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精选12篇)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1
世纪之交, 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课程改革也已向全国推广。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三维目标的教育。
站在知识的码头上, 遥望能力的彼岸, 过程与方法就是连接两地的桥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前言第一句话就指出, 物理学所研究的是物质的最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 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课程性质”中又指出,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现代课程观不再强调静态的“跑道”——预先设定的, 由学生记诵的内容, 而是强调围绕“跑道”跑的动态过程、跑的经验。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们也深刻认识到高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过程与方法教育的意义
1.使学生逐步明确“过程与方法”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进一步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生要真正学好知识, 必须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未知领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懂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许多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似乎明白了, 但在做练习、考试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实际上, 他们并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似懂非懂。还有一些学生, 遇到一个问题, 不是先根据问题的条件和已知的规律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合理的物理图景, 而是拿起公式就套, 结果往往出错。不管是研究一个问题, 或者是解一道练习, 都有一定的程序, 就是通常所说的方法。一般来说, 首先是进行思想实验, 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建立起相应的物理图景, 构思出过程的细节和情境。接下来是猜想, 猜想要用什么定律、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分析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运用这些知识。然后用这些定律、知识给出其数学关系, 建立方程, 最后进行数学推导和求解。这一过程既要有由实际问题到物理模型的抽象, 又要有由物理模型到实际问题的直观;既要有严密的数学推理, 又要有非逻辑的判断。这种把形象与抽象、逻辑与直觉结合起来的方法, 是自然科学中所常有和特有的。
通过对这些过程与方法的不断了解、积累, 学生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能快速获取知识, 并通过一定的知识网络结构, 深刻领会和掌握知识, 从而产生一种对问题的敏感性, 并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一种心理定势, 就是学生一种能力的表现。所以, 掌握过程与方法, 与学生发展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直接相关。
2.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常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
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科学过程是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科学方法, 指的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影响客观世界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例如处理实验基础与逻辑结构关系的方法、处理具体事例与一般规律关系的方法等, 也包括科学工作中通用的, 带有技能性的方法, 如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等。把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引入物理教学, 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而且能领略科学前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得其精髓, 提高学生智能活动的水平。课程还不应该忽视人类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的教育, 不应该让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被公式和条文所遮盖。
科学的概念、定律等知识, 是人们赖以进行科学思维的基本元素。但是只有知识还不行,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使这些知识与科学的问题相互沟通, 对知识进行选择、组合、运用, 才能解决问题, 形成人的智能活动。知识的智能价值的实现, 需借助于智能活动的动态过程, 离开过程与方法, 就无法进行思维, 智能活动就要停止, 智能价值就无从谈起。
3.通过过程与方法的教育,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的观点、态度, 并不抽象、空洞, 而是体现在一个人对世界的反应, 表现在他的行为、他的工作方法和作风之中。教师要通过进行过程方法的教育,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 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教育的实施建议
过程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 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的本身, 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和方式, 是高度抽象的。如果只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进行教学, 学生也可能从中学到一些科学的方法, 但只能是零星的, 不连贯的, 收效甚微。但若离开了具体的学科知识, 而只讲过程方法, 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而且不能成为自然科学, 而成了方法课。因而进行过程方法教育, 一方面应注意不要脱离科学知识的教育过程去另搞一套, 而是要寓过程方法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 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传授知识, 而应该把过程方法视为拥有和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 去组织教材, 安排教学过程, 即是把方法教育, 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要做到这一点, 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过程与方法的获得并不是直接由学科的知识内容来表达的, 它往往隐藏在知识的背后, 支配着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应用等。作为教师不仅要看到探究活动的结果, 而且要看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如概念、定律、公理的得出过程) , 其中使用的方法 (如定义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法等) , 善于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和语言, 把它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新课标教材正是不求以“简明、轻快”的方式给出知识的结论, 而是努力把得到知识的过程适当展现给学生。关于得到知识的过程,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 如教材中“做一做”、“说一说”、“思考与讨论”等, 二是历史上人类认识某一规律时科学家群体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 如在天体运动、万有引力等问题的研究中, 主要在“科学足迹”、“STS”等栏目中介绍, 把这些历史材料放到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中, 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认识科学史中的事件。
物理规律的得出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如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安排了三节内容, 犹如一部壮丽的科学史诗, 它歌颂了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也展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富有创造而又严谨的思维过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难得的好材料。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介绍了科学家们观察行星运动、描述行星运动规律, 经历了“地心说”到“日心说”, 直到十七世纪初开普勒在前人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这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按照牛顿的足迹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先进行了猜想,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肯定与它们间的距离有关, 是什么定量关系呢?接着为了研究进行了假设, 假设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 而这个引力就等于行星的向心力。接着牛顿凭借他深厚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和扎实的数学功底, 进行推理, 得出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大小表达式。第三节, 介绍牛顿进行“月地检验”, 对万有引力进一步演绎、推广, 得到广泛适用的万有引力定律。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与方法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体会科学发现中的方法, 从中受益。万有引力定律得出之后如果让学生总结其发现中的过程与方法, 教师再站在一定高度作一些点拨, 让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那么这对学生以后认识社会会产生很大影响。
课程目标重视对物理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如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中, 为了得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是沿曲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这一结论设计了以下过程。过程1, 列举砂轮上炽热微粒、链球等圆周运动物体实例, 猜想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可能沿曲线的切线方向。这之后没有匆匆形成结论, 因为过程1列举的是圆周运动的情况, 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特例, 通过一个特例概括出普遍结论, 不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思维。另外, 这仅仅是一种实验现象, 只有把实验现象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形成结论, 才是更科学的方法。接着进行过程2——实验, 用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任意曲线轨道进行实验, 观察到小球脱离轨道后沿切线方向运动。过程3——理论分析, 过曲线上A、B两点作割线, 当B点非常靠近A点时, 割线便成了过A点的切线。过程4——概括形成结论。过程1可以看成是根据部分事实得到的猜想, 过程2和过程3是对该猜想所进行的实验和理论上的证明。这样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意教学程序与过程方法逻辑的一致。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要发展某种能力, 就必须经历相关的过程。例如, 只有在物理实验中独立地收集了实验数据, 才能体会实验数据是在预定时间通过观察预定目标而得到的;只有去图书馆查阅了资料, 才能真正掌握从图书索引、章节目录中找到所需信息的方法;只有上了因特网, 才可能学会怎样从因特网中检索需要的信息。这在相关资料上称为“体验学习”。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些教学过程, 让学生进行某些活动, 让学生从中得到体验, 让教学程序与过程方法逻辑一致, 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课标教材人教版中讲述自由落体运动, 按照因果逻辑关系设计如下的程序让学生体验。
(1) 让学生观察落体的运动:小段粉笔下落, 纸片下落, 纸片揉成小纸团下落, 毛钱管实验演示。
