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造影剂

2024-09-08

胃肠超声造影剂(共7篇)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1

摘要:目的 寻找一种高效且廉价的胃肠超声造影剂,以替代原有价格较贵的造影剂,利于实际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市售的各种食品粉剂作为原材料,每种粉剂分别选用合适的剂量,并进行不同的组合,然后溶于500ml沸水中,调匀,冷却至30~40℃,由医务人员先口服试用。通过彩超观察胃充盈造影剂后的表现,从食品造影剂的回声强度及均匀程度、胃壁结构显示的清晰程度、排空时间以及价格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组合作为新型的胃肠超声造影剂替代品,并对该新型的胃肠超声造影剂替代品与传统使用的“天下牌”胃肠造影剂所显示的常规造影区图像进行超声直方图比较分析,进而使用两种不同造影剂针对不同疾病获取的超声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42例和Ⅱ组50例。结果 最终选择了“南方牌”黑芝麻糊40g+山药糊20g的组合方式。Ⅰ组使用“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Ⅱ组使用“天下牌”胃肠造影剂,2组造影区图像的超声直方图峰位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彩超显影病变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可作为传统的胃肠超声造影剂的代用品,价廉,效果好,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利于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胃肠超声造影剂,高效,廉价,替代品

近年来,胃肠超声造影已不断地在各级医院临床超声诊断中开展起来[1,2]。与传统的胃镜相比,其具有无痛、无创、方便、疾病检出率较高、患者易接受等诸多优势。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胃肠超声造影剂是浙江湖州东亚公司生产的“天下牌”速溶超声造影剂[3]。该造影剂均匀、有回声,效果虽好,价格却较贵,目前每位患者检查所需造影剂的费用为50~60元,且不属于医保报销范畴,增加了患者负担。因此,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既高效又价廉的胃肠超声造影剂替代品,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进行胃肠超声检查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Ⅰ组42例和Ⅱ组50例, Ⅰ组男33例,女9例;年龄28~71岁。Ⅱ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31~74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器材 Philips HD15,Mindray DC-6,Neusoft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5.0MHz。

1.3 实验方法

采用市售的各种食品粉剂作为造影剂组成材料,每种粉剂分别选用合适的剂量,并进行不同的组合,然后溶于500ml沸水中,调匀,冷却至30~40℃,由医务人员先口服试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胃充盈造影剂后的表现,从食品造影剂的回声强度及均匀程度、胃壁结构显示的清晰程度、排空时间以及价格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组成配方。并将选择出的最优配方作为胃肠超声造影剂替代品,将其与传统市售的“天下牌”胃肠造影剂分别用超声直方图进行分析比较。在作直方图分析时,首先对所有受检者都统一相同的检测条件,然后至少选3个不同区域取样,取样面积1cm2,取其平均值对2种造影剂直方图峰位及宽度数值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造影剂选择

通过优化筛选,最终选择了“南方牌”黑芝麻糊40g+山药糊20g的组合方式作为替代品配方。“南方牌”黑芝麻组合剂在充盈胃腔以后,造影剂呈较强回声,回声分布均匀程度较好,胃壁结构显示清晰,排空时间>1h,造影效果接近“天下牌”胃肠造影剂,且价格低廉。

2.2 超声直方图分析

Ⅰ组和Ⅱ组胃肠造影剂超声直方图分析结果见表1。Ⅰ组超声直方图分析见图1。从表1和图3中可以看出,Ⅰ组和Ⅱ组显影效果相近,直方图峰位及直方图宽度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彩超观察显影效果

Ⅰ组服用“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彩超超声检查:胃癌4例,胃溃疡2例,胃炎36例;Ⅱ组服用传统的“天下牌”胃肠造影剂,彩超超声检查:胃癌5例,胃溃疡3例,胃底静脉曲张1例,胃炎41例。2组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Ⅰ组胃肠造影显示病变见图1~2。

