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024-06-11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共12篇)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1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育背景就决定了大学英语的培养方式要以学生为着眼点, 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根本目标。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就要从培养方式着手,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督指导作用, 打破培养方式上的限制,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更加宽松、有利的学习环境。

一、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了解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 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开设大学英语教学的非英语专业大一和大二学生中随机调查了200名学生, 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以下结果。

1. 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 没有学习目标就不可能进行有效学习。在问卷调查中, 学生被问及英语学习的目的时, 46.3%的学生回答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四级考试和英语课程考试, 因为这些考试与他们能否获得学位挂钩, 29.6%的学生是为了就业, 认为学好英语能帮他们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17.8%的学生为了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终身受益, 7.3%的学生是出于兴趣。调查结果显示, 由于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试和找工作, 一旦达到目的, 就不会再花时间学习英语, 不可能持续系统地进行学习, 更不用说提高应用能力了。

2. 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分析

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过程中, 自身因素是很重要的。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中哪项最重要”的调查结果显示, 63.7%的学生认为听、说最重要, 36.3%的学生认为读、写最重要。而在调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中哪项最薄弱”时, 54.6%的学生认为最薄弱的是听力和口语, 46.4%的学生认为最薄弱的是阅读和写作。英语听说能力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中最重要, 最能体现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方面, 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多数学生在上高中时为了应试, 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导致普遍存在“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状况。学生中能就有关内容很顺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的人数很少。此外, 学生对英语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在课前很少预习, 课堂上不太愿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课后也不经常进行英语各方面的练习, 除非是为了通过考试, 大多也只是进行读写译练习, 对英语听说练习的很少, 因为没有真实自然的英语场景练习, 英语听说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

1.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 教师要坚持只使用英语授课的教学原则,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要使用英语, 哪怕表达得不够流利, 哪怕一句话中有很多的错误, 教师都要予以鼓励, 尽量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英语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坚持运用英语讲课、与学生互动, 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里, 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 并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同时, 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教学内容放在语言环境中表演及讲解, 能够还原英语本来面目, 便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

大学英语的教学不只是英语语言知识的讲授, 更是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积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全真的英语学习环境是熏陶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率的有效手段。作为英语听说训练的有效措施, 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充分发挥外语广播电台的作用, 每天早上和晚上开辟专门时段播放大学英语听力会话、影视经典对白欣赏等英文节目;还免费开放外语系语言实验室、网络教室以及多媒体教室, 专任教师负责为学生播放经典英文电影, 为学生发展听说应用能力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场所。

2. 非英语专业实验班的建设

为了保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专门制订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技能训练实施方案》, 详细安排了听说技能训练的时间阶段、教师分派名单, 以及教学监控体系, 确保大学英语口语、听力训练的顺利进行。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 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分别对2011级和2012级高考英语入学考试在115分以上的新生进行了选拔考试, 按考试成绩每个年级选出50位学生参加英语课程改革实验。他们分别选用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教材和教学软件, 每周教师进行一次讲课, 其余两次课程由学生自定时间在教室自主学习。每学期考查一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针对问题予以调整教材和讲课方式。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和语音室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和制作相关的课件, 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语言实践和英语交际的环境,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活动之中。将英语课改为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或研究活动的各种实践课, 如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专业阅读、文学欣赏、社会文化掠影等;以语用为主要目的模拟国际会议、模拟商务谈判、模拟法庭等;以任务为核心的研究实践课, 每项任务都包括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帮助同伴、写研究报告等活动, 听说读写一齐上, 把学习延伸到教室外, 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并给他们以语用的体验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用有机地结合, 做到扩充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使用, 特别是电子阅览、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普遍使用, 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这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增加选修课和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大学英语教研室在原有选修课基础上又加开了商务英语、口译、科技文献导读等深受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外语系正在尝试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以改变单一考试模式,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测评与对教师教学评估相协调, 多层面、多角度和多环节地测评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利用团委、学生会、学工部、各种学生社团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和语言实践活动, 多角度模拟和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情境, 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和进入语言实践环节。

5. 组建教师的任务团队

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所属三个英语教研室教师任务团队的组建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纵向和横向顺畅沟通, 团队突破了各教研室各自为阵的界限, 不同教研室教师组成的团队以教学和科研任务为导向, 使组织内部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教师不断地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反思自己的行为, 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组织以新分配研究生和外语系学工部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外自主学习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将大学英语听说技能的训练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建立英语口语角, 每次组织部分年轻教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外教亲临英语角, 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每年组织全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 学生参赛人数逐年增加, 参赛成绩也不断提高;抓住每年一度的“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机遇, 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和举办了从班级到系院, 再到全院规模的大学英语演讲比赛, 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和氛围, 发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总之,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任务, 也是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 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教师简单地改革教学方法或是学生单纯地改进学习方法, 都无法保证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堂课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大量地练习的机会, 学生更是要把握好每次锻炼的机会, 不断进行自我突破, 最终达到提高自身英语综合应用水平的目的。

摘要: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思考与互相配合,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组建教师的任务团队, 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俊被, 延艳芳.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1 (6) .

[2]欧阳建平.构建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综合培养模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5) .

[3]乔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 (2) .

[4]杨学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9) .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2

运用主题教学法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了达到该目标,笔者尝试将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题教学法融于具体的`任务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总的来说,学生对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并认为该方法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 者:宝建东 BAO Jian-dong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24(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多元化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3

【关键词】综合应用能力 高中英语 教学课堂 问题 策略

英语的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学校进行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高中英语存在课堂压力大、气氛沉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用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教育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内涵

英语能力的狭义概念是指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在考试中应用的能力,广义上则是指包括学生听、说、写、用四项能力在内,并且综合发展,相互协调。目前英语教育普遍达到的是狭义上的能力,但是广义层次上的英语能力才是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是由实际交流和阅读检验的。

二、目前高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为基本模式,在学生的概念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高中英语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不同于单独的听力课、写作课,只注重培养听、写能力的独立发展,而是锻炼学生听、写、说三种能力的协调发展。所以,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制定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受重视。目前部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着重讲解英语语法和长难句结构,忽视听力部分。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是不包括口语训练的,虽然现在的英语教学要求对英语口语能力进行培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习惯性地忽视这一部分内容,或者由于时间原因来不及展开对口语能力的训练。英语是一门语言,对英语的学习是为了与他人进行交流。正是由于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忽视,导致教育出来的学生考试成绩可以很好,但是在实际交流时却不敢开口或者由于听不懂而不知该如何开口。

