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和目标(精选12篇)
过程和目标 篇1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 企业管理领域提出了一种相对较新的管理方式, 即流程管理。流程管理在弥补了流程再造的不足的基础上, 提供给企业“一种更全面的流程改善的选择”。流程管理在政府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被称作政务流程管理。
政务流程管理的内在逻辑在于:政府的使命在于满足公众需求, 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媒介正是政务流程;政府的有效运转更多地要依靠卓越的政务流程, 卓越的政务流程又需要有效的政务流程管理。
一、政务流程管理的过程
政务流程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关键在于政务流程的完善。政务流程完善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务流程完善可以通过政务流程梳理、政务流程再造、政务流程实施和政务流程评估等多个阶段的循环反复来完成, 如图1。
1.政务流程梳理阶段
政务流程梳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应该全局性、战略性地思考政府的整个流程。政务流程梳理, 首先要调查了解现有的政务流程, 其次是对现有政务流程加以分析。政府要在流程的关键点设立关键绩效指标, 审视流程需要改善的环节, 通过头脑风暴、鱼骨图、散布图等手段分析目前流程绩效不佳的原因, 寻找完善政务流程的方法。政务流程梳理的目的在于找出这些客观存在的政务流程, 对它们进行描述、分类, 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
政务流程梳理有以下几种方式:横向流程梳理、纵向流程梳理和政务流程最佳化。横向流程梳理是指将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相关工作, 整合或压缩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或将分散的资源集中, 由一个人、一个小组或政府负责运作,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协商, 并能为公众提供单一的接触点。纵向流程梳理是指按照流程的环节, 形成相应的节点, 政务执行者不必经过层层汇报,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政务流程最佳化是指通过流程的调整及对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以达到流程次序最佳化。①
2.政务流程再造阶段
一般意义上的政务流程再造是作为与政务流程管理同一层面的概念而出现的, 政务流程再造更多的是强调对政务流程进行彻底地、根本地变革, 但往往由于过于激烈, 对政府的震荡过大, 很难取得成功, 针对这一事实政务流程管理思想得以发展。而这里的政务流程再造与一般意义上的政务流程再造有着本质的不同, 它的外延要小于政务流程管理, 是提高和改善政务流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为政务流程管理的一个组成阶段, 主要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对政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当然, 流程的重新设计需要电子政务系统以及政府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因素的重新设计来配合。最后是依据政务流程之间内在的或者是基于时间或者是基于空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流程建模。
3.政务流程实施阶段
政务流程实施主要是将政务流程再造阶段中所设计的一系列方案加以实施, 包括开发和建设新的电子政务系统, 重建政府的组织结构、创新组织机制和变革组织文化等, 以实现新的政务流程。
政务流程实施是在一定政治环境中发生的, 需要强力地政治推动, 尤其与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政务流程实施伴随的是政府结构的变化和权力的转移, 传统政府的运转模式和电子政府的运转模式会出现相互冲突, 必然引起部门利益的重新分配, 部门利益之争。政务流程实施所面临的强大阻力是前所未有的, 并不是哪一个职能部门或者是哪一个临时项目的领导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克服的, 因此, 政务流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高层领导的强力政治推动。
4.政务流程评估阶段
政务流程评估包括确认公众需求, 收集流程绩效的数据, 并分析这些数据, 对政务流程进行评估。政务流程的评估指标应包括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速度、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等。政府机构还应该针对反馈持续改进政务流程。最后, 针对政府内外部环境及公众需求的变化, 对政务流程进行新一轮的梳理, 意味着这是政务流程改善的一个全新的循环过程的开始。
二、政务流程管理的目标
政务流程管理作为一种政府管理方法, 与其他的管理方法一样, 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法治化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
1.政务流程管理科学化
科学的政务流程是进行政务流程管理的基础, 政务流程的科学化管理是政务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科学一词最早源于法语, 原意是知识。科学得以实现, 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可验证性, 是否客观, 二是可计算性, 能否量化。政务流程管理科学化意指政务流程的梳理、再造、实施和评估等过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符合客观实际, 公平、公正, 且具有可操作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政务流程管理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现实需要, 同时, 还必须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变化, 要求政务流程的改善必须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保持对动态客观环境的适应。第二, 政务流程管理的科学化要求政务流程管理必须符合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政务流程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第三, 政务流程的梳理、再造、实施和评估应尽可能地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 流程改善过程中相关标准的制定应尽量细化, 易于操作。
2.政务流程管理规范化
政务流程的规范化是实施电子政务进行政务流程管理的重要前提, 政务流程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政务流程规范化的过程。政务流程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 其技术性的内涵要求它是通过对流程的准确描述并形成一系列标准规范的过程。政务流程规范化的内容, 就是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对政府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 将大量互相交叉、纠缠的政府业务逐一“梳理”出来, 分别理顺, 清除没有实际价值的业务流, 形成一个清楚、规范的政府业务体系。②
政务流程规范化管理要求政府应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使政务流程更加符合电子政务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我国已正式发布了《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 完成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等研究报告, 形成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等国家标准草案, 开发了四套标准辅助工具③, 这些标准为政务流程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务流程规范化管理还应该注意流程标准的柔化问题。以往把公众需求看作同质的和单一的假定, 对所有公众都采取单一标准化的流程。实际上, 每个公众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这就要求应将政务流程标准柔化, 在大的流程项目下, 使每一种流程变型只处理一种相应的事项, 政务处理将更加规范化。④
3.政务流程管理高效化
政务流程管理高效化是在政务流程简捷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而简捷的政务流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政务流程的简捷性主要是指在保证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有效实现的前提下, 在梳理和再造原有流程的基础上, 实施流程, 通过取消、增加、压缩、扩展、合并、分开、均衡、侧重、替代、换位或变序等方法对流程进行持续改善, 从而压缩时间消耗, 减少空间距离, 使之精简、便捷。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政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节点, 实现流程的自动化, 从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现政务流程管理高效化还要注意政务流程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政务流程是有层次性的, 可以分解为若干的子流程, 子流程之间要协调配合, 互相创设条件, 互相提供便利,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追求整个流程的全面优化;政务流程是有结构性的, 流程之间存在着时间或空间上的逻辑关系, 按照逻辑关系再造流程, 可以避免局部优化, 实现总体最佳。
4.政务流程管理法治化
构成法治基础的基本观念是, 政治权力的运用只能以法律为基础并处于法律的约束之下, 必须有一些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来保护民众自由权和经济自由权, 使其免受权力机构的任意干预。⑤政务流程法治化管理要求:一是政务流程本身需要由法律和制度来保障, 以严格规范的程序法保证其指向正确和路径、步骤的顺畅;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政务流程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也要以实体法来规范其权利和义务, 依法行政。因为政务流程改造后, 职能部门的综合性提高, 每个行政单元的权力和责任也大大增强 (尤其是在自主决策上) , 如果不以法制来规范和约束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其“前沿”机构的行政行为, 滥用职权的现象就会发生, 导致行政行为失范、失控。⑥政务流程法治化管理是政务流程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的法律保障。
综上, 政务流程管理的关键在于政务流程完善, 而政务流程完善是政务流程梳理、政务流程再造、政务流程实施和政务流程评估等多个环节循环反复的过程。在政务流程管理中, 只有规范性、系统性、持续性地改进和完善政务流程, 才有可能达到政务流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法治化。
注释
1 赵卫东, 俞东慧.流程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4) :50.
