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教育

2024-06-15

幼儿绘画教育(精选12篇)

幼儿绘画教育 篇1

对于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我还是或多或少的知道他的一些片面知识, 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对他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最近, 我读了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说句心里话, 确实让我受益非浅, 感触多多。

作为一位把教育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使命和毕生追求的伟大的教育家, 他对教育教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他在教育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得来的教育经验是无人能比。更让我惊讶的是, 他在使图画进入学生课堂, 使图画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上也是如此的具有开创性, 教育大家的风范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读了他的《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这篇文章后, 我在学到了知识的同时也对孩子们有了更深层更实在的了解。其实, 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有画图的智力, 都可以成为画家, 但是, 要让他心里的所思所想成为美丽的丹青, 就要打开他们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联系, 教给他们描绘世界美好事物的能力并大力的进行开发。苏霍姆林斯基“他根据自己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经验, 他看到了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 他就坚定地相信, 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也确实是这样, 儿童朋友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之中, 他们的所见所闻都会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儿童用他们的眼睛和想像来描绘他们看到东西, 绘画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他需要高超的想像力和勤劳的巧手, 其实这种想像力和勤劳的巧手每个健康而健全的孩子都有, 我们可以通过图画语言, 来让我们的儿童去加深对所见事物的认知并发现自身能力、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于世界的蒙胧的审美观点。

图画能够发现并启迪儿童自身的审美情趣, 能够把儿童带入一个多姿多彩的美丽的感知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儿童天真烂漫的认识之花的绽放, 这是未来之花。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画树木、花草、动物、昆虫、鸟类。不管图画的结构是多么简单, 它里面总要反映出感知、思维、审美评价的个人特征的”这些个人特征, 就代表了儿童自身的审美, 这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最初的理解与表达“有一次我们画长着三叶草的田野, 有些孩子力求把整个开满鲜花的田野、云彩、蔚蓝的天空、歌唱的云雀都统统画进去。在另外一些孩子的画里, 我看到画的是一株开花的三叶草和落在花瓣上一只蜜蜂。而另外一个女孩子, 整个画面上画的就是一只蜜蜂的翅膀、三叶草盛开的花朵的一片花瓣和太阳……”每个孩子的画里的内容并不一样, 说明孩子们自身的审美力不一样, 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情景, 我们的儿童, 我们面临的学生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画我们身边的事物, 比如艳丽的朝霞, 如血的残阳, 南飞的大雁——他们用他们的童心、童眼来描绘那些令他们激动、让他们赞叹和使他们惊奇的东西, 把这些事物描绘下来“来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评价”也正是这些儿童们喜欢表现的事物在激发着儿童形象思维的觉醒和成长。我想, 我们美术教育教学的目的, 不正是要让形象思维的大门洞开吗?

前一段时间, 台湾的小朋友们在对大熊猫毫无知晓、素未谋面的情况下, 用他们的童心和想像的翅膀, 描绘了许多神态各异的大熊猫形象, 这些事件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启迪儿童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也是我们对儿童进行图画教学的根本之所在。这也不得不使我想到人类最初的启蒙时代, 在无文字时代, 人类的祖先就是图画来传情达意, 进行了解沟通, 后来随着我们人类思维的进化, 在图画的基础之上产生了文字, 以至孕育了我们今天无比发达的现代文明, 图画语言的功用大。

今天仍是昨天的继续, 图画仍是我们思维纵横驰骋的天堂, 我们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有其图画的用武之地。苏霍姆林斯基用图画来点缀教学,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历史课上, 我一边讲述, 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古代人的服饰、劳动工具、武器等。例如, 讲到斯巴达克斯起义时, 我就在黑板上画出设在山顶上的军营, 这种在讲课过程中画下来的图画, 比起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都有很大的优点”看看这样的教学方法, 是不是比起我们单纯的文字教学要好得多呢?图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起点, 是我们逻辑思维的一根红线, 苏霍姆林斯基在低年级的数学课上, 把应用题都用图画的方式画出来, 以加深和便于小学生的理解, 他还认为离开了绘画, 历史课, 文学课, 自然课, 地理课就很难上, 我想, 这些独到的教育教学的感受, 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图画有助于教育教学认识的一种升华, 一种理性认知方式的独解, 也是思维语言的一种回归。

摘要:图画能够发现并启迪儿童自身的审美情趣, 能够把儿童带入一个多姿多彩的美丽的感知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儿童天真烂漫的认识之花的绽放, 这是未来之花。在无文字时代, 人类的祖先就是图画来传情达意, 进行了解沟通, 后来随着我们人类思维的进化, 在图画的基础之上产生了文字, 以至孕育了我们今天无比发达的现代文明, 图画语言的功用大。

关键词:绘画,审美,幼儿教育

幼儿绘画教育 篇2

一、兴趣比绘画更重要

幼儿阶段绘画兴趣是最重要的。首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风景,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 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这个时期的幼儿尚不具 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绘画信手涂抹也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这 个意义上讲,幼儿绘画活动作为一种游戏,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它。针对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 绘画的最初启蒙应以兴趣为主。

二、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1.基本线段、几何图形的训练

为了使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线段和几何图形,将横线、竖线、斜线、折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 螺旋线等集中起来,一节课教给幼儿,然后再教幼儿由线段组合图形。如两条横线两条竖线可以组成长方形和 正方形,两条横线两条斜线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如此类推。这样不但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还锻炼了绘图能力。几何图形是抽象的思维结果,当幼儿运用这些几何图形及线段进行作画时,又使形象思维 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并促其不断发展。

2.构图能力的训练

(附图 {图})

第一步训练将主要内容画在画面当中。教师出示一组范图,范画上只画一个苹果分别在不同位置上,让幼 儿比较哪幅最好。经过训练他们大部分都能将绘画的主要物体画在画面当中,而没经过训练的幼儿画在什么位 置上都有。

第二步训练幼儿绘画的稳定性。教师出示一组范画,画的内容是3个苹果,分别位置:

(附图 {图})引导幼儿看哪幅画最稳定,告诉幼儿1,2,3,4画得太分散,而且图1左轻右重,图2、3左 重右轻,图4头重脚轻,而图5构图最稳定。经过训练,幼儿的构图基本稳定,而未经训练前的幼儿画面中1、2 、3、4的情况普遍存在。

