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现状及前景(共6篇)
防治现状及前景 篇1
1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现状探讨
近年来,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 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 随之而来的水产养殖的病害也在不断加多, 这给水产养殖户和水产品的安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比较集中的地方甚至危及到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目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些常见病在一些地区仍在流行和大规模发生, 比如草鱼出血病、虾病毒性疾病等。草鱼出血病目前在我国东北、华中以及华南地区都有发生, 这种病症的死亡率超过了50%;一些新的养殖对象的疾病不断出现, 如黄鳝、鲟鱼、河蟹、大鲵等, 这些水产动物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研究发现这些新的养殖对象很有可能被多种病原生物所感染, 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在稻田养殖小龙虾就很容易发生病毒感染, 从而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损失;水环境污染是导致水产养殖病害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一些地区的水系或者是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 这使得水资源十分短缺, 加上一些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滥用药物, 使得养殖池塘的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较为普遍, 这严重地破坏了池塘的生态环境, 直接导致水产养殖灾害的不断发生。总而言之,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的现状十分严峻, 预防和控制的效果不容乐观, 需要政府部门不断的引导, 同时也需要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目前水产养殖防治的主要技术包含了免疫、药物和综合防控等技术。药物防治技术目前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同时我国在水产疫苗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现阶段商品化的进程仍旧比较缓慢, 因此需要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不断地推动水产疫苗的商品化进程。综合防控技术主要是将环境调节、免疫以及养殖技术等进行综合集成, 然后应用到水产养殖的病害预防和控制之中。未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主要趋势应当是以免疫预防为主体, 生态和综合预防措施相互结合的水产病害的预防与控制体系。
2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前景探讨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水产大国, 水产养殖的品种繁多且分布于大江南北, 水产品的产量也处在世界首位。但总的来讲,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各地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新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 水产养殖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不断加剧, 目前水产养殖病害已经成为了水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来水产养殖的前景主要会表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趋势:
2.1 针对重要养殖对象开展疾病预防, 进行疫苗的研制与技术研究
现阶段我国针对少数重大水产养殖病害进行了疫苗的研究, 如草鱼出血病、海水鱼弧菌病等, 但和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实际需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我国水产养殖不仅仅要建立水产动物重要疫苗的研制体系, 同时还要建立专业的疫苗生产设施, 从而能够更加广泛地服务于广大水产养殖户, 减少因为水产养殖病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2.2 建立水产药物的研究平台, 创新新型水产药物
我国水产药物一直是沿用兽医学和人类医学的研究成果, 缺乏针对水产养殖对象的专用药物的研究平台和技术体系。所以建立水产专用药物的开发和研究技术体系能够有力地突破药物筛选的模型, 使得水产药物的研发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减少水产养殖病害, 服务广大水产养殖农户增产增收。
3 针对水产养殖病害, 养殖户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探讨
水环境是进行水产养殖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病害的发展和流行, 所以养殖户做好水环境质量的控制对于养殖的成功十分重要。因此养殖户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首选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和放养比例, 充分地发挥不同养殖品种对于保持水环境的积极作用;做好科学的培水和施肥工作, 确保养殖水体能够具有丰富的水生浮游生物, 从而更好地维护水环境的稳定;禁忌滥用药物, 大量的超剂量的用药很有可能会致使水环境的微生物出现生态失衡。最后要多使用能够改良水质的微生物制剂, 比如酵母菌和光合细菌等, 促进水环境的不断改善, 提升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摘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实践中对养殖动物疾病的正确治疗和预防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 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现状, 并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现状,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海江, 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12 (19) .[1]周海江, 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12 (19) .
[2]张正, 荣小军, 王印庚, 廖梅杰, 王岚, 李彬, 陈贵平.水产疾病远程会诊系统构建及其产业促进作用[J].渔业现代化, 2010 (06) .[2]张正, 荣小军, 王印庚, 廖梅杰, 王岚, 李彬, 陈贵平.水产疾病远程会诊系统构建及其产业促进作用[J].渔业现代化, 2010 (06) .
