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标(精选10篇)
背景和目标 篇1
摘要:“河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指既符合河北省情与长远发展目标,又满足城镇化一般规律和顺应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城镇化模式。在梳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分析河北传统城镇化对建设沿海强省制约的背景下,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要思路、目标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特色城镇化,背景,思路,目标,建议
0 引言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健康发展,河北省城镇化由“重速度轻质量”向“质量与速度并重”的阶段转变。在此新阶段,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如何将“三年大变样”向纵深推进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都使河北省的城镇化面临许多新要求、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挑战,这些新特点迫使我省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新的思路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即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
“河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指既符合河北省情与长远发展目标,又满足城镇化一般规律和顺应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城镇化模式。河北省城镇化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从国家层面看,环渤海城市群将是继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后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由于形成增长极对城镇有着特定要求,因而落实该战略需要河北的城镇化道路有特色,以特色来推动第三极的更好更快发展;从地理位置看,河北内环京津,其中北京是首都,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动向对河北的影响不同于其他一般城市的影响;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河北是全国唯一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从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看,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多年都位列全国后十位,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影响非常突出。
1 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背景
1.1 世界城市化的主要趋势
1.1.1 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传统城市化在增长理论的指导下,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形成了市民与自然环境相互对立的局面,如传统城市化的发源地-欧洲的许多大城市每年都会下称之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城市已成为高速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公害”的牺牲品。当前世界城市化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重视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市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局面。[1]
1.1.2 追求目标是生活更美好
传统城市化追求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当前世界城市化强调城市“宜居性”,如在2008年世界“最宜居城市”的排行榜中,伦敦、纽约、东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在排行榜10名以后,这反映出当前世界城市化已从速度和规模的追求,转变为注重城市发展质量和提升竞争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成为城市追求的新目标。
1.1.3 发展路径是非线性
传统城市化走的是线性发展道路,通过“摊大饼”的扩张方式,由市中心向效区的逐渐发展过渡。当前世界城市化在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走的是非线性发展道路,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
1.1.4 城市间的关系是追求共赢
传统城市化中的城市之间关系比较疏远和充满恶性竞争,当前世界城市化则强调协调城市之间,通过发展城市群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1.1.5 重点产业向服务业转变
传统城市化强调城市中工业的大发展,服务业更多的是为工业“服务”的产业,当前世界城市化则将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并重,有些城市甚至是“工业”为“服务业”提供服务。
1.2 传统城镇化对河北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河北省提出“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传统城镇化对这一奋斗目标有较强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资源粗放利用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城市化的过程,是农村分散的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城市的数量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2],这一过程都要以资源的利用为前提。以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来看河北省资源的粗放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河北省全省城镇人均占地达171.88平方米,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80~120平方米的标准。在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拟定的河北省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867.1万亩,到2007年已达到2672.8万亩,新的规划期内只有194.3万亩,年均不到15万亩,而近几年实际新增建设用地年均约25万亩。因此,土地粗放利用导致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供需缺口非常大。
1.2.2 城乡失衡发展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城镇化的本意是打破城乡之间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但在实践中,河北省城乡分割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发展仍未进入良性互动轨道。到2008年,河北省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超过8 600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另外,城乡失衡发展还表现在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1.2.3 城镇化质量较低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制约
在21世纪开始的全球化竞争时代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直接、全面、激烈和复杂,城市作为一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城市的发展质量正日益成为体现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河北省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在对289个城市、374个县级市进行统计分析的“2009中国城市分十一类优势排行榜”中,河北省城市排名靠前的相对较少,仅有“秦皇岛”入选“十佳宜游城市”、保定入选“城市十佳诚信政府”、迁安和任丘进入县级市综合竞争力前30名,而在创新、国际化、投资环境、宜居等城市排行榜均排名靠后,从而使得河北省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居第13位,在沿海省份中排名倒数第3。
3 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路和目标
3.1 思路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升对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繁荣经济,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群建设,提升创新能力,美化城市形象,统筹城乡发展”的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
3.2 目标
城镇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三个子系统发挥其自身功能的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河北特色城镇化不是追求某一子系统的单一绩效,而是追求整体综合功能最佳,其目标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人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3]
3.2.1 社会目标:和谐
创造一个保障人人在教育、医疗、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高;保护和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3.2.2 经济目标:高效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建立灵活多样的经济政策和快速高效的政府服务;提高交通设施的效用;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分工、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和健全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容积率高的工业园区。
3.2.3 环境目标:友好
城市人口规模与资源供求之间保持平衡;实行清洁生产;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垃圾的处理率和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降低矿物燃料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鼓励居民低碳消费。
4 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4.1 建设综合承载能力强的大中城市,提高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实力
目前,河北省城市在容纳劳动力转移、资源能源的供应、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任务都非常艰巨。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在5500美元以下时,大中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是最理想的。因此,通过开发天空和地下空间资源、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改造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经济发展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经济等手段,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承载力强的大中城市,是走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4.2 通过创新,夯实产业根基,提高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能力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时代,要推进河北特色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推进城市产业发展的根基转移到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方面,即通过创新来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就业,通过就业的增加来加快特色城镇化。河北省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低,省会石家庄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省会城市中也仅排第23名。今后河北省各个城市应该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做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发展规划,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创新。
4.3 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提高特色城镇化的竞争力
“数字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城镇化,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城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建立城市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数字化城市排水系统和电子政务等手段,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提供决策支持。二是通过为信息产业提供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来推动城市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为本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平台,从而为整体上推动城市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三是通过建立网上博物馆、远程诊断、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市民提升生活质量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4.4 推进城市群建设,创新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今后河北省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思路,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环京津城市群、冀东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以曹妃甸港城、黄骅港城、秦皇岛港城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沿海城市带。在城市群内部,重点促进各城市不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实现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通讯网络等的一体化,形成结构有序、整体优化、密切协作、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
4.5 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关怀弱势群体,提高特色城镇化的文化软实力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一个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有良好的城市形象。河北省的城市形象设计应与优秀的城市传统文化相呼应,既要满足城市精英们的需要,也要照顾城市中诸如外来农民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需求,可以说,一个城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反映了该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规划和建设既要充分体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又必须挖掘和保护我省不同城市间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比如省会石家庄要通过保护白佛口村文化遗址等方式来消除“石家庄无历史”的偏见。
4.6 加快行政区划改革,完善城镇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城镇化发展,许多省份都进行了行政区划改革,而河北省这方面的改革十分缓慢。截止目前,地级市数量少、管理幅度大,在县级行政单位中,县级市数量与县的数量之比,仅是江苏的20%、山东的40%,这种城镇体系导致河北省城镇的集聚效应不强。今后需要加快行政区划改革,扩大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大幅度撤并县乡镇的数量,从而通过完善城镇体系来推进特色城镇化发展。
4.7 注重精明增长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的管理效能
传统城市发展的“摊大饼”模式,必然导致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非常高昂。为了解决这一顽症,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并确定了城市发展的“高效、集约、紧凑”的精明增长新理念。河北省的特色城镇化应结合省情,发挥后发优势,在城市管理思路上注重精明增长理念的应用;同时,在具体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这是提升全省城市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4.8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减轻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压力
交通拥挤、医疗教育资源短缺等“城市病”是推进特色城镇化的重要障碍。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减轻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压力。这是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不可能是一种孤岛式的、与农周围农村不发生关系的发展,城市周围的农村越落后,中心城市的压力就越大,反之,城市周围的农村越发达,中心城市的压力就越小。因此,通过扎实推进城乡一体的供水、燃气和公交等措施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可以减轻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压力。
参考文献
[1]张平宇:《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城市规划》2004(4):25-30。
[2]李相然:《城市化与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0。
[3]鞠美庭、王勇、孟伟庆、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6-68。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 篇2
【关键词】工具性 语文学科 语文素养
只要深入语文教学的课堂,我们仍会有这样的困惑——语文学科教学到底该怎样进行?
