院制剂工作与临床医疗工作直接关联, 适应性强, 可以生产性质不稳定、价廉、不适合药厂生产、不易贮存和运输的品种, 能及时满足和调整临床需要。很多制剂都是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成的比较成熟的制剂, 是临床一些有名老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 如果能以现代的提取精制手段做成一定的剂型, 再辅以先进的分析方法进行质控, 就会造福于民众[5]。医院制剂工作处在医院内部, 与临床医疗工作直接关联, 适应性强、灵活性大, 能及时满足和调整临床需要。

1.4 医院制剂价格低廉

医院制剂以临床需要为经营宗旨, 临床上需要多少, 就生产多少, 这种以销定产的产销模式可以避免因产品积压及药品过期而导致的浪费,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医院制剂直接凭医师处方经药房向患者销售, 产销环节简单, 无需各种宣传费用。医院制剂销售渠道较为固定, 产品无需精美包装, 又享受国家免税的优惠, 能降低生产成本[6]。医院制剂具有较为简单的包装, 其总成本是比较低的, 其流通费、库存费、损耗费也较少, 周转快, 直接经济效益好, 可为患者节约药费开支, 减少资源浪费。

1.5 疗效可靠

医院制剂有疗效确切的处方, 经过反复临床观察验证, 具有安全和疗效上的保障。凡是有能力生产制剂的医院大都拥有自身的“拳头产品”。院内制剂大多数是根据本院有名老中医或专科的临床经验探索出来的, 市场中没有可替代品, 具有治疗作用明确, 专科特色强, 毒副作用低等优点[6]。许多医院就是靠一种或更多的院内中药制剂形成特色和优势, 从而带动一个专病专科甚至整个医院的发展。

2 医院制剂的现状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并实施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GPP) , 为医院制剂的管理、制备及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使得医院制剂的配制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了相应的提升, 制剂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7,8], 但医院制剂仍存在不足与问题。首先, 医院制剂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1) 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没有做到完全检测, 有些只做了一部分, 有些就只有厂家的质量报告单, 无法在源头上真正控制质量。 (2) 很多医院制剂的生产处于手工或半自动状态, 生产条件及要求达不到《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GPP) 标准, 设备落后、工艺简单、包装粗糙, 有些工艺缺乏关键性数据, 缺乏稳定性试验的验证, 制剂质量不稳定。 (3) 与《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相比, 医院制剂的标准过于简单[9]。其次,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25条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并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置。”这样医院制剂经过数次整顿验收和多次提高换证验收标准, 医院制剂的规模、品种、经济效益都在逐年缩小。再次,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GPP) 的规定和要求, 促使医院制剂室必须改进硬件设施, 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制剂质量, 这无疑增加了医院制剂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检验成本、管理成本) 。加上大部分品种由于受需求量的影响, 一般批次少、产量低、设备闲置、利用率低, 但为了满足临床需要, 又不得不无利润甚至亏本生产医院制剂[10], 因而很多医院放弃了研制申报, 使新制剂越来越少, 院内制剂品种减少。最后, 长期受“重医轻药”观念的影响, 医院制剂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日常工作仅以保障供应为主, 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业务交流, 业务知识也仅限于现有制剂。由于医药工业的发展, 医院制剂生产规模不断缩小, 制剂队伍人员不断减少, 制剂技术队伍人才不足[5]。由于上述几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医院制剂GPP不能达标, 因此必然会被停产、整顿、改造。

3 医院制剂的发展

3.1 认真执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GPP) 是医院制剂配制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重要文件, 对加强医院制剂管理, 保证制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配制出优质的医院制剂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 在医院制剂配置的各个环节, 务必要以GPP为准绳, 保障医院制剂质量,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11]。

3.2 改善软、硬件设施, 严格质量管理

软、硬件的建设决定了院内制剂的质量。随着《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GPP) 的达标和认证, 对医院制剂室的软、硬件条件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医院要按照GPP的要求, 首先, 进一步加强制剂室的软件建设, 要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GMP管理体系, 制订健全制剂操作规程、规范规章制度的同时, 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提高制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水平, 逐步改变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条件, 为提高制剂质量奠定物质基础[12]。其次, 要加强组织机构、生产工艺、记录、制度等软件建设, 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制剂质量。同时, 对制剂的生产工艺、成品检验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 对每批药品应从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杂质限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以便临床使用[13]。

