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2024-08-03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共12篇)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1

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医药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所以, 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创新型医药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理论课上满堂灌地讲授, 学生在实验课中机械地验证, 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学习热情不高,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应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采取行之有效的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真正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 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1]。笔者总结自己在几年教学中的体会, 现就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谈几点看法。

1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开展PBL

中药制剂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内容主要是庞杂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理论知识不多, 知识点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并且分析技术原理和分析成分的理化性质已讲过, 如果运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再旧话重提, 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 易产生厌学心理。我们也曾用过案例教学法、开展讨论课等多种教学方法, 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但教学成效并不显著。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仍需探索符合该门课程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通常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或“基于问题学习法”) 就是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其实PBL早在十余年前国外就有人提出来[2], 其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以问题为学习起点, 通过小组合作, 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纵观中药制剂分析各个章节, 其中内容最重要、实践性最强的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最适合采用PBL。现笔者以此章为例, 说明实施PBL过程[3]。

(1) 教师课堂讲授第一节“生物碱成分分析”, 从理化性质到供试剂溶液制备, 再到鉴别、含量测定, 每一环节详细讲解, 使学生明白面对一个化学成分应如何着手分析。 (2) 教师提出问题“中药制剂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如何分析”, 要求学生以生物碱为例,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参照药典、互相讨论等途径自学这一节内容。 (3) 两周后, 开展课堂大讨论, 教师就三萜皂苷类成分分析的每一步、每一环节如何进行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问题提问学生, 组织学生讨论, 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4) 紧接着教师再设置几个关于三萜皂苷类成分分析的题目, 如:生脉饮中的红参如何鉴别和含量测定 (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成分) ?二陈丸中的甘草如何鉴别和含量如何测定 (以甘草次酸为指标成分) ?布置学生从中抽选一题, 对所选指标成分常用的分析方法撰写综述。 (5) 将抽选相同题目的学生分为一组, 每10人一组, 小组内部进行讨论, 根据问题情境, 从综述的众多方法中筛选出最合理可行的分析方法, 并设计实验方案, 拟定具体实验条件。 (6) 与教师讨论实验方案, 指出问题, 修改、完善方案, 直至完全合理可行。 (7) 实施实验方案。

本章其他内容, 如黄酮、蒽醌、挥发油等成分, 亦可采取此种教学模式。在这种PBL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但学习了书本知识, 还学会了查阅文献、信息搜索与整理、撰写综述、实验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实用技能, 通过分组合作、课堂讨论, 推动了师生互动,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锻炼了其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了其主动性和创新性, 也使素质教育融入了其中。如果有条件能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将大大加深学生对分析方法的掌握。

2 增加设计性实验,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4]

前已述及, 中药制剂分析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 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中药制剂分析实验内容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 学生只需“照方抓药”、机械操作即可, 对实验没有深刻的体会, 只是被动接受。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增开一定量的设计性实验, 可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开展设计性实验最有效的途径, 同时还能提高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利用率。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其最大特点是学生亲自选定实验课题, 选择实验仪器设备, 设计实验方案, 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将PBL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实验设计方案由学生亲自到开放的实验室进行验证, 并按自己制订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PBL和开放式实验教学, 我们看看整个过程:设置问题→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实验报告, 每一环节学生都是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创新优势,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科研工作的预演, 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学生可能会在这其中发现新问题, 还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毕业论文来研究。

当然,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个大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如开放的实验室、雄厚的运转经费、资深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扎实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生, 还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等。

3 考核指标多样化, 以“活”考“活”

中药制剂分析不像中药学、中药化学等课程, 没有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全都是灵活的知识点。该门课程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活学活用, 因此考核体系应该灵活化, 平时表现占一定比例, 如PBL教学过程的综述及实验方案设计可作为平时成绩, 纳入考核体系。试卷内容可以与PBL教学中设置的题目相关, 这样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会主动地猎取相关的知识以备考试,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笔者曾采用过半开卷方式, 即考试前把题目告诉学生, 如:给定一个处方, 要求学生拟定一份质量标准, 这个处方与PBL教学中设置的题目相近。学生可以提前查阅文献, 准备答案。这样的考核方法符合应用性强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 当然与学生所熟悉的模式大不相同, 因此要在课程一开始就向学生说明, 以达到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PBL教学正确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

PBL过程体现了“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PBL过程最后一个环节, 将实验方案付诸开放式实验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其潜能,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疑会加强PBL教学效果。因此, 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采用PBL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相结合,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剖析这种教学模式, 不难发现多年来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多个教学方法都包含于其中, 如撰写综述、课堂讨论[5]、设计性实验、师生互动等, 同时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素质教育也渗透于其中[6]。所以, 将PBL与开放式实验联合起来运用到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中, 对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高等教育很有意义, 这种模式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相符的, 是值得大范围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魏凤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经验与体会[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6, 16 (2) :73~74.

[2]Aspy DN, Apy CB, Quimby PM.What doctors can teach teachers about problem-based 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3, 50 (7) :22~24.

[3]方洪壮, 孙长海, 任恒鑫.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尝试[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 29 (l) :46~47.

[4]赵秀英, 王平军.高校实验教学的开放模式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06, 6:44~46.

[5]王术玲, 曾元儿.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开展讨论课初探[J].药学教育, 2007, 23 (5) :45~47.

[6]王术玲, 曾元儿.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思考[J].药学教育, 2006, 22 (6) :16~18.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2

中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奔小康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学药学、爱药都、务药业,建设药业经济的理想;具有从事种植、加工炮制、制剂生产、经营中药材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中药材市场、商品知识及应变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及现有环境进行创业致富的能力;具有健康体魄的中级中药生产经营者。

二、办学条件

本专业是我校与市药业发展局及各大型饮片厂、制药厂联合开办的一个看好的、很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利于培养人才和安置就业的专业。市药业发展局是三县一区药品发展、规划和管理的职能部门,指导和管理着近百个中药饮片厂、栈及制药厂;中药科技学校是国家技能型紧缺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具有多年中药材专业办学经验,办学条件强,师资雄厚。能运用双方办学和管理优势,规范中药生产和销售行为,培养实用型紧缺性中级技术人才。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1、学制:三年(其中两年教学,一年见习和顶岗实习)。

2、对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四、课程设置

(一)文化课

1、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

该课程主要以职业道德修养与就业指导、法律基础、市场经济基础为主,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国情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2语文

讲授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及语言基础知识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现代礼仪

礼仪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礼仪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一个企业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主要授以仪表、交往、办公室、公务活动、商务活动、服务、习俗礼仪等内容。培养学生不仅有文化有技能还要讲文明,懂礼仪。

4、体育与健康

进行体育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上好两操一课并达标。养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体质,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健康体魄。

(二)专业基础课

1、生物

授以生命物质基础、细胞、生物的繁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生物与环境,使学生掌握中药学所必需的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好基础。

2、普通化学

结合中药学专业需要掌握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定律、溶液、元素周期率、化合物、烃及生物的性质;了解有机、生化、药化、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3、中药化学

