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噪声污染

2024-06-04

防治噪声污染(精选12篇)

防治噪声污染 篇1

造船业必然会产生污染源。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探讨防治对策,走良性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论述船舶制造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及防治。

(一)造船生产工艺

造船工业系统可分为造船、造机及仪表三大类,生产最终产品是各种用途的船舶,其主要生产体系可分为:船体生产,如船体部件成型、分段组装合拢和船体大合拢;船舶部件的制造,如推进器、锚链及管路、线路和各舾装件的安装等;主机、辅机和各类设备、仪器仪表的制造;船舶的总装及试车试航。

(二)噪声污染的产生

在船舶工业生产中,造船行业噪声污染比较突出,图1所示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噪声源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大都在95~105d B (A),有的甚至高达110 d B (A)以上,污染相当严重。现对船体生产中的污染源情况分述如下:

1. 船体加工的材料是钢板、型钢和焊接材料等,生产工具有电弧气刨设备、风铲及风砂轮等高噪声风动工具,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序因钢板受到猛烈撞击振动而辐射出强噪声。如风铲在铲钢板或焊缝时噪声级高达120dB (A);风砂轮在打磨、除锈时,压缩空气排放噪声级高达115dB (A);碳弧气刨在刨坡口、清根等作业时,压缩空气噪声高达110dB (A);锤击整形及铆接噪声高达120dB (A),从而对整个作业区形成严重的噪声污染源。

2. 钢板喷丸除锈处理是船舶生产特有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形成噪声源的主要设备为喷丸除锈装置及高压风机。

3. 船用推进器加工噪声是造船生产的强噪声源,它是将铜质推进器毛坯的叶片加工成光滑的螺旋曲面,目前有些海军修船厂仍用手工进行铲、铣、磨及抛光加工,所用的风动工具撞击桨叶时产生高达110~120 dB (A)的强噪声。

4. 船舶主、副机系泊试验及航行试验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船舶的设计、机器的生产质量和安装质量。

(三)噪声的防治

1. 船体加工及船台噪声的防治。

目前造船工艺中电焊已基本代替人工铆接,碳弧气刨代替了风铲,下料及成形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总体上说,船体加工及拼焊过程中噪声水平已较旧的造船工艺有较大的降低,但个别部位仍采用铆接和锤击矫形,加上碳弧气刨,仍经常发生无规律的非因定的高声级噪声,尤其在锤击时整个船体结构都发生强声共鸣振动,有时这些噪声呈立体形在船台上此起彼伏,影响范围很广。

防治噪声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焊接和电弧气刨使用的旧式旋转式直流电焊机应予以淘汰,改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下料工作应将手工切割改为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切割;近悉江西荣昌氢氧焊割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水解氢氧焊割机,利用普通水为原料,通过电解获得氢氧气(转化过程无污染)代替传统的乙炔气及其它可燃气体以用于焊割工艺,与使用乙炔相比,可节约成本90%左右,是一种廉价、清洁、节能的特种焊割加工设备。还应废除锤击矫形,应采用机械矫形或水火弯曲等先进工艺。

2. 钢板喷丸噪声防治。

对船体喷丸处理的高压风机噪声可采取隔声及消声的方法进行控制,喷丸除锈现在是采用手持喷枪进行的,噪声高达100 d B (A)左右,加上高浓度的金属氧化物及油漆粉尘,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这类噪声有高速气流噪声及铁丸敲击钢板撞击噪声混合而成,频率较高,由于修船厂造船除锈一般在露天进行,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彻底防治方法。但据有关资料介绍,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的水磨料射流除锈技术已获初步成功,目前已在天津新港船厂试用,其名“湿喷砂”,即在喷砂基础上,加上6个大气压,使砂、水同步喷射锈面,再用添加剂作第二度清除污锈,有效控制返黄时间。该技术消除了干喷砂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净化了作业区内的环境,大幅度降低了噪声污染。

3. 推进器加工噪声防治。

船用推进器加工噪声是造船生产中尚未得到治理的高强噪声源。船用推进器加工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在现有的加工技术水平下,青铜质的推进器毛坯经车削、镗削等工序加工桨叶根部的轴孔后,由人工用风动工具加工桨叶,依次进行铲、铣、磨及抛光等手工操作,直到把桨叶加工成设计的形状。在进行上述加工时,风铲及风砂轮的排气噪声高达110 d B (A)以上,铲刀、铣刀及砂轮与青铜质的桨叶碰撞,产生极高的撞击噪声,可高达120 d B (A)左右,加工工人一直处在高强噪声的危害之中。由于桨叶是青铜质,阻尼性能差,桨叶愈大、愈薄,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噪声愈高。

加工推进器用的风动工具,其噪声主要是排气噪声,解决方法之一是增装适当的排气消声装置,虽然消除风动工具的排气噪声在声学上已有了成功的经验,但因没能解决消声装置的重量及流阻(即转速降低)两个难题而不受工人欢迎,因为操作工人要连续数小时手持风动工具进行各种姿势的铲、铣、磨及抛光加工,每增加一点重量,都会使操作工人消耗更多的体力,而转速降低,将增加加工的操作时间。

要设计重量轻、流阻较小的排气消声装置有相当的难度,目前只有从材料及消声量的选择上下功夫,将这些因素统筹平衡,从而使操作工人易于接受。江苏镇江推进器厂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他们从日本引进了数台电动砂轮欲替代风动砂轮,虽噪声仅75 d B (A)左右,耗能仅几个千瓦,但转速较低,重量也重,工作人员操作不便。

因此,随着机械加工精度及噪声防治技术的发展,研制低电压、高速、轻质、安全型的电动砂轮,采用全自动多方位的数控铣床加工推进器,是摆脱强噪声危害的根本途径。

4. 船舶试验中产生的噪声治理。

船舶系舶和航行试验中产生的噪声一般都在100dB (A)左右,其噪声源属于船舶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应由设计部门解决,如067YW型艇航行中噪声大,陆军在同类艇建造中改进了船形,使噪声大大降低;对于机器本身噪声大的,要认真查找原因,属安装质量的应由船厂自行解决,属制造厂的问题要积极和制造厂联系,该加消音装置的加消音装置,或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等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庄惠民, 吕成园, 陆爱珍, 等.关于造船生产性噪声评价方法的研究.劳动医学, 1994, 11 (2) :1-4.

[2]庄惠民, 等.造船主体工种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研究.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993, 6 (2) :98.

[3]Zhong Xiaomin.Bucking behavior of plates under idealized inherent strain.Transactions JWRI, 1995, (2) :87.

[4]郑惠锦, 武晶, 陈家本.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船舶焊接技术标准化研究, 2005.

[5]陈家本.浅谈焊接技术与船舶焊接的新发展.2004.