让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空气阻力使物体下落表现得很复杂,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忽略空气阻力。
(2) 学生做重物自由落体实验, 分析纸带上的实验数据,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这样一个程序, 对经验事实用逻辑方法进行理性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过程设计巧妙, 这比单纯用思辨的方法容易接受, 这更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物理学这种逻辑与直观、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3.强调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习, 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过程与方法教育也体现在科学探究中, 不亲身经历这种探究过程, 很难领略科学探究的要素及关键之所在, 无法领会科学探究的奥秘。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是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和技能, 体验其中的曲折和乐趣, 体验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与科学的结果相比, 教学中的探究更重视的是过程, 因为探究活动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既不是把什么都直接告诉学生, 牵着学生走, 又不是事事都要他们去独立探索, 而是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情境:提出一系列符合科学逻辑发展过程的问题, 预先计划好要做的实验、观察、讨论、思考等活动程序, 注意学生心理、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和控制, 让学生置身于这一情境之中, 主动进行探究, 不知不觉地顺着科学的思路、方法去感知、思考、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 不知不觉地领略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完成全部的探究课题之后,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作一个总结, 提出不同课题所侧重的能力目标, 学生的探究能力会得到更进一步地提高。
4.重视科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注重渗透物理思想、物理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科学。让学生封闭在既不联系自然, 又不联系生产、生活, 远离科学探究乐趣, 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思辨游戏”式的难题和怪题的笼罩之中, 他们是不可能热爱物理课程的。
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犹如一个科学问题对于科学家而言, 就是一道习题一样。从自行车到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动, 从投出篮球到发射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从收音机到电视机、计算机、各种程控设备, 从柴油发电机到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 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些结合生活、生产实际的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与方法的教育, 教师应注重渗透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一道好的物理习题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物理过程, 学生循着物理过程分析、思考, 找出其中过程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 精选例题、习题, 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局部思维和整体思维的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摆脱题海的良策。
例如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94页第5题, 这是一条考查思维能力的应用题, 结合实际, 有较强的综合性;迷惑性大, 既有概念规律的迷惑性, 又有过程状态的迷惑性;题文短、意义明确, 内涵丰富。有部分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原因是他们不是从分析物理过程开始的。题目讲得很清楚, 有两个过程, 先自由下落后匀减速运动。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铅球完全失重, 所以, 球对手无作用力, 人没有受到压力的感觉。后来座舱做匀减速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求得加速度,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求得手对铅球的作用力。还有些学生不是概念不清楚、规律不熟悉, 而是思维方法的缺陷造成失误。
总之,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 如果有意识地、适当地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 那么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真理本身, 而且有探索真理的方法、研究真理的能力、献身真理的精神, 而这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2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3
一、落实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途径
目标的制定仅仅是一个计划,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前提,能否达成此目标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实施途径。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伴随着掌握知识的过程形成的,但知识的获得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亲身感受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体会它经历了哪些智力活动,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以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感悟。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比较主要的三个途径。
(一)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实验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方法和发展化学学科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组织有效的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研究思路与方法,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必修1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包含了要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等),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但性质的学习不是结果的呈现,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同时也能在实验活动中落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通过钠与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学会对化学实验的有序观察。
具体实验活动设计如下:首先学生实验活动,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尽可能多地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解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并思考回答问题:现象为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解释是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显碱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自主建构了钠的物理性质,真实的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然后教师适时地设置问题:请问你观察实验现象是按一定顺序还是随便观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注意体会实验的方法。学生回答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观察的,也就是反应的前后顺序。这时教师应该再次利用实验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设置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呢?请大家再做一次实验,仔细体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意义,同时寻找其他的观察方法。最后学生再次实验,体会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方法,并找出空间顺序、状态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设计,不仅教会学生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更能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时间顺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空间顺序:反应装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状态顺序:“海陆空”=“固液气”。该观察方法几乎适用后续学习中的所有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只是不同的实验侧重点不同。
实验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例如Fe3+的检验方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活动如下:环节一,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让学生观察两种溶液的颜色,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环节二,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分别向两只试管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并观察现象,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的;环节三,将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稀释20倍后,用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鉴别哪个是氯化铁溶液,这时教师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KSCN溶液,学生观察现象,一只试管溶液呈血红色,教师讲解Fe3+能与SCN—结合成红色的Fe(SCN)3,而Fe2+则无此性质。Fe3+的检验:Fe3+ + 3SCN— = Fe(SCN)3(红色);环节四,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比较几种Fe3+检验的方法,分析溶液的浓度都比较大,可以从颜色上或加入NaOH溶液,通过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来鉴别铁盐和亚铁盐的溶液,当两种溶液的颜色均接近无色即溶液的浓度很小时,我们无法从颜色上或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鉴别铁盐溶液和亚铁盐溶液。此时如果滴加KSCN溶液,就很容易鉴别它们,说明用KSCN溶液检验Fe3+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掌握Fe3+检验的方法,还能提高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知识的学习是中学化学课程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应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它们,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利用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在利用问题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时,设置的问要具有吸引力、启发性、逻辑性、阶梯性,并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利用问题讨论活动,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以指导元素化合物新知识的学习。
具体问题讨论活动设计如下:
问题1、下列变化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请同学们写出这些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上述物质分别属于哪种类别?
