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2024-12-05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精选8篇)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篇1

近年来,诸如高校教学质量下降、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声越来越强。诚然,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教师是其中不可回避的核心因素。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社会都不得不面对“具有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大学的好老师”这样的问题。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于传统评价高校教师绩效之外的新视角。本研究以大学生评价为视角,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与特点,借以回答“大学生眼中的好老师”这一问题。

一、研究回顾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s,OCB)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Dem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1983年首次创造性提出的概念,是指那些有益于组织、但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员工的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Dipaola&Tschannen(2001)首先借鉴Organ提出的组织公民行为概念来研究学校中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SOCB),并在后续研究中将其表述为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TOCB),即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所表现的一种超越角色外的自愿帮助学生或同事的行为[1]。为了测量学校组织公民行为,Dipaola(2001)编制了由15个题组成的量表(后修正为12个题),通过因子分析发现15个题均负载在一个因子上,得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的单维结构。Somech对以色列文化背景下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多次研究。Somech,Dranch-Zahavy(2000)使用自编的由23个题组成的量表,从学生、团队和学校三个构面探讨了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并得到了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满意度、自我和集体效能感正相关的结论[2]。Somech,Dranch-Zahavy(2004)在研究组织学习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时,借鉴Williams&Anderson(1991)的组织公民行为两维量表进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3]。Somech,Rauter(2007)借鉴Podsakoff(1990)提出的组织公民行为五维结构量表,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研究[4]。Oliver Chris(2003)认为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分为三维结构[5],分别是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这与Somech(2000)所得结论一致。Feather,Rauter(2004)借鉴Wittig-Berman&Lang(1990)编制的包含10个题目的量表,对澳大利亚154名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研究[6]。Nguni,Sleegers和Denessen(2006)借鉴Smith(1983)的量表,以700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校长的变革型领导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而在这之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7]。Rego(2007)研究表明,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分为四维结构,分别是主动参与、实践导向、责任意识、礼貌周到[8]。我国学者对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既有理论性的,也有实证性的,并分别得出了从两维到九维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见表1)。

通过以上研究回顾不难发现,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百家争鸣,但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在进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要结合中国大陆文化背景分析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樊景立的研究表明,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有很大异同,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具体分析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其次,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相比于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我国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不同层次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胜任力要求也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点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表现尤甚,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加以特殊的关注。第三,立足不同视角和方法展开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目前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多直接脱胎于企业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这种研究范式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探讨。此外,在研究评价的视角上,目前涉及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评价主体多为教师自评,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我美化和印象管理的问题,使其准确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所以在涉及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特别是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时,能否引入其受众———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来进行研究,值得探索。

注:表格由本研究整理归纳,EFA代表探索性因素分析,CFA代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构思

本研究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在校大学生眼中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搜集上来的条目进行分析,设计出封闭式调查问卷。再次,用封闭式的问卷进行施测,对回收上来的数据用SPSS17.0和AMOS18.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得出并验证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最后,对比已有研究,分析得出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特点。

(二)开放式调查

开放式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指导语,介绍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概念,并给出了两个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范例供参考,并提示研究对象为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不包括学校纯行政岗位的教师。其次是问卷的主体,要求被试根据其对教师行为的观察,用完整的语句描述体现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最后是背景信息,包括被试的性别、院校、年龄和专业。对14所在京高校50名大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调查,其中有效回复47人,共收集描述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327条。

研究先将收集上来的条目进行初次的筛选和合并。对最初获得的327条关键行为事件,本研究采取了如下处理方法:将327条关键行为事件平均分给4名本科学生,先让其根据两个标准进行筛选:一是语言表达准确,含义清晰;二是所列举项目属于教师行为范畴之中。将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关键行为事件删除。随后4名学生将筛选后的关键行为事件中具有相同的含义的条目进行合并,记录下每条合并后关键行为事件包含原有事件的个数。最后,将4个人所筛选出的条目进行汇总,再次剔除重复条目,最终得到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表现条目160条。

这160条关键行为事件可能因为被试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有错误判断,因此必须将不符合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行为事件剔除出去。这一研究步骤采用了多重一致性判断的方法,由参与本研究的4名本科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要根据本研究对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对160条关键行为事件逐条进行筛选,判断其是否为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并在小组内发表看法。若某一条目被4名同学同时认为符合要求,那么该条目将被保留。若某一条目被4名同学同时认为不符合要求,则该条目被删除。当小组中成员对同一条目出现分歧时,先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最终能够对条目符合要求与否达成一致,按一致意见处理条目。当小组讨论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小组对该类条目进行特殊标记,请专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以上应用多重一致性判断方法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条目90条,有效率为27.5%。

这90条是开放式调查分析所得到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但其指向性较为复杂,因此研究借鉴Farh提出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民行为四层面同心圆模型,把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自我、群体、组织、社会。本研究将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分层,并将其中的群体层面分为学生层面和同事(教师)层面,即指向自我、指向学生、指向同事(教师)、指向组织和指向社会五个层面的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按照这样的发展,要求上述4名学生,将各自筛选出的有效行为描述进行归类,初步形成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

初步形成的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指向学生的关键行为事件41条,指向同事的关键行为事件12条,指向自我的关键行为事件11条,指向组织的关键行为事件22条,指向社会的关键行为事件4条。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中,直接与学生相关的事件条目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考虑到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现实状况,为了提高评价的内容效度,本次研究选定了直接指向学生的41条关键行为事件作为后续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研究的出发点。

