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产业(精选5篇)
煤矿产业 篇1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煤矿测量技术对于煤矿开挖的重要作用, 从煤矿测量技术的角度阐明了煤矿安全生产与测量控制之间的重要关系, 对于煤矿的正常生产以及保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测量技术,煤矿开挖,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测量技术对于煤矿的开挖、矿井的贯通以及对于煤炭的正常生产与保证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生产实际中, 我们了解到很多煤矿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煤矿测量技术的不到位, 造成煤矿与矿井的施工不符合生产安全质量责任标准, 才会酿成一起起悲剧。因此, 为了做好煤矿安全生产, 也为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在煤矿测量技术工作上做到扎实到位, 工作兢兢业业, 才能真正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与运营。
1 煤矿测量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煤矿测量技术在煤矿生产中有许多用武之地。煤矿测量包括对煤矿开挖前的施工前期测量、施工技术测量以及施工后期测量工作等。而施工技术测量则是确保煤矿安全开挖的重要前提, 这里施工测量主要是:测设。也就是将设计图上的图形放大到地上, 以便施工, 我们习惯称之为放样。具体操作是将设计图上图形的特征点标定在地上, 即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标定。当然煤矿测量包括了对煤矿矿井的井下高程测量以及采矿的巷道贯通测量等诸多工作。而矿井井下高程测量与巷道贯通测量则是煤矿测量技术中对于煤矿正常开挖与安全生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重要工作, 因此我们的测量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煤矿测量中做好井下高程测量与安全生产的重要联系
前面已经提到了矿井井下高程测量与矿井巷道贯通测量, 我们就此对这两项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与重要性进行一定的探讨。就矿井井下高程测量而言:井下高程测量是测定井下各种测点高程的测量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地面统一的高程系统, 从而达到确定各种采掘巷道、硐室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以便解决各种采掘工程在竖直方向上的几何问题。其具体任务大体为:第一, 在井下主要巷道内精确测定高程点和永久导线点的高程, 建立井下高程控制;第二, 给定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第三, 确定巷道底板的高程;第四, 检查主要巷道及其运输线路的坡度和测绘主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
井下高程测量关系到矿井开挖与巷道贯通的后续工作, 对于矿井的正常施工关系重大。因此, 高程测量需要达到几项基本要求。通常而言, 井下高程测量分三种类型, 即:通过立井导入高程, 水准测量以及三角高程测量。
在主要的水平运输巷道中, 一般应采用精度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和普通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而在其他巷道中, 则可以根据巷道坡度的大小、采矿工程的要求等具体情况, 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测定。当巷道倾角小于5°时采用水准测量;倾角在5°~8°之间可采用水准测量, 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当倾角大于8°时则采用三角高程测量。而且在进行井下高程测量之前, 应在井底车场和主要巷道内预先设置好水准点。从井底车场高程起算点开始, 沿井底车场和主要巷道逐段向前敷设, 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高程点, 每组至少应由三个点组成, 其间距以30~80m为宜, 永久导线点也可作为高程点使用。水准点可设在巷道的顶板、底板或两帮上, 也可以设在井下固定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时需要着重考虑使用方便并选在巷道不宜变形的地方。设在巷道顶、底板的水准点构造与永久导线点相同。井下所有高程点应统一编号, 并将编号明显地标记在点的附近。
3 重视煤矿测量技术控制, 做好巷道贯通测量工作, 加快矿井建设
井道高程测量只是矿井测量工作的一个简单缩影, 对于测量而言, 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还有很多。就矿井的巷道贯通测量而言, 这是矿井测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 意义重大。
矿井巷道贯通是指:一个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指定的地点与另一个巷道相通。而贯通测量是当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工作面掘进同一井巷时, 为了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进行巷道贯通测量工作, 不但可加快施工进度, 改善通风状况与劳动条件, 而且有利于矿井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 加快矿井建设。
在巷道贯通中, 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 相向贯通、同向贯通或追随贯通以及单向贯通。
在进行井巷贯通时, 矿山测量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各掘进工作面均沿着设计的位置与方向掘进, 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规定的限度。这个限度是关系到井巷质量, 井巷报废以及人员伤亡的安全限度。而我们的巷道贯通主要是:一井内巷道贯通、两井之间的巷道贯通和立井贯通等三种贯通方式。通常而言, 贯通巷道接合处的偏差值, 只有可能发生在三个方向上:水平面内沿巷道中线方向上的长度偏差, 只对距离上有影响, 对巷道质量没有影响;水平面内垂直于巷道中线的左、右偏差Δx和竖直面内垂直于巷道腰线的上、下偏差Δh。其中Δx和Δh对于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因此又称之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而对于立井贯通来说, 影响贯通质量的是平面位置偏差, 即在水平面内上、下两段待贯通的井筒中心线之间的偏差。