2.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未能体现。当代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但是大部分高中的英语教学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作为知识的接纳者,完全没有自主思考的机会。在多年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当前高中英语教育将考试——尤其是高考——作为教学目标,考试成绩成为衡量一个学生英语能力的唯一标准,所以教师的授课内容完全是针对高考内容展开的,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点,教师认为由自己掌控整堂课是必要的,逐渐形成了上课、作业、考试为一线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完全忽视人文教育,导致学生在听课时无法完全消化和理解教师所讲的,不能达到记忆的程度,课后也不复习,导致做题时总要翻书查看单词和语法结构才能做出来。长此以往,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变得低下,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法构建起系统的学习体系,缺乏创新能力。同时,长期习惯了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不会产生主动思考的趋向,没有明确的方向。

3.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目前大多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形成通讀、讲单词、讲句子、讲结构、讲语法的方法套路,学生没有自主发挥的机会,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上课时昏昏欲睡,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

三、对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方法的分析

1.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制定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对课本中的生僻单词和难句进行学习,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果。由于高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性格特点,喜欢的和讨厌的不会轻易改变,所以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解决学生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还应该进行拓展,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2.注重对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高中英语教学处于高考的压力下,学校和教师迫于升学压力只能抓住一切时间,没有很多的机会进行专门的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所以就要求教师将听力和口语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找好既符合他们兴趣,又包含较多英语词汇和知识点的英语故事或者散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每天早上进行朗读;也可以采取在课堂一开始让五个学生用英语讲述一件有意思的事,依次轮流;或者在课前或者课后放一段英文歌。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增加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灵活化、多元化英语教学方法。为了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一样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归纳语言和词汇的用法,探究语言结构和语法现象,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或者教师可以采用对话、采访、故事接龙、辩论的教学情境灵活化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4

一、鼓励学生大胆说, 学会正确表达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只需安静地坐好听教师讲授即可, 而在新课改下, 英语教学提倡让学生“动起来”, 在参与中学习。同时, 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达, 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而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开口说, 一是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二是要让学生有说的能力。

要让学生能大胆表达, 兴趣是基础, 知识是保障。如7B Module1 Home and neighbourhood Unit 1 Dream home的教学为例, 本单元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的必需 (住、行) 而展开的单元, 因不同国家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在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来了解这一点,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进行表达, 从而了解国外的生活方式。如在第一课时中, 教师先呈现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Neil’s home”, 然后以“My home”的调查来进行对比, 再引入Simon’s dream home的阅读, 让学生在说中获得直观感受,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再引导阅读。当然,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重以直观的方式来进行词汇教学,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二、方式多样引导学生多听, 提高其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多是通过播放录音来引导学生倾听, 方式较为简单。这种方式忽视了语言的习得过程, 以机械的训练作为听力训练的方式, 没有将背景材料和学生的兴趣纳入听力训练过程中。众所周知, 需要让听众对所要听取的内容产生兴趣, 除了内容要丰富外, 呈现方式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故而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 在材料的呈现和倾听方式上一定要做到多样化。

首先, 做好听前准备工作。无论是录音倾听也好, 还是教师朗读学生听也好, 教师都要事先让学生了解倾听的材料, 初步感知, 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倾听, 其次, 要在方式上多样化拓展。如教学中教师除了常用的录音播放外, 还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复读机、电脑录音等来相互倾听, 这样的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具有较好作用。又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功能, 在播放录音材料时辅以一定的动画、图片等, 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倾听, 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如在8A Uint6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的教学中, 先展示了台湾地震的短视频, 然后让小组学生围绕阅读材料阅读后进行介绍, 其他小组根据小组介绍而总结点评。如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was in Chichi town, Nantou County, 150km south- west of Taipei.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小组在倾听其他小组成员表达时能更认真地进行倾听, 通过反馈来对倾听情况归纳。

三、拓展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多读

读是理解的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得从阅读教学模式着手, 要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做好读前准备, 然后小组合作, 初读、精读, 读中说, 说后读。从阅读范围来说, 要转变以书本材料为主的方式, 以英语报刊书籍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注重以活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 要将读和写有机的整合起来, 让学生在读后写, 写后读。也可让学生尝试着在小组内相互交换自己的作文等来进行朗读、交互提供材料, 提出问题来阅读。

首先, 注重提倡探究式的阅读。如在“8B Unit 6 A charity walk Reading”的教学中, 教师先引导小组翻译如“不得不、团队精神、需要帮助的人、开始做……、让你保持舒适、越过高山”等短语后, 提出问题“1.How long has Oxfam Trailwalker been in Hong Kong 2.What is it organized by 3. What is it organized for 4.When is it held every year 5.Why do we say the charity walk is tough? 6.What can we learn by join- ing the charity walk 7.What is it necessary for people to do during the charity walk?8.What should people do before the walk?”引导小组阅读, 阅读后展开讨论, 教师总结, 然后再以填空、判断等形式来进行巩固, 渗透语法知识,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内容。其次, 要注重拓展阅读法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英语读报周活动”, “读书比赛活动”、“经典英语语句欣赏”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注重全体参与, 且要注重反馈。

四、转变练习模式, 引导学生多写

传统初中英语以书面练习为主, 且在练习方式上讲究“统一”、“多练”, 结果学生每天都只能疲于应付各种作业, 兴趣不高, 效率较低。在教学中, 很多学生会因为作业太多而出现“抄袭”、“拖延”等现象, 而这些正是“统一要求”作业所带来的弊端。其实, 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结合所学知识去应用。

首先, 要针对学生的基础而采用分层方式进行练习。以作文教学为例, 基础一般的教师只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写出5句话即可, 而对基础稍好的则可拓展8句, 甚至10句, 且要一定主题、结构。这样, 通过分层练习来让学生个体有所发展。其次, 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教学中常用的如读后感、日记、书信等, 教师也可通过网络而用英语和学生交流,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用书面语表达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培养其习惯, 如写英语日记, 教师可做好示范, 对学生的日记进行积极的评价。也可采用编故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5

一、加强朗读的训练。读是说的基础,说是读的延伸。学生只有会读以后,才能进一步灵活运用,进行说的练习。刚接手我的班级时,我发现同学们的英语发音都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怎样使学生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呢?我首先利用的是学校的录音机,每篇课文都会让学生听听范读,培养他们的语感。但是,课文的语言范围还是很有限的,而学校又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利用。怎么办呢?我就从网上找一些适合学生的语言片段下载到我的MP3里面,然后自带一个小音箱到学校,课余时间就让学生听听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英文对话、英文歌曲等。经过近半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的发音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也能说一些常用的口语、唱些简单的英文歌曲了。

二、坚持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所学知识有限,还不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多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机会。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教学,其实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积累。过程可能会有些艰难,但是老师一定要长期坚持,学生听得多了,就会慢慢地说出来。我的做法是,基础好的学生要求高些,必须用英语进行课堂交流;基础稍差的,允许汉英夹用,也允许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但我会及时地把正确的说法说给他们。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养成一定的习惯,英语的运用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创设英语兴趣小组和英语角。我们班是把每周三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用来进行英语说话练习,具体的做法是:英语兴趣小组的同学首先要自觉地到英语角跟别人进行口语交流,其他同学可自愿参加,但每人每个月至少要参加两次,每次的时间为半个小时。对于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地表扬,让整个班级都形成一种学英语、说英语的氛围。

当然,我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在说的时候会有困难,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有时我会直接替他把英语说出来。这样一来,就使一些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也会给部分学生造成依赖的心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目前,我存在的困惑及困难主要有:

一、小学阶段每周的英语课只有两课时,如此短的学习时间,学生究竟能学多少知识呢?

