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寝室

2024-09-28

大学寝室(共12篇)

大学寝室 篇1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 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 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

1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如果你问一个大学毕业生, 在大学里感触最深或最怀念的是什么?我想他一定会说是与寝室室友间的点点滴滴。的确, 寝室作为我们升入大学以来最主要的居住和社交场所, 在我们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寝室文化作为整个寝室的核心, 发挥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

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宿舍是指在特定的环境, 所有成员的宿舍宿舍根据客观条件, 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一个宿舍室内设施, 整体布局, 健康状况, 规定, 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 道德, 知识, 智慧, 审美情趣, 价值取向, 行为方式。根据观察的学生宿舍, 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面宿舍文化。主要是指宿舍设施, 布局结构;二层为中层文化。主要反映了各种规章制度。为学生的学习, 生活, 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实现;第三层, 深部宿舍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仰,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精神, 心理, 美学和外部。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生活, 相互影响, 相互转化, 从而构成一个特殊的和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

2 寝室文化同学之间交流的纽带

大学校园文化素以人才与知识密集而有别于一般的世俗文化, 具有思想活跃、文化品味高等诸多特点, 呈现出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总体风貌。在肯定校园文化的主流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非主流的一面。由于种种原因, 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出现了灰色的潜流, 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 也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良好风貌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有的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 有的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 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 宿舍里的污言秽语与公共场合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宿舍的“卧谈风”更是一些大学生的“必修课”, 谈天说地, 评古论今, 几乎无所不谈。当然, 更少不了诸如“饮食男女”的热门话题。久而久之, 便脱不了庸俗、下流和空谈的风气。此外, 人际关系紧张的事情时有发生, 个别学生甚至到了互不言语的程度。

拿寝室的“卧谈风”举例, 我相信不论是男生寝室还是女生寝室, 都会有“卧谈”这样的经历, 每到寝室熄灯,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躺在床上, 谈论着一天或者是近期发生的感兴趣的事, 而这也是众多大学毕业的学子口中, 最为珍贵也是津津乐道的回忆。但是, 有些寝室的“卧谈”氛围就不甚融洽, 还会引发室友间彼此的猜忌, 更有严重的导致寝室人员间不能和睦相处, 大打出手。比如传播他人谣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故意冷落他人等行为都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 此时, 寝室文化的作用也就突显出来。一个寝室若能拥有良好积极的寝室文化, 那么这个寝室成员间关系一定是和睦温馨的, 反之, 则会乌烟瘴气。

这并不是反对寝室“卧谈”, 而是要在聊天时掌握合理的尺度, 不能否认, 寝室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提高了同学们的认知, 增进寝室间彼此的友谊, 但它同时也是流言蜚语散布的源头, 许多未经证实的消息, 由寝室不断夸大, 甚至引起恐慌, 这些问题也都是在寝室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

宿舍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 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 通过集体努力, 积极创设良好优美的环境, 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味,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 让学生在自我动手参与中去亲身体验和感悟人生哲理, 从而树立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进取意识。在整洁优美的宿舍环境中, 学生也就会心情愉悦地进行自我约束, 形成新型的良好宿舍文化, 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 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海德格尔说:“人类要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 我们则提出“让大学生诗意地居住在校园中”, 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用文化去支撑,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宿舍是联系和沟通同学间彼此情感的纽带, 一个宿舍关系的和谐, 文化水平层次的提高也会带动其他寝室、公寓, 甚至学校校园文化的提高。在不少大学中, 会定期举办“校园寝室文化节”活动,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双手, 美化寝室, 装扮寝室, 在付出汗水的过程中, 更加收获了友谊与喜悦。将自己的寝室布置成温馨的小天地, 不单单是为了参与评比, 更加为了凝聚大学四年间同一片屋檐下, 室友之间的浓浓情谊。大学时代正值充满各种理想的美好时代, 所以同学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部分大学学生宿舍的装扮各有千秋, 颇耐人寻味, 一个个蕴意深刻的室名, 一句句意气奋发的口号,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 一只只精美细致的手工, 无不洋溢着学生的青春气息, 有的把宿舍布置得温馨、典雅、颇有家的韵味;有的把舍友的志向和兴趣融入主题当中, 其个性一览无余。寝室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作为基础, 才会为一批有一批的学子在学习知识之余, 源源不断地输入精神文化内涵, 同时, 也成为毕业后最美的青春记忆!

3 结论

总之, 大学生离开父母聚集在一起, 他们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 思想水平不同,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 每个寝室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人物———寝室长。因此, 选好寝室长是寝室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寝室长不仅能及时掌握寝室里发生的各种事情, 而且他与寝室成员年龄相仿, 在思想上、感情上容易沟通, 同时, 由于他有较高的威信, 能够把群体内更多的人吸引过来。因此, 寝室长素质的高低, 在较大程度上, 影响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质量。一个负责的寝室长应该团结同寝室的每一位成员, 共同建设高雅的寝室文化。宿舍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场所。和谐校园应先从和谐宿舍做起, 我们必须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好的文化支撑。

(上接212页) 时15天的实习跟踪, 师生反响强烈, 实习效果大大改[1]邹龙庆, 贾光政, 王金东.石油特色高校机电类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

大学寝室 篇2

2、宿舍间和睦共处,室内成员团结互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宿舍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保持宿舍楼安静有序。在休息时间,如无重要事件不得到其他宿舍串门、闲聊,禁止在宿舍内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尚在休息的同学。禁止晚归和夜不归宿。

4、保持宿舍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洁,进行适度绿化和装饰。严禁使用高功率电器、乱拉电线、乱扔垃圾、乱倒水等。严禁在宿舍饲养宠物。