为了确保贯通测量值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测量值要控制在下表中的误差值以内。
4 结束语
文章简单阐述了煤矿测量技术对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 主要从井下高程测量与巷道贯通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证, 为了解决巷道的掘进、煤炭的回采工作等还需要进行更准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因此, 掌握精准的煤炭测量技术, 获取准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与工作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英琦, 梁玉恩.浅谈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M].吉林地质, 2012 (3) .[1]张英琦, 梁玉恩.浅谈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M].吉林地质, 2012 (3) .
[2]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2) .[2]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2) .
[3]段崇云.论煤矿地质测量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4) .[3]段崇云.论煤矿地质测量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4) .
[4]秦国建, 王海波, 姜在炳, 刘明军, 王成.基于ASP技术的煤矿地测信息远程管理系统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4) .[4]秦国建, 王海波, 姜在炳, 刘明军, 王成.基于ASP技术的煤矿地测信息远程管理系统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4) .
[5]刘永高.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2 (5) .[5]刘永高.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2 (5) .
[6]姜在炳, 张庭林.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 (MSGIS2.5) [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5) .[6]姜在炳, 张庭林.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 (MSGIS2.5) [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5) .
煤矿产业 篇2
打造非煤“联合舰队”—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汶水西流,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座落在其支流柴汶河南岸的**煤矿,建于1958年,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经改扩建后,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近几年,在稳定煤炭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该矿以“二次创业”的豪迈激情和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通过
实施改制、跨越、整合,从而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并实现了由“由黑到白”的激情跨越,进而成功打造出了一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征惯战、纵横驰骋的非煤产业“联合舰队”。2004年,改矿非煤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万元。时光荏苒,回首**非煤舰队的不平凡航程,那一次次的劈波斩浪,纵横驰骋,既惊心动魄,又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矿的非煤产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多元化经营、全方位推进的路子。这样发展的结果,使矿区非煤产业在“量”上迅速膨胀,产值增高、厂网点增多、从业人员增加,从表面上看,真可谓四面开花,一片繁荣景象。但热火朝天的背后,却是效益的尴尬,上亿元的产值仅仅产生了不到百万元的利润,1999年甚至出现了亏损。严酷的现实,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经过全面细致的分析,他们认识到,盲目的多元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经营厂点多,生产规模小,无法取得规模生产所必然带来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依煤而生,为煤服务,难以分散单一产业带来的不可抗拒风险;三是产权结构单一,多数非煤厂点资产结构不合理,国有、集体资产所占比例较大,企业经营者无压力,职工不关心,导致资产长期处于低效运营状态。面对困难,矿班子成员解放思想,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改革创新,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煤管理体制,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之路,彻底解决制约非煤发展的产权问题。“拆庙搬神”,撤销原多种经营公司机关。成立了由矿长、书记任主任,有关领导及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下设非煤产业办公室,按照“宏观指导,合理规划,科学评价,推进改革”的原则,具体负责全矿非煤产业的平衡、协调及宏观指导工作,变微观管理为宏观指导。