要求学生以普通化学为基础,学习中药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名称、药用价值、分离与提取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4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材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分为植物器官形态、药用植物的显微结构、药用植物的分类及实验指导等。要求学生重要掌握种子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植物细胞、组织的基本构造特点;重要科的分类特征及实验技能。初步学会鉴别药用植物的基本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工作的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讲授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中药的应用。

6、信息技术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输入,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羁绊操作和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和加工,为以后就业需要打下基础。

7、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是中药制剂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主要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病因及对疾病的诊断、防治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培养学生为传承祖国医药学遗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保健事业服务。(三)专业课

1、中药鉴定学

教材主要讲授植物、动物、矿物药类的常用中药材名称、来源、形态、产地、采收、加工、鉴别、成分、含量测定、功效等,培养学生识别中药材的能力,达到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中药炮制学

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等重点内容,认知炮制与疗效、炮制目标对药的影响,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炮制质量要求及贮存保管。培养学生加工炮制中药材的实际操作水平。

3、中药制剂学

主要讲授药剂制备基础、中药调剂、中药知制剂、药剂实验指导等基本理论、生产流程、工艺、设备知识与技术,通过中药制剂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药制剂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

4、中药储存与养护

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及制品的质量要求,库存的条件、换竟要求、药品常见的变异现象,影响药材变异的自然因素、贮存保管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材养护的技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5、中药市场营销学

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商品的基础知识、市场分析、市场战略、市场信息、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营销管理、市场竞争与发展战略、产品价格、产品策略、市场促销策略等知识。

6、中药材栽培

要求学生掌握中药材种植发展的特点、栽培品种的选择、种植制度与土壤耕作制度。了界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掌握产量形成、构成因素和栽培管理措施。

7、药厂通用设备

该课程是中药制药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 必须通晓药厂通用设备。掌握制药设备的种类、性能、用途、构造、调试、操作要领、故障排除与维修等,为适应就业打下基础。

8、中成药学

培养学生熟悉中成药的分类、剂型、方剂组成、药理、药效等,是中成药生产不可或却的专业知识。

(四)选修课

根据学生实际选定的专门化方向,可选修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饮片加工、医药微生物学、,学会自己查阅《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五)“校企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

1、学校每年把每届中药学专业在校学生,前三个学期按照中专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内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驻企业,边学习边实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成讲究文明、遵纪守时、吃苦耐劳、精通技术、学会做事的中初级技术人才。

2、遵照学生自愿,加之学校与企业正确的引导的思路,把学生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市场营销、中药炮制、原材料中药采购、中药检验。做到专业方向相对稳定,技术学的精湛。

3、时间安排在每年的3月至6月,历时18周。其中一个为准备周,十个周学习主要专业,六个周轮岗学习,一个周考核。

4、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上,管理学生。让学生真正接受指导和学到过硬的技术,培养合格人才。

(六)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及要求

1、实验教学(含课堂教学过程中,计12周)

实验教学包括学科教学中的随堂实验和集中专门实验。课堂中的实验安排,按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及规定开设,时间分别安排在各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主要的专业课,除在课堂教学期间开设实验外,还要集中安排时间实验,作为综合性实验,一般安排在各科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系统强化训练。

2、教学实习(12周)

(1)、参观调查、标本制作、:(2周,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第7和14周)。参观调查中国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公司(包括药材厂、栈、馆、所、)、中药饮片厂、制药厂、药材种植园等。(2)中药知识竞赛(1周,第二学期第7周)

(3)识别、鉴定中药材(1周,第二学期第14周,在学校中药材标本室、实验室)

(4)见习:(2周,第三学期第12和13周),到中药材生产单位,了解中药饮片厂、制剂生产、经营状况、熟悉企业工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质。

(5)实习:(2周,第四学期第6和7周),到实习实训基地,在工人师傅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际生产操作,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6)选修实践教学(4周,每学期的第15周),根据学生定向培养和学生选定的专业化方向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要求,开设供学生选修实践教学课程,以满足所选专业化方向的能力培养而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需求。

3、生产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第三学年

(1)、毕业生综合训练:(在校内进行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毕业生综合训练是学生进入生产实习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根据学生所选定的专业化方向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毕业设计,强化实践训练或毕业顶岗实习等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就业上岗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2)、生产实习(根据学生选定的就业岗位,分组在生产单位顶岗实习)

生产实践目的是通过现场和实际操作,学习规范化中药栽培技术,学习现代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加工和炮制技术、中药制剂的生产技术及企业经营状况,了解生产现场组织管理、生产现场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熟悉生产流程、工艺及机械设备和该设备的养护、维修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企业适应能力。

七、时间安排(附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表)

八、说明

1、本教学计划:周课时30节(采用5天教学制)。全程学时应控制在2700左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素质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超过5%左右。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在实际教学中各占1/3。

2、主要教学活动:第一学年进行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以专业课为主,强化实验技能。第二年:进行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以专业课为主,强化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主要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技能,一方面通过实习、见习,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上岗就业,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中级技能型人才,创造效益,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3、教材使用: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住开设法律常识、市场经济、职业道德与修养、劳动与就业。语文、英语以开设应用内容和普通话为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材要运用适于中等中药材专业的版本。

4、选开课及选修课要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或联合办学单位的需求而定。

5、实习、见习每天可安排学时,也可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实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顶岗实习按照企业的安排。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 录像观察反馈法;中药制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83;G4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29-02

录像观察反馈法通过创设工作场景,创设教学情境,拍摄中药剂型的手工及机器制备过程录像,以引起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录制师生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完成过程,师生观察其教学录像进行反馈、提炼。自2000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招收的学生分数连年下滑,质量越来越差,80%以上中考成绩不足总分一半,这些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缺少自我设计与自主安排, 自律和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更让人感受到改进工作的紧迫性。对于如何开展中等职业中药制剂教学工作,让学生成为中药制剂生产岗位合格的接班者,笔者所在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开展了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卫生学校2010年1月~2011年7月0952班(40名)同学为实验组、0852班(42名)同学为对照组;两组都为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二年级学生,历时2.5个学期周。两组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中药制剂教学效果的主要研究方法采用对比实验法。实验组采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录像观察反馈法在中药制剂教学中的开展

2.1 拍摄标准录像

根据任务培养计划,通过任务立项,情景再现,创设工作场景,教学情境,设计制备传统中药剂型的任务清单。根据任务清单到实训室、企业车间实际拍摄标准的中药制剂手工及机器制备过程的录像,并进行剪辑、编辑,形成有中药制剂教学特色的影像资料[1]。

2.2 指导学生制备实际操作录像

组织学生观看摄制的录像资料,由学生提炼中药制剂制备要点、难点及重点;指导学生制作中药传统剂型并进行录像。

2.3 观看录像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对学生制作中药传统剂型的实际录像资料进行反馈式比较,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标准操作视频,学生通过观测录像媒体,获得直观影像和声音,体会一些语言无法描述的知识内涵,注意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观看录像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增强学生的客观评价能力、合作能力、观察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学校培养人才和实际岗位需要的接轨。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比较

