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2024-08-28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通用8篇)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最佳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方法 收集有组织学对照的恶性胸水68例, 每例选12张石蜡切片, 作为A组, 将每例胸水用薄层液基细胞术制片36张, 随机平均分成B、C、D三组;B组经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及柠檬酸或EDTA修复退色, 做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C组经HE染色, 用盐酸方法退色, 做免疫组化染色, D组不经HE染色, 直接做免疫组化。将结果与A组组织病理诊断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A组100% (68/68) , B组98% (67/68) , C组92% (62/68) , D组90% (61/68) ;A组与B组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B组确诊率高于C组及D组 (P<0.05) 。结论 B组方法优于C组和D组, 有利于体腔积液中癌细胞鉴别诊断和分类,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病理诊断。

关键词:肺癌,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抗原修复,退色,免疫组化

薄层液基细胞技术 (thin-layer cytology test, TCT) 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 最早应用于妇科宫颈细胞学检查, 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随后人们不断将此项技术应用到非妇科细胞学检查[2,3,4], 并与传统脱落细胞学涂片比较, 具有薄层、背景清晰、面积小、血液成分少、利于显微镜观察等优点, 但在癌性体腔积液TCT检查中存在癌细胞比较散在或细胞团不如传统涂片立体感强等不足。经苏木精-伊红 (hematoxylin-eosin, HE) 染色癌细胞与间皮细胞的鉴别有时很困难, 对癌细胞来源及分类更一筹莫展。体腔积液多数混有间皮细胞, 常常需要免疫组化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染色与癌细胞加于鉴别, 并对癌细胞进行分类。IHC染色如果不先经HE染色, 则不清楚TCT涂片中是否存在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目标细胞) 或者TCT涂片是否合格, 如果经HE染色而采取不同退色方法, 会造成不同结果。有报道使用盐酸、高锰酸钾及草酸等对传统涂片和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退色[5,6]。笔者曾在组织切片上采用抗原热修复方法退色, 效果较好[7]。胸水TCT涂片IHC染色, 由于每张TCT涂片中的细胞排列是随机的, 常规IHC染色针对性较差, 往往造成诊断困难, 为了准确鉴别间皮细胞与癌细胞以及对癌细胞进行详细分类从而达到确诊目的, 本小组采用双重免疫组化 (double immunohistochemistry, DIHC) 染色, 即在一张TCT涂片上, 同时显示两种抗原成分[8], 来弥补一些抗体敏感性虽高而特异性低的不足,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病理科肺癌伴胸水转移送检病例68例, 年龄45~70岁, 中位年龄63岁, 64排CT均显示肺内占位病变, 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其中9例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质硬。经气管镜、穿刺活检或切取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等手段, 获取组织学标本, 并及时经10%中性甲醛固定, 石蜡切片, 经HE染色和IHC染色确定诊断为:鳞状细胞癌13例, 腺癌40例, 腺鳞癌6例, 神经内分泌癌9例;同时获取新鲜胸水每例500 m L, 采用TCT制片。TCT制片设备为康柏液基细胞制片机及配套耗材, 由湖南长沙康柏恩医疗科技公司提供。免疫组化染色抗体选为:TTF-1, CK7, CK14, CK18, P63, P40, Cg A, Syn, CR1 (柠檬酸修复) , CR2 (EDTA修复) , Vimentin, CEA和MC, 常规IHC染色采用ElivisionTMPlus, DIHC染色采用Dou Max Vision, 细胞通透剂为X-100, 所选试剂均购于福州迈新公司。

1.2 方法

1.2.1 制片

将每例活检组织选一蜡块进行切片, 厚约4μm, 分别切12张, 裱于防脱载玻片上, 60℃烤2 h, 经二甲苯、梯度乙醇脱蜡, 入水冲洗干净。每个病例抽取新鲜胸腔积液500 m L, 立即制片, 分取10 m L液体, 放入一次性塑料试管, 每例取36管, 放入低速离心机, 1500 r/min, 离心10 min, 吸取上清液放入洁净试管中留作冲洗液, 将沉渣逐一转移到TCT保存液当中, 震荡1 min, 用制片机制片, 肉眼见细胞层较厚时, 用同例胸水离心上清液稍加冲洗, 使细胞涂层变薄, 立即风干固定于95%乙醇液中15 min, 取出在60℃烤箱烤15 min, 每例制36张TCT涂片。

1.2.2 分组及染色

将每例胸腔积液36张TCT涂片随机平均分成B、C、D三组, 每组12张TCT涂片。

1.2.2. 1 A组

为活检石蜡切片, 一抗选择TTF-1、CK7、CK14、CK18、P63、P40、Cg A、Syn、CR1 (柠檬酸修复) 、Vimentin、CEA和MC, 设立阴阳性对照片, 按ElivisionTMPlus操作方法完成免疫组化染色, DAB显色。

1.2.2. 2 B组

先经HE染色, 显微镜下选择合格涂片:细胞排列均匀、基本单层、目标细胞核-浆-膜结构清晰。然后去掉盖玻片, 经二甲苯脱胶, 梯度乙醇 (由高浓度至低浓度) 脱二甲苯, 最后入水清洗。再将B组分成B1、B2组:要求EDTA修复的为B1组, 其余为B2组。现配EDTA液 (p H=9.0) 按1∶50配置 (一份原液和50份蒸馏水混合) 适量, 放入洁净高压锅中, 去盖先加热至沸腾, 将B1组TCT涂片放入沸腾的EDTA中, 加盖继续加热至喷气2 min, 自然冷却;再将配制好的柠檬酸液 (p H=6.0±0.1) , 放入洁净高压锅内适量, 开盖加热至沸腾, 放入B2组TCT涂片, 加盖继续加热至喷气1 min, 自然冷却。安全取出抗原修复的涂片, 用PBS冲洗。通过EDTA和柠檬酸高压加热修复, HE染色TCT涂片彻底退色。DIHC染色前滴加过氧化物酶阻断剂, 以防止由于抗原修复导致的内源性生物素与抗体产生非特异性结合。在滴加一抗前, 用X-100细胞通透剂进行处理, 增加细胞的通透性, 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DIHC染色是采用不同颜色的显色剂, 显示不同抗原成分, 显色遵循先深后浅, 胞膜、胞核着深色, 胞质着浅色, 选择好抗体搭配。本组一抗搭配:MC-Syn, MC-Cg A, MC-P40, MC-CK181, MC-CK7或MC-CK14, CR2-P40, CR1-TTF1, CR1-P63。染色采用Dou Max Vision方法, BCIP/NBT/AEC显色, 其步骤按照DIHC染色要求, 设立阴阳性对照片。

