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时期

2024-08-26

采收时期(共7篇)

采收时期 篇1

克鲁兹王莲 (Victoria cruziana) (下文简称王莲) 原产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1], 是营造夏日特色植物景观的水生种类之一。王莲多年生, 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作一年生栽培[2], 因此其保种工作尤为重要。2007 年南京中山植物园在前湖 (南京中山植物园园区内的自然湖泊) 浅水水域建成王莲特色水生专类园。基于王莲专类园区对景观效果的更高要求以及湖泊套袋保种工作存在的一定操作难度, 我们在之前的工作基础[3]上进一步改良了湖泊定植克鲁兹王莲的种子采收方法, 同时摸索出了采后种子成熟时期的鉴别方法, 与大家共同探讨。

1王莲的果实套袋

王莲的浆果成熟后自然开裂, 并在水中散发出数量不等的包裹着膜状假种皮的种子。套袋处理即指将花后萼片闭合后2~3 天之内的花朵[3]或发育中的果实套入尼龙收口种子袋 (规格为25cm×30cm或30cm×30cm) 中, 并用尼龙绳牵引、固定至种植槽边缘的竹竿上, 以备收集果实开裂后散发出的种子。

2湖泊定植王莲的种子采收

湖泊定植王莲和人造景观池定植王莲在套袋和种子采收处理等方面有所差异。通常人造景观池内地势平坦、水位较浅, 穿防水衣即可下水操作, 较为安全便捷, 可作为王莲重点保种池使用, 详细记录定植王莲的物候信息, 并在花后逐一标号套袋、及时采收。湖泊定植王莲的水环境较为复杂, 通常因水位较高无法穿防水衣下水操作。以南京中山植物园王莲专类园为例, 该专类园建于自然湖泊———前湖中, 王莲定植区水深2.5~3.5m, 其日常养护以及套袋、采收工作均需要使用竹伐或小船进行多人协助作业, 花后逐一标号套袋工作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配合。此外, 7~8 月间正值王莲盛花期, 在此期间进行花后套袋对专类园景观也有一定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我们在王莲常规套袋采种方法[3]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结合王莲的催芽、育苗工作, 主要操作如下: (1) 在气候正常的年份中, 于2 月下旬进行王莲的种子催芽、育苗, 并在6 月中旬于专类园区定植王莲小苗。 (2) 定植后的王莲通常于7 月上旬~中旬进入初花期, 7 月中下旬~8 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我们于8 月中下旬进行第1 批果实套袋, 并在袋内放置相关信息记录标签。依据气候条件、植株状态等因素的差异, 王莲的果实在花后1~3 个月内成熟并散种[3]。首批套袋的果实尤其是初花期产生的结实在此间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发育较为迅速, 需要密切关注以备提前套袋。8 月中下旬, 王莲持续抽叶开花, 随着生长温度 (水温、气温) 的下降, 果实发育速度往往不及前者, 可于9 月中下旬进行第2 批果实套袋。9 月中下旬之后温度持续下降, 王莲的叶片以及花蕾抽生频率较7~8 月间明显放缓, 果实内种子往往因低温而发育迟缓、不易成熟。因此, 9 月中下旬之后的花后结实通常不予套袋保种。 (3) 11 月上中旬王莲植株处于生长末期, 湖区集中采种。

在2009~2014 年间开展的前湖专类园区定植王莲的采种工作中, 我们采用以上果期分批套袋、集中采收的方法, 通过2 批次套袋和1 次集中采收的协同作业, 可完成专类园区20 余株王莲的果实套袋及种子采收工作。此外, 需要关注的是受气候条件以及王莲植株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 每个年份王莲套袋、采收的时间有所差异, 可在密切关注果实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灵活调节套袋及采收的具体时间。

3湖泊采收种子的初步鉴别及清理

在种子的采后清理工作中, 我们观察到湖泊区集中采收上来的种子袋内残留物有所差异。结合种子袋内的相关物候记录信息, 我们探索出了通过对种子袋内果实组织残留物以及种子膜状假种皮的形态鉴别而初步判断种子成熟时期的方法, 具体如下:

