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的胜利

2024-07-07

使命的胜利(通用3篇)

使命的胜利 篇1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研讨与交流, 中国职教学会学生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 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胜利闭幕了!这次年会在国家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和中国职教学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 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及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同志的精心策划、积极筹办下, 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 开得很好, 很成功。真正开成了一个讲真话, 务实效的盛会;谋创新, 促发展的盛会;利职教, 惠民生的盛会。综观这次年会的历程, 有四个突出特点:

第一, 主题鲜明, 别具特色。这次年会, 没有贪大求全, 泛泛议论, 而是抓住当前国家, 特别是教育部最重视, 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家长和学生工作者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实习保险和中职资助管理规范化”作为主题, 集中精力, 进行研讨。尤其是辛宝忠主任做的大会报告既总结了学会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及所做工作, 又突出重点为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提出规范。参会的领导和同志一致认为, 这种一次会议抓住一个热点、难点进行研讨的做法, 有利于把现实工作中迫在眉睫的课题解决深透, 并求得实效。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和一大特色。这个做法坚持下去, 发扬光大, 必将使学会工作不断地攀上新的高峰!

第二, 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为把年会的主题做深、做透、做出成果、做出实效, 年会采取了工作报告、领导讲座、产品展示、经验介绍和课题申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向与会人员全面而又深入地展示了解决会议主题的理念、思路、政策、举措和办法……一些与会人员反映, 参加这次年会,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特别是对“学生实习管理、实习保险和中职资助规范化”这一课题, 认识提高了, 办法增多了, 心里有底了。相信通过这次年会, 一定会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在一天的会议里, 从教育部职成司几位领导同志做起, 大家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 来深入开拓、探讨会议的主题, 使整个会议充满着新理念、新信息、新方法、新希望。整个会议没有陈词老调, 到处充满着新意。可以说象春天里的春风一样, 扑面而来。而且这些充满新意的东西, 都源于生活, 源于实际, 与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此, 与会一些同志深有感触地说, 这次年会确实是用改革的精神、务实的态度, 解决着民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实际行动, 也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实际举措。

第四, 人气旺盛, 同心协力。这次年会的召开, 得到了全国各理事单位和理事的响应与支持。自11月发出通知以来, 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 秘书处接连不断地收到参加会议的回执。会议开幕时, 实际到会代表171人, 超过了预计到会人数。南方各省的代表, 穿着比较单薄的衣服, 不怕严寒、顶风冒雪参加会议, 足见此次会议吸引力之强劲, 人气之旺盛。在会议进行中, 广大参会人员,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 紧紧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研讨, 提出许多落实中央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有些地方和学校还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成功的经验。彰显了同心协力、攻艰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这次年会虽然结束了, 但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研究和探讨并没有结束, 年会确定的主题的研究和探讨也并没有结束。我们要借这次会议刮起的春风、搭建的平台, 把年会提出的课题、确定的任务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好。关于学会今后的工作, 辛宝忠主任在报告中已经提出了具体思路, 并得到了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同意和与会各位理事的认可, 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 认真贯彻落实, 把学会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对“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实习保险和中职资助规范化的探讨与实践”这个课题, 学工会秘书处既制定出了“路线图”, 也拉出了“时间表”, 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课题申报、课题结题。课题的申报、研究以至于评选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题的研究, 探讨出一条指导中职学生管理的新路子, 从而促进中职学生管理迈上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实用的新台阶。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把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研讨活动, 烧得更旺;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 搞得更好!

使命的胜利 篇2

贫困户外出务工增收受阻、农户生产经营困难增大、扶贫项目开工时间推迟……疫情来袭,脱贫攻坚难度增大了,但记者看到,各地正在千方百计开辟各种战疫扶贫“绿色通道”,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点对点开通脱贫劳务输出通道。

劳务输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三分之二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疫情下,今年的“铁杆庄稼”能否顺利“播种”,将关系到全年的收成。

43岁的吴爱国是广西乐业县逻沙乡逻瓦村村民,这几年他靠在外地打工脱贫摘了帽。春节后,疫情突发让他一时无法返岗,吴爱国急得团团转,不能出门打工,家里就要断了收入。

2月下旬,吴爱国接到了乡里的电话,第二天,他就坐上了县人社局、工会等多部门统一组织安排的免费大巴车,和其他赴粤返岗的257名农民工一起前往广东。

“很快又要发工资了,现在我一个月能收入四五千元。”如今已在广东省中山市一家灯饰公司工作的吴爱国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宁夏等多个劳务输出省份运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主动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对接,开通就业专车、专列、专机,简化复工手续,点对点、门到门、一站式帮扶,护送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并加大了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力度。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介绍,截至3月27日,全国跨省“点对点”输送贫困劳动力已达138万人。