防治噪声污染 篇2

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09级01班 小组成员: 卢欢 200948040104

噪声污染及建议性防治

组员: 卢欢 2009480401 创新点:本文主要介绍噪音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情况,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噪声污染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而且大家都知道防止噪声污染的三个方法:声源处防止、噪声传播中防止、耳朵处防止。这三种防止途径谁也无法改变,那么本文的创新点在哪里呢?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就在于让噪声污染这个大家都有而且易被忽略问题以文章的形式提出,让大家切实注重起噪声污染的问题,而且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廉价的防噪声耳塞,尽管国内生产这种耳塞的厂家已不止一家,但离被大众化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借此文来向广大被噪声污染困扰的同胞们推广出这种防治方式及防噪声耳塞。关于噪音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可行性分析

那么何为噪音?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定义,无非是: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音的来源很多。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音。

总体讲噪音是物体振动产生。噪音的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噪音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音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音,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音。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音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音污染。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早期听力的丧失以4000Hz最容易发生,且双侧对称(4Kdip)。病患以无法听到轻柔高频率的声音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强烈的声音下如枪声,爆竹声等,听力的丧失也是渐进性的。噪音引起心脏血管伤害

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着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一种。它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仍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的探讨。噪音对睡眠的影响

有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的人认为噪音影响睡眠,但长久影响下是否对健康有伤害,尚待进一步的探讨。噪音对心理的影响

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状,容易激动的情形。有人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越多,生产力越低,此项结果仍有争论。噪音大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方面,老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被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多梦,并使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以使人惊醒。一般来说,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

(2)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干扰 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研究表明,30分贝以下属于非常安静的环境,如播音室、医院等应该满足这个条件。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如一般办公室应保持这种水平。50-60分贝则属于较吵的环境,此时脑力劳动受到影响,谈话也受到干扰。当打电话时,周围噪声达65分贝则对话有困难;在80分贝时,则听不清楚。在噪声达80-90分贝时,距离约0.15米也得提高嗓门才能进行对话。如果噪声分贝数再高,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对话。

(3)噪声损伤听觉 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4)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结果指出,劳动在高噪声条件下的钢铁个人和机械车间个人比安静条件下的个人循环系统发病率高。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也多。不少人认为,20世纪生活中的噪声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障碍。实验室条件下人体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从而导致条件下反射的异常。有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症状表现与接触的噪声强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当噪声在80-85分贝时,往往很易激动、感觉疲劳,头痛多在颞额区;95-120分贝时,作业个人常前头部钝性痛,并伴有易激动、睡眠失调、头晕、记忆力减退;噪声强到140-150分贝时不但引起耳病,而且发生恐惧和全身神经系统紧张性增高。噪声防治及管理措施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1)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2)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25~50 分贝。

(3)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零听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防治噪声污染的一些办法

(1)营造隔音林

(2)将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搬离市区

(3)源头处预防,传播过程消减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目前国内已经有这方面噪音治理先进技术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如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司等在噪音治理与振动控制行业领域做出比较突出贡献。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总之,对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与不同持续时间的噪音,应有一定的区别。

抗噪相关报道《抵抗噪音,寻求安静的五大方法(尤其适合学生和蚁族)》

建设及街道噪音,现全国各地兴起的基建热也滋生了建设噪音及装修噪音影响正常居民休息的问题,此外还有居民区附近的烧烤摊、麻将室、酒吧、KTV、舞厅等带来的夜间噪音问题均居高不下。

短暂性的噪音问题,如乘坐长途列车回家过年,公干等在人多环境噪音大的情况,这类噪音的影响时间较短,但受关注的程度较大。

此外,在受访的群体里,将近65%表示经常受到噪音干扰,21%表示偶尔受噪音影响,而在这些受访者中,仅有36%找到了适合的抗噪方式。也因此,我们在此总结各种较为普遍的降噪办法,将降噪行动进行到底。

NO.1

跟制造噪音的那一方沟通。让他理解并跟他讲清楚他的行为已经给别人造成了诸多生活的不便,争取他的同情和体谅,从根源上解决噪音的源头,换来较持久的安宁环境。或者请执法部门解决。这是根治噪音问题的办法,但也是最难做到的。

NO.2

假如噪音的来源是不可避免的,或者遇到不讲理的,大多数人选择从自己身上做点文章。佩戴抗噪耳塞是较为有效的做法,这种特殊材质的耳塞戴在耳朵里,可降低声音的强度和分贝。调查发现,在所有耳塞产品中,国内品牌零听抗噪卫士的隔音效果和舒适度是消费者最为满意的。而对比看欧美等国,民众对隔音耳塞认知是很大,而且使用也比较普遍的。因此国内需普及抗噪的理念。此外,在短暂旅途及乘坐交通工具休息也适用此法睡眠。

NO.3

使用隔音设备如隔音材料及隔音窗等有效阻止噪音传播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但存在造价高等问题,如果是租客或者短期暂居者,要实行此法较为困难。但如果是业主本人遭遇环境噪音干扰的问题即可通过此类方法解决。

NO.4

值得强调的是打鼾的问题,针对减少打鼾的声音,枕头是可以起一定的作用的。在平卧时打鼾多会加重,所以可以鼓励轻度打鼾的人侧睡,或者在睡衣背部缝一个小球,但某些人会对此感到睡眠时极不舒服。如果实在是不习惯,那最好是让伴侣去医院看看,把打鼾的毛病给治掉。另外,爱打鼾的人一定要保持身材,肥胖也是加重打鼾的因素之一。

NO.5

为了缓解噪音对生活的影响,个人也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平时多运动,放松心情,平和心境,加强自身对噪音的免疫,其实大多数噪音造成的失眠其实都可以通过自我调控解决的。

求助抗噪音方法的一般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都是大学生或都市的白领、蚁族。大学是一个集体环境,除了自身提高素质和修养之外,还应该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自律性较差,自我意识较强,有时不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大多数饱受噪音折磨的大学生选择了自我保护,佩戴耳塞耳罩降低噪音,提高休息质量。这也是零听耳塞在校园内畅销的原因之一。其实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社会抗噪的各方面,不仅能减少与人矛盾,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对自身的影响,是值得普及和推广的降噪措施。

初探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篇3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居民生活治理;城市交通

目前,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在我国已日益突出,在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汽车人均拥有量逐渐增加使交通噪声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兴起从而建筑噪声也越来越多,治理城市噪声染污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对交通产生的噪声、工业产生的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方面提出尽可能避免和治疗建议。

1.什么是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化生产中、建筑行业建筑施工中、交通运输业在运输中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干影响我们周围环境的一种环境噪声。声音污染与空气污染等化学污染有着不同本质,简单的来说噪声污染是在一定情况下形成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局部性等特点。

2.环境噪声的来源

对于城市环境噪声来说,污染的来源可以分为为交通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等。

2.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污染的大小与开车速度有必然关系,随着车速而增加,低频率噪声的增加幅度低高频率噪声。在同样的速度下,变速器处于抵挡的时候,交通噪声就会越大,因为低挡位发动机的转速高噪声大。城市道路车速通常情况下来说不会太快,在同样的条件下,交通拥挤时候变速器处于挡位低,并且间断要加速运动,所以车辆拥挤时比车辆流畅时交通噪声要高一点。

2.2工业噪声来自于生产车间、建筑实施地等场所,他们产生的噪声更高,对车间的工人及周围的人带来较大的影响。

2.3社区生活的噪声。随着经济发展,群众业余活动也丰富起来。我们社区活动逐渐丰富也带来了很多噪声,把原本安静的社区变成了热闹的广场,严重影响了周边居住人群的居住水平。