5、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做到勤俭节约、生活简朴,杜绝攀比、浪费之类的不良风气;课余活动健康,不在宿舍内打麻将、赌博、酗酒、起哄,不浏览不良刊物。

6、不留宿外来人员,不留宿异性,如无重大事件,男生不要随意进入女生宿舍,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7、严格遵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学生手册》的相关规定。

8、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一位寝室成员都享有休息的权利和承担保证 他人休息权利的义务。

9、晚休时间为11:30—次日7:30,在规定的休息时间之外的其他时间,寝室成员的休息权利也应当得到保障。

10、休息时间应当保持寝室内安静,关闭电脑、收音机、音响,手机关机 或调至无声、震动状态,晚休时间应当准时熄灯;寝室成员应当停止与作息无关的其他活动,如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的,应当征得其他成员同意并将影响尽量减小。

11、寝室每周应当进行大扫除,由寝室长组织,各成员无特殊原因应 当全体参加。

12、合理使用电脑,提倡使用电脑进行学习,反对沉迷电脑网络、游 戏、聊天等一切影响学习的行为。

13、室内无人时锁门、关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个人贵重物品(电脑、手机、现金、存折、随身听等)自己妥善保管。

14、平时出门时简略告知室友去向和回来的时间,确保联系,以免室友担心。如不能按时回来,打电话向室友报平安,并告知预计返校时间。

15、自觉爱护宿舍内的清洁工具及其它公共财物。损毁宿舍内配用物品的,自觉接受宿舍物品赔偿等有关规定的处理。

片区:B

班级:12级45班楼栋:C5

试析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寝室;文化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突出特点

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学中,寝室多以4人、8人为一个重要的单位,寝室是同学们相互接触最密切的场所,寝室的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学习和交流,它是环境和氛围的总和。我们通常把寝室文化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众多设施在内的物质文化范围,另一面包括寝室人员复杂性、综合性、差异性的生活方式,以至生活、行为、思想等众多的差异因素,每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方向等往往千差万别,寝室恰恰使这种的差异综合的场所。

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的特点为具有较高的融合性、且相互影响性强,包容性和共建性也较为突出,与此同时,呈现多元性和稳定性。包容性和稳定性,共建性与稳定性似乎看似有很多的矛盾之处,实则共同的在寝室文化的特点中突出出来。很多寝室的大学生从五湖四海,从天南海北聚集在一起,而大学生无论从年龄上还是思想上,都比较成熟,彼此都是一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和自我,他们在业余的大多数时间里,寝室的同学会在一起集聚和往来,彼此之间的思想、价值、习惯会相互的影响,在短期之内,他们彼此的融入,相互的影响,慢慢的融合入这个整体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很多的同学在自我的习惯和寝室的整体约束中不断的改变,接受彼此的差异和生活的习惯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只有彼此的接受,才能和谐的相处,同时共同的规范也在不断的形成,寝室内会形成内部的潜在规则,每一个成员都要共同的遵守,这种规则是成员之间交流、理解、包容的结果,似乎每一个人都为规则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种文化的形成是共同建设的结果,所以寝室文化是共建性和包容性的产物。

二、多途径开展寝室文化建设

通过对寝室文化特点的探索,我们能够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寝室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在现今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方面发现了很多诸如浪费时间、集体沉溺游戏、集体生活习惯不良等众多的问题,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开展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应是学校、社团、与学生之间合力完成的一项工程。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应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补导员队伍,让他们深入到同学们之中,全面贯彻和实行我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寝室的“教育”功能,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寝室成为管理、服务、育人三者相结合的场所。同时,在制度上,学校应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建立长效的制约机制,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受到约束,同时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有科学的规范。

由学校领导,由学生组织的学生组织,一直一来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的学校有自己专门的寝室管委会,有学生干部组成,定期的开展寝室卫生及行为习惯的检查,也会经常性的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对于寝室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寝室学生组织,也可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贯彻目标教育,帮助一些生活中需要帮助的同学。把寝室的学风建设纳入到寝室管理的内容之一,学习成绩可以作为优秀寝室评比的重要条件,开展寝室座谈会、专题辩论会等活动,推动寝室的学习氛围建设。

寝室管理人人有责,寝室建设人人有责,对于每一为同学来说,寝室是集体活动的场所,它与每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人都爱护自己的寝室,关心自己的生活,那么寝室的文化建设自然能够更上一层楼。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容忽视,大学生应该从内心里建立起对寝室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爱护寝室,关爱生活变成一种生活理念。

三、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正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寝室是校园文化的缩影,在狭小的天地之中,反映的是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活跃的寝室文化环境,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的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提高和进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的选择人生选择,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正是在这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较多,而大学生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鲜的事务,有时候面多纷繁芜杂的世界,会很茫然和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来帮助学生在思想意识和生活行为不断的走向成熟,寝室正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想场所,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综合素质包括的范围较广,涵盖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等,其各素质之间有着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良好的寝室文化建设,能够全面的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寝室的有限空间里蕴含着丰富的正能量,寝室文化建设搞的好,有益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良好的寝室文化,使学生生活丰富的同时,也会是学生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各部门和同学彼此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寝室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金龙.高校寝室文化的调查及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2).

[2]陈天星.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3]徐蕾.大学文化及其建设路径[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4]赵国年,付建军.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5]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孟炎,汪琯琪.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7).