3.3 组建区域性制剂中心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并完善药品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 对医院制剂的生产和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 组建区域性制剂中心日益重要。在特定的区域内设立独立的制剂中心, 其生产的品种分销于多家医院, 这样就扩大了使用范围, 使得医院制剂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加强了各医院之间的合作, 使得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14], 增加了制剂规模, 集中了人力、财力、设备, 提高了管理水平, 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医院如果要申报新的制剂, 可以通过制剂中心申报, 利用制剂中心现有的生产和检验设备, 完善工艺设计、制订质量标准和进行稳定性研究等, 为新制剂的申报提供物质基础[15]。

3.4 加快人员培养, 提高人员素质, 调动人员积极性

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了高技术的人才, 才有高科技的发展[15]。加强人才培养, 完善人才结构的梯队配置, 对于医院制剂的长远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药剂人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改进药物剂型, 开展药物研究, 全面提高药品质量;加强继续教育和药学新知识的学习, 更新知识, 开拓思路, 在实践中创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积极开展制剂的研究工作, 充分发挥医院制剂的医药结合特长。科研来源于临床又应用于临床, 通过改变剂型和改变给药途径、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制剂质量及控制标准。

3.5 发挥优势, 开发特色制剂

在利益驱动下, 许多医院制剂室盲目扩大生产, 造成生产品种、规格和正规药厂重复, 但又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使得制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 医院制剂必须缩小规模, 停止生产和正规药厂重复的制剂。每所医院都有自己的传统制剂, 一些传统制剂还具有独特的疗效。对那些常年使用、经久不衰、已成为标准制剂的品种应继续保持下去, 对其中的部分制剂还可应用制剂新技术和提高制剂的质量标准使其成为疗效可靠、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质量可控的新制剂[4]。注重科研建设, 使药学、临床和生产科研三位一体, 相互促进和提高, 让制剂室由传统的供应保障型向技术开发型发展[9]。对医院来说, 特色制剂是配合医院特色医疗的重要内容, 医院制剂室很有必要对医院制剂进行研究与开发, 这样既可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又可为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3.6 提高药品质量,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现代医院药学的格局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在这一模式下要求药剂科不但要加强临床药学学科建设, 而且还要针对个体患者的调剂保障, 在医院制剂和处方设计上下功夫。给药方案的个体化应该是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 实现功能的转变, 充分体现了医院制剂紧贴临床的优势, 才能使医院药学真正发挥作用[6]。进一步完善医院制剂的生产条件, 不断提高医院制剂的包装及整体质量, 进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院内中药制剂应通过生产资格的认证, 建立严格的生产质量检验程序, 并逐渐向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靠拢, 以保证制剂质量, 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 结语

浅谈医院制剂的发展策略 篇9

1 医院制剂的现状

1.1 医院制剂自身存在的问题

(1)医院制剂室硬件设施落后。多数医院制剂室硬件设施差,厂房面积小,设备落后,专业人员少。这些因素对医院制剂的配制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制剂室管理不规范。医院制剂由于品种多,批量小,且许多制剂为医院自拟处方、自拟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混乱,所以在管理配制、质量控制上有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制剂室的健康发展[1]。

(3)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很多医院制剂室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不利于制剂室的规范管理[1]。

(4)制剂安全性、疗效不确切,科学评价不足。医院标准制剂和非标准制剂,尤其是特色制剂如中药制剂,缺少现代新药审批所要求的药理、毒理等试验依据。

(5)制剂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因受用量及使用范围的限制,医院制剂的生产难以持续,加之聘用人员的专业层次和岗位的频繁更换,岗位培训和操作规程的落实不到位等,使制剂的质量不稳定[2]。

1.2 外界影响

(1)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从医院制剂的申报入手,提高了对医院制剂的要求,将医院制剂的审批逐步向药品审批标准靠拢。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提高医院制剂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对医院制剂的发展带来了更严峻的考验。

