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7-22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共12篇)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标记理论是当今语言学中用以分析语言系统的一条重要原则.目的是通过分析语言各子系统中的标记现象来建立语言的标记模式.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设把学习的`困难程度和领域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本文通过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中的应用总结分析出学生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容易出现的错误.加以解释并提出对策.

作 者:王瑜 张军燕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6) 分类号:H3 关键词:标记性   标记理论   标记差异假设   语言迁移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标记理论,句法标记性,语用标记性,语域标记性

一、引言

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 由布拉格学派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是该学派对语言学的重要贡献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家特鲁别茨科伊(N. S. Trubetzkoy)在研究语音时,对各种音位进行分类,为强调音位的对立关系而创立了标记概念。①之后,雅格布逊( R. 0. Jakobson)将标记概念引入到语法和词汇领域,用来描写语法和语义现象。②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标记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语音、语法、语义、句法、语用等各个分支。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继完成两年基础英语学习后的高年级课程,其课文不再像基础英语那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单词和语法的提高,而是更加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欣赏。

标记理论具有强有力的解释力,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语言的特征,正确地使用语言,对于外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利用标记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本文将就如何利用句法标记性、语用标记性和语域标记性来促进高级英语教学做以探讨。所选例句均出自于高级英语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梅仁毅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5课《Love Is a Fallacy》(Max Shulman)。

二、标记理论

标记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特鲁别茨柯依在对各种音位对立进行分类时提出的。在他所提出的9种音位对立的其中一种——表缺对立中,特鲁别茨科伊将具有某一特征的成分或程度较高的成分称为有标记项(the marked term),将没有该特征的成分或程度较低的成分称为无标记项(the unmarked term)。例如,/b/与/p/表现为是否具有嗓音的对立,具有嗓音特征的/b/为有标记项,而不具该特征的/p/则为无标记项。此后,雅格布逊、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又将有标记成分和无标记成分的区分扩展至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的更多层面。

关于有无标记的判别标准,沈家煊(1999)③按照传统标记理论并参照Greenberg和Croft等人设定的标准而将其归纳为六大类:

1.组合标准:一个语法范畴中用来组合成有标记项的语素数量多于或等于无标记项。如:在词法上,有标记的复数比无标记的单数要多加-(e)s;在音位上,有标记音素的发音姿势或语音特征要多于无标记音素,如有标记的/b/比无标记的/p/多一个浊音特征。

2.聚合标准:聚合成一个无标记范畴的成员多于或等于聚合成一个有标记范畴的成员。例如:英语第三人称代词,无标记的单数有he,she,it三种形式,而有标记的复数只有they一种形式。

3.分布标准:在句法中无标记项能够出现的句法环境多于或等于有标记项。例如:无标记项的主动语态可以用于任何一个动词作谓语的句子,有标记的被动语态则受限制,如不能用于“姓”“像”“属于”这些动词作谓语的句子。

有的论著还专门列出一条“中和标准”,即在对立消失的中和位置上出现的总是无标记项。如英语s-后只出现/p/,不出现/b/。无标记项在某些位置上能包含有标记项的意义,如man可能包含woman“女人”的意义在内。其实中和位置上只出现无标记项也就是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比较大,因此,可以把“中和标准”当作“分布标准”的一个特例。

4.频率(frequency)标准: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高于或等于有标记项。例如:“长”“高”“宽”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短”“低”“窄”。

5.意义标准:语法中无标记项的意义一般比有标记项的意义宽泛。例如:英语中的“man”和“woman”。

6.历时标准:从历时上看,一种语言如果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都有标志,总是有标记项的标志先于无标记项的标志出现,晚于无标记项的标志消失。例如:一种语言的名词单数和复数都加标志,复数标志先于单数标志出现,晚于单数标志消失。

根据这些判别标准,无标记项是比较中性的、一般性的、语素数量较少、意义较宽泛、分布较广、运用频率较高的语言成分,而有标记项则相对来说是不常见的、语素数量较多、意义较具体、分布较窄、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语言成分。无标记项比有标记项更基本、更自然、更常用,而有标记成分传达的信息比无标记成分所传达的信息更精确、更具体。④

三、标记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句法标记性

在传统句法学中,句法标记性大多体现在句子的主位上。一般说来,每个简单句都可以被切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主位是话语的起点或基础,所传递的信息通常是已知信息;而述位则是话语的核心内容,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传递的往往是未知信息。未知信息往往比已知信息更详尽,因而人们习惯将作为信息中心的未知信息置于句尾,但正如韩礼德指出,人们有时候却有正当理由(good reason)违背一般模式,让主位传达新信息。⑤此时将未知信息放在主位的位置上,则使句子具有标记性。倒装句便是一种典型的标记句型。从广义上来说,句法中其他一些不合常规的变异形式也具有标记性,如省略、反复以及结构松散无序、缺乏逻辑条理的句子等。标记句型的功能主要有衔接功能、突出信息焦点的功能、对比功能和美学功能等,⑥有时也可以用来反映特定的心理活动。

在高级英语课文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带有标记的句子,如:

(1)Cool was I and logical. (para.3) Love Is a Fallacy

这是个倒装句,运用了有标记主位性前置,将作为句子表语的未知信息移至主位的位置上,突出强调了表语,使得句子带有了标记性。其对应的不带标记的句子应为“I was cool and logical”。这是一个正常语序句,主位是无标记主语,句子平铺直叙,表达效果明显不如课文中的标记句。实际上,作者运用此标记句旨在强调突出“我”的“cool”。文章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十分自大的人,在介绍自己时利用这个标记句型特意向读者突出自己的“cool”,这样更能体现出“我”喜欢炫耀,十分自负的性格。