(三)预试

将开放式调查最终分析确定的41条指向学生的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关键事件加以修正和完善,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编制调查问卷,要求被试按照教师表现出题项中的行为的频率进行判断,从1到5分别代表,“从不这样做”,“偶尔这样做”,“有时这样做”,“经常这样做”和“总是这样做”,设计成封闭式调查问卷。用预试问卷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等21所高校的358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47份,问卷有效率为96.93%。利用SPSS17.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如下处理:一是对于在三个及以上因子上都有载荷的题目,直接删除;二是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但各载荷均小于0.4的,直接删除;三是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其中一个载荷在0.4以上,与另一个相差0.2以上的予以保留。经过以上步骤,最终剩下12个题项,形成为正式的调查问卷,进行下一步施测。

(四)正式施测

正式调查的样本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17所内地高校。共计发放问卷620份,回收问卷607份,回收率97.90%,其中有效问卷594份,问卷有效率为97.85%。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正式调查的数据将随机分成两组,一组(300份)用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模型;另一组(294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确认。

三、研究结果

(一)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根据被试的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出每一题目的区分度与鉴别力。区分度用被试在该项目的得分与其所在分量表总分的相关来表示。项目的鉴别力主要是求出每一个题目的“决断值”(CR值),即通过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个题目上得分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来进行。根据运算结果,我们从中选取决断值达到0.05显著水准且数值大于3,区分度在0.20以上的12道题目组成了“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预测量表”。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首先要通过KMO检验来计算取样的适合性系数。KMO的取值在0和1之间。KMO值接近1,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对选取的正式调查中的300份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碎石图如图1所示)。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1402.394(自由度为66),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取样数据适当性指标KMO为0.857,说明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不限定因子层面的前提下,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抽取公共因子,选取特征值大于1.0的共同因素如表4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如表4所示,最终共抽取了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这3个因素对总变异量的解释累计达到了63.076%,旋转后的因素载荷矩阵如表5所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A1、A2、A3、A4、A5、A6六项归类为因素1。这些代表性行为主要涵盖了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方方面面,即在校社会实践、直接就业、出国留学和考研深造。教师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禀赋,力所能及地为学生规划未来的发展,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因此,将因素1命名为职业帮助。

B1、B2、B3、B4四项归类为因素2。这些代表性行为主要是描述教师通过自身日常的行为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助力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人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可将因素2命名为榜样树立。

C1、C2两项归类为因素3。这些代表性行为主要是教师在科研上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近年来,大学生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此也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在科研上给予他们启蒙和点拨。因此,可将因素3命名为科研促进。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选取正式调查中的余下294份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考量每个题项在所属的维度结构上的载荷是否明显,以及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本研究的结构模型共包含3个因子相关、12个载荷相关、12个残差方程,结果见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三因素模型与观测数据都有较好拟合,因此,三因素模型得到正式调查样本的支持。此外,在实际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时,模型在理论上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反应的:CFI、NFI、NNFI(TLI)、GFI和RMSEA,其中前四个指标的值在0.90以上表示模型拟合非常好,0.80以上被认为拟合较好,可以接受。RMSEA的值在0.80以下被认为模型拟合较好。本研究所得模型拟合指数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模型各拟合指标均达到统计检验要求,正式调查样本对三维结构模型的拟合较好,本研究的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得到了验证。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 信度检验。

通过SPSS 17.0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问卷整体信度系数在0.8以上,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本研究所开发和使用的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较为稳定。

2. 效度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来考察整个量表的因素结构是否明晰合理、含义是否符合理论构想是检验结构效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从表5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非常清晰,各个因素内所包括的项目在该因素上的载荷也较高,因子载荷大多集中在0.6-0.8之间,对总体方差的解释量也较高,达到63.076%。同时,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模型整体拟合度也较好。因此,说明本研究所开发的问卷量表有着比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分析与结论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自行设计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通过大样本的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并检验了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职业帮助、榜样树立、科研促进。

对比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结论,特别是如前文中表1所示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不难发现,本研究所得出的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已有研究有着明显差异,集中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中小学教师有显著差异。在已有的关于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当中,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而虽然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同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但二者的工作有却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也就导致各方对这二者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对比国内学者苏红(2007)、王建康(2008)等人的研究就不难发现,本研究所得的职业帮助和科研促进这两个维度是高校教师所特有的。这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受众对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有着明显的关联。因此,这就提示我们不能简单将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一概而论,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展开差异化和层次化的研究。

2.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着显著差异。在以往的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中,评价主体多为教师自评。而在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当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中小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评价的能力和对标准的判断可能有欠缺,因此很可能不能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但是高校教师的服务对象———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评价能力较强,因此可以从大学生视角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评价。本研究发现,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所得出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周国华(2009)从教师评定视角得出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热爱学校、帮助同事和自我发展。这三维结构中并没有明显指向学生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这一研究结论也从侧面反应了在目前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中,与教学相关或与学生相关的行为所占权重较低,这与我国高校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相吻合。教师与学生两者对于教师工作着眼点的不同,导致了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好老师”和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差距甚大。这种差异也提示了学校管理者,在今后对包括教师绩效评价在内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更加多元化和多视角。因此,在评价高校教师的体系中,一方面要评价教师的角色内工作(任务绩效),另一方面还要对角色外工作(组织公民行为)予以重视,特别是基于学生视角的评价,更不可忽视。本研究引入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对教师自评的组织公民行为的一重要补充,将二者关联起来,全视角地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评价,将是未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3.职业帮助在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中占有重要比重。研究发现,在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职业帮助这一因素上题项最多,涵盖范围最广。由于高校教师所面向的群体是大学生,而大学阶段则是大学生从学生角色转化为职业人角色的过渡时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的重心也已经逐步从生活上关心和学习上的简单辅导转为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上来。因此,在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出现职业帮助这一维度也就可以理解。职业帮助这一维度内涵广泛,包括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分析就业形势,利用自身资源为在校生推荐工作,为考研和出国的学生做有益的推荐等诸多细节。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职业帮助所占的比重较大,说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高校教师在完成自身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从多个侧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毕竟学生的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的目的。

