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器

2024-06-09

医用输液器(共7篇)

医用输液器 篇1

1 引言

输液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医疗过程中最普通、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用医用输液泵来代替重力输液是医疗技术的一个发展和突破,它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量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1],同时,输液泵还能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护理工作量。输液泵通常由电子和机械装置组成,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成为ICU治疗中的常规设备[2]。由于使用输液泵的患者多处于病情多变的高危期,输入药物要求非常精确,稍有不慎都将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响。若输液过快,可能造成药液过量,产生严重后果;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液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到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因此输液泵的质控至关重要,以下结合质控来谈谈输液泵对输液器质量的要求。

2 检测方法

我院对医用输液泵进行一年一度的质控检测,目前在医院使用的输液泵既有产于德国、日本、美国等的国外产品,也有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思路高公司、北京科力丰公司、广西威力方舟公司等生产的国内产品。各输液泵均应使用与其相配的专用输液器,以保证其流量的准确和均匀。例如,德国贝朗的输液泵在使用非贝朗输液管道时,因为输液器材质过硬、管壁过厚、管径过粗就会出现滴数报警或压力报警。但是,有些厂家的输液泵没有这项报警设置,只有识别功能,规程也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因此,在使用与其不相配的输液器时,直接导致其流量的不准确和不均匀。然而,医院因为经济效益或其他原因有时会使用与其不相配的输液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输液泵各项性能都符合规程要求,但是输液还是不准。我们参照《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与计量管理技术规范》中输液泵、注射泵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利用瑞典奥利科输液泵质量检测仪Infutes2000对我院医用输液泵用国产输液器进行输液标定后进行检测[3],进口输液泵对输液器质量要求比较高,有些用国产输液器无法进行标定,要采用专门管道才能达到使用精度,对国产输液器兼容性比较差。而国产输液泵开始前2 h误差在±5%以内,4 h以后误差超过10%,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越来越大。

3 输液泵质控检测后对输液器的要求

3.1 输液器的选择

国产输液泵对于输液器的选择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处于不完全合格的状态,因为国内的实际情况是不同医院使用的输液器不同,因此在性能、质量上无法统一。理想的输液泵工作用的输液器应该是弹性很好、质量过硬,长时间挤压不会造成弹性下降严重、管路破损等,这样才能确保输液的精度。国产输液泵虽然有些是全兼容的国产输液器,但是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将会降低,因此建议医院使用弹性好、质量好的输液器。输液泵使用的程序上显示的输液器要和现实使用的输液器种类一致。如无名称显示,则应该选择至自定义上面,并且进行输液器标定后方可使用,以避免输液精度的误差增大。

3.2 输液器的滴壶与输液泵门上方入口处的距离控制

输液器的滴壶应与输液泵门上方入口处保持10 cm以上的距离,太短太长都会影响输液的精度。因为挂瓶本身的药液量不是完全标准的,加上输液器本身要充满液体,所以预置量一定要略小于输液量和药物量之和,避免药液输完了,还没到输完报警,当然药液输完了会产生气泡报警,但若报警失灵,就有可能把空气打入人体,产生气栓,危及患者生命。

3.3 输液管挤压一段时间后向下拉动一段距离

医院根据不同规格和质量的输液器情况,应该采取灵活的输液调控措施,有些厂家建议使用普通输液器时,4 h左右应将输液器向下拉动一段距离。其实从最安全和最精确的角度来讲,使用普通输液器时,同一位置挤压最好不要超过4 h;普通输液器是用塑料制成,即PVC管,其弹性一般,质量也参差不齐,长时间输液时,被泵挤压一段时间后管子会变形,质量次的甚至会破损,弹性和安全性都将下降,明显影响输液精度和输液安全。在国内无法全部使用昂贵的专用输液管的现实条件下,采取此方法是极为科学和有效的。

3.4 使用输液泵输液的血管不要与其他输液管道共用一条血管

输液泵输液为专用通道,尽量不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血管。及时收集阅读新药、特殊药说明书,对其滴速要求、溶媒的选择、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必须掌握,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应用输液泵抢救危重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按需随时调节药物输入速度和剂量,使血药浓度稳定,避免了由于外界干扰造成输液速度时快时慢难以控制的现象,而且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护理工作量,因此保证输液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医用输液泵输液不准常见原因及排除

4.1 流速不准

流速不准是指没有按计算好的时间输完给定容积的药液。

(1)查看泵压是否正常,当泵压不正常时,应先调节泵压,并重新标定。

(2)查看输液器装卡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重新装卡。

(3)查看输液器选择挡位是否正确,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输液器选择的挡位,如不正确,选择正确的挡位。

(4)查看所用输液器是否与标定精度时所用的输液器品牌和批号一致,如不一致,更换与标定精度时品牌和批号一致的输液器。如果泵压正常时应重新标定精度,如输液器更换品牌时一定要重新标定。

4.2 滴数不准

输液器滴壶内的滴数与输液泵设定滴数不符,可进行如下检查:

(1)检查泵压是否正常。

(2)检查“滴数/m L”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3)检查流速是否准确。

(4)检查输液器实际每毫升的滴数是否为20滴。

5 结论

医用输液泵一定要用专用配套的输液泵管,代替泵管的输液器的材料、弹性、内径等都有差异,运行参数直接关系到医用输液泵的输液精度及报警功能;输液泵如果要使用普通输液器作为耗材,一定要清楚标示所有可能使用到的输液器的品牌、规格和注册号,临床使用时能够方便核对和切换耗材。输液泵还应当对每一种输液器的流量特性、压力特性、疲劳特性等事关输液安全的项目进行质控,只有这样,重力输液器作为压力输液泵的耗材使用时才是安全的。当流速精度不准确、其稳定值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一般须对设备流速精度进行校准,校准方式因设备厂商和技术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可通过程序、电位器或机械方式校准精度。医工部门可依据自身情况,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联系设备厂商完成校准,校准后须对设备重新标定,评价精度是否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树滨.医用输液泵注射泵质量控制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2]肖红.医用输液泵的输液质量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3):76.

