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2024-11-25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精选6篇)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篇1

随着江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收入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健身意识逐渐觉醒, 人们进而追求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使之成为必然。深入研究《全民健身条例》在江西的贯彻和落实, 江西促进全面健身活动的制度安排、路径选择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有利于又好又快地推进江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为尽快实现江西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能够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 对江西南昌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现状有足够准确和全面的认知,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 依据随机抽样原理, 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中随机选取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3份, 有效率96.6%。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数据输入分析, 得出分析结果。

1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市民对全民健身条例的了解情况

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以来, 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南昌市民应该对《条例》有了充分的了解, 并且应该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但是根据本次调查, 表1表明:南昌市民对《全民健身条例》的了解情况, 仅有16.4%知道并很了解《全民健身条例》, 42.2%知道但不了解, 好像听说过的的占22.3%, 一点也不知道的占19.1%。由此说明《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到位, 大部分的居民竟然对《条例》并不了解, 为了能够使居民对《条例》有更深层的了解, 使全民健身的概念更深入人心, 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急需加强。

2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居民使用健身场地设施状况

由表2数据可见, 红谷滩区居民参加健身的主要场所在公园、广场和社区内的公共场地, 占健身使用场所的比例分别为26.5%和19.3%, 其次是收费场地和附近的学校、单位的场地。这些数据说明, 居民在选择健身场所是主要有两个选择倾向: (1) 大多数居民选择免费场地; (2) 选择距离自己的住所较近的场地。选择免费场地的原因很简单——能够减少开支, 不为生活增加负担, 反映出居民进行健身活动时对健身的要求是经济、省钱。这也从侧面说明红谷滩居民在进行健身时尽量减少投入健身消费, 体育消费水平不高。选择距离自己住所较近的场所则说明居民在进行健身时要求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研究同时表明, 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上因年龄性别爱好等存在差异, 但都有一种相同的倾向, 就是优先选择离居住地最近的体育场地设施。所以在建设健身场所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居民健身的切实需要, 要把居民的权益放在首位。《全民健身条例》的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1]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 有的比较富裕的小区健身场地较为齐全, 但是大部分的小区并没有能够让居民锻炼的健身场地和设施, 有的小区甚至没有健身场地和设施, 比如紫金园一期小区。

通过调查发现, 在商业开发的小区中, 健身场地很少, 主要是由于现在的土地非常昂贵, 建筑商把土地都用来盖楼, 没有预留出建设健身场地的空地。同样的原因, 在很多社区内也没有位置来摆放健身器材, 因此健身器材也十分匮乏, 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并加大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2]。健身场地和设施的严重不足导致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要, 同时, 这种分布不均的现象说明南昌红谷滩区的居民的健身权益不均等, 南昌市政府没有对社区间体育设施建设的平衡性有足够的思考, 忽视了全民健身的均等性权利。

综上所述, 如何建立更多、更好的且距离居民住所较近的健身场所已成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的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 江西全民健身工作的重中之重。

3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指在全民健身中从事技能传授、科学指导和组织管理的相关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 其培养工作开展得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3]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是全民健身工程中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一环。《全民健身条例》的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 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国家对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免费为其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并建立档案。”[1]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经常接受体育指导员指导的居民占4.8%, 偶尔接受指导的占7.5%, 很少能受到指导的占8.8%, 没有接受过指导的占78.9%。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很少能遇到体育社会指导员, 居民也表示在经常健身的场地也很少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健身指导, 真正能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实实在在对居民进行指导的指导员屈指可数。毫无疑问, 红谷滩新区的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的建设还十分欠缺, 健身指导员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利用率太低。随着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健身群众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一定会有更高的要求。 (如表3)