3 讨 论

在胃肠超声造影临床诊断应用中,使用胃肠造影剂充盈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胃肠腔气体及内容物在超声成像中造成的干扰,使胃肠壁结构在图像上清晰显示。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充盈胃腔后在声像图上显示胃肠腔内产生一种均匀分布的较强回声界面,类似实质性组织的回声,清除了胃肠腔内的气体及黏液干扰,和胃肠壁及肝、胆、胰、脾之间产生明显的对比效应,清晰地显示胃肠壁的层次结构,从而使胃肠腔内产生最佳声学造影效果,提高了对病灶的分辨率和检出率,尤其是对低回声病变具有很强的分辨力[3,4]。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是浙江省湖州东亚公司生产的“天下牌”速溶胃肠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为颗粒剂,优点是速溶,造影显像效果好。缺点是价格较贵,对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患者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本研究采用“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作为胃肠造影剂,造影显像效果接近“天下牌”胃肠造影剂,价格低廉,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易被患者接受,更有利于普及胃肠超声检查工作。在最优配方替代品的寻找中,我们注意到,“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的缺点是调匀过程稍麻烦,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单独的“南方牌”黑芝麻糊60~80g溶于500ml沸水中,调匀较容易,但造影区回声强度稍低。进一步实验发现,如果要增加造影区的回声强度,可采用单独的山药糊40~50g溶于500ml沸水中,但调匀过程较麻烦。因此,我们选择将两者组合,既增强了显影效果,又利于调匀。但是,黑芝麻糊组合剂的浓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当浓度增大时,造影区内的均匀程度明显下降。通过优化筛选,我们发现“南方牌”黑芝麻糊40g+山药糊20g溶于500ml沸水中显影效果最好。

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检测条件,未能对“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的声速、声阻抗率、声衰减系数、黏度及PH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仅对其造影区进行了超声直方图分析。根据超声直方图分析结果看,“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的超声直方图峰位与“天下牌”胃肠造影剂无显著差异,提示二者的回声强度是相近的。再从超声直方图的宽度看,二者也无显著性差异,这提示二者的均匀程度是相近的。

两种造影剂用于不同患者彩超检查时我们发现,“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替代品与“天下牌”胃肠造影剂均能很好地显示病变区域,显影效果相近,但“南方牌”黑芝麻糊组合剂的成本较低。因此,本研究成功寻找到一种均匀有回声型胃肠超声造影剂的代用品,用于实际临床诊断,能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利于进一步普及胃肠超声诊断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蕊君,李凤华,刘永华,等.口服胃肠超声造影评价尿毒症患者胃肠动力及胃壁形态改变[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 286-289.

[2]朱秀玲,马琳,王均,等.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J].胃肠病学,2012,17(6):363-365.

[3]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26-27.

[4]张荣刚,李佳平,朱婷,等.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229-1232.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经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进行胃及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的病例共3 196例, 男1 377例, 女1 819例, 年龄3岁~91岁, 平均年龄45.8岁。

1.2 检查方法

患者禁饮食6 h~8 h, 排除禁忌证, 如:急性胃扩张、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等。使用浙江湖州东亚胃肠超声研究所生产的“天下牌”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 用开水冲泡, 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糊状液体, 冷却后备用。一般小儿用量200~400 m L, 成人用量500~600 m L, 检查前嘱患者服下。体位以平卧位、右侧卧位为主, 左侧卧位和坐位为辅。超声扫查顺序按胃在上腹部体表投影, 于剑突下依次从贲门、胃底部、胃体部、胃角切迹, 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做连续扫查, 重点观察胃贲门、胃小弯、胃角、胃幽门管和十二指肠球部, 注意胃壁层次结构、胃黏膜连续性, 发现溃疡灶仔细观察形态大小、部位、深度, 局部胃壁层次, 胃蠕动及局部造影剂充盈等情况, 并做好记录, 存储于电脑工作站中。

