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要素

2024-06-23

结构与要素(精选12篇)

结构与要素 篇1

一、引言

经典产业理论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威廉·配第从产业结构视角来解释国家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配第-克拉克定律告诉我们, 收入变动将会影响人口流动趋势, 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西蒙·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表明, 人均收入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源, 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 如何解释低收入国家的高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升级与收入水平增长之间步调一致吗?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7, 485美元, 印度为1, 671美元, 中国是其4倍多, 但是对比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现: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比重依次是:9.2%∶42.7%∶48.1%, 印度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依次是:19.1%∶28.3%∶52.6%, 如果从产业结构视角比较分析, 印度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国, 但人均收入不到中国的25%, 我们困惑于印度这种高产业结构低收入水平产生背景和根源, 显然这无法用产业结构与人均收入之间关联理论解释。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并不完全取决于一国 (地区) 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 政府干预可以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获得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 如二战后崛起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是两种常用的手段。直接干预是政府直接投资或发展目标性产业, 通过引导要素流入改变要素禀赋结构, 达到支持部门、行业扩张的目的。间接干预主要是通过扶持性政策、金融支持和配套政策来选择性发展和支持特定部门或行业。

政府通过调整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来引导资源和要素流动趋势, 对不同产业的产出水平产生替代效应, 从而改变三次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回顾中国公共支出变化历程, 政府公共支出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31%, 下降到1995年的11.1%, 1996年开始稳固上升, 截止到2014年上升到25.1%, 公共支出占GDP比重大致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而从产业结构视角来看, 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是:27.9%、47.6%、24.5%。事实上, 1996~2014年也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1996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19.4%、47.0%、33.6%, 而2014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所占比重分别为:9.2%∶42.7%∶48.1%。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都出现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大幅度地上升。所以, 研究政府支出规模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必须从新的理论视角来进行深入分析, 才会得到与实际更加一致的结论。本文正是基于此, 从政府支出规模影响不同产业的生产要素积累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其政府公共支出与产业结构之间关联的理论基础, 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文献综述

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可, 尤其是能源、交通和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对于发展中国家初期的资本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变迁的根源, 尤其是关注公共支出、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现阶段, 对于政府支出规模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成果如下:部分学者认为产业政策目标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规划来引导特定产业发展, 最终形成合理产业结构 (林毅夫等, 2003;刘伟, 2002;苏东水, 2010) 。部分学者认为完善制度体系 (Mohammad Amin and Aaditya Mattoo, 2006) , 政府规模和法律环境 (汪德华等, 2007) , 宏观经济环境 (郭小东, 2009) , 对外贸易和市场的发育程度 (张斌, 2011) 等因素决定着一国的产业结构。部分研究关注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其结论是认为公共支出存在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蔡建明, 2006;郭小东, 2009;张斌, 2011;石奇, 2012) 。部分研究把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功能与性质分类, 把公共支出划分为生产性公共支出和非生产性公共支出, 分别检验这两类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胡永刚、郭新强, 2012;姜丽, 2012;贺俊、吴照, 2013) 。

研究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部分研究是从宏观视角, 围绕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分析, 部分研究从政府公共支出功能视角研究得出生产性公共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导向作用。鲜有文献研究公共支出、生产要素积累和产业结构变迁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阐述了政府支出规模、要素流动趋势与积累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政府通过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影响生产要素流动趋势, 改变不同产业之间的要素禀赋结构, 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出水平发生变化, 不同产业间的产出水平产生替代效应, 促进部分产业收缩或扩张, 同时改变产业结构的比重。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来解释中国的高收入、低结构现象。从政府支出规模、生产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的内在作用机制这一角度, 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印度”的这个难释之谜。本文认为,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体系形成的初始因素是要素禀赋和积累能力, 但绝不代表政府的作用可以忽视, 通过政府之手来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的案例不在少数, 尤其是当政府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 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上升, 公共支出将会对产业结构变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公共支出、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变迁内在机理分析

(一) 公共支出与要素积累。

政府支出怎样影响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流动和积累, 并推动产业结构变迁?一般情形下, 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政府支出按照职能划分主要包括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总的来说, 政府支出可以通过其支出规模与结构影响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流动和积累, 改变产业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配置比例, 影响部门和行业的产出水平, 从而引起不同产业收缩与扩张、产业结构之间相互替代与变迁。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干预要素流动来改变要素流向, 从而影响不同部门或行业的资源禀赋。建国初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是典型的政府干预要素流动来影响三次产业结构。

从生产要素角度来看, 公共支出会产生以下三种效应:一是创造效应。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与收入方式干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 影响其经济运行轨迹, 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能源设施的建设来引导要素流动, 可以增加社会固定资本存量;二是溢出效应。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展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也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基础设施行业扩张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吸附大量的劳动力, 从而降低失业率水平。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水平,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三是替代效应。一般来讲, 政府支出偏向又可以通过产业非均衡发展影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的积累, 这将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对于追求现代化的国家来说,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进器, 那么在不同发展阶段, 政府支出必然会出现偏向, 从工业化初期的纺织、食品为代表的轻工业;工业化中期的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工业化后期的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主导行业和支柱产业吸附的生产要素比重高于配套产业或附属产业。

(二) 公共支出与产业结构变迁。

关于公共支出对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替代效应。政府支出结构差异产生的替代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 政府通常是有所作为的, 选择性支持幼稚产业、先导产业的成长, 减少夕阳产业、衰退产业的支出力度, 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和规划来支持重点扶持产业, 政府财政政策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政府还可以通过投资与高效率的生产部门, 引导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和行业流入高效率部门和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二是“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会对私人资本投资产生影响, 尤其是政府进行大量公共投资会影响私人企业投资成本和收益, 改变其投资预期, 结果是挤占了私人部门的投资机会, 这就是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因而政府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是判断其投资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 政府通过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改变市场要素的流向, 对不同行业和部门的生产要素积累产生影响, 行业的要素积累制约着产业扩张和收缩, 产业规模变化引致产业结构的变迁。

摘要:本文阐述公共支出、生产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政府通过调整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趋势, 重新构建不同产业或部门之间的要素禀赋结构, 从而改变其产出水平, 最终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政府适时调整公共支出结构, 从微观领域引导要素流向和积累, 改变行业间的资源禀赋结构, 形成具备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为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公共支出,要素流动,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陈斌开.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经济学季刊, 2003.12.

[2]刘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 2002.5.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石奇, 孔群喜.动态效率、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结构效应[J].经济研究, 2012.1.

结构与要素 篇2

公文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一)公文结构的概念

公文结构是指公文内容的组合和构造。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按照主题的需要,安排材料、组织成文的方式,比如全文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安排哪些内容,怎样使公文首尾一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等等。

(二)公文结构的作用.便于阅读和理解.利于公文写作

二、公文结构的基本内容

公文结构内容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等,安排结构就是在总体结构思路的指导下,组织安排好这些环节,构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组成条理清晰、前后连贯、首尾圆合的篇章形式。

(一)公文的开头与结尾

一篇公文中,开头与结尾,一个居前,一个殿后,地位都相当重要。.开头

开头是公文正文部分的起点和入笔处,又称导语,用以唤起读者注意,引导阅读。最常见的公文开头,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 起因式开头。一开始先讲问题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公文,一般使用“由于……”、“鉴于……”或“随着……”等开头。

② 目的式开头。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说明本文目的,一般使用“为了……”、“为……”。

③ 根据式开头。一开始先说明制作公文的依据,多用“根据”、“遵照”、“按照”等开头,即根据某公文要求,遵照上级某指示精神,按照某会议的决定等。

④ 时间式开头。一开始先点明某事、某情况的时间。有的是一开始直接写年、月、日,有的是用“近日来”、“近来”、“最近”等比较模糊的时间开头,有的则用“……之后”句式开头。

⑤ 引文式开头。一开始先引用公文或领导指示中的一段话作为引子或点明主题。

⑥ 事情式开头。即一开头就把事件、情况简明扼要地介绍清楚。.结尾

公文的结尾,又称结语,用以维护公文的完整性,使读者深刻理解作者的意图,为准确而有效地处理公文奠定基础,同时,也防止在正文之后被添加伪造。

公文中的结尾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① 总结式结尾。在结尾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概括与深化主题,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

② 希望号召式结尾。在结尾部分提出希望,发出号召,鼓舞斗志。

③ 强调式结尾。对主题意义再次强调以引起重视。

④ 专用式结尾。如“以上请示是否妥当,请批复”、“当否,请指示”等。

(二)公文的层次与段落

段落是形式范畴的概念,即自然段,其行文标志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层次是内容范畴的概念,即意义段,没有明显的行文标志。.层次

所谓层次,又叫意义段,结构段,是公文在表达主题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完整的思想内容单位,也是结构的基本单位。

层次的划分是有其客观依据的,有时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来安排层次,有时根据事物的空间来安排层次,有时按照事物的功能和特征的主次来安排层次,有时按照公文的逻辑联系来安排层次。

公文往往采用总分、并列、递进、因果和连贯等方式。

① 总分式。总分式也叫主从式,是指构成公文的全部层次中,先从总体上概括内容,然后再具体分述;或先提出总的观点、主张,然后再具体说明。这种方式在简报、调查报告、总结、计划、通报、报告中多以先概述后分述的形式出现。有命令、决定、通知、通告等公文中多是先交代观点,而后具体陈述主张和办法。

② 并列式。这种安排层次的方式是从横向逻辑联系入手,把材料按其性质归类,组成层次,分别从不同方面对问题加以说明,各个层次表现为平等并列关系,以其内在联系构成有序的完整篇章。公文多用分条列项的方式表述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的内容,形成并列式层次。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计划等多为这种层次。

③ 递进式。这是按照内容的逐层推进,层层加深而安排层次的一种方式,层次之间为一层深似一层的递进关系。在公文中命令、决定、决议、请示、报告、调查报告等有时采用这种方式。

④ 因果式。这是以分析事物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结果为线索安排层次的一种方式,层次间为因果关系。其中有的先说因、后说果,有的则先交代结果,后分析原因。