此举措的出台,由原来的单纯行政管理向以资产为纽带的间接管理过渡,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检查到监督、从控制到引导的深刻转变,引发了非煤产业的一场革命,计划经济下的非煤管理体制从此被彻底打破。“为马群提供赛场”,拍卖厂网点。靠市场规律选择千里马,产生经营者,不用伯乐来相马,而是通过给马群提供赛场,让千里马从万马丛中脱颖而出。根据这一思路,他们结合厂点实际,对焦化厂等6个厂点,通过出售固定资产的方式,实行买断经营。对明达输送带厂等6个厂点通过租赁固定资产、买断流动资产的方式进行租赁经营。2001年又先后完成了永祥紧固件厂和泰洁公司的改制。同时,所有改制厂点全部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引渠放水”,民营经济百舸争流。新的管理体制下,矿非煤委对各民营企业实施宏观协调和引导,除重点对职工维权进行监督检查外,其余全部放开,一切由市场和经营者说了算。“不怕多赢利,就怕不发展”,各改制厂点市场竞争意识和获利能力逐渐提高,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矿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引渠放水”,鼓励、引导各改制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搞好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步伐。一方面,建立非煤产业发展基金,对有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经矿非煤产业项目开发专门委员会评议后,给予贷款扶持。另一方面,对各改制厂点上新项目,矿优先提供厂房、厂地、水电暖等。上述政策的鼓励、引导,不仅迸发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创业激情,也调动了非煤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有改制厂点生产规模迅速膨胀,改制当年全部实现赢利。如输送带公司,投资*万元,新上PVG阻燃输送带项目,年产值达到*万元,产品不仅打入社会市场,而且远销海外。*公司等改制厂网点均迅速发展,给矿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1999年以来,各民营厂点新安置职工近1000人,整个民营经济呈现出了百舸争流的强势发展劲头。一次“从黑到白”的激情跨越非煤产业改制后,各民营企业尽管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盈利能力也逐渐增强,但由于当初是因煤而建,靠煤吃饭,在煤炭上游生存发展,多为煤炭上游产业项目,这种“怀抱经济”无法形成龙头企业,难以担当产业接替的重任。为此,一方面,**矿着力壮大下游产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底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后,公司年发电能力达1.44亿kwh,供热能力达78万GJ,比原设计能力提高1倍;近年来又通过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基础管理体系,改善股权结构,实施气轮机组优化改造、煤泥掺烧、垃圾焚烧发电、热渣余热等一系列工程改造和技术革新,使发电量、供热能力稳定提高,经济效益良好,股份回报率持续稳定在20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调整
发展思路,瞄准产业接替目标,全力实现资源转型,解决矿井产业接替问题,并最终将产业接替项目锁定在特种纸上,建成了江北新的特种纸生产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一次由“煤”到“纸”、由黑到白的激情跨越。在这次产业接替的跨越中,善于创新的**人又书写了新的篇章:全新的产业定位。为了新产业的定位,**矿组织有关人员,历经近两年的奔波,2万公里的风尘,先后调研了无纺布、微晶玻璃、锂离子电池、5A分子筛等20多个项目,有的项目如无纺布已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组织人员到合作厂家进行了培训,但经过科学的论证,他们最终又毅然退出。一次次痛苦而明智的自我否定后,他们终于将产业定位在特种纸上,并确定了纸业开发的切入点:大市场中占小市场,小市场中占大市场,即在整个造纸行业的大市场中,只涉足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而在专业用纸这个小市场中,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市场。与此同时,一个更加清晰、成熟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一是立足于真正脱离煤炭,真正面向社会市场,有持久的生命力;二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三是立足于产业链的延伸,不开发“孤岛”产品,能进行集团化作业,能形成拳头产品。“永不衰竭”造纸产业项目的定位,使该矿非煤产业真正脱离煤炭,实现了跨行业经营,从此,**人跨入了一片崭新天地。灵活的运行机制。在**纸业运作和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巧作“借”字文章,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讶的“**速度”。“借脑增智”:先后吸引外部造纸专家和技术工人60余人加盟,利用其技术和管理经验,仅用4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彩色羊皮纸生产线;用不到20天的时间,建成了办公用纸生产线。“借鸡下蛋”:租赁经营了当地一家造纸厂的一台纸机,投资30万元,用15天的时间就启动了一条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周期需半年多的原纸生产线,不仅解决了制约羊皮纸加工的原纸问题,也成了职工的培训和产品试验基地,为下一步造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势提速”:在项目资本的筹集运作上,打造筹资平台,借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优势,依靠民间资本、银行贷款等渠道,很快解决了资金来源;借助多年来在煤炭经营管理和建设中积累下的丰富经验,组建工程指挥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监理制、目标机制等,倒排施工工期,引入督导测评制度,理顺了整个项目的建设、监理和管理体制,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自2003年2月16日开工建设至2004年5月26日,历时仅465天,占地465亩、规模宏大的特种纸工业园全面落成,当年完成产量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500多万元。