2.4 施工产生的噪声。对于部分建筑工地因尚未取得有关部门的环保审批的情况下,在不允许开展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浇灌水泥,锻造钻孔、打地基、扬沙及装卸东西或者持有某部分的的审批手续而进行其他部分的施工作业,这些施工所带来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周围人民的生活

3.噪声污染的危害

3.1噪声对人体的伤害

3.1.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刺激性污染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危害,能够造成大脑表层的协调失控,条件反射出现不正常情况有的会头晕目眩、心慌意乱、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经常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3.1.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知道噪声可以损害听力,实际上噪声也会对人们的视力有所损害。研究试验表明:当噪声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敏感性度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相对会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人瞳孔会放大,视力变模糊;而噪声达到115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由此可见,在噪声中生活的人们很容易眼睛疲劳、眼睛酸痛痛、眼花等眼损伤现象。同样,噪声还造成色觉、视觉发生异常变化。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色、蓝色、白色三色视野缩小了80%左右。

3.2噪声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噪声也能对植物产生影响,使植物过早枯萎,使动物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强烈噪声能够促使动物死亡。鸟类在受到噪声污染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繁衍后代等。

4防止噪声污染额措施

4.1改善和控制交通噪声

4.1.1城区内的交通主次干线道路应合理,密度应适中。城区路边缘和相邻的建筑物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相距越小,噪声污染越大,对人们的伤害也就越大,与此同时禁止重型车、农用车出入市区与车辆喇叭的改良,也可以降低主干线交通噪声5分贝左右。

4.1.2对路边建筑物如居民区加装塑钢中空隔音玻璃或夹层玻璃。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玻璃外面的噪声污染,从而降低了室内的噪音。

4.1.3在公路两边种植花草,树木和植物形成绿化并带有吸收声音隔声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噪声。

4.1.4在普通的沥青公路上或者水泥路上铺建一层空隙率在20%-30%的沥青混和料,可以有效的吸收噪音相比之下,与普通路面相比,这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分贝 。

4.1.5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法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降声方法。声屏障降噪声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声。

4.2加强监察力度。对于防治工业噪声污染我们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在每年的预算资金中应有计划的集中一定的环保资金,再加上企业自筹资金,安排一批工业噪声治理项目并将一些噪声严重扰民的项目纳入噪声限期治理项目。与此同时监理部门实行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和不定期的组织检查,对重点企业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可以使一些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逐不得到改善。

4.3对社会生活噪声的处理。结合“绿色社区”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和物业管理者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居民装修质量和居民区内跳广场舞等文化娱乐的管理,有效降低社会生活的噪声污染。加大对噪声扰民的管理,开展居民住宅公用配套设施低频噪声、固体声的管理。对汽车防盗报警器的音量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对居住区内居民室内装修的管理,防止居住区内噪声扰民。

4.4对于施工企业施工噪声的防治。对施工工地噪声进行严格管理。可以用封闭式的空间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和锻造工作,建筑工地隔声和建筑声屏障等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对于产生的有关隔声降噪有关费用可以纳入工程预算。特别在中考、高考等非常时期,限制或禁止特定区域内的施工行为,把噪声降到最小化。加大规范夜间施工许可证的发放程序和条件,严格的控制夜间施工行为,加强夜间无证施工违法行为的检查和处分。在确保政府重点工程进度情况下,控制建设区域范围内夜间施工。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减少噪声污染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应大力加大措施采取经济、技术、行政的手段,以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为建设更好的城市生态绿色环境,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红红等.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杜帅.浅谈城市噪声污染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环境管理,2010(1):38~40.

[3]魏蔚.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经营管理,2012,1:43-47

[4]王丽萍,城市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J],2011年05期。

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篇4

1 城市噪声污染分析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较多, 导致多个方面潜在城市噪声的污染风险。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 例举比较常见的污染类型, 如下:

1.1 工业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污染的影响较为明显, 具有固定污染的性质, 工业噪声的污染面积大, 尤其是城市建筑的过程中, 存在大范围的工业噪声[1]。我国许多城市非常注重工业生产, 工业噪声污染相对比较严重, 制约工业发展的速度, 导致城市生活面临严重的噪声干扰。目前, 工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噪音中的主要影响来源, 同时属于重点控制的部分。

1.2 工程噪声污染

工程噪声与城市建设存在直接的关系, 此类噪声污染并不是集中在某一特定的位置, 而是根据城市建设工程的建设逐渐产生, 仅仅出现在工程建设的周期内, 一旦工程建设完工即会消除。工程噪声污染的力度大, 短时间内的危害性非常高, 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性。

1.3 生活噪声污染

生活噪声污染较为频繁, 基本是由居民生活引起的, 包括居民日常的活动。生活噪声污染中比较常见的有:媒体声音播放、房屋维修等。

1.4 交通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是指城市中的交通工具造成的超出安全标准的声音。交通噪声污染中最为明显的是地面交通引起的污染, 如:汽车、火车等, 其对城市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

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也是噪声防治的基本依据, 降低城市噪声的污染力度。

2.1 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源

城市噪声的污染源较多, 零散分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按照声音的安全标准, 全方位的控制污染源, 一方面管理城市噪声污染源, 另一方面限制声音标准, 所以针对城市噪声污染源, 提出几点控制方式, 如: (1) 规范城市建设, 联合城市各个部门, 做好噪声监管的工作, 各个区域的噪声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排放, 落实环境保护中对噪声的要求; (2) 积极检测城市噪声中的污染源, 明确污染源的基本性能后, 治理污染源, 提高噪声污染的控制力度; (3) 监督城市噪声污染中的违规行为, 以免演化成污染源, 降低噪声污染源的影响性。

2.2 控制城市噪声传播途径

城市噪声传播属于重点控制的内容, 可以按照城市噪声的级别, 设计合理的传播控制方式[2]。例如:某新建城市在规划时, 对新建区域实行噪声控制, 主要是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 降低城市噪声的干扰性, 针对噪声控制困难的项目, 尽量安排在远离市中心的位置, 集中治理噪声传播。城市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减轻了噪声治理的压力, 发挥噪声传播控制的积极性。

2.3 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

城市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噪声接受方的主体是城市居民, 由此应该结合以人为本, 严谨的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 保护居民的健康并完善生活环境。我国城市建设中采取绿化、隔音措施等方法, 减少接受方的噪声分贝, 避免居民受到噪声危害。城市噪声接受方需要采取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 发挥科学控制噪声的优势, 改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环境, 推进城市建设的安全发展。

3 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 综合规划防治策略的应用, 提升城市噪声的防治力度, 改善城市化建设的环境。

3.1 完善城市噪声控制的法规

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采取立法的方式防治城市噪声污染, 落实法律、法规在城市噪声控制中的应用[3]。我国在城市噪声污染方面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法规, 但是缺乏完善性, 所以必须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需求, 细化防治噪声污染的法规内容, 提高城市噪声控制法规的完善性, 最大程度的控制城市噪声, 还要保障噪声控制法规的实施力度, 不能仅仅依靠表面工作, 更重要的是将法律法规实施到位, 渗透到城市噪声污染防治中。

