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增强CT

2024-07-10

薄层增强CT(通用7篇)

薄层增强CT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薄层CT增强扫描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患者进行薄层CT增强扫描, 对比薄层螺旋CT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结果 CT分期的T1期、T2a期、T2b期、T3期、T4期分别为10例、18例、15例、9例、8例。病理分期:pT1期、pT2a期、pT2b期、pT3期、pT4期分别为14例、16例、13例、12例、5例。CT扫描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优势显著。结论 薄层CT增强扫可诊断膀胱癌术前分期, 对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薄层CT增强扫描,膀胱癌,术前分期

螺旋CT的应用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空间与密度分辨力, 临床分期准确性较高, 可针对不同患者, 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分析薄层CT增强扫描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术患者采取薄层CT增强扫描, 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术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45例, 女15例, 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为 (52.35±2.45) 岁。病理结果, 移行上皮癌48例、鳞癌6例、色素基底细胞癌4例、腺癌2例。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

采取Pro SpeedⅡ螺旋CT机, 扫描前10 h口服2.0%泛影葡胺1200 m L, 在患者膀胱出现膨胀感时进行扫描, 指导其取仰卧位, 进行多角度盆腔平扫, 确保显示膀胱后壁三维影像, 获取动脉期及静脉期影像后, 收集扫描结果。

1.2.2 膀胱癌CT诊断方法

根据螺旋CT所见做出膀胱癌术前临床TNM分期诊断, 以手术后病理TNM分期结果为金标准, 根据螺旋CT扫描的影像图, 结合癌症患者术前TNM分期, 将TNM病理诊断分期作为标准, 对比两种分期结果, 分析相应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等。

2 结果

2.1 对比术前螺旋CT扫描分期与病理分期

CT分期的T1期、T2a期、T2b期、T3期、T4期分别为10例、18例、15例、9例、8例。病理分期:p T1期、p T2a期、p T2b期、T3期、p T4期分别为14例、16例、13例、12例、5例, 见表1。

2.2 螺旋CT扫描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

p T4期敏感性、p T3期特异性均高达100%, p T2b期准确性和特异性明显较高, 但敏感性略低, p T2a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相对较低, 见表2。

2.3 病灶及病理结果

本组60例膀胱癌术患者, 发现76个癌灶, 病灶位于后壁37个、侧壁20个、三角区10个、前壁8个、膀胱颈1个。病理结果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平扫CT值20~51 Hu, 增强后CT值47~82 Hu。

3 讨论

相关文献表明[2], 膀胱癌T3~T4期的高危患者, 其5年生存率仅为30%, 因此, 需要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指导, 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如黏膜交界面轮廓光滑、出现损伤痕迹, 可判断为癌瘤凝结性侵染浅肌层[4]。病变组织侵染肌层的外围组织的50%, 并出现毛细血管内收, 可判断为侵犯深部肌层纤维组织 (T2b期) [5]。当癌组织瘤体不断扩散, 空间以及辨识度低于癌扩散原发病理期时, 可判断为肿瘤强化和加深期 (T3期) [3,4]。

综上所述, 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应用薄层CT增强扫描, 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 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军, 寻正为, 哈若水, 等.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1 (12) :839-843.

[2]文红, 明松林, 张璇.CT薄层增强扫描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价值[D].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27 (2) :97-99.

[3]张见超.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D].青岛大学, 2011.

[4]易建玮, 吴荣兴, 康强, 等.薄层CT增强扫描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 2012, 6 (3) :1496-1497.

[5]孙立辉, 郝金钢, 黄芩.多层螺旋CT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5 (11) :104-106.

薄层增强CT 篇2

1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7月间肺内小结节病变15例, 其中男性9例, 女性6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58岁, 所有病灶直径均在3cm以下。其中7例经手术证实:2例为炎性假瘤, 5例为周围性肺癌, 均经病理诊断证实。2例有胸膜转移, 胸穿证实为腺癌, 3例随访, 另外3例无手术结果。使用的设备为Philips Brilliance CT6型螺旋CT扫描机, 扫描条件为:120kV、200mA、3.3sec, 视野Fov为32cm, 重建矩阵512×512。病人在平静呼吸屏气状态下进行扫描, 先常规CT连续扫描, (层厚及层距均为7.5mm) , 发现肺内病灶后再行病灶所在层面作连续薄层扫描 (层厚及层距为1.5mm) , 测定并记录病灶中心层面的CT值, 可行病灶处局部区域几何放大, 然后静脉直接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100mL, 以2.5mL/s推注, 注药后25s、2min及4min时间段增强动态扫描, 扫描后选择软软组织窗宽/窗位 (500/42) 及骨算法 (2300/-400) 行病灶处CT值测定并观察病灶内部结构及瘤周改变。

