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标准化(精选12篇)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1
7月26日, 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 由山西省质监局王国强副巡视员率领的“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验收组, 对长治市的“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项目进行了考核验收。由于长治的示范市建设政府重视、部署周密、领导有力、政策保障到位, 完成了计划的各项任务指标, 验收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目前, 长治市共建立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9个, 覆盖耕地300万亩、龙头企业200多个、农户45万个, 分别占全市耕地面积、龙头企业和农户总数的65%、70%和75%,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验收组还将陆续考核屯留县朗德鹅养殖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长子县樱桃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沁源县绿色脱毒马铃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三个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同时还将对长治县金科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长子县方兴蔬菜种苗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沁源县深山林地生态养鸡标准化示范区等三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2
今天,省、市专家一行莅临X检查验收X县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鞭策和极大鼓舞。
X年,经国标委批准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以来,在国标委和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心支持下,X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现将创建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介绍。树高千尺,源自根植沃土。X县位于X省东南部,拥有X年农耕文明史,素有X之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全县辖X镇X乡、X个国营农场、X个街道办事处和X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总人口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
守正出新,行稳方能致远。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资源投入逐年增加、管理体制持续完善、技术机构逐步健全、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我县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在体系建设、科技推广、标准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高标准粮田、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为主的五大特色农业品牌。我县也相继荣获X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完成情况。蹄疾步稳,凝心聚力。我县在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之初就明确了示范县建设的总体目标,从标准覆盖率、农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努力完成各项目标。
通过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的建设,我县各龙头企业、示范区精准掌握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覆盖县辖区种植(养殖)、加工、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和农业信息服务全过程,全县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生态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全面繁荣,农业综合标准化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稳步提升!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高屋建瓴加强制度保障,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X年,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项目。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畜牧、水利、财政、环保等职能单位为成员的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领导小组,同时,我县又成立了由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科技、气象、农机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印发了《X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关于成立
X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考核办法》、《X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X县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并将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四制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创建示范县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示范县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强基固本加强市场监管,凝心聚力提升管理水平。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我县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把控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产品市场检查,做好农产品质量监测,有效维护了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公信力,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X年--X年,全县共出动检查人员X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万余份,检查市场、超市X家,检查获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X家,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X个,样品合格率X.X%。通过检查进一步宣传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规范使用,使生产者、经营者提高了对无公害农产品规范用标重要性的认识,对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躬身笃行强化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推进体系建设。
X年以来,我县以周家口物流市场为依托,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运、市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经营模式,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群体,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适应我县农业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逐步建立了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气象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加大对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检验和标志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广和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宣传筑牢人才支撑,强化培训提供科技保障。X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X广播电视台、新X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普及、宣传工作;通过科技下乡、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科技活动强化了对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指导,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印制各种标准宣传材料十万余份,举办农业标准化知识讲座
X次、培训班X次,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支持标准化、实践标准化的良好氛围。
