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和思考方法

2024-05-18

过程和思考方法(共12篇)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1

一、一道试题引起轩然大波

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 笔者命制的八年级历史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问答题: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 (课题) 是什么?本单元又包括哪几课? (以下简称“第四单元题”) 令笔者意想不到的是考试一结束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甚至在网上发了帖子:“初二历史最后一题考的是教材目录, 这种题学生不会做, 全班写对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请教研室解释为什么这么出题!”下面有跟帖:“这种考试有什么意思?索性把答案告诉学生就可以了嘛, 何必还要拐弯抹角?”“把初二的学生当编书的编辑看待啦?”“背教材目录有什么用!”当然也有另外的跟帖:“通过考试引导同学建构知识体系, 我们政治老师也曾经让我们整理目录、记黑体字, 说有利于问答题的回答, 是很有用滴!!!”“这道题其实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科重要的学习方法, 即知识结构法, 支持出卷人的做法!”“提出质疑的人挺可笑, 凡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 目录是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一个好的教师要教好学生往往就是从目录开始。以前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看到你问这样的问题真是不能理解, 不要过分地干涉老师的教学。”……看了这些帖子, 笔者很纠结:对那些理解的、力挺的感到欣慰;而对于质疑的, 虽然我很气愤, 但我还是很礼貌地、从需要多与教师同人沟通这个角度在网上进行了回应。事情虽然过去了, 但笔者陷入了沉思:新课程实施了十年, 而许多教师的理念却还是那样陈旧, 实施好新课程的路还很长!其实, 笔者命这道题的意图就是:引导教师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历史读物的能力, 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是教知识, 而是教人学知识。毫无疑问, 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至关重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 》中增加了关于学习方法的具体表述:“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 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 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 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索与讨论, 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 善于与他人合作, 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维度, 这个维度在教师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有名无实, 在一般的教学测试中也不易测出具体成绩的好与差, 它往往需要通过一个“中时段”或“长时段”才能逐步显现其效果。对历史学科来说, “中学历史课程性质应明确地界定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从这个角度说,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快乐地体验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在上学期的期末试卷上, 笔者尝试依靠评价手段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生成状况能有一个了解, 进而对面上的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 我们呼吁广大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其中阅读教科书和有关的历史读物就是最基本的能力。以第四单元题为例, 第一问是问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 (单元) 是什么, 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学习主题编写的, “学习主题”是新课标中的专业名词, 如果连课标中的专业名词都感到陌生, 还怎么以新课标为依据进行教学!问题出在哪里, 一目了然。本单元包括哪几课?这是第二问, 它包括了3课, 即“第14课难忘九一八”“第15课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第16课血肉筑长城”。其实, 本题丝毫没有要为难学生的意图, 就是考虑到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大多非历史专业出身, 他们开展教学往往急功近利, 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孤立的知识点, 而知识点多了学生就容易张冠李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 同时也是为了根治学生“喜爱历史”但“怕上历史课”的“顽疾”, 笔者试图通过“以考导教”的方式, 引导教师教学不仅要实现知识目标, 更要使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通过这道题的考查, 让教师明白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 然后由宏观到微观进行具体说明, 再由微观回到宏观。这样的学习可以把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体感知。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力图从整体上掌握历史, 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对历史的认识, 对历史现象的解释,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如果只记得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甚至可以说, 这样的习得没有多少意义。教师在教学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 可以首先从宏观层面向学生强调是整个中华民族而不是一两个党派在抗日, 这时的敌人只有日本侵略者, 国人不分男女老幼, 只要抗日就是革命者。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总共14年, 并非以往所说的8年。其次, 第14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这是说明日本开始侵华,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从此开始了局部抗战, 国共两党也从内战向停止内战、合作抗日转变。第15课“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说明战争的残酷, 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 人们应该珍惜和平。第16课“血肉筑长城”, 是说明面对外敌的侵略, 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浴血奋战, 同时争取到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支持, 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宏观把握可以厘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对明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提高对历史现象的洞察力大有裨益。本单元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面对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战争是残酷的, 对双方都绝对是灾难, 要珍惜和平。3.抗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4.中国的台湾失而复得。5.日本遭遇原子弹的袭击, 日本人民遭受了核灾难。世界应该销毁全部核武器。6.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 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师就应该给什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之于学恰如卖之于买。”买卖之间相互依存, 无轻重之别, 教学亦然。教师“卖”出去的东西要看学生这个“买主”是否满意, “买卖”的过程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生成的过程。

三、试题风波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 再次掀起“头脑风暴”。广大教师要不断学习和领会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 》, 以新课标引领课堂教学。“历史课程的学习,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 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历史证据的意识, 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 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仍然是“穿旧鞋, 走老路”, 连“穿新鞋”都没做到, “教教材”的现象还大行其道。课标是教学和命题的依据, 无论是从培养人还是应试的角度来说, 教师的课标意识必须强烈。接受了新的课程理念之后, 便是自觉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即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三维目标落实到教学全过程之中。

第二, 提高教师的素养要有紧迫感。第四单元题是用评价手段显性地检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情况, 部分教师看不懂、摸不透命题的旨意, 抱残守缺, 带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进行审视, 说出了令人困惑的话。“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有自己内部的规律, 不是只要能识字、会读报纸的人都可以做历史教师的。作为历史教师, 自己要广泛阅读, 不断积累, 增加积淀;谦虚好学, 向能者请教、学习;认真研究课标、教材, 吃透课标、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师生合作探究, 上出学生欢迎、满意的历史课。提高专业素养是实施新课改的当务之急, 除了教师自己要努力外, 作为教研部门或学校, 也要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实招, 可以在校内或跨区域建构学习共同体、教研共同体, 从新课标的解读、教材的分析、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备课、上课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 形成骨干引领下的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教研局面。

第三, 教学要联系生活和现实, 试题也要不断创新, 让师生“多见不怪”。新课标中强调“重历史证据”, 历史文献、遗迹、遗址、目击者、亲历者等都是历史证据。学生获取证据的过程, 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生成的过程。通过收集证据, 凡事都摆事实, 讲道理, 实事求是。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享受的是过程, 体验到的是快乐, 收获的是成功。如关于“钓鱼岛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它的历史渊源如何?你将如何驳斥日方并用史实来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教师可以把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包括从网上搜索各种资料, 为我所用, 并写成小论文, 全班辩论。这样做, 有几个方面的目标达到了: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浓厚, 觉得学历史有用。二是课堂教学的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教学方式得以改进。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自主、主动。四是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史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面变宽了, 他们对教材中所没有的《旧金山和约》, 美日私自授受琉球、钓鱼岛这些非法的勾当也都明白了。五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增强了“重历史证据”的意识, 感受到“学历史的人”的自豪。六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历史, 能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试题也并不缺乏, 例如在学完八年级《历史》下册后, 让学生写作《我家的简史》、《我的父亲小传》等都是很有创意的。

第四, 单元题表面上考的是学生, 实际上考的是教师, 其目的是想呼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知识的同时更要研究教法、学法, 这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这种目标的达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终身的, 它比知识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从华, 姬秉新.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变革路线探析[J].历史教学, 2012 (6) .