1.3 学习总结文献资料[1], 胃肠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

正常胃肠:贲门形态规则, 造影剂通过顺利, 胃腔充盈良好, 胃壁五层结构清晰, 胃蠕动正常, 幽门孔开放正常, 十二指肠充盈良好, 壁光滑。

急性胃炎:胃壁弥散对称性水肿增厚, 回声明显减低, 厚度大于8 mm, 以胃窦部明显, 黏膜皱襞明显粗大, 胃蠕动减弱, 但增厚胃壁层次清晰, 黏膜层次结构无中断、紊乱, 糜烂性黏膜表面见浅小凹陷并附稍强回声光斑。

慢性浅表性胃炎:局部胃壁 (胃角及胃窦部多见) 轻度增厚, 呈低回声, 表面可有浅小凹陷及强回声光斑附着, 皱襞可粗大。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壁薄, 蠕动弱, 皱襞小, 张力低。

胃、十二指肠溃疡:局部胃壁或十二指肠球壁水肿, 低回声增厚, 黏膜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的凹陷病变, 凹陷表面附着强回声光斑, 该光斑不随造影剂移动。周围增厚胃壁层次较清晰, 需同溃疡型胃癌鉴别 (见图1) 。

胃癌:胃壁层次破坏、紊乱, 黏膜下层中断, 胃壁异常增厚、隆起, 形成肿块及溃疡, 周围黏膜表面高低不平, 不对称, 蠕动僵硬, 胃腔狭窄, 超声对进展期胃癌尤其是黏膜下胃癌优于胃镜及X线钡透。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胃癌病变累及胃壁层次及有无淋巴及远处转移情况 (见图2) 。

胃下垂:胃腔适度充盈, 坐位时, 胃下缘低于髂嵴连线, 胃上部造影剂充填较少, 大多集中在胃体下部及胃窦部, 使之松弛膨大, 胃蠕动不同程度减弱, 胃排空功能亦减低。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 而气体的存在是超声检查的重要障碍, 超声对胃肠道的检查曾经被认为是不准确的, 但是人们通过让胃肠道充盈的方法突破了这种限制。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胃肠道内形成均匀的点状中等回声, 可减少或消除胃肠道超声伪像, 使胃肠局部层次结构显示更加清晰, 能清晰显示胃壁病变的范围、壁厚程度、肿物大小、生长方式、内部结构, 特别对黏膜下癌肿尤为敏感, 对胃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有无转移显示率也有明显提高。而且应用胃肠超声助显剂胃排空时间延缓, 有利于仔细观察, 因此被称为胃肠超声造影。

3.2 我们统计1年来所做的3 196例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发现:

3.2.1通过对三千余例患者的检查, 利用胃肠超声助显剂胃排空较慢, 可以有充分时间观察病灶, 通过灵活的手法及变化体位, 充分扫查胃及十二指肠各个部位。可以发现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下垂等多种疾病。10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7例胃癌经超声发现后, 均行胃镜活检检查;超声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符合率达92.3%, 诊断胃癌的符合率达94.7%.对胃肠的一些少见疾病如:胃间质瘤、胃石症、胃底静脉曲张、十二指肠淤滞症、肠套叠等的诊断也提供了无创的检查手段。

3.2.2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排除急性胃扩张、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等禁忌证后, 基本不受年龄和其他疾病限制, 我们检查的最小儿童3岁, 最大成年人91岁, 个别人在服用胃肠超声助显剂时有恶心、呕吐现象, 绝大多数检查者都能配合检查,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 胃肠道超声检查已被认为是很多胃肠道疾病的一种有效诊断工具[2],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可以对胃、小肠、大肠的功能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有效的评估。

3.2.3胃肠疾病发病率高, 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均不适宜大规模的胃肠疾病体检, 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无放射性损伤, 无痛苦, 操作灵活, 重复性好, 患者易于接受, 弥补了X线和胃镜的不足, 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也明显优于CT和MRI等[3], 因此, 可以作为胃镜、X线钡餐造影的互补检查方法, 特别是胃肠疾病的大规模体检。业已证明, 口服助显剂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已在胃肠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

3.2.4胃肠超声造影技术对有一定超声诊断基础的医师来说, 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开始必须严格按照胃肠的解剖结构依次检查, 防止遗漏病变;再借助灵活的操作检查手法、变换多种检查体位, 将会对胃肠结构及病变有更深入的了解。故胃肠超声造影日益受到超声医师的肯定和认同, 己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4:34-104.