——将家门口扶贫车间扩大再扩大。

复工群众出去了,贫困户家门口的重要就业阵地——扶贫车间也“转”了起来。

“一听到缝纫机声,心里就踏实。”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车间工人”韩新庄姐说。

“嗒嗒嗒……”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在并不宽敞的车间回响,停工一个多月的本康沟村的扶贫车间恢复了繁忙景象。为克服疫情影响,当地政府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及时给予政策扶持和金融扶贫产业贷款贴息支持。如今,青海80%以上的扶贫车间已恢复正常生产。

在甘肃,5万个新增的乡村公益性岗位,给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添了“饭碗”;在重庆,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被当地优先安排就近就业;在贵州,分时段、分散灵活的复工复产“战法”有序推进……各地摸需求、搭平台,建机制、送返岗,优服务、帮招聘,为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精准搭桥。

省外转移就业一批、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在村内通过公益岗位安置一批,“铁杆庄稼”顺利播种。

——网上开辟空中脱贫商路。

贫困户增收,靠就业,更要靠产业。

疫情发生后,人流物流的阻断、消费需求的减少,让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从采收到销售链条受阻,卖不出产品,也运不进物资,增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困难,农村小微企业面临困难。

“多亏驻村第一书记当‘代购’,我家的笨鸡蛋才都卖了出去。”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城子村贫困户陈作文去年刚养了100只蛋鸡,春节期间,眼瞅疫情阻断了鸡蛋的销路,一家人发起了愁。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平台帮着农户找销路,全村贫困户家里滞销的6000多枚鸡蛋被“一扫而空”。

满载着牛羊饲料的卡车开进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新发嘎查委员会大院,建档立卡贫困户们高兴地拥上前卸货。疫情期间,当地帮扶队在摸排中发现,贫困户牛羊饲料出现短缺,就立即对接市场,投入帮扶资金4万余元,为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12.34吨饲料。

协调城市社区和超市采购,让农产品卖得出去,给正在努力脱贫的村民吃了定心丸;采用统一订单生产模式,团队作业,分散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发起电商爱心助农计划,用直销滞销难题……在多地记者看到,帮扶队员化身网上推销员、村干部当上了农资物流配送员,千方百计畅通渠道、对接产销、用活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农资进村,搭建空中桥梁。

硬核措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到位

战疫又战贫,不仅考验着应变能力,亦考验着信心与韧劲。

信心从何而来?

综合多位受访专家和干部群众意见,从短期看,信心来自对疫情的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发生后,国务院扶贫办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包括产业、就业、资金、金融等十多个方面的硬核措施,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并发挥效力。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最新调度分析,东西协作协议资金已超计划拨付到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项目开工、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开工复工等工作进一步提速。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25个省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已达多万,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已外出打工的人数为211.78万人,占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83%;中西部的22个省份,扶贫企业2.8万个,复工2.7万个,复工率超过了95%,扶贫车间复工率超过90%。

“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正在得到化解。总体看,贫困地区的疫情不重,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按时完成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司副司长王春燕信心满满。

她介绍,截至3月27日,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831个县都是低风险地区;除湖北以外,贫困人口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清零。“52个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1113个挂牌督战的贫困村,都是低风险地区,有条件抓紧复工复产。”

从贫困户类型细分来看,受访专家认为,疫情对脱贫攻坚总体进程的影响是有限的、局部的。“疫情主要影响部分贫困家庭收入,对‘两不愁三保障’的影响不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为,从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来看,已脱贫的贫困户平均收入高于贫困线,受疫情冲击收入会有一定降低,但绝大多数不会返贫。

一组来自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的返贫数字,也印证着这一点:的返贫人口为68.4万人,这一数字在随后的三年持续走低,分别为20.8万人、5.8万人、5400人。“返贫人口数量逐年下降,说明脱贫质量不断提升,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王春燕说。

当前,各地正在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战贫战疫势头良好。

从长期看,信心更来自于脱贫攻坚已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强大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渐成熟,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使命的胜利 篇3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知道现在的使命,也作为一个即将转预备党员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党和国家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知识才能肩负起我国的历史使命。