1.2.2. 3 C组

经HE染色, 显微镜选择合格涂片, 去掉盖玻片, 经二甲苯脱胶, 梯度乙醇 (由高浓度至低浓度) 脱二甲苯, 最后入水清洗。用0.5%盐酸及草酸溶液常温退色10 min, 入水冲洗。一抗选择TTF-1、CK7、CK14、CK18、P40、Cg A、Syn、CR1、Vimentin、CEA和MC, 设立阴阳性对照片, 在滴加一抗前, 应先用X-100细胞通透剂进行处理, 按IHC染色ElivisionTMPlus操作方法完成, DAB显色。

1.2.2. 4 D组

不经HE染色直接做IHC染色, 一抗选择TTF-1、CK7、CK14、CK18、P40、Cg A、Syn、CR、Vimentin、CEA和MC, 设立阴阳性对照片, 在滴加一抗前, 应先用X-100细胞通透剂进行处理, 按ElivisionTMPlus操作方法染色, DAB显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读标准:着色部位正确, 无背景着色, 着色对比鲜明, 即使有一个细胞着色也视为阳性。B、C、D三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组织病理A组结果比较, 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TCT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 包括宫颈液基细胞检查、体腔腔积液、气管镜刷片及灌洗液、肿瘤穿刺液、尿液及脑脊液等。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分类起着重要的作用。肺癌伴胸水转移的患者, 一般失去手术机会, 多采用化疗和放疗。但首先要明确是否伴胸水转移以及肿瘤的详细分类。如果能获得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最佳, 但取活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往往很困难, 只有通过胸水检查来明确诊断和分类。前言提到TCT检查较传统涂片有其优缺点, 不论TCT涂片还是传统涂片, 虽经HE染色诊断, 但常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染色才能与间皮细胞鉴别和明确肿瘤细胞来源及分类。每张TCT涂片中存在多种形态各异的细胞, 包括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 有时形似癌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时间皮细胞不但表达CR和MC, 还可表达某些角蛋白CK等多种抗原成分。在一张TCT涂片上只用一种抗原如CK (特异性低) , 不能区分间皮细胞和癌细胞。CR和MC敏感性虽高但特异性不高, 文献报道二者敏感性可达100%, Murugan等[9]报道38例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病例中CR敏感度为100%, 特异度为92.31%。Betta等[10]认为CR的敏感性为98%, 陈颖等[11]的研究认为CR的特异性为69.5%, 赵维聪等[12]报道CR及MC敏感性为100%, 特异性分别为82.1%和17.9%。普遍认为CR和MC的敏感性高, 而特异性相对较低且不一致。若一张TCT涂片上的不同细胞分别表达不同抗原或一个细胞不同部位同时表达两种不同抗原, 就可以大大增强抗原表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这就是免疫组化双重染色与常规免疫组化染色的区别。郗彦凤等[8]利用BSAP/CD30标记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是石蜡切片, 林秋霞等[12]用PCNA+NF-160的免疫双标记证明培养细胞中分裂神经元是否为成熟神经元是培养细胞, 也有报道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进行细胞双标记[13,14], 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DIHC染色同时采用抗原热修复退色技术在TCT中的应用未见报道。通过对TCT涂片免疫组化研究, 发现HE染色柠檬酸或EDTA修复退色做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最好、确诊率高, 而用盐酸退色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次之, 未经HE染色的较差。分析其原因, 前两种方法, 都使用了HE染色, 显微镜观察, 选出了合格的TCT涂片, 期中B组采用抗原热修复方法退掉HE染色, 既不损伤抗原成分, 又无染料分子阻碍抗原抗体结合;C组经HE染色后选用盐酸和草酸退色, 抗原成分遭到一定程度破坏[6], 造成部分假阴性, 导致确诊率下降;D组是未经HE染色, 显微镜下无法选择合格涂片, 存在不合格涂片, 导致确诊率降低。通过对68例有组织学对照的癌性胸水做TCT检查, 旨在探讨液基细胞HE染色联合DIHC染色对癌性胸水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类诊断的价值, 结果显示抗原修复退色联合DIHC染色为最佳方法, 在体腔积液TCT诊断中起者重要的作用, 尤其适用于数量很有限的TCT涂片, 值得借鉴。

注:与A组比较, χ2=4.36, aP<0.05;χ2=5.42, bP<0.05;确诊率=[同一组病例细胞涂片 (包括免疫染色协助) 确诊例数/同一组病例组织病理 (包括免疫组化协助) 确诊例数]×100%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2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巴氏涂片;Bethesda报告系统;诊断方法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由于生物、社会因素影响,包括HPV、HSV2等病毒感染,性生活提前,多个性伴侣,口服避孕药,宫颈糜烂,吸烟等刺激宫颈上皮细胞,增加其变异机会,使癌变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近年来发展推广的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技术,能大大增加宫颈上皮细胞病变检出率,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阻断疾病进程,防止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的发生。宫颈病变的检验手段主要分传统巴氏五级诊断方法及采用Bethesda报告系统报告的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传统巴氏五级诊断方法,一直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至今仍然被沿用,特别是基层医院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几乎全部采用该技术,但统计显示会有2%~50%的假阴性率。严重影响了宫颈病变细胞的检出率,阻碍宫颈癌的防治。近年来推广的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在制片上有重大突破,制成的涂片薄、细胞分布均匀、图象清晰,容易发现异常细胞,还能从微生物学角度进行诊断。我院自2008年1月引进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Bethesda报告系统正式取代了传统巴氏五级诊断方法,根据应用体会,现将两种方法的评价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LT-YJ2000自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机。

