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时间(精选6篇)
提升时间 篇1
摘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在于运动习惯的养成。促进高中学生体质健康要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形成运动习惯。碎片化时间的运动锻炼要符合碎片化时间的特点,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去探讨开展用好碎片时间促进体质健康的方法、手段,进而形成学生运动习惯。
关键词:碎片化时间,体质健康,运动习惯,方法和手段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取决于家、校和社会等综合因素,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学生个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决定因素的是个人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都是为了养成学生的运动习惯。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高中,把常态的授课和组织多种课下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方法。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体质的下滑还是不争的事实。目前环境下,没有办法要求高中学生每天抽出以课时为单位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造成了学生在高中阶段体育运动习惯的下滑或丢失,进而形成体质健康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在笔者看来就是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的时间锻炼身体,形成运动习惯,提升自身体质健康。
1学生碎片化时间的界定
高中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除了正常学习(课上学习、课余学习)和正常生理活动时间之外都可界定为碎片化时间。在校最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是课间、大课间和在校不上课的小时间段(如晚饭结束到上晚自习的间隙)。学生在校的可用碎片化时间课间一般5~ 7 min,大课间25~27 min,以及中午午休后到上课和晚上吃饭到晚自习的15~20 min左右时间。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阳光体育一小时要求,一般学校大课间为 “一拳两操”,有些学校为阳光大课间“。一拳两操”多带有学校仪式性质,很难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阳光大课间小学和初中开展的明显要好于高中,原因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小学、初中学生听话”。高中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去认可锻炼身体的益处,但真正具体到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多数学生都会找出各种大家了解和熟知的理由。
换位思考,我们给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学生主动认知的体育知识都过多强调了竞技体育的表象,而忽略群众体育或健康体育的本质——健康在于运动。反思我们对学生的体育教学,都过于强调运动的规范性,比如场地、器械、时间、技术规范等。这些要求让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模式化,而淡化了运动本质首先在于动,而各种体育项目是动起来的规则化“游戏”。有整块的时间活动叫运动,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同样也叫运动,两种都可以促进运动习惯的形成,都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用好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更符合高中学生的特点。
2做好5~6 min运动,引导和带动学生形成运动习惯
5~6 min运动主要就是用好课间等碎片时间。除了传统的课间活动,从近几年兴起的体能锻炼来看,1~5 min的小练习可以涵盖身体锻炼的方方面面,这些小练习要求场地小,器械简单,间隔短,练习目的指向性明确。比如流行的3 m2健身活动,5~6 min可以完成2~3个动作的包括心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3个目的指向明确的练习。5~6 min的瑜伽练习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6~10个动作的练习。5~6 min还可完成8~10节4×8拍的健身操,4~6节以上的现代舞(广场舞);5~6 min还可完成整套的武术套路;5~ 6 min还可以进行一次规模不小的平板支撑比赛;进行3~5个班的蛟龙出海比赛,等等。
5~6 min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典型的碎片时间,引导学生练习的运动应符合运动强度中小,场地要求限制小,以个人体能练习为主,另外易于组织,便于开展,花样繁多等特点。这种小活动除可调动学生迅速产生兴趣,迅速投入,还安全,针对性强,同时不会影响学生的课上学习以及师生皆宜、师生同乐。最重要是潜移默化地督促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会用碎片时间,就自然更会用完整时间。
3教师在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的反思
首先就是学校教师的思想认识要相对统一。认识统一主要指在碎片化时间运动的推广中不论文化课教师还是体育教师都要有和学生师生同做,师生同乐的参与意识。在调查中,班主任认为学生运动和学习可互补的班,一般每天坚持运动的同学就多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参与起到的以身作则的带动作用要远好于体育教师的发动宣传,学生的向师性也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目前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在校细节的今天,教师的参与还能有效带动家长参与的热情,形成家、校、生三方的合力。这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最理想状态。
其次,作为组织、引导、参与的体育教师要有目的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技能的更新既是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提高体质健康的要求,又是时代发展中对体育教师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善于终身学习,活学活用,勤学勤用的要求。体育教师能够相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学习和兴趣的要求,引导学生能动会学,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是体育教师职业的至高要求。如果体育教师给学生的答疑不如学生去查百度或APP更方便,体育教师在学生间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
4学校在促进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的反思
个人认为学校层面在促进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的问题上除了做好宣传发动和强调安全外,还要有计划地做好以下几点。
(1)有针对性地布局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运动的设施。目前学校的体育设施大都集中在一处,这种设计的初衷是学习和运动的互不干扰。在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促进体质健康的认识上不是把体育场搬到教学区,而是学校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进行便利活动的场所。比如将更适合学生特点的全民健身路径放到教学楼前;辅助性的小阶梯可以和单腿、双腿、上肢练习的小场地进行组合;四肢同时同动的攀爬可以和高低的拉伸檑木进行组合; 还可以设计有利于学生方便取、放小体操垫等器械的器械房,设计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微型风雨场地;学校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设计突出的特点就是场地和设施要让学生便于运动、利于运动和目的明确地开展运动,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可把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最关注的肺活量、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作为运动设施设计的切入点,结合学校教学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