4.高校教师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依然重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父母式”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最为重要,而相比之下,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长,高校教师行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却要弱化许多。而从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包括教学在内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的影响依然重要,因此我们并不能忽视高校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榜样树立的作用和重要影响。高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5.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关注的新焦点。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成为其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新生维度,这也是在以往的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当中没有发现的。从这一结论出发进行反思,这与近年来大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有关系。因此,教师在完成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大学既是教育阵地也是研究机构,高校教师也就具备了“教书匠”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本次调查样本(见表2)虽以本科生为主,但同样提取出科研促进的维度,也就反应出了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关注的又一焦点。但不可忽视的是,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和历练的过程,高校教师应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树立严肃的科研态度、关注前沿研究的理论,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最终实现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持续提升和科研梯队的传承延续,这也是实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是促进教育科研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要:以学生评价为视角研究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通过对47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收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设计量表。再通过对3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预试量表,形成正式调查问卷。正式调查对5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职业帮助、榜样树立和科研促进。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三维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维结构模型拟合结果良好,合理可靠。最终通过对比以往的研究,讨论分析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高校教师,学生评价,结构与特点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篇2

1、把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放在第一位,不以分数至上。

2、爱生如子,能允许孩子在犯错中成长。

3、善于理解、激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4、不当众批评学生、不训斥家长,理性从教。

5、有“童心”,会和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知心姐姐”。

6、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7、衣着得体,朴实、端庄。

8、面带微笑、语言幽默。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我眼中的好老师 篇3

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床上睡觉,突然我听到门在吱吱地响。我翻过身来,轻轻地揉了揉模糊的眼睛,慢慢地睁开看了一眼,原来是爸爸,这时我才猛然想起来我昨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还没做完呢!

就在这时,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装作自己生病了,对爸爸说:“我肚子好难受。”并哼哼唧唧地叫个不停。爸爸一看,信以为真,马上就给袁老师打电话为我请了假。

虽然我逃过了这次,但是第二天去到学校之后,因为不会做,前天的家庭作业仍没做完,我就被袁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眼睛里顿时热泪莹莹,我觉得我非常讨厌这个老师,也不想听他上课了。

在下午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心不在焉地趴在课桌上,不停地抠着手指头,感觉头昏脑涨的,什么也没有听进去。朦朦胧胧中,我听到老师叫我的名字,我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像木偶一样呆立在座位上,无言以对,惹得我身边的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

老师等了一会儿,然后严肃地说:“今天放学后,你到我办公室去,我给你把这堂课补上。”

铃铃……放学了,所有的同学们都在高兴地收拾着自己的书包,满心欢喜地准备回家,只剩下我一个人拿着数学课本、笔和本子向袁老师的办公室走去。我轻轻地推开门,看到老师已经准备好为我补课了。我坐在床沿上,袁老师像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那样,认真地为我讲着。听着,听着,我竟然把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弄懂了,我一下子发现学习竟然这么有趣!等老师讲完之后,我觉得我好像学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外边下起了倾盆大雨,可是我没有带伞,这可怎么办呢?正在我着急之时,老师决定把我送回去。袁老师把我背在背上,让我撑着他的雨伞。可是这雨伞有些小,待我回到家后,我自己身上基本没有湿,可是老师的衣服却湿透了!看着老师远去的湿漉漉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莹莹热泪从脸上滚落下来……

晚上,我躺在被窝里,久久无法入睡。我想,袁老师对我那么严厉都是为我好,自己以前真是太对不起他的一片苦心了……

从此以后,早上我一醒,立马就起床,吃过早饭后,我就背着书包一路小跑去学校了;上课时,我再也不走神,不做小动作了。

教师评语:事情过程写得具体明晰,在叙事的同时加入了恰当的心理描写,叙述生动,描写细腻,感情丰富而真实,语言流畅。

(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初级中学

指导教师:刘有学)

老师眼中的学生干部 篇4

(1) 责任心强。从学生手册中, 我们了解到, 每个学生干部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职责。如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班主任抓好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班会和文体活动;负责收集、反映并协助解决同学们的实际问题。明白了自己的职责,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这就叫有责任心。

(2) 自制力强, 以身作则。俗话说得好:“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不正不能正人。”意思是说, 作为学生干部, 你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做得尽善尽美。因此学生干部要有很强的自制能力, 在纪律、卫生、公益劳动等方面以身作则, 起模范带头作用。

(3) 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发自内心的愿意为同学们服务。大家知道, 当班团干是不发工资的, 和社会的志愿者一样, 所做的工作, 所有的付出都是义务的。如我班的班长和卫生委员, 从新生入学开始, 接待新生, 帮扛行李, 帮助同学办报到手续, 介绍情况, 安排食宿, 那是楼上楼下, 跑个不停, 口干舌燥, 不厌其烦。大家说一说, 没有报酬我们为什么还要干呢?不但要踏踏实实地干, 而且要用尽心力去干。因为当学生干部能锻炼我们的能力, 提升我们的素质。哪些能力和素质呢?一是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 三是观察人、事、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是对政治的敏感度, 五是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道德情操得以培养。

(4) 具有良好的思想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学生干部, 一要具有“三公”品质即:大公无私、公正、公平。大公无私, 即遇到个人利益与班级利益及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 能从大局出发, 为他人着想。公正、公平, 指处理问题, 对待同学要一碗水端平, 不偏不移。二要心地善良, 富有同情心。同学家庭有困难, 或遇到挫折或生病, 作为学生干部, 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别人。市场经济驱使一部分人见利忘义, 人们身处其中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忌、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 因而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显得弥足珍贵。学生干部具有了这些情操和品质, 那么他的人格魅力就散发出光辉来, 在学生中的威信就很容易树立起来, 做起工作来大家才敬佩、才服气。