目前的语文课堂,已悄然分化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传统型的教学,这类教师仍然特别重视知识的传授,尤其偏爱口耳相传,甚至是一味的灌输。拿到文章,还是掌握字词,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之后是课文“细嚼慢咽”式地条分缕析,最后是归纳中心主旨,小结写作特色。有些老师甚至将教参上的东西全盘搬进课堂,搬上黑板,再强迫学生搬进笔记。这种方式将语文教育的目标仍定位在认知上,它忽视方法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个阵营的老师很看重课堂的活泼生动氛围,他们善于组织讨论,善于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善于抓住文中的一句话组织起一节课的大讨论,并且喜好运用多媒体技术。这类教师是课改的生力军,敢于实践,敢于探索,敢于运用新的学习方式,并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但这类老师的弊端在于忽视了语文学科最本质、最基本的功能——工具性的特点。
我们到底该将语文课上成什么样子?我们上的一节节语文课又将教给学生什么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我们更要清醒地把握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到教学有目标,育人有方向。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语文教育目标观呢?笔者以为:
首先,要将语文课定位为语文技能教育课,关注语文的工具性
听说读写、双基训练在当今不仅不可偏废,还需更加重视。我们要将语文还原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认识上。既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要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使他们会听善听,会说能说,会读乐读,会写善写。让他们尽快地、尽可能地掌握好语文这个不可或缺的听说读写的工具,交际与交流的工具,从而给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辈子都有用的基础。因此,在思想上,应该十分明确,语文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否定知識,语文课程便不复存在。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正确方法。语文课要学好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知识,以及词句段篇理解等基础性的知识,还要有听说读写的策略性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知识,再就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等等。知识获取的手段,也不应该是教师的一味灌输,而应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其次,努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人文品质
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它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底色”的功能。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因此应该是有情感的、有生命的。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使他们在生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一句话,语文课应担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我们的语文应该是人文性的语文教育。语文课对学生的性格、情操、品德的形成作用在任何学科之上。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所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语文课除了教给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基本能力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宜帮助学生体验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爱与尊重、理性与诗性等情感,并依赖这些对一切的假恶丑进行审视、批判、否定,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那些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材料,也宜将语文课堂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打通,与学生的课外学习、阅读打通,让学生从极为丰富的书本世界与生活空间中去感受浓浓的人文气息。
不管是哪一波改革,不管是哪一类教材,不管是过去也不管是新课程背景下的现在,千变万变不能改变语文教育的根本。我们完全有义务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给了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而且更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世界。说到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们语文课所必须追求的永恒的教育目标,永远不过时,二者不可偏废。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最终落实到一个根本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背景和目标 篇3
在当前学科整合背景下,信息技术既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认知工具,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认知对象。作为认知工具,学生要能够对此较熟练地加以运用,借此实现对已知学习内容的巩固复习和对未知学习内容的深入探究。作为学习对象,学生要能够就信息技术的内容、特点、学习步骤等加以练习和把握。
一、信息技术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认识
1. 强调三维目标并不是不重视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
三维目标并没有把知识和技能排斥在外,但与传统概念上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有本质区别。首先,过于关注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使我们的教育偏离方向,太重基础扎实,会导致思维定势、缺乏创想像和创新。其次,太重基础扎实,会导致学生兴趣丧失,课堂效率低下,以致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真正抓好基础将信息技术课里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与动手操作实际应用相结合,融会贯通、讲透、讲活,引起学生好奇心,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做到举一反三。
2.“知识与技能”与“过程和方法”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与“过程和方法”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探索、学习、实践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果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如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教师不仅要重结论,而且要重过程。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即重学会,重过程即重会学。学会,重在理解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经历思考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长效、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关注人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在教学中应该具体表现为: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教学工作,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树超.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
[2]周敦.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它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不一样,一般是难以明确、显性地表述出来的,更不可能一一罗列出来。教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又要把握教学的情境和氛围,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通过制作环保站点渗透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利用图表统计历届奥运奖牌数激发爱国情感,等等。
二、围绕三维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验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为技术而教技术,本质上不等同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在当前学科整合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更应当将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研究、设计和创造的工具,着眼于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进行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利用,认识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成为有责任感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社会成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探索发现精神、研究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
1. 讲授示范与探索式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巩固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讲授教学法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信息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等。这种方法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效果也比较明显。
示范教学适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示范操作,学生从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单元教学,如文字处理软件一节,我让学生用Word制作创意海报。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对软件本身很熟悉,实际应用却很陌生,但是对我展示的作品却颇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制作步骤交给学生让其自主完成,不但不能很好地完成,而且会因难度稍大而失去学习兴趣。示范教学就很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并且模仿性强的特点,示范教学的成果很明显。
在引导学生自学探索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多用于趣味性强,既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比如:申请不同邮局提供的电子邮箱。当然这样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较多,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活跃课堂,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方法。
2.“任务驱动”贯穿课堂内外。
“任务驱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的好方法。教师应使用各种方法,巧妙地引入“任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等,我们分别采取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游戏引路、学生自我探究等多种方法,巧妙地导出学习“任务”,版社,2007.
[3]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4]陈晓慧,张烨.网络环境下基于分组式教学的目标学习法,中国电化教育,2002,9.
[5]黄刚,吴丽华,姜云杰.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程实践性的做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汤丁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更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为21世纪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这门学科更是作为高中阶段必修科目,并且要求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合格等第,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然而,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传统的学科,它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动手操作性很强,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加上新科改的相关要求。所以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碰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我虽然才工作四年,但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和小结,发现教学中以下几个常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问题1:学生间基础存在差异。
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差异,尤其像我们学校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学生间信息知识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能够运用常用软件,如IE、QQ、Word等,有的学生可能都没有上过网,只会简单的文字录入。个体间的基础差异使得教学增加了难度。
解决方法:采用分组协作教学模式。
分组协作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分成若干小组,使小组内部成员的知识水平呈梯形分布,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能相互协作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缩以“具体的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能力差异,可以采取“合作学习,适当竞争”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网上获取信息”时,上课时我先组织学生自己上网寻找感兴趣的时事话题和相关评论,然后分享给大家。各组的同学在本组内可以互相切学习,下课之前组与组之间将举行比赛,看看哪组找到的最多最好。于是学生都紧张地寻找起来,熟练的学生还帮助组内较慢的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成功的一面。最后通过比赛选出冠军,冠军向大家谈一下获胜心得。学生们在下课回去的路上,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怎样才能获取最多的信息。这样学生们既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又受到了竞争体验,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在引导同学关注时事的同时,在评论中我还进一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对于学习过程和不同程度的学生,任务的评价也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学,其中最重要的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应该分层次来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里,我们不应该只看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而要看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收获。评价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创新意识、技能熟练程度,基本知识、技能或兴趣习惯,参与程度,等等。课堂里每一个活动教师都要简单地评价一两句,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认真学习成功的重视,要让评价有针对性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 在活动中内化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应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如在新生入学时我们了解到他们普遍对信息技术教育还比较陌生,既好奇,又不了解自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做什么,有的又有把计算机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针对这种情况在新生开学初,我们就让他们参观我校的校园信息环境,由学校的学生作为“导游”参观他们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各个班级,多媒体音像资料室,观看各班的网站,个人的主页,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自己设计的各类小报,以及各类获奖证书等,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了初步认识,并且知道他自己能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他短差距,达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绩的共同提高,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施分组协作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是:由教师向各小组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并且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资源(如操作的题目、网络,等等),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最后展示结果。
另外,分组协作教学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问题二: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完整。
很多学生虽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但使用电脑仅仅是为了娱乐,很少用于学习,其信息技术知识不够全面,局限性很强,面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应掌握的诸多操作一知半解,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解决方法: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有一定的操作基础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技能用于学习,这对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讲授“搜索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对学科课程起着极好的补充和促进作用,而随着学科课程的学习,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增长,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增强,这样他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使隐性课程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内容版块,结合其他学科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将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活动的开展,而且是内化学生信息素养的好方法,学生也乐于参与,可谓一举多得。如语文学科曾开展过“乡土文化探寻”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利用网络非富自己从现实中采集到的相关材料,并用运用信息加工手段分类转化和存储,最后用文字处理软件或者网页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学生都接受得特别快,而且也乐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脑子转得比老师还快。学以致用,学的效果就好,而且能延伸课堂学习时间,使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
在当前课程整合背景下,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培养学生从“学会应用技术”转向“利用技术进行学习”,把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融汇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来,把信息技术视为一种环境,让学生利用这种环境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在利用信息技术和环境达到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数字化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十年回顾:成长的快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5).