(2)引导和组织好教师和学生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用好碎片化时间带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首先解决的就是学生的“不习惯”。不习惯在课间进行活动,不习惯运动和学习的紧密衔接,不习惯迅速的身体调动等。帮助学生克服这种“不习惯”,前期的重点是培训,而后就是贯穿始终的示范和带动,包括教师和学生。示范和带动的方法更多要依靠小团队的作用,这种团队各班都可以有, 都可以进行有目的地培训。更好的是运动兴趣社团的自发形成,让兴趣社团成为学生中有要求、有目的的运动和运动学习团队。既可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又可自发地去更新运动知识和组织更适合学生特点的运动形式、方法,更利于开展校内和校外的活动,形成运动习惯。
碎片化时间的运动锻炼本质还是促进身体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本质也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本质上是希望学生形成健康生活习惯。由此,用好学生在校的碎片化时间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侯乐荣,居媛媛,张艺宏,等.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4):84-87.
[2]赖小玉,刘海金,刘尚礼.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体育学刊,2007(5):125-128.
[3]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1):956.
提升时间 篇2
思考其实是很有乐趣的,会上瘾,特别是当你了解很多思维方法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去分析一个问题,这时候不仅会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会产生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
思考本质上是一个提高信息利用率的手段,同样看一本书,大家接受的信息量是一样的,但有人看完就算了,有人写了读书笔记,有人写了观点剖析,每个人最终的收获肯定不一样,区别就在于思考的深度不同导致对信息的利用率也不同。
思考的话题太大了,简直无从谈起,这里只能勉强凑几个tips。
凡事多想想“为什么”:大多数真实的问题都藏在一连串的“为什么”里面,通常只要找准了问题就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案了。
多想想未来:如果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有助于我们在更高的地方俯视人生。
尽量将思考进行输出:比如在知乎回答问题、写文章、讲给别人听等等,这才是训练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否则只能称之为灵光一闪,闪完了就忘了。
以上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能力的方法,如果上面所说的状态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话,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它会驱使着我们去行动,让“提升自我”就变成一个内化的、隐含的目标。
提升时间 篇3
一、原因分析
首先,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减压、减负成为现代教育的主题之一。然而,学校在“量”上减负的同时并没有在“质”上进行提升。再加上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被动,导致了宝贵的课余时间成为腐蚀学生的罪魁祸首。
其次,实现了上大学的目标后,新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找到新的十分明确、合理的目标,他们普遍缺乏预期性、发展性的学习和生活目标。此外,和高中时相比,学生在與教师的交往中主动性很不够,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主动与老师交流。
二、走出重课堂、轻课余困境的路径
造成重课堂、轻课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改变这一困境,必须对症下药。
1.外部环境的创造
学校作为优质教育的提供者,要整合社会资源,为高职学生创造好的环境,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安排课余时间。同时,院校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
(1)加大投入,创造新的课余环境。学校当然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职院校必须达到的要求。图书资料丰富的图书馆、阅览室,设备齐全的文体娱乐室,多才多艺的指导教师,鼓励创新的规章制度等都是学校的首要责任。
(2)积极引导,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活动。高职学生趋向于认为课余时间由个人安排。高职学生希望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各高职院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或利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地安排课余生活。
(3)创新形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不仅仅能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应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
2.内涵素质的培养
作为学习的主体,高职学生自身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同时也应有更大的作为。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且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作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生活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调适。
(1)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适度接触社会,既可以奉献社会又可以锻炼自己。诸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活动”“无偿献血”“学雷锋活动”等社会志愿活动,对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荣誉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学会娱乐。高职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溜冰、下棋、猜谜语、作文比赛等等,尽量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旅游等,这样既可以充实、丰富生活,又能培养兴趣和爱好。有些同学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或会制作精妙的手工艺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这无疑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也有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重新认识学习。一说到读书,大多数学生就想到上课预习、复习、看考试书籍。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课外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既可以排除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课余时间看似是高职学生生活的一段小插曲,但却充分体现了当代高职学生的生活观念,甚至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青年的高职院校,重视并合理引导学生享受课余生活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也是检验和完善课堂教育的必要手段。