(五)持续强化标准编制工作,着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X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标准综合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构建农业标准综合体,制定和发布相关标准,基本实现了标准覆盖X主导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率达到X%以上,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渔网编织作为我县脱贫攻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覆盖了全县X个乡镇场办的X个企业和加工站点,从业人员达X万人,带动X万名贫困人员就业脱贫,产品占据全国X%以上的市场份额,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可创产值X亿元,但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渔网生产标准,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因此制定渔网产业标准、促进渔网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迫在眉睫!我县以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为契机,组织人员积极与省标准院联系沟通,邀请该领域专家多次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座谈了解渔网行业的生产工艺、产品特性、产品要求等,编写了生态网笼产品标准,对生态网笼的分类、规格、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并于
X年X月发布实施,填补了生态网笼技术标准的空白。X年X月,X县被授予“中国生态渔网之乡”荣誉称号,这对于我县生态网笼行业优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我县共组织制定了X个省级地方标准、X个市级地方标准、X个团体标准;编写印刷了《X县农业标准体系汇编》丛书和《巧媳妇工程产品标准汇编》共计X套X本,收录各种标准X余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标准制修订任务。
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X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标准化服务推广体系;培育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X个,带动农民合作社X余家,新注册家庭农场X余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了优质粮食、优质林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繁育基地等省级标准化示范区X个,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X个,全面形成四大标准综合体,认证蔬菜、果品、食用菌、粮食等方面的绿色食品、无公害有机农产品X多个,有效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四、创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X)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我县技术应用覆盖率、标准化入户率、标准化应用率、标准宣传培训率均达到X%,项目辐射区生产环节技术规程应用覆盖率达到X%以上,标准培训率达X%以上。周家口食品有限公司、朗丽食品有限公司、海创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获得省级XA、X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普爱饲料有限公司、中农福安粮机有限公司、牧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等X余家涉农龙头企业分别荣获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培育了邓城猪蹄、周家口牛肉、李家小磨油、舒庄双黄鸭蛋、香之缘香油、红提葡萄酒,黑色农庄系列、李寨大白菜、郝岗乡辣椒、胡吉镇粉条等“X县十大特色农副产品”,有效提升了农副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
(X)经济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有效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我县新建高标准粮田X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年均增长X.X%;示范种植户年净收入增长X%。全县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X%以上,标准化示范区内的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幅达到X%以上;核心示范区农户生产成本下降X%,年亩净产值达到X元-X元,辐射区生产成本下降X%,年亩净产值达X-X元。
(X)生态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在全县范围内强化了产地环境监管,全面推行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通过在各个生产环节上的改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防止环境污染,为实现我县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顷良田翻碧浪,千山沃土沐斜阳。立足新时代、新起点,X县将举全县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更好地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和优势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就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以下简称创新试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创新试点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主要任务,明确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始终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但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历史环境发生深刻变迁,我国农业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转型的关键期,国内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制度因素日益增加。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中央提出要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就要求农业综合开发既要在保障农产品数量上继续努力,更要在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而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内容较为单一、效益不高、政策引导作用不强、与产业发展衔接不紧等问题,难以完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统筹整合现有两类项目,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
开展创新试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作用,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基础上,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基本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导,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将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以及其他业态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通过开展创新试点,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推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
二、创新试点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为主线,把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等作为重要着力点,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产业统领。以试点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规划为引领,统筹项目布局,制定实施方案,实现高标准农田与产业发展一体化、集成式建设格局,全面提升效益。
突出优势,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综合”优势,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联合开发。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针对制约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着力补齐短板,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体系。
试点探索,注重实效。从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破除现行体制机制障碍,允许根据创新试点需要在建设内容和标准、扶持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对现行政策进行一定突破;以创新试点为平台,积极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财政资金共同投入,确保创新试点取得实效。
(三)主要目标。通过3年创新试点,形成适度规模形式多样、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使项目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三、创新试点基本条件和投入政策
(一)基本条件。创新试点应符合“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的总体要求,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前提下,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同步进行相应的配套产业建设,形成“高标准农田+新型经营方式+配套产业”的项目组合一体化建设模式。配套产业建设包括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流通等,须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相互之间紧密衔接,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并与农民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创新试点项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已采取土地租赁、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有较好的生产经营基础;3.已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规划,土地集中连片,区域主导农业产业优势比较突出;4.当地政府、项目实施主体积极性高,有强烈的创新试点意愿和能力。