若病灶为均匀实质性密度, 则应取平扫及增强后扫描相似的最大层面中病灶面积的60%作CT值的测定。若病灶内有空洞、钙化等, 则选取病灶实质部分作为观察CT值, 此时可取小于病灶面积60%测其CT值, 若差异>10mm时, 取3个层面中的中性来计算病灶的平均值, 病灶若直径差异<10mm时, 仅有2个层面可显示病灶, 则可选取两者之间的平均CT值。

2结果

15例病人中, 以咳嗽、咳痰、咳血为主, 体检发现块影者3例, 术后回顾性分析的周围型肺癌病人其病史均在半年以内, 年龄偏高>60岁, 以咳血、咳嗽为主。7例肺癌中有6例, 5例炎性假瘤中有4例术前行平扫及增强后薄层动态扫描。周围型肺癌病例中肿块均为实质性, 平扫时呈均匀密度, 增强后25s、2min及6min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 并绘制出时间—密度曲线, 并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最大峰值强化一般在注射后4min左右。炎性假瘤增强后动态扫描灶实质部分仅呈轻度强化。前后CT值测定差异不大, 在17HU左右, 而周围型肺癌其前后CT值差异>30HU以上, 且呈逐渐上升的明显均匀强化, 统计学表明2组病理性质不同的SPN与增强扫描时病灶中心层面CT值测定的改变程度有较明显的差异。

3讨论

在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肺结节病变中。术前准确判断病灶的良恶性是影像诊断学中的重要课题。CT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 并能以CT值的方式显示病灶的相对密度, 藉此可对SPN的密度进行相对值的测定。过去人们往往根据病灶的周围结构如毛刺、分叶、轮廓光滑、锐利及空气支气管征来加以判断。而分叶征毛刺胸膜凹陷征虽多见于周围型小肺癌, 但在肺良性结节征象中的出现率为19%~30%, 可导致肺良性结节的误诊[1]。在不做病理或不具备做病理检查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CT检查, 分析不同的SPN的CT征象, 结合增强扫描前后病灶相对CT值的变化情况作出比较肯定的定性诊断, 因而具有临床价值。从理论上可以认为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后, SPN病灶内碘浓度可能因其病理性质不同而各异, CT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也就不同, 恶性SPN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可能高于良性SPN的强化程度, 这一结果同国外学者Swensen的结果相近[2], 良恶性SPN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的不同是因其病理组织学特征所决定。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其病理基础不同, 因而其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不同, 炎性假瘤的病灶因间质细胞增生、纤维化, 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可扩张, 在间质之间形成囊腔, 内毛细血管床被破坏, 血供相对较少, 则显示为强化不明显[3]。而肺部恶性肿瘤的血供较丰富, 常常出现异常的引流血管, 在做CT增强扫描时, 造影剂随血流进入病灶内部的量较大, 因而强化较明显。另外CT值的准确测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CT值高低首先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 病灶越小, 干扰越大, 还有CT值还受扫描技术条件的影响和KV、MA及扫描时间, 采用何种重建方法很重要, 解决的主要办法是缩短扫描时间, 升级软件系统。我们对SPN采取相对CT值的测定用以反映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 力求避免或减少上述影响CT值测定的不利因素。

过去人们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变的定性诊断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仅通过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做定性诊断仍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薄层CT平扫及增强后动态评价研究病灶本身在强化后的定时量相对测定以帮助进一步定性诊断, 本文对周围型小肺癌和炎性假瘤病人做增强后对比观察发现, 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在25s、2min及4min时病灶CT值明显增加, 且呈上升趋势, 且整个病灶呈均匀一致强化, 且因肺癌的大多数血供来自支气管动脉、流量较大呈明显强化, 而炎性假瘤仅轻度强化, 其差值在17HU左右。有些作者研究腺癌、大细胞癌的时间密度曲线的上升速度比鳞癌快,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一些少见的良性结节病变如畸胎瘤可呈周边强化, 少部分畸胎瘤及结核瘤呈包膜强化, 均与周围型肺癌强化方式不同可予以鉴别。

本研究中最大限度是由于病灶小, 部分容积效应及层面的相同层性的产生等不足, 本文虽然病例较少, 但由于良恶性病变强化程度的明显差异, 此法仍不失为SPN病变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考虑到SPN的病理类型、性质的多样性及影响病灶增强效应的多因素性, 在利用CT增强扫描CT值改变这一指标进行SPN诊断分析时, 应做全面综合的分析, 以防产生偏差造成误诊。

参考文献

[1]彭光明, 蔡祖龙, 等.空气支气管征:CT诊断周围型肺癌 (直径≤3cm) 的可靠征象[J].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5, 11 (4) :207~209.

[2]Swensen SS, et al.Solitary pulmon ary modules:CT Ela.lation of enhenc ement mith iodinated contrast material CApreliminanry report, Radiology, 1992:182~343.