(1) 部分种子袋内残留物较少, 仅残留部分皮刺和种子, 果实组织以及种子膜状假种皮均已充分水解, 种子呈深黄褐色, 颗粒均匀, 袋内洁净无异味。结合物候观察, 此类种子通常为7~8 月高温期间开花结实产生, 通常只产生于第1 批套袋果实中。我们称此类采收后已充分水解的种子为早期成熟种子。

(2) 部分种子袋内的果实成熟后已与花梗分离, 果皮已水解或有部分残留, 除皮刺残留之外, 种子袋内未完全水解的柱头杯部分残留物较多, 种子膜状假种皮未完全水解, 不同种子袋内可见不同水解程度的假种皮。此类种子呈黄褐色, 颗粒均匀, 为浆果成熟后自然散发出的成熟种子, 因散种时间的不同而水解程度有所差异。它们在首批套袋的种子袋中较为常见, 也存在于部分第2 批套袋的种子袋内。我们称此类果实成熟后散发出的膜状假种皮未完全水解的种子为中期成熟种子。

(3) 部分种子袋内花梗与果实仍相连, 王莲果实已成熟, 果皮不同程度开裂, 果实内组织结构较为清晰可辨, 种子多集中于果实中, 未完全散发。种子的假种皮呈现乳白色。种子色泽黄绿色至黄褐色, 颗粒均匀。此类果实通常新近成熟开裂, 果实组织以及假种皮均处于水解初期, 我们称此类种子为晚期成熟种子。

(4) 此外, 至采收时第2 批套袋的种子袋内仍有部分果实在发育中。针对此类果实, 我们建议密切观察、适时采收或不予采收。

在采后王莲种子的清理方面, 早期成熟的种子去除残留皮刺、柱头杯残片后冲洗多次即可, 易于清理;中晚期成熟的种子, 则需要逐一剥去种子外包裹的膜状假种皮, 较为花费人工。相关科学研究[2,4]表明不同成熟时期以及成熟度的种子其种子萌发率有所差异, 故将清理干净的种子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成熟时期分类保存并附相关记录信息以备用。3 种种子和种子袋内果实残留物的形貌如图1 所示。

总之, 湖泊定植王莲果期分批套袋、集中采收的种子采收方法集约便捷、可操作性强, 可集中采收大量种子;也可避免7~8 月间花繁叶茂的王莲最佳景观受到套袋的影响。同时, 通过对种子袋内果实组织和假种皮水解程度的鉴别可以初步判断种子的成熟时期。

参考文献

[1]吴应祥.王莲的引种栽培[C].植物引种驯化文集, 1965

[2]钱大复.克鲁兹王莲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C].南京中山植物园集刊, 1989

[3]窦剑, 赵春霈, 曹仁洪.克鲁兹王莲种子采收与保存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07 (09) :40~41.

[4]钟文勇, 陈建丽.王莲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的研究[J].种子, 2006 (12) :38-40.

采收时期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薰衣草鲜花均采自于第四师农科所薰衣草资源圃;试验所用器材有气相色谱,agi-lent7820A,chemsstaion化学工作站,FID检测器,色谱柱Hp非极性柱(30 m×0.25 mm×0.25μm),数据库为自建薰衣草数据库。可控式调温水蒸气蒸馏设备由实验室组装;电子天平,移液器,transferpette2-20、10-100、20-200;台式密度计,kem Da-100型。

1.2 方法

1.2.1试验设计

在种植资源圃(新疆兵团第四师农科所薰衣草种质资源圃)采取新薰一号、H-701和XDT-05(3个薰衣草品种)的标准株,于花蕾盛期、开花初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结实期(现蕾盛期以现蕾80%开始计,开花初期指花朵开放10%~30%,开花盛期指花朵开放50%~70%,开花末期80%以上,以下类同)分别采取样株10株,采收鲜花,设置3次重复,称重,提油。计算出新薰一号、H-701和XDT-05各个(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出油率、密度、产量,取平均值,鲜花产量、出油量(mL)均取10次株平均值。出油率(%)=出油量×密度÷300×100。精油产量为精油的理论产量(kg)=公顷株数(16 500株)×单株鲜花重(g)×出油率÷1 000。

