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的进步与发展(精选12篇)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1
今年1~8月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366 339亿元, 同比增长8.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7%;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4 387亿元, 同比增长5.4%;房屋新开工面积106 834万m2, 同比增长12.2%。
以上数据表明建筑业总体上已经告别了过去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 进入高效率、可持续的中速增长阶段。建筑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化, 我国建筑业正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理性发展。
为了适应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筑工业化发展, 促进我国机械化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召开2016年全国施工机械化年会, 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保安全增效益”, 随着建筑机械化、信息化和装配化程度的深入和提高, 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 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1 机械化施工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近年来, 我国机械化施工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 综合成套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技术在大型、重点工程施工中, 对提高施工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今年以来, 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这些大型工程对技术进步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依靠机械化施工。
1)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海的世界最长的桥隧组合式跨海大桥, 工程范围包括海中桥隧工程, 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人工岛, 以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工程总长49.968km, 其中主体大桥工程全长约29.6km, 海底沉管隧道全长5 664m, 今年6月29日实现历史性的主体桥梁合龙。海底沉管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 单个标准管节长达180m, 重约8万吨。每个管节使用近9 000吨钢筋。人工岛通常需要3年工期才能建成, 但承建方通过技术攻坚, 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施工技术, 仅用221天就完成了筑造。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桥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超大规模、超高难度, 前所未有。在工程施工中, 岛隧工程钢筋自动化加工技术及设备、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管隧道管节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技术及设备、33节沉管隧道海底无人对接技术、3 000吨大桥主跨钢索塔整体吊装、粗挖、精挖及清淤的基槽开挖方法及设备、碎石刮铺处理基础的方法及设备、体外定位系统及管节浮运与沉放技术, 都充分体现了机械化施工的巨大力量。
目前, “中国桥梁”已经成了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和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符号。
2) 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是一座总建筑面积为85万m2的全国第三大型钢结构单体建筑, 仅主体结构钢结构用量就达14万吨。中建八局在施工中安装使用了11台大型行走式动臂塔机, 只用了9个月就完成了钢结构吊装, 其超大面积屋盖钢结构综合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备受全球瞩目的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规模宏大、造型新颖、功能先进、系统复杂, 总建筑面积约60万m2, 造价63.9亿元, 工期只有3年4个月, 工期紧, 难度大。2015年下半年开始基础施工, 今年初开始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新机场航站楼为提高施工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无论地下基础工程还是上部主体钢结构施工, 均需要投入大量施工机械, 没有机械化施工不可能在这样短时间建成。
截至2015年6月底, 亚太地区共有178个新建机场项目, 中国新建机场占了1/3。按计划, 除了840亿的北京新机场和1 165亿的香港国际机场扩建计划外, 中国还将再投资4 978亿人民币新建58座机场, 到2020年, 中国将拥有260座机场。
4)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敦煌大剧院的建成也创造了工程奇迹。3个场馆项目25万m2, 一个公路项目32.6km, 4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这样一个巨大体量的项目群, 去年底还是一片戈壁滩和沙漠, 被认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在短短7个月内全面建成, 今年8月份已经验收交付使用。9月20日至21日的首届丝绸之路 (敦煌) 国际文化博览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如此飞快地建设速度, 让很多人惊叹不已。4个体量庞大的项目施工高峰期施工设备达500多台套。为保证进度, 所有施工环节做到有序安排, 项目资源配置备好提前量, 各个施工环节无缝衔接和穿插运行, 机械化施工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建设中的北京“中国尊”则是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一个代表, 目前已突破350m, 建成后将是北京市最高的地标建筑。由中建股份与中建三局联合体承建的北京中国尊项目, 将两台大型动臂塔机与智能顶升钢平台系统集成, 实现了塔机与钢平台的同步顶升, 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一项创举, 大大节约了塔机自行爬升的时间, 提高了塔机的利用效率, 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加上另外两台大型动臂塔机、多台高速施工升降机、超高层混凝土泵送的应用, 保证了中国尊的快速顺利施工。
据统计, 目前全球在建的300m以上超高层建筑有125座, 其中有78座在中国, 中国占了62.4%。工程分布在南京、武汉、广州、深圳、重庆、西安、天津、上海等城市, 中国正在兴起一场“摩天大楼热”。
2 机械化施工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劳动用工的日趋紧张, 机械化施工将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工程建设任务繁重, 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施工设备技术不断成熟, 为工程建设提供装备支撑;第三建筑行业市场深化改革, 为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和管理提升营造了市场竞争环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 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必然带来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钢结构预制构件生产设备与技术、预制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和预制钢结构建筑运输、起重吊装设备与技术的巨大需求。
今年虽然房屋建筑投资增长不甚旺盛, 但上半年基建投资规划却密集出台, 投资利好频出, 弥补了建筑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铁路、公路、水路、轨道交通、机场等投资规划纷纷出台, 交通三年计划也规模庞大,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三大战略稳步推进, 为我们呈现了基建投资的盛宴, 为施工机械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据统计, 2016年1~6月,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 (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 085亿元, 同比增长20.9%, 增速比1~5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持续增长。7月、8月两月又密集批复12个基建项目, 总投资规模达2 849亿元。
1) 公路、铁路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 到2020年, 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15万km, 其中高速铁路3万km, 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 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km左右, 其中高速铁路3.8万km左右。据统计, 2016年全年公路建设投资目标是1.65万亿元, 铁路计划投资规模约为8 000亿元。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和地方已批复太原至焦作铁路、北京至霸州铁路、兴国至泉州铁路宁化至泉州段、崇礼铁路、川南城际铁路等一批新开工项目, 其余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2) 轨道交通投资持续增长。今年以来, 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济南、南宁、成都、呼和浩特、南昌、南京、长春、武汉、北京、天津、深圳共11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或调整规划, 总投资高达9 530.9亿元。截至目前, 国家发改委共批复了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规划总里程约8 600km。城市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投资7亿元, 按照规划测算, 未来每年投资超过3 000亿元。
3) 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发。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这份《行动计划》, 2016年~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 其中铁路项目86个、公路项目54个、机场项目50个、轨道交通项目103个, 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其中, 2016年项目131个, 投资约2.1万亿元;2017年项目92个, 投资约1.3万亿元;2018年项目80个, 投资约1.3万亿元。
4) 地下管廊建设如火如荼。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16年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 000km以上。在国家政策推动、城市管理升级的双重驱动下,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成为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效拉动投资、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住建部在2015年确定第一批10个试点城市之后, 又于2016年确定了第二批15个试点城市。目前全国共有25个城市开展地下管廊建设试点。未来每年地下管廊投资额接近4 000亿元。2016年全国开工建设2 000km, 长期可能达到每年新开工8 000km。同时国家要求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海绵城市的投资额未来有望达到每年6 000亿元, 以上两项合计可能达到每年万亿级别。
5) 电力建设稳步发展。在电力需求增速向下换挡和全国电力供需宽松的情况下, 国家严格控制电源开工规模, 优化增量结构, 增加水电和核电绿色电力开工规模。“十三五”期间, 中国预计每年将有5至6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2020年之前平均每年需要投入大约6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 总投资将超过1 000亿元。
火电厂机组容量不断扩大, 百万千瓦机组密集上马, 对实现我国火电结构调整、节能降耗, 推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百万千瓦机组开建, 到2014年我国百万机组遍布全国多个省份。截至目前, 我国已建成投产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86台左右, 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初步统计在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仍有50~60台。安徽芜湖、宁夏鸳鸯湖、山东莱芜、东营、安徽铜陵、宁夏方家庄、广西北海等一大批百万千瓦机组正在建设之中。
6) “一带一路”进入重点发力阶段。2016年6月17日至22日,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 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2016年“一带一路”的发展进入了“重点发力”阶段, 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中,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增长, 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 080份, 合同额合计达514.5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
庞大的基建投资规模, 工程建设市场的巨大需求, 为机械化施工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尤其一些大型综合工程建设, 必然离不开大量施工机械的应用和施工技术创新, 机械化施工必将是大势所趋。
3 施工机械化分会一年来主要工作
3.1 结合行业发展热点, 组织开展学术交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生产和施工装备以及机械化施工、设备管理对这些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 降低施工成本, 机械化施工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机械化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按照年度计划要求和今年年初施工机械化分会理事长扩大会议精神, 通过论文征集和专题约稿, 今年年会将有北京新机场机械化施工与技术创新、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超高层建筑施工升降机技术、大型塔机附着关键技术研究等多篇论文进行交流, 一定会给参会代表带来启迪和帮助。
3.2 加强中国施工机械专家库建设
为促进机械化施工技术交流与提高, 发挥专家作用, 推广施工机械管理新经验和机械化施工新技术, 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从2013年起开展了组建中国施工机械专家库工作。2013年首批中国施工机械专家证书3年有效期已满, 今年秘书处组织换发了新证, 对《中国施工机械专家库章程》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资深专家”评选内容, 评选推荐出4名具有特别突出贡献的专家为“中国施工机械资深专家”。2016年经过个人申报、单位审查确认、行业专家评审, 又有9位来自施工企业、制造企业的专家申请入库, 经过评审确定4人为“中国施工机械专家”。
3.3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积极发展新会员
组织机构建设和发展新会员是协会发展壮大的重要工作。今年陆续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制造企业申请加入施工机械化分会, 经过分会理事长会议审议, 批准中核华兴达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泉州中港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加入施工机械化分会, 使分会会员队伍达到进一步发展。欢迎更多优秀的企业加入到分会中来, 共同促进机械化施工的技术进步。
4 明年施工机械化分会工作设想
4.1 组织召开2016年塔机发展研讨会
随着中国塔机市场保有量的增长, 我国建筑塔机市场环境发生重大转变, 建筑施工对各类建筑起重机械的要求不断提高, 塔机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引起业界高度关注。由施工机械化分会主办、《建筑机械化》杂志承办的中国塔机研讨会已连续召开三届, 在塔机行业及管理部门、使用单位产生了较大影响。2016年中国塔机行业发展研讨会准备移师杭州, 重点交流大型施工中塔机的使用管理。借助G20东风, 参观学习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大型塔机使用经验, 希望大家届时参会。
4.2 进一步扩大施工机械专家库队伍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自2013年起开展组建中国施工机械专家库工作。目前“中国施工机械专家库”已发展到57名成员, 这些专家一方面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突出作用, 同时也在各地专项重大工程施工方案论证、重大事故堪察或处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会将继续开展“中国施工机械专家库”人才申报评审工作。
4.3 开展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优秀管理者表彰活动
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机械租赁企业设备管理, 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树立标杆表彰先进, 明年计划开展全国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施工机械优秀管理者表彰活动, 秘书处起草了表彰管理办法并提交理事长扩大会议审议, 准备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后明年开始启动。
4.4 完成塔机司机培训教材编写工作
根据塔机司机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 针对现有塔机司机培训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分级的缺陷, 施工机械化分会正在联合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专家开始编写《塔式起重机司机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将本着科学、实用、适用的原则, 兼顾系统性、权威性、可操作性, 对塔式起重机司机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 增加以往培训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适应目前发展需要的新内容。该培训教材编写完成后由施工机械化分会联系出版。
4.5 创建建筑工程机械电子商务网站
近年来电子商务正在向各种传统行业逐步渗透, 未来“施工机械+互联网”也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为了给广大会员和施工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已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 筹划建设建筑工程机械电子商务网站的工作, 网站具有整机和配套件在线询价和交易、设备租赁信息、二手机交易、机手招聘等功能, 同时具有行业信息交流传播功能, 争取年底前上线发布。希望施工单位和设备制造商、租赁商积极参与其中。
4.6 举办施工机械化分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
2017年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成立20周年, 分会将利用此契机, 结合2017年年会, 总结施工机械化技术最新成果与成就, 表彰先进会员和企业, 编制优秀论文集。希望各会员单位积极支持和踊跃参加上述活动, 为机械化分会成立20周年增添精彩。
2016年9月23日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2
近20年来,我国建筑模板技术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飞速发展,特别是从94年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作为建设部在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的10项新技术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普遍提高,又促进了施工效益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液压自动爬模技术的研究成功和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建筑模板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1、我国建筑模板技术的进步
1.1 模板新材料、新产品
1.1.1竹木胶合板模板
竹木胶合板模板的幅面大,自重轻,板面平整,保温性能好,便于锯截加工,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中。木胶合板模板,是用酚醛树脂胶浸多层木单片经热压固化胶合并经酚醛树脂覆膜或酚醛树脂浸渍牛皮纸贴面覆膜而成的优质胶合板,常用的厚度为12-18mm。经特殊胶合成型工艺和表面经过有效处理的优质木胶合板,其耐水性能和板面平整度提高,层板粘结力增强,作为模板使用时不易脱层脱皮,并能延长使用寿命。
我国竹胶合板模板的材料资源丰富,其密度和强度都于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的生产工艺基本类似于木胶合板模板,是用竹单片经过不同的编织工艺组坯和酚醛树脂胶合热压成型并经过酚醛树脂覆膜或酚醛树脂浸渍牛皮纸贴面覆膜而成的优质胶合板,也有在竹胶合板的外表面用单片木面覆膜加工成木面竹胶合板模板,常用的厚度为12-15mm。
1.1.2 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
竹木胶合板模板除了单张使用外,可锯裁成定型模块,经过封边处理后,与模板钢框组装成一体,作为中型组合模板使用。钢框的高度主要有55mm、70mm、75mm、90mm。板块尺寸常用的有600mm*1200mm、600mm*1500mm、600mm*1800mm三种。