(二)投入政策。单个创新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原则上应控制在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内,其中60%以上用于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项目建设需要,财政资金投入可分一年或两年安排。同时,要创新资金使用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创新试点项目。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和承担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应更多地采取贷款贴息、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地方财政投入、自筹资金比例执行现行政策规定。
四、创新试点范围
2016年,先行在河北、吉林、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全国其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统称省)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开展创新试点。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试点省要把开展创新试点作为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并于8月31日前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备案。创新试点需要突破现行政策规定的,需事先报经国家农发办同意。
(二)分解任务,确保落地。对于创新试点实施方案,要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任务,逐项落实到位,把创新试点做深做实,确保创新试点有序推进和项目顺利实施。
(三)及时总结,严格管理。试点省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总结有效做法、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送国家农发办。同时,要强化创新试点项目管理,确保创新试点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
(四)强化考核,正向激励。把开展创新试点作为省级管理工作综合考核的重要因素,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中央财政资金分配向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性高、成效明显的地区倾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6年6月3日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4
一、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
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采取有力措施,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突出向粮食主产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聚集。一是要求各省区农发机构将土地治理项目的财政资金,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县特别是谷物主产县集中,继续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倾斜。二是要求除河北、内蒙古、西藏、青海等生态保护任务较重以外的省份,安排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资金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90%。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元,其中用于13个粮食主产区119.49亿元。
二、优化建设区域布局
围绕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根据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重点,统筹考虑土地、气候和生物资源分布状况,将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向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重点开发区聚焦,兼顾生态资源环境有一定恢复能力的保护性开发区,严禁在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的限制性开发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继续提高投入标准
为强化公共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从201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实现并轨,统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适当提高了亩财政资金投入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各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提高到以省为单位加权平均为1100-1300元,比2013年提高了近10%。同时,允许将2003年(含)以前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范围予以提质建设,其中1988-1998年(含)建成的项目区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不超过1000元;1999-2003年(含)建成的项目区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不超过800元。
四、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机制创新,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独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2亿元,在14个省(区、市)支持169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五、不断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5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何问题,请及时与自治区农发办联系。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 号),参照国家和自治区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和建设规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凡国家和自治区立项投资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须按照本实施细则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一、综合标准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生态良好、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着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平原地区的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园田化;丘陵山区的项目区,川地基本实现园田化,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
(三)项目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牌。标识标牌设置应当统一、规范、实用。井灌区在田间路边的井房墙面上适量设置2×1.5m的标志牌,其上镌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年项目区”,同时镌刻农业综合开发标志;地表水灌区在田间路边的主要水工建筑物上镌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年项目区”,同时镌刻农业综合开发标志(具体式样见图表)。在项目建设期间,设置可移动的项目建设公示牌,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区基本情况、总投资、财政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护运营、监督举报等基本信息。
二、水利措施标准
各项水利措施建设标准应符合国家和水利部门制定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 —99)、《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T50363—2006)、《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等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一)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用电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 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新开发水源应进行详细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达到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渠道衬砌应坚固耐用,混凝土强度标号达到C20,抗冻标号达到F20,预制板厚度达到6—8cm,砂石垫层厚度达到20—30cm,复合土工膜达到350g/m2,塑料薄膜厚度达到 0.2mm以上;衬砌渠道顶部采用连体封沿板,渠道衬砌使用年限达到20年以上。管道输水的干、支两级固定管道长度合理设定,井、水泵、管道、出水口、消力池等综合配套,便民务实;管灌区地埋管道达到6米/亩以上,管道工作压力达到0.4Mpa;喷灌区管道工作压力达到 0.6Mpa,以上。根据各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出水栓间距不大于60m。项目区不准打小土井、大口井、筒井。管灌区和喷灌区的管道管材均达到国家灌溉标准,水泵采用优质泵。井房长、宽、高应为2.4×2×4.3m,红色彩钢盖顶,墙体白色,采用普通防盗门(具体式样见图表)。在有条件且农民群众有积极性的地区,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提高项目区节水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平。