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发展,激发了**人无穷的创新发展能力。技术创新:在施工**纸业工业园4000立方米清水池时,他们借鉴煤矿井下喷浆的成熟技术,将其应用在水池的土建施工中,仅此一项,就节约投资100万元,提前工期15天;项目建成后,他们又调研使用了爆破制湿浆,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难题;改变了羊皮纸工艺配方,解决了羊皮纸褪色问题;引进新型脱水器材,延长了成型网的寿命等等。营销创新:坚持运用展览会和电视、期刊等,大力开展广告宣传,特别是积极运用因特网这一新兴媒体,建成了公司网站,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着力建立完善销售网络和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很快完成了从建设初期推销产品向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销售产品的转变。目前国内市场遍布大江南北。2004年7月以后,国际市场也逐渐拓展、形成,部分产品已远销台湾、印尼等地。管理创新:2004年以来,**纸业公司开展了工作流程设计,引入“G”管理模式,建立适合公司自身管理要求的先进管理平台。同时,在生产建设中,注重推广应用新的管理理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如在三号机安装过程中,该公司利用网络分析技术,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合理安排,有效地加以利用,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安装,比原计划缩短工期20天,为车间尽快投产奠定了基础。鲜明的企业文化。在**公司的建设、发展中,他们不但建立和实施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而且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的培训学习,先后分批组织200多名员工到济南进行了脱产培训,并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到公司讲课。目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初步打造出了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厚德载物,海纳**”的诚信经营理念和“融入**,拥有大海”的人才工作理念,确立了“建百年基业,开百年老店”的发展理念。每个**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自觉成为了企业的形象大使和代言人,确保了每项制度在工作流程中得到自觉落实并运行有序;员工自觉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叫响了“百叶青”、“三羽”、“**”等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纸品品牌,并逐步实现了由创产品品牌向创企业品牌的迈进。一支纵横驰骋的非煤“联合舰队”改制,解决了已有企业的产权问题;跨越,解决了矿井产业接替问题。剩下的就是集中精力解决如何发展问题。为此,**矿及时启动了非煤产业“大整合”战略:着眼区域经济发展,放眼未来,通过整合观念、环境、资源、产业,初步构建了造纸、热电、机械三业并举、*、*、*三足鼎立的非煤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非煤产业“联合舰队”。整合观念:从竞争到竞合。破除非煤企业经营者各自为战、独立经营观念,树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合理配置资源”、“守法经营,报效矿区”的观念,各非煤企业从同争一块蛋糕变为把蛋糕共同作大,携手并进闯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为推动非煤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整合环境:从粗放经营到循环经济。结合“双基”建设及地面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开展,**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初步建成了**、**、**三大工业园区。同时,针对非煤企业存在的重效益轻环保的粗放经营现状,他们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建成了“煤-电-汽-造纸-建材”产业链。利用低热值的煤炭及煤矸石发电,电能又回用于原煤生产,同时利用发电的余热发展造纸及职工供暖,利用红矸石及电厂炉渣制作水泥,发展建材项目。以三大工业园区的建设为标志,该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具雏形。整合资源:从矿区非煤到区域经济。随着非煤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深深的感到:非煤产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担当产业接替重任,必须放眼未来,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不能只局限于煤矿,以非煤的眼光来做产业。**的成功建设和运作就是着眼区域经济和整合社会资源的典范,从原料到产品、从设备到技术骨干,**都是从社会整合而来,产品又销往社会广阔的市场。并且一个**的运作,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敷设和带动作用。目前,围绕造纸业的配套产品如爆破浆、纸箱、纸管等已在当地逐步发展起来。不仅如此,该矿其他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也已开阔了胸襟,从两眼向内变为紧盯社会。如**公司,其产品90以上销往社会:*用品公司和油脂化工公司也都跳出矿区,在当地开发区新建工厂,扩大规模,**公司的钢球更是打入了海外市场。整合产业:有进有退,三业并举。