3.1.1 实训考核成绩及期末成绩总评 对实训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检验,实验组实训考核成绩平

均分为82.5,对照组为74.6 ,两组实训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两组期末成绩总评统计学进行差异性检验,实验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5.5,对照组为74.4,两组期末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1.2 问卷调查[2] 对所有参加实验的同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性、组间协调性、正确自我评价、客观评价他人、操作熟练程度、创新性8项,每项按等级分为1~10分,得分越高,表明能力越高。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结果见表2。

由表1、2可知,实验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性、组间协调性、正确自我评价、客观评价他人、操作熟练程度、创新性优于对照组,实训成绩和期末考核也优于对照组,表明录像观察反馈法优于普通教学法。

3.2 录像观察反馈法有利于提高中药制剂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3.2.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录像观察反馈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及岗位实际操作录像,对将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自己的操作究竟如何、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习过程中,老师充分鼓励学生、激励他们,学习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录制学生学习过程,后通过反复观看自己和标准操作录像,加上老师的指导,经过反复地比较、练习,学生通过录像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热情高昂,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2.2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操作技术 通过对标准操作视频的反复观看,加上老师从流程、操作要点等角度讲解,有利于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操作概念,提高对操作的理解深度,形成正确的操作技术。

3.2.3 有利于纠正学生错误行为 通过录像观察反馈,可将学生的行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加上老师的讲解、点拨,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提高。

3.2.4 有利于增强教师备课的充分性,调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 该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前期素材收集、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对教学环节的把控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教师通过拍摄中药剂型的手工及机器制备过程录像,设计制备中药剂型的任务清单,下达教学任务。教师备课充分,利于提高其教学的主导性,利于教学开展。

3.2.5 增加教师教学积极性 教师备课充分,利于教学环节的把控,教学的开展,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热情高、主动性强又回馈给教师,无形中老师也提高了教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观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录制学生操作过程、师生观看录像,师生间交流增多、互动加强,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3]。

3.2.6 形成利于教师反思的教学平台 通过观摩自身教学录像,可更客观地、醒明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2.7 节约能源,提高教学效果 将标准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利于学生观摩、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将多个单一的实验整合为一体,并录制成相应录像,不用每次示教都进行生产,药品、试剂等消耗都将降低,可节约能源,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目的。

4 结论

录像观察反馈法可有效地调动师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利于师生和教学效果的共同提高。老师要把握好学生观看标准录像及自身操作录像的时间比例、观看录像的时机与实际的练习密度。应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指导学生进行中药制剂实训,应基于工作过程,创设工作情景,将理论、实训和生产实践充分联系起来,仔细考虑每个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及内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敬民.浅谈课堂教学录像摄制的技巧[J].广西教育,2010,10:123-124.

[2] 李丽荣,刘花,张全英,等.录像反馈式练习法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1(24):23-24.

[3] 张铁军.录像分析法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122-123.

(收稿日期:2012-02-17)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4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引导[3], 以中药固体常用剂型 (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制作的教学为载体, 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 用任务清单来引领、 制作中药固体常用剂型的手工制备过程录像, 随机录制一组学生实践过程录像[4],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5]、 比较异同、评价优缺点、提炼重点、难点、反馈教学效果[6]。 以问卷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研究、探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本文以我校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进行培养, 并进行培养前、 培养过程中、培养后实习阶段问卷调研,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教学效果及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课题组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2013年3月 (该教学模式培养前、培养中、培养后进入实习就业)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7]对我校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3个阶段调研, 每次118人次, 共发放调查问卷354份, 回收有效问卷354份。 调查对象为男50名, 女68名, 其中61人在中药制剂方向岗位实习, 57人在营销方向岗位实习。

1.2调查内容

培养前调研学生对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认识, 包括是否希望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是否希望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是否希望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培养中调研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效果的反馈, 包括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提高、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提高;培养后调研学生进入实习就业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反馈, 包括是否满意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实践能力的积极影响、是否满意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实习就业能力的积极影响。

1.3评价方法

本文调查问卷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设计调查问卷, 以学生自身状况为基准, 学生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 包括自身现在成绩同过去成绩的比较, 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 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力图减轻学生的压力, 让学生在教学模式培养前、 教学模式培养中、教学模式培养后进入实习就业三个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进行价值判断, 每次118人次。调查结束后, 在对调查问卷采用百分比、频数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后, 使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实施前、中、后效果的差异, 以此来探讨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优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养前学生对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培养前调研, 学生对改革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认识情况, 见表1。

注:与回答“希望”的学生比较, *P < 0.05

2.2培养中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反馈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培养中调研, 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 见表2。

注:与回答“有”的学生比较, *P < 0.05

2.3培养后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反馈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培养后调研, 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反馈情况, 见表3。

注:与回答“满意”的学生比较, *P < 0.05

3讨论

3.1学生对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定位于:利用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与方法, 解决职业技能型中药人才培养方法的问题, 将职业领域中的优秀传统技能, 转化到可用于人才培养的模式领域之中;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 形成任务引领的职教课程, 即按照学生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实际情境组织课程, 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实现教、学、做一体;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 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线索, 确定课程设置任务;以职业能力为依据, 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生产过程为载体, 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本研究通过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调查及访谈发现, 中药专业目前技能课程的教学主要还是课程讲授、辅以录像-实践、示范-实践。本专业2009级学生主要通过请教老师、同学的途径解决碰到的学习问题, 自我查询资料解决的较少, 甚至部分学生碰到问题就直接跳过不想学习。 学生希望改革现有教学模式, 希望教师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学生喜欢观看标准操作视频, 对于录制同学的操作视频表示肯定, 也喜欢对比操作视频;同学希望教师能够建设更全更好的教学资料, 主要是视频资料, 能够用任务引领法指导同学上网等查阅资料, 指导同学小组协助, 完成中药制剂实训, 这样师生互动能更好地进行中药制剂教与学。

3.2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开展中药制剂教学课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

3.2.1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1.1本文笔者通过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 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 从而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根据任务培养计划, 通过任务立项、情景再现、创设工作场景、教学情境、设计制备传统中药剂型的任务清单, 根据任务清单到企业车间实际拍摄标准的中药制剂的手工及机器制备过程的录像, 并进行剪辑、编辑, 形成有中药制剂教学特色的影像资料, 同时建设了与模块内容设置匹配的培训实训教材。形成了该模式的要素:基于工作过程设置教学任务、录制标准操作视频、录制学生操作视频, 用录像形象地呈现师生实践过程;实训过程数据记录在相关实训报告册中。