[3]申望, 叶茂, 石戈, 王日昕.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Ⅰ型Crustin抗菌肽的基因克隆与真核重组表达[J].海洋与湖沼, 2010 (03) .[3]申望, 叶茂, 石戈, 王日昕.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Ⅰ型Crustin抗菌肽的基因克隆与真核重组表达[J].海洋与湖沼, 2010 (03) .
[4]侯俊利, 吴玲玲, 陈立侨, 毕相东, 董少杰.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J].渔业现代化, 2007 (01) .[4]侯俊利, 吴玲玲, 陈立侨, 毕相东, 董少杰.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J].渔业现代化, 2007 (01) .
防治现状及前景 篇2
摘要:现在,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关注。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给国内的轨道交通建设与规划提出借鉴与启示。
1.轨道交通简介
1.1何为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的交通方式。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1.2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建成运营后,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开端,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目的。
发展,l98O年代末至9O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高潮,l999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全国己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达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3.轨道交通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中国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成都、沈阳12座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1395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促进了城市轨道事业的发展,以广州地铁为例,二号线比一号线的车辆造价平均下降了44%,由此使每公里综合造价降低了1.24元人民币,国产化政策使国内更多城市有条件建设城轨交通,大大加快了发展进程。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监管,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另外,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为城轨装备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国城轨装备的国产化。
4.轨道交通的前景
4.1国家政策明朗化
城市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伦敦、东京等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就是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来组织的。参照我国“十五”计划与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认识增强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场站,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要把轨道交通作为优先领域,超前规划,适时建设”。国家政策导向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并逐步由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建设
向二线城市转移,国内大中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较好的前景。
4.2建设模式选择多样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日趋多样化,除了地铁外,许多城市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建设成本更低的轻轨交通。目前正在建设的和即将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除省会城市,如成都、杭州、沈阳等外,许多二线城市如苏州、东莞等经
济水平发达且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也加入此行列。可以预测,未来的几十年将是我国城市轨道建设的繁荣时期,我国的城市轨道通车里程将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
4.3技术优化
城市轨道系统的技术不断进步,一方面适应了地区多样化需求,提高了轨道交通的适用性、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有所降低,城市对建设城市轨道的类型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
4.4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之初,其投资主体比较单,有的由私人主体来投资,有的由政府财政直接投资。随着轨道交通规模的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和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很多城市轨道交通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共同投资。另一方面,经营方式有的采取完全的国有垄断经营模式,有的采取市场化经营模式。现在,很多城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在轨道交通运营上引入市场机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4.5管理法制化
限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规范轨道交通管理的法制化起初并不够完善。现在,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实行全面法制化管理以规范各方行为和维护各方利益,以法制化的管理来保障轨道交通持续、稳定和高效的运行。轨道交通的全面法制化管理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