薄层增强CT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科经CT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肝外胆管癌24例, 其中男17例, 女7例, 年龄35~86岁。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6例, 胆总管癌8例。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黄染, 上腹部疼痛, 多数有纳差、尿黄及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

1.2 扫描方法

检查前常规禁食8 h, 检查前30 min口服清水800~1000m L, 扫描前再口服300~500 m L清水, 以进一步充盈胃和十二指肠。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128 i CT螺旋CT扫描仪检查, 先平扫, 再用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注入100 m L碘海醇 (350mg I/m L) 进行三期增强扫描, 注射速度3 m L/s, 管电压120k V, 管电流150 m A/s, 层厚1 mm, 螺距1。扫描范围:肝顶至胰腺钩突。扫描时间:动脉期为25~30 s, 门脉期55~60s, 延迟期为3 min。

1.3 后处理方法

将0.69 mm薄层横断面原始图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方法有多平米面重组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曲面重建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 、最小密度投影 (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NIP) 。重建层厚2 mm, 重建间隔2 mm, 以平扫和增强的横断面图像为基准, 辅以各种相关后处理图像, 对肝外胆管走行、形态、密度及病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2 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16例, 其中发生于左肝管5例, 右肝管3例, 肝总管8例。16例肝内胆管均呈软藤样扩张。胆管内伴有结石者5例, 肝门区淋巴结肿大者3例, 肝转移2例, 腹水3例。CT所见:平扫时肝门区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边界不清, 增强检查动脉期肿块强化不明显, 延迟期肿块强化明显者3例, 轻中度强化者3例。

胆总管癌8例, 均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 6例伴随胆囊扩张, 3例胆囊内可见结石伴胆囊炎改变。8例均显示为扩张的胆总管截断或变形, 5例腔内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3例显示为管壁不规则增厚, 4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 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

3 讨论

肝外胆管癌根据其发生位置可分为肝门型、胆总管型, 以肝门型多见[2]。依据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浸润型及乳头型, 以浸润型多见, 占肝外胆管癌的60%左右[3], 易形成局限性胆管狭窄, 无肿块形成, 此时应注意胆管壁的形态, 若见管壁僵硬, 轻度不规则, 同时伴有肝内胆管和 (或) 左、右肝管的扩张, 应高度警惕胆管癌的可能性[4]。

MPR是根据多幅薄层轴位图像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斜面的重建, MPR图像具有和横断位图像同等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可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密度及侵及的胆管范围, 可以显示病变的细节, 并可显示周围组织的情况, 但需要逐层观察各幅图像, 不利于在一幅图像上显示扩张胆管和病变的全貌, 为了全面显示胆系及其病变, 可运用CPR后处理功能。CPR是让三维体元数据分别绕X、Y、Z轴旋转任意角度, 再移动三个平面截取或用斜面截取, 以任何层厚、层数、角度自由重组成新的图像, 方法简单, 时间短, 可在3D图像上, 也可直接在螺旋CT的原始横断面上进行重建, 它延伸了二维成像的概念, 可用于显示因弯曲度过大而在二维成像中无法显示的整体结构。通常选择静脉期行扩张胆管曲面重组成像, 在MPR冠状位图像上沿胆管长轴中心逐层选点, 同时不断调整冠状位图像以显示不同节段胆管长轴, 将多幅感兴趣的肝内胆管、肝门区胆管、胆总管通过路径的选择, 进行全貌显示即得到CPR图, 然后对胆管正中轴线进行修正, 得到满意的图像, 这样在一幅二维曲面图像上变换不同角度, 调节窗宽窗位, 能够清晰地显示扩张的胆管管壁和管腔情况, 使病变显示更加清楚,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更薄, 可以做三期增强扫描, 图像可进行MPR、CPR、MINIP等后处理, 薄层增强扫描与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的完美结合, 使胆管癌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得以更加全面的显示, 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肝外胆管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肝外胆管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CT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肝外胆管癌24例, 均接受128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 MPR和CPR图像均成功得到, 部分病例进行MINIP后处理。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16例, 胆总管癌8例, 病灶多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 肝内胆管明显扩张。结合轴位图像, 全部肿瘤位置及范围得到直观显示并准确诊断。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MPR、CPR、MINIP等后处理技术使胆管癌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得以更加全面的显示, 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CT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Patel T.Increasing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rimary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J].Hepatolo gy, 2001, 33 (6) :1353-1357.

[2]Wallner BK, Schumacher KA, Weidenmaier W, et al.Dilated biliarytract:evaluation with MR cholangiography with a T2-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 fast sequence[J].Radiology, 1991, 181 (3) :805-808.

[3]Lim JH.Cholangiocarcinoma:morphologic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growth pattern and imaging findings[J].AJR, 2003, 181:819-827.

