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内镜

2024-09-29

胃肠内镜(通用7篇)

胃肠内镜 篇1

摘要:简要分析了超声内镜的现象优势、组织学基础以及存在的缺陷等问题。

关键词:超声内镜,观察优势,定性诊断

1 内镜检查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评估进展的局限性

由于内镜检查只能观察粘膜病变的表面形态, 不能观察恶性病变的浸润情况, 因此, 电子内镜图像清晰度的改进, 只能改善对诸如糜烂、溃疡、肿物等病变表面微细形态的观察, 提高对病变检出能力。但其对病变本质的判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恶性肿瘤是以癌细胞浸润转移为特征, 这种变化有时并不能从粘膜表面的病变形态反应出来。内镜检查并不适合对恶性肿瘤进展情况的观察, 内镜检查只能观察病变的表面, 而肿瘤表面形态的改变与肿瘤进展程度并无必然的联系。虽然内镜下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如病变范围、Borrmann分型和活检组织学分型与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对预估肿瘤分期的作用十分有限。

2 超声内镜对病变层次的观察优势

胃肠内镜诊断的重点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恶性肿瘤, 而恶性行为最本质的变化是细胞浸润的生物学行为, 区别早期和进展期肿瘤也是以肿瘤浸润深度为依据。因此, 观察病变的纵向浸润深度在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中的重要意义。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是经内镜导入超声探头, 通过体腔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道管壁或邻近脏器进行断层扫描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内镜及超声双重功能, 既可观察消化道粘膜表面的病变形态又可直接或从相邻脏器对病变进行超声扫描, 避免了腹壁脂肪的衰减、胃肠道气体及骨骼的干扰等体外超声的物理学限制, 从而获得更为清晰的病变浸润深度及邻近组织结构的断层影像, 分辨率也更高。EUS的开展, 开创了消化道显像的新局面, 现已被称为胃肠道内镜学中最为精确的技术。

3 超声内镜检查的组织学基础

超声内镜检查是以对胃肠壁的正确分层为依据。正常胃肠壁由管腔向外有四层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超声内镜扫描时, 靠近管腔的粘膜界面、粘膜下层和浆膜层呈高回声带, 而粘膜层、固有肌层呈低回声带。因此, 正常消化道管壁在超声内镜下显示五层结构, 从粘膜到浆膜表现为高-低-高-低-高回声层, 分别相当于:第一层高回声带为粘膜界面;第二层低回声带相当于粘膜下层 (m) ;第三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粘膜下层 (Sm) ;第四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 (Pm) ;第五层强回声带相当于浆膜下层及浆膜 (Ss-s) 或外膜层 (A) 及界面波。在管壁各层中以第三层高回声带 (Sm) 在超声图像上最清晰, 眼易于识别, 有将此层称为中央回声层作为管壁层次的定位标志。正常食管壁厚约3.2毫米, 胃壁厚3.7毫米, 肠壁厚2.75毫米。

4 超声内镜用于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中, 粘膜下肿瘤多位于第3层 (粘膜下层) 以下。EUS见到管壁内有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异常回声, 即为肿瘤像。显示边界清楚的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应考虑平滑肌肿瘤, 平滑肌肉瘤则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匀、混有无回声部分, 边缘凹凸不平并向周围组织浸润。显示边缘清楚规则的无回声区, 多为粘膜下囊肿;如为边界整齐、清晰的、均匀一致的高回声, 多为脂防瘤;粘膜下层低回声则可见于异位胰腺、纤维瘤、平滑肌瘤或肉瘤、类癌等。其鉴别点有:异位胰腺边界不清, 表面或有乳头状突起, 回声程度比平滑肌瘤高, 比脂肪瘤低, 内部回声粗糙杂乱, 有不均由则管状或点状回声混杂;纤维瘤为边界不清, 不规则的低回声, 多位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之间;平滑肌瘤或肉瘤能显示与粘膜层和固有肌层的连续关系, 且有类似肌层的低回声;类癌显示为边界清楚、与固有肌层位于同水平的均匀的低回声。

目前, 临床对消化道的诊断主要依据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内镜检查可直观地发现胃粘膜的糜烂、溃疡及肿物, 因此是确诊肿瘤的手段。例如, 内镜下对进展期胃癌主要按Borrmann分型进行分类, 其中Borrmann IT型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特点的一咱胃癌。而内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不能明确诊断, 患者可能因反复就诊而延误治疗。Borrmann IT型胃癌内镜下肿瘤病灶与邻近的正常粘膜界限不清, 镜下表现为胃粘膜肿胀、皱粗大, 粘膜表面呈高低不平或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散在浅表糜烂, 胃壁蠕动减弱或消失。由于粘膜内癌细胞分布较少, 即使在内镜下反复活检也不易获得阳性结果。EUS对Borrmann IT型胃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EUS通过观察胃壁各层次的变化可以对此型胃癌作出客观的诊断。Borrmann IT型胃癌的声像图表现为:大部分或全胃壁弥漫性增厚, 多在1厘米以上, 为全层增厚, 粘膜下层更明显, 回声减弱, 增厚的胃壁可明显结构紊乱, 其层次尚可辨认。部分病例仅见三层结构, 最表面的既是粘膜下层。超声内镜用于早期癌的诊断一定要结合组织活检诊断, 以免误诊, 因为超声内镜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是以恶性肿瘤浸润的生物性行为为依据, 而早期癌, 尤其是粘膜内癌, 癌细胞浸润限于粘膜层内, 而一些良性的炎性或息肉病变均可出现粘膜层增厚的影像学特征。