[3]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 (下) [S].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2

铜钱花、菠萝花、阿尔巴尼亚针、鱼骨刺针、渔网针、凤尾花、玉米花、狗牙针、菊花(太阳花)、四平针法、水草花、围墙针、扇子花、玫瑰花、心形花样、蝴蝶花

1.铜钱花

描述:铜钱花01 图片:

描述:铜钱花02 图片:

描述:铜钱花03 图片:

2.菠萝花

描述:菠萝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圈织菠萝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3.阿尔巴尼亚针

描述:3.阿尔巴尼亚针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4.鱼骨刺针

描述: 图片:

5.渔网针

描述:5.渔网针 图片:

描述: 图片:

6.凤尾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7.玉米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8.狗牙针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9.菊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10.四平针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11.水草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12.围墙针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描述: 图片:

13.扇子、玫瑰花 图片:

描述: 图片:

14.心形花样 图片:

描述: 图片:

15.蝴蝶花 图片:

在过程和方法中收获 篇3

首先,以“我所了解的邓稼行”为话题,让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邓稼先”的生平资料。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纷纷拿出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材料,在组内交流、筛选、丰富和集中,最后,再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一轮交流下来,虽然课文未学,可邓稼先的形象已基本半满。

接下来,教师对学生在第一轮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顺势提出问题:“那么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邓稼先的呢?”以此引导学生进入第二轮的学习:研读课文。这一轮学习,可把主题定为“比比谁聪明”,并建议学生在读课文时,可以在文章的写作方法、人物特点、词语运用等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或质疑,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思考时,学生神情专注,或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或在文中作旁注;交流时,各组学生都争相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畅谈的声音一组高过一组,唇枪舌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的思维被唤醒、被激活了,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奉送的真理,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真理,去发现真理。

小组讨论后,学生在班级范围内的自由发言、自由提问更是精彩。如:

生:“本文写的是人物传记,为什么开篇要概述一百年的屈辱历史。”

生:“用广阔的社会大背景烘托人物高尚的风范,将邓稼先的贡献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更突出他的意义与价值。”

这样的回答,大家给以热烈的掌声。有了小组讨论作基础,学生的感受见解更具代表性,提出的问题也更深刻、典型。但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稍加引导,就被学生解决了。

就在这一轮学习进入尾声时,一名学生忽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前面的同学说写奥本海默是为了突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您也是这么认为的吗?可我不赞成他们的观点。”她的话音一落,满场哗然。有的说:“已经定论的问题,还要推翻,纯粹是个人英雄主义。”有的说:“老师都已赞同的观点,她还有疑问,难道她比老师强?”听到这些议论,这位学生脸有些发红,显得很委屈。

出现这种情况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虽然以往也有过热烈的辩论、激烈的争论,但那都仅限于学生之间,对教师的观点表示质疑这还是首例。教师不能不感到为师的尊严受到冲击,但“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理念才是正确的,教师等大家的辨论稍一缓和,就走到这名学生的身边,鼓励她大胆站起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虽然她的道理讲得似是而非,但却马上就有了拥护者,使课堂形势骤然逆转,一部分学生开始“倒戈”,其余的也无力反驳,只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教师。教师首先对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给予了肯定,并号召大家为她热烈鼓掌,掌声过后,教师真诚地和学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

总结收获时,一名学生的总结让教师感触颇深。她说:“这节课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学会了求知,更学会了做人。”她所说的,正是一个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才会让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的构建过程,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篇4

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自身管理水平、管理特点和各单位所确定的项目施工责任成本范围,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计划、控制、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使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1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过程

1.1 事前成本计划预控

1)优化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顺序确定、施工段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技术组织措施的设计。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物资供应条件、场地四周环境等因素,拟订可行方案,遵循切合需要、实际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优选后再决策。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期,充分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和资金的占用。施工方案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益、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材料采购和结构选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使用寿命、耐火抗震性能,而且对施工费用、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费的70%,降低材料费用,不仅可以降低直接费,而且也会导致间接费的降低。采用各种先进的结构形式和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能减轻建筑物自重,简化基础工程,减少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费用及运费,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建设工期,经济效果十分明显。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通过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成本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和施工人员无论工程进行到何种程度,都能事先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1.2 事中成本过程控制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生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采用一定措施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为了搞好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员成本控制原则。项目施工成本涉及构成项目施工成本的所有要素及项目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因此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控制成本和关心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全员控制成本。

2)全过程成本控制原则。施工项目在确定之后,要经历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人力、物力的消耗及费用的支出,项目施工成本支出的发生和形成自然也贯穿在从施工准备到竣工交付直至保修期满的全过程。所以,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使项目施工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目标控制原则。实施目标管理,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在给予责任的同时,赋予相同的权利和相应的利益,从而保证成本控制真正有效。

4)适时原则。成本发生过程控制的时段应越短越好,即做到边干边算,适时控制。在一道工序执行过程中和完成后,岗位应进行自我成本核算。某一工序的施工方案初步确定后,必须算一算成本的节超,进行优化。

5)节约控制原则。节约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核心,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实践证明,搞好变更签证索赔、深化经营管理工作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3 事后成本分析纠偏

在项目成本运行过程中,对各项成本进行动态跟踪核算,全面检查与考核成本变动的情况,将目标成本与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系统研究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偏。

2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的监督检查,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成本。

2.1 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首先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降低工日消耗;其次在企业与业主的合同签订后,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确定劳务队伍。一般情况下,应按定额工日单价或平方米包干方式一次包死,尽量不留活口,以便管理。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合同核定劳务分包费用,严格控制支出,每月预结一次,发现超支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同时,要加强预控管理,防止合同外用工现象的发生。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0%,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和材料进场价格控制两方面的工作。首先编制的材料需用量计划要适时、完整、准确。材料品种要齐全,不能丢三落四,避免临时采购造成损失。材料需用量要计算准确,不能粗估冒算。第二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第三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前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往往影响后道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如:土石方的超挖,必定增加支护或回填的工程量;模板的偏差和变形必定增加混凝土的用量。因此必须分清成本责任,对每道工序受控,一次合格,避免返修而增加材料消耗。第四依据工程招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信息,材料进场价尽量控制在工程招标时的报价以内。由于市场价格是动态的,企业的材料管理部门应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定期发布当期材料最高限价和材料价格趋势,控制项目材料采购和提供采购参考信息。