薄层增强CT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7例, 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及胃镜取样病理实验检查确诊为胃癌。其中男16例, 女11例, 年龄在32~78岁, 平均年龄为 (56.7±1.9) 岁, 病程为1~9个月, 平均病程时间为 (5.6±0.5) 个月。胃镜检查胃癌发生于胃窦19例, 胃底贲门部5例, 其他部位3例, 发生溃疡16例。病理实验结果显示胃癌T期9例 (T1期2例, T2期1例, T3期3例, T4期3例) , M期8例 (M0期3例, M1期5例) , N期10例 (N1期3例期3例期4例) 。

1.2 方法

首先建立胃部气充盈环境:患者口服10 ml无菌蒸馏水、产气粉约9 g, 并进行初次扫描, 如气充盈情况不满意, 加服充气粉。应用飞利浦MX16-SLICE螺旋CT, 管电压120 k V, 电流150 m A, 层厚2 mm, 螺距1 mm, 设备调校完毕保证机器正常运行。患者检查前8 h禁食, 5~10 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20 mg, 充分气充盈患者仰卧位, 一次屏气扫描完成上腹部, 高压注射器注射优维显100 ml, 注射速度3 ml/s, 三期增强扫描于注射后20~25 s动脉期, 60~65 s门脉期, 4~8 min延迟期。采集到的影像结果应用图像工作站软件进行多平面立体重建 (MPR) , 对薄层螺旋CT三期增强图像及重建后图像进行分析诊断, 对其病变部位及病情进行评价, 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以胃镜检查及病理实验结果作为金标准, 通过与薄层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薄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

1.3 评价标准

胃癌分期应用国际TMN分期法[3]:T期提示胃壁增厚程度, 胃壁增厚标准为厚度>10 mm, T1~T4胃壁厚度逐级增厚;M期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 M0为无淋巴结转移, M1期轻度转移, M2期中度及重度淋巴结转移;M期显示胃癌侵袭周围器官组织情况, M0期无侵袭, M1期侵袭周围器官组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IBM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薄层螺旋CT对病灶位置定位情况比较

薄层螺旋CT对病灶位置定位情况比较, 两组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薄层螺旋CT对病情的评价情况

薄层螺旋CT对病情的评价情况, 两组数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由于螺旋CT扫描速度较快, 断层影像清晰、无重叠物干扰, 可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能够准确的对病变位置、病变情况进行准确评价, 同时应用软件进行多平面立体重建可直观的对病情进行描述, 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临床上已广泛认可螺旋CT应用诊断胃癌[4,5]。由于胃部为囊性中空器官, 当胃部充盈时可使胃黏膜完全展开, 进行多平面重建时, 有助于螺旋CT对胃黏膜病变的描述, 防止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 而选择气充盈方法, 主要针对薄层螺旋CT, 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减少对患者损伤[6,7]。通过对所有患者的CT影像结果分析可知, 胃癌患者CT影像存在胃壁不规则增厚现象, 并且强化扫描门脉期效果较为显著, 并且胃黏膜存在不均匀软组织肿块, 影像显示腔内充盈缺损, 存在明显淋巴结肿大现象, 中晚期患者存在周围结构、器官侵袭现象[8]。在实验结果中, 薄层螺旋CT对胃癌病灶的定位准确率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薄层螺旋CT对胃癌的分期结果与病理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胃部气充盈环境下应用薄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与胃镜、病理实验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 可进行替代检查。综上所述, 胃部气充盈环境下应用薄层螺旋CT根据其影像学表现诊断胃癌, 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检查时间缩短, 费用较低, 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较低,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胃部气充盈后行薄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建立胃部气充盈后, 应用薄层螺旋CT进行胃部扫描, 根据其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 并对胃癌病灶发生部位及临床分期进行评价, 比较其与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 的差异性。结果 CT检查胃癌发生于胃窦19例, 胃底贲门部6例, 其他部位2例, 与胃镜检查比较, 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T对胃癌的TNM分期情况与病例检查结果比较, 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患者胃部气充盈后行薄层螺旋CT扫描检查, 可根据其CT影像学表现对胃癌诊断, 病灶部位定位准确, 可对胃癌进行准确分型, 并且无医源性损伤, 检查费用低,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气充盈,薄层螺旋CT,胃癌,诊断

参考文献

[1]白春宏.16层螺旋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9) :91-92.

[2]张长顺, 胡强恩, 莫洁, 等.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中国临床医学, 2012, 19 (1) :83-84.

[3]马周鹏, 章顺壮, 龚超明, 等.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肿瘤学杂志, 2011, 17 (8) :614-617.

[4]赵志清, 罗帝林, 吴冬, 等.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在诊断大肠癌中的对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8) :890-892.

[5]高涛.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6) :94-95.

[6]许彪, 陈刚, 韦璐, 等.多层CT仿真内镜和电子肠镜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 (3) :210-213.

[7]苏妍卓, 孙立波, 舒振波, 等.64排增强CT对进展期胃癌根治程度的判断价值.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0, 17 (1) :25-28.