2 吴江, 徐波, 顾平安, 张锐昕, 江源富, 卢平, 苗燕民, 周苏岳, 钱军, 戚鲁, 梁志坚, 柳进军.中国电子政务--进行中的对策政务环境--政务流程的规范化和优化[J].电子政务, 2004 (9/10) .
3 中国电子政务网.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 (全文) [EB/OL].http://www.agri.gov.cn/ztzl/xxgzjyjl/nyxxhlt/t20060627_637576.htm.
4 张锐昕.电子政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194.
5 杨鲁慧, 傅静.市场法治化:一个制度化建设的视角[J].中国政治, 2006 (6) .
6 周贺来.电子政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9) :244.
过程和目标 篇2
——目标、过程、成功 今天,我们走在新的起跑线上,当然,这个起跑线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起点决定了你的终点。”然而我却认为: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开好这三年的“龙头”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要设立一个目标。人生的路是自己创造的,需要一步一步踏实地朝着自己固有的方向前进,而不是流连于别人心中虚幻美丽的圣地或者顶峰。关键在于,无论是什么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那么他的实现的道路就必须是有目标的,有准备的。
如何设定一个目标?我想我们所面临的是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然而如果只设立一个短期的目标是不能够实现的,所以我们要设立一个中期的目标。然而,短期目标又是我们逐步实现最后目标的一个一个见证性质的标志,所以只有完成一个一个的短期目标才能够进一步促使中期目标的实现。
在这里我们建议:我们要设立的目标是长期的或者是连续的,并且我们要设立远大的目标。
就比如说:没有长期的目标,一个人也许就会被短期的种种困难挫折所击倒。设定了长期的目标后,起初不要去试图克服所有的困难,只有我们一步一步的完成所需要的内容,长期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还有,我们必须设立远大的目标,每一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他的目标只是走1公里,那么他可能在中途就会半途而废,然而如果他的目标是走10公里,那么他可能在6,7公里处才停下来歇一歇。
然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改变了目标,比如说,我的目标定的是10公里,然而我走了6,7公里停了下了,却把自己的目标改为了5公里,那岂不还是多出了1,2公里?那么就能够超额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这不是愚昧了自己么?自己的梦想就因为一时的疏懒和疏忽而轻易灰飞烟灭了吗?所以我们现在要设定目标就要公开透明,要使所有人进行监督和敦促,当然我们必须培养自觉的能力,但是我们需要初步的养成自觉的能力。
设定好目标这的的确确是好的开始,然而坚守这个目标,努力地完成才是在过程中的胜利。
如何完成过程中的胜利?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失败乃兵家常事,然而我们一定要记住暂时的失利,总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就像拿破仑说过的:“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在过程中的失败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其中的经验,使得另一个目标完成的更加出色,更加完美,并且使得在我们的中期目标能够实现,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是真正的胜利。在生活中,我们不要掩盖失败的痛苦,也不要掩饰成功的喜悦。当我们完成自己的愿望时感到十分的满意,而别人却也完成了和你一样的愿望时,感受与你截然相反,我们不要灰心丧气,我们反而应该高兴地感到“学无止境,人外有人”。那么我们既能够得到完成目标时的满足与快乐也能够由此增加了新的动力之源泉。
这也许就是生活,就像庄子在《秋水》中说道:“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这告诉我们:事件的一些事物都是自然所赐,我们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当失败了之后定然会有大的成功,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逍遥游的心,保持乐观与积极向上,面对成功时,也是一颗逍遥游的心,保持快乐与不懈勤勉。这才是生活之道,这也是通向成功的自然之道。
道家一直强调无为而治,儒家一直强调重视人可能的发展,通过这样我们可以把儒道合一就像阴阳的太极,形成一种混沌而清晰,明确而自然的成功之礼法。
所以人的成功有三条必要要素,既要有目标,又要有实际的行动,还要有在生活中的处事为人,自然才会把成功降临到你的身上。
下面我们对2011—2012年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的具体情况作以介绍和阐述: 2011—2012学年度关于天津市河西区新华中学教学行政安排作以以下行为指示:
根据新华中学普通班教学行政调查表显示,根据教育部行政大纲,我们制定了高中一年级行政规律:
1、要求务必理科方面达到竞赛二等奖的水平。
2、要求务必在文科方面加快建设步伐: 在英语方面务必要在高一达到高中竞赛水平(必须完成背诵《新概念3册》《新概念4册》)
在高二达到大学四级(CET)英语水平
在高三达到大学六级(CET)英语水平在语文方面要求每周必须有一次周记或者练笔,培养写作水平,加强对语文语法的构建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3、要是基本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要求务必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并且每天都要进行不低于45分钟的有氧运动,并要求周六、日要进行晨练和各个时间段的训练。
4、要求在班级方面打成一致,务必加强与各种同学合作,增进互利友好往来,并与旧有对象加强友好往来,其重点对象为:张博、于光妍、崔贤哲、刘斐然、闫紫怡、李昂、齐.......................睿明、唐开元、李尚伦、刘铭浩等。..............