(2)Same age, same background, but dumb as an ox…Emotional type. Unstable. Impressionable. Worst of all, a faddist. (para.5) Love Is a Fallacy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不合常规,句子缺少主语和谓语,完全是一些名词和形容词的堆叠。这样的句子由于缺省了许多成分而具有标记性,其对应的无标记句应为“He and I are the same age and have the same background, but he is as dumb as an ox…He is unstable. He is impressionable. Worst of all, he is a faddist.”实际上,在这篇课文中,像这样带有标记的省略句随处可见。作者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由于这篇文章整体格调是倾向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省略句叙述则可以配合这种格调;二是文章叙述的故事进展较快,用省略句可以与故事快速发展的进程保持一致。

2.语用标记性

在语用层面,标记现象也十分常见,此时语言单位的标记性表现为语用标记。胡壮麟等人认为,在会话中,听话人对于发话人所可能做出的各种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的地位,有的是“偏好的”或“期待的”(preferred),有些是“非偏好的”或“非期待的”( dispreferred)。比较起来,“偏好的”应答语由于听话人满足了发话人的期待,因而更合乎惯例、更正常,是一种无标记的表达,而“非偏好的”应答语由于不是发话人所期待的结果,因此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达。⑦例如,发话人对听话人说“你好”,如果听话人也同样回敬一句“你好”,则是发话人所期待的,因而不具有标记性,但如果听话人说“我不好”,则是出乎发话人意料的,是非期待的,因而具有标记性。当然,语境(context) 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离开语境判断语用标记现象是不行的。在一个语境中是无标记的一句话,到了另一个语境中却有可能带上标记。例如,在中国,当受到他人称赞时说“哪里哪里”来表示谦虚,这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不具有标记性,但如果到了美国,这就成了一种有标记的表达。

在高级英语教学中,语用标记性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人物的会话语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话的含义。如:

“All the Big Men on Campus are wearing them. Where’ve you been?”

“In the library,”I said, naming 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Big Men on Campus. (para.13&14) Love Is a Fallacy

这是文章中“我”和“我”的室友Petey的对话。对于Petey的提问“Where’ve you been?”,“我”的回答“In the library”看似不具有标记性,但如果将其放入文章所处的语境之下就带有了标记。在文章中,Petey与“我”不一样,是个十分喜欢赶时髦的人,当他得知“我”连校园里流行穿浣熊皮衣都不知道时,他说“Where’ve you been?”,这句话不宜从字面理解为“你从哪来?”,而实际上是Petey对“我”的批评和嘲笑,意思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在这里它的功能并非问句的功能,发话人Petey也并不期望“我”对此做出回答。而“我”却故意按照字面去理解,回答了“In the library”,这个回答是发话人Petey所非偏好的,因而具有标记性。“我”用“In the library”这个带有标记的回答,实际上是用装作没有理解Petey的批评来予以反驳。

3.语域标记性

语域在这里主要是指语体类型。语体是指一个人说话或者写作的格调,一般从非正式到正式之间变化,看情景的类型、说话的对象、地点、话题等而定。⑧一种具体的语体,如正式语体或口语语体,叫做语体类型。在一种语体中借用其他语体的表达方式形成的变异就是语域的标记性。例如,在普通场合使用极为正式的语体,或者在非常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口语。如:

I went back to my room with a heavy heart. I had gravely underestimated the size of my task. This girl’s lack of information was terrifying. Nor would it be enough merely to supply her with information. First she had to be taught to think. This loomed as a project of no small dimensions… (para.61) Love Is a Fallacy

这篇课文的用语整体上是口语化、非正式的,而在这一小段中却用了“with a heavy heart”“gravely underestimated the size of my task”“lack of information”“a project of no small dimensions”等一些比较正式的词组,形成了语域上的标记性。作者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我”在与Polly进行了第一次约会后发现要把Polly从一个头脑简单、缺乏逻辑的女孩变聪明实在太难了,所以心情非常沉重,而采用正式语体可以更好地把这种沉重的心情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在非正式的格调中采用正式语体,也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

结语

一般说来,文章的标记性特征都不是作者无意识地违反常规而成,而是包含着某种目的和意味。高级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应该充分运用标记理论,首先引导学生从句法、语用、语域等各个层面发现文章中带有标记的地方,然后仔细思考和分析此标记的目的和作用,由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总之,外语教师应系统、全面地掌握标记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积极地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去,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注释

1信德麟.特鲁别茨科伊的音位观[J].外语学刊,1985,(1)1-14.

2孟凡胜,滕延江.标记理论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10-12.

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32-34.

4李玉萍.标记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54-57.

5伍旻.从句法标记性看英汉翻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4-95.

6周慧先.标记句型及其在语篇中的功能[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64-67.