根据矿区非煤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该矿立足长远发展,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和人力,重点发展造纸、热电和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其它建筑、化工、纺织、运输、餐饮等产业全部由改制后形成的民营企业自主经营,从而构建起了非煤产业“*、**、**”三足鼎立,“造纸、热电、机械”三业并举的非煤产业发展新格局。以三大公司为旗舰,融合改制发展起来的*公司、*公司、标准件厂、*公司、油脂化工公司等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该矿成功打造了一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征惯战、纵横驰骋的非煤“联合舰队”。2006年,三大公司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其他民营公司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亿元;2007年,全矿非煤总产值将超过*亿元,一个文明富足的新**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煤矿产业 篇3
关键词:市场失灵,外部不经济,行业重组
0前言
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供应中, 煤炭的占比超过70% (全球平均水平低于30%) , 从长远来看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第一能源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可见煤炭行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曾经的中国煤矿业产权不明晰、管理混乱, 属于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点。2004年, 山西省率先打破常规, 提出了煤矿资源的市场化改革, 打破资源垄断, 放开行业进入门槛, 推进市场化重组。这一措施明确了煤矿资源的财产权, 使山西的煤矿产业焕发了第二春。但看似轰轰烈烈的市场改革下却蕴藏着危机:接连发生矿难、官商勾结成风、安检制度形同虚设……现有的煤矿产权制度、市场进入制度、安全监管制度等等存在严重问题。制度因素诱导私人煤矿形成机会主义策略, 压低安全投入, 抱着侥幸心理以低成本维持最简单因而也是野蛮的生产。同时为了实现短期利益的最大化, 为此不惜牺牲其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由此才有了贿赂。
正鉴于此, 山西省决定对煤矿产业进行重组。按照规划, 重组完成后 (2010年底) , 山西省拥有企业主体的煤炭企业数量将从现在的2200个, 缩减成100个左右。对现有民营煤矿实行国有控股, 将形成2—3个年生产能力达到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 3—5个年生产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如何解答这次重组规划?这样的政策是否能对市场产生有效调整?
1 山西煤矿产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外部不经济显然是造成山西煤矿产业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小型矿企是低效率真正的祸因, 下面是具体分析。
(1) 巨大的安全保障成本 (社会成本CS) 。
最近几个月来, 这样的数字被多次重复:中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 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 南非的30倍, 印度的10倍。
1999和2000年为估计值。
中国的煤矿开采条件较差, 开采深度深, 瓦斯含量大, 煤层透气性低, 煤层瓦斯采前不易抽放。瓦斯爆炸、火灾、水灾、顶板冒落等事故因而多发, 造成的伤亡占到了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1/3。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对地质条件复杂的突出矿井往往停产关闭, 但中国尚无可能做到这一点。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 以及煤炭工业的长期开采, 原来埋藏较浅的煤炭资源日趋减少, 开采深度不断加大, 原来低瓦斯矿井可能变为高瓦斯矿井, 甚至发展成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 对于安全装备的要求差别很大。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矿井, 从高瓦斯矿井升级到突出矿井, 安全投资要增加5000万元到1亿左右, 这还不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与之相比较的是这样, 由于安全保障的投入成本过高, 显然一般的煤矿主会宁可选择把这部分风险让矿工承担。
(2)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私人成本CP) 。
在建国初期, 虽然同样伴随着高风险, 但那时的煤炭工人属于较高收入职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分配到煤炭系统, 月工资有50多元, 而下井的工人月工资可以达到60-70元, 当时有很多大学生愿意到井下工作。
然而目前, 相当多的矿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据悉, 2002年1-11月, 国有重点煤矿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为901元, 在49个行业中排倒数第二。长期拖欠矿工工资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据抽样调查, 到2001年底, 仅全国国有重点煤矿70个单位就拖欠在岗工人工资63.33亿元。同时, 矿工下岗失业率远远高出其他加工制造行业。
(3) 矿企的暴利 (私人利益VP) 。
按小煤矿的采煤设备、工艺、管理和用工情况, 吨煤成本在150元左右, 即使加上基金和税费, 也不会超过200元。
以7月中旬580元/吨的坑口价计算, 小矿的吨煤利润为380元。一座年产45万吨的小煤矿, 每年利润就超过1亿元。
说明:单位:美元/吨。
(4) 外部不经济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对于一些大型煤矿, 通常是CP
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矿企, 情况却是:CP
———问题就出在小煤矿上!