⑤ 连贯式。这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安排层次的一种方式,其中有的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排列,有的以事件发展的前后进程排列,有的以空间的前后转换排列,有的以认识的过程排列。公文中采用这种方式的以时序的推进为多。如简报、报告、会议纪要等常用这种方式。.段落

段落是构成一篇公文的基本单位,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自然段。

段落的划分要注意四点:一是单一性,即一个段落只能表达一个中心内容,不能把几个不同的内容拼凑、糅合在一起;二是完整性,即一个中心内容必须在一个段落里说清楚,而不能分散在几个段落里讲;三是连贯性,就是说前后段的内容要有承继关系,不能彼此脱节或用不相干的文字段落从中间打断;四是匀称性,即段落的长短划分要适度,不能长的太长、短的太短,避免给人以不太协调的直观印象。

(三)公文的过渡与照应.过渡

过渡是指公文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在公文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逻辑性强。

公文写作时,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般需要过渡。一是思想内容转换时。二是表达方式转换时。三是结构形式转换时。

常用的过渡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词语过渡。常用的表示关联和转折的词语主要有:不过、既然、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那么、然而、首先、其次、以上、以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等。二是句子过渡。在段落或层次之间,有时也用一个句子将上下文衔接起来,这样的句子就叫做过渡句。过渡句可以设在前一段的末尾,也可以放在后面一段的段首,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三是段落过渡。凡是两层或两段文字之间意思相隔较远,或表达方式、结构形式变换幅度较大时,可用段落来进行过渡。这种在层次和段落之间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段落,叫做过渡段。.照应

照应是公文内容上的前后照顾呼应。

公文中常用的照应方法主有:一是首尾照应,让公文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使开头说的话在结尾处得到深入的补充和强调。二是前后照应,让公文的前后内容之间互相照顾,彼此呼应,使公文的结构紧凑、主题鲜明、逻辑性强。三是题文照应,使正文与标题相照应,起到展开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公文结构的基本要求

结构与要素 篇3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额;市场影响

一、对于国内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及构成影响

由下图1-1可看出,小商品市场成交额主要由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与小商品批发成交额组成。

(一)以国内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变化而论。以时间角度观之,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由2013年的392.44亿元增至2014年419.01亿元,净值增加26.57亿元,增加6.8%;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由2013年的19.48亿元跃升至2014年26.57亿元,净值增加7.09亿元,增加36.4%;小商品批发市场由2013年的319.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338.98亿元,净值增加19.48亿元,增加6.1%;以市场成交额增加的角度观之,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增加额净值大于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增加额净值,而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增加比率大于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增加比率。

具体影响要素如下:

1、国家政策层面。引商兴市成效显著。完成18,233个商位续租工作,并引进1,980余户新主体。增加更多商业企业,小商品铺位与新主体的增加同时加速小商品市场竞争和繁荣兴盛。

2、“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与阶段性突破。第一阶段采取单独“品牌”外销,完成佛山、天津等地10家市场合作联盟协议签订。第二阶段运用外销模式“品牌+管理”具体在广东佛山进行了新业务模式的探索。第三阶段实施“品牌+管理+资本”外销模式,海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完成多地市场项目的前期调研,并与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完成5000家重点供应商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合作,优势资源调配整合,与国有企业积极合作,一方面,为国有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民营企业注入大量资金,提供发展动力与强大的资金储备。使小商品市场全面发展。

3、线上线下模式相互结合,推行互联网加模式。一是小商品市场“义乌购”平台建设,完成小商品企业股份重组,商品总数突破305万,日均访问量302万PV,跨境平台产品数90万个,访问量10.5万PV。2014年,在线交易额达15亿元,更多采购商通过“义乌购”完成了线下交易。二是积极开拓国内与海外市场,义乌购国外签约22家,国内签约44家。开设国内展厅6家,海外展厅1家,积极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三是义乌购快递业务,目前已通过认证的物流公司或个人12家,发布路线600余条,已经逐步建立快递服务全球网络,给予消费者以最高效与便捷的物流与快递服务。

(二)以国内小商品市场构成变化而论。由下面图1-2两图的对比,进行变化趋势分析,小商品零售市场市场成交额占整个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的比重由5.75%增加至6.34%,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额相对缩减,具体由94.25%减少至93.66%。可见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于小商品零售市场,而居民对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采买成交额相对减少,企业间小商品交易以及批发采买成交额相对减少。

具体影响要素如下:

1、小商品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小商品市场与日常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大多数经济行为都是在小商品市场进行的。目前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庞大的市场购买力,家居日用品,日用品的广阔需求潜力,小商品市场发展异军突起。

2、消费者对小商品市场的心理认同感受与接受程度,以及小商品市场成交额逐年递增趋势。依市场调查表明,目前的中国日用品零售市场,年均销售额大约在36000亿元,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小型廉价超市的认同与接受。全国现在数量已超过3000多家,小商品市场发展每年均以超过20%的速度迅速发展。

3、小商品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宽与交易模式的更新。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小商品有了更多的渠道销售,更多的人们倾向线上交易,在网上购买廉价、优质的小商品。

二、对于我国三类产品进出口额及构成的影响

由下图2-3中数据看出,2013-2014年三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动分析,可知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额7649亿元减少至7601亿美元,减少48亿美元,减少6.3%,初级产品进口额为6577亿美元,相比于上年度同比增长3.6%,出口额达到1072.8亿美元,同比增长6.7%。

说明我国初级产品在2013年净出口5504.2亿美元,相对于2012年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率大于进口增长率,说明我国在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绝对值侧重于进口额,而增长率则依靠于出口额的增长,表明我国初级产品贸易越来越侧重于出口额的同比增长。具体来说,活塞航空发动机、手机、平板电脑取像模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与原材料、与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原料产品降低税率,并与提供这些原料的国家达成关税协定,有利于初级产品的进口。

具体影响因素:

(一)我国进出口额与贸易收支情况。据海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在2014年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达到2.35万亿元,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

(二)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如上图2-3可看出,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95.2%,较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占比连续三年提高。具体来说,装备制造业将会成为未来进出口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通信设备与高速铁路与机动车出口增速均超过10%的速度观之。中国未来的商品贸易结构将会呈现重大的结构调整。

(三)我国政府在科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日益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下图2-4中,2013-2014年高技术产品占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逐渐降低,可见中国从2013到2014年,高技术产品占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比重中,高技术产品在中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中下降0.5%,而在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中下降1.7%。这说明一方面政府建立有关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及发展计划,包括“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两个早期高新技术与国家发展计划;[1]另一方面在“科技兴贸”与国家高新科技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需要更多的人才与人力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政府的监管与管制的作用逐步强化。政府利用其对市场渠道的控制。为鼓励高技术产品出口,各国均对出口企业提供便捷条件,比如出口信贷与保险、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

nlc202309040830

三、对中国与俄罗斯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异同的影响

中俄两国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决定中国和俄罗斯资源与地缘等禀赋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进而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存在异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要素竞争力。从图3-1中可以看到,在第一大类初级产品中,中国在0类食品及活动物的出口额(亿美元)为俄罗斯该项产品出口额的34.4倍。而在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中,由绝对出口额观之,中国出口额占俄罗斯出口额的89.6%;由相对出口额观之,俄罗斯在3类产品的增幅达到71.5%。而在第二大类工业制品中,其中5类未列名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由绝对出口额观之,在2013年中国出口贸易额1196.2亿美元为俄罗斯该项出口贸易额30.8亿美元的38.8倍,由相对出口额观之,即两国该类产品出口额相对于2012年的增减幅度的变动,俄罗斯出口额增幅5.8%大于中国出口额增幅5.3%,说明俄罗斯在5类未列名化学品行业具有较强的潜力优势。但是在6类主要在原料分类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9类未分类其他商品中国相较于俄罗斯具有明显优势。

行业发展方面,俄罗斯在化学行业的速度在逐渐加速,在未另分类其他商品,原先的显性优势逐渐丧失。因此中俄双边贸易很难在此行业出现;竞争力方面,显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同时反映了由于其他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国高密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以及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加。而俄罗斯在纯粹资源类产品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制造业竞争力逐渐减弱。

第一,中国对俄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且不稳定。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在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占很大比重。但由于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小,决定了其出口存在刚性,但是不会出现大规模增长。俄罗斯加人世贸组织后,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少,必然导致大量与更多的海外商品涌人。

第二,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必然增加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降低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的竞争力。[2]

第三,改变对外出口结构,是今后中俄两国经济与贸易结构的转向重点。俄罗斯当前已经采取多重举措降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提高加工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入世”或许是俄罗斯实现进出口贸易结构转型的契机。

第四,传统行业方面,产业竞争力的互补性和资源要素互补性,尤其是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俄罗斯劳动力匮乏严重,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随着俄罗斯入世后关税水平的降低,中俄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15 年的目标预计提前完成并超出预期。中俄将在更多的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相互协调,两国未来多领域的合作将被推向更多的领域。

第五,高新技术方面,加强中俄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是扩大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方面,既可以利用技术互补性,发展两国各自的劣势,也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增强研发与技术领域合作使双方的技术达到新的高度。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是相对优势的凸显,而人力资本则是企业异质是这种优势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俄合作的途径可以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增加人力存量,而且对人力资本结构进行优化。[3]

四、总论

2014年全年进出口贸易主要有以下特点:

1、对于国内小商品市场模式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导向、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胜利、外销模式的多样化、新兴业务模式互联网+的试行。

2、对于国内小商品市场成交额与构成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小商品市场的认同以及贸易成交额的增加。一般贸易占进出口额比重持续上升。2014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31万亿美元,增长幅度5.3%,比重连续两年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1.41万亿美元,增长达到3.8%。

3、对于我国三类产品进出口额及构成的影响。我国进出口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并呈现出巨大的贸易顺差、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大幅攀升、我国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倾斜与扶植力度。

4、贸易合作伙伴多元化趋势。由表3-1STIC4分类标准下中国出口AG0类商品的出口贸易的前五大出口国,可知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新成效,2013年我国对发达国家市场保持稳增长,其中中国对印度、俄罗斯、非洲、中东欧与东盟国家等进出口增速均快于整体增速;而由3-2STIC4分类标准下俄罗斯出口AG0类商品的出口贸易的前五大出口国,可知中国是俄罗斯AG0类商品的第四大贸易进口国,说明中国的AG0类商品的需求量较大,并且俄罗斯成为该类产品的出口大国,由表中的数据计算可得,中国对于AG0商品的进口额占到俄罗斯该类产品世界总出口额的8.6%。

参考文献:

[1]王菲.浅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及问题[J].中国商贸,2014(32).