1.1.3平板式玻璃钢圆柱模板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俗称,它的自重轻,强度高,弹性和韧性好,耐磨、耐腐蚀,是理想的建筑模板材料。根据在圆形筒模中混凝土浇筑初期处于半液态时各向
力学性能相同的原理,采用平板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替代定型的玻璃钢圆柱模板,既节省加工定型圆柱模的专用胎具,又简化了支模和拆模工艺,劳动强度降低,工效提高,施工效果良好。
平板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是在平板式胎具面上加工制作的厚度为2-4mm的长方形玻璃钢平板,它的长边尺寸依柱高进行设计,短边为圆柱外径的展开长度,两短边缘呈L形的翻边与紧固螺栓用的角钢垫板做成一体。
1.14无背楞大模板
大模板是板块尺寸较大模板的俗称,由面板、骨架、支撑、作业平台及附件等组成。模板骨架又由边肋、次肋、主肋等组焊而成,从模板骨架的结构层次上分为有背楞大模板和无背楞大模板两种类型。
通常所说的大模板是指有背楞的大模板,它的主肋(背楞)与边肋、次肋不在一个结构层次内,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横后竖型大模板,它的次肋方向是横向设置而主
肋是竖向设置在次肋的外侧;另一种是先竖后横型大模板,它的次肋方向是竖向设置而主肋是横向设置。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后一种的背楞(主肋)为横向设置,便于穿墙螺栓灵活配置而应用较多。无背楞大模板是指模板骨架的主肋、次肋与边肋的截面高度相同并组焊在同一中心平面内,模板骨架外侧不再设置通常的背楞,面板可为钢面板或木竹胶合板模板。板
块之间相互组拼时,使用短小的附加背楞夹紧背平即可。与有背楞大模板相比,无背楞大模板的自重较轻、刚度较大,并且穿墙螺栓的长度较短,同时它的通用性、互换性以及工艺性等优于有背楞大模板。
1.15胶合工程木梁与工字梁
用胶合工程木制成的矩形木梁和工字形木梁,是用圆木经过旋切、板张制作、胶合与高温加热加压等工艺制作成的层板胶合木制品。其强度与刚度远高于相同规格的实木锯材制品,尺寸稳定性好,克服了实木翘曲、收缩和开裂等问题,同时又保留了木材的天然特性,可作为工具在模板工程中周转使用。比如可替代型钢与木竹胶合板拼装成模板使用,或替代方木作为木竹胶合板模板的水平支承梁使用等。
1.16铝合金梁与铝木组合梁
在模板工程中,用铝合金梁或在铝合金梁上镶嵌小方木替代型钢或钢管与胶合板模板拼装在一起使用,可减轻模板自重,也是替代方木节约木材的一种有效途径。上海宝冶三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铝木组合梁,上部中间有一凹槽可镶嵌小木条,以便与木竹胶合板模板连在一起,下部设有特殊的滑道,通过安装T形扣件与钢管连成一体,能同时与胶合板模板和钢管配套连接使用,组合成的板梁式模板组合灵活、连接快捷,操作简便。
此外,还有玻璃钢模壳、改性聚丙烯塑料模壳及塑料平板模板、电梯井模板等模板。
1.2模板新工艺、新技术
1.21 早拆模板施工工艺
早拆模板施工是指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以上时,将小跨度(<2m)支撑范围内的模板和水平支承梁先期拆除,支撑系统中的部分杆件也可在拆除模板之后先期拆除,而小跨度范围内的垂直支撑通过支撑柱头的顶板依然支撑着楼板,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时再拆除。一般称这种工艺为早拆模板晚拆支撑工艺,简称为早拆模板。早拆模板的实现,关键是在进行支撑柱头的构造设计中将直接支承模板的机构与直接顶着楼板的柱头顶板在构造上分开。具有这样功能的支撑柱头称为早拆柱头或早拆托座,其构造形式有多种,如卡板式、丝杠式等。
早拆模板的垂直支撑体系可以是门式架、碗扣架及其他各种支撑,而门式架支撑体系的优点较多,尤其是在支撑系统中的纵横通道更便于支模和拆模,其工效更高。
1.2.2 新型支模架
用于现浇混凝土楼盖的支模体系,除了常用的独立式钢支柱和门式架、碗扣架以及扣件式钢管支架外,近几年涌现出不少新型支模架。
(1)梯形支模架,它是门式架的一种形式,由于它的高度比门式架高,与住宅建筑标准层高的尺寸相适应,所以使支模、拆模更简单快捷;
(2)八角盘轮扣式支架,无锡速接器模板公司将台湾产的圆盘轮扣式支架开发成八角盘轮扣式支架并有较大发展,它主要由带有八角盘连接节点的立杆、横杆和斜杆等部件组成,杆件表面镀锌;
(3)模块式支架,由北京安德固脚手架公司引进法国CRAD模块式支架成套技术,在不少重大工程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主要由带有可同时安装水平杆和斜杆的十字形连接节点的立杆、横杆、水平斜杆、竖向斜杆等部件组成。后两种新型支架的共同特点主要有:立杆材质为Q345低合金钢管,立杆上的连接节点采用特殊材质制造;支架设有自成体系的斜拉杆自锁系统;支架承载力较高、稳定性较好、安全度较大、适用性较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加工生产。
1.2.3 悬空支模与桁架支模技术
现浇混凝土水平结构的施工,大都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撑架施工工艺,即便采用早拆模板技术施工,虽然模板一次投入量减少较多,但由于支撑间距较小而用量依然较多。如果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利用已施工好的竖向结构或已架设好的水平型钢梁,采用桁架支模施工方法,会使支模工艺得到进一步简化,并能提供可利用的空间,以便于立体交叉作业的快速施工和安全施工。
1.2.4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爬模施工综合了大模和滑模两大施工工艺的优点,是高大竖向结构施工中理想的一种施工工艺。在爬模施工中,继模板与模板互爬、模板与架子互爬两种爬模形式之后开发成功了模板与爬架连体爬升的新形式。它主要由附着装置H型钢导轨、架体系统、模板系统、液压升降系统以及吊篮设备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等部分组成。这种新型爬模是用液压为动力的自动爬模新技术。其主要特征是:(1)架体由主承力架、施工作业架和装饰作业挂架组装而成,能连体上升完成爬模施工,可分体下降进行在结构施工期间同时要进行的装饰作业,如不做装饰作业时可不安装吊篮挂架,使架体高度降低更利于爬升;(2)附着装置具有附着承载、爬升导向和防倾覆等多种功能;(3)主承力架的作业平台宽度不小于2m,能使模板向外移动0.5-0.7m,便于支模拆模和清理模板;(4)由附着在H型钢导轨上的上下爬升箱和液压油缸、油泵等组成的爬升机构与爬升系统,爬升功能和防坠功能合一,爬升平稳,爬升速度快,爬升安全。
2、我国模板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自从94年建设部把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作为建筑业重点推广的10项新技术以来,虽然我国的模板技术有较大发展和长足进步,并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在推广应用和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研究开发的模板新技术还不完整
由我国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模板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经工程应用表明还不完善、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推广应用。
比如,竹胶合板模板和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平整度和厚度误差在不少厂家还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竹木胶合板模板的封边处理技术以及胶合板与钢框间的缝隙处理技术等问题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周转使用的次数较少,常常有开裂现象等达不到使用要求。又如,模板早拆技术,虽然研究开发出多种形式的早拆头,但与之配套的模板支承梁等部件还不配套、不完善,使用不灵活,不利于拆模,不利于不同型号模板的使用等。
再如,爬模架的水平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螺栓连接,实际操作中是拧得紧了又紧。这样的规定是否科学,这样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利于安全爬升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模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不广泛,推广应用投入的资金不足
我国虽然开发出不少模板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曾经有一个时期不少省市、不少地方、不少单位也在工程中积极地推广应用,但持续性地、大面积地和广泛性地推广应用与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去说不发达地区的推广应用情况,就是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的推广应用情况也不能令人乐观,常常是新老材料、新旧产品、新老工艺和新旧技术同时并存、同时使用得较多。一些小的承包公司不情愿投入资金用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是一些较大的集团公司想投入资金用于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但由于投标中标过程中的种种原因和进行工程总包与分包过程中的种种情况,也不得不投入较少的资金,在应用新型模板的同时较多地使用不先进的技术,比如密林似的满堂红支架到处可见。
2.3 模板管理机制和模板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
在模板的经营与管理方面,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生产、销售与租赁的专业厂家或专业公司,并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但大都是属于单纯的租赁性和经营性质,像发达国家模板公司那样既能研究设计和专业加工新型模板产品又能承揽模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厂家和公司为数很少。同时,不少生产厂家的加工设备陈旧,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
不合理,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难以达到使用要求。即使是少数厂家有一二套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但使用率很低。
2.4模板工程专业性的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还比较滞后
虽然我国的模板技术有不少的进步,但相应的专业性的施工规程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安全技术标准等行业性标准的制定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混凝土楼盖模板的支撑安全技术标准已编制快20年了,至今还未出台。有的标准虽已发布实施,但由于编制周期较长,等编制好台而又由于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显得不很适用或需要进行修
订补充了。
3、我国模板技术的发展方向
模板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增加施工效益和文明安全施工,也关系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3.1、以清水混凝土为中心,积极完善现有的新型模板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性能良好、价格合理、安全适用和环保节能的各种清水混凝土模板
为防止抹灰脱落直接伤人砸物,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其害,要大力推广应用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而清水混凝土模板并非是指某一种模板,因为通俗地讲,凡能
使浇筑成型后对其表面不再抹灰就能达到清水混凝土建筑或清水混凝土结构相应的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模板,均可称为清水混凝土模板。目前推广应用的新型模板,一般来说只要精心设计和精心加工、精心管理和精心施工,皆可达到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的质量要求。但要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和不断完善,提高其性能,合理使用,满足使用要求。
3.2、因地制宜,研究开发和创新发展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大的新型模板材料及节能、环保、适用的新产品
(1)要充分利用我国竹材资源的优势,继续深入研究
由我国自主创新的胶合板模板,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加工工艺,提高竹胶合板模板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要提高对板面平整度和厚度的精度要求,生产优质高档次的竹胶合板模板,努力促进其推广应用;与此同时,要继续创新,研究开发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技术及其高新产品。
(2)要充分了解我国木材资源的劣势(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1/8),积极贯彻节约木材的方针,在模板工程中要
合理利用木材和尽量做到节省木材。特别是在木胶合板模板的生产中,一方面要采用速生林木做原材料,另一方面要生产高性能高档次的木胶合板模板。此外,在工程应用中要周密地做好配模设计,避免或减少随意性切割,要合理切割和合理使用,并做好封边处理,增加周转使用的次数。
(3)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研究开发替代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原木方木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铝合金梁和铝合金组合小梁,因其自重轻和刚度大,可作为工具进行重复使用。它既可替代方木作为水平模板的支承梁使用,也可替代型钢或方木与胶合板模板组装在一起作为拼装式模板使用。与模板拼装使用时,可减轻模板的自重和增加模板的整体刚度并可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开发好又要使用好。工程木因其强度高、刚度大和寿命长并又有天然木的优点,在国外用得较多。从新加坡进口的工程木木梁已经在奥运工程中使用,效果良好我们要结合国情,学习这一先进技术,利用速生林木加工工程木木梁,这是我国在模板工程中既要使用木材又要节省木材的最好的途径之一。此外,要因地制宜,研究开发其他人造板模板材料及其新产品。
3.3、大力推广应用早拆模板成套技术,积极研究开发悬空支模技术
经过20余年对模板早期拆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表明这项技术既是模板工程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安全技术,又是节省模板工程材料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应用早拆模
板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同时要继续完善和发展这一经济实用的先进技术。
与此同时,要积极深入地研究开发水平楼盖施工的其他支模方法,比如一些单位已经研究开发的悬空支模技术。悬空支模技术一方面把楼盖施工时的各项荷载传递到已浇筑成型的竖向结构上,同时又把其下面的空间留了出来,为立体交叉作业及早投入运行提供了条件,从而大大简化了水平楼盖的施工工艺,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如果把上述两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将模板早拆的核心技术融入到悬空支模架上,进行 深入研究、开发和创新,将会取得更佳的效果。
3.4、推广应用和深入开发大模板和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经30余年的不断研究与应用,表明大模板施工技术是一项经济实用的技术,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在小流水段工工艺中,它不仅由于板块尺寸较大便于安装与拆卸,而且由于可以流水使用而能减少一次性的模板投入量,同时用它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表面板缝少,墙面平整光洁,能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应继续推广应用。但在应用中应注意:(1)大模板应走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加工的方向,要注意节约,不要单纯地去追求一面墙只用1块非标准模板的作法;(2)设计大模板时,模板的刚度宜大不宜小,板面可以是钢板面,也可以是竹木胶合板模板或其他材质的面板;(3)对板缝及板底等容易漏浆部位要采取有效的防止漏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4)拆模后及时对大模板进行清理,并选好用好脱模剂。
爬模具有许多优点,如前所说它只是在初次安装和最后拆除时才需要塔吊配合,而在爬模施工期间不再使用塔吊,从而使塔吊专门用于其他工艺的施工需要。液压自动爬模能平稳、快速和安全地爬升;爬模用的模板,其构造形式不受限制,即各种构造形式的全钢大模板和各种形式的拼装式模板都能用;拆模装模用的施工平台宽度大于2.0m,非常有利于安全作业,备受各界欢迎。在开发应用中应注意:(1)要结合工程结构与所用模板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爬升机位,安全储备宜大不宜小,即在验算爬升负荷时不要满负荷或超负荷配置;(2)爬模架在爬升过程中是一动态脚手架,为便于同步和稳定爬升,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已经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宜刚柔结合,即竖向结构的刚度要大些而横向则小些,因此在施工现场安装时,附加在爬模架上的用于加强作用的斜杆宜少不宜多。
3.5、研究开发计算机在模板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监控重荷载及高大空间施工中支撑系统的受力情况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融现代设计技术与计算技术为一体的一项高新技术,它的应用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现代化科学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CAD在高层建筑墙体模板的设计与配模技术发展较快,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今后应继续结合不同的工程与使用要求,不断完善应用软件的功能。此外,为了避免或减少支模坍塌事故的发生,应开展对重大荷载或高大空间施工时支撑系统进行实时测试、分析和研究,为优化支模方案和安全施工以及为相应规范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
3.6、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模板公司现代化管理技术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60-02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七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县域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应为县域经济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开发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应放在县域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三、“科技进步工程”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第一,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第二,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3.实施“金桥工程”。第一,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作用的同时,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第二,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同时,要下大力整合当地的科技资源。当地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第三,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造当地的科技服务机构网络,大胆采取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调动其经营技术成果的积极性,要创新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搜集适用的科技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和农民致富信息。
科技进步与城市空间的发展 篇4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科技革命带来城市产业结构的更新, 新技术一旦与新观念相结合就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发展推动力, 成为城市空间创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首先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进而影响城市的社会形态, 导致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 而新的社会形态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更新与发展提供了动力。每一次的技术进展, 都形成新的产业群, 新的产业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空间格局, 促使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重组, 从而为城市空间的创新提供可能与条件, 这种变化了空间的结构与形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因此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 不仅决定城市社会形态的发展, 也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空间的形成、组织与变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作用的结果, 特定的社会形态, 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空间格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人们所处的社会也由工业化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而且对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的渗透和城市经济结构中信息经济比重的提高, 促使城市产业结构的再一次调整和整合,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从而使城市空间结构再一次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生产物质产品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 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用地布局、居住模式、交通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此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发展和演变。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高技术行业本身, 而且向教育、娱乐、服务等领域扩展。