4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全民健身的管理组织状况

在《江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以下简称“计划”) 中江西省政府明确地提出计划:形成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农民、学生等不同人群的, 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100%的市、县 (区) 建有体育总会。省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60个, 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370个。80%的城市街道、60%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 (点) , 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 (点) 。但是根据调查发现:红谷滩区的健身站点很少, 也很少能够见到健身管理活动的管理人员。这说明南昌红谷滩在对《全民健身条例》和“计划”时, 与要求要达到的目标任然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但是南昌红谷滩新区的健身组织管理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全民健身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管理不够规范、效率不高和执行力度小等问题。组织管理体系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一是各级政府的全民健身服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如各级政府的专门和非专门体育行政部门;二是各种非政府体育组织, 包括承担全民健身服务的各种事业单位, 各种专门和非专门的体育社团、协会等;三是各种基层全民健身网点[4]。目前红谷滩新区民间的健身组织很零散, 没有形成完整、有效地机制,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方面还很薄弱, 仍需进一步加强, 以便形成上下沟通流畅、组织工作协调的工作机制。

5 红谷滩新区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的若干措施

5.1 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 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的渠道对全民健身进行广泛地舆论宣传, 通过对《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制法规和健身的科学知识、常识的宣传, 达到为市民提供参与健身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的目的, 使全民健身的理念、概念深入人心, 使居民正确掌握健身的基础知识以达到健身效果。

5.2 增加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 与社会各方合作、广纳资金, 发展体育产业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大力扩建体育健身设施和场地的建设, 同时应该积极号召社会各界的力量, 倡导体育产业的发展, 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全民健身的开展;积极引导商户投资营业性质的普及型体育场馆, 丰富全民健身的项目种类、质量规格, 为大众提供消费低、有专业体育健身指导的健身场所;加大力度发展体育彩票, 提高体育彩票的收益, 用所取得的收益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

5.3 科学合理的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健身场地, 提高健身场地的利用率

南昌市政府应加大社区与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利用。作为社会体育事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融,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发展, 有利于构建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 切实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带来良好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和学校领导的沟通, 在合理地、不影响学生上课和活动的基础上, 定时开放学校场地, 提高利用率;同时将企事业单位的设施场地利用起来, 合理安排;同时也要注意场地和设施的保护和维修工作, 避免损毁。

5.4 完善社区体育指导员制度, 使居民健身活动能得到科学的指导

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系统化、制度化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可定期组织在职体育指导员到高校学习, 不断提高知识、技能水平, 并提高其薪酬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吸纳学习体育的在校大学生加入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队伍, 为其提供实习机会, 这样他们既可以锻炼自己又可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群众健身, 惠及大众。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9-10-01.

[2]李继东《.全民健身条例》解读与思考[J].大家, 2010 (10) :56.

[3]黄雄.普通高校培养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14-15.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121.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篇2

万泉平俞璐晖 记者 陶婧

从2005年的教育科研力普查的课题空白,到2008年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60余项,再到2009年有了省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省市骨干教师、名师,以及省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几年来,随着开发建设的一浪高过一浪,红谷滩新区这片现代化新城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加速着红谷滩新区人气的聚集,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红谷滩新区刚成立时,教育基础薄弱、师资水平不平衡,同时还存在着生源条件受限,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家庭教育匮乏的情况。因此,加快发展新区教育,提高新区教育竞争力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谈到红谷滩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该区社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冷静分析,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是新区教育创品牌,上水平的“短板”。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就需要先加高“短板”。近年来,红谷滩新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年大幅提高教育经费,截至目前已投入教育资金达3亿多元。随着新校数量的逐步增加和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备,红谷滩新区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开拓创新,主抓“优质教育全覆盖工程”项目,扎实开展“质量优化行动”和“素质提升行动”,通过“一主两翼”并进的方式寻求教学质量的突破,使全区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引智借力项目合作提高品牌建设含金量