3.2.1.2基于该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及岗位实际操作录像了解药品生产及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岗位, 对课程学习充满兴趣, 学习热情与兴趣高, 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需求明显提高, 课堂气氛活跃;基于工作过程, 通过录像媒体的直观影像和声音, 可表达出一些用语言无法描述的知识内涵, 使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更加细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通过录像观察反馈, 学生的操作、行为可以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同学自身的不足, 使学生学习实习更加自觉, 学习兴趣高, 有利于中药制剂素养的提高, 学生对该模式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就高[8]。

3.2.2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比较标准操作视频与学生自己的操作视频, 学生能快速发现同学内部存在的问题[9];学生为了解决问题, 在搜集和准备资料阶段、实训阶段, 能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获取资料,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呈现多样化,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10]。 同时, 中药制剂操作任务完成过程中, 需要2~6人小组同学讨论、协商、分工、 互助、配合等形式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协作意识得到加强, 也加快了知识技能学习的效率。 通过分析认为该模式通过录像媒体的直观影像和声音, 可表达出一些用语言无法描述的知识内涵, 使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更加细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2.3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调研发现,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思维。 为有效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 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喜欢尝试, 并能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3.3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培养后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

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主要在两大方向12类岗位上实习工作, 即51.7%在药品生产方向 (含中药炮制企业, 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岗位、药品质量检验岗位、质量管理岗位、西药生产岗位、原料及成品库房管理岗位) 实习工作;48.3%在药品营销方向 (包括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销售岗位、西药销售岗位、中药保健品销售岗位、饮片质量管理岗位、代客加工岗位、 药品配送岗位) 实习工作。学生通过实习工作后表示, 满意该教学模式, 希望后续的学习生涯也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知识获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可培养其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到岗实习工作后, 能了解岗位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迅速掌握所需操作技能, 认可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单引领、观察标准操作视频、录像观察反馈对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技能的帮助, 及聘请的专家授课对掌握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影响, 认为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操训练对其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技能有很大帮助, 觉得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实习就业工作有很大帮助, 满意该模式的教学, 认可标准操作视频的质量, 认为任务设置合适,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很好, 但是录像数量不够, 希望教师能够完善各剂型的标准操作视频, 完善各种型号的标准操作视频, 同时希望教师能够把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放置网络上能够方便查阅。

3.4小结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学生在课前、课中、实习工作中均认可该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及优势, 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明显加快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促进实际岗位需求的接轨, 应加大对中药制剂学科的建设力度, 丰富教学资源, 完善并推广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晓慧, 周效思, 吕立华,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 (29) :136-137.

[2]陈文, 李秀英, 王李俊, 等.高等应用型中药制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 (29) :13-14.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25-40.

[4]朱敬民.浅谈课题教学录像摄制的技巧[J].广西教育, 2010, (10) :123-124.

[5]张铁军.录像分析法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4) :122-123.

[6]洪巧瑜, 王克荣, 樊长征, 等.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3 (5) :149-150.

[7]郑熙春.统计调查问卷的简化探讨[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 2007, (6) :57.

[8]洪巧瑜, 王克荣, 蒋爱品, 等.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制剂教学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3 (6) :129-130.

[9]何伟.在高校网球教改中实施三维摄影摄像法的探讨与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2 (24) :100-103.

药物制剂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篇5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480-696学时20-29周为了加强药物制剂技术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特制定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专业毕业顶岗实习基本要求。

一、目的毕业顶岗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有目的的深入工作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第五-六学期安排。

三、基本要求

1、场所要求

根据就业需要或实际工作需要,学生也可以选择有实习条件的药厂、药检所(室)医院药房,制剂室进行实习。实习安排以药厂、药检所(室)为主,社会药房和医院药剂科可安排实习。

在制药企业实习的学生以药品生产车间及药品检验为主,以及相关部门。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以医院药剂科的实训为主。

2、毕业实习内容及基本要求

(1)制药企业中,熟悉生产车间岗位操作,能按岗位操作法在师傅的带领下实施岗位操作;掌握车间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掌握设备的操作及基本原理。质检部门:熟悉药品检验规范;掌握药品检验的具体操作。

(2)医院药剂科,熟悉处方格式、内容及正确书写方法;了解常用处方的拉丁文缩写及各种处方的保存制度。能按照工作程序完成审方、划价、配方、发药等工作。熟悉毒、麻药品的种类及管理办法。

(3)社会药房,了解社会药房的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了解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对人员和经营场所的要求,掌握药品采购、储存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与药品管理有关的药品分类。了解对药品销售人员的监管。

四、毕业实习的考核

学生在一个单位实习训完毕后,要认真进行个人总结,完成毕业顶岗实训报告或者顶岗实习设计(论文),交带教老师审查。交专业答辩小组审核,批准安排毕业答辩。

根据毕业顶岗实习的表现、单位考核意见、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以及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毕业顶岗实习总成绩。总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

优秀: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出满勤,工作认真踏实、无差错事故,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服务态度好,有实习笔记,顶岗实习报告或者设计(论文)质量高,答辩优秀。

良好: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请假不超过三天,工作认真踏实、无差错事故,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规范但迟到早退不够熟练,服务态度好,有实习笔记,顶岗实习报告联系实际,答辩良好。

及格:实习期间能遵守实习纪律,无旷课现象,请假不超过2周,能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操作基本规范,但学习不够虚心踏实,工作中有小差错,服务态度尚好,有实习笔记,按要求完成顶岗实习报告,答辩回答基本正确。

不及格:不能遵守实习纪律,有旷课现象,或经常迟到早退,或请假超过2周,工作有明显差错或常出差错,技术操作欠规范,服务态度不够好,无实习笔记或者顶岗实习报告不符合要求或者基本不能回答答辩问题。

每个学生的毕业作业。从第一周起联系实际写周记,最后顶岗实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

选题原则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药用植物 浸制标本技术 中药经济

药用植物浸制标本技术是利用浸制液固色杀菌防腐以达到长期保存目的。利用这种技术制作的标本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还能保持生物体的原本色泽。使观察者任何季节都能看到鲜活的植物生长状态和植物特征展示。

这种技术项目的成功,填补了浸制中药植物标本在河北中药标本界的空白。这种植物标本将(已)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源,、是鉴定植物种属的重要依据。此类标本使用也成为保护野生珍稀植物药材种质的重要手段。

这种标本的成功使用,让上千种药用植物栩栩如生,无季节差异的永葆青春,能够为中药文化博物馆、广大中药企业药文化展厅提供丰富的药文化内容。安国具有悠久的药文化历史,是中国的千年药都,是北方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拥有几百家中药生产和经营企业,有国家级中药文化博物馆 。该标本的广泛使用,必将给上述单位带来不可轻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种标本还为《中药商品学》《药用植物学》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教具,。以往这些专业课程在春季无法见到地下的入药部分,在冬季无法见到地上的入药部分,教师的图片对学生的理解虽然有一些帮助,但是学生不能零距离接触药材,仍然被教师引为憾事,通过药用植物浸制标本技术的研究和制作成功,我们让药用植物固定在它的最佳状态,长达15年的保存期,能随时满足教学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形态特征,增强记忆,并可克服课时进度与季节脱节而导致选材的困难,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增加教学效果。经过实践,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原理