5、对于报名课外班一项事宜,根据教育部新的指导体系认为,基于在新华中学普通班上学,我教育部决定随时进行课外提高培训等能力的恢复,并且要加强与课外班的同学和老师建立比较好的互利关系,加强合作。
6、关于制定目标一事宜,我们要求中期的目标为:香港大学(HKU)并申请奖学金。
短期的目标为:在高一、二年级务必完成理科各项竞赛的预备工作,形成一个全面的体系。
在每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务必保证在年级前15名。
过程和目标 篇3
一、误区一:把“过程”维度当作一个独立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中,“过程”原指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个维度。针对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学习的体验过程。实际上,通常说的“三维目标”指的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三个侧面,与“三个目标”是不同的概念。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维”作为这个整体的三个侧面,是三位一体、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不可或缺的。一篇课文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目标,但每个目标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去认识和落实。
但是人们往往把“三个维度”误以为是“三个目标”。对原意的误解必然导致实践的偏差。我们先看表述上的误区。一位教师这样表述《珍珠鸟》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人之爱”“鸟之爱”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简评:
其一,这个表述内容重复、交叉。“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读懂课文内容”与“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三个目标”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体会‘人之爱‘鸟之爱的情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说的也基本是一个意思。总之,表述重复、交叉、内容大同小异。其实,所谓“知识与能力目标”,本身已经隐含了“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把它们分成两张皮,“往往看不到作为‘工具的知识、技能所粘附的‘德育‘思想‘人文‘态度”[1]。“读懂课文内容”这个知识与能力目标维度在表述上变成了三个目标。
其二,把“三维目标”当成“三个目标”,在实践中造成了三个维度的人为割裂。就“过程”维度来说,让人误以为“过程”是与其它维度无关的另外一个东西,表述时需要单独列举、“说明一番”的。这只能让一线老师无所适从,造成实践的混乱。王荣生教授曾指出:“语文教师教案里的‘教学目标多数是骗人的,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
其实,三个维度并非同等重要,也并非都要清楚地表述出来。比较妥当的表述是,选择“知识与能力”维度作为核心目标,而“过程”维度(还有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已经潜藏其中。“过程”维度难以在“教学目标”中表述也不必专门表述,但可以体现在具体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安排与实施中。“过程”维度不表述并不等于“过程”不存在,不重视、不设计,恰恰相反,教师要有高度的实践性智慧,才能胜任其设计与实施。
二、误区二:“过程”维度方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
在实践中,“过程”维度常常被随意化,另类化,最终导致非语文化、泛语文化。“过程”维度应该姓“语”而不是其它,落脚点应在“知识与能力”维度而非其它。否则,语文教学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过程”维度与“知识与能力”维度分裂的情形。学生经历了“学”的过程,却不发生语文学习,“荒了自己的田去耕别人的地”,这在语文教学里是常有的事情。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寓言《鹬蚌相争》过程[3]:学生质疑课文:鹬的嘴正被蚌夹着,鹬不能说话;蚌正夹着鹬的嘴,蚌也不能说话,所以编者编错或作者写错了。教师因势利导,让其写信给编辑部。学生又提出,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教师提议学生寻求生物学知识帮助。最后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上网或图书馆查询;或请教自然老师;甚至课后捉一只蚌来观察。于是,此课上成了一堂“鹬、蚌等软体动物能否说话”的“生物学”知识探讨课。本案例中,“过程”维度本应该紧扣“理解寓意”这一“知识与能力”维度,但教师却醉心于“生成”,没发现学生错误思维假定,被学生牵着走,一路“生成”下去,结果生成了一堆非关语文的东西,真正要学的目标反而旁落了。整个过程虽然如教师所言“充满探究意趣”,生成了“无法预约的精彩”,然而,“精彩”过程的背后,是语文教学目标的落空。乍看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听说读写”活动,但这不是语文课程意义上的听说读写,因为活动过程的关注点和最后落脚点都是“软体动物能否说话”的生物学知识探讨,听说读写不是该课专门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一般意义上起手段作用的工具而已,与政史数理化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没什么两样——这些课堂的听说读写活动显然都不是为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
可见,“过程”维度游离了“知识与能力”维度,课堂就会变成无轨电车,滑到哪里算哪里,这实际上是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
三、误区三:“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脱节
1.有教的过程,无学的过程。体现为“结论教学”。“结论教学”只关注教师的教,教又往往只是“讲”,讲的内容,又往往是搬教参、教学用书上的解释和答案。教师教的过程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学的过程是装载教参结论、习题答案的过程。殊不知,没有经过学生感受、体验、揣摩、感悟的过程,没有经过师生的平等对话、质疑辩难、思想碰撞、情感激荡的过程,是根本谈不上语文能力、素养的形成的,只能败坏学生对语文的感觉。无须赘言,语文教学这方面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2.教的过程不能促进学的过程甚至反而误导学的过程。教师设计时只关注“教”的过程的“想当然式”的“有序性”问题,而不考虑“学”的过程的“有序性”问题。教学目标的“过程”维度,要求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从必要的学习时间和充分的有效性上保证“学”的过程。如果“学”的过程出了问题,那么“教”的过程无论看上去多么“有序”,多么“精美”,也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装”而已。
例如一位教师设计的《安塞腰鼓》教学过程[4]:朗读,体味语言之情感;探究,品味构思之精当;感悟,领略行文之美妙;体验,享受意蕴之深远;创造,展示想象之瑰丽。乍看起来,这个过程从不同侧面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由理解到表达、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层到深层、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由依托文本的“感悟、体验”到超越文本的“创造”,再加上“听说读写”一炉,似乎滴水不漏,似乎味道“上佳”了吧。其实不然。如果从学生“学的过程”来审视,不难发现其中诸多不合理之处:其一,《安塞腰鼓》的语言具有陌生化特点,学生初读时是无法“用优美的朗读表现出安塞腰鼓豪迈与震撼的气势”的,而用齐读的方式,更为离谱。教师跳跃了学生由读拗口到读顺、读好的过程,显然不合理;其二,学生没读好,就跳到“品味构思”环节,问“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教师从“形”和“神”的角度总结“安塞腰鼓”的“好”。教师心里想的是“用教材来教”(“构思”如何“精当”),实际做的却是“教教材”(“安塞腰鼓”的“好”)。“探讨构思”这一过程实际被砍掉了。其三,让学生“从词语、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评说文章美点”,终于到“构思”了,但与第二个环节出现的“构思”一词是什么关系,没有交代。而且,让学生直接作理性分析,没有勾连学生的具体阅读感受,又砍掉一个必要过程。而且没学透彻,又匆忙进入下一环节。其四,问课文“赞颂了什么”,学生实际是概括中心思想,这哪是什么“体验,享受意蕴之深远”?其五,“深情朗读”还未“深”就转入莫名其妙的“诗意改写”还有“广告创作”,而这些与前面的“构思精当”“行文美妙”以及目标“深刻领悟《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并获得思想的启迪”显然无甚关联。总之,此过程,环节很多,活动不少:朗读、感悟、探究、想象、创造等,但都还没有真正展开、有效落实就呼啦过去了;学生自然就无法经历必要的学习过程,或者说,经历了许多走马观花倏忽而逝的伪过程。之所以如此,除了教学内容庞杂、不集中的原因外,教师“想当然”地设计“教”的过程而无视“学”的过程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导致两者脱节,是最主要原因。
四、误区四:把“过程”维度的情感性误认为由文本生发的对学生进行的人文教育
“过程”不是无情物,而是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体现出“情感性”。过程维度的“情感性”主要是指教师“教”的行为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情感性”,但实践中许多老师却误以为是借助课文蕴涵的人文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语文教学确实应该借助课文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人文教育,但这主要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维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渗透上,不能取代教师“教”的行为过程的情感。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有情感的过程与无情感或不良情感的过程,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例如,李镇西老师教学朱自清的《冬天》的一个片段[5]:李老师请同学读完课文后交流一下最打动自己心扉的语句。一个女同学举出了让自己感动的语句,而这个语句引起了李老师的共鸣,李老师感慨万千,情不自禁,走上前去和这位同学握手。全场鼓掌。当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可能因紧张而说不下去的时候,李老师充满理解地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出乎意料的是,该同学居然没有坐下,继续补充。李老师继续鼓励,表扬她会鉴赏。试想,如果老师只是“冷静”地说,“这是你的看法,请坐”或“对,坐下”;或者在学生说不下去的时候讥讽埋怨,“刚才开小差是吧,没认真读书啊,又拖我时间了”,或者体罚,“站着,听其他同学答对再坐下”;或者干脆自己讲,让学生抄答案,等等,会是怎样的教学效果?李老师的“教”蕴涵着民主、平等、自由、宽容、温馨、感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畅所欲言,思想碰撞,情感激荡;而那些喜欢动辄埋怨、体罚、灌输的教师的课堂,气氛沉闷、紧张,学生思维单一、情感压抑。如沐春风地享受、体验语文的学习过程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揣摩教师答案、抄答案或熬时间盼下课的语文学习过程,哪一个学习效果更好?不言而喻。
语文教学(课程)“目标过程”维度误区的普遍出现,从根本上说,责任不在个体的语文教师,正如王荣生说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6]如何从课程研制、教材编制上根除这些误区,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我们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对别人或自己课例的分析、反思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点滴改善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6]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益民.无法预约的精彩[J].人民教育.2004,(1).
[4]杨涛.追寻美的脚步——《安塞腰鼓》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6,(5).
[5]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过程和目标 篇4
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内在的联系是切实推行新课改的前提。知识与技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 技能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技能, 所以我们说在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 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 更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过程和方法二者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正确的结论, 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 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 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 结论就很难获得, 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过程、方法与结论相比, 过程、方法更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关系中, 情感决定并形成态度, 而态度体现情感, 往往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 消极的情感形成错误的态度。而情感、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价值观是情感态度的升华, 没有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就不会有科学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躬行实践三维目标, 是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改的关键。把握三维目标及其关系的好坏直接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过程教学中。把握三维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要发展某种能力, 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与技能, 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就必须经历相应的学习过程。没有过程支撑的结果是不踏实的。