[2]张弛,邹雨霏.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问题分析[J].欧亚经济,2014(2):105-113.

[3]徐坡岭,贾春梅,徐纪圆.中俄对外贸易结构比较及相互合作机会:基于贸易增加值的分析[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5):34-42.

注释:

①小商品城:2014年报净利润4.09亿 同比下降42.19%2015-03-28 来源:同花顺财报。

②尔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走势预判。

③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结构与要素 篇4

大学生的创业团队结构和绩效研究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分析创业团队的特征与类型, 研究创业团队建设的影响因素, 提出基于共同愿景组织自律与成长机制。

一、大学生创业团队

(一) 创业团队理念

创业团队是联合起来创立一个企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 这些个体有着共同的利益, 而且在企业的前创业期就已经存在。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多是由一些私交很好而在一起的伙伴组成的, 多是由人际关系来寻找共同创业的伙伴, 或是有相似的理念和观点, 基于对某一技术的狂热而结合。

(二)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 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忠于企业的优秀团队。一个新创事业的成长潜力与他创业团队的优劣有着很强的关联。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需求主要分为内生性需求和外生性需求两个方面。

内生性需求是创业者在减小创业风险、获得更多创业资源的驱动下, 选择与其他创业者组建创业团队, 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各种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业需求。外生性需求是外部环境通过对创业团队进行各种形式的扶持, 激励创业团队的组建与发展, 通过创业的反作用, 从而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求。

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征与类型分析

(一)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征分析

1.团队具有创新性。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现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强, 对新事物的追求和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更加具有创新性。

2.团队热情度高。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对创业项目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3.团队成员各具特长, 分工明确。团队成员一般选择性格互补、特长各异的成员以保证成员间能够相互协作、知识共享, 保持团队关系的和谐, 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4.团队具有不稳定性。大学生创业团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加上资金等资源的不足, 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 所以团队内部容易发生争端, 进而分崩离析。

(二)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织类型

1.环形结构

以项目或某项工作为中心, 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彼此分工, 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形, 能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就是环形结构。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之间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发展的一种临时性组织, 它以组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纵向层级组织, 能够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拥有的核心优势与外部环境的动态有机结合, 拥有更敏捷的特性和更快速的反应能力。

2.矩阵结构

大学生创业团队通过以专门从事某项工作为形式而展开工作的组织形式叫做矩阵结构。大学生团队成员之间加强横向联系, 成员根据实时需要改变具体的工作内容, 各个部门或者职能方向能避免相互交织但各自为政的局面, 能够使不同的团队成员发挥所长, 专业技能和专用设备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有任务的时候相互协作。一旦任务完成, 组织就可以改变当即形式, 成员之间为了完成创业的某项目标、计划, 相互之间彼此帮助, 相互激发, 让思路更开阔。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创业团队结构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整理, 我们发现对于创业团队绩效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是从团队成员构成 (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经验、教育水平、职业背景等) 分析的角度探讨创业团队的绩效。创业团队成员的性别、经验、教育背景差异性越大越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 这有助于团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消除冲突, 最终达到较好的创业绩效。对于创业团队而言, 技能及技能结构也是其重要特征, 它们对创业团队绩效也有影响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顾名思义是指大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那么在这当中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如何发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创业团队成员职能分工必须清楚完整, 要有技术、市场和生产等方面的技能人才, 即成员技能等方面要形成互补, 这样才有利于新创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也是创业团队结构的重要特征, 影响创业团队获取创业资源、创业技能、初始资金等, 进而影响创业团队绩效。

(二) 创业团队行为因素

创业团队的决策行为直接关系创业的实施过程, 并影响到创业的绩效。创业团队的运作方式是由团队最终的决策行为决定的, 决策的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团队绩效的实现程度乃至创业的成功与否。团队员工的管理在创业初期可以说是创业者手中最大的资源。如何调动团队的力量, 发挥团队的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 如果员工都能团结合作, 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那么企业的发展就能蒸蒸日上。因此,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员工的管理, 发挥团队精神, 团结合作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尤其是在创业起步阶段。

(三) 创业团队环境因素

创业环境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体, 主要包括政府创业政策、行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因素。正确认识和了解创业环境的前提是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创业生态论者甚至认为创业环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 只有那些积极适应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很大, 故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对自己创业的环境做详细的分析, 并且对不断变化的创业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四、推动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的对策

(一) 良好的创业心态, 互补的团队组织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

首先,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提高对创业的认识, 通过学习创业知识, 了解创业条件, 积累创业经验, 努力提高创新、管理、合作等能力, 提升自身和团队的创业水平和能力;其次, 每个人都要有适合自己的职权, 团队内的成员技能彼此可以互补, 还要尽量做到规范化, 同时, 在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还应该继续完善企业制度,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尽力留住创业团队中的核心人员;最后, 大学生创业时, 尤其是创业初期, 必须在心理上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 好的心理素质是整个创业过程顺利发展的推进剂, 拥有一个实事求是、不骄不躁的良好创业心态才能使创业成功成为可能。

(二) 有效的运营方式, 健全的考核体系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由团队成员构成的一个整体。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个体绩效是团队整体绩效的基础, 并以团队整体绩效的目标为导向。团队整体绩效是团队成员个体绩效的转化与合成, 是成员个体绩效的综合反映, 但是, 团队整体绩效并不等于团队成员个体绩效的简单相加, 成员个体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团队整体绩效的实现。因此, 大学生创业团队应当进行团队整体层面与团队成员个体层面的双重绩效考核, 将大学生创业团队两个层面的绩效考核有机地衔接起来, 既要在大学生创业团队整体绩效考核中纳入成员个体的绩效, 又要在团队的背景下考核团队成员个体绩效, 考核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贡献、对其他成员的支持等, 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绩效的改善、提高。

(三) 完善的创业平台、务实的支持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保障

高校、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培养, 共同推进创业氛围的营造, 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能力、特质、目标以及创业团队的组织行为对创业绩效有很大相关性, 可见大学生创业或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从本质上讲, 创业能力的根本是创新素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 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识别和把握机会能力的提高, 学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 以及领导力的训练等, 这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因而, 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一种素质教育, 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政府应完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政策与服务, 优化创新平台与内容, 营造创新与创业的优质环境。

五、总结

创业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 而创业绩效之高低常被用作来推断创业者运用创业团队之适合程度, 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大学生是新时期背景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内生和外生需求, 基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征与类型, 从结构、行为和环境, 剖析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促进创业团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团队,绩效

参考文献

[1]谢科范.陈刚.郭伟等.创业团队结构、行为、绩效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265-271.

[2]胡桂兰, 梅强, 朱永跃.创业团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78个网络创业团队的调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06) :157-159.

[3]石磊.论创业团队构成多元化的选择模式与标准[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04) :52-59.

[4]沈超红, 罗亮.创业成功关键因素与创业绩效指标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231-235.

法院文化的结构要素 篇5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乃至诉讼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包括诉讼的社会观念、历史习惯、理想信仰以及用诉讼方式解决社会冲突的行为模式,包括关于诉讼的仪式举行、器物设施、典章制度及思想学说等,诉讼法律价值及价值观是法院文化的中心概念。法院文化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罗列,而是各个要素互动的场域。法官不是法院文化的构成要素,而是法院文化的主体。

法院文化的主体

现代社会劳动分工使法官成为一种“职业共同体”,对于共同体利益的自觉和维护,不仅成为共同体成员心照不宣的共同追求,获得职业共同体成员资格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是该职业共同体吸引和收纳新鲜血液的原因之一。

法律职业共同体区别于其他公民社群的基本特征是它所提供的专业性服务,而这一服务是经由一整套特殊的话语系统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一个“话语共同体”。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法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整套法律术语及思维模式,以及更多的只有长期浸润其中才能心领神会的不言之言,无意之意。由此,“法言法语”变成了具有实际生命力的理性工具,而之所以能够借助它们即可在法律释意社群内部进行商谈和沟通,获得职业认同和共同体的接纳,凭借的也正是这一共同的“知识背景”。此外,法院还有一些类似行头般的饰物,如法袍、假发、“惊堂木”和法庭的特有建筑装饰等,它们以符号化的效果,传达行业信息,营造“法律的气氛”,而构成了另一种特殊的语义和语境。掌握这一套复杂的话语,是进入共同体的前提,并且是该共同体成功运作的必要前提。共同体成员之间以此话语体系进行商谈和沟通,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法律释意社群”,不仅降低了交际成本,提高了交际能力与效率,同时并保证了共同体成员之间信息传递的准确与精确。正是在此共同体中,一群具有相同教育背景的人,信守大致相同的规则,遵循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行业规范和价值观念,乃至于秉持共同的理念,追求着共同的理想。

综上所述,法官社群首先是一个职业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以使用和传播法律及其知识形态为业并以此安身。在社会——政治生活之网中,法律共同体分享并分担着以利益分

配为核心的权力均衡角色,而成为一种权力共同体。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我们来讨论法院文化,更能体现其场域感。

法院文化的基本特征

法院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同时具有物质依附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和渐变性等一些显著的特征,并对诉讼行为、诉讼体制和构造、诉讼制度的稳定和变革产生强烈的影响。法院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法院文化分析既是诉讼现象分析的主要内容,又是分析诉讼现象的重要途径。法院文化作为一个结构系统,必然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总起来说,任何一种法院文化都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法院文化有自己的边限。这意味着法院文化存在着某些始点和端点,并非是“什么都可以装”的剩余元素意义上的法院文化,它有自己特定的具体内容,它的边限就是与诉讼活动有直接互动关系的要素所及的范围。