(2)随着我国大型现代化制药企业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品种的日益齐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临床用药需求。越来越多的药品可由专业化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由发达的医药商业网络提供快速、便捷的供给平台,使得医院制剂的品种和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

2 当前医院制剂存在的必要性

医院制剂的产生源于我国制药工业的落后。即使在医药生产空前发达的今天,也还是有一些医疗急需的产品由于用量小、利润低而属于医院独有。即便面临投入远远大于产出的窘境,制剂拾遗补缺的功能在现阶段医院诊疗活动中仍然不可替代。尤其对专科医院,从各方面来讲,医院制剂都有许多存在的理由[3]。

2.1 医院制剂是医药市场的有效补充

医院制剂具有流通周期短、中间环节少、直接面向患者、仅在医院单位内部使用、可追溯性强等特点,一些效期短、稳定性差但临床治疗又有需要的药品,不适合大药厂工业化批量生产,只适合医院生产[3]。

2.2 医院制剂与临床密切结合

大部分医院制剂是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传统中医中药的一些经验方、保密方,极受患者喜爱,需求量大,但在没有开发成新药前,都是作为医院制剂应用的。医院制剂密切结合临床,易于改进和提高,适应性强,能及时满足临床医疗需要[3]。

2.3 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

医院制剂来源于临床,并经临床多年验证,具有较确切的疗效,也总结了较多的临床试验数据及急、慢性和毒性试验数据,为新药研发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医院制剂也是新药研发的摇篮。医院药学人员通过研制开发临床切实有效的新品种、新制剂,能增强医院药学的服务功能,培养和锻炼人才、满足临床需求[4]。

3 医院制剂的发展策略

3.1 医院制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3.1.1 研制和生产特色制剂、专科制剂

各医院在医疗上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上也应有自己的专长。首先,医院制剂紧贴临床,能直接反映医院的特色与专科优势。医院药学人员应充分利用本院医疗专长,与临床医师合作开发医院特有的制剂,为医院及制剂室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其次,随着医学监护与药学监护的深入开展,给药个体化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推崇。医院制剂可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调配出针对该患者疾病的制剂,真正做到给药个体化,利于患者的康复。

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的进一步落实,医院制剂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已不现实,市场上药品的供应品种越来越齐全,已经造成医院制剂不同程度的萎缩,包括品种和数量的减少。医院制剂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临床,从“生产供应型”向“医疗服务型”和“技术研究型”方向转变。

医院制剂必须从临床需求出发,以患者为中心,对临床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跟踪,对现有制剂处方重新筛选,要充分利用临床优势,不断开发、创新特色制剂,研制出患者需要和市场无供应的特色新品种,实现医院制剂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制剂临床验证效果显著等独特优势,集中精力开发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特色制剂,保留那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技术含量高、疗效确切的制剂,有针对性地加大这些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要充分利用医院密切结合临床的优势,着眼新制剂、新剂型、专科制剂,使医院制剂不断向安全、有效、稳定方向发展[5]。

3.1.2 发挥中药优势.开发特色制剂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6]。医疗机构对中药制剂的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医疗机构中药物制剂从成方、验方开始,以临床为依托的,开发临床的协定处方或验方,研究医院的特色品种。医院的药学人员可随时请教院内的名老中医,把一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协定处方、单方、验方、祖传秘方或少数民族药方等加以收集筛选,改为适宜剂型,并逐步摸索出不影响原药有效成分的制备工艺,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在本院应用中不断收集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资料,积极研制新制剂,开发新药[7]。

3.1.3 力争成为新产品的研发基地

医院制剂应成为新产品的研发基地。医院制剂在药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医院具有信息密集、临床用药发展动向了解及时、可取得第一手资料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作为评价生物有效性指标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在医院也易于进行,这些均为新制剂、新剂型的研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注重科研,药学、临床、生产科研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和提高,是医院制剂的优势。在实践中,应充分运用现代药剂学新理论、新技术、新辅料,努力开发新制剂、新剂型,力争成为新产品的研发基地[8]。