大学寝室 篇4

一、大学寝室文化创建的困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给寝室文化的创建带来了挑战和困境。这体现在学生公寓安排的可选择性不强、寝室文化建设缺乏具体落实部门, 以及在文化创建过程中, 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淡薄和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等方面。

(一) 学生主体意识淡薄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了高校学生寝室的管理之中, 学生与公寓管理者的关系并非师生关系, 虽然一些高校安排了驻楼辅导员, 但学分制的实行又导致同一楼栋集中了多个学院的学生, 这影响了学生参与公寓民主化管理的效果, 导致学生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参与到学生寝室社区化的管理之中。

(二) 公寓安排可选择性不强

在国外, 学生公寓能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从而形成浓郁的公寓文化氛围。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寝室, “可以独居, 可以与一个室友住一起, 可以与两三个人共住一套公寓, 甚至与四个或更多的学生共租一座房子”[1]。这为不少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寝室, 提供了较大的自由, 有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然而, 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寝室都是随机分配的, 有共同价值爱好和理想追求的学生住在一个寝室显然还需要“缘分”。

(三) 缺乏文化建设部门

目前, 寝室文化虽然在各大高校被重视, 但是尚未被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在实践中, 由于学生公寓后勤化改革时间不长, 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相关体制不健全, 导致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缺乏具体的指导和组织机构。有的高校负责寝室文化组织实施的是团委、校学联, 有的是学工部门和宿舍管理中心, 有的则是这些部门多头领导。这些现象导致寝室文化建设难以真正组织实施, 不能形成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协同育人的局面。

(四) 形式主义风气较重

近年来, 诸多高校在学生社区内开展了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 但是大部分活动还是局限于“文明寝室评比”、“卫生寝室创建”、“党员示范寝室创建”、“星级寝室评选”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由学校寝室管理部门以文件的形式下发, 学生在公寓管理员或者辅导员的指导下参与, 虽然覆盖面较广, 但是这些活动很少是学生主动创新的, 作为被动的参与者, 他们往往只是应付任务, 从而让寝室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二、“学习型寝室”创建对寝室文化的培育作用

(一) “学习型寝室”的理论基础

“学习型寝室”的理念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为背景提出的, 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睿思特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次提出, 此后, 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又对学习型组织作出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学习型组织是“能够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 在其中的人可以不断突破能力上限, 制定真心向往的目标,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2]。在创建寝室文化的思路下, 我们希望通过学生公寓这一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寝室中形成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这一点, 与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换而言之, 以学习型组织为理论基础, 以“学习型寝室”创建为实践平台来构建大学寝室文化,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 “学习型寝室”与寝室文化

按照传统的观点,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 寝室成员共同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寝室文化, 反过来, 寝室文化又对参与其中创建的大学生形成凝聚、促进、约束的作用。近年来, 在学生社区开展的寝室文化创建活动, 说明了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 寝室作为大学文化创建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的重要意义。在当前, 创建大学寝室文化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一工作本来的价值, 其不仅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教育的延伸阵地, 也是高校扩展课堂育人功能、强化学生党团管理、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说, 新时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创建, 直接对接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本文作者认为, 要把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继续深化, 创建“学习型寝室”是较为适合的尝试。

三、“学习型寝室”的创建路径

大学四年, 寝室就是大学生的家园, 良好的寝室环境与学习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梦想的基本保障。若每位大学生都能致力于创建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共同学习的优良寝室文化, 必将为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在全员范围内探索了“学习型寝室”创建活动。

(一) 以典型引路为切入点, 举办寝室文化节

1. 建立文明寝室展示长廊。

学院把学习优秀生和文明寝室事迹做成展板, 贴在新生楼栋的走廊里, 新生在入学时, 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新生入学一个月后, 将带领寝室长参观高年级学长和学姐的“学习型”示范寝室, 通过典型引路, 让新生感受到“学习型寝室”创建的浓郁氛围。

2. 举办社区寝室文化节。

“学习型寝室”文化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导报名参赛寝室打造“学习型寝室”的环境文化, 把寝室装扮得有书香气息, 此后, 组织寝室进行“秀出你的学习型寝室”风采展示活动, 引导学生把学习型寝室创建的思路和成果做成精美的展板、图片等向全校同学展示, 并就装扮风格、装扮主题、装扮效果进行现场投票;第二阶段举办才艺展示晚会, 以寝室为单位, 通过不同的节目展示新生对“学习型寝室”的理解, 进一步将“学习型”寝室创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 以共同愿景与团体学习为突破点, 增强寝室内部动力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者之间以团队学习的共同愿景为目标, 以分工合作为联系纽带, 学习者之间共享学习资源, 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相互学习和帮助, 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3]。因此, 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的动力源泉, 也是创建“学习型寝室”可以借鉴的重要理论。不少高校中经常出现全体寝室成员获得奖学金的现象, 其实这与身处寝室的每个大学生精神风貌、学习动机趋向一致有关, 也就是说寝室成员之间持有的共同愿景。

为此, 信息学院对申报重点立项的寝室进行团队答辩。答辩之前, 寝室成员需要共同撰写“学习型寝室”创建策划书, 阐明该寝室申报重点立项所具备的可行性条件和共同努力目标, 由社区主管教师、年级辅导员、楼栋责任区党员、社区团总支书记组成评审团, 对其进行答辩。答辩通过的, 按照学习型示范类寝室、学习型优秀寝室、学习型进步寝室予以重点立项。

为了让参与寝室时时意识到责任, 学院把重点立项寝室学生撰写的方案和承诺书进行公示, 让其他寝室同学监督, 并自觉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经历了共同答辩、撰写创建计划书等环节, 参与创建的寝室成员更加容易对学习目标达成一致, 有利于共同愿景的实现。

(三) 培育指导为落脚点, 落实学习型寝室的创建成效

“学习型寝室”立项之后, 信息学院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如何引导推动学生来建设“学习型寝室”, 引导学生把取得创建的成效引到学习中来。

1. 建立社区优秀学子学风墙。

社区学风墙目前主要设立在信息学院社区温馨屋内, 学风墙主要由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笔记, 以及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竞赛心得等组成。主要针对大一入学的新生, 帮助他们在“学习型寝室”创建过程中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他山之石”。