[2]张荣刚, 李佳平, 朱婷, 等.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 2011, 17 (8) :1129.

[3]李建国.胃肠肿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 16 (5) :213.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3

关键词:超声造影检查,基层医院,胃肠

胃肠是腹腔内重要的脏器,胃肠疾病是腹部的常见病,由于胃肠道内有食物残渣以及其他,对常规超声检查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限制,因而使胃肠道的常规超声检查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缚[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超声造影剂的逐渐应用使得超声图像清晰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就相应地使其在胃肠道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我院2014年1-10月使用一种新型胃肠超声造影剂,对116例患者常规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并和胃镜检查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10月收治上腹部不适患者116例,常规使用一种新型胃肠超声造影剂常规检查胃。其中男74例,女42例;年龄35~70岁,平均56岁。其中有反复发作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42例,规律性空腹痛19例,伴贫血1例,另有54例无症状。

仪器:使用麦迪逊X6,凸阵探头,频率3.5~5.0 MHz。

方法:患者常规禁食8 h,禁饮6 h,一般安排在上午检查。检查前将“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调制成均匀糊状液体,冷却后备用。检查前告知患者吞服500 mL造影剂后即刻进行超声检查。检查体位:以平卧位和右侧卧位为主。操作方法:依次从贲门、胃底部、胃体部、胃大小弯、胃角切迹、胃窦幽门管和十二指肠做连续、完整的扫查,重点观察胃贲门、胃小弯、胃角、胃幽门管和十二指肠球部;发现病灶则认真观察、记录位置、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胃十二指肠周围情况,并将资料存档于电脑工作站中(图1~5)。

结果

116例患者中检出胃癌3例,其中例胃周可见肿大淋巴结。全部行胃镜检查及手术证实。胃溃疡13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胃炎38例,胃下垂例,胃十二指肠反流4例,胃蠕动不良12例,均行药物规范化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

讨论

在我国,胃肠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一直以来,纤维胃镜是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最为理想并且直接的检查方法,因为该检查方式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胃部病变。能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及出血程度。并可以进行活检。同时对于5 mm以下浅表溃疡检出率高[2]。但此检查有一定损伤和痛苦,难以检查、钳取黏膜下组织,存在一定局限性,不易普及。尤其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不易接受,另,无症状者也不易接受。而胃肠造影检查胃底及黏膜下病变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

超声检查诊断胃肠疾病是继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后临床上又一种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误诊率较低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检查方法的一些缺陷以及不足之处。虽然与胃镜比较,仍有一定局限性,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剂的不断改进,相信这种操作安全、简单、无创伤、无痛苦、可重复性的检查手段会逐渐成为胃部检查的一种重要的选择之一。可作为胃镜前的初筛普查,在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28.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于我院行胃镜、 超声造影检查的60 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于接受胃镜检查2d后行超声造影检查。 其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34~76(50.7±7.2)岁。 胃底静脉曲张胃镜诊断分级标准:血管直径<3mm即为轻度;血管直径为3~6mm即为中度;血管直径>6mm即为重度[1]。

1.2方法采用Olympus GIF-XQ240上消化道电子内镜进行胃镜检查。采用GELog-7(购于GE公司)及Sequio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购于西门子公司)进行超声检查,探头参数为3.5MHz。检查前12h禁食水,检查开始前用沸水(500ml)冲泡胃肠超声助显剂(1袋/次,50g/袋),搅拌成糊状,待药剂冷却后口服。之后,使患者取右侧卧位开始超声造影检查,辅以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患者胃黏膜回声及胃底部胃壁变化情况、血流信号等,测量曲张静脉内径(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胃肠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并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阴性、阳性预测值。