法院文化受环境的包围和影响。这里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其中当然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的阶级关系、历史经验、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水平。法院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从根本性质上说,法院文化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第二,历史经验因素。社会及其成员的个性、心理、价值观总是社会地形成的,而它们所处的群体的习惯、风尚等又是历史上形成并且一代代承继下来的。第三,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法院文化的形成中也产生着明显的影响。第四,社会及其成员的诉讼经验,这是形成法院文化的直接决定因素。

法院文化是开放的系统。法院文化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互动,这种互动表现为法院文化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输入就是周围环境对法院文化系统或其中某个要素的影响,输出就是法院文化系统或某个要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不同法院文化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借鉴便是输出输入的过程。

法院文化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在法院文化系统内部,某些要素互动行为的变化,会导致所有其他要素互动的方式的变化,进而可能影响诉讼机制。例如,现代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引起诉讼中侦查手段的更新,进而会导致证据种类的重新界定,相关的证据制度、诉讼程序以及社会成员的诉讼法律价值观等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法院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法院文化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法院文化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互动是不断的,而且法院文化系统有反馈能力,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有反馈的路径。通过反馈,法院文化系统不断地进行输入、输出,反反复复,以追求整个结构的平衡状态。法院文化的变迁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的。

综上,法院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因素之一对社会的诉讼体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法院文化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诉讼行为,它直接影响着诉讼行为的方式、诉讼过程的方向和目的、诉讼主体的关系格局以及诉讼制度的稳定和变革的进程。现实诉讼制度的变化会导致法院文化的变迁,反过来法院文化又影响诉讼制度的变革,二者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法院文化的现代化也会促使诉讼制度的现代化进程。

法院文化的结构

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任何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文化所结成的这种系统、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结构。社会学主要是从文化特质(即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文化丛(即文化特质丛)和文化模式这几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结构的。

基于文化要素的结构分析。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如果从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角度或者说从构成要素的角度把握法院文化的结构,从法院文化定义就可以列出其构成要素:诉讼的社会观念、历史习惯、理想信仰以及用诉讼方式解决社会冲突的行为模式、诉讼的仪式举行、器物设施、典章制度及思想学说等,而诉讼法律价值及价值观乃是法院文化的中心要素。

对于某一特定的法院文化而言,其构成要素的内容不是亘古不变的和静止不动的,静

止是相对的,表现在各个要素的内容只是在某个阶段相对平稳;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之,各构成要素的内容则是发展变化的,变化是根本的。另外,在法院文化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彼此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社会意识形态、诉讼价值观、诉讼目的、诉讼法律制度和诉讼构造等要素之间是互动的,其互动关系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法院文化结构内部的整合与冲突,法院文化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是相对的,而冲突则是绝对的,正是冲突形成了法院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

基于文化模式的结构分析。法院文化模式应该是包含法院文化各构成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就是法院文化模式。这种形式能够表现一种法院文化的特殊性,各个法院文化模式虽然各具特点,但是就其基本结构来看,却有着共同的基本方面——法院文化结构中的各个构成要素。法院文化模式与法院文化的构成要素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各构成要素的特殊性以及要素间互动关系的特殊性是通过法院文化模式的特点来体现的。

法院文化模式的类型

学界虽然在不同的研究中,经常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某一类法律文化现象,但从理论上对法律文化乃至法院文化进行分类的研究尚不多见,在具体讨论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是以国别或国家的立法技术特征(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等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在划分法院文化的类别时,无疑应当注意各民族、各国家和地区法律实践活动在各方面的差别,也就是按国别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不论按什么标准划分,不能为了分类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用来说明某种法院文化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一种手段。从前文对法院文化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能够体现法院文化总体差异性的结构性单元非法院文化模式莫属,法院文化模式以及模式中各个构成要素互动关系的比较是对法院文化进行分类比较的真正落脚点。在这里,结构性的单元便成了比较分析的框架,它在比较分析中的意义是解决如何比和比什么的问题,而不单单是分类的标准。在法院文化模式这个比较分析的结构框架下面,不仅各类法院文化中群体的、全局的、必然的、稳定的差异性能够显现出来,而且个体性的、局部的、偶然的、暂时的差别也能在相同结构的层面上进行清晰的解释。

对两种技术素养结构要素的讨论 篇6

关键词 技术素养;结构;技术态度与情感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97-02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已经进入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每个社会公民在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问题。但是许多人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技术,因此,使公民能够理解技术,具备技术素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技术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技术素养的结构如何?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1 技术素养的三维结构

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Committee on Technological Literacy)、国家工程协会(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所作的报告Technically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中提出分析技术素养的3个维度: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考与行为的方式。这3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技术素养结构,被称为技术素养的三维结构。同时该报告明确指出具备技术素养的人应具有以下特征[1]。

知识方面:1)承认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2)能够理解诸如系统、规范以及协议等基本工程学概念和术语;3)熟悉工程设计过程的本质和局限性;4)了解技术塑造人类历史以及人们塑造技术的方法;5)了解所有的技术都存在风险,有些风险能够被预期,而有些却不能;6)能够意识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存在利弊以及成本和收益平衡问题;7)理解技术是社会的价值和文明程度的反映。

思想和方法方面:1)向自己和他人提出关于技术的好处和风险的适当的问题;2)搜集关于新技术的信息;3)在适当的时候,参与技术发展以及使用的决策。

能力方面:1)掌握一些实践的技术,例如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在因特网上冲浪,操作家庭和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设备;2)能够弄清并解决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一些简单的机械或技术性问题;3)能够应用例如概率、比例和预算等基本数学概念,做出关于技术风险及利益的判断。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经常会接触或使用到某种技术,掌握基础性的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是一个具有技术素养的个体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并不只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简单工具,技术中也包含很多思想和方法的内容,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3个维度来谈论技术素养是比较合理的。但三维结构中缺少个体对待技术的态度与情感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有学者补充技术态度与情感这一维度,提出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丰富了技术素养的内涵。

2 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王秀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她认为技术素养是关于技术方面的基本素养,从技术作为知识、行为、方法、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技术素养也包含与以上4个方面相对应的内容,即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和情感[2]。如图1所示,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素养结构。

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结构的基础,它对技术素养结构中其他要素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里所说的技术知识并不是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应该是具有基础性与通用性特征的、个体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应用到的关于技术的知识。例如,普通公民不能达到建筑工程师的制图水平,但是通过学习,公民可以掌握专业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读懂专业图纸,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可以看懂居住区的规划蓝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这能够帮助公民在进行较大金额的消费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技术能力是人们使用技术和运用技术原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技术素养结构中也处于基础性地位,但其较技术知识在技术素养结构中的位置稍高一些。技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技术知识为基础,同时离不开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技术能力是在个体进行具体的技术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里所说的技术能力与具体专业技术领域中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是等同的。拥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不意味着拥有完善的技术能力,更不意味着具备完善的技术素养。

技术态度和情感是指人们对技术所持有的主观体验和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技术态度和情感对技术素养结构中其他要素具有导向作用。积极的技术态度和情感则可以促进和完善个体在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与方法方面的发展,成为技术素养正面发展的催化剂。消极的技术态度和情感,则会阻碍个体获得正确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成为技术素养发展的羁绊。技术态度和情感并不是游离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之外的,它的发展也是在个体进行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个体进行技术活动时所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即个体思考、解决技术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技术素养结构中的灵魂部分,占据着技术素养思维层面的制高点。它从宏观理论层面上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技术问题的方法[3]。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需要立足于实践。技术思想和方法可以在个体获得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技术思想和方法也能够促使个体技术知识、技术能力进一步的完善。

3 技术素养四维结构更加清晰、全面、合理

3.1 技术情感与态度维度的提出使技术素养具有更加清晰的结构三维结构中的技术知识维度下第一个具体指标是“承认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承认”一词具有“对既成的事实表示认可”这一含义。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然要使用某项技术,也可以说,其所做的工作就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大多数从事其他工作的非技术人员,常常为了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使用到某种技术。例如,计算机几乎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更便捷地查询信息、制作表格、计算数据、进行文字处理等。不管是传统技术还是现代高新技术,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表示“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对这一既成事实的认可是人们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技术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将“承认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归类到对待技术的情感态度这一维度下更为合适。

“了解所有的技术都存在风险,有些风险能够被预期,而有些却不能。”笔者认为,这个指标应是对技术两面性的理解。“理解技术是社会的价值和文明程度的反映”应是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赞同技术可以进入贸易,并能够平衡成本和利润”应是对技术的应用的态度。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指标归为技术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中更为恰当。

因此,通过分析三维结构中的具体指标,将其重新归类,会发现随着技术素养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有必要将技术态度与情感单独列出,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维度。

3.2 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待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3年普通高中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2部分组成的技术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8大学习领域之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来阐述通用技术的课程目标,这就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是技术素养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的具体内容[4]: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够安全而又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严谨、守信、负责、勤俭、进取等良好品质;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感受解决技术难题和获得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富于想象、善于批判、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理解技术的文化特性和艺术特性,具有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一定的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能力;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具有敬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以及主动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容作了如此详尽的描述,可见,培养学生形成在技术方面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在技术教育领域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也就是说,在技术素养的结构中,技术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技术素养三维结构中的具体指标并将其重新归类(表1),以及我国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程目标,在三维结构的基础上,将技术情感与态度单独列出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维度,进而构建技术素养四维结构,对于丰富技术素养的内涵,明确技术素养结构中的具体指标,以及对下一代的技术教育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也会逐步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Technically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OL].www. nae.edu/techlit

[2]王秀红.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48

结构与要素 篇7

众所周知,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 要求授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 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的地位与作用。多媒体、教师、学生和教材这四个要素构成一个教学系统, 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 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 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而且并不意味着这个系统就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 因为整合涉及的问题太多, 如:学科间的差别、资源的性质、设备的性能、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水平等等, 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某一固定模式来进行整合。同时, 不可以受到以往CAI的影响, 误认为整合就是“CAI+学生活动”, 是CAI的新形式。那么改革仍然就会停留在原来内容、手段、和方法上, 不能触动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这类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在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改革的前提下进行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体改革, 才能触动教育思想、观念、理论这类比较核心的本质问题,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校教学的深化改革。