3、小组讨论:请大家根据这两条转化关系式,归纳出其他类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小组归纳: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
4、BaO是碱性氧化物,请归纳其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使学生明确了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发展了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当分类、类比这种化学学习方法被学生掌握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了方向,用分类的思想来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使化学更加简单,也可以预测物质未知的性质、用途。基于上述案例的设计过程可以说明,通过把隐含了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并作为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问题讨论来解决问题,而化学学科科学方法的学习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脉络中。
(三)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数据、图表是一种信息给于方式,利用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教学,这节课知识层面主要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和特征,但我们可以选择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2-20的内容,逐步形成平衡的概念和特征,这样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分析图表中感受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形成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借助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顺序。再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所以逆反应速率刚开始也为零,从图上看也是从坐标原点开始。
(2)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为什么正反应速率逐渐较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引导学生结合图像分析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关键是抓住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变化。
(3)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为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指哪一速率?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的v(正)和v(逆)应理解成同一物质表示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正因为指定某物质的消耗浓度等于生成浓度,浓度不再改变,这是化学平衡建立的本质原因,浓度不再改变又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依据。可逆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特征结论很简单,也很容易记忆,直接告诉学生,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但却失去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的机会。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方法的获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这些方法对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更重要的迁移价值。所以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二、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必要保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地体验了学习过程,并掌握了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才能达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主动地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从另一角度,以另一方式进行再认识。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方法并内化为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掌握的不仅仅是零散的事实性知识,而是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念。
例如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中,要及时的注重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让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本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问在元素周期律这节课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思考后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甲: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学生乙:除第一周期外,周期表中每一周期都是从活泼的金属逐渐过渡到不太活泼的金属元素,再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性质极其稳定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学生丙: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学生丁:周期表的主族元素、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都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甲、乙、丙三名学生都体会到了本节课内容的一部分,而丁学生则从元素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紧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来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真正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内涵,丁学生的反思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本人的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反思过程中能更加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对今后的其它元素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通过实验活动,问题讨论活动,数据、图表分析活动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自我反思。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并积极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广州市育才中学)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4
一、科学与生活结合,突出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把握课本知识的学科逻辑,又要以学生身边已有的生活内容为基础,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联结点,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选择最易唤起学生表象的典型案例,阐明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基本观点,做到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要想恰当处理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首先必须解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在对教材进行处理的时候,高中政治教师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特点进行。如果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教师就可以将课程设置成自学或者活动课,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如果课程的内容和本地的某些现象接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考察;如果课程的内容比较陌生,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拉近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归纳与演绎结合,突出归纳
教师和学生必须认真理清教材存在的内部逻辑。政治课程的内容尽管比较抽象,但是其内容仍然存在着非常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理清教材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对政治课程做出整体的把握,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设计教和学。概念、原理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的内涵、外延、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例如“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的讲解,我们可以运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是呈现概念,然后举例说明,最后再由学生借助对概念的理解推导出生活中的其他案例。
三、认知与体验结合,突出体验
让学生掌握政治分析的学习方法是“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只有掌握了政治分析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必须在普通学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普遍分析与特殊分析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巩固这些方法。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部分时,教师就可以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家领导人、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以及全体百姓在抗震救灾现场,面对灾难、面对危险奋不顾身顽强施救的感人场面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到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贡献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精神,以此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产生强烈的心灵感应。可以说,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地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贴近生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态度、观念,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促进其健康成长。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政治课只有贴近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接近生活也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思想政治课只有贴近生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真正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目的。
四、接受与探究结合,突出探究
要想将高中政治课“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和学生充分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会非常盲目;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将会难以落实。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合作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明白什么是学习,在政治学习中有哪些过程是必需的,怎么样对政治课程中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样,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环节和信息进行学习。
五、过程与结果结合,突出过程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其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要学会留白,体现“弹性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收集论证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解难释疑的方法,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解决后,他们才能产生自信心,这种自信又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努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渐培养起对学习的热情。
六、预设与生成结合,突出生成
教学过程要凸显动态性,体现预设与生成统一的原则。根据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其教学过程应当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两次飞跃”的过程范式进行设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腐败的背景、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党风的现状、历史教训等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搜集了大量历史材料和现实素材,并通过合作讨论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进行汇总,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虽然最后汇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分析得并不透彻,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学生分析过于片面简单,不够全面深刻。面对这些情形时,教师都要给予他们肯定与表扬。肯定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带给大家丰富有趣的材料;表扬他们展示成果的勇气,参与活动的热情。这种肯定表扬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与勇气,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思考,努力寻求解决方法。肯定表扬对学生意义非凡,只要教师宽容地对待每个学生,多理解爱护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将更快乐而自由地放飞梦想,点燃学习的热情,收获成功。
除此之外,政治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注重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相结合,注重传统专业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迸发,思维的灵光才会出现。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5
目标的理解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郝良群
摘 要 过程与方法 是实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及情感
甚至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
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 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
新课程将 过程与方法 既有工具属性
过程与方 是手段和工 也有价值 法 作为目标很多人感到不理解 具 怎么会成为目标呢
属性 也就是说 和学习的内容一样 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 但它只道出了问题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
值得我们去努力追求
关键词政治教学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
对初高中的政治课程标准大家普遍认为 目标的提出是个亮点 其中 过程与方法
难点 问题的关键是 点中的 亮点 又是亮点中的 必然有一个学科化的过程 解释本学科的过程与方法 中有关 和困惑 后 过程与方法
三维课程 目标可谓是亮 三维目标的实现 政治学科如何
笔者认为 化的生命过程 间的对话交流 疑 顿悟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变 充满着各种变数
由于学生之间或师生之 思想碰撞常常生成一些超出教学预设的质
当然 正如教学不能全是教
新解 从而引发教师对教学预案的调整或改
教学也不能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 由于初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大家就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是手段还是目标新课程改革
改进教学方法的终
学法 还是学