[2]袁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刍议.中小学电教,2009,(03),(下半月).
[3]邵逆芬.新课改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新气象.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04).
背景和目标 篇4
一、长期习惯中课文教学目标的基本形态及成因
1.基本形态呈现
这里所说的“长期”,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公布实施之前比较长的那段时间,也包括课标实验稿实施以来的那段时间。为了更好地说明这段时间内课文教学目标的基本形态,我们先来看看近年来笔者从小学和初中有关教研活动及资料中所获得的《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生命 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通过飞蛾求生、砖缝长出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三种生命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分别被选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小学)和七年级上册(初中)。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现截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目标如下。
作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的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很显然,这份教学目标是与语文教科书配套发行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照搬,因为“教参”或“教师教学用书”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它们几乎成了一线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蓝本,即使是许多层次较高、名望较大的教师所制定的目标中,虽然在文字表达上有些差异,但意思相差不大。
因为初中的“教师用书”没有统一制定教学目标,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作为七年级上册(初中)的《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在基本相同的同时显得“五花八门”。其中一份比较简洁的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联系生活实际,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此外,有些目标中还制定有“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思考”,“抓住主题词,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甚至还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等等。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教学重难点几乎一致地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章的中心(重点);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难点)。
2.主要成因剖析
这些目标制订所透露出的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就是识字学词、理解内容、情感教育和朗读背诵。同一篇文章在教材编排中虽然学段相距甚远, 但教学目标的制定却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一致,说明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语文教学目标缺少学段差异,每一个阶段的都比较的模糊。所造成的弊端是,课文教学除了识字朗读外,就是理解内容,接受思想情感教育,所不同的只是教师教学的生动程度,辅助工具的先进与否,资料拓展的多寡。这对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帮助。
造成以上弊端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之前较长的时间里,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标(实验稿)”,均没有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这些纲领性文件在谈及语文时,所说的大多是“交际功能”和“文化功能”。很显然,这种语境中的语文,指的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功能而非语文学科的教学功能。“教学大纲”或“课标(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或“总体目标”中,虽然也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或语文)”的阐述,但是由于缺乏课程性质作为前提性引领,也因为“理解运用语文”这句话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其他方面——诸如“思维训练”“文化教育”“情感熏陶”等混同在一起论述,就很容易淹没在比它多得多的其他文字中,无法引起首要关注,使大家,特别是一线教师常常分辨不清总体目标中各个方面的主次与轻重,使语文教学的本体更加模糊。
二、“语用”背景下课文教学目标制定的框架及运行
1.基本框架阐述
(1)以语文本体性质为统领,理解“课标”规定的总体目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前面开宗明义地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1]而且,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母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中除了语文教育外,必然还要涉及思想情感教育、文化教育甚至思维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增加语文教学的“本体性”,我们可以把其中的“总体目标”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目标,二是语文教学的功能性目标。本体性目标就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由此具体化的相关内容;功能性目标指通过文章内容本身的理解可以获得的诸如思想情感、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语文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学科,在这两者之间,本体性目标是首位和首要的,处于统领的地位,功能性目标是第二位和重要的,处于被统领的地位。在保证本体性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可以很好地达成功能性目标,实现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以“语用”教学核心为抓手,建构课文教学的目标框架
课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或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所以,我们要以“语用”核心目标为抓手,建构课文教学目标。这样,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分成三大类别,即语文普通目标、语文核心目标和人文教化目标。
语文普通目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篇课文教学几乎都要涉及的目标,如小学课文教学中的识字、朗读、积累优美语言材料等等;二是前期课文教学中的“语文核心目标”在后期教学中的常规性使用。如某种识字方法,在它刚出现的语文课中是核心教学目标,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转入常规性的运用,也就相应地成为语文普通目标。
语文核心目标指处在教材“这个位置”上的“这一篇”课文,在引导学生学习“语用”方面最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其决定要素有三:一是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二是课文在语用表达方面的特性,三是阶段或学段目标中所蕴含的“语文课程内容”或“语文知识”。语文核心目标是课文教学的统帅和灵魂,是决定课文教学是否具有“语文性”和“阶段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文教化目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情感、文化熏陶,甚至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它们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各国的母语教学中都非常重视。
2.运行策略说明
下面我们继续以不同学段课文《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的制定为例,来说明这种目标制定框架的运行策略。
作为四年级下册(小学)《生命 生命》的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相应的方法有:调用自身的直接经验理解,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联系现实的生活事件理解。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作为初中七年级上册《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
1.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中心。
2.通过课文文脉的整体把握与梳理,感悟作者如何通过恰当事例说明道理的篇章结构规律;通过三个事例中语言特点的揣摩,学习议论性、哲理性文本中事件叙述的语言特征。
3.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如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每部分的第一点均为语文普通目标,它们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同,这是由于小学语文必须进行识字教学、重视朗读和积累语言材料;第三点均为人文教育目标,显示出较大的相同,只是深浅程度不一,这是由这篇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在人文教化上的优势所决定的,也是由母语学科人文教育要求所决定的。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二点——语文核心目标的制定。小学阶段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相应的方法,这是因为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这个单元“导读”中指出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编者的用意是暗示教师通过课文中“难句”的理解,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这显然缺乏语文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意识。而根据这篇课文“含义深刻语句”理解上的特点,相应地确定出理解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能力显然更有实质性的意义,收获也更加丰富。而在初中阶段,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被定为普通目标,是因为这些理解的方法已经进入了常规性使用。这篇课文初中阶段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学习议论性、哲理性文本事例选择、篇章结构的规律和事件阐述的语言特征。核心目标的不同与较大程度的阶梯性,必然导致每个阶段课文教学内容的各不相同,更有利于学习语用课程核心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分步达成。