[3]李向东,崔骊,黄韬.输液泵注射泵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115.

医用输液器 篇2

冬天输液,冰冷的药液输入血管里时,体感极为不适。而医务人员常常会忽视病患发生的输液低体温问题。据报道,成人静脉输入1 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中心体温下降约0.25℃。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障碍、增加感染概率、药物代谢速度降低。国外有研究表明将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因此如何防止和克服低温输液所带来的临床治疗问题是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输液泵在医院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因价格均较为昂贵,大多患者的静脉输液仍采取人工看护。为使普通病患也能自动得到较好服务,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保证输液的安全精确性,便于管理,我们拟设计一款低价位、高性能的智能输液控制器。

1 基本原理

1.1 系统框图

报警器的基本工作系统由加热装置、键盘扫描控制、单片机、电源、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等组成,见图1。

1.2 自动报警

(1)材料与设计。报警器的外壳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报警器机体包括开关、指示灯、磁铁、二极管、供电口等6个主要部分组成。将一组光电对管放于十字槽纵槽内,输液管置于对管之间。根据光的折射原理,使用电传感器采集输液管内无液滴时,以及管内有液滴时的光信号,将变化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管内无液体滴下时,通过指示灯的闪烁报警。通过磁铁的吸力将十字压板盖上。(2)工作流程。输液开始后,信号发射器被开启,报警装置于输液器的上方硬管以下。管内无液滴时,报警器发出蜂鸣音报警,提醒处置输液器。此时滴管上方输液管内仍有5 ml左右的液体,按普通滴速计算(60滴/min),还有90滴左右液体,医护人员在1 min左右到达,此时尚余2 ml左右药液,及时更换液即可[3]。

1.3 智能恒温控置显示液加热器技术

智能恒温显示输液加热由外壳、加热装置、自动温控装置、电源部分组成。外壳由工程塑料制成,加热装置由加热丝、导热材料、保温材料等部分组成。内层由绝缘导热材料,中间夹导热丝,外层由保温丝组成。自动温控装置由温度传感器、温控电路、调温旋钮三部分组成。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加热器下方延伸的输液管卡槽中,反馈加热后液体的温度信息。温控电路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加热电流,使液体温度恒定在设定值上。输液时采用输液加温器固定在输液架上连接电源,对已配入药物的液体流动的输液管进行持续加温输入。加温器包裹输液壶,通过对其中的液体进行持续加热,只要将液体温度在37~42℃。

1.4 控制流速

对流速的控制选择步进电机,单片机产生脉冲序列对步进电机转角和步数进行驱动,利用杠杆原理将力矩变到合适的大小,压扁输液软管到合适的程度从而达到控制滴速的目的。为了使体积更小,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按键、液滴显示管和报警部分被组装到一块单板上。硬件电路中,控制核心器件采用单片机C8051F005,用L297和L298来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转数由按键控制,从而达到对药液滴的控制。

分析常用气泡探测器的特点,针对输液管气泡检测的具体需求,气泡检测选择超声波气泡探测传感器。设计超声波换能器的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了二重气泡的监测功能。使用者可以因需对输液器的各项参数通过控制键盘进行设置,并经数码管显示;液滴的监测和报警提示功能,使得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加温装置可减轻低温度药液带给患者不适。

液滴控制数和预设值的起始误差在4滴/min的范围内。因为步进电机进给的数据是非线性的,通过多次的电机进给角度,可得到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滴数,再和预设值相比较,控制误差范围。具体工作流程是:首先测得电机转角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对应的滴数。依需求设定预设值,例如起始值输入每分钟80滴,测试时间设定为30 s,而实际测得到只有50滴,需要将步进电机的转角由30°调整为60°,再次测得实际滴数;如实测得到110滴,将要减小角度,经过多次的调试,可使得实际滴数和预设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 测试与结论

基于上述基本原理的研究,我们制作了硬件电路并和软件进行了联调后,在本系实验室对普通输液器多次进行滴速控制实验,在我校附院和平医院进行了滴速的控制和对输液壶加温测试。使用时只需将控制端夹在输液壶的上方,不会改变原来的输液器的结构,而对输液器的滴速控制操作更便捷,通过壶对液体加热,体验者反映输液体感舒适。经实际测试,该控制器测控精度可达到±4滴/min,经测壶外温度可最高达42℃,最低为39℃,运行稳定且响应较快,还有直观显示液体滴数等优点。

该输液器控制器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是患者体感舒适,二是操作更为便捷,因此该输液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摘要:患者在医院输液时,患者或者家属往往需要一直观察输液瓶,导致患者不能安心的输液。患者输液时需要的液速也往往随年龄、病症、用药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长时间的输液会导致手脚冰凉,身体不适。因此,拟设计一种基于普通输液器的辅助控制装置,能够较方便地实现数字化控制输液时液体的温度、流速以及液体输完之后的报警的医用输液智能控制装置。

关键词:温控,速控,自动报警,智能输液器

参考文献

[1]陈俊梅,周晋阳,蔡玉文,等.一种智能输液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2,21(5):186-187.