7肖小敏.标记理论的语用学阐释[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118-121.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通信理论;综合布线;故障检测

一、引言背景

布线系统是整个网络工程的通信基础,是弱电系统的核心工程,随着互联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布线技术逐渐显现出他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早期的传统布线工程中各种不同的设施布线是分别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每种应用自成体系。出现故障后将难以排查,难以维护管理。同时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出现使得传统布线系统无法对新生应用提供充足的支持。标准化综合布线应运而生,综合布线将各种应用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灵活性更强,适用各种不同应用需求。一次布线可以支持语音、传真、数据传输、影像传输等应用。近年来智能建筑占新开工建筑的比例已达30%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建筑所占的比例将不断攀升。智能建筑的持续火热使得综合布线相关技术人才十分紧缺,高职高专院校以前一直是这方面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随着智能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单纯强调高技能型的职业教育已经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高学历创新型复合人才更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培养高学历的创新性复合型综合布线人才也是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成长需求。

二、本科综合布线教学特点

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通信、材料、建筑施工等多学科的课程,当前由于标准化施工是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生命和保障,也导致教学过程中一味注重标准实施而轻视对标准背后综合布线的理论研究。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不同,其教学侧重点也必然有所不同。现阶段各学校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包括很多本科院校都停留在综合布线施工技术、技能层面。课程的内容也主要是如何对标准贯彻、执行,而对综合布线系统相关标准和规范背后的通信原理讲解甚少。这样必然导致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同质化。无法真正体现出本科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特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综合布线课程中综合布线技术本科教学过程中引入通信等理论知识。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关于通信理论的著作和论文普遍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本科教育中计算机专业也并未设置综合布线相关先导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通信理论难度更大,因此在综合布线教学实践中很少应用。对于通信理论的应用价值和综合布线教学中的可行性值得研究和关注。

三、通信原理在综合布线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中通信电缆铺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布线施工中不规范的操作将影响日后的网络传输性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照国标操作就要从线缆的传输特性以及信号分析入手。只有对信号和信道特性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日后才能胜任线缆认证、工程验收和故障诊断等工作。涉及信号和信道传输特性的通信知识在综合布线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综合布线理论课教学的应用

传输介质和信道传输特性在综合布线理论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首先应该了解数据如何以信号的形式在网络中传播的以及局域网信号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理解信道特性,和各种参数的意义。局域网中双绞线传输的主要是数字基带信号,这种离散信号的特点是富含多种频率分量。根据信号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双绞线的带宽必须大于信号的带宽,否则,信号频率域上将受限。基带信号在频率域的失真将导致时域上波形的失真,波形的失真可能导致接受端接受数据错误或引起误操作。 所以信号和传输介质的选择必须带宽匹配,对信道传输特性的测量分析也要在全频率域内进行。衰减、串扰等参数也是随频率变化而变化的。许多时候对信道进行特性分析要使用高频、长线、微波波导、天线等通信理论。可以看出通信理论在综合布线理论框架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综合布线理论教学应注意有选择地、适当地引入通信理论。多做定性文字语言分析,少一些定量的数学分析,适当引入一些数学推导。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信原理在综合布线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布线实验教学主要分为网络工程布线设计与规划、综合布线施工技术、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及故障检测、维护等几个部分。施工技术和故障检测是实验教学重点。综合布线实验教学过程中对线缆的故障检测、故障类型判断、故障定位及故障恢复等要大量应用通信知识。

运用通信知识通过对故障线路的测量结果对比和故障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综合布线标准的理解。运用通信原理可以快速定位、排除故障。比如生产环境中不注意对线路的保护通常会因暴力施工导致信道传输线路特性改变,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双绞线铺设时常会挤压变形,甚至导线断裂。在实验中测量一条双绞线施工铺设前后对比,通过fluke线缆认证测试仪测试的结果可以分析高、低、中频率域内信号的衰减程度,可以诊断出包带开裂、线缆张力、绞距偏大等故障。通过信号延时参数可以诊断出长度不一致的故障。实验教学中我们也经常要测量双绞线的串扰,根据高频信号、通信原理可知交变信号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干扰到相邻线对就形成了串扰。通过对双绞线串扰的测量也可以诊断线缆故障。串扰基本可以通过双绞线的绞结来加以限制。局域网双绞线制作过程中四对芯线的绞距均应完全不相同,而且彼此之间不应该出现可能在若干个绞距后重复对齐的现象。挤压和拉力过大导致线缆绞距突变导致串扰变大的故障。同时导线阻抗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波阻不连续引起功率反射,回波损耗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对信号的学习研究可以更深入的解读测试参数,更有利于故障诊断和排除。

四、总结

综合布线教学过程中大量涉信号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对综合布线施工验收等环节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各种故障及时定位排除。在综合布线课程中应适量引入通信、信号等相关课程理论,是综合布线本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黎连业,陈光辉.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高传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邢台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项目“通信原理在综合布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TXY13YB095)。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4

细胞色素6(Cytoclme b,Cytb)基因作为一种线粒体DNA(mitochonddal DNA,mtDNA)分子标记,其结构和功能是mtDNA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了解得最清楚的基因.它的进化速度适中,一个较小的.基因片段就包含着从种内到种间、属间乃至科间的进化遗传信息,被认为是解决分类及系统进化问题可信的分子标记之一,目前,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简要介绍Cytb基因及其研究方法,重点总结和归纳Cytb分子标记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做一阐述.

作 者:辛翠娜 彭建军 王莹 王利利 Xin Cuin Peng Jianjun Wang Yi Wang Lili 作者单位:辛翠娜,Xin Cuin(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州,510632)

彭建军,王利利,Peng Jianjun,Wang Lili(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

王莹,Wang Yi(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州,510632)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功能标记及在品种鉴定和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功能标记是根据功能基因内部引起表型性状变异的多态性基序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由于来自基因内的.功能性基序,此类标记不需要进一步验证就可以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确定目标等位基因的有无.本文详细描述了功能标记的概念及与其它几种类型遗传标记相比存在的优势:提出了功能标记开发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策略.利用关联分析方法和近等基因系途径可以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功能标记.结合本单位的研究方向,探讨了功能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潜力和开展相关工作的一些设想.