二、学生除了在英语课堂及教师指定的时间进行语言运用,其他时间却很少有用英语的环境。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路径;探究

英语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是因为英语是高考的必考课程,更重要的是英语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课程所无法代替的。但是长久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中,更多的还是注重成绩,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根本,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则很少关注,而且对于如何有效的挖掘英语学科的价值也不够多。

1 提升学生“听”的应用能力

对于学习语言来说,听是首先要学会的。关于语言学习中,听力的重要性,前人做过很多研究,很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对语言的最初认识,就是从听开始的。听,可以调动人们的思维积极性,可以让人产生明显的情绪变化[1]。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听力开始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让学生从源头开始听到比较规范的英语发音,课文的配套磁带一定要让学生听,因为那些文章都是经过仔细遴选之后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课上要多给学生机会朗读课文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其他学生能够更多的听,自己读完再听别人读,可以更好的感受发音的差别。可惜啊,让学生多听英语歌曲,看英文原声电影,吃饭的时候听BBC之类的英语广播。

2 提升学生“说”的应用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说”是特别关键的,因为说的过程就是一个检验学生发音、语法、反应能力、词汇等共和能力的途径。但在我国英语学习中,对学生说的能力一直都比较轻视,因为说的能力并没有可以量化的反应在升学之中,所以在整个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说的能力自然就被忽视了。实际上,学生说的能力在整个应用能力构成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2]。而且,说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还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学生,英语的发音、语速、音准一直控制不好,不敢说话,并且因此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个时候,教师更需要给与更多的关注,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赞扬,让学生勇敢的说出来。这里所克服的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问题,还有学生长期以来因为表达问题而带来的心理阴影。另外,为了提高学生说的应用能力,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让学生与外教有更多沟通的机会。

3 提升学生“读”的应用能力

英语阅读不仅是我们在以后工作中获取英文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是我们学习这门语言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英语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3,4]。所以说,阅读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取得大量信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教师一定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这里的技巧不光是阅读的速度,还包括阅读的层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硬件环境,开辟专门的英语读物阅览室,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各种方面的读物,包括英文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学累,还有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等等。尤其注意最好是图文并茂的书籍,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变“苦读”为“乐读”,变“厌读”为“乐读”。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英语国家的相关素材,把英语国家中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相关知识与阅读教材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英语的价值,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阅读中提高效率。

4 提升学生“写”的应用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连贯性、语法句法运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此一直以来许多能力都被视为学生最基础的素质之一。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培养学生的语感很重要,只有让学生有了语感,在写作的时候才不至于无话可说,或者有话说不出。当然,写作是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又是提高比较快的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给与更多的重视[5]。比如通过开辟英语板报专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编写一些英语的简单舞台剧,或者小故事,作为剧本让学生们一起评价,然后排练演出。对于那些被采纳的剧本教师要给与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参与写作的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新时期高中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未来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各学校需要更多的关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部分,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思路,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卫杰.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2).

[2] 齐丽新. 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口语教学[J].学周刊,2011(7).

[3] 任 松.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常见问题与思考[J]. 素质教育论坛,2009(4).

[4] 周伟杰.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路径选择[J]. 科技致富向导,2011(33).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7

1 英语实践教学重点

本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弄清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实况, 总结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二是提炼出影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分析这些原因存在的根源;三是以“开放式”教育为指导, 创建适合大学生英语教育发展的路线, 保证职业教育机制的优化改进。高校英语教学必须要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况出发, 准确地发现英语教学缺陷[1]。本次研究还将深入分析影响英语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因素, 从主客观环境作出双向分析。重点在于英语教育的开放式改革, 以开放式教育思想为指导, 借鉴发达国家的专业教学经历, 拟定一套适合本国大学生英语教学发展的对策。

2 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依据

在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大学生与时代接轨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背负着更多的责任, 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更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树立了人生目标, 更将理想具体化, 指明了奋斗与前进的方向。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必须根据其职业规划需求, 以未来职业走向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笔者参照最近几年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进展, 结合市场英语人才需求实况, 拟定了英语实践能力综合培训的方法:

2.1 以专业基础为依据

大一要打好专业基础, 培养大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能力;大二要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公共英语四级, 公共英语六级;大三大四则要重点培养大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使其利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岗位实训、人际交流等方面灵活应用。在此期间英语学习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层面, 同时应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并努力培养职业素质, 提高日后竞争力。总言之, 大一大二以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基本英语技能为主, 大三大四以专业学习和掌握英语职业技能为主。

2.2 以环境因素为依据

环境决定了大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的培养成效, 也会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些都是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参考。一是内部因素, 这是针对大学生个人而言的, 英语实训必须要保证学生具备较强的叙述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语言应用能力;二是外部因素, 因为二十一世纪进入与世界接轨的时代, 英语和计算机是新时代人才必备技能, 英语人才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外企都有需求性, 机会遍布, 因此必须做好准备去迎接挑战与竞争。

2.3 以社会需求为依据

高等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 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需参照市场人才需求情况, 以促进大学生未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环境下,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 但工作岗位却没有相应增加, 就业政策目前则是先就业, 再择业, 多元化战略, 复合型人才趋势明显[2]。竞争对手为所有同专业同级甚至不同级毕业生以及其他专业英语能力较强并有意向从事英语方面工作的人。

2.4 以职业规划为依据

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高校需注重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与发展要求, 拟定一套适合大学本体的英语实训方案。英语学生目前存在人才过剩问题, 发展趋势今年内继续过剩, 行业匹配以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及涉外翻译人员为主。英语实训授课内容是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 工作要求培养二十一世纪英语人才, 符合学生未来就业规划的实际需求。比如, 英语实践教学课堂中, 教师可根据大学生就业取向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开设部分与就业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 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3 推动英语教学向职业化方向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 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最直接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顺利就业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近年来国内外资企业数量持续增多, 标志着市场对于英语类人才需求量也在增加, 这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是一个很明显的启示。针对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综合培训方案的要求, 国内高校必须坚持“职业化”教学准则, 从职业角度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使其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谈下面几点:

3.1 双元制教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享誉世界的“双元制教育”是德国研发出来的新方式,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从思想、机制、模式等方面综合评判, 用最专业的角度探讨了劳动者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开辟了英语实践教学的全新局面。“专业”是决定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 只有按照专业要求拟定英语教育方案, 才能培养出专业化人才, 并且在对应职业岗位上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3]。发达国家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专业性特点显著, 这促使了两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德国编制的英语教育体系中, 并没有直接针对英语专业教学提出教育方案, 而是从专业教育理论角度分析整个模式的构架, 进而对英语实践能力培养做出细致性的专业分析。

3.2 合作制教学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 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在创新改革中取得进步, 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最优化。对于大学生英语教学而言, 创新教育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发达国家显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德国创建“双元制”教学模式, 从80年代开始, 由德国相关机构实施教育计划, 最早从汉斯塞德尔基金会、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设立“试点”, 正式对双元制教学探讨研究。我国需建立合作制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思路, 根据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实际需求做出了新的调整。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 职业课程教学建立了“二合一”模式, 学校、企业均是职业教育的课堂,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 仅少数时间在室内课堂上, 通过企业与学校等双重课堂的综合教学, 为大学生创造了英语实践与应用的学习平台。

3.3 循环制教学

发达国家选定大学生英语教学模式是否符合人才培养需求, 可以通过实用性标准进行考核, 以显现出专业教育多元化的利用价值。很显然, 德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为例, “终生教育理论”彻底改变了周期性教学思想。事实证明, “终生教育理论”在长期教学里获得了成功, 倡导了“活到老, 学到老”的持久思想[4]。比如, 澳大利亚鼓励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再次入学, 学习更多与英语课程相关的知识, 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推广“学习-工作-二次学习-二次工作……”。这种循环式的职业教育模式相当受用, 能够让人们在不同阶段重新选择职业技能学习, 并且走向新的就业岗位。

3.4 人才制教学

我国要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念, 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导, 综合训练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对于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来说, 其不仅是对某个时间段的教学工作改革, 而是要从长远人才战略机制角度出发, 编制符合时代需求的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是紧随时代步伐的, 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等事业都需要与时俱进, 这是“不落后”发展思想的基本要求。当今世界竞争局势愈演愈烈, 国与国之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多, “人才战略机制”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在英语专业化教学历程中, 时刻关注国家对于职业人才的应用需求, 不断地调整原有英语实训教育模式。

4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

大学英语常用的考评方式多种多样, 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高校不仅要注重大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的综合培养, 更应注意大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考评,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定期考察大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 为实训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5]。比如, 教师在岗位实训过程中, 根据大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综合水平, 对其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给予考评。考评不仅是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情况的评估, 也能根据学生基础差异选择不同的教材和方法, 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5 结论

伴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国内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注重英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传统英语教学方案中, 教师仅注重大学生个人理论知识培养工作, 对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培训缺乏必要的措施。事实证明, 英语教学必须走实践道路才能取得成功, 才能推动大学生在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就。基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要坚持职业化改革方向, 以培养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走职业化专业教学改革道路, 从多个方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萍.我国大学英语职业化教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 2011, 17 (8) .

[2]邱志义.大学英语理论教学对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指导性[J].高等教育学报, 2011, 20 (10) :34-36.

[3]陈燕.高校英语专业生与非专业生实训教学法差异探讨[J].现代教育导报, 2011, 16 (13) :71-73.

[4]张金兰.谈人才市场需求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几点要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8 (12) :3-6.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8

关键词:英语语音,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基础地位

毫无疑问,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 各类人才不仅要能够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 而且还能够进行口语交际, 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主要由词汇量、语音、语法、语调等方面决定的, 而正确的语音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 学习语言, 首先要学习它的语音。发音准不准确直接影响到听辨效果。因此, 它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了解英语语音语调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对于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达到顺利地双向沟通都是大有裨益的, 交际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1 口语在语言交际中是第一位的

1.1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基础

语言是声音和语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复杂体系,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 它伴随在说话者的整个交谈过程中, 在语言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1]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交际, 而交际能否进行的顺利,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音这一因素的作用, 一口标准的语音对于交际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生能够很流利地读出并理解英文书面语, 但却听不懂相同的语音材料, 基本交流和交际能力差, 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英语语音基础不扎实, 思维跟不上材料的语速, 对语调、意群、语句的语音特征在感知上存在缺陷。外语语音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 也是整个外语学习的基础, 语音学好了, 对于以后学习语法、记忆单词、发展口语、提高听力, 都有极大的帮助, 大学英语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这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主要的目的。

1.2 英语口语交际必须重视语音语调

英语属于语调语言, 语句重音的改变、音调的升降和语调的变化, 直接影响着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2]在英语, 句子的意思是通过语调来区分的, 英语的句子如果说起来一个调, 升调降调不分, 句子意思的表述就会受到影响。例如, 有些学生最初跟外教交流时, 习惯所有的句子用升调, 外教以为学生没讲完, 还在等学生的下一句话, 结果发现学生已经不说什么了。其实结束谈话的句子往往是用降调的, 如“It was nice talking to you.”学习者的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辨音能力, 发音越接近于说话人的发音特点, 就越容易听懂对方的语音语调, 就能顺利地实现从“音”到“义”的转换。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语调, 才能听懂别人说的是哪个单词, 是什么意思。听音模仿是语音学习的基本途径, 即通过听音来实现语音的模仿和分辨的训练。听音对于语音学习的作用, 就像学习音乐中的“灌耳音”, 做到耳熟能详, 有利于学习者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语音“听觉记忆”, 从而可以准确及时地感知所听到的一系列语音信息, 才能运用英语思维, 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加工, 完成理解对方的话语所表达的意思。

2 英语语音对于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作用

2.1 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长期以来, 在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英语教学中, 语音教学一直被忽视, 其结果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语音语调不正确, 妨碍了正常的英语口语交流。很多人学习英语满足于能读懂英语文章和材料, 只要能进行中英文资料的翻译就可以, 语音语调是否规范并不重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阅读和语法为中心, 这种教学使很多学生看得懂、能翻译英文材料, 然而在面对面的语言交际中却听不懂别人的话, 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达不到交流学习的目的。很多学生由于发音不准, 害怕张口, 就会担心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 暴露自己的缺点, 从而引起别人的嘲笑, 久而久之, 听力和口语就会越来越差, 造成了英语学习的障碍和畏难情绪, 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成绩, 特别是听力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这是一种消极的学习英语的态度。相反, 如果学生大胆张口说英语, 用英语进行交际, 突破了语音关,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口语水平的提高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发音好的同学产生了自豪感, 就会变成英语学习的动力, 带动英语词汇量的增加, 英语语法的学习和英语系统知识的掌握, 从而使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 语音语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英语的听说能力, 影响到英语学习者学习的自信心和对自身的整体外语学习能力的评价。因此, 只有拥有良好的语音才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 才能自由地进行表情达意。