1.2.2精油的提取

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从花穗下部10cm的地方剪取整株薰衣草鲜花,称重后再用剪刀剪碎,称取300g置于5 000mL烧瓶中,加入2L的蒸馏水,外接冷凝管,冷凝管接油水分离器。初始温度180℃,加热5min,后调至120℃加热30min,再调至150℃蒸馏10min后停止蒸馏。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精油,再用移液器小心的吸取精油至微型量筒,读取读数后,采用台式密度计进行密度测定。精油的主要成分含量采用面积归一法百分比计算。

1.2.3色谱条件

GC7820A:汽化室温度250℃,检测室温度270℃,载气氮气(99.99%),载气流速1mL·min-1,分流比50∶1,非极性柱,进样量1μL。升温程序:60℃保持15 min,以3℃·min-1升至120℃,保持15 min,再以15℃·min-1升至220℃,保持5 min,再以15℃·min-1升至250℃,停留5min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 中可以看出,新薰一号、H-701 和XDT-05各时期的精油产量都有差异,都是现蕾期精油产量最低,随着开花逐渐茂盛,精油产量逐渐增高,达到结实期精油产量为最高,而且这3个品种的结实期和花蕾期的精油产量均有差异。

以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精油色谱图来表明3个品种在这5个生长阶段,成分是有所变化的(见图1)。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出新薰一号薰衣草各个时期的精油成分差距比较大,盛花期可检测出121个成分,而最少的初花期只检测出8个成分,精油的组分差别也较大,薰衣草在各个时期的精油成分的不同,差异极其显著。检测出H-701薰衣草各个时期的精油成分差距比较大,从花蕾盛期到结实期,各组分差异变化大,检测的组分最少的为初花期,只有11种组分,而盛花期的组分高达110种。检测出XDY-05薰衣草各个时期的精油成分差距比较大,从花蕾盛期到结实期,各组分差异变化大,检测的组分最少的为蕾期,只有13种组分,而盛花期的组分高达115种。

按市场需求和国家标准,针对新薰一号、H-701和XDT-05这3 个品种不同的采收时期,薰衣草的精油产量和品质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薰衣草收割期的延迟,精油产量成递增趋势,结实期达到最大产量。芳樟醇随着花朵开放,先增大后随着花朵的依次开放而降低;乙酸芳樟酯从蕾期开始,持续走高,随着结实而降低,乙酸薰衣草酯成抛物线型,中间值最大。从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考虑,薰衣草的最佳采收期应该是在开花盛期-开花末期,即开花50%~80%的收割最佳,以开花盛期的精油品质最佳。

3 结论

从精油的产量和精油的成分组配综合因素考虑,薰衣草应该在开花盛期-收割开花末期,即开花50%~80%的收割最佳,以开花盛期的精油品质最佳。

新薰一号,精油产量最低,但是精油品质极佳,尤其比较高的乙酸薰衣草酯含量及其受市场欢迎。当前市场越来越细化,对于精油品质的要求,已经大于了产量因素,伊犁地区可以大力推广此品种;H-701的精油成分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都比较高,配比也较为合理,唯一的缺点是乙酸薰衣草酯的含量明显偏低,不符合主流市场的定位,但是较高的酯含量(全酯)含量,可以作为酯加工型品种推广;XDT-05的精油在3个品种中,产量最高,但是精油品质的组配不是很合理,醇高而酯低,酯含量已经快达到临界点,可以作为特定的加工型品种,也可满足洗护等低端市场。

摘要:为探寻新疆伊犁地区薰衣草主栽品种的最佳采收时期,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在薰衣草的5个关键生育时期对伊犁地区3个主栽品种进行了精油提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量分析,从薰衣草精油的产量和品质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开花盛期的精油品质最佳,新薰一号精油产量最低,但品质极佳,H-701可以作为酯加工型品种推广,而XDT-05可作为特定的加工型品种。

