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视角(共11篇)
叙述视角 篇1
一、叙述视角概述
所谓叙述视角, 是指小说创作者在小说创作中所采用的叙述角度和观察点。叙述视角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叙述技巧, 它对叙述效果的产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视角”一词原本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 它是为解释当时的写作技巧而从物理学引用而来的。“视角”的原初含义是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 它是物理的、客观的。“视角”在文学上的定义是指小说创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看待和谈论一件事情, 它是主观的、可调节的。
“视角”一词被广泛运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 从小说界对叙述学地位的确立与提倡而开始, 其功能主要用于对小说作品的创作和研究。最早提出视角问题的是Percy Lubbock, 他认为所有的小说创作技巧都受到视角的制约。随着小说创作的发展, 叙述视角呈现出多样性,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 小说界掀起变革潮流之时, 叙述视角的变革也成为小说家们变革的一个重点。
小说的叙述角度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叙述角度。实际创作中, 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比较罕见, 传统的小说创作中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 近现代的小说创作中多采用第一人称作叙述角度。从叙述效果来看, 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可让读者感觉更亲切自然,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能客观地看待和反映事物, 让读者更具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采用第二人称叙述则能够缩短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二、叙述视角的转换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 小说家们越来越多地选择更为丰富的叙述视角, 并寻求叙述视角的转换。叙述视角的转换首先是要把握好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语言手段和词语的运用在叙述视角的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 乌斯宾斯基在说到词语操作者时强调, 插入语一定要很好地运用, 即“显然”、“仿佛”、“似乎”等词语的运用, 他觉得这些词语是真正涉及叙述视角转换的策略问题。这些词语的有效运用, 是对叙述者外视角的确认, 同时也确定了词语操作者在文章中的存在, 这也是叙述者外视角的特征表现。叙述视角的转换其次是要把握好持续性和恰当性。每篇小说都是一个独特而个性的创作, 因此, 对叙述视角的转换要注意小说对其所需要的长度和频率, 不能过长, 也不能频率过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说家们根据不同的作品来选择不同的叙述视角转换时长和频率, 不能每篇小说都一样, 千篇一律。例如, 在进行第一、二、三人称视角转换的过程中, 每一种人称的叙述都需要一定的长度和时间, 从而使叙述视角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这样有利于满足读者持续性的心理需要。叙述视角的转换再次是要把握好话语模式的转换, 运用好话语模式的转换也能达到叙述视角转换这一目的。所谓的话语模式, 指叙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话语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一是间接引语;二是自由间接引语;三是直接引语;四是自由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叙述视角向人物视角转换的最好和最便捷的方法。如《红楼梦》中, 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试探。自由直接引语的运用则使视角转换相对隐蔽, 如《尤利西斯》就曾多次采用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运用能够使叙述视角的转换相对顺畅, 间接引语能够很快地“滑入”自由直接引语。例如《红楼梦》中, “黛玉常听母亲说, 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 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 吃穿用度已是不凡, 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要多说一句话, 不可多行一步路, 恐被人耻笑了去”。这就是间接引语向自由直接引语“滑入”最好的体现。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使叙述视角转换不留一点引语痕迹, 没有引述句的闯入。
结语:综上所述, 由于叙述视角的不同转换, 给小说带来了独特性, 也使小说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以及叙述视角转换的长度频率和话语模式的转换都是小说叙述视角转换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 小说叙述视角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小说家来说, 用什么人物作为观察者或者在同一篇小说中如何调整小说的叙述视角, 都作为他确定叙述声音、结构小说的重要的艺术手段, 是他决定小说叙事走向的基本选择, 甚至是其个性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叙述视角走向多样化, 是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表现, 特别是叙述视角的转换, 成了当前文学变革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小说创作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转换方法需要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摘要:每一篇小说的创作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小说的写作技巧上, 在这个复杂的写作技巧中, 叙述视角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故事讲述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小说创作者对叙述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上。小说叙述视角的研究是小说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视角转换的模式、策略、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力求对小说创作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说,叙述视角,转换
参考文献
[1]陈慧娟.论新时期小说叙述视角的转换[J].江淮论坛.2006 (08)
[2]罗钢.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语言信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5 (01)
[3]王艳玲.论王安忆小说叙述视角的转换与意义的生成[D].吉林大学.2004 (06)
叙述视角 篇2
教学目标:
借助儿童视角,多角度品析作品主题,深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回忆性导入,引入叙述视角概念,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从视角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
主题一
1、若瑟夫视角中的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对待于勒的?
(由此主问题体悟文本,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主题
二、2、若瑟夫视角中的菲利普夫妇的日常生活片段解读。
(由此主问题,体悟出菲利普夫妇所代表的小人物生活的困苦,理解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冷漠的原因,从而解读出作者借若瑟夫所传达的对于小人物的同情与悲悯)
主题三
3、若瑟夫视角中的于勒是什么样的?(由此主问题体悟出小若瑟夫以及成人若瑟夫对于于勒对于穷苦之人的同情、可怜,从而解读出作者借若瑟夫所传达出的对于人性的期待与信心)
4、总结:借助若瑟夫视角对于主题的解读有: 人情的冷漠
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与无奈 对于小人物的同情与悲悯 对人性的期待与信心
三、迁移应用。借助对视角的学习与理解,解读《孔乙己》中以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好处。问题设置:
1、《孔乙己》中还可以用谁来作为讲故事的人? 讲出的故事是否一样?
(由此问题比较得出,由小伙计作为叙述人,能够更加真实、客观而又完整的展现孔乙己的悲剧,突出作品主题。)
2、小伙计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是怎样的?