2. 实行“学习型支部”对接“学习型寝室”。

在大一年级选取30个学习寝室进行对接试点, 由7个学生党支部一一对接。要求支部党员必须深入到对接的寝室中了解寝室同学的学习困难,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对接工作的成效将作为支部“创先争优”考评的重要标准。

3. 配备社区学业导师进行学业指导。

学院从保研学生中挑选学习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学生社区学业导师, 主要服务参与“学习型寝室”创建的大一、大二学生。学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 回答他们对专业分流、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指导等。一共委任了10名研究生担任了30个“学习型寝室”学生的社区学业导师工作。

4. 成立“学习型寝室”学风督导队。

为了督促学生在寝室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帮助部分学生改正喜好打电脑游戏的痼疾, 信息学院成立了社区寝室学风督导队。对大一、大二的寝室进行走访, 尤其对参与“学习型寝室”创建的寝室推行打分考核制, 发现有沉迷网络和游戏的寝室将被扣分, 直至取消“学习型寝室”创建的资格和经费资助。学院还对每次检查的结果进行公示, 对表现好的寝室进行星级评分, 累计5星就可获得学院发放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奖励。

5. 建立社区关工委老教授咨询基地。

学院10多名退休老教授组成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挂牌成立了信息学院社区关工委老教授咨询基地, 发挥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老教师和老教授们的余热, 每周二下午定期召开座谈会, 对参与“学习型寝室”创建学生的学业、就业、竞赛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

摘要:寝室文化对于建设和谐校园, 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依据, 阐述了“学习型寝室”创建面临的困难与创建路径。东华大学信息学院以学生公寓为载体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寝室,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谱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180.

[2][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11.

大学寝室火灾通告 篇5

根据广东博雅学院学生处管理实施细则(院办字[20xx]24号)第九条和第二十六条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林志祥同学处以行政记过处分,同时给予200元经济处罚,另对于此次火灾造成的损失由该生负全责。希望各办公室和广大师生不断增强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学院做好消防安全措施,消除各类隐患,杜绝火灾事故再次发生。

特此通报。

广东xx学院学生处

浅析现代大学生寝室问题及对策 篇6

摘要:寝室是一个休息、学习、娱乐的重要集体生活场所。大学生的三分之二时间都待在寝室里。大学寝室一般是4或6人一间,男女宿舍分开,相对独立。随着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的建设性人才就越多,高等教育机构扩招的人数也就不断地增加。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学生人数持续增加,由于民族文化和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长期生活在同一房间里,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或矛盾。一个好的寝室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寝室氛围会带动好的学风建设。针对大学生寝室问题 ,学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制定规范的寝室规则,举办关于寝室的活动。

关键字:大学生 寝室 对策 民族 人际关系

【分类号】G641

一、现代大学生寝室的问题

(一)、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产生的问题

随着国家整体性全面发展的进程逐步推进,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强,许多西部少数民族的同学选择来到东部南部来学习。尤其是新疆、藏族、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同学人数比较多。不同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不仅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得到了丰富,而且增进了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友好交流。在学校的文艺演出活动中总是可以看到各族能歌善舞曼妙舞姿的身影,在大学生手工艺品展览活动中会看到带有异域风情文化的精美作品,在篮球、足球、羽毛球比赛中看到他们矫健活跃的身姿。

许多不同民族的同学在一个教室上课学习不會出现太多的问题,但如果是同一寝室的同学,寝室是大家朝夕相处的场所,共同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较长。由于少数民族的习俗不同,例如回族、新疆族的同学不吃猪肉。同一寝室的不同民族同学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这个文化特例,将掺有大肉的饭菜带回寝室,引来他们的不满。有的民族同学的生活方式不同,例如部分少数民族喜欢涂抹浓郁的香料,同一寝室不喜欢这种味道的同学心里就会有点不满 。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他们在对一些民族文化理解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这也会使得不同民族同学间的关系不和睦。因为同学心里存在各种不满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对彼此的仇视,甚至还可能引起争吵或者打架等严重恶劣的事情发生。

(二)、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现代由于手机,电脑的不断普及,几乎每个同学都手持一部现代通讯工具。有些同学和朋友煲电话粥一煲就是半夜凌晨,说话的声音还特别大,不听同寝室同学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有些同学玩游戏玩到半夜,有时还因为太兴奋,大叫几声。这些“被熬夜”的同学由于无法正常休息导致第二天没有精力学习,心情比较烦躁。寝室有些同学是早睡早起型,有些是晚睡晚起型的。个别同学很晚回寝室开关门发出声音,梳洗时盆子、桶、晾晒衣服衣架发出很大的声音等会吵到早睡的同学。这些同学会心存怨恨,第二天早上故意发出声响,这样彼此间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室友间关系破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果不及时改正会造成同寝室的关系紧张,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会从小的不满吵架,彼此间动手,严重的可能会酿成像马加爵样的惨案。

(三)性格、地区、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

有的同学性格沉静内敛,有的同学性格热情奔放。说话方式,待人接物处事风格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同寝室都是同专业一个班级的,接触同样的事就会比较多。那么问题就来了。一起做事一起讨论问题,意见就比较多。不同地区生活方式,形成固定的文化差异,南北方差异会更明显些,南方的同学相对安静委婉,北方的同学相对直率坦诚。在说话,思考方式或有所不同。同一寝室来自不同家庭,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水平不同。进入大学的同学可能是来自偏远贫穷地区,有可能是从小享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富裕家庭。经济能力好的的同学的生活费会相对高些,在平时购物,吃饭上花销会啊大些,可能会看不惯贫困生凡事斤斤计较,斟酌再三,买东西比来比去等情况。贫困生可能会对花钱大手大脚,不懂节俭的有钱同学的生活方式表示不赞同。长期以来,有钱的同学可能会瞧不起穷酸的同学,这让他们彼此产生厌恶的感觉。长期以来谁都不愿搭理谁,彼此间缺少交流。寝室一旦有了缺少了沟通,很容易形成小团体,2人一伙3人一队其他人组成另外一组,一起去吃饭时都不愿意开口说大家一起去。慢慢的整个寝室都会显得不和谐。