果实采收技术 篇3

果实采收时期与产量和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对果实的贮藏性有很大的影响。果实的采收期取决于果实的成熟度与果实采收后的用途, 若过早采收, 不仅果实的大小、重量达不到最大程度, 而且果实内部营养成分达不到要求, 色、香、味均欠佳, 达不到本品种固有的优良性状和品质。采收过迟, 果实已经完全成熟, 接近衰老阶段, 失去其商品价值。

1. 果实成熟度的划分

(1) 可采成熟度。该时期果实基本成熟, 达到本品种的要求, 但是不完全适于食用, 需经过一定时期的贮藏, 完成其后熟过程, 此时采收的果实适于长途运输和贮藏。

(2) 食用成熟度。果实此时充分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外形色泽、风味, 在营养上达到最高峰, 质地好、风味浓, 此时采收的果实适于食用和就地销售加工, 但不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贮藏。

(3) 生理成熟度。此时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阶段。种子充分成熟、果肉变软, 失去食用价值。采集种子或以种子供食用的板栗、核桃等干果, 需在生理成熟时采收。

2. 确定成熟度的方法

(1) 呼吸强度。果实在生长过程中, 随着成熟的接近, 呼吸强度逐渐降低, 而到成熟时有显著增高, 以后逐渐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到达呼吸高峰时, 果实完全成熟。

(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实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有淀粉、糖分、酸、总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等。生产上常用可溶性固形物的高低来判定成熟度。果实接近成熟时, 淀粉转化成糖, 淀粉含量逐渐降低, 含糖量逐渐提高。可测量果实的含糖量, 当达到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含糖量时说明果实已经成熟。另外, 糖酸比也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 苹果的糖酸比为30∶1时采收的风味最佳。

(3) 果实颜色的变化。许多品种在成熟时都显示出他们固有的果皮颜色, 接近成熟时, 叶绿素逐渐分解, 逐渐呈现出果实的底色。例如, 柿子表现为橘红色, 红星苹果表现为红色或深红色, 红枣果实表现红色。

(4) 果实的硬度。果实的硬度是指果肉抗压力的强度, 随着果实成熟, 果实当中的原果胶逐渐分解为果胶或果胶酸, 果肉变软, 硬度降低。可用手持硬度计来测量果实硬度, 当达到本品种固有的硬度时, 说明果实已经成熟。

(5) 果实的生长期。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 栽培在同一地区的果树, 果实从生长到成熟, 都有各自生长的天数, 因此, 也可根据天数确定成熟度和采收时间。

(6) 果梗脱离的难易程度。苹果、梨等的果实在果实成熟时果柄与果枝间产生离层, 一经震动即可脱落, 此类果实即以离层的形成为品质最好的成熟度, 如不及时采收会造成大量的落果。

二、果实的采收方法

果实采收时应该按照从树冠由下到上、由外到里的顺序。

苹果、梨等果实采收时, 用手掌托着果实, 拇指和食指捏着果梗, 手掌轻轻一抬或旋转, 果柄与果台之间自然分离。采果时要轻摘轻放, 以免碰伤造成损失。采摘时不要把果柄摘掉, 无果柄的果实不仅等级下降, 而且容易感染病害。

桃、杏等成熟后果肉特别柔软, 容易造成指痕, 最好用工具采摘;如用手摘果时, 先剪齐指甲, 或戴手套, 并小心用手掌托住果实, 左右摇动使其脱落。

葡萄等浆果采收时, 用左手托住果穗, 右手用剪刀剪断果柄, 将果穗均匀的平放到采果筐中。采用的果筐要求轻便牢固, 内衬软布或软草, 防止果实碰伤。

枣的采收一般用震落法, 用竹竿轻轻敲打果枝使果实震落, 然后把落果拾起。采摘前应在树下铺设草帘子或凉席, 防止碰伤。板栗、核桃采收时也可采用震落法。柿子采收时用手摘或用采果器。

果实采收时要避免一切人为地机械损伤, 防止微生物感染。机械损伤是引起果实霉烂的主要原因。另外, 机械伤害还能引起果实呼吸强度的提高, 加速其衰老过程, 因此, 在采收时一定要注意轻摘、轻放、轻搬, 防止人为伤害。