3.1.4 建立区域医院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相关主管部门可在某个城市或地区,选择1个或数个制剂用量大,硬、软件设施较好的医院,建立区域医院中心制剂室,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进行修建、管理,以灭菌制剂为主,生产各种医院制剂。除满足本院需求外,允许提供给本区域内不生产制剂的医疗单位,实现资源共享[9]。

3.2 对医院制剂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制剂质量取决于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每种合格的制剂都是由制剂人员正确操作生产出来的,人是影响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制剂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把住制剂质量关。

3.2.1 对制剂生产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医院制剂的生产队伍必须由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药学技术人员组成。同时需要配备一个对生产情况具有监控和指导能力的药检班子来确保药品质量。

3.2.2 岗位培训和质量教育

医院应对参与制剂室工作的药学技术人员根据生产特点和个人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和质量教育。可采取轮训、脱产学习、业务考核、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再教育活动,以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和更新专业知识,迅速提高制剂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学习,使每个工作人员都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始终做到“一切行为有标准、一切操作有记录、一切过程可监控、一切差错可追溯”,以保障生产出合格的制剂,杜绝各类差错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认真做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不断提高实习生的质量意识[10]。

3.2.3 继续教育

医院制剂品种越来越多,随着国家扶持中药发展,中药制剂品种也越来越多。中药制剂作为中医特色必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但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仍相对落后,很多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医院制剂室工作人员不能只满足现有知识水平,应不断接受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药物制剂水平,以适应医院制剂发展的需要。

3.2.4 加强对新政策、新法规的学习

医院制剂的新政策、新法规对医院制剂的配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医院制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医院制剂室工作人员应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各项法规,深刻认识到这是提高制剂质量,是医院制剂得以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根本保证。

3.2.5 熟练掌握药学服务技能

作为医院制剂室,服务临床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所以,制剂室工作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向患者提供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药物的服务理念;要经常到药房和临床科室了解医院制剂的质量,收集医院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虚心接受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医院制剂的质量和生产水平[12]。

3.3 加强对医院制剂的管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医院制剂要想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除要加快自身软、硬件设施建设外,还要结合新标准、新法规,尽快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加强对制剂质量的控制,进一步把好质量关。

总之,医院制剂面临很多挑战,我们应根据自身环境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加快人才培养,逐步适应现代化的制剂管理要求,并能运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小庆,方曙,盛炳义,等.医院制剂室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4);31-32.

[2]方建国.医院制剂再注册后的发展方向[J].中国药房,2008,19(1): 31-33.

[3]马尔丽.中国医院制剂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策略[J].中国药事,2007,21 (9):713-q15.

[4]林伟萍,刘丽仙,吴明东.对我国医院制剂存在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业,2007,16(2):51.

[51李晓云,李婉珺.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制剂的发展思路[J].甘肃科技, 2010,26(24):149-150.

[6]关爱武,徐宏彬,李玲.现时期医院制剂发展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240-241.

[7]周志祥,周茂万,代大木.医院中药制剂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70.

[8]李小明.医院制剂的新定位[J].中国药房,2006,17(8):586-587.

[9]张旭鹏.医院制剂萎缩的成因分析与前景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 2008,5(26):98-99.

[10]陈淑萍.医院制剂室逐渐萎缩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A):157-158.

[11]任贻军,高逢喜.医院制剂的存在与未来的发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4):618-619.

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的现状 篇10

1 目前医院中药事业的总体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中医工作高度重视, 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特别是在倡导健康绿色生活的今天, 中药日益受到人们和更多医生的关注, 中药因无化学毒害等优势, 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比重也日益扩大。但是, 由于近百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老中医文化的漠视, 中药药事管理模式采取西药管理模式, 中药药事管理基础较差的问题日益突出, 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2]。

2 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现状

2.1 国内中药材市场存在的现状

目前中药材原料供应品种混乱, 质量欠佳, 中药饮片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炮制工艺技术和制度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产品的发展。同时, 过度开发利用野生药材资源已经造成一些珍贵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 药材的研发和利用还不充分, 中成药的提取水平低, 严重浪费原药材, 致使中成药价格偏高, 现有的中成药制剂中传统剂型所占比例偏大, 新剂型严重不足,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 药理研究资料不充分,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突出, 均影响了中成药的推广和应用。