3.2 严格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

针对上文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 提出防治噪声污染的策略。首先是工业噪声防治策略, 在工业噪声的发生源上安装消音装置, 用于控制噪声源的传播, 例如:某城市工业企业中统一了噪声污染的控制, 机房、厂房等部分, 全部加设了吸音装置, 防止噪声外传, 该企业的管道、排风等噪声源部分, 安装了噪声处理装置, 安装后检测声音在5d B~8d B的范围内, 该企业要求机械类噪音在消音、吸音装置的作用下, 应该达到10d B~40d B的标准;其次是工程噪声防治策略, 根据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进度, 安排噪音污染防治, 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力度, 规范工程建设, 消除工程中潜在的噪音污染;然后是生活噪声防治策略, 由社会部门对生活噪声进行控制, 利用宣传、教育的方式, 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噪声问题, 城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教育活动, 提高居民生活中的自觉意识;最后是交通噪声防治策略, 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重点防治交通噪声源, 配合传播控制, 在交通噪声严重的地方设计屏障, 规划出特殊位置禁止车辆鸣笛等。

3.3 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非常快, 各个城市都面临着规划建设, 由此增加了城市噪声污染的压力, 为防止城市发展中的噪声污染, 必须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 优化城市化建设的结果, 避免城市建设中出现矛盾, 用于防止城市建设中的噪声污染[4]。我国城市建设中逐渐意识到噪声防治的重要性, 遵循城市结构的具体要求, 规划不同功能的城市区, 体现城市规划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价值。

4 结语

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 其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 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 合理规划城市噪音的控制方式, 同时配合防治策略, 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 缓解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危害, 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力度, 加强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控制, 以免影响城市化建设。

摘要:城市噪声污染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而且城市噪声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的状态, 全面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用于消除城市噪声的污染干扰, 保护城市运营的安全性, 避免噪声污染。因此, 该文通过对城市噪声污染进行分析, 研究防治策略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昊.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 2009 (32) :97.

[2]郑细妹.中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J].能源与节能, 2011 (9) :31-32.

[3]邹飞.我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控对策探讨[J].北方环境, 2011 (Z1) :150, 163.

论噪声污染的法律防治和救济 篇5

论噪声污染的法律防治和救济

论文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各项污染源中,噪声污染对于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对噪声以及噪声污染特点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噪声及噪声污染有着与其他环境污染不同的特性,这使我们在防治噪声污染时有着更大的难度。对比我国与国外关于噪声污染的立法,我们发现各国对噪声污染的防治都十分重视,而中外在立法观念和立法体系、噪声的认定标准以及救济途径上均存在着不同。在各种救济途径当中,噪声污染诉讼作为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手段,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通过分析噪声污染诉讼的审判与执行过程,不难看出,目前通过诉讼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存在着诉讼成本过高,专业性太强,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难点。作者借鉴别国法律体系中成熟而有效的部分,提出了针对目前噪声污染诉讼程序上和证据认定上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和司法角度进行改革的方案,以保护噪声污染的受害者最终能够打得了,也能打的赢噪声污染诉讼。通过各方面的分析,作者对如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体制减轻噪声污染,使噪声污染的危害性减低到最小,提出了自己构想,这就是建立噪声污染综合防治体系。首先,变被动防治为主动引导,依托政府规划设计、环境评测,从源头上减轻噪声污染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次,在噪声污染承担的责任形式上探索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模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与统一。第三,对噪声污染的救济途径进行改革,降低难度和相应的成本,兼顾公平与效率。在最后部分对解决噪声污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坚信能够兴利除弊,使社会和谐有序地前进。

防治噪声污染 篇6

现状堪忧难题多

三峡库区船舶平均流量10万余艘/年,目前在重庆市境内航行和停泊的各类船舶约有3万艘,其中在重庆登记注册的船舶1万多艘,形成运力约100万吨,客运力约25万客座,船舶运输从业人员10万余人。据环保部门测算,重庆市籍的各类运输船舶每年产生垃圾4.2万吨,粪便700多万吨,生活污水1500多万吨,含油废水100多万吨。这些污水,只有约1%经过处理,99%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长江。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三峡库区将形成地跨600多公里、蓄水量400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库,这将大大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将迅速增加,排污程度也将随之增大。届时,库区江面变宽,江水变缓,库区的自净能力大大减弱,如果不及早防治船舶污染,库区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将陷入被动。

据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介绍,目前船舶对三峡库区水域的污染主要有四个方面:油污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船舶事故污染。目前生活垃圾控制较好,而在治理生活污水方面相对滞后,绝大多数船舶都是将生活污水直排长江,其中客运、货运、趸船的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万州港是三峡库区腹地最大的港口,记者随意走访的十数艘船舶,都是将污水直排长江。“华顺”号货轮的水手坦率地对记者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把东西往长江里排,三峡蓄水了还不是一样排。”在“华顺”号旁边是一艘趸船,船上有两间厕所,记者在里面看到,这个所谓的厕所,实质上就是在趸船边挖了一个洞,周围用铁板围上了而已,厕所里所有东西都是直接排进长江里的。据万州区海事处的同志介绍,万州区海事处登记注册的船有1265艘,依靠强有力的防范和检查措施,这些船只的垃圾问题目前基本得到解决,但船舶产生的污水问题至今仍无法解决,都是直接排进江里。

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细菌微生物、生化需养量以及悬浮物,对库区水体污染相当严重。环保部门监测表明,船舶生活污水大肠杆菌群浓度可高达1100亿个/毫升,大大超过排放标准250个/毫升;生化需养量(BOD)和悬浮物(SS)的最高浓度可达2100毫克/升和1700毫克/升,分别超标41倍和11倍;船舶含油废水最高浓度可达348毫克/升,超标23倍。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三峡库区的部分旅游景点成了船舶污染的“重灾区”。位于重庆巫山县的小三峡风景区,风景秀丽,江水清澈。但是常年来往的观光游船排出的污水对小三峡的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小三峡风景区共有简易游船一百七十多艘,平均每年装载一百多万观光游客进出小三峡。这些船只结构简单,厕所污物都是直接排放到大宁河,对小三峡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重庆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处长郭伊均说,船舶事故污染也是目前危及库区水质的重要因素。2002年,重庆海事局辖区共发生一艘以上水上交通事故46起(其中重大事故24起),沉船30艘,比2001年分别上升9.5%和20.8%。其中有的事故发生在油区(危险品码头或泄油区域)。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说,目前治理三峡库区的船舶污染存在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法制不健全,缺乏强制手段。国家早在1983年就发布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强制措施,三峡库区流域除几艘船舶外,绝大部分船舶的粪便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库区水体。

二是船舶污水治理工程资金还未落实,后继服务不完善,这是三峡库区污水治理的最大障碍。如果强制性禁止所有船舶排放生活污水,没有一个后续的服务手段,船舶不好操作。据测算,三峡库区上万艘船舶,通过安装污水治理一体化治理装置、建设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和化学危险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来解决污染问题,需资金14.7亿元。

三是船舶改装污水处理装置技术不完备,成本高。目前解决流动船舶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收集转运,二是对船只进行改造,安装处理装置。有关专家核算,对运力约五百人的营运客船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约需五十万元。而大多数航运企业不愿多出钱,有的则承担不起。