(由此问题,品味文本,体悟出孩子也在渐渐被周围冷漠的环境同化。国人的麻木与冷漠,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不仅停留在这代人的身上,也在祸及下一代人。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主题,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小结。
五、作业。
选好恰当的叙述视角 篇3
伤心一刻
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都很伤心,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虽然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但最痛快、最开心和最可笑的事情就算过了千年也是可以牢记在心的,这件事也不例外,它还存在我的大脑里。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住在奶奶家里,家里有一条黑颜色、毛茸茸的小狗狗。你从小就在这里生活着,快乐地生活在这里。你虽然不喜欢叫,但是我知道你在自卫时就会大叫。在这个家里还有只猫,它不会捉老鼠。就算捉到咬死了它也不吃,老鼠身体发烂,臭了一夜,有一次它吃了老鼠,结果第二天就死了。而你比它更会捉老鼠,抵抗力又强。我很喜欢你,这是其中原因之一。
你十分爱干净,给你洗澡时你很配合,你有时还去河里游泳。那个时候河水比较清澈,可是现在变得很脏了。你懂交通规则,这是因为你以前见到车就让行,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什么时候该在原地不动。有一次,你过马路时差点就被汽车给撞上了,不过有惊无险的是你躲过了这辆小汽车,这是第二点原因。
第三的是你十分懂我的心情。还有你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总是在那一个我每天放学回家必经的一个路口等着我的到来,每当那个时候我满心欢喜。
你用了短暂的时间给我们全家人带来了欢喜,生活几乎少不了你,你是我的精神支柱,鼓舞着我,使我向前进发。
但不幸的是在我回到自己家的第五天起,却不见你的踪影,在奶奶家里左找右找,几乎找遍了家里各个角落,始终不见你出来迎接我。只见那晒东西的地方多了两块肉,当时我去问了一下奶奶,她说狗是半夜被人偷了。听了这句话,我就信以为真了,并且很伤心。可是等我伤心过后一想,觉得不对头,奶奶每晚十一二点才开始入睡,早上四五点起来,而你叫的声音是很大的,奶奶应该听得见。再加上那晒着的几块肉,我才明白你不是被偷走的而是被杀掉做成一块块肉,奶奶也是为了不让我伤心故意骗我的,这时我伤心透了……
现在应了古代的一句话:“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升格后
上文其实有很好的素材,调整写作结构,转换叙述角度,凝练倾诉语言,该是篇好文章。
伤心一刻 汉德森
你总是在我每天放学回家必经的那条路上,守候着我的到来。你我相见的那一刻,皆大欢喜,你上蹦下跳,奔我而来;我则亲昵地唤着你的小名,抚摩着你可爱的脑袋。小学三年级以来,从你降临到我们的家庭起,你每天一直如此。
嘟嘟,你是这个家庭中尽心尽责的一员。家里还有个成员可没你勤快,那只黑猫,我们喊他胖胖的那个。它从来不知道,它的使命是逮可恶的老鼠。即使碰上一只比它还懒惰的老鼠,这个笨猫还是让它逃之夭夭。你却毫无怨言地担当起逮耗子的责任。大人们喜欢你,也是这个原因吧。
你比谁都爱干净,给你洗澡时,你欢乐地舔着我的手。冲去你身上的泡泡,你俨然美人出浴般雍容华贵。你也特懂得如何面对这个人流熙攘的世界。在一次险酿惨祸的事故中,看到你安然无恙地从车底下钻出来,我方破涕为笑,却又忍不住地责怪你的鲁莽。从此,你成了交通规则最忠实的遵守者,你懂得了为那些奔流着的披着铁盔甲的家伙让行。
可是,大人们的心怀叵测,还是无情地终结了我们俩快乐的时光。
那天,你没能按时赴约在我们相会无数次的路口,我怎么也等不到你蹦跳的身影。不祥的预感笼罩在我的心头。
奶奶怕我伤心,轻描淡写地说,也许被人偷了去了。可是,他们显然没销毁残忍的证据。墙上挂着的分明是你未寒的尸骨。嘟嘟,你已经无法看到,你的尸骨上面还滴着你未流干的鲜血。那一刻,我的世界轰然倒塌。我知道了一个阴谋,从你踏入我们家门的那一刻起,你就生活在一个阴谋中,却毫不察觉。你为这个家带来无数的欢声笑语,却没人领情,你注定成为他们盘中的美餐。他们用吃剩的残羹冷炙,换取了你的性命,湮灭了我梦幻般的童年。你是我的挚友,在他们眼中,你不过是几块狗肉的组合而已。
你我都被一个阴谋欺骗,毫不察觉。
我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我不顾一切的哭号,是不是能够打动大人们的一丝恻隐之心。我只知道,你的尸骨刹那间让我明白了很多。“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宽恕幼小的我还没有保护你的坚强的臂膀。也请你允许我代表家人向你谢罪吧,如果有来生,我不会让你受一点点伤。
嘟嘟,安息吧,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学习提醒:
1.前文和后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何不同?
2.前文和后文,在人称角度上有何不同?
3.前文和后文,在“一刻”的主题渲染上有何不同?
4.比对前文和后文的语言细节,有哪些不同?
佳作一篇:
想起若干年前同学的一篇文章,很精巧的一篇,与上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成为诠释类似文章的“模型”,更可以为同学们所借鉴。
伤 周巧玲
初次见你,是在夜里。我打开房门的一刹那,你仓皇遁去。我“啊”地尖叫起来,一定吓坏了你。我们在彼此自造的恐惧里仓皇。
夜色很好。我看见你轻灵地跳上邻居家的屋脊,然后陷入夜色之中。看清你之后,我不怕了。我看见一只胖猫。
大人们都很讨厌你,因为你曾经偷过他们的鱼或其他食品。你一定不会忘记你偷吃过我妈妈一块煮熟的猪肝吧。为此爸爸特地为你准备了一些砖块,就在我家阳台的左角处。当心呀!