2.2 医院中药管理效率低下

受到中药材本身的性质、包装不统一、储存周转不利等因素的影响, 中药药事信息化管理的程度普遍较低。目前很多医院的中药管理工作仍采用手工登记或部分实现计算机管理, 尚未实现药品管理数据的共享, 大量数据和动态信息很难及时、全面地获取, 信息化程度偏低造成了统计、盘点、拟定计划等操作管理工作的繁琐, 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缺乏完善有效的中药药事管理模式, 使医院中药库存量、流动资金占有量和药品损耗成本显著增加。

2.3 中药药学人才缺失导致发展水平滞后

从全国医院药学整体发展水平来看, 中药药学学科发展缓慢, 远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一些医院只重视西药的发展规划, 忽视对中药药学的建设及中药人才的引进, 重西药轻中药的现象仍然存在。管理体制紊乱、设备陈旧、中药师素质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中药药学的发展。中药房的工作人员至今还停留在简单的调剂操作阶段, 对于提供合理用药咨询、药品信息管理等问题不予重视。同时, 单独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药学部门由于缺乏医学知识, 很难独立完成现代医院药学要求的工作, 临床药师制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但发展水平的缓慢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3]。

2.4 医院制剂创新和科研缺失

医院制剂是配合临床研究、治疗和应用具有本院特色的临床制剂, 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补充,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及时、灵活、方便的特点, 是医院药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 大多数医院对院内制剂不够重视, 以盈利为目的, 制剂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基本停留在手工操作或半自动化,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制剂室条件简陋, 管理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要求相差甚远。

3 医院中药药事管理创新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和调剂

完善中药准入准出制度, 应严把入库、在库、出库、药房四道关, 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药品质量管理是药房服务工作的重心, 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 加强中药材质量检测验证体系,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中药调剂人员担负着确保临床疗效的重要任务, 涉及中医诊断、药品安全、用药合理及法律责任等各个方面,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把好中药调剂审方关、确保用药合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完善药剂学科建设, 是推动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途径[4]。

3.2 中药管理信息化和药房自动化是未来的必然发展之路

加大对中医药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中医药信息产业化是发展扩大中药产业的首要任务之一[5]。中药管理数字化建设实现从药品采购、贮存、发放、信息跟踪等方面全面实行计算机监控, 能及时掌握各类药品消耗动态数据, 按时按需订制药品采购计划, 快速解决药品紧缺与积压的矛盾, 掌握用药规律, 掌握药品市场动态和供求信息。同时, 中药管理信息化和药房自动化对于加快医院资金周转率、降低成本、减少损耗均有巨大帮助。有研究发现, 自动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发药模式,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强度, 使空间布局更合理, 差错减少, 但应注意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自动化药房是国内医院药学发展新的趋势[6]。

3.3 强化临床中药学服务

临床药学工作应利用现有的药学资料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工作, 对加强医学与药学联系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中药成分复杂, 质量标准不完善, 因此及时收集中药不良反应情报资料, 加强同医生及患者的沟通尤为必要。在药品的调配与管理上, 核心理念也逐渐由“面向药品”向“面向患者”转变, 改变药师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 药师要走出药房、走向临床、走近患者身边, 对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中药药事管理对于优化药事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7]。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采取窗口咨询、远程服务、走向临床等方法, 创建中药药事咨询服务模式, 建立药师与患者的交流平台, 改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质量。通过实践, 促进中药专业人员深入学习, 提升服务能力, 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等具有积极作用[8]。

3.4 加大科研力度, 提高制剂质量

医院制剂应去粗取精, 重新评价并保留特色品种及有规模、有效益的精品品种, 将生产工艺进一步现代化, 外包装进一步规范化, 持续优化疗效好、用量大的品种。同时, 充分利用人才优势, 加大科研力度, 紧密结合临床与患者的需求, 研制开发有效、效益佳、现代化的新制剂、新剂型。应争取在外用药物、特色制剂方面有所突破、创新, 为临床用药提供新品种;并加强制剂的优化和临床疗效观察, 医院制剂中疗效好、剂型独特的品种可能会开发成新药和非处方药。