提升时间 篇4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业余时间,自我管理,调查走访
1 研究目的
大学阶段, 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怎么做人, 做什么样的人, 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都需要同学们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所以, 安排好业余的生活, 做有意义的事, 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但是最应该得到重视的普遍问题,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了解大学生对业余时间如何安排, 是否合理利用, 找出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何提升自我管理时间的对策。从短期看, 可以指导大学生合理安排、高效利用业余时间;从长远看, 对于推动大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发展道路的规划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先行研究
团队成员先发现了周围同学对于业余时间利用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确立了该项目。立项后, 搜集, 浏览, 整理, 研究了大量相关资料, 在周围同学中做了大量的调查, 并在大连地区各大高校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 通过总结问卷找出了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在前期发表了论文《大连地区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3 调查概要
调查时间:2014年4月、5月、6月
调查对象:大连地区各高校在校大学生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开展讲座和主题班会
4 对策分析
通过总结发放的调查问卷, 小组成员得出, 大一、大二学生更希望通过社会关注以及学校的引导来解决自己对业余时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这个两者的比例占到了82%;而大三、大四同学则更希望提高自主及自控能力来改善现状, 该比例占到了73%。项目组成员也就大学生在合理利用业余时间上存在的很多问题, 提出了相应对策。那么作为当代生, 究竟应该如何提升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呢? 以前期发表的论文《大连地区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为基础, 项目组成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合理化的建议:
4.1 对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建议
(1) 尽量抓紧一切课余时间, 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鲁迅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你愿意挤, 总还是会有的”, 同学们可以将每节课的课间利用起来, 这些简短的不起眼的业余时间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起来, 也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另外, 在已经睡眠时间足够的情况下, 减少自己的过度睡眠, 把省下的时间规划到自己的可分配时间中去。
(2) 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利用时间的效率 , 制定合理的计划 , 并严格按其执行。同学们可以将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要做的事, 列出一张清单, 按照事情或者任务的重要性排列, 将最重要的事情排在最前面, 然后每天按照清单上的顺序一项一项的依次做, 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 又可以提高效率。加快我们的生活节奏,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4.2 对于增加同学们涉猎书籍种类的建议
(1) 学校应该对这种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 , 组织开展各种讲座 , 尽可能涉及较多的领域, 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 培养同学们的兴趣, 鼓励他们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
(2) 同学们可以自发地在学校内开展课外百科知识竞赛等 , 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 激起自己以及周围同学对课外知识的兴趣, 丰富阅读种类。
(3) 老师或者班级干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 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 , 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大家互相交流自己读过的课外书, 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在同学们的互相交流中, 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4) 开展读书角, 老师或同学们都可以到这里来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图书给大家, 号召同学们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 积累知识, 收获快乐。
4.3 对于合理利用网络的建议
(1) 对于上网时间 , 也应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例如上网时间、上网时长。
(2) 分清楚上网学习与娱乐的主次。学习的时间要尽量多于娱乐的时间, 如果学习感到疲惫, 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松, 但放松不能是没有节制的, 多余的放松就有可能导致浪费时间, 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例如看学习性视频, 看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 以及在线阅读一些名家的作品, 既陶冶了情操, 又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5 启示
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提到“我的时间都被工作占用了, 工作之余, 我爱好读书、看电影、旅游、散步、游泳、爬山以及一系列其他的体育项目。”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以及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在合理利用时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合理利用时间最重要的则是提升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点权.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分析:对全国25所高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 2002 (05) .