(四)卫生轮到谁来打扫的问题

现代的大学生几乎是90后,这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同学的生活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从来不用做家务活,平常家里的卫生,自己的衣服都是家长来做。独生子女的一大特点是从小与同龄人朝夕相处的时间很短,在谦让相互理解包容上做的差强人意。有些同学自己的卫生都不愿意打理,更何况是寝室的公共卫生呢。对寝室整洁的敏感的同学可能会多打扫几次,但如果是长期他们心里就会不平衡,凭什么每次都是我扫地,这么脏乱,他们怎么连垃圾都懒的去倒,地都不愿意扫 。还会有部分同学打扫寝室卫生应付差事草草了事,把寝室卫生不放在心上。

二、针对寝室问题的对策

寝室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人比较自我;思想不成熟对社会了解少;生活环境太过优越;独生子女被溺爱,任性,不懂宽容和换位思考造成的。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彼此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寝室问题。可以从自身、寝室、学院、学校等方面着手来解决。

进入大学,大学生就应该树立起寝室是一个集体的意识,寝室的硬环境(桌椅、床架、卫生间等)、软环境(寝室的固有文化)是靠每个人来维护的。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性格,应该彼此相互理解各自的差异,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学校学院应制定合理的寝室规则,每周定期检查寝室卫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寝室卫生习惯。可以举办利于寝室和谐发展的活动,可以由自律委员会举办像倾情寝情的寝室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寝室的每个人都参与,大家坐在一起相互诉说彼此的平时生活趣事,一起找关于寝室的材料,做成ppt 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寝室的风采,增加室友之间的感情,促进寝室间的感情。和谐的寝室环境有利于每个人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生宿舍人机关系研究(庄园波,广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出版)

推进高校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工作 篇7

一、深入开展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对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深刻的积极意义。

笔者认为, 文明寝室建设本质是营造奋发、向上、积极的文化氛围, 就是怎样让学生寝室成为育人的阵地。大学生是整个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主体, 寝室物质文明、寝室精神文明及寝室制度文明是客体, 大学生努力通过“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作用于客体。该主体和客体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果大学生在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有积极的目的、计划和愿景, 就能进一步创建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反之, 则相互制约发展。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育人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进入大学, 离开父母的呵护, 需要在“寝室”这个大家庭里过着集体生活的时候, 他们便束手无策, 甚至连最基本的折叠被子、整理书桌都不知如何下手, 这导致大学生寝室脏乱的卫生情况。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通过文明寝室建设工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魅力。

2. 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一个读过大学过过寝室生活的人都知道, 大学里与自己交往最为密切的往往都是同寝室同学, 他们一起上课, 一起复习, 一起参加活动, 一起回到寝室休息, 这种寝室有之间的友情是十分珍贵的。著名教育专家俞敏洪就曾讲述自己在北大读书期间与室友建立了深厚友情, 他在创业时就得到了这些大学室友义无反顾的帮助。所以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能进一步促进寝室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相互合作, 相互帮助, 打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甚至能为同学未来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3. 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学生寝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据了解, 大学班级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相对较集中在一个寝室, 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拿奖学金、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等;同样成绩落后的同学也会相对集中在一个寝室, 厌学、逃课等不良现象严重。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努力避免这种两极分化情况的出现,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使差的寝室向好的寝室看齐, 鼓励寝室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起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带动同寝室同学共同进步。

4. 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能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就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 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1]。审美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 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努力营造优美舒适的寝室环境, 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并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开展美学知识讲座等类似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审美层次。

二、高校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寝室卫生状况不够乐观。

现在的大学生已是90后一代, 他们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没有吃过苦受过累, 更不可能做过家务, 导致现在的大学生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当他们进入大学, 离开的父母的呵护, 便不能很好地独立生活, 更甚者连衣物都不会折叠, 更何况是让他们拿起扫帚、拖把等卫生工具打扫寝室卫生, 由此恶性循环, 大家都不主动去维护寝室卫生状况便导致了寝室脏、乱、差等现象。

2. 寝室学习氛围不够浓郁。

寝室是大学生在高校的家, 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一起居住的大家庭。“孟母三迁”的典故充分证明了环境对人成才的重要影响, 可知大学生寝室环境氛围也直接影响到每个人今后的成长成才。如今, 大学生寝室集体玩游戏、看电视、大白天睡懒觉甚至在寝室打牌、搓麻将等不良现象也会出现。如何营造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就成了值得高校教育管理者及大学生自身深思的问题。

3. 寝室同学之间关系不够融洽。

一般而言, 大学里每个人接触最多的都是一个寝室的同学, 大家一起起床、上课、学习, 晚上回到寝室休息, 可以说大部分人毕业后感情最深的就是同寝室的室友。但是, 目前大学生寝室也还是会存在寝室友之间关系疏远, 漠不关心的现象。“90后”的大学生, 性格特点鲜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 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而且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中学时代所受的教育不同, 导致他们往往较难很好的包容他人, 更不会知道关心他人, 从而产生寝室友之间相互不闻不问的现象, 也是文明寝室建设工作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之一。

三、如何推进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工作。

1.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全面部署工作任务。

高校应将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作为学校育人和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学校发展计划, 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并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 合理分工, 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大力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定期召开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专题会议, 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并由主要领导牵头, 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积极发挥高校学生处、校团委、分管学院等各个部门的作用, 全面推进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工作。