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码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 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具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学习中让学生不断有成功的体验, 享受成功的快乐。
力求三维目标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和载体,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后, 产生乐于学习的情感、良好的学习态度、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二、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和过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要从以人为本的立场上认识课堂教学。它不但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 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意义。因此, 课堂教学的质量除了着眼于师生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之外, 更要着眼于他们个体自身价值的有效体现。他们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和价值体现的过程既有统一性, 又有差异性。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师生的发展过程, 关注融入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积极互动和由此而带来的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是学生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重要阵地。因此, 课堂教育首先要关注和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经验;要使师生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要使每个学生积极地融入集体, 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 承担责任, 享受权利。学会合作, 学会学习, 努力把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过程是课程目标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 是有时空和各种条件制约的。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提倡效能观, 也就是说, 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 教学状态的不断改善和效能的优化, 实现有效的教学。为此, 教师应通过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整合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倡导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 积极合作, 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运用的能力,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同时掌握学习方法, 进行积极的情感经验,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加强过程教学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加强过程教学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能够把过程教学落实到位的载体和模式。下面是我们的探索和尝试 (图1) 。
四、过程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问题是创设学习情景
创设学习情景是过程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有效进行过程教学, 就必须把握情境、问题、活动的关系;问题必须和情景有内在联系, 情景是问题的基础, 缺乏情景的问题, 不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问题和情景能给学生的活动指出方向指导推动学生的活动。活动的目的要通过学生的感悟体验真正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
[2]崔允漷.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 全球教育展望, 2001年第8期
过程和目标 篇5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落实目标管理重在过程 篇6
一、依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创特色为主,把目标管理制度化、数量化
1.把握总体目标,细化中求特色。我校的教学管理在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和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估两方面是突出的。从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估这项工作来看,它是根据目标管理原理,依据一定的教学管理目标和教学规范要求对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与抽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其绩效的评估,鉴定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实施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地改进教学,以实现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指标体系的修订,采取阶段性验收与指令性改进相结合的措施完成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多年的评估实践,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成绩年度增长率喜人。
2.在量化目标时,我们反复衡量论证,力求准确适当。比如在制定考核细则时,我们就考虑到了学科特点和教师的年龄差异,在民主酝酿的基础上形成制度。考核是为了激励先进,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有为者突显出来,所以又侧重了个人成绩。这样就拉大了档差,让不能绝对平衡的工作通过数量化公平地显示出来。
3.目标在落实之时,我们分解了各项,具体细化到个人。总体教学目标有许多地方是属于笼统的,无法落实到个人,所以依据目标管理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明确职责,进行分级管理,顺畅了各系统,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人人对结果负责,保证了各项制度的运作。
4.在落实目标之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制度的激励作用,在可达的前提下,让努力拼搏者尝到成功或超越成功的喜悦。为此,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与教师进行座谈,共同制定标准,把教师的力与我们的度很好地结合进来,让人的潜力发挥到极限。也因此,我们造就了一批先进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在教学与教研工作中起着中坚作用。
5.制度造就成果。在制定各项教学目标的时候,考虑其可操作性,能看到希望的目标是最具诱惑的动力。量化的东西应该是有形的,利于把握的,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才有利于运作。无形的东西可当作目标来促进,但绝对不能用来量化考核。
二、落实目标,就是落实责任
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教学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变成了一种强制行为,在目标的具体落实上,尽全力做到“公平”“公正”。
1.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是执行制度的前提,没有一定的人文基础,制度有时就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学校领导本身也受这些制度的制约,他们的双重性决定了制度执行的难度,因此,双方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美好远景,当我们都向着目标看齐的时候,管理就是一种奋进的力量。
过程和目标 篇7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 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制定, 以及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应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 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多数还是只管理企业的人员事物, 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 企业中虽有人事部门, 但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实现现代化, 而且企业制度也没有发挥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的方式有限, 没有很好地适应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需求, 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企业管理层。
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在我国企业中, 管理层过于权威, 对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被扩大, 特别是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为迅速时, 管理的集权性就很难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该种管理方式容易使决策具有盲目性, 企业管理局面混乱, 领导权力的滥用而引发诸多的问题, 给企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 企业人才短缺。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企业的发展不甚明朗, 管理制度也较为混乱, 员工的定岗存在不确定性, 薪资待遇和工作强度不符等一系列问题, 使得中小企业具有较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这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正常地开展企业战略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企业人才的流失, 特别是骨干人员的流失难免会造成企业的商业及技术秘密的泄露, 加剧了企业的竞争压力, 对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高技能、高知识、高素质的人才严重短缺, 升职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 且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投入力度也不大, 人才引进的相应措施不够全面, 进而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快速形成。
二、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必不可缺的人力资源储备和管理的一种行为, 其根本目标就是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内外环境的抗压力, 进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并实行的重要依据, 其对于企业竞争策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以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应是有价值的, 不可复制的、具有系统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应具有导向作用, 而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确定, 需要企业领导层的充分协商、沟通, 在对企业文化、发展背景、发展意图的深刻了解的基础上, 结合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构建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在制定管理目标时需经过一系列的流程, 首先是启动会议的召开, 对于企业员工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可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对于企业元老级员工的资料收集可通过电话访谈来实现,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对诊断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公示出来,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其次核对岗位分析报告,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同时, 重申员工的岗位责任;通过与企业领导层的协商、优化原有的绩效考核, 以及薪资制度, 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制定并跟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贯彻和落实, 奠定企业战略构想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措施