有些品种花期不一致, 同一株树上的果实成熟早晚不一致, 分期采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并增加产量。因此, 应该避免一扫光的采收方法。

三、适宜采收的外部条件

甘蔗采收储藏 篇4

甘蔗在收获时必须“三注意”,才能提高产量,有利于来年宿根蔗高产。

1.1注意适时收获

前季甘蔗的收获期对宿根蔗影响很大。过早收获,低温干旱期长,不利于蔗芽萌动,蔗头容易失去生理机能,甚至旱死;过迟收获,缩短了宿根蔗的生长期,影响宿根蔗的产量。据广东中南部蔗区的经验,在太寒过后,立春、雨水期间收获,最适宜于留宿根。因这时的气温已开始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加,温度、水分已基本达到萌芽的要求,有利于宿根的发株。其次,留宿根的蔗田,无论何时收获,要选择晴天进行,切忌雨天收获,以免蔗头受到细菌的侵染而腐烂,损害蔗芽,降低发株率。

1.2注意甘蔗质量

甘蔗收获质量的好坏,对宿根蔗的生长影响很大。斩蔗应选用锋利的工具。斩蔗要快捷,使砍切口平整,蔗头不破裂。并实行小锄低砍,适当入土,以保持蔗头7~10cm长为宜。若留头过高,高位芽易萌发而影响基部芽(过底笋)的萌发,造成发株弱。在立春前砍收的留宿根蔗田,要留秋冬笋以养蔗头,但到春暖后应斩去,使宿根蔗发株整齐,在立春后砍收的留宿根蔗田,应采用“一扫光”斩掉秋冬笋,做到回头看不见青。3月后砍收的,应小心保留粗壮的春笋。

1.3注意及时清园

留宿根的蔗田,在斩收后要及时清园,防止蔗叶长期覆盖蔗头, 以免蔗头被沤坏发酸,影响发株。 清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蔗叶留在田中,一种是把蔗叶全面清出田外。清出田外的蔗叶,可放在地边堆积堆肥,待腐烂后作肥料回田;把蔗叶留在田中的,可把蔗叶隔行堆放于畦沟中,直接回田作肥,或把蔗叶全面摊开,晒干后放火烧毁。清园方法以把叶作肥料回田为最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宿根蔗产量。

2甘蔗储藏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2.1地面贮藏法

在蔗田及附近,选择避风处,耙松表土,浇湿地表,将甘蔗堆放成2m左右高的堆,上面铺盖鲜蔗叶,蔗叶上再加一层泥土。此法可贮藏约一个月。

2.2沟藏法

此法适合无霜冻地区或无霜冻时期贮藏甘蔗,利用蔗田地沟,将甘蔗扎捆,放入地沟中,成小堆, 每堆间距半米,蔗堆四周填湿土, 上面再盖土,贮藏期需防止甘蔗堆内积水。

2.3窖藏法

适宜于霜冻地区储藏甘蔗,选择不积水处,挖深30~60cm,宽为蔗茎长的窖,(多雨地区窖内外需开挖排水沟),10根蔗为一捆, 横叠高5~7层,蔗头朝一向或头根交叉均可,每窖不超过5000kg。窖底部、四周及上部都垫鲜蔗叶, 浇冷水二次,以保持窖内湿润。 气温降至10%以下时,盖泥封窖, 贮藏期温度控制在4~9℃,湿度约80%~90%。窖藏法可保藏数月甚至越冬。

牧草种子采收贮藏技巧 篇5

种子的外壳 (或外表) 颜色变深, 呈干褐色, 籽粒饱满、坚韧、有光泽, 即为成熟的种子, 可选择晴天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早, 种子瘦小, 发芽率低;采收过晚, 种子养分消耗较多, 种子容易脱落, 下雨天还容易在穗上发芽, 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2 分批采收

有些牧草的种子, 如串叶松香草、籽粒苋等, 穗大且多, 通常边成熟边现花, 采收应以腊熟为准, 先采下部成熟的种穗, 保留上部的现蕾花穗。采收时应用剪刀剪, 不可用手拽或折, 以免损伤上部和相邻的嫩花枝、花蕾及茎叶。