按照“高位嫁接、借船出海”的发展战略,2008年9月,红谷滩新区教体办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实施了“红谷滩新区优质教育全面覆盖工程合作项目”。按照项目计划,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专家将利用三年时间,通过规划编制、科学测量、课堂诊断、完善制度、特色提炼、形成品牌六个阶段,以因校制宜、分类指导的方式,帮助提升全区教育教学工作。

一年来,项目专家组通过指导学校制订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诊断学校发展问题、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努力创建学校特色等方面对项目学校进行了耐心、细致、专业的指导,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各项目学校由专家、学校领导、各学科教师参与的听评课已达130多节次;组织专家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座谈40多场次;举办由全体教师参与的学术讲座12场次、教育论坛5场次;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参与的沪赣教学交流研讨活动2次;有针对性地考察了上海、南京等地13所先进学校。另外,在专家组的悉心指导下,该区各项目学校均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制度建设,帮助全体教师制定了个人成长计划。

科研助力 “质量优化行动”夯实教学基础

2007年下半年,红谷滩新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实验区,加入到国家级科研实验中。以此为契机,该区将2008年定为“教学质量年”,考量全区教育现状,制订出台了《红谷滩新区中小学教师基本教学规范》。从那时起,红谷滩新区各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检测与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推动全区教学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谷滩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 “义务教

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根据新城区特点以及生源的城乡差异,设定了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低分控制率、优秀学生和学生学科竞赛等六个指标,跟踪记录学生学业水平提高情况,特别关注薄弱学科低分率,重点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上的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新新区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全区学生学业成绩逐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9年中考,红谷滩新区考生平均分386.52分,比2008年提高了62分;总分及格率52.24%,比08年提高了14%;低分率12.33,比2008年降低了16%,低于市低分率4个百分点。

大力培训“素质提升行动”优化师资队伍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师的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打造优质教育,必须要有优质的师资队伍作为重要保障。本着这样的理念,红谷滩新区于去年3月启动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行动”,明确指出要通过设立学习日,建立教师学分、学校积分考核制度,以及“主粮+杂粮”菜单培训模式三大培训措施,构建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自我研修“三级培训网络”,在全区实行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管理者培训“三个梯度”的人才素质培训提升工程。为保证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该区将教师培训考核结果与评优选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相挂钩,形成人人争相参加培训的局面。截至目前,该区共全员培训教师4000多人次,骨干教师培训600多人次,管理者培训57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优质课、论文竞赛中获奖的教师达300多人次,拥有教育科研课题30多个,多所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工作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等称号。

此外,红谷滩新区于2007年建立了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引进了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20余人,为促进红谷滩新区优质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特色创建“一校一亮点”良好态势初显

今年7月,来自红谷滩新区红岭学校的小选手获得了全国第九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暨2009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国队选拔赛——中小学组走迷宫机器人仿真比赛一等奖,实现了该校科技特色教育的又一新突破。消息传来,群情振奋。红岭学校校长李云华告诉记者:“这全是我区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的功劳。”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篇3

关键词:光污染,夜间,环境照度,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红谷滩新区是南昌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拓展城市规模, 加速城市化进程, 经批准而成立的城市新区。新区地处昌北赣江之滨, 与昌南中心城隔江相望, 东濒赣江, 西临昌九高速公路, 南连生米大桥和外环路, 北接赣江大桥, 由红谷滩中心区、凤凰洲、红角洲、九龙湖四大片区组成。其开发建设立足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展示“一江两岸”的都市风采和滨江城市的特色魅力。

(1) 调研时间:

2011年12月—2012年5月, 每日17:00—21:30。

(2) 调研地点: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3) 调研对象:

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娱乐休闲区、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及主要道路中, 各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或道路作为测量对象。

(4) 调研方法:

一是实地调研法。

①测量点的选定。

娱乐休闲区测点:秋水广场、南昌之星摩天轮;商业区测点:天虹商场、洪城大厦、洪客隆百货;居住区测点:滨江豪园、红谷凯旋、红谷春天、普瑞花园;行政办公区中测点:南昌市市政府、南昌市市委、南昌市检察院;主要道路测点:会展路、赣江中大道、丰和中大道、绿茵路、丽景路。