4 结束语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政策精神, 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及的“药事服务”是指:向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用药方案以及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9]。中医药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中药作为自然界的产物, 其与人的身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医院药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药事管理工作, 应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专业的、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上, 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在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化的同时, 体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价值。切实转变工作思路, 提升中药药事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从而适应新形势下临床药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实现为患者健康服务这一最高准则。

摘要:中药药事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手段, 为我国医院药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我国医院中药药事管理创新发展的新策略。

关键词:中药,药事管理,药学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冷晶.浅谈药事服务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7) :78-79.

[2]董军.基层中医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的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 2012, (23) 24:2293-2295.

[3]梅全喜, 曾聪彦, 钟希文, 等.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我院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 2012, 23 (31) :2881-2884.

[4]梁伟, 齐维, 石熙.对医院中药处方审核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9) :327-328.

[5]李彦文, 赵英凯, 崔蒙, 等.加强中医药信息产业化, 推动大中药产业健康发展[J].中国药房, 2013, 24 (7) :577-579.

[6]顾继红, 缪丽燕.自动化药房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J].医药导报, 2013, 32 (2) :273-274.

[7]鲁焱, 钟发康, 黄明玉, 等.加强中药药事管理,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 (11) :1047-1049.

[8]吴忠义.中药药事咨询的管理与实践[J].中国医院, 2012 (5) :69-70.

浅谈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篇11

1 饮片评价标准

1.1性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以下简称《药典》)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质及非药用部分,其色泽、气味、水份等均符合《药典》要求。

1.2片型:符合本药片型的规格,厚薄均匀、表面光洁、异型片不得超过10%[1]。

1.3水份及药屑杂质等符合《药典》之规定。

1.4炮制类饮片的炒、炙、烫、蒸、煮、煨、煅、发酵,其外观、水份、药屑杂质等符合《药典》及《通则》之规定要求。

2 质量评价控制及流程

2.1 组织机构

医院专门成立了由药事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中药饮片评价领导小组,并且建立了由药剂科相关人员及高年资中医中药学专家组成的中药饮片评价工作专家库。每次评价工作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7人(须单数)组成工作组,评价结束后由药剂科统一汇总评价结果并报至评价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本次评价饮片配送厂家,采购部门执行。

2.2 评价工作流程

2.2.1 根据上年度中药饮片用量情况及库房存货量,每月中旬库房提出本月拟招品种,采购部门通知各招标企业于规定日期送样品至中药库,同时将报价单封存留采购部门。

2.2.2 抽取的评价工作人员于规定时间统一集中库房参与饮片评价工作。首先由中药库工作人员为各企业及样品编号,该号贯穿于整个评价工作过程。第一阶段由评价工作人员对各样品对照《药典》及《规范》标准和我院用药习惯从产地、性状、片型、水份、药屑杂质、试验等方面进行全面质量评价,对质量优居前三位的样品予以保留,其它样品直接出局。第二阶段由采购部门对照编号公布每个品种质量前三位的报价,评价小组人员本阶段将质量与价格结合采取“在质量优质稳定的前提下,采购同比价格低”的原则。药剂科按第二轮评价结果保留前两名,并将饮片评价过程及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院中药饮片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待审定后按结果进行采购。常用饮片每次计划采购一个月的用量,以避免饮片积压和保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一个采购周期内,如果饮片市场价格波动大于30%,当月可进行再次评价。

2.3 中药饮片验收

2.3.1 人员 中药饮片的验收是保证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关口,验收人员需要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能力过硬、且鉴别经验丰富、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从事中药工作30年以上的老药工。我院验收由一名副主任中药师负责,两名主管中药师和一名从事中药专业三十一年的老药工共同参与验收。