由于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 现代城市都在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以提升经济竞争能力, 知识经济催生各种高科技园区, 它将是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科技园区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城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产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城市都将信息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高新技术园区用新的城市功能体, 用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的工业代替了低效益、高污染的传统产业, 以金融贸易、信息管理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置换出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
在信息时代, 通信网络的形成使交通运输不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城市之间的联系突破区域的行政界限。网络缩小了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企业分布可以分散化、小型化, 从而使城市发展分散化、中小型化, 城市将以远程联系方式来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 空间结构集聚动力减弱。城市各种功能的分布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以区位条件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布局原则在信息网络时代不再重要。城市的一般功能区 (如居住、工业等) 呈分散趋势, 形成开放式、网络型和多中心的城市体系。这种开放结构促进城市之间横向经济联系和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 城乡界限逐渐消失, 城市之间竞争、互补、协同关系将代替传统的等级关系。如在科技进步背景下, 南京都市发展区将形成“以长江为主轴, 以主城为核心, 结构多元, 间隔分布, 多中心开敞式的空间格局”, 并凭借优越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向东扩展, 和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在经济和信息上形成一体化发展。
总之, 在科技进步条件下, 城市发展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 我们要不断地对城市发展及技术机部的相关性进行检讨, 从而使城市形成一个功能与环境相对完善的人居环境。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 在全面的社会转型和变革中, 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应适应城市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需要我们扩展城市的研究领域与技术方法, 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 及时调整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使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创造“以人为本”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
摘要:本文主要揭示科技进步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方面分析科技进步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分析信息技术和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关系, 分析的目的是启发人们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创造新的城市空间, 从而提高城市的品质。
关键词:科技进步,信息技术,城市
参考文献
[1]钱小玲王富臣:技术进步与城市空间创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1[6]:378-386[1]钱小玲王富臣:技术进步与城市空间创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1[6]:378-386
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全文) 篇5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了《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全文如下:
西藏的发展与进步(2013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 录
前 言
一、西藏发展进步是历史的必然
二、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三、政治进步与人民当家作主
四、文化保护和宗教信仰自由
五、社会变迁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前 言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南半部,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神权至上,官家、贵族、寺院三位一体,牢牢控制着西藏的资源和财富,人民灾难深重,毫无自由可言。那时的西藏社会如同欧洲中世纪一样黑暗、落后。西藏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西藏走上了与全国一道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西藏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西藏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尊严,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正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团结奋斗。
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全面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西藏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社会追求正义与幸福的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一、西藏发展进步是历史的必然
当代西藏的发展进步,内生于自身特殊的社会历史逻辑,植根于中国国家的发展进步迈向,并与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相适应。1959年之前,西藏的社会形态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的发展进步正是在封建农奴制的废墟上发端的。
1959年之前的西藏社会
对1959年之前的西藏社会状况,人们曾有过许多描述,这里仅做部分节选,从中可略窥旧西藏黑暗、落后之一斑。
原英国《每日邮报》驻印度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在1905年出版的《拉萨真面目》中写道:
旧西藏“具有中世纪的性质”,“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喇嘛是太上皇,农奴是他们的奴隶”。“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在他们的严厉惩罚、巫术、灵童转世以及要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是如此,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藏人如牛似马地劳累,而赢来的却是为数甚微的生活必需品”。拉萨“这座城市脏得无法形容,没有下水道,路面也没有铺砌石块。没有一栋房子看上去清洁干净或经常有人打扫。下雨之后,街道就成了一洼洼的死水塘,猪狗则跑到这些地方来寻找废物渣滓”。
英国藏学家查尔斯·贝尔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十三世**喇嘛传》中写道: “西藏的刑法是严厉的。除了罚款和监禁外,鞭笞也是常事。在审判过程中,受到鞭打的不仅是被判有罪的人,而且还有被告甚至见证人。对严重违法者,既使用颈枷也使用手铐。颈枷是戴在脖子上的一块沉重的方木块。对杀人犯和惯偷惯盗,则使用铁质脚镣。对很严重的罪或屡次犯罪,诸如谋杀、暴力抢劫、惯偷或严重的伪造罪等,则要剁手(齐手腕),割鼻,甚至挖眼睛。而挖眼睛又多半用于某些政治上的滔天大罪。往昔那些犯有谋杀罪的人被装进皮口袋,缝起来,给扔进河里”。
加拿大藏学家谭·戈伦夫在1987年出版的《现代西藏的诞生》中写道:
“过去统治西藏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封建的神权政治。„„封建庄园主则垄断了处理所有地方事务的权力”。“绝大多数西藏人都是农奴”。“农奴被‘拴在’他们主人的手中。„„他们毫无权利,即使要走进寺院,要结婚,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如果分属于不同领主的两个农奴结了婚,所生男孩要归父亲的领主;如果是女孩,要归母亲的领主。要想离开庄园,哪怕是一小会儿,也要得到领主许可才行。如果想出门远行,朝拜寺庙或想做一点小买卖,都需要得到领主的同意”。“在西藏历史上,变换阶级成分的可能性很小。对大多数农奴来说,他们不得不接受出生时的农奴地位”。“没有证据证明西藏是一个乌托邦理想的世外桃源”。
曾在1949年之前担任过当时中国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官员的沈宗濂和柳陞祺在1953年出版的《西藏与西藏人》中写道:
“操纵拉萨政权的人物只来自不足一百家贵族中的上层和同等规模的僧侣集团。在他们看来,广大西藏人民不过是‘砍柴挑水的苦力’。这些特权人物生活在一种封闭状态,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忽视西藏社会蕴藏着的巨大力量,仍流连在一个僧侣、封建的独裁统治的残阳夕照之下,他们恰恰是因为西藏百姓的无知和对政治的冷漠才得以存在的。但历史必将加速前进,这个特权阶级必然在快速变革的世界中土崩瓦解”。
几百年来,由于保守落后的农奴制,加之封闭的地理环境,西藏社会发展处于凝滞状态。至20世纪中叶,在人类向现代文明大步前进之际,西藏依然远远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
西藏发展进步的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空间。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从此迈上与全国人民同发展共进步的历史轨道。1959年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西藏地方反动上层发动的旨在维护封建农奴制的武装叛乱失败,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各族人民发起民主改革运动,一举推翻延续几百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启了西藏历史上最为广泛、最为深刻、最具进步意义的社会变革。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在西藏历史上首次实现人人平等、自由的基本人权,为日后的发展进步奠定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西藏最终确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向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伴随新型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民主政治观念的传播,西藏百万农奴和旧时封建贵族等都成为享有平等权利的现代公民,行使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政治权利,极大调动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78年以后,西藏和全国一道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中央政府提出加快西藏发展、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的目标,并根据西藏实际,制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特殊优惠政策,大力支援西藏建设,有力推进了西藏的发展进步。
进入21世纪,西藏的发展进步驶入历史快车道。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西藏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即到2015年,保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势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民族团结和谐,社会持续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扎实;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西藏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西藏发展进步是人类正义的胜利 ——西藏的发展进步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由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由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由专制到民主,由迷信到科学,由封闭到开放,是人类社会普遍的发展规律。西藏60多年的发展正是遵循了这个规律和总趋势。目前,尽管西藏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区市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拉近了距离,大体上实现了同步发展。从人类大历史的角度观察,西藏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由封建农奴制社会一跃跨入现代文明社会,创造了一个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典范。
——西藏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西藏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近代以后,中国社会面临整体性的现代化转型,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遵循中国社会变革的大逻辑。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即提出把旧西藏“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的重大命题。60多年来,西藏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是在全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建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西藏的发展进步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的发展进步是西藏人民的事业。60多年来,西藏的发展进步始终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表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完善的内在统一,通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西藏的发展进步实质是人的发展和人民主体性的实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次伟大实践。西藏的发展表现为人民不断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表现为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是人民摆脱宗教神权奴役、追求做人尊严和价值的胜利。西藏人民是西藏发展进步的最大受益者。
二、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发展经济是确保西藏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途径。西藏现代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把帮助西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放在首位,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推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目前,西藏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历史飞跃,并持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01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9万元。1994年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9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年均增速12.7%。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19元,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28元。2006年以来实施的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广大农牧民。截至2012年底,全区累计建成40.83万户安居房,占农牧民总户数的88.7%。2013年底前,所有农牧民将住进安全适用的房屋。2012年,西藏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8.7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6.14平方米。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等农村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镇通邮率、乡镇通公路率和行政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0%、99.7%、94.2%。累计解决193万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15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的沼气能源,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95%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消费结构开始多样化,冰箱、彩电、电话、电脑、洗衣机、摩托车、手机等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2012年,西藏城镇每百户居民中拥有汽车、摩托车分别为27辆和16辆,冰箱、彩电、电脑、洗衣机分别为86台、129台、63台、88台。在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市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旧西藏只有农牧业和手工业,且处于十分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已经建立起具有西藏特点的现代经济体系。西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切实保护西藏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多年来,西藏农牧区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通过下放生产经营自主权、免征农业税、增加投入、增加科技含量以及加快推进综合生产能力等措施,使农牧业实现了全面持续发展。近年来,粮食总产量保持在90万吨以上。积极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59年的1.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0.38亿元,年均增长4.7%。旧西藏没有现代工业。通过60多年的发展,西藏的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如今,已建立起一个包括能源、轻工、纺织、机械、采矿、建材、化工、食品加工、民族手工业、藏医药等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从1956年的0.01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5.91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58.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9.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6.5亿元。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5∶34.6∶53.9。
现代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旧西藏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现在以公路、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建设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2012年,西藏次高级以上路面里程达到889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2万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公路、乡乡通公路,其中62个县通油路。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拉萨至日喀则铁路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2011年,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建成通车。截至2012年底,西藏已建成通航机场5个,9家航空公司在藏运营,开通国内航线34条,初步形成了以拉萨贡嘎机场为干线,以昌都邦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则和平机场为支线的机场布局。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125千瓦、只供少数上层贵族享受的小电站,而今西藏电力发展迅速,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2012年,西藏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23万千瓦,用电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拉萨市城市供暖试点工程开通运行,2012年底实现40%的供暖目标。旧西藏人背畜驮、驿站式传递的落后状态已彻底改变。目前,已经建成遍布全区的光缆、卫星和长途电话网,全区县以上基本实现3G通信技术全覆盖,基本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2012年,电话用户数达到276万户,普及率为9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47万户,普及率为33.3%。
