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

2024-11-28

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精选12篇)

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 篇1

现代企业制度是与传统的企业制度相比较而言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时代以后, 相伴而生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现代企业制度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实践充分说明, 这种企业制度在多种所有制条件下都可以运用, 但在运用的程度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上, 是有较大差异的。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为了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作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形式而提出来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进程由起步到发展到逐步完善, 经历了一个从知之甚浅到认识深化的过程。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各种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些制度之所以被广泛采用, 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决定的。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内涵丰富外延宽泛, 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其中企业法人制度是这一制度的核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建立法人资产制度这个核心, 现代企业制度就会健康发展起来, 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所谓企业法人, 指的是出资者为了进人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 出资构造一种经营组织, 并使其人格化, 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企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主要是在财产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也包括人身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企业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一旦企业的权利受到侵害, 企业就能够以民事主体的资格, 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法律保护, 取得损害赔偿。如果企业因不能履行民事义务而损害了他人, 也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要成为法人实体, 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要有独立支配财产的权利, 即法人财产权。这一点对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支撑作用。如果没有独立支配财产的权利, 企业就不可能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也就不可能具有民事能力, 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具有市场行为能力。所以, 为了建立企业法人制度, 赋予企业以法人主体地位, 必须将出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分离开来。在现代企业中, 出资者是企业全部财产的终极所有者, 企业则是企业全部财产的实际占有者和支配者, 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由于两权的分离, 就使出资者凭借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所有者权益主要表现为三项:一是资产收益权, 二是对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权, 三是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由于两权分离, 出资者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既不能支配企业的全部财产, 也不能再直接支配原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 还不能随意从企业撤回自己投入的资本, 只能以出资者的身份, 按法定的程序运用自己的权利来影响企业的行为。由于两权的分离, 企业则对所有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以及在企业经营中所形成的财产, 拥有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就是独立支配法人财产的权利和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 对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上述可见, 企业法人制度实质上就是法人资产制度, 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有限责任制度有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 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二是出资者在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获取相应的资本收益的同时, 也以投入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科学的组织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企业中是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组织制度来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关系, 以及经营者和企业成员之间关系的。科学的组织制度是通过企业内部一系列的组织安排、制度安排, 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 互相制约, 使各方面的权利都得到保障, 又受到必要的合理的制约。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为了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目标, 就需要在人、财、物的管理上全面实现现代化科学化, 形成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全体成员, 协同一致, 戮力同心, 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个人的满足程度而努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

企业制度是指围绕企业基本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和非法律规范, 包括企业法律形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经营组织、公司治理等。广义的企业制度还包括企业与利益相关者, 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社区等有关利益关系的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较之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制度有其自己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就是产权的界定要清晰。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利的总称。企业的产权包括企业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后三项权利合起来称经营权, 或称为占有权, 在我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现在称为法人财产权。产权清晰就是指要把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清楚, 明确所有权由哪个机构行使, 明确将经营权交给企业, 企业则对所有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责权明确就是要使政府的权责和企业的权责明确划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来说, 政府是国家的代表, 是国有企业的出资者, 是当然的所有者, 政府的职能和企业的职能是不同的。既然在国有企业建立的是法人资产制度, 那就为政企分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政企分开是指政府和企业的职责、职能要分开, 要各司其职。责权明确了, 政府就不能干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的正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企业也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口实脱离和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去搞非法经营, 去损害国家利益。

管理要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要在企业建立一套长效制度机制, 主要是激励机制、制衡机制、追责机制等。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企业从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公司制, 不论从企业规模、组建制度, 还是企业营销战略方面都有质的突破。

公司制企业是依据法定的条件、法定的程序设立的法人企业。这种法人企业, 有无限公司和有限公司之分。无限公司由于要对公司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风险过大, 因而为数不多;而有限公司却得到广泛的发展。我们所说的公司制主要是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基本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划分若干等额股份, 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公司是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股票可以公开发行并可以自由流通, 股票持有人即为公司的股东, 在公司享有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力和应履行的义务, 但不能从企业抽回和兑现所持有的股票。

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有一套科学的组织机构, 其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根据权力机构、监督机构、经营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权责明确的原则, 依照有关法律制订公司章程, 形成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 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是, 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 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但其股份可以在股东之间相互转让, 股东在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 必须经全体股东的半数以上同意。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上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大体雷同。

从上述可见, 公司制度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建立公司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多年的改革实践说明, 改革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好制度, 并且让制度得到强有力的执行。所以,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制度, 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国有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此外, 还将继续抓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 抓紧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总之, 只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 国有企业一定能够搞好。

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 篇2

主义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分别立足于政治、实践、理论、制度规范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整体诠释,就其功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提,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加以阐述,形成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统领下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为我们从整体和学理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一、三者的内在共性

第一,世界观、方法论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身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理想与现实相统一,即党的最高纲领与党的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基本原理,都始终根植于、立足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都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三个概念的内在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也是三者能够相互贯通、形成统一整体的根本依据所在。