1.2 耗材 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配套液基薄层细胞保存液及专用一次性转移膜。

1.3 标本来源 我院门诊及住院妇科病病人。

1.4 标本满意度标准

1.4.1 鳞状上皮细胞最低数量标准 传统涂片:一张满意的传统涂片最低约需8000~10000个保存完好的和形态清晰的鳞状上皮细胞。液基薄层细胞涂片:一张满意的液基涂片最少需有5000个细胞。有报道研究指出,在液基涂片中细胞数量超过20000个时,对高级别病变检出率更高,但未研究调查细胞数量和假阴性之间的相关性。

1.4.2 子宫颈管/移行区成分指标 至少10个保存好的子宫颈管上皮细胞或化生细胞。但如果标本有HSIL及以上病变的就可忽略颈管移行区成分。有交叉性研究显示,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似乎更多发生在有移行区细胞成分的标本中。回顾性研究显示,无移行区成分的妇女,经随访似乎發生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机会不比有移行区细胞的多。

1.5 方法 随机抽取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制片,采用Bethesda报告系统报告的标本1000例,同样再随机抽取采用传统巴氏五级诊断方法报告的标本1000例重新阅片,并将部分已做活检的阳性病例结果与阴道镜取材、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核对。将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病例与巴氏分级为三、四、五级的病例均列为阳性病例。追踪细胞学阳性病例是否做过阴道镜下取材活检确诊,得出细胞学诊断正确率。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1.6 干扰因素 保证细胞核保存完好和清晰度好。假定无异常细胞时,超过75%的鳞状上皮细胞被遮盖应称为不满意,则需重新择机取材,且只估计遮盖细胞的百分数而不是受遮盖涂片的面积。

2 结果

2.1 将1000例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制片,采用Bethesda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定为A组,1000例采用传统巴氏五级诊断方法报告的病例标本定为B组。

2.2 结果分析如下表:

2.3 原因分析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制片机给病理细胞学制片技术带来新的突破,机器制片代替人工制片,质量和数量上更有保障。判读时非常轻松,克服了传统宫颈刮片技术上存在的材料太厚、细胞重叠、背景模糊、染色不佳、视野不清、难以发现癌变细胞等问题。可去除粘液、红细胞等杂质,制成优质薄片,涂片内细胞分布均匀,图像清晰,还可收集全部细胞,同一份标本可重复制片,保证了制片细胞的均匀性,方便阅读,有利于检测者做出准确的诊断。传统涂片仅能收集约20%细胞,细胞少,发现癌变细胞机率小。

3 讨论

可见,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制片,采用Bethesda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比传统法更全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无论标本阳性检出率、诊断正确率还是标本满意度都大大超过了传统巴氏五级诊断方法。该诊断系统是目前宫颈细胞学最新分类和最权威的诊断标准。准确地反映了宫颈癌和癌前期病变的最新认识,诊断明确,内容全面,贴近临床诊断,还能从微生物学角度做出诊断。传统巴氏诊断分级中的核异质细胞、可疑癌细胞的概念令临床医师费解,和临床诊断不能统一,不利于沟通,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诊疗科技的需求。Bethesda(描述性宫颈细胞学诊断报告方式)诊断系统,诊断明确,能准确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期病变,贴近临床诊断,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充分明确的诊断和相应的处理建议。

采用Bethesda报告系统的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取代传统巴氏涂片五级诊断方法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急待普及推广的一项事关广大妇女健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 Diane Solomon, RituNayar.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M].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3

关键词:宫颈病变,新柏液基细胞学,传统巴氏涂片,筛查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 仅次于乳腺癌, 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 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约占世界的1/3[1]。Papanicolaou等将宫颈脱落细胞制成以其姓氏命名的巴氏涂片 (Pap smear) ,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来诊断宫颈癌。1951年杨大望将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引进我国, 积极推动了我国宫颈癌普查的开展, 它的应用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但巴氏涂片有其明显的缺点即假阴性率过高。新柏液基细胞学 (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 是近年来一项重要的细胞学技术改革, 使宫颈病变的筛查有了质的飞跃, 本文对TCT法和巴氏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内蒙古锡盟正镶白旗妇幼保健所共有878人参加妇科普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传统巴氏涂片法 (Pap Smear) 。取材过程如下:用宫颈刷在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鳞-柱交界部和颈管旋转3圈, 马上将宫颈刷涂抹于清洁的载玻片上。涂片沿载玻片长轴方向, 尽量避免用力过猛以防细胞机械损伤, 并保持涂片厚薄均匀。涂片制成后马上置于95%无水乙醇或50%乙醚中固定20min, 取出干燥后进行巴氏染色或HE染色, 封片后于高倍镜下读片。诊断标准为巴氏Ⅰ级阴性、Ⅱ级核异质细胞、Ⅲ级可疑恶性 (癌) 细胞、Ⅳ级高度可疑恶性 (癌) 细胞、Ⅴ级恶性 (癌) 细胞。

1.2 新柏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法 (TCT)

2009年共有903人参加妇科普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TCT法, 基本过程如下:将锥形宫颈刷深入宫颈管内, 在宫颈鳞-柱交界部旋转3圈, 将宫颈刷头放入液基细胞保存液中, 然后将标本进行离心分离。丢弃标本中上清液 (黏液、红细胞、炎性细胞、坏死碎片等) , 留取试管底部的上皮细胞团制成细胞悬液, 利用自动化机械装置涂片, 随后染色、封片, 并于高倍镜下读片。诊断标准为2001年修订的TBS (The Bethesda System) 诊断标准[2]: (1)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NILM) ; (2) 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 包括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和不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H) 两种类型; (3)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 (4)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 (5) 鳞状细胞癌 (SCC) 和腺癌。对TCT结果阳性病例在1年内行阴道镜指导下多点活检或宫颈锥切后送病理学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测结果

