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工作策略

2024-07-24

群文工作策略(精选5篇)

群文工作策略 篇1

什么是群文阅读? 它包含四个方面。 包括课文的阅读,群文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以及群书的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是实现从一篇课文到一“ 群”文章的教学。 其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 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 它的背后, 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它能改变课堂教与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阅读方式以及提高阅读能力。

“ 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把文章放在一起,有何意图。 选怎样的文章组成“ 群”,无疑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品味与阅读教育理念。 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意义是“ 显而易见”的,篇幅是有限制的,语言也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 教材体” 文章,而“ 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选文应该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在群文阅读中,文章组合的线索更加多角度、多面向。我认为可以把群文分为以下三大类来构建。

一、以思维冲突为线索进行构建

当老师把自己选择的群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首先得让学生有往下读的强烈欲望;读完以后,他们又有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 我认为,以思维冲突为线索,应该成为群文组合最为重要的线索。

1.不同的生活经历,引发思维冲突

四年级上册《 乌塔》 一文讲的是:14岁的小女孩乌塔用自己的钱一个人游遍欧洲。 老师请学生交流:乌塔这样做好不好?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不做表态,随后出示一组“ 中外孩子差异”的文章。 在思想的碰撞下,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乌塔之所以可以出远门,是因为中外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模式不同。 由此,学生对自己成长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2.不同的思考方式,引发思维冲突

在《 愚公移山》 群文阅读中,我们把两个版本的“ 愚公移山”放在了一起,中国版的“ 愚公移山”就是一点点把这个山搬掉,而美国版的“ 愚公移山”就是干脆我自己搬了家好了。 我搬了家这座山就不在我面前啦。两种中西不同的思考方式。把这两个思考方式放在一起,就是一种认知的冲突。 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你会赞成哪个思考的角度? 这就是群文所带来的思考的魅力。

3.不同的故事版本,促进思维发展

新生代语文教师郭初阳对伊索寓言《 狼来了》 的教学颇有智慧。《 狼来了》 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郭初阳将原故事作为1.0版, 然后,又创作了2.0版、3.0版。

郭初阳首先和学生分享了《 开玩笑的牧人》《 说真话的牧人》 和 《 发出声音的牧人》 这3个版本的寓言故事“ 狼来了”,分别提取了这3个版本故事的不同寓意,之后的讨论高潮则主要集中在《 发出声音的牧人》 上。这堂课从三个故事出发,一路引导提升,最终围绕着“ 迫使一种意见不能发表是‘ 特殊罪恶’”而展开。 郭初阳尝试通过多种角度的相关资源和视频,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 话语权自由”、剥夺了“ 话语权自由”意味着什么。 新生代语文教师郭初阳关于“ 自由”话题的儿童哲学课,用隐喻的方式集中探讨了“ 话语权自由”。 他让《 狼来了》 这个流传中国近百年的近乎平庸的小故事有了新的诠释、新的生命、新的意义。

这一系列群文,不仅引发了儿童的思维冲突,而且促进了儿童的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

二、以文本多样性为线索进行构建

为了让学生获得比较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现行教材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到篇章的布局结构都过分注重模仿性和迁移性。 如,写景的文章常常以方位为序,说明文则用总分结构。 这样的编写, 好处是便于学生从读到写的模仿, 但却抹杀了文章的表达个性,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倦怠和审美疲劳。 因此,我们不妨为学生带来不同文体的文本,从多个角度解读某个事物。

1.同一事物,不同的体裁形式

我认为,教学三年级上册《 太阳》 说明文的时候,可以加入散文和诗歌体裁的描写太阳的文章,这样就能丰富文本的多样性,使学生的语言和认知得到发散和升华。

我们把“ 狼”为主要角色的寓言、童话、纪实动物故事放在一起,笨狼的可爱,沈石溪笔下母狼的伟大,《 小红帽》 中凶残的狼,学生自然会“ 比较”了,通过比较,学生就能从不同文本中了解不同体裁对狼的刻画。