2.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大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寝室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大学生是高校寝室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 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使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可以通过广播、校报、视频新闻、宣传栏等舆论宣传方式,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深入宣传文明寝室建设工作,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能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 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寝室建设氛围。积极宣传具有校园特色、生活气息和学生特点的寝室文化成果, 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建设价值取向。

3. 建立健全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管理制度, 强化监督检查工作体系。

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工作机制, 更是指寝室各项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的寝室文明建设工作制度能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积极健康的寝室规章制度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度建设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强有力保障, 健全工作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工作体系是寝室文明建设工作至关重要的有效举措。可以制定《“星级文明寝室”评选办法》、《文明寝室巡查管理办法》、《大学生寝室行为规范考核细则》等, 并将学生在寝室中的表现作为综合素质测评得分的一部分, 作为每学期评优、评先、入党等的重要评定标准条件之一。

4. 深入开展寝室美化评比活动及各类寝室文体活动。

首先, 寝室美化评比工作是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高校可将美化评比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工作来开展。其次, 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也是有力推进文明寝室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譬如:以寝室生活为内容的征文和摄影大赛、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合唱比赛, 以及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联谊活动, 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 加强寝室学生目标教育。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 以人为中心, 以成果为标准, 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在寝室文明建设工作中我们同样可以采取目标管理教育的方式, 以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学生为例, 其学习目标是:第一学期要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第二学期要拿到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第三学期要拿到计算机三级证书;第四学期是拿到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每一学年都要有一个目标, 同时还包括每学期都获奖学金的目标。如果一个寝室内的同学都朝着这些目标共同努力, 相互监督学习, 你追我赶[2], 谁也不想成为最后一个达到目标的人, 这样就能有效增强整个寝室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 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显著成效, 它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极探索,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并努力把推进文明寝室建设内化为大学学校的制度文化, 促进文明寝室建设的长效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陈永明, 南京地区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初探 篇8

学生寝室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寝室管理实践中, 笔者发现, 从大一新生到大二、大三年级的各个时间段都会出现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的理由是他们与寝室某些同学性格不和、生活习惯差异大等。不难看出, 大部分学生申请调换寝室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于学生寝室内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作为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它集中反映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走向。

在学校里, 大学生除去在课堂学习和课余活动的时间, 其余大多数时候都在寝室内度过, 因此, 寝室同学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程度相对高校内其他场所而言是很集中的。然而由于生源地域差异, 生活习惯、个人爱好、性格和家庭背景等的不同, 同寝室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学生如果善于处理好寝室内人际关系, 就能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如果处理不当, 则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甚至伤害。

二、大学生寝室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 生活习惯的差异

由于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家庭, 寝室内的同学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说, 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冲突上。有的学生习惯深夜看书, 夜晚开灯到很晚;有的学生清晨起床过早, 且做事不注意轻手轻脚;有的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无休止的电脑游戏, 制造噪声, 这都影响到了他人的休息。

另外, 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比如乱扔垃圾;乱放物品;不爱护寝室公物;使用寝室水电时不注意节约;爱贪图小便宜, 未经室友同意, 使用同学的生活用品等。

(二) 强烈的自我意识

寝室成员自我意识太强是引发寝室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天热的时候使用风扇、在寝室大声唱歌或放音乐等不征求他人同意;寝室搞集体活动时自作主张;性格、脾气暴躁, 不接受批评意见;与寝室同学发生争议时, 不把对方彻底驳倒不罢休;经常在其他同学休息时间在寝室接、打电话, 不顾及他人感受。

自我意识强还表现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中, 因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引发人际关系问题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 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得失, 不为别人着想, 不懂谦让, 缺乏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适应能力差, 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自尊心强,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爱发脾气, 好自作主张;依赖性强, 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弱;缺少劳动自觉性, 比如卫生值日不积极, 或完成质量很差。

另外, 个体的不良心理意识也是导致寝室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因素。如有的同学自身修养较差, 个人利益看得过重, 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又不能正确认识, 以致在同学中不受欢迎;有的同学自卑心理严重, 不敢与人交往, 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有的同学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不愿意多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同学是因为在学习成绩、外貌或综合素质等方面实力不强, 无法正视自己, 对其他同学由羡慕到嫉妒;甚至有的同学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有这些不良心态都容易使寝室关系变得敏感而复杂。

(三) 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在进入大学前的中学阶段, 学校和家长把教育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上, 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因而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还有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 没有住校经历, 不适应住校生活;同时寝室里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 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容易发生冲突, 由于缺乏交往技巧, 不懂得如何处理、应对这些冲突。

(四) 性格、兴趣爱好及价值追求的不同

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相似吸引, 即人们往往喜欢与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 这种相似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的相似, 兴趣、爱好的相似, 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年龄、经验的相似等。不同的相似吸引, 就容易出现不同的小圈子。

由于学生间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寝室里的同学之间很自然地出现了不同的生活圈。如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由于地域、性格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沟通不便, 特别容易出现分离的小圈子现象, 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又如家庭背景迥异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隔膜, 家庭经济条件雷同的学生彼此之间更能找到共同的话题;贪玩的学生与专注于学习的学生之间, 因为兴趣与追求的不同, 关系容易淡漠。

三、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 学生自身的调适

1. 摆正心态, 有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

心理学家认为, 不同的气质类型必然会引发不同的性格表现以及价值取向。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 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教育环境等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有不同的价值追求, 这些不同有时候会使彼此融合, 但更多的时候会产生撞击, 处理不好会衍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寝室一员, 要有放低心态, 站在了解、走进、融合的高度做好和性格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