②测量方法:

根据《室外照明测量方法》 (GB /T 15240-1994) , 在选取的各区域内, 采取网格布点法测量环境的照度, 求出其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反映各区域的光环境照度情况。

③测量仪器:

数位式照度计TES-1332A, 测量范围为:0.1lx~200000lx。

二是问卷调查。针对实地调研区域, 对周边居民实行问卷调查的方式, 通过数据的统计, 了解居民对光污染的认知程度及其对居民的影响。

2 光污染测试结果分析

2.1 实地调研结果

基于陈亢利、张铭连在《苏州市区夜间光污染现状调查》文献中的调研方案, 我们得出了如下表格数据:

(1) 夜间广告灯与标志灯。夜间广告灯和标志灯数量统计见表1。

(2) 夜间不同区域的环境照度。根据夜间环境照度的测量结果, 计算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统计结果如表2。

2.2 问卷统计

在红谷滩新区, 我们通过对居民问卷的发放, 了解居民对城市光污染的认识, 得到详尽数据如图1反映:

2.3 结果分析

2.3.1 区域整体上照度不足, 照度不均

总体来看, 红谷滩新区的道路夜间照度不足, 光照分布不均, 不同道路的光照差距较大, 这与商业发展有很大关系。道路的主要照度来自路灯及门店的照射, 不同道路因周围建筑、设施等的不同而不同。红谷中大道所处的地块商业发展较好, 道路两旁分布着大型商场和一些高级住宅区。夜晚来临时, 红谷中大道灯光照度很强, 光污染较为严重, 对人们的影响较大。丰和中大道除道路两旁路灯外, 周边缺乏大型商场或娱乐场所, 但与怡园路、春晖路、世贸路等多条道路交叉, 因此照明程度适中。春晖路的照明强度接近丰和中大道。绿茵路、怡园路两条道路所处地段仍在开发中, 设备建设尚未完成, 夜间光照主要是路灯, 照度不足。

2.3.2 同一区域, 不同方位照度不同

在所选址的五个区域中, 商业区的平均照度较大, 照度差距也较大;行政办公区及居民区平均照度较小, 照度差距也较小。同一地方, 不同方位照度也呈现不同。例如, 天虹商场的金银、钻石及护肤品专卖柜台照度值最高, 服装区及鞋类区照度其次, 居家用品及休息区照度值则较小。

2.3.3 光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更深入地了解到城市人对光污染的认识及其看法。通过数据显示, 人们普遍能够感觉到光污染的存在, 但是大多数居民的忧患意识还不够, 对光污染没有特别关注。由数据显示, 大部分居民认为光污染对生活的影响并不大, 城市夜间光污染对城市人的影响反映在各方面, 其中, 失眠与晚上工作或学习受光污染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们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多多参与管理, 或是采用先进的科技对光污染现象进行改善。

3 光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3.2.1 提高对光污染的防治意识

要防治光污染,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 建设良好的环境文化, 坚持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宣传和教育光污染的危害, 提高人们防治光污染的意识。可在公交站牌使用光污染防治的背景图片, 或在广告宣传栏处粘贴光污染预防的宣传语录, 在学校以及与照明业有关的企业和单位, 适当地组织宣传和学习, 使人们详尽地认知光污染, 增强对光污染的防御能力。

3.2.2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加强光污染管理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做好防治光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改善不合理的照明条件, 减少光污染危害。根据红谷滩新区自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照明发展总体规划, 使整个区域夜间照明重点突出, 特色明显, 体现出城市的功能、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照明的追求应该从单纯的“亮度”向“艺术亮”方向发展, 技术和管理措施必须进一步健全。