5 超声内镜对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

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由于EUS能对消化道肿瘤浸润深度、扩散方向、邻近压迫、淋巴结转移等作出正确的术前判断, 因此使临床对消化系肿瘤进行术前TNM分期成为可能, 后者对决策治疗方案或指导治疗方式、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等提供了方便。胃肠肿瘤的TNM分期是以原发瘤 (T) 的浸润深度, 淋巴结 (N) 和远处器官转移 (M) 情况为分期依据:T1期指肿瘤浸润粘膜下层;T2期指食管、结直肠癌浸润至固有肌层, 胃癌浸润至固有肌层和浆膜下层;T3期指食管癌浸润至外膜, 胃癌浸润浆膜, 结直肠癌浸润至浆膜下层;T4指肿瘤浸润到邻近结构。N0期指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期指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2期指胃癌累及原发瘤边缘3厘米范围以外的胃周淋巴结或沿胃左、肝总、肠系膜、脾或腹腔动脉分布的淋巴结。结直肠癌指有4个或4个以上的肠旁淋巴结转移。N3期专指结直肠癌沿血管干淋巴结发生转移。M0期指无远处转移;M1期指有远处转移 (如肝转移、腹膜播散等) 。

6 超声内镜对粘膜下肿物的诊断

超声内镜是目前诊断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最佳方法。它可提供这些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 (实性或液性) 的准确资料。在EUS可辨认粘膜下肿瘤中血管结构及血管源性肿物, 而避免进行穿刺或活检。另外, EUS可精确鉴别粘膜下肿瘤及他们与消化管管外的生理性压迫 (主动脉、肝、胆、脾、肾等) 及病理性压迫 (肿瘤、囊肿) , 其准确率达90%以上。

7 超声内镜存在的问题

超声内镜虽然能通过纵向扫描观察消化管壁各层次的改变, 从而弥补内镜检查只能观察粘膜表面形态的不足, 但是在疾病的诊断中, 应注意结合临床提供的信息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EUS仍存在以问题; (1) 难以区分肿瘤浸润及溃疡纤维疤痕; (2) 很难发现微浸润灶; (3) 难于判别淋巴结远处转移; (4) 纤维疤痕内微小浸润、腺管内浸润诊断亦很困难。利用图像分析技术通常可以区别系肿瘤浸润或溃疡纤维疤痕, 除非肿瘤已浸润至疤痕组织或图像扫描不完全。一些浸润至SM层的微小病灶易被EUS漏诊。

胃肠内镜 篇2

1 临床资料

凡有消化道症状及内镜检查适应证, 均行内镜检查。通过活检组织获得病理诊断, 除禁忌证外均为适应证。但要有明确的目的[1]。统计我院10年来检查病人共47985例,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88岁, 平均55岁, 活检年龄最小17岁, 最大88岁, 平均52.5岁。

2 结果

活检6955例, 其中胃癌490例, 胃息肉610例, 食管息肉120例, 十二指肠息肉205例, 胃多发溃疡915例, 胃溃疡1160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00例, 食管癌890例, 食管平滑肌瘤25例, 食管粘膜异位症105例, 食管溃疡135例, 平坦糜烂型胃炎3750例。

3 结语

3.1 粘膜活检是内镜检查的优势活检目的要明确, 首先征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 内镜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及消化道其他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消化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方法。最初活检目的是诊断癌, 随着内镜诊断学的进步, 其目的涉及多方面, 如癌症的确诊, 确定癌症的浸润范围, 组织学类型, 良恶性病变的病理学诊断, 炎症, 粘膜萎缩程度范围, 肠上皮化生等的诊断, 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总之, 通过活检组织可以获得病理诊断, 最终目的是通过病理所见证实内镜所见, 综合分析, 得出正确诊断。