薄层增强CT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0-01~2012-03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8~83岁,平均(45.2±16.7)岁。同时选取经手术病理、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的病变位于叶间裂附近(1 cm以内)的25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5~74岁,平均(52.6±13.9)岁,其中支气管肺癌13例,肺结核7例,炎性假瘤3例,错构瘤2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螺距0.938∶1,进床速度18.75 mm/r,旋转时间0.8 s,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220 m A,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深吸气末扫描,一次屏气完成,扫描方向从头侧至足侧。扫描后分别重建为1.25、2.50、3.75 mm层厚连续影像。重建算法为细节算法(Detail)。然后在AD 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表面遮盖显示(SSD)于肺窗下进行观察,窗宽1000 Hu,窗位-600 Hu。

1.3 图像分析

由2名从事影像诊断15年以上的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分析,根据CT表现将叶间裂分别定为线样影、带状影和乏血管区[2,3,4]。线样影表现为线样高密度,边缘锐利,宽度<2 mm;带状影表现为较宽的带状高密度影,边缘欠锐利至稍模糊,宽度>2 mm;乏血管区表现为带状低密度影,区域内缺乏血管纹理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层厚影像上斜裂显示情况

不同层厚下60例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者共120侧肺斜裂的CT表现见表1。不同层厚下线样影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04,P<0.001),其中2.50 mm层厚线样影的显示率高于3.7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4,P<0.001);1.25 mm层厚线样影的显示率高于2.5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P<0.01),随着层厚减小,线样影出现的机会增多(图1A、B)。

注:*与3.75 mm比较,P<0.001;#与2.50 mm比较,P<0.01

2.2 水平裂及叶间裂变异的显示情况

在1.25 mm影像上,60例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者中,44例(73.3%)水平裂表现为宽带状影或环状影,14例(23.3%)表现为线样影,2例(3.3%)水平裂未见显示;21例(35.0%)出现副裂,不完全叶间裂27例(45.0%)。在层厚2.50 mm及3.75 mm影像上,水平裂均显示为片状乏血管区。

2.3 后处理影像对叶间裂的显示情况

1.25 mm连续重建影像均可以用于后处理。MPR不仅可以在标准矢状面与冠状面上显示斜裂和水平裂的走行及相互关系,还可以采用倾斜方向重组,在与叶间裂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处理,更好地显示叶间裂。在SSD影像上,可以从肺的表面观察叶间裂的走行。同时,用切割法可以切去左侧或右侧部分肺组织,从侧位或旋转观察叶间裂。在MPR及SSD影像上,斜裂与水平裂均表现为线样影,水平裂可以分为上凸型、平直型及下凹型(图2)。MPR及SSD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副裂的走行及不完全叶间裂(图1C、图3)。对于25例常规CT难以判断

3 讨论

3.1 16层螺旋CT对斜裂与水平裂的显示

在影像学上清晰地显示肺叶间裂,了解其解剖和正常变异有重要意义[1,2,3]。CT在肺叶间裂的显示中占有主要地位。常规CT检查中,斜裂常表现为乏血管的透亮带,或称为低衰减带。薄层扫描(1.5 mm或2 mm)通常可以直接显示斜裂为线样或带状不透明影。在高分辨率CT上,斜裂通常表现为锐利的线样影[4,5]。然而,多数研究采用的高分辨率CT扫描为特定数个层面或1 mm层厚、10 mm间隔[6,7,8],这样既不能进行图像后处理,也容易遗漏病灶。Sakai等[5]根据斜裂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设计出头侧25°横断扫描的检查方式,发现以2 mm和5 mm准直倾斜扫描优于2 mm常规扫描,有助于直接病灶与叶间裂关系的病变,MPR及SSD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牵拉、推压及跨越叶间裂(图4、5)。观察斜裂。王亚非等[9]采用64层螺旋CT重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肺叶间裂的显示与MPR方位以及重组图像层厚有关;矢状面3 mm重组显示肺叶间裂最好,以3 mm层厚矢状面、冠状面及7 mm层厚横断面图像的联合运用为最佳组合方式。

本研究采用16层螺旋CT,相对于64层螺旋CT应用更加普及,也可以在一次屏气间获得肺部各向同性的容积数据。本研究结果显示,1.25 mm层厚影像对斜裂为线样影的显示率为90.0%(108/120),表现为带状影的显示率为10.0%(12/120)。MPR与SSD结合可以清晰地显示斜裂,并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由于右侧斜裂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平均为45.5°,左侧约为39.5°,因此,采用倾斜方向MPR可以提高对斜裂的显示率,能很好地观察斜裂。

在常规CT上,由于与扫描方向平行,水平裂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乏血管带[5],不易观察。本研究结果表明,在1.25 mm层厚影像上多数水平裂可以表现为高密度带状影,MPR和SSD可以清晰地显示水平裂为线样影;并且可以显示水平裂的形态。