[2]张伟光,高宏伟.智能点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4,15(12):171-173.

[3]李川,钟家琪,孙永奎,等.便携式输液器设备的研制[J].医疗装备,2014,27(11):53-54.

[4]宋卫东,雷万军,张海潮,等.医用便携式点滴监护装置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7,16(11):89.

[5]徐明.便携式智能化医用输液系统的研究[D].2006.

[6]沙占友,薛树琦,庞志锋.中外集成传感器实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陆国忠,曾为驰,田俊,等,一款人性化输液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4,21(6):53-54.

[8]何希才,任力颖,杨静.实用传感器接口电路实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医用输液泵质量控制实践 篇3

关键词:医用输液泵,质量控制,输液安全,压力传感器

0前言

输液是医疗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也是医疗过程中最普通, 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来自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要“挂8瓶水”, 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 俨然已成“输液大国”。我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数据显示, 每年至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1], 因此, 输液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用泵控输液代替传统输液是医疗技术的一个发展和突破, 可以控制药液的流量和流速[2], 比起传统输液更加安全。但是其流速精度存在一定误差, 使用中的不当操作会很大程度上提升设备的风险等级。因此, 输液泵的质量控制工作非常必要。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将输液泵/注射泵统称为输液泵, 注射泵又称为注射器输液泵[3]。下文除特别区别外, 将输液泵/注射泵统称为输液泵。

1 输液泵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内容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运用管理和医学工程技术手段, 以确保患者安全为目的, 确保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4]。

实施医疗设备的全程质量控制, 医院必须把好医疗设备的采购关、临床使用关和医学工程保障关, 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构建覆盖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本文主要探讨医院在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

1.1 质量控制检测

基于对质量控制工作的理解, 我院开展输液泵质量检测主要分为4种类型:

1.1.1 验收性检测

新购输液泵投入使用前, 凡具备检测条件的必须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设备, 粘贴“合格”标签, 并标明下次检测时间;检测不合格的设备, 禁止投入临床使用, 立即告知设备经销商依据设备购置合同进行处理。

1.1.2 周期性检测

基于风险分析理论, 结合医院实际, 为输液泵制定年度检测计划, 按计划实施相关检测工作。检测合格的, 粘贴“合格”标签, 标明下次检测时间;检测不合格的, 告知使用科室立即停用, 待检修调试合格后方能启用;无法恢复正常指标或恢复成本过高的设备, 告知使用科室办理报废手续。由于十堰市已将输液泵纳入计量强检范围, 每年定期检测一次, 故我院未开展输液泵的周期性检测。

1.1.3 维修后检测

输液泵维修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 粘贴“合格”标签, 交付临床使用;检测不合格的, 必须进一步检修或者调试 (必要时请求厂方支持) , 直到合格;无法恢复正常指标或者恢复成本过高的设备, 告知使用科室办理报废手续。

1.1.4 质疑性能时的检测

设备使用人员, 对所用输液泵的性能产生质疑时, 交医学工程部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合格的, 粘贴“合格”标签, 交付临床使用;检测不合格的, 须进行进一步检修或者调试 (必要时请求厂方支持) , 直到合格;无法恢复正常指标或者恢复成本过高的设备, 告知使用科室办理报废手续。设备质检合格证标签, 见图1。

1.2 预防性维护

根据“IS014971医用装置风险管理—第1部分风险分析应用”推荐的方法可以计算出输液泵的风险值 (Risk Level, RL) , 进而计算预防性维修频率 (PMFreq) 和预防性维修间隔 (PMInter) [5]。

预防性维护的周期, 可根据基于风险评估的预防性维修 (PM) 经验公式PMFreq=RL/15 (次·年) 确定。输液泵RL介于30~40之间, 所以, 其PMFreq为每年2~3次, PMInter为6~9个月, 可以此作为医工部门制定输液泵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基础。

1.3 使用操作规程的制订与控制

使用科室在输液泵安装验收完成后正式投入使用之前, 应根据输液泵的使用操作说明书、维修手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和临床使用要求制订好操作规程, 明确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操作人员应学习、掌握每项规程, 并试运行一个月以上, 然后统一报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存档[6]。

2 质控检测结果分析与处理

2012年我院正式启动了医疗设备质控检测工作, 当年共检测4类医疗设备138台, 其质控监测结果, 见图2。其中输液泵的合格率69.8%;单独对输液泵的数据进行分析, 检测结果, 见图3, 发现28%的泵流速精度不合格, 6.3%的泵阻塞压力不合格。