3.2 内镜粘膜活检的技巧如何观察病变的特征诊断率内镜活检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活检只能在粘膜取少许病变组织供病理切片诊断, 且不同于外科病理进行病变全貌观察[2]。为了得到正确的组织学诊断, 在适当部位活检尤为重要。因此, 掌握取材技巧, 才能做到取材准确, 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如溃疡活检具体部位是在溃疡边缘多点钳取, 不能在溃疡底部钳取, 要考虑血流方向钳取顺序是后壁口恻开始。粘膜糜烂的活检部位是钳子的中心对准覆盖白苔钳取, 微小胃癌与小胃癌鉴别, 第一块活检尤为重要, 避免活检出血后掩盖病变。尤其是一点癌 (一钳癌, 胃粘膜活检时诊断癌, 而手术切除的标本找不到癌组织[3]) 。息肉的活检可明确是否癌变, 要按顺序进行, 息肉顶端和近息肉基底部, 基底部非息肉成分也要活检, 以评价是否癌变。若息肉摘除全瘤送检, 以免漏诊。胃癌适宜活检的部位是癌与非癌的交界处, 在癌的部位, 可能为癌的部位, 非癌部位, 分3部进行钳取对决定制了方法时必要的。与恶性淋巴瘤, 鳞癌鉴别壁垂直钳取瞬间稍压胃壁有可能取到粘膜全层。粘膜下肿瘤如不形成中心凹陷, 一般活检很难取到肿瘤细胞, 当看到隆起病变是首先判断病变范围, 浸润程度, 是否采用挖洞式的活检方法。胃蜂窝组织炎是累计胃壁全层炎症, 活检时要避免穿孔并发症。恶性黑色瘤保证确诊前提下尽量少取活检, 掌握活检的适应证, 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 口服抗凝药患者为禁忌征。待停抗凝药1~7d或止血后方可进行。出血患者需要活检确诊时应在控制出血的基础上进行活检。

3.3 如出现内镜下高度怀疑癌, 而病理阴性或内镜提供信息不足, 无法做出病理诊断时有必要再次进行内镜活检, 根据情况有必要请内镜及病理科一同会诊。因内镜活检取材比较局限, 发现明确的组织病变特征固然可对病变做出诊断。如肠结核药物治疗后肠粘膜正常, 无典型的组织学表现, 淋巴瘤也难以做出诊断。

3.4 采标本时要注意在病变部位适当取材, 为了正确进行组织学诊断, 取出标本后将组织轻轻放在预先备好的滤纸片中, 打开活检前后组织紧贴于滤纸片上, 再用镊子夹住纸片, 迅速将其投入固定液瓶内, 切忌用止学钳和有齿镊重夹组织, 防止细胞变形, 影响诊断。

3.5 内镜检查具有目前各种影像学无法代替的优势,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内镜检查不仅能直观的发现胃肠道早期病变, 并能借助活检对病变进行组织学评价, 特别是对于早期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活检在诊断胃肠病变的价值, 为进一步提高内镜诊断率, 观察其病变的特征, 如何掌握内镜活检操作技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凡有消化道症状无内镜检查禁忌证均行内镜检查。统计我院近10年47985例病例, 其中活检6955例。结果胃癌490例, 胃息肉610例, 胃溃疡1160例, 胃多发溃疡915例, 食管息肉120例, 食管溃疡食135例, 管粘膜异位症105例, 食管平滑肌瘤2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00例, 十二指肠息肉205例。结论内镜活检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不同于外科病理进行病变全貌观察。为了得到正确的组织学诊断, 在适当部位活检尤为重要。因此, 掌握取材技巧, 才能做到取材准确, 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关键词:内镜粘膜活检,技巧,探讨

参考文献

[1]“日”, 芳野纯治.内镜诊断与鉴别诊断图谱[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7~274.

[2]张亚历.重视对胃肠病变的内镜活检诊断[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 1:68.

[3]焦兴元, 任建林.早期胃癌内镜诊断[A].见:焦兴元, 任建林, 主编.消化系肿瘤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115.

胃肠内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内镜室2006年1月—2011年2月经内镜下治疗的胃肠道巨大息肉 (息肉直径>2cm) 患者39例, 其中男18例, 女21例;年龄9~78岁, 平均年龄60.1岁。胃息肉9例, 大肠息肉30例。息肉直径2.0~3.0cm 28例, 3.1~4.0cm 11例。长细蒂 (蒂长>1cm, 蒂径<1cm) 息肉8例, 短细蒂息肉5例, 长粗蒂 (蒂长>1cm, 蒂径>1cm) 息肉6例, 短粗蒂息肉8例, 亚蒂息肉6例, 无蒂息肉6例。

1.2器械

Olympus GIF-140型电子胃镜, Olympus EVIS-V型电子肠镜, Olympus PSD20型高频电发生器及SD-9U-1高频电圈套器, Olympus HX-110QR夹子装置及XH-610-90或HX-610-135夹子, Olympus HX-20U-1尼龙圈套扎器及MAJ-254尼龙圈, Olympus NM-200U-0423内镜注射针。0.1%肾上腺素与0.9%氯化钠混合配成的1∶20 000肾上腺素氯化钠液。