二、改变观念, 教师职责重新确定

虽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 但是如果没有第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探讨, 教学很难展开。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不变的教案和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的到来, 会让他们感到压力, 他们得重新学习计算机的使用技能、重新树立起以信息为主导的教学观念, 计算机所提供的庞大的快捷的信息资源和全新的交互功能, 使他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本身就是一次自我认识的革命, 在一开始肯定是难以接受的。随着教学改革的到来, 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计辅教学将取代教师进行授课, 计辅教学并不是把教师闲置, 而是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重言语表达教学内容的传统角色, 课前要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 课堂上应胜任操作、控制教学信息、协调媒体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做好质疑答题, 并积极消除学生注意力转移或过多依赖多媒体等不利。计算机是教学活动的“第三者”, 它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和显示结果, 创造图文并茂、模拟写实的课堂, 这是任何一位教师都无法替代的。另外, 教师指导以及学生的分析和思考同样又是计算机所无法取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永远不能被某种设备所取代, 多媒体技术是帮助教师更有效更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激发学生, 转化学生被动地位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结构, 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 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 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 多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 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 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在新型教学结构里, 充分体现多媒体计算机这个平台, 因为它是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在整合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习的过程, 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 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 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这就是说, 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四、打破传统, 编制适宜整合教材

结构与要素 篇8

十八界三中全会以来, 混合所有制对国企改革的推动作用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与融合的经济形态。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引入要素资本结构的理论, 将混合所有制改革视为对全社会要素资本的一次重新配置与结构的优化。从而在资本结构层面探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目标与优化路径。

二、要素资本理论回顾

根据要素资本理论的解释, 经济组织的最主要生产要素是财务货币资本及其与各类生产要素相结合形成的要素资本[1]。投资者从市场上筹集财务资本并将这些财务资本投放到市场或企业中, 同实物设备、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相结合, 生成或创造出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等[2]。

1. 财务资本

即同质资本金, 它是其他各类要素资本的媒介, 财务资本同时具有媒介和创造价值的功能, 财务资本是公司要素资本结构中的核心资本, 是使要素资本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3]。

2. 人力资本

周其仁 (1996) 认为人力资产天然归属个人,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人, 因此具有可流动、可交易的特性[4]。企业合约将隐藏在一般交易商品和劳务中的人力资本分解了出来, 并把其本身当成可以被企业所购买的独立要素[4]。

3. 实物资本

机器设备、房屋建筑、在建工程、自然资源 (含土地、矿产) 、生物资源等生产要素被投入货币资本从市场购入企业后, 就形成实物资本。

4. 技术资本

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 即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和技艺以及其术用载体[5]。技术的载体形态可以是高技术含量的人工制品、文件和行为, 上述载体形态被企业组织购买后, 便形成企业或组织的技术资本[5], 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

5. 信息资本

信息是社会和自然系统的组织有序化与生产过程相关性发生变化及其后果的信号信息[6]。因此企业支付成本获得信息要素并投入生产后, 便产生了信息资本。在经济环境中, 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市场资源、上下游渠道、特有的政府政策支持等。

6. 知识资本

特指经济范畴里的“知识”, 具体分为制度性知识和技术性知识, 技术性知识包括有关技巧的描述、生产操作方法以及通用技术知识等;制度性知识则包含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与情感, 以及通过正规教育获得的公共性知识, 企业拥有的知识外在表现为“惯例”, 既包括行动指南、方针政策, 规章制度等明晰的惯例, 也包含企业组织心智模式等默会性的惯例[6]。

要素资本结构, 是企业资本总额内部各要素资本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及其相互关系在空间上的表现[7]。要素资本功能是资本功效与能力的表现, 而要素资本结构则是资本的核心与关键[3]。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素资本结构优化分析

1. 国有企业要素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历来以传统要素资本占较大比重, 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实物资本的绝对量以及占资本总量的比重均远高于非国有经营主体。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对技术、信息、知识资本等新兴要素资本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规模上远不及非国有经营主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对新兴要素资本的投入一般短期内难以明确体现会计利润方面的效果, 另一方面技术、信息、知识方面的资本投入属于间接投入, 很难准确计算相应的投资收益, 这对以会计利润为主要考核目标的国有企业来说, 先天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2. 混合所有制对要素资本结构的优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实质是通过企业所有权的多元化, 将拥有不同要素资本的投资主体整合到一起, 通过股权纽带, 将各自拥有的要素资本投进企业进行重新优化组合, 从而达到更优的总效用。下面将具体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素资本结构的优化目标与路径问题。

(1) 财务资本优化。国有企业财务资本存量丰沛, 因此应通过与非国有经营主体股权合作, 充分发挥该项优势, 规避资本滥用的风险。一是应降低投资中财务资本投入比例, 更多的发掘其他要素资本的价值, 比如以实物资产、专利技术、股权等作价出资。二是通过混合所有制优化股权结构, 完善投资决策机制, 强化小股东话语权, 从而防控低效投资、盲目投资的风险;三是通过合作使非国有经营主体借助国企存量与资信优势摆脱发展的财务资本瓶颈。

(2) 人力资本优化。国有企业人才数量优势明显, 但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整体产出效率低的问题, 造成国有企业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 却无法从中获得高效的“人力资本”回报。因此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关键在于构建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机制, 将人力资源真正投入“市场”, 这也是非国有经营主体的优势所在。国有企业应吸收借鉴非国有经营主体贴近市场的灵活激励与分配体系, 同时尽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充分激活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

(3) 实物资本优化。国有企业实物资本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量土地、矿山、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没有发挥出最优的生产能力, 造成价值低估;同时国有资产股权投资杠杆比例偏低, 大量股权没有证券化投入再生产。因此, 优化实物资本结构的关键在于激活实物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一是推进实物资产证券化, 将实物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或发行海外信托基金, 通过市场机制发掘实物资产的真正价值。二是以实物资本作价入股, 寻找合作方实现共同经营或外包经营, 激活闲置资产。

(4) 技术资本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只有配置到技术资产上, 劳动者才能创造利润[8]。当前技术短板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此, 弥补技术资本短板也应当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动因之一。由于技术研发实际是一种投入大、见效慢的投资行为, 造成国企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普遍不足, 因此通过股权合作直接获得、吸收优质专利技术, 成为国有企业快速弥补技术断档期的有效方式。当然, 确保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还在于建立科学的技术资本生成机制, 购买已有的专利技术仍然不可避免成本偏高的问题, 并非长久之计。

(5) 信息资本优化。国有企业在信息资本特别是政府政策信息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甚至成为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但在竞争性的领域中, 国有企业对商业机遇的嗅觉敏锐度远不如其他所有制主体, 这也解释了竞争性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一般很少出自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合作中, 国有企业应借助非国有经营主体灵活的市场策略与商业嗅觉强化自身竞争力, 而后者则应借助国企政策、信誉优势以及成熟的市场渠道、运作经验, 从而实现双赢。

(6) 知识资本优化。知识资本是一种与企业紧密融合, 无法进行直接交易的要素资本。对于知识资本, 国有企业已经意识到其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催化剂作用, 并强化了对知识资本的投资。但其与生俱来的机制问题使得其文化、制度基因离市场仍有距离。反观非国有经营主体的逐利性使得其天生就以效率为生存法则, 当然相应的其普遍存在的管控薄弱问题也十分明显。因此, 通过股权合作, 两种机制的碰撞会产生激烈的火花, 并继而引导双方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国有经济主体与非国有经济主体在要素资本结构方面各具优劣势, 国有企业新兴要素资本存量严重短板, 存在“木桶效应”, 造成国有企业活力、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劣势。因此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或动因源于双方之间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的共享与重新分配。也即通过各类要素资本的流动、融合, 继而产生良性的质变, 最终实现要素资本配置的持续优化。新兴要素资本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激活国有资产整体价值的催化剂。因此通过混合所有制强化新兴要素资本的比重、理顺要素资本结构, 才是现阶段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大改革边际效用的主要途径。

摘要:本文从要素资本结构的视角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进行分析, 继而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与路径问题。本文认为混合所有制的动因源于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之间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的共享与重新分配, 通过资本的混合实现各类要素资本的流动、融合, 继而产生良性的质变, 最终实现要素资本配置的持续优化。通过混合所有制强化新兴要素资本的比重、理顺要素资本结构, 才是现阶段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大改革边际效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要素资本,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

参考文献

[1]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 2003, (3) :23-27.

[2]罗福凯, 孙建强.资本理论学说的演进和发展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 2002, (2) :90-98.

[3]罗福凯.论要素资本——由一则故事引发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1) :3-8.

[4]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 (增订本) ——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25-127.

[5]罗福凯, 李鹏.论公司财务视野中的技术与知识[J].财会通讯, 2009, (2) :124-125.

[6]罗福凯, 李鹏.论要素资本理论中的技术、信息和知识[J].青岛大学学报, 2008, (5) :76-82.

[7]罗福凯, 王巧玲.论要素资本及其结构和功能[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38-43.