3.训练幼儿观察力

要想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必须训练幼儿视觉的敏锐性。上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图形进行观察、分 析,如画小鸡,引导幼儿观察头、眼是圆形,身子是椭圆形,嘴是折线,爪子是斜线,翅膀是弧线,这样,幼 儿有了兴趣,自己能独立用几何图形组成一个画面。随着画面的不断复杂化,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因 此,不论是绘画课还是其它课,或日常活动中,都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观察力有 了明显的提高,在画人物头像时,不仅能画出头发、耳朵、而且能画出男、女、老、少的不同发式。

由于幼儿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之生动有趣的绘画内容,幼儿注意力逐渐 从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发展。

4.提高幼儿的绘画记忆水平

教师先画出一幅画,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再擦掉部分内容,让幼儿说出擦掉的部分内容;教师再擦掉整 幅画,再让幼儿凭记忆说出全部内容,然后画出来。如此反复练习、强化,随着幼儿画面的完整性、准确性的 提高,幼儿绘画记忆力就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5.丰富幼儿的感受力

教师带领幼儿走向社会,参观商店、市场、邮局、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同家长配合进行)认 真观看运动会及各种形式的演出,让幼儿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家长要与教师配合,经 常为幼儿购买内容新颖、图片生动、色彩鲜明丰富的儿童读物及画报,扩大幼儿的感受力。

6.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如何在绘画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其想象力呢?首先给幼儿一个图形,要求幼儿以该图形为原型画出 具体的图形,如给出长方形,要求幼儿根据长方形可以画汽车、房子、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越多越好。 再给幼儿多个图形,要求幼儿进行组合。圆形和三角形、椭圆形组成小鸡,长方形组成小鸡的房子。在学会图 形组合的基础上要求幼儿讲出情节内容。如听故事绘画,教师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绘画,教师 稍加指点,幼儿就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通过以上6项内容的训练,幼儿绘画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其智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其它学科 的学习。

浅析幼儿绘画教育实践探索 篇3

【关键词】 幼儿教育;绘画教学;教育实践

幼儿绘画是幼儿阶段儿童以绘画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身边事物进行艺术表达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主要通过绘画内容的创造、绘画技巧的教授以及绘画过程的指导等方面来开展幼儿绘画教育课程。而在整个绘画教育的过程中,绘画的内容、采用的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态度都会对整个教育课程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来优化幼儿绘画教育对于幼儿艺术课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优化绘画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幼儿教育往往是教师根据相关文件的指导进行课程的开设,其全部的课程内容都根据课程的指导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虽然例如玩具、游戏道具等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但是对于绘画课程来说,学生面对这些工具时,有时觉得过于复杂而对绘画产生了惰性,有时又觉得过于单调而失去了绘画的兴趣,这种情况下绘画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身边的实际,将绘画内容进行创新,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学生对于绘画的创作的积极性再次被提升,幼儿绘画教育的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部分幼儿园的教师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给学生绘画课程的内容增加了色彩。例如在绘画课前,教师通过河流内的捕捞,为学生带来了小蝌蚪和小鱼苗,这些东西虽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所见的生物,但是,在绘画课程开设时能够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细致的观察,在幼儿好奇的天性下,全班的小朋友都会激发出自己的兴趣,进而充分展现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情,整个绘画教育课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二、营造别样的课程环境,丰富绘画课程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幼儿教育课程往往是教师在班级内以演示、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来带领小朋友进行知识的学习,而绘画课程的开展一般都采用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之后小朋友自由绘画或者是模仿绘画,整个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效果无波动。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对于事物探索的天性被逐渐的被束缚出来,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画出一幅线条饱满的画作,但绘画的创意性也很难被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去接触生活,进而发挥出自己的创意。

田野写生是很多国家幼儿实践教育课的一种方式,在教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走向田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一道道风景。我国幼儿园绘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绘画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空旷的田野中感受自然的美丽,只要能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别样的环境可以充分的激发幼儿对于绘画的无限创意能力。

三、优化幼儿绘画课程的指导形式,以学生的自主性带动学生的创意性

很多幼儿绘画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都会手把手的教授小朋友如何作画,也会将详细的作画技巧教授给学生,试着指导出一位位绘画“小天才”,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往往会将学生自主的创意抹杀掉。幼儿阶段的学生虽然比较幼稚,甚至对于作画的定义都不能清楚的了解,但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是最具备天性、想象力最强的,如果此时能够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按照自己所想来进行绘画的创作,虽然会产生很多不成形的画作,但是幼儿的天性却得到了很好的释放。

在幼儿绘画课程的教学中,部分幼儿园采用小组创意绘画的形式,即通过小圆桌的形势将班级的小朋友分成一个个小组,之后小组内成员通过橡皮泥、积木的帮助自发的创作每一个作品并在小组内组合,成为绘画的参照内容。整个小组的成员通过自己各自成员的创意获得了最佳的绘画标的,然后通过自己的创意将一幅幅画作展现出来。教师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具或者是为学生解答问题就可以,而其他课内时间都可以将幼儿的创意释放出来,以使得艺术画作真正的成为学生天性的表达。

四、巧用评价手段,鼓励幼儿努力学习

幼儿时期的孩童虽然对于事物的理解还不十分的到位,但是能对教师的鼓励或者是批评做出非常大的反映,甚至教师的有些话会影响幼儿整个心理的正常成长。因此,在绘画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也是绘画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幼儿绘画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展现自己的耐心,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及时的以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加以鼓励。而在绘画创作完成后,教师可以以小绘画展示、小红花奖励、小小绘画家奖状等形式对有创意的学生进行鼓励,以让学生在绘画课程的学习中不仅仅得到娱乐的体验,更能获得努力过后的肯定。

教师在绘画评价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得当,一方面要注意对于评价的用语,即对学生的批评或者是鼓励都要采用合适的话语;另一方面要注意对于学生的态度,表现欠佳的学生主要采用鼓励的形式,而表现优秀的学生主要采用适当奖励的形式。只有恰当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得幼儿对绘画课程的兴趣继续保持下去。

总之,幼儿绘画课程是幼儿想象力的表现以及动手能力的体现,对于幼儿阶段学生的艺术教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发挥好绘画教育实践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绘画教育做充分的研究,在绘画内容、课程环境,教学技术,指导形式,评价手段等方面钻研并实践完善,这样才能将幼儿绘画教育实践课开展好,进而提升幼儿教育的综合水平。