城镇化使西藏各族人民更多分享现代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平解放前,西藏只有少量人口居住点,城镇只有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少数地方,拉萨城区不足3平方公里。近年来,西藏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以拉萨市为中心,以地区所在地为支点,以县城、边境城镇、特色文化旅游城镇为网络的城镇体系,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2012年,西藏设有两个市和140个建制镇,城镇化率达22.75%。对外开放加快了西藏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极推动全区商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不仅增强了与内地的交流,同时也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和合作。1993年,西藏与全国一道开始建立“框架一致、体制衔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物资、粮食、日用消费品等领域价格流通改革并全面进入市场。目前,西藏已经深深融入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西藏,丰富着城乡市场和百姓生活。西藏的名、优、特产品及民族手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全国市场。
西藏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12年,全区进出口总额为34.24亿美元,是1953年0.04亿美元的850多倍,年均增长12.1%。截至2012年底,西藏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西藏立足区位优势,加强与印度、尼泊尔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实施面向南亚的陆路贸易大通道建设,建设吉隆、樟木、亚东、普兰和日屋口岸,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三、政治进步与人民当家作主
经过民主改革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彻底摆脱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西藏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扩大。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此在西藏正式确立。在西藏,自治区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自治区重大事项由区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自治区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规、条例、决议、决定。通过各级人大代表,西藏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地区事务的权利。在今天的西藏,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西藏各族人民直接选举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又选举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西藏的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在全国人大及西藏各级人大中均有自己的代表。在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四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参选率不断提高。在2012年四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参选率达94%以上。
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始终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占有绝对多数。2012年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901名,占93%以上,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均有自己的代表。目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自治区有20名代表,其中12名为藏族公民,门巴族、珞巴族公民各1名。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4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25名,常委会主任、副主任1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8名。妇女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5.4%,各级政府公务员中妇女占34.49%。
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95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西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宣告政协西藏委员会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西藏确立,为西藏各阶层、各界人士都能在政治生活中充分表达意见和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通过人民政协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集民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西藏自治区政协广泛吸收西藏各界、各族人士参加,注重和体现委员人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各级政协委员广泛团结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是推进西藏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西藏共有全国政协委员29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26名。2008年至201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共收到提案1507件,并已全部办复。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西藏各族人民除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普遍性的政治权利,还享有民族区域自治的特殊性的政治权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西藏自治区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包括立法权、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人事管理权、财政管理权和自主发展文化教育权等。
西藏自治区自1965年成立以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例如,西藏自治区分别于1981年和2004年制定变通条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龄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再如,在执行全国性法定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西藏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在全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70.53%,其中县乡两级领导班子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3.03%。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贯彻实施,使西藏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权利得到可靠的保障。
扩大了城乡基层民主
在中国,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探索,西藏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农牧区基层民主制度。在西藏,村民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结合,推动了基层民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了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调动了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1959年7月5日,山南地区克松村的443位农民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标志着西藏基层民主建设的开端。1993年,颁布《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办法》,全区村委会选举步入规范化轨道。目前,西藏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并不断健全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和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全覆盖,全区90%以上的村设立公开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在西藏第七届村(居)委会换届中,有168.68万人进行选民登记,直接参加选举的选民有149.52万人,参选民众踊跃投票,参选率达到88.7%,共选出村(居)委会成员26335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西藏192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自治有充分的组织保证。新型民族关系得到确立和巩固
西藏自治区以藏族为主体,有藏族、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以及夏尔巴人、僜人等40多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西藏高原,共同缔造了西藏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并实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全面贯彻落实,既消除了导致民族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也消除了西藏地方的阶级差别和人身依附关系,各民族间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藏与全国、藏族与其他民族以及西藏自治区内部的自主性人口流动更趋频繁,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在各民族公民到西藏经商、务工、交流、朝佛、旅游的同时,大量藏族公民从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的藏族聚居区涌入内地大城市经商、务工、求学、谋职、交流、旅游。根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11年开展的内地藏族流动人口课题研究,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宁、兰州、昆明等中国大城市,都有为数不等的藏族人口流动或者定居生活。其中,成都市区有户籍藏族人口3万多人,无户籍常住性藏族流动人口在15万至20万之间,在成都市多个县市区已经形成了数个藏族聚居区。西藏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每年9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每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四、文化保护和宗教信仰自由
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倾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使西藏文化得到了保护与发展。
保护和发展藏语言文字
藏语文学习使用受到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均明确规定,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西藏自治区先后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和《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将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西藏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目前,所有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行藏汉语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同时用藏语文和汉语授课,并在内地西藏班中学开设藏语文课。截至2012年底,西藏实施双语教学的小学在校学生282914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96.88%;中学在校学生177981人,占中学在校生总数的90.63%。现有双语教师23085人,各级各类学校有藏语专任教师3700人。
藏语文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和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程序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也使用藏文。目前,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厅翻译室,各地(市)编译局和所有县翻译室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全区每年的翻译总量达6000多万字。各单位的公章、证件、表格、信封、信笺、稿纸、标识以及机关、厂矿、学校、车站、机场、商店、宾馆、餐馆、剧场、旅游景点、体育场馆、图书馆等的标牌和街道、交通路标等,均使用藏、汉两种文字。
藏语文类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西藏共有14种藏文杂志、10种藏文报纸。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开办有42个藏语(包括康巴语)节目、栏目,藏语新闻综合频率每天播音达21小时,康巴语广播频率每天播音18小时,西藏电视台藏语卫视24小时播出节目。2012年,西藏自治区出版藏文书籍780种,印数达431万册。
藏语文使用迈入信息化。藏文字符计算机编码已通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国内自主开发的藏文编辑系统、激光照排系统、电子出版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藏语文平台,浏览阅读、收听、收看国内外新闻和各类资讯,成为众多藏语文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国家在保护和发展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公民中推广汉语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以“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以保护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为借口,抵触或反对推广、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保护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西藏自治区先后颁布《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布告》、《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定,文物保护工作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目前,西藏有各类文物点4277处(其中国家级55处、自治区级210处),馆藏文物232万件(套)。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拉萨、日喀则、江孜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藏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0年以来,中央先后投入资金20.4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其中,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投资3.8亿余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西藏自治区及各地市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华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西藏卷》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收集整理民族音乐、歌曲、曲艺一万余首,文字资料3000多万字。目前,西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个,传统戏剧演出机构80多个,传承人1177名。其中,藏戏和《格萨尔》史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族唐卡、藏族造纸技艺等7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8名传承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3个项目和227名传承人入选自治区级名录,158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文化部和西藏自治区先后命名了5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19个自治区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特色艺术之乡。
大力发展藏医药事业
西藏自治区把藏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藏医药工作的决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使藏医药学得到保护和发展。西藏各级藏医医疗机构注重发挥特色优势,开展了藏医药特色专科、专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大力开展藏医药典籍、文献挖掘整理工作,编辑出版了《四部医典大详解》等宝贵文献。目前,西藏有藏医医疗机构19所,在50多所县医院设有藏医科,藏医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区。藏药生产由手工作坊向现代工业化生产迈进,藏药加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目前,西藏注册的20家藏药生产企业全部通过了GMP(优良制作标准)认证,能够生产360多个藏药品种,一些藏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部分国家,藏药产值达数亿元。现代藏医学已经走向全国和世界,服务越来越多的人。
尊重和保护民族风俗习惯
国家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的宗教信奉、祭祀活动以及参加重大的宗教和民间节日活动的自由。西藏各族人民在保持本民族的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现代文化习俗。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艺术节、山南雅砻艺术节、林芝大峡谷文化旅游节、昌都康巴艺术节、那曲恰青赛马节、阿里象雄文化艺术节等节庆得到恢复和创新,成为地域性民族文化品牌。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新兴节庆集会越来越受欢迎,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新风俗、新习惯。在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的条件下,每个节日都是群众精神上的一次盛宴,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内容。与亲朋好友一起过林卡是西藏百姓的休闲首选,表演歌舞的朗玛厅、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馆等是业余娱乐的主要场所。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建设县乡村图书馆及文化馆站(室),开展有线电视数字化,推广数字图书馆,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以及实施农家书屋、寺庙书屋、“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等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到2012年底,已建群众艺术馆8座、图书馆77座、博物馆2座、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9个、村文化室500余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中心1座、县级分中心73座、乡镇基层点103个、村级服务点3000多个,初步形成了从自治区到地(市)、县、乡、村的文化设施网络格局。2012年,自治区完成5.05万户农牧民的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全区85%以上的农牧户实现“户户通”。拉萨市区131个单位(小区)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建成5个地市核心分平台。全面实现农牧区电影放映数字化,在农牧区放映公益电影13万余场。2012年,全年译制电视节目突破1万小时、电影75部。全区已建立农家书屋5451个、寺庙书屋1700多个,实现所有行政村有农家书屋、所有藏传佛教寺庙有寺庙书屋。全区有10个专业文艺团体,20多个县级民间艺术团,160余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和民间藏戏团队,有各门类文化艺术工作者4000余人,以藏族为主的文化艺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专业艺术团体不断加大艺术创作力度,推出京剧与藏戏《文成公主》,大型歌舞《多彩哈达》、《天上西藏》、《西藏春天》,话剧《解放,解放》、《扎西岗》,电影《唐卡》等等。西藏对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60年来,先后派出团(组)360多个,近4000人(次),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10多个城市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赴藏演出、讲学和举办展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西藏是一个藏传佛教、苯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藏传佛教内部还存在不同教派。经过民主改革,西藏废除政教合一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去除被封建农奴制度玷污了的东西,恢复宗教的本来面目,实现了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不同宗教、不同教派间的宗教宽容。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各种宗教、各个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受到保护。目前,西藏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住寺僧尼4.6万余人,**358名。藏传佛教是西藏大多数群众信奉的宗教。寺庙学经、辩经、晋升学位、受戒、灌顶、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的尊重,目前已有40多位新转世**按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得到认定。