1.3 方法

息肉大小、蒂粗细长短依据打开的圈套器的环径尺寸、注射针尖长度、活检钳开口宽度或金属夹开口宽度进行对比目测。内镜下依据息肉的大小、形态和蒂粗细长短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长细蒂巨大息肉, 多选择高频电凝切术 (于蒂基底部距肠壁约5mm处圈套高频电凝切) ;对于长粗蒂巨大息肉多选择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凝切术 (在息肉蒂基底部注射1∶20 000肾上腺素氯化钠液2~4ml后, 见蒂部变苍白时于蒂基底部距肠壁约5mm处圈套高频电凝切) , 或黏膜下注射—金属夹夹闭—高频电切除术 (在息肉蒂基底部注射1∶20 000肾上腺素氯化钠液2~4ml后, 见蒂部变苍白时于蒂基底部金属夹夹闭蒂部, 再于息肉侧距金属夹约3~5mm处行圈套高频电凝切) , 或尼龙圈套扎—高频电切除术 (在息肉蒂部近胃肠壁约3~4mm处用尼龙圈套扎后, 于息肉侧距尼龙圈约3~4mm处圈套高频电切摘除) ;对于短粗蒂巨大息肉多选择黏膜下注射—金属夹夹闭—高频电切除术, 或选用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金属夹夹闭术 (在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凝切术后, 再用金属夹预防性夹闭创面) ;对于亚蒂及无蒂巨大息肉多选用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金属夹夹闭术;对于息肉直径大于圈套器或尼龙圈无法套入的, 先行分块电切除部分息肉后, 再套入圈套器或尼龙圈至息肉的蒂部进行进一步操作。所切除的息肉用五爪钳或篮型取石器取出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39例患者的39枚胃肠巨大息肉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单纯高频电切除息肉8例 (胃息肉1例, 大肠息肉7例) , 并发出血2例, 出血率为25%, 其中术后即刻动脉喷射性出血1例, 即刻出血率为12.5%, 经金属夹闭止血成功;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 迟发性出血率为12.5%, 经止血剂应用止血成功, 均无穿孔病例。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除息肉9例 (胃息肉3例, 大肠息肉6例) , 均无并发症;黏膜下注射—金属夹夹闭—高频电切除息肉8例 (胃息肉1例, 大肠息肉7例) , 均无并发症;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金属夹夹闭术切除息肉7例 (胃息肉4例, 大肠息肉3例) , 均无并发症;尼龙圈套扎—高频电切除息肉7例 (大肠息肉7例) , 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 出血率为14.3%, 经止血剂应用止血成功, 均无穿孔病例。高频电切取得息肉标本全部病理检查, 病理报告腺瘤息肉12例, 管状腺瘤7例, 绒毛管状腺瘤6例, 绒毛状腺瘤7例, 错构瘤性息肉4例, 炎性增生性息肉3例。全部病变均为良性病变, 伴有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18例, 所有摘除息肉的基底部病理检查均未发现不典型增生。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查, 均无复发。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包括电凝、电切、尼龙圈套扎、微波、射频、激光、注射等多种方法,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方法较为成熟, 应用最普及, 因能回收标本成为目前治疗胃肠道息肉的首选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内镜治疗附件不断改进, 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内镜下切除大息肉。多数学者将>2cm息肉称为巨大息肉[1], 粗蒂长蒂的巨大息肉由于供血的血管粗大且多位于蒂中央, 如果选择切除的方法不当, 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穿孔,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其预防的方法主要有适当延长电凝的时间、圈套器收紧的速度放慢、将息肉分次切除, 但延长电凝时间的同时, 会增加对邻近胃肠黏膜的损伤, 甚至引起穿孔。有报道表明, 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于宽基底或粗蒂息肉存在着相对较高的危险性, 约有24%的患者会并发大出血[2]。笔者对8例胃肠道巨大息肉行单纯高频电切除, 2例出现出血, 出血率为25%, 相近于国内文献报道的24.1%[3]。而笔者内镜下依据息肉的大小、形态及蒂粗细情况选择了内镜下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除术、黏膜下注射—金属夹夹闭—高频电切除术或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金属夹夹闭术成功摘除胃肠道粗蒂、亚蒂及无蒂巨大息肉共24例, 无1例出血及穿孔, 说明内镜下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除术、黏膜下注射—金属夹夹闭—高频电切除术及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金属夹夹闭术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有效且更安全, 能预防术中即刻及术后迟发性出血。而尼龙圈套扎—高频电切除长粗蒂巨大息肉7例, 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 出血率为14.3%, 无1例穿孔, 可见内镜下尼龙圈套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有效, 能预防术中即刻出血和穿孔, 但尚有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 其原因可能是电切时距尼龙圈距离过短或尼龙圈结扎不够紧而致尼龙圈过早脱落所致。因此尼龙圈套扎—高频电切巨大息肉时尼龙圈要靠近息肉蒂基底部3~4mm, 尼龙圈尽量与胃肠黏膜平行, 以确保尼龙圈收缩后能有效阻断息肉血供, 逐步平稳收紧尼龙圈直到息肉发绀即可, 电切点以距尼龙圈3~4mm为佳, 过近易灼伤尼龙圈且尼龙圈易滑脱, 起不到预防出血的目的。

息肉大小虽不能衡量内镜下切除安全性, 但息肉越大, 息肉蒂就越粗、短或呈亚蒂及广基, 要达到安全有效切除就越困难。息肉的形状和位置亦是影响息肉安全切除的重要因素。笔者对于这些单纯高频电切风险大的巨大息肉依据其息肉的大小及形态、蒂粗细及长短、部位等情况选择内镜下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除术、黏膜下注射—金属夹夹闭—高频电切除术或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切—金属夹夹闭术摘除取得了安全有效的效果, 值得推广。尼龙圈套扎—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巨大息肉时只要掌握好手法同样亦可推广。但扁平广基巨大息肉, 因易恶变, 有条件者可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切除, 或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 依据息肉的大小及形态、蒂粗细及长短等情况选择含有黏膜下注射的高频电凝切联合术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有效且更安全。

参考文献

[1]Consolo P, Luigiano C, Strangio G, et al.Efficacy, risk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 of endoscopic polypectomy:ten year experience at a single center[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14 (15) :2364-2369.