(5) 具有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 遇事冷静、理智, 果断、有主见, 反映问题、处理事情实事求是, 能真正做班主任的工作助手。如作为班级宣传委员, 如果你满腔热情、大大方方去做事, 你的能力就会提高。表现在: (1) 在宣传工作中, 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 经常出版报、投稿, 能提高书法和写作水平; (3) 组织文娱活动, 如课前一支歌活动, 你得配合团支书组织学歌、起歌、组织怎么唱好歌。通过这些工作, 你的组织、沟通能力提高了, 协作、配合的意识逐渐增强了。

(6) 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在与同学相处中, 能谦以待人, 虚以待物, 以心换心, 以情换情, 坦荡, 真诚, 语言表达能力强, 能用婉转、平和的语气去和同学们沟通, 讲起道理来, 让大家心服口服。而不是靠蛮横、霸道压制同学。

(7) 一身正气, 敢作敢当。在一个班集体中, 不是正气压倒邪气, 就是邪气压倒正气。作为学生干部, 要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 能弘扬正气, 打击歪风邪气, 引导班风、班纪向良性循环发展。如同学中出现的沉迷于网吧、夜不归宿现象, 拉帮结派现象, 赌博之风, 租借不良读物之风等, 发现不良风气的苗头, 要敢于站出来制止, 耐心说服教育。另外, 同学中出现纠纷, 能妥善解决。

(8) 文雅有礼貌。不管校内校外, 遇到老师, 不论是否教过你的课, 都应该打招呼, 或微笑点头, 或大大方方地问声“老师好”。不能自认为老师没看到, 一低头就过去了。许多往届的优秀学生, 毕业若干年后, 回到学校, 老师都还记得, 这与他在校时的彬彬有礼是分不开的。总之, 文雅有礼貌, 会让你的气质得到升华。

(9) 学习成绩优良。有的同学认为学生干部的工作消耗时间和精力, 会耽误学习。另一些同学却认为在职业学院中, 学习成绩已不再重要, 应集中精力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能力。这两种观点都不全对, 那么怎样看待学习成绩和能力问题呢?职业学院是跨上社会的桥梁, 优秀的学业和能力同样重要, 二者得兼不可偏废。学生干部应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充分锻炼能力。没有优秀的成绩, 能力是不全面的, 是缺少根基的。只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缺乏其他方面的能力, 将来是很难适应社会的, 是无法承担重任的。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篇5

---记王丽红老师

四(5)班

吴晨耀家长

因为工作关系,对孩子学习生活关心不够,有时孩子成绩退步了,生活上碰上不顺利的时候,我们没注意到,王老师却总能和我们联系上,说说孩子的近期问题,要我们注意。虽然身为人父,有时却不知怎样教育孩子,一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大发雷霆„„和王老师的交流中我体会到了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以鼓励为主,要让孩子有自信心.上进心。我也慢慢改变了许多。孩子经常回来跟我提起他的王老师,今天说:“我们王老师表扬我了!”明天又说:“我们王老师奖励我,发给我一本本子。那是表现好,学习好的同学才能得到的!”很是得意的样子。而且从平常孩子带回家的作业也能看到王老师是费了一番心血的。虽然这样,但是我也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见王老师一面。直到孩子期中考试以后,我才因为孩子的家长会,才算是见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师。

我到学校的时候,家长会已经开始了,王老师正在宣读孩子们的成绩。然后就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讲评。她讲的是那么的仔细,那么的到位。谁语文不好,是因为作文的原因,谁的错别字多,是因为粗心大意,谁的拼音差,是因为家长的监督不到位。讲到激动的时候,会用她细嫩的手去拍桌子。我明白,那是她在真的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学习在着急。

那一刻,我感动了!我想起了我中学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她们是多么的相象。都是那么的认真,都是那么的负责任。那焦虑的神情,那激动的表情不是装出来的,那是真正在为孩子的学习着急啊。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么纯真的感情了!那是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做这些额外的工作,她得不到什么奖励。我想她最想得到的就是孩子们的进步和家长们的肯定啊!全班四十多个学生,她要做到每个人的情况都能心中有数,那得付出多少精力?然后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真的是很不容易啊。那需要多少的灯下忙碌,放弃过多少的休息时间?这是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到的。

我孩子班的语文成绩在半个学期的时间内就有了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我只能在这里代表我的孩子对您深深的鞠上一恭,感谢您,王老师,您辛苦了!

夜已经很深了望着孩子沉睡的笑脸,听着孩子发出轻微的鼾声,我想此时此刻的您或许正坐在台灯下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呢?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诗句,那不就是对您的真实写照和赞美吗? ……

哪一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那是春蚕悄悄编织理想的丝线;……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记卫群老师

三(4)班

宋洋溢家长

我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她诚实谦虚,尤其尊重每一位老师,这时常让我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和一位在我心目中念念不忘的好老师。

那是女儿上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因为我们家离学校有一段的距离,所以让孩子每天中午在学校就餐,这样既节约了午休的时间,又能让孩子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真是一举两得。按照规定,那次是孩子上交午餐费用的时间,我像平常一样,拿出钱仔细地放进了女儿的裤袋中,并再三嘱咐她说:“这可是二个月的午饭钱哦,千万别丢了。”“放心吧,妈妈,丢不了的。”说完,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跑了。