根据国内生产厂家的习惯及产品的技术原理, 将输液泵细分为输液泵和注射泵, 以下分别予以说明。

2.1 不合格项及其产生原因

2.1.1 注射泵流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导致注射泵流速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注射器类型选择错误和丝杆传动部件磨损。以我院使用量较大的WZ-50C6注射泵为例, 该注射泵有13个品牌的注射器, 见表1。以50 m L注射器为例,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规格的注射器针筒管径和针筒长度均存有差异, 厂家为保证流速精度, 针对不同注射器, 设置不同的修正系数。使用时须根据实际注射器品牌来选择不同的注射器代码, 否则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流速偏差。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丝杆传动部件磨损。注射泵传动部分的基本结构, 见图4。注射泵的注射动作由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 经驱动电路而使步进电机旋转, 步进电机经减速机构驱动丝杆、螺母, 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的直线运动, 螺母与配套注射器的推杆相连, 即可推动配套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丝杆与螺母的长期摩擦, 必然会产生磨损, 使丝杆与螺母的间歇变大。开始输液后, 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丝杆和螺母才能咬合好, 尤其是注射流速较低时, 情况更加明显, 表现为注射启动后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其实际流速为零。

2.1.2 输液泵流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导致输液泵流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输液器选用不当。2012年10月, 某科室质疑其使用的TE-135输液泵流速不准。送检时发现, 该科室并未使用输液泵说明书中指定输液器, 而采用重力输液器。将该科室在用两个品牌的重力输液器检测后发现, 其中一个品牌的输液器流速误差高达1220%, 而另一个品牌的输液器, 流速误差<10%, 说明后者基本能保证输液安全。

2.1.3 注射泵/输液泵阻塞压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阻塞压力传感器参数飘移或故障是阻塞压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2.2 处理方法

2.2.1 注射泵流速不合格的处理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2个原因, 我院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办法。首先是指导使用人员在开始注射前, 一定要根据注射器品牌, 选择相应的代码。第二是在开始静脉穿刺前, 可先快进数秒, 使注射器的活塞芯杆和注射泵的推头压实, 尽量减小丝杆和螺母的间歇。针对检测过程中螺母咬合齿完全磨损的情况, 更换磨损的开合螺母后, 流速精度均达标。

2.2.2 输液泵流速不合格的处理

输液泵的流速精度, 主要取决于所选输液器。综合2012年度质控监测数据, 凡是选用专用厂商指定输液器的输液泵, 流速精度均能满足检测规范的要求。

针对检测中发现流速偏差较大的问题, 首先告知科室优先选用输液泵厂家制定的输液器。考虑到部分临床科室为降低治疗费用, 有的会采用重力输液器。我们对全院使用率较高的重力输液器进行了检测, 将误差<10%, 能保证输液安全的品牌和批次, 通过医院内部办公网络告知临床科室, 供其参考。

2.2.3 注射泵/输液泵阻塞压力不合格的处理

对于阻塞报警压力不合格的泵, 必须根据厂商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调校。属压力传感器故障的须进行维修或更换处置完毕后重新进行质控检测, 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建议在注射时稀释药液降低浓度, 适当提高注射速率或选择小规格注射器, 用于缩短在注射管路自堵塞开始至报警发生的等待时间。

3 小结

我院自2012年启动质控检测以来, 通过分析一年来累积的检测数据发现在用输液泵, 监护仪, 呼吸机等急救设备, 在应用质量上存在很多问题和隐患, 直接威胁到病人的安全治疗[7]。因此关注医疗设备应用, 合理进行质量控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晟源.静脉点滴大国之殇:高利润与高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09-09 (14) .

[2]许耀良, 项延宽, 陈基明.输液泵管对输液泵流量影响的测试和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1) :55-57.

[3]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输液泵/注射泵出口质量控制指南[EB/OL]. (2011-08-01) [2013-09-16].www.mofcom.gov.cn/accessory/201108/1314240602192.pdf.

[4]陈晓红, 任国荃, 周丹, 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实践与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4) :384-386.

[5]周丹.急救医学装备工程导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6]汤黎明, 吴敏, 于春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1) :31-33.

医用输液泵质量控制的研究 篇4

医用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流速,保证药液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安全进入患者体内的仪器,输液泵的应用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1]。总后卫生部自2006年起就开展了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体系,并首次将输液泵的应用安全质量控制纳入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范围中来。按照《IEC 60601-2-24:1998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和《GB 9706.1—2005,2007医用电气设备》技术标准,军队自行编制了输液泵质量检测技术规范,为输液泵质控检测提供了技术指导。本项目主要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对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 检测方案

2.1 检测项目

输液泵的质量控制技术检测主要是对其流量、阻塞报警压力阈值及监测与报警系统进行验证,包括输液管路安装不妥、输液完成、输液管路气泡探测、电池低电量、操作遗忘等系统自动报警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输液流量和阻塞报警压力阈值的检测。在按被检输液泵生产厂家指定的测试条件检测时,其结果应符合被检输液泵在产品技术手册等文件中公开陈述的准确度。

2.2 检测设备

采用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IDA-4 Plus型输液泵分析仪,专用于医用泵类的应用质量评估检测。其原理是利用光电耦合传感器在0.5~1 000 mL/h测量范围内按一定的采样间隔,实时准确地检测输液的流量、阻塞报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还具有多通道同时测量、图形显示等功能[2]。