结论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发展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近几年来绿色建筑逐渐进入了国人的视线。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的六大指标具体如下: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1、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可再生能源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3、非传统水源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4、可再利用材料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类似于目前流行的3D打印建筑)
5、绿色建筑中住宅建筑的相关要求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乔木量≥3株/100m2绿地面积。
节能方面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当设计采用集中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以上是国家规范对于绿色建筑规定的摘录,下面就国内目前绿色住宅开发建设案例做大致的说明。
案例:当代MOMA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总建筑面积221426m2,建造中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
小区建筑包含有地下车库、8栋高档住宅塔楼、酒店、多厅艺术影院、幼儿园。8栋住宅塔楼及酒店由高位空中大型钢结构连廊连为一体,地下由中间的地下车库和地下室连为一体,乌瞰宛如盘旋上升的“中国龙”。在空中连廊设有会所,包括咖啡厅、画廊、图书馆、阳光游泳池、健身房、顶级俱乐部等休闲场所。整个小区是一个从居住到商业、从教育到娱乐的立体的建筑空间。
1.建筑节能方面,采用600mm厚外保温结构,使得室内热量不散发至室外。
同时将高密度交联聚乙烯盘管敷设在顶部混凝土板内,通过载体的不断循环,加热或对顶部混凝土板进行降温。传热以辐射为主,并辅助补充适量新鲜空气。夏季将冷水通入埋在混凝土中的高密度交联聚乙烯盘管中,冷水在夏季供水温度为20℃,回水温度为22℃,通过2℃温差来吸收室内热量,有效地解决夏季降温的问题;而在冬季,高密度交联聚乙烯盘管内的供水温度为28~C,回水温度为26~C,同样是通过2~C温差来向室内辐射热量。此低温差辐射方式的特点使采暖和制冷的效率高于空气对流,其辐射传热形式无其它传热形式因空气对流所造成的不适感。其均匀的温度创造出最佳的热环境。系统的自身工作原理可以使其具有很好的温度自动调节性能。
2、置换式新风系统绿色建筑技术。MOMA置换式新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24h均有新风,新风量标;隹满足人体的需求。新风量达到每个房间的换气次数为0.5~0.8次/h,每户新风量约300m3/h。按每户3人标准,每人新风量达100m /h,达到五星级酒店客房的设计标准。回(排)风由卫生间集中排出,经屋顶新风机组集中热回收后排出,新风机组带高效板式全热回收机器,新、排风无交叉污染,热回收效率为60%以上。MOMA的新风都从房间下部送出,以非常低的速度和略低于室内温度充满整个房间。居住者和其它室内热荷载加热新风,产生上升的气流。暖气流带着新鲜空气流八人的鼻子,带走了身上的汗味、人呼出的废气及其它混浊气体,最后,到达房间的顶部,从排气孔排出。
3、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绿色建筑技术。当代MOMA 日产生废水总量482t,其中58%的厨房及洗浴废水作为中水水源,约283t,通过中水站采用膜生物处理技术,经生物反应器、消毒装置等处理后全部用于商业、幼儿园、影剧院及部分住宅的冲厕,其余用于绿地、浇洒道路、景观水景等补水。考虑到噪声、异味及固体废物等不良因素对小区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处理设施中的两个水池,采用地下全封闭的建设形式设备的选择综合考虑噪声、检修、能耗等多种因素 在小区的整体规划阶段,充分考虑中水设施的建设形式和规划位置,尽可能降低管网建设、水池等系统的造价,并使中水构筑物更好地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融合。
4、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绿色建筑技术。考虑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及降雨量按季节分布情况,屋面雨水及道路雨水均通过管道系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小区内道路采用渗水材质,以利于雨水入渗绿化面积达21135.6m,有效地降低了地表径流。当代MOMA在景观绿地下修建了一个2000m2的雨水蓄水池,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供景观补水、园林浇灌使用。
據统计,该项目目前为全世界最大的地源热泵系统,室内温度保持在 20-26 度之间,室内相对湿度 30%-70%,室内声环境 35-45 分贝,是目前国内高舒适住宅之一。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刘品高、李勇,北京当代MOMA工程异形板无梁楼盖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会议论文【C】,2008。
[3]肖从真、李勇、李跃林、王铮、储德文,北京当代MOMA工程结构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会议论文【C】,2006。
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4
姓名:陈璐 班级:会计一班 学号:100801011017
一、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1.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消费量还将持续增加。考虑到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控制PM2.5 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明显下降。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限制粗放型经济对煤炭的不合理需求,降低煤炭消费增速,也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2015 年消费总量宜控制在39 亿吨左右。瓦斯、水害、地温、地压等自然灾害日趋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东中部煤矿转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难度大,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任务艰巨。
2.平顶山市煤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1).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 辖二市、四县、四区。平顶山矿区的煤炭资源包括平顶山煤田、韩梁煤田、临汝煤田、禹州煤田的黄道矿和登封煤田的暴雨山矿区, 含煤面积1374km2, 总储8.39Gt(总吨位), 其中国家统配煤矿平煤集团开发区域的储量, 占全市总储量的86.53%。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平顶山矿区煤炭品种齐全, 煤质好, 开采技术条件优越, 又临近南方缺煤省份, 区位优势明显。多年来,平顶山市原煤产量一直在河南省保持第一位。平顶山市开采的原煤除部分销往外地外, 主要用于发电、炼焦、建材、工业锅炉、取暖和民用
2010年1—12月我国原煤产量