四是对过境(三峡库区)的外地船只及上游船舶造成的污染难以控制。如果只是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实施船舶污染治理,那么重庆对外来船舶既不能要求其安装污水处理装置,也没有污水设施收集船舶污水,长江水域的污染控制依然难以实施。

防治宜早不宜迟

环保、交通部门以及库区各区县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普遍认为,三峡库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宜早不宜迟”,越早动手实施,解决问题的成本越低。如果到2009年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水位时再实施防治工作,不仅花的钱更多,而且治理难度将更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无法预计。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说,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镇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的治理项目启动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库区普遍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目前日益突出的是船舶污染问题。建议国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将船舶污染防治纳入船舶标准化改造的重要内容,强制推行防治措施,确保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

为了彻底治理三峡库区的船舶污染,筛选有效的船舶污水治理技术,2001年,重庆市环保局从日本引进STB型船舶污水处理装置及USC型油水分离装置,安装在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的长江02030(船员人数40人)拖轮上,经过10个月运行后,环保部门监测表明,长江02030拖轮的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此后,重庆市积极开展船舶污水治理示范工作。“江山9号”是重庆第一个改造安装船舶污水处理设备的客船。2003年下半年,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在环保等部门的支持下,投资八十多万元,对这个载客量近六百人的客船进行了改造,安装了从日本引进的船舶污水处理装置,日污水处理能力六十吨左右。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刘燕告诉记者,“江山9号”每天产生生活污水、油污水2万升,旅游旺季时达到约4万升,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装置,过去这些污水都直接排放到长江。自从安装了船舶污水处理装置后,船上厕所粪便水、医疗废水等全部进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完全达到了国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长江不再造成污染。

自2003年5月以来,在环保、海事、港航等部门的督促下,重庆市已有5家船舶公司的7艘船舶进行了改造,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装置安装示范工作,污水处理设备规格覆盖了15人~600人的船只,船舶类型包括滚装船、拖船、普通客船和豪华旅游船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重庆市港航局正在积极推进库区船舶废弃物接受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及危险化学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建设,为开展船舶垃圾、含油废水、船舶污水以及危险化学品洗舱废水集中治理工作创造了条件。

环保、海事、港航等部门认为,防治船舶污染,目前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破题”。

一是加强三峡库区环境立法与监督。对《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中关于生活污水的界定标准进行修订,把船舶厨房、洗浴等方面的生活用水也纳入规范范围。制定专门的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新造船舶必须按环保“三同时”要求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对现有船舶实施限期治理。

二是应加大对船舶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国家安排资金对库区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化学危险品洗舱基地工程和船舶安装一体化治理装置给予50%~70%的资金支持。记者了解到,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拨款在三峡库区建设了三个流动污染源监测站,通过船舶、码头等社会单位的出资组建了一些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零星购置了少量溢油应急设施,但船舶防污基础设施仍极为缺乏。

三是国家将船舶污染物防治纳入船舶标准化改造的重要内容。交通部门认为,要从源头上解决船舶污染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建设。三峡成库后,水流变缓,水质自净能力减弱,如果防护措施不当,船舶造成的污染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特别是挂桨机船和一部分老旧船舶产生的油污染以及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化学品船和油船对库区水污染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因此,从保护库区环境的角度讲,淘汰落后船型,推广技术进步的新船型就显得十分迫切。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与防治 篇7

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机动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在现代生活中是最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在我国,交通噪声总体水平居高不下,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控制它所带来的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

1 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1)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产生的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组成。2)非机动车辆。非机动车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声,据监测,它能使声值提高至少5 dB(A)以上。

2 公路交通噪声的危害

1)听力损伤。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认识最早的一种影响。

2)对视觉及睡眠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130 dB(A)以上的强烈噪声会引起眼振颤及眩晕。人在睡眠时受到噪声干扰会导致失眠或多梦,熟睡时间缩短,使人惊醒等。

3)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在噪声环境下生活,会导致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中枢神经功能性障碍。同时噪声还会引起人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心情烦躁、易怒、易激动、不易察觉危险信号,从而容易出现事故。

4)对交谈、通讯、思维的干扰。噪声对人的语言信息具有掩蔽性,当噪声低于谈话声级时谈话才能正常进行。当我们用电话通讯时,在低于50 dB(A)的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可辨,高于60 dB(A)时通话受阻。

5)对物质结构的影响。强噪声声源振动,常使金属疲劳而遭到破坏,尤其是精密仪表、仪器。当噪声级超过140 dB(A)时,强烈的噪声对轻型建筑物开始起破坏作用。

3 公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方法

3.1 噪声源的控制

3.1.1 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

通过改进汽车动力机械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噪声,例如为了降低排气系统的噪声,现代汽车一般都使用了两个或更多(如奥迪100轿车的排气系统有前、中、后三个消声器)的消声器[4]。

3.1.2 修建降噪路面

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透水或沥青路面[5]。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 dB~3 dB。目前,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两种混凝土,第一种可称为空隙型混凝土,第二种可称为细槽型混凝土。空隙型混凝土利用的原理和开孔型沥青相似,也是利用微小的孔隙。混凝土表面之所以能生成孔隙,是因为在生产混凝土时去掉了一定的成分,没有使用颗粒大小在0 mm~4 mm之间的砂子和粉尘,而是由小石子组成,而石子和石子之间有许多空隙。沥青里含有的强胶粘剂,用来粘结石子,但也会使灰尘和脏物被牢牢地粘在上面。而空隙型混凝土没有胶粘剂的问题,也许它的使用期限会比开孔型沥青更长。另一种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水泥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先做出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然后再用刷子刷其表面,把上面的添加物刷掉。在这样的处理之后,便会出现一个平整的路面,没有明显的上下起伏或者是坑坑洼洼。随后,修路工人再在这样的表面上纵向铣出一道道细槽。

3.1.3 运用交通管制措施

1)适当限制车流量和车速,一般车流量减半,噪声级可下降3 dB;2)在控制车流量时,重点控制重型车辆的车流量;3)采用立体交叉道路结构和自动信号管理系统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顺畅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4)禁止鸣笛;5)发展地铁是最有利的城市降噪措施。

3.2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1)设置声屏障。在我国,建立声屏障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 m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虽然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明显且易于修建,但声屏障的使用也是有局限的,声屏障要起作用必须有足够高和长来挡住道路的声源,这样对山坡上的居民或距公路较近的且明显高于声屏障的受声点是难以起作用的;当受声点分布太散时,修建声屏障会明显增大投资而作用并不明显。

2)采用植树、植草坪等绿化手段。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可以有效减弱噪声污染的程度。降噪效果与林带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及树木种类有密切关系,在城市中,林带宽度最好是6 m~15 m,郊区为15 m~20 m。多条窄林带的隔音效果比只有一条宽林带好。林带的高度大致为声源至声区距离的2倍。林带应以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密集的障碍带。树种一般选择树冠矮的乔木,阔叶树的吸声效果比针叶树好,灌木丛的吸声效果更为显著。