家乡的小河

◇ 福建省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洋内小学四年级 傅铭健

在我看来,家乡最美的地方就是小河边,一年四季都如此美,但我最喜欢春季的小河边。

冬天轻轻地走了,春天悄然地来临了,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嘎,嘎……”小河边传来了几声鸭子的叫声。春风感化了河水结的冰,河水露出了蓝汪汪的肌肤,显得那么漂亮。

小河边绽放着各种各样的野花,五颜六色,一阵风吹来,清香扑鼻,远远望去像是给小河穿了一件漂亮的华衣。随着风声,随着河流声,远处传来的孩子们的欢笑声,她们跳着、嚷着,不一会儿天空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越飞越高,小河仿佛也在为他们高兴,唱着歌缓缓流去……而岸边那柳条扭动着纤细柔嫩的身躯,在小河里荡漾起层层波纹,为小河添了几分姿色,她把小河当成镜子使用,正在梳妆打扮,为了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大地都在为迎接春天而准备着。

幼儿绘画教育 篇4

一、改变教学观念,放手让幼儿自己画

传统美术教育是教孩子“学画画”,这是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的过程。教师直接给幼儿范图,这样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虽然效果可能很明显,但有的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就逐渐失去。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以幼儿为主体,以培养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为主,逐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做主。

二、探索教学行为,鼓励幼儿自己画

(1)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小班幼儿基本上处于涂鸦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 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次活动方案,让幼儿在自觉参与状态中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如幼儿在学画横竖线的活动中,我设计了“网老虎”这样一个绘画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室内创设游戏情境,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草地上尽情地玩耍,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开心地跟着我做游戏。这时,忽然出示大老虎。通过表演让孩子们想办法抓住老虎,从办法探讨中引入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使幼儿在情境中激发兴趣。最后,决定用大笼子把它关起来,于是开始横竖线练习活动。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自然地进入主动创造与表现的状态之中。这样,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 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

(2)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美术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而且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可以把桌子、地面、墙壁,作为幼儿的涂鸦天地。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他们的学画兴趣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3)创造良好的学画环境,让幼儿安心作画。长期一个人画, 兴趣不会持久,所画的东西也比较单调。为孩子创造较好的学画环境,让孩子聚在一起画画,会激发他们强烈的画画意识。这样,不但所画内容日渐多样,质量也会日益提高,还会激发幼儿的学画热情和动力。同时,还要尝试让孩子合作画画,培养孩子团结协作能力,懂得互相合作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尝试着设计一些集体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彼此之间的友情,增进他们的集体感和合作能力。

(4)运用多种游戏方法,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热情。小班幼儿往往不太习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他们会经常不听老师的“指挥”,有时对绘画活动是怎么回事也不很清楚。事实上,绘画对于幼儿来说首先是一种游戏,并不是为了要学习老师传授的东西而刻意去画、去涂。所以,教师可以选择各种方式去引导他们, 让美术活动变成孩子们喜欢并能自主参与的一种兴趣爱好,使幼儿真正成为绘画的主人。

(5)及时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们是纯真的,只要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不管画得“好”与“不好”,都应当展示出来,让幼儿去欣赏同伴和自己的作品,充分体验成功感。事实上,在幼儿的内心世界,他们都想得到大家的赞赏。在绘画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创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他们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幼儿的这种心理,每次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都应该让每个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评评他人的作品。幼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进行反复比较,学习他人的创作技巧。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尽量多从正面评价。这一过程中,幼儿在介绍自己作品、评价他人作品时,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还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6)学会欣赏童画,走进幼儿的涂鸦世界。幼儿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对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要表示赞赏,千万不能进行贬低性的批评。我们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展现自己的内心,赞许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与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要聆听幼儿对作品的诠释,以探索他们的小小世界。

三、结束语

幼儿绘画教育 篇5

我看着那充满期待尝试的目光,对他们的作画能力充满了信心。在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拿起了画笔,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还有的大声地描述妈妈的形像“我妈妈的眼睛大大的;我的妈妈是短发;我妈妈的头发长长的……。”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听着那稚嫩的童音,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那纯洁、美丽、充满着爱的心声。忽然,我看到王鑫昊噘着小嘴,用手捂着画纸,趴在桌子上。我连忙走过去:“鑫昊,你的纸弄坏了吗?”“老师,没有,我不会画。”说着怯怯地低下头。我温和地对他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画,好吗?”鑫昊抬起头,用信任的目光望着我并拿起了画笔。我拿了一张画纸,和鑫昊讲着小花画妈妈的故事,一起画了起来。很快一幅漂亮的画在纸上显现出来;鑫昊看了看我:“老师,别笑我,我画得没有老师画的好!”“谁说的,我们鑫昊画得比老师强多了,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大胆画,你就是最棒的!”我鼓励他说。在讲评孩子们的作业时,我特意表扬了王鑫昊。鑫昊听了以后,脸上露出了花一样的笑容。

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我请孩子们给妈妈送礼物,就是给妈妈画一张漂亮的相,送给妈妈,孩子们特别高兴。这一次,鑫昊的画和上次相比,进步可大了,画完后还主动请我给他添上给妈妈祝福的话。我看着他那充满自信的表情,心理感到特别的欣慰。

农村幼儿绘画教育实践中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兴趣;农村特色;创造性;评价

正确把握方向,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绘画能力,我从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引起幼儿对美的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过程中,方法一:如果教师提供新奇、特别、形象生动的材料,则一下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索的欲望,使之产生丰富的想象。如用棉签、勺子、瓶子、盖子作画笔;用萝卜、土豆、藕、青椒刻模印章;用树叶、种子进行拼贴添画等,让孩子趣味盎然地进行操作。方法二:用情感来激发人,教师用神秘或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动态的表情来感染幼儿,则孩子对美的感觉“好象磁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摘自饮冰室文集)。在实践教学中获知,导入过程中引用简短好记的儿歌,把物体特征或绘画的步骤灵活地表现出来。如小班幼儿画苹果时,用儿歌:小屁股,打针针,揉一揉,不疼了,然后变变变,一下子变出一个真的苹果出来,孩子们既兴奋,又充满了表现的欲望。因为儿歌、苹果、打针形象又生动,又以儿童本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比如用故事情节、诗歌、散文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始终处于一种亢奋、愉悦的情感中。正如孔子所提倡的“诗教”、“乐教”能陶冶性情,和顺道德,涵养人格一样,绘画也如此,反之,繁琐的讲解与枯燥的示范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早就不感兴趣,不耐烦了,梁启超曾说过“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