变 因此生成又是必然的 案的执行展开一样 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都不尽如人
意 因此从目标提出至今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过程与方法的思考设计直接 等同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成的 标 应该说
绝大多少教师已经关注了
标 也关注到了这一维目标的达成 是十分明确为什么要制订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目 目 过程 与 结果 哪个更重要
极目标是改进教师的 特别是 过程 生的学习过程 教法 还是改进学生的
但是 有些教师还不
这维目标甚至 到底指什么
是教师的教学过程 过程怎么能成为目标呢
这些都亟须追根
有个别课堂 教师把学生应该达成的过程与方法的目
标误认为是教师的教育过程
许多教师并未深入地思考为 什么新课程改革要制订过程与方法
目标在组织设计
过程与方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 溯源 给出一个清晰的 是基础
一 对 过程与方法 心内涵 明确的界定而概念内涵的澄清 目标的理解误区
关于第一维目 态度与价值观 事实上
大多数 态度
常
教学活动时 也常常忽略或不能明确地提出
究其原因 新课程确立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
和第三维目标情感 一般来说教师们都能认同 对于教书育人 标 知识与能力 的发展区域 有自己的积累
法 目标的达成要求 自身 过程与方法 达成的
过程与方法 的思考设计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 目标直接等同起来
笔者认为
组织任何一项 这两者是有区
但是 这与是否达成了 但它与是否达成了一
教学活动教师必然有教学过程 学生的发展目标之间是两回事 别的 教师的教必然会有教学过程 是一回事 效果 教师在落实知识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方面都或多或少
培养学生的情感
一般也能关注但是对于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常出现不同的看法
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
系 过程与方法
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提法
是新
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重点
难点和亮点
在落实三维目标 的过程中 与方法 怎样实现以 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
渗透 过程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属于 走路 是 目的地
个学生的经历
体验 感悟 发现等过程性发展目标并不
同样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学
就会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和不同的学习
目标的理解 这个目标实际上
过程与方法
我们
生经历不同的过程
二 新课程教学中对过程与方法 在新课程中
设计 过程与方法
反映的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所谓的 引用张汉林老师的解释 中 对此人们困惑颇多甚至有一些人反对以
为目标的提法 过桥 和具体目标 认为
过程与方法
只能 而不 乘车
是一种 行为
是指学生在外在的学习过程中达
到内在学习思维方法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找现成的结果
现成的观点
现成的结论
在这种模式
更多的是一种面向结果的教学
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寻
年 月 上 旬 总第 期
新课标解读专题
下 学生的自主意识 而面向 过程与方法 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的教学 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 过程与方法 方法
目
标的设定及教学的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
缺少过程的过程 得不出真
采用 活动教学 过程中的主线
才
发展区
设计是一种缺失过程的
计 新课程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 目标的前提条件 活动一个接一个 有时间去思考
整堂课
过程 目标设 理解知识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 累的方法 的多少上 它的目标实际上并不只是停留在现有知识落实 它落实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
发散性的学习方
由此及彼学生如果在学会
起点和贯穿于学习
提出问题 式 它强调的是以后的应用 时候产生影响和作用 会有活力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
知识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甚至更长远的
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使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
是实现
过程与方
启迪学生思维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也是教师在设计 过程与方法
时要关注的问题
作为个体的学生
他们 各自的潜能是不同的根据学生的差异
教师可选择不同 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去 思考问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 中来 掌握理解 分析 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目标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
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
这 以 从而发展能力 获得经验 在新课程理念中 学习与掌握 同时体会过程 身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但是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特
活动设置太多有时整堂课
别是在赛课和公开课教学中
让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学生根本没 体验 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整堂课表面
气氛活跃 但是 追求表面热闹的
体现不出学科自身的魅力
看 学生参与度很高
同时 却冲淡了学习主题
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严重 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和课改应有的价值 了
政治学科研究问题的一大特点是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 主体意识 间和空间
增强学生参与的欲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留足学生自主活动的时 质疑 提问 使学生在主
更不用说会使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掌握方法 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
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
勇于创新
因此 规律 使学生勤于实践
为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 特点
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 力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真
回避意外 引导的
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方法
过程 得不出真 甚至展开辩论
方法 越来越多 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 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
了解本质 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
知识 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学 的目的 识时的经历 升
三 新课程教学中 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 有一些教师常常抱怨
如球星
如英语单词等 过程与方法
从而更好地掌
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
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
从而达到
会
地出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环节中 教师偏向于采用能够产生争论的问题 生唇枪舌剑地你争我辩实现 教师通过方法论的指导 法
而且在讨论的设置中
引导不同观点的学 的目标
真理越辩越明 程 方式 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
注重过程与方法
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 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
重视
使学生习得分析问题的诸多方
经常会有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
笔者在不少案例的阅读和听课过程中发现
教学目标设计的 有些学生 影星 虽然很简单
不 歌星 却
学生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 设的价值观迥然不同的想法 离政治课的轨道 教学思路 也得不出真 以教师为中心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甚至出现与教师预 也不耽误预设的 这样的做法当然
老师的做法经常是为了不偏
要求其记忆的东西却记得很清楚 等 而要求他们记忆的 记不住其实 比赛或看演出
时间的安排而回避意外问题 方法
看起来以学生为主体
作为教师 这跟过程与方法有关系 一边记住了球星
有些学生一边看 进行教学设计 但实际上还是 是解决以前的 影星 而反思日常的教
通常 我们对一
过
以前教学设计的细化完善
学 我们扪心自问 可有拨动学生心弦的时间过程或感
殊不知 对学生学习目标 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的充分有效
目标应该如何写
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改
受 让他们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些教学现象已经习以为常 程与方法 的落实与否 求就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变 课堂的改变只是关注了在规定的时间里教案内容的 完成 使得学生只能按照老师为他们设计的思路去思考和 学习思维上没有了拓展的空间 得以发挥
使得教学的有效性不能
没有及时捕捉学生
学生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 直接关系到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追
这是
性 教学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
如果错过了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 出现的尴尬问题所在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让众多老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
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
年 月 上 旬 总第 期
效资源 那么 学生也不可能习得真正的方法 脱离 政治课
过程的得不出真
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方法 开展探 解决问题的
词 如知道 了解 理解 运用等 转换为能对学生的 经济生活
中关于 在设计行为目标 债券 商业保
行为做直接观察的动词如模块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这一知识点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 亮点之一 方法 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后政治课教学发生的显著变化和突出
同时是学生习得相应的思考问题
不过 在探究环节的设置上却有不少值得商榷之
探究的问题提出很随意
有些 也不是难点
既不能开发学生的智
超出经验
时可以这样进行表述
学生能解释
股票 险 的回报形式
并得出 不同的投资行为都是一种价值
增值 都有一定的风险的结论 让每个学生制定一项家 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并讨论与交流这个方案 从而养成家庭理财观与创业投资观
要尽量用外显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 显行为动词就是指那些可操作可观察的动词 出
比较
外 如 说 处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 探究主题既不是重点
力 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觉悟 的范围 脱离了 政治课要求
一位初中教师在上
伟大的基本路线 究主题是 一个中心
时 确立的探
找到 等 用这样的行为动词来陈述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两个基本点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
而对于本课教学的重点 却将此类简单易懂答案显而易 学生浅尝辄止
大大限制了学生探
在 过程与方
尤
学目标学生能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去 做 以及做到什么程度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的行 为动词可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
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 的表现机会 它指向那些无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目标 主要用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领域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行为动词在设 计三维目标的整合过程中
其针对性与自主性就会增强 如模块 文化生活
观察不同区域
不同人群和 中
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
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是一个过 程性目标而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个结果 性目标 遵循科学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教师 便于操作和评价
学生便于主动学习和掌握
有利于调动 教 和 学 的积极性 达到教师和学生
双主体 实现 实现师生共同达标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法 的重点 读的语言 言
回答的语言
学生行为 质疑的语言
是观察 过程与方 语言 包括有学生朗 个体的或群体的语 是积极的还是被动
从中分为三个角度 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是疑难问题只字不提 见的内容确定为主题 究性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 更不要说习得什么方法了 在政治课堂教学的设计中
法 目标的设定及教学的设计中 辑 尊重问题探究的真伪与价值
尊重政治学科自身的逻 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才能使学生在认知 尊重教学过程与学生习得过程的统一 的过程中获得真方法
设计要求 在备课过程中
为根本依据 发
纲 和 本 又要从学校 培养真
技能 涵养真价值
教学目标既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 班级 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 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
政治教师在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
首先必须深刻领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 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 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班级的现实情况 把课程目标细化
具体化
定出具体的切合本校 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本班实际的教学目标
又要充分认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
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 既要考虑到这一时期
以及学校 这样才能制
行为态度指学生的参与状态 的 是群体的还是个体的 交往状态则指学生的交往与合 作是否融洽 于提出问题
思维状态是看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
看学生是否有愉悦感
是否敢
发表见解则指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
看学生能否自我
能力 学生的
生成状态要看学生的知识
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的 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发展时期的群体 性差异 设计教学目标时 的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和规律
备好学生
价值观等原有基础出发
创性 情绪状态
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方法 认识是否是生成的
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方法 得何种方法
根据对方法
则指学生运用何种方法或习的细化理解
方法不仅仅局 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
情感
态度
设
最近发展区 要从本班学生的认知
确定合适的
限在自主合作探究上
学生需要养成的方法是很多的
由于教学中有许多不确定性 预料的 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 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
学生的表现事先是无法 教师如何处理以便推动
行 计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分类要科学
体验到成功感
准确 要善于把 便于观察或评估的 陈述要具体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与鼓励学生