2.2 良好的语音有助于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语音语调可以提高我们的口语水平和阅读能力。阅读分朗读 (reading aloud) 和默读 (silent reading) 两种方式。[3]在阅读的过程中, 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学生不断地接触英语, 有利于形成语感, 把一些有用的语言材料储存在大脑里, 阅读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 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也增强了英语思维能力。阅读要通过对文字的音和形的共同刺激来实现理解, 即看到一个词就能想起它的发音和词义来。阅读的过程是语言的音、形、义的转化过程, 当我们读到一个单词时, 正确的发音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单词的意思。相反, 错误的发音就会影响对单词甚至整篇材料的理解和领会。例如, 当我们看到live broadcasting这个词组时, 如果把live读成/liv/时, 我们联想到的意义是“生活”, 而如果读成/laiv/的话, 脑海中马上就会反应出“实况播送的”这个意思。反过来讲, 如果在阅读中, 一个生词, 如infrastructure, 如果你觉得反正是生词, 无需理会, 但是它反复出现的话, 你又不去尝试读该词的话, 就会发现它干扰对文章的理解;当你尝试去读时, 发现原来这个词的读音跟我们熟悉的一个音相似, 原来是我们以前学过的structure为词根的, 马上就会反应出它的意思应该与“结构, 建设”相关。可见良好的语音对于培养英语语感和提高阅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4]

2.3 良好的语音有助于提高语言技能

由于英语使用字母文字, 形音联系密切, 良好的语音能使我们把英语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并迅速反应。如果学习者能够掌握音、形、义结合的规则, 就可以利用单词读音来记拼写, 既可以保证拼写正确又使得记忆不再过于机械、抽象而是变得生动、有逻辑性。例如, intimidate这个词有十个字母构成, 是个符合英语读音规则的词, 我们就可以利用读音来记拼写, 会读了就能拼写出来。又如, 带有前缀和后缀的词, unconceivable, 是一个很长的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音来记它的形式, 同时, un-表达否定, -able表达能够或可能, conceive为词根, 经过分析是以就可得知其意义。另外, 英语文章中常有一些使用语音手段形成的修辞手法如头韵和尾韵等, 需要一定的语音敏感性, 才能品味其中修辞的魅力。而要增强感知语音的敏感性, 则要听音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认真仔细地辨听和理解话语的含义, 注意语言表现在语音上的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各种特征, 以及伴随在说话中的笑声、哭声、尖叫、低语、打嗝、打呵欠、叹息等副语言特征, 扎扎实实, 养成良好的听辨和思维习惯, 逐渐增强感知语音的敏感性。同时要注意一开始就要输入纯正、地道的听音材料, 因为一旦不正确的语音定型, 以后再来纠正就十分困难。[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良好的语音是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语音不好势必会影响到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影响到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 影响到词汇的记忆和扩展, 影响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从而影响到英语交际运用能力。英语语音基础较为薄弱是当前阻碍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困难所在。因此, 大学英语应该注重加强语音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为重点, 突破语音关, 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热情, 为语言的综合应用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Clark.H, Clark E.Psychology and language[M].New York:Har court Brock, Jovanovich Inc., 1977.

[2]许鲁之.英语超切分音位及其语用功用[J].国外外语教学, 2004 (4) :29.

[3]朱放成.听力理解的思维方式与英语听力教学[J].中国外语, 2005 (1) :61-64.

[4]池升荣.谈语音在英语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 2006 (9) :73-74.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9

然而,在新形势下仍有很多教师继续使用讲授式、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学生虽然顺利通过了各种各样的考试,但其中相当一部份人要么听力很差,要么书面表达很糟糕,要么开不了口,要么张嘴就错,即无法根据交际情景自由、恰当地使用英语。造成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低下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将主要分析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探索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 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

课堂是我国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多少。“教学有效性缺失”是指由于学习内容过难或过易,或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或不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划定同一发展目标等,因而造成学生没有进步或进步不大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一直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之一。不少学校的领导和英语教师都错误地将满意的考试成绩,尤其是满意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学生等级考试过级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因此,不少老师不知不觉地将课堂变成了自己展示知识与才能的舞台。“读单词---翻译课文---讲解语法知识点---做练习题”(庞黎,2010)是随处可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激情正酣,学生昏昏欲睡”(庞黎,2010)。“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语言学习与应用分离,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

事实上,教学模式只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理论框架。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简单重复太多,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由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势必导致我们的教学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同样地,试图用一种教学模式去指导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1.2 盲目推崇教学方法的新异

随着“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老师盲目推崇新异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把英语课堂搞得热热闹闹,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往往搞不清自己在探究什么,得到什么。比如,最近我观摩了一个老师给美术学院学生上课的情形。我观摩的这节课的内容是检查学生的作业:每个学习小组演示设计的广告公司(介绍公司的名称、标志、口号、成员等)。该老师认为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该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其教学理念(凸显英语的工具性)也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演示“作品”时几乎全用汉语表述且不说,幻灯片上的英语表达错误比比皆是,而且有很多非常低级的错误,如人名、地名不大写首字母;有很多逐字翻译而成的英文表达方式等。我们不禁要问:不知老师在课后有没有真正给予学生指导,有没有指出其中的部分错误?如果仅仅重视对新异的教学方法的推崇,重视学生形式上的参与,而对其“作品”中的错误视而不见,对学生有何益处?通过完成这样的“作品”,学生能学到什么?这样的教学有效吗?

1.3 真实英语语境的缺乏

人类学家马林诺斯早在1923年就提出了“语境”概念。语境分为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语言外语境(extra-linguistic context)。语言语境是指一个词所在的那句话、那段话或那一篇话,也就是常说的“上下文”;语言外语境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周围事物以及交谈双方之间不言而喻的种种情况。语境的关键作用是使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一种认知习惯,即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propriety principle)。马林诺斯曽说,“如果没有言语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海姆斯(Hymes)也认为:“单单学习语言材料是不够的,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材料,还必须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使用它们。”语言只有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实现它的功能。学生只有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才能培养自己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也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外语学习,培养运用目的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然而,我国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是课堂,而大部分英语课堂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氛围和场合,即使偶尔进行一些练习,也往往是由教师控制的、机械的、学生毫无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上、信息上以及感情上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的语言活动而已。真实英语语境的缺乏是造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学生主体意识缺乏

众所周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的习惯:学习材料靠家长或老师提供,学习目标靠家长或老师确定,学习任务靠家长或老师安排、学习行为靠家长或老师督促等。即使上了大学,大多数学生仍然缺乏主体意识,厌学、怠学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也是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主要是由于教师设计不当或引导不当所致。缺乏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产生出高分低能的“人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1 有效教学理念的缘起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该理念提出之后,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同仁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成为了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不管是因何种原因(如学生不想学或老师教得不认真或老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课堂教学都是无效或低效的。为此,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并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策略,以便完成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