2.同一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再来看一下, 课内的单元整组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三组文章主要是关于语言艺术,这组文章将《 晏子使楚》《 半截蜡烛》 选入教材,大家觉得很奇怪的是,《 晏子使楚》 是选自记叙版的,在同步阅读上选择的是剧本版的。 《 半截蜡烛》 人教版上是选用剧本版的,但是苏教版上是选自叙事版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文体组合在一起,专门来体会对话在叙事中的作用是什么,对话在推进故事情节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三、以主题的多元探究为线索进行构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倡导多元化的主题探究,才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迸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在的生命意识, 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1.同一主题,多民族的不同解读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课例。 这个课例是蒋军晶老师关于群文阅读上的第一堂课《 创世神话》 。 课上,他让学生读了7篇文章:一篇科普文《 关于宇宙大爆炸》 和六篇神话《 诸神创世》《 淤能棋吕岛》《 盘古开天地》《 始祖大梵天》《 阿胡拉·马兹达》《 巨人伊密尔》 。 这堂课包含着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 关于阅读的热身活动,选择学生最熟悉的《 盘古开天地》 这一篇熟悉的课文,引出两个阅读的角度。 第一个是神话的民族元素,他选择了几个不同的国家,不同风格的神话故事,发现各国家的神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第二个阅读的角度,是神话的共同角度。 这一次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

2.同一主题,多角度的性格剖析

五年级下册《 猴王出世》 中讲的是石猴是怎么出世的,表现它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我们还可以开发一个群文,孙悟空成长的警示。 这个孙悟空成长的警示我们可以从中观测孙悟空成长的关键时期,“ 蟠桃会大闹天宫”和“ 被压五指山”体现的是他性格中的弱点,“ 学艺”是体现他成功的优点这样一个要素,如果我把这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做一个群文,展现孙悟空的优点和缺点,这样丰满地认识一个人,这个群文就有意义。 到最后“ 三打白骨精” 他又是怎么成为一个正义的英雄。这组文章就是孙悟空成长的启示,群文阅读构建得非常好。

3.同一主题,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蒋军晶老师曾经编选过一组“ 友情诗”群文,总共5首诗歌: 《 我喜欢你》《 阿贵只有九岁》《 打过架那天的夕阳》《 等待》 和《 赠汪伦》 。 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5首诗歌? 因为《 赠汪伦》 是描写生离场面,《 阿贵只有九岁》 记叙的是死别情景,而《 打过架那天的夕阳》 倾诉了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的烦恼,《 等待》 则表达的是和朋友的情意相通。 也就是说,这五首诗不仅是在讲“ 友情”,而且从不同侧面讲述友情,这样的逻辑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 什么是朋友”,从而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对“ 友情”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 结构化”。

通过上面这些方法,进行结构化的群文组合,会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逻辑性,更有整体性,更有可阅读性。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群文阅读教学,给我们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开启了语文教改的另一扇窗。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数量,可谓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同时,它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提高鉴赏能力和文学底蕴,对文本进行归类组合、转变阅读的组织方式与学习方式。

关键词:群文阅读,构建群文,结构化组合

群文工作策略 篇2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集中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方式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确定主旨,给所学课文正确分类

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围绕主题选择好文章,或者将原有的文章加以正确分类。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教师就很难将原有的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这一点,其实教师稍加思考就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常见的就有从文章的写作内容、文章的人文内涵、作者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把文章分为不同主题。

1、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考虑确定主题

以事物为主题的,如“故事中的狐狸”、“千姿百态的荷花”群文教学;以时间为写作主题的,如“春天的儿童诗”的群文教学;以人物为写作主题的,如“老舍笔下的人物”;以事件为主题的送别诗等都是很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材料。

2、从文章的人文内涵角度考虑确定主题

以人物的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的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以爱心为主题的,如“人与动物和谐发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如“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这样的分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尝试。

3、从作者写作文章的表达方式确定主题

以文章体裁为主题,如“跌宕起伏的小说”、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写景美文”、“人物语言描写”等等。

二、重视呈现结构,増强群文组合的有机性

为了增强群文组合的有机性,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触类旁通、由浅入深、反复阅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触类旁通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类似的文章。如我们学习"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果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能增强群文组合的有机性,提升阅读质量。

由浅入深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浅显的文章,再读另一组较深的文章。如一位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反复阅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经过研讨之后,再重读这组文章。如台湾陈易志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先让每个小组各自阅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整理出本小组阅读文章中的角色、困难、结果等信息,写在便利贴上;再重新分组,新的小组里坐着读不同文章的学生,请他们把自己写的便利贴贴在海报上,重述自己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一节课时间内每个学生相当于读了六篇文章。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合理设计问题,让群文纵横交错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设计比较性问题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高佳利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读完《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四篇童话故事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2.设计迁移性问题