此外,本组采用1.25 mm层厚影像结合MPR与SSD后处理,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叶间裂的关系,表现为病变牵拉、推压及跨越叶间裂。

3.2 16层螺旋CT对叶间裂变异的显示

Davis等[10]采用SSD重组对副裂进行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副裂的走行,其中滑动切割法(cutaway)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细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1.25 mm层厚影像上,21例(35.0%)出现副裂,MPR及SSD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副裂走行,与Davis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肺叶间裂常常是不完全的,相邻各叶的肺实质可以通过缺如部分相互融合,这容易导致病变的播散及同侧气体的沟通,也可以影响胸腔积液的分布方式。熟悉不完全叶间裂的表现对于制订肺叶切除手术方案非常重要,因为肺叶融合的部分发生空气瘘的可能性很高[11]。不完全叶间裂往往发生在叶间裂靠近纵隔侧,其不完全程度可以从纵隔侧的缩短至几乎完全缺如。本研究中,在1.25 mm层厚影像上,不完全叶间裂27例(45.0%),但是单纯的横断层面显示会产生一定的误区,应该结合多方向的MPR影像进行观察。

总之,叶间裂是重要的解剖结构,正确认识其正常表现和变异,对于分析疾病的定位和进展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及后处理对肺叶间裂的显示有独特的优势,1.25 mm层厚重建结合MPR与SSD,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斜裂进行观察,并评价附近病变与叶间裂的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对显示肺叶间裂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0例胸部16层螺旋CT检查未见异常者,行重建薄层影像,比较斜裂显示率;行多平面重组(MPR)及表面遮盖显示(SSD)后处理;观察薄层(1.25mm)及后处理影像上水平裂的显示及不完全叶间裂与副裂的显示情况,评价25例病灶邻近叶间裂患者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上病灶与叶间裂的关系。结果 在层厚1.25、2.50、3.75mm影像上,斜裂为线样影的显示率分别为90.0%、81.25%、42.5%。层厚2.50mm影像上线样影的显示率高于层厚3.75mm影像(χ2=24.754,P<0.001),层厚1.25mm影像上线样影的显示率高于层厚2.50mm影像(χ2=10.228,P<0.01)。层厚1.25mm时,73.3%的水平裂显示为带状影,23.3%呈线样影,水平裂在MPR与SSD上显示为细线影;不完全叶间裂的显示率为45.0%,副裂的显示率为35.0%。薄层影像、MPR和SSD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叶间裂的关系,表现为病变牵拉、推压及跨越叶间裂。结论 层厚1.25mm时,叶间裂及变异的显示更加清晰,MPR与SSD可以清晰地显示斜裂与水平裂,以及病变与叶间裂的关系。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肺,肺疾病,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参考文献

[1]Riquet M,Berna P,Arame A,et al.Lung cancer invading the fissure to the adjacent lobe:more a question of spreading modethan a staging problem.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2,41(5):1047-1051.

[2]Schieman C,MacGregor JH,Kelly E,et al.Can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chest predict completeness of the major pulmonary fissure at surgery?Can J Surg,2011,54(4):252-256.

[3]Ahn MI,Gleeson TG,Chan IH,et al.Perifissural nodules seen at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Radiology,2010,254(3):949-956.

[4]Hayashi K,Aziz A,Ashizawa K,et al.Radiographic and CT appearances of the major fissures.Radiographics,2001,21(4):861-874.

[5]Sakai O,Takahashi K,Nakashima N,et al.CT visualization of the major pulmonary fissures:value of25degrees cranially tilted axial scans.Am J Roentgenol,1993,161(3):523-526.

[6]Aziz A,Ashizawa K,Nagaoki K,et al.High resolution CT anatomy of the pulmonary fissures.J Thorac Imaging,2004,19(3):186-191.

[7]Ariyürek OM,Gülsün M,Demirkazik FB.Accessory fissures of the lung:evaluation b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Eur Radiol,2001,11(12):2449-2453.

[8]Ariyürek OM,Karabulut N,Yelge NS,et al.Anatomy of the minor fissure:assessment with high-resolution CT and classification.Eur Radiol,2002,12(1):175-180.

[9]王亚非,吴树春,谌业荣,等.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显示肺叶间裂.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8):817-821.

[10]Davis SD,Yu LS,Hentel KD.Obliquely oriented superior accessory fissure of the lower lobe of the lung:CT evaluation of the normal appearance and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arenchymal and pleural opacities.Radiology,2000,216(1):97-106.