总之,课程性质认识的加深和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必然造成语文教学的许多改进。课文教学目标作为课文教学中首要因素,应该首先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变革,在实施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当下,我们要以“语用”为核心理念,来建构课文教学的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背景和目标 篇5
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帧间差分法[1]、背景差分法[2]和光流法[3]。文献[4]的混合帧差法克服了运动目标中重叠部分的空洞,所造成的分割结果不连通,提高了对象分割的质量,但文献[4]中的阈值是从先前的一段N帧视频中获得,当外界光线发生变化时,可能提取的运动目标不太理想。
比较典型的背景建模方法为高斯混合模型(GMM)[5]和非参数模型[6]。GMM模型采用多个高斯函数加权求和,有效地抑制了背景灰度值的波动,但是此方法的运算量大,实时性不高。文献[6]中提出了一种非参数概率密度估计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事先假定背景数据分布,也不需要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和优化,就可以进行背景建模,但此方法的运算量大,实用性不高。
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和改进的混合帧差法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提高前景像素的识别率。
1 算法流程
算法分为以下7个步骤:
(1)在初始状态时,用中值法获取初始背景图像B。
(2)将当前帧I和背景图像B做差分,得到一个差分图像DB。
(3)对得到的差分图像DB进行分块,通过子块的均值和能量值将子块进行分类,分为背景块和前景块。
(4)属于背景块的像素,用来更新背景,并将此像素添加到样本中,将最早的样本灰度值移除样本,使得背景样本能够实时更新;属于前景块的像素,则通过核密度估计,用像素在背景样本中出现的概率值来区分,若是背景像素,则和属于背景块中像素的做法一样,若属于前景像素,则将此像素判为运动目标区域中的点,并用前一个背景中的像素来恢复背景。通过判断后,得到一个新的背景,将更新的背景图像Bt保存,并用Bt更新步骤(2)中的背景图像B,以便在下一帧图像中使用。
(5)当前帧I通过改进的混合帧差法得到差分图像Dt。
(6)将图像DB的二值化结果和Dt相“与”,得到一个最终的运动目标图像。
(7)从视频序列中获取下一帧图像,并重复步骤(2)~步骤(6)。
2 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
由于传统的核密度方法都是对当前帧的每个像素进行估计,运算量很大,因此提出一种改进方法。首先用I和B做差分,将得到的差分图像分块并分类[7],分为背景块和前景块,利用改进的核密度估计快速算法[8],得到前景块中每个像素的概率值,根据概率值判断是否属于前景像素。
2.1 核密度估计的快速算法
用矩形核函数代替高斯分布函数。在一维的情况下,核函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h为窗宽或光滑参数。核函数为矩形函数时观测值xi的概率密度函数用P(xi)来估计,其表达式为:
式中,K(xi-xj,i)表示在以xi为中心;h为边长的超立方体中包含样本值xj,i的个数,其表达式为:
式中,
式(4)表示背景样本值在以xi为中心的核内,取值为1,否则为0。因此,在一维的情况下,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为:
由于目标区域中的点是由前一帧的运动点移过来的,而且同一辆车的灰度值近似相等,所以在背景样本值更新时,且相邻帧同一位置上的像素值相近,概率值的计算可以简化为:
式中,Pt(x'i)为当前时刻像素点x'i的概率值;Pt-1(xi)为前一时刻的概率值;xN+1,i为新的背景样本值;x1,i为最早的背景样本值;x'i和xi是同一位置上不同时刻的像素值,二者可以相等或不同,但二者差异应在一定的范围内。若样本值无更新,则当前时刻的概率值就等于前一时刻的值。这样在相邻帧的像素值相同时,可以避免重复利用核密度估计法计算该点的概率值,减少了不必要的运算量。
2.2 差分图像基于块的分类
图像中很多像素都属于背景像素,运动目标通常只占整个图像的一部分,因此提出先将大部分的背景像素除去,再对剩余的像素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更新的速度。根据背景差分法可得差分图像DB(x,y):
差分图像大小为R×C,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RM×CN的子块。可以用式(8)表示该图像:
式中,Hri,cj为差分图像中的某个子块。设g(m,n)为Hri,cj子块中某像素的灰度值。在文献[7]中使用子块的均值和标准差将子块分类,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随机噪声等使判别结果不太精确,而图像能量对图像的扰动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用子块能量和均值2个参数,对子块进行分类,使得结果更为精确。均值和能量如下:
根据图像块的定义,若图像子块属于背景区域,则此能量应该较小;反之,子块的能量较大。在视频图像中,若背景区域中没有物体进入或离开,差分图像中属于背景区域的像素值的差距不是很大,因此各个背景子块的均值也是比较小的,但前景块中,由于存在运动目标或光线变化等,其均值会比较大。所以,可以通过子块的均值和能量进行分类。
式中,μri,cj为子块的均值;Eri,cj为子块的能量值;TH1和TH2为分类的阈值。
2.3 对块图像进行核密度估计
对前景块中的像素,利用改进的核密度方法得到相应的概率值,若概率值小于阈值T,则被判为前景像素,否则为背景像素。其判别式为:
式中,P(x,y)为该像素的概率值;若Bs(x,y)为0,则为前景像素,为1则是背景像素。通过只对前景块中的像素进行核密度估计,使得计算的复杂度减小。T值的选取一般通过实验获得。
3 改进的混合帧差法
由于传统的帧差法在光线发生变化时,结果中会出现误检测点,因此在文献[4]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帧差法,该算法能在光线发生变化时,通过动态阈值[9]的修正来准确地提取出运动目标。其方法如下:
(1)从视频序列中获取前3帧的图像,用当前帧分别与这3帧图像进行两两差分,得到差分图像,差分图像的表达式为:
式中,ft(x,y)为当前帧图像;ft-3(x,y),ft-2(x,y),ft-1(x,y)为前3帧的图像;dt-3,t(x,y),dt-2,t(x,y),dt-1,t(x,y)为差分图像的结果。
(2)对得到的差分图像进行二值化,表达式为:
式中,bt-b,t(x,y)为二值化的结果;TH为固定的二值化阈值;β为抑制系数,其参考值为1;Δthb为动态阈值,反映了整体环境的变化,如果图像光线变化明显,则动态阈值Δthb将明显变大,这就有效地抑制了光线变化带来的影响;若光线变化较小,Δthb是一个很小的值,在帧图像像素足够多的前提下,将趋近于0。b=1,2,3。
(3)对步骤(2)中得到的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其表达式为:
(4)由于视频图像中存在噪声等干扰因素,在混合差分的过程中,会使一些原本属于背景的像素被误检为前景像素,也会使前景像素被误判为背景像素,因此需要通过形态学滤波,如开、闭运算等,除去图像中的噪声点和目标空洞。
4 基于背景差分和帧差法的目标检测
改进的混合帧差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光线等环境变化,能够克服背景差分法的不足;基于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能够消除当运动物体速度过快或者过慢时,运动目标区域容易出现拉伸或空洞的现象。所以,将背景差分的结果图像进行二值化,并和帧差法所提取的运动目标图像相“与”,能够得到更准确更完整的结果,其表达式为:
式中,Ft(x,y)为最终提取的运动目标图像;A(x,y)为背景差分图像DB(x,y)的二值化结果;Dt(x,y)为改进的混合帧差法的结果。
5 背景更新
在实际的环境中,常常因为光线和天气等条件的改变,导致背景发生变化,若背景只是小部分的扰动,可以通过自适应的背景更新算法得到调整,其表达式为:
式中,α为经验值,实验时取0.075;Bt(x,y)为当前的背景像素;Bt-1(x,y)为前一个背景的像素。当光线发生突变时,场景中几乎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背景模型的更新速度远小于外界光线变化的速度,所以会导致检测结果中出现大量的误检测点。因此,提出当动态阈值连续3帧大于某个阈值时,认为外界环境的光线并不是发生瞬时的变化,而是光线确实改变了,因此要将样本中的数据全部清空,重新获取核密度估计法的背景样本值,即将连续的N帧图像加入样本中,并获取新的背景图像。在更新期间,采用改进的混合帧差法检测运动目标。
6 实验结果及分析
窗宽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窗宽越小,但是窗宽过小,可能会掩盖其重要的特性;窗宽过大,则淹没了其细节部分。因此,为了减少计算的复杂度,h使用一个固定的值,根据反复实验可判断h的范围在4~12之间,得到的图像比较理想,仿真时核宽的取值为6。
在Matlab 7.11.0环境中利用提出的算法,对视频序列“Viptraffic.avi”进行仿真实验。视频图像大小为112*160的彩色图像。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看出,图1(b)中由于光线发生了变化,将原本属于背景的像素判为前景的像素;图1(c)中出现了车辆的运动区域被拉伸的现象,使得运动目标区域检测的准确度降低了;图1(d)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更准确的运动目标。
表1通过采用文献[8]中定义的查全率(Recall)和查准率(Precision)定量分析了这3种方法。从表1可以看出,提出的算法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均优于基于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和改进的混合帧差法,其中查准率超过背景差分法2.19%,超过帧差法4.62%,查全率优于背景差分法1.54%,优于帧差法0.45%。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出的算法是将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和改进的混合帧差法相结合。通过将背景差分法、混合帧差法和提出的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提出的算法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都优于这2种方法,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且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核密度方法相比减少了运算量。对大量的视频进行了实验,提出的算法能够正确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对检测出的前景目标进行运动轨迹分析将是下一步的工作。
摘要:针对利用核密度估计建立背景模型时计算量大,运动目标和外界环境容易发生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和改进的混合帧差法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背景建模时,先对背景差分后的图像进行分块和分类,并简化了核密度估计的核函数,对前景块中的像素进行核密度估计,减少了计算量。在混合帧差法中增加了动态阈值,提高了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完整地提取出运动目标,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关键词:运动目标检测,核密度估计,背景差分法,子块,混合帧差法,动态阈值
参考文献
[1]刘鑫,刘辉,强振平,等.混合高斯模型和帧间差分相融合的自适应背景模型[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8,4(4):729-734.