6.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农艺节水措施包括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蓄水保墒、地膜(秸秆)覆盖、选用抗旱品种等,各项措施符合技术规范。工程节水措施主要是建立小型蓄水工程,即根据降雨、地形、耕地等条件,合理布设小型塘坝、蓄水池、水窖等工程,做到坚固耐用,使用方便。
7.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模式。大田作物采用节水、丰产灌溉模式;水稻区推广“浅、晒、深、浅”模式;严重缺水地区采用灌关键水等非充分灌溉模式。
8.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地表水灌区要成立用水户协会,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
(二)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5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3天暴雨1—3天排除;稻作区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在农作物播种出苗等生长关键期,控制0—20cm表土层的含盐量,以不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为准。
三、农业措施标准
(一)农田工程
1.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平原地区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1万亩,有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面积要达到2万亩以上;丘陵山区按流域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1万亩。平原地区的田(地)块,要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适应平原、丘陵、山区的不同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确定格田面积。灌区格田面积200—400亩,大型喷灌区灌溉单元面积500—1000亩。大田灌溉区要修畦田,畦田的平整度应满足地面灌溉要求。
2.丘陵山区的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8度以下实施喷灌的缓坡地,不要求修建水平梯田。
(二)土壤改良
1.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深耕深松技术、免耕留高茬等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2.或土壤中卵石多的地块,要清除砂姜卵石并掺和粘土。
(三)良种繁育与推广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仓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良种繁育能力设计或区域内已具备的繁育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区优势农产品生产的需要,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四)农业机械化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四、田间道路标准
(一)布局合理,顺直通畅。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部分主干路段可实现硬质化,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或砂石等材料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能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二)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建设要科学设计,突出节约土地;建设标准合理实用,切不可贪大求洋。干道路基高于地面 30—50cm,路面宽5—6m,铺砂石厚度10—15cm;支路路基高于地面20—30cm,路面宽4—5m。
五、林业措施标准
(一)因地制宜地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自治区林业部门规定的造林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项目区内干道、支路、斗渠(含)以上两侧或一侧,沟壑坡面、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平原地区有条件的新建项目区积极推广中间树、两边路的模式,丘陵山区项目区可因地制宜种植镶边片林。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
(三)人工造林树种一般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优质乡土树种或速生丰产树种,优质乡土树种乔木的苗木胸径达到3cm以上,速生丰产树种苗木的胸径达到5cm以上,选用I级苗木,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选择两行一带或三行一带的配置模式,株行距2×2m或2×1.5m,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四)平原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五)风蚀沙化地区的大型喷灌区要加强镶边防护林建设,乔灌结合,至少达到五行一带、三乔两灌。
六、科技措施标准
(一)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围绕地域优势或主导产业,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生态和可持续等方面的技术。在1万亩高标准农田中应有不低于100亩的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示范田。工程建设项目,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二)技术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3次,使每户有一个懂技术、会管理的人。要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关于农业标准化的思考与建议 篇6
1.我省农业标准化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级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力度逐步加大,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载体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较快发展。据统计,1996年以来,全省每年制定、修订和采用国际、国外先进农业标准都近100项,在2001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后,我省加大了农业标准的制(修)定力度,以每年平均制(修)订各级各类农业标准120项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2011年底,我省累计承担制(修)定农业方面的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2399项;全省先后建成各类各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县、场)203个,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85个,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895个,有机食品318个,无公害农产品255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81个。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建成了中部长春、四平、辽源地区以粮食为主,东部吉林、延边、白山、通化地区以特产品为主,西部白城、松原地区以杂粮杂豆和畜产品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区域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在农业产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中的应用,为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三农”事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的作用。
2.我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业标准体系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看,我省农业标准体系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与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制约我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2.1标准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采用标准时考虑国内因素较多,与世界接轨的很少,不适合农业国际化的大趋势。在已制订的农业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较多,产后标准和系列标准很少,同时,标准与市场流通结合也不紧。
2.2标准的知识普及有待提高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一知半解,农业标准的实施还不能发展为农业操作者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农业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推广有些脱节,存在着重制订标准,轻实施推广的现象,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铺开十分不利。