第二,目标指向一致。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还是制度,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向的一致性,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具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指向,避免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从而确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第三,实践基础一致。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的实践基础,来自实践的需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旗帜确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并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每一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基于道路的具体实践,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实践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理论品质一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品质,这一品质也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重维度的理论展开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一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横向和纵向展开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见,正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三者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在形态上是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位一体”。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的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目标的实践路径,因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路标。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的是“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理论引导,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方向盘。我们既要反映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要从本质上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的是“制度保障”。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最终都应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只有形成一种制度,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才能避免左右摇摆,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得到有效保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们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进入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自觉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规则体系,因而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制度保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保障沿着正确路标和方向行进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种基本关系”,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三、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具有诸多理论共性,正是这些理论共性使得三个理论维度展开的理论成果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维系、所联结。不仅如此,由于存在诸多理论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还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验证。

第一,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

新时期理论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而言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制度形态展现,它是相对于其他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之中,且是以具体的实践来体现,以最终实践的结果并且经由高度理论化的抽象来展现。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旗帜的现实表达,它们分别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丰富了旗帜的内涵。如果说,旗帜强调的是方向性,道路强调的就是实践性,理论体系强调的便是指导性,制度强调的便是科学性,它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于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第二,相互依存。道路、理论、制度三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其一,道路的具体实践为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十分注重吸取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并使之成为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理论重心和阶段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是总结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成果,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发展道路的现实需求。其二,理论体系为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这一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符合上述要求的理论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党设计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第三,相互促进。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每一个关口的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才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随着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会更加显著地展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另一方面,实践推动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成为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理论或实践上的难题,对这些难题的破解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这些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创新。鉴于此,习近平同志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第四,相互验证。所谓相互验证是说不同的理论维度所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整体的多个面,或谓之不同表现形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言,道路以实践形态表现理论体系和制度,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以科学化的理论形态表现道路。创新实践中包含了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规定,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又包含了对道路探索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综合和统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熔铸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对策

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深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因而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之外。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极其不合理的,我们要积极探索并实施有效措施,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合中国现状的农村社会保障路径。

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渐以集体保障向社会化保障过度。虽然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架构渐趋明朗,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其弊端和问题逐渐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滞后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险法历时三年才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审议,但是在四审中大量的授权性条款让这部基本法的意义有所折扣。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立法先行,法律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一项制度的创新与确立起着巨大作用。但我国直到目前为止仅出现这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处于被动状态。同时,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刚刚出台,在一些重要制度上授权过多,导致具体操作性不强,与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政策、条例,相互之间缺少必要衔接,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中央集中立法工作的滞后,导致地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律依据。这么多年来,现实中各地方只能依靠一些规范性极低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等来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导致有些地方无法可依。同时,由于地方立法主体多样,有些地方社会保障规章制度相互冲突矛盾,有法难依。

(二)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差距较大

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使得农村居民大多缺乏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难以惠及普通农民,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保障差距而有所扩大。据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中,有90%左右用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用于农村的不足10%,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相差30多倍,这极大地造成了二元化差异。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使农民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共济性差,难以构成整体优势,农民仅享有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而城市社会保障已逐步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过渡。这种情况下,城乡间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极不公允。

(三)社会保障辐射面窄且基金缺乏

社会保障辐射面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应该覆盖到全体公民,对任何一个公民都具有制度意义。在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且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是社会保障的实际主体。但现阶段,我国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占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仅靠家庭自我保障为主。虽然近几年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和医疗保险试点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农民收入较差,保障能力有限,覆盖面仍然很窄,且保障水平远不及城市人口,这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途径

(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对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原则。目前法律制度的工作的滞后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缺乏规范性等等。社会保险法刚刚于2010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这部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的制定,使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明确了价值取向。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社会领域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配套政策条例上仍有缺失存在不足,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险制度应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保险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在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时,还应遵循政府统一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相结合、普遍性保障和重点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既要考虑到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需要,更要考虑到城乡差别的现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内容的特殊性等现实要求,各地也可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在与全国性法律,法规不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此外,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还应与其他法律部门立法相连接,以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坚持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要着眼于我国人口13亿之多、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保障体系成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阻碍。因此,我们需要设计若干科学有效的方案,逐步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的转接办法,实现社会保障随劳动者流动。

(三)采取多种形式灵活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占我国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所以资金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由于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责任,因此,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资金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显然极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拓宽渠道,多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借鉴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经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2.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刚性征缴,不仅可以提高社会保障辐射面,大幅度增加社保基金来源,而且有利有统筹和管理法制化,体现社会保障的统一性、强制性、普遍性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

3.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因为商业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维系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艳红.浅谈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1):65.

[2]农明科.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7.

[3]陈建梅.试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9,(8):91.

[4]胡政武.探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5):83.

[5]李葳.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5,(3):185.

[6]郝书辰.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56.

医疗救助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4

进入21世纪,我国迈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开始在广大城乡地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种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属于社会救助制度中的专项救助制度,同时也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兜底”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点:(1)救助资金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或由社会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如慈善捐款、福利彩票公益金,但政府的财政转移方式占主导地位;(2)接受救助的贫困人口无需因接受救助承担任何责任、义务;(3)救助主要针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不仅对维护贫困人口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标志着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建设之一。

1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经历了文革的十年动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实际上,对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改革边探索。改革初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方面的改革,特别是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是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的,因此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也开始的比较晚。

我国在建国初期建立起了良好的城乡三级卫生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们消灭了性病、天花等对人民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流行病,新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均寿命与解放前相比也有了大幅的提高。三级卫生网络的建立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卫生组织也肯定了中国当时的成绩,并希望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向中国学习。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在城市地区,原有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使原有的人民公社解体了,因此合作医疗也就名存实亡了。这些问题迫使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改革。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政府效仿经济改革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改革。虽然通过改革,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大大减少了,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人民群众的医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主持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对医改的评价是: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2]