下雪了。清晨我打开房门,两行清晰的足印从邻家的屋脊上一直绵亘到我家的阳台上。这么冷的天,你出来干吗?昨夜我的屋里没有你要找的食物啊。该不会来伴我孤灯夜读的背影?傻啊,你!你的小脚印很俊巧,梅花瓣般嵌在雪地里。只是我没有仓颉造字的灵感,最多不过把它们临摹下来。下次再见你的时候,我要教你一招工夫:踏雪无痕。嘘,那是金庸前辈的绝招之一,可是秘不外传的呦!
屋后是一片树林。高高的水杉本来挺茂密的,可是这些水杉树现在已不能称之为林了。我知道那是你的家。树上有鸟儿在婉转歌唱,叽叽叽喳喳喳。请告诉我你的朋友在唱些什么,虽然我没有时间去那儿玩耍,可是我知道那里有一只野猫和它的鸟朋友在生活。人类的世界很大,可这个空间很拥挤。请不要再砍伐那些水杉树!而你,守卫着你的家园和朋友。总有一天,我会带着鱼儿来拜访你。等着我啊。
我忽然转身去拿我的鱼片,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出来,你已经走了。
从此我的脑海中便留下了你那两只眼睛的记忆。多明亮啊,就像天边的星星。深邃的目光里闪动着你的柔情。我恍然明白,你其实正是看到我屋中的灯光才循迹而至的。你需要光明和温暖。你想要一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你受惊吓的时候,才不会害怕。你这渴望爱的小生灵,祝你平安!
由于你的不辞而别,每一次想到你,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转换叙述视角打造创新作文 篇4
常见的叙述视角有两种, 即全知叙述视角和限制叙述视角。全知叙述视角没有固定观察位置, 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能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述, 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客观性、可信性, 拥有透视人物内心活动的特权。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容易损害作品的逼真性和戏剧性。限制叙述视角, 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 人物不知道的事, 叙述者无权叙说。其优点恰好是全知叙述的缺点, 能使故事悬念迭起, 有如侦破案件给人的感觉。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现当代传统经典作品大都采用的是全知叙述视角。受其影响, 学生在写作时运用全知叙述视角多, 而运用限制视角很少。
人们审美习惯“喜新厌旧”, 同一视角的写作看得多了, 自然会有审美疲劳。换一个角度效果就会大为不同, 即便是同一庐山, 视角不同也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写作时巧妙地选择叙述视角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中外文坛上涌现出很多因叙述视角独特而流传的名篇。例如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就通过主人公变成一只甲壳虫的经历来探讨人的存在之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鲁迅借狂人的眼睛看出我们所谓的正常现实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其深刻尖锐无与伦比;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 是阿来从傻子少爷的叙述视角, 以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康巴藏族土司制度崩溃前夕的景象,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傻子却是一个大智若愚、充满智慧又极其冷漠自私残酷的人物形象。这些小说之所以引人深思、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与作者所选取的巧妙的叙述视角有直接关系。另外, 童话、寓言、科幻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 也许是因为采用了以孩子、动物、科学等限制叙述视角, 勾画出一个个光明美好、充满童趣和奇异色彩的单纯而理想的世界。这启示我们, 要写出新意, 写出丰满、富有立体感的人物, 转换叙述视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上我和学生一起用叙述视角的理论进行了写作训练:把用全知视角讲述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作视角转换, 用限制视角重新叙述。转换为限制视角后有两种写法, 即乌鸦的视角和狐狸的视角。
有个学生以狐狸的叙述视角改写成这样一个富有新意的故事: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 这年头, 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 饿得头发晕。这时, 听到头顶上有响声, 我抬头一看, 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 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 足足有三两重。好, 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 怎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 好, 想起来了, 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 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 你今天可真漂亮, 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 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 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 我想, 这只乌鸦, 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 我心急如火, 心想还不快想办法, 肉就要被她吃光了。一计不成我又生一计, 假装要走的样子, 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 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 看见她终于急了, 只听“哇”的一声, 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 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还有学生从乌鸦的视角来写:
一天, 我偷来一块肉, 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 这时, 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 老是骗人, 看样子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 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 馋得直流口水, 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 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 你今天可真漂亮, 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 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是要引诱我张嘴, 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 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 狐狸看见我没理他, 拔腿就走, 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 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 我想, 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 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 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 这样一来, 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 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 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 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 可用三种视角叙述。原故事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 旨在讽喻那些爱慕虚荣、喜好拍马的人总会吃上虚荣的苦头。换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 中心就成了狐狸的经验总结, 表现了它的自豪和智慧。转以乌鸦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 中心成了乌鸦的自我反思, 表现了它的无限悔恨。故事内容相似, 叙述视角不同, 最终的效果也就大大不同。