2 结果

2.1 胃肠超声造影声像图分析胃肠超声造影显示,共25例患者出现胃底静脉曲张,以胃底卉门为主要病变部位。 声像图特征主要为胃底部黏膜为波浪状,向胃腔内隆起,胃壁厚度增加,扩张的胃底静脉表现为黏膜下有迂曲、短棒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如附图。 曲张静脉内径:4.0~20.5(11.9±8.7)mm。

2.2 胃肠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分析在60 例患者中, 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底静脉曲张的有31例,根据胃镜检查Forrest分级标准,其中轻度8例(25.81%),中度20例(64.51%),重度3例(9.68%)。将胃镜检查作为金标准,以此分析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显示,胃肠超声造影的敏感度为80.6%(25/31),特异性为100%(29/29),阳性预测值为100%(25/25),阴性预测值为82.9%(29/35),诊断准确率为90.0%(54/60)。

3 讨论

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因门静脉高压所致。 有研究报道显示,在门静脉高压患者中,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为5%~30%[2]。 相较于食管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具有出血量大、病情复杂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属于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急症[3,4]。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具意义。

内镜检查属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首选方法,但采用内镜检查无法将胃壁深层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将其用于诊断曲张静脉粗大的病例时存在的弊端较多[5,6]。 近年来,超声造影剂及超声造影技术均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被广泛用于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中,不仅能够判断出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静脉曲张范围,且对血流速度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朱秀玲等7]研究报道显示,胃底静脉曲张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77.1%,准确率为88.3%,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胃镜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本研究中,采用的超声造影剂主要由陈皮、薏苡仁等中药组成,具有药食两用的特性,患者容易接受,服用后可于胃腔中产生高水平回声。 相较于无回声型造影剂,此类造影剂的图像更加清晰,少有伪像,对胃部病变的排查十分有利。

在本组经胃镜检查确诊有胃底静脉曲张的3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25例患者出现特征性声像图,超声造影检查呈阳性。应用高回声造影剂后,深层胃壁结构与曲张静脉(无回声)均得以清晰显示。本研究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的胃肠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计算出胃肠超声造影的敏感度为80.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2.9%,诊断准确率为90.0%,无假阳性病例,而有6例假阴性病例,主要因病变轻微,胃镜检查显示仅为表皮内血管轻度、小范围扩张难在超声检查中显示出来而漏诊。

总之,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痛苦小及准确率高等优点,将其用于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胃镜、超声造影检查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本组患者的胃肠超声造影声像图,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阴性、阳性预测值。结果发现:(1)声像图表现,胃底部黏膜为波浪状,向胃腔内隆起,胃壁厚度增加,扩张的胃底静脉表现为黏膜下有迂曲、短棒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2)胃肠超声造影的敏感度为80.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2.9%,诊断准确率为90.0%。胃肠超声造影操作简单,痛苦小,准确率高,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肠超声造影,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昭徐.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见:漆德芳主编.肝硬化[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48-459.

[2]卫晶丽,姜珏,周琦.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相关超声参数的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8):89-91.

[3]胃肠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2):124-126.

[4]靳勇,吴云林,王蕾,等.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与内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断的比较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0,27(2):56-58.

[5]于长鹿,吴天,何以一.超声导引下经皮穿肝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急症消化道大出血(附12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19(12):130-131.