3)机械使用费控制。首先要尽量选用施工单位的现有机械,减少施工的投资额,提高现有机械的利用率,降低成本。第二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第三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4)现场经费和其他直接费控制。现场经费和其他直接费内容多,人为因素多,不易控制,超支现象较为严重。控制的方法是根据现场经费的收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不易控制的项目(如交通差旅费)可实行包干制,对一些不宜包干的项目(如业务招待费)可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来进行控制。

2.2 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

因为成本是伴随着施工的进行而发生的,施工到什么阶段应该有什么样的费用。因此,成本控制与施工计划管理、成本与进度之间有着必然的同步关系。如果成本与进度不对应,必然会出现虚盈或虚亏的不正常现象。施工成本的实际开支与计划不相符,往往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1)在某道工序上的成本开支超出计划;2)某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计划不符。因此,要想找出成本变化的真正原因,实施良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必须与进度计划的适时更新相结合。

2.3 价值工程方法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研究工程设计的技术合理性,探索有无改进的可能性,在提高功能的条件下,降低成本。在项目的施工阶段,通过价值工程活动,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

总之,成本的发生和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决定了成本的控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成本控制既是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成本管理的难点。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握好每个环节,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达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海芳,周红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 33(7):281-282.

[2]梁德文.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J].管理之道,2004 (3):66.

[3]方筱栋.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7(6):263-266.

[4]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第4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徐帅娇,徐浩梅.试论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实施[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5):33-34.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写作方法 篇5

文秘114小编为您整理一般写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格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研究为什么会带来幸福?

——研究使教师职业充盈着创造快乐!——研究给教师职业带来专业尊严!

关于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重点讲三方面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二、课题研究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办课题找我扣号 1550116010 等你咨询相关事宜!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研究?钻研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等。

2.什么是课题?需要安排专人有计划地研究或讨论的重要问题。一个经过思考的有预想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习能力,走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之路”和“追寻理想课堂”两个课题的题目的辨析)3.什么是课题研究?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对某个问题获得自己的结论。

二、课题研究中需要克服的问题。1.意识淡薄(研究为了什么)

2.盲目跟风(从“红海战略”到“蓝海战略”)

3.有头无尾(功利主义,装潢门面,做表面文章)4.论文情结(研究需要写论文,写论文不等于研究)5.研究肤浅(重复、克隆,缺少独立思考和新意)6.不善总结(研究成果的表述不清晰)

三、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为:选题申报、开题论证、展开研究、中期评估、继续研究、结题鉴定。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学会选题。

(二)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三)展开研究。

(四)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一)学会选题。

第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拟题)

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拟题纲)第三步:根据实际,确定选题(定题)课题的题目应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体现课题研究的中心问题。不要误将经验总结式或论文式的题目作为课题的题目。课题的题目中含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已有的结论和认识不能作为课题的题目。

选题时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认为选题越大越好。2.认为选题越新越好。

3.认为嫁接选题比自拟选题好。4.把经验总结误作为课题的题目。5.把号召式的口号作为课题的题目。

6.把现成(已知)的观点或自己认为的观点作为研究的问题。

(二)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框架和蓝图。

研究方案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1.为什么研究? 2.研究什么? 3.怎样研究? 4.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方案文本一般分为8个部分: 1.课题的提出。2.研究的目标。3.研究的内容。

4.研究的对象与范围。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骤。

7.研究的组织及保障: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8.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课题的提出(回答为什么研究?)。(1)问题的由来或背景。

(2)对课题名称中的主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3)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研究的关系。

(4)介绍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5)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研究的目标(回答研究什么?):

课题研究的目标从课题所研究的问题中来,与所研究的问题相一致,将研究的问题转换成明确的目标,几个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不包含不交叉。

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3.研究内容(回答研究什么?):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相对应和匹配,根据研究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应该具体、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应该与研究目标相应、相等。

如果是实验研究则表述为:

研究假设(在没实践认证之前从理论上进行的分析)

表达形式:“如果做……那么就能达到……”

自变量:计划做哪些事(命题的条件)

因变量:估计能达到哪些目的(命题的结论)

研究的终极目的:通过实证形成一定的带规律性的认识。

4.研究对象与范围:

课题研究设计的人群对象、范围,设计领域的对象、范围等。研究对象与范围必须与研究的问题相一致。5.研究方法(回答怎样研究?):

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不同的课题,应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回答怎样研究?):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目标的达成和研究内容的落实。每个步骤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什么人做什么事,开展什么活动,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研究步骤中各阶段的工作必须与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相配套。

7.研究的组织及保障: 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成员分工要明确,分工的内容与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相一致。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要落实到每个成员,各成员的工作什么时候完成要与研究步骤的安排相一致;各成员采用的研究方法要与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方法相一致。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制定相关的研究制度(学习要求、研究要求、工作要求等)。

8.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必须与本课题研究的问题相关,与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相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针对性。从课题本身讲,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形式是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其他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教案、案例、课件、光盘、教具、证书、学生作品、证书等。

(三)展开研究。

1.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按照研究方案把研究工作细化到每一学期,做到持之以恒。2.研究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俗地说就是学、做、想、记、写。

学习意识: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改变命运。学习要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博学之,广泛学习,提高研究的底蕴;读书当及时,重点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

问题意识:咬定青山不放松:课题研究的本质和宗旨在于解决某个问题。课题研究首先要问自己:我的所为是“为了谁”,也就是我为什么问题而研究。没有明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就不成其为课题研究。我曾经说过,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一个(或一些)经过自己思考的有一定预想的问题;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的有一定预想的问题提出系统的预设,再通过实践加以验证、通过思维加以整理、归纳、提升,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课题研究所试图解决的问题,要始终盘桓、萦绕在课题主持人的脑际,扎根在课题组成员的心中,落实在研究行动之中。如果在课题申报时对所研究的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话,那么,在开题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课题所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既要有热情,更要有问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聚焦问题,课题研究的一切工作、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实践意识: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课题提出的问题或设想是否符合实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意识就是要求课题研究要重过程,扎扎实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反对和克服虎头蛇尾、走过场式的课题研究。重过程、扎实展开研究过程,是规范课题管理的需要,是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的保证。同时,重过程、扎实展开研究过程也是对课题组主持人精神、人格的检验。有没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有没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格追求。重开题,轻研究过程;只开题,不研究,就是工作、学术上的“弃婴”行为,是不道德的。

思考意识:日间挥写夜间思: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围绕研究的问题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善,课题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经常问自己:我们的研究否在围绕当初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已经到了什么阶段,取得了什么进展和成果,需要不需要调整研究的问题;我们当初确定的研究目标达成了多少,研究的内容落实了多少,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否需要作出必要的调整;我们的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只眼须凭自主张: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鼓励同伴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这样才能取得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下面讲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领异标新二月花:课题研究要做求“异”求“新”上做文章。杜绝照搬照抄,防止人云亦云。课题研究最后能不能结题,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主持人的成就感,主要就看研究的成果有没有一定的新意。