高考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分析 篇5
一、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就是叙述者既是叙述故事的人,同时又是故事里的角色。这种叙述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个叙述者具有双重身份,他既可以直接参与事件进程,又可以跳出作品环境而从旁予以描述或评介,从而使叙述显得更逼真、可信或亲切,也更易于理解。二是由于叙述者受其角色身份的限制,不可能叙述角色无法知晓的内容。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文本中的“我”不是作者,而有些同学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那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就是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这通常被称作“全知全能”的叙述。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任何一个人、事件或领域中挖掘,可以在任何一种时间和空间中上下优游。在这种叙事视角中,叙述者享有充分的、甚至是无限的自由度。这种叙述视角,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的情节发展,而且还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一清二楚;甚至对故事里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这种叙述视角的不足之处,就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隔膜,作者总是把读者排斥在小说的外面,而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作者好像是在与读者谈心似的。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真题回放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是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2011年浙江高考卷)
(本文有修改)
问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
分析:本题考查作品的叙述视角、人称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的能力。小说叙述角度主要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这两种。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阅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能够准确识别作品是运用了哪种视角和人称。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有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无限。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此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但是故事的主体部分只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这一点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此外,叙述视角的作用还可以从行文构思上考虑:让构思新颖独特,是全文的线索等。
参考答案:第三人称。效果: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论《尘埃落定》的叙述视角 篇6
一、傻子视角
“我”的傻实际是人物的身份定位。“我”是麦其土司的第二个儿子, 而因为“我“是傻子, 就失去了继承王位的可能, 我的生存权得到了保障。在这勾心斗角的权力场中, 以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并且还没有人会侵犯“我”。这样, 没有生存危机使“我”担任叙述者成为可能。其次, 也是对叙述者恰当的特性定位。在土司制度必然走向崩溃的特殊历史环境中, 一个按照常规眼光视为正常的人几乎是不可能见证这一丰富复杂的历史全貌的, 因而, 必须对叙述者进行特殊处理, 以使其更具客观性。因为“傻”, 有利于生存;因为“傻”, 其生存状态更为自由, 他可以任意活动于这个社会的任一阶层、群体、场合;因为“傻”, 他对生活的律条、禁忌都不在意, 进而可以把作家对所有人生存状态的高度同情体现在其无知甚至冷漠的生活表象之下。
二、智者视角
《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我”是个傻子, 但是许多的行为都展现出了一系列的智慧之举。“我”的智慧是没有人知道的, 并且这些都是在事情发生过后人们才发现“我”的聪明的。“我”的种种行为屡次被现实证明为“聪明”。“我”的智慧源于自身的自然本性, 未加任何意志判断和功利选择, 所以在面对一些重大事情时有着独特的非理性的敏感和直觉, 正如“我”的名言“该怎样干就怎样干”。对于权力、财富等世俗所看中的东西既不强力追求亦不拒绝人性欲求。
“傻子”还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那样, 思考一些哲学家才思考的问题:“即使是奴隶, 有时也有权更被宠爱一点, 对于一个统治者, 这可以算是一个真理。”在有一段时间里, 他甚至每天都要问自己一两个问题才能清醒过来, 他问的是:“我在哪里?”“我是谁?”这就更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哲学家的思维了。
三、多重视角重叠
不同的叙述视角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选择好的叙事角度, 可以更方便利用小说中的人物眼睛, 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 并对叙事环境进行适当的描写。文中的主人公是“傻子”二少爷, 在感知世界时往往缺乏理智的参与和过滤, 他所描述的世界便呈现出良莠不分的、幻象与现实相互混杂的状态。他只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理解、感受并表述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件, 而对他所处时代的遭遇并不关心, 因此, 他所叙述的时代历史背景就是模糊不清的, 这就造成了文本叙事声音大语境的不可靠。严格来讲, 文本应属于第一人称限制性视角。然而, 在许多的地方又表现出全知叙述。“傻子”二少爷“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空在叙述, 限制性视角通过傻子视角过渡到全知全能视角, 使一个“傻子”“我”的“不可靠”叙述具有了一定的真实性。第一人称的限制视角缩短了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使文本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并且造成一定悬念推进情节发展;而全知视角又让我们跟随叙事者了解人物的利己主义和恶劣的虚伪的内心, 了解故事的真相, 清楚情节的来龙去脉, 更好地传达出作品的主要意旨, 让读者获得一种新奇的心理体验。
摘要:《尘埃落定》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上的成功。以“傻子”二少爷作为主要的叙述者, 其各种行为展现出了一系列的傻相, 而又在各种傻相中包涵了诸多智者因素, 其间将二者完美的融合, 展现出了小说在叙述视角上的特殊性。通过对视角上的分析, 可以让我们在评价小说时更具客观性。
关键词:《尘埃落定》,叙述,傻子二少爷
参考文献
[1]阿来.尘埃落定[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2]张宝山.作家阿来:从藏家山寨走来人物[C].人物代表风采, 2009:149
浅议《儒林外史》的叙述视角 篇7
选择好叙事视角, 对于小说创作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正如摄影师拍摄对于同一题材, 他可以来回移动, 从各种角度拍摄;他也可以站定下来, 从某一特定角度作有限的移动。小说创作也是如此, 对于同一题材, 叙事视角选择的不同, 可以塑造不同的人物, 并表现不同的意蕴。例如, 《儒林外史》第二回中, 薛家集居民想请周进来教村里的孩童。先通过夏总甲之口引出周进, 称赞他教的如何好, 只有三个年头就让学生中了学, 如何本事。过了几天, 当周进亲自来到薛家集, 又从众人视角中来写周进“众看周进时, 头戴一顶旧毡帽, 身穿元色绸旧直裰, 那左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 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 黑瘦面皮, 花白胡子。”
同一人物在两次不同的人物视角中出场, 耳闻与眼见的差别竟如此巨大, 活化了人物, 增强了讽刺力度, 由此可见, 视角的精心安排, 起到了创造性的审美效应。