就这样,二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快去了,当我再次拿着午餐费用交给孩子时,看到孩子的神情中带着一丝不安,并怯怯地说道:“妈妈,这次能不能你帮我交给老师啊?”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女儿说出了藏在她心里的一个小秘密,原来上次她拿了午餐费,当天没有及 时交给 老师,在回家的路上给弄丢了,又怕爸爸妈妈责怪她,所以她准备午餐坚持不吃,熬过这段时间再说。到了第二天的中午,看着同学们纷纷走进餐厅享受美味的午餐时,她只能默默地一个人呆在教室里,然后灌了一大瓶水准备充饥。这一切都被她的班主任卫老师看在了眼里,她在仔细地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后,马上放下手中的课本,迅速拿起自己的饭盒去餐厅打来了饭菜,送到了孩子的手里。就这样,整整二个月的时间,孩子中午没有挨过一次饿,每天中午卫老师都帮孩子打来饭菜,自己则是最后一个用餐。听到这里,我顿时愣住了,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一时粗心和松懈,竟然给女儿带来这么大的困扰,也给老师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我不由分说,拉着女儿就往学校赶去,找到了卫老师,卫老师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短短的头发利落干净,我一把抓住了老师的手,一时间感觉鼻子一酸,说不出话来,老师一看情景就明白了,微笑着说道:“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应该象孩子的父母一样,其实只有孩子的身体健康了,才有力气好好学习,一点小事情,你们别责怪孩子,也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的。”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整整两年,但每当想起,我常忍不住地想竖起大拇指夸夸您。老师,您虽然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记唐峰老师

六(3)班 钟黄欣家长

当女儿完成小学阶段升入预初时,将面临重新分班,当时我们没有很在乎能分在哪个班,因为我们认为孩子的学习如何,孩子的因素、家庭的因素、学校的因素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何况华亭学校有着良好的声誉,孩子在华亭学校学习是放心的,孩子不论在哪个班级读书我们都是有信心的。

一晃我们的女儿钟黄欣进入六(3)班学习第二学期也将过半。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对所有任课老师都是很称心的,因为他们都是优秀的老师,都是我们家长心目中好老师。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三位主要课程的老师,虽然平时相互接触并不是很多,但老师们已足以让我们内心由衷地感激,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着。通过同老师们的直接沟通、间接印象以及孩子的交流中,我们觉得他们都是优秀的老师,是我们孩子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

数学老师唐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作为一名中年男老师,他的孩子正需要自己去关心、辅导的阶段,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当中去。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像一位慈父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又像一位大兄长对待自己的弟妹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他有时严峻而不冷酷,常常和蔼而不纵容,严厉而不失亲和,平等的对待、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尽管是男老师,但对顽皮的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教育、帮助、爱护。唐 老师自身有丰富的知识,有着良好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不管是在接孩子放学的等候中,还是家长会上的沟通中,最能感受到唐老师以及其他二位主课老 师刘 老 师和孙 老师的认真劲儿,对不同的学生给家长针对性地提出看法、意见和建议,是孩子跟好的进步,对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比家长还觉欣慰,常常予以相应的鼓励;对于孩子们的不足,比家长们还急忧,大有恨铁不成钢,恨子不争气的心情,总是耐心的去教导,并想方设法吁请家长积极地配合,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所以,作为家长,把孩子交给像 唐老师以及刘老师、孙老师一样优秀的老师们,我们是放心的、称心的、是很有信心的,也是很欣慰的,谢谢唐老师及各位老师。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记平思伟老师

奉贤区华亭学校

六(6)班

李思菀家长

转眼间,女儿来到了六年级,这对于家长来说,又是欣喜又是忐忑,欣喜的是女儿长大了,忐忑的是女儿是否能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而对于我来说,更为紧张的是女儿的语文成绩,不知在初中里能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预初,对于女儿来说也是憧憬的,因为会有很多新朋友,还会有很多新老师,开学第一天回来,她就兴奋地向我介绍自己的三位老师:钱老师、吴老师、平老师,还特地告诉我:妈妈,平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很年轻、很漂亮哦!

女儿从小有个习惯,心里有事了会生病,预初对她来说可能也是有压力的,毕竟,大家在她耳边说了很多:初中了,你要加油啊,要进步啊等等的话。于是乎,第二天,她就发烧病倒了。这时的我,真是比她还要着急、焦虑,大家都知道开头很重要,怎么能一开始就掉在别人的后面呢?做妈妈的,这时候,只能担起老师的责任了。那天一下班,我就拿好女儿的教科书,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向他们请教这几天学习的内容、要点和作业。最后一个我来到了语文老师那里,眼前的平老师如女儿描述一样:白皙的脸庞,虽然戴着一副文气的眼镜、披着一头乌黑柔顺的亮发,但丝毫不能掩盖她那年轻的朝气和活力。我刚说完来意,平老师就说了如下一番话:这位家长,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你是一位非常负责的家长,但是语文学习和英语、数学有所不同,它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到了初中,里面的知识点非常的多,我现在和你说,你不一定会理解,我也不赞成你自己回去教,这样吧,等她来了,我会在放学后为她补课的,你大可以放心。”她的语速是如此的快,大家说的“竹筒子倒豆”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一下子我的思路还真是跟不大上,等我回味过来,心里一下子感觉暖洋洋的,女儿喜欢这个老师还真是有道理的,等到女儿再去上学正是教师节,想着老师们放学后肯定有庆祝活动,忘了老师要帮她补课一事,按着放学时间去接她。在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看到他们班级的孩子一个个鱼贯而出,想着是否女儿落下的功课不会做,被老师留学了。这时候一个同学告诉我女儿被平老师留下来在补课。这时的我心中除了感动更有不安,老师一年中唯一的一个节日,她的快乐是否因为女儿而受影响?时间真的很快,一会儿工夫,我的手表已走向了六点,天开始有点黑了,灯也开始亮起来了。我来到了教室门外,听到了平老师那清脆的声音,只不过,这时的语速是那么的柔缓,和那天是那么的截然不同。灯光下,女儿 和 老师的微微靠在一起的背景犹如一幅最温暖的画面。时间走向了六点三刻,平老师终于站了起来,和女儿一起理好了桌上的东西后走出了教室。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我走上前去,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感激之 情,只能对着平老师说了一句:平老师,真不好意思,教师节还让你这么晚回家,谢谢!平老师却满不在乎的一甩头发说:李思菀妈妈,你别客气,这就是我的工作啊!她又转过头,对女儿说:有不懂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啊!女儿使劲得点了点头,等老师一走,她就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妈妈,平老师真好!我喜欢她!