2.3.2 验收项目 对集中评价的饮片品种从质量、包装、标签、与留样样品的相符度等方面进行详细验收。上述条件完全符合要求的,做好购进验收记录后存入药库合格区;上述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拒绝入库并做好退货记录。我院运行近一年来,共退货3次,涉及13个品种。

2.4 贮存保管

贮存保管是避免合格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改变的主要环节。饮片发生质量改变,不仅影响临床的安全和疗效,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验收合格的中药饮片,根据其性味特点、药用部位、用量大小、炮制方法等分门别类加以储存。为了保证良好的保管环境,随时保持库房整洁干燥,对仓库的通风、调湿、调温、防潮、防虫、防鼠条件和设施经常观察记录。每年6月-10月对重点品种进行每周一次的重点养护,确保出库饮片的质量。

药库对药品实行“先进先出、发陈贮新”的出库原则,药房根据出库单,后领入药房。

2.5调配和复核

药房调配和复核是把好饮片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患者服用饮片前的最终质量监控过程。所以,监控中药饮片质量是调配和复核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在药房的质量控制,务必做好药房的各项养护措施,及时清洁工作场地和操作台面。根据饮片调配频率和药品质地,合理排列药斗,贴好每味药的正品正名标签,避免串斗现象发生,这样既能提高调配速度,又能有效避免调配误差的发生。每剂中药的调配称重误差控制在+5%以内[2],每周科室质控负责人随机抽验。

复核人员均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每张处方都要认真复核。复核内容包括处方禁忌、处方用量、饮片与处方药品是否相符、药味多少、调配称重等,特别要对每味药的饮片质量进行再次检查,合格后才可发药。

3结论

我院开展中药饮片集中评价招标制度一年来,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品种来源、炮制程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规范,提高了中药饮片采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认可信赖,很大程度减少了中药处方的外流。通过对中药使用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要求,互相监督,人人负责,饮片质量明显提升,价格趋于稳定,医院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构建医院制剂实践教学平台的思考 篇12

一、存在的问题

1. 医院制剂实践教学资源有限。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院校各专业招生数量比十年前增加了近5倍, 导致需要参加实习实践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1]。自2005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 》后, 因注册品种的限制、注册技术要求及成本的提高、经济效益低等原因, 多数医院撤销了制剂室, 医院中药制剂因其特殊性仅保留在部分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制剂室配制。目前广西区内仍然保留有制剂室的医院屈指可数。这种现状导致医院制剂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大幅减少, 大量的药学实习生在医院仅能进行药品调剂、保管等技能实习, 无法完成制剂课程的实习要求。

2. 实践教学程序陈旧单一, 需采取多种实践教学方法[2]。

现阶段, 大多数学校长期沿用教师示教—学生模仿—重复训练这一传统实践教学程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 具有绝对权威性, 并要求学生完全规规矩矩地照样完成操作, 这样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始终处在“唯师”、“唯书”牢记考试的程序中, 被动接受知识, 缺乏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其实,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就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旧模式, 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如演示法教学法、角色扮演法、PBL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任务引领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相长效果。

3. 实践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需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多数医院制剂室总体设计、布局不尽合理, 周围环境差, 地方狭小, 光线较差, 温湿度和洁净度达不到要求, 制剂生产设备简易, 以半自动化设备和纯手工为主;质检室仪器设备不齐全,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少, 部分设备、仪器的性能不稳定, 不具备对设备和仪器进行自主维护保养的能力;检验方法落后, 精确和精密度差, 制剂质量不稳定, 特别是中药制剂。由于经费少而不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依然存在, 需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4.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需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医院制剂室规模普遍较小, 药学技术人员少, 许多小型制剂室技术人员不超3名, 还要兼负生产、检验、调配等各项工作, 医院制剂从业人员成份复杂, 主要是中专和大专学历较多, 本科较少, 硕士以上更缺。有的技术人员无足够的专业知识, 有的技术人员虽然有较高学历和较高职称, 但已习惯旧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不愿继续教育和培训, 所以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知之甚少。在医院制剂实践教学中, 教师队伍对实践的指导能力欠缺, 双师型比重偏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导致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课堂教学任务愈发繁重, 教学课时相应减缩, 缺少必要的培训, 教师实验实践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匮乏和设备使用缺少宏观协调也制约着教师实验技能水平的提高。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 较高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