赵毅衡认为“叙述角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叙述者自我限制的门[2]”。从大的方面看叙事视角可以分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两种。全知视角是可以从各种角度拍摄的摄影师, 而限知视角是在某个特定角度拍摄的摄影师。
首先, 《儒林外史》采用的是全知式视角, 这是我国古代小说中常用的传统叙事视角。如《儒林外史》第三回:
“来到集上, 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 散着头发, 满脸污泥, 鞋都跑掉了一只, 兀自拍着掌, 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眼前, 说道:“该死的畜生, 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 忍不住地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 心里到底还是怕的, 那手早颤起来, 不敢打到第二下。”
全知视角的视点不断转移, 先写了病态中的范进, 再写凶神似的胡屠户的动作语言, 再转到众人和邻居, 后进入胡屠户的内心, 由一个“颤”字表现他的内心世界, 真实而生动。再看第四回:
“胡老爹上不得后盘, 只好在厨房里, 或女儿房里, 帮着量白布, 称肉, 乱窜”乱帘是一形容词十动词形式, 指没目的, 不合常理的慌忙走动。用在这里, 写活了胡屠户虽然上不得后盘, 却急于炫耀自己的内心世界, 将他卑劣庸俗的灵魂, 彻底翻了出来。这里, 叙述者如隐身人一样, 用全知视角追踪人物可以大模大样走进人物心灵深处, 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
其次, 《儒林外史》采用的是限知式视角, 视角的限知是《儒林外史》叙事方式中的亮笔, 不管视角的承担者是全知全能式的说书人叙事者, 还是作品人物叙事者, 都存在这权利自限的问题, 而自限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客观真实, 所以一部叙事作品中, 权利自限的大小决定了作品客观真实的程度, 自限越多, 给读者的真实感越强。限知视角锁定的对象, 带着作品人物个人的色彩。如第三回中, 周进作为主考官, 坐在堂上, 那纷纷进来的考生在他眼中是“也有小的, 也有老的, 仪表端正的, 獐头鼠目的, 衣冠齐楚的, 蓝缕破烂的”
可见, 这些考生丝毫没引起他的重视, 他只是暗记下他们是老是少, 穿的是好是坏, 而范进在周进的眼中却极为不同, 周进不仅仔细观察他外貌“面黄肌瘦, 花白胡须, 头上戴一顶破毡帽”, 还看他的衣着“麻布直裰”, 打量他的神态“乞乞缩缩”, 还询问他今年多少年纪了, 考过多少回了, 为何总不进学”, 对他可谓是非常之注意, 这是因为范进身上带有浓厚的周进色彩, 而且在周进眼中范进就是过去的自己, 体现出了“以我观物, 放纫背着我之色彩”, 于是周进在看范进卷子时用心用意, 虽看了一遍不喜他的文字, 但一会儿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尚有一线之明, 也可怜他苦志。”由此可见, 周进对范进可谓是格外开恩, 格外的照顾, 想方设法说服自己给他机会进学。而范进竟是凭着身上有学道周进的色彩而步步高升了。
在《儒林外史》中用限知叙事视角叙写其他人物的活动与谈话, 可以使读者从所述信息中自由思索, 从而体会出深层韵味, 比如在第一回中, 从王冕的视角大段地写王惠三人的行为语言:
“只见远远一个夯汉, 挑了一担食盆来, 手里提着一瓶酒, 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那边走过三个人来……手摇白纸扇, 缓步而来……那胖子开口道……那瘦子道……那胡子说道……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
从表面看来, 这段是写王惠三人在树阴下谈话, 但仔细思索深层韵味, 这一段的主心人物是还未出场的危素, 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三人之口来写出危素的地位与声望, 为下面王冕拒绝他作一铺垫。可想而知, 危素有皇上器重, 众多官宦乡绅都极为巴结讨好他, 但王冕却特立他行, 避之推之, 由此显现王冕高洁的人格, 这一例子也刚好体现出了全知叙事视角不具备的优点, 那就是限知叙事给读者留有想象与思索的空间。它变限知这个弱点为长处, 不断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让他们从表层叙述中能进一步挖掘, 以得到更深层的信息或是某种独特意蕴。
《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巨大成就, 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相比, 在叙事方式上突破了传统的说书人全知叙事, 把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结合起来, 首次大幅度地采用限知叙事, 将视角聚焦于作品人物身上, 灵活运用参与故事者的限知叙事, 把作品写的更加真实, 人物性格也更为鲜明, 获得叙事艺术中较突出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 1997, (12) .
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 篇8
叙事视角是构建一个文本内容的前提条件, 是叙述者怎样讲故事的角度。对读者来说, 叙事视角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的眼光, 也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时赖以凭借的工具。顾名思义, 新闻报道叙事视角的含义从此可以看出, 新闻报道叙事视角是指记者写新闻内容时所考虑的角度问题, 怎么写新闻内容, 叙述时观察新闻内容的角度。视角是记者和新闻的心灵结合点, 是指记者把他体验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基本角度, 在新闻写作中尤为重要, 记者必须精心选择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决定某一个事实, 因此, 可以说叙述视角在叙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尤其在新闻报道中叙述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 会有不同的结果, 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会变成几个不同的事实。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叙述视角决定新闻事实, 记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 结果所叙述的事实不同, 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的事物也有所不同。新闻记者想要写好一则新闻, 那么必须精心选择叙述视角, 因为叙述视角决定新闻的客观事实, 决定在新闻世界里的地位。
二、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种类
(一) 全知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全知视角, 顾名思义就是指记者全部知道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是记者利用传统的叙事角度, 对于他体验到的世界万物无所不知, 记者能说出对事物的任何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其他任何人无从得知, 只有叙述者知道一切。叙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记者熟悉人物内心的感情、思想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叙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论。全知视角的叙述者了解现在、过去和将来, 还能同时了解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几件事情, 所以说全知视角的叙述者对叙述的内容无所不知。
(二) 限制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限制叙述视角又分为外聚焦和内聚焦。外聚焦叙事视角从非人格化的视角来叙述人物真实的情况, 但是叙述者的叙述只限于对人物外部言行, 不对人物内省进行任何叙述。外聚焦视角的叙述者叙述从来不露声色, 对人物的叙述只追求一种客观的模仿效果。外聚焦与全知视角有所不同, 不能对人物做内心的分析和评论, 像一架摄影机一样, 只追求达到戏剧化的显示。内聚焦与外聚焦都同样具有叙述的真实性, 从新闻中的人物视角来展开叙述, 叙述只限于叙述者的视域, 只能对自己的所感所想和所见所闻进行叙述, 不能分析和评判别人的内心世界。内聚焦叙述视角中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样多, 但是人物没找到对某一事件的解释之前, 叙述者不能给读者提供。
(三) 纯客观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顾名思义, 纯客观叙述视角的叙述是指记者只能叙述自身的所见所闻, 只能叙述人物的外部言行, 不能直接分析和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更不能评价事件和人物。
三、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概述