比增长12.7%。其中6月份当月完成3.15亿吨,同比增长10.5%。2011年上半年全国煤炭销量完成17.1亿吨,同比增长13.8%。其中6月份当月完成3.08亿吨,同比增长13.6%。煤炭运量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完成11.1亿吨,同比增长13.2%。其中6月份当月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8.3%。
二、对于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技术水平整体呈现参差不齐、相对较低的特点,中小型煤炭企业技术水平较低,但行业内的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属于中等偏下,而机械化程度也相对较低。根据煤炭“十一五”规划,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仅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40%,而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产煤国采煤机械化程度则高达100%。我国尽管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已实现了国产采煤装备的大型化、系统化、现代化,主要煤矿区已基本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高效、安全生产,但从实践看,国产综采装备在整体可靠性、自动化程度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采用传统的辅助运输方式,与安全高产高效矿井综采综掘的现代化系统很不匹配,存在用人多、效率低、事故率高、设备周转慢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炭生产发展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近年来,世界煤炭行业技术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精细物勘探技术,结合其他的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井田精细化勘探程度,为大型矿井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煤矿综采成套装备水平得到提升,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具有电液控制功能的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大运力重型刮板运输机及转载机的应用使得矿井的建设高产、高效;三是洁净煤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加快发展。煤炭的洗选加工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重介选煤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和广泛推广,实现了传统洗煤工艺的升级和改造。同时,浮选技术也日趋完善,有效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效果。
煤炭行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构成煤炭行业景气指数的5个指标(经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中,有2个指标处于上升态势,分别是: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发展速度、煤炭行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有3个指标表现出小幅下滑,分别是:煤炭行业产量发展速度、煤炭行业税金总额发展速度、煤炭行业利润总额发展速度。2011年2季度,煤炭行业预警指数的10个构成指标中,有5个指标处于“绿灯区”,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销存比、煤炭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煤炭行业税金总额发展速度、煤炭行业销售收入发展速度;3个指标处于“红灯区”,分别是:煤炭行业产量发展速度、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发展速度和出口额发展速度;1个指标处于“浅蓝灯区”为: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1个指标处于 “黄灯区”,为:煤炭行业利润总额发展速度。总体看来,煤炭行业当前依旧处于偏热状态。
近期国内动力煤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显示了国内钢材建材等行业需求保持回升态势,综合来看高耗能行业恢复生产热情,对能耗需求是不会降低的。今年炼焦煤价格具有上涨动力。不过政府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将继续抑制动力煤价格的上涨空间,但旺季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煤价维持高位。春节前运力将继续向电煤倾斜,炼焦煤和无烟煤供应继续受到制约,而节能减排力度放松和钢厂冬储增加部分需求,在国外煤价支撑下,炼焦煤价格具有较强上涨动力。
近期国内动力煤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显示了国内钢材建材等行业需求保持回升态势,综合来看高耗能行业恢复生产热情,对能耗需求是不会降低的。今年炼焦煤价格具有上涨动力。不过政府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将继续抑制动力煤价格的上涨空间,但旺季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煤价维持高位。春节前运力将继续向电煤倾斜,炼焦煤和无烟煤供应继续受到制约,而节能减排力度放松和钢厂冬储增加部分需求,在国外煤价支撑下,炼焦煤价格具有较强上涨动力。
煤炭工业的十二五布局将与十一五有较大变化。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将变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在建设方面,东部将接续建设,中部适度建设,西部重点建设。到十二五末,东部的煤炭产量控制在5亿吨以内,中部煤炭产产量占35%左右,西部煤炭产量增量占65%。届时,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而十一五期间,产业布局则以区域生产为主。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划分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区域。其中调入区为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为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除了产业布局上的变化,大集团发展、企业兼并重组及小煤矿关停仍为重点。按照十一五的规划,通过煤电、煤化、煤路等多元化发展,将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然而十一五期间该目标实施较为艰难,这一目标将成为十二五的目标,并将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调整为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不仅如此,十二五规划还将煤矿企业的数量目标控制为4000家,而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未曾提出的。