2 应该采取的措施
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对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纠正通常有三种有效的政策建议,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说明, 容易发现适合现在山西煤矿产业现状的措施其实只剩下一种选择———企业合并。
(1) 使用税收和津贴。
事实上山西的煤矿产业撑起了山西的财政体系。以山西大同为例, 2008年平均一吨电煤纯煤价是580元;在煤站, 发运企业要代煤矿交纳28元/吨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加上各种运费杂费运到秦皇岛港的电煤价格就到了883元/吨;交纳13%的税后, 煤价就成了998元/吨, 还有各种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每吨煤中间的税费大约为150元。简单的计算一下, 2008年山西的煤产量约为6亿吨, 这样税收总额就达到了6×150=900亿元。
但相对而言, 煤产业的整体税收水平是比较低的, 甚至增值税税率也是采用的低税率。
但问题在于煤矿的生产关系到中国工业的基础, 单纯的征税势必将造成每台成本上升, 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和货币贬值。同时作为外部不经济的始作俑者, 一般的小型煤矿对于征税会助长其机会主义策略, 进一步压低安全投入, 抱着侥幸心理以低成本维持最简单因而也是野蛮的生产。同时在征税对象上也很难控制:如何区分哪些矿企造成了外部不经济?
(2) 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曾经的中国煤矿业产权不明晰、管理混乱。2004年, 山西省率先打破常规, 提出了煤矿资源的市场化改革, 打破资源垄断放开行业进入门槛推进市场化重组这一措施明确了煤矿资源的财产权, 一时间是山西的煤矿产业焕发了第二春。但这种表面的红火下是矿难的频发, 是资源利用率的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市场准入制度、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这种表面上财产权的明晰只是给一部分人侵吞国有资产一个更为正式的理由而已。
(3) 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上一部分的讨论中可以简单看出:山西煤矿产业的外部不经济的主要制造者是一些小型矿企, 由于CP
综上所述, 在现阶段下, 不止是山西, 而是整个国内煤炭产业还将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经营形式。至少这种寡头竞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在大部分矿企追求短期利润、忽视外部不经济的现状。
3 思考及建议
产业重组势在必行, 讨论重组是否可取已不是重点。山西政府、甚至国家政府在将来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重组、重组后如何避免犯以前集体经济时国有资产流出的错误———市场经济不可能一劳永逸。
首先, 以政府的干预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往往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造成“政府失灵”。当需要政府部门干预矿业时, 一些政府官员自然就成为一些不法矿主的寻租对象。一些被勒令停产的煤矿老板, 总是千方百计“摆平”主管领导干部, 非法谋取暴利。更有个别利欲熏心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 入股经营———就像十年前一样。
另一方面, 人们早就受够了垄断国有企业的罪;如此企业重组也是逆市场化改革潮流而行。一个由国有企业垄断的煤炭行业, 既不可能有高效率, 也不可能服务公众利益。这些国有企业因为缺乏控制, 也会只知追求部门和企业的利益, 不大可能关心公共利益。
所以, 最后一点建议, 我们还可以加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可行性。包括可以讲社会责任纳入法制流程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范畴, 与此同时再充分利用媒体等舆论手段向企业施压促使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78-382.