往后的日子里,我从女儿的嘴里越来越多的听到了平老师的“光荣事迹”,平老师也从女儿的嘴巴里变成了小平老师、我们的小平老师,而女儿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语文成绩也如我所愿,稳步地向前迈进。我想,得师如此,我亦何求?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记朱梅蓉老师

华亭学校 三(1)班阮嘉旻家长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诲人不倦的,她知识渊博,把孩子们带进丰富多彩的世界中,让孩子们与知识为友;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她认真负责,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每当他们遇到成长、学习过程中的烦恼时,她总能耐心地帮助他们自信乐观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小学老师是孩子人生的奠基石和引路人。在孩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不仅仅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对孩子教诲更多的是学习的态度,做人的标准,积极的心态。儿子的班主任朱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她工作沉稳,细心负责,深谙儿童心理,儿子的茁壮成长和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朱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朱老师特别有爱心,她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儿子的情绪有些低落,我们父母多次和孩子交流都未见效果。朱老师得知情况后,多次找我儿子谈心,为他疏导,让孩子很快又恢复了从前得活泼开朗,进入到学习状态!

朱老师对待教学工作细心,教育学生特别有耐心。儿子一年级刚入学时,拼音发音不准,朱 老师就一遍又一遍地帮他纠正。而且儿子非常胆小、内向。为了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的交际能力,朱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抽儿子回答各种问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儿子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找适当的时机让他在班级中领读课文,给了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经过朱老师近一年的训练,孩子从读起来不流利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水平有了很大 的提高,整个人也变得非常自信,对学习充满信心!

朱老师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好老师。她对待工作相当认真和细致,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眼睛里:孩子上课走神了,最近字写得差了„„朱老师都及时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第一时间知晓自已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联合家长共同努力督促,促使学生进步。学生有这样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我们家长完全放心了。

朱老师的治学严谨还体现在批改作业上,对于造句、写话、作文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求重写或改写,一稿、再稿甚至三稿,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朱老师每次都不知疲倦地一次次批阅,再不厌其烦耐心地一次次讲述与启发学生如何写作。儿子的写作从刚开始的无从写起到现在逐渐步入正轨。

朱老师在生活上同样关爱学生。我从孩子处得知,从低年级开始 朱 老师每天放弃午餐休息时间,一边在教室里用午餐,一边监督学生吃午餐,不允许他们挑食,也不允许他们浪费粮食。我不禁感叹:班主任老师可真辛苦啊,连吃午饭都在工作!

在儿子二年级第二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突然感染了腮腺炎,要在家里休息两个星期。当时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我心里很着急。朱老师得知了儿子的病情后,马上安排住得近的同学把每天的作业和复习内容及时带给我们,好让儿子在家里学习并复习。还不忘隔三岔五地打电话来询问病情了解情况。当儿子病愈返回学校后,朱老师还特地安排补课,使儿子的功课没有落下而且还在期末大考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通过这件事情,我从心底里佩服感激朱老师!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全家人的中心,从小就很少有动手的机会,所以大多自理能力较差。朱老师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她教孩子如何收拾自己的桌椅,如何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篇6

现将我在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意见整理如下:

(1)希望我亲近些,不要过于严肃。参与调查学生中约五分之二说我开班会时一脸严肃,气氛紧张,让他们原本就紧绷的神经绷得更紧,压力更大,有些人甚至表示怕上班会课。他们建议我态度和缓些,把班会开得热烈、热闹些,让他们能放松一下,休息一下。

(2)希望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偏爱好学生,冷落差生。“证据”很多,比如,上课时喜欢提问好学生,对他们表扬得多,甚至喜欢站在他们身边;检查课堂作业时也是对好学生的瞅得仔细,对差生的一带而过。

(3)希望我多与同学们谈谈心,不要一开口就讲大道理。学生说,其实他们最烦大道理。老师天天讲,他们都听腻了,建议我少说些大道理,多讲些身边的事,多唠些家常话。

(4)希望我有事多与同学们商量,不要一个人专断。一次改选班干部,开学初经同学们民主推选出的体育委员、文娱委员表现不佳,我没有走民主程序,直接在班上宣布了新的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名单。学生们在问卷中说:希望此类事件以后不要再发生,因为这是专断,不是大家的意志,这样做只会让同学们举得先前的民主推选是走过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5)希望我不要动不动就打电话向父母汇报或威胁让学生回去反思。学生说,这样做暴露了老师底气不足、江郎才尽,否者怎么动不动就搬家长呢?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善于管理、坚强果敢、灵活机智的人,不要给他们留下束手无策的印象。

(6)希望我能正视学生的情感要求,不要老拿考试压制学生。学生说,他们都准备好了庆祝元旦,却被我的一句“期末考试重要”一道口谕取消,同学们都不服。他们说他们太累了,想搞个庆祝放松放松,而老师却没考虑同学们的感受。希望我以后多考虑一下学生的情感需求。