写作意识:写作使人精确:写作使思维系统化、清晰化,写作固化思维、提升思维。当你写下来,才知道自己想得清楚不清楚。有时候,自以为想清楚了,当拿起笔、打开电脑无法下笔、难以表达时,才发现原来还没有想清楚。课题研究要十分重视写作。写作是课题研究成果的物化、固化。要通过写作,及时整理思维、提炼思维,总结研究成果。写作的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论文、经验总结的形式,包括随笔、案例、课堂实录、调查报告等。

团队意识:善与人同,美美与共。主持人要善于组织起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倡导既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又有吸纳不同意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研究的氛围。

积累意识:资料积累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工作。要及时记录、整理、保管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要设计富有创意、适合本课题研究需要的用于记录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的个性化的文本(问卷调查表、观察记录、访谈记录表、研究课教案、研究课听课记录表、个案研究记录、研究活动记录表等)

耐住寂寞:一种清孤不等闲。寂寞,也是一种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做好课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不少的脑筋。只有坐得下来,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孤寂,才能取得“不等闲”的成果。

教育情怀: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的关爱,对教学、教研的喜爱和兴趣,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1.结题报告的类型及主要结构。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鉴定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的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课题结题验收、鉴定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7个部分。(1)课题的提出。①问题的由来或背景。

②对课题名称中的主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③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研究的关系。

④介绍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⑤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这一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2)课题研究的目标。(3)课题研究的内容。(4)课题研究的方法。(5)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2部分到第5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5个部分,除了第5部分外,从第1到第4部分与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基本相同。

(6)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7)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1.研究报告中的第(2)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2.研究报告中的第(6)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8)参考文献及附录。

2.结题报告撰写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科研课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在小标题的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这个区别在第一部分已讲过了),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来表述小标题,做到前后一致。在这次结题验收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组没有分清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是实验性研究课题,因而,在结题报告小标题的表述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标题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成果”等来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则以“实验目标”或“实验内容”这样的小标题来表述,小标题的表述互不协调。还有,“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的没有这一“假设”,而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有的反而出现“假设”。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在修改时应使注意小标题的表述前后一致。

(2)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回答课题所提出的问题。

围绕科研课题题目,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一篇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写好立项课题申报表,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课题题目的关键词,其实就是这个课题着力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切实做到紧扣题目,紧扣关键词语,也就是围绕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在撰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例如:《培养新型主体人格的德育目标研究》这项课题,其关键词是“德育目标”,“培养新型主题人格”是“德育目标”的修饰语。在结题报告中就要抓住“德育目标”这个关键词,在“研究成果”部分表述所研究的“德育目标”是什么。

(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

要按照7个部分7的基本结构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做到结构完整。有些结题报告存在结构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项,有的缺失多项,有的自定结构,自设小标题,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不同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论文格式来写,不要在结题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引文”等。结题报告也不同于经验总结,不要以经验总结的格式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

(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

结题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

3.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1)课题的提出。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和研究的理论依据,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问题的由来和背景应该是明确、具体的。课题研究理论依据的陈述也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2)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在实验性的课题中,它体现的是“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其实也是实验将要达到的目标。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鉴定,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简明扼要,准确具体。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4)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研究方法应该和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相匹配。不要随意列举出多种与本课题研究不相关的研究方法。

(5)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其实是课题方案中预设的“研究步骤”的实现化,是研究工作的主体。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要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的,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运用文字清晰地再现研究的过程和情形,给人以鲜明、真实、在场的感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6)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能否通过验收、鉴定,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研究成果要进行梳理、归纳出几点,并进行详细阐述。课题开始研究时,我们问自己“为了谁”;现在研究结束,整理、写作研究成果,要问自己“我是谁”。具体阐述当初课题提出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研究目标的达成,研究内容的落实。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6

一、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我们教学生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在于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使之获得自求自得的学习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沿着教师呈现的思维方式和统一的解题思路进行学习的现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1.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我在教“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让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从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六个条件中的1个、2个、3个……开始进行探究,尤其是满足1个、3个条件的,情况有多种,是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保证全等呢?这就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教师适当指导,从而得出每一种情况的结论。经历这样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观察: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何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留给学生的只是数学枯橾、抽象难学的印象,学生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也无法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从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如前面所举的例子则是充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获得结果的乐趣。

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合作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去倾听别人想法,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如在学习有关《三角形》一章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C=∠DCB;②∠BEC=∠CDB;③BE=CD;④OB=OC.

(1)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2)选择第(1)小题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对于上述这个问题,先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得出问题(1)的答案,这样问题(2)的解决也就如鱼得水了。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数学课堂是快乐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就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热爱数学的情感。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后,我拿了一根萝卜让学生计算它的体积,学生最先说:“不能计算。”经过再三鼓励,于是学生想出了几种方法:①用泥土捏一个与萝卜一样大小的模型,再转化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来求;②放在已装水的容器中,看水位上升的高度来求;③放在已装水的容器中,再取出,看水位下降的高度来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结果,体验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

学生不仅要善于运用策略,而且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运用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式提升为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和机会,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总结:①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②这节课我有什么收获?③在这节课中,我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哪些方面表现不够?④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在运用中就能达到熟练自如。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7

1 现行鉴定标准与我国1977年颁布的鉴定标准相比较特点如下:

1.1 原有鉴定标准是地震后建筑物保持了

原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设防水准, 即加固后的建筑物在遭遇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时, 一般不致倒塌, 修复后可以继续使用, 比现有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物的设防要求低一些;

1.2 增大了六度区的鉴定要求, 在现行鉴定标准未颁布前, 这些建筑物大多都未考虑抗震设防;

1.3 增加了考虑了建筑物所在场地、地段、地基和基础等的不利和有利因素对抗震的影响;

1.4 增加了宏观控制和构造要求的概念鉴定:

a.按现行建筑抗震规范将建筑物分成甲、乙、丙、丁四个设防等级, 但各类建筑鉴定要求的提高与降低和新建建筑有所不同, 抗震鉴定时, 乙类建筑除九度外抗震构造提高一个等级, 丁类建筑在六度时可不作鉴定要求。

b.区别结构类型, 区别重点部位和一般部位, 区别局部影响和整体影响, 鉴定时只需对影响结构整体性能的关键部位作认真检查, 例如6, 7度检查的重点部位是砖混混合承重的部位和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连接, 8, 9度区的检查重点是构件截面和配筋构造。

c.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如房屋高度、层数、规则性、传力路线等。

d.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e.非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情况;采用简化验算方法;构造鉴定与计算相结合;提出四种抗震减灾对策:维修, 加固, 改造, 更新。