3 采后处理

采收后的种子或块茎, 要及时去壳、去根后干燥。块茎需置阴凉处保存, 不可受潮、受冻、浸水。

4 储藏

酥梨的采收与储藏 篇6

采收是否适期, 不仅对当年产量、品质及耐贮性影响很大, 而且对树体贮备养分、花芽进一步分化及下年开花、坐果、幼果发育等, 都有深刻影响。采收过早会明显降低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 减少产值;采收过晚, 虽产量、品质有增, 一旦进入呼吸高峰期 (跃变期) , 耐贮性直线下降, 易诱发多种贮藏生理病害。

(一) 适时采收的客观依据

1. 依品种特性

依据该品种开花到成熟所需天数, 如酥梨从开花到成熟需135~170天, 依此推算适宜的鲜果或贮藏采收日期。

2. 依成熟度

此方法在生产上普遍采用。通常依据果皮颜色、果肉风味和种子颜色等来判断成熟度。当果实的果皮颜色渐淡, 成为绿黄色;果面出现蜡质层、有光亮, 用手摸有黏腻感;种子变为褐色;果肉出现固有脆硬度和糖度、芳香味, 果柄与果台将分离时, 即为成熟特征。可用硬度计测果肉硬度;用折光仪测糖度;有条件的也可以测果实呼吸强度变化, 当呼吸强度由低开始升高时, 说明呼吸跃变期即将到来, 应进行采收。

3. 依用途去向

一是供外运的, 宜提早采收;二是作鲜果就地销售的, 要在接近充分成熟时采收;三是需长期贮藏的, 在适度成熟时 (呼吸跃变期到来之前) 采收;四是用作造梨酒、梨干的, 要求糖度高, 应在充分成熟时采收;五是制罐头的, 可在接近成熟时采收, 以保证适宜的硬度和固有的风味。

4. 依天气变化

临近采收期, 要严密注视天气变化和大风警报。若预报有六级以上大风警报, 应提前采收。尤其对接近成熟的, 风口风头处的树, 更应突击采收到家。

酥梨的采收期在黄河故道区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鲜果采收后直供市场的, 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进行产地贮藏保鲜的可在9月20日前后, 贮藏采收期还以土质不同而异, 据试验, 碱地梨园果实贮藏采收期, 应在9月20日左右, 两合土地梨园果实贮藏采收期应在9月15日前后, 沙质土壤梨园果实贮藏采收期应在9月10日左右。应该特别注意:采前半个月不得灌大水, 雨天不得采收。

(二) 严守采收规程

梨果果实含水量较大, 而且皮薄、质脆, 所以采收时要特别注意轻拿轻放, 避免碰伤、刺伤和刻伤。采果人员要剪短指甲, 最好配带手套, 采收时先用手掌托住果实, 轻轻一扭即可采下, 采果时动作要轻, 采下后要轻轻放于采果篮或袋内。要保持果实梗完整, 并尽量保护果实。采果工具主要有采果篮 (袋) , 采果梯和包装箱篓等, 采果篮 (袋) 要求内部光滑而柔软。果篓内要垫有莆包或包装纸。

采果时, 应先下后上, 先内后外, 采双果或多果时, 应双手同时采摘, 防止果实脱落。上下树或搬动采果梯时要注意, 不要碰伤果实和枝条。严禁晃树扔摞果实。

二、酥梨的储藏

贮藏、存放环境要求阴凉、通风、清洁、卫生, 严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害物质和病虫害污染。不得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保鲜剂。中长期贮藏保鲜的果实, 在恒温库中进行贮藏。出售时应基本保持梨果实原有的色、香、味。

在贮存鲜梨的库房中, 严禁与其他有毒、有异味、发霉、散热及易于传播病虫的物品混合存放。

田七栽培采收与加工 篇7

1 百色地区进行田七栽培的有利条件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 是中国与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区。它的田七栽培历史非常悠久, 这与其有利的自然地理以及社会等条件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1.1 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