3.2.3 制定完善的城市环境整体规划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 从环境、功能、交通、人口、美观等综合要素考虑, 实现城市环境的最大优化。另外, 应建立和健全国家的法律和规范, 参照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和发达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来防治光的污染。对光污染现象实行具体的处罚条例及手段, 将防治光污染的规定、措施和技术指标落实到实际工程上, 严格限制光污染的产生。

3.2.4 选择合适的光源, 加强夜景照明生态设计

夜景照明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 对照明灯具配光、安装位置、透光角度应进行优化设计。设计时, 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灯方案, 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较小的灯具, 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划分生活区和商业区, 适度照明, 降低环境光污染和能量的损失。

3.2.5 提倡绿色环保, 绿色科技

在道路两旁及广场等区域多建绿地。灯具制造部门应树立节能、环保、生态理念, 开发新光源和新灯具, 使用节能灯具, 提高灯具的光效。

4 结 论

红谷滩新区作为南昌市近年来大力开发的区域, 区域建设快速发展, 政府部门逐步迁移, 人口也相应增多, 光污染问题值得关注。然而南昌市关于光污染的管理还不够成熟, 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光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应尽快在技术、法规、管理与文化等多方面制定应对措施。积极采取控制和管理光污染的措施, 通过完善立法和法规,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节约能源等途径, 将光污染及其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兰燕娜, 崔荣华.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226.

[2]李勋栋.上海城市照明光污染现状调研与分析[J].光源与照明, 2011:200.

[3]李永春.浅析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当代艺术, 2011.

[4]何旻昊.城市光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案例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275-510.

[5]李振福.城市光污染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 28 (10) :23-25.

[6]张铭连, 陈亢利.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光环境问题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 31 (3A) :312-315.

[7]张铭连.苏州市光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07.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篇4

在浩如烟海的大世界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美。比如:在大自然中的景色美;在人在身上的品德美、外貌美;在校园里有朗朗地读书美,在我们的眼中美无处不在。美,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美有各种各样,在我心中,品德是最美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车站等车。“嘀嘀”公交车来了,人们你拥我挤地上了车。车上,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弯着腰对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说道:“你好,小伙子,你能把座位让给我坐吗?”小伙子假装看手机理也不理老奶奶。老奶奶只好叹了口气站在了原地。这时,一位青年主动站起来说:“老奶奶,你坐我这我吧。”接着又对那个小伙子说:“你这人,真没礼貌,基本的尊老爱幼都不懂。”小伙子听了羞愧地跟老奶奶赔礼道歉。老奶奶见了忙说:“没事,没事,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老奶奶回见头来年轻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真的是谢谢你!”老奶奶:“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回到家,我时不时地回想起那位老奶奶的话:“这个年轻品德多美呀!”是呀,在我们身边,品德就是主动弯下腰捡一下路旁的垃圾,主动给人让座,主动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微不足的事就是一种种美,美就在我们身边。

红谷滩新区龙岗学校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篇5

1.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短式网球在南昌市红谷滩区小学推广可行性进行实验性教学试探性研究。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电子检索、中国知网等途径, 查阅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50余篇, 网球及短式网球教材书籍5余部, 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书面问卷的调查方式, 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1, 发放前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查, 预计发放205份调查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200份, 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四所小学学生对网球及短式网球的喜欢和兴趣程度, 愿意从事短式网球运动来健身等内容。

(3) 实验法。

实验时间:2015年3-5月, 实验班教学内容:短式网球的握拍法, 正手挥拍击球动作, 反手挥拍击球动作, 低手发球动作技术。考核:正手击球技术定点;反手击球技术定点、低手发球;实验班教学师资:王清荣;场地器材:13.4×6.1×2×4米, 网:7×0.8米。

2、结果与分析

2.1、红谷滩小学生对短式网球的认知情况调查

从表1中的调查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小学生中对短式网球感兴趣和非常喜欢的占到了调查总数的绝大多数的85%, 对短式网球不感兴趣的只有25人, 对短式网球没有特定态度的只有少数的5个, 占调查总数的2.5%;当在问及是否