(7)希望我有错误时勇于承认并道歉。他们举出了“刘琪事件”。那一次我在检查早读时,逮住了正弯腰捡纸球的劉琪同学。我生气地责备她不抓紧时间学习。她不服,当场辩驳了几句,我愈加生气,嗓门渐渐大了起来,以至于隔壁班的老师都闻声赶过来了。事后,我调查得知纸球不是刘琪的,而是别人扔到她那儿,她想捡起来免得有碍观瞻。第二天我在班上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还自以为幽默地表扬刘琪同学“忍辱负重”。我以为这事我处理得还可以。不料学生却反映我只做对了一半,认为我应该就刘琪同学之事道歉,而我没有,令他们很失望。他们说希望老师是个有勇气的人,错了要敢于承认。

(8)希望我每天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学生说我整天就那么两套衣服,单调而老套;有时上课精力不济,自习课改作业时竟然打呵欠。也许工作累,但当老师都提不起精神来时,学生就更是无精打采的了。

(9)希望我也能哼几句流行歌曲,也去看看超女,看看NBA。学生说,老师你还不老,干嘛这么看不惯超女,不屑于NBA?你知不知道我们很崇拜他们?你也需要了解一些现代、时尚的东西,不要动不动就斥责“超女是对勤奋成才的否定,看NBA是消磨时间的无聊之举”。

说实在的,看完调查问卷后,我惊讶不已。我根本没想到学生竟然会关注这些“小事”,更没想到自己平时的无心之举竟然成了一桩桩“罪过”。的确,在学生心目中,我算不上是个好老师,能否合格我都心中无底。我终于明白:好老师不是年头熬出来的,也不是上头教育机构评出来的;好老师要经得起学生的评价。民间有句话,叫“天大地大,不如老百姓的利益大;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想,好老师的评判标准恐怕也一样:任你做了多少年的老师,人你获得了多高品级别的奖励证书,只要没赢得学生的心,你就算不上是个好老师。

亦师亦友,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篇7

1. 有爱心和责任心,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调查中有学生写道:“我喜欢某老师, 因为老师关心我们的生活冷暖, 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我们的喜怒哀乐, 老师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在这样的班级学习生活真温暖。”也有学生这样写:“我喜欢严格要求, 以身作则, 说到做到的老师;不喜欢整天凶巴巴的, 动不动斥责甚至体罚学生的老师。”调查统计表明,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爱心的和负责任的老师。“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 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这是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好老师。有爱心和责任感, 就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 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 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能够给予及时鼓励,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的责任感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责任心就是教师的良心。我们要时刻铭记, 我们肩负的不仅是教师的工作, 承载的是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希望, 更是千万个家庭的希望。有位老师说得好:“一个孩子教育的失败, 对一个教师来说, 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 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段话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责任背后的博大情怀。教师的责任主要在言传身教中体现。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教师要对学生负责, 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 以身作则, 才能为人师表。“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我们要用自己的实践来咀嚼这八个大字的真正含义。

2. 有童心和耐心,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身处孩子的世界, 应该具有童趣, 需要有一颗童心与孩子的心相映。教师的童心, 应该是完全真实的、未加琢磨的童心;教师的童趣, 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完全纯粹的童趣。一名好的教师, 不能老是端着一副“传道解惑”的架势高高在上, 而应“蹲”下身来与孩子平等对话、用心交流。我们班的班长柯X写道:“现在有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好比‘猫和老鼠’, 同学在下课后见了老师就想躲, 尽量不与老师迎面相对。因为有的老师在同学眼里就是‘老子’, 说什么做什么都有理, 学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这样的老师, 我们当然不喜欢。”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学生会觉得你可亲又可敬。

教育存在一个让学生开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一般来说, 女生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都喜欢讲课有耐心的老师。同时, 教师要学会面带笑容进课堂,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 多几句鼓励的话语, 主动与学生沟通, 那么, 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3. 理解和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是班集体的一员, 都有接受教育, 享受集体快乐的权利。教师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要一视同仁,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上, 我就是一视同仁, 从不袒护哪个学生, 谁违反了纪律, 我都会毫不客气地批评教育;不管谁做了好事, 都会抽时间在班级表扬, 做到就事不就人。这也是学生喜欢我的一个因素。问卷中有学生写道:“老师, 我缺少的不是批评和训斥, 而是理解、包容和尊重。”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刘X也写了一段话:“以前的班主任按成绩来排位置, 靠前靠中间的位置都是留给那些好学生的, 对后进生上课从来不提问, 有劳动任务却总是叫他们去做, 而好学生就算是犯了错, 老师也总是找理由在班上帮他们解释, 我觉得这很不公平。现在的班主任, 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无论是谁, 该表扬就表扬, 该批评就批评, 特别是对后进生, 他从来没有一丝瞧不起的态度, 还经常找我们谈心, 鼓励我们。”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 思想上有不同、行为上有差异、成绩上有高低。他们有的思想, 虽然还不成熟, 但都渴望得到尊重, 希望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在实际的工作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出现了“爱”的倾斜, 致使学生牢骚满腹。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不能公平对待学生, 就缺乏最基本的师德。一个学生在调查表上这样写道:“我是一名在班里不起眼的学生, 但我希望老师教了两年, 能在课堂喊出我的姓名来!”听到这样的呼声, 我想我们教师一定会明白很多吧!