百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水、热量等条件非常的充足, 冬季气温比较高;百色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区, 山区面积占到全区面积的95%以上, 海拔较高, 因此夏季气温相比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要低很多;百色地区的森林资源非常的丰富, 森林覆盖面积占到总面积的63.9%。

田七是喜温暖、潮湿、阴凉, 怕严寒、高温、积水的植物, 因此百色地区的自然、地理等条件非常适合于田七的生长与栽培。

1.2 有利的社会条件

百色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的前沿城市, 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非常的便利, 对于田七的种植、生产与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 百色地区的田七栽培技术

百色地区种植的田七有产量高、质量优的特点, 这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栽培技术。百色地区的田七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播种、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

2.1 选地、整地

在进行田七栽培的过程中, 一般选择一些地势比较高、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以及背风向阳的山地地区, 且进行田七栽培的山地的坡度一般在10°左右比较适宜。

在进行田七栽培之前, 需要将所选的土地休闲半年以上, 并对其进行多次的翻耕, 翻耕的土壤深度为20cm左右。在第1次翻耕的时候需要在整个地表撒1层石灰粉, 一般撒120kg/667m2即可, 用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在最后1次翻耕的过程中, 需要对所选的土地施加一定的基肥, 一般施有机肥2000~300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 并将这些基肥与土壤一起整细整平。之后, 再将整块地进行做垄, 一般垄的宽度为1m、高度为30cm、垄距为1m, 且垄的表面多整为圆拱形。

2.2 选种、播种

在每年的10~11月, 从已经生长了3~4a的田七植株上选取一些体型饱满、成熟变红的果实作为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 一般先将果实的表皮进行去除并清洗干净, 再将种子进行晾干, 之后再使用65%代森锌400倍液对种子进行浸泡用以消毒。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田七的种子抗干燥能力非常弱, 因此需要做到种子的即摘即种。

在播种的过程中, 一般采用点播的形式, 主要是在垄面上开一个很浅小口, 再将种子放入小口内, 之后再用细土对种子进行覆盖, 并且在垄面均匀的撒1层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混合肥料;植株之间的距离为5cm×5cm, 需要种子数量大概为10kg/667m2左右。待所有种子都已经播种完毕之后, 一般在垄面上铺上1层稻草或者覆盖1层地膜, 用以保持土壤的湿润以及抑制杂草的生长, 从而起到增加田七产量的效果。

2.3 苗期管理

在进行田七栽培的过程中, 对于其幼苗的管理主要体现为:在天气比较干旱的时候需要经常对幼苗进行浇水、在雨天需要做好田间积水的排除以及定期对田间的杂草进行去除工作。另外, 在田七幼苗管理过程中, 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追肥, 第1次是在3月幼苗出齐之后进行, 之后在5月和7月再分别进行1次, 其所追加的肥料一般是以磷肥、钾肥为主。

2.4 移栽定植

田七在经过1a的育苗期之后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其移栽一般选择在12月~第2a的1月这段时间进行, 并做好起苗、选苗以及移栽工作。

在起苗的过程中, 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以保证田七幼苗的根部和芽孢不会受到损害;在选苗的过程中, 去除那些弱苗、病苗以及根部和芽孢有损的幼苗。在移栽的过程中, 则需要做好分级栽培的工作, 一般根据苗根的大小与重量将其分为3级栽培:

1级栽培的标准为1000棵幼苗的重量达2kg以上, 其移栽的行距为18×18cm;

2级栽培的标准为1000棵幼苗的重量在1.5~2kg之间, 其移栽的行距为18×15cm;

3级栽培的标准为1000棵幼苗的重量在1.5kg以下, 其移栽的行距为15×15cm。

另外, 在进行田七幼苗移栽的过程中, 还需要对幼苗的根部进行消毒, 一般使用65%代森锌400倍液浸泡幼苗根部, 待其晾干之后再进行栽种。

2.5 田间管理

由于田七是喜阴凉、潮湿, 忌酷热、积水的植物, 同时它还是非常脆弱的植物, 因此在其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浇水、排水、遮阴、除草以及追肥等工作。

2.5.1 浇水

田七是喜潮湿的植物, 因此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季节需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浇水, 以保证土壤的湿润。但是, 在浇水的过程中, 一般采用喷洒的形式以保证幼苗植株的直立生长。