植物的绿色是由于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存在所致,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种物质易溶解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植物的保存液中,同时叶绿素本身又极容易分解破坏,所以浸在这些保存液中的绿色植物标本很快就褪了颜色,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在叶绿素分子的化学构造中,有一个金属镁离子占据分子的中央位置,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原因即由于含有镁离子的核心结构所致。当叶绿素分子与酸作用时,镁离子就分离出来,这时候颜色发生变化,产生了褐色物质,这种没有镁的叶绿素,是植物黑素。

在植物黑素中,很容易把另一种金属再放入植物黑素的分子中,使叶绿素分子中核心结构恢复了有机金属化合状态,同时获得了叶绿素一样的绿色物质,如把金属铜原子放入,就可达到这一目的。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将植物体或其中一部分浸入醋酸铜溶液中,加热煮之,使它起化学变化。这时首先看到植物体的绿色变为褐色,其原因是叶绿素分子失去了镁离子,转变为植物黑素了;但稍停片刻,植物体的绿色又恢复了,此时则说明铜离子已进入叶绿素分子替代了镁离子。这种化合物本身稳定,不容易分解破坏,所以这样处理过的植物标本在保存液中可以永久保存绿色。

通过对不同植物质地薄厚,幼嫩和老熟,颜色的深浅,我们多次实验,采用不同温度 、不同冰醋酸浓度、不同盐类、不同酸类、不同植物组织器官实验对照结果表明,温度80℃左右为宜,低则反应慢时间长,高则易腐烂或叶柄脱落;醋酸浓度以10﹪较好(PH4左右),浓度小酸性弱,反应慢时间长,浓度大酸性强,易腐烂或叶柄脱落;酸类以醋酸较为适宜,盐酸、硫酸属强酸,易造成植物组织器官腐烂;就植物组织器官而言,一般来说成熟组织或木本植物反应慢时间长,而幼嫩组织或草本植物反应快成色早。与此同时,饱和硫酸铜溶液也能使标本变绿。

利用浸制标本技术服务教学和当地经济实例

1、利用药用植物浸制技术培训学生,学生增强了真伪鉴定意识,使枯燥的记忆转化成了生动鲜活的立体植物,学员的兴趣大增,先后有白燕详、郭红芝等5名学员考取了河北省中药材中药饮片高级鉴别师,他们将为净化中药市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2、安国是中药材集散地,拥有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生产厂家众多,我们利用此技术制作中药种属植物标本,为中药企业进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此技术制作的标本先后为汇通药材有限公司、廊坊申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蔺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作为质量管理人员的中药鉴定培训教具,因为此技术直观,易懂,迅速提升了质量监管人员的鉴定水平。为从源头上杜绝假药提供了帮助。间接避免了因收购假劣药材原料而受到的经济损失。

3、利用药用植物浸制技术,制作健康中药材标本和病株中药材标本对比,普及中药科学种植技术,服务中药种植,创造经济效益。

安国是药材之乡,河北省70%的中药材来自于安国药材种植基地,利用中药植物浸制标本技术,我们为胜利药材种子秧苗站制作了荆芥、牛膝、山药、黄芪、天南星、白术等43种健康生长状态的标本,收集制作了花叶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青枯病、角斑病等25种不同病害状态下的植株状态标本,收集制作了蚜虫、稻绿蝽、地老虎、介壳虫、蛴螬等19种虫害状态下的药材状态标本。布置了专门的展厅,为广大药材种植户提高中药材科学种植提供无偿的科技服务。

2011年5月,霍庄药材种植基地种植70亩,胜利药材种子站利用对比浸制标本,及时发现了白术纹枯病,果断采取防治措施,及时喷洒推菌特可湿性粉剂,每亩挽回经济损失1800元,70亩相当于共计增收12万元。

4、利用药用植物浸制技术,我组织人员为中药文化博物馆制作了100瓶植物标本,这些鲜活生动的中药材标本可以保存15年,作为药文化的展示窗口,它们将为参观者零距离展出中药的神奇魅力,为中药国粹的普及、传扬做出贡献。

5、利用药用植物浸制标本技术,还可以将收集到的野生药材物种进行浸制收藏,此标本也是保护野生珍稀植物药材种质的重要手段。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药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

0 引言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而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中药制剂技术》是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适应制剂生产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职业教育要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相关资源库势在必行。

1 建设资源丰富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资源可分成常规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和课程辅助资源三部分。其中,常规教学资源是指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教案、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实训材料、习题库等。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如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认证库、企业信息库、教学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库,使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1]教学案例库建设可分为确定案例选题、收集案例素材、编写案例、分析案例等阶段。其中确定案例选题是确保案例质量的关键环节。[2]课程辅助资源是用于辅助本课程学习的资源,如仿真软件、网络关于剂型生产的微课视频、执业药师考试相关网站。[3]

2 以生脉注射剂为例,说明教学案例在授课中的应用

选择来自某药业的生脉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设计作为设计项目。生脉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涉及配料、洗瓶、灌封、灭菌等过程。生脉注射剂生产工艺的设计,基本覆盖了注射剂工艺设计的各个步骤和内容。设计中包含的工艺路线、流程、物料衡算、设备设计与选型、设备布置、安全与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均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展开。本课程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2.1 学生分组

人为拟定设计环境,将学生按4~6人分成若干个设计小组。

2.2 前期准备

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提前发放下次课的任务卡。任务卡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引领性文件,在任务卡上除了布置具体任务外,还说明了完成任务可以参考的资料及考核标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相关装置进行调研,制定任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与此同时,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

2.3 展示汇报

每次课开始,教师首先组织各设计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及汇报工作,各个小组阐述任务完成的思路、过程、创新方法等,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评价。

2.4 生脉注射剂制备常见问题及分析

2.4.1 澄明度问题

中药注射剂在灭菌后或储藏过程中容易产生浑浊或沉淀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1)除杂质:注射液中含有未彻底清除的淀粉、树胶、蛋白质、鞣质、树脂、色素等杂质,以胶体状态存在,当温度、PH值等因素改变后,胶体老化而产生浑浊或沉淀。

(2)调节pH值:中药某些成分的溶解性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pH值不适,中药注射剂容易产生沉淀现象。

2.4.2 刺激性问题

(1)中药有效成分本身具有刺激性。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降低药物浓度,调节PH值以及通过酌情添加止痛剂来解决。

(2)含杂质较多。应尽量设法除去,比如加活性炭、过滤等。

2.5 教师点评

中药注射剂研制和应用的时间短、缺乏经验,使得中药注射剂在其制备过程中出现许多新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中药注射剂制备前的基础研究,合理设计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路线。

教师对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且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难点进行讲解,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3 结语

中药制剂从业人员在整个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据较大比例,高职高专中药制药技术相关专业有约60%的毕业生从事制剂生产工作。建设《中药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威.关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22(5):92-93.