3)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一些需要安静的,如医院、学校、办公室、住宅、宾馆等应与交通干线、工业区保持足够的距离,如100 m~200 m,以充分利用声能的自然衰减(声扩散);各种交通枢纽,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客运码头和大型公用活动场所,如体育馆、体育场等,应尽量建立在市区边缘;对于大城市,可采用一定数量的环形道路,以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

3.3 保护接受者

3.3.1 加强车辆管理的主要措施

1)要求车辆的使用单位及个人定期检查和检修车辆,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2)机动车使用警报器,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方可使用。3)拖拉机禁止经营性运输,不准驶入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市区。

3.3.2 合理确定建设布局

1)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2)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对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3)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在新建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时,建设部门必须实现对该区域的环境噪声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噪声的措施,以保证建筑物建成后达到环境噪声的标准。

3.3.3 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督和检举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对环境噪声污染进行监督和检举,受到环境噪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3.3.4 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

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与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这些部门在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方面增加投入、支持和执法力度。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对特定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3.3.5 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作用

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4 结语

噪声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公害之一。普通噪声不能置人于死地,但长期生活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健康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城市交通噪声控制是一个涉及到噪声控制、城市规划建设、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多年来,有关部门已不断颁布了相应的标准、法律、法规,但面对日益严重的噪声问题,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天玉.交通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孙佑海.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的若干问题[J].环境保护,1996(12):27-29.

[3]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噪声保护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87-88.

[4]李兴虎.汽车环境保护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18-19.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篇8

噪声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 是客观存在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 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合“不需要的声音”, 都统称为噪声。噪声正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环境噪声有四种主要来源:交通噪声、工厂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居民生活噪声, 其中以交通噪声影响最为严重。

(1) 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一般是60d B~80d B (A) 的中等强度噪声, 主要指机动车辆在市内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传播的范围宽广, 噪声级不稳定, 随时间而变化, 而且干扰因素众多, 机型、路障、风速等都会影响噪声的等级, 因此治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我国城市噪声源中30%以上来自交通噪声。

(2) 工业噪声:工业噪声主要来自工厂的机器高速运转设备、金属加工机床、发动机、发电机等。工业噪声波动幅度较大, 从25d B~120d B不等, 中机械的噪声较大, 工业噪声约占我国城市噪声源的27%。

(3) 施工噪声:施工噪声, 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建筑的施工现场, 都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 使原来比较安静的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

(4) 生活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生活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 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等都属于生活噪声。生活噪声在城市噪声中约占40%以上, 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 城市环境噪声的危害

人们正常的听力在40d B~80d B范围。人们把不愿意听的语言和音乐声都称为噪声, 把在一定环境中各种噪声的总和称为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损害听力:实验研究证明, 噪声超过85d B时, 就会给听觉细胞带来危害。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 听力会受到严重损失, 造成不可恢复性的听力下降, 甚至会造成耳聋, 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敏感。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当噪声高于90分贝时, 交谈和思维几乎不能进行, 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噪声会引起多种疾病:噪声会使人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 难于消除体力和脑力上的疲劳, 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神经衰老等病症。此外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 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等。极强的噪声还会导致人死亡。

3 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对策

开展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必须由政府有关部门立法, 以人为本, 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点去认识它、治理它。必须从源头抓起, 合理布局,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坚持依法治理, 强化工作措施。治理途径主要考虑噪声的传播路线进行处理, 在噪声源进行减噪、隔音处理;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音, 控制噪音的传播, 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在接收处作防噪消噪处理。

3.1 依法治理

国家和地方政府依法治理城市噪声污染, 限制噪声污染, 并明确了法律责任。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噪声管理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使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在现有政策文件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要使城市环境噪声防治工作和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3.2 政府工作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 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 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 保证城市宁静环境。政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 报导噪声污染防治的先进典型, 揭露和批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

3.3 对城市噪声源的治理

(1) 对交通噪声源的治理:发展噪声较低的城市交通系统, 严格依法治理, 制定车辆消声标准和噪声排放标准。

(2) 对工业噪声的治理:采用管、限、撤的治理方法, 按要求对噪声源的结构、部件进行改善, 对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进行改进, 降低噪声源的发射功率。

(3) 生活噪声的治理:一是工商部门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控制自由市场噪声;二是公安、文化、环保、工商等部门应联合行动, 对经营中和新建的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并办理环保手续。

(4) 建筑施工噪声的治理: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 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 应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获得审批后进行。对施工时间作出严格规定, 用经济手段促其治理, 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3.4 对城市噪声传播途径中的治理

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3个阶段。根据噪声传播的3个阶段, 可分别采用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在传输途径上控制噪声、在接受点阻止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

(1) 城区土地功能区域合理规划。对兴建噪声较大的工矿企业, 要考虑不同功能区的划分, 尽量使居民区不与吵闹的工业区和商业区混杂而应相对集中到另一地区, 在规划时可以把重噪声区置于城市边缘, 低噪声区远离重噪声区, 中等噪声区可靠近低噪声区。

(2) 在城市内的交通干道两侧, 在建设经过已有的城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高架、轻轨道路, 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 设置相应的声屏障, 以减轻、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新建小区尽可能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安排在小区外围临近交通干线, 形成周边式的声屏障。建筑工程中, 应大力推广和使用隔音好的建筑材料。

3.5 接收处的防噪措施

城市环境噪声是客观存在的, 其, 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治理噪声应以人为本,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点, 一方面限制噪声源的噪声辐射, 更重要的是从总体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和地形等措施降噪。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态度分析、重视、治理它, 就可以减少其污染危害。由政府牵头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 扩大宣传力度, 做到整体规划, 统分结合, 并运用科学的技术进行预防和治理。

参考文献

[1]马文蔚, 鲜希顺.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刘加平, 钟天可, 李晋奎.建筑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 篇9

在我国, 城市噪声70%来源于交通噪声。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 目前仍有1/5的城市交通噪声环境超标。近年来, 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主要有5点原因:一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 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 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二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三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 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 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 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 工业企业外迁, 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四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 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 突出控制交通噪声。

2 城市交通噪声的来源

交通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构成。车辆动力噪声主要指动力系统辐射的噪声。发动机系统是主要噪声源, 包括进气噪声、排气噪声、冷却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及传动机械噪声等。动力噪声强度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 与车速有直接关系, 噪声强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强。轮胎噪声指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噪声, 它由轮胎直接辐射的噪声和由轮胎激振车体产生的噪声构成。轮胎直接辐射的噪声, 按其机理主要包括轮胎表面花纹噪声和轮体振动噪声, 还有在急转弯和紧急制动时与路面作用产生自激振动噪声等。轮胎噪声的大小与轮胎花纹构造、路面特性及车速有关, 且主要取决于车速, 其强度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2.1 路面结构

由于轮胎噪声直接与路面有关, 可见路面结构与噪声关系密切, 路面结构的空隙率以及表面纹理、摩擦系数等和车辆轮胎花纹的不同组合就会产生不同声级的噪声。

2.2 路堤高度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一般为高填方路基, 在填方路段, 周围越空旷, 车辆噪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2.3 车辆组成种类