1. 优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形式下, 企业的人力资源应基于国际视角展开, 培养企业人才时, 应注意人才的高精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人才的支持, 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拓宽吸引人才的通道, 对于人才培训体系进行优化, 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 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广泛进行优秀人才的吸引, 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 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论资排辈的问题, 不少单位过于重视学历而忽视员工的能力, 任人唯亲的现象也多有发生在, 这些使得企业进行人才选拔时错失大量的高能力人才。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变更应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建立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保障制度, 注重对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工作, 加强新人的培养, 积极宣传企业文化, 确保员工思想与企业价值观念的一致性, 只有不断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并形成可持续的人才培养, 才能奠定企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结语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人才缺失、管理层权威过重等诸多问题, 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而实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目标的制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制定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之处, 并加大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力度, 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周剑琛.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及过程控制研究[J].通讯世界, 2014, (21) :123~124.
[2]刘弋维.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影响[J].中国锰业, 2012, (04) :43~47.
过程和目标 篇8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 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 即“三课 (课程、课堂、课业) ”培养要求。
(一) 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 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 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 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 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 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 (2013年版) 、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 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 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 (含双语课, 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 的课程组建设清单, 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 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 随后, 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 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 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 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 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 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 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 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 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 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 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 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 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 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 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 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 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 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 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 (MOOC)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 Model) 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 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 加强过程管理,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 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 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 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 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三协同” (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 的培养目标,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 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 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 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 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 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 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 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 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设中心主任 (所长) 和副主任 (副所长) , 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 “课题组 (平台) ”建设科研团队, 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 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 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 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 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 (区域经济管理) 等专业 (方向) 。
(二) 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 (国际班) 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 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理论基础扎实, 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 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 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 根据招生工作需要, 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 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 热爱专业, 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 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 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 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 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 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 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 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 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 选拔工作顺利结束, 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 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 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 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 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 即按14人单独成班, 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 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 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 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 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 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 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 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 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 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 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 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提高双语 (全英文) 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 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 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 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 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 (国际班)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 (区域经济管理) 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我国高校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起于20世纪80年代, 三十年来已有百余所高校实施公共管理大类培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自2011年起试行大类培养,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作为试点, 三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逐渐探索出“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培养路径、“三课 (课程、课堂、课业) ”培养要求、“三协调”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和“三协同” (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 的培养目标, 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过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润政, 肖湘雄, 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4) .
[2]何晓柯, 王河江, 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 2012, (5) .
[3]王丽梅, 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12, (7) .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 2012, (10) .
[5]邱成岭, 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1, (9) .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 2012, (2) .