[2]付跃钦, 张寿庭.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价格税费政策[J].经济管理, 2009, (07) .
[3]杨中林, 汤鹏.利益相关者与煤炭企业社会责任[J].发展论坛, 煤炭经济研究, 2009, (08) .
[4]周战涛, 张志军, 张正配, 李金宝.煤炭安全事故的反思个建议[J].水利采煤与管道运输, 2008, (12) .
煤矿产业 篇4
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黔府办发
〔2008〕 106号 作者:佚名贵州省公报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39更新时间:2008-12-30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煤炭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今年来,我省部分产煤地区开展了大煤矿帮扶小煤矿试 点工作,对提高小煤矿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省大煤矿带小煤矿产业体系,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按照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 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政府和部门引导、企业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兼并重 组、委托管理、帮扶等方式,逐步形成以大型煤炭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煤矿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保障小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煤炭产业整体水平,增强煤炭资源对全 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全省产煤县要通过构建大煤矿带小煤矿产业体系,提高小煤矿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树立和发挥典型 示范作用。进一步改变全省煤矿企业“多、小、散”的状况,煤矿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矿数量明显减少,煤矿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煤炭产量稳步增 加,小煤矿数量和单井平均实际生产能力符合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控制目标,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煤炭工业安全持续 健康发展。
三、主要对象和方式
本意见中,大煤矿是指省内年产30万吨以上(含30万吨)合法及证照齐全的煤矿,小煤矿是省内年产30万吨∕年以下合法及证照齐全的煤矿。
(一)兼并重组
鼓励大煤矿兼并重组小煤矿,主要方式有收购、控股、参股等形式。因法人或法人代表发生变化的,由新法人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参股大煤矿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法人或法人代表没有发生变化的,大煤矿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二)委托管理
小煤矿委托大煤矿进行管理,主要委托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相关事项,主要包括有偿委托管理、总体承包、租赁等形式。委托管理期应不少于1年。依法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明确委托管理内容和工作标准,明确相互利益、责任,明确在委托管理过程中收取费用标准和方式等。在委托管理期内,可按合同约定,由 大煤矿对小煤矿配备所需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被委托管理小
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技术业务管理工作可由原煤矿业主和大煤矿共同负责,其中委托方承担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被委托方承担安全生产直接管理责任。
(三)帮扶
各有关国有煤矿企业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帮扶地方小煤矿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7〕133号)要求,从提高全省煤炭生产安全基础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树立全局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帮扶水平和能力,继续组织开展 好帮扶小矿工作。每年帮扶小煤矿的名单由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帮扶地方小煤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安全监管局)确定安排。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大煤矿带小煤矿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省安全监管局、省煤管局负责人任副组长,省经贸委、省监察 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省物价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安全监管局,负责省领导小组 日常工作和具体事务。各级产煤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层层抓好落实,采 取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大煤矿带小煤矿产业体系工作。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大煤矿要认真编制本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各项目工程内容、进度安排、保障措施,抓紧制定发展规划和兼并重组、委托管理、帮扶 小煤矿的工作计划,争取支持帮助,加快实现工作目标。对于与大煤矿平面范围存在重叠的小煤矿,以及相邻矿井安全生产互相制约、影响较大的小煤矿,鼓励由大 煤矿兼并、重组、委托管理。
(三)加强协调服务。各级产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好指导服务和相关协调工作,搭建好信息平台,鼓励大煤矿兼并重组、委托管理、帮扶本辖区内的小煤矿,对大煤矿兼并重组、委托管理、帮扶项目给予技术改造、双电源建设、资源配置、运输道路建设等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四)完善相关手续。因法人或法人代表发生变化的,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有关变更手续;委托管理的煤矿要按《安全生产法》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登记备案手续;帮扶企业按黔府办发〔2007〕133号签定帮扶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及职责,完善登记备案手续。
(五)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严禁以包代管或层层转包。煤矿不得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 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一律不得生产。煤矿违规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煤矿产业 篇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可耗竭性, 煤矿作为典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 由于长期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 存在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 煤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绝不能再走传统的单纯依赖煤炭粗放式生产的发展模式, 必须向现代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目前, 煤矿企业在非煤产业经营中存在着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和设备落后、企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运营效率低下等现象, 非煤产业对煤炭主业依附性强、外向型经营少、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非煤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非煤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加强管理是企业推进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效益、保持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而当前, 煤矿非煤产业管理松散、粗放现象较为突出, 重经营、轻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企业创新, 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的观念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提高。