2.3标准的意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多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同农作物生产差别不大,不大可能按照什么标准作业,习惯于畅通的操作模式,不习惯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甚至于部分农民和企业对农业标准化不了解,农业标准化生产未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2.4现行农业生产方式有待转变 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的基本国情,很难将众多分散的经营主体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尤其农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和土地等因素影响很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较低。相当多的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完全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投入品,使用方法和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还没有全面普及。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3.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议
农业标准体系工作主要就是从产品、产业、商品层面推进标准化,通过省级农业部门统筹规划,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为示范,以“品牌”为导向,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链全过程技术服务和监管,实现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提升的共同发展。
3.1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根据国家、省、行业已有的农业质量标准,结合我省气候特点,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制定适应我省农业生产的质量标准。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标准适应国际、国内同行业的标准要求的同时,农产品品种、生产技术规程、运输贮藏、加工乃至包装上市等各个环节都应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3.2加强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新闻、报纸、广播、挂图、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和省有关农业标准化的政策措施,宣传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培养一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家和骨干,使农业从业人员逐步熟悉和掌握农业标准化知识,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学标准、定标准、讲标准、用标准。同时,在科研院校网页上开辟农产品质量标准专栏,对国内农业质量标准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力争在一定时间内构建起及时、准确、高效、便捷的农业标准信息平台。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7
1 宝应县农田林网建设现状
全县农田林网体系由运堤、湖堤、大中型河堤及主要公路、道路林带构成基干林带, 组成防护林系统的骨架;一级圩、路、生产河林带组成主林带网络;二级排灌渠、圩、路林带组成副林带, 根据实际情况加设辅助林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农田林网基本建设到位, 大部分达到高标准林网的要求, 并随着项目建设的成功, 同时进行验收, 交与地方管理。
2 存在的问题
2.1 网格偏大
由于在土地整理规划时, 沟、渠、道路的规划受村庄、原来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以及因规划建设节水沟渠而无法植树, 未配置辅助林带等, 使得所建林网网格偏大, 达不到高标准林网网格控制面积的要求。
2.2 树种选择不当
所建林网从树种类型看, 多为乔木、亚乔木, 灌木少。从树种组成看, 80%为杨树, 树种单一, 且因连续栽植杨树, 导致地力下降, 生长不旺, 病虫害逐年发生严重。近年来, 女贞栽植增多, 但因多数进行定干截头处理, 即使成林, 林带也难以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2.3 林带结构不合理
所建林带都是透风结构, 只栽植乔木, 少配植灌木, 虽然透光、透风性能好, 但防风能力差, 防护效果不佳。
2.4 林带断档缺株严重
大中型圩、路所建的基干林带和主林带基本都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 落实了管护责任制, 但副林带和辅助林带大多随项目而建设, 树木生长吸水吸肥、树冠遮荫等影响形成胁地而减产, 相关农户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遭到该部分农户的抵制甚至破坏农田林网, 造成严重的林带断档缺株现象。
3 建设规划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农田林网建设不同于一般农田的林网建设, 一般农田的林网建设遵循林随水 (路) 走、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由于受到已经形成的沟、渠、路影响, 不一定能够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但是,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时, 可以对项目区内的沟、渠、路进行统一规划, 使格田面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并可通过控制圩堤、路基宽度规划栽植树木行数, 从而达到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的目的[3]。
3.1 科学规划林网网格和林带走向
通过对项目区内沟、渠、路统一规划, 兼顾主、副林带的间距, 规划林网的网格。一般在东西向的大、中沟、公路、机耕路、一二级渠堤、生产河两旁设置主林带, 间距为300 m左右, 在与主林带垂直的生产河两旁、大中沟及支渠上配置副林带, 间距400~500 m。
3.2 林带的规划设计
农田林网由基干林带、主林带、副林带组成, 必要时设置辅助林带。一是基干林带。基干林带设置在运堤、湖堤、大中型河堤及公路上, 一般栽植5行以上乔木, 形成农田林网的骨架。选择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水杉、池杉、落羽杉、杂交柳、枫杨、杞柳、紫穗槐等, 可实行带状混交造林, 堤顶及背水坡营造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 株行距为5 m×4 m、4 m×3 m, 迎水坡营造以水杉、池杉或杂交柳为主的防浪林、水土保持林, 水杉、池杉株行距为3 m×3 m、4 m×2 m, 杂交柳株行距为3 m× (4~5) m, 并在其间间植杞柳或紫穗槐。二是主林带。主林带一般栽植3~5行乔木, 1~2行灌木, 营造混交林形成疏透度为0.25~0.35的疏透结构林带。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杨树、水杉、池杉和落羽杉, 一般杨树株行距为4 m×3 m、3 m×3 m, 水杉、池杉和落羽杉的株行距为3 m×2 m、4.0 m×1.5 m, 灌木树种主要选择杞柳和紫穗槐。林带胁地阴面重, 阳面轻, 有胁北不胁南, 胁东不胁西的规律。因此, 在林、渠、路结合配置时, 可按南渠北路进行配置, 即水渠在林带之南而道路在林带之北, 这样对光照和争夺水肥的问题都可得到解决。三是副林带。副林带因地制宜配置2行以上乔木, 实行乔灌结合。树种可选择乔木水杉、池杉、落羽杉、灌木杞柳等, 因地制宜确定株行距。由于在项目建设中有不少水泥硬化路面, 因此在硬化路面的两侧要留足植树的营养地带, 在树种的选择上, 可兼顾绿化美化, 但选择的乔木或亚乔木的树种要适地适树, 苗木不要截头定干, 如女贞、香樟等。四是辅助林带。在主林带或副林带之间的沟、渠、路边配置1~2行乔木、亚乔木和灌木, 可选择女贞、紫薇等, 因地制宜栽植。
4 实施措施
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建设, 不仅需要有科学的规划, 而且需要有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的推动才能顺利建成。
4.1 同时规划, 同步实施
在项目规划时, 就将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建设作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进行规划, 有利于沟、渠、路及林带的统一规划, 有利于统筹林带的配置和林木株行距的配置[4]。做到河成、路成、绿化成, 田成方、林成网, 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4.2 优质壮苗, 科学造林
在苗木的选择上, 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良种壮苗营造农田林网。速生树种可选择I级苗木造林, 对一些兼顾道路绿化的女贞、香樟等常绿树种, 要按标准选择胸径5 cm以上的全冠大苗栽植。坚持就地育苗、就地选苗造林, 确保苗木质量。在栽植方法上, 要根据树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选择最佳栽植时期, 随起苗、随栽植, 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 栽好每一株苗, 采用针对不同树种特性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栽植, 如在按要求确定好株行距时, 杨树采用“四大一深”的栽植方法 (即大苗、大塘、大肥、大水和深栽) , 确保苗木成活、成林、成材, 取得更好的防护效益。
4.3 加强管护, 确保成活
植树造林, 三分栽, 七分管, 管护是关键。浇水、扶正、壅土、踏实, 确保成活。加强抹芽修枝、及时防治林木病虫害等管理措施, 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4.4 落实机制, 保证成林
作为项目建设, 经验收合格后, 将要移交地方管理, 然而, 移交后管理的好坏却是林网能否保存的关键。农田林网有胁地的不良影响, 靠近树木农田的承包户如果得不到一定的补偿, 往往会破坏树木, 轻则造成断档缺株, 重则带毁网破。因此,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农田林网的作用, 让群众知道农田林网胁地一条线、增产一大片的道理, 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等。另一方面要研究落实相应的补偿、管护机制, 研究相应的防护收益和林木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 让林木有所管, 林带能成网, 林网能够真正得以保存并且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心圣, 张军.淮北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3357.
[2]刘春增, 张玉亭, 马小琦.农田林网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概述[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217-219.