薄层增强CT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前颅窝多发性骨折病例125例, 经薄层三维重建显示筛板骨折65例, 其中男45例, 女20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42岁, 其中车祸病人52例, 钝击伤病人13例,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症:眶周、鼻根区软组织青紫、肿胀60例, 皮肤裂伤16例, 复视10例, 视力下降7例, 眼球运动障碍4例。

1.2 扫描方法

使用西门子SOMATOMEMTION螺旋CT机, 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基线为听眶线,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筛板及眼眶区容积扫描, 层厚10mm, 再进行了1.5mm层厚的薄层二维重建, 范围、眶顶至硬腭, 将重建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了MPR及VRT显示, 经过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筛板及周围结构组织, 并应用切割技术结合临床要求, 随意调整角度, 使图像显示最佳。

2 结果

单发48例, 双侧多生20例, 凹陷27例, 合并眶内及鼻内损伤25例。骨折类型:线形骨折36例, 单发凹陷骨折28例, 多发凹陷骨折14例, 粉碎性骨折10例。MPR及VRT显示, 凹陷成角26例, 分离10例, 粉碎9例。并发症:其中并发眶内损伤16例, 鼻内损伤36例, 合并眶内直肌损伤8例, 鼻窦内积血25例, 游离骨片致视神经管区狭窄2例, 脑脊液鼻漏1例。

3 讨论

3.1 筛板骨折的解剖学特点及毗邻关系

筛骨位于鼻腔的上部、两眶之间, 部分嵌于额骨的筛切迹中, 右额状面上呈“巾”典型, 大致分3部: (1) 筛板是多孔水平板, 构成鼻腔顶, 向上垂直伸出骨板称鸡冠; (2) 垂直板参与骨性鼻中隔构成, 筛骨的气化由筛骨垂直板发展形成骨性鼻中隔气化; (3) 筛骨迷路位于筛骨垂直板的两侧, 其内侧有上下、下向上走行的薄骨片, 即上鼻甲和中鼻甲, 后方与蝶骨小翼相邻构成前颅窝的一部分, 筛窦是筛骨迷路内蜂窝状小房的总称, 眼眶内侧壁由筛骨上颌骨额窦、泪骨及蝶骨体构成, 其中大部分由筛骨组成, 其骨菲薄如纸, 受力后易裂开。

3.2 筛板骨折的CT表现及并发症

线形骨折的直接征象为纸板样骨质中断, 但无明显移位, 凹陷性骨折征象为骨质中断、塌陷、成角, 爆裂性骨折征象为筛板及筛窦骨质粉碎、分离、错位, 见多发游离碎骨片, 线形及轻度凹陷性骨折往往合并症较少, 重度凹陷性及爆裂性骨折往往合并并发症较多, 常见于鼻窦内积血、积气、眶内直肌损伤, 眶内血肿及眼球运动障碍、视力障碍, 若损伤脑膜, 可致脑脊液鼻漏。

3.3 骨折的部位、类型及并发症的关系

本组并发症46例, 占70%, 其中单发48例, 并发症占26%, 多发20例, 并发症占46%, 多发性骨折远比单发骨折合并并发症高, 单发线形骨折15例, 并发症2例, 占13%, 错位明陷性骨折16例, 并发症6例, 占35%, 粉碎性骨折14例, 并发症14例, 占87%, 因此骨折类型与并发症密切相关, 骨折数越多, 程度越高, 并发症越多, 尤其以错位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明显。

3.4 16层螺旋CT的薄层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优势

16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骨质显示清晰及检查速度快的优势, 普通平扫后可行1.5mm的二维薄层重建, 细微骨折亦能清晰显示, 并利用强大的后处理技术, 进行多平面、任意角度的重建, 弥补了X线及常规CT的不足, 能从不同角度及方位显示骨折的直接及间接现象, 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筛板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125例前颅窝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了筛板区16层螺旋CT的二维薄层重建, 并进行MPR、VPT等多层面显示。结果显示筛板骨折65例, 其中典型骨折55例, 不典型骨折10例, 漏诊病例6例。结论16层螺旋CT薄层重建能大大提高骨折的检出率, 以重建层厚为1.5mm的二维重建能明显提高筛板骨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使骨折更易检出, 而三维重建技术包括MPR、VRT等能更清晰的观察到骨折的移位情况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筛板骨折,薄层及三维重建,16层螺旋CT

参考文献

[1]张玉忠, 张雪林.筛骨解剖变异的CT评价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3 (31) :126.

[2]王正奎, 苟万明, 郭玉华.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 2 (3) :20~27.