为主体 执行上文中所述的行为动词来表明或证明学生 在能力方面的水平
如上例中的关于
股票 债券 商业 保险 这一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尝试制定 模仿
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来落实这 抽象的三维目标转换为若干个具体的
行为目标即用可观测的行为动词来描述的内容目标 而要制定可观察的行为目标就必须把可以随意推论的动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6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 研究
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不但让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还让文化思想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敦促教师们转变新的观念和思想。
一、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历史
过程指的是为了达到给定目的而执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序集合。方法指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过程与方法指的是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标当中,过程与方法主要表达的宗旨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懂得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
(二)重过程
高中历史的过程目标包括了教与学,这也是两个最基本的活动,教与学不仅是相互统一的,而且是相互区分的,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站在历史学的角度,重视历史过程,包括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以及发展演化等过程。历史学习对象经常要涉及历史过程,主要包括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按一定规律运动或变化的历史过程,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演变历史过程,通过对过程的了解推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历史影响。
(三)重过程,转变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教学,指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要总览全书,对历史的发展要有纵向和横向的认识和理解,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知识和相互之间共同合作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和更好的锻炼,实现重视过程的这一教学目标。
(四)重方法
方法主要指的是教法和学法。布鲁纳就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方法。历史的教法和学发其实是互为一体的。教法可以理解成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方法,尽量不要狭隘地理解成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好。学法可以理解为学生怎么样去学习和研究历史,形成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
实施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在高中教学中会有许多评论性题目,比如,对于秦始皇的功过评论,这需要掌握一定历史资料并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对于其评价应该全面客观。在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总结解答该种题目的有效方法,并且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使其转化成为学生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评价
现代教学当中,评价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学,评价应运而生,带着新时代的新要求。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后,各方面的要求就发生了难以置信的改变,比如说,其要求改变传统评价单一的情况,评价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评价的对象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这样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把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互相完美相结合配合,实现评价全面客观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具有非常积极促进作用的。
新课程还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对于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学生是不是优秀的也不再是过去传统的考试试卷分数决定,而是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帮助被评价的人提供空间,评价的多元化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还可以发挥很好地评价激励作用。
最后,新课程主张摒弃书面的评价方式,强调本质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寻求数量上的多,提倡鼓励选择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曾经有人说过,江山是用白骨堆成的,历史是用鲜血写成的。换个角度想,觉得学习历史这门科学,除了是对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之外,还得有客观的理解。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会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告诉后来人不知道的往事。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学会摒弃传统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选择适合当前的形式的创新模式,打开一扇属于适合新世纪的大门。
参考资料:
[1]程婷.浅论“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1).
[2]缪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杜慧芳.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1).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7
一、对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1.“过程与方法”的内容构成
根据《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过程”主要是指科学探究的过程, 即指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也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 即指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体验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过程。“方法”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 即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是指观察、实验、记录、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具体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归纳, 不难发现, “过程与方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客观性的过程与方法, 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等, 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客观性过程的同时领会科学思想、习得科学方法, 体会科学本质, 如认识假设、实验、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方法对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二是主体性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主体通过经历、体会、感受、主观内化的过程, 目的是使学生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 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如通过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 体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三是规定性的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 即学生必须经历的具体而明确的过程, 在过程中习得的科学方法, 如通过扩散现象的观察推断粒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 学生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在过程体验方面, 包括经历具体的观察、描述等操作过程, 经历分析、设计等思维过程, 如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二是在认识发展方面, 要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体会科学的本质, 如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得事实和证据;三是在行为表现方面, 如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学生在过程体验、认识发展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都要有所收获, 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但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说, 其“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
《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感受、认识、运用三个层次, 同一层次的要求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界定。一是感受, 是指能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注意、关注、感到等;二是认识, 是指能认得和识别的相关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行为动词还有经历、描述、明白、表达等;三是运用, 是指能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行为动词还有解释、交流、分析、推断等。
了解“过程与方法”的内容构成和目标要求, 一方面可以增进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这样, “过程与方法”目标才有可能体现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 才有可能突显导教、导学的功能。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常见问题分析
在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中, 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重视三维要求。但是,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与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与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界定不清
从现实情况来看, 一是一些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 不知道什么是“过程与方法”;二是所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笼统不具体, 缺乏针对性;三是所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教学活动脱节, 缺乏一致性。导致“过程与方法”目标界定不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相比,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隐性的, 它存在于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 隐藏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背后;二是一节课采取什么样的学习过程, 在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什么方法, 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设计, 课堂上所呈现的“过程与方法”往往也是多变的、不确定的和生成的;三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完成并不是限定在一堂课上, 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段, 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亲身体验和长期积累获得的;四是没有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为活动而活动, 追求外在形式, 忽视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科本质要求。
2.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忧虑
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一些教师对在课堂上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表现出忧虑, 主要表现为: (1) 在课堂中落实“过程与方法”, 对考试成绩提高作用不大; (2) 在课堂中落实“过程与方法”, 会花费太多时间, 课时不够; (3) 落实“过程与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 (4) 教师难以驾驭课堂。教师表现出各种忧虑,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行的各种考试主要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 忽视过程与方法;二是教师对落实“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教师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把学生看成是没有足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四是教师缺乏教学智慧和随机应变能力, 难以有效应对在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
3. 缺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策略
一些教师所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于笼统, 缺乏精心设计, 目标要求也不够准确, 导致确定的目标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为教学导向的功能。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策略。具体来说, 一是教师没有认真研读并深刻理解《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二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具体的过程与方法;三是教师没有对学情进行深入分析,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认知发展规律。
4. 缺乏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策略
一些教师根据初中科学学科的特点, 在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习得学习方法, 比如实验探究活动, 以期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交流评价等活动过程, 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然而, 由于缺乏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方法, 课堂活跃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却没有真正落实, 给人的感觉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流于形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个人觉得, 学生活动要体现循序渐进特点, 即活动过程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学生活动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
三、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个人觉得, 改进初中科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水平, 最为关键的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适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从操作层面上讲, 就是要确定实现哪些“过程与方法”目标, 这一方面需要把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在“课程标准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链索中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研究教材的特质, 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过程与方法来设计某一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还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水平来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目标要求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 以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为基本依据