[2]Binmoeller KF, Bohnacker S, Seifert H, et al.Endoscopic snare excision of“giant”colorectal polyps[J].Gastrointest Endosc, 1996, 43 (3) :183-188.

胃肠内镜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7年3月-2008年5月间做胶囊内镜的患者, 入选标准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无法解释的腹痛、腹泻, 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其他检查提示的小肠影像学异常者。排除标准:怀疑肠梗阻及肠狭窄者, 服用影响胃肠运动功能药物者。共70例符合上述入选标准的患者, 男4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为45.46岁 (23岁~77岁) 。受试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消瘦等[1]。

1.2 仪器与试剂

重庆金山科技 (集团) 有限公司生产的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检测系统 (简称“胶囊内镜”) ;莫沙比利为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研究方法

入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进入用药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所有患者检查前3 d禁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和刺激性食物, 检查前均禁食12 h, 禁饮8 h, 检查前1 d下午口服20%甘露醇250 ml, 并饮水2 000 ml。用药组在检查前晚睡前和服用胶囊前1 h各口服莫沙比利10 mg, 对照组检查前不服任何药物。吞服胶囊后2 h可进水, 4 h后方可进食无刺激性食物。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 允许自由走动, 检查结束后, 取下患者身上的传感器和记录仪, 医师从记录仪下载图像数据至工作站进行处理[2]。

1.4 判断标准

胃排空时间为从吞服胶囊开始到胶囊通过幽门所经过的时间, 小肠通过时间为胶囊通过回盲瓣进入结肠的时间减去胃排空的时间, 胶囊排出时间为从吞服胶囊开始到胶囊排出体外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实验性质,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组间的均数比较运用t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 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70例受检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 无明显并发症和不适, 除1例未服药患者在第6天排出胶囊外, 其余患者均在4 d内排出胶囊。所有患者均获完整资料。63例胶囊顺利通过回盲瓣进入结肠, 7例在胶囊电量耗尽后, 胶囊仍停留在小肠 (其中服药组2例, 对照组5例) 。胶囊平均工作时间为7.35 h (6.48 h~8.45 h) , 平均记录图像56 923帧。

2.2 胶囊通过时间

服药组胃排空时间为 (32±23.36) min, 对照组为 (51±36.57) min, 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完成全小肠检查的患者进行统计, 服药组小肠通过时间为 (236±85.44) min, 对照组为 (268±91.53) min,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服药组与对照组胶囊排出体外的时间分别为 (35±19.63) h和 (48±22.74) h,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长期以来, 在消化道检查中, 小肠病变的检查一直是个难题, 通过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向胃肠道中投入放射性标志物或动脉造影检查等, 得到的都是间接数据, 且有相当一部分病变漏诊, 近年来推进式小肠镜检查所带来的痛苦又使大部分患者难以忍受。胶囊内镜的出现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 它使用方便, 无刺激性, 随消化道生理蠕动前行, 连续拍摄消化道图片, 直接观察黏膜情况, 同时可精确计算通过各段消化道的时间, 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检查方法[3]。

但是有研究显示, 胶囊内镜在8 h的电池寿命中约有20%患者的视频胶囊内镜 (VCE) 不能到达盲肠。应用促胃肠运动药物能否提高内镜到达盲肠的几率尚不清楚。澳大利亚墨尔本的St.Vincent医院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显示:应用红霉素并不能显著提高胶囊到达盲肠的几率[4]。国内的一些研究也显示, 年龄以及小肠克罗恩病、小肠新生物等因素为影响胶囊内镜无法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危险因素[5]。

本研究结果表明, 服用全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虽然对小肠通过时间未有影响, 但它可以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这样在电池耗尽前, 相应地增加了小肠的检查时间, 间接地提高了胶囊到达盲肠的几率, 从而增加胶囊完成全小肠的检查率, 进而提高胶囊内镜的检查率。同时莫沙比利还可以加快胶囊内镜的排出时间, 这样也减少了患者的一些心理负担, 毕竟胶囊是一个异物, 在体内不被消化, 能尽早排出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也有一定的缓解。

本研究中, 莫沙比利虽然是全胃肠动力药, 但对小肠通过时间却没有明显影响, 这可能和小肠5-HT4受体分布不均[6]、小肠肠腔较窄、不利胶囊运行有关。但在小肠通过时间问题上, 有的研究也表明胃肠动力药可以缩短通过的时间[7], 目前的研究说法不一, 尤其是在小肠出血患者, 小肠通过时间明显缩短, 这可能和出血的血液刺激肠道的迷走神经反射, 加快了胃肠道的蠕动, 使肠道动力增加所致。

总之, 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全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无明显并发症和不适, 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和胶囊排出时间, 延长了胶囊内镜的小肠检查时间, 提高了小肠的检查率, 也可以间接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所以, 我们建议在胶囊内镜检查前给予患者服用全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 对小肠疾病的检查还是有帮助的。