愿意参加短式网球实验兴趣班时, 85%的小学生填写了非常愿意参加并尽快开班学习尝试短式网球项目, 可见调查中的小学生大多数对短式网球表现出极大兴趣, 并且问及家长是否会同意支持参加短式网球俱乐部学习时, 75%的家长都填写非常支持, 并且叮嘱注意孩子安全。

2.2、南昌市红谷滩区各小学推广短式网球运动的实验及可行性分析

为了更好的调动和引导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的小学生们对短式网球的兴趣程度, 并且大力推广短式网球项目在青少年从事体育锻炼增加更多的选择, 为此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随机抽取各小学组建短式网球兴趣实验班, 并且在教学师资,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式方法, 教学场地器材, 教学时间和课时长、最终考核要求相同的情况, 验证短式网球在小学的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实验条件陈述如下:实验时间:2015年3-5月每星期三、五下午4:00-5:30;实验教学内容:短式网球的握拍法, 正手挥拍击球动作, 反手挥拍击球动作, 低手发球动作技术;考核内容:正手击球技术;反手击球技术、低手发球;俱乐部教学老师:王清荣;实验学校:随机抽取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南大附属小学, 南航附属小学, 凤凰洲小学, 南师附小的小学生为实验对象。

实验班考核情况分析: (1) 低手发球考核。从表4实验班小学生短式网球低手发球的情况来看, 成绩合格的占到总人数的65%, 优秀的达到12.5%, 合格总人数高达75.5%之多, 可见俱乐部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大多数小学生对短式网球的熟悉和技术掌握超出预期, 考核中不合格的也有37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18.5%, 从短式网球低手发球考核总体情况来分析, 小学生们基本发球技术掌握很快, 考核合格率高, 对短式网球表现出浓厚的实验班考核情况分析: (2) 正手击球定点考核学习兴趣。从实验班小学生短式网球正手挥拍击球定点考核情况来看, 合格的总人数是141人, 占比70.5%之多, 优秀考核总人数是37, 占比18.5%。

格率达近90%, 可见小学生们对短式网球的正手击球技术掌握很快, 尤其问及原因是可能是网球拍和网球场地更适合她们的身体要求, 不合格人数是22人, 占比11%, 这部分小学生可能是因为对短式网球的适应和动作技术理解稍微慢点。

实验班考核情况分析: (3) 反手击球定点考核。表5实验班小学生短式网球反手挥拍击球定点考核情况来分析, 合格的人数较正手击球技术合格率稍低点, 可能是小学生们对反手动作技术学习练习的。

难度理解掌握有关, 不合格人数上升至42人, 占比21%之多, 但优秀人数与正手击球人数一样37人, 占比18.5%;可见在短式网球实验教学内容的三项中, 低收发球合格和优秀率最高, 其次是正手击球动作技术, 最后是反手击球动作学习效果。

3、结论

(1) 通过问卷调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生家长对网球的认知情况, 有42%的家长表示知道了解网球运动及对健身健康的意义和作用, 其中有还有20%的家长表示曾经打过网球或现在中选择网球项目作为健身方式。

(2) 通过问卷调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生对网球及短式网球的认知情况, 有近67.5%的小学生不知道短式网球是什么运动项目, 对网球的了解有近66.5%的小学生知道一些简单信息, 但近80%的小学生对短式网球表示感兴趣, 喜欢, 想学想练。

(3) 通过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办短式网球试验班的教学及考核内容、达标率和优秀率的情况来分析, 短式网球对小学生们学习网球, 进一步了解网球甚至以选择网球作为终身体育的作用巨大, 所以通过试验教学和推广, 证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推广短式网球是可行的。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的学生家长对短式网球的熟悉了解和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短式网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该区小学随机抽取建立短式网球俱乐部实验班的情况分析, 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器材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在低手发球、正手挥拍击球、在反手挥拍击球三项内容进行教学, 从练习和考核的情况反映,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小学开始短式网球项目是完全可行。

关键词:红谷滩新区,小学,短式网球,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杨远波.短式网球的特点及实用价值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6.