由于医改是效仿经济改革进行的,所以在改革过程中,面对政府医疗投入大幅度下降的新情况,医疗机构不得不首先考虑机构的生存问题,因此以药养医、以器械养医成为医疗机构维持生存不得以而为之的举措,这在客观上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疗机构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分化,这对60年代建立起的三级卫生网络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三级卫生网络应发挥的作用。在医疗领域医疗资源的分布也变得更加不合理。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向城市、向发达地区集中,而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则缺医少药,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除此之外,经济改革不仅使原来就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还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没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在改革中掉了队、落了伍,甚至陷入贫困,因此产生了新的贫富差距。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减少,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也相对减少,与此相反,个人支付的卫生费用则大幅度增高。1990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25.06%,社会支出占39.22%,个人支出占35.73;2000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15.47%,社会支出占25.55%,个人支出占58.98%。2000年是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最低的一年,同时也是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最高的一年,2000年后政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到2005年,政府的投入仍只占17.95%,个人支出仍高于50%(见表1)。近年来,政府虽然在农村地区大力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大力建设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但仍有部分城乡贫困人口没有医疗保险。由于医疗保险的缺位、经济上的贫困,贫困人口无力支付不断增长的昂贵的医疗费用,这就使得很多贫困人口“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他们的疾病也因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样不仅影响了患病群众本身的健康,也从总体上损害了社会经济效率。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下降,就会影响劳动者参加工作;如果病重,还需要家人的照顾,这样患者的家庭成员参加社会工作的时间也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导致社会效率的下降。如果劳动者生病后得到及时医治,社会上劳动者总的健康水平就会得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长。因此劳动者的健康不仅关系到本人、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可以帮助贫困人口及时获得应接受的医疗服务,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减少患者本人、家庭成员的误工时间,这样既有力地维护了贫困人口的健康,还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效益。

2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世纪之交,我国才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始阶段,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小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所有中国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是在2002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在农村地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2006年,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新的理论、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不仅要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也要加强社会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

注:(1)本表系测算数;(2)按当年价格计算;(3)2001年起卫生总费用不含高等医学教育经费,2006年起包括城乡医疗救助经费。[3]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继2002年中央提出要在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后,2005年中央又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再用两到三年在全国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至此,医疗救助制度已经是一项全国性的制度了。2009年,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意味着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个概念。贫困人口无论在经济上、话语权上,还是健康上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很难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因此反贫困、使贫困人口享有他们应有的健康权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医疗救助制度对贫困人口进行救助,使患病的贫困人口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维护了贫困人口的健康,也减轻了疾病带给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贫困人口能够从医疗救助制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凸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5]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解决了贫困人口没钱看病的问题,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权利和他们的根本利益,化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切实维护和实现。

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实现。1978年阿拉木图会议上,WHO提出把“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全世界卫生工作的方向。[6]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个发展目标,也积极地履行这个承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卫生工作目标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建设“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初级卫生保健才是政府和人民都负担得起的。医疗救助制度通过直接资助、帮救助对象购买医疗服务或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医疗保险等方式帮助没有医疗保险、没钱看病就医的贫困人口获取医疗服务,使他们也能够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3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我们当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毫无经验,但根据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人们应该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按需分配;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应该按劳分配,生活应该达到小康水平。虽然我们不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们却知道什么情况不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人得不到温饱,没有人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医疗等权利。在我国宪法里有明确规定,公民有享受医疗的权利,在公民无力自行筹集医疗费用,解决医疗问题时,国家有义务帮助公民解决。

自从我国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后,党中央更进一步下决心要加强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民生的重大制度建设问题,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分为系统救助制度和专项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属于专项救助制度,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健康保险体制的医疗保险,所以就会有部分贫困人口因经济因素无法参加医疗保险,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帮助贫困人口获得他们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使他们享受公民应有的健康权和医疗权。所以说,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随着各种新的医疗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我国医疗费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人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结果导致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所下降。再加上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使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别是经济上的可及性进一步下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很多贫困人口甚至很难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如果不好好解决这个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方法。如果绝大多数人的医疗费用问题靠医疗保险解决,很少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问题靠医疗救助制度解决,这样广大人民群众就可以人人“病有所医”、无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既可以维护贫困人口的健康,也可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持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也可以让全体国民分享改革的成果。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我们改革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这个说法的提出以及其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确使部分地区、部分群众先富了起来,但也使原来就存在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实力也极大地提高,从而有足够的能力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让贫困人口也能分享改革的胜利果实。因为这些成果本来就是属于全体国民的,只有让所有人都分享改革胜利的果实,才有可能达到最终富裕,构建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疗救助不仅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解决贫困人口没钱看病的实际问题,还与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益光.社会救助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概要与重点).中国发展评论,2005(中文版第7卷增刊l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4]卫兴华.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10.

[5]社会公平正义百度百科.(2010-04-11)[2010-5-7]http://baike.baidu.com/view/3069841.htm?fr=ala0_1.