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相比, 可靠性要求有所降低, 按现行规范进行验算时地震作用、内力调整、承载力验算公式不变, 但需用抗震鉴定承载力调整系数γRa。代替设计规范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γRΕ, 除现行鉴定标准有具体规定外, 一般情况下γRa=0.85γRΕ, 既要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 又能保持建筑物抗震鉴定的延续性。

2 加固方法

鉴定完的建筑物分别用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予以考虑。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报告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抗震加固方法有增设墙体、翼墙和钢筋混凝土外套加固、钢构套加固、钢板箍加固以及灌浆、喷射、支托、拉筋、剔缝等修补处理措施, 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加固技术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粘贴钢板加固梁柱、耗能减震装置的抗震加固以及钢支撑加固框架等, 其中耗能器及钢支撑主要用于层数较多、变形较大的结构加固。

2.1 增设墙体、翼墙等

当框架或填充墙框架抗震承载力相差较多或原有房屋扭转效应较大, 这种方法很有效。在增设墙设计中注意增设的剪力墙和翼墙布置在竖向荷载较大处, 应考虑结构的对称, 比较均匀的布置在建筑平面的各个区段内, 避免过于集中, 并应注意剪力墙的增设会较大的增加结构自重, 基础需承载的重力相应会大大增加。增设翼墙适于较大跨度采用, 以避免梁的跨度减小后导致梁的剪切破坏。

2.2 钢构套加固框架

抗震加固中的钢构套加固是指湿式外包钢加固方法, 就是在型钢与原构件间填塞乳胶水泥粘贴或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使之整体工作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可较大的提高构件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但对构件的刚度提高也较明显。

2.3 钢筋混凝土外套加固框架

同时增大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耐变形能力, 又称加大截面法加固, 是采用同种材料的钢筋-混凝土, 来增大原混凝土构件截面面积, 达到提高结构承载力, 工艺简单, 适用面广, 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

2.4 修补、灌浆、喷射

使耐久性不足、局部损伤或出现裂缝的构件, 恢复原有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在这方面,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喷射或喷浆混凝土是用压缩空气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喷射到喷面上, 保护、参与或替代原结构工作, 它常与钢筋网、金属套箍、金属火板、扒钉等共同使用。

2.5 支托、拉筋、钢加套加固及剔缝———增加构件之间的连接

例如为防止填充墙平面外倒塌, 在柱与填充墙之间用拉筋连接;当填充墙长度较长时, 为防止墙平面外失稳, 用钢加套将梁与墙连在一起;剔缝就是使相邻构件脱开, 避免相互碰撞或产生附加内力。

2.6 钢板箍加固柱

外包钢板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钢-钢筋混凝土相组合的结构。能约束混凝土并防止纵筋外弯、提高抗剪能力;当柱为短柱时, 可沿柱全长加一个或多个钢板箍。

2.7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

该方法是把碳纤维 (FRP) 用树脂系粘结剂浸泡后叠合在混凝土构件受力部位, 使之与基体合为一体, 从而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减少构件的变形和控制结构裂缝扩大的一种加固方法。这是近几年在我国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加固新技术, 它有以下优点: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且自重小, 即比强度高, 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好;抗疲劳能力强;结构外观和尺寸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修复加固效果好;施工方便简单, 维修费用低。

2.8 粘贴钢板加固梁柱

此法就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 补足原有构件钢筋不足, 以提高结构承载力而几乎不增加刚度的一种方法, 优点是大幅度的提高了结构构件的抗裂性, 几乎不增加被加固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重量, 由于粘结剂的粘结强度高于混凝土, 可以使加固体系与原构件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 受力均匀, 不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工艺简单, 施工方便, 粘结剂硬化速度快, 工期短。存在的问题是粘结钢板存在应力滞后, 对粘结剂和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其长期抗老化能力尚不清楚。

2.9 耗能减震装置的抗震加固

在需要加固的建筑中附加耗能减震装置, 在风荷载和轻微地震作用时, 耗能装置处于弹性状态, 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强地震发生时, 随着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增大, 耗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 大量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 使主体结构避免进入明显的非弹性状态, 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 从Ifu使主体结构在强震下免遭破坏。这种加固方法是以非承重构件作为耗能杆件, 它的损坏过程是保护主体构件的过程, 所以是安全的。常见的耗能装置有:粘弹性阻尼器、粘性流体阻尼器、附加阻尼刚度阻尼器。

摘要:由于近几年我国各地地震频发, 特别是四川的汶川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活、经济、环境造成极大损失, 对于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我国十分重视, 针对工程抗震鉴定的过程和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论述。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8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评价只是教师的专利, 这样的评价极具片面性, 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根本不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而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个学生学习行为的好与不好, 不能只由教师来评判, 教师也不再是权威, 学生有权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经验表明, 有时学生对学生的认可, 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 可以很好折射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因此, 新课程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诠释

结合几年的教学评价探索经验, 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评价,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的评价, 也就是师对生的评价, 简称“师生”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评价, 也就是生对师的评价, 简称“生师”评价;学生针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的评价, 也就是生对生的评价, 简称“生生”评价。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活动。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1.“生师”评价

人无完人,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都中难免出现问题,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经常组织学生针对自己近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但对于学生的负面评价, 教师应该敢于直面问题, 及时向学生反馈自己的改进措施, 并邀请学生监督,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及时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为教学的调整、巩固、提高提供充分的依据。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 更加相信教师, 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2.“师生”评价

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的语言激励为主要形式, 但激励性评价应具体化。不能都是“太好了”“你真棒”等概括性的、单一性的语言表达形式, 而是针对学生的回答, 更加具体化、准确化。如, “再想想, 你会回答得更精彩!”“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并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体态语言。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教师对他的鼓励和关爱,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 在进行“二次函数与最大利润复习”一课时,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将进价为30元的书包, 以40元售出, 平均每月能售出400个, 调查表明, 这种书包每上涨1元, 其销售量就减少20个。如果你是商场经理, 结合这一情境, 你最想知道什么?你能用什么样的数学模型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的回答很精彩, 大部分学生立即把这一问题与二次函数的最大利润联系起来, 提出:最想知道当售价为多少时能获得最大利润, 最大利润为多少?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老师的评价是:你能很快把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 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你能大胆阐述你的观点, 非常勇敢!除此, 稍微细心的学生提出:除了最想知道最大利润以外, 还想知道当售价在什么范围变化时, 商场就能盈利?对于学生这样精彩的回答, 老师的评价是:太棒了!你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具有独创性!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顺利地引入了二次函数与最大利润的关系, 同时又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在一起,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生生”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为主, 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老师可以给予物质奖励。