二、抓住农村特色

首先,农村幼儿的绘画教育不可刻意模仿或固定套用城市的新教材或名目众多的新观念、新理论,而应根据农村特点与孩子的直接生活经验为主。比如让孩子画十字路口红绿灯,还不如画乡间小路,画城市的雕塑,还不如画田间的稻草人,画游泳池,还不如画我家的小池塘。农村幼儿绘画如果没有以幼儿直接感性经验为基础,那么即使你教师做了许多的准备(如录像、图片等)对孩子来说,还是纸上谈兵,还是机械的跟着你走,其次,农村有许多广阔的资源,对于培养和激发幼儿的美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的美和自然环境美,幼儿通过快乐而兴奋的感知产生愉悦,幼儿的学习以游戏为主,使之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則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画“美丽的春天”,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放风筝、踏青,看一看小花小草的变化,吹一吹清爽的春风,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听一听小鸟的叫声,看一看蝴蝶的缤纷,找一找小昆虫的身影,让自然的美净化孩子的心灵;再如画“猫”,让孩子们自己带猫来,通过观察、比较、抚摸,让大大小小,形态可爱的猫占据孩子的视线,使他们大脑中对猫有一定的形象记忆,然后鼓励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大胆地用画笔描绘出来,那么画面将是千姿百态,也正如陶行知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三、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在对过去已有经验的拼接或综合改造。如何培养须做到:1.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求异的思维,运用各种方式,时时启发提醒或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美、展示美、创造美,从小培养儿童敢想敢创爱想爱创的性格和习惯。《纲要》在艺术教育中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教师可组织一些宽松游戏的美术活动。如瓷砖上印画、沙地画、雪地画,这样,幼儿会更放松,更自由,思维更活跃,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进行个性化的表现。2.绘画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或由幼儿单独作画或小组合作画或集体画大幅画,可以增加幼儿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并因此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经验,分辨个人与群体的作用。3.在丰富画面上,幼儿在绘画中,不可能注意到画面是否饱满、丰富,布局是否合理,而需要教师引导并鼓励幼儿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倡个性化的添化。如画玫瑰画,可以在花的四周画上水滴或涂上底色或画上五彩的包装纸等等,使幼儿的作品在你的引导下生动、有趣。

四、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评价幼儿作品时,应用讨论的方法进行,切勿批评或以成人的象或不象来论断,因为幼儿的画虽稚拙,但一笔一触都是孩子心灵的表达,让幼儿说说,不仅使其充满自信心,还能了解其稚拙背后丰富的内容,最后展出每个孩子的作品,使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成就感,更增加了绘画的乐趣。

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篇7

一、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他们还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时,就能用画笔来描述世界、表达情感。一方面,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任何色彩丰富、新奇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所以他们会对绘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采用新型的语言教育方式,将绘画与传统的交谈、讨论方式相结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绘画本身的特征来看,绘画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除了具备与文字一样的传递信息的功能之外,还具备自我表达的特殊功能。幼儿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采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幼儿语言的教学成果。

二、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绘画教学环境,为绘画式语言教育提供平台

绘画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绘画创造效果,因此,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是进行绘画式语言教育的前提。绘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从物质环境方面来看,学校应该提供给幼儿丰富的绘画工具,例如,造型新奇、颜色多样的画笔、各种各样的画纸等,也可以将绘画教室布置得充满童趣,这样能充分提升幼儿的绘画积极性,满足他们的绘画需求。从精神方面来看,老师要营造出活泼、开放、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比如,在绘画时不设定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老师参与引导绘画过程,在绘画中开展语言教学

幼儿本身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如若纯粹放任他们进行独立的绘画活动,那并不能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所以,老师必须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引导他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老师让幼儿进行命题绘画时,可以先引导他们对绘画对象进行观察,鼓励他们将自己看到的事物特征表述出来,通过视觉观察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了解绘画对象,然后再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老师让学生自由绘画时,可以询问他们“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个?”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通过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老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既不过多干涉幼儿的自由创造,又能恰当地进行指引,在绘画中开展语言教学,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描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型的绘画式幼儿语言教育中,并不是幼儿完成了绘画就结束了教学,后期的教学工作同样重要。而且语言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的,只有经常给幼儿提供语言交流和沟通的途径,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说,学生在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后,老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分享交流活动,让学生都来描述一下自己的绘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学生也可以自由提问,老师也要适当给予鼓励,这样既能满足幼儿喜欢表现的个性特征,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老师也可以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家长都来参加,先让学生将自己的家庭用绘画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再用语言进行表述,既能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练习,又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沟通。

语言是了解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而幼儿时期又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幼儿语言教育尚且存在许多问题,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幼儿语言教育,不但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幼儿充分表达自我,给幼儿提供语言沟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将绘画应用到幼儿语言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国琴.挖掘绘画语言,打开对话空间: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4).

幼儿绘画教育 篇8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基于课本的教育, 它是一门可以激发幼儿思维的艺术, 可以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展示他们所能表达的创新性。美术是从幼儿没有认知到最后能将具体事物呈现在纸张上的独特教育, 是感知、理解再到行动一系列的过程, 这就是美术教育带给儿童的裨益。

如何对儿童的绘画情感进行激发, 这是学校与家长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幼儿的绘画经历, 得出一些观点。

一、在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 要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去学习美术, 美术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乍一看, 要让幼儿去理解如此抽象的事物, 似乎有点揠苗助长, 但其实不然。幼儿时期, 孩子自己是不具有辨别事物丑与美的能力, 它们更多的是陪伴在父母所做的决定之下, 所以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届时可以通过一些不错的儿童画去为孩子进行解读, 告诉他们接受美术教育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可以将一张白纸涂满自己喜爱的颜色, 让它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由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对色彩有着强烈的欲望, 加之父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些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这会激发他们对创作的兴趣, 对美术的热爱。