1、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惟有靠管理的严、细、实, 靠精细化的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战略任务, 需要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由不自觉到自觉, 由管理事到管心, 不断引申和创新的过程。推行精细化管理, 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形成全方位的闭环考核体系。在制度落实过程中, 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工作中出现的每一个错误, 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2、加强经营决策和项目管理。
多年来矿区非煤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 一个项目成功与否, 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与经营决策有很大关系。因此, 在发展非煤产业上项目时, 一定要经过周密、细致的市场考察, 进行可行性分析, 综合市场变化、内外部条件、自身基础和实力等多方面因素, 认真进行论证, 使新上项目在资金投入、技术含量、产品销路各方面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确保新上项目的成功率。在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法人制, 通过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 提高管理效率。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主导产业, 实施规模经营。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 就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力。近几年, 煤炭企业每年都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但是, 低水平重复项目多, 高新技术项目少;内向型经营多, 外向型经营少;手工作坊型厂点多, 规模骨干型厂点少。并且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致使非煤产业普遍经营规模不大, 效益不高。在这种形势下, 如果仍旧过多地依靠矿区内部市场, 靠生产矿上使用有限数量的产品来维持经营, 这样的企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 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随着煤矿的衰老, 到后来企业将无法生存。因此必须走出矿区小市场, 将自己融入社会大市场之中, 在产业产品发展方面, 重视培养拳头产品, 发展主导产业, 扩大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 以主导产业为基础, 带动相关产业、产品的发展, 形成稳健的规模经济。
矿区非煤产业在结构调整和选项上, 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确定主导产业方面, 要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煤炭企业的优势。煤矿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优势, 既有原煤、煤矸石, 又有伴生物, 如高岭土、煤焦化物、煤层气等资源, 因此可在高岭土资源加工利用、煤焦化系列深加工、煤矸石发电、建材及综合利用开发等方面, 发展循环经济, 延伸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使企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在结构调整方面, 要坚持“抓大放小”、“扶优限劣”, 加快实施集团化经营战略, 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弱弱联合”等形式, 将矿区分散的相关专业厂点组成企业集团, 实现优势聚合, 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实施企业改制,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当前, 影响和制约矿区非煤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 除上述提到的原因外, 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活、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也是重要原因。要采取多种形式,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要把股份制作为改制的主要形式, 对前景看好、产品市场竞争力强, 管理基础扎实的电力、化工、建材等非煤骨干厂点, 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 积极吸纳外部资本、民营资本参与股份制改造, 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和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 促其发展壮大。对规模较小, 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厂点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 实行“民有民营”。对商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等一批散、小、弱的经济实体, 面向社会竞价出售, 让国有资本退出。对扭亏无望、资不抵债或产品无市场, 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实施关闭破产, 消灭亏损源和出血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最大限度地让利于职工, 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改制。
三、结束语
通过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非煤产业的发展全面实施仍然任重道远,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是我国煤炭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煤炭企业非煤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是非煤产业由安置型向安置效益型, 再向效益型转变的过程, 是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向自主发展的过程, 也是非煤企业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的过程。
摘要:我国大部分老矿区煤炭企业面临资源枯竭的形势,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愈来愈大, 多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矿企业,非煤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宋华岭, 李景恒等.枣矿集团公司非煤产业发展战略[R].烟台:山东工商学院, 2006.
【煤矿产业】推荐阅读: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05-16
隆昌煤矿煤矿综合防灭火措施05-31
煤矿生产通讯稿与煤矿矿长新年致辞07-29
东河煤矿07-16
长沟煤矿10-16
煤矿应急10-18
小型煤矿10-18
深井煤矿10-19
煤矿物资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