“生生”评价宜在合作学习中展开, 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意见不一致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较大时, 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 (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就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好的体现) , 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问题越来越明朗, 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但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 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 应该及时给予评价者再评价。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会评价, 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清楚地记得在讲授九年级下第四章的第二节“哪种方式更合算”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 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转盘被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20个扇形, 其中一份涂上红色, 两份涂上黄色, 四份涂上绿色, 其余为白色。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 就获得一次转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 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 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 凭购物券可以在商场继续购物。在白色区域则没有购物券。如果不转转盘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10元。问题是: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此问题一出示, 立刻引起了学生的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转转盘有时获得购物券, 但有时不能获得购物券, 而且获得购物券的概率很小, 所以他们认为直接拿10元的购物券比较放心;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 教师随即加以引导:他说的有道理吗?你们是怎样想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则认为前面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同时他们也提出自己的观点, 他们认为只要转转盘就有机会获得购物券, 并且一旦获得购物券就比10元多, 甚至有机会获得100元的购物券, 所以这部分学生极力主张转转盘。那么到底那种说法更正确呢?在此情况下我就安排了一场辩论, 让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正当双方争论很激烈的时候, 有个一直不善言语的学生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刚才他们说的都不是很正确, 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单个顾客的利益, 我认为要比较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应该考虑所有顾客的平均利益, 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此言一出, 满座皆惊, 甚至有的同学带头鼓掌。有了这个学生的这番评价, 教师就顺理成章地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 最后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位学生也因此得到了教师精心挑选的一本好书作为奖励。

另外, “生生”评价往往在课堂小结时也经常被运用,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 本节课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佳?你认为哪一小组表现最好? (3) 本节课你哪个地方较吃力? (4) 学完了本节课, 你对老师还有哪些要求?这样通过评价夯实了课标、了解了学情, 为教学的调整、巩固、提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9

1. 体验学习教学法

所谓体验学习, 就是教师要学生们去亲身经历;模仿某种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 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 就像电影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该教学法的实施要点是:

(1)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合适地进行体验的环境, 这个环境可以是模拟的, 也可以是真实的, 即生活中的环境。

(2) 在展开体验的环境中, 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性, 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较成功地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因此, 教师必须注意消除环境中的某些不相关因素, 促使学习者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的体验上。

(3) 教师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的感情, 让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 实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

当学生有了较充足的体验之后, 教师要及时地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 开阔思路,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潜科学教学法

潜科学指的是那些尚处于孕育中的, 属于“科学胚胎”“科学幼芽”的科学。借用潜科学一词的潜科学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技法, 使学生亲自看到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

基本做法是:教师边讲、边想和边写, 写错了就擦, 擦了再写, 写不下去的时候, 就改变思路, 重想, 重讲, 有时还可以把学生吸收到创造过程中来, 教师和学生相互讨论, 让学生既看到教师的创造, 自己又参与创造。潜科学教学法的基本构想是:教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地有所改动, 正是教师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真实写照。于是, 学生便可以了解到教师如何思考问题, 组合各类知识, 并创造性地得出结论, 从而获得有益的启发。

3. 内容不完全教学法

所谓内容不完全教学法,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 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 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对于中小学各科教学来说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而且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10

关键词:体育舞蹈,审美,能力,方法,途径

前言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审美理想。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有很高的审美教育意义,它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需要。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和练习,会使人体外形更加的匀称和谐,体态健壮、动作优美,既能满足对美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审美的客体。一套完美的体育舞蹈套路不仅要求舞蹈者动作熟练、准确、优美,向人们展示自身动作的协调和完美,而且还要体现出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美、和谐美和表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这既是感情上的愉快,也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练习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1 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通过体育舞蹈练习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队形的变化、合着音乐,构成一幅幅魅力的画卷,让表演者和观赏者迷恋其中,流连忘返。总之,体育舞蹈具有形体美、服饰美、音乐美、造型美、技术美等美学特点。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养有关外,还受着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而体育舞蹈教学一般是在室内进行,并配有镜子和音响,练习者们可以直接看到自己优美的舞姿,发现自身不仅形体美、舞姿美,渐渐地爱上体育舞蹈这一运动项目,更乐于参与其中。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者以舞蹈的方式将自己身体展示出来时,就能产生一种节奏感和美感,把自己的情绪鼓动起来,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从而不知不觉中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2 审美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美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服饰美、技术美、形体美等优点。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其独特的特点采用有利于提高练习者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一定会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教学方法

体育舞蹈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发展练习者的力量、速度、协调、灵巧等身体素质,提高练习者的节奏感、优美感,以及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体育舞蹈教学中加强对练习者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可通过电化教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果。

2.1.1 电化教学

所谓电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1]实践证明电化教学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作用:首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电化教学使一名教师教学不再成为问题,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动作示范更加准确,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对练习者而言,电化教学可以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形象生动的画面大大地降低了练习者学习体育舞蹈动作的难度,进而大大地提高了练习者学习动作的效率。第三,电化教学能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画面中表演者优美大方的舞蹈动作和穿着得体的服饰以及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体育舞蹈各种舞种的完美诠释都是对练习者的视觉和心理美的熏陶,让练习者陶醉其中,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体育舞蹈动作打下了基础,进而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

2.1.2 教学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中,体育舞蹈通过动感的身体形象来展现美。它的美包括身体表现出来的节奏美、造型美和表情美、性格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对练习者一种美的熏陶在练习过程中,一对对舞伴牵手共舞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美妙的音乐对练习者则是一种美的享受。课后,练习者可以把自己的课堂上学到的动作技能运用到日常的锻炼中,让更多的人感受这份美,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提高,在不知不觉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2.2 途径

实践证明,体育舞蹈有利于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体育舞蹈教师就应该根据体育舞蹈这一功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练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在掌握体育舞蹈动作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2.1 动作技术

体育舞蹈是集动作美和技术美于一天的综合艺术。体育舞蹈动作技术轻、捷、巧、难、美,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并以绚丽多彩的舞姿、造型、舞步表现出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得到更多人喜爱、欣赏并乐于参与其中。体育舞蹈的套路动作由以下基础动作组成,如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及协调为基础,其动作注重身体足、脚、躯干、上肢、下肢以及眼睛的神态和身体姿态的平衡与稳定,侧重于动作的移动、节奏、方位、旋转度,身体的升降、反身倾斜摆荡等技法。[2]因此体育舞蹈动作具有严格的程式化特点,而这一点能激发练习者亲身体验感知和接受新事物的强烈愿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的示范、饱满的精神,简练生动的讲解、准确清楚的口令,及时对动作提示与纠正等,从而把美的情感、美的思想、美的动作传授给练习者,并通过练习者的动作和表情展示出来,使练习者在做动作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教育和启迪。

2.2.2 音乐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能呈现出她应有的美感。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力度、音色以及内在的结构特性等要素,对人的情感变化与人体运动的影响,对体育舞蹈项目的引导都有着极大的作用。音乐不仅有助于练习者体会和感受动作节奏、风格速度及强度等变化,还能使练习者合理调节运动时的力度变化,培养其节奏感和协调,并有助于激发练习者的情感表现,提高练习兴奋性,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3]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练习者音乐节奏和乐感美的训练。体育舞蹈教师应要求练习者理解音乐的内涵,使动作与音乐配合默契,融为一体,随着音乐进入美的意境,使音乐美感与动作美完美的结合;同时让练习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他们细腻的艺术感,并体会到身体和心灵上美的交融,从而使练习者们的美感得到升华。