[6]王康健,沈浩霖,杨舒萍.超声双重造影在判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10):77-79.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经过胃肠造影检查和CT以及常规胃镜检查,并且经过手术病理被确诊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20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大34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04d;临床表现腹部稍有不适感觉患者8例,腹部有明显硬块患者4例,有呕血现象患者5例,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3例。

1.2 检查方法

1.2.1 2 0例患者先做钡餐胃镜检查,胃镜检查需要早晨空腹进行检查;然后采用CT机进行从胸骨到胃部的部位进行扫描检查,进行强化扫描时采用静脉注射650g/L的Angiografin 100mL或优维显50mL。

1.2.2 进行胃肠造影检查,采用X线数码胃肠机(Philips Easy DiagnostEleva),指导患者先口服3g产气剂,用8mL水送服,然后进行口服对比剂的吞服,口服对比剂的配比为100mL凉开水加入650g/L Angiografin 15mL。将200g硫酸钡与48mL水混悬后嘱患者分次服下,服下之后,帮助患者取左侧卧和右侧卧相互交替,左右翻滚,使对比剂能够均匀的被涂抹在胃壁表面。

2 结果

2.1 结果显示

经手术病理证实,20例患者胃平滑肌瘤均在胃壁内,在术前进行检查发现,16例患者在进行胃肠造影时提示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其中有10例位于胃壁底部,有6例位于胃窦部;另外4例患者提示为胃良性肿瘤。CT检查中,有10例提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6例考虑胃部良性肿瘤,4例考虑外包块压迫。而胃镜检查过程中,有7例疑似诊断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10例提示胃部有明显腔外型病变,3例提示为无明显阳性发现。

2.2 成像显示

通过胃肠造影检查,患者胃部均表现出不规则的圆形或者半圆形的缺损,缺损的边缘比较平整,少数有轻度分叶现象,其中在肿块部位伴有明显被撑开痕迹而且有溃疡现象的患者有5例;表现为胃腔产生移动或者变形的患者有10例,有8例患者带有明显的大面积的溃疡。通过成像来看,全部的病例除去溃疡部位之外,没有粘膜粘连现象,病变邻近胃壁无浸润僵直改变。

3 讨论

胃平滑肌瘤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腔内型或黏膜下型、腔外型或浆膜下型、腔外型或肌间型。而针对腔外型胃评价肌瘤,如果采用传统胃镜检查或者CT检查,其假阴性比较高,通常认为CT检查横断面图像能显示和测量胃壁的厚度,对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优于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我们认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在胃肠造影上,有着比较明显和独特的表现,比如病变部位没有明显的粘膜粘连现象,与周围健康的胃壁之间有着清晰的轮廓,从正面轻压病变部位,发现该部位略高于周围,并且呈现出轻微的透亮现象,但柔韧度却欠佳[1,2,3]。通过对2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病例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文献报道,我们认为,胃肠造影在对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诊断上,优于其他诊断设备,对于疑似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患者,胃肠造影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弓庆祥,李彪.全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3):222-223.

[2]王立新,赵丹霓,耿左军等.胃肠造影、胃镜及胃部CT对胃平滑肌瘤诊断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06,28(9):791-793.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来我院就诊的135 例诊断为胃癌的患者, 胃癌的诊断标准参照《胃癌的诊断标准》, 诊断均由手术病理或胃内镜活检确定。其中男87 例, 女48 例, 年龄28~76 岁, 平均 (55.67±19.88) 岁。行数字胃肠造影检查116 例, 行4 排螺旋CT检查104 例。排除标准:有全身重要脏器疾病者, 有碘过敏史者。135 例胃癌患者中, 胃底贲门癌54 例, 胃体癌31 例, 胃窦部癌50 例。有远处转移58 例, 其中胃周围淋巴结转移33 例, 直接浸润食管或十二指肠17 例, 转移到肝脏4 例, 转移到肺3 例, 腹膜种植转移至卵巢1 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行检查前禁食禁水12 h。行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组:所用机器为岛津胃肠机IA-9SX10C, 检查所用造影剂为Ⅱ型干混悬剂硫酸钡 (江苏宇成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09983216) , 钡剂与水混合的比例为1:1~1.5:1, 同时注入一定量的气体, 直至胃肠部充盈良好, 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 多体位动态观察胃肠道变化, 并多体位摄片, 经数字图像处理后形成影像片。4 排CT扫描检查组:CT机选用东芝Asteion四排螺旋CT。患者在行检查前30 min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70326) , 先注射1 ml, 观察15 min有无过敏反应, 如无过敏反应可继续将剩余本品经静脉注射, 患者常规取仰卧位, 10 mm层厚、层距连续扫描, 检查结束后嘱患者多喝水有助于碘剂的排泄。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检查手段诊断的准确率及远处转移的检出率。准确率= 阳性例数/ 总例数, 远处转移率= 远处转移阳性例数/ 总例数。准确率和远处转移率计算中的阳性即为应用此两种检查手段的检查结果与经胃内镜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采用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癌原发灶检出结果