2.3 检测方法

使用输液泵厂家指定的输液管路,按照图1所示连接管路,测试前先对整个输液管路用蒸馏水进行灌注,并排除气泡[3]。

根据《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中检测要求,流量检测时设置输液泵流量为25 m L/h,以1 h为观测时间,观察和记录采样间隔内流速大小,如检测结果超出被检输液泵流量允许误差,则应至少延长检测时间至2 h;阻塞报警压力检测时设置流量为25 m L/h,若被检设备阻塞报警压力阈值能够选择,则分别将其置于阻塞压力最小挡和最大挡,记录阻塞报警时间和报警压力值,完成阻塞报警检测。

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的输出端应和输液泵的输入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则管路中将产生正或负压,影响检测结果。输液时液体流速稳定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检测时要设置足够的延迟时间,实际检测中应先启动输液泵输液,几分钟后才启动检测程序,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检测状态。

2.4 检测模式

我院质控工作开展以来,质控检测小组严格按照验收检测、定期检测、维修后检测、报废检测流程展开质控。输液泵安装验收时,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和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则建立档案,出具质控检测合格证书,粘贴标识,入库出库使用;检测不合格者要求厂家或供应商退、换货,并将质控与维修有机结合起来,修复后的输液泵必须经过质控室质量鉴定后才能标志一项维修工序的结束。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输液泵经反复维修后仍达不到技术指标的,建议使用科室停止使用,并按报废条件和程序进行报废,形成了一个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4]。

3 结果分析

在检测要求的环境下,我们主要分析同一品牌输液泵在不同输液管路、不同输液流速、不同输液时间对流速准确性的影响。

被检输液泵流速示值相对误差计算如下:

式中,g为流量示值相对误差;Qi为输液泵分析仪测得流量值,单位为mL/h;Qo为被检输液泵设定流量值,单位为

mL/h。

3.1 不同输液管路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分别将LP-2000输液泵与康德莱、哈娜好避光输液管配套使用,采用IDA-4 Plus进行检测,观察1 h,记录流速的实际测量值,并按照公式(1)计算误差,结果见表1。

由结果可知,同一输液泵与不同输液管路配套使用,流速检测误差也不同,这主要是由输液管路的材料、弹性、内径、厚度、光滑度等因素导致的[5]。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建议使用输液泵生产厂家技术手册中认可的输液管路进行检测。

3.2 不同输液流速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将LP-2000输液泵与专用输液管路配套使用,分别设定流速为5、10、25、50、100 mL/h,观察1 h,记录流速的实际测量值,并计算误差,结果见表2。

由实验结果可知,设定不同输液流速测量得到的输液流速误差精度也不同,甚至超过技术标准。《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中仅选取25 mL/h进行输液泵流量精度的检测。临床上一般按照患者的病情、药物类型等选择输液流速[6],因此建议在进行输液泵流速检测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使用科室,在输液泵量程范围内选择该科室常用流速进行检测,更客观准确地判断输液泵的质量。

3.3 不同输液时间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在检测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同一输液泵设定流速为25 mL/h,测量时间为5、30 min、1、2、4 h时,观察流速曲线,分别记录检测结果,并计算误差[7],结果见表3。

从检测结果可知,输液流速随着检测时间的长短发生变化。流速稳定后,检测时间越长,误差精度越小,在2 h左右误差最小。因此检测时建议设置足够的延迟时间,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检测状态,应先运行输液泵几分钟再启动检测程序。

4 结论

医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从申请购买到淘汰报废的全过程[8],对待每一个质控环节我们都应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输液泵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我们针对性地做了部分研究,对医用输液泵应用质量评估具有可行性,但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我们将进一步进行研究测试,以期对输液泵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指导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输液泵在质量控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检测结果评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Fluke公司I-DA-4 Plus型输液泵检测仪对输液泵进行检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输液泵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时的改进意见,规范了质量控制工作流程。结论: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安全保障,降低了医疗风险。

关键词: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输液

参考文献

[1]GB9706.27—2005/IEC60601-2-24:1998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S].

[2]赵鹏.输液泵分析仪测量原理比较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131-132.

[3]肖红.医用输液泵的输液质量控制[J].计量测试与技术,2009(3):26-27.

[4]杨丽晓,尚长浩.浅析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6):33-34.

[5]Saladow J.Ambulatory Infusion Pump Technologies New Develop-ments and How They Might Affect Alternate Site Care[J].INFUSIONMagazine,2007,13(4):17-22.

[6]Patina B.Preventing medication errors:an IOM Report[J].The NursePractitioner,2006,31(12):8.

[7]Medtronic MiniMed.ParadigmTMInfusion Pump Model MMT-511 UserGuide[EB/OL].[2011-08-20].http://www.manualslib.com/manual/47577/Energizer-Mmt-511.html?page=2#manual.