[2]甘新胜,赵书斌.基于背景差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比较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30(3):45-50.
[3]冯波,赵春晖,杨涛,等.基于光流特征与序列比对的实时行为识别[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3):194-199.
[4]石时需,郑启伦,黄翰.基于自适应混合差分的快速视频目标检测法[J].计算机科学,2008,35(7):224-226.
[5]LEE D S.Effective Gaussian Mixture Learning for VideoBackground Subtra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5,27(5):827-832.
[6]ELGAMMAL,DURAISWAMI A,HARWOOD R,Backgroundand Foreground Modeling Using Nonparametric KernelDensity Estimation for Visual Surveillance[J].Proceedings ofthe IEEE,2002,90(7):1151-1163.
[7]李庆武,蔡艳梅,徐立中.基于分块分类的智能视频监控背景更新算法[J].智能系统学报,2010,5(3):272-276.
[8]TATSUYA T,ATSUSHI S,DAISAKU A,et al.A FastAlgorithm for Adaptive Background Model ConstructionUsing Parzen Density Estimation[C].Fukuoka:AdvancedVideo and Signal Based Surveillance,IEEE Conference,2007:528-533.
[9]曾脉,左志宏,常晓夫,等.一种准确而快速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23(4):370-373.
背景和目标 篇6
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一直是红外监视告警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探测的红外目标因成像距离远、面积小而缺乏形状和结构特征,且由于复杂的红外图像背景而呈现低信噪比、低对比度等特点。若想要很好地检测出此类红外弱小目标,则必须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复杂的红外背景进行大幅抑制,然后进行阈值分割检测出目标位置,所以能否高性能地抑制背景决定了后续目标虚检、漏检的概率。
目前,红外图像的背景抑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常用的方法包括空域和频域滤波、小波域滤波、SVD滤波、数学形态滤波等方法[1,2,3,4,5,6,7,8],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实现一定的背景抑制。一般的空域和频域滤波能够实现简单的背景抑制,但对红外图像中背景起伏比较大且目标局部信噪比较低时,目标可能当作背景被抑制掉,或者不能完全平滑掉背景边缘;采用小波域等多尺度多分辨率滤波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但算法相对复杂,不能取得很好的时效性;单一的SVD滤波和数学形态滤波等会在背景抑制后使目标的强度被弱化,使得目标与残留背景的对比度变低,后续目标检测时选的目标点过多,误检的机率变大。
因此本文结合红外图像中背景、目标和噪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的SVD和Tophat相结合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算法。首先通过奇异值分解对红外图像进行非线性增强,以提高目标与目标周围背景的对比度,然后再利用形态学滤波中的Tophat变换进行滤波达到背景抑制的目的。该方法不仅能抑制强起伏背景,而且能够增强目标信号,从而达到较好的检测数值指标和视觉效果。
1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红外图像增强
1.1 奇异值分解[9]
设数值矩阵A是M × N的复矩阵,且A的秩为r≤min(M,N),则存在正交(或酉)矩阵UM×M和矩阵VN × N,使得A的SVD可表示为:
式中:,是r阶对角矩阵,Σ = diag(σ1,σ2,…,σr),σi>0(i=1,2,…,r)为矩阵A的非零奇异值;UM × M=[U1,U2,···,UM] 称为A的左奇异矩阵,由M阶列向Ui=[U1i,U2i,···,UMi]T, i = 1,2,⋯,M构成;VN × N=[V1,V2,…,VN]称为A的右奇异矩阵,由N阶列向Vi=[V1i,V2i,…,VNi]T,i = 1,2,…,N构成;AAT的正交单位特征向量组成U,特征值组成 ΓΤΓ,AΤA的正交单位特征向量组成V,特征值与AAT相同,因此式(1)可以改写为:
由式(2)可以得出:用r个非零奇异值对应的r个分量的线性和可实现对矩阵A的重构。
由奇异值分解的性质可以得知,如果对二维红外图像进行SVD分解,则奇异值矩阵中奇异值的大小反映了图像能量的分布。如图1 所示,图1(a)是一幅大小为128×128的真实云天背景的红外场景图像,其中添加信噪比不大于2 的弱小目标;图1(b)为图像对应的奇异值曲线图。通过图1(b)可以得知,图像矩阵的奇异值在前10~20个序号之间急剧下降,后续几乎为零,所以图像的大量信息主要集中在前面十几个较大的奇异值中。
根据图1(b)的奇异值曲线图分别采用前15 个和前100 个奇异值重构的图像,如图1(c)和(e)所示,图1(d)和(f)分别为对应的灰度三维图。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采用奇异值矩阵中前15 个奇异值重构图像时,重构后的图像就已经携带了大量的图像信息,主要表现为图像的背景等低频分量;当重构图像采用的奇异值增加到100 个时,重构图像变得清晰,增添了图像的细节信息,也就是对应图像的高频分量。因此,选取不同数量的奇异值对图像进行重构,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1.2 改进奇异值分解的红外图像增强
将奇异值分解用在红外图像背景抑制方面,主要是通过选取有效的奇异值来重构图像的低频背景信息,然后用原始图像减去重构图像就可以实现背景的抑制。但此种方法存在目标强度变弱,对高频信息抑制有限等情况,特别是在复杂红外背景中更是不利于后续目标的分割。因此,本文提出先将红外图像进行增强,然后再背景抑制。
图像增强的方法有很多,本文根据红外图像中目标、背景和杂波的关系,背景主要是低频成分,目标和杂波及其图像轮廓等是高频部分,目的是要增强目标的强度,就是要对图像的高频分量进行增强。而将原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后,根据奇异值分解的性质,目标和杂波及其图像轮廓等高频部分信息主要集中在后续小的奇异值上,因而采用对奇异值进行对数变换的方式来实现。
对数变换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变换,对图像奇异值进行对数变换,对数曲线在奇异值比较低的地方斜率大,奇异值较大的地方斜率比较低,因而通过对数变换提升了红外图像在较暗区域的对比度,因而能增强显示出暗部的细节,同时也增强目标信号的能量。对图像奇异值采用对数变换的形式可表达为:
式中:σi是图像的奇异值;λi为变换后的奇异值;k为常数,可以根据输入图像适当调整。由于k值相当于是对非线性变换后再作线性增强,所以当目标灰度值较低时为进一步增大目标能量可以选取大的k值。由于k值的增大也会增强其他的高频分量,所以会影响后续的背景抑制程度,根据本文多次实验比较,在强起伏背景下建议选取3 左右。图2 给出了图1 采用k= 5 和k = 10时的增强结果。
2 改进的奇异值分解和形态滤波相结合的弱小目标背景抑制
2.1 形态学Tophat滤波的背景抑制
Tophat变换称为高帽变换,它是灰度形态学的一种处理方法。该变换使用上部平坦的柱体或平行六面体(像一顶高帽)作为结构元素。图像的高帽变换可以记为:
它是将原图像与进行形态学开运算后的图像相减得到的残差图像[10]。开运算指的是先对图像进行腐蚀然后再膨胀:
通过开运算可以去掉图像上那些与结构元素的形态相吻合的“高帽”结构。通过SVD非线性增强后的红外弱小目标图像的目标点已经远比周围的背景像素要亮,因此可以认为目标点是红外图像的“高帽”,因而通过开运算实现了红外图像背景的预测,再用原图像减去开运算后的图像就可以得到背景抑制后的图像。