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 篇5

尊敬的党组织:

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卓绝的努力,最终得以实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已经取得的辉煌的成就,这些都让我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些成就又是我学习的好素材。建设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是为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而切不可脱离或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由于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切不可脱离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只有始终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高度,我们才可能确保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及时而有效地克服“左”和右的错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成合格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设置,无产阶级专政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和本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作用。无产阶级专政是彻底战胜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的主要斗争工具和根本途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作用,就是在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一方面运用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坚决镇压敌对势力必然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反抗和颠覆活动。另一方面,运用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更加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社会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超越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和建设的革命作用,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才可能彻底战胜资产阶级,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诚信制度的建立 篇6

关键词:诚信制度;现状;建立策略

一、我国诚信制度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诚信越来越被政府、经济界所重视。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种公平竞争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更是一种诚信经济。良好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诚实信用是经济法律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与标志。经济的腾飞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仅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对维系市场正常运转的诚实信用的重视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个别人们社会信用低下、虚假广告等不良现象。以至于诚信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股市和上市公司的毒瘤。这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薄弱,败坏了我国社会风气和改革开放形象。所以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具体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

二、我国建立诚信制度的策略

1.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机制

面对全球化压力,各国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正展开激烈竞争,我国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

(1)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和保障体系。发展我国的资信评估行业,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建立起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增强经济主体诚信状况的透明度,使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状况真正成为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健全公证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发挥他们在信用维护中的作用。中介组织必须公正,从业人员素质要高,有能力执行和维护信用制度的建立。

(2)要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的社会信用体系,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与发展,以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随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实施,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和个人有了确定标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有了唯一性。如个人基本操行记录、社会信用度记录、银行特别记录、查询记录及异议记录等,有人称它为现代社会的“经济身份证”。一旦个人与企业行为不佳,如“欠债不还”、“恶意透支”等,将在“经济身份证”上留下一段时期,甚至终身的“污点”,让有不良记录的付出代价,直至名誉扫地,寸步难行。

(3)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给失信行为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任何不守信行为都受到多重制约;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资信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会计、审计的监督检查;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机制,增强市场行为的透明度。

(4)建立信誉协会。通过信誉协会来倡导和推动“政府筑诚信,企业守信用,个人讲信誉”活动的开展和制度建设;研究社会诚信公德教育和信誉守则规范保障体系;倡导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和法律规定,更应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使诚信成为建立在信息充分披露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体系。

2.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共铸诚信社会

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信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建立一个信用制度,維系良好的信用关系,形成健康的经济秩序,需要每个公民来遵守。因此,要在全社会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强化“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对企业进行“自觉资本主义”理论教育,来充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念,即通过确立新的财富准则,使得企业模式从对物质方面的贪婪转向对人的普遍关注;兴起“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即主张兼顾企业、员工、社会共同体和环境的利益,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既肯定和允许追求个人的局部利益,又要强调社会责任和全局利益,对高尚道德行为坚定不移地遵守。

3.加大信用立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1)要完善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加强信用立法。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建立了一些规范市场和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如现行《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对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还是远远不够。如在市场经济中,许多严重危害社会和相关经济利益的失信行为,用法律原则来处置尚有诸多不确定的地方,需要细化法律规定来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违背《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行为未做出具体规定。只是笼统地指出“应承担违约责任”。信用制度是各种信用因素的统一体,国家要对信用制度作一个统一的考虑,要制订出信用制度的法律框架。这个法律框架应涵盖社会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对规范市场行为提出明确的总体要求。对各种经济失信行为的法律处置。要有详细的司法解释,使市场监督执法部门在处理具体失信行为时有所遵循。

(2)严格按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规范监管制度,理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的检查,对企业和个人的纳税行为、守法状况、财务管理状况等进行严格登记,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信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用法律的手段维系社会信用,严肃市场行为。维护诚信原则和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强化国家对法律裁定的强制执行力度,各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应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强化协调,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利用法律这种有利武器,是维护市场诚信原则和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而我国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世界经济体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建立和健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殷成东.建立我国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04(6)

作者简介:

民主的渊源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篇7

关键词:民主的渊源,社会主义民主,和谐社会,构建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 胡主席指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将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至高地位, 可见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理想的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虽然建设时间不长, 但民主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民主制度的建设也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由于我国历史上受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较深, 缺少民主的传统与精神。因此, 发展中国的民主需要借鉴国外民主的经验, 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来探索中国的民主制度。

一、民主制度的历史渊源追溯

纵观人类历史, 民主制度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中民主制已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虽然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和落后性, 但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却具有巨大进步意义, 它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与责任意识, 使集体观念和爱国主义深入人心, 促进了雅典城邦的繁荣, 开创了民主制的历史先河, 也为后来人类的自由平等与解放事业指明方向。荷兰唯物主义思想家斯宾诺莎也论述了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美好最合理的政治制度, “在所有政体之中, 民主政治是最自然, 与个人自由最结合的政体”。[1]在这种政体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国家政权由大多数人掌握, 这个由大多数人所组成的政体必受理性指导与控制, 既可保持社会内部稳定, 又使国家较少的卷入对外战争。

近代民主制是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中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这种民主制度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并且在客观上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 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列宁曾评价说“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2]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民主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因此发展民主的历史责任必然落到无产阶级的肩上。

无产阶级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 是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 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无产阶级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在政治上的反映, 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 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结果,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 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争得民主”。[3]列宁也说:“胜利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 它就不能保持他所取得的胜利, 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4]

二、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便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探索, 1954年由普选产生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 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 将全体人民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 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保障, 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人民民主也具有了物质基础的保障。