摘要:目的探讨检查前口服莫沙比利对胶囊内镜检查中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胶囊排出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2008年5月间做胶囊内镜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 随机分为2组, 每组35例。服药组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10mg, 对照组则不服药物, 记录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胶囊排出时间。结果服药组平均胃排空时间和胶囊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32min vs 51minP, <0.05) , (35h vs 48hP, <0.05) 。2组小肠通过时间 (236min vs 268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莫沙比利能缩短胃排空时间和胶囊排出体外的时间。

关键词:莫沙比利,胶囊内镜,胃肠道转运时间

参考文献

[1]张齐联, 年卫东, 王化红, 等.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初步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 22 (2) :86~89

[2]史芸, 钟惠闽.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中国医师杂志, 2007, 9 (4) :460~462

[3] Velayos Jimenez B, Fernandez Salazar L, et al.Study of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s with capsule endoscopy[J].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5, 28 (6) :315~320

[4] Caddy GR, Moran L, Chong AK, et al.The effect of erythromycin on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intestinal-transit time[J].Gastrointest Endosc, 2006, 2 (5) :262~266

[5]卫炜, 戈之铮, 高云杰, 等.胶囊内镜检查对消化道转运时间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6, 26 (5) :519~522

[6] Mine Y, Yoshikawa T, Oku S, et al.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osapride citrate and existing5-HT4receptor agonists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vivo and in vitro[J].J Pharmacol Exp Ther, 1997, 283 (3) :1000

胃肠内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早期胃肠肿瘤患者48例,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治疗组男13例, 女11例;年龄27~79 (58.9±4.3) 岁;1例于半年前接受息肉切除手术, 手术失败。对照组男12例, 女12例;年龄32~76 (57.3±3.9) 岁;1例于1年前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 1例于8个月前接受息肉切除手术, 手术均失败。48例患者均经正规检查确诊为早期胃肠肿瘤, 且均未见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史均未见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规范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 在日本Olympus160型胃镜与240型肠镜辅助下, 使用染色并用圈套器头端距肿瘤部位0.4cm左右范围准确标注切除范围, 后使用120000的肾上腺素美兰生理盐水注射与黏膜之下, 待病灶鼓胀之后, 用预备好的圈套器将鼓胀的病灶圈起固定, 再准确将圈起病灶切除。若隆起病变组织不可直接圈套处理, 则将内镜退出, 换用凹槽内预置圈套器的透明帽置于内镜一端, 重新在内镜辅助下负压吸引隆起的病变组织, 待病变组织吸引圈紧之后, 使用高频电凝电切准确切除病变组织, 确定全部切除后, 平整处理、去除切除的病变组织, 小心用福尔马林液保存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检验。术前、术后给予全面、优质护理。

1.2.2 治疗组

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在日本Olympus160型胃镜与240型肠镜辅助下, 用针状刀在肿瘤组织周围0.3~0.7mm处标记切除范围, 后使用1∶20000的肾上腺素美兰生理盐水注射与黏膜之下, 待病灶鼓胀之后, 用针状刀沿标记范围预切, 预切完毕后, 使用IT刀准确剥离肿瘤组织, 病变肿瘤组织剥离处理完毕后, 使用准备好的三爪钳小心夹出切除病变组织, 将取出的病变组织小心用福尔马林液保存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检验[2]。术中、术后使用消毒完全的氩气刀止血处理。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同对照组。

1.3 评价标准

手术切除评价:对术中切除的标本进行病变大小、上下左右边缘测量统计, 进行分化程度、血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浸润情况进行病理评估, 结合组织学及内镜理论判断肿瘤切除效果:标本边缘轮廓清晰, 视为大块切除;标本边缘有肿瘤组织, 视为不完整切除;标本边缘因烧灼、切割难以复原, 无法测量、评估, 为评估无效。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感染及术后复发情况, 统计出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χ2检验, 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 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24例患者均大块切除、于术后3个月康复出院, 且术中、术后未见感染, 术后未见局部病情复发现象, 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及出血现象, 经及时处理治疗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术后感染2例, 术后复发1例。治疗组整体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讨论

早期胃肠肿瘤是良性肿瘤, 可用手术方式切除后辅助药物治疗, 但目前推广应用较为普遍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及息肉切除术等手术疗法肿瘤切除不彻底、可靠性不高, 术后复发率高, 且术中、术后感染几率高, 弊端明显。ESD疗法是近年来兴起于国内外普外科胃肠肿瘤切除治疗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比目前推广应用较为普遍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及息肉切除术等手术疗法具有更彻底的肿瘤切除效果, 正在国外多国大小医院普遍推广应用, 但国内医院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及息肉切除术等手术疗法, 对ESD手术方式应用较少。

本次研究表明, 治疗组24例患者均大块切除、于术后3个月完全康复, 且术中、术后未见感染, 术后未见局部病情复发现象, 整体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D手术治疗方法能完整、大块切除胃肠早期肿瘤, 且术中、术后感染率低, 术后复发率低, 安全、有效、彻底。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07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早期胃肠肿瘤患者4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 治疗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均大块切除、于术后3个月复查完全康复, 且术中、术后未见感染, 术后未见局部病情复发现象, 整体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完整、大块切除胃肠早期肿瘤, 且术中、术后感染率低, 术后复发率低, 安全、有效、彻底。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肠肿瘤,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丽萍, 毛鑫礼, 陈霞, 等.老年人胃食管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9, 28 (9) :737-739.