医用输液器 篇5

医用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量,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主要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入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在临床应用中潜在的风险较高,因此确保输液泵的质量安全非常重要。总后卫生部在2008年开始卫生装备质量控制试点工作之后,于2010年正式在全军各级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其中第一批建立的质控检测标准中就包括了输液泵检测仪。我院从2010年9月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以来,在输液泵的质控检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以及输液泵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概念,并认为在目前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下,作为医院的计量质控部门,应当以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结果作为输液泵质量安全评价的关键依据。

2 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的特点及问题

2.1 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的特点

与其他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相比,输液泵质控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输注管路的品牌型号、测量时间、环境温度因素对输液泵流速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1]。其中测量时间与环境温度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掌握其最佳的质控检测条件(60~120 min,20~25℃),检测用输注管路按照《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应当使用输液泵厂家指定的专用输注管路。此外,输液泵由于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本身的特点,使用一段时间后,输液精度会下降,需要定期用输液泵自带的校准功能进行累计误差的消除[2]。

2.2 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遇到的问题

《规范》以及输液泵说明中都要求使用输液泵指定的专用输注管路。但在国内中小医院、甚至一些大医院中,输液泵在临床应用时大多使用国产品牌的一次性输液器,而非厂家指定的专用输注管路。因为各种实际原因,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善。

由于一次性输液器管路材质的力学特性[3]与专用输注管路泵管材质的力学特性差异较大,造成使用非专用输注管路的输液泵在实际使用中流速误差率较高。根据我们的工作统计,有的流速误差甚至高达40%。即便我们购入了少量的专用输注管路来对输液泵进行质控检测,如果临床应用中依然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作为输注管路,那这样的质控检测对于临床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

3 实验方法和结果

鉴于上述输液泵质控检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确保现有条件下输液泵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使用的输液泵质控检测设备为加拿大Datrend Systems公司的Infutest 2000E型检测仪。

3.1 实验一:输液泵使用非专用输注管路检测

以我院目前所使用的不同品牌型号输液泵为检测对象,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浙江灵洋)作为检测用输注管路。检测环境温度:20℃,检测时间为120 min。检测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在使用非专用输注管路进行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时,其流速误差较大。

注:*为出厂状态下未标定时检测数据

3.2 实验二:输液泵标定前、后的对比测试

以我院新近一批次购进、具有标定功能的5台输液泵(北京科力建元,ZNB-XK型)为检测对象。验收时,在输液泵出厂状态下用一次性输液器(浙江灵洋)对设备进行质控检测,检测环境温度:20℃,检测时间为120 min,记录检测数据。然后按照输液泵说明书的标定步骤对5台输液泵和我院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浙江灵洋)搭配进行标定后,再次进行检测,检测条件相同,记录检测数据。对比测试数据见表2。

可见对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泵进行标定后,输液泵相对误差显著降低,精确度显著提高。

再以标定后相对误差较大的输液泵(SN:K110HC191)为例,其流速/时间曲线图见图1。

由图1可见,输液泵标定(校准)后,在工作时间内,工作流速是稳定的。

根据GB 9706.27—2005/IEC 60601-2-24:1998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中的说明[4],在试验周期第2个小时(60~120 min)的分析周期T(min)内,计算第2、5、11、19、31 min时观测窗的Ep(max)和Ep(min),可以得出该输液泵25 mL/h时的流量误差百分比曲线图(又称喇叭图,trumpet graph),见图2。该图反映了输液泵流速的稳定性以及输注管路的疲劳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3 实验三:输液泵重复性检测

连续对标定好的一台输液泵(北京科力建元,ZNB-XK,SN:K110HC191)进行多次重复检测。检测环境温度:20℃,检测时间为120 min。每次检测都更换新的输注管路(浙江灵洋一次性输液器),检测数据见表3。可以看出,输液泵标定后的重复性较好。

3.4 实验四:输液泵稳定性检测

间隔1个月对标定好的同一台输液泵(北京科力建元,ZNB-XK,SN:K110HC191)进行检测。检测环境温度维持在20℃左右,检测时间为120 min。检测用输注管路(浙江灵洋一次性输液器)品牌批次相同,检测数据见表4。可以看出,输液泵标定后的稳定性较好。

4 结论

4.1 输液泵应尽可能使用厂家指定的输注管路

输注管路的材料、弹性、内径能够影响输液泵的精确度及报警功能,因此应当尽可能使用输液泵厂家指定的专用输注管路,确保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尤其是对于没有标定功能的输液泵。

4.2 输液泵标定(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使用非专用输注管路的输液泵,输液泵的标定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实际质控检测工作中还是在实验中,都验证了这一点。我院在开展输液泵质控检测工作之初,发现输液泵的流速不合格率高达68%,部分输液泵流速相对误差竟达到40%。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临床医务人员在使用输液泵时没有使用厂家指定的专用输注管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设备启用时没有针对使用的非专用输注管路进行标定。

4.3 输液泵标定是有意义的

通过输液泵标定前、后质控检测的对比测试,说明输液泵自身的标定功能是有效的。再通过对标定后输液泵的重复性检测和稳定性检测实验结果可知这种标定并不是一种应付式的校准,不仅在短时间内有效,在较长时间内也是较为稳定和可靠的。因此针对一次性输液器作为输注管路而进行的输液泵标定是有意义的,确保了输液泵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

4.4 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方法与步骤

对于没有标定功能的输液泵,在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作为输注管路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合格,并考察了其重复性和可靠性,充分掌握了该品牌输液器的参数特性之后,可以在临床使用。如果检测不合格,就务必使用专用输注管路进行检测。

对于具有标定功能的输液泵,在医院因为各种原因难以使用指定专用输注管路而只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时,一定要以本医院普遍使用的特定品牌一次性输液器作为输注管路对输液泵进行标定及标定后的检测,要特别注意流速与各种报警的检测。并应在检测合格后进行跟踪式的稳定性检测和重复性检测,掌握该输液器作为输注管路时输液泵的性能和运行参数,根据这些性能特点为输液泵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4.5 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注意事项