2.5.2 排水

田间积水对于田七的生长有很大的损害, 因此在雨季需要及时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 以防止出现烂根等现象。

2.5.3 遮阴

田七是喜阴凉的植物, 因此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需要给田七搭建遮荫棚, 主要采用竹竿、杂草等作为搭建的原料, 并且保证其透光度保持在35%左右即可。另外, 遮阴棚的透光度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田七在出苗期和开花结子期的透光度相比于其它阶段要高出很多。

2.5.4 除草

在进行田七栽培的过程中, 需要定期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 以保证所有的养分完全供应幼苗的生长。

2.5.5 施肥

根据田七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需肥特点, 选择不同的肥料配方, 根据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田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追肥。在对田七进行追肥的过程中主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在田七的幼苗期主要以施加草木灰为主, 按200kg/667m2的量进行施加, 且每隔半个月追加1次, 一般坚持3~4次即可;5~6月对田七追加1次混合肥料, 施加有机肥300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8月对田七可以再追加1次有机肥, 施有机肥1000kg/667m2;10月可以再进行1次有机肥的追加, 施有机肥2000kg/667m2。经过“少量多次”的追肥, 促进了田七的快速生长。

2.6 防治病虫害

田七在生长的过程中, 其主要病虫害包括立枯病和蚜虫害。立枯病多发生于雨季和干旱季节, 其预防主要使用70%的克露500倍液进行喷洒, 治疗主要使用6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喷洒;蚜虫是田七最主要的虫害, 其防治主要使用15%的灭蚜灵1500倍液进行喷杀。

3 百色地区田七的采收

田七移栽后2a就可以采收, 采挖时间应在10月后至萌芽前, 但在田七抽苔前收获的春七质量最好。田七的采收还要尤其注意其根部的保护。田七的采挖, 可以用自制竹木或小棍撬挖, 并且朝1个方向, 按顺序采挖。采挖时, 防止根部破坏, 以保证田七的完好无损。另外, 一般生长达3a以上的田七即可进行采收, 其采收主要分为3个时期:12月~第2年的1月;7~8月;10月。其中10月待果实成熟之后采收的田七质量上比较差, 因此最好是在7~8月开花季节进行采收, 以保证其品质的优良。

4 百色地区田七的加工

田七在采收之后, 需要将其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泥土;对其进行修理, 主要是将其芦头、根须等进行修剪, 只剩下根块;将其进行暴晒, 使其变干;再将其放入木箱中进行转动摩擦, 以实现其表皮的光亮, 从而成为商品进行出售。将剪下的芦头、支根、须根分别晒干, 商品称剪品、筋条和田七根, 可将其分别烤干, 火烤烘的具体方法:在室内建造烘烤架, 烘烤架2侧面用砖砌至60cm时, 横架上4~5条直径5cm粗木条, 作第1层横架, 往上每砌砖30cm便架设1层横担, 一般设3层, 烘烤时, 把块根由大到小依次放于1、2、3层摊上, 在烤架底层每隔7O~100cm出生一火堆, 以35~40℃的温度为宜, 并按加工法的第3、4道工序边烘, 边搓, 直到进入抛光工序。剪下的茎叶、根茎、侧根和须根, 摊开在阳光下晒干至足干或用火烘干即加工成商品中的三七叶、剪口、筋条和绒根等不同质量的不同规格的三七产品。

5 总结

百色地区的田七栽培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山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百色地区在田七的栽培种植上需要注意选地整地、选种播种、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在采收和加工方面, 要注意采收的季节与最佳时期, 加工时注意火烘技巧以及制成品方式等。百色田七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本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摘要:田七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 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且非常适合于人工栽培。文中就广西百色地区的田七栽培、采收与加工进行了探讨, 其中主要就其栽培技术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为今后其它地区的田七栽培、采收与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田七,栽培,采收,加工

参考文献

[1]周正侦.那坡县田七栽培与管理技术探讨[J].吉林农业, 2014 (03) :71-72.

上一篇:粒子滤波下一篇:财会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