[2]赖文强.加强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 (24) .
[3]黄雪燕.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
[4]夏莉莉.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分配情况的调查研究[J].知识经济, 2011 (04) .
提升时间 篇5
在复习迎考的冲刺阶段,如果能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应考策略,那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英语考试中书面表达部分的备考和应考策略,给考生一些建议:
一、备考方略
1、解读“说明”。书面表达既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词汇语法功底,又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语篇表达能力。今年《考试说明》在书面表达部分增加了一篇漫画示例,要求考生根据对所给漫画的理解,描述他们可能的做法,许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材的书面表达时感觉困难较大。其实,这类题材的文章可采用3段式:第一段描述漫画,提出漫画中揭示的问题;第二段分析问题的成因或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第三段谈个人看法或建议。此类作文常用句式有:(开头段)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that __(描述漫画中的情景).What i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is __(提出漫画所揭示的问题).(中间段)There may be__(2 or 3)__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 accounting for/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结尾段)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__。
2、有效训练
要在书面表达中得高分,词汇是保证,语法是基础,句型是关键。
在短时间内提升谋篇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掌握必要的“启、承、转、合”常用词句。如:“启”——创造良好开端。常用表达“启”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the first place等。“承”——顺势承上启下。常用表达“承”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等。“转”——巧妙转折过渡。常用表达“转”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but, however等。“合”——完美结束段落或全文。常用表达“合”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a word等。
二、应试技巧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只是成功的一半,考生们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应试策略才能确保最后取得高分。做题时考生们应该注意以下“五要”:
1、审题要准确。
2、构思要清楚。
3、语言要规范。
4、书写要清楚。
提升时间 篇6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将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将其竖立起来。学生通过反复多遍地朗读以及对美文美句的背诵, 不仅能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而且通过眼、口、耳、脑和手等多种器官的协同运作, 能大大改进听、说、写等语言基本技能。通过早读, 教师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语音语貌。同时, 由于它不像正课那样规矩严格, 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与辅导, 这有助于培优补差, 加深师生感情, 也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完成。
中考进入复习阶段, 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有了更高一层的提升。新课标第五级目标描述中, 要求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与他人合作, 解决问题,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总结学习方法。复习阶段是对已有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查漏补缺。由于英语学科知识点繁多,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许多语言点和知识内容加以记忆、背诵, 但上课40分钟, 留给学生消化记忆的时间并不多。所以, 早读课便是学生记忆、背诵、查漏、巩固的最佳时机。
一、复习阶段英语早读课存在的问题