但是, 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 却遭到了阶级敌人的疯狂破坏。十年“文革”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严重挫折, 留下深刻教训。粉碎“四人帮”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党领导人民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在恢复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扩大和发扬人民民主。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宪法, 赋予人民民主更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有关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条文也规定得更加鲜明和完备。1979年6月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又通过了《选举法》等一系列法律, 发展了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继续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 扩大基层民主, 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和部署, 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诚然, 建国五十多年来, 我国的人民民主制度得到了飞跃发展, 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我国的民主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漏洞, 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 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在以下四个层面加以完善。

法律制度层面。首先, 社会主义民主要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社会是法制的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要真正实现, 必须将体现民主的各项原则措施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 用法律制度来保障民主, 民主和法制二者不能割裂。其次, 保障民主的法律制度要与时俱进。民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随着民主内容的不断丰富, 保障民主正常运行的法律和制度也需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最后, 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方针。完善立法的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有如此, 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贯彻实施、正常运行。

具体操作层面。首先, 人民群众要有话语表达权。要创造宽松的民意表达环境, 建立的民意反映渠道, 建设反映民意的载体, 确保民意的顺利表达。其次, 人大代表要真正代表人民。不仅要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拓宽代表的选拔面, 还要确保人大代表的素质, 把参政议政能力作为选举人大代表的基本条件。最后, 政府决策要民主科学。要坚持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召开群众听证会, 建立决策咨询机构,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体现民主决策。

民情处理层面。首先, 要落实民情处理机构。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应有相应的部门依据职责和程序处理。其次, 要建立民情反馈机制。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应有交代, 暂时不能办理的应说明原因, 取得群众谅解。最后,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顾群众意愿乱决策, 导致国家集体财产重大损失和矛盾激化的, 应严肃追究其领导责任。

监督制约层面。首先, 强化党内监督。共产党是执政党, 没有有效的党内监督, 就不可能有得力的民主监督。其次, 建立党和政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的机制。党和政府应重视民主监督工作, 并主动接受民主监督。最后, 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加强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群众、舆论的监督。

总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为实现崭新的民主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 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充分发扬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 必须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第219页

[2]《列宁全集》第29卷, 第4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272页

浅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篇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司法机关容易受地方行政的影响

在中国, 各级司法部门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 司法机关的各种消耗资源是由各级行政机关支配和管理的, 这种资源分配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司法部门的经费都需要依靠由各级人民政府供给;二是各级司法部门的人员编制都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决定的, 人民政府领导干部拥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的权利, 对司法工作产生不独立性, 导致司法工作容易受到地方人民政府等机关单位的影响, 影响到司法工作的公正性;三是各级司法部门的所有和工作有关的费用支出依赖各级政府的审批和批准, 这种体制在无形中加大司法机关在正常办理司法案件时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干涉和不正当的要求, 影响正常的司法工作和活动, 破坏国家司法的权威性, 严重阻碍国家司法的健康发展。

(二) 思想认识与理论观念不足

首先, 在对司法制度的思想认识上, 多数人没有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脱离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如宣扬“三权分立”、“司法完全独立”等司法理念, 否定司法权和司法制度的政治性、阶级性, 主张全盘西化的司法改革, 法官独立和宪法司法化, 取消政法委员会和人民检察院等。其次, 在一些司法理论的研究上, 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欲全面性, 导致司法体制改革无法顺应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如宣传“没有司法独立就没有司法公正”, “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张法官、检察官的精英化、去政治化, 贬低甚至否定“无讼”和调解的现代法治价值等。最后, 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 多数地区存在法制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尤其在东西不及城乡地区, 其差异较为明显。至今为止, 我国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律工作在开展中依然存在经费短缺、人才流失、法官断层等现象。

(三) 司法监督和制约机制很不完善

中国司法应为一个严谨的机构单位, 有自己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但是目前, 司法机关是多头监督, 没有一个严谨的监督制约系统。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来制约司法活动, 司法活动就像没有方向狂奔的野马, 强劲有力但缺乏正确的方向, 将严重阻碍司法活动的健康发展。司法机关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 政府部门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仅仅局限在表面工作上, 没有深度检查监督。

2. 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不到位。司法机关内部相互不制约, 如检察机关、法院等机关, 都是各自监督各自, 自己检查自己, 相互间没有监督检查等活动。

3. 社会监督没有好的方法。社会监督具有见效快, 范围广, 持续性强等特点, 但是由于没有好的监督方法, 深入不了司法内部, 没有强硬的实施制度而缺乏实施有效性, 盲目、没有针对性等成为社会监督的障碍。容易出现错的监督, 影响正常的司法工作。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 加强中国司法的独立性

司法的独立性在司法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 在法律赋予的职责范围内, 应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利用职务权利, 努力为司法案件中的当事人争取正当的司法利益。司法公正必须建立在司法独立的基础上, 司法机关应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在司法活动中不受外界影响和干涉, 严格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司法活动。

(二) 严格控制司法程序, 扼制司法腐败

国家法制机关应制定完善的司法制度, 严格司法程序。针对司法腐败制定相应的追究惩处制度。司法证据环节要严格把关, 防止伪造证据, 影响司法公正。同时加强、完善社会各界的监督, 如人大、新闻、网络等监督。司法程序公开化, 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都能了解到司法程序的过程和进展情况, 每一环节都能公开, 接受各界的评论。监督制度和社会监督共同作用, 加大打击腐败力度, 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 改进传统司法方式, 维护司法公正性