结构与要素 篇9

1 素质

素质的概念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最有权威性、代表性的经典性定义表述形式虽详略有别,表述、用词、提法略异,但内在涵义基本上是一致的。狭义的素质概念也就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先天素质”;广义的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它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是在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1]。

2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一个分支,属于广义的素质,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群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体现,它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它具有职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等特征。李会欣认为职业素质结构应该包括:能力素质(智力、特殊能力、从业能力、知识、社会智力、创造力)、人格素质(气质、向性、情感)、理念素质(道德修养、责任心、观念、意志力)、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2]。

3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的构建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3]中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协助开展体质测定、监测、评价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是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品质,是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以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的素质的概念为理论依据,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职业性质及特点,经过专家调查、筛选确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中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5个一级指标及40个二级指标为构成要素。

4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要素分析

在本调查中,共向吕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份96份,回收率96.00%,有效问卷份92份,有效率95.83%[6]。

4.1 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素质要素分析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其服务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指导员认为自身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排序依次是诚实守信占75.00%,热爱本职工作占64.13%、办事客观公正占64.13%、做事讲求质量占63.04%、服务热情周占51.08%、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判占39.13%[6]。锻炼者的健身指导需求不断增大,不仅需要有人指导,而且希望能够得到高水平的、优质的指导服务,在体育健身锻炼的过程中希望给予自己体育健身指导的指导员能够热爱健身指导这种工作,诚实、守信并给予热情周到的服务;一个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还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判,不应该忽视而且避而不谈,甚至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指导员的健身指导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应该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判,指导员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道德素质。

4.2 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素质要素分析

现代社会,人们对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指导员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人才资源,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用掌握的科学体育锻炼理论知识与方法、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因此,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指导的科学性,为锻炼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指导服务。指导员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认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组织管理知识占72.53%,其次是专业基础知识占59.34%,次之是公共基础知识50.55%,最后是政策理论知识27.47%[6];指导员对相关知识的选择中社会心理学居首位占72.83%,安全卫生知识占65.22%,计算机知识占34,78%,劳动法规占30.43%,而外语知识占22.82%,环境保护知识占29.35%[6]。作为一名我国社区体育迫切需要的指导员还应该掌握与之相联系的公共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政策理论知识、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健身人群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指导员既有丰富的健身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又有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使健身人群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并能更好的掌握健身者、经营管理者的心理状态,在自身利益不受侵犯的情况下更好的为其服务。

4.3 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素质要素分析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完成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人的多种能力的结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影响人们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67.39%的指导员认为指导员应该具备健身指导能力,61.96%的指导员认为应该具备表达能力,55.43%的指导员认为应该具备组织管理能力,42.39%的指导员认为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6];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把体育锻炼与群众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指导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训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认识与提高;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开展社会体育工作调查分析、问题研究及撰写调研报告和科学论文的实际能力,应该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主动探索社会体育的科学规律,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水平。

4.4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精神素质要素分析

孕育在职业宗旨中的道德规范,体现了职业的传统积淀-职业精神,它贯穿于职业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内在的精神动力,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种职业的价值观与态度,而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注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内在的职业精神。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职业精神的选择顺序依次是创新精神74.73%、敬业精神71.43%、规范精神64.84%、专业精神能.64%、协作精神61.54%、责任精神54.95%[6]。作为一名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吕梁市指导员在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其次,指导员也应该具有规范精神和专业精神,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种职业规范办事,体现出较高的职业规范来满足锻炼者“专业”的体育健身需求;再者,协作精神是组织管理能力表现的一种升华,一名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指导员也能表现出较强的协作精神,指导员与锻炼者的协作,也需要锻炼者具有协作精神,在健身指导过程中能够与指导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有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对被指导对象有很大的责任,才能给予锻炼者比较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服务,同时才能在锻炼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来培养锻炼者的合作精神。

4.5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形象素质分析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花钱买健康”健身观念的逐渐形成,人们对健身指导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技术技能上,而且还体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形象上,作为一名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身体健康素质,注重自身健康体魄的塑造、从容、自信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以及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员对外在形象的选择依次是从容自信的语言占73.91%,健康匀称的体魄占70.65%,大方得体的举止占67.39%,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占53.26%,其他占9.78%[6]。一名指导员给锻炼者的印象非常重要,他们的直接对象就是锻炼群众,锻炼者可以通过这些外在形象判断一个指导员的资历、水准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等,因此指导员有必要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对自身的外在形象给予足够的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内在形象包括: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足够的亲和力、十足的自信心、外向的性格;指导员对内在形象的选择依次是足够的亲和力占74.2%,健康向上的气质占65.16%,独特的个人魅力占58.43%,十足的自信心占50.56%,外向的性格占46.1%[6]。我国目前的群众体育健身网络不健全,指导员能否有一种亲和力和感召力,把群众发动、吸引到健身活动中来,对群众体育健身网络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指导员在给予锻炼者健身指导和对锻炼人群进行健身组织时,能否更积极有效地对锻炼者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动员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能够参加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独特的人格魅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一个指导员没有自信心,在他指导的过程中,其健身指导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十足的自信心也是指导员应该具备的内在形象。

5 结论

1.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为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5个方面。

道德素质方面:指导员应该具备热爱本职工作、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在健身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服务热情周到、做事讲求质量、办事客观公正;知识素质方面:指导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组织管理知识、公共基础和政策性知识,同时也应该掌握与本职业有关的相关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指导员应该具备专业的健身指导、教学训练及科研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培养学习、独立工作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精神方面:指导员首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其次在健身指导的过程中对锻炼者要有责任精神、创新精神、专业精神、协作精神以及规范精神;职业形象方面:指导员不仅要具备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健康匀称的身体、大方得体的举止,而且还应该表现出健康向上的气质、足够的亲和力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

2.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中尤其要注重:服务意识的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政策理论知识水平、教学训练及科研能力的提高,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健康向上的气质以及责任精神的培养。

摘要: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性质及特点,构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以吕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例,对其自身职业素质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导员职业素质要素并得出结论,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职业素质,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认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7.

[2]李会欣.职业素质[M].人民出版社,200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4]程华.对我国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9(3).

[5]相建华,田振华.现代健身房私人教练员职业规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

结构与要素 篇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那么,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从现阶段的研究情况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如,尹世杰(2011)认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推进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促进、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1]。周丽萍(2010)认为需要以优化供给政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2]。卢福财、罗瑞荣(2010)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要求政府、市场和企业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层次提升,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卫兴华、侯为民(2008)认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4]。但从要素投入结构角度研究的不多,本文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即经济发展要由当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基于此判断,本文以河南为例,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资料实证分析河南要素投入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政策建议。

1 河南省要素投入结构发展演变情况分析

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要素投入量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投入,基本要素主要有劳动、矿产资源、土地和资本投入量,并通常在分析和量化中将它们简化为资本和劳动两项。高级要素指基本生产要素的规模和质量,以及与这些生产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组织和技术,通常称为知识。

1.1 要素投入量的结构变动趋势

首先,我们分析基本要素投入量的结构变动,就是分析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的比例关系的变动。从河南省资本与劳动投入变动趋势来看(见图1),资本投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劳动投入增长速度,1978年资本存量仅为296.3亿元,至2009年则达到12296.5亿元,是1978年的41.5倍,而1978年劳动投入2807万人,2009年为5949万人,是1978年的2.1倍。

注:资本投入量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历年数据整理而得。

再看这两种投入要素的增长率(见表1),1978—2009年间,总要素投入量的增长率是趋于上升的,分阶段看,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10年代分别为6.45、6.69和7.46,资本投入量的增长率也是上升的,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10年代分别为4.6、4.85和7.03,而劳动投入量的增长率则是递减的,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10年代分别为1.85、1.84和0.42,并且资本投入量的增长率要远高于劳动投入量的增长率,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在增长率上的差异,必然会引起总要素投入量的结构变化,即资本投入量的比重逐渐上升和劳动投入量的比重逐渐下降,资本/劳动比率的不断上升。1978年,河南人均资本存量仅为0.11万元,到了2009年人均资本存量达到2.1万元,约为1978年的20倍。

资料来源:依据《河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而得。

资本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我们对比图2中的固定资本与存货的比率可以知道,虽然固定资本的比率在持续上升之中,但是存货投资率从1993年以来却显著而持续地下降了。通常,存货投资反映的是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一般而言,存货增加反映的是现有生产能力(资本存量)利用率的提高,而存货投资的下降则给出了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或者现有资本存量的闲置信息。值得关注的是,在1993年以来存货投资持续下降的同时,固定资本的投资却还在继续增长。换句话说,虽然现有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在不断下降,但是新的生产能力还在不断形成和扩大之中。

资料来源:依据《河南统计年鉴》(历年)中的数据计算绘制而得。

1.2 知识要素投入量及其结构变动趋势

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指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即与经济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对生产的基本要素不断渗透和不断改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地转变为集约的经济发展方式。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知识的积累与传播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育的发展;二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扩大。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是知识积累的社会基础,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发展是加速知识积累最直接的动力和催化剂。因此,我们选择用研发活动经费投入来分析知识要素积累情况。从研发经费投入量来看,截至2009年末,河南省研发经费支出1747599万元,是2000年的6.75倍,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河南统计年鉴》(2001-2010)整理而得。

国际上通常使用研发支出占比GDP表示研发活动的强度,从研发产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该比例为一地区投入研发产业的资源比例。2000年以来,河南省研发占比节节提高,如图4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河南统计年鉴》(2001-2010)整理而得。

由以上数据可知,2005年以来河南省研发支出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研发支出占比GDP达到0.9,在全国排名居中,表明河南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施研发创新的物质基础。

从研发资金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分析,研发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2009年和2001年相比,河南省研发活动类型变化如图5所示。由图5中数据可知,河南省研发资金投入的活动类型变化还是较为明显的,试验发展支出比例较大,且上升较快,应用研究支出比例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基础研究略有下降。

数据来源:依据《河南统计年鉴》(2002、2009)整理而得。

2 河南要素投入结构演变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2.1 基本要素投入的变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衡量要素投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的高低上,要素使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经济产出的多少与好坏。

(1)劳动生产率分析

劳动生产率是检验劳动产出效率的合意指标,它是产出与劳动力之比。图6刻画的是河南1978—2009年间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并绘制而成。

从图6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劳动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质量的改善,也与按劳动投入平均计算的资本存量的不断增长有关,联系图1可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人均资本的增加是同步的,资本/劳动投入比率上升较快时,劳动生产率也上升较快,如2002年后,资本/劳动投入比率加速上升,劳动生产率也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这反映了资本对劳动的替换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重要作用。

(2)资本生产率分析

资本的产出效率可以用资本生产率来度量。所谓资本生产率指的是产值与资本存量的比,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本的产出效率。一般来说,该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资本的产出效率就越高。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并绘制而成。