2.2 基于改进的奇异值分解和形态滤波的弱小目标背景抑制算法的实现
由于采用对数非线性增强后的红外图像对背景的轮廓等高频分量同时也进行了增强,所以如果继续选取部分奇异值进行重构来抑制背景,抑制后的背景会保留很多轮廓细节,因而本文采用改进的奇异值分解和形态滤波Tophat相结合的弱小目标背景抑制算法进行背景抑制。
本文算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读入包含红外弱小目标图像A;
(2)对图像A的数值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U,Σ,V]= SVD(A), 得到奇异值矩阵:Σ =diag(σ1,σ2,…,σr),σi>0(i=1,2,…,r);
(3)对奇异值σi采用式(3)进行对数变换,得到优化后的奇异值矩阵;
(4)利用 λi构成的奇异值矩阵重构增强后的红外图像;
(5)对增强后的红外图像作Tophat变换,最终得到背景抑制后的目标图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采用128 pixel×128 pixel的云天背景的红外图像,256 灰度级,信杂比为1.5 左右,对比度约为8%。给出了两组采用本文方法进行背景抑制处理的结果,并将其与SVD和Tophat滤波的抑制结果进行了比较。
3.1 参数指标
图像背景抑制结果的好坏通常采用以下几个参数来衡量。它们分别是:
图像信杂比:SCR = |Gt- Gb|/σbc
图像信杂比增益:ISCR = SCRout/SCRin
图像对比度:CR=|Gt-Gb|/|Gt+Gb|×100%
图像对比度增益:ICR=CRout/CRin
图像背景抑制因子:BSF =σin/σout
式中:Gt,Gb代表目标的灰度均值和目标周围一定区域内的灰度均值;σbc是背景的均方差;σin和 σout分别为输入图像的均方差和输出图像的均方差。
3.2 实验结果
为了比较本文算法的优势,特选取两幅不同信杂比和不同对比度的弱小目标图片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如图3,图4 所示。两幅图中的目标仅占几个像元,呈现为点状,没有任何结构与形状特征,且图片背景为天空背景,具有强烈起伏的云层,所以两幅图片的性噪比都不高。第一幅图片的目标点处于白云之上,和周围背景相比,强度略高于背景。第二幅图片的目标恰好处于云层的边缘,目标给强烈起伏的云层干扰了,造成目标及周围背景的对比度很低。
将两幅图片分别采用SVD方法和Tophat变换进行实验,然后与本文的方法进行对比,本文奇异值图像增强选择参数k=3,图3(b1)和图4(b1)为SVD方法进行背景抑制,采用文献[8]中提到的偏差指数来选择重构的奇异值个数。图3(c1)和图4(c1)为直接将图像用Tophat变换进行处理的结果。图3(d1)和图4(d1)为本文所提方法处理的结果。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处理结果,给出了每种方法处理的结果对应的三维视图,如图3(b2),图3(c2),图3(d2)和图4(b2),图4(c2),图4(d2)所示。评价指标参数值如表1 所示。
3.3 结果分析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经SVD方法处理后,图像背景能够得到一定的抑制,但目标的强度明显减弱,如果进一步加大抑制,将会使目标变得更加的微弱,不利于后续目标的分割。采用Tophat变换直接处理虽然也能进行背景抑制,但在目标与背景对比度不高的情况下会有一定的误差。从第二幅图用Tophat变换处理的三维结果来看,处于图片背景的边缘也留有一定的强度,它会严重影响后续目标的检测,并且从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得出,Tophat变换只针对信噪比较高的场景有良好的效果。而采用本文的方法处理都能很好地对复杂背景进行抑制,不但云层被平滑掉,连云层的边界也能很好的平滑掉,使得图像的信杂比和对比度得到很大改善,并且用表1 中的评价指标参数值也可以推断出本文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 结论
针对复杂背景中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背景抑制问题,利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实现对红外图像的非线性增强,然后将其与Tophat变换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弱小目标背景抑制算法。将算法利用真实红外场景序列图像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抑制背景的有效性。该算法在对比度增益和信杂比增益以及背景抑制程度上都明显优于单一的SVD和Tophat变换,因而可以将该算法作为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理论依据之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摘要:红外弱小目标的复杂背景抑制一直是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的一个难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奇异值分解和形态滤波Tophat变换相结合的红外弱小目标背景抑制算法。首先通过奇异值分解得到原红外图像的奇异值矩阵和左右奇异矩阵,然后通过对奇异值进行对数非线性变换,利用优化后的奇异值矩阵进行重构得到增强对比度的红外图像,最后利用形态滤波中的Tophat变换进行滤波达到背景抑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红外弱小目标图像的背景抑制,并能使目标信号得到保存和增强。
关键词:红外图像,目标检测,背景抑制,奇异值分解,形态滤波
参考文献
[1]彭嘉雄,周文琳.红外背景抑制与小目标分割检测[J].电子学报,1999,27(12):47-51.
[2]秦翰林,刘上乾,周慧鑫,等.采用Gabor核非局部均值的弱小目标背景抑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38(4):737-741.
[3]张媛,辛云宏,张春琴.基于时空联合滤波技术的缓慢运动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J].光子学报,2010,30(10):2049-2054.
[4]马文伟,赵永强,张国华,等.基于多结构元素形态滤波与自适应阈值分割相结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J].光子学报,2008,37(1):1020-1024.
[5]ERCELEBI E,KOC S.Lifting-based wavelet domain adaptive wiener filter for image enhancement[J].IEE Proceedings of Vision,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2006,153(1):31-36.
[6]SELESNICK I W,BARANIUK R G,KINGSBURY N G.The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J].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2005,22(6):123-151.
[7]ZHANG Biyin,ZHANG Tianxu,CAO Zhiguo,et al.Fast new small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modifie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infrared clutter[J].Optical Engineering,2007,46(10):1-6.
[8]秦翰林,周慧鑫,刘上乾,等.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背景抑制[J].半导体光电,2009,30(3):473-476.
[9]张贤达.矩阵分析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41-400.