《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是制定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依据。初中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要求, 《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作出了概括的描述和明确的界定。在《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中, 每一个主题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这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上和操作上的依据。如《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中“生物的分类”内容与要求如表1所示。
在进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时, 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实际情况, 对学习要求进行分析, 将它分解转化为更为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上述“生物的分类”一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确定为“通过观察和比较, 找出生物个体之间相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确定分类准则, 初步学会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初步建立生物的分类思想和方法。
2. 挖掘具体教学内容潜在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承载着教育价值,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相比, “过程与方法”目标往往是隐性的, 它隐藏在知识和技能的背后。因此,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学内容, 把教学内容置于教学主题中, 对其过程与方法的价值进行考察, 从而挖掘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过程与方法。如七年级上册第十章“健康的身体”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这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均衡膳食”的含义、寻找食品配料标签上的营养成分和设计一份膳食均衡的食谱等三个方面。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设计和讨论, 建立“均衡膳食”的营养观, 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该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设计为: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理解“均衡膳食”概念;通过设计与评价食谱,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初步形成合理的饮食倾向。
3. 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该是在学生已有学习准备的基础上, 经过学生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由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 同一类型知识在不同教学阶段所对应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也不同。因此, 在设计某一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时, 还要进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心理需求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分析等。通过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 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最乐于参与什么样的学习过程等。如, 《蒸发与蒸腾》这节教学内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 学生已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沸腾现象、物质的粒子模型等知识, 还设计过“种子发芽”、“分辨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等简单实验, 学生具备了学习新内容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但是真正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完整的探究活动还是第一次。因此,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初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初步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
4. 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在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一定的过程, 就意味着一定的学习行为, 而学习行为一般来说是可见的。因此,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时, 尽可能用行为动词描述, 以凸显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如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 就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方法、仪器, 分析实验现象等。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中需要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是什么, 可以用哪些能够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如“经历……过程, 认识……”“通过……过程, 了解……”等。“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中只有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并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习行为表现, 才有可能把“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到实处。
需要指出的是,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 不可分割, 三者融为一体。在实际教学中, 需要教师在明确三维目标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 从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对课时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设计, 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有效改进, 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上海教育科研, 2010 (2) .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8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传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放手, 相信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意目标设置的分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 在学习《地球的结构》这节时, 由于课程内容比较简单, 教师可放开手让学生小组学习, 小组长根据成员的不同水平来确定其主讲内容。小组成员在合作的基础上, 整理出本节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 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 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 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从而使“过程和方法”目标充分实现。
二、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9
地理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初中各门课程中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一个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正确掌握地理思想,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达到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核心,只要完成这一个目标,其他两个目标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过程与方法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通俗地讲,就是从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这样做”的经历中,形成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就像钓鱼这个过程:钓鱼———知识与技能,会钓鱼———过程与方法,享受钓鱼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应该构建以过程与方法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
中考地理以会考的形式呈现,占中考成绩的20%,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在课堂上讲课的同时可以不断提出一些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讲授板块漂移说时,提出南美洲东部边界与非洲的西部边界为何如此吻合,在寒冷的南极大陆为何能形成大量煤层之类的问题;在讲述地球经纬度时,问一下在赤道上依次向东、北、西、南各走一千米,回到原点的西侧还是东侧。通过以上问题,使得学生明白,要想知道答案,必须认真听讲,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
2. 引入学科间交叉。
地理是饶有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生动有趣。可以从其他科目的侧面引入问题,让学生在对学习某些科目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比如,由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情画意,从而引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或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另外,谚语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我们在讲大陆性气候时,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得多;在讲长江时,我边放视频边唱《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适当改变课堂模式,增加“花色品种”。
游戏活动很容易激发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青少年。所以在地理课堂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世界;担任“环保局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等。
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听我说”节目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每堂地理课轮流主持三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开放地理课堂也是培养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所以可以创设条件让地理课堂走出教室。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学习地图知识,可带学生去野外,指导他们实际运用,等等。
二、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快捷、准确、形象的特点而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善于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实现提高过程效率的教学目标。
1.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时候,用计算机模拟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用亮区表示白天的范围,通过模拟地球的自转来讲述为什么会形成白天和黑夜,模拟地球的公转来说明昼夜的长短。这种方法形象生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表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节省大量教师讲课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述各国文化时,可以把各国语言的种类及分布等促进理解的材料放在课件中,上课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这样可以比较全面直观地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整体有所把握,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起到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多媒体以其直观、快捷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质量,为中小学教师所青睐。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10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概述
过程, 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既指物理学科的探究过程, 也指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索时的相似过程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探究的科学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 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特别指明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 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必须“经历学习物理的过程”.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 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重视学习中的体验、感悟和亲身经历.
方法, 在认知心理学中称为“认知策略”, 其定义是:“个人运用一套操作步骤对自己的学习、记忆、注意以及高级的思维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特殊认知技能.”[1]从物理学科角度讲, “方法”是指物理科学方法, 就是描述物理现象、设计物理实验、总结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所应用的各种手段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相互依存, 过程中蕴涵着方法, 方法是引导过程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指针.在三维目标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促进科学方法的形成与掌握.
二、在习题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策略
习题教学涉及“过程与方法”目标, 这不会有人怀疑, 平时我们常说的“等效法”、“微元法”等方法, 都经常用在解答物理习题方面.而且, 方法的教学很难用讲述的方法达到掌握的目的, 科学方法和正确思路的获得, 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
1. 创设良好的习题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解题的积极情感
过程教学是情境的教学, 只有情境的教学才能造就一代创新型、开拓型人才.[2]因此, 在习题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习题内容情境
教学情境首先是一个问题“场”.[2]一个好的习题, 就是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因此, 在习题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精心选择或设计习题, 一般地, 可选择的问题有: (1) 与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问题; (2) 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3) 与物理学史有关的问题.[3]如下例.
例1 (1) 举重、体操等比赛项目进行时, 运动员总在手上或者身体上擦一些滑石粉. (图1)
(2) 下雪天, 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图2)
对以上现象, 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出: (1) 是有关摩擦力大小的问题; (2) 是水的凝固点与水中杂质多少的关系问题.在习题课中我们讨论以上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生活化、实践化, 使学生做练习的过程成为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上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贯彻新课程目标的过程.