2.2.3 服饰

服饰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依附于人体的一种装饰性造型艺术。体育舞蹈中的服饰就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拉丁舞的服饰中,男士服装通常是“上紧下松”的搭配紧身宽袖上装配以收臀式灯笼裤更显出魁伟强悍健壮有力的阳刚之美。女士服装又多以简洁明快的不对称线条来展示阴柔之美,不仅显得身材苗条颀长,并能露出健美的腿部曲线,于半遮半掩中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朦胧之美。而摩登舞的服饰体现着欧洲风情,男士的燕尾服装结构严谨,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时时处处保持着一派绅士风度,显出庄重高贵的气质。女士则身着晚礼服式露背长裙,完美地体现了女性身材的窈窕、形态的妩媚、曲线的优美。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要求练习者在着装上统一规范。一对对舞伴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时将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练习者陶醉其中是一种享受,对于旁观者更是一种熏陶。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练习者观看表演和比赛,让练习者在不仅能欣赏到高超的舞蹈技术,更多的是让练习者欣赏绚丽多彩的服饰,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2.2.4 教师素养

教师基本素养,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聆听能力和教态。教态就是教师组织教学时的姿态,它包括表情、举止、语调、仪表等。教师愉快的情绪、良好的教学心态、和颜悦色、优美端庄的仪表,会对练习者产生很大的感染力。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端庄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练习者愉快地参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

3 结论与建议

体育舞蹈是一项美的特殊教育,它在提高练习者审美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体育舞蹈这一功能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练习者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使练习者成为一个体态健美,身心健康的人。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舞蹈工作者可以通过采用电化教学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和手段让练习者通过动作技术的学习,音乐的陶冶,服饰以及教师自身的素养等途径来进行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使练习者达到美的境界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尚悦.电化教学手段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2009(6):81-82.

[2]舒渊.宋晓荣.新论体育舞蹈美及其美育的实施[J].凯里学院学报,2009,(4):143-145.

[3]焦洁,论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新西部-美学与艺术,2009,(6):123-124.

[4]张磊.浅析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美[J].科技信息,2009,(6).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11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能力发展;课程转换;课程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是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该方法认为现代课程研究的关键在于解读嵌合在实践中的知识。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设计与建构能力的培养,缩短了教育和工作之间距离。由于该方法重视设计与建构能力在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创新型国家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职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工人专家访谈会的形式)、学习领域设计、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四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转变,即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到学习领域设计的转变和从学习领域设计到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的转变。

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的起点。课程设计者首先需要确定即将设计的专业及其面向的职业和职业岗位,并说明该职业岗位。一般培养对象应为一个职业的某些职业岗位,也可多于一个职业的不同职业岗位。

第二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工人专家访谈会确定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开发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并对其进行分析描述。

第三步,学习领域设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学习领域,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序列的排列,最终得到初步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第四步,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学习领域设计完成后,就该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大纲设计了。对整个专业的每个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开发,将学习领域变成可以教学的课程,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问题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能力发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设计的课程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按照能力发展的角度对职业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在课程设计中依据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规律理论。它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是推动职业能力的发展——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过程(如图1),即处于低级阶段的人,通过职业教育使其进入更高级的职业能力阶段,借助职业工作来学习和教育可以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认识职业工作任务,从而树立职业认同感,培养职业能力,逐步进入实践社会,达到知识和能力迁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将能力研究与课程设计结合起来。首先,通过“专家工人访谈会”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将这些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发展逻辑归入到几个不同的学习难度等级范围里(见图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在实施中却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即使在德国,也没有明确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习领域加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一些项目结果仅仅表明提高了学生的动机,其他的则表明学生在学习领域自我学习是有困难的。在GAB项目中,即使学徒获得了12-18个月的培训后,根据学习领域方法组织,学徒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但大部分还是没有能力创造能帮助他们处理真实的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知识,而熟练工人一般能面对这些任务。这是非常令人惊奇的结果。直到现在,能力发展假设的步骤并没有被实验所证实,这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任务。

问题二: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中,如何确定工人专家访谈会的信度?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是职业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职业分析入手,用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它能反映该职业本质特征的工作过程,反映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形式,包括完成一项任务(项目或工作)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等完整的过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中,课程开发者需要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对该职业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课程开发。一般来说,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课程。一般情况下,分析描述一个职业由10-20个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确定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是工人专家访谈会。

工人专家访谈会对参加的工人有一定的要求,如应具备高级职业能力水平,拥有足够的职业经验,并在工作中不间断地继续学习,或者以其他的方式继续发展自己的能力,达到技术工作的先进水平,他们代表未来的工作方向。但是这个标准怎样才能达到?因为标准本身并不是量化的,因此在选择工人专家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谁能代表现在和未来的工作方向?新课程不应该代表昨天的工作实践。所以,必须选择具有现代工作系统的经验,并且处于科技进步和组织进步之中的工人专家。工人专家所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信度如何确定?一般情况下,工人专家访谈会由10-20个工人专家参加。事实上,这10-20个工人是不能代表整个职业领域的。因此,由工人专家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国家相关的职业教育机构研究者、社会参与者和专家们做调查,来确认其信度。

问题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如何将工作情境转换成学习领域课程?

工作过程知识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工作任务以职业工作各方面之间的重要联系为基础对一特定的职业进行描述,既典型又完整地反映职业全貌。在相关的职业领域分析后,如何将其转换成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出现了。在德国,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仍然存在众多的批评之声。争论的焦点已经被公开:课程能不能从工作情境中获得?由于工作情境并没有暗含着教育的问题,工作情境如何与教育、心理、社会标准相关,工作情境和教育之间的转换过程确实是一项难题。

从职业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集中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新概念”项目中。但这些项目应用不同的标准来实现转换过程经常得出关键的教育理论。没有人得出,课程是从工作情境而来的而不经过中间媒介。确定工作过程和任务的关键评价是需要对课程的有用性进行评定。在这些项目中,提到了教学标准,但是并没有建立精确的转换过程。因此可以得出,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中,应用哪种方式将工作情境转换成学习领域并不清晰。

问题四: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方法设计的课程的评价方式是什么?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基于能力的课程,但基于能力的测试似乎是能力教育的弱点。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实验的结果表明,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不会自动发生。如果在评价中仅仅测量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就会被忽视,学生将被评价需要的知识所烦扰。设计与建构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核心所在,但是能力本身是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组合体。知识与技能是在应用中获得的,学生需要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发展负责,基于能力的课程会教授学生来控制他们自己的发展。在德国,16个州有16种不同的方式。到现在我们仍不能确信学习领域的实验结果比传统的学科框架超前。

评价能力发展过程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研究结果应该反馈到职业教育的实践当中。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教师和训练者应该提供有用的工具来构建工作相关的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和能力评价。传统的测试多侧重知识。新的形式如模拟、技能实验或者工作场所的评价将被加入到评价中。共同学习在能力为本的课程中同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项目或问题小组常常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测试贯穿于学习过程中。在基于能力的课程中,不仅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能力也是需要测试的。因此,新形式的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评价的执行、可信度测量和同学之间的评定。

参考文献:

[1]Felix Rauner主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6)

[3]Felix Rauner.现代学徒制与课程设计.2007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

[4]Martin Fischer,Waldemar Bauer.Competing approaches towards work process orientation in German curriculum development,Europe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training[J].No. 40 – 2007/1:140-157.