今天的西藏,旅游者不难发现悬挂的经幡、刻有佛教经文的玛尼堆以及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转经、朝佛、请寺庙僧尼做法事等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西藏自治区及其7个地市均设有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办有佛学院、印经院和藏文会刊《西藏佛教》。寺院的壁画、雕刻、塑像、唐卡、经卷、法器、佛龛等宗教文化载体,得到保护和修缮。大量宗教文献典籍得到抢救、整理、出版。各寺庙的传统印经院得到继承和发展,现有木如寺印经院、布达拉宫印经院等大型传统印经院近60家,年印经卷6.3万种,民间经书销售摊点20家。在宗教管理上,国家坚持政教分离的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宗教从事违法活动。
五、社会变迁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西藏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伴随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西藏社会也相应发生由传统向现代的整体性变迁,人民的受教育权利、就业权利、健康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科学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在旧西藏,除藏医、天文历算外,现代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处于空白。目前,西藏拥有国有独立科研机构33所,民营科研机构10所,自治区、地(市)、县(市、区)三级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184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2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目前,西藏有专业技术人员56264人,其中,少数民族43552人,占总数的77.4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70人(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86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6216人。他们在农牧业生产、工业生产、藏药产业、新能源、旅游业、文化创意、民族手工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对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科学技术普及率达到85%。
在旧西藏,接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是贵族子弟,占总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现在,西藏已建立起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从1985年开始,实施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农牧民子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先后12次提高补助标准,惠及51.04万人。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9年免费义务教育,2012年又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截至2012年底,全区有小学在校生2920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初级中学在校生130266人,初中入学率达到98.6%;普通高级中学在校生4782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8291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0.2%;在校本专科生33452人、研究生1079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4%。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26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初、高中班(校),有60所重点高中招收户籍为西藏的学生,48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0所高等学校招收西藏班学生,累计招收初中生42040人,高中(中专)生47492人,高校本专科生16100人。目前,内地西藏班(校)在校生总数42460人。扫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8%,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1年。
公民的劳动和工作权利得到保障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各行各业不断兴起,就业领域不断扩大,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优化进城务工环境等方式,大力促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就业援助方式,妥善解决“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近年来,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19867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积极为城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交流选择平台。2012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突破45万人。2012年,1415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36%。通过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行力度、推进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完善劳资纠纷案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多举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12年,西藏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社会就业较为充分。
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在旧西藏,仅拉萨、日喀则有规模很小的少数官办藏医机构、私人诊所和民间藏医。目前,已建立以拉萨为中心,遍布全区城乡的藏医、西医、中医相结合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一村一卫生室”的目标。2012年,西藏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660个,床位8352张;卫生人员2155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达9336人。医疗机构诊疗和住院人次分别达到1012万人次和14.55万人次。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全区农牧民。农牧民免费医疗经费补助标准,从1993年的年人均5.5元提高到2012年的年人均300元。西藏自治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2300万元,建立了农牧民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经费补助标准逐步提高,目前为年人均300元。2012年,对1032名先心病儿童实行免费救治。目前,西藏建立起了81个预防控制机构,在全区实施免疫规划,不断完善疫情报告和监测体系,基本遏制住了鼠疫、结核病、麻风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碘盐覆盖率达96.59%,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2012年,西藏实施1000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强城市综合体育健身功能区、城镇综合性健身体育场馆建设,确保农牧区有健身场地和器材。推进科学健身工程,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社区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站点等服务网络建设,增强百姓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品质。西藏一直实行宽松的生育政策,对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牧民不限制生育数量。政府倡导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科学文明的婚姻生活。
在旧西藏,由于经济落后、新生儿成活率低、医疗条件差、僧尼人口比重大等因素,人口增长长期处在停滞状态。和平解放以来,西藏人口由1951年的114.0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300.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71.6万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万多人,占总人口的1.3%;汉族人口24.5万人,占总人口的8%。2012年,西藏人口达到308万人。西藏人均寿命从1951年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8.17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西藏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成为现实。到2012年底,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核心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西藏全面建立,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39.7万人次。2012年,兑现各项社会保险23.8亿元。西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对象不断增加,低保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西藏城镇居民有48047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有32.9万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400元、每人每年1600元。五保(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供养标准大幅提高,2013年达到每人2600元。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救助困难群众近12万人(次),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累计落实20575万元。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共救助6925户(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776.2万元。资助特困学生6432人,发放资助金1676.9万元。截至2012年8月,累积向全区城乡394636名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支出12606.9万元。关心关爱广大僧尼,将寺庙在编僧尼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僧尼年满60周岁的按月领取养老金,标准为每月120元,尼姑年满60周岁、僧人年满65周岁的终身享受基本医疗保险。
六、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西藏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西藏。目前,西藏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
西藏高原的环境与生态受自然气候变化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过去100年,全球气候进入变暖期。由于西藏高原的特殊海拔高度,其所经历的气候变暖过程比周围地区更为强烈。1961年至2007年,西藏高原的平均增温幅度每10年超过了0.3℃,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呈现加速退缩趋势,过去30年来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年均减少约131平方公里;高原多年冻土呈现区域性退化,表现为季节冻结深度减小,融化深度增大。
在气候变暖影响下,西藏高原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藏高原植被的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生长季平均延长约10天。植被盖度呈总体微弱上升态势,净初级生产力增加了约11%。由于净初级生产力的显著增加,高寒生态系统碳汇呈增加态势。1980年至2002年,西藏高寒生态系统形成平均每年2300万吨的净碳汇,约占中国陆地植被碳汇增加量的13%,其中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形成平均每年1760万吨的碳汇,西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已成为中国重要碳汇地区之一。目前,西藏植被总体变好,但存在区域差异。在降水减少的南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在降水增加的北部地区生态系统改善。随着国家大型生态工程及其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人类活动强烈影响区的生态退化得到了有效遏制,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立法和规划
多年来,在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内,西藏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国务院在1998年和2000年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将青藏高原冻融区作为全国八大生态建设区之一,进行专门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2个位于西藏,分别为“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和“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面积分别为97750平方公里和494381平方公里,总面积接近西藏的二分之一。2009年,国务院通过《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争取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西藏自治区编制实施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一江四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同时,还开展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生态补偿研究、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等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西藏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以及《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西藏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其中,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14个、地县级24个。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全国之首。西藏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比如,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早已灭绝的西藏马鹿,20世纪90年代被重新发现,种群还在不断扩大。藏羚羊种群数逐年增加,目前已达15万只左右。黑颈鹤数量为7000只左右。西藏建立了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级1个)、8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地质公园(国家级2个)、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为《走进西藏: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事业》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这样评价西藏的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可以将40%的面积划出用于自然保护?要扭转一个濒危物种不断减少的数量又谈何容易?然而勤劳的西藏人做到了。”
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规模。江达、贡觉、芒康3县实施总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全区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建立了曲水、扎囊、日喀则、狮泉河等治沙试验示范区。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28个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区已完成造林面积8.37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3.87万公顷,退耕还林以每年1.92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西藏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目前的11.91%。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确保草原生态良性发展。对天然草地开展围栏和水利建设,实施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划定轮牧期和禁牧区,建设人工草地,改良退化草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截至2012年底,西藏有天然草地面积8511万公顷,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6910万公顷。开展公益林补偿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
水土保持与地质灾害防治不断加强。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近年来,先后实施聂拉木县樟木镇滑坡治理、琼结县县城滑坡泥石流治理、林芝地区八一电厂二级电站后山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拉萨市流沙河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从2010年开始在全区7地(市)、74县(市、区)的4761个行政村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12年底,已经安排2500个村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通过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了天然植被的樵采,有效保护了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实施了沼气、太阳能及小型风力发电等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完成21万户沼气池建设,推广太阳灶39.5万台,推广太阳能户用系统1万余套,太阳能集中供暖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风光互补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20千瓦。
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全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档案,设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开展生态西藏创建。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了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西藏、美丽西藏的目标。拉萨市开展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林芝地区开展了生态林芝建设,山南、那曲地区分别提出了建设“生态美好模范区”和“生态草原地区”的构想。拉萨、那曲、林芝、山南等四个地(市)先后在97个乡镇和221个行政村开展了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截至2012年底,已命名22个自治区级生态村。
西藏是当今世界最为清洁的区域之一
当前,西藏高原是除南极和北极之外,地球上最洁净的环境本底区,大气环境干净透明,各类污染物质的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西藏大气重金属元素含量接近于全球大气元素浓度的背景值,拉萨大气重金属含量也远低于人口聚集区和工业化地区。西藏非城市地区大气中PM2.5的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拉萨市大气中PM2.5的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4.58微克/立方米,远小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35微克/立方米的规定,较人类活动密集区低十几倍。西藏全区主要江河湖泊水质状况保持良好,达到了我国规定的水体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其重金属含量处于世界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背景水平,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西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继承了其成土母质的特点,1979年到2009年的30年间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结束语