巴氏I级619例, 巴氏Ⅱ级221例, 巴氏Ⅲ级28例, 巴氏Ⅳ级9例, 巴氏Ⅴ级1例, 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为38/878 (4.33%) 。

2.2 TCT法检测结果

9 0 3例患者中, A S C-U S 7 6例 (8.4 2%) , A S C-H 1 8例 (1.99%) , LSIL 45例 (4.98%) , HSIL 14例 (1.55%) , SCC 4例 (0.44%) , 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为157/903 (17.39%) 。本组TCT法与传统巴氏法阳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2.3 与病理符合情况

见表1、2。

TCT阳检病例中的结果与其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1例ASC-H病理学诊断为炎症, LSIL病理学诊断1例为正常, 1例为炎症外, HSIL病例中1例为癌, 其余细胞学异常者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 符合率高达95.24%。巴氏涂片的结果与病理符合率仅为46.15%, 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

2.4 微生物检出情况

TCT检出滴虫18例, 检出率1.99%;霉菌39例, 检出率4.32%;线索细胞58例, 检出率6.42%: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的细胞改变25例, 检出率2.77%。巴氏涂片法由于细胞取材丢失、制片时细胞重叠、厚薄不均、干燥变形等因素很难对微生物感染做出正确诊断。

3 讨论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50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 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明显下降。近年来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感染者急剧增多, 使得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且患者趋于年轻化。因此, 宫颈病变的筛查显的格外重要。宫颈癌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并进行阻断性治疗[3], 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近50年来应用传统的巴氏涂片技术, 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其也有内在的局限性。如存在细胞取材丢失, 非细胞成分黏液、血液、炎性细胞干扰以及细胞重叠等因素, 影响涂片质量。传统的巴氏涂片有15%~40%的假阴性率。而TCT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 可减少假阴性率的60%[4]。我们的结果显示, 巴氏涂片的阳性检出率仅为4.33%, 显著低于TCT检查的17.39%。而且巴氏涂片的报告只强调宫颈癌患者与可疑病例, 无法细化宫颈癌前病变的各型, 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

TCT检查1999年首次在中国应用, 将锥形毛刷上的细胞收集于保存液中, 几乎可以收集到其中所有的细胞。细胞经保存液处理, 把原先非液态的宫颈细胞学标本转化为液态标本, 然后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或滤膜滤过技术, 去除标本中的红细胞、炎性细胞、坏死或黏液物质等。利用自动化机械装置涂片, 使细胞集中分布于1~2cm的圆形区域内, 且细胞均匀薄层分布, 使细胞利于识别。同时TBS系统报告格式、诊断术语标准化, 能明确反映有意义的细胞形态学发现, 利于细胞病理与临床之间沟通, 增加了结果可信度。

潘秦镜等[5]报道, TCT对SCC的检出率为100%, 对HSIL的检出率为97%, 对LSIL的检出率为61.4%, 显示了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的结果显示:TCT检查中有4例宫颈癌, 经病理诊断4例均为癌, 符合率为100%。14例HSIL中:病理诊断为CIN I的1例, CIN II/CINⅢ的12例, 宫颈癌l例, 符合率为85.71%, 45例LSIL中40例为CIN I与病理符合率88.89%, 可见TCT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 特别是对CIN II及以上危害性较大的宫颈病变显示出极高的阳性符合率, 假阴性率低, 与很多文献报道一致[6,7]。本组资料表明TCT除能诊断癌前病变和癌外, 还能对各种微生物如霉菌、细菌、滴虫、HPV感染等提供直接诊断或提示诊断, 对上述疾病的及时治疗有很大帮助。

TCT较巴氏涂片有明显的优点, 可能有以下原因:制片方法改进, 传统细胞学为干固定, 标本丢失较多且不可重复制片, 镜下非上皮成分较多, 重叠不清, 费力易漏诊。诊断标准进行改进, TBS分级较巴氏分级在分级标准描述上更为详尽。传统巴氏分级诊断重点主要集中在细胞核的异型性, 且描述较抽象, TBS分级标准除对细胞核异型描述外, 还着重阐述病变细胞所在层次与病变程度的对应关系, 同时每一级别病变诊断标准较为具体, 尤其在低度病变诊断中优势更为明显。然而液基细胞学技术也存在成本大幅提高的缺点。

TCT检查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 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从而早期治疗, 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 笔者认为利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无创伤且取材方便, 敏感性和准确性都较高的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 应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09-222.

[2]Solomon D, Dave Y, Kuraar R, et al.The2001Bethesda System:terminology for reporting result of cervical cytology[J].JAMA, 2002, 24 (16) :2817.

[3]Ferris DG, Cox TJ.Modem colpscopy:textbook and atlas[M].2anded, USA:Kenda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4:144-483.

[4]Solomon D, Davey D, Kurman R, et al.The2001Beheseda System:terminology for reporting result of cervical cytology[J].JAMA, 2007, 287 (11) :2114-2119.

[5]潘秦镜, 李凌, 乔友林等.液基细胞在宫颈癌高发区筛查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 2001, 23 (5) :309.