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于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3.设计冲突性问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为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四、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李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神变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49-01

初中语文教学正推行“群文阅读”,以量的积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呈现的是一组文章,文章之间有相关性,有的是作者相同的文章,有的是主题相同的文章,有的是感情相似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触类旁通,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一、以学生阅读为主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面对的阅读任务更重,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需要阅读更多的内容。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少问精讲,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

现行教材也比较符合“群文阅读”的要求,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都是写景散文,尤其是《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散文名篇,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首先略读感知文章的内容,然后精读语段的重点描写,而后整体感悟文章的妙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服务,做好引导。《春》一课,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去体验阅读的愉悦,感受春花、春草带来的勃勃生机,体会细细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如果教师运用教案上的解读方法把课文划分得支离破碎,那么就破环了《春》的美感。

学生的阅读感悟有多少,主要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如果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提示,帮助学生跨过“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点射状”推进为宜

“群文阅读”的方式较多,有“点射状推进”“分组递进式”和“举一反三”式等。“分组递进式”表现为一组一组呈现文章;“举三反一式”表现为先呈现一组文章,阅读之后再归纳阅读收获。这两种阅读方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整体把握阅读的内容。实践证明,对初中学生采取“点射状推进”阅读方式较为适宜。所谓“点射状推进”阅读方式,就是在阅读时选择相同主题的文章,先呈现一篇进行精读,再呈现一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新文章时模仿先前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程序。学生在阅读时有示范对象,有章可循。

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说明文,教师只要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本单元的“群文阅读”任务。既然是“点射状”推进,教师就要在本单元的课文中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阅读。《苏州园林》一文几乎涵盖了说明文的所有知识点,教师可以用本文作为阅读示范,为学生呈现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时重点分析说明方法,教师先给学生讲解说明方法的种类,如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找出这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教师示例讲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学生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基本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点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阅读本单元其余的文章《桥梁远景图》《洲际导弹自述》《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等课文,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多样化阅读为妙

“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文一读”的模式,学生有着较高的阅读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精心设计多种阅读方式,根据学生的阅读状况,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开设“阅读展示课”,把一组主题相似的文章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复述文章的大体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口头表达“读后感”,增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限时阅读,并在小组中排练、表演文章中的故事。经过“阅读展示”,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变成有形的内容,增加阅读乐趣。

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诗歌单元,诗歌阅读重在一个“读”字,教师要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可让学生在这一组诗歌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参加班级诗歌朗诵大赛。参与者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朗诵的语气、语调和节奏的把握。《我爱这土地》是直抒胸臆式的热烈的感情,《乡愁》要用深沉的语调抒发作者的思家爱国之情,《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种欢快昂扬的语调,《纸船》要读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比赛诵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群文阅读”比较适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点射状”的群文阅读方式为学生做好阅读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学会运用。“群文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使阅读教学发生结构性变革,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运用“群文”的共性特征,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群文工作策略 篇4

“ 单元整合” 作为“ 群文阅读” 最直接的一种形式, 能使师生通过阅读群文, 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从而改变语文教学“ 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 出现“ 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 多元拓展” 的递进式语文教学新局面, 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那么, “ 单元整合”式群文阅读到底“ 整”什么? 笔者就以人教版中高年级教材为例, 探讨一二。

一、“整”主题内容

鲜明的主题编排单元是人教版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 从精选课文到口语交际, 再到语文园地, 整个单元互有联系, 似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单元整合”首先就可以“ 整”主题内容。

如, 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 燕子》《 古诗两首》《 荷花》《 珍珠泉》 , 从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 教师可以带学生从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的来临,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整合本组课文, 重点在于让学生反复诵读, 积累文中优美句段, 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由此, 这一单元就可以以“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进行整合。

二、“整”表达方法

群文阅读, 既要理解内容, 体会感情, 还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 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 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 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单元整合”不仅要读到主题内容, 还要感悟内容背后的方法, “ 单元整合”可以“ 整”表达方法。

如, 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 《 白鹅》《 白公鹅》《 猫》《 母鸡》 , 前两篇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后两篇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在作家笔下, 高傲的白鹅, 性格古怪的猫, 慈爱尽职的母鸡, 无不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 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但是, 每一篇文章作家的语言风格不同, 表达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 教学这组课文时, 要让学生通过同题阅读, 使他们体会到:同样写动物, 观察角度不同, 心理体验不同, 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 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三、“整”文体特点

