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新闻(精选5篇)
卫生新闻 篇1
怎样培养新闻敏感?笔者结合近年来采写的几篇获得河南新闻奖等奖项的卫生题材的报道谈一下体会。
吃透精神, 融会贯通。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 最迅速、最广泛地同受众见面。所以, 卫生记者要提高新闻敏感性, 就必须深入学习卫生方针政策, 树立全局观念, 吃透有关精神。如果对全局有了相当的了解, 对政策把得准, 对精神吃得透, 就能融会贯通, 及时而明确地判断哪些该报道, 该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
近年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 其中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 在卫生报道中, 如果能吃透这些精神, 敏感地捕捉这些新闻线索, 就能写出好的卫生报道。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打造“惠民医院”的报道就是这样的案例。一次, 该院举办了对100名弱势群体免费手术的活动, 对于这样一条新闻线索, 应该如何报道?经过深入采访, 我们发现:多年来, 这家医院响亮地打出了“惠民医院”的牌子, 推行单病种限价、免费体检、开通新农合接诊服务等许多惠民活动, 通过薄利多销, 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些做法不仅是群众关注和认可的, 也完全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于是, 我们写出了一组系列报道, 先后在《医药卫生报》、《健康报》、《人民日报》刊发。这篇报道也因此荣获了河南新闻奖二等奖。
摸透心理, 有的放矢。作为卫生记者, 应深入到群众当中, 想他们之所想, 忧他们之所忧, 写他们之所需, 解答他们遇到的疑难问题, 报道他们想知道还不知道的新事物。涉及党的重要卫生政策、重大卫生事件等方面的新闻, 群众是非常关心的, 我们应迅速报道。同时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新闻生动的、有意义的、群众所关心的卫生新闻。只有了解了群众的需要, 摸透了群众的心思, 就必然能敏锐地感到哪些是最为群众所喜爱的新闻线索, 就能有的放矢。
非典初期, 驻马店市发现河南首例非典病人。当时我们获得这一信息已是晚上10点多钟, 为了尽快报道这一事件, 我们迅速行动, 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话, 连夜采访了病人家属、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参与流行病调查的省卫生防疫专家及卫生行政部门官员, 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钟, 写出了2500多字的通讯《群众的健康重于泰山》, 把群众关心的诸如病人是如何发病的、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医务人员是如何救治病人的等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交代得清清楚楚。这一报道早于省内的所有媒体。后来, 这篇报道获得了河南省抗击非典好新闻二等奖。
立足行业, 熟悉情况。熟悉情况是掌握新闻线索的前提, 作为卫生记者, 如果对卫生系统的情况漠不关心、毫无兴趣, 即使新闻发生在身边也会熟视无睹。要立足行业,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尽可能掌握医药卫生各方面的情况, 学习和了解行业特点, 甚至深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只有熟悉了情况, 才有可能进行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 才能产生敏感, 及时发现引人注目的新闻线索。
一段时间以来, 河南艾滋病疫情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笔者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记者, 自然更为关注, 对此情况也更为熟悉。事实上, 在艾滋病问题上, 河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特别关心艾滋病人的健康和生活。通过深入采访, 我们从党和政府的关心、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艾滋病人顽强与病魔抗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报道, 澄清了事实, 解答了疑问,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篇名为《重燃生命的希望》的报道荣获了河南新闻奖一等奖。
由表及里, 深入思考。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培养新闻敏感, 采写新闻报道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 许多卫生新闻就在我们身边, 但这些新闻线索有时往往只是表面的, 难以被发现。所以, 对于一些卫生新闻线索, 必须由表及里地去认识, 从现象中去总结规律。只有经过认真观察, 深入思考, 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出好的卫生新闻报道。
《白衣天使乘包机飞越千里学礼仪》这篇报道曾获河南新闻奖二等奖。当时,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将所有护士送到位于四川省的民航飞行学院去学习礼仪, 如果从表象看, 这是一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举措, 当时许多医院都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如请空姐来培训医务人员等, 几乎没有新闻价值。但经过深入思考, 我们抓住了乘包机这一新闻点, 从深层次挖掘, 然后进行放大, 结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后来, 我们还发现, 当时有多家媒体的记者也同时进行了采访, 但一些媒体竟然没有发稿。
事事关注, 时时琢磨。敏感来自专注, 新闻敏感来自对新闻职业的专注。有人讲, 记者每天的工作应该是24小时, 这就是说, 记者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以很强的新闻敏感关注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作为卫生记者, 就要对卫生事件全力关注, 与卫生工作者多接触、多了解, 甚至交朋友。
一天, 笔者在下班的路上偶遇一位卫生防疫专家朋友, 在打招呼时, 他告诉我, 他刚出国回来。经过交谈, 笔者了解到他是去墨西哥参加一个国际项目会议, 介绍了河南改厕的经验。就是这样随便的聊天, 笔者敏感地意识到, 这是一个重大的卫生新闻线索。随后, 笔者专门去采访了这位专家, 详细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加之笔者对河南的厕所革命情况很熟悉, 所以很快写出了一篇独家报道《河南改“农厕”“惊动”联合国》, 在《医药卫生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这篇700多字的消息先后获得了河南新闻奖二等奖、河南“五四”新闻奖二等奖。
总之, 卫生新闻记者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捕捉卫生新闻线索, 从根本上来说, 在于记者要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注医药卫生事件, 熟悉医药卫生情况, 遇事多观察, 事后多琢磨。只有这样, 才能采写出更多、更好的卫生报道。
(作者为医药卫生报社新闻部主任、河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编校:郑艳
卫生新闻 篇2
——艺术学院学生走进桃园社区打扫卫生