[6]Taylor S, Kuhn L.Direct comparison of liquid-based and conventional cytology in a South African screening trial[J].Int J Cancer, 2006, 118 (4) :957.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4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来本院妇科体检的人群,LPT 11301例、TCT 7029例、传统巴氏涂片18939例,在其中各选择500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均有性生活史、非妊娠期,没有既往子宫切除史或是盆腔放疗史。

1.2 方法

1.2.1 A组应用LPT检查

应用美国利普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由临床医生取样,使用专业的塑料毛刷取样器对患者宫颈外口和宫颈管中的脱落细胞进行取样;然后将细胞涮洗到专业保存液中送检。在实验室里,离心、取上层清液;将底部细胞团应用稀释液稀释到合适的比例,再次使用振荡器混合均匀,然后应用加样枪吸取50μl的细胞液放置在玻片上,通过顺时针涂抹成为直径为2 cm的薄片,自然干之后使用浓度为95%的酒精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巴氏染色。

1.2.2 B组应用TCT检查

由临床医生取材,应用塑料毛刷对患者宫颈外口和宫颈管中的脱落细胞进行采集,将细胞涮洗于装有Thinprcp送检。实验人员将标本瓶放入TCT制片机中,在过滤膜的高速旋转下,将细胞打散、混匀,然后将细胞吸附到过滤膜上,最后将其印在玻片上制作成为直径为2 cm,细胞个数在2万左右的薄片;然后立即使用浓度为95%的酒精固定处理,同样使用巴氏染色。

1.2.3 C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检查

采集患者宫颈外口的脱落细胞,均匀的涂抹在玻片上,应用浓度为95%的酒精固定,然后使用巴氏染色和镜检。

1.2.4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对于细胞学诊断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或以上病变的患者应用电子阴道镜以及活检,阴道镜检查方法为:本组研究中应用电子阴道镜,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之后使用面前将宫颈表面的分泌物轻轻拭去,使用卢氏碘以及浓度为3%的醋酸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使用绿色滤光镜观察患者宫颈处的血管形态。根据国际阴道镜和宫颈病理会议中规范化标准进行阴道镜诊断,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或以上表达为组织学阳性。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细胞学诊断结果对比

B组患者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SL)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阳性检出率为12.5%,高于A组6.9%和C组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三组患者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对比

A组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的患者有750例(其中LPT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74例),其中有50例细胞学诊断为发生炎症反应细胞学改变,25例LSIL为HSIL,26例LSIL为SCC,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66.67%,假阳性率为3.33%,假阴性率为6.67%。B组患者中有800例进行阴道镜下活检(TCT检查为阳性的患者有325例),其中25例诊断为炎症反应细胞学改变,通过阴道镜诊断为LSIL;51例诊断为LSIL,阴道镜活检为HSIL;27例HSIL诊断为早期浸润癌,剩余均与结果相符。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87.5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3.13%。C组患者中876例进行阴道镜活检,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50.00%,假阳性率为5.71%,假阴性率为22.86%。

3 讨论

自常规巴氏涂片面世以来,宫颈癌的筛查结果得到较大的改善,临床中报道其让宫颈癌的死亡率下降了70%以上但是应用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假阴性报道,有资料甚至高达50%,本组中也有22.86%的假阴性结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涂片的不均匀、材料中有血液、黏液和其他杂质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临床中该方法的使用率较低。液基细胞学对传统涂片的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能够保证对细胞及时固定,涂片清晰、阅读非常方便,能够显著改善细胞学诊断的正确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出现。TCT应用膜管吸附黏液与细胞印片,直径为2 cm的膜管中均匀的分布着7~8万个小孔,能够集中、均匀的印取细胞,避免出现重叠和遮挡现象的同时,有效去除炎症细胞。相对于传统涂片的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能够保证对细胞及时固定,涂片清晰、阅读非常方便,能够显著改善细胞学诊断的正确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出现。通过巴氏染色,LPT的细胞着色淡,不清晰。难以细致观察细胞核的形态,但是对于TCT来说,通过巴氏染色单个细胞平铺,染料非常容易均匀浸入,染色的结果鲜艳,细胞核浆的比例与核仁清晰,便于实验室检查人员的观察。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膜管的通透性因素以及黏液的影响,细胞的吸取不充分,容易发生堵塞,进而造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LPT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非常多,其应用成本较低,不需要使用专用仪器,常规的实验室配置设备就能够实现细胞学检查,但是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工与时间,同时受到人工涂片技术的影响,其质量较差,细胞在涂片上的分布不均匀,有堆积现象,导致诊断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总之,三种检测技术,其各有优缺点,TCT对于宫颈病变的检查价值更高,而LPT的成本更加低廉。在临床筛查工作中应当取长补短,严格控制制片质量,为医生的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利普液基细胞制片(LPT)、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TCT)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LP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A组,应用TC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B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C组,各5000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2.5%高于A组6.9%和C组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66.67%,假阳性率为3.33%,假阴性率为6.67%。B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87.5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3.13%。C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50.00%,假阳性率为5.71%,假阴性率为22.86%。结论 相对于LPT及传统巴氏涂片,TCT对于宫颈细胞学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是筛查宫颈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利普液基细胞制片,巴氏涂片,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宫颈细胞学,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科门诊自2010年3月-2011年9月的410例患者, 年龄20-76岁, 平均年龄36.15±7.16岁, 全部患者均自愿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其中宫颈光滑53例, 宫颈糜烂255例, 宫颈纳氏囊肿55例, 宫颈肥大29例, 宫颈管黏膜增生18例。

1.2 方法

宫颈液基标本的采集使用特制的长柄毛刷在宫颈鳞柱交界部位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轻柔旋转至少5圈, 之后将刷头放置在配套保存瓶当中, 使用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制片、染色。阴道镜的检查方法为:使患者处于膀胱结石位, 将宫颈暴露, 使用干棉球将表面黏液擦去, 将焦距调节合适后进行初步观察, 将3%醋酸涂于宫颈表面, 过30秒之后仔细观察是否有醋酸白色上皮、柱状上皮水肿、白环、白斑、镶嵌以及白色腺体、点状血管和异形血管[3], 之后加绿色光片详细对血管进行观察, 最后进行碘实验, 对上皮的着色情况进行观察。例如镜下观察发现有可疑或异常图象, 取出该处活组织, 使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之后送检。

1.3 诊断标准

采用TBS分段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 诊断结果包括:正常或者炎症;未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鳞癌 (SCC)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依据不典型增生的累及范围, 分为I-Ⅲ级。