资本生产率的变动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有所不同,表现为一种明显的波动性,如图7所示,1978年至1985年,资本生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86年至1991年趋于下降,1992年至1996年又趋于上升,1997年以后又呈下降态势,而且2002年以来呈加速下降的态势。资本产出率的波动一方面与资本投入量的增长速度以及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程度是直接相关的,联系到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资本投入量增长较快和资本/劳动比率提高较快的时期,资本产出率都很低,尤其是2002年以来,资本投入和资本/劳动比率大幅增加,结果是资本产出比率很低。很显然,资本产出率较低时由于大规模的投资导致的资本投入量的增长过快,超过实际产出的增长而引起的资本的生产率的下降,也就是说存在着过度投资的现象,总量资本投资过度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和大量固定资本闲置,必然降低资本的生产率,图7中已经反映出这种结果。

2.2 知识要素的变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如前所知,知识要素投入变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可以用研究开发活动的效果来衡量。河南省研发投入的效率水平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判断,宏观层面,我们选择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研发投入的效率指标,微观层面,我们选择每百万元研发经费的研究成果数目作为河南省的科研产出效率指标。

我们对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的研究表明,20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22%,目前已经上升到了39%,如表2所示。虽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5],河南省的研发资源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亟须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源:本表利用总量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而得,数据源自《河南统计年鉴》(2010)。

关于研发投入的微观效率,2000—2009年,河南省专利授权量逐年增加。由表3所示,河南省每百万元R&D经费的专利授权量由2000年的1.07下降到了2009年的0.65,这与宏观效率指标基本一致,表明河南省的研发效率并不高,不同的是微观效率在不断下降,需用引起特别的注意。

数据来源:依据《河南统计年鉴》(2001-2010)整理而得。

河南研发活动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到河南创新竞争力水平,北京工业大学黄鲁成教授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全国30个省份的研究开发活动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结果如表4所示,从得分表可以看出,河南研发活动的综合得分在全国排第20[6],分值明显低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发达省市,与中部省份相比,也低于湖北、湖南、山西分值,可见,河南研发创新的整体竞争力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大力推动河南研发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是非常紧迫的。下面我们从单个因子表现来研究河南研发创新活动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分析河南研发创新活动竞争力水平,以达到有的放矢。

第一个因子是研究开发综合投入产出水平,其贡献率是51.34%。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因子得分排在前11位的省市,其综合得分也是排在前11位。可见,第一因子基本代表了研发投入因素竞争力水平。河南的第一因子得分排在第14位,比综合得分高7位,说明河南研发活动具有一定的人才和物质发展基础,人员和资金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上下游产业环境较好。这与河南的现实资源优势和地区特色是十分相符的,河南是人力资源大省,具有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培养环境以及各种高技术、科技园区。所以发展研发创新必将推动河南优势资源的充分发挥,成为河南经济的助推器。

第二因子代表原始创新能力,这一因子对研发活动竞争力的影响是仅次于综合投入产出水平因子的。这一因子河南得分全国第21,比综合得分低1位,说明河南的发明专利水平很低,原创能力薄弱,是制约河南研发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对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因子代表研发与科技人员素质水平,该因子的得分,河南居于全国倒数第三。这说明虽然河南的科技与研发人员总量很多,但科学家与工程师在科技人员当中的比重,却只占到64%,居全国第24位,研发人员素质整体不高,高层次的研发科技人员相对较少,这恐怕也是河南研发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吧。因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研发创新的核心力量,高素质的研发人才稀少,研发活动就失去了发展的人才基础。因此,要大力发展研发创新活动,提高河南科技实力,关键是培育和吸纳高层次科技人才。

第四因子金融机构支持力度的系数是一个比较大的负值,这一结果的含义是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越小的地区,在该项的相应得分越高。河南省该项得分很高,居全国第九。这说明河南省金融机构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是很小的,这也是制约河南研发投入增长较慢,研发创新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6]

3 河南省要素投入结构转变的方向及政策建议

3.1 河南省要素投入结构转变的方向分析

基于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上较快,资本/劳动比例不断上升,而劳动和知识积累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资本结构中,固定资本总额比重较高,且近年来呈进一步增加的态势,而存货所占比重较低,且呈下降态势。短期内固定资本总额的上升和存货比重的下降反映出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或者现有资本存量的闲置。由于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上述变化趋势,使得资本产出效率较低。

(2)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的研发资本还很缺乏,金融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研发投入结构不合理,试验性投入比重太大,基础和应用性研发投入比例较低,研发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太低,研发的原创性成果少,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很低。

因此,未来我省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转变的方向应当是:改变当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的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与管理创新。必须下大力量对投资特别是固定资本投资总量进行控制,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重视研究开发活动,提高研究开发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优化研发活动结构,加强研究开发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研发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注重研发资金投向的调整和优化,加强对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投入,增加研发原创性成果的比例,提高研发效率。

3.2 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要改变我省当前在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方面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情况,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切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已经确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基本国策。

(1)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要加快改革,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制度性保障。要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要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要矫正由于行政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弱化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科学界定政府的权力,尤其是政府的投资权力,防止政府投资冲动。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要着眼于改善民生、优化结构,进一步减少对一般竞争性行业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带动效应。

(2)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就河南省当前情况来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①要在规划和产业政策方面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最重要途径。循环经济要把传统的线性物流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改造为物质循环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拉长资源利用链条,减少废物排放,全面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要建设循环型经济,就要大力倡导全面推行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方式,并在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开发和推广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②要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利用技术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对“两高一资”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改善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规模经济效益。加大对企业购置新设备、新工具和进行技术改造投入的支持力度,提升固定资本的技术水平,适度控制基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高资本要素的生产率水平。同时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节约资源的支持力度,扩大节约资源产品的政府采购范围,建立健全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

③要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法律体系,制定并完善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依法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与整改要求。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保障经济发展必需的总量指标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完成。

④在政府行政管理方面,要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资源节约经济评价体系和统计制度。

⑤要加大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自觉树立起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不仅在生产方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而且要在生活方面形成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3)提高要素成本,理顺价格机制。

要素价格长期偏低是河南投资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一是要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使资源性产品价格真正反映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有效利用。二是要严格环境监管和执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切实将企业污染的社会成本内部化。

在资源价格改革方面,可以设想运用影子价格、机会成本、替代价格和补偿价格等方法给资源确定价格[7]。影子价格法是从资源利用的变化引起的产值或效益的变化中推算出来的资源边际贡献,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单位资源生产率的价格。影子价格不仅包含了正常的经济效益和损失评价,更重要的是把一些不能用价格准确表示的社会效益和损失也纳入其中,既能反映该资源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又能反映所耗费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会成本法是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通过引入机会成本概念来确定某一资源的最优用途,从而达到综合评价该资源使用状况的目的。替代价格法是针对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参照开发和获得替代资源的费用,确定某种自然资源价格。补偿价格法是对于可再生性资源用人为手段促使其恢复更新,并将由此产生的补偿费用计入自然资源的价格之中。

(4)大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重点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开放带动、法制保障、品牌引领、人才支撑等措施,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切实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尹世杰.略论优化消费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消费经济,2011(1):3-9

[2]周丽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2010(6):57-61

[3]卢福财,罗瑞荣.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26-32

[4]卫兴华,侯为民.在科学发展观下坚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J].经济学家,2008(3):21-27

[5]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41-43

[6]黄鲁成,邱芳.北京研发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133-136

结构与要素 篇11

摘要:旅游业“六要素”结构的合理性是旅游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张家界旅游业从总体上看存在“吃、住、行、游”四个基础要素过硬、“购、娱”两个提高要素过软的问题,“门票经济”十分突出。优化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需从旅游市场建设、外来资本引进、门票价格制定、旅游商品开发、电子商务发展以及旅游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着手,共同出力,进而推动张家界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张家界;旅游六要素;结构优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商品等多个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旅游业“六要素”的结构调整不仅关系旅游业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还关系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业“六要素”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程度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张家界虽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但其“门票经济”一直被社会所诟病,也制约了张家界旅游业的提质、转型和升级。进入“十三五”时期,张家界若要巩固并发展湖南省旅游龙头的地位,调整旅游业六大要素结构比例已刻不容缓。

1.旅游“六要素”界定

旅游要素的界定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三要素”阶段(1978-1984年),二是“五要素”阶段(1985-1990年),三是“六要素”阶段(1991年至今)。旅游“三要素”是指旅行社、交通和饭店;旅游“五要素”主要指“吃、住、行、游、购”;而旅游“六要素”则是在旅游“五要素”基础上增加了“娱”。由此,“吃、住、行、游、购、娱”这一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且传播最为广泛的旅游“六要素”说就形成了。

随着旅游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旅游涉及面越来越广,旅游新业态和新形式也不断涌现,人们对旅游要素又有了新的认识。如,符文洋(2014)探讨了“休”、“养”、“学”、“商”等旅游新要素;涂绪谋(2009)、蒲湘玲和涂绪谋(2011)探讨了旅游的第七要素“思”,这是人们参与旅游的精神需求和享受;而张玉莲(2015)则探讨了旅游的第七要素“知”,即知识、智慧等。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更是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全面概括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即“商、养、学、闲、情、奇”。笔者认为,旅游第七要素或新的旅游“六要素”并非旅游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且这些新观点、新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而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已经精辟地概括了旅游活动。鉴于此,本文所指的旅游“六要素”依然指“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分别对应餐饮、酒店、交通、景区景点、旅游商品和娱乐演艺等产业或事物。

2.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需求弹性的大小来看,旅游“六要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弹性相对较小的基础要素,即“吃、住、行、游”四大要素;一类是弹性相对较大的提高要素,即“购、娱”两大要素。从文献资料来看,张家界旅游业的基础要素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对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提高要素却发展滞后。2006年,张家界旅游收入构成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占比分别为14%、18.5%、23%、20%、13%、6%,剩余5.5%归入“其他”;另有多个文献表明,张家界旅游商品消费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15%~16%之间。同时,与绝大多数旅游城市不同的是,每年的“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均会注明“门票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有过度依赖“游”这一硬要素。虽然这几年门票收入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但仍然保持在8%以上,成为旅游“六要素”结构调整的重要障碍。因此,从整体看,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存在基础要素过硬、提高要素过软的问题,而过软的提高要素不利于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单个要素来看,“吃”和“住”是游客必须有的开支,但存在吃好吃差、住好住差的问题。张家界目前的餐饮业和住宿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游客的选择性也比较大,总体而言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只是在服务和管理上还需跟进一步,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的称号相适应。