(二) 老师以及父母一定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 他们是无法正确通过语言去描述的, 他们的行为有时会让老师以及家长摸不到脉络, 但是孩子们却可以通过作品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去抒发对美好事物渴望的情感, 这些都是可以在他们的画面中找到的。所以, 应当在他们完成一个作品的时候, 及时地去倾听他们的说明, 他们是很愿意去诉说的, 去找到可以同他分享自己作品的“好伙伴”。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吝啬地去表露自己的想法。因此, 老师以及父母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孩子所需, 孩子也会因为自己被理解而有动力继续创作, 继续表达。

(三) 将孩子的作品都保留下来

孩子的作品孩子自己应该是喜欢的, 但未必能够做到珍惜, 这样就需要父母及时地代替他们去收藏那些创作。这样做不仅可以珍藏他们儿时的趣事, 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将他们之前的绘画作品拿出来供其翻阅, 这个过程他们不需父母多说, 自己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一次次的进步通过作品清晰地展现出来, 不会再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父母适时地给予他们赋予感情的褒奖, 他们创作的动力就会一直很高涨, 这就会促使他们要去绘画, 而不是他们被逼去绘画。

二、激发幼儿绘画情感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 不要给孩子提供范画

绘画是一种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途径, 而不是去照搬, 去模仿, 尤其是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接受美术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 正常的审美观念, 过程之中发散孩子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然后动手去绘画出自己心中所想,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以一幅范画去限制孩子天真的想象, 这样会让孩子的思维很局限, 不能发挥出孩子本身所拥有的扩散性思维, 逐渐会让他们失去对绘画的渴望, 因为毫无乐趣可言。对于他们来讲, 这如同任务一般, 所以,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之中, 尽量不要给他提供范画。

(二) 不要去注重绘画的质量

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 就是要去体会整个绘画的过程, 如何去构思, 绘画出作品的原委, 而不是拿结果衡量来孩子是否有造诣, 去评判孩子绘画的好坏。幼儿绘画的过程中, 常伴有奇思妙想, 他们甚至会用身边与要绘画的物品形状相似的物体来代替, 这就是他们爱联想的表现。所以, 如果客观地注重绘画质量, 不假思索地客观评价, 会严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气的他们是在培养一种爱好, 找一种兴趣, 而不是去该考虑如何使绘画的结果变得多么重要。

(三) 不要给孩子绘画方面的压力

倘若班级举办班内画展, 作为家长, 只需要给孩子打气加油, 切记不要给孩子去规定必须得到怎样的名次, 或者以奖罚的方式去要求孩子, 这样做有悖于孩子学习绘画的最初目的, 会使得孩子变得越来越功利。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 他们可能会更为了礼物而去刻意追求画感, 而不是兴趣了。而作为老师在必须评出最好的绘画作品的同时, 也能对其他班级内同学的作品做出点评, 这样才不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也能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自己某一处的不足, 也会让他们努力改进。

幼儿绘画教育 篇9

一、因时而动:在绘画中培养创造力应从幼儿抓起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创造力和教育改革时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创造者。”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也认为, 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虽然幼儿的创造力有时看起来很可笑, 但是, 没有这些幼稚可笑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做基础, 即使长大成人以后也不可能对社会做出有贡献的创造。幼儿已具有思维能力, 有自己的主见和追求, 有求知好奇、创造的需要, 这是幼儿人格发展的需求。因此, 开发人的创造力应该从幼儿抓起。无视幼儿这种发展需求, 很容易使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被抑制或弱化。

二、因画制宜:区分不同绘画对幼儿创造力的功用

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各种类型的绘画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也起着不同的作用。

(1) 主题画。主题画是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 围绕某一主题, 通过回忆和经验加工而画成的。这种画有很强的伸缩性, 幼儿有充分的想象余地。比如以“春天”为主题, 有的幼儿画了公园美丽的景色, 有的幼儿画了清清小池塘里的小蝌蚪, 有的幼儿画了在绿绿的草地上放风筝……这许多情节和画面, 幼儿过去并未画过, 但由于有自己的感知经验, 所以主题激起了每个幼儿不同的遐想, 帮助他们创造勾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形象。

(2) 故事画。故事画就是引导幼儿把喜欢的故事构思画面, 把其中的故事人物和情节画下来。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新颖的内容, 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开拓他们的思路。如幼儿听完故事《小水桶》后, 有的幼儿能抓住主要情节, 用画简洁地表现出来;有的幼儿则注重表现人物的情绪, 勤劳的人喜笑颜开, 懒惰的人愁眉苦脸;有的幼儿还把“井娘娘”这个神话人物画成了古代仕女模样。

(3) 诗画。诗画就是要求幼儿对诗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作画。由于儿童诗的意境常常是超现实的、夸张的、拟人化的, 因而儿童拥有比成人更多的想象自由。比如让幼儿根据诗歌《家》画一幅画, 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 画出了“蓝色的大海是鱼儿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蘑菇的家……”幼儿的想象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 装饰画。幼儿美术活动中, 经常有一些在纸张或器皿上运用所提供的花纹、图片进行装饰。如线描装饰画《花蝴蝶》, 幼儿根据对称、均衡、协调美的规律, 运用各种色彩和线条, 构成千变万化的蝴蝶图案。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和欣赏力, 又有助于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 自由画。自由画最能培养幼儿创造力, 一方面它能满足幼儿想象的欲望, 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画自己想象出来或自己喜欢的事物, 因此, 幼儿的想象力在画自由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自由画中, 既可以画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 如外星人、怪兽、有手有脚的足球娃娃等;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可以实现的某种新的要求, 如机器人、太空游等,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三、因势而作: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1) 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学习绘画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 与兴趣有密切关系。只有在幼儿真正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后, 幼儿才会认真地去学、去做, 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就必须使幼儿产生兴趣。

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强烈的绘画兴趣, 对此产生好奇心, 从而为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 创设环境。幼儿天生好奇心强, 想象大胆, 他们只有在心理上处于宽松的状态, 才能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产生大胆表现的安全感。因此, 我们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平等的环境,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

在绘画教学中, 教师应该经常让幼儿走向社会, 去观察、去体验生活, 让幼儿自己去思考, 大胆创作。还要多给幼儿自己创作的时间, 对绘画的工具, 色彩不必过于强调准确性。让幼儿自由地发挥, 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作品, 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