过程和思考方法 篇12

1 冲天炉出铁口出铁水困难

表现形式:出铁水时打不开出铁口。

分析原因:修炉时使用的材料不合适, 出铁口形状不合理。烘炉时间短, 冲天炉炉体没有烘透。熔炼工艺不合理造成铁水温度低。

解决办法:修炉时按照工艺要求使用正确的修炉材料, 并严格修整出铁口尺寸。追加焦炭, 提高铁水温度。使用风枪或者电焊割开出铁口。如果有备用出铁口, 直接使用。

2 风口落铁

表现形式:在冲天炉风口处出现没有熔化的铁料。

分析原因:烘炉时间过长, 底焦烧损严重, 造成底焦高度降低。熔炼过程中没有及时补充底焦, 造成底焦高度降低或者层焦不足, 铁料经过熔化带后没有熔化。

解决办法:马上追加焦炭, 补足底焦高度, 将落铁处的风口堵上。此外, 要分析落铁的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3 冲天炉的风眼挂渣

表现形式:冲天炉的风眼挂渣变黑或将风眼堵死。

分析原因:在熔化带熔化的炉渣, 下降时通过风口区域, 被风口吹入的风凝结。挂在风眼上形成挂渣, 使风眼堵死。

解决办法:时刻注意熔炼过程中炉内状况, 保持合适的底焦高度, 提高炉渣的温度。一旦冲天炉的风眼挂渣变黑, 可以用钢钎通过风口迅速将结渣凿穿除掉, 操作时注意不要用钢钎在炉内做圆周搅动, 保证炉内炉气稳定。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周围不要有人, 要侧身操作, 避免吹出的高温炉料伤人。如果堵死的风眼无法疏通, 可以把结渣的风眼堵死, 防止该风眼进风, 用炉内高温的环境使结渣熔化, 然后再打开这个风眼。

4 冲天炉在熔炼过程中出现温度低、黏度大的黑渣

表现形式:冲天炉熔炼在放渣时发现炉渣的温度很低, 黏度很大, 颜色发黑, 流动性差, 放不出来。

分析原因:造渣材料石灰石、萤石加得少或者忘记添加, 冲天炉的入炉炉料质量差, 杂质、灰分太多, 铁水温度及炉渣温度低。

解决办法:马上追加造渣材料石灰石、萤石等, 检查入炉炉料, 确保炉料质量, 追加焦炭, 保证适宜的底焦高度, 提高铁水和炉渣温度, 增加炉渣的流动性。

5 棚料

表现形式:熔炼过程中冲天炉的炉料停止下降, 风压出现十分大的波动, 加料口处的火焰变红, 如果火焰愈来愈大, 说明棚料现象十分严重, 同时冲天炉出渣口出现黑色黏稠的氧化铁渣。

分析原因:入炉的炉料尺寸和形状不符合工艺要求, 修炉时凹凸不平, 炉型形状不合理, 底焦高度不对, 熔化带不正常等。

解决办法:加料口处出现棚料时, 在加料平台上风口处用钎子捅开。如果故障解决不了, 可以暂时停止送风, 使铁水排净, 取出大块铁料, 直至事故处理完。棚料事故解决后要马上追加一些底焦, 调整风量直至熔化正常。

6 冲天炉炉缸铁水凝固

表现形式:冲天炉炉缸出现低温铁水, 甚至出现流动性差的铁水。

分析原因:开炉前没有按照规程烘好炉, 熔炼过程中因为异常操作造成底焦高度降低, 致使铁水温度过低, 在冲天炉的炉缸出现铁水冻结现象。

解决办法:发现铁水温度过低或者铁水流动性差时, 要立刻补加焦炭, 提高底焦高度, 用后来熔化的高温铁水来提高冲天炉炉缸温度, 涮开冲天炉炉缸凝固的铁水, 直到铁水能从冲天炉出铁口流出, 必要时可以从出渣口吹氧来提高温度, 使凝固的铁水熔化。

7 冲天炉熔化时中途停风

分析原因:生产过程中, 由于停电、设备故障、吊包出现问题不能使用、铁水没有浇注完等原因, 须要中途停风。

解决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把风口打开几个或者全部打开, 把铁水全部放出, 将出铁口堵好, 要保证再次送风时出铁口容易打开。根据生产需要再次开始送风时, 要先把送风口打开, 送风20分钟后再把风口关上正常送风。这样防止停风时炉内的一氧化碳气体进入风箱风管、倒灌入风机内, 与氧气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爆炸。所以, 冲天炉中途停风时必须将风箱、风管中的一氧化碳气体置换出去。

8 冲天炉炉体发红

表现形式:冲天炉体发红, 炉体焊缝处出现漏气、漏铁、漏渣现象。

分析原因:因为炉衬耐火砖烧损严重, 造成熔融的炉料与冲天炉炉体铁板直接接触。

解决办法:冲天炉炉体发红通常出现在熔化即将结束时, 这时可以使用稀湿黏土在炉体发红铁板处, 或者喷水强制冷却发红炉体。要注意炉体开裂应立即停止喷水, 停止生产拉炉。

9 冲天炉炉底打不开

表现形式:熔化结束后, 拉炉时炉底门打不开或者打开后炉底不落下。

分析原因:修炉时使用的材料不合适或者冲天炉炉底筑砌不对, 材料配比不对, 熔炼过程中炉底烧结成一体, 造成拉炉时炉底门打不开或者打开后炉底不落下。

解决办法:熔化结束后, 要立即从加料口浇水冷却炉料, 注意不要让水冲击四周炉衬, 避免衬砖损坏, 浇水冷却炉料可以避免剩余炉料在炉内结成料柱。之后使用钢钎、大锤砸击炉底, 打开结团炉底, 使炉内的炉料落下。必要时使用电动工具电镐等打开炉底。炉底打开后, 查找原因, 避免下次开炉出现同样的事故。

上一篇:辽宁会展下一篇: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