(2) 教学活动情境
教学情境也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 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可借助各种直观手段,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2]在习题教学中, 可以利用实验来呈现习题情境或用实验来验证习题中的结论, 不仅可以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解习题的内容,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拓性思维,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 创设习题的相关情境, 动态模拟问题情境中包含的物理过程及物理模型, 帮助学生实现物理情境的“想”与“象”的真正结合;也可以创设与习题内容相关的有趣情境和规则, 让学生参与游戏, 达到对习题中有关知识的直观认识和深入理解;还可以针对一些教学内容, 采用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3]
2. 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有效解题行为的习题, 让学生自主经历解题过程
过程, 总是跟学生的某种行为相关.要让学生经历某一过程, 实际上, 就是要让学生发生与这一过程相关的行为.因此, 应该把教学设计落实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引导上来.在习题教学中, 这些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让学生“动脑”
传统的习题教学效果往往是:讲过的习题错误依旧, 强调的方法仍旧不能得心应手.这主要是教师在上习题课时, 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去参与、去思考, 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过程, 却被教师代替了.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动脑”.一方面, 问题的关键处要让学生想;另一方面, 在学生认为平淡无奇的地方, 要能提出尖锐的问题让学生想, 不要怕学生走弯路, 要引导学生从错误的想法逐步探索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 让学生“动口”
在习题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读题”, 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读题者全神贯注, 对于听题者来说, 声音则变成了一个新异刺激, 更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可以让学生“说题”, 即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说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说为什么这样想等等.通过学生的“动口”, 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 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让学生“动手”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习题教学中, 不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增强学生对解题过程的体验.比如, 针对例1中的问题 (1) ,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结论: (1) 猜想:接触面之间加了滑石粉可以增大摩擦. (2) 实验方案:取一个长方体木块, 放在水平桌面上, 用弹簧秤匀速拉木块, 测量出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然后在水平桌面上擦少量滑石粉和擦过量滑石粉并分别测量出摩擦力, 比较三次摩擦力的大小.
(4) 让学生“动笔”
传统的习题教学大多是教师一道接一道地进行讲解, 很少有让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这种做法由于缺乏解题体验, 学生很难深刻领会教师所讲的解题方法, 无法建立相应的问题图式, 导致学生“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因此, 在习题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准备与学生认知相适应的例题、习题, 让学生动笔去做.教师呈现例题后, 先让学生自己求解, 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 这样讲解才会有的放矢.在教师精讲之后, 要及时让学生模仿练习, 让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亲身的体验.比如, 对“人船模型”的教学, 可先让学生尝试完成例2第 (1) 题.
例2 (1) 如图3所示, 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 质量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 不计水的阻力, 求船和人相对地面的距离.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运动过程中人船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 设人、船的速度为v和u, 得mυ=Mu, 任一时刻人、船速度大小υ和u均满足上述关系, 所以人、船平均速度大小, 也应满足相似的关系, 即mv=Mu, 上式两端同乘以时间, 可得人、船相对地面的距离S1和S2的关系为mS1=MS2, 考虑到S1+S2=L, 由此可解得.
教师精讲后, 请学生解决下面一道相类似的问题, 以模仿教师所讲授的技能与方法进行运用.
(2) 如图4所示, 长为L、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顶端上, 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滑, 若不计一切摩擦, 求物块下滑过程中斜面的位移大小 (物块形状大小不计) .
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动笔, 不仅能让学生经历解题过程, 而且能让学生不自觉地经历了正确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其实质是学生经历了方法教育的隐性过程.
3.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 形成解决相应问题的科学方法
在以往的习题教学中, 我们往往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当问题解决后, 相应的教学任务也随之完成.从知识层面看, 这无可厚非, 但是从让学生学会解题这一角度来讲, 这是不完备的.方法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需要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 目的在于发现隐含在解题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并明确方法的形式和运用条件, 也就是将问题所涉及的方法显化出来.反思的过程一般分为两步进行.[4]
第一步:反思解决过程, 发现基本方法.
对上述“人船模型”的教学, 教师可引导学生:刚才我们求解的两道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 在解决上述两道问题时, 基本思路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 (1) 都要运用动量守恒定律; (2) 要建立运动中两个物体移动距离与其相对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清晰的阐述, 并适当板书.
第二步:分析问题结构, 建构问题图式.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上面我们分析了解决上述两道问题的方法, 那么这两道问题在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1) 都涉及两个物体, 且在一个方向上受力为零, 满足动量守恒; (2) 系统初时两个物体均静止, 所以总动量为零; (3) 两物体运动方向始终相反; (4) 待求量都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 并作适当补充, 建立解决该类问题的图式, 并清晰板书 (表1) .
4. 设置方法的“运用”环节, 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科学方法
过程教学有两个阶段: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和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2]前一个阶段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结论, 后一阶段是在结论的指导下运用.方法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 也必然要经历这两个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 教师将方法的具体内容, 以显性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学生能够陈述方法的基本内容.但是, 这只是达到了对方法的“能陈述”阶段, 即只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学生的行为还停留在能陈述该类问题的特征及方法上, 还没有转化为指导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有效行为.要将“能陈述”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能做”的程序性知识取决于能否将它自觉地迁移到新的情境.因此, 在第二阶段, 教师要设置针对性的“运用”环节, 选择难度适中的同类问题供学生练习, 帮助学生熟悉其运用时需要识别的特征和细节, 并逐渐自动化.比如, 学生获得解决人船模型问题的“方法”后, 教师可以设置2~3个练习,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来解决一些变式问题, 最终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图式.
三、实践反思
传统的习题教学也很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但是, 在“过程”教学上, 教师往往将“教”的过程强加给学生, 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方法”教学, 往往采用“方法概述+应用举例”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基本特征是“记住”和“套用”, 其本质是一种灌输式教学, 教学效果值得怀疑.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 要有两个必要条件.
1. 解题过程的体验性
在习题教学中, 要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一个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中与他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等密切联系的问题进行探究, 最后得出自己认同的结论.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 学生对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感受、体验的内容, 通过批判、探究、反思和讨论, 最后整理、抽象、概括和升华, 不仅在情感态度上接受它, 而且最终形成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 最后把自己的体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2. 解题活动的反思性
在解题中形成的科学方法常常隐含地存在于解题过程之中, 为了达到有效建构, 学生需要监察、回顾问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过程, 再现、抽象、明确其中的要义, 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概括出方法的形式与条件.另外, 反思性活动还将问题的特点与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与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联系起来, 获得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 形成相应的问题图式.