创业,实现目标的过程 篇9
舒义,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现任北京力美广告公司CEO。力美广告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 是国内移动互联网营销领域成长和发展最快的公司。力美拥有经验丰富的移动广告技术团队, 依靠移动广告平台中业界最领先的数据挖掘能力, 对用户进行精准化和规模化定位, 实现广告主需求和移动用户的精确对接。力美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为国内电子商务, 网络服务, 传统品牌等众多行业提供高性价比和效率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2011年3月, 力美获得了IDG投资, 目前并已成长为国内移动广告市场规模最大的公司。
对于力美的快速发展, 舒义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 是先发优势;第二, 是形成专业的团队;第三, 资金相对充足。另外, 和业内的竞争对手相比, 力美创业人员的背景虽然多为本土化, 但却抓住了互联网移动广告发展的最佳机遇。人员精炼轻装上阵, 年轻的团队也更具活力, 所以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而力美更是将自己定位于着眼未来5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发展。虽然现在市场的总量还小, 但力美要做的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 保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随着市场一起成长。舒义笑谈:“希望以后在互联网移动广告领域, 前三名的公司会有力美的一席之地。”
媒体赋予他“80后”、“创业者”、“手机移动互联”、“身家几千万”称号。然而他并不沉溺于外界贴给他的这些头衔, 以一个20多岁年轻人少见的清醒和踏实, 专注于他的事业。
从“拼命读书”到“欠债创业”。大一时的舒义拼命读书, 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 全年级1万名学生, 他是第一名, 并且拿到了学校的福特奖学金。那时作为一个大学“新鲜人”的目标是到清华北大读研究生。舒义说他是容易被大口号、大概念打动的人,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web2.0的概念风靡业界, 当时业界认为web2.0是互联网行业未来十年的新趋势。经过认真思考, 于是他决定放弃最初保研的目标, 专心创业。
刚刚开始创业的他充满了年轻人的热情与激情, 那时舒义在微博上写到“我创业并不是为了钱, 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希望换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创业的开始并不是那么顺利, 第一次创业失败并欠了几万的债。
在“噩梦”中挖到“第一桶金”。2007年, 舒义再次创业, 创办了“力美互动广告有限公司”。他吸取了前几次创业尽管模式新潮却无法保证现金流的教训, 新公司的主营业务很简单:代理地方网站的广告。通过他的坚持和努力, 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下了腾讯的代理。当年, 腾讯给力美的业绩指标是160万元, 而舒义的成绩是1100万元, 公司当年的净利润达到了400多万。第二年, 同样的模式, 公司盈利依旧达到了近500万的利润。23岁的舒义从一个身背几万元的负债者, 成了身价近千万的企业CEO。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第一是努力, 足够勤奋;第二是机遇。“这几年我认识了大约有几百个人, 他们都是很有激情, 也很有能力的人, 但真正的成功真的要靠持续不断的一个努力。”在他身上除了一个生意人的成熟, 依旧带有大一时那个认真苦读、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好学生的影子。而舒义也坦陈机遇的重要。他笑言:“机遇就好比刮风, 遇到大风牛都可以吹上天。行业选好了, 就可以随着行业自然而然的发展。”
我还从未“成功”过。2010年舒义在福布斯“中国40位40岁以下成功的创业者”榜单中排名40, 是其最年轻的一个。对于一个20多岁, 白手起家的年轻人, 现在几千万的身家是对自己能力和付出的一种肯定, 但舒义却说:“我还从未成功过。”而即便力美已经得到IDG千万美元的投资, 创业的前景也并不意味着一片坦途, “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操心、要协调, 过得还是很辛苦。”舒义说。他的第一个成功目标是30岁的时候使力美成为市值十亿人民币的公司, 他说这个目标“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如何实现高中物理过程目标 篇10
一、从物理的发展中去感受
物理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 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逐步建立起物理学的理论架构, 为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所以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学生要感受物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能够体验到物理学的成就与价值.教学中及时抓住学生对物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欣赏和赞叹, 引发学生对探究物理学的奥秘产生兴趣, 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 才会乐于探究, 才可能体验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感受物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需要从宏观上对物理学有所触动, 对物理学的整体有个逐渐清晰的认识, 具有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去亲身经历
1. 建构认知结构, 丰富物理知识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那样学习物理, 首先重要的是要获得自己探究而建构的知识.虽然有时并不强调学生经历一定的探究学习的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结论如何, 但这是指显性的知识, 对于隐性知识还是需要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新的学习内容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经过感知、同化、顺应、重组、创作等一系列阶段的转化, 建构结构更完善, 内容更丰富的新认知结构.
2. 形成良好思维, 发现物理实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应,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以及日常生活都十分注重思维能力的发展.物理学的思维主要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物理所获得的核心能力.抽象思维更为重要, 它是高级思维形式, 也是常说的逻辑思维, 需要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具体化等基本过程.
3. 学会科学方法研究物理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 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等.二是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等.三是解决物理学问题的具体方法, 包括等效方法、对称方法、隔离与整体法等.正是这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让我们逐渐认识了这个世界, 揭示了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本质, 同时也由于这些方法的运用而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让生活更完美.“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学到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方法的教学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更有长远的意义, 而在物理学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研究方法比直接讲授的研究方法更能体现价值.
4.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需要与他人相互合作才能发挥智慧.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与学生共同组建学习共同体, 每个学生都要能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主动与他人合作, 并能用物理学的科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在这样的共同体中, 要鼓励学生倾听、采纳、批评他人的观点, 并积极表达、解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相互理解, 获得共识, 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把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体现物理价值
学生经历了探究学习的过程, 建构了个体的物理知识, 获得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但是这些仅是自身学习状态的保持, 还要能领悟物理学的思想方法, 学会迁移应用, 在新的物理情境或生活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真正理解物理学的内在价值.将物理原理和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是能力的外显,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的领悟程度, 它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的高级层次.
学生经历探究学习过程, 自主理解、评价和创造, 并形成个体的特质, 具有自觉探究的意识.不论什么样的过程和方法, 都需要形成学生个体的观念,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迁移应用.观念是一种潜在的意识, 先于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超前表象.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探究具体问题的能力是内在的心理特质, 还需要了解何时和怎样体现自己的能力,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探究观念.相比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探究能力, 探究观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重要.