胃肠内镜 篇6

关键词: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临床疗效,可行性分析

腹腔镜技术自上世纪末问世以来, 因其产生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及不造成较大瘢痕等优点, 已在临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也使微创的概念深入人心[1]。而内镜下手术造成的创伤则较腹腔镜更小, 但内镜下手术的局限性较高, 操作具有一定风险[2]。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革新进展, 将腹腔镜与内镜两者联合, 同时发挥两者的优点以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符合循证医学的手术方案[3]。笔者旨在通过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经腹腔镜联合内镜和开腹手术两种方案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于本院普外科使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的患者72例, 并选择同期于本院普外科行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良性肿瘤的患者20例, 其中, 研究组72例患者中, 胃部良性肿瘤患者44例, 肠道良性肿瘤患者28例, 男41例, 女31例:年龄28~75岁, 平均 (53.6±7.2) 岁, 肿瘤大小 (4.12±1.63) cm;参照组20例患者中, 胃部良性肿瘤患者12例, 肠道良性肿瘤患者8例, 男13例, 女7例:年龄31~69岁, 平均 (55.3±9.4) 岁, 肿瘤大小 (4.65±1.59) cm。术前检查确认肿瘤位置, 研究组44例胃部良性肿瘤患者中, 胃前壁良性肿瘤23例, 胃大弯良性肿瘤12例, 胃小弯良性肿瘤9例, 参照组12例胃部良性肿瘤患者中, 胃前壁良性肿瘤6例, 胃大弯良性肿瘤3例, 胃小弯良性肿瘤3例;研究组28例肠道良性肿瘤患者中, 横结肠7例, 升结肠4例, 降结肠11例, 盲肠6例, 参照组8例肠道良性肿瘤患者中, 横结肠1例, 升结肠4例, 降结肠2例, 盲肠1例。所有患者均为良性肿瘤, 且排除克罗恩病、家族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类及肿瘤位置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补液、禁食及抗感染等术前准备, 全身麻醉。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腹部情况作切口, 在平脐左侧6 cm作一主操作孔, 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右侧3 cm作辅助操作孔切口, 插入套管针建立快速人工气腹, 维持压力13 mm Hg (1 mm Hg=0.133 k Pa) 。胃镜从口腔插入, 按照术前定位用活检钳推动并在浆膜层缝1针固定肿瘤, 对胃体及胃底肿瘤行锲形切除, 对胃小弯侧肿瘤在切除后需进行浆膜层全层缝合防止贲门狭窄的发生, 对胃进行部分切除的患者应行胃空肠吻合术同时重建消化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肠道肿瘤内镜下可完成切除的, 采取内镜切除+腹腔镜辅助的方法, 如无法完成切除或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现, 则可用腹腔镜在肠镜引导下行套圈等切除肿瘤;对肿瘤较大的患者, 则可采取内镜定位下腹腔镜切除的方法。术后按常规进行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治疗。待胃肠恢复功能排气后, 将胃肠减压管取出[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2例患者中胃部良性肿瘤患者44例, 肠道良性肿瘤患者28例, 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联合内镜下完成手术, 安返病房, 无中转开腹者, 无吻合口瘘、大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72例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进行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为 (94.54±14.21) min, 术中出血量为 (27.13±12.95) ml,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 (37.23±8.92) h, 住院天数为 (7.85±2.13) d, 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 (98.54±13.74) min, 术中出血量为 (48.27±16.56) ml, 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为 (62.77±14.16) h, 住院天数为 (14.68±4.32) d。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手术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作为临床常见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递增[5]。对于胃肠息肉和胃肠肿瘤, 内镜下电切术、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但内镜操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可能无法完成切除瘤体。胃部肿瘤也可行腹腔镜下的锲形切除术进行治疗, 但单纯腔镜下操作术中准确定位的难度较大, 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最终导致患者需转为开腹手术。将腹腔镜与内镜结合起来应用于胃肠道良性肿瘤的切除, 能有效结合两者的优点,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 术后恢复也更快。但该术式具有多个需多科室参与的环节, 操作难度较大, 在双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对术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不宜在基层开展[6]。

本研究结果表明, 72例胃肠道良性肿瘤患者均于腹腔镜联合内镜下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者, 无吻合口瘘、大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进行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要少 (P<0.05) , 而在手术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同时相应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同时不导致并发症的增加。

综上所述, 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胃肠道肿瘤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术后恢复快, 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技术。

参考文献

[1]黄汉涛, 张蓓, 杨勇, 等.内镜辅助腹腔镜胃肠道良性肿瘤切除术29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 2012, 20 (5) :335-337.