作 者:宋伟 王凤格 易红梅 李翔 赵久然 Song Wei Wang Fengge Yi Hongmei Li Xiang Zhao Jiuran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刊 名:分子植物育种 英文刊名: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卷(期):2009 7(3) 分类号:Q94 关键词:功能标记   品种鉴定   标记辅助育种   近等基因系   关联分析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6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继续深化, 国家投入科研的资金越来越多, 合理分配科研资金是保证国家科研实力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合理分配科研资金又依赖于对科研能力综合科学的评价, 然而随着科研成果的日催多样化, 使得本来就具有较强模糊性的科研能力评价变得更加复杂。针对上述有关科研能力评价问题, 研究人员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提出各种方法来解决, 其中有曹志刚等使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浦金辉采用的综合指数法, 段永瑞采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法, 还有林森采用的复杂网络[1,2,3,4]。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刻画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 能有效地分析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完备的信息, 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 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 揭示潜在的规律[5]。它由波兰学者Z Paw lak于1982年提出, 现在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如近似推理、决策控制、机器学习等领域。而正由于该理论能有效分析不精确、不一致和不完整的数据, 并且可以不需先验信息, 使得它的科研评价结果更客观, 更科学, 也为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提供一个新思路。

2 粗糙集理论

2.1 粗糙集理论的定义

粗糙集理论延拓了经典的集合论, 把用于分类的知识嵌入集合内, 作为集合组成的一部分[5]。它有如下一些关键定义:

定义1:任一信息系统都可以简略表示为一个二元组S=, 其中U表示对象的非空集合;A表示属性的集合。

定义2:设ind (B) (B⊆A) 是U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由它产生的等价类记为[x]ind (B) ={y|[x]ind (B) |x∈U}, 这些等价类的集合记为U|ind (B) ={[x]ind (B) |x∈U}, 称为U上面的一个知识系统。

定义3:设a∈A, 若属性a不影响对论域U的分类, 即U|ind (A) ={ind (A-{a}) , 则称a在该知识系统中是多余的, 否则, 称a是必要的[7]。

定义4: 设p, s为U 中的两个等价关系, U|S={X1, X2, …, Xn}, s 的p正域记为posp (s) , 即undefined。若存在r∈p有posp (s) =posp- (r) (S) , 则称r为p中S可省的。p-{r}为p的S相对简化[6]。

2.2 属性的重要性计算公式

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有若干属性, 属性的重要程度决定了该属性在评价中所应赋予的权值, 对于属性权值的确定可分为两大类方法:一种是主观赋权法, 它需要人为地控制赋权, 如层次分析法;另一种是客观赋权法, 它基本不需要先验知识和人为的干预, 它从已知数据的内部联系出发, 确定对象各属性对对象的重要程度, 如粗糙集理论评价法。

根据粗糙集理论中关于不可分辨关系和属性的重要性表述, 属性的重要程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undefined

undefined

其中U为评价对象的集合;P、Q为指标的子集合, ωr表示指标r对评价结果的贡献率, λr表示指标r的权重系数[7]。

3 实例分析

3.1 科研评价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1][8], 提取科研能力评价的关键指标, 建立核心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科研能力综合评价undefined

某院2001年至2005年上述指标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3.2 利用粗糙集对实例进行评价

令A1、A2、A3、A4、A5分别表示获奖结果、基金项目、获得专利、科技著作和科技论文各项指标, 则指标集A={A1, A2, A3, A4, A5}。

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同, 为了能对数据进行比较, 采用差值法对表1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以下结果:

为了能用粗糙集理论对表2的数据进行计算, 必须先把表2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 在这里采用等距离法对表2数据进行离散化, 结果如下:

由表3数据和粗糙集理论定义2, 计算得到:

U|ind (A-{A1}) ={ (2001) , (2005) , (2002, 2003, 2004) }

U|ind (A-{A2}) ={ (2001) , (2002) , (2005) , (2003, 2004) }

U|ind (A-{A3}) ={ (2001) , (2002) , (2005) , (2003, 2004) }

U|ind (A-{A4}) ={ (2001) , (2002) , (2005) , (2003, 2004) }

U|ind (A-{A5}) ={ (2001) , (2002) , (2005) , (2003, 2004) }

再由公式 (1) (2) 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undefined

再由以下公式对表2的数据计算:

undefined

其中Ei表示i年的科研综合能力评价值, Sij表示i年指标j的评价值, λj表示指标j的权重。

为了便于比较, 将用粗糙集理论评价的结果与文献[2]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出来的结果同列于下表:

利用Excel统计制图功能得到该院2001年至2005年的质控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粗糙集方法评价的结果与用综合指数法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 但粗糙集方法较综合指数法仍有较大的优势, 因为用综合指数法评价, 在决定各指标权重时需要专家打分, 而粗糙集则不需要人为的专家打分, 排除了专家打分的主观性,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评价结果与用综合指数法得到的结果仍非常接近。

粗糙集理论能充分挖掘既得数据的内在联系, 在评价应用方面能在缺乏先验知识和不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对象作出评价, 从而排除了人为干预的主观性, 使得评价更为客观, 更为简单。

参考文献

[1]曹志刚, 柴春红.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科研项目评价中的应用[J].航空计算技术, 2007 (1) :51-52.

[2]浦金辉, 王蜀燕, 周民伟.综合指数法评价医院科研绩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4) :261-262.

[3]段永瑞, 霍佳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7) :1075-1077.