总之,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2.2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2.2.1 确立目标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语言自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始和归宿,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正确、流利、得体三者兼顾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的“语言自我”或帮助学生灵活应用英语(王惠昭,2001)。

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的“语言自我”,练就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我们必须首先让学生得到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的途径主要是听和读。例如,要求学生听课文录音带,看电视里的英语新闻或教学节目,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些简单有趣的英文电影片段等,让学生既学到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也了解和学会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此外,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推荐一些好的英语报纸杂志、英语短篇故事等,加大阅读量。在加大听读训练的同时,组织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口“说话”及提笔写作的机会,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才可能实现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会,从勉强会到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即通过各种练习内化所学知识与技能。

为此,可以经常开展合作学习、每日话题、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看图说话、英语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内化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机会。

2.2.2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我们一直在倡导并在不断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的渠道很多,但笔者认为,以下两种途径尤为重要。

1)改革授课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授课方式能否吸引学生,讲授内容能否满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改革授课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决定的机会。为此,笔者曾做过以下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突出重点、难点。众所周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所受到的时空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由于可以使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要素设计教学课件,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授课方式单调乏味的缺点,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教学的弊端正在日益凸显。例如,有的教师完全依靠多媒体,将本应由教师讲解的内容几乎全部呈现于屏幕,因而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此外,有的老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大容量,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的快捷,将很多教学内容一带而过,这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课堂教学缺少重点、难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减弱,甚至缺失;学生课堂操练减少导致学生思维训练的减少等。由此看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趋利避弊,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一方面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视听说各感觉器官积极配合,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遵循“必须”、“满足”、“够用”的原则选取教学材料,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设计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把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到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又与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和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休戚相关。汉英之间既有类似和相同之处,又有大相径庭的地方。那些不同之处正是不同文化所造成的差异在文化中的反映。了解文化差异既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某些词汇的含义,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帮助学生认识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采取必要的手段弥合文化沟壑,提高其对英语的文化悟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笔者一方面将英美文化、语言知识与使用的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鼓励学生阅读英美文学著作、报刊杂志,观看英语原版音像制品等;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因特网等)查找与课文背景相关的资料,请他们利用幻灯、录音机、计算机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讲解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英语语言知识,感受英美文化的魅力,学会英语交际中的思维模式,达到教学目的。

2)师生换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古至今,讲台似乎一直是教师的领地,学生习惯了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然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师生的主客体角色互换的最直接途径是变更教学活动方式,最常用的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做课堂真正的主角。大部分学生已接触了七、八年英语,已拥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和相当大的词汇量,所以偶尔让他们客串一下“老师”是完全可行的。在教学中,笔者就时不时地让学生上台“授课”。当然,在学生从“准备上台”到“站上讲台”到“走下讲台”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课前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引导;“课中”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听讲,给予“老师”适当的配合,并适时给予“老师”反馈,如,一听到讲得好的地方或点一下头或给个微笑或来一个表示赞赏的手势;“课后”应对“老师”的优点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委婉地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一旦学生“上课”有了安全感和成就感之后,他们就可能更乐意经常扮演“教师”的角色;在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想方设法理解和内化所讲内容,千方百计很好地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同学们。

总之,学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群体,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师生换位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增进感情,而且有利于教师很好地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师生换位可以让学生由听众变成参与者,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探讨状态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从“敢于开口”到“乐于开口”再到“善于开口”,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3)把握难度,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selfimage)”是指“建立在自我信念基础上的自我观念,也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评价”(叶建松,1999年)。一个人脑子里的成功意象有助于他取得实际的成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Daydream a Little”一文中例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前撑竿跳冠军约翰·尤尔塞斯每次比赛前都逼真地想象自己在某一高度越过了横竿,想象到体育场和观众的情景,甚至想象出草坪和泥土发出的气味。他的这种自我想象有助于他的临场发挥,有助于他取得最后的成功。

既然成功的自我意象有助于一个人取得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让学生“能飞就飞,能走就走,能爬就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遵循“变换循环,逐渐加深,逐步提高”的原则,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一些稍加努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回答一些稍加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因为没有困难、没有障碍的学习反而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有积极作用的情绪感受。比如,一开始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既鼓励学生不满足现状,更上一层楼,同时又让他们从克服困难、掌握新知识中得到乐趣,获得成功,时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完善其自我意象。

4)合理利用母语迁移的正效用。母语迁移的正效用主要是指由于汉语与英语的共性而使母语迁移产生的正面影响。母语迁移的正效用既体现在英语语音、语调上,也体现在词汇、语法、甚至逻辑推理方式和思维模式上。例如,我们与朋友、同事、熟人打招呼时很随意,但面对师长、领导时用词却较正式。英文也如此。请看下面的例子:

---Hi,Peter!

---Good morning,Professor White!

同样是打招呼,身份不同,选词也不同。教师只需用汉语的“嗨”和“您早”翻译上面两句话,就可以帮助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摒弃母语,相反,应适时、适度地利用母语迁移的正效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为目标,创设内容鲜活、氛围和谐、交流互动的教学情境,将课堂变成全体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应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等,遵循“有效教学”的原则,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将教致力于“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将教服务于“学”,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以学习促交际,达到教学活动交际化,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高效率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日渐浓厚,自主学习意识有所增强,整体英语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然而,仍有很多学生无法根据交际情景自由、恰当地使用英语。造成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低下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但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该文主要分析了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提高,培养,课堂教学,有效性,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胡继渊,沈正元.加涅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阴华.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庞黎.从教师法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堂的“消极沉默”[J].海外英语,2010(8).