3月31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发扬党员先进性,党员基层挂职的同学们组织了艺术学院及商学院学生志愿者于31日在桃园社区进行了社区卫生大扫除的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把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对社区卫生的打扫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也能使在社区挂职的同学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打扫除的地点主要是社区的两层楼房,重点是玻璃和地面的擦洗。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进行清扫活动,展现了志愿者们阳光向上,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活动开始是将到来的志愿者们分出两部分分别对一楼二楼进行打扫,对于一楼玻璃的擦洗,则由男生同学来完成。拖地,擦洗室内设施则由女生同学来完成。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下,终于将社区上下打扫的干干净净,社区主任也很满意的夸赞志愿者。
2013年中国卫生计生十大新闻 篇3
二、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医改进行全面部署。2013年11月12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 取消以药补医,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鼓励社会办医等。
三、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四、妥善应对H7N9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进一步扩大卫生援外合作, 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
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取得实效。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2013年7月开始, 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启动“基层大调研活动”, 10个调研组先后深入到25个省份的100多个县市, 掌握第一手材料。
七、社会抚养费征收引发热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规范管理。
八、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开展维护医疗秩序专项行动。2013年12月20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暨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议, 部署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为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中国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党报如何更好报道医疗卫生新闻 篇4
医疗战线的记者并不是医学专家, 因此如果想写出既具有新闻价值, 又准确无误的新闻稿, 就必须拥有丰富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 熟知医疗卫生行业的规律、原则、纪律。记者是医疗卫生行业和读者间的桥梁, 是医疗报道的第一“把关人”,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求, 记者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保证医疗卫生新闻的真实性。真实的同时还要谨慎, 对新闻中的所有事实要素进行调查、核实, 当碰到记者不了解的专业问题或者存在争论的问题应该向相关领域专家请教, 听取多方意见。
政策性的医疗卫生新闻报道, 要注意方向性, 选择报道角度时, 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使用专业人士的权威意见, 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和专业性。报道新的医疗技术、方法时要恰如其分, 避免对读者产生误导。报道医疗纠纷时, 要客观公正, 不能偏听一方, 避免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二、追求时效切合时宜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求, 而时效是衡量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新闻必须是新的才好, 医疗报道做不到时效, 就会脱离社会现实, 不能给党和人民提供有效的信息。因此, 医疗报道必须把握“新”的原则。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医疗报道有其特殊性, 并不都是越快越好, 有时要把握好发表的时机。
第一, 未经许可, 尚处于保密阶段或保密范围的医疗卫生信息不可作为日常报道公开发表。例如, 在重大疫情发生时, 由于事态不清晰, 而又没有相关的应急预案时, 如果公开报道会引起社会恐慌, 并且这样的疫情可能是国家的机密, 必须遵守保密法的规定等到合适的时机进行报道, 防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第二, 一些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药品、医疗技术等事实不能当做已有成果来报道推广, 防止误导读者, 造成损失。
三、通俗易懂交代背景
党报上的医疗报道的主要受众不是医学专家, 而是普通受众, 新闻的采写必须要顾及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因此, 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医疗报道的唯一选择。通俗是党报的要求, 也是一直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在办报之初就注重使用通俗的语言, 使广大的工农群众容易接受, 如今要求媒体“转文风”就是要求党报用人民理解的语言, 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新闻报道。
医疗新闻不是学术论文, 记者要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深奥难懂的医学语言, 如用“昏迷”代替“休克”等, 也可以采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来解释或描述专业名词, 使读者更易理解。
卫生新闻不能局限于对事实要素的报道, 还要对事实要素意外的背景材料有清晰的交代, 学习网络新闻的方式, 连接一些“相关资料”或者“小知识”, 这是从读者出发的具体体现, 通过交代背景, 可以让读者对相关报道有更深刻、更整体的认识, 从中获取知识。
医疗卫生行业经常面临一些突发事件, 记者可以通过“在现场”的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做现场直播, 用“记录”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场。
这里举一个例子,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这篇新闻报道讲述了一次失败的手术, 虽然本身是一件医院每天都在发生的普通事, 作者却通过通俗化、背景化、现场化的写作方式, 使其新闻价值得到提高。作品细致到极点的描述手术过程, 挖掘现场细节, 先后17次提到凯利太太心跳的变化, 每一次变化, 都有一个悬念, 先后出现了17个悬念, 这样的现场描写和悬念设置, 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种切身感正是把一个枯燥的手术激活的重要元素。而且还将手术比喻为医生同“妖怪”作战的过程, 凯利太太患病的大脑成了“一座被妖怪占领的迷宫”。这样一篇报道通篇使用通俗的语言, 大量使用比喻的手法, 并交代了背景, 现场感很强, 使一篇手术的报道充满了戏剧性, 这样的新闻自然受到受众的欢迎。
综上所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报做好医疗报道意义重大, 能够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党报医疗战线记者要把握大局, 力求真实, 使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做好医疗卫生报道。■