(3) 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幼儿进行绘画创造的源泉。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 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来支撑, 他们将很难去想象, 也会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创造。因此, 要尽可能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让幼儿运用感官感觉周围的一切, 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在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后, 脑子里有了对生活中一些事物大量的形象生动的印象后, 他们才能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才会“画之有物”。

比如, 教师在辅导幼儿画“春天”的时候, 可以组织一次春游, 带幼儿去看生气盎然的小草, 看那百花盛开的场景, 看看公园里的人们在春天的时候是在做什么的。这样, 幼儿去画春天就不会有陌生感了。

(4) 启发引导。由于幼儿年龄小, 语言比较贫乏, 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在绘画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应着重从诱发激情, 培养兴趣入手。教学中我们应舍弃那些枯燥无味的填鸭式及照葫芦画瓢样的临摹式的教学方法, 也不能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为核心, 应该运用观察、记忆、联想、欣赏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师尽量不示范画, 而侧重教会幼儿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的方法, 强调表现形式多样化、个性化。

(5) 过程评价。有研究表明, 幼儿往往是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的。在幼儿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后, 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喜悦, 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宝贵想象力、创造力希望得到肯定与赞赏。尽管有时画面上事物的关系是混乱的, 也尽管画画的技法不熟练, 但作为教师, 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创造成果, 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 以成人画的要求去评价, 更不能以绘画艺术的标准去衡量, 我们要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 欣赏孩子的画, 去领悟孩子为什么用这种画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事实证明, 创造力并不是天才幼儿的专利, 所有的幼儿都具备非凡创造力的潜能。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安排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以及为幼儿提供各种作画材料,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文学渗入, 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创作环境, 采取有趣多样的形式, 通过多看、多想、多讲、多画, 为幼儿提供创作小天地等方法, 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培养其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幼教工作者, 在教学中应时刻加强创新教育, 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 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摘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为了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教师可以从培养绘画兴趣、创设自由环境、积累生活经验、启发引导幼儿、客观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等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绘画,创造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幼儿绘画教育 篇10

一、美术教学的基本思路

1. 用形象思维训练来提高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

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创造意识的启迪, 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友善的学习环境,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效果将是明显的。而且这不仅仅是绘画之路, 更是给儿童树立一个走向未来竞争社会得以立足的精神支柱。

技能是思维的表达, 应当先学会思维, 再学会表达。换句话说, 在美术教学中, 先教幼儿会想, 再教幼儿会画, 这就是笔者进行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思路。幼儿思维活跃, 头脑中的形象丰富, 情绪激动, 创作欲望强烈, 就会画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2. 全面育人, 发展个性。

绘画是一种“个人审美心理的独特体现”。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鼓励和表扬能独立思考、勇敢地表达个人感受及有创造精神的幼儿, 使他们觉得在绘画过程中到处都有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绘画是幼儿心灵的一面镜子。“文如其人”“画如其人”, 这个比喻对幼儿来说也是恰当的。有时可以通过一幅幼儿画看到小作者的性格、心境、理想、愿望, 以及真善美的追求等。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幼儿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作画。在幼儿的作业中, 孩子们画出了帮妈妈收拾家、帮同伴戴帽子等, 这些都反映了幼儿学习做人的美德。

二、美术教学的几个原则

1. 启发幼儿自愿学习。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 进而进行创作。这期间不能有任何的强迫性。因此, 首先要让绘画作品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 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 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其创作欲望, 使幼儿产生“呼之欲出”的创作冲动;其次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如对季节变化的观察、春夏秋冬植物生长的变化及大自然颜色的变化, 可以带孩子们去捕捉, 去体验。另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教学, 如听音乐、说儿歌、编绘画顺口溜、做游戏等。

2. 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地学习。

美术教学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环境条件, 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如《蜜蜂公主》一课, 课文中的小蜜蜂采蜜的情节, 教师可以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 把小蜜蜂打扮成一个漂亮的公主, 她的胳膊上挎着精巧的蜂蜜桶, 正哼着小曲欢快地为每朵花采蜜, 每朵花也探着头, 亲切地叫着公主。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幼儿听得入迷, 看得入神, 画出的作业也特别有趣。

3. 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幼儿作品。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应该将评价作品看成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 让幼儿人人参与,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创作完成后, 可让孩子们互相交流, 介绍自己的想法, 讲讲自己画中的故事。这样, 孩子们不但可以在绘画方面得到提高, 而且在语言表达方面也会取得进步。

幼儿绘画教育 篇11

关键词:幼儿绘画;艺术教育;问题;对策

G613.6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绘画指导的时候,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总是太过直接、严厉,不仅容易使幼儿逐渐对绘画失去兴趣,还会严重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为此,本文对幼儿绘画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现作以下阐述。

一、降低绘画难度及要求,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绘画教育的宗旨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并对其审美意识进行培养等。但在实际的绘画教育中,很多教师都普遍缺乏对绘画的正确认知,并认为学习画画就必须要在相应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他们常常会将某著名大师(画家)的经典作品作为幼儿平时绘画的目标,并不断地向其灌输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而长期忽视了幼儿自身对绘画的兴趣与热情,更忽略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独特思维及想象力,进而容易让幼儿从内心讨厌画画。

为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绘画的想法,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并将兴趣积极地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或一时兴起转化为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动力,从而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绘画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小游戏,并引导学生将游戏的内容作为绘画的主题,从而有利于消除幼儿绘画时的枯燥;或者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绘画环境,并为其选择丰富的作画材料,但要注意,教师应适当降低绘画的难度及要求,鼓励学生根据材料自由拟定主体,这样更有利于使幼儿体验到自主绘画中存在的乐趣。另外,在幼儿参与绘画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重视其内心对周边事物或环境的感知,然后鼓励其用绘画的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曾有相关研究发现,幼儿对周围事物虽然缺乏良好的洞察能力,但他们常常会以直接的方式与想法将事物表象描绘出来,并在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知与想法,从而体现了绘画的真实性。