5.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 实践质量的好坏只能通过实践的时间、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论文答辩或实践现场答辩等进行评价, 实践过程的监管和评价体系及对实践教学单位的评价还需进一步探索[3]。实际上, 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评价体系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实习态度、操作过程、能力考核等) , 又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 。

二、构建医院制剂实践教学平台的对策

1. 管理方面。

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医院制剂室对实践教学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制度, 建立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 实现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实时管理, 加强科研教学、药品调剂、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开发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包括实习实训、科研教学、药品调剂、质检设备和学员监测等。建立学员管理制度, 内容包括:上岗前培训、安全生产、纪律、考勤、卫生、服务、礼仪等。建立带教老师管理制度, 建立“实践教师岗位责任制”、“实践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明确带教老师和实训人员各阶段工作职责, 使得管理制度化。

2. 硬件投入方面。

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的要求完善制剂室硬件建设。在设备的投入方面, 要以目前的成熟技术为主, 为了使实践教学基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落后, 必须考虑部分超前技术设备。同时, 要集中管理精密仪器, 开放共享平台, 精密仪器专管共用, 挖掘仪器设备的潜力。根据学员总量设计实践教学室和实践教学设备的数量, 购置在学员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训设备。完善多媒体教室及设施, 制作中药提取工艺流程、各种剂型生产工艺流程等多媒体课件及教材编写。

3. 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来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包括GMP理论及实景、空调净化系统理论及实景、药检实操、中药提取设备原理与实操、各剂型设备原理与实操、基于医院制剂的科研方法、本科以上学历实习生要求完成一个医院制剂品种注册申报材料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生产实际, 要充分体现现代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使实践教学成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的有力平台。实践教学内容如中药专业涉及课程有: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中药调剂、药品经营与养护等。带教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拟定实验方案、规范化操作、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分析实验结果并及时完成实验论文。

4. 师资培养方面。

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努力程度, 还取决于教师的实践带教水平。因此, 学校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即教师既要具有丰富的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经验, 又要具有丰富的相关药企实践经历。为此,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1) 必须要求教师取得相应的“双职称”证书资格。 (2) 带教老师要到药企生产一线去锻炼和学习, 要熟练掌握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日常维护技术。 (3) 聘请或引进药企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的药学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专兼职教师。 (4) 制定带教老师培训计划:每年选派两名中级职称以上教职员工外出培训。培训内容:制药企业车间 (固、液体制剂) 跟班操作、药检所进修、药监局行政和技术审评业务培训 (药品注册、药品审评等) 、药物研发机构进修等。培训效果检查:培训结束必须对实践教师做总结汇报, 并能回答考核组提问, 提出基地整改建议, 其中合理的建议应尽快落实。

5.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方面 (百分制) 。

实践考核中应注意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1) 综合素质考核评价 (15%) , 包括学生实践操作中的态度 (5%) 、领悟能力 (5%) 、创新能力 (5%) 。 (2) 专业知识考核评价 (15%) , 主要以理论笔试为主。 (3) 专业技能考核评价 (45%) , 包括面试 (10%) 、实践方法 (10%) 和现场操作技能考核 (25%) 。 (4) 学生自评 (10%) 和互评 (15%) 。当然, 考核结果要联系考核过程, 正视学生间的差异, 重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进步, 淡化结果, 增强考核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并根据其实习实践情况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三、展望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当中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平台, 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是课堂和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就高等药学教育而言,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 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是专业建设的主体内容。可见,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新使命就是改革和构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三甲医院, 我院制剂室每年承受上百名区内相关专业实习生、见习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 希望通过这个医院制剂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能够将我院制剂室建成一个广西区内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师资水平较高、设施较完备、制剂剂型较齐全, 集制剂生产、研发、教学实践功能为一体的医院制剂实践教学平台, 从而促进广西高等药学教育事业发展,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院制剂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凌.十年扩招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 2012, 19 (2) :40-44.

上一篇:印刷成本下一篇: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