摘要:医疗卫生新闻是重要的民生新闻,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 民众比以往更加关注医疗卫生新闻。党报肩负着“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的重要使命, 党报是否能够专业而又用受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报道医疗卫生新闻, 关系着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能否被民众接受, 关系着医疗改革中的难题是否能够被政府部门知晓。如何提高涉及医疗新闻的报道水平, 是摆在党报医疗战线记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更好地报道医疗卫生新闻。
卫生新闻 篇5
卫生部原副部长、十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协会会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胜友,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刚等来自中央、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相关领导、专家和新闻单位负责人,及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系统代表20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活动由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张胜友主持,孙隆椿、殷大奎、王刚等作了重要讲话。40余家驻京媒体及河北省各大媒体记者云集人民大会堂,报道此次活动盛况。
高端评论《创造“第一”》
上午10∶00,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主持人张胜友宣布《创造“第一”》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开幕。
为本书作序的孙隆椿先生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创造“第一”》的价值。他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也是以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全面、深入地报道我国地方卫生部门的第一部优秀作品……《创造‘第一’》深度剖析了‘石家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深度解读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局的‘激情燃烧的团队精神’。”孙隆椿指出,这部写在新的医改方案实施之前的报告文学,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孙隆椿在讲话中还对两位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说:“我希望刘志学、何晓两位作家,在今后的创作中,以更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关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以及取得的各项成就,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创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殷大奎在讲话中感慨地说:“很感谢刘志学先生、何晓女士在这么短的时间写了这么一本书。这本书总结了石家庄市卫生系统这么多年来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写得很好……这本书的问世,将让老百姓进一步了解到,大多数的卫生行政人员、医务工作者都是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做好事,维护老百姓的健康,不是像想象的那样在收红包、吃回扣,所以,这部作品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作用。他们在看了这本书以后,绝对会被这些事迹所感动。我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的会长很感谢。”
张胜友在主持本次会议时的简短讲话中,以一位作家的身份,简要阐述了《创造“第一”》的文学价值,他说,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以高端的视角、宏大的叙述、生动的文笔,全面反映、深度解读了石家庄市卫生系统的“激情燃烧的团队精神”。
《健康报》副社长蔡顺利充满激情地在发言中说,正当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时候,《创造“第一”》出版了,这是我们卫生系统的一件好事、喜事、盛事!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社长、总编,本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詹洪春在代表主办单位向各位来宾致欢迎词时介绍说:“由《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与我社副总编刘志学先生和记者部主任兼纪实文学创作中心主任何晓女士采访、创作的《创造‘第一’》一书,是我社首次推出的重大图书作品,不仅为我社今年下半年刚成立的纪实文学创作中心开了个好头,也对《中国当代医药》、《中国医药导报》两刊新闻采编力量进行了一次实战考验。这部报告文学的成功问世,是我社在医药卫生领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医药卫生行业进行全景式、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报道的成功尝试。以后,我社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行业媒体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
石家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闻宏海,代表《创造“第一”》一书所报道的石家庄市卫生系统,在首发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言。他说,感谢作家出版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为此书的出版发行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本书作者刘志学先生、何晓女士为撰写此书所付出的智慧和心血!刘志学先生、何晓女士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进行深入采访,撰写了《创造“第一”》一书,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石家庄市卫生系统的工作历程,深度解读了“激情燃烧的团队精神”。闻宏海说:“我们要把这部书作为弥足珍贵的财富,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对我们的厚望,不断推动我市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权威解读“石家庄现象”
在这次首发式上,还现场放映了一部体现石家庄市卫生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亲民惠民、务实创新的精神面貌的电视新闻纪录片《惠民清风———石家庄市卫生系统便民惠民服务纪实》,使参会人员对于《创造“第一”》一书所报道的全国卫生系统的“石家庄现象”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此后,随着大会的继续进行,与会领导、专家热情高涨,他们在讲话中纷纷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高度评价了“石家庄现象”。
对“石家庄现象”有着详细了解的孙隆椿在讲话中说,石家庄市卫生系统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创造出许多卫生系统“全国第一”的“石家庄现象”,才值得如此广泛关注和研讨……他们把卫生工作干成了利国利民的“创举”,把一市经验变成了可供全国卫生系统借鉴的“典型”。