[4]林森.复杂网络在高校科研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高校理科研究, 2007 (31) :108-109.

[5]韩祯祥, 张琦, 文福拴.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J].信息与控制, 1998 (2) :37-44.

[6]肖健华, 吴今培.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科研立项总结评价方法[J].科研管理, 2001 (9) :8-12.

[7]王传峰, 徐永.粗糙集理论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 2007 (12) :15-17.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多元智能理论现在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自始至终体现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些也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最佳土壤。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常分为如下三大部分:一是准备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探索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分小组组成几个小团体进行共同交流,最后制作一份研究报告。二是成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把自己自学或研究的成果通过课件的形式,或通过表演的形式,或通过画板报的形式等展示出来,或者也可以由老师事先整理学生的自学成果,有重点的进行展示和评议。三是成绩评定,这个环节主要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和老师三个方面分别评价结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这些过程来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问题。

在准备活动环节中,教师应该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进行异质分组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工协作,比如让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组织,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写作,视觉空间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画图,身体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创作道具或当主角等。还可以把有同一特点的同学集中到一个小组。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寻找春天的踪迹》为例,可以把音乐节奏智能强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找一些关于春天的歌曲,可以把语言智能强的学生集中起来,让他们找出关于春天的诗词等文学作品,还可以把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学生集中起来让他们找出一些或者亲自画出春天的图景。像《寻找春天的踪迹》这样比较特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教师们还应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真正带着问题接触大自然,让学生真正把书本上的文字符号与实际感受联系在一起,把肢体接触与心灵感知联系在一起,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成果展示环节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们语言表达的欲望,比如讨论、演讲、当场写作文朗读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语言氛围中训练语言智能。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和影视作品,或者给相关的诗词作品配乐,就能使严肃的课堂变得更为轻松活跃,更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适合的,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能有助于教师把深奥难懂的书本知识变为形象生动的图片和音效,这使得学生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仍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寻找春天的踪迹》为例,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以及写作等环节。在进行写作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名家描写春天的一句话,让学生找出名家哪里写得比较好,自己也试着写一句,让大家把一整节课关于春的踪迹的找寻升华到最高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在上课伊始安排一些轻快、灵动的曲子,如《春之声圆舞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上,师生互动是多样和普遍的。不仅教师的教学可以采用多样的肢体动作,还可以运用话剧和课本剧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动手实践表达的机会,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身体动觉智能的训练。

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知自省智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通过对个人或小组成果展示的评比,使学生们不仅知道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好,还能给学生提供反思自省的时间,让学生从他人的成果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3.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4.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5.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6.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寻找春天的踪迹》的成绩评定,教师可以根据成果展示中的诗歌鉴赏以及写作两大块进行评价。在诗歌鉴赏中,教师可以事先把学生所鉴赏的诗歌和评论整理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来评价。在写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当场点评来给学生以写作指导,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真正做到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课前的准备阶段,让学生自己寻找上课所需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评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智能训练不单单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运用上,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运用音乐、图片,以及开展读写活动等让学生在一节课里能有更多的机会训练其他的智能。

作为一种新近引进的舶来品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全面训练。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全面地训练学生的各种智能。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音乐、图片以及当场写句子等方法手段让学生的智能训练不单单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运用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节课里能有更多的机会训练到其他的智能。当然一节课想要兼顾八种智能那是极其困难的,也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多元智能的练习是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适当调整。

其次,要重点训练。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必须严格定位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上,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必须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树立“言语本位”的语文意识,重点突出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的训练。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也可以运用各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比如现场表演、听音乐、看图片或是录像,甚至可以让学生实地切身地去感知,这些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但这一切的出发点就是在辅助语文教学的基础上,主次一定得分明,否则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甚至是自然生物课就会让人啼笑皆非了。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在学习教育学课程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这一理论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2、接触英语教研工作1年多的时间,对《英语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研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教师教会学生学会读课本中的英语单词或句子,而是通过英语课堂这媒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们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个教育目标,如果能把多元智能这一理论,适当的运用于基础英语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加德纳指出,所有正常人都拥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是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而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他还认为人的智力不断受到先天与后天的影响,学校教育不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智力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特别强调人类智力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以致用。以发展为轴心的多元智力课程强调教师对学生多元智力的了解,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的机会。

2、新课程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课标》当中同样体现着加德纳关于多元智力的理论,《新课标》强调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向上攀登。因此,我认为教师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与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上,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展多元智能的机会,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3、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 的学习过程,使学生 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三、课题的研究背景

1、多元智能的创始人加德纳,依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让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取得成就感而竭尽所能。”该理论倡导的教育理念已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近二十年来,其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有大量的著作出版。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有许多专家、教授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与实践,许多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广泛运用此理论,直至成为多元智能学校。

2、多元智能理论二十世纪末传入中国,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该类课题的研究在全国的国际研讨会也召开多次,并且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亲自参加。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加入到多元智能的研究队伍中。现在,已经有很多幼儿园、学校加入到研究的行列中,目前,多元智能理论也已经引起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并且已经开展了诸多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目标及意义

1、研究的预期目标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

(2)探索“多元智能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确立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均衡的发展机会。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2、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把多元智能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通过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布置多元化的英语作业,给予多元化的评价等,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从而实现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五、研究内容