在过去的60多年时间里,西藏走完了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壮丽的篇章。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西藏正呈现在世人面前。回顾西藏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留下了许多宝贵而深刻的启示。
——西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60多年来,正是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西藏各族人民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西藏才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的转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未来的岁月里,西藏的发展进步依然离不开这条道路。
——西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中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为西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十分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以优惠的政策和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推动西藏的发展进步。1952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对西藏安排各项补助达4543.4亿元,占西藏地方财政成立以来累计支出的96%。2011年至2015年,中央政府围绕改善民生、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共规划建设226个重大项目,5年计划完成投资1931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资占71.5%。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中央政府按照省市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核定了17个援藏省市的援助资金量,并建立了稳定增长机制。
——西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发展进步,追根究底源自人民的创造。在西藏历史发展的各阶段,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破旧立新,改天换地,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鲜事物,推动历史不断向前。
——西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外开放合作。封闭曾经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延续数百年的重要条件,也是西藏发展进步需要破除的障碍。60多年来,西藏向全国和世界敞开胸襟,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交融,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西藏的发展进步有目共睹,任何不持偏见立场的人都为之惊叹不已,任何真正关心西藏的人都为之欢欣鼓舞。但是,也有少数人不仅对西藏的发展进步视而不见,反而大肆攻击,否定西藏的发展道路和西藏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现代化事业。
长期流亡海外的十四世**集团,一直从事分裂祖国和破坏西藏发展稳定的活动。在1959年武装叛乱失败后,又对中国边境地区进行多年武装袭扰。这些年,又鼓吹“大藏区”、“高度自治”,这些主张完全违背中国国情,违反中国宪法和法律,实际上是想推翻西藏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动摇给西藏带来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在国际上,还有一些人,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自私自利的扭曲心态,刻意歪曲西藏的昨天和今天。他们凭空杜撰了一个“香格里拉”神话,希望西藏永远处于原始落后状态。西藏60多年发展进步的事实证明,西藏人民与世界人民一样,有权享受现代文明发展成果,有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哲学;辩证统一
引言:
人类发展繁衍了上千年,科学技术的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改写了人类的历史,不断推进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进步;科学技术的出现,也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人们对待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看法,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跨越,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同时也是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的作用,是促进或者阻碍,或是破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哲学观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正是二者之间关系的精彩之处。
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双刃剑”效果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科学技术不用任何人来标榜其重要的程度,但是正是由领袖人物对其重要性的阐述,更是凸显出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创新力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有力武器,因此,各个国家无一不对科学技术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的进步,以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正是科学技术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对我们带来的危害: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让很多国家的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或者身患绝症,或是为此付出了生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英国多年前的雾霾天气,日本人身患的水俣病,苏联核电站泄漏,日本核反应堆泄漏等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无一不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让我们不敢再小觑科学技术的力量,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和双手将其创作出来,同时,也会被科学技术强大的力量摧毁。历史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节节生动的课程,给我们的教训太过沉重,最让我们怕的是我们太过沉溺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温床,而将科学技术的隐疾忽略掉,最终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会作用在人类身上。
二、科学技术进步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可以说,哲学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们在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总结、所发现的。当然,事物的发展并不是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①我们都知道,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都必然引起哲学的变化,无论是对于哲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科学技术对于哲学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又或者是哲学领域的发展知道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抑或是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综上,无不说明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均会带来社会上巨大的变化,改变原来存在的社会生活格局。在古代中国,中国四大发明的问世,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贡献。在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均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很多哲学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国的物质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阶级的分化丰富了哲学的内容,也进一步让哲学家们探索了哲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预计。这是科学技术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将会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我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在为我们自己自掘坟墓,我们现在面临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全球变暖问题,核污染问题,转基因问题,食品安全等等问题都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经济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的伤痛也是沉重的,哲学的发展的内容也因此而变得丰富,而不是一味的认可科学技术带来的“优”,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此时的哲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负面性是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要辩证的看待科学技术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当然,哲学的发展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体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科学的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论断,以及对于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的揭露,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科学总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让人们愈加清醒的认识到资本注意国家所爆发的科学技术革命,实质是使生产力提高,生产资料的部分集中以及资产阶级的剥夺本质,让资产阶级不敢再表面上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甚至上掩藏剥削的本质,于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愈加隐藏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嘴脸。②同时,哲学的发展也让科学技术的发展尽量避免对于人类的威胁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的发展又是统一在一起的,科学技术脱离了哲学的指导不可能取得健康的进步,哲学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内容不断丰富,理论殷实。这就是二者的统一。
结语: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类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人类社会几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以及世界格局的的转变均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发的;哲学的发展以及内容的丰富也在不断发生了变化,比如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观点的转变也是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变化之一。我们也从不否认哲学的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人性化、自然化,更加朝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这正是哲学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的发展总是在动态中不断保持着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赵玉英:《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②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月。
参考文献:
[1]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刘跃挺:《新论近现代技术进步与哲学和刑法学发展之辩证唯物关系》,载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8期。
[3]赵玉英:《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月。
作者简介:刘小飞,男,1989.5.24,湘潭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科技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篇7
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最本质上来说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统一的发展以及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能够充分发展人的各种潜能, 完整丰富人的个性, 充分发挥出人的本质力量。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形式
本文所考察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式主要从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说明。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 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最首要的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情况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划分有不同方面的发展, 比如按照主体来划分, 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分为个体劳动能力发展、群体劳动能力发展以及全人来劳动能力的发展;按照所反映的形式有潜能的发展和现实能力的发展;从生理上来看, 可以分为人的智力的发展和人的体力的发展等等, 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人的劳动能力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发展, 而且不断促使潜能向现实能力的转换。
3、社会进步的含义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 其表现形式是生产方式的更新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包括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这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具有综合性, 生产关系的性质、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等等都是衡量标准, 而衡量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潜在力量, 正是人们有没有满足的需求和欲望, 才激发出人们不断改变现状, 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了实现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 人们不断更新生产方式和手段, 从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探索各方面的文化活动, 从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们为了满足政治方面的欲望, 不断探索, 从而促进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和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宿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见人的需求是不断向上发展的, 只有满足了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也会不断进步。
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这样形成的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先决条件,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 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要提高劳动力的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和创造性, 而这些素质、能力和创造性的提高正好符合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政治文明的进步, 都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带来的能动性发挥的动力作用。
三、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只有实现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才能够满足, 人民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够为社会中的人提供物质基础, 保障社会成员拥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有当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基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 才真正谈的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快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辨证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而社会的进步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氛围和政治保证。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加快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中来。
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来的, 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社会的发展进步本质上就是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本文就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钰、唐召云:《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2]金鑫:《“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相辅相成——江泽民关于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 《宁夏党校学报》, 2002年5月。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8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从追求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出发, 对美术教育的诸种问题认真地加以梳理, 并从现实与理想的维度加以把握。
一、对美术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自觉调控
人类的思想传统不论表现得如何复杂多样, 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两极, 一是科学理性主义之极, 二是浪漫表现主义之极。前者指的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法上追求理智、逻辑、秩序、规范、严谨、必然;后者则指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法上追求情绪、自由、想象、直觉、随意、偶然。这类划分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很多方面都得以体现, 例如哲学上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艺术上的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等等。历史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对这两极的归附, 形成了科学理性主义传统和浪漫表现主义传统。这两种思想传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科学理性似乎是一种冷性的, 浪漫表现则似乎是一种暖性的。如果用阴阳的范畴加以置换, 则科学理性属阴, 浪漫表现属阳。在美术教育中, 我们同样可以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来确定其两极关系。通过系统的考察, 我们可以发现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是在这两极之间以一种循环的方式变化的, 似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个时期偏向于科学理性, 一个时期又偏向于浪漫表现。应该说明的是, 在进行时期的划分时, 虽然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但不可能绝对地以时间作为标准, 因为事物的发展决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是各种思想和行为, 甚至是对立的思想和行为交融在一起的, 所以我所进行的分期只能依据一个时期的主流思想和行为。