今天的中国,大学生群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着,由于教育是各国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无疑是中国社会振兴稳定的后备力量。大量的社会现象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将肩负着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今的中国大学生是否做好了这种准备,是否有这种意识,是否有了这种能力。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责任,而谈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上的责任理所当然的与众不同。近几年大学生群体不断被新闻媒体们关注着。好事多多,坏事也不少;教育的误区与大学们自己的素养形成了这种结果,被称为“最牛愤青教授”的郑强是炮轰现行教育的杰出学者。大学里出现了与社会道德力量不符合的行为,作弊成为一种特有风景,批判的力量直指大学生们的素质,然而现行教育把这种不该出现的现象推卸的一干二净,推卸责任的速度另人叹为观止。其实,在好多不透明的操作中,老师们或许有比这种作弊行为更不应该出现的行为;诚然,老师们也是被逼无奈。一场教育改革的风潮应成为当今大学生们的使命之一。北京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受阻后大学生的自觉护卫行动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抗震救灾中大学生们的慷慨解囊与一系列善行措施无疑印证了大学生们依然是社会中重要的优秀群体,连云港的血库在几天之内就满了,献血的流动车停在了各自医院的仓库里,同样,全国各个院校的学生们都加入了这一行列,每当出现类似情况大学们都是这些行动的先锋力量,历史的“五四运动”„证实了这种观点。

不少学者们在谈大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时,大谈特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类的抽象性极强,让人觉得厌烦之极的话,然而奇怪的事是这种论调尽管令人厌烦却久经不衰!大学生们是要有这种意识,但长期的宣传让我们的审美疲劳出现也在所难免啊。好多学生反应像毛泽东思想这种课最难听了,(亦有好多学者的课很好,我在大一时毛邓老师的课是我们喜欢听的)。大学生们在学生时代的使命基础是扎实的打好职业素养,而不是所谓的空洞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批判这种厌烦的课反而成为我们的责任了。职业素养看似简单,但简单的事我们未必能做好,如果我们连简单的事都不能做好,何来那些高谈阔论呢!从简单的小事做起是我们的使命,关注教育的模式是关系到我们自己的成长,这是我们的使命。关注社会的发展做社会有益的事是我们的使命。

这段日子里,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因为,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91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风雨如磐的嘉兴南湖启程,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正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书写辉煌壮丽的新篇章。斗转星移,党成了我们用无数丰功伟绩撰写的历史长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棘而坎坷,使它从只有五十多人的党发展到有近八千多万名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上最大的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历史不断进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领导全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勇敢探索。在这过程中,虽然几经曲折,但终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通过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解放和发展。

有人说: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思想是指挥行为的决定因素。继十七大以来,我们在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到主动工作与被动工作不一样,认真与不认真结果大不一样。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平凡的细微工作做好,才有不平凡的业绩出现,基石打牢才有高楼大厦的耸立,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和动力源泉。我们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不一定要感天动地。但只要我们时刻牢记党员宗旨,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就无愧于鲜红的党旗,无愧于入党的誓言。回望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奋斗崛起的伟大历程,党中央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推进了国家实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促进了社会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成就了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前,各级各部门应以实际行动,实干精神,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以科学发展念迎接十八大。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接十八大,在信念上坚定不移,在宗旨上牢记初衷,在工作上认真负责。要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迎接十八大。大力弘扬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组织群众,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让群众知道有事到哪里办、怎么办,有意见往哪里说、向谁说。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暂遇到困难的群体,既要扶贫帮困,又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了,社会安定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了,才是名副其实的政绩。要抓住发展不松劲,切实把“第一要务”摆在第一位来抓,各个部门都要为之出力,各项工作都要服务于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要着眼长远,积蓄后劲;立足当前,狠抓落实。近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上来,踏踏实实地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笔者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后,对习近平同志提到的“统一思想和行动”深有感触。笔者认为,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统一思想和行动”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基层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直至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保障和行动基础。首先,基层党组织的“统一思想和行动”,对上是指充分领会并毫不犹豫地贯彻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各种政策、方针、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等,对下是指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统一思想,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要统一行动,将行动控制在法律法规所限定的范围之内,不越权,不越界,扎扎实实地完成本职工作。其次,基层党组织的“统一思想和行动”,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工作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就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了,全党的组织建设也就有了稳固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基层党组织建设程度不一。“统一思想和行动”,就是减少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组织建设差异的工作要求。

再次,基层党组织的“统一思想和行动”,是党的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个别基层党组织的“软”“懒”“散”成为了中央领导同志极为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是“统一思想和行动”.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够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中取得一定的工作成绩。这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使命,基层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扎实工作,不断反思,加强组织建设,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

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实现个人抱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必须用实力说话,用自己本领来施展个人才华,铸就成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创新要具备知识、自信、怀疑等理论。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以自信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会在积极主动地观察事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自信和满足,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再次实现创新,始终保持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状态。

上一篇:俄语语法教学中的语境下一篇:进出口贸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