复习阶段早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学生进入复习阶段后, 反而不会读不愿读了。同一教学楼, 初一、初二的早读课堂书声琅琅, 声音洪亮, 与之鲜明对比的初三课堂, 死气沉沉, 只有蚊子般的嗡嗡声。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点:
1.教师层面的原因
(1) 教师认识上的问题。
“别人上班那么晚, 我们英语老师为什么要早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来管理早读课?”这是很多英语老师真实的心理写照。的确, 作为英语老师, 付出的时间很多, 尤其是早读课, 比一般的老师要早到校半个多小时, 心态上的不平衡导致教师人到教室, 心不在教室, 教师在教室里, 其实只是简单地充当了一名监督员, 主要看学生有没有张口读, 至于读什么, 读得怎么样就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了。部分教师本身将早读作为一种额外负担, 已经将早读的效果大打折扣了。
(2) 教师能力上的问题。
“怎么学生就是不肯读啊?他们那么早来教室浪费时间干吗啊?”这又是部分教师的“抱怨”。这部分教师很负责, 也很希望学生能张口读起来, 但是他们没有反思学生不肯张口的真正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自身能力的制约, 即这些教师本身对于早读没有一个正确的规划, 尽管他们知道早读重要, 但却没有发挥自己引导的作用, 辅导帮助学生进行早读。
2.学生层面的原因
(1) 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尽管在生理上逐渐成熟, 但在心理上, 其自控力、自觉性还很薄弱。尤其是男生, 早读课还很需要老师监督, 一旦远离老师视线, 便偷懒不读或讲废话。
(2) 早读目的上的问题。
脚踩西瓜皮, 翻到哪就读哪, 是许多学生早读的现状。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读记没有目的性, 在复习阶段没有分析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记忆巩固, 哪些是自己学得不扎实的。所以, 一个早读课下来, 书始终翻在那一页不动的不占少数。
(3) 早读内容上的问题。
学生所记所读内容应该和现阶段正在复习的知识点相一致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不少学生将两者完全分割开来:上课, 你上你的;早读, 我读我的。这样一来, 效果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4) 早读形式上的问题。
全班齐读式:复习阶段依然采取新授课时的全班齐读式, 尽管出发点依然是为了帮助学困生跟读, 但此时两极分化已相当严重, 帮助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大大助长了浑水摸鱼的势力, 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东郭先生”。
课代表领读式:新授课时, 此方式确实有很好的作用。但在复习阶段, 依然采取领读跟读的方式, 费时低效, 尤其会让学优生产生厌读情绪。而此时课代表的威信较之以前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不少“个性”学生根本不买课代表的“账”。
二、如何提升复习阶段早读的有效性
1.复习阶段读什么
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整理与巩固。英语中考复习, 包括一轮课本复习, 二轮语法复习, 三轮专项复习及四轮综合练习。每一阶段中, 早读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如在第一轮课本复习中, 以快速读课文为主, 在读课文的同时回忆巩固文中的单词、词组和重要句型。第二轮语法复习中, 要求学生记背典型句子和小短文, 在例句中巩固复习语法点。在第三轮专项复习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读自己的薄弱环节, 通过读背记加以改善。早读内容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 布置不同要求的任务。
2.复习阶段怎么读
由于这个阶段学生学业重, 压力大, 每次早读课的读也变得索然无味。这时候, 针对不同读记内容采取不同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自助式:
复习阶段, 学生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早读课中的分层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自读自背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力去选择早读内容, 达成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的早读目标。此时, 学困生学习动力更足, 学优生也可以向更高目标迈进。
(2) 互助式:
让兴趣相投的两名同学互帮互助进行记背, 借助同伴的力量进行巩固能大大提升效率。这时候学生座位可以调动, 可以站着, 也可以围坐在一起, 打破一切枷锁, 彻底让中考生“活”起来。
(3) 捆绑式:
将能力相近的学生编成一组进行捆绑, 根据捆绑组整体实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读背计划。组内如有一人达不成目标, 整组受罚。这一措施能最大限度上刺激英语偏科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对于能力不强的组也有促进作用。
3.复习阶段读记效果如何反馈
(1) 自我反思:
要求学生对当天当周的早读效果通过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进行反思小结, 通过反思让学生清楚自身存在的漏洞, 这对复习阶段查漏补缺效果很好。
(2) 搭档负责:
让学生自己找“搭档”, 所找“搭档”一般要求能力相近。本着对己对人负责, 两人交换进行反馈抽测。学生如被教师抽查并不能过关的, 教师应寻找不过者“搭档”的责任。
(3) 组长负责:
四人组成学习小组, 组员向组长进行反馈, 组长向课代表进行反馈。
(4) 教师抽测:
教师利用早读后5分钟或上课前5分钟进行抽测, 及时检查读背效果。
三、复习阶段早读实施的具体案例
案例一:中考第一轮课本复习早读
1.实施步骤
(1) 周二放学前向课代表布置好周三早读内容。
(2) 周三早读前, 课代表将早读内容写在黑板上。
(3) 早读课上, 学生根据自身层次, 完成相应内容。
(4) 课堂反馈, 抽测学生早读效果。
2.内容安排
(1) 速读GO FOR IT 7年级下 U6和 U7两单元课文 (毕业要求) 。
(2) 在课文中巩固两单元单词、词组、句型及重要语言点和相关笔记 (升学要求) 。
(3) 总结与这两单元相关的七八九年级5册书的书本内容 (重高要求) 。
3.开展形式
(1) 自读完成任务一、二。
(2) 互助式讨论完成任务三。
4.反馈方式
(1) 课堂听写两单元单词。
(2) 课堂投影展示相关练习, 反馈与此相关的语言点掌握情况。
5.效果反馈
(1) 单词听写。大部分单词过关, 错误单词主要集中在humid (错误原因:这个单词使用频率不高, 学生容易忽略) heat (错误原因:都将其写成hit, 主要是记背时发音不到位) 。
(2) 对于天气的提问和回答、关于人的外貌描述的句型掌握较好。
(3) 与U7相关的课本材料有九年级U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6.教后反思
中考第一轮复习是对书本内容的进一步巩固, 由于所复习内容都是先前所学, 学生容易从思想上放松忽视。尤其对于学优生, 容易产生轻视自大现象。因此, 要求教师在布置早读内容时, 进行适当分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依据自己的能力达成不同的任务, 以求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课本复习不是将已学知识进行简单地再现, 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如7年级下这两个单元, 话题比较明确, 适当地在复习的基础上, 让学生联想到8年级、9年级的内容, 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状知识链, 较好地提高复习效率。实践证明, 这样的课本复习既保证了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补缺, 又帮助学优生理清了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学习劲头也有了大的提升。
案例二:中考第三轮专项复习之单词复习
在中考第三轮专项复习之单词复习中, 我和学生都遇到了一个麻烦。三年下来, 所学单词那么多, 先前听写很多遍, 为什么总是写过忘记?似乎单词复习是徒劳无效的。
经过几天观察, 我发现了问题所在:杭州《中考考纲》的词汇表中只有英文没有中文解释。这样首先加大了很多依赖于中文记单词的同学的困难。第二, 词汇表是按照字母先后排列, 没有规律可循, 学优生也是纯粹靠自己的记忆力死记硬背。第三, 学生背单词只用眼看, 没有充分调动其他器官。
在听写到字母D觉得效果不好之后, 我在英语课上对学生说:今天的作业是找单词记忆合作伙伴。从明天早读开始, 座位可以随意调动, 采用互背的方式进行背诵, 背诵时有能力的同学希望采用联想记忆, 以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说明:联想记忆是我在英语习题讲解课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即讲到一个单词或词组, 要求学生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单词和词组。)
第二天早上, 我在教室后门便听到教室里传来比以前响亮很多的声音。一看, 学生们早已换好座位, 在互背单词了。而此时离早读正式铃响还有5分钟, 整个过程下来, 我没有发现讲废话等偷懒现象, 相反有的学生还因为自己被抽背得少而有了怨言。不少学生脸上洋溢着复习阶段难得的微笑。听写反馈出来, 正确率也大大提高。
在上课的时候, 我讲到形容词thin, 灵机一动决定试验一下早读联想记忆的效果, 便问学生:thin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马上反应是fat。再问fat的近义词, 学生马上说heavy。我正准备接着讲下一题,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fat的近义词还可以是big。顿时, 教室里热闹起来, 学生们越说越起劲, 一个简单的形容词thin居然在黑板上扩散到了15个单词 (如图1, 说明:←→表示反义词, →表示同义词, ——表示形变副) :
看着通过联想记忆出来的那么多单词, 我不禁惊叹于学生的潜能和能力。给学生一个好的方法和好的舞台, 学生便会迸发出无穷的能量。
四、中考复习阶段早读课带给我们的改变和思考
1.从“监督员”到“引导者”——教师观念角色的转变