背景和目标 篇7
在现有的图像运动目标检测[1]方法中,帧差法[2,3]基于图像序列中两帧(或多帧)图像间的差分来实现检测,具有简单、直接、易于现、可连续处理等优点,可较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但因其难以有效地检测出对应于运动目标但帧间变化不够明显的像素点,一般难以获得运动目标的完整轮廓[4]。光流法[5]通过估计图像的运动场并合并相似的运动矢量来实现检测,对于摄像机可动的情况其性能较好。但其算法复杂,运算量较大,很难实现对视频流的实时处理;背景差法[6]通过将图像序列和参考背景模型相减来实现检测,可以检测出和运动目标相关的所有像素点(完整地分割出运动对象),因而近年来广受重视和研究。但现有的该类算法普遍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光照、外来事件等)较为敏感[4]。
将帧差法与背景差法相融合可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6]。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图像,融合帧间差分和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新方法。针对真实视频序列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简单有效,又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宽的适应范围,较小的运算量和较好的实时性。
1 基于梯度图像帧间差分和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新方法
1.1 基本思路与流程
如图1所示,本文方法的特点是基于梯度图像,将帧间差分与背景差分相融合。预先选取一帧作为背景帧,建立各像素点的(混合)高斯模型;再对相邻两帧图像的梯度图像进行差分处理,区分出背景点和变化区域;然后将变化区域与背景帧的对应区域进行模型拟合(差分),区分出显露区(此前被遮挡而今显露的区域)和运动物体;最后对运动物体进行连通性分析和检验,进一步降低噪声以获得无阴影的运动物体。背景模型更新也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帧间差分所判定的背景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更新;对背景差分所判定的显露区,则以较大的更新率收入到背景帧中;对运动物体对应的区域不进行更新。以下具体加以说明。
1.2 梯度图像生成
帧间差分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分割阈值以区分目标和噪声。固定阈值无法适应情况(信/噪比)和环境的变化,自适应阈值则往往算法复杂。另一方面,图像的梯度不易受亮度变化、量化噪声等的影响,针对梯度图像进行帧间差分可以较小的计算成本较好地提取运动目标。因此,本文利用边缘检测性能较好、计算复杂度较低的Sobel算子[7]提取梯度图像:
其中,f(x, y, t)为原始灰度图像在(x, y)处的像素点;fG(x, y, t)是在t时刻的近似梯度幅值;Hx、Hy分别是水平、垂直方向上的Sobel算子。
1.3 帧间差分
研究表明序列图像中背景点的帧间差分值服从零均值,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N(0, σ2)[7]:
其中H0代表(x,y)处像素点是背景的假设,dK代表该像素点的灰度差分值。因此,根据概率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3σ”法则,利用适当设置的阀值T即可滤除背景,检出变化区域:
上述思想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梯度图像的帧间差分[3,7]。为提高自适应性,本文按照式(5)、式(6)实时估计当前帧的背景区域的均方差值σ,按照式(7)选定T值:
其中,l、b分别是图像序列的长度、宽度,A是背景区域的面积;一般可令α=3;对于较复杂的场景(如有摆动的树枝,波动的水面等),α可取值4到8。
1.4 自适应混合高斯背景模型[8]
为了适应较为复杂的背景,本文利用混合高斯模型{η1(Xt),…,ηk(Xt),…,ηN(Xt)},为背景中的每个像素点Xt分别建模。其中N为分布模型的总个数,N=3~5(本文N=3);ηk(Xt)={μk(Xt),Dk(Xt)}为第k个高斯分布,μk(Xt)、Dk(Xt)分别对应于Xt的均值、方差。相应地,像素点Xt的概率模型是:
其中,ωk(t)是t时刻第k个分布的优先权系数,反映它在最近时段内在模型里出现的频度。
为快速、鲁棒地反映背景的变化,本文采用下列背景更新策略:逐一将每个像素点Xt与混合模型包含的N个分布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一个与Xt最匹配的分布,匹配的定义是:
其中,λ一般取3~7。然后根据ωk/Dk对这N个分布进行降序排序,并区分背景/前景状态:若前B个状态的累计概率大于TP且 B最小,则认为它们是背景状态;其余状态认作前景:
若这N个分布与Xt都不匹配,说明Xt是一个新的前景点,则使用一个新的分布η(μ,D)来代替混合模型里优先权系数ωk(t)最小的那个分布,该新分布的均值μ=Xt,方差D取DMAX,优先权系数ω取一个较小的值。对各优先权系数按下式更新:
其中α是学习速率。t时刻各分布的均值、方差分别按式(12)、式(13)进行更新:
其中,ρ的定义和估算公式分别如式(14)、式(15)所示:
2 实验与讨论
利用上述方法,针对实际视频序列进行了多组实验。部分结果如图2、图3所示,反映本文方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背景图像和较好的检测效果。更多的实验结果[9]进一步表明,该方法既简单有效,又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宽的适应范围和较小的运算量。
3 结束语
考虑到帧间差分和背景差分各有其优缺点且可互补,而图像梯度具有突出的抗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图像,融合帧间差分和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今后将继续研究其DSP实现,以实现视频运动目标的高效、实时检测。
参考文献
[1]Bors A G,Pitas I.Prediction and tracking of moving objectsin image sequences[J].IEEE Trans.on Image Processing,2000,9(8):1441-1445.
[2]Lipton A,Fujiyoshi H,Patil R.Moving target classi-ficationand tracking from real-time video[C].In:Proc.IEEE Work-shop on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Vision,Princeton,NJ,1998:8-14.
[3]Zhao S G,Zhao J,Wang Y,et al.Moving object eetecting us-ing gradient information[C].Three-frame-differencing andConnectivity Testing,AI 2006,LNAI 4304:510-518.
[4]Valera M,Velastin S A.Inteillgent distributed surveillancesystems:a review[J].IEE Proc.Vision Image Signal Pro-cess,2005,152(2):192-204.
[5]Barron J,Fleet D,Beauchemin S.Performance of optical flowtechniq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1994,12(1):42-77.
[6]朱明旱,罗大庸,曹倩霞.帧间差分与背景差分相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13(3):215-217.
[7]William K Pratt.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Stauffer C,Grimson W.Adaptive background mixture modelsfor real-time tracking[C].In:Proc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olorado,1999:246-252.
背景和目标 篇8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 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 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 高校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后,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毕业5年后, 经过实践锻炼达到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
培养目标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 注重个性化培养, 不断转变观念, 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加强和拓宽学科和专业基础, 加强素质教育。
此外要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 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 评价与修订过程要有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参与[2]。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电气应用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及电气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分析企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 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3]。 (4) 研究: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 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包括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评价专业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环境保护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并能够在电气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8) 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重视生命和健康, 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 能够通过不断学习而适应发展。
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本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可以用矩阵图的形式说明。
目标1: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知识。
目标2: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
目标3: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 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后,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
四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为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专业教学以培养工程应用创新能力为主线, 注重工程思维、强化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认证标准,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模块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本专业对各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 按照高、中、低三档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并总结形成反馈信息, 用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各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中, 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五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1评价方法
直接评价:通过直接观察或检查成效来评价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的达成情况, 包括学习成果、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等, 测出学生能力达成程度。采取以下方式: (1) 考试 (口试或面试) /测验成绩分析法; (2) 实验或实践表现评价法; (3) 第三方专业证书考试成绩测量法; (4) 专题报告审查; (5) 实习单位的考核评价。
间接评价:通过不定期进行的各类型毕业生问卷调查进行间接评价。主要由用人单位、校友会、辅导员、专业教师及二级学院领导参与完成。例如 (1) 毕业校友的跟踪与调查; (2) 雇主对毕业校友的工作满意度调查; (3) 校友毕业后的成长自评; (4) 学生学习经验问卷调查; (5) 学生访谈、模拟测验。
2数据来源
(1) 任课教师提交的正式考核成绩; (2) 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在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给出的综合表现数据; (3) 学生管理部门每学期的综合成绩排名数据; (4) 企业实习鉴定数据, 用人单位给出的评定数据等; (5) 问卷调查; (6) 第三方技能水平鉴定结果。
3评价机构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督导组及第三方。
4评价周期
课程评价每学期完成,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每年完成。
5结果反馈
根据制定标准与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 综合分析, 通过学院和专业教学主管部门通知相应教师, 针对性改进相应的教学环节。
6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其次, 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评价内容制定专人、用人单位, 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等, 根据毕业要求设定支撑每条指标点的3-4门课程, 根据支撑强度设置权重值 (达成度评价目标值) , 权重值之和等于1。
六结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指标的细化分解,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相互支撑及毕业要求达成度, 这些是关键。专业认证不是质量水平评估, 而是合格求证, 要求最差生达到要求即为合格。培养学生具有相当的工程实践能力师工程认证的根本, 也是出发点, 是毕业生具有国际水准的关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 建立了培养电气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并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分别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做出了评价。完善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 支撑了毕业要求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贾阳, 周小乐.基于市场需要的工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3) :93-94.
[2]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 :42-47.