2.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个性品质优良的人, 与别人的交往也积极, 符合社会的期望, 也更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Gordon Willard Allport) 发现, 个性成熟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 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 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 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无论是处理今天的寝室关系还是以后的职场关系, 实际都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大学生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 如果能够做到关心、帮助别人, 宽以待人, 平等真诚地对待室友, 培养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 就能消除隔阂, 建立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 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自身修养是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大学生在自身修养方面应做到保持应有风度;不乱发脾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 得理也应让人;尊重他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应做到:不取笑别人;不强加于人;不失信于人;还应做到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不力图改变别人, 与其改变别人, 不如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面对不兼容的情况, 可以从调整自己做起。如时间冲突, 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 也是可以避免的。此外, 寝室成员还应注意生活小节, 如爱护寝室公共设施, 做好寝室清洁卫生;不占他人便宜;在听音乐或唱歌时, 顾及他人情绪, 降低音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不随意地宣布自己的钱物丢失, 以免造成室友之间彼此猜忌, 气氛紧张、压抑。

4. 加强沟通, 增强凝聚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曾指出, 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拒绝于团体之外, 他便会产生孤独感, 精神会受到压抑, 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 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大学里, 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就是朝夕相处的室友, 寝室成员间因为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带来的摩擦, 关键在于大家都要坦诚, 互相体谅。同学间如果有不良情绪, 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像寝室中出现的“卧谈会”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形式。通过沟通, 可以促进了解, 增进友谊。

(二) 学校的积极调解

1. 加强学生寝室管理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合作

要重视并处理好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如在寝室内部出现大的问题时, 寝室管理人员应及时与辅导员取得联系, 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 一起将表层现象和深层问题共同解决, 多角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 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寝室

心理障碍等问题, 可能给学生造成身心疾病, 也会给他们带来烦恼, 以致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交往。学生自己可以求助于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 从而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 做好心理调适。此外, 学校的心理指导老师, 也应深入到学生中间, 将来访记录中反映出来的处理寝室人际关系共性问题在保密的前提下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进行交流。要通过团体咨询或朋辈咨询等方式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咨询, 并对学生的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进行培训。

3.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调动寝室成员的积极性, 增强寝室成员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融洽的寝室关系不无裨益。如开展“寝室文化艺术节”, 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如寝室装扮大赛、水果拼盘大赛、寝室名称设计比赛、棋艺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学生寝室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到其中, 给寝室集体一个展示自己凝聚力的平台。又如开展“文明寝室”、“标兵寝室”的寝室评比。

4. 辅导员要切实深入学生寝室、深入学生心灵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根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学生寝室, 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了解各寝室的人际关系问题, 深入学生心灵。应主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寝室内学生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的因素要及时发现, 在萌芽阶段就给予恰当的解决和处理。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应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应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化解矛盾冲突, 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1) .

[2]李海燕.大学新生应如何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OO6 (3) .

[3]周颖.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9 (2) .

[4]王甫勤.大学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1) .

[5]申艳婷, 大学生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8 (2) .

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分析 篇9

关键词: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自我

寝室虽小, 却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关系场所。它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交集点, 是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 是大学生的第三课堂,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 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寝室文化是指寝室成员在寝室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等活动中所构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包括寝室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精神风貌、道德氛围、室内环境布置等方面,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的双重变种。寝室氛围的好坏, 影响着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和热情, 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新生一般年龄在十八至二十岁, 是心理自我发展的高峰阶段, 心理发展已基本接近成熟。但从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反映上, 他们只能是“准成人”, 处于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且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在思想感情上也容易与学校及社会的要求不一致。

(一) 自我意识强

入学前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 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逸, 自我评价偏高,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以成人自居, 企图摆脱来自学校、师长的束缚, 强烈地要求独立自主。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关注与信任。对自我、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善于独立思考, 喜欢创新。

(二) 情绪反应强

大学新生的感情丰富, 情感暴发强烈, 情绪反应迅速且较明显, 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情绪高涨, 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消沉、郁闷。由于人才较多, 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地位的变化而引起心理落差, 产生了自我认识的偏差, 从自我感觉良好变为一无是处, 甚至产生自卑情绪。由于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 结果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三) 成就动机强

每个人都有成就和赞许动机, 只是存在强度的差异。大学新生入学时踌躇满志, 打算大展伸手, 期望以大学为基石, 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目标。但他们往往过于理想化, 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从而出现消极度日、混日子的情绪反应。

(四) 自控能力差

与中学相比, 大学里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也较多, 一些思想懒散、自觉性较低的同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60分万岁, 学习不认真, 泡网吧、逃课、几个同学在一起搞聚会、下饭店、抽烟、酬酒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使自身丧失了青年人的健康心态, 还对周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特征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第一次过集体生活, 对来自其它地域的同学比较好奇, 加之又处于青年初期, 人际关系表现出以下儿个特征。

(一) 好奇性

大学前住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对大多数人来说, 集体生活很新鲜。且寝室分配是按性别、系别、班级随机分配, 对每一个体来说, 其他人都是陌生人, 都有一定的结识欲望。尤其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汇集在一起, 都对彼此有强烈的好奇心, 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从未踏足过或涉猎到的东西。

(二) 直接性

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 一定会被直接体验到。心理距离逐渐趋近, 会使个体感到心情舒畅, 而一旦有了矛盾和冲突, 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 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 一是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一是互相排斥分离。寝室内经常出现因第三者加入而引起较大的人际矛盾。有的学生来咨询, 主要是因为同寝的最好的朋友与同寝另外一人比较好, 当他们二人说笑时, 自己心里非常嫉妒, 甚至出现要打骂第三者的冲动等等, 自己特别苦恼。这就是情感因素影响了寝室内的人际关系。

(四) 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 对方的社会地位、身份往往居于次要地位, 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愿意亲近的那种类型人成为主要问题。这就体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