[2]王应密,张乐平.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2(4):166-171.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8

一、行动导向法在《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中的实施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依照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完成中药制剂理化鉴别、常规检查、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我们以双黄连口服液的分析为例进行探讨,设计教学方案,如下表所示:

二、行动导向法实践教学反思

1.“教”的方面。

(1)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把握教学设计,制定详细教学计划,对教学任务分解要考虑周详,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交流、讨论,同时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对于学生完成的结果进行综合讲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为了做好引导,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能吃透授课内容,对学生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加以预设。 (2) 分工合理,避免学生无事可做。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懒人思维,要学生学会思考,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充分把握,在分解任务、制定计划时要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得人人有事做,避免出现有个别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浑水摸鱼。 (3) 确保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资料的查阅、任务分解、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具体操作等各项工作都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有问题随时咨询老师,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只负责引导、巡视各小组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即可。 (4) 重视评价。行动导向教学虽然体现学生的主体,但教师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根据考核任务完成情况、动手与技能水平、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几方面,结合技术总结,通过口试、答辩等,达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对于本次教学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有了提升,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的方面。

(1) 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应用行动导向法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讨论、操作、评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再觉得学习枯燥,无趣,而是感觉到学习有趣,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自己想探求、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得到提高。 (2) 专业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决策、讨论等环节,增强了对各岗位知识的学习和操作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 (3) 合作能力得到增强。对于招收初中毕业生起点的高职校来说,其教育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当今,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薄弱。并且从目前的生源情况来看,到职业学校来上学的学生在同龄人中各方面的素质表现又稍有欠缺,其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更差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要进行沟通、协调,学习由单独的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在团队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能感觉到自已是有用的,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促使学生学会并习惯于合作,合作能力得到增强。

行动导向法重点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主要能力的培养。通过行动导向法在《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我们体会到,该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关键的是通过行动导向法的实践,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要:“行动导向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有机结合而成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模式。《中药制剂分析》课是中药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行动导向法能较好地完成该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行动导向,中药制剂分析,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江滨.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欧阳卫.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商情, 2009, (4) .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9

1 建设目标

1.1 人才培养方案

涵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与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团队、专业名称和代码、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招生对象及学制、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毕业标准、专业职业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内容简介、人才培养的实施条件、人才培养实施的规范、人才培养实施的保障等内容。

1.2 课程标准

涵盖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学时分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课程标准是“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对课程内容设置, 掌握程度, 每一部分课程所对应培养的职业能力都做了明确说明[2]。

1.3 教学设计

以中药口服液制备为例说明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设计中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料、课程描述等课程基本信息。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进行课程导课, 通过播放太太口服液广告视频, 导入本次课程内容, 进行任务导入、布置本次课的任务:中药口服液制备, 并正确填写中药口服液生产记录。各学习小组组长领取中药材和生产记录。布置完口服液制备任务后, 按照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 各学习小组代表以PPT的形式, 进行预习效果展示[3]。汇报通过查阅资料对口服液常用辅料、制备工艺, 常见质量问题的认识, 教师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点评总结, 并给汇报的学生记录平时成绩。教师进行口服液制备基本知识讲解。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口服液制备过程关键环节的示范操作, 其他同学针对示范操作的同学操作情况进行点评, 肯定其操作规范的行为, 挑出操作不规范之处并一起讨论应如何在操作中进行避免。学生制定双黄连口服液制备方案, 具体进行任务实施, 完成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 精制、浓缩的操作, 强化操作训练, 评价总结, 课堂小结, 布置练习作业。

1.4 工艺案例库

列举涵盖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气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无菌制剂、新剂型的典型品种工艺案例。以滴丸剂为例, 说明氯霉素耳滴丸、芸香油滴丸、联苯双酯滴丸的制备工艺。工艺案例库涵盖具体剂型的处方组成, 基本工艺参数[4]。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工艺案例库具体剂型实例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 资料库

包括辅料相关特性资料、中药制剂相关设备标准化操作规程。以剂型分类说明每种剂型常用辅料。以片剂为例说明其辅料资料。片剂辅料包括填充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色素。具体列举填充剂包括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无机盐, 并说明每种填充剂的性质及其选择依据。以散剂的制备为例说明中药制剂相关设备标准化操作规程所包含内容。列举球磨机、锤击式粉碎机、冲击柱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水平圆筒形混合机、V型混合机、双锥型混合机、容器固定型混合机说明其标准化操作规程。

1.6 实训指导

编写实训指导, 以乳剂型液体制剂制备为例说明实训指导的内容设置。在实训目的中明确能力培养目标, 在实训过程中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学习剂型制备的必备知识。列举实训所用设备器皿、药品试剂。学习实训必备知识, 实训步骤中通过鱼肝油乳的制备、液体石蜡乳的制备、石灰搽剂的制备练习乳剂型液体制剂实践操作。总结实训中的注意事项, 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

2 实施策略

2.1 邀请企业专家召开调研会

根据对医药行业企业的跟踪调研, 并结合学院和专业实际, 秉持“德技双修、技能立业”育人理念, 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进一步优化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产互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邀请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鼎恒升药业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等企业、行业专家委员出席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会。

2.2 群策群力, 集体备课

集中课题组成员集体智慧, 通过讲授“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师集体备课, 大家一起对各自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体会进行交流, 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2.3 分工协作, 发挥优势

课题组的教师有的来自企业生产一线对制剂设备常见问题分析解决很擅长, 在建设资料库时充分发挥优势, 使设备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更丰富。

3 措施保障

3.1 实行资源库建设负责制

将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 依据各个课题组成员的优势, 确定其承担的任务及子项目负责人并签订子项目建设协议书。实行教学资源项目负责制及绩效考核, 使得项目建设任务分工明确, 保证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3.2 行业企业的加盟为资源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和素材资源的制作得到了制药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 为资源库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中药制药产业是未来十年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 我国医药行业受惠于新医改所带来的市场扩容、新品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等众多有利因素, 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有行业数据预测, 我国有可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这种发展形式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加盟, 同时对行业从业人员也要进行不断地培训, 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以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医药市场对人才有迫切需求, 制剂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资源丰富, 具有权威性, 并不断更新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平台。“中药制剂技术”资源库建设对于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福春.泛在学习视阈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0 (9) :91-94.

[2]张铮, 顾京, 尹洪.共享型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的构建——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4 (31) :9-12.