这也就是说,十二五将对煤炭企业的总量进行更为具体和准确的控制与定位。小煤矿方面,十二五将继续延续十一五的的关停方针。具体的,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六省将以整合改造为重点,将30万吨/年一下的小煤矿退出生产领域;云南和贵州采取上大压小、整合改造和关闭淘汰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小煤矿数量。特别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和安徽六省由于靠近煤炭主产区,小煤矿十二五期间或大幅减少;而江苏、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8省区市的小煤矿也将逐步关闭和淘汰。根据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产量将减少为5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3%。届时,煤炭总产量将达36~38亿吨,大型煤矿占25亿吨,将从十一五期间56%提高到66%,大型煤矿进一步成为产煤主导。
三、对平顶山煤炭行业的发展建议
1.搞好煤炭资源规划, 规范资源开发行为
制定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 必须遵循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根据发展趋势,提出近期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目标和远景目标。在制订规划和计划时, 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就清洁生产工艺选择,洁净煤技术利用, 矿井水、煤研石、粉煤灰、煤层气等废物资源化以及复垦土地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形成一批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业群,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新华区、湛河区与城市中心紧密相连,发展第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这一区位优势目前没有真正形成经济优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还相当有限。所以,必须变区位优势为经济强势,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第三产业,要突出中心
大麦的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5
【关键词】大麦的利用;现状;前景分析
1.大麦
1.1大麦的简介
大麦属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世界大麦的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稻、玉米居第四位。主要产于中国、苏联、美国等国家。苏联种植最多,我国产量最高,年总产约650万吨。我国冬大麦主产区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和河南等地,春大麦则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及肯藏高原和新疆北部地区。
大麦按播种季节可分为冬大麦和春大麦,二者成分相似。一般根据品种分为皮大麦和裸大麦两类:
1.1.1皮大麦
即成熟时籽粒仍带壳的大麦,也就是普通大麦。根据籽粒在穗上的排列方式,又分为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前者麦粒较大,多产自欧、美、澳洲等地。我国多为六棱大麦,主要供酿酒用,饲用效果也很好。
1.1.2裸大麦
也叫青稞,成熟时皮易脱落,多供食用,营养价值较高,但产量低。主要产自东南亚和我国青藏高原、云南、贵州和四川山地
1.2大麦的用途
大麦一般可以用作食用,他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忽视。而有一部分可以用作饲料。作为饲料其的价值仅次与玉米,猪育肥后期掺和喂大麦,可提高瘦肉率。以幼嫩植株作饲草或制成干草饲料,适口性好,易消化。有的地方也将青稞面作为主食,做成青稞面。而在抗战时期青稞面更是演绎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同时,大麦也可以作为酿酒的原料,是制作啤酒的比不可少的原料之一。而在新时代,在经济与农业的结合时代,大麦的经济价值更是不容忽视。
2.大麦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作为食用
大麦作为北方不产水稻的地区,作为主要的粮食。在以前由于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对于大麦只作为主要的种植作物。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麦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少(大多数都将大麦地,改种其他的经济作物)主要还是由于大麦的价格比较便宜,虽然产量高,可同比相同的经济利益来说,种植者更趋向去利益较大的其他作物。如:改种药材、果园、大棚蔬菜等其他能够提供更多的经济利益的作物,另一方面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大麦的种植面积日趋稀少。对于大麦的产量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2.2为酿酒提供原料
早期,大麦可作为酿制烧酒的原料之一,由于大麦的产量高价格,导致很多的种植户将大麦酿制烧酒。虽然,相对其作物酿酒来说成本低利润大。可这种传统的方法并没有将大麦的酿酒利润最大化,可大一部分将大麦的含酒量大大的浪费掉了。随着我国啤酒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业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啤酒行业的春天。2010年我国啤酒已经排行世界第三,也就意味着作为啤酒的原料之一大麦的需求量也水涨船高。而我国大部分的大麦全靠进口,这一点导致我们的啤酒生产行业受制于人,而这一点也抑制了我国啤酒业得发展。
2.3为饲料行业提供原料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养殖业都靠饲料来进行养殖。而饲料的配置无外乎的配制如:骨头的粉碎,其他农作物的粉碎,或者是大米的米灰(稻谷的壳),玉米、高粱等作物。而我前面也提到,大麦作为饲料的喂猪可以提高猪的熟肉的含量。大麦与玉米的搭配更使得饲料的回报率升高,将利润大大提高,可由于大麦种植的不断减少大麦产量的不断降低,也是对养殖者成本的提高。
2.4综合利用
大麦不管事作为食用、作为工业原料或者是饲料的原料,大麦秸秆更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之一,秸秆也可以用作艺术平的编制,随着经济的提高人们对于大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大麦的麦芽、大麦的麦壳、大麦的提取物作为新能源的燃料等,可以说大麦浑身是宝。这更说明了大麦不仅仅是以上所说的用途。
3.发展前景的探讨
3.1对于大麦种植的扶持政策