传统的司法方式, 已经很难满足司法活动的具体要求。法官的独立的责任制、庭审的询问制等, 现今已成为阻碍司法活动高效工作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司法部门将不必要的司法程序简化, 避免重复, 以最少的付出换得更高的效率, 高效快速。从司法程序上减少过多的、不必要的程序, 减少消耗、提高效率。根据司法活动的情况, 将案件进行繁简分开, 对症下药, 有效地实施司法活动, 维护司法公正。

三、总结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具有很强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的司法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表明,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是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公正、权威的正确道路, 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篇9

确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理论界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在笔者看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越性莫过于我们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权组织形式。在此, 文章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放在一起, 做一粗浅的比较, 略陈管见。

一、“三权分立”体制及其效率低下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把国家权力一分为三, 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 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从总体上来讲,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最初的“三权分立”, 是阶级分权, 有削弱王权、反对封建的意义。资产阶级统治稳固以后, “三权分立”演化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 他们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不同利益的冲突。这种体制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各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打架、相互扯皮、效率极其低下。如, 1995年, 国会和克林顿总统因财政预算僵持不下, 互不让步。国会不通过预算案而另提一个预算案, 总统不妥协而宣布联邦政府关门。再如, 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否决, 仅在罗斯福总统时就达580项之多。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也常常被搁置, 如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 得到国会同意用了10年, 建立内政部用了39年, 建立司法部用了40年, 建立劳工部用了45年。

与前述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 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相类似, 日本尽管不是“三权分立”体制, 但是, 日本社会内部也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工商业利益集团:“经济团体联合会”, 简称“经团联”、“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 简称“日经联”、日本商工会议所, 简称“日商”、“经济同友会”, 简称“同友会”;劳工利益集团:日本劳动组合总评议会, 简称“总评”、全日本劳动总同盟, 简称“同盟”、中立劳动组合联络会议, 简称“中立劳联”和全国行业劳动组合联合, 简称“新产别”;农业利益集团;专家利益集团, 等等) 。这些利益集团和不同的政党相互勾结, 使得日本政权分散于个政党团体, 很难统一协调指挥。例言之, 2010年日本海啸发生之后, 据新闻报道, 日本的自卫队是在第二天早上10点才集结的, 那个时候, 大火都烧了一夜了, 还去救什么?还有一个当时NHK的一个镜头, 当画面拍到居民对着直升机拼命用手中挥舞的东西求救时, 他们房屋下面已经被淹, 海啸呼啸而过, 一定极其盼望着能够脱离困境, 但是直升飞机却越飞越高, 只留下他们继续苍白的呼喊。更令人失望和沮丧的是, 日本地震后, 物资运不进去, 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普通道路人满为患, 陆地运输线几乎瘫痪, 甚至十几天以后才由美军帮助修复仙台机场。事实上现在看来他们根本没打算远距离运输物资。如此以来, 老百姓长时间内食物短缺, 在零下的气温里面挨饿受冻, 政府却说, 你们烧木头取暖吧。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优势

从学理上, 在社会主义中国, 我们的国家权力并没有一分为三,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行使, 总体而言, 是一个“垂直的或树状的结构”。从实践中,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决定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各种具体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机关) , 它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并且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批机关、检察机关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等, 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授予的, 都必须按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和法律办事。如果说我国也存在“三权分立”的话, 那么, 它指的是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三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这与西方的“三权分立”根本不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就是干一件事情, 一下决心, 一做出决议, 就立即执行, 不受牵制。”“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 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 我们的效率是高的, 我讲的是总效率。”

社会主义制度下, 我们能够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 集中力量办大事, 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能够有效地组织人们进行生产建设以及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例言之,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 第一, 在很快的时间里, 政府就组织消防队马上集结救人;第二, 全国规模的大量军队调动进灾区, 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运送兵力的一个奇迹。第三, 政府马上进行交通管制, 绝对保证向灾区运送物资的畅通, 当时成都市内能够用的机场, 民用的军用的训练用的全部开放了, 全国各地的专业救援队和医疗队大量进来, 包括后来的大规模伤员转运, 全是靠畅通的交通完成的, 通关手续什么的全部免, 帐篷医药食品全部放进来等等。没有任何人敢质疑, 正是在这样一种体制下, 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完满胜利。美国《纽约时报》把中国抗震救灾与2005年美国政府在卡特里娜飓风的救灾做过比较, 认为中国政府处理自然灾害的表现, 充分显示了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和政府的能力。

除此之外,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提高物资的调配效率, 国家能够有能力进行各地的物资调配, 避免不必要的内部壁垒;能够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使人们的劳动合法权益得到保证;能够因地制宜的处理民族关系, 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 维护祖国的统一完整, 等等。由于篇幅原因, 另作探讨。