(一) 记者首先选好叙述视角
上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了三种叙述视角类型, 写一则新闻之前, 新闻记者必须考虑应该选择哪一个视角方法。叙述视角的选择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描写和叙述的内容是否都写出来, 是否可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等等因素。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准确、客观和真实, 因此, 新闻记者将新闻与文学作品相区别, 注意新闻叙事与文学作品叙事的不同之处, 必须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准确。
(二) 全知视角的叙述艺术
全知视角的叙述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除了要求记者述评的言论体的新闻文本外,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分析和评价事件和人物。
全知叙述视角提倡的是新闻报道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 记者千万别介入人物的内心, 新闻中准确、真实地叙述客观的事实。
2. 记者应该主动放弃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全知视角的最大特点就是记者有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但是记者进行采访时应该避免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否则对被采访者产生不利影响。总之, 全知叙述视角必须注意叙述的客观性, 不能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
总之, 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选择决定新闻的事实内容, 影响新闻的表达和审美效果, 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上文所提到的三种新闻叙述视角有效丰富了新闻叙述的表现手段, 在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中记者必须掌握好新闻叙述视角的艺术, 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指记者讲述新闻内容的角度, 对一则新闻报道选择适合的叙事视角极其重要, 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决定新闻报道在新闻世界里的独特地位的高低。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新闻媒体世界竞争愈来愈激烈, 与此同时, 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 对新闻记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此, 怎么写新闻报道已经变成记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对于现代新闻记者怎么写新闻比写什么更显得重要。因此, 新闻记者必须掌握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对叙事视角进行精心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新闻世界里独家新闻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叙事视角的含义, 探讨其特点, 指出相关新闻报道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报道,叙事视角,选择艺术
参考文献
[1]张松.简论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2) .
叙述视角 篇9
小说“以小见大”, 将深刻的主题隐藏于看似寻常的小片段中, 离不开海明威独特的叙述视角的选用。“在强大的现实环境面前, 人物是那样的孤独和渺小, 种种不尽人意而又无法改变的环境, 像梦魔一样束缚和压抑着人物的思想和性格。”①小说《桥边的老人》正是把叙述的目光定格在这样的小人物身上, 通过逃亡中的那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的故事, 展现战争造成的悲剧。这样的悲剧, 仅仅只是千千万万个悲剧中的一个。这些无辜卷进战争漩涡的小人物, 因为他们弱小, 所以往往成为战争中最悲惨的受难者;因为他们弱小, 所以往往成为战争史册中最容易忽视的存在。他们的生命往往淡出史学家的视野, 在英雄的赫赫威名之下寂静无言。是海明威, 是他, 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们———那些在浩瀚历史画卷中被遗忘的小人物, 他们不懂政治, 他们没有野心, 他们不舍自己的故土家人, 他们奢望平凡的幸福。然而, 战争的炮火一旦点燃, 他们就不得不背井离乡, 颠沛流离, 甚至悲惨地死去, 手无寸铁的他们, 能逃多远?十里, 五十里, 一百里?两个平凡的人, 一段平常的对话, 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看待战争的视角, 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对于战争的思考。
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 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使得故事的叙述更亲切, 更真实, 从而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一位老人, 坐在桥边, 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了, 走不动了。②”等这位侦察兵执行完侦察任务返回时, “车辆已经不多了, 行人也稀稀落落, 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③”。正是老人的“一动也不动”, 引起了这位侦察兵的注意, 才有了后来两个的对话。选取有限视角作为叙述的角度, 完全凭借故事中人物的眼睛显示小说中的世界, 走进小说里的情节, 走近小说里的人物。这样的叙述角度有利于隐藏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利于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参与到故事的叙述中来。《桥边的老人》正是选取了有限视角这一叙述角度, 将海明威对战争罪恶的揭露与控诉巧妙地隐藏在了士兵和老人关于“家”“动物”“政治”的一段看似寻常的对话中;正是选取了有限视角这一叙述角度, 才使得《桥边的老人》“冰山之下”那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 但是读者也能感觉到。选取有限视角作为叙述的角度, 成就了海明威独有的“电报体”创作风格。读这样的小说, 越是用心咀嚼, 越能读出小说的深刻内涵。
茨维坦·托多洛夫说:“视角的重要性应属小说创作技巧的首位。在文学中我们从来不曾和原始的未曾处理的事件打交道。我们所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视角便产生两个不同的事实。事物的各个方面都由时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视角所决定。”④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片段, 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 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 有意遮蔽了他的创作意图。通过“显示”的手法, 含蓄收敛地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 对战争的控诉, 和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这一深刻的主题。由此可见, 选取恰当的叙述视角, 才能更好地呈现创作的意图, 才能更好地承载写作的意义。
摘要:《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是海明威众多战争题材小说中视角比较独特的一个短篇。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片段, 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 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 有意遮蔽了他的创作意图。通过“显示”的手法, 含蓄收敛地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 对战争的控诉, 和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这一深刻的主题。
关键词:海明威,战争,老人,叙述视角,写作意义
参考文献
①胡亚敏:《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②③宗白:《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年版.