[3]卢梅军.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40.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 篇8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科学技术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农业标准化工作不仅在全国开展最早,取得的成效也是相当显著的。但是,就黑龙江全省范围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来讲,也存在开展的不均衡,成效的大小等问题。总体来讲,农垦学该标准化工作开展得比较好,农业标准化成效比较显著,成规模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比较好开展,见效也较快;合伙经营的农村较易接受农业标准化观念,也能够较大取得实效;农业标准化工作提资大的,农业生产增效就快,如果具体进行一下比较和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搞得好,必须是农业的规模化即农业产业化之路。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要想短期内甚至于当年就想取得很大效益,是不可能的。因此,大规模的投资和长期的不断投资,靠小农经济来进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显然力不从心,必须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来支持。当然,国家的财力支持也是必须的,但主要应该自身的经济实力支持。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从种到收的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讲究科学种田,讲究机械化种田,已经得到广大农民的共识。但是,仅有科学的观念和机械化的手段,不等于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也是一项讲究统一性的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方式,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操作规范,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统一的进行农业生产,其农业生产讲究时令,统一的时间要求也是必须的。因此,一家一户式自体经营方式难以实行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化工作即是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需要有一整的从种到收的科学技术工作人员队伍。但是,从个体来讲,农民不可能个个都是掌握了全过程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人才。因此,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必须要有比较强的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各式各样的人才队伍来保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最大问题。党和政府一直把农业生产放到第一位来考虑。只有把农业校准化工作搞上去,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长时期保持稳定发展,才能保证粮食的供应能够满足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求。但是,如何把已经体现的农业标准化成效扩大化,尽快实现全国农业生产都完全实现农业标准化,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且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课题。
纵观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不难看出,凡是农业生产比较稳定又能够高产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走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之路。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从种到收,都是工厂化经营和操作。且不谈他们是否在搞农业标准化,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都体现了科学和统一。再看看我省农垦系统标准化工作搞得好的地方,从育苗、种苗下田、施肥到收割,全都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操作、统一标准和统一的科学指导。实质上,我省农垦学目前的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进行,不说是完全工厂化生产,起码还在效仿工厂化生产。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9
新阶段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就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着眼新目标和新任务,既给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对于确保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对于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山西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围绕“菜篮子”鲜活农产品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累计达到363项,其中,种植业标准283项,畜牧业标准60项,检验监测、桑蚕及其他标准20项。而涉及“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标准75项,基本覆盖我省主要食用农产品种类。引用推广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1 000多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市县规范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
2.农业标准示范深入推进
结合农业示范区、蔬菜水果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等建设,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种养殖大户等,加大标准实施示范力度。截至目前,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园90个,省级蔬菜标准园260个,示范带动全省200亩以上规模园区860个。实施水果标准园创建项目548个,果园面积14.8万亩,占全省果园总面积的1.76%。平均亩产量达2 100 kg,比普通果亩增产900 kg。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6个,其中生猪22个、奶牛16个、蛋鸡19个、肉鸡5个、肉牛8个、肉羊16个,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
3.农业品牌产品稳步增加
持续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通过品牌化带动标准化,通过标准化促进品牌化。全省有效期内的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 374个、产地面积131.99万公顷、畜禽产品449.3万头(万只),绿色食品168个、面积6.4万公顷,在建的稷山板枣、岚县马铃薯、方山马铃薯、大同黄花菜等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个,面积1.83万公顷,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农产品72个,面积166.67 hm2,地理标志产品107个,“三品一标”跟踪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持续保持我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态势,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制约了标准化的推广实施;二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还不够完善,标准化推广实施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三是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仍然不足,市、县政府的推动作用还发挥不够。
与时俱进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全面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求更加迫切,发展机遇良好且潜力巨大。农业标准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
一是围绕农产品消费需求,以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实现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迅速增加,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放心”“吃得健康营养”转变。要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最严”要求,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严格控制“菜篮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开展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围绕农产品竞争力,以农业标准化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将农产品的质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来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效益。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抓好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扩大创建规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打造一批安全优质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是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业标准化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山西省要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必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而制定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是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促进绿色产品规范化和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基础、技术准则、技术指南和技术保障的作用,提高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10
据介绍, 农业标准化作为规范生产者生产经营行为, 提高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的重要措施, 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而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力量, 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要求的迫切需要, 是贯彻落实法律规定, 履行农业部门职责,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迫切需要。农业标准化专家委员作为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制定、技术审查和宣传实施的中坚力量, 也迫切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提升能力水平。农业部此次对全国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进行轮训, 就是要使其既成为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 又成为标准化领域的顶级专家, 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能够把握新形势, 研究新问题, 提出新思路, 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履行好委员职责, 帮行政部门把好关。
据了解, 30年来, 农业部着力加强农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目前已成立了种子、蔬菜、果品、桑蚕、农药残留、植物检疫、畜牧、饲料、兽药残留、动物防疫、水产、渔船、热带作物、农机、植物新品种测试、农业转基因、沼气17个全国性的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一大批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推广、生产、检测等的高级专家长期活跃在农业标准化领域, 为农业标准化理论发展、标准制定、宣传培训等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作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 将继续加强农业标准化专家队伍能力建设和资质管理, 使农业标准化专家队伍的轮训工作制度化、长期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 篇11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3-0023-04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推进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具体包括: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标准的宣传与实施工作;标准的监督与检测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问题与不足,并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提出新的思考。