不同公路上交通组成是不同的, 但在一定时期, 某一公路其交通组成相对固定。相对比较而言, 交通组成中大型载重车、柴油车比重较大, 由于其发动机的噪声及车身振动噪声大, 则对两侧噪声污染也最严重。

2.4 行车速度

车辆行驶速度越快, 噪声越大。研究表明, 当车速超过50km/h, 轮胎噪声就成为交通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目前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轮胎与路面的噪声。

2.5 车辆鸣笛

车辆过多使用喇叭, 特别是高音喇叭, 可使噪声升级升高7~10 d B。另外, 由于车辆加减速以及上坡、下坡等都会对交通噪声大小产生影响, 所以交通噪声还与公路的线形、坡度等有关。

3 交通噪声的防治

改善和控制交通噪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参考国内外对交通噪声治理和控制方法的经验, 提出以下几点治理和控制交通噪声的建议。

1) 城区内交通主、次干线应合理, 密度应适中。路沿与第一排的敏感建筑物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 距离越大, 噪声衰减越大,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伤害也就越小, 一般应为15~20 m。禁止重型车、农用车出入市区, 可降低主干线交通噪声5 d B左右。

2)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法制建设。城市噪声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配合。建议在环保部门的统一协调下, 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 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

3) 大型机动车辆的限行。城市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尤其是环保型公交车辆, 使高噪声车辆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建设和道路规划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控制措施, 提高交通噪声监测技术, 加强对交通噪声系统协调管理。

4) 铺设降噪路面。在普通的沥青路面上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空隙率达20%~30%的沥青混和料, 有助于吸纳噪声。同等条件下, 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 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 d B。

5) 针对受声点的降噪措施。通过对敏感建筑物采取一定的措施, 也能达到降噪目的。如对主干道临街建筑安装防声窗等都有明显的降噪效果, 研究证明可以降低噪声4~6 d B。但这些措施的实施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 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4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交通发展迅速, 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噪声声源流动、声级高、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严重扰乱了城乡居民正常的生活和休息。目前, 我国在防治城市交通噪声方面已经有法可依。因此, 治理和控制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极大影响的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摘要: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或者是指那些让人感到厌烦, 对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有干扰, 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声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 就形成噪声污染。文章分析了交通噪声的现状、特点, 提出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交通噪声污染,影响,噪声控制

参考文献

高校校园噪声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 篇10

1 噪声监测方案

1.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研究方向所在, 是找出教室内部噪音之噪声源与宿舍室内噪音的改善对策, 以提供日后噪音评估之参考依据。研究调查的方法将透过仪器的现场量测、现场记录、问卷调查与访谈的进行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数据的分析整理等方法相互运用为主, 再以教室和宿舍区噪音现况为主要的实际调查方针, 以作为专题论述的依据。依据上述的内容整理出下列三项的调查研究重点。

1.2 测点选择

1.2.1 第四教学楼:

是整个五山区所有学生上课的主要地方, 是同学们学习的“核心区域”。每逢上下课时人来人往, 谈话说笑的声量很大, 而且教四毗邻汇景北路, 马路上的车辆所发出的噪声也会影响在教四学习的同学们。

1.2.2 五山宿舍区:

是整个五山区所有学生休息的主要地方。本次调研主要测量宿舍内与宿舍间的噪声量, 以及研究其对同学们生活休息的影响。由于五山宿舍区范围太大, 故选择11栋为主要测量地点。

上述的两大项主要测量场所, 是这次专题研究的主要测量项目, 也是本次专题测量工作所要进行研究的方针所在, 也藉此来筛选测量的对象, 配合问卷调查和针对某些特定对象的访谈, 以作为研究的佐证, 让测量研究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和访谈

在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中, 收回987份, 回收率98.7%。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 宿舍区的噪音影响因素多为室内因素, 最主要是人为因素, 某些同学听歌、看电影、打游戏的声量过大, 已严重影响到同宿舍甚至旁边宿舍同学的正常作息和学习。对于混合宿舍 (同一宿舍住着不同专业的同学) , 由于各自的课表不同, 导致作息时间不同, 有的同学想看电影或者听歌, 但他产生的噪音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想学习或者休息的同学。这是比较典型的宿舍噪音污染例子。而教师反映, 上课时的说话声和手机声是教室的最大噪声污染来源。

2.2 噪声监测

影响校园声环境的因素较多, 根据现场调查和从问卷调查中总结得出, 教四噪音污染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为校巴和汇景北路的车辆噪音, 且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 这两个因素产生的影响也有不同。经实验观察, 平常上课时段, 校巴的影响是间断性的, 但在上下课高峰期, 校巴每隔4~5分钟一班, 加上大量的人流所发出的声音, 会使课室的分贝量由原来的55左右一下飙升至65以上, 甚至达到70多, 噪音超标量达18%~27%。随着楼层的上升, 虽然距离污染源远了, 但由于缺少隔音屏障, 依然会收到校巴噪音污染。汇景北路的车辆噪音也严重影响教四的安静环境。距教四不远处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 有4条公车线路以该车站为终点站。每天公车的来来往往所发出的噪声, 尤其是在上下高架桥的时候为最大, 该位置恰恰就在教四旁, 噪声污染严重性可想而知。对面汇景新城是高尚住宅区, 里面有不少住户都有自己的座驾, 有些还是那种引擎声特大的跑车, 他们的出行无疑会加重对教四的噪音污染。从现场测量来看, 很多同学都认为五山的噪音污染比较严重, 值得学校和广大师生关注。总的来说, 五山教学区和宿舍区存在的噪声污染现象虽然严重, 但只要学校领导们和广大师生有足够的关注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绝大部分的噪音污染将可以在未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2.2.1 主要污染源:

a.校园边缘主要干道的交通噪声。如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 此类污染不仅面广而且噪声声级高。

b.来自运动场, 食堂, 商店与公共场所的社会噪声。

c.来自实验室及机房的噪声。如实验设备与计算机的噪声。

d.来自学生宿舍的噪声。如交谈声, 漱洗声;电脑音响发出的响声;乐器声;走步声;门窗关闭的撞击声。这种噪声往往声级不高, 但却往往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

e.校园正在施工, 工地的建筑噪声。此类噪声虽是临时性的, 但其声音强度很高, 又属于露天作业, 因此, 污染十分严重。

2.2.2 人体反应

根据一项研究, 。在室内噪声为45分贝的情况下, 教师用正常嗓音发声【60~70分贝】, 10米内句子的清晰度在95%以上, 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当教学楼内教学环境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上升到55分贝时, 为了能使学生听得清楚, 教师发声的等效声级必须提高到69分贝以上。调查表明, 此时教师的声带有症率将达22.9%, 慢性喉炎率为6.5%, 嘶哑率达21.5%。而对于学生, 噪声值达到55分贝以上时, 阅读能力、记忆力、心算能力等都将下降, 错误率上升并且使人烦躁、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根据一项调查资料, 文教区内等效声级为55分贝时, 思考干扰率可达60%, 交谈干扰率达50%。人体实验证明, 当噪声在80~85分贝时, 人往往容易激动, 感觉疲劳;95~105分贝时, 会使人睡眠失调、头昏、记忆力减退噪声高达一巧时, 人会产生恐惧和全身性神经系统紧张。