[6]王惠昭.实践性外语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10

2008年全球各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 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就业形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是一种考验, 对于教师是一种鞭策, 对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一种挑战。

美国劳工部成立专家委员会, 曾对所选出的50种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进行分析论证:进入21世纪职场的新人必须具备三大基础、五大能力。三大基础: (1) 基本技能 (阅读、书写、倾听、口头表达、运算、数学能力) ; (2) 思维技能 (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求解、用心灵的眼睛看事物、知道如何学习推理) ; (3) 个人品质 (责任感、自我尊重、乐群、自我管理、正直、诚实) 。五大能力: (1) 资源能力 (管理时间、资金、材料设备、人力资源) ; (2) 人际能力 (协作、帮助、服务、领导、协调、共处) ; (3) 信息能力 (运用计算机获取、组织、分析和传递信息) ; (4) 系统能力 (了解、监控和修正、改善和设计系统) ; (5) 技术能力 (选择、应用、维护、修理能力) 。如何让毕业生具备以上所罗列的多种技能和品质, 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如何保证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的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关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方向的理论依据

2006年底, 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成为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性文件。2008年教育部的年度计划中指出, “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老师、教学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更加积极思考和改良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更加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特有的教学理念。戴士弘教授在他的专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就曾提出相关的理论依据:“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素质为基础, 突出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项目为载体, 以实训为手段, 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三、“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改革措施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其覆盖面广, 授课面宽, 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外语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而且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都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首先要做的是选择好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的实用教材。以好的教材为基础, 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训内容, 让学生做到“学一点, 会一点, 用一点”,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案例

这是一篇讲述餐桌礼仪和风俗的快速阅读文章。课文讲述了西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餐桌礼仪以及餐桌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英语四级试卷的第一题就是考快速阅读, 这篇文章是一篇不错的范例。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三位一体”和“师生双主”的教学模式呢?教师做了如下设计和安排:教师首先播放了几段与餐桌文化相关的电影片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引出课文的内容。在观看完电影片段之后, 组织大家就影片内容讨论相关的西方餐桌礼仪和文化。接下来, 教师总结并罗列出相关的餐桌文化。第二部分内容是按四级的标准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快速阅读完课文并完成相应的判断和问答题。最后, 以分组表演的形式, 让学生尝试演绎不同情景下的搞笑版和正式版就餐故事, 效果很棒。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看完一部英文影片, 特别关注其中的就餐片段并且可以通过Duty Report的方式进行作业的汇报。通过对该节课的精心设计, 保证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又使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获得了实用的知识。

五、“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效果

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授时要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 教师可以加入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法等。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应本着“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进行。例如:前文谈到的《餐桌礼仪与文化》这一课文。在酒店管理专业的班级上课就可以采用模拟实训法, 运用真实的道具将教室布置成餐厅, 不同的学生饰演客人、服务员等不同的角色, 要求用英文进行交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类似实景的实训方式诠释出来, 这比老师逐字逐句分析课文的方式来得更直接、更容易理解、更能受学生的欢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课件以及因特网资源的引入课堂, 会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大大增长。

此外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时还应考虑就业形势的压力和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 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侧重于大学英语考试四、六级相关的内容。我们学院要求学生在校第一学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 第二学年通过四级, 第三学年专攻六级。教师思想上有了重视, 学生行动上有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 成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

总之,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 不仅要从宏观上来分析对策, 我们也要在微观的某一门课程改革中探索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英语专业教师, 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良和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实际的教学中提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方案, 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新型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Raymond Murphy.English Grammar in Us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Sue Robbins.First Insights into Busi-nes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11

关键词:认知视域;教学模式;独立学院;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渐渐出现了认知语言学,它为我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笔者在从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能力对语言学習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尝试从认知的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弱的成因及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独立学院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笔者担任英语专业2009级、2011级、2012级和2014级学生的《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通过几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对这几届共计270余名英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情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的语句句式结构较为简单,所用的单词多为最基础的词汇;

(二)翻译作业中句子结构的组织出现问题较多,在翻译时无法理出稍为复杂的句子的主要结构,不知道如何把中英文进行切换;

(三)阅读英文文章时能够读懂文章意思,却无法用英语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或口头回答教师提出的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四)在做口语练习时,某些音素的发音会出现错误,对单词重音和句子语调的把握更是模棱两可;

(五)在做听力练习时,无法听写出空缺部分的词、词组或句子,或无法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针对这样的状况,要解决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要首先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根据Kreshen(1985)的输入假说和Swain(1985)的输出假设,“听”和“读”与语言输入有关“读”、“写”和“译”则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然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从输入信息到输出答案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的大脑去理解这一环节,这一环节就体现了人的认知能力和大脑的认知机制的作用。

在听力或阅读理解过程中,有些学习者或不能分辨出所听到的词句的发音,或无法分辨所学过的单词或短语,或甚至出现能够听出来每个词的发音却不知道该词的意思或拼写。这些情况表明学习者对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图式较为欠缺或陌生,因而大脑无法在理解的过程中迅速提取或激活相关的语言图式,包括语音图式和词汇及结构等。因此,学习者大脑中存储的认知图式的多寡对语言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事物认知有偏差,就可能造成听力或阅读理解有误的情况出现。“说”是检验学习者口头的语言输出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它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从最简单的朗读到对话到演讲或报告,可以是日常的口头交流,也可能是更高级的口头翻译,学习者必须具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很好地掌握这项语言技能。但是,并非词汇量大、语法知识掌握得好的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强,这是因为学习者固有的思维模式未能激活大脑内储存的各种语言图式,并灵活调用,即对英语语言的认知方式不熟悉,英语认知能力较为欠缺。

“写”和“译”是最能体现学习者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两种技能。写作需要调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各种认知图式,除了词汇、语法等基本的语言图式外,还需要学习者的语言逻辑能力、与写作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甚至对世界的认识等内容图式。

总之,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这些方面无不反映了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语言图式的数量及熟练程度。各个方面能力有强弱之分,是由于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不同,换言之,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因此,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使其能够运用以往掌握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同时举一反三,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并把它正确运用到听说读写译的各个环节中。

二.独立学院英专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多元化培养模式途径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长期、系统的语言学习。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对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掌握上。因此,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对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的分析,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从认知的视角做出如下细节上的尝试。

(一)听、说教学相结合

听力和口语是体现外语学习者对所学外语掌握情况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外语教学成果最直接的途径。在真实的社会交际中,听和说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有对话,就有人发言,有人倾听,而且听者和说者的角色是随时互换的,所以从认知的视角看听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秉承“以听促说、听说相长”的理念,对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学习,确保自身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标准而自然的发音。教师在听说教学的环节中应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也尊重学生作为课堂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听前帮助学生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听力训练的每一过程应完成的任务,掌握听力解题的技巧,以便使其逐步理解所听材料;听的过程中,首先针对所听材料大意,提出简单而明显的问题令学生回答,增强学生的信心,然后再针对材料内容和细节提出更具体的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所听材料,最后使学生逐步完成听力练习、最终实现对所听材料的透彻理解。当然,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听材料,还需要通过提问来检验,比如提问学生说出空缺的单词、短语,所选答案,听写句子或复述所听材料的大意等形式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在公众面前“说”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虽提倡听说相长,但在听说教学环节中听和说的任务是独立的,在分别进行两项活动时应有区别、有重点地对待,不能本末倒置。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热身练习,如对学生输入与口语任务有关的词汇、短语及常用口语句子等,可通过教师补充或听类似的录音材料来获取进行口语练习的语言素材;此外,学生通过听录音模仿地道的发音及语音语调,这对于英语口语交际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发音正确,所说的内容才有可能为他人所理解,否则口语交际就成为空谈,交际能力和交际效果是好是差更无从谈起。endprint