4. 善于与家长沟通, 不当众批评学生

学生在学校表现差就找家长告状的老师, 往往是最不受欢迎的。班上一位女生在调查中写道:“我喜欢班主任是因为他从不在家长面前告我们的状, 批评人也是就事论事, 而且一般不在公开场合批评, 会保护我们的自尊心。”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如遇到家长或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时, 一味地说孩子不好, 一次两次还好, 听多了家长定会感到厌烦, 最后一看到是你就避开, 一听是你打来的电话就立马挂断。发展到这种地步就连家长说你好话也不可能了。当前的环境下, 很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难交流, 而且动不动就给你告一状, 实在太难伺候了。存在这种情况其实是我们不会去尊重学生家长的心理感受,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这样一说, 家长在家也会把孩子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 到最后不但没效果而且与子女的关系也会搞僵。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 对待学生的优点, 我们要用“放大镜”看;看待学生的缺点, 要用“缩小镜”看。家访时要学会先表扬学生进步的一面, 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不足的一面, 这样才会使学生、家长、教师这三者关系处于最佳状态, 你会得到双赢:家长尊重和学生喜欢。为人师,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因为任何角色, 任何场所, 批评为主的管理方式往往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在这里, 我想对同仁们说的是:好学生需要我们及时的鼓励和赞许, 差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尊重, 理解和安慰。一件小事可以成就一个学生也能毁了一个学生。

5.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学生都会喜爱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有学生这样写:“我挺崇拜我们数学老师的, 他挺有才的, 特别会解题, 什么难题到了他那儿几乎都可以迎刃而解。他还有一个绝活, 就是徒手作图。有次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圆, 令我们好多同学都吃了一惊:哇, 简直跟圆规作出来的一模一样!”调查中有相当多的学生, 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要求。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一定是课堂精彩、气氛活跃、学生表现的机会多、说话带劲、充满激情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我们一定要精通、熟悉本科业务, 了解、掌握本科教学特点、规律和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要苦练教学技能, 争取使每一节课都能妙趣横生、充满活力、都有学生意想不到的内容。当然,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 也不是一朝之功, 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实践, 不断地总结。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不正是告诉我们教师要好学, 要学而不厌, 这样才会进步, 才会提高, 才会影响我们的学生吗?这也和我们常说的“交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是一脉相承的。

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篇8

怎样才能当一位学生的好老师呢?途径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从学生视角去思考,去塑造,找准角色定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下面,本人从一些细微环节和具体行为谈一下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少一点生疏,多一份了解

对学生了解是施教的前提,不了解则无法施教。了解学生,不是简单地了解学生的自然情况或现实表现,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人们职业不同、家庭收入差别和生活水平高低等现实状况,许多学生因为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和困惑,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进步;还由于目前升学的压力及老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让一些学生无法承受。所有这些,我们的老师看似每天与学生朝夕相伴,形影相随,讲课辅导,一起活动,实际上未必都十分清楚。多一些了解,少一些生疏,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亲密接触,拉近彼此距离,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要闻到学生的呼吸,看清他们的目光,摸准他们的脉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喜欢。

二、少一点说教,多一份交流

由于现代媒体较多,各种信息畅通,小学生的视野开阔、知道很多。可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和生活阅历限制,有些问题弄不太明白,介于似懂非懂之间。在引导教育中,面对如此聪明而又自信十足的学生,仅靠夸夸其谈、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似的说教远不奏效,最好的方法是交流。说教,教师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好似救世主;交流,则体现师生平等、朋友关系。老师弯下腰来与学生交流,在探讨中明辨是非,在心灵碰撞中达成共识。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发扬了民主,体现了自由,表达了意愿,经受了教育,其乐融融,何乐不为呢!

三、少一点指责,多一份理解

要懂得,在学生中出现学习有困难、不遵守纪律、经常添乱等现象是很正常的事,当老师的不必大惊小怪,火冒三丈。肖川博士所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很有启发,“每一个人都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从中我们不难理解,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人的成长规律,何必苛求?当然,我们的老师多数都做得很好,个别仍有不足。要知道,学生经常受到指责,就会丧失自信心,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就会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所以,教师要学会等待,少一点指责,不要苛求太多,给他们留有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多一份理解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了解之上,当学生犯错时,就不会有过激的行为,而是耐心等待,理性处理。能理解别人,需要胸怀和智慧,被别人理解,则倍感温暖和亲切。为了学生的明天,让我们再多一份理解吧。

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爱有多深,情有多重;爱有多广,责有多大。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使他们倍感温暖,幸福无比;冷漠会使他们没有安全感,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学生经常受到冷漠,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进步,也严重影响到他们健全人格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似小事,非同小可。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还要体现在情感上;不仅要关爱就学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关爱成长遇障碍的问题学生。关爱学生,还要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精神层面。教师的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嘱托、一份牵挂,都能向学生传递出一份情感、一种态度,使他们受到鼓舞,增添力量。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用乐观的心态和温暖的情怀关爱每一名学生。

五、少一点评价,多一份鼓励

对学生的评价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但过多过乱则百害而无一利。有专家认为,教育不仅要研究“如何评价学生”,还要研究“如何不评价学生”。因为没有一种绝对公平公道的评价,如果评价方式不适当,次数越多,对学生的伤害也就越大。在众多学生面前,要少对个体进行评价,取而代之的是多一些鼓励和鞭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也要靠教师的鼓励。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应多观察,发现闪光之处就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教师是工作者,并非计量监督员,不能靠过多的、甚至是不科学的评价去教育学生,要通过细致的工作使学生受到启发,在肯定和赞赏中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六、少一点怀疑,多一份信任

弘扬“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发掘潜能,人人成才”的教育思想,就是为了激励学生,鞭策教师,引导家长,影响社会。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表达出充分的信任,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特别是当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出现困惑、效果反复时,更做到少一点怀疑,多一份信任。事实上,怀疑只会降低信心,信任才能增添动力。从辩证的观点看,我们应该意识到,信任学生就是相信自己,怀疑学生就是不自信,也是自己工作能力低下的表现。要做到对学生少怀疑、不怀疑,多信任、多鼓励,教师不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还应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增强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能充满自信、饱含希望、积极乐观、胸有成竹地开展工作。

上一篇:广数系统下一篇:日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