监测结果所得平均的声级已大大地超过了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人体舒适度的标准值。在这种噪声环境下学习生活, 势必会影响教师的上课和备课, 使师生产生烦躁情绪, 令他们注意力降低。

3 解决或改进方案

3.1 提高各级领导对噪声危害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加大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性。

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改善路面, 加强道路规划, 对学校周围的交通干道的噪声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监督下, 采用警示牌等提醒过道车辆放慢速度, 控制校园内交通噪声。严格控制准入车辆, 限制车速, 禁止鸣笛。将校园内部道路和校门口段道路路面更换为低噪声环保型沥青路面, 其降噪效果可达3d B~5d B, 能够将校园白天噪声降至55 d B以下。

3.2 由于校园外道路的噪音较大, 建议安装合理的隔声屏障能取得降噪5~10 d B的效果。

并且我们可将校园围墙做成隔声体, 达到减噪目的。

3.3 合理布局校园建筑, 科学选择对学生学习、生活影响最小的布局方案。

将临路建筑设计为非居住及学习建筑, 如商店、餐饮、操场等, 使其成为防噪屏障。绿化在一定条件下对减少噪声污染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措施, 因此我们可在校园内适当增加一些绿化带。

3.4 教室内人数分配要合理, 最好以40~50人为宜。

教室内要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学生个人应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纪律, 使教室及校园环境的噪声符合容许声级标准,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把高校成为安静、舒适、文明的学习场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各地区院校的发展也不断加快。同时, 我国高校的噪声污问题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噪音污染进行测量调查, 包括教学区噪音问题, 宿舍区的噪音问题, 设施施工带来的噪音等, 得出客观有效的数据, 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有效、切实可行的噪声防治对策。

关键词:噪声污染,监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邦俊, 翟国庆.环境噪声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惠玲.环境噪声控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何瑞玲.辽通高校教室及校园环境噪声调查及卫生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 17 (7) :62-63.

施杰: 防治城市噪音污染 篇11

一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之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二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之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三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四是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条之规定:将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修改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负有依法配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义务。”

防治噪声污染 篇12

一、贵阳市声环境现状

(一) 区域环境噪声

2009年~2012年全市等效声级在55.5~55.9d B间小幅变化。贵阳市环境噪声声源构成比例:

生活噪声>其它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 以生活噪声为主, 其它噪声和交通噪声次之[1]。

(二)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2009~2012年贵阳市道路交通噪声均低于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4a类标准, 且呈下降趋势。虽然2009~2012年各年车流量均呈上升趋势, 但由于近年贵阳市实施机动车黄绿标、尾号限行、摇号限购、中心城区停车计时收费、相应路段设置声屏障、大货控制在中心城区外、加强禁鸣宣传教育等措施及各重要路段“白改黑”工程顺利完工[2], 有效减轻城区高峰期的交通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噪声。

(三) 功能区噪声

2009~2012年贵阳市各功能区的昼间声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夜间, 是由于贵阳市夜间生活活动繁忙、城市活跃时间延长的原故[2]。一、二类功能区昼间噪声除2010年二季度超标0.4d B (A) 外, 其余昼间噪声值均达标;三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值全部达标;四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值除2009年三、四季度及2011年四季度超标外 (幅度在0.5~2.4d B (A) 之间) , 其余昼间噪声值均达标。一、二、三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达标率不高, 超标幅度0.1~8.7d B (A) 之间;四类功能区夜间噪声值全部超标, 幅度在1.4~22.5d B (A) 之间。

二、贵阳市声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突出

社会生活噪声是指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产生的噪声, 主要有动力设备噪声及音响设备噪声。城市建筑中采用的给排水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等设备, 噪声在67~85d B (A) , 其低频噪声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 其它噪声污染显著

其它噪声多是不稳定的噪声源, 可以分为人群活动噪声、居民区生活噪声。人群活动噪声有商场、公园、农贸市场内及广场、街道上人群喧闹声, 商家促销叫卖声, 学校课间操及广场舞者播放的高音喇叭声等, 其噪声级可达80~110d B (A) 。居民区生活噪声主要有居住小区周边的环境噪声及家庭生活噪声等, 其噪声级可达34~100d B (A) 。

(三) 交通噪声污染明显

交通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般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贵阳市的交通噪声以机动车辆噪声为主。

(四) 工业噪声与施工噪声占一定比例

随着《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实施, 声环境也随之改善, 工业噪声污染的投诉也随之逐年减少, 因此工业噪声已不是贵阳市区的主要噪声源。虽然贵阳市的施工噪声在区域环境噪声中占比不高, 但施工噪声投诉颇多, 是环境噪声污染投诉占比最大。

三、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科学合理地制定好城市规划、城市区域环境规划、路网规划、交通规划及建筑规划, 划分每个区域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环境管理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环保部门严格监督管理;对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 限期治理。同时应把室内外装修纳入规范, 依法管理[3]。环保部门应结合城区的声环境污染特征, 密切配合公安、文化、建设、工商管理等部门, 做好社会生活噪声、施工噪声、文化娱乐噪声、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督促检查[4], 尤其加强夜间执法检查。

(三) 防噪措施

1) 社会生活噪声防治措施。可要求业主在装修休闲娱乐场所或商业经营场所时采用“隔声”或“吸声”材料, 阻隔噪声向室外传播。严禁街道两旁商家使用高音喇叭或工作人员叫喊招揽生意, 将店外音响或叫卖声控制在60d B (A) 以下, 文明经营。2) 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并确保其质量可管50年以上, 改善行车条件, 合理减少道路的车流量。取消不合理的路边停车位及人行道上的摊位, 提高道路的畅通能力。3)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应选购低噪声设备, 声源设备远离居民区;合理安排各项施工作业时段与工序;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环保教育, 提高其环保意识, 使施工噪声减少。4) 其它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广场舞者播放的高音喇叭声, 可通过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 来降低广场舞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严格管理沿街大排档所产生的噪声, 规定露天大排档夜间经营时间。严禁流动摊贩及排摊设点商贩在营业过程使用喇叭。对于农贸市场噪声, 管理部门合理规划并取缔露天市场, 调整好经营时间, 避免夜间或凌晨噪声扰民的现象发生。对于住宅装修噪声, 可通过推广限时装修、修建精装房等措施, 降低对居民楼内其它住户的噪声影响。泵房噪声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纠纷与投诉越来越多, 水泵房不应设在住宅建筑内。

(四)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文明生活;以点带面, 调动孩子、长辈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动性, 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小结

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除了要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监督管理, 提高大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外, 还须从规划上预防噪声污染的产生。只有通过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 综合采取各项管理、治理措施, 就能为贵阳市营造宁静的社区环境和城市环境。

摘要:噪声干扰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危害人的健康, 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贵阳市多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的统计, 可了解贵阳市环境噪声的污染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声学,环境噪声,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贵阳市环境保护局.贵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09~2012.

[2]贵阳市环境保护局.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9~2012.

[3]陈春燕, 马艳琼, 彭进琼.安宁市环境噪声污染及防治控制措施.环境科学导刊, 2007.

上一篇:第三方信任机制下一篇:绘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