参考文献
[1]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3]傅雪平.在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探讨[J].物理教学, 2009 (10) .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科学性之我见 篇11
首先,我觉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与兴趣紧密相关。而这是我通过上活动课很大的感受。这批学生是通过挑选参加活动课的,主要分成两类,一种是学习成绩优异但对计算机知识不甚了解的,另一种则是对计算机非常的喜爱但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有趣、简单,相反它是非常枯燥且有一定难度,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们还能够跟上步伐,但慢慢的我发现每节课总有那么一两个人退出,其中有学习优异的也不乏那些对计算机热爱的学生。于是,课下我便和学生沟通: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没有意志力,说放弃就放弃?几位学生的回答还是很一致的:开始以为计算机就是平时的上网、flash等,学习起来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再加上难度大、学习时间短、跟不上,慢慢的就没了兴趣。了解到这些后,我觉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放在当前第一位,否则课堂将无法进行下去。于是我又结合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其他信息不断地充实课堂,比如将枯燥乏味的程序编成大家喜闻乐见的例子,例如循环结构利用 “开关灯问题”来阐述,很多学生通过题干的有趣的介绍,能够很好的理解题意并且能够很积极的参与到思考和讨论学习中来;再例如我将计算机病毒与程序死循环的实际例子相结合来介绍循环的特性,通过学生的表情和惊呼,我知道学生的兴趣回来了。而课下,邓某某同学很惊喜的告诉我,他编写的小程序真的被计算机杀毒软件认为是病毒了。这一切都让我高兴不已。而课后,自己也在反思,不论是学习什么都是一样的道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应千篇一律,只要有兴趣,难度大的题目我们可以仔细去分析,学习时间短我们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热爱是基础。
其次,学习就要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像高中信息技术这样的课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讲《网络—网线制作》这一节时,我不想只是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是视频,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10根网线、网钳、网线测试仪,还有30个水晶头。当我在课堂上拿出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时候,学生们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住了,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抢着回答问题和动手制作,整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也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在动手制作中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上面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实践,理论永远都是理论,同时我们也无法体验在实践中获取到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搜集了很多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资真实料,在讲完一章的知识后,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去感受生活中的精彩知识,让他们了解我们的课本和现实离得有多么的近。通过观摩学习体验,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并且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活动课,枯燥的理论后需要给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合理的任务的布置,适时的引导讲解,三者相结合对知识点的掌握大有好处。
最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是一种习惯。不论是信息技术课还是活动课,开始的时候有几名学生学习并不十分认真,布置的任务完成不了,于是造成接下来的课程无法跟上。通过一次测试,这几名学生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我借此机会找他们谈话并给他们重新布置任务,在老师的关怀、引导下,这几名学生成绩提高很快,并且在以后的课堂里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我想任何人面对学习都会有一种惰性,而如何让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当这种学习的自主性被强化成一种习惯以后,好的学习习惯便养成了。而这种强化的过程不排除引导、交流等形式。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 篇12
一、什么是企业并购
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 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 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 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
二、并购过程中企业价值估价的地位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迅速推进, 企业并购在我国愈演愈烈。 并购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价值评估方。 但是在实际的并购过程中, 少数评估机构对于整体资产的评估结论以及在单项资产的具体评估政策上选择性地使用评估方法, 部分项目的评估方法的选用以及评估结果的取舍受制于交易各方在博弈中的多种因素。 这反映出一些评估受到人为的不恰当干预, 及评估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受到损害,从而使并购的交易对价不公允。 过高的并购交易对价,不仅有损并购企业股东的利益,而且在现金支付的情况下,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现金流短缺现象,致使企业在并购后陷入财务危机。
所以选择一种适当的评估方法很重要。
三、传统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评价
目前,资产价值基础法可以分为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清算价值法、未来现金流量法。
账面价值法简单易行,能加快交易速度,减少交易成本,但没有考虑现实资产的市场波动和未来收益状况, 它只适用于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动不大或不必考虑其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 重置成本法立足于现在时点,没有考虑资产的未来收益状况,不利于并购投资决策,只适用于并购者以获得资产为动机的并购行为。 清算价值法它只适用于目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丧失增值能力或者并购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得某项特殊资产的情况。 未来现金流量法基于未来的一种估价方法,既考虑了现实资产的价值,又考虑了资产的未来收益状况,是比较科学的估价方法。 然而某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很难预测。
综上所述,这四种资产评估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但这类方法缺乏全面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 都不能很好地对被并购企业的整体企业价值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估,因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机会价值未加考虑。
四、实物期权法
(一)实物期权法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并购行为具有并购收益的不确定性、并购的可延迟性。 在并购中, 可以采用债转股、分期购买分期报价、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灵活的进行并购, 并购方可在被并购方形式不利的情况下中止并购, 减少损失。 并购行为的这些灵活性说明了并购决策具有类似于实物期权的性质。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都忽略了并购方所拥有的并购中所隐含的期权价值, 从而低估了并购的价值, 进而可能错过了有利的并购机会。
(二)实物期权法的模型创建
基于实物期权的B-S评估模型按照期权理论, 目标企业价值应该包括两个层面:自身价值,或者称为静态净现值, 可通过传统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计算; 灵活的期权价值, 该部分价值可以看作是并购企业持有的对目标企业资产的一种选择权, 用实物期权方法计算。 因此, 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完整评估, 应该是实物期权价值与传统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静态净现值相加。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 传统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忽视了企业并购隐含的期权价值, 而实物期权理论则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合理的决策方法。实物期权法不是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全盘否定, 而是在保留传统方法的合理内涵基础上, 对高风险、不确定性因素及其相应环境变化反应出积极响应的一种思维方式。
各种资产的评估所使用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不同的人使用同种方法评估同一资产,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公司价值评估更是如此,由于公司个体的特有性,没有存在绝对准确的价值评估,只能得出相对合理的评估结果。
摘要:企业并购活动是一项不确定性的投资活动,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活动的成本-效益分析、并购活动对每股收益及每股市价的影响分析以及并购分析等,其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决策的核心问题。目标公司估价,就是并购双方根据各方面因素,对目标企业的价值做出判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财务股价)是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净资产)价值的估计。对一般来说,企业并购中,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基础主要有三种:资产价值、现金流量、实物期权法。
关键词:并购,目标企业价值估价,资产价值法,现金流量法,实物期权法
参考文献
[1]文海涛.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0:14-59
[2]胡元木姜洪丽.高级财务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4-115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推荐阅读:
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06-26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09-15
语言活动的教学方法与实施过程05-13
过程和思考方法05-18
物理过程和思想方法05-26
学习过程数学思想方法08-05
论工作目标与实现过程10-10
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10-04
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三个学习提升方法10-21
定义性概念有理数的教学目标与过程设计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