“行”和“游”虽然也是游客必须有的开支,但比“吃”和“住”更具弹性,因为一旦游客选择了某种交通工具或者准备出游某个景点(区),价格都是固定的,不存在讨价还价。只要交通选择足够多且足够便捷、景点(区)门票价格制定合理,“行”和“游”就不存在问题。目前,张家界已经形成了公路、航空、铁路等综合的、立体的交通体系,且有多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建,来张家界旅游的便捷程度将大大提高。然而,张家界景点(区)的门票价格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门票价格在制定上缺乏原则,造成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此外,对496名游客的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游客认为张家界景点(区)的门票价格比较贵或很贵,而认为“比较便宜”和“很便宜”的游客占比不足3%(如表1所示)。

“购”和“娱”是游客可有可无的支出,特别是“购”,即便决定购物,游客还存在购多购少的问题,因此“购”的弹性是六大要素中最大的。旅游购物是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旅游商品的低端性较为突出,且差异性不大、也不够丰富。“娱”是张家界比较成功的亮点,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烟雨张家界等演艺节目将张家界的夜晚衬托地无比亮丽,但三台节目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且“烟雨张家界”明显不如“天门狐仙”和“魅力湘西”受游客所喜爱。

3.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优化策略

3.1严格遵守《旅游法》。规范张家界旅游市场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要求并坚定实行是建设统一、开放旅游市场的重要条件,也是调整和升级旅游业“六要素”结构的前提。拥有了规范化的旅游市场才能准确发现旅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并衡量各要素在规范的旅游市场条件下的比重,最终使得我国旅游业更加蓬勃发展。对于张家界来说,《旅游法》正是其改正风气、树立正直的旅游形象的一个重大机遇,张家界应以此为契机,规范旅游市场,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3.2协调旅游资源格局分布,大力引进外来投资

政府在规范旅游市场的同时要协调旅游各要素企业、销售点等的格局分布,并严格规划各要素企业的布局定位,严格审批各要素企业的经营和申请。同时对于张家界这样地理区位较弱的旅游城市,吸引外来投资是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因此,政府应通过各种合理、合法途径为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外来投资机会,争取更多的大项目,以项目带动旅游要素的发展,并为各要素企业牵线搭桥,使张家界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

3.3采取门票价格听证会制度,合理制定景点(区)门票价格

景点(区)门票价格的制定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管理制度,还要考虑景区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其环境承载力。要使门票价格充分实现其效用,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政府、公众、专业人士共同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共同制定。门票价格听证会则是一个能满足该要求的有效方法,它既不会违反生态持续发展的规律,也不会因为强调一方利益而忽略他方的利益。因此,举办旅游地区景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合理制定适宜各要素发展的门票价格是调整和优化“游”要素结构合理化的有效办法。

3.4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开拓旅游商品市场

旅游商品市场的建设不仅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也符合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理应成为张家界旅游业重点建立和发展的对象。张家界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特色旅游纪念品工业和打造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全国各地有特色、质量上乘的旅游商品,以此来调动旅游商品市场的活跃度,进而实现张家界特色商品创新化、旅游商品多元化,从而开拓张家界旅游商品市场。

3.5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对于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旅游电子商务能实现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扩张,从而突破传统的买卖方式。旅游电子商务以及建立在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之上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不仅是旅游“六要素”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他们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必须加紧发展和建设。

3.6加强旅游教育和培训,宣传正确的旅游消费观

结构与要素 篇12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劳动力,淮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劳动力要素相关论述

1. 供给学说的发展

从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 创造供给经济思想体系, 到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需求经济政策的失灵,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开展“新供给经济”方面的积极探索, 供给学派观点经历了不断地完善与修正。在我国,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 (2008) 最先提出, “鼓励内供远胜鼓励内需”, 2012年滕泰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 2013年贾康等一批新供给学派的学者联合撰文指出, 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学术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

2. 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供给侧管理, 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 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 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供给侧看, 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主要有五个: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

3. 劳动力要素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廉价劳动力供给充裕, 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为“中国制造”作出了重大贡献, 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长期处于低位, 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绝对减少, 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削弱。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有效供给减少, 都将导致我国“未富先老”,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潜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关键环节是改善人口结构和提高劳动力质量, 劳动人口的占比上升可以提高人均产出, 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劳动人口的教育及素质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生产效率的升级。

二、淮安劳动力供给现状

2006年, 淮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约102.57万人, 到2015年, 该项数据为218.57万人, 但自2011年以来, 全市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趋于稳定, 约在3万人左右。与此同时, 通过不断深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以及不断实现科技创新,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的数量稳步增加, 劳动力对GDP增长贡献度逐年提高。2010年至2014年, 从事第一产业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减少了3.4%, 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长177%。

1. 劳动力转移趋于平衡, 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图中数据可见, 虽然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大幅增长, 但自2011年以后, 淮安市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已基本趋于平稳, 因此可以判断, “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

另一方面, 淮安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相对严重。企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 而流失的却多是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挑大梁的骨干人才, 尤其是机械、医药等支柱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单位人才外流较多, 且中青年人才流失比例相对较多。根据淮安市统计局2013年淮安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 在被调查的348户企业中, 174户企业反映专业技术型人员流失, 105户企业反映中高技术人员流失, 43户企业反映经营管理人员流失, 分别占总数的50%、30.17%和12.36%。调查发现, 薪酬水平低、晋升机会少以及发展空间不大是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淮安目前人才总量偏少, 尤其是一、二产业人才占比偏低, 且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目前淮安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流失较少, 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企业。

2. 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升, 但贡献总量依然偏低

从表中可以看出, 淮安的从业人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虽然5年内增长了177%, 但在全省范围内仅高于宿迁、连云港、盐城三市, 仅占排名第一的无锡市的44.5%, 全省平均水平的66.1%。

3. 结构有所优化, 但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依然偏高

根据国际上对“人口红利”的判断, 如果一个区域劳动年龄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70%, 则认定该区域存在“人口红利”。淮安市现有常住人口约487万人, 其中从业人员数量约282万人, 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0%,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是, 淮安全部282万劳动人口中, 约有80.2万是乡村从业人员, 占比达到了28.4%, 虽然从业人员结构持续优化, 但根据劳动力在不同生产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相关研究, 劳动力要素的潜力仍然巨大。

从表中可以看出, 淮安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仅高于宿迁、徐州、连云港三市, 低于排名第一的苏州24.92个百分点,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15个百分点。

4. 淮安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从表中数据来看, 淮安各层次劳动力中增长最快的是大专以上劳动力, 年均增长9.4%, 高中、初中层次劳动力增长不快, 小学层次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 表明淮安劳动力素质在不断提高。然而, 从比例上看, 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依然占多数, 占比达71.5%, 大专以上劳动力人数虽不断增加, 但占比依然偏低。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人才密度增幅低于人均GDP增幅, 表明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高于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劳动力要素的潜力挖掘

劳动力要素的潜力挖掘主要从深化改革、政策扶持、提升服务、交流合作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激发劳动力要素活力,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变。

1. 深化改革, 激发活力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着力解决“4个100万”, 全面放开市区、县城和建制镇落户条件, 分类推进符合条件的人员在城镇落户。打造各具魅力的特色小镇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治安环境吸引外来人口来淮生产、生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按照“统一户籍、普惠权利、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思路, 标本兼治、长短结合,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下坚实基础。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改革,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外来人口管理办法,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实现流动人口居住证全覆盖。大力推进外来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方面与淮安市民具有同等的权利。

2. 政策扶持, 增添动力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从“一胎化”人口管制到逐步适当鼓励生育转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大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力度。创新劳动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对职工教育经费、技术培训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实行税收抵扣或减免。对高校教育培训劳务所得应缴税收实行适度减免。鼓励在淮高校针对工业“4+2”、服务业“4+3”、农业“4+1”的淮安现代产业体系, 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培养专业人才。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场所、融资、后勤保障支持, 帮助解决创业初期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个人参加培训, 对青年和农村劳动力个人参加培训的, 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大力发展“4+3”特色服务业, 李克强总理指出“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 国家人社部数据反映, 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比二产要高20%, 通过打响“游在淮安、购在淮安、食在淮安、学在淮安、医在淮安、居在淮安”的六在淮安品牌, 加速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向服务业生产部门集聚。

3.提升服务, 营造环境

加大力度筑巢引凤, 推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创园、软件园、综合保税区、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等6个国家级载体建设, 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 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和“101%服务”, 打造全国样板性营商成本洼地, 吸引客商来淮投资兴业。探索知识、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办法。建立覆盖全面、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有效保证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生活补助、购房补贴、居留落户、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公共餐饮、园林旅游、城市交通等方面服务措施。加大宣传、考核、激励力度, 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才重才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强化人才平台建设, 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平台, 向市场统计发布各领域的人力资本存量数据、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各类毕业生数量规模等, 降低双方匹配成本。

4.交流合作, 资源共享

推进实施“宁淮人才同城计划”, 推动区域人才服务一体化机制, 建设“宁淮人才同城服务网”, 共享两市人才资源库、职业信息库、档案库、人才政策法规和相关人事人才资讯等信息, 探索互认互通人才“创新券”“购房券”等政策, 打破两市人才创新创业障碍壁垒, 实现两地政策资源共享。加强人才智库建设, 依托驻淮高校组建淮安市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 为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提供智力服务。建立淮安籍在外学子信息库, 继续实施“蜜蜂引才”计划, 通过政策倾斜和经济支持, 鼓励更多淮安籍优秀毕业生回淮工作。推进高校院所来淮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 促进与园区、企业对接。依托教育部淮安留学分中心、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引凤工程”等平台, 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合作, 积极推进国际人才的交流合作。

四、结语

上一篇:国家标准体系下一篇:混凝土浇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