背景和目标 篇9
一、新课改的目标与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而向现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与兴趣出发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科书、组织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帮助他们实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发展,挖掘他们的潜力,实现教育的公平;要求教育给予学生的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业良好、兴趣广泛、具有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具有更宽的知识背景。新课改提倡开设的综合课程往往横跨几个学科与领域,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是单一的某门学科的知识,要博通各科、融会贯通,才能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将自身的知识智慧转化为学生的经验与能力,促进新课改的成功实施。
其次,教师能够扮演多种角色。新课改改变了教师只是课程实施者的状况,他们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要求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制者”,“教材选择者”。角色的增多要求教师的素质也必须相应提高。教师角色的转变也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的垄断者,教师不仅担负着知识传播的职责,更应该启发诱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要关注书本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
再次,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及设计能力。新课改中,教师是研究者,具备研究的素质,了解研究的步骤,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是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性课程的设计,没有现成的模式或“套路”可以参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能力和水平进行大胆地创新,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第四,教师应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要具有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与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应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平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数据分析的能力;熟练进行课件制作,将讲授内容准确、高效、灵活地呈现给学生的能力;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与学生进行在线辅导与交流的能力。
三、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转变
(一)现行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滞后性
目前高师院校培养目标仍然是基于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老框框,没有进行深入的变革,这样的培养目标已难以反映时代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其滞后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认识不足
教师职业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培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敏感性和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能力。目前的高师培养目标中,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及新课改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活动课程的组织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忽视综合素质与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师院校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化严重,各自独立,仅围绕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而确定,这使学生只能掌握越来越细化的知识,对相邻学科的知识则知之甚少,培养人才口径过窄,缺乏综合性,无法适应综合课程的开设。同时更忽视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等更为广泛的教师能力的培养。
3.缺乏对个性与创造性的鼓励与培养
21世纪应当培养学生崇尚自由、展示个性、能动创新。新课改中也提倡增加选修课程赋予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开设校本课程给学生更具适应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自主性。目前的高师培养目标中,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的科目、完成的课时、修得的学分的规定,表述更侧重于统一的要求,而少有对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鼓励和教学安排。
4.价值观目标的要求过于宏观且落后于时代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并趋于稳定的时期。目前高师学生中存在着对人生、对教师职业丧失信心、道德信仰缺失的现象。这与学校培养目标过于笼统、简单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联系。这种培养目标较少关注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对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引导与指导。
(二)高师院校培养目标应做出的适当调整和改变
教育事业是以教师为本的事业,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成功的关键。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挑战要求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随之做出转变和调整。
1.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培养目标的转变
高师培养的人才不仅应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还应了解课程理论及编制方法、教育心理、班级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教育统计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并灵活应用其去指导教学实践,改进与完善自身的教学活动。还应有积极的课改意识,关注课改的最新动态,随着课改的进行不断更新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目标的转变
高师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未来的教师拥有自主、客观、科学地判断、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和确立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能力;同时具备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坚强的个性品质,能够积极地应对困难与挫折;具有积极的态度,乐观地看待人生,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勉励学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对教师职业的理想与信念。
3.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培养目标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可见,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地进行课件制作,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观察与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实施研究、得出结论,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自我反思、提升水平、强化能力。
4.知识结构方面培养目标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应具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知识,具备和某一学科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倡导教学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是整合的而不是离散的,是均衡的而不是偏执的。高师院校应该培养学生成为某门学科的专家。
叶澜教授说:“迎接2l世纪挑战的高师教育改革,深入到学校工作内部。首当其冲的是培养目标的重新构建,只有在明确新世纪对教师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找准和明确学校教学、教育工作改革的方向”。高师院校对培养目标做出适当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其培养教师的功能和价值。
新旧准则会计目标转变的背景解析 篇10
一、目标转变是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IASC (国际会计准则) 《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会计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 这种信息对于广大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是有用的;财务报表还应反映管理当局托付给它的资源受托责任或经济责任的实施结果。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目标的规定与IASC中的规定趋于一致。
20世纪60年代,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市场风险的加大, 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增加利润乃至战略防卫和发展等目的, 跨国公司的发展形式也在逐渐演变。当代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特征是在国外拥有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会计国际协调的初衷就是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务报告, 这是东道国乃至居住国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 也是跨国公司内部提高经济和财务决策、管理成本与效率、业绩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水平的需要。会计国际化对于减少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的成本, 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会对不接受国际会计核心准则的证券交易所的业务发展构成相应的限制, 从而降低有关国家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近年来, 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的支持, 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
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会计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逐步趋同的过程, 也是各国利益之争的结果。我们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 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除非相关的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实际。
二、我国会计环境发生转变是会计目标转变的制度基础
经济发展为一国发展之根本。古人谓:经济学乃经国济世之大学, 其理甚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会计学的演进源远流长, 而今已成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历史的眼光看, 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 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般地说, 文明水平越高会计方法就越精湛, 随着社会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强, 会计信息促进或妨碍经济发展的能力也相应增强。经济发展对会计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 也就是会计准则的制定上。
旧会计准则实施时期,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 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 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具有过渡性, 会计目标中会有“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这样的要求。现阶段, 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逐步成立, 对资源的合理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 股份制企业在中国已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 随着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会计、审计标准体系的初步建立, 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 具备了一支知识化、年轻化的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新的会计环境下, 新准则中对会计目标的规定就有了新的发展。
三、目标转变体现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权衡
根据有关文献, 国内外会计学术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 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 资源的受托方 (即管理当局) 应承担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并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从而确立的会计目标应有助于检查和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其中最有效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关于经营净收益的信息。因此, 它强调经营净收益的真实与准确, 注重信息的可靠性, 对向外部提供的信息就会有所取舍。“决策有用观”认为, 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资本市场介入的情况下, 会使资源所有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淡化, 转而更关注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以及所投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从有效管理受托资源转向在资本市场上使报酬与风险的比例达到最优。从而会计目标应为信息使用者 (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 提供有助于其作出合理决策的信息。因此, 它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更关注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动金额、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 同时还需引入各种计量属性, 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就信息质量要求而言, 两者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应该更加注重如实反映;而决策有用性需要的信息, 则更加注重相关性。
受托责任包括广义受托责任和狭义受托责任。狭义的受托责任观要求存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根据代理人提供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聘任或解聘管理当局进行决策。当资本市场发展到股权十分分散的情况时, 众多小股东由于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愿意对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监督。这样, 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会逐渐模糊, 投资者开始采用“以脚投票”的方式对待他们认为经营管理业绩不好的公司。因此, 决策有用性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决策有用观下通过股票市场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受托责任决策, 它意味着投资者选择了公司目前的管理当局或转而选择其他管理当局作为受托人, 是一种间接行使受托责任关系中委托人权利的体现。
在这个意义上, 广义的受托责任评估包括了决策有用性。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并无根本的冲突, 两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汇的, 它们所要求的会计信息存在着许多共性, 而两个目标所属的环境有一定的差别。一般认为, 受托责任观有一个前提条件, 即管理当局所承诺的受托责任要能够得到明确的履行, 从而要求先有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决策有用性产生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本相对分散的市场条件。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应是两个并行的、无冲突的, 但又有不同侧重点的目标, 都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新准则会计目标的改变反映了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 但决策有用观要求的资本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目前基本上处于向决策有用性过渡的阶段。相信随着资本市场环境的日渐成熟, 基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会更加成熟。
四、会计目标转换的影响分析
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综合本文的背景分析与解释, 可相信, 会计目标的转变将为我国会计改革带来重大影响, 未来会计发展的道路也将会出现重大的变革。会计目标的转变, 使得微观信息使用者即会计服务对象取代了原有的以政府为服务对象的思路, 转变了会计在决策参与中的地位, 树立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基础工具的核心观念。此外, 会计目标转换使得会计计量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部分将逐渐地被公允价值取代,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会计目标的转变, 对公司契约各方平衡利益冲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也起到了协调作用,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特征将有利于投资者通过会计信息来保护自身根本利益。会计目标的转变也使得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以会计信息为基准的股价取代了政府计划指导, 成为资源流动的基准导向, 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总之, 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现实经济环境制定合理的会计目标, 以会计目标为中心不断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只有充分发挥会计目标对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 会计目标的现实意义才会实现, 会计目标才会真正成为沟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
摘要: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3年颁布的新旧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进行比较, 试图从会计国际化、会计环境的改善以及“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权衡三方面来解析会计目标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并分析其对中国会计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国际化,会计环境,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2002 (中译本)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4]胡玉明:事项会计: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兼论网络时代的会计发展方向[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3) .
[5]王晨明:论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会计目标[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5 (9) .
[6]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 2003 (2) .
[7]葛家澍、张金若: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 (初步意见) 的评介[J].会计研究, 2007 (2) .
[8]赵德武: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J].会计研究, 1995 (4) .
[9]冯淑萍: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J].会计研究, 1999 (1) .
【背景和目标】推荐阅读:
“和”背景文化06-04
背景调查和方法08-29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06-17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07-02
新浪微博背景和简介08-26
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背景09-16
过程和目标07-23
目标和方法09-06
目标和难点11-20
工作作用和目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