二、优化作品的评价方法,增强幼儿绘画的自信

通常,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绘画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其评价的方式太过笼统、简单(如“画得很好、有待提高、画得不好等”),而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甚小,甚至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使学生在绘画方面容易陷入一种局限状态而无法提高绘画技巧。另外,很多教师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幼儿在绘画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特点及个体差异性,反而常常盲目攀比,过多地关注幼儿绘画技巧的进步,故往往会对学生讲一些“你看看其他同学,画得多好、看看别人的绘画天赋多高呀”等言语,而得不到教教师对自己的认可,不仅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还容易使其产生自卑感,进而越来越不喜欢画画。

为此,教师应在绘画的教育中,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摒弃单维度的评价模式,充分评估幼儿未来的发展潜力,并积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从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的绘画天赋、作品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同时,还需给予学生言语性的鼓励,多表扬学生,对于绘画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还应多进行引导并给予适当的激励等。另外,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还需从构图、色彩搭配、创意、线条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有价值的建议,如“在构图方面可能会‘满了一点点、在比例方面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在色彩的选择与搭配方面可能会有点‘怪,但可以试试加入其他的颜色来改善一下、这个线条或许可以简单随意一点”等,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还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同时也增加了其正面的情感体验,进而大大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

三、丰富绘画教学的模式,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

有相关调查显示,传统的幼儿绘画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教师、对案例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而教师也总是长期保持着“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模仿”的模式,这让很多幼儿逐渐形成了临摹的习惯,进而非常不利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再加上千篇一律、雷同等的反复临摹,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禁锢。

为此,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积极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绘画方式、技巧、颜色、构图等进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可引导其从自己熟悉的物象着手,促使学生学会在原有物象的基础上大胆添加一些夸张的想象,并学会用拟人的手法来进行绘画,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活力与生命力等。例如,引导学生将太阳想象成老爷爷,将花朵想象成美丽的小姑娘等;然后自己想象出一个小故事,并将小故事的内容加进画中,如:“太阳公公升起来了,看到美丽的花朵姑娘,高兴得笑了起来......”这样一来,不仅让绘画教学的模式变得不再单一,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从内心喜欢上绘画。

总而言之,绘画教育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塑造及智力的开发,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并正确对待幼儿绘画活动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注重幼儿对绘画兴趣的培养,降低绘画难度及要求,并优化作品的评价方法,丰富绘画教学的模式等,从而有利于增强幼儿绘画的自信,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并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浅谈美感与幼儿绘画教育[J].朱艳琴.黄河之声.2010(10)

[2]促進小班幼儿绘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林娜,吴荔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俞惠霞.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4]关于幼儿绘画教育的探索[J].李桃.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4)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 篇12

一、提供恰到好处的范画

在每次的活动前, 我都会提供范画, 所谓范画, 即可以作为参考示范, 而不是照抄的画, 但提供怎样的范画直接影响美术活动效果。

(一) 提供合理构图配色的范画。

通过这一年多美术活动中的范画, 我一步步得到提高, 从最开始的不知道如何构图色彩搭配等, 反复画一张画, 直到画好, 经常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新鲜的水果》, 如果这个苹果放在这和这个菠萝一起遮挡会更好, 颜色又漂亮。大班的画很多都要进行遮挡练习, 通过大班一年的活动, 他们便会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法, 使画面更加灵活生动。

(二) 提供多幅范画。

很多时候因为只提供了一副范画就需要费更多口舌, 为幼儿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交代不清。 如一次大班美术活动《好心的长颈鹿》中, 好心的长颈鹿的长长的脖子帮助了许多小动物, 一会变成桥帮助动物们过河, 一会变成滑滑梯, 一会变成大吊车把动物朋友送上树上吃苹果, 最后变成了旅游车, 载着他们回家了。 这个故事是温馨且多变的, 但如果只提供其中一个场景, 那么其他几个场景孩子们仅凭我的口述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所以通过四张不同构图和内容的范画, 幼儿既能完整了解故事, 又能根据各自水平选择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范画, 这样一个故事有多种角度和配色, 孩子作画的兴趣会更浓厚。

(三) 提供灵活可动的画中主角。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需要幼儿自主创造画中主角的各种姿态, 特别是人物, 孩子们在以前经常只会画各种站得笔直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抓住主角的动态, 我时常会借助扣子制作灵活可动的主角。 如在《蜡笔王国旅行记》中, 需要孩子们构造一些造型各异的蜡笔小人, 于是我就请孩子们自己动手拨弄造型再摆一下这个造型, 通过这样的动手观察与模仿, 再进行创作, 孩子们便能很快学会这个动态造型, 下次也能套用到人物造型上。

二、良好的即兴示范

(一) 教师的即兴示范。

幼儿画画前离不开教师提问, 在开放式提问和讨论中, 可以生成各种各样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情况, 这就要求老师具有灵活机智的随机应变能力, 恰到好处地进行示范。 有些示范是可供参考的, 有些示范是增强直觉体验的, 有些示范只是增添气氛。

如在《美丽的孔雀》这一活动中, 孩子们通过观察孔雀身体由各种形状组成并和我一起用手比划, 接着通过观察范画中美丽的孔雀穿上了各种不同图案、线条、颜色的漂亮衣服, 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给孔雀穿上什么图案的衣服, 一个幼儿说我想给它穿上有爱心图案的衣服, 我就给添画上去。 通过这样一来一回的交流示范, 孩子明白今天的活动主要是以自己的想法给孔雀穿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 在示范中, 我还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案都是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的, 且在这时候就进行涂色的强调, 让这件衣服更漂亮。

(二) 幼儿的即兴示范。

在示范的时候, 通常第一遍是我画, 第二遍幼儿说我来画, 第三遍请说出自己想法的幼儿试试画一画, 一般我会请平时较有想法的且画画水平中档的孩子试试。 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是能够通过中层水平纵观全班幼儿的水平, 二来如果这个孩子想法不错且示范得还好, 只要稍加描绘便能够让大部分孩子理解, 但如果示范得不是太好, 便再请一个幼儿示范, 再次进行巩固。 通过这种我的示范加上孩子们的示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的指导

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指导极为重要, 可以说即使有很好的范画没有因材施教的指导也是无用的。 在指导幼儿作画时, 教师应为不同状态及绘画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指导策略。

(一) 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消极的幼儿大胆作画, 激发其绘画的兴趣。

很多孩子在我说完要求之后立即开始动笔,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而有的孩子拿到纸就开始发呆不想画或不会画, 或画了一点点便不知如何继续。