由于流速检测是输液泵质控检测的主体工作,所以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他检测项目,如气泡报警、阻塞压力值检测、阻塞报警等。这些项目无需花费太多检测时间,但却是输液泵检测中的重要项目,因为这些功能的质量安全隐患会对患者造成潜在的、直接的或间接伤害,甚至死亡。尤其是使用非专用输注管路,不仅会影响输液泵流速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到其他功能的可靠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其他检测项目,确保其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

5 讨论

5.1 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概念

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是指采用临床实际使用的输注管路作为检测用输注管路时,进行的质量控制检测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输液泵质控检测数据的临床有效性,保证输液泵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

5.2 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与输液泵本身质量控制检测的关系

输液泵本身的质量控制检测是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的质量控制检测,其检测结果完全以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评价为目的。

由于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的特点以及国内医院的实际具体情况,导致输液泵本身的质量控制检测与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结果往往有较大差异,所以,才有必要提出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这一概念。因为即便是输液泵本身的质量控制检测是合格的,但如果在临床应用条件下的误差无法达到允许范围内,那么该输液泵的所谓检测合格对临床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国内医院的现状下,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应该作为输液泵质量安全评价的关键依据,也应该作为输液泵验收检测时的最终依据,这一点应该在输液泵招标标书或购买合同中予以声明,以维护医院的切身利益。

医疗设备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与设备本身的质量控制检测这两个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重合的,但对于像输液泵这种实际临床应用环境与质控检测条件相差过大的设备,应该还是以临床应用质量安全为核心。通过两者的定义也可以知道,当医院输液泵都按照要求使用了专用输注管路时,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与输液泵本身的质量控制检测这两者也就完全一致了。

5.3 医院医疗设备计量质控工作的目的和本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军队医院自身的计量质控部门,关注的应当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质量安全,而不是输液泵本身的质量安全评价。这一点与地方的计量和技术监督部门职能是不同的。因为军队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确保卫生装备使用安全有效,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高”。

6 结束语

事实上,除了输液泵之外,目前国内医院还有很多医疗设备都没有严格按照国际或国内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院的计量质控部门,我们一方面应该结合医院和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确保现有条件下医疗设备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在允许条件下,尽力推进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日常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摘要:目的:提高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水平。方法:采用Infutest 2000E型输液泵检测仪在不同条件下对输液泵进行检测实验和对比测试,提出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概念。结果:针对非专用输注管路进行的输液泵标定是有效和重要的。结论:只有把输液泵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作为输液泵质量安全评价的关键依据,才能确保输液泵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输液泵,质量控制,质量安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燕,种银保,初继庆,等.医院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与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134-136.

[2]于树滨.医用输液泵、注射泵质量控制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3.

[3]GB 8368—2005一次性输液器标准[S].

医用瓶口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篇6

1 使用方法

1.1 静脉输液药物配制结束碘伏棉签消毒后, 取出瓶口贴一枚。

1.2 将瓶口贴覆盖在输液瓶口, 轻微加压。

1.3 使用输液瓶时直接撕下瓶口贴即可。

2 应用体会

采用医用瓶口贴覆盖输液瓶口针孔处后, 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 而且实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降低了损耗。

由于我科是外科监护室, 收治的大部分病人都是心脏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的病人, 对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时刻注意无菌操作, 减少污染机会, 将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使用瓶口贴后, 有效地避免各种细菌、尘土等在输液瓶口停滞, 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作出了有效防范。

介于瓶口贴对皮肤、粘膜无毒, 无刺激, 不会有消毒液残留瓶口, 以免残液渗入输液瓶内造成感染, 减少输液反应。同时可节省棉球、消毒液、胶布、消毒镊、棉球罐等各种物品, 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 而且固定后不易脱落, 安全可靠。

总之, 医用瓶口贴在静脉输液中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已开启无菌封存问题, 在简化操作的同时, 还能明显降低操作成本, 无论对患者, 医务工作者以及医院都有着显著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摘要:传统的静脉输液过程中, 药物配制后将碘伏棉球覆盖在输液瓶口上再加以胶布固定, 不但固定不便, 且易使棉球掉落。我们采用瓶口贴覆盖在输液瓶口处, 操作简便, 外观美观, 固定牢固, 相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技术升级, 使手工操作更加简化,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医用垃圾,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医用瓶口贴,静脉输液,应用

参考文献

医用输液器 篇7

注射泵和输液泵是一种能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泵入人体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重症ICU和手术室等临床中的智能化输液设备[1]。它可精确控制输液流速和输液量,通过对气泡﹑空液和阻塞等监控来实现智能化输液,具有操作简单﹑定时精确﹑流速稳定﹑报警及时等优点。

但是由于该类仪器使用频繁﹑使用时间长,一些仪器性能参数例如:流速﹑阻塞报警等难免发生改变,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做好注射泵和输液泵的性能参数的计量校准,确保其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6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JJF 1259-2010《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从此为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计量校准提供了技术依据。

1 计量校准项目和实际校准情况反馈

JJF 1259-2010《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中对注射泵和输液泵的计量校准项目主要是:流量误差﹑阻塞报警误差和校准前外观检查(包括仪器基本结构﹑患者漏电流﹑开门报警﹑气泡报警﹑先于注射结束报警﹑注射完毕报警﹑电线脱落报警﹑注射器识别)[2]。