殷大奎在讲话中指出,石家庄市卫生局创造了那么多个“第一”,“石家庄现象”也好,“模式”也好,“做法”也好,我从中感悟到了我们卫生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闻局长在2006年全市的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情两定”的精神,说得很重、说得很深。我们的卫生改革、我们所有的卫生系统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殷大奎进一步说,石家庄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医疗卫生发展改革上做到这样,是相当不容易的。没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是做不到的。这对今后全国的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殷大奎还指出,“石家庄现象”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创第一,难;保第一,更难。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王刚在致辞中充满感情地说,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始终把卫生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来抓。石家庄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行业,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曾经作为石家庄市政府主管市长,亲身经历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亲身体会到了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詹洪春在致欢迎词时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本书的策划人之一,在与石家庄市卫生系统的接触过程中,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在全国卫生系统创造出38项“全国首创”、“全国率先”、“全国首家”、“全国独家”、“全国第一”,形成“石家庄现象”,与他们一直倡导和坚守的“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对群众饱含感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深怀痴情”、“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激情燃烧的团队精神”密不可分。这种精神,对我们杂志社以后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理念,是一种启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讨。
长期关注医改问题,长期从事卫生政策研究,并多次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卫生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子君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听了石家庄市领导的介绍和看了刚才的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热点。这两个热点也是医改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新农合”的医疗风险问题……再一个就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资源共享问题……“石家庄经验”从政府为民服务角度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不是考虑行业的利益,更多的行业的利益让位于老百姓的利益,我觉得做得非常好。非常感谢《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的两位作者及时推出了这么一本书,使“石家庄经验”能够推广。
《创造“第一”》的作者刘志学,同时代表本部作品的另一名作者何晓,向与会来宾简要介绍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采写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在提及采写这部报告文学的目的时,刘志学说,就在本书刚刚完稿的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全文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新一轮医改意见中明确了以“倾向基层”、“全民覆盖”、“城乡均等”、“减轻负担”等关键词为亮点的惠民精神,这与我们采访和了解到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系统近些年来所开展的各项具有探索和创新意义的工作,有着很多契合之处。我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报道和剖析“石家庄现象”,不仅因为孙隆椿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石家庄市卫生局以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已经让百姓受益的措施,实践着‘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一新一轮医改的大宗旨。”同时也力图将“石家庄经验”展示给全国卫生行业的朋友们去借鉴、参考和共同探讨。希望通过我们叙述,使石家庄市卫生系统这个“激情燃烧的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国即将启动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实际经验和探索结果。
上午11∶30,本次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来宾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花絮:作者现场接受采访
会后,二三十名来宾迅速将本书作者之一的刘志学“围困”起来,要求他签名赠书。忙碌了半天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河北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又瞄上了他,原地开始采访。
有记者问及是什么动力让两位作者在两个月的那么短的时间内,采写出这部47万余字的作品时,刘志学首先说出了两个字:“动力!”接着解释说,我刚才在发言中已经谈到了,主要是石家庄市卫生系统以“三情两定”为主要内涵的“激情燃烧的团队精神”带给我们的动力。另一方面,作家出版社通过这部作品的选题后,定下来的出版计划日程很紧迫。因此,我和何晓便采取边采访、边查阅资料、边写作的方式,在40多天的时间内拿出了初稿。
有记者提问:“在采访和写作中,您对‘石家庄现象’中最感兴趣和认为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刘志学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因此,我对‘大额医保’最为关注,这其实也是石家庄各项工作成就中最先引起我注意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卫生部已经宣布‘新农合’全面覆盖了我国农村地区,那么,‘新农合’全面覆盖之后的遗留问题怎么办?‘新农合’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参合农民患了大病、重病,仍不能彻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认为,石家庄推行的参合农民‘大额医保’制度,是对国家‘新农合’政策的一种补充,值得全国卫生系统在落实新一轮医改的过程中借鉴和推广的。”
【卫生新闻】推荐阅读:
打扫卫生新闻稿05-28
社区打扫卫生新闻稿08-09
3 创卫生文明学校新闻稿06-01
庐江县卫生局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06-16
新闻新闻播音10-27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09-06
新闻制作新闻传播09-12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06-18
新闻周刊热点新闻摘抄06-17
佛山新闻头条新闻车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