一、农业标准化中的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一)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正在加速逐步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导,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与之相配套,囊括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全过程农业标准化体系。据农业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累积已达到4500多项,基本涵盖了各类主要农产品,贯穿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储存、加工等各个环节。2010年,我国新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超过12000个,总数已达到80000多个。但是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农业标准的水平普遍偏低,没有按照要求及时修订,标准过于陈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超过5年以上的国家农业标准占总数的71.1%,其中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37.7%。按照我国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的复审期一般为5年,因此,我国国家农业标准中,有70%以上的标准超过复审期,难以适应和服务农业有关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亟需对大多数的农业国家标准开展新的复审。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标准还存在着以下明显的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单一,总量少,目前我国的农业标准基本停留在只对某类农产品作出农药残留限量的统一标准,还没有细化到某种具体的农产品;而发达国家的农业标准已经细化到了具体的农产品,基本涵盖了所有大宗农产品和主要农产品;二是标准要求低,指标少,我国现在制定的多是侧重于农产品内在品质的标准,而农产品的外观标准、包装运输标准还比较少;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涉及到许多方面,既包括农产品内在品质标准(如农产品的营养性、可食性、安全性)、外观标准(如农产品的形状、颜色、大小、重量)以及包装运输标准等。
(二)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的思考
农业标准的制定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提高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首先应该从提高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入手。针对我国标准过于陈旧,标准要求低、指标少的现状,应该依据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参考和采用WTO中有关农业的规则协议以及发达国家最新实施的农业标准来对我国现有的国家农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修订,以保证标准的适用性、时代性。对于各地在具体农业生产中无国家标准可以参考,但实践中又非常需要标准来规范的,应该由当地标准化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特别是对当地的名、特、优、稀农产品及其生产、储藏、保鲜、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要求进行统一规范,形成地方标准。在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具体实践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全部照抄照搬,必须结合本地区、行业和单位的实际,并以适度超前的眼光制定农业标准,并逐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在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实践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的、环环相扣的农业标准有机体系,使各地的农、林、牧、渔、水利、农机等行业生产管理部门,以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和各实施主体都有农业标准作为技术依据,以指导和规范具体的实践工作。
二、农业标准化中标准宣传与实施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一)标准宣传与实施工作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起,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项目的过程中,一并进行了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使关键技术和先进经验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让广大农业生产者科技素质得到快速提升,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标准化意识、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农业从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农业产业从业人员总体来看,目前农业标准化对一些农村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件陌生的事物,甚至是部分边远地区的农科教战线上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农业标准化也知之不多,还不够重视,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被全社会所认识。同时,由于农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农、林、牧、渔、产品质检等诸多部门,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责任机制;加之政府对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资金投入、推广力度不强,进一步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以小农生产模式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生产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生产的随意性较大,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标准工作的开展;但是近年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开展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农村土地加快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也为农业标准化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当前亟待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掌握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浓厚氛围,实现农业标准化工作有规范、推广有保证的良性发展态势。
nlc202309031241
(二)标准宣传与实施工作的思考
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是一个囊括计划、宣传、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标准实施工作、标准监督修正工作的动态循环过程。首先,在每一项农业标准实施的前期,要将农业、林业、检验等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主体组织起来,共同制定出便于操作和实施的分工计划安排;标准推广应该坚持由上至下,逐级宣传、组织相应的标准培训,使各级各相关部门充分了解标准主要原则和重点内容,增强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为标准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将制定的标准按照计划分阶段有重点的实际运用到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这也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只有将标准转化为生产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的实质性提高,使各农业产业链参与主体在掌握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原理与方法的同时,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农业标准化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贯彻和实施;为了保障标准的实施质量,在标准实施以后还必须开展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必要的标准实施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对生产产地或企业进行质量审查和标准审核,在确保标准得以正确贯彻执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找出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够科学合理的部分或是标准因跟不上实际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显得滞后的地方,并对这些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标准在修正审定之后,由农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重新发布实施,从而进入新一轮的循环,直至标准逐渐成为稳定的规范。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长远利益原则。在实施农业标准的前期阶段,往往会给实施单位带来额外负担,与实施单位当前的生产或工作任务存在一定的矛盾。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些标准的实施对实施单位的近期利益不明显,甚至还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效益损失。但从长期来看,却可以带来明显的效益,因此在标准的实施阶段应该既照顾眼前利益,更要注重长远的利益,在长远利益比较大的情况下,眼前利益应服从长远利益。
2.顾全大局原则。在有些农业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给生产单位带来诸多限定,比如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除了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执行对农药、化肥使用要求的操作技术规程外,对生产环境、卫生要求也制定了一定的标准,对生产环境、卫生质量的检测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从生产单位来看,这些诸多的限定似乎有点得不偿失,但从整个社会效益来看,正是这些严格的要求才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在这些农业标准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让农业生产单位做到顾全大局,严格实施标准,保障全局利益。
3.区别对待原则。针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习惯千差万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贯彻农业标准的时候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如在引入实施一项新农业技术标准时,要充分考虑新老技术标准的过渡问题,设定一定的过渡期限;根据各地的生产环境、各生产主体的生产设施和技术条件,在标准化工作的初期可以分别实施不同质量等级的标准,同时积极帮助各生产主体改善实施和技术条件,逐步升级到高等级的标准中来。