叙述视角 篇10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叙述视角 《野草在歌唱》
多丽丝·莱辛可以称得上是英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处女作小说《野草在歌唱》主要讲述了非洲南部的生活现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多丽丝·莱辛在五岁的时候(1924年)被带到了现在的津巴布韦,一直到三十岁以后才离开,所以非洲南部的生活占据了她生活回忆中的绝大部分。在全世界的人们对非洲南部甚至整个非洲还不是太了解或者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的时候,莱辛就已经开始带领我们去了解那里的真实世界了。小说《野草在歌唱》自从1950年发表以后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小说讲述了黑人摩西将自己的白人女主人玛丽给杀死的故事,通过对女主人公玛丽悲惨命运的描述,传递出了在殖民地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现象,对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夫妻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再现。下面我们将从小说叙事学的理论出发,对小说中的叙述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有关小说叙述视角的相关理论概述
在谈论小说“叙述视角”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来理解“叙述者”这个概念,叙述者一般指的就是故事的讲述人,这和小说的写作视角有着密切的关系。申丹曾经指出,叙述视角就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视角,叙事的行为主要是由叙述者发出的,在小说中由不同的人物观察和感知事件就构成了不同的故事叙述视角。在著作《叙述话语》中,叙事学家热奈特就曾经指出用“聚焦”这个概念来对不同的叙述视角进行区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第一,“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固定观察角度的全知叙述;第二,“内聚焦”,其特点为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第三,“外聚焦”,即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的言行,不透视人物的内心。本文将在此叙述模式的区分方法对小说中的不同叙述主题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
小说《野草在歌唱》中的“叙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叙述者对于到底读者是谁并不清楚,可是最终还是完成了信息的传递。在不能确定叙述者身份的前提下,叙述者就变成了一个语言学范畴的主语,因为叙述者是通过语言来完成自己信息传递的功能。在小说《野草在歌唱》中,叙述者抑或置身事外,抑或用全知的叙述角度来讲述和观察这一切,有时候也让位给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讲述,小说中女主人公玛丽的观察和叙述就应该属于此种的聚焦。
二、叙述视角下对《野草在歌唱》的解读
(一)小说《野草在歌唱》中全知的叙述视角。小说刚开始部分,全知的叙述视角就将故事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恩泽西农场主之妻玛丽·特纳被别人发现死在了阳台上。这种倒叙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悬念。尽管全知叙述者知道全部发生在女主人公玛丽身上的事情,可是小说中的“人们”却是一无所知。在女主人公玛丽被自己的黑人奴仆杀死的消息被公布以后,叙述者凭借着自己全知的视角讲述了不同方面的反应和思想情绪。虽然看到报纸的人们无法判断女主人公玛丽遇害的事情是否属实,可是对于当地土著黑人的印象还是一如既往的片面和歧视,在他们的思维观念中,做坏事情就是当地土著黑人的权利,然而对于熟悉玛丽夫人的人来说,他们更多关心的并不是命案本身,而是这件事情深深刺痛了他们另外的一根神经——白人真的不应该活到这个份上,简直是丢尽了他们白人的颜面。小说的全知叙述者尽管是无所不知的,然而伴随着小说叙述的推移和小说关键人物的全部出场,小说全知叙述者不断让位给小说中的人物,从而完成叙述视角的转换,所以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完全替代了全知叙述者来对故事进行观察和感知。小说《野草在歌唱》共计有十一章,在小说的第一章,故事中的人物差不多都粉墨登场,这其中托尼·马其顿这个刚刚来到非洲南部土地上的英国年轻人加速了女主人公玛丽的死亡,长达几个星期的非洲之行彻底粉碎了他的淘金梦想和豪情壮志,当他亲眼看到女主人公玛丽和黑人奴仆摩西发生暧昧关系那一幕的时候,万分惊讶,“感觉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就好像是和野兽发生关系一样”,也正是因为女主公玛丽发现有人知道了自己和黑奴摩西之间不正常的关系以后,这才气急败坏地将摩西赶走了,这一举动也成为了玛丽被杀的直接导火索。至于迪克(玛丽的丈夫),人们对于他还是有几分同情,对于死者玛丽,人们更多的是鄙视和憎恶,因为女主人公玛丽被黑奴杀死的事实让他们这些白人感到了无比的耻辱。读者从叙述者那里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自私冷漠和虚伪的丑恶嘴脸,这一点读者主要是从小说次要人物白人农场主查理·斯莱特的身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从这个悲剧故事的开始到最后的结局,他就是特纳夫妇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环境的典型象征。”尽管玛丽的死在表面上看和他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可是此人算是并不擅长交往的特纳夫妇在白人群体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位了,最后几乎快要疯掉的迪克也是从他的手中被无情地夺走了命根子一样的土地,小说《野草在歌唱》中白人之间的斗争更像是一把杀人于无形之中的刀。
(二)小说《野草在歌唱》中叙述者视角和人物视角之间的转换。小说对女主人公玛丽死亡的叙述是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方式。在小说的第二章节中,叙述者将读者带领到了玛丽的童年生活之中,在这一章节中,读者几乎是与女主人公玛丽发出的任何话语声音同步,都是借助全职者的视角对玛丽所有的遭遇进行讲述:玛丽父亲酗酒如命,贫困潦倒,母亲体弱多病,含辛茹苦,这些都是玛丽童年生活中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尽管有着这样不幸的苦日子,可是玛丽还是熬了过来,玛丽读了书并且在城里找了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刚刚开始,然而好景不长,人们背后对她的议论纷纷使她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她已经是三十多岁的老处女了,青春的美好时光早已过去,她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可以结婚的人,很快,玛丽就找到了愿意娶她的人——迪克,于是他们一块来到了迪克所在的农场,玛丽的人生也从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小说中,叙述者主要将叙述视角定位在主要人物的固定式内聚焦上,这种模式最为常见,当玛丽来到新家——迪克农场“铁皮小屋”的时候,“他望了望四周,只感觉树林之中有一股阴冷之气存在,树林那边的山谷被笼罩在了一股雪白的寒气之中,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周围的气氛和环境已经让玛丽感觉到了一些恐惧,这也似乎预示着玛丽人生悲剧的到来。