以下数据是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对8家医院的注射泵和输液泵进行计量校准和检测实验得出的结果。根据统计数据,将计量校准情况统计见表1。

通过大量的现场计量工作,我们发现影响注射泵和输液泵临床使用质量的因素,既存在有设备自身设计﹑生产上存在的缺陷,又有使用﹑维护保养上的问题。我们在开展计量校准的同时必须帮助医院排除各类影响因素,才能更好的提高全院该类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文就实际计量校准中遇到的医院注射泵和输液泵的常见问题展开论述。

2 计量校准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2.1 常见问题一:输液泵使用非专用输液管

由于输液泵工作原理,输液泵流速准确性的前提是必须使用专门配套的输液管路。同一输液泵与不同品牌的输液管构成的技术指标差异主要由输液管的材质﹑弹性﹑内径﹑厚度疲劳度等因素决定。使用非专用的输液管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流速误差偏大。输液泵与专用输液管配套使用,其相对流速误差可控制在±5%左右;反之,将会超过±5%。下面以输液泵BRAUN Infusomat实验数据为例:(见表2)

(2)空气或压力传感器出现不报警或误报警:若使用的输液管太粗或太细,透明度偏低,管道有气泡或堵塞时仪器可能不报警。

(3)输液管在使用过程中破裂。如果使用的输液管柔韧性不够,随着输液泵中轮齿的无数次挤压,有可能导致输液管破裂,发生空气栓塞现象,给病人带来危险[3]。

解决方法:因此应当尽量可能使用输液厂家指定的专用输液管路,确保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尤其对于那些没有标定功能的输液泵。在实际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使用非专用输液管,一定要进行输液泵标定,并进行计量校准,保证其误差范围﹑考察其重复性和稳定性都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后才准与使用。

2.2 常见问题二:没有定期进行输液泵标定

在计量校准之初,我们发现输液泵流量误差超出范围的比例相当大,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方面是没有使用厂家推荐的专用输液管,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医护人员没有定期标定输液泵。输液泵因为自身构造及程序决定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输液精度会下降,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标定[4]。没有定期的标定输液泵势必导致输液精度降低。

解决方法:制定计划,责任到人,负责输液泵的标定工作。

2.3 常见问题三:注射泵使用非专用/不匹配的注射器

注射泵说明书中都有指定匹配品牌的注射器供临床选择使用。由于市场上注射器的规格不是完全一样的,相同容量的注射器,可能再长度和粗细上有些许差别。现有的注射泵虽然有自动识别功能,但是也是粗略识别20ml和50ml注射器,对同容量不同规格的注射器无法区分。

例如,浙江史密斯公司出产的WZS-50F6注射泵使用50ml的注射器(品牌:侨牌,康进,新华,乐乐,玉升)其流量误差在±2%左右。而使用个别品牌(例如江苏KK)误差达到16%。这在临床使用中会发生严重后果。

现有许多品牌的注射泵还针对不同品牌的注射器配有专门的校准因子,通过在仪器中输入相应的代码,使得、注射泵流量精度更高[5]。

解决方案:尽量使用匹配的注射器,并设置输入相应的校准因子,确保注射泵流量误差人为因素最小化。

2.3 常见问题三:阻塞压力报警检测应该依据产品说明书

JJF 1259-2010《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中只规定了阻塞报警的允差范围最大±30%或±100 mmHg。没有明确规定流速的设定值和报警响应时间。然而阻塞报警的压力值,与流速的设定值有直接的联系。以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TCI-IV-B注射泵为例,设定报警级别中级500 mmHg,流速设定值5ml/h时,测量出的阻塞压力为512mmHg。设定为50ml/h时,测量出的阻塞压力为625mmHg。

解决方案:通过厂家说明书,依照相关校准方案对输液泵和注射泵进行阻塞压力参数的校准。

2.4 常见问题四:蓄电池老化损坏没有及时更换

在计量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医院临床人员对蓄电池老化问题重视度不够,仪器在内置电池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直接带电源继续使用。JJF 1259-2010《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中外观功能检查中就有一项:电源线脱落报警(将注射泵或输液泵(有内置电源或备用电源),接通交流电源,仪器使用交流电供电工作状态,此时断开电源线,应能够自动切换内置电源或备用电源并报警。)[6]。在临床实际使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电源线脱落等情况,这时如果无法及时报警通知医护人员,将可能对病患身体造成危害。

解决方案:定期排查内置电池工作情况,对老化电池进行及时更换。

3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几个问题是影响临床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性能参数的常见因素。通过计量校准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找出原因,寻找解决方法,才能保障医疗仪器在临床的安全使用,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的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从购买﹑使用﹑维护﹑计量到淘汰报废的全过程[7]。对计量校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我们针对性的做了部分研究,但是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将进一步进行研究测试,以期对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临床应用的质量保证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崔骊,黄韬.输液泵注射泵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115-116.

[2]安文昊,夏惠琳,苏永兴.输液泵注射泵检测技术[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5-9.

[3]赵鹏.输液泵分析仪测量原理比较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131-132.

[4]张志强,郭洁.医用输液泵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16-17.

[5]张正迪,蔡铁良.注射泵和输液泵的匹配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113-115.

[6]于树滨.医用输液泵注射泵质量控制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上一篇:超声波焊接机下一篇:安全用药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