参考文献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篇10

一、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特色内涵

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 才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才能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正确的政治方向, 实现人民掌握司法、应用司法, 顺利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核心的价值追求。中国的司法是人民司法, 司法权来自人民, 属于人民。各项司法制度都是由人民在司法实践中创造、确定的, 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人民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为人民司法, 靠人民司法,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与一切剥削阶级司法制度最本质的区别, 也是这一司法制度能够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原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涵,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历史机遇, 确立了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就能够为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2. 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全适应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 有力地保障与促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为人民司法, 靠人民司法, 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保障人民群众的真正参与, 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拥护、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改革创新、自我完善的品质, 注重借鉴历史上一切对我有益的司法文明成果, 吸收当今世界其他国家司法制度的成功经验, 积极利用不同法系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司法制度中的诸多长处, 是秉持开放精神、博采他人之长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效协调性, 既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依法行使职权, 确保公正高效处理案件, 实现公平正义, 又能够集中力量共同研究司法体制改革、司法政策制定和司法解释中的重大问题, 形成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复杂司法问题的合力, 积极主动地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人类法治文明和司法制度中的优秀成果, 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二、当前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司法机关受地方行政影响较大。

由于中国现行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 司法机构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均由各级行政机关支配和管理, 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经费依靠地方政府供给;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人员编制由地方政府决定, 这就使得地方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能够通过掌握用人权, 对司法机关的工作形成实际控制, 从使而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当地行政机关的左右, 影响司法公正;三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工作条件的改善、装备的更新依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办理案件时受地方政府的干涉或者潜在的威胁。其后果是使国家的司法活动地方化, 使国家的某些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 不仅严重制约了审判工作的发展, 而且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 直接影响国家法律的权威。

2. 司法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司法腐败, 是当今社会危害最

大的腐败, 因为它危害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和追求。司法腐败表现在个人身上, 就是将公共权力私有化;表现在地方, 是将公共权力地方化。国家赋予司法人员的职权, 成为个人、地方谋取个人私利、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手段, 司法活动被用作权钱交易的工具。近几年来一些法官吃、拿、卡、要, 索贿受贿, 执法犯法, 贪赃枉法;有些法院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导致司法不公的问题较突出;这些司法腐败现象,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 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 而且严重地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崇高威望。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3. 司法运作程序缺乏规范。

司法公正必须通过司法程序即诉讼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实现, 而诉讼程序公正则是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要使当事人在借助司法的力量定纷止争的过程中, 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公正, 那么即使司法的结果与当事人的主观预期有差距, 当事人也会自觉接受对自己不利的结果。这样的裁判才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实践中, 司法程序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诉讼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最基本的程序没有贯彻落实, 存在诸如侦查活动、证据确认不公开, 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司法机关内部以大量的文件形式规定“隐形程序”, 而当事人不知晓。程序不公正是影响司法机关和从业人员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的最主要原因。

4. 司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中国对司法活动是多头监督, 但没有形成一个严密健全的法制监督网络体系, 没有用切实可行的法制措施将其变成有力的全程监督, 断层、脱节、失控现象突出。一是国家权力机关还没有行使监督权力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规则, 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只表现为“工作监督”, 即限于各级人大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选举或罢免同级司法机关的负责人, 听取和审议司法机关的年度工作报告;二是司法机关内部制约监督不到位, 检察机关的监督只是一种事后监督, 法院上下级监督是“自己监督自己”;三是纪检监察的监督权利和责任不明确, 程序操作不规范, 监督效果不显著;四是社会监督缺乏规范合法的渠道。这势必出现没有针对性的监督、盲目监督或者自由监督, 势必出现不必要的干预或者侵权, 导致司法不公。

三、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

1. 加快中国司法独立的进程。

司法独立, 是司法机关在运用司法权的活动中, 为了解决和处理案件争议时应当根据法律的要求, 在法律赋予的职责范围内, 充分而且是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这种神圣而又不可推卸的义务, 并且这种运用司法权的权利非因具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资格不得享有, 其他人均不得干涉司法权的行使。要实现司法公正, 就必须司法独立。即在坚持党对司法的绝对领导和接受人大监督的前提下,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不受任何组织、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不受任何地方势力和社会势力的影响, 严守中立, 严格依法审判, 超然于各方当事人之上, 不偏袒任何一方;在实施并发挥对司法工作作用时, 应当尊重司法工作的特有规律, 进一步对领导方式进行完善。

2. 改革审判方式, 确保程序公正。

改革审判方式, 一是庭审方式要从询问制向对抗制转变, 强调当事人举证, 加强对证据的质证和开庭辩论, 充分发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把开庭审理的过程真正变成调查案件事实、核实证据和双方当事人说理辩论的过程。二是审判方式要采取法官的独立负责的责任制, 改革现行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制, 建立主审法官制。三是简化诉讼程序, 真正体现“两便”原则, 避免重复劳动, 以最少的诉讼消耗, 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实现案件繁简分离, 从机制上确保案件审理的快捷高效。四是凡是能够调解, 当事人也愿意调解的, 开庭前可以调解, 庭上庭下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审判庭予以受理和审判, 不应久调不决。

3. 强化司法监督, 惩治司法腐败。

惩治司法腐败, 实现司法公正,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首先, 在法院内部, 必须严格建立并实行错案追究制度。要客观分析产生错案的原因, 准确界定错案范围, 严格执行错案追究程序, 把错案责任追究到人, 保障实体正义价值的实现。其次, 改革检察监督系统, 健全检察监督制度。对少数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吃、拿、卡、要、占等行为, 检察机关应及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改变目前检察监督软弱无力的局面。最后, 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要切实加强人大对司法审判活动的监督, 从宏观政治角度保证司法工作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意愿, 促进司法的公正性。各级法院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 使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都能及时了解法院的审理经过和判决结果, 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 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 立足中国国情, 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功经验, 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的司法制度还存在司法地方化、司法腐败、司法程序不规范、司法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难”等问题,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对于我们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 篇11