(二)读、写、译教学相结合

写作与翻译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作文和译文中中式英语频繁出现的根源就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受到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中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差异迥然。因此,只有培养学生思维和视角转换的能力才能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

从认知的视角看,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为写作和翻译提供丰富的内容图式和百科知识图式,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了解百科知识,还能接触大量的词汇、短语等新的语言图式。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力的训练,学生能够学习到有用的阅读技巧,比如定位段落主题句、归纳文章中心、掌握写作的技巧等。善于学习的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还可以触类旁通,从中领悟到提高写作的途径,如撰写主旨句、段落组织等。翻译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多做翻译练习,还需要教师讲授必要的翻译技巧。此外,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所掌握的词汇量和对语法知识的熟练程度,在翻译时都会很清楚地体现出来;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这两种基本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英语學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

对英语语言的认知方式较为陌生,其认知能力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大学生整体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努力,积极思索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认知图式,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其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重视英语课,学好英语,就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从英语课堂上能够真正受益。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补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术语、英语新闻、文章、采访等学习材料,那么学生将能够学习到实用的英语,也势必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例如在向学生们讲课时涉及到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主题,老师可选取一些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相关的例句,补充一些有关黑客、源代码等等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了解英语国家人士的认知方式、提高认知能力,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持续热情,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还要拓宽教学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例如任课教师在进行《综合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度渗透语言学、文学、翻译、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内容的教学,使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认知能力,树立立体化教学理念,对于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思索,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认知图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Sternberg R J& Spear—Swerling. Teaching for Thinking[M].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1996.

[2] 谢康.认知视域下的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59—161.

[3] 叶苗.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4):89-91.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篇12

1. 英语特色学校面临特殊难题

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每年有20%的学生保送或提前单独招生至全国各著名语言类高校。保送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且外语成绩突出的学生, 剩余的学生中不乏学习落后者且他们要面临高考。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从而确保学校高考成绩的领先地位一直是我们探讨并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英语单科取得好成绩从而确保学校英语教学的龙头地位也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2.特色课程设置提高学习要求

学校在外语学习中使用多套教材, 学习任务重、内容多、要求高。学生词汇的有效记忆和词汇量的良性积累一直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为解决学生单词记忆这一重点问题, 我们一直在探讨外语教学的新方法, 力求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进行外语学习。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 词汇量的多少以及对常用词的活用能力,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理解和表达的优劣。同时, 我们看到, 学生在进行词汇记忆时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记忆方式, 不能主动地把握记忆规律, 从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况频频出现, 这就导致了学生厌烦词汇记忆, 而这种厌烦情绪反过来又影响了词汇记忆, 影响了外语学习。

由此可见, 词汇记忆和积累是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影响英语的学习。如何高速、牢固地记忆词汇已经成为我校在改进外语教学中必须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2007年3月28日, 经中央电教馆总课题组审批通过我校实施敏特课题实验, 并通过了子课题《应用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立项。

实施

1. 确定实验重点

根据我校学生学习状况, 我们确定实验重点为:如何将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语言 (母语) 的习惯 (听、说、读、写) 与敏特记忆引擎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敏特记忆引擎特有的特殊功能和技术手段, 在教师的引导和监控之下, 让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词汇记忆体验, 在短时的记忆中找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利用这种明显的学习效果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词汇记忆不再枯燥,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效率。

2. 确定实验方案、实验班级和实验时间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学生用计算机172台, 两个电脑教室和一个电子阅览室。全校有多功能教室42个, 教师用电脑210台。电脑教室一次可以保证三个班上敏特。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生的具体学情, 我们决定实施两种方案:毕业班方案和非毕业班方案。考虑到实验效果的全面性, 我们选取12个班级参与实验, 其中, 实验班4个, 平行班8个。

确定方案的依据:

(1) 学校的硬件设施有限:电脑教室一次只可以保证三个班上敏特。电脑教室还要保障信息技术课和信息社团的上机时间。

(2) 为了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验, 实验班级的英语教师均不重复。

(3) 实验的实施涉及了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 (实验班和平行班) 、学习间隔时间的不同 (每天小自习和每周一正常课时) 、学习周期的不同 (一个月和一学期) 、学习强度的不同 (每天和每周) 以及学习内容的不同, 更能体现实验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4.严格管理监督

为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 学校制定纪律, 严格管理:

(1) 三定:定人、定机、定查 (指导老师检查) 。

(2) 三配合:指导教师配合 (专业指导) 、班主任配合 (保证出勤、纪律) 、计算机教师配合 (保证机房正常运转) 。

(3) 借助软件抓质量:教师利用教师账号的数据管理和监控功能加强对学生学习内容、进度、学习时间、学前测试、学后测试的监管;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及时分析, 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词汇学习的情况, 使对学生的导学工作更具针对性。教师在表扬和鼓励先进生的同时, 积极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单词记忆速度慢、效率低或只求浏览单词数量而不重视学习质量的学生。

5.聘请专家引领

在实验过程中, 我校课题组积极联系省、市电教中心的专家, 请他们给以多媒体利用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 与总课题组保持联络。总课题组于2007年5月28日在我校成功举办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研讨会暨“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应用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开题及授牌仪式。会上我校汇报了阶段性实施报告, 与会代表参观并观摩了我校学生使用敏特情况。总课题组对我校实验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且要求我们总结经验和不足供大会代表交流和借鉴。

效果

1.成绩对比

高一实验班使用前后与同年级其他班纵向比较可看出:实验与非实验班级的成绩差加大。使用前其中一班为平行班第二名, 落后第一名2分, 与最后一班分差为7分。使用后该班升为平行班第一名, 超出第二名5分, 与最后一班分差为13分。

高三各班在使用敏特后英语成绩都直线上升。其中一班尤其明显, 该班在第一次测评时位列最后, 但在第三次测评时已经迎头赶上。

2.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 我们感到, 敏特记忆引擎确实解决了学生单词记忆和词汇积累难题, 有效促进了英语教学。

(1) 保证了学习时间。积极参与的学生成绩提升明显, 尤其是成绩为中、下等学生的成绩提升更加明显。

(2) 词汇量的扩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促进了学生整体语言技能的提高。

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英语, 脱离了因心理障碍不敢读出声的状态, 还能根据计算机发出的声音纠正自己的发音;计算机教学的方式不带任何刺激学生心理的语言和对学生造成心理影响的评分结果。轻松愉快的学习界面, 让学生更有兴趣, 对难以记忆的单词敢于多次、反复地练习。

(3) 教师账号在帮助教师监督学生的同时, 也为教师提供了扩大词汇量的平台, 教师与学生同时学习, 既给学生树立了榜样, 又给教师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充电机会。

上一篇:小学数学情况教学策略下一篇:“中国式”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