随着人们对大麦的深入研究也使得大麦的种植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在相关的政策上也有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于种植的补贴,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的严格规范,对于大麦收购的补贴等等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使得种植者重新将眼光投向大麦的种植。国家对于在大麦遭受旱灾的补贴和赔偿,也使得大麦的大面积种植前景一片光明。
3.2加强小麦的育种,选择优质的大麦
我国的啤酒和饲料的专用大麦在品质上与国外的对于大麦的工业品质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根本上导致我国大麦产量高,可实际工业用的大麦一大部分需要进口。选种优质品种的大麦,在适应的地区推广种植。
3.3科学的种植,完善大麦“产到销”的一体化
在我国种植区域内大面积的种植大麦,同时在种植的时期与工厂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每一区域选出一位区域代表,各代表之间相互建立起合作社。当某一区域的大麦不能满足时,可以从其他的区域进行调用,及时的满足工厂与种植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3.4加大大麦副产品的加工
在进行常规的大麦产值之外,可以大力挖掘大麦的副产值,提高努力将大麦的利润最大化大麦的利用最大化。将大麦的化学性质和作为新能源的原料不断的提高化和实际化,作为食用要大力的宣传其的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大麦的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提高。
4.结束语
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我们要不断的提升大麦的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提高。只有这也作为我们的养殖户才愿意去种植。这样才能摆脱我国的工业品大麦全靠进口的局势,全力扭转进口大麦对行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陈明贤,张国平.大麦的利用现状及前景探讨[J].人类与谷类科学.2010,3.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篇6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种群优势;生物拮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es)是与“抗生素”相对的一个概念,又名活菌制剂(Bigone)或生菌剂。它的名字是由益生菌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中益生菌这一名词是由Lilley和Stillwell两个人提出的[1],描述的实质是一种能刺激生长的物质。在1990年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由微生态协会正式提出了“微生态制剂”,同时并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也就是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关于“微生态制剂”定义——“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而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有的还含有他们的代谢产物或(和)添加有益的生长促进因子,具有维持动、植物和人体及其内、外环境的微生态平衡或调整其微生态失调,提高他们健康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功能”[2]。
微生态制剂的发现和发展其实是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对在研究历史中比较大的发现做了一个梳理和总结,具体的内容参照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早期科学家对微生态制剂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菌株之间的关系、菌株与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菌株和代谢产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国关于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然是处在发展的初期,在使用菌株的种类、菌株的能力、制剂的使用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微生态制剂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畜禽养殖业、种植业以及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并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因为微生态制剂既能改善水质又能达到生态防治的效果,成就了它在水质改良方面广阔的前景和市场。于潇萌[10]预计,到2015年中国微生态制剂的总消耗量将达到20万吨,其中水产微生态制剂的需求量将占到40%以上。
1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原理
对微生态制剂应用原理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更加充分地利用其特点和优势。国内外研究者早就开始从各个角度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不止在于生物机体本身,对生物所处环境也有改善的能力。其应用原理主要包括创建有益的种群优势、对有害菌的拮抗作用、防止有害物质产生、增强生物机体免疫力和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等几个方面。
1.1 有益的种群优势
一般情况下,生物机体内环境中,也就是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和人类机体内厌氧菌的比例远远大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但是一旦专性厌氧菌数量减少失去优势地位,就会导致机体内生态平衡失调[11]。此时,有益的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地弥补正常菌体,维持机体内生态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水处理方面同样存在这样的机理,当使用的有效菌株远远大于原本水质中的菌群时,微生态制剂就占有了主导地位,能够高效地控制和降低水质中的有害物质。
1.2 生物拮抗
拮抗又名抗生,周德庆对其定义为,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抗生素是最为典型的,也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拮抗物质。
一般来说,在机体比较脆弱和环境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机体内疾病的发生和环境生态的崩溃。而有益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形成天然的屏障,这个防御屏障又可以分为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化学屏障是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些活性物质(比如抗生素和酶),而生物屏障是指微生物形成的菌群。微生态制剂的拮抗作用是通过定植抗力或者分泌拮抗物质来抵抗病原菌和有害菌,以种群优势扼制病原菌和有害菌的蔓延[12]。