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大规模的普及, 实际上是由工商业的发展所推动的。早在18世纪, 美术教育的先驱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以美术作为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必需的手艺的理由而主张将其引入学校教育计划中。他曾在关于费城学校的提案中, 建议开设一些实用性课程, 图画因此而有幸与英语、现代言语、算术等一道被列入其中。当然, 可以想象, 这种图画肯定不是艺术性的图画, 而是工业图画。富兰克林认为, 图画对普通的技术工人而言也是重要的, 因此要求学生学习最有用的和最有装饰性的艺术。这与以往将美术视为绅士和淑女个人修养的美术教育思想大相径庭。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观导致了学校美术教育中创造性自我表现思潮的出现。虽然, 这一思潮的出现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 包括美术创作活动中的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西塞克所进行的旨在鼓励儿童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美术教育实验活动的影响, 但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自我表现和创造主义的美术教育理论。罗恩菲德主张消除妨害儿童个性开放的社会压抑, 鼓励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学生的心智。在教学上, 他反对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 主张让学生在发挥个性的基础上, 发展创造力。
优质教育的理论是由美国优质教育委员会所提倡的, 它主张改善科学、技术类科目的教育, 关心教育的质量, 欣赏20世纪60年代的学科中心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 在美术教育领域的典型代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DBAE译为“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BAE主张在完整而系统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实施有计划的美术教育。这一美术教育思想, 由于美国盖蒂艺术中心的大力推介, 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 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但目前对DBAE的批评之声也不少, 其影响力正在衰减。对之批评的焦点集中在它过于强调以精英艺术作为教学内容而体现出的狭隘性, 以及过于强调理性化、强制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的可测性, 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当然,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具有多样而复杂的特征, 上述概括可能过于简单化, 但从其主旨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中国, 美术教育的变化周期虽然没有美国这样急促, 而是相对舒缓, 但同样也体现在两极之间的变化。
二、现在人文精神对美术课程的渗透
无论作为统一美术课程, 还是选择性的美术课程, 都应该将美术本体知识 (含技能) 与其意义系统相联系。在美术的意义系统中, 最本质和普遍的应该是人文精神。正是人文精神使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 并与社会发生最大程度和最广泛的关联, 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所谓人文主义是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 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通过美术教育, 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首先,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 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其次, 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 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否则, 就会割断美术课程与社会、人生的联系, 使之变成没有内容的形式。
再次, 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 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三、美术课程发展追求的多元平衡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事物和活动的最佳效果是通过达到均衡的状态才能充分发挥的。中庸的思想大概要属孔子论述最多, 因为他更多地从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这一目的出发而考虑行为的适度性。其实, 不仅中国的孔子提出了这些中庸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从美德的角度论述过中庸的问题, 强调行为的适度性。
无论是单纯的科学理性倾向, 还是单纯的浪漫表现倾向, 在美术教育中都不足取。因为固守一种倾向会失掉另一种倾向的优势, 同时也会加大固守倾向的劣势。如果我们的美术教育只注意科学理性, 就会过分地强调科目结构、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活动就会变得单调而寒冷, 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的美术教育只注意浪漫表现, 就会过分地强调自由, 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在两极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关系。当然, 这种平衡不能理解为一种等量关系, 可以在教学的活动中, 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和师资情况以及内容情况, 在保持基本平衡的基础上, 动态地加以把握, 可以适度偏重于科学理性, 也可以适度偏向浪漫表现。
当然, 在一个突然的变革过程中, 矫枉过正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因为以往对一极固守得过于执着, 过小的力量不足以使之向另一极移动而求得平衡, 所以必须用猛力才能达到目的。但用力过猛往往会把持不住, 导致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
这种现象非常典型地发生在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中。由于以往我们的美术教育过多地偏重于学科本位, 教师们从观念和行为上都对之习以为常, 这次美术课程改革的变化力度较大, 加之宣传上有时缺乏辩证性, 给了教师一种错觉, 似乎改革完全不要知识与技能, 因此导致了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课热热闹闹, 学生也非常地投入, 但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有学到。一旦课程改革进行到一定的程度, 情绪归于平静, 理智开始恢复, 大家就会理性地思考一些问题, 从而更加平衡地把握两极倾向, 使教学变得更有成效。
综上所述, 我们大致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中国目前美术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由科学理性极向浪漫表现极变化。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握两极之间的辩证关系, 尽可能做到一种相对的平衡。这种基本认识应该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美术教育各种具体问题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张志伟, 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3]朱葵菊著.中国传统哲学.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1.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9
目前,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占有、运用和流动,已经成为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所在。鉴于信息通信行业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分布特征,信息通信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主体,这就要求我国的信息通信企业要获取并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除了组织自身要创造并集成大量的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专利成果,还必须以开放式的心态积极探索和整合组织的外部资源,尤其是国际间信息通信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利成果资源。
伴随国际企业间竞合环境的构建,企业之间知识产权的协作和知识产权交叉许可日渐频繁,企业创新范式也逐渐经由传统的对公司研发组织的控制,即封闭创新范式向开放创新范式转换,而这种范式的更迭使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开放式创新。因为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通信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的技术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通信市场的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由此,“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信息通信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
在传统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中,知识产权的运用主要是维持和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即通过合法手段来排除竞争对手,以达到保护企业的作用。因此,传统通信企业的专利基本被视为一种进入壁垒,没有作为一种协作和盈利的资源。但在互联网时代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应将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作为能直接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盈利资产,通过交叉许可扩大企业知识产权的占有领域和行动空间,将知识产权资产上升到公司的战略层面,形成一种开放式创新环境,将封闭的知识产权资源释放出来,并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将知识产权与企业的商业模式融合起来,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杠杆间的融合奠定企业核心价值能力。
以我国最具有创新能力企业之一的华为公司为例,在近期华为与三星专利诉讼大战中,华为始终坚持“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华为公司认为,行业内友商之间应该通过开放式的创新,共同推动产业进步,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也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智能手机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行业内有大量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以保障合法的技术共享。
本着这一理念,华为多年来积极与行业内其他专利持有人进行谈判和交叉许可,先后与几十家业界友商签署了许可协议。华为希望三星尊重华为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成果,停止在未获得许可情况下的专利侵权行为,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华为一起推动产业进步。
信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信息、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也推动了知识产权要素的全球配置。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经成为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所在。信息通信企业作为国家在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创新主体,由于信息通信产业链的分工及其标准的全球分布特征,使得企业要获取并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除了组织自身要创造并集成核心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专利技术外,还必须探索和整合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链知识产权标准化下的开放式共享与合作机制。
全球信息通信领域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得益于全球的信息通信行业以开放创新的思维,相互实施了大量的专利交叉许可,这是保障信息通信领域合法技术开放与共享的重要途径。伴随全球信息通信企业间专利交叉许可、标准共享和知识产权转移的日渐频繁,我国信息通信企业应当深刻思考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范式,即如何由传统的对公司研发组织的控制,即封闭创新范式向开放创新范式转换,而这种开放式创新范式的更迭要求我国的信息通信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的大背景下,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卓有成效地管理与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篇10
进入20世纪后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 在电子计算机的带动下, 一些自控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也开始迅速发展, 机械工程开始向着一个完全现代化的阶段发展, 人类社会在机器人、数控机床、高速运载工具等一些先进机械设备的推动下进步速度越来越快, 机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生产和服务的必须品。
1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这门学科主要是用来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中遇到的各种机械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它主要以自动科学 (数学、力学等) 和技术科学 (设计学、材料学、制造学) 为理论基础的。机械工程学科的两个重要内容就是机械学与机械制造工程学, 机械学对应于机械系统从构思到实现的设计阶段, 机械制造工程学对应于制造阶段。下图为机械工程学科的具体组成:
2 机械工程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
2.1 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需要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
自18世纪60年代, 产业革命在英国发起以后,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便开始了:蒸汽技术革命。纺织机械行业是最先应用蒸汽技术革命的行业,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便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使工业生产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方向的转变。蒸汽技术革命是资本主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蒸汽机被广泛应用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开始大幅度的提高, 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整个工业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大生产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进行, 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因素就是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
2.2 机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英国是发生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 由于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引进了机械化,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在英国提高较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从1770年到1840年, 这短短的70年, 平均劳动生产率在英国提高了近20倍, 其工业生产值占到了世界工业产值的50%左右, 成为了“世界工场”。在近一个世纪内, 很多国家都是用机械工业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机械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靠机械工业的发展带动的。
2.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它的变化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等等, 都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技术因素是最根本、最主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就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而言, 机械工程的发展是推动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工业比重正在一步一步的增长, 农业比重正在不断的下降, 并且农业的发展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着机械化, 现代化的方向转变。
2.4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生产方式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 机械工业推动了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被机械大工业的发展彻底的瓦解了, 机械工业开始逐渐的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
2.5 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人们意识形态开始变迁的第一个高潮。中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受到了洋务运动的大力推动, 同时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 也为洋务运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
虽然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 但在这期间好多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开始在中国渗透, 为我国后来社会意识形态的突变创造了基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不但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使社会物质基础不断的得到积累, 同时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 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传感器、通信技术等一些高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 市场的需要也开始出现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未来的机械工程的发展将以提高机械加工的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来研制和发展一些新的机械产品。根据本人多年的学习经验预测未来的机械工程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机械工程的信息化;2) 机械工程在设计技术上的现代化;3) 机械制造技术将向精密制造、绿色制造和成形制造的方向发展;4) 机械制造工业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不断完善;5) 先进的机械制造生产模式将不断的出现。
4 总结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工程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机械工程这门学科在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械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以及它的相关体系, 其次从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机械工程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 最后结合本人多年的学习经验预测了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以期对相关工作者能有所参考。
关键词:机械工程,社会进步,影响,互动,发展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1]郑国伟.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与"十一五"发展重点[J].设备维修与管理, 2006.