【关键词】 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经济秩序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经济法治,把法律作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种手段也都必须纳入法治的范围,并要求整个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一整套完备的市场规则,形成和维护高度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所以,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各项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措施都还不完善。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加强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已被列入我们经济立法的首要位置。

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呼唤并依靠着与之查适应的法律建设的发展与变革。法制建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所谓“立法是对现行行为的规范和对经验的总结和固定”这一传统观念是导致我国的法制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生活和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主要靠行政命令来管理,而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新的经济关系层也不穷,日益错综复杂,如不事先加以规范和调控,就可能对市场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危害。如果立法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就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当前,市场经济无论以哪种模式存在,都具一些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建立在明确界定的产权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的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有权自由进行平等竞争的能提供正确价值参数的市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2. 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的措施

经济法制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制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经济法制建设的推动。经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加强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

2.1树立并坚持公平、秩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制立法理念

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都是法律武器的实施机关,这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彻底摒弃执法不严的思想根源,真正做到不受一切个人意志的干扰,只服从于法律。法律是人民根本意志的体现,任何权力都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并受法律的约束。法大于权,而不非权大于法。在我国,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国家干部、各级党政领导都必须以身作则,遵守法律。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合法权利都必须一视同仁地加以保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予以追究,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以任何形式干预执法与司法的特权。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经济法制的根本追求。只有公平的秩序才是稳定的秩序。和谐的市场经济,就是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在经济法制立法中,必须以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发展差异矛盾为己任。充分利用经济法制地引导功能、利益再分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公正有序。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发展性、整体性、多样性的特点。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它表明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前进的状态和运动;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大范围、长时期、总体性的发展运动和发展状态,是一个国家各个部门法的共同发展。经济法制是建立在区域多样性和经济多样性的基础上的,经济法是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和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在经济法制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对于发挥经济法制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2逐步完善经济法制立法

经济法应该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以社会权利本位为宗旨履行着调控经济、平衡利益、缓和矛盾的职能。但在实践中的一些经济法制领域,特别是在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优惠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民族政策、劳动政策等方面存在制定法律政策不公平。因此,应该在立法中,将这种不公平现象排除,实现经济政策的区域公平、主体公平和内容公平。经济政策公平是经济法制公平的基础,通过社会调控立法,实现了经济政策的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实践中,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如企业法、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法、人口法等,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因此,应该通过立法修正,将各个部门法统一起来,使其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只有经济法内部实现和谐,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目前一些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存在不公平现象,如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有权人和无权人等方面的差别较大。切实保护各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有力的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3加强人大的执法检查监督

加强人大对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执法和司法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和切实实施。权力是需要监督的,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容易腐败的,因此应当加快制定监督法,使我国的政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都严格地置于法律监督之下。鉴于我国某些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已有与国家法律抵触的现象发生,鉴于我国历史上每次大的动乱都与违反宪法有关,因此加强宪法监督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2.4鼓励中介组织的发展,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中介组织,因为它们是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市场经济动作的调节器。为了维护好法律秩序,正确地执行法律,保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鼓励并大力地发展律师事务所、公证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

2.5坚决制裁违法犯罪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真正实施,还必须依法切实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凡是合法取得的一切财产、权利,都应当一视同仁予以保护,不能因时、因人、因所有制之不同而变化。同时,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得以实施,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制裁违法、打击犯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大案要案,尤其是内外勾结的大案要案,要一查到底,依法坚决惩处。坚决维护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制止贪污腐败,保障改革开放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平.经济法与经济法制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6,(5)

[2] 夏澈.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探析[J].文教资料.2007,(4)

[3]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理论参考.2006,(3)

[4] 范恒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学习月刊.2007,(2)

社会学制度主义论文 篇12

一、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政治文明是指在先进的政治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巩固和发展它而进行的社会政治管理和人们政治行为的总和, 是一定社会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准。政治文明首先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中, 在政治参与、行使政治行为人权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文明。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之中, 离开了制度文明、制度建设, 三者就失去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 (P46) 党的先进性应集中体现在党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上, 因此, 执政制度、执政体制和执政机制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执政党紧跟时代潮流、保持执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二、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 (P333) 体制和机制“能捍卫工人阶级的纯洁性, 保障执政党的职能作用。”[3] (P489) 这一执政党的执政职能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从而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各项制度, 以制度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推进党的领导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从大的、宏观层面上来讲的, 党的领导是通过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三、以制度创新开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针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现象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2] (P333) 努力倡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从而说明了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要求我们以制度创新开拓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制度创新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开拓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完善党的执政方略, 提高执政者的综合素质.执政能力的高低, 执政效能的优劣固然同党的执政者的素质紧密相连, 但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工作机制也是党提高执政能力, 实现科学执政、民智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保障, 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 从而要求我们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 开创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制度创新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当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执政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维护人民利益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健全调查研究的工作制度, 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的呼声, 了解人民的意愿, 关心群众的疾苦, 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积极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和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规章制度, 完善听证会制度、专家评议制度等制度, 从体制和机制上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上马, 制定出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和政策。建立和健全维护人民经济生活民主权利的体制和机制, 充分保障人民参政议政、参加经济管理和技术革新的权利,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建立和健全维护人民利益的经济评价体制和机制,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经济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 以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上一篇:检验科医学下一篇:重症脑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