化学解题中目标分解与过程化 篇11
【关键词】 习题解答 目标分解 有效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74-01
纵观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大部分都是通过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联系实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科融合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题目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需要将问题信息与大脑里贮存有关化学基本知识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然后对决策加以实施,并通过严格的推演、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树立求解过程的目标指向与分解,积极加强思维过程有意识的监控是作出选择的两个重要原则。目标明确之后,需要解答者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监控、分析,适当的调节,保证整个解题过程的思维处于一种自觉、积极和有序的状态,这就是解题过程中思维的监控。下面结合具体例题谈谈如何确定目标分解,以及怎样实行其思维的过程化。
一、目标较远的问题
如果问题中要求解的目标不容易一步实现,应该将目标分解为几个子目标,分阶段来逐一实现,在确定子目标的时候,每一个子目标的求解过程都要及时进行思维监控。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1】向10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g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要求学生熟悉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并判断硫酸铜是否全参加反应,如果有剩余会和剩下的铁粉反应。知道加入盐酸的目的。根据题意,可将该题分解成容易作答的四个小题(化复杂为简单):
(1)得到19.6g氢氧化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 (32g)
(2)与铁粉反应生成6.4g铜,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16g)
(3)(1)、(2)中硫酸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48g)
(4)根据(3)的结果,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8%)
将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分解为数个简单题,实现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分解,使本来感觉很难的题目变成了简单易做的题目。这样做,易学易懂,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后继化学课程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维监控】我们要把复杂的过程拆解,把它变成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化学过程。建立小模型,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二、目标模糊的问题
对于条件隐蔽、求解目标比较模糊的问题, 识别和分析化学计算问题的能力相当重要 。这种能力是指正确理解题意、 善于发现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恰当选择研究对象、 正确分析研究对象所受到环境的影响及理解化学变化过程的能力 。此时应该利用思维监控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 ,使隐蔽条件显现出来,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2】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分析】整个题目全用文字叙述,没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具体数据。仔细审视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转化为(化隐含为显露)“Mg吸收的O2质量等于MgCO3分解放出的CO2质量”,即可由2Mg——O2和MgCO3——CO2,导出44Mg——16MgCO3。这一关系式表明,在原混合物中镁粉与碳酸镁的质量比是44×24∶16×84=11∶14。
【思维监控】理解题意,环境分析,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然后解题。
三、目标陌生的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 3】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g,加热蒸发掉80g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 (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g)
【分析】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难度大,是由于带有结晶水晶体的析出,会导致溶剂水量的减少,从而使结晶水合物继续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这样依次重复,最终使晶体的总量趋向于定值。由此可见,结晶水合物的析出过程是无数次结晶的总结果。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类题目可以应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解决。但初中学生尚未学过,故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仔细分析题意,抓住析晶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这一信息则可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为S100+S=m溶质m溶液(化陌生为熟悉)。
【思维监控】找出熟悉的知识点,反馈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解题。
过程和目标 篇12
何谓“语用型教学”?王元华博士在他的《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一书中指出:“通俗地讲语用教学就是师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语言和自身的语文教学。”[1]我们在综合多位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界定:“语用型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经由对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等阅读心理机制,共同探讨和学习语言的运用,并获得一定的“语用”能力的教学。在这一概念中,“语用型教学”必须要注重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用”感知力(或称理解力),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在对语言文字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也即领悟文本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二个层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表现力,就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实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能力。
那么,“语用型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本文就其对象、目标、过程及策略进行分析。
一、“语用型教学”以“言语”为研究对象
“语用型教学”是以“言语”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和“言语”不只是词序上的交换,而是有本质区别的。“语言”是一个由音、形、义组成的静止的符号系统,我们研究语言,更多的是从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角度来学习。例如,我们学习一个短语,常常会从“结构类型”的角度去分析其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还是“联合短语”等,这就是对“语言”的分析。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教师把课文看做是一个静态的物化存在,阅读课文就是对这一物化存在做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特别钟情于对文本语言的语义阐释、语法分析、语理感悟等,主要着眼于总结出一套语义系统和语法规则。这就是典型的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表现。实践证明,这种情况是有悖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是造成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差的主要原因。尽管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与语言知识的学习虽然有着扯不开的联系,但是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锤炼“言语”技能,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慢慢实现的。
那么,何为“言语”呢?高明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这样说:“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从这个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言语”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运用语言”是其行为方式,“达成交际”是其基本功能,“语言和文字”是其行为媒介。“语用型教学”以“言语”为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怎样运用语言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李海林教授说:“从言语交际的意义来看待文章,则可以看到文章只不过是言语交际的一种中介物。所谓文章,只不过是言语交际行为的成文作品。文章规则就是言语交际规则的书面体现。我们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文章,则不仅会看到文章的语言要素、文章的义理内容、文章的结构层次,还会看到文章的言语交际意义。”[2]从这个角度上来考量,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其实就是学生和作者(或者文中人物)的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交际双方是文本作者和学生,他们通过课文这一中介,达成交流与沟通。这也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作为言语交际主体的作者或课文编者的场合、情境、心理、情感之中,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去探讨和学习语言运用的方式、语言运用的意图、语言运用的效果等。至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更不用说,它是一种语言输出,是一种利用语言的表达行为,是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一种行为,自然与言语的本质是相通的,教学生如何写作,也就是在教学生如何“言语”,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李海林教授提出“语文即言语”,并以此为命题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特征、语文课程形式等做了全面的论述。用韩军博士的话说他的这些论述就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世纪性问题”给出了革命性的回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任务。尽管,“言语”和“语言文字运用”表述不同,但在行为方式上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语用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把其研究对象定位在“言语”上,与上述两者是同出一辙的,可以说是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准确的表达,也成为了与传统的以语言内容或语言知识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的一条分水岭。
二、“语用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标旨归