[2]王义.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理论思考与政策建[D].长春:吉林人学, 2004.
[3]谢黎明.机械工程与技术创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有效教学要让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 篇11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获得进步与发展?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效?我觉得科学课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兴趣,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认识,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情感等,使科学学习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真正获得进步与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中,教师展示各种情景,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质疑,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中要探究的问题对应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潜在的认知指向和教学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引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同时,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还会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经验,这种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新的满足。
如在教学《简单电路》时,我利用电池、小灯泡、电线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玩“让小灯泡亮起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如何连接,小电珠会亮,怎样连接时小电珠却不亮,从而提出“如何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问题,并产生了进一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知识的愿望和意向。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行为不断的从已经获得的知识从新指向对新知识的探求上来,从而形成持续的指向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
二、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能力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各种探究活动,实现以人为本。
比如在做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做完了课本上的实验,验证了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就让学生自己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的学生用把瘪气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胀出来,来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有的学生把橡胶膜套在试管上,让试管受热,就会发现橡皮膜向外鼓出,来说明气体受热膨胀等等。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积极地想办法来验证实验,这样就加深了实验的效果,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然的奥秘。
三、科学教育,形成良好习惯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生活化,联系生活。科学课中许多科学知识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呼吸器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器官及作用,用适当的方法体验呼吸过程,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教学时,我提供呼吸器官模型:半身人体模型、图片。让学生了解呼吸器官: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的形状及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并组织学生体验呼吸的活动,测量每位学生的肺活量,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儿童肺活量的正常值。通过讲解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吸入空气是为了得到氧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气增多,说明人体利用了氧气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需要排出。并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常见的呼吸器官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让学生讨论预防呼吸器官疾病的方法,探讨抽烟、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
四、适时评价,提高学习效能
小学科学学习并非要求小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取得某些成果。在学习中,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
我们应该突破了长期以来在各种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科学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评价,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1、给予及时性的口头语言评价。
课堂的口头评价是最快捷、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往往一句“你的声音太好听了,既响亮,又清晰,大家说是不是?” “你能把内容以最扼要最明了清晰的方式讲出来,真棒!”;“你的描述非常具体生动”;不但激励着讲话者,也激励着其他同学。“能设计出这么有价值的实验方案,真了不起。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小组共同讨论出来的?”会让他们美滋滋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你说得非常好,老师破例给你加上一分。”也会让学生欣喜不已。当有学生思想开小差时,教师可以说“全班只有一位同学精神不集中。”这时他会马上纠正自己的做法。老师平时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甚至是一句鼓励的话,往往都能在学生的心中会荡起层层涟漪,使学生产生暖意,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
2、采取有形的物质奖励。通过评选“科学之星”、“小小科学家”等活动使获奖者感到光荣,没有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教学更是如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养成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课堂教学“有效”了,才有可能使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获得发展,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论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 篇12
1 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科技进步利于经济增长
无论是全球整体经济的发展, 还是世界各个国家 (地区) 的经济发展, 都离不开科技进步, 这已经成为共识。美国在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而据美国经济学家介绍, 这一阶段,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8%。除了美国之外, 世界其他发达国家 (地区) 经济这一期间也都获得了高度发展, 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几乎都超过了50%。“亚洲四小龙”的发展, 举世瞩目, 而这与几个国家和地区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高新科技密集产业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之后, 经济高度发展, 这与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分不开, 也与我国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扶持新型产业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现阶段正在建立新兴产业, 同时对民族工业加大了科技投入, 使用先进的机械工具, 改进了生产工艺, 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质量, 这是我国经济能够进入世界前列的关键。
科技技术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手段来发展经济:首先, 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 替换了传统的生产工具, 使得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单位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产值, 但是单位时间内的需要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却少很多, 由此促进了经济发展;其次, 科技进步使得世界产业结构都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纷纷向着更加高级的方向发展, 世界经济结构效益就此展现出来;最后, 科技进步能够为世界市场提供新的需求, 而这些新的需求, 会重新拉动经济增长。
1.2 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与发展, 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做支持。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十分落后, 科技必然也十分落后, 无法进步。而一个国家经济水平越高, 可用于科技研发的资金也就越多, 科技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据经济学家分析, 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大小, 与各国的科技投入有着直接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 世界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日本、法国等, 这些国家的科技研发经费比重占到整个世界的80%以上。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 科技投入比重已经越来越大, 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的确可以促进科技进步。
另外, 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也起到了间接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 国家经济的发展, 会对科技产品产生一定的需求, 因此促进了科技进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传统的农具已经逐渐的被新兴的农具替换, 有很多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但是需要正视的是,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对科技产品需求量并不高, 科技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这对我国科技进步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也正因如此, 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发展方向, 即以实际需求, 促进科技进步。
2 世界各国经济竞争与科技竞争
现阶段,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 实际上就是科技竞争, 彼此之间进行的经济战, 实际上已经转化为科技战。
2.1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取得经济战优先权的手段
首先, 如果将科学技术逐步的应用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该产业的竞争力必然会提高。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 同时也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产量。以纺织业为例, 机械生产与人工生产相比, 不仅效率比较高, 质量也能够保证, 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也非常高, 因此纺织成本会大大降低, 市场价格也会相应的降低, 必然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因此更具竞争力。
其次, 现代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都已经产业化, 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 一个国家的高新产业越多, 在世界市场上竞争也就越有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产值已经高于1万亿美元。而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某省份的高新技术产值已经超过2万亿人民币, 可想而知, 我国科技产业投入比重非常大, 也正是这样的大投入, 使得我国经济地位越来越高。
最后, 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垄断, 已经由规模垄断, 发展成为技术与规模垄断。专利法的出台, 使得世界各国都承认这种技术垄断, 一个国家的技术垄断越多, 其所获得科技效益也就越高, 甚至能够占领整个市场。目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技术开发, 因此技术专利也越来越多, 但是要将这些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2 科技战的特征
首先, 高新信息技术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国家科技竞争的关键点, 各个国家都在加大信息技术的研究力度与资金的投入;其次, 人才竞争是现代各个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 科技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国家的高新技术人才越多, 越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再次, 科技竞争中, 政府行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很多国家都将科技进步作为发展战略,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 开始大范围的干预科技进步发展规划, 并且参与到科技研究中, 某些国家政府不遗余力的直接投入一些大型科技项目, 并且对一些产学研的合作项目给予了高度的支持;最后, 专利战愈演愈烈, 专利具有“矛”与“盾”的双重功能, 进可以攻, 退可以守。正因为如此, 它日益成为各国进行科技战、贸易战的有力武器。同时, 当代的专利战既带有政府行为, 又带有企业行为。
3 科技国际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与此同时, 世界科技一体化也在迅猛地发展。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跨国科技合作。科技国际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科技国际化的动因如下:
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科技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要求有规模越来越大的投入, 使得任何一国单独承担巨大的投入越来越困难, 因此寻求国与国之间的联合投入势在必行;重大科研项目朝多学科、高精尖方向发展。跨国间的学科优势互补, 研究开发能力与产业化能力之间的互补, 促进了世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际科技合作;科研开发的风险性越来越大, 多国协作可以有效地分摊和减少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风险分摊与利益共享机制成为国际间科技合作的重要动因。
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和浪费性的重复开发, 也成为各国之间、特别是区域性集团的成员之间进行科技合作的原因。西欧各国曾一度在许多科技项目上协作不够, 导致研究开发项目的重复, 大量科研资源浪费。后来欧洲各国在采取积极举措, 进行共同研究开发。例如, 欧盟前身欧共体在其ESPRIT计划中, 就有一个项目是“神经网络在欧洲工业中的应用”, 计划在10年内共同投资1200亿美元, 建设遍布欧洲的宽频带信息通道, 除了英、德两国的原子能机构外, 还有多个欧洲大公司卷进这个研究项目, 如英国航天航空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其方式是:促进各国分担协作项目的研究开发费用;组织实施全球性的科学项目;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科技国际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 表现如下:联合攻关项目激增;跨国公司在科技国际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合作中的竞争与竞争中的合作并存, 如美国电子行业一些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的日本公司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研究开发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又进行市场份额的竟争;各国科技政策趋于协调化。20世纪90年代科技政策进入国际性调整阶段。各国在技术重点、技术输出、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人才流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政策与法律正在日益靠拢。
4 科技进步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战后世界产业结构几乎每十年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在20世纪50-60年代, 各国重点发展的还是原材料工业和深加工工业;而到20世纪20世纪70年代, 便升级为以微电子为主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转入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产业;20世纪90年代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的产业化, 使世界产业结构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产业结构的世界性演进过程中, 科技进步成为第一推动力。微电子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崛起, 使自动化逐渐替代了机械化, 导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促进方式, 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产业。这主要通过科技产业化,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来实现。例如, 信息产业的形成, 便是信息技术产业化的结果;高新技术渗入传统产业, 改变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如机电一体化一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渗入机械工业, 促使机械工业内部结构通过产业衍生、延伸、替代而发生变化。核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等渗入农业这一古老产业, 引起农业内部结构向科技农业、高效农业转变;科技进步改变投资结构, 进而改变产业结构。研究开发活动是高投入高效益活动。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最具盈利性和发展前途, 在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下, 引起投资结构的改变;投资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引进产业结构的变化。
5 结论
综上所述, 可知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而世界经济发展则能够带动科技进步, 现如今世界经济已经实现了全球化, 科技也逐渐的走向全球化。当然就目前来说, 每个国家都十分看作科技投入, 希望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先权。为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世界各国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技术性问题, 可以展开国际合作。
摘要: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 而科技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成就, 与世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对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 其次对世界各国经济竞争与科技竞争进行了阐释, 最后对科技国际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行了阐释, 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科技进步,世界经济发展,竞争
参考文献
[1]李学迎, 赵化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山东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J].理论学刊, 2012 (07) .
[2]张淑敏, 梅姝娥.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县 (市) 经济发展的方式分析[J].科技与经济, 2008 (06) .
[3]周雯雯, 梅姝娥.1999年~2004年江苏县 (市) 科技进步态势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02) .
[4]马俊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J].中国机械工程, 2001 (01) .
[5]刘芳.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20) .
[6]李雅莉, 石锐.试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 (02) .
[7]池元吉.如何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J].经济纵横, 1991 (06) .
【施工的进步与发展】推荐阅读: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08-17
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06-18
文学和社会进步与发展09-11
图书馆发展与科技进步07-31
回顾自己的成长与进步10-05
我国经济发展进步09-02
形成与进步05-17
创新与进步09-11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07-14
学生成长与进步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