1、研究制定多元化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要求,对小学英语各年级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制定英语教学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2、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策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对发现教学优势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很大帮助。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多元智能一视同仁,把多种智能领域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学生的智能强项,以智能强项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3、研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学习的兴趣、方法、习惯的评价。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运用英语学习的档案袋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坚持全面评价,注重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不断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收集、查阅、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筛选和借鉴关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目前本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能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3.行动研究法:通过实施不同教学策略、多元评价学生,不断反思、修正,以取得最佳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法:研究个案,分析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分析与研讨,撰写总结和经验报告,使研究更具系统化、理论化。

6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个案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9

1、阅读理解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过程,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作者所表达的话外意图(交际意义);

2、阅读理解的实质是推理,是一个读者利用自己的百科知识、逻辑知识和词汇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3、阅读理解是一个读者与作者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所依赖的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心理构建。因此,如何选择最佳关联信息构成语境进行推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由于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基于此认识,笔者就关联理论融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1)基于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阅读认知策略意识是否有明显提高?(2)基于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3)基于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成绩所产生的效果有无差异? 本文是一项实证研究。受试对象是运城平陆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班 80 名学生。他们参加了一个学期阅读教学实验。笔者使用 SPSS 11.5 的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样本 T 检验对前后两次阅读测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对实验班学生的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基于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策略意识,特别是在预测、推理,语境和结构分析这几方面。

2、基于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

3、对于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而言,融入了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在记叙文方面的阅读成绩,然而在说明文和议论文则不显著。由此可见,将关联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实践意义。同时笔者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启示与不足,希望对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 非英语专业 阅读教学 应用

在英语学习中,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非常多的英语知识,对外国的语言环境更好的了解。所以阅读教学在英语中一直备受关注。阅读教学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但是,当前英语阅读一般都是对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受制于词汇和语法,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使用话语标记语可以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全面理解,能够把握整篇文章的意思。

一、话语标记语概述

话语标记语在各种语言中都广泛使用,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标记可以把整篇文章进行分层,对整篇文章有停顿和过渡等作用,使整篇文章能够很好的连接起来,做到条理清晰,前后具有很好的连贯性,可以给读者进行有效的提示和指示。比如,表示转折的标记:but,however,as a matter等,通过这些标记语可以让读者知道下面的意思和上面的意思完全相反。还有递进关系的标记:not only......but also,moreover等。这些标记语有特色的语句或词汇,找出这些标记对阅读有很大帮助,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材料的意思。

二、话语标记语的功能

1.语用功能。这一功能是话语标记语主要功能。这一功能非常灵活而且变化性很大。语境对对语用功能有很大制约性。

2.语篇功能。通过话语标记语可以很好的理解整篇文章,抓住文章所说的主要意思,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使文章的条理性更强,这对学生的全面理解有很大帮助。

三、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

当前,对学生阅读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

第一,学生过度依赖于字典工具,一看都不懂的词语就查阅字典,而学生不从上下文来判断这个词的意思。比如,as they go around town,the police help people.sometimes they find lost children.they take the children home.if the police see a fight,they put an end to it right away.sometimes people will ask the police how to get to a place in town.the police can always tell the people which way to go.they know all the streets and roads well.这段话中“put an end to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判断这个短语的意思是不行的,需要根据这段话的意思从整体上来把握,借助字典等工具理解不了这个词的意思的。

第二,学生对语法不精通,当遇到特别长的句子的时候,抓不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比如,The new job was an evidence of the effort made to attract investment to the region in the south UK.这个句子非常的长,如果对语法不精通,就会分不清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搞不清句子意思。

第三,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特点不清楚,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First the computer was fed all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designing a chemicsl plant.After running through 16,000 possible designs,it picked out the plan for the plant that would produce the most chemical at the lowest cost.Then it issued a printed set of exact specifications.这段话可以从结构上入手进行分析,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就能够把握这段话的意思。

很多同学由于没有采用话语标记语进行阅读,成绩一般在60分左右徘徊,而使用了话语标记语后,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从及格分提升到85分以上,成为优秀分。这足以可以证明话语标记语阅读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有很大作用。

四、话语标记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阅读虽然不是人与人进行对话,但是它具有语言交际的功能。阅读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它根据文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重要的信息。所以,话语标记语在阅读中有很大的作用。

1.转折性话语标记语。这类标记语有很多的词语,比如but,howerwer,while,as a matter of fact,in fact,the thuth is,on the contrary等,这类转折词语非常多,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词语。表示转折话语标记之前出现的句子会混淆学生的注意,学生要注意转折后的句子,这就很快能抓住文章重点。例如,Being sociable lolks like a good way to add years to your life.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friends,neighbours,even pets,will all do the trick,but the biggest longevity boost seems to come from marriage or an equivalent relationship.这段话的主要意识应该是在but后面这句话,这才是这段话想表明的意思,前面的话只是一些陪衬。因此,转折性话语标记语要看后面的句子,这才是整段话的主要表达的意思。

2.递进性话语标记语。通过递进的话语标记可以让学生对之前的语境进一步印证,对理解原文有很大帮助。递进的话语标记语也很多,比如not only…but also,likewise,both…and,as well(as) 等这些表示递进的标记语,经常会在英语阅读中出现,抓住这些词语,会对阅读有很大帮助,可以加深前面的意思,对前面的意思是一种补充,对理解通篇文章有很好的提示。

3.因果性话语标记语。因果性话语标记语在英文阅读中广泛存在。这类的词语很多,比如because,because of this,reason of,as a result等,这类词语很多,在阅读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词语,这对理解全篇文章非常关键,能够使学生对全篇文章有全面认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4.解释性话语标记语。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理解表示解释说明的话语标记。因为,在英语阅读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专门的名词术语,这些词语非常难懂,然后再其后会有一连串的解释,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表出来,这对学生来说非常好理解,就相当于一个翻译工具。

总之,随着英语的广泛英语,英语阅读教学会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使用话语标记语,这对于把握整篇文章的意思有重要作用,能够理清作者的思路。因此,在非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时刻运用话语标记语,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参考文献:

[1]李琛.话语标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1):163-166.