传统早读课, 教师只是扮演“监督员”的角色, 监督学生有没有张口读, 阻止学生做小动作讲废话。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显然不再仅仅是一个“监督员”, 而是一个引导者。教师通过有计划的引导, 指引学生去读, 让学生明白读什么、怎么读, 并采取一定的反馈手段达成一定的早读目标。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观念也逐渐在转变, 不仅开始意识到早读的重要性, 而且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将早读当成一节重要的课进行备课。同时借助备课组集体的努力, 将集体的智慧结合, 摸索出最适合复习阶段学生早读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教师观念转变, 角色逐渐改变, 早读不再是负担, 而且将其视为促进中考复习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2.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学生态度认识的转变
从以前的“要我读”到如今的“我要读”, 学生对于早读态度和认识的转变无疑是本研究最大的成效。我们很欣喜地看到, 经过一定的改进, 复习阶段的早读课, 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茫然不知何为, 而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完成着自己能完成的任务, 尤其是学困生, 不再趴着萎靡不振, 学习兴趣大大加大。书声琅琅, 热情高涨, 新授课时的那种氛围又重新回来了。学生主动起来, 并在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成果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更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还能根据早读课所学到的记忆方法在其他学科中加以使用, 综合学习能力也有了提高。
3.从“形式单一”到“不拘一格”——早读形式的转变
从以前的跟读、领读, 到如今的自读、互读互背、捆绑读背、分层记背、小组集体读背、教师辅导背、抽背等, 早读形式的转变让学生不再觉得复习阶段的早读课是枯燥乏味的, 形式上的创新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读得响, 背得牢, 早读效果大大提升。
4.从“两者脱离”到“相辅相成”——早读与复习课关系的转变
早读与复习的关系, 在以前似乎是两条平行线, 但经过实验, 我们将两者有机结合, 即早读的内容由复习进程决定, 早读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复习课堂的复习效果, 两者相辅相成, 有机结合。早读作为复习的进一步巩固和检测, 将注定在复习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考复习课的早读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重视, 很多学校早读课的存在都只停滞于形式主义, 但是, 早读课既然存在, 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很欣喜地看到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实验, 中考复习阶段的早读课实效性有了质的提升。但是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关于早读的改进和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还需要所有参与研究的老师齐心协力, 将其日趋完善。我们相信复习阶段的早读研究是有必要的, 即使有困难, 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将研究进行到底。我们相信, 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早读这个时间段一定会成为中考复习每一天的第一个黄金时段。
摘要:语言是一门有声科学。英语学习中, 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是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都渴望掌握的, 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朗读和背诵作为语言学习输入的重要环节无疑是最基础的一步。尽管早读课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争议, 但目前确实许多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外语朗读和背诵的一个重要平台。一节少则20分钟、多则40分钟的早读课的效率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语言输入的效果。尤其在中考复习阶段, 早读课的地位愈加突显, 对冲刺阶段的复习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中考复习阶段提升英语有效性的研究, 希望能让英语早读课不停滞于形式, 充分发挥其真正实效。
【提升时间】推荐阅读:
时间,时间作文10-22
时间作文:时间的脚步作文10-13
小升初考试时间具体时间05-17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07-25
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09-15
教师的时间与时间管理论文08-28
关于珍惜时间演讲稿:时间就是生命08-18
时间的谚语:时间也是宝贵的08-22
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方案09-14
时间是可贵的作文关于时间的征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