[2]Kim JH, Cheon JH, Kim TI, et al.Effectiveness of radical surgery after incomplet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early colorectal cancers:a clinical study investigating risk factors of residual cancer[J].Dig Dis Sci, 2008, 53 (11) :2941-2946

[3]Shi Q, Zhong YS, Yao LQ, 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submucosal tumors originating from the muscularis propria layer[J].Gastrointest Endosc, 2011, 74 (6) :1194-1200

[4]苏学良.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 15 (7) :561-562.

[5]陆爱国.双镜联合治疗结肠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现状[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 (6) :596-598.

胃肠内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30例, 其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45~71岁, 平均55.4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CT和超声内镜检查资料。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黑便、发热或腹部触及肿块就诊。

1.2 方法

C T检查:患者禁食8 h, 扫描前口服水或3%泛影葡胺5 0 0~8 0 0 m L, 分2次口服。患者仰卧, 平扫后, 经肘静脉注入80~100m L、3m L/s的速度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mg I/m L) , 注射开始后25s行动脉期扫描, 60~70s后开始扫描为静脉期。CT机为东芝16排螺旋CT机, 管电压120kV, 管电流172m As, 层距、层厚均为7mm, 螺距1.0, 时间0.75s。扫描后将原始数据薄建成1.0mm的层厚及0.8mm间隔, 将重建图像传送工作站, 在三维重建软件支持下对病灶行多平面重建 (MPR) 。由两位高年资医生阅片, 对病变的位置及性质进行评判。

超声内镜检查:内镜超声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 向腔内注水, 浸没病灶, 将高频率超声微探头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 在病灶处、旁进行超声扫描, 获得图像。

2 结果

本组30例间质瘤患者均为单发, 肿瘤位于胃部17例, 十二指肠5例, 小肠7例, 食管1例;良性10例, 恶性17例, 交界性3例。良性者直径最小1.8 cm, 最大5.5 cm;交界性者直径最小3.5 cm, 最大4.2 cm;恶性者最小2.8 cm, 最大9.3 cm。

CT平扫见密度均匀, 肿瘤轮廓清晰, 呈类圆形9例;中间密度不均匀, 肿瘤内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坏死区, 呈多分叶状者21例;肿块直径<5.0cm者12例, 肿块直径>5.0cm者18例。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CT值增加20~89 HU, 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 囊变坏死区无强化。30例GIST患者经CT检查, 肿瘤位置与术中所见符合30例 (100%) , 肿瘤大小符合27例 (90%) , 肿瘤来源符合15例 (50%) , 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符合22例 (73.33%) 。

内镜超声检查多呈半球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肿瘤直径大约1~6cm, 平均3.13cm。大多数肿瘤表面黏膜光滑, 色泽正常, 部分有糜烂、充血及水肿。30例GIST患者经超声检查, 肿瘤位置与术中所见符合30例 (100%) , 肿瘤大小符合28例 (93%) , 肿瘤来源符合4例 (13%) , 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符合8例 (27%) 。

3 结论

GIST是一种具有恶化潜能的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由于其病变部位位于粘膜下, 加上临床表现各异, 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病多发生与中年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部位以胃部最常见[2]。

GIST虽然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 但是其具有一定的CT影响学表现。Ghanem等[3]报道CT的影像学图像随病灶大小而显示不同的特征, 小的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 密度均匀, 平扫或增强显示瘤体密度均匀, 而较大的病灶多为不规则分叶状, 密度不均匀, 中心可见小片或大片状低密度区, 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周建春等[4]报道CT显示GIST为密度均匀致密的软组织块影, 形态多较大, 边缘锐利, 对肿块的实际大小以及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均可清楚显示, 同时还可以观察其他部位的转移灶, 有利于对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肿瘤不规则的外生性肿块, 多发性含气小腔隙及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等特点对定性诊断价值很大。CT扫描可以清楚的显示肿块的大小, 还可以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病灶内的血供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对于肿瘤的鉴别诊断和良、恶性的判断有主要的意义, 所以, CT对于手术前评价和确定GIST病灶的解剖学范围气道主要的作用。本组30例GIST患者经CT检查, 肿瘤位置与术中所见符合30例 (100%) , 肿瘤大小符合27例 (90%) , 肿瘤来源符合15例 (50%) , 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符合22例 (73.33%) 。

超声内镜检查GIST缺乏特异性表现, 在形态上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瘤等难以区别, 加之大多数GIST为外生性生长, 内镜下不易发现。但超声内镜能够分辨出消化道壁的各层结构, 确定胃肠道黏膜下病变, 特别是对较小的黏膜下肿瘤具有显著优势。30例GIST患者经超声检查, 肿瘤位置与术中所见符合30例 (100%) , 肿瘤大小符合28例 (93%) , 肿瘤来源符合4例 (13%) , 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符合8例 (27%) 。

本组研究表明, 超声和CT均能很好的判断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CT在判断肿瘤来源和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方面优于超声。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与超声内镜检查相互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可以互相弥补不足, 提高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巍, 郭启勇, 王玉, 等.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 20 (10) :1529.

[2]高涛.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9) :74.

[3]Alexander WS.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 in theimmune system[J].Nat Rev Immunol, 2002, 2 (6) :410-416.

上一篇:中原经济区崛起下一篇:文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