“语用型教学”是以“言语”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李海林教授说:“言语能力就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2]放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指要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的能力,包括我们通常讲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一般来说,“言语能力”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能正确、规范、得体地,按约定俗成的言语规则运用语言文字;第二个层次是能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语言文字,即“在规范运用的基础上的超越,是对既有语言和言语规则的突破”[3]。在小学阶段,以第一层次的言语能力为主,这是基础和前提;在中学阶段,则以第二层次的言语能力为主,这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的发展和突破。
“语用型教学”致力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崔峦在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时说:“我们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我们教师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一定要增强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意识;另外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学习课标以后第一个要特别关注的方面。”这些论述都在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把目标牢牢地铆钉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要把提高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不同语体来表情达意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扣住富有表现力或具有特色的词句,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体味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体味其表达的秘妙,获取表达的规律和方法。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广阔的言语实践的平台,将学生放牧在言语的原野上,在实践和历练中促进言语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三、“语用型教学”的过程融“理解与表达”于一体
李海林教授认为:言语有两个侧面,一个是言语形式,一个是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指言语活动的方式;言语内容是指在言语活动中,与言语环境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意义。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是无法剥离的,两者紧紧地交融在一起。因为言语内容必须通过言语形式来传递,而作为另一方,也只有通过言语形式来接受、理解、判断言语内容。表达不同的言语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言语形式,而言语形式的好坏优劣又会影响言语内容的传递。如此看来,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犹如是“魂”与“魄”,根本就是一体。没有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就没有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就无法体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
再者,“语用”的本质是“言语交际”,是“进行信息交流”,其奥妙在于言语表达者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根据现时的交际情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向言语接受者传递信息,只有当这些信息被言语接受者正确地理解、接受了,言语交际才算成功,否则,言语交际就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交际价值。试想:一个缺乏一定言语理解能力的人,经常不能准确地理解言语表达者的意思、意图,我们能说其具有很强的“信息交流的能力”吗?要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不仅需要特定情境中的表达能力,还需要特定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既是一个言语接受者,又是一个言语表达者,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我们在语用型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话语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正因为如此,“语用型教学”融“理解与表达”于一体,追求两者相统一的学习过程。追求这两者的统一,就意味着它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言语形式的规则、追求言语表达的秘妙,而忽略其生存的依托———言语内容。离开了言语内容去空谈言语形式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语文教学就会再次陷入纯粹的语言技术分析的泥沼之中。追求两者的统一,意味着语用型教学不会滑入纯内容理解的深潭里,把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和目标,离开了言语表达,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不到任何改观,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现状依然难以根治。实现两者统一的教学应该是一种“言意互转”的教学,强调“言—意—言”的多次循环生成。“就是把人家的文与话还原成人家要表达的意;把自己的意转化成人家能理解的言,这就是言与意的双向转换。”[2]放到语文教学中,就是以言语输入为起点,以言语输出为归宿点,找到言意共生的“交切点”,展开一系列言语活动。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助课文语言文字理解文本的意思,即“把人家的文与话还原成人家要表达的意”;第二个阶段是将文本语言与文本意思结合起来,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言语形式来表情达意的,言语形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第三个阶段是在领悟言语规则,掌握言语方法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言语训练,即“把自己的意转化成别人能理解的言”。
言语理解是言语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言语理解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言语表达的,所以“语用型教学”是绕不开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的。如果把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比做是矗立在地面上的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深埋在地面之下那牢牢的根基便是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因此,“语用型教学”的课堂不能摈弃对生字、词语、重点词句的感悟与理解,陷入纯粹的“技术分析”的深潭里,使语文教学成为空中阁、镜中月。
四、“语用型教学”以“语用体验”为基本策略
“语用体验”这一概念,是王元华博士在其著作《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地讲,“语用体验”就是“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和收获。王元华博士把“语用体验”称作为语用教学的核心,他说:“语用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本体,语文教学以语用体验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语用体验为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语用体验而展开”[1]。
“语用型教学”以“语用体验”为基本策略,首先要加强朗读,注重积累范文语言。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倡导博闻强记,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自古以来,历经实践证明的一条基本的、普遍的阅读教学规律。朗读是理解的过程,是识记知识、内化语言的需要,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熏陶、体悟、审美的过程,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这诸多功能,确立了它在“语用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引导学生熟习范文的言语形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本,都有其不同的言语形式,作为教材的文本,在言语形式上往往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或者典型性的,这是语文教材中极具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文本,注重引导学生在“类”语言中不断地感受、体味表达的秘妙,帮助学生建构一定的言语图式,这样,学生的言语智能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三,要创设实践平台,加强言语表达训练。语文阅读教学一旦与言语表达训练决裂,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视角,找准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加强言语训练,提高语用能力。这种训练的方式和角度是多样的:如可以破解言语形式,练在“表达特色”处;可以拓展言语空间,练在“意蕴丰满”处;可以重组文本信息,练在“内容整合”处;还可以诠释文本感悟,练在“思维激荡”处……只有实现这样的内化、迁移、再造,才能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快速发展。第四,要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生活是一座广阔的实践舞台,充盈着丰富的语文实践资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打破壁垒森严的课堂樊笼,以教材文本为轴心向生活世界相关的领域拓展延伸,使语文教育形成一个向四周“辐射”的网络课程,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
陆华山老师曾引用李海林教授的话说:“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5]基于这样的认识,“语用型教学”以“语用体验”作为自身的实践策略,可以说是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本质,走上了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语用体验”作为语用型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意味着在教学中第一要加强“言语实践”,要让学生在听说中学会听说,在读写中学会读写,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善于发现隐藏在课文中的言语结构,并创设生活化的运用情境,鼓励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和内化,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陆华山老师曾引用李海林教授的话说:“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5]第二要注重言语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获得必要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储备必要的语用知识,为学生言语能力发展提供一条优化的途径。
“语用型教学”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我们必须对其对象、目标、过程、策略做必要的厘定与澄清,才能进一步地研究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宜的教学策略,使“语用型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5,66.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42,92.
[3]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
【过程和目标】推荐阅读: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08-31
论工作目标与实现过程10-10
定义性概念有理数的教学目标与过程设计05-14
实施计划和过程10-21
过程和思考方法05-18
过程和结果展示09-29
条件和实施过程10-23
物理过程和思想方法05-26
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09-18
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