数字胃肠造影检查: (1) 黏膜破损:黏膜缺损、断裂、溃疡、消失52 例; (2) 表现为充盈缺损20 例; (3) 表现为龛影16 例; (4) 皮革胃:表现为胃壁僵硬, 缺乏活动性12 例; (5) 胃腔局部狭窄6 例; (6) 幽门部不同程度梗阻3 例。4 排螺旋CT检查: (1) 胃壁薄厚不一39 例; (2) 向胃腔内凸出12 例; (3) 向胃腔外凸出11 例; (4) 黏膜表面凹凸不平30 例。数字胃肠造影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4.11%, CT检查患者胃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9.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16, P<0.05) 。

2.2 胃癌转移灶的检出结果

数字胃肠造影诊断胃癌有无远处转移根据胃外膜是否被侵袭、有无穿透性溃疡表现而诊断转移情况, 因此检出率底, 准确率差。4 排螺旋CT检查结果示: (1) 胃周围淋巴结增大32 例; (2) 食管腔及十二指肠狭窄17 例; (3) 肝脏增大包块4 例; (4) 肺部阴影3 例。

3 讨论

X线钡餐检查是最早用于胃癌诊断的方法[2]。这种诊断方法与胃镜检查比较具有价格低廉、无创性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尤其对弥漫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 目前是胃癌初筛的常用手段。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并可获取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但缺点是具有有创性、检查过程痛苦。本研究探讨的数字胃肠造影和CT检查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手段。数字胃肠造影应用的胃肠造影机是X线机的一种, 能够进行常规X线检查的所有检查项目, 并在此基础上具有数字化点片及减影功能, 动态观察胃肠道各部位的病变情况, 通过口服钡剂、翻动身体和及时摄片等操作程序, 可使患者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 清晰看到病变。数字胃肠造影所具备的优点: (1) 清晰度高:经过图像- 数字-图像转换后, 根据照片的具体要求, 调整宽度、窗位, 使清晰度、对比度达到理想状态, 很少受条件的限制; (2) 消除运动伪影:以往须要患者屏气后摄片才能消除运动伪影, 而数字胃肠造影则运动动态摄影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 对老人、儿童等不能配合的患者更为实用; (3) 降低漏诊率:因为造影检查不能将每一处病变都形成影像, 因此有漏诊可能, 但数字胃肠造影可以动态拍摄, 并可观察胃壁的运动性, 如果有胃壁僵硬可以引起医师的重视发现早期病变, 降低漏诊率; (4) 减少辐射量, 保护健康。有研究表明数字胃肠造影检查对胃癌的检出率高达99%, 对隆起型、浸润型、溃疡型的病变均能清晰的显示, 但由于钡剂只能在胃肠腔内流动, 因此对于向周围淋巴结、远处脏器转移情况无法做出明确诊断, 并且无法对病变做出病理分型。

4排螺旋CT则可作为数字胃肠检查的一种补充手段, 不仅能够清晰显示胃壁的结构与厚度, 还能够清楚看到病变有无转移, 对中晚期胃肠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诊断的局限性在于受胃体蠕动及胃腔内气体液体的影响较大, 产生伪影, 因此在检查前需大量饮水充盈胃腔, 并且CT检查对于诊断微小病变、早期病变准确率低, 甚至漏诊。