2 结果

宫颈细胞学以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结果为:410例液基细胞学检测中,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异常者46例 (11.22%) , 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共25例,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共15例,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共5例, 鳞癌 (SCC) 1例。46例都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测, 诊断为炎症31例, 占异常细胞学67.3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共12例, 其中CINI7例 (15.22%) , CINⅡ3例 (6.52%) , CINⅢ2例 (4.35%) , 浸润癌3例 (5.43%) 。详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是当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 也是能够被早期发现、有效预防和可能治愈的癌症[4], 其发病率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并且伴随人们意识开放、性生活开始时间过早、过频或者多位性伴侣, 从而导致HPV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 使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年轻化, 对当今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而, 宫颈癌的早期确诊以及尽早治疗十分重要, 尤其是对于CIN的早期检测发现以及尽早治疗, 能够阻止病变的继续发展, 从而可以拯救广大妇女的宝贵生命。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初筛检测办法, 阴道镜下活检能够发现肉眼不易发现的不正常上皮、血管与可疑病变, 并且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 提升了阳性诊断率与准确率, 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 可以大幅提升CIN以及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 并且可以做到早期确诊与治疗, 大幅提升防治宫颈癌的疗效[5]。综上, 当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异常时必须在阴道镜下取活检进行分析, 来明确宫颈病变的分类, 从而给予相应的治疗, 当两者不符时, 要反复取活检, 并且对患者密切随访。

摘要:目的 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异常与阴道镜下活检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我院妇科门诊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的410例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 涂片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异常者46例 (11.22%) , 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共25例,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共15例,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共5例, 鳞癌 (SCC) 1例。46例都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测, 诊断为炎症31例, 占异常细胞学67.3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共12例, 其中CINI7例 (15.22%) , CINⅡ3例 (6.52%) , CINⅢ2例 (4.35%) , 浸润癌3例 (5.43%) 。结论 通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阴道镜活检, 可以尽早的发现宫颈癌与宫颈癌前病变。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宫颈病变,阴道镜,活检,宫颈癌

参考文献

[1]张春香, 刘欣, 张居民.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 (1) :32-33.

[2]Limaye A, Connor AJ, Huang X, 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Papanicolaou tests and a fluid-based thin layer method[J].Arch Pathol Lad Med, 2003, 127 (2) :200-204.

[3]Paul JJ, Klikhamer M.Liguid-based cerrical cytology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methods of Evidence-Based zedicine[J].Cancer Cytology, 2003, 99:263-271.

[4]Solomon D, Davey D, Kurman R, et al.The2001Bethesda System, terminology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ervical cytology[J].JAMA, 2002, 287 (16) :2114-2119.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6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

为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探讨已婚女性宫颈疾病患者情况,2010年10月-2015年12月收集液基薄层细胞学样本8 881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此项技术的掌握及认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5年12月收集门诊患者8 881例,均为各单位体检人员,年龄17~82岁,平均(42.32±3.1)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

试剂与仪器:沉降式制片染色机,自动样本转移机(LBP-2801)低速离心机(SC-3612),漩涡混合器(XW-80A),样本保存液及耗材,随试剂配备的医用组织染色剂苏木素及EA/OG染色液。

采集方法: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阴道窥器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揩净宫颈黏液及分泌物,局部消毒,将试剂配备的专用刷置于宫颈管内,取材应在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处,同一方向旋转5~8圈,收取宫颈口及宫颈脱落细胞,旋下刷头,将其置于安必平保存液的小瓶中晃动数次,使细胞移入瓶内。细胞悬液经离心、重悬、铺片、固定、染色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ASCUS以上自愿接受活检的患者进行常规阴道镜检查,用活检钳在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处,或肉眼糜烂,或特殊病变处取材,取3、6、9、12点处可疑病变组织送检。

诊断及分类:在标本满意情况下:标本有标记,申请单合格及时送检。镜下鳞状上皮细胞量>5 000,柱状上皮细胞量>10个(无柱状上皮细胞,化生细胞>10/堆)。阅片报告采用TBS分类系统:分为正常未病变的细胞,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CI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不典型腺细胞,子宫内膜原位腺癌,腺癌,子宫外腺癌。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了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同年龄组液基细胞检查结果:观察入选对象不同年龄组液基细胞检查结果,发现阳性率以40~49岁组最高,而且各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液基细胞学与宫颈活检的符合率:与宫颈活检方法诊断结果相对照,液基细胞学方法的符合率72.3%(P<0.05),见表2。

讨论

菏泽地区宫颈癌发病率从表1可见总阳性率6.38%,高于文献报道的4.1%,可能与地区处于华中平原,相比于全国,离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较近,近些年地区交流及经济发展较快有关[1]。但同全国一致,40~49岁仍为年龄高发组,为宫颈疾病筛查的重点人群。因此加强此年龄段妇女性生活方面生理知识普及、按期健康体检宣传尤为重要。当然其他年龄组亦不容忽视,近些年30~39岁年龄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2]。这与地区开放、与过早有性生活有关,因此还应重视与宫颈癌发病率密切相关的高危型HPV感染的筛查工作,提高准确率,及时通知患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对50~59岁年龄组来说,发病率也不低。主要因为这部分患者结婚多年,病毒感染概率增加,又较晚接受此项检查有关[3]。因此向此类人群宣传、普及宫颈癌筛查,使她们能尽早接受检查与治疗也是迫在眉睫的。表2显示,宫颈上皮内病变从低度到高度阳性涂片与病理活检符合率逐渐增加,表明病变程度越高,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越具一致性,SCC以上者能达到100%。通过表2,总符合率72.3%。虽然看起来不高,但ASCUS几乎占活检数一半以上,基数较大,排除患者较多,从而降低了总符合率,这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虽然随着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的推广,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尤其是尽早发现癌前病变更为重要。使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能明显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早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可达90%,原位癌即CINⅢ可达100%。因此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仍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4]。同时TBS报告系统是继传统巴氏染色报告系统的又一创新,分类明确细致,能更好地提供详尽准确的报告依据,更清楚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及程度。同时作为报告者,当遇到疑为CINⅢ以上的片子后,应及时同制片者沟通后重复制片,争取阅取更多的细胞量,提高阅片的准确率与病理的符合率,减少患者因细胞学阳性带来的惊恐及活检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黄颖.巴氏涂片与TCT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作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77.