薄层增强CT 篇7

关键词:颞骨CT薄层扫描,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内耳畸形

1 资料和方法

内耳发育畸形是引起先天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内耳发育畸形在重度或极重度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中占44.5%, 而内耳畸形又多由遗传因素引起[1]。内耳结构复杂、细微, 且无法直观观察, 内耳畸形种类繁多, 临床诊断及分型较困难。颞骨CT薄层扫描能精确显示中耳及内耳解剖形态, 确定畸形部位, 有助于对内耳发育畸形进行临床分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语训及申报人工耳蜗植入项目的200例患儿, 其中男93例, 女106例, 年龄1~9岁, 平均年龄5岁, 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正常, 自幼无听力, 存在语言障碍。

1.2 听力学检测

对200例患儿全部进行了行为侧听或纯音侧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畸形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检测, 确诊均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 颞骨高分辨率薄层扫描检查 (HRCT)

采用GE Prospeed FI螺旋CT对患儿进行轴位薄层扫描, 扫描范围为乳突下缘至颞骨岩部上缘。扫描参数:120 kv, 150 m A, 扫描时间2.0 s, 扫描层厚1 mm, 层距1 mm, 标准骨算法重建, 窗位4 000, 窗宽700。影像观察与结果分析:通过对耳蜗形态、蜗管、蜗轴、蜗底及转数, 前庭、半规管、总脚的形态宽度及大小, 前庭导水管及内听道的宽度进行观察分析, 分为Michel畸形, Mondini畸形, 前庭及半规管畸形,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2 结果

听力学检测200例患儿中139例为极重度听力损失, 49例为重度听力损失, 12例为中度听力损失。颞骨CT薄层扫描检查发现, 内耳发育正常111例, 内耳畸形89例, 畸形率占45%。参考白人驹等[2]对耳蜗畸形进行的诊断分型, 可分为耳蜗畸形30例 (15%) , 前庭半规管畸形6例 (占3%) ;内听道畸形2例 (1%) ,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51例 (26%) 。

(1) 耳蜗畸形分为: (1) Michel畸形:耳蜗和前庭结构完全缺如, HRCT表现为内耳迷路完全是致密骨质, 耳蜗和前庭完全缺如, 可伴内听道未发育, 是内耳发育畸形中最严重的一种 (见图1、图2) ; (2) Mondini畸形:耳蜗和前庭直径正常, 但耳蜗转数不够, 仅存1.5周, 可伴有大前庭、半规管畸形, 前庭导水管扩大, 是最常见的内耳畸形 (见图3) 。 (2) 前庭、半规管畸形:前庭畸形常与其他畸形同时发生, 最常见的是外半规管全部或部分与前庭融合。半规管畸形包括半规管缺如、半规管发育不良和扩大, 其中以外半规管畸形最常见 (见图4) 。 (3) 内听道畸形:包括内听道缺如、内听道闭锁、内听道狭窄或扩大, CT显示内听道直径<2 mm为内听道狭窄 (见图5) 。 (4)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表现为前庭导水管外口与总脚之间中点的内径≥1.5 mm (见图6) 。

3 讨论

内耳发育畸形多由遗传因素引起, 而内耳发育畸形也是引起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重度或极重度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中发病率很高。由于内耳位于颞骨岩部, 体积小, 位置深, 结构复杂精细且内耳畸形种类繁多, 仅靠临床耳科检查无法对其做出临床诊断及分型, 必须结合形态学检查。而普通X线检查较难显示内耳的结构和病变, 颞骨CT薄层扫描能精确显示中耳、内耳的详细解剖形态, 确定病变部位及周围结构, 并且可以对内耳发育畸形进行详细的临床分型, 是对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除听力学检查之外的必要补充。CT为颞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且90%以上的病例的横轴位切面像即能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因此, 应将颞骨CT薄层扫描作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3]的不断成熟、普及, 人工耳蜗植入将成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获得听力的最主要手段。因此, CT检查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必不可少, 其重点在于检出手术禁忌证, 如急慢性中耳炎、内耳道狭窄、内耳骨迷路的严重畸形以及耳蜗的纤维化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耳蜗骨化、Mondini畸形已不再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绝对禁忌证, 只须提前准备特殊的植入电极即可手术。如今, 人工耳蜗植入术仍是治疗严重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手段, 患儿前庭导水管易并发术中脑脊液漏, 即“井喷”现象, 增加了术后脑脊液鼻漏及中耳炎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了解乳突的气化情况及面神经情况方面, HRCT也具一定有优势, 尽管乳突状况不影响人工耳蜗植入的选择, 但对于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仍有一定的提示, 若乳突气化好, 手术则容易进行, 若乳突硬化, 耳蜗电极插入则较困难。

总之, 颞骨薄层CT扫描能精确显示中耳、内耳的详细解剖形态, 确定病变部位及周围结构, 是对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除听力学检查之外的必要补充。为耳科医生对疾病的处理, 如手术、人工耳蜗的植入、佩带助听器等提供形态学依据。尤其为内耳发育畸形所引起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进一步的治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实施提供详细的影像学资料, 为手术提供充分依据。

参考文献

[1]徐悦凡, 任鲁风, 宋文芹, 等.中国人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患者Cx26基因的突变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 37 (5) :348~351.

[2]白人驹, 马大庆, 张雪林, 等.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银行同业业务下一篇:操作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