[2]唐斌.话语标记语“其实”及其英译的语用功能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116-118.

[3]张奕,乔琳.话语标记语研究现状与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1):126-131.

[4]马央平.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25-29.

[5]王瑞.中国英语学习者转折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调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3,24(1):120-121.

[6]郭威,朱琦.大学生英语阅读中话语标记语的定量研究与分析——基于四所在辽高校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93-95.

[7]张剑锋.话语标记语理论对英语听力水平影响的统计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4):91-96.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1 SSR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微卫星DNA由两部分组成, 即核心序列和两翼的序列, 核心序列即前面所称“重复”的短序列, 两侧一般是相对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在PCR基础上的SSR分析是根据微卫星DNA两翼区域的序列设计位点专一的引物, 以总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 用放射自显影、银染或荧光进行检测。这种序列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 其重复次数的不同就产生了等位基因之间的多态性。由于SSR两端多为相对保守的单拷贝序列, 通过设计引物便可以PCR扩增, 进行多态性检测。

与其他分子标记相比, SSR有以下优点: (1) 共显性遗传, 不易被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淘汰, 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1,2]; (2) 多态性高, 可通过PCR扩增呈现出来, 试验程序简单, 重复性高; (3) SSR序列的两侧序列较保守, 在等位基因中多相同, 便于重复利用已知引物; (4) 易于检测、重复性好、可进行自动化分析, 1个位点一般可在24h内完成, 且可同时进行多位点的检测; (5) 对DNA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不高, 仅需微量组织便能有效的分析鉴定。尽管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有许多优点, 但同样存在不足之处, 其中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必须预先知道试验材料的基因组信息, 至少必须知道重复序列两翼的序列信息, 才能设计出适宜的引物, 这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

2 SSR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1 SSR标记在棉花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遗传图谱 (Genetic map) 是通过遗传重组交换结果进行连锁分析所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排列图, 是植物遗传育种及分子克隆等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而SSR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 由于其丰富的多态性信息含量, 被广泛的应用于棉花遗传图谱的构建。2008年陈利等[3]利用3 458对SSR引物筛选陆地棉中棉所35和渝棉1号间的多态性引物, 获得了173对, 以多态性引物检测两者杂交的F2群体180个单株的标记基因型, 共获得178个标记位点。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48个标记, 36个连锁群, 总长1 309.2cm, 标记间平均距离8.8cm, 覆盖了棉花基因组的29.5%。李朋波等[4]利用70个SSR标记和15个AFLP标记构建了总长为814cm的遗传图谱, 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8.3%。与AFLP标记相比, SSR标记通常只扩增1个基因座位, 有利于遗传图谱之间的比较, 这对于确定连锁群所属的染色体及QTL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2.2 SSR标记在棉花功能基因及QTLs定位分析中的应用

QTLs定位是阐明控制有关数量性状的主要基因数目, 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以及其联合效应的遗传图。高密度SSR连锁图的构建为基因或QTL定位奠定了基础。利用SSR标记技术对棉花遗传育种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QTLs定位。利用SSR标记技术, 可使棉花育种表型选择逐步过渡到基因型选择, 进一步利用QTLs定位的成果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杨昶等[5]用5 300对SSR引物筛选亲本多态, 获得了115个多态位点并进行标记间连锁分析, 构建了一张包括20个连锁群全长560.1cm的陆地棉品种间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 在苗期检测到了3个抗病QTL, 成株期检测到9个与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及11个产量构成因素的QTL, 为棉花抗病育种同时兼顾产量和品质育种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胡文静等[6]用陆地棉优质品系7235、渝棉1号做亲本, 以7235×渝棉1号的F2与F2:3分离群体为材料, 从5514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17个多态性标记, 并用其中80个标记构建了总长为1 147.8cm的遗传图谱;应用复合区间作图分析了该组合的F2单株和F2:3家系纤维品质性状, 共检测到36个纤维品质QTL。

2.3 SSR标记在棉花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遗传育种相结合, 借助分子标记对育种材料从DNA水平上进行选择, 从而达到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综合性状的高效改良[7]。它是通过分析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来判断目标基因是否存在[8]。与传统的表型性状选择相比, 标记辅助育种具有标记基因型鉴定可以在低世代和植株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共显性的分子标记允许在杂合体阶段鉴定隐性基因、对目的基因的选择不受基因表达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等优点。应用标记辅助育种, 理论上只要回交3代就可以选到理想的材料。因此, 可以加快育种速度, 提高选择效率, 特别是对多基因位点控制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准确选择很有利, 同时对于开发高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石玉真等[9]用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记, 在2套杂交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中进行分析研究, 成功培育出9个纤维优质的株系。