[2]田月赐,刘庆乐.TCT和阴道镜检及组织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2011,26(10):1557.

[3]李艳,郭雄波.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1053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7):1182.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中心门诊体检的育龄妇女, 自愿接受“三阶梯”筛查方法者共计684例, 其中有临床自觉症状者205例, 妇科检查同一检查对象的宫颈会同时存在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临床体征, 组合共1 169种, 年龄20岁~92岁, 平均年龄 (40.37±8.35) 岁。检查对象均有性生活史, 非月经期、非妊娠期及非哺乳期, 检查前3 d未进行阴道冲洗及上药, 检查前24 h内无性生活, 3个月内未行宫颈相关检查。

1.2 研究方法

1.2.1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

由北京英硕力金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新柏氏膜式薄层细胞学检测, 筛查对象中月经规律者选取月经中期取材, 不规则出血史或其他原因者即刻取材。由经过培训的妇科医师负责取材, 尽量保证细胞数量足。由专职细胞学医师操作、染片、读片, 以TBS分类法报告结果。

1.2.2 阴道镜检查及病变组织活检

按照宫颈病变规范诊治流程图, 最佳初筛方案, 对细胞学阳性结果进行阴道镜检查, 涂盐水观察, 以5%醋酸做醋酸试验, 仔细观察阴道镜图像约3 min, 再用绿色滤光镜进一步观察血管形态, 然后行碘试验。醋酸白色上皮, 碘试验不着色区或异型血管等区域行多点或可疑处活检。若无可疑部位, 常规取3, 6, 9, 12点钟组织活检, 所取的组织均送市级肿瘤医院行病理学检查, 诊断报告采用WHO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液基细胞学检出情况

对684例对象宫颈刷片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 细胞阳性结果119例, 检出率为17.398%。其中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为75例, 占10.96%;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H) 为19例, 占2.7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为9例, 占1.3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为9例, 占1.32%;鳞癌 (CC) 为7例, 占1.02%。

2.2 不同年龄TCT检测结果

将119例阳性结果的患者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 HSIL的检出率在20岁~3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5.04%, 符合宫颈病变年轻化的趋势, 应引起高度重视。宫颈癌的检出率以36岁~4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4.2%, 应重点筛查和管理这一年龄段的育龄妇女。见表1。

2.3 临床自觉症状和TCT检测结果

自觉症状和TCT检测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 在接触性出血或不明原因出血的自觉症状中, HSIL的检出率为1.95%, 发病率较高;同时宫颈癌的检出率为1.46%, 以接触性出血或不明原因出血的发病率最高。见表2。

2.4 临床妇科体检体征与TCT检测结果

同一患者妇科体检肉眼观会同时存在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临床体征, 宫颈表面光滑者其TCT检出的阳性结果为5.99%, 高于其他妇科体征, 特别是宫颈光滑者TCT阳性结果中H SIL检出率达到1.11%, 明显高于其他体征。宫颈癌的检出率达到0.34%, 应引起重视, 消除传统观念, 以免漏诊。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中, 宫颈癌的检出率为零, 由此看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癌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见表3。

2.5 TCT诊断、阴道镜拟诊断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

2.5.1 T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

LSIL检出率为52.94% (9/17) , LSIL漏诊率为47.06% (8/17) ;H SIL检出率为81.82% (9/11) , H SIL漏诊率为18.18% (2/11) , CC检出率为100% (7/7) , CC漏诊率为0。

2.5.2 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

结果显示, LSIL检出率为94.12% (16/17) , LSIL漏诊率为5.88% (1/17) ;H SIL检出率为90.9% (10/11) , H SIL漏诊率为9.09% (1/11) , CC检出率为100% (7/7) , CC漏诊率为0。见表4。

注:LSIL=CINⅠ级, H SIL=CINⅡ级或CINⅢ级。

TCT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拟诊断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451,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按照国家提出的宫颈病变三阶梯筛查法, 能有效阻断这一发展过程。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 宫颈细胞学筛查作为宫颈病变规范化诊疗的第一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有效反映受检者宫颈的健康状况。

3.1 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尧都区范围内育龄妇女684例检查结果, 细胞学阳性结果119例, 阳性发病率为17.397%, 说明临汾市尧都区为高发地区。119例阳性患者不同年龄TBS细胞学分类有显著差异, 特别是H SIL在20岁~3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符合宫颈病变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而宫颈癌 (含鳞癌和腺癌) 在36岁~4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提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育龄妇女进行重点筛查非常重要;同时提示我们工作重点要前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小于35岁的育龄妇女, 要加强宫颈癌相关知识宣传, 改变不良行为。如吸烟、生活不规律、高度紧张和压力增大、过早的性行为和没有安全措施的过多性伴侣及没有避孕措施的各种意外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等, 多次分娩、长期炎症刺激不治疗、不良卫生习惯等都是诱发宫颈病变高发的重要因素。

3.2 结合临床表现和妇科体检体征, 接触性或异常阴道出血为主的自觉症状在HSIL和宫颈癌中检出率最高, 在妇科体检中, HSIL、CC在宫颈光滑中检出率仍然高, 并且自觉症状和妇科体检和TBS细胞学分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妇科医生在临床上遇到阴道出血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 查出不明出血的源头, 特别对高危年龄人群要进行逐步筛查宫颈、宫颈管、子宫内膜等, 以防误诊。打破原有肉眼观察宫颈光滑正常则无病变的传统诊断思维, 要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认识疾病过渡到细胞学组织学的诊断, 特别是宫颈表面光滑有癌症家族史者, 以双筛为主, 减少漏诊;同时提高自身技能, 防止过度诊断和治疗, 过早过多干预,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所以规范筛查、规范分流、规范诊治是当前最重要的做法。

3.3 目前细胞学诊断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应用中严重不足, 细胞学医师匮乏, 受客观条件、技术、设备所限, 不规范人为操作, 以及妇科医师的认识, 使宫颈癌的检出率受到很大影响, 尽快成立一所公益的、正规的、专业的癌症筛查中心势在必行。

3.4 TCT及阴道镜相结合诊断宫颈病变, 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指导性意义。研究发现, TCT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检查是两种互补的检查方法[4], 遵循宫颈病变“三阶梯”筛查, 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梁华茂.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0B) :3239-3241.