[3]周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2 (6) :183-184.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中药标本,多媒体,教学模式

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1]。其中“传统的鉴别经验”即是指中药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定药材的外观性状,包括大小、形状、表面、断面、质地、气、味、水试和火试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中药性状鉴定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仅讲授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我校中药鉴定教研室的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形成了中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种教学模式和经验总结如下。

1 采用中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中药标本包括中药材和饮片标本,具有真实性强、包涵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反映中药的性状特征,是中药鉴定学课程很好的教具。我校中药鉴定课程一直采用将中药实物标本带入到理论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到天麻等经过蒸制的药材断面“角质”时,学生会问什么是角质,当给学生展示实物标本时便会理解“角质”的特征。同时也发现采用实物标本教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这主要是因为用于中药鉴别的性状特征往往是在中药表面或者断面某一较小范围内的外观特征。例如大黄根茎断面有“星点”,这一特征是大黄区别于伪品——土大黄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星点”的大小不到1cm,学生很难在教师讲授“星点”的同时看到教师所持的大黄标本上相应的特征,这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因此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良好的交互性[1]。在中药鉴定课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具有典型特征的中药标本图片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并且以放大的图片为载体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实时地掌握中药的性状特征。多媒体课件的这些特点可以补充以往采用单一中药标本教学的不足,但多媒体课件也无法代替实物标本,因为多媒体课件不具有实物标本所具有的真实性,也不能传递中药的质地、气、味等性状特征。因此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将中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结合起来,可充分体现二者的优点,补充各自的不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

2 中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中药标本的应用

中药标本应具有代表性。由于采收、加工和贮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中药个体均能体现所有的中药性状特征,因此在选择中药标本时应注意选择能够代表所描述性状特征的标本。例如厚朴和牡丹皮的内表面在放置一断时间后会因挥发性成分析出形成细小的结晶,但又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因此在讲述上述两味药材内表面具有结晶的特征时,就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标本。

中药材标本与饮片标本结合,能够基本上包涵性状鉴定的所有信息。中药性状特征描述的不仅是外观形状特征,还包括断面特征,而药材的断面特征在中药饮片中体现地更为明显。例如大黄、商陆、何首乌等根和根茎类药材具有异常的组织构造,在宏观上分别体现为横切面上具有“星点”、“罗盘纹”、“云锦花纹”等传统鉴别特征,这些特征在饮片中尤为明显。因此将个子中药标本与饮片标本结合,能够反映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断面、质地、气和味等几乎所有的性状鉴定信息。

注重伪品标本在教学中的应用。鉴别中药的品种是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真正掌握正品和伪品的特征才能辨别中药的真伪、确定中药的品种,因此在中药鉴定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给学生讲授和展示中药伪品标本。例如天南星科菖蒲的干燥根茎称水菖蒲,在湖北、湖南、辽宁和四川等地区充当石菖蒲使用;两者均具芳香气,表面具环节。但前者节间较长(超过1cm),断面疏松似海绵;后者节间较短(不到0.8cm),断面呈纤维性。仅从理论上讲授两者的区别学生很难领会长短的差异以及疏松与纤维性的差别,而通过伪品水菖蒲与石菖蒲标本的比较学生便会深刻理解两者的差异,从而能够鉴别石菖蒲药材的真伪。

中药标本作为中药鉴定学的主要教学用具,要保证每个学生均能详细观察到其特征,在讲授每味药之前将该药标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传看。这样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学生可对照自己手中的实物标本观察和理解相应的性状特征,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了巩固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在理论讲授之后的实验课上,将所有讲过的中药标本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自己观察比较,更深入的地理解中药性状特征。

2.2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整体图像与局部放大图像(包括视频及动画)有机结合。多媒体课件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应用于中药鉴定学课程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同时因为多媒体课件采用大屏幕展示,能够弥补中药标本较小学生看不清楚的缺点,这就要求用于多媒体课件的中药材及其饮片的图片要将整体图像与局部放大图像有机结合,通过整体图像体现每味中药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性状特点,而通过局部放大图像体现中药表面或断面某些较小的性状特点。例如中药防风的根头部具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传统称之为“蚯蚓头”,是防风的主要鉴别特征之一,只有通过根头部的放大图片才能清楚地看到。

应用原植物或动物图片加深学生对中药的理解。中药材多来源于有生的植物或动物,原植物或动物的形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尤其是来源于原植物地上部分的药材,包括全草、叶和花类药材等。例如洋金花花冠裂片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的纵脉纹3条,药材因干燥皱缩较难体现这些特征,而洋金花原植物具有明显的上述特征;再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栽麻黄原植物有3种,这3种麻黄药材可以根据其叶的形态明显区分开,因此3种麻黄原植物的形态对于理解3种麻黄性状的区别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考核方式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药鉴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这一目标的根本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常用中药300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我们采用实践性强的辨认药材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是从约300种常用中药中选择20种中药,涵盖了根及根茎、茎木、叶、花、果实、全草、动物和矿物等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材,将所有药材混合包成一包,要求学生能够从中辨认出所有药材,并写出每味药材的名称、来源和主要性状鉴别特征。考核成绩以20分计入期末总成绩中。这种辨认混合药材的方式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达到了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而高的分数比例充分体现了中药性状鉴别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

以前学生一直反映中药性状鉴定的学习内容枯燥难记,而采用中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形象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大大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直观地观察到中药图片和标本的特征;课间学生经常拿着中药标本向教师询问尚有疑惑的知识点。

从多年来的考核结果看,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从混合药材中辨认出15味以上药材,约有10%的学生能够辨认出所有20味药材。另外,从我校毕业的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在鉴别中药方面表现突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目标

4.1 标本需不断更新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我校中药鉴定教研室成立了独立的标本室,收集了中药正品和伪品标本500余种。其中不乏一些贵重中药标本,如天然牛黄、麝香、羚羊角、西红花和冬虫夏草等。但这些标本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损耗,而且一些标本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品质也有所下降。为了能够给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标本,必须不断更新已有的标本种类,在这方面仍有待提高。同时,伪品标本在中药鉴定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伪品标本在市场上流通有限,较难收集,因此拓宽伪品标本的收集途径、增加伪品标本的种类和数量仍是我们重要的目标。

4.2 图片数量和质量仍需提高

多媒体课件中的中药图片的作用是配合中药标本清楚地展示中药各方面的性状特征,理想的中药图片应是课堂所展示的中药标本的照片,这有助于对照图片理解中药标本的性状特征。目前课堂上讲授的所有中药品种均配有图片,但这些图片仅有少部分是所用中药标本的照片,大部分是从中药材相关书籍中扫描的图片,扫描图片的缺点是可能与中药标本的特征有一定差异,而且扫描图片的清晰度较差。因此,今后要在收集大量中药标本的基础上,拍摄所有标本的整体图片和局部放大图片,提高图片的数量和质量,使中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浅谈中药学教学体会 篇11

【关键词】中药学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44-02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中药学涉及面广,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临床各科,药学包括药理,药化,炮制,药用植物等,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药学不好,其它各科很难保证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适当的更新教学内容

中药药性与与现代药理相联系中医中药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更新缓慢,古代中医药的相互传承,就是靠师傅和徒弟的口手相授,西药知识完全不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引进和发展,中西医相互结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现代科学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中医药学的教学中去。例如: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现代临床证明其还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还可治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现代临床验证其还有降脂作用。