三、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矛盾突出表现

寝室内发生的一些生活上的小摩擦影响不会很大, 有时还可能加深彼此的情谊。但是, 通过调查和学生咨询, 我们发现, 有些“摩擦”非但不小, 反而会导致室友间长时间的误会及不和睦, 有时会发展成“冷战”甚至爆发激烈的争执。由此导致大学生之中出现心理自卑、交往惰化、甚至厌恶与室友搞好关系, 严于要求别人、宽于要求自己等问题。长此以往, 不但导致寝室关系冷漠, 也会影响学习状态与效率。

(一) 以自我为中心, 不考虑室友需求

有些学生往往只考虑自身的需求, 当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时, 不管室友当时是否愿意, 都要拉着室友陪着自己去做。平时的锻炼、上课、吃饭、课外活动等, 更是少不了室友的陪伴。这种行为使得室友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过于亲密而狭隘的交往更让室友觉得空虚, 同时对这种“友好”行为深恶痛绝。这种自己不能独立做事、需要陪伴的成人依赖在女生群体中更多见

(二) 生活、学习习惯不同, 摩擦时有发生

有些学生是“夜猫子”, 越到晚上越精神, 喜欢在熄灯后打电话、看书。有些同学则是坚持早睡早起, 喜欢早晨起来看书学习。喜欢熬夜的学生不仅影响他人休息, 还影响自己第二天上课的状态。有的学生在住校前的生活起居一直是家长照顾的, 因而未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在寝室内东西摆放不整齐, 脏衣物不及时清洗, 上厕所忘记冲厕, 轮到自己值日也不打扫卫生……这些小习惯常常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三) 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隔阂加深

现在的学生在寝室内往往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表现为彼此谩骂 (这不会影响彼此接纳的同学之间的感情〉、大放厥词 (偶尔会伤害室友) 。混寝的学生最容易出现这类问题。有个三年制同学因本学期未能申请到二人间的寝室, 被安排到五年制的毕业年级寝室, 另外5人最初就表现出不欢迎的态度, 她也非常不习惯这几个同学出口成“脏”的说话方式。虽然她尽量不去招惹她们, 但是最终还是发展到了指桑骂槐、丢失小东西、甚至于被威胁的地步。学生中的“焦点人物”, 也常是被妒忌的对象, 如果这类同学在言行上表现不当, 常常会引起口角、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四) 地域差异带来的矛盾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 地域的差异不仅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 更可能带来贫富差距, 这种“经济的不平等”导致的矛盾在大学生中很普遍。由于贫富差距引起的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也是一种高发心理问题。经济较好的同学对一些品牌服饰、化妆品等如数家珍, 其他同学插不上嘴, 有的干脆装睡, 这样大家交流减少, 一些人就越来越沉默了。同时也容易引起嫉妒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出现寝室人际关系问题, 很大程度是因为一些大学生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上大学之前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许多学生缺乏培养人际交往的条件。学校和家长注重学习成绩, 忽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所以, 上大学后, 一些学生把握不好与人交往的方法, 或调适不好交际心理, 出现人际障碍。因此, 学校要多关心新生的生活, 做好交往方面的教育, 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让大家迅速熟悉、适应彼此的说话、生活习惯与交往模式。心理教育发展中心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团体训练的方式, 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龚建林.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初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31-33.

[2]赵金龙.高校寝室文化的调查及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 :102-104.

[3][4]胡德辉.大学生心理与辅导[M].上海: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157-158.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的寝室文化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教育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来临及高校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很多高校取消了班级的固定教室,寝室成为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教育好新一代大学生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在以寝室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1]。寝室文化是近几年来校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是学生寝室管理的一种新的趋势、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以寝室为载体的高校寝室文化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大学生寝室交往结构的特性

从大学生寝室文化来看,大学生寝室交往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性:(1)相互感染性。寝室是大学生除了课堂之外,交流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之一,在这里,很多的学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生活习惯、思想情绪都相互受到影响,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认同,大学生寝室文化成为该寝室学生思想的主要方向,大多数成员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种相互感染力是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的一种动力,在这里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2)一致倾向性。在同一寝室中间,出现了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及相对一致的倾向,在同一寝室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影响,经常可以出现一些模仿的现象,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对不同事物具有相同的看法,这些都是寝室文化一致倾向性的具体表现。(3)动态变化性。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尾期,思想情绪都还不够稳定,思维跳跃跨度大、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到一件事情上,心理方面具有易变的特性,再加上他们很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沾染社会的不良习气,这些都使大学生寝室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动态变化状态。(4)潜在驱动性。大学生寝室文化不同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或纪律条例,它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通过外部的强制力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寝室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来对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影响来达到的,寝室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一种无形的指导作用,它使个体受到启发和感染,引起个体感情上的共鸣,进而形成一种自觉、潜在的驱动力。

2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

2.1 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寝室文化的理想信念导向功能

寝室文化的理想信念导向是指通过在大学生寝室营造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氛围,帮助大学生摆脱非科学思想观念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信仰,并通过这种理想信念来观察和认识学校和社会,接受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而指导他们在校的思想和行为。一个寝室自组成之后,其成员就开始在其中表现和交流着各自的思想,从每个成员的生活背景到每个成员的理想抱负,从每个成员的饮食起居到每个成员的喜怒哀乐,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思想相互撞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我们要抓住寝室文化这一导向功能,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坚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防止一些邪教组织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利用学生寝室文化这一隐蔽途径在高校的传播。

2.2 倡导积极健康的寝室伦理道德理念,增强寝室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

寝室文化的价值导向是指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所形成的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社会道德生活的总体指向。学生寝室有很强的价值引导功能,一个寝室的成员在一起通过“卧谈会”、“啃谈会”等形式交流各自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相互影响。寝室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主要是通过