1.3 防止有害物质产生
微生物菌群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催化酶,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氧化酶和分解硫化物的酶类等,这些酶类物质通过化学作用将有害的有毒的物质转化成无毒无害的物质,或者是转化成自身能够利用和消耗的营养物质。
1.4 增强机体免疫
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分泌拮抗物质控制病原菌生长;第二,与病原菌争夺营养或者是附着点来抑制其生长;第三,刺激淋巴组织,可以加大免疫球蛋白浓度以及巨噬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有效预防和避免疾病的发生。吞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和消化侵入机体内的异物,与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一道非特异性防线[13]。吞噬细胞的活性可以作为判定其个体抗病力的一种指标。目前对于其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的水平上,很少涉及分子水平。提高微生态制剂能力的手段主要是提高与免疫相关的酶活力[2]。
近几年,有很多的学者针对微生态制剂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进行了研究。谢全喜[14]等人用以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制剂饲喂肉鸡,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改善肉鸡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IgG水平、sIgA含量以及血凝抑制抗体效价水平,综合提高机体免疫力。郭文婷[15]等人用不同配伍的5种制剂饲喂牙鲆,实验结果同样表明5种制剂均可以显著提高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的抗菌活力以及溶菌活力。Chen S N[16]等人研究了分支杆菌对虹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血细胞吞噬百分率有显著提高,并推测原因可能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起到了免疫刺激的作用。
1.5 提供营养,促进生长
微生态制剂可以为动物机体提供很多营养物质,比如氨基酸、维生素、促进生长因子等等。除此之外还会在机体内产生多种可适用的活性酶,比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蛋白酶等,这些酶类可以促进料饵的消化吸收,进一步促进机体的生长。另外微生态制剂的菌体本身也可以作为添加剂,为饲养生物补充营养。
刘秀梅[2]将上述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归纳为微生物群与营养关系论,通过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的对比实验再次表明,微生物菌群不仅能够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以在机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
nlc202309040407
2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常用菌株
2.1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属中常用来做微生态制剂的菌株有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蕈状菌变种等。芽孢杆菌绝大部分是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的细菌,能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具有耐旱、耐热、抗紫外线等特点。
芽孢杆菌可以迅速降解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残留饵料、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死亡的生物的残体及池底淤泥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还能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与亚硝态氮的含量、增加溶解氧的含量,进而有效地改良水质,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
陆家昌[17]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水质试验,结果得出COD、NH3-N、NO2--N的降解率均在60%以上。杨希[18]等人利用蜡状芽孢杆菌进行了好氧反硝化的研究,实验结果同样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2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又可以细分为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自养性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的特点就是能够“自给自足”,也因此繁殖速度比较的缓慢,而且过多的有机物会抑制其生长。除此之外,硝化细菌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极易失去活性[19]。
亚硝化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把水中的氨氮转化成亚硝酸氮,它所需要的有机物则来自于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根离子;硝化细菌则可以将水中的亚硝酸氮最终氧化成对水体无害的硝酸氮,并从中获取能量。硝化细菌一般与其他细菌一起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使用。
孟令博[20]等人设置硝化细菌和水生观赏植物两组实验来处理淡水水族箱水质,实验证明硝化细菌处理效果显著高于植物的自身净化能力。吴桂玲[21]、张连水等人制备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中菌加入了硝化细菌,并有良好的效果。
2.3 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是指一种可以将硝基氮还原为气态氮(N2)的细菌群,大部分反硝化细菌为异养、兼性厌氧细菌,它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硝基氮转化成氮气。反硝化细菌克服光合细菌对亚硝态氮转化率比较低和芽孢杆菌对氨氮转化率比较低的缺点,它被认为是降低养殖水体中硝基氮和氨氮含量的最有效的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今,学者们对反硝化细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自养反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两类菌株上。自养反硝化细菌给微生态制剂处理污水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它的优势在于:第一,菌株自身利用无机碳源来获取能力,而CO2等在污水中往往为过量的“废品”,这样大大节省了开支;第二,自养反硝化细菌产生的污泥极少,可以理解为它只“工作”不“生活”。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优势在于,其生活在不断充氧的池塘环境中同样可以进行脱氮作用,这一特点大大解决了池塘水质处理上的一个瓶颈。