迪克虽然表面上是一个白人农场主,可是他却是一位十足的穷白人,生性胆小,做事虎头蛇尾,在经营和管理农场上就是一位失败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玛丽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尽管她试图改变这一切,可是一切努力都是于事无补的,从前阳光灿烂的生活已经变成了神话,现在她只有彷徨失措,孤独无助。倘若说来自生活的艰辛和精神上的折磨是导致玛丽死亡的根本原因,那么黑奴摩西的到来就是导致玛丽死亡的直接原因。小说第七章,摩西才出现,当玛丽用鞭子打到这个“偷懒”的人时,这是玛丽和摩西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可是当摩西用男仆的身份面对玛丽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直接导致了玛丽的死亡。小说中玛丽和摩西的语言交流并不是很多,叙述者更像是用一种客观的视角对其进行叙述,这和摩西的黑奴身份有着密切的关联,小说结尾处更是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和仇视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讲述和刻画。
三、结语
《野草在歌唱》之所以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和小说鲜明深刻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让读者可以正视那些存在于西方世界的真实历史,重新对这个社会中的文明和野蛮,黑暗和光明进行审视。小说中客观性的讲述和叙述视角的转换让小说的讲述更加具有吸引力,加深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多丽丝·莱辛,一蕾译.野草在歌唱[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宋金玲.从后殖民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之《野草在歌唱》[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剧作者的叙述视角与戏剧性 篇11
剧作者赋予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和背景故事,实际是对人物的未来进行了限制,这种限制包括言语、行为,甚至结局和命运。这样做一方面符合了观众的审美取向,另一方面提供了独特的叙述视角以期建立典型的人物和故事,达到实现剧作者情感和思想表达的目的。例如在《禁闭》中,艾斯黛儿、伊内丝和加尔萨之所以成为“他人的地狱”是因为他们都企图征服他人的意识,最终没有成功导致的,萨特认为,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他人就成为了你的地狱,由于三者在出发点上的不同,使得三人不能相互理解,那么三人之间的矛盾就愈发的激化。在萨特所提供的极限境遇下,人物的毁灭往往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生或死的两难选择让人物不能逃避选择,胆小鬼、色情狂和同性恋的三角关系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之间在一开始便潜藏着冲突,当一方做出选择的时候,冲突的连锁反应就形成了,更由于他们三者之间不可变化的自我本质使得伊内丝、艾斯黛儿和加尔萨都无法解决矛盾,最终使得矛盾一步一步加剧直至走向毁灭。这样的结果也是萨特希望看到的,最为一个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希望通过他的戏剧来唤醒人们正确认识自己,进行高尚积极的自我选择,摆脱地狱。
以作者的代言人形式出现的角色或者以外在第三者形式出现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看,似乎是权威客观的,但实际上这种角色或以旁白的形式或以独白的形式代表着作者,也代表了作者的态度,剧作家之所以设立这样一个角色是为形成引导作用,引导观众认同作者的观点,从而产生戏剧的意义。文艺复兴之前的戏剧中,古希腊时期戏剧中的歌队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在对“神”的行为的“摹仿”过程中,通过歌队对神光辉事迹的歌颂从侧面展现神的伟大,达到祭祀的目的,另外一个角度看,当戏剧彻底脱离祭祀活动后,歌队的作用便成了对故事中角色的补充,通过歌队的叙述来升华角色,或者达到回述前史的目的,而回述前史同样是戏剧性产生的一个方式之一。这种引导也并非仅体现在这一个方面,也作用于戏剧性产生的其他方式中。例如布莱希特《高加索灰澜记》中的歌手对剧情的打断,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讲解”和“教导”,但这里更多的是为了形成差异。布莱希特认为戏剧的目的在于教育,在于促进社会变革,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便需要通过对“幻觉”的破除来激发观众的理性认识。而布莱希特所采用的间离手段除了表现在演员与角色的间离,对观众的间离,同样也表现在叙事人物的评论性间离当中,这里的叙事人除了叙述功能还有评论的功能。
以第三者形式出现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不对观众进行“干涉”的,这种情况的视角大多是“上帝的视角”。在普劳图斯的剧作《孪生兄弟》中,剧作者的视角以一种开场白的形式出现,一位叙述人以第三者的身份先向观众介绍了孪生兄弟的剧前故事。这种交代几乎是全知全能的,他的叙述视角超越了所有人物。除了交代故事背景之外,也没有做过多的阐述,因此认为,这种情况,是没有对观众的思考进行任何“干涉”的,而作用也多是以叙事为主,为了让观众知道其需要知道的故事背景而存在,从而达到使整个戏剧连贯完整的作用。这种方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一些改变,例如在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当中,观众获得的视角超越了剧中人物的视角,但不是通过开场白的方式,而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获得,使得观众可以在这种优势视角中坦然的欣赏那些滑稽可笑的情节。因此剧作者为受众提供的视角有多种方式,可以是人物的独白、旁白,也可能是开场白,亦或是隐含在剧中人物的视角关系结构当中,而无论是哪种方式,尽量隐蔽作者意图的介入是对权威性的放弃,并不对观众的思考进行控制或者引导。
摘要:剧作者由于其创作的自由性和目的性,可以在作品中提供多种不同方式的叙述视角,而戏剧作为一个复杂的艺术过程,它不仅包括剧本的创作,也包括剧目的演出和受众的观赏等几个方面,因此这种视角的差异和组合作用在戏剧活动中便产生了戏剧性。本文将剧作者提供的视角分为三种情况,并说明这三种情况所带来的戏剧性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