2 .根据学校类型及培养目的进行分层次教学科学设置课程及课时

对于中职院校及西医院校的学生,课程可以选择安排,课程不必过于深。对于致力培养临床中医师及中医药科研人才的学校,课程设置要完备、课时要充足、学习要全面,否则就失去了中医特色,使中医西医两套医学理论体系都没有学好,所以无论是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要有所侧重,主攻自己的学习方向。将中医院校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别培养成为不同中医人才的医师,为中医医学体系的生存、继承、繁荣和发展而工作。

二、教学方法改革

1.突出重点,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中药学是学习中医必修课,是连接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枢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每次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本节课重点,大量查阅相关的资料,同行间相互讨论,讲课时不能留下死角和遗漏,尽量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对于重点内容,一定反复的训练提问考试等强化训练,不断加深记忆。学生只有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多元记忆法教学,加深学生的记忆

中医很多的知识内容需要强行记忆的,如何掌握中药的复杂药性,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记忆。(1)趣味记忆法:在讲授每味中药之始,注重介绍其来源、产地、采制以及实物标本介绍的同时,就其外形特点、名称涵义、传说等入手作趣味性的引导记忆;(2)歌诀记忆法: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句式整齐、押韵简短、朗朗上口的特点;(3)对比记忆教学法:中药有很多功效相似的,可以进行列表对比之异同;(4)分类记忆法:可以把一类要放在一起对比记忆;(5)直观教育记忆法:通过实体标本记忆,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记忆,记忆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

3.学为主教为辅自学式教学

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安排学生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去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的能力。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比如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课前布置学生对课本中某一内容查阅资料,充分准备,并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走上讲台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我们这样实践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笔者非常注重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关系非常的融洽,这在多年之后的工作中,仍然是我引以为自豪的回味。

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一个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保证高效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我校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既是学生的每科毕业成绩不再是最后的一张卷,把平时的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平时的提问和表现占总成绩百分之十,考试不及格给予补考一次,再不及格,不能毕业,而且严格执行,学生每天都有强烈的紧张感,学习不会放松。效果自然明显。另外,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再有教师的业务水平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需要不断的到跟高级学校听课学习,学习他人之多长,补己之短,从笔者的自身经验来讲,以前的教学很死板,没有灵活性,甚至是有些东西是照本宣科,后来经过了几年的临床学习和锻炼,现在讲课是非常的得心应手,中药运用的非常灵活,病例举的非常恰当,学生听课效果非常好。

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篇12

关键词:高职中药专业,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动态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课程教学期间, 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中运用与创新。因此, 中药化学的实验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摆在了众多高职院校中药化学教师的面前。

为此, 笔者将高职高专院校中药专业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在我校进行校级教改课题立项研究, 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科学制定考核标准等, 对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中药化学技术》课程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及标准进行改革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现有高职中药化学教材所开设的实验多属综合性实验, 一个实验中往往包含多种操作技能, 但全面而不够典型。因此,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 我们既充分考虑覆盖面, 又尽可能地安排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和不同操作技能的实验内容, 尤其是针对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有选择性地安排重要化学成分和涉及常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1. 基础性实验。

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因此, 我们首先就安排了针对各项基本操作的训练内容, 包括提取装置 (回流装置、渗漉筒、索氏提取器等) 、萃取装置 (分液漏斗等) 、浓缩装置 (旋转蒸发仪) 、分离仪器 (色谱柱) , 制板技术、纯化技术、定性分析技术 (PC、TLC等) 、定量技术等以及实验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报告书写, 培养锻炼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2. 典型性实验。

经过基础实验训练后, 我们选择安排了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检识鉴定, 即紫金龙中普罗托品和异可利定的提取分离与检识鉴定。一是可以系统训练从中药中提取分离、检识鉴定生物碱成分的各项操作技能;二是紫金龙中含量较大的生物碱成分主要有2个, 且很容易结晶析出, 学生只要操作正确, 经过粗分、重结晶后就能够分离到两种成分的单体;三是此项提取分离技术已得到我们的充分验证, 较为成熟、操作简单、重复性和重现性好。学生做完此实验后, 对探知中药中所含的各种类型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 增强感性认识, 不易产生畏难心理, 能迅速掌握溶剂提取技术、萃取技术、结晶与重结晶技术、生物碱检识及TLC鉴定技术等, 为今后难度较大的不易提取分离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综合、设计性实验.

高职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 主要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等工作, 但对于开发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能为毕业生在今后的继续深造、自主学习以及专业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 安排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4. 编写实施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SOP) 。

标准操作规程 (SOP) 是各种标准化管理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重要内容, 各行业都有SOP的要求。因此, 我们研究组根据本课程标准及行业企业的要求, 组织编写制定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SOP) 》, 常用的技术包括煎煮法的标准操作规程、渗漉法的标准操作规程、连续回流提取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减压蒸馏的标准操作规程、萃取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晶与重结晶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减压抽滤的标准操作规程、水蒸汽蒸馏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吸附色谱的标准操作规程, 等等。通过实施各项实用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进一步使学生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接受规范化、标准化训练, 并与行业、企业的要求接轨。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除改革实验内容外, 改革教学方法也同样重要。我们革新了传统的单纯由教师指导实验教学法。首先, 在班里挑选5名对中药化学非常感兴趣、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 由老师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培训, 实验过程中, 分别把他们安排到各小组进行指导;第二, 安排实验讲解组, 由学生在实验前进行讲解;第三, 指导老师巡视, 观察学生的各项基本操作, 对于操作不当者及时指导纠正。通过改革, 不仅将指导教师从忙于少部分的实验组中解放出来, 而且能够掌握整个实验室各组的实验进度, 又不至于部分小组苦苦等待老师而无人及时指导, 以至于浪费了有限的实验学时, 影响实验教学效果。[1,2]此外, 我们编写了《中药化学技术实用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法, 即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 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因此, 一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水平;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三、科学制定考核标准

长期以来, 中药化学的实验考核一般包括两部分, 即实验报告和实验基本技能, 有的也加入了部分综合能力的考核, 但仍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科学制定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1. 基本技能考核 (占60%) 。

学生对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甚至影响整个中药专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 考核实验基本能力尤为重要。

这部分成绩, 我们设定由平时实验项目成绩 (占70%) 与实验报告成绩 (占30%) 组成。其中, 平时实验项目成绩的评分十分严格, 指导老师和5名经过培训的高年级学生在各组实验过程中进行跟踪考核, 并按照《技能考核标准》打分。

2. 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考核 (占40%) 。

实验课结束后, 安排学时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通常先设定多个实验项目, 学生3~5人自由组成实验团队, 随机抽取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教师按照《技能考核标准》打分。

3. 技能考核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学生掌握所学技能的标准, 可以避免教师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可以有效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保证学生成绩公平、公正, 激发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都设定了近30项测试标准, 全面检测学生实验能力水平, 包括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台面是否整洁、团队是否和谐, 等等。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因此我们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各项基本技能的培养, 有效防止学生纸上谈兵, 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对实验的兴趣, 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 提高学习质量,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珂, 张爱莲, 刘华亮.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 (11) :2678-2679.

上一篇:氧化还原体系下一篇:台湾寻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