2.4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是现在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微生态制剂菌株。常用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光合细菌一般属于红螺菌科。
在不同的条件下,光合细菌具有脱氮、固氮、固碳、硫化物、氧化物等多种功能,氮化物、碳化物等在光合作用中为光合细菌提供能源和氢离子。与此同时降解和清除水体中的过量有机物和多种有害物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环境的效果。除此之外,光合细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用光合细菌作为饵料的添加剂在防范治疗鱼病、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鱼类孵化率等各个方面均有着良好的表现。
付保荣[22]等设置了光合细菌对鲤鱼池塘的处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光合细菌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化物,增加溶氧量,稳定pH值,而且还能控制藻类的比例,抑制弧菌属、气单胞菌属等致病菌的生长。罗勇胜[23]等人则设置了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协同实验,结果表明两菌均有协同性,混合菌降解COD的能力比单一菌高出将近20%,光合细菌又将成为复合微生态制剂中一剂良药。
3 微生态制剂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3.1 存在问题
现在,微生态制剂领域最为显著也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确定的可用做制剂制作的菌株种类很少,现有的菌种很多也是由国外引进进而反复扩增的,需要大量地开发新菌种。
微生态制剂为活菌制剂,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保存和使用期间发挥作用的时间。现在所采用的方式大都为真空包装保存或者是低温保存,但是当面临大批量的产品长时间保存的状况时,现有的保存方式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微生态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大都有作用时间短的问题。寻找探索一种既能保存菌株活性又不影响菌株特性发挥的高效材料是现在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微生态制剂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高温、强酸强碱、抗生素等。抗生素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部分生产者和大多的使用者同时使用了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或者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间替使用了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
针对于复合微生态制剂来说,主要的问题是:所应用菌株之间的作用机理不够明确,混合制剂中菌株的最佳配比无法确定,混合菌株的共有环境不能够很好地完善。
除菌剂本身存在问题外,社会监管同样存在问题,现在监管部门并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统一的质量标准。
3.2 发展趋势
根据现在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预计了未来几十年内微生态制剂的发展方向及用到的技术。
3.2.1 新菌株 从自然环境中或者利用其他的方法得到能够适用于微生态制剂的未开发的菌株。
3.2.2 专一制剂 对某一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研制出针对性的制剂,使得作用效果更加专一,更加有效。
3.2.3 工程菌制剂 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有效地改造现有菌株,或者结合现有菌株的高效特性,使菌株更好地发挥有益作用。构建易保存、稳定性强的优良菌株。
nlc202309040407
3.2.4 高效复合微生态制剂 单一菌株的效果往往是不具有综合性的,将多种功能的菌株进行混合培养,找到具有最佳配比关系的复合制剂将具有更加广阔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Lilley D M,Stillwell R H.Probiotics growth promoting factors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s[J].Science,1965,147:747-748
[2] 刘秀梅,聂俊华,王庆仁.多种微生物复合的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4):80-83
[3] Parker R B.Probiotics,the other half of the antibiotics story[J].Animal Nutrition Health,1974,29:4-8
[4] 杨静利,张莉.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53-56
[5] Kozasa M.Toyocerin (Bacillus toyoi) as growth promotor for animal feeding[J].Microbiological Alimentary Nutrition,1986,4:121-135
[6] Fuller R.Probiotics in man and animals,a review[J].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1989,66:365-378
[7] Tannock G W.Modification of the normal microbiota by diet,stress,antimicrobial agent and probiotics [M].New York: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1997,45-56
[8] Moriarty D J W.Control of luminous Vibriospecies in penaeid aquaculture ponds[J].Aquaculture,1998,164:351-358
【防治现状及前景】推荐阅读:
滑坡的成因及防治现状05-16
中国现状及防治措施10-13
现状:防治对策06-19
中国糖尿病防治现状07-11
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09-11
现状及前景07-04
现状及发展前景09-05
美容行业现状及前景05-20
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06-20
房地产业现状及前景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