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有多种文体,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单元整合”可以把同一文体“ 整”起来, 让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阅读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

如, 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 《 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树》《 小木偶的故事》 , 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 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 “ 资料袋”、“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

在对本组课文进行整合教学时, 除了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语言外, 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通过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四、“整”读写结合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 单元导语逐步重视读写方法的指导, 将单元读与写有机整合起来, 既体现了教材根据儿童心理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意图, 又有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真正提高。

如, 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编排了四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说明文, 《 鲸》 和《 松鼠》 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 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新型玻璃》 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假如没有灰尘》 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

本组课文, 除了在单元导语中提到读写重点, 还在“ 口语交际”“ 习作”“ 交流平台”中具体提示了读写要求。 像这样的单元, 适合将单元读与写“ 整”起来,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并运用。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5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群文阅读指的是, 在单位时间内, 教师指导学生多阅读互相关联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拓展学会阅读,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数量, 以及学生在阅读多篇文章中的意义建构, 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一)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量。

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教师十分重视教材中课文的阅读。然而教材中的阅读远远不够。群文阅读的实行, 使得学生可以在一堂课中阅读五篇左右的文章。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有效提升, 拓宽阅读的覆盖面, 进而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二) 恰当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 每天都有新知识在这个时代诞生。想要获取更多知识, 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 就必须锻炼快速阅读。快速阅读作为一种技能, 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实现。而当前的语文教学, 依据教学计划, 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所需时间是两个课时, 略读课文也需花费两个课时。

(三) 丰富学生阅读。

语文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建议, 加强指导阅读方法, 让学生逐渐学会浏览、略读和精读, 对默读和朗读的重视得到提高。我国当前的阅读教学大多集中于某一节课的某一篇文章当中。花费大量时间有感情的朗读以及咬文嚼字, 这可以说是结合朗读和精读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精读固然有许多优点, 但群文阅读更容易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学生通过阅读多种风格的作品, 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式使阅读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可以不同程度的发展默读和略读, 为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以及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群文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 坚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不应立刻帮助解答, 要坚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指导学生自己查资料或是主动请教他人来解决问题。长期下去,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会有阶梯式的提高。

(二) 教师应学会巧妙组文。

小学语文教师能否成功组文, 关键因素就是小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意愿读下去。并且在学生读完之后, 是否有强烈意愿想要与人交流。如果读前有强烈意愿想读下去, 读后有强烈意愿与人交流, 就说明教师的组文很成功。反之, 就是失败的。

(三) 在教学中, 用文本多样性作为依据进行组文。

文章体裁是丰富多样的,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摒弃文章单一性, 指导学生阅读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文章。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泉水》一文时, 教师除让学生阅读文章之外, 可以额外添加描写泉水的绕口令或诗歌, 才使问题的多样性更加丰富, 进而学生的语言及认知都可以得到升华和发散, 同时表达了文章的个性, 避免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和阅读倦怠。

(四) 善于引导学生来加强群文阅读效果。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适当引导提问,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关注学生阅读的感悟和体验, 来提升群文阅读效果。同时教师应当设计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力, 培养学生快速高效的提取信息, 掌握多样阅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合理、及时的评价,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从而提升对学习的信心。

三、语言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要不断提高

语文教师若想顺利的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首先自身的文学底蕴和鉴赏能力都要达到一定水准。学生阅读的感悟和文章的选择是判断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唯一的标准。选好文章的前提是群文阅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结合教材, 同时也要结合课外读物, 针对相同议题, 选择多文本的阅读内容。这需要教师大量的进行阅读。只有达到相应的阅读量, 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同主题的文章, 能够在众多文章中找出适合小学生的文章。才能够凭借这些文章让学生提高文学底蕴和文学修养, 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甚至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 以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语文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阅读量之外, 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阅读时, 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尊重。在学生阅读之后, 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想或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的发言, 也不论发言是否合乎逻辑, 答案合乎常理与否, 教师都应该对小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 因为那是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语:群文阅读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教育的实践来引导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的阅读态度端正, 从中学到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阅读一旦产生兴趣, 就会对语文也产生兴趣, 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从而使小学生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宏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S1) :45-56

[2]唐先梅.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5) :78-88

[3]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J].语文学刊, 2012 (16) :67-78

上一篇:信号调理器下一篇:刑事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