就像有一次在《我们爱鸽子》活动中, 琨琨一开始画就说:“老师, 我不会画。 ”这是他时常说的话, 他还会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当我解决了一个困难之后, 又来了一个困难。 ”他说话很风趣也很诚实, 我就问:“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这个鸽子第一个头要画在哪? 要画五个, 我就不知道画在哪了? ”“你说的第一个是鸽子妈妈吧, 你看鸽子妈妈在孩子们的最哪里? ”“在最中间。 ”“对了, 孩子们都很爱鸽子妈妈, 都要围绕着她, 为了表现这只是妈妈, 所以这一个鸽子稍微要画得怎样一些? ”“大一些。 ”“哦, 那你先用手在纸上大概画一画妈妈需要多大位置。 ”等他“画”好了之后, 我就说“恩, 我看到了, 这个鸽子妈妈一眼就看出来了, 比较大, 而且在中间, 等着孩子们来围着她。 那你快把妈妈画出来, 爱她的孩子们就可以飞过来了。 ”说完他就“哦”的开始画了, 绕了一圈回来, 他已经把鸽子妈妈和鸽子宝宝都画上了。

班上还会有这样的孩子, 画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老师我要换张纸。 ”我去一看, 其实画得还可以, 也许是那一点点的记号笔墨迹, 让他想换张纸, 看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就说:“你的鸽子很美丽啊, 你想换纸的原因是在这吗? ”他点点头。 “你只是不小心涂出来了一点点, 你看你的鸽子宝宝和妈妈很相爱啊, 才不会因为这一点点的墨迹影响感情呢, 你接下来画小心一点就可以了, 你可以待会涂背景的时候, 把它盖掉, 继续画吧。 ”我这么一说, 他就坚定地继续画下去了。

(二) 启发思维局限的幼儿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 深化主题。

幼儿作画时常出现思维定势, 教师要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拓展思路, 帮助其深化主题。

例如在画《大象》的时候, 妍妍画了一只小象和几棵小树, 我就问这么大的森林里只有小树和小象, 多孤单啊, 如果有一只大象妈妈来照顾她就更好了, 来的话这些小树应该不够吃了。 这样一说了之后, 她立即在旁边画了一个大象, 还添画了一些大树, 最后我看她还画了一条小溪。

我时常在他们画的时候观察所有人的画, 如果发现大致有一些雷同的问题, 我便会提醒她们。 例如在画《背太阳》的时候, 有的幼儿就跟着我用大树和房子背太阳, 有的幼儿用汽车、铅笔等, 这些都是孩子们之前说到的, 其实是希望孩子们自己想象创造的。 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用了海浪把太阳背起来了, 也许是她去过海边看到过, 有了这个经验, 我就说:“有的孩子用海浪把太阳背起来了, 想法很独特, 还有什么可以背起来呢? ”不一会, 我就看到有孩子用山、船等将太阳背起来了。 通过这样的提示, 孩子们有更多的参考和想象空间。

(三) 建立时间观念, 指导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画。

很多时候, 往往因为时间关系, 我就请孩子们收起来, 要进行下一个活动, 而有很多孩子还没画完迟迟不肯收。 这当中存在一开始构图慢还有画画的时候讲话的情况。 所以我在每次画画前都会让幼儿一起看时钟, 如时针指2, 待会指到7的时候一定要结束收起来, 刚开始还不能完全达到, 慢慢地孩子们的速度就提上来了, 当然也是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基础上的, 因为他们也不想把中午散步的时间用来画画, 在画的时候他们便认真专注, 珍惜时间。

四、多形式评价幼儿

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 让幼儿观察全班幼儿的绘画成果, 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对自己的画产生信心, 并发现学习其他幼儿好的地方。 评价时可以是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 也可以是幼儿进行互评。

(一) 教师的评价。

在评价时, 教师应多一些赞许, 少一些指责, 让幼儿在我们亲切的言语中逐渐自信。

例如在《蜘蛛织网》活动中, 珩珩一直是班级里画画最好的, 所以这次他也不例外地把这个蜘蛛网织得很好, 我对其进行了夸奖, 并称赞其他孩子中也有些织得很好的。 看到禾禾的画, 大家都有些“嘲笑”的意味, 可是在我看来, 这个一直生病缺席的禾禾这次却画得很好了, 我就对大家说:“你们看, 他这个蜘蛛网虽然乱了点, 但非常大, 而且最后坚持织完了, 就像故事里的小蜘蛛一样, 第一次它也织得不好, 通过妈妈的鼓励, 第三次才成功呢, 禾禾才第一次织呢, 多织几次便会好多了, 对吧? ”我看见禾禾赞同地在点头, 下面的孩子也说:“对呀对呀。 ”通过这样的一个评价活动, 孩子们既知道了这次绘画的重点, 又对全班和自己的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找到自信。

(二) 幼儿的评价

幼儿的评价不同于老师的眼光, 且有多种形式。 他们的画被挂在墙上展示, 所以天天来回走都能看到, 孩子们很希望自己的画能被肯定。 所以有时, 我会给每个幼儿发两颗五角星, 然后请他们贴在自己认为最漂亮的画下面, 通过这样的参与,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 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 促使幼儿主动观察, 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五、回家再次进行创作

孩子们在每次绘画活动之后, 我都会将成果发到班级博客上和爸妈分享, 且会标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 这也是应了家长的要求, 他们想看看孩子们到底怎么画出这些美丽的图画, 且在家能培养他们绘画的兴趣。 所以每次活动之后, 我都留给孩子一个问题,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画, 你会进行怎么样的改编再次创作呢? 就像《好心的长颈鹿》, 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只画了一种场景, 完全可以回家的时候再尝试画画其他场景。而家长朋友们也时常在网上和我交流今天在家里画得怎样,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之类的,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 家长不仅真实了解到幼儿园学习的内容, 而且在家培养幼儿的兴趣, 一举两得。

总之, 通过范画、示范、指导、评价、再创作五个环节, 很好地把握这个度, 在孩子临摹好且掌握一定技法的情况下, 再进行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 让他们在绘画的这块空地上, 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愿美术活动能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摘要:本文通过范画、示范、指导、评价、再创作五个环节, 阐述了如何在大班幼儿临摹好且掌握一定技法的情况下, 进行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下一篇:民居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