[2]崔晓莉, 王纯雁, 王红, 等.cobas4800 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 2013, 40 (6) :341-344.

[3]张秀卿.TCT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及筛检效果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 2010.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我院186例行宫颈病变筛查已婚妇女, 均符合: (1) 两组患者均处月经期外; (2) 3d内无性交; (3) 无冲洗阴道、阴道用药、宫颈刮片等阴道行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57 (38.56±0.97) 岁;孕次0~4 (2.31±0.27) 次。对照组患者年龄25~63 (39.21±1.21) 岁;孕次1~6 (3.07±0.96) 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液基细胞学 (TCT) 检测方案: (1) 窥阴器暴露宫颈后, 医用消毒棉签拭去宫颈表面分泌物; (2) 采用TCT专业宫颈刷深入宫颈合适部位 (约宫颈外口上方10cm处) 采集样品; (3) 样品放入对应标记小瓶中, 封密瓶口, 送入病理科由专业人员进行阅片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TCT联合阴道镜检测方案: (1) 放置扩阴器暴露宫颈后, 医用消毒纱球擦拭宫颈表面分泌物, 于宫颈表面涂抹约3%醋酸液, 阴道镜下循序观察转化区、上皮、血管等处变化症状; (2) 继以1%碘溶液涂于宫颈表面, 观察碘反应宫颈着色深浅程度; (3) 于宫颈病变处采取检测样品, 随即进行10%的甲醛固定, 送入病理科由专业人员进行阅片诊断[1]。

1.3 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受检后针对阳性患者行宫颈病理学活检, 采用CINI判定为阳性者, 根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判定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结果的金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详见附表。

2.2 两组检测结果与宫颈病理活检结果比较

病理活检结果LSIL者13例 (13.97%) , HSIL者9例 (9.67%) , SCC者5例 (5.38%) , 两组检查结果均依据病理活检结果为参考金标准。其中研究组检测符合率:LSIL者10例 (90.91%) , HSIL者6例 (66.67%) , SCC者3例 (60.00%) 与高于对照组的LSIL者5例 (45.46%) , HSIL者2例 (22.22%) , SCC者1例 (20.00%) , 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3 讨论

宫颈病变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宫颈上皮脱落的真性糜烂, 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多、接触性出血、下腹胀痛[3]。准确诊断后, 局部治疗可恢复正常状态, 如何正确诊断宫颈病变是恢复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技术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首选方案, 符合率及安全性相对较高[4,5]。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检测结果:LSIL11例占11.82%, HSIL7例占7.52%, SCC3例占3.22%与对照组LSIL15例占16.12%, HSIL5例占5.37%, SCC5例占5.37%比较显著差异, 提示TCT作为目前世界较先进的宫颈病变诊断技术, 其临床使用大幅度提高宫颈细胞异常检测率;阴道镜作为一种男女疾病诊断仪器, 可适应检测各种宫颈疾病, 可反复检测, 创伤性甚微, 通过电子镜摄像, 最大程度降低因主观不确定因素引发误诊, 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率, 提高宫颈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检测符合率研究组:LSIL占90.91%, HSIL占66.67%, SCC占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LSIL占45.46%, HSIL占22.22%, SCC占20.00%, 与国内外多数专家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行TCT联合阴道镜检测方案的高检测符合率可作为宫颈病变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案。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通过其独特的采样技术, 为宫颈癌病变提供有效可行方法, 显著提高普通涂片的样品质量,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主要主要检测宫颈上皮细胞组织病变, 具有较高检测敏感度,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电子阴道镜活检, 送病理组织学确诊, 更进一步提高宫颈病变临床确诊率, 是宫颈病变临床检测有效技术之一。可近一步提高宫颈病变患者的确诊率及治疗有效率, 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早日恢复正常状态, 是广大女性身体健康安全的有效保护屏障。若只是单纯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或阴道镜检查, 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较难达到理想诊断效果, 降低确诊率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及科学预后, 严重影响到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但在体诊断方案实施过程, 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 排除相关禁忌症, 尽可能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最大程度发挥TCT联合阴道镜的检测优势。

综上所述, TCT联合阴道镜检测方案具有相对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及安全可靠性, 是宫颈病变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案, 利于提高宫颈病变患者的治愈有效率,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本院186例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已婚妇女,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研究组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测方案,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案, 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 LSIL占11.82%, HSIL占7.52%, SCC占3.22%与对照组LSIL占16.12%, HSIL占5.37%, SCC占5.37%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研究组诊断符合率LSIL占90.91%, HSIL占66.67%, SCC占60.00%与对照组的LSIL占45.46%, HSIL占22.22%, SCC占20.00%, 比较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对子宫颈病变临床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符合率较高于宫颈病变具有诊断指导价值。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阴道镜,宫颈病变,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琴艳, 付雯, 邹鹏, 等.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5) :879-881.

[2]马萍.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0) :2375-2376.

[3]马亚萍, 褚志凤.L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6) :4084-4085.

[4]戴晓怡.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涂片18000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 (8) :946-948.

上一篇:互动反馈系统下一篇:心理-生理-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