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晚期胃癌3 个阶段的影像学表现不同, 应依据病情需要采用相应的检查手段, 既不可过度医疗, 也不可医疗不足, 各种检查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尽管目前医疗检查手段很先进, 如想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还需每个人能够重视自身的健康情况。针对胃癌而言, 其发病高峰为25~55 岁, 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食欲下降、乏力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且40 岁以后应常规每年进行体检, 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宋喜宽, 鲁忆南.数字胃肠造影与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J].西部医学, 2014, 24 (4) :741-742.

胃肠超声造影剂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期间, 于我院选取86 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 每组各43 例。常规组男29 例 (67.44%) , 女14 例 (32.56%) ;年龄21 岁~58 岁, 平均年龄 (38.21±10.42) 岁。联合组男26 例 (60.47%) , 女17 例 (39.53%) ;年龄22 岁~55 岁, 平均年龄 (37.91±10.10) 岁。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腹症相关诊断标准[2,3], 且经病理证实。 (2) 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急性腹痛、腹胀等症状。 (3) 遵以医嘱, 依从性较高。 (4)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恶性肿瘤患者。 (2) 身体器官严重缺陷者。 (3) 精神异常, 或无法正常交流者。 (4) 病情异常复杂者。 (5) 不同意接受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采用常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诊断, 即胃肠造影。

1.3.2 联合组采用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检查诊断。 (1) 胃肠造影:利用胃肠机进行胃肠造影。检查时先常规进行胸部及腹部立位平片摄影, 然后利用胃肠造影, 再动态观察食管、胃、小肠的蠕动功能, 摄取胃肠道黏膜的病变。造影剂选用稀释后的复方泛影葡胺或医用硫酸钡混悬液。 (2) CT扫描:CT扫描在胃肠造影后及时进行, 扫描前30 min~60 min内服用500 m L造影剂, 确保胃肠充盈。检查时, 让患者吸气屏住, 重点扫描胸部横膈至耻骨联合段, CT扫描层厚度与间距均设为10 mm。

1.4 判定标准以临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准确率的判定, 准确率= (诊断人数/ 检查人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急腹症发病病因众多, 且进展快、病情危急、症状复杂不具典型性, 给其临床诊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如何准确、及时地检查诊断急腹症, 是诊治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 胃肠造影是诊断急腹症的常规检查方法, 但其容易受到胃肠充盈程度的影响, 不利于了解胃肠道的细节。近年来, 随着CT扫描的普及和推广, 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

CT扫描是一种快速简便、可重复操作、全面性强、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已是如今各大医院检查诊断急腹症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CT扫描可清晰地对患者的整个肠道进行观察, 扫描时间短, 成像速度快, 从而进一步明确病变位置、病因病情等, 具有安全可靠、简单便捷、无创伤的优点。对急腹症患者使用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检查, 可以及时、有效、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 有效避免了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本研究采用胃肠造影+CT扫描联合检查的方式诊断急腹症, 提高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联合组检查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3.02%, 远远高于常规组的72.09% (P<0.05) 。这一结果提示, 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检查确实能够提高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 与相关文献结论一致[4,5]。

综上所述, 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检查, 既发挥了CT的高成像率与高分辨率, 又能全面有效地动态观察胃肠道蠕动形态并准确定位, 有助于提高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 应成为诊断急腹症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刚, 彭绍清, 王新波, 等.急腹症胃肠道造影配合CT检查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6) :3453.

[2]王康, 赵泽华, 王之, 等.肠道急腹症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13, 28 (2) :191-195.

[3]徐晓.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24) :142-143.

[4]胡永胜.急腹症胃肠道造影配合CT检查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2) :253.

上一篇:高中汉语课堂教学艺术下一篇:电动机保护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