[2]史芙英, 刘玮.网球运动儿童化的作用及建议[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3.

[3]袁朝霞.关于少儿网球早期专门化训练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 2005, 2.

[4]张智, 田玲.少儿短式网球训练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篇6

用地面积:31288.91m2

建筑面积:62294.35m2

设计时间:2009年~2010年

建造时间:2010年~2014年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红谷滩新院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东临雅苑路, 南临规划一路, 北临碟子湖大道, 西临规划路。医院用地面积为31288.91m2, 建筑面积为62294.35m2, 由规划道路围合出南北两个地块, 以此分为南一期、北二期两期建设, 编制床位600张, 该院一期工程于2014年初投入使用。

古韵风格的造型设计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新院秉承中医理念, 整体采用汉唐风格设计, 着重体现“前庭后园”的古代园林格局, 将“中庭、庭院、院廊、院落”等传统文化符号表现得淋漓尽致, 并合理运用平和的建筑价值观, 融入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元素和材料, 展现出全新的浓厚古典韵味, 回归“实用、经济、美观”。

*古典外立面

外立面的汉唐风格整体由高耸白墙、青砖黛瓦、红柱飞檐三大元素构成, 配以经提炼简化的花格窗以及中国特有的歇山屋面, 通过细部精巧的构件组合, 与医疗街的现代医院设计理念以及模块化的诊室单元有机地融合, 共同赋予南昌洪都中医院新的形象特质, 共同打造出有机共生的医疗健康综合体。



*对称式造型

为回归中医传统概念, 营造在古民宅中行医的场景感, 医院造型设计采用中式对称式构图手法, 符合中医学强调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人体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理念。基于此, 在医院空间营造上追求“精神治疗空间”的塑造, 摒弃奢侈超前的时尚感, 采用栗色体现亲和力, 室内材料也多汲取木质的自然元素, 营造轻松温暖的空间环境。

紧凑合理的平面布局

建筑面积32777.55m2的新院一期工程地处南侧用地, 其建筑布局设计从节约用地、紧凑布置的原则出发, 将建筑分为两个主要体块, 南侧为呈“日”字形布局的门急诊行政综合楼, 北侧为医技住院综合楼, 两楼之间通过一条竖向医疗街连接贯通。整体设计强调了功能体系模块的“有机聚合”和各种功能流线的优化, 实现了患者就医的安全便利和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的舒适高效,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性。

模块化的功能空间

*门急诊行政综合楼

门急诊行政综合楼各功能层面呈模块化布置, 各功能单元之间形成庭院空间, 使患者就诊的同时可与阳光亲密接触。

一层设置有3个主出入口, 南侧为门诊主入口、东侧为急诊出入口和住院部出入口。其中门诊主入口正对挑空3层的大堂, 门诊区与东侧急诊急救区共享护士站, 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救治效率。此外, 在西南侧另专设肝炎肠道和发热门诊入口, 挂号收费独立设置, 避免与其他患者交叉感染。各功能入口规划出简明通畅的就诊流线, 再根据操作流程布置各功能用房, 以达到患者、医护流线最优化。

二、三层为各功能单元, 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门诊及相配套的医技、后勤用房等。各功能单元设计时力求面向中心庭园, 让患者及医护尽量享受到绿化和阳光。

四层及局部五层为行政办公用房, 为实现医院的智能化管理, 于四层设置了IT中心。在五层, 根据医院使用要求设置了可容纳200多人的会议中心。东侧四层可作为办公用房, 局部设置了屋顶花园, 让医生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尽情享受阳光和绿化。