三、农业标准化中标准监督与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一)标准监督与检测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强化监管技术支撑保障水平,国家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专项资金46亿多元,其中中央安排了32亿多元,在全国支持建设了1014个部级农产品专业质检中心和区域中心、省级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和县级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初步构建起以国家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为核心,部级质检中心和省、市、县检测机构高度衔接的全国检验检测体系。按照农业部颁布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家规划总投资72.0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2.5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9.5亿元,新建1个部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16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329个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960个县(场)级综合质检站,并且完善64个部、省级质检中心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功能,建设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预警平台,构建起面向所有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主要投入品、产地环境和产出品,部、省、市、县四级贯通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监测预警网络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但是,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质检体系仍存在高精尖检测仪器缺乏、基层检测能力不足、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于解决。
(二)标准监督与检测工作的思考
当前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现有的国家级、部级质检机构,优先安排种子及农药、化肥、饲料、农机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和粮、面、油等主要农产品检验的需要,在增加检测机构数量的同时,适当加强高精尖检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各地的检验、检测机构需要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以贴近农业,贴近生产单位,贴近消费者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完善与补充,从根本上扭转基层检测能力不足的局面。重点围绕各地开展的“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加强以农药残留量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从而保障广大市民的“舌尖上的安全”;对于对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管制度,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在尽可能少量填补和充分利用各地相关政府主导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好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和能力,避免重复建设;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有关科研成果,争取在快速检测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特点,以及近年来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建议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检测、土壤肥力、气象及灾情预测预报、病虫草害等方面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加快农业监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政府应该统筹规划农业监测体系建设的长期、中期、短期计划,各计划之间应该相互配合,逐步推进,确保农业监测体系建设成为一项系统工程。(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当前应针对农业监测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检验监测手段、监测的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
参考文献:
[1]云龙.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即将付诸实
施[J].农产品加工,2012(10).
[2]乔晓琳,成冰,贺莉.关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3(7):222-223.
[3]刘春香.国外农业标准化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农场
经济管理,2005(5):38-41.
[4]李春辉.农业标准化推广情况存在的意见和建议[J].科学
管理,2013(23):122-122.
(责任编辑:汤钦乐)
论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篇12
农业标准化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规范农产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讲, 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农业产业化就是引导农业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道路, 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才能保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统一规格, 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大规模进入国内外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我国已正式加入国际贸易组织, 在贸易壁垒逐渐被拆除的同时, “绿色壁垒”却在不断地筑高。面对“绿色壁垒”, 除了要在提高中国出口农产品标准和质量上下功夫以外, 还要积极参加制定规则, 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从根本上突破“绿色壁垒”的束缚。农业标准不仅仅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依据, 而且是用来规范市场和满足贸易的要求。农业标准对于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和竞争有序的交易市场,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标准化生产活动, 将科技成果制定成供人们共同使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标准, 实现了科技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 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一) 建立完整体系
一是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二是建立农业监测体系, 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制订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扶持和培育优质农产品, 创评出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名牌农产品,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 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
要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之上, 使农业生产向着安全、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是一项具有示范性、公益性的工作在创建过程中, 依托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农业大县, 以县市为单位, 紧紧依靠地方政府, 发挥农业部门的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学规划, 增强推动基地建设的合力, 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户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一) 实施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紧密对接
龙头企业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中发挥着主导带动作用。实施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 有利于产加销紧密结合,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强化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
(二) 以综合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基地建设
创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在操作层面, 要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7个体系, 包括:以落实县乡村目标责任制为保障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市场准入和监督检查为手段的投入品管理体系;以农技推广和农户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体系;以综合治理为方式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体系;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为重点的监测监管体系。
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 提升产品安全优质水平是核心
保证产品原料质量安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是加工产品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就要求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必须以保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 同时立足绿色食品的精品定位, 提高初级产品的内在品质, 从而实现原料生产与产品认证、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
(二) 落实全程标准化生产是主线
创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将标准化繁为简, 转化为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 促进广大农民优选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 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同时,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 扩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在农业标准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 发挥整体品牌效应是关键
品牌是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 落实标准化生产是确保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和美誉度的基础。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把标准化与品牌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标准化解决质量安全问题, 通过品牌化体现标准化的生产价值, 实现优质优价。发挥整体品牌效应, 既是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突出优势所在, 也是企业和农户共同创建绿色食品基地的内在动力。
摘要:农业标准化生产是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农户, 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融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 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 是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系统化, 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提高“一优两高”农业的比重, 对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综合标准化】推荐阅读:
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0-09
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0-22
农业综合服务06-06
农业综合效益07-31
农业综合开发名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09-26
农业综合治理05-28
农业水利综合论文06-30
粮食综合农业经济07-03
农业综合开发新构想08-28
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