2.4 SSR标记在棉花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群体内不同个体间遗传变异的总和, 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10]。不同基因型的种质材料或棉花品种中存在简单重复核苷酸序列差异, 应用同一个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时, 由于引物互补的模板DNA数目和位点不同, 所扩增条带的数目和片断大小就存在差异, 从而呈现出多态性。武耀廷等[11]对36份陆地棉栽培品种SSR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 分子标记确定的遗传关系基本上与品种系谱的种质系统一致, 但并不能按系谱或种植生态区简单的确定品种的归属。庞朝友等[12]利用37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5个表型性状对155份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系及其10份陆地棉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 SSR聚类结果与种质材料的系谱来源基本吻合, 而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材料系谱来源相差悬殊。因此, 综合利用SSR、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将促进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材料的高效利用。朱四元等[13]利用22对多态SSR引物对14份不同类型的抗虫棉花材料进行扩增, 运用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计算14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35~1.056, 聚类分析表明14份棉花品种可分为2大类4亚类, 揭示了大多数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陈光等[14]利用24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53个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分析, 共检测出多态性等位基因变异97个, 占总数的91.5%, 采用UPGMA法对所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表明, 53个品种被分为2大类, 与系谱来源一致, 这证明了SSR分子标记在鉴别品种和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展望

与其他分子标记技术相比, SSR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较为快捷、简单、稳定的遗传标记。在未来的发展中, 相信随着大量可利用的微卫星序列的开发, 其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摘要:SSR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标记, 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共显性、操作简单等优点, 已在棉花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综述了SSR标记的原理与特点, 以及其在棉花遗传图谱构建、功能基因及QTLs定位分析、标记辅助育种、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摘要]: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化学教师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发挥他的优势,避免负迁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迁移

化学教学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如果说这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可靠指标。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迁移理论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语有助于学习另一种外语;学会了立体几何有助于我们学习晶体结构知识,这些都是些常见的迁移现象,在古代,孔子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最早对学习迁移的一种解释。其实迁移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为广大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迁移也称学习的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或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所以有人认为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此外,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由于迁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在这里着重讨论迁移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㈠、迁移的分类

在心理学上通常根据迁移的效能和迁移是否发生,把迁移分成两类,即正迁移、负迁移。正迁移也称积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消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作用两种学习之所以既可能产生正迁移,又可能产生负迁移,关键在于一种学习中所概括出来的结论(如原理、概念等)向另一种学习的推广。在这种推广的过程中,如果这一结论对学习都是适合的,那就会产生积极的正迁移;如果这一结论对其中某一学习是不适合的,那么这种推广对这种学习来讲就变成了一种干扰,这时就产生了负迁移。根据迁移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就当今课堂教学境界而言,“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一个迁移的目标。

㈡迁移的作用

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突出表现在:第一、迁移是有效学习的标志;第二、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第三、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迁移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迁移而教”是课堂教学的高级境界。由此出发,教师在日常的化学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或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邵瑞珍教授在引述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时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过程,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而使教学效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大不同。”因而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着力于以下方面进行概括是极为必要的。对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进行归类概括和总结。物质的性质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要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列举出每一种物质的性质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是徒劳无益的。但我们知道结构相似的物质之间具有类似的理化性质,对此可引导学生将物质的某些理化性质进行分类概括,扩大知识的包摄性,促进积极迁移。例如: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聚合)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概括由不饱和双键的弹性,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可以推断或解释结构更为复杂的烯烃的化学性质。

㈠加强“双基”教学,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抽象程度高,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学生掌握了这些概念和原理就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问题而实现迁移。例如,掌握了影响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勒沙特列原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解释已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氯水的组成、SO2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控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等,构成所谓的“逆向迁移”,而且有助于后继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理解与学习,即构成所谓的“顺向迁移”。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运用相似联想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共性的同时,应强化对个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具体知识或技能进行比较、辨析,促使学生树立清晰的观念,在遇到新的学习课题时,能迅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顺利、有效地得到正迁移。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这样不但可以复习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些原理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㈡加强变式训练,增强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得到延伸和扩展,产生有效的学习迁移,必须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为此,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通过演练促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应付自如。在学习《氮、磷》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标准状况下,用NH3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若水充满烧瓶,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若水没充满烧瓶,物质的量浓度又为多少?若把NH3换成HCL,情况又怎样呢?若把NH3换成一定体积的NO2与O2或一定体积比的NO与O2,若水也能充满烧瓶,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渡又各为多少?等等一系列多角度的试问,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散思维需要指出的是:在新情境中变式训练的迁移效果如何并不取决于平时演练“同质”习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把握了各种变式所共有的本质要素,能否揭示其内在的知识规律。在变式和新问题演练相融合,方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

㈢强化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谓迁移可以看作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的训练都有利于迁移。负迁移则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的事例。他提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例如,在学习乙烯典型的化学性质(加成、聚合等)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不饱和双键的通性,并迁移至其他烯烃,推断或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学习了乙醛的化学性质(加氢还原、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所氧化),可以归纳概括出醛类化合物的性质,从而推断其它醛类化合物。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先入为主”的原有知识常常干扰、掩盖或替代新知识,因定势而产生消极影响,即产生负迁移。如果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越稳定,越清晰,产生的负迁移就越小。为了避免负迁移的产生,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消除定势干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质性理解。

例如:(2006高考,重庆11)已知mX(g)+nY(g)=Qz(g)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父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错选A:学生在学习习近平衡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得出:在增大应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通过类比本题中加入了惰性气体使压强增大,则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m+n>q所以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选A。那么在A选项中,对于气态反应,应强的改变之所以能引起平衡的移动,是因为浓度发生变化,否则压强的改变将无法影响平衡的移动,此处加入稀有气体时各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尽管总压强增大,平衡还是不移动,向正方。通过分析本题选B。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掌握扎实的“双基”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索的能力,都是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顺利地迁移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的迁移,更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

[3].顾文贵,岑波.归纳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大学学报.20002(6)。

上一篇:你和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婚姻下一篇:梅村体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