*医技住院综合楼

医技住院综合楼共9层, 一至三层为医技部分, 四层及以上为标准病房。一层为影像中心, 靠近门诊与住院部, 方便两处患者进行检查。二层为药库、病理和血液科, 相关科室临近布置。三层为手术室, 横向与本层的ICU及四层的病房紧密联系, 纵向通过污洁电梯与地下室的中心供应直接连通。

一期工程共设床位200张, 每标准层设置床位40张, 针对不同患者人群, 每个护理单元设单人间两间, 双人间4间, 其他均为3人间。

*多功能地下室

地下室主要设计为停车空间, 以满足门诊和住院部的停车需求。另设有中心供应室、员工临时餐厅等功能区。在设计中, 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洁净与污染流线, 避免物品与人员的交叉影响。

中医特性的空间设计

相对于西医, 中医在医疗流程中表现出分科细、就诊时间长、患者康复保健治疗者数量多的特点。鉴于此, 在南昌洪都中医院的设计过程中, 特别进行了不同于一般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改变, 如增加公共区域及候诊区域的面积, 使公共区域更为开放, 减弱候诊患者的心理焦虑;通过细分就诊类型, 分设小区域候诊点, 分流就诊患者, 减少患者相互见面的机会, 以达到保护患者隐私的目的;通过对住院用房面积配比调整, 更适应住院患者的康复保健需求;通过对理疗科室的着重设计, 满足患者对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传统治疗方法的需求;在药房及制剂车间的设计上, 注重考虑中药制剂的特殊性及独立性。



内外兼顾的交通设计

*“9+1”内部竖向流线

新院一期建筑共设有9部直梯, 1部自动扶梯。门急诊行政综合楼由局部三层、四层、五层的综合体组成, 竖向交通包括6座楼梯、1部自动扶梯和3部直梯, 其中一部直梯兼作无障碍电梯。医技住院综合楼总共8层, 竖向交通包括2座楼梯、1部污物电梯、1部洁物电梯 (三层手术室专用) 、2部客用电梯和2部医用电梯, 其中一部客梯兼作无障碍电梯, 污梯兼作消防梯。

*4出口+1环形车道

目前, 新院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 分别为一个人行主入口, 一个车行主入口, 一个后勤出入口和一个急救车出入口。院区内设有环形通道, 最小宽度为4m。机动车停车位前道路宽6m, 道路转弯半径为12m。

为了塑造舒适亲和的环境, 机动车交通主要通过场地内一条环形车道解决, 内部道路均为人行道, 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除地面局部考虑停车外, 主要停车空间位于地下车库。

巧妙处理坡度地形

根据医院所处地形, 院区室外地坪按高于四周道路中心线标高, 定为19.50m绝对标高, 建筑的室内外差为0.30m, 因此, 室内地坪±0.000定为19.80m绝对标高。整个用地区内道路纵坡为0%~8%, 横坡为1.5%。场地标高可能会随周边道路标高变化做适当调整以使场地标高高于周边道路标高。道路标高有变化以及和周边道路连接处, 局部设置纵坡。为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约每25m设置一处雨水收集口, 雨水口周围道路设局部缓坡。雨水由雨水口收集, 通过暗管排放至城市道路排水管网。

中医理念的绿化规划

新院以优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进行绿化规划。院区内树种的选择以本地适生树种为主, 以增强绿化植物的存活力, 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避免绿植受到污染, 为患者创造园林式的治愈环境, 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理念。

传统中医文化讲究人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将阳光、空气及自然与室内空间的结合。住院综合楼外布置常青小园林造景, 减弱患者“封闭式治疗”的消极情绪, 有利于患者身心同步恢复。门急诊综合楼的内庭院使患者一步一景, 治疗中随时感受自然的气息, 消除紧张的心理, 迎合中医“致中和”理念, 通过自然调理使身体机能达到平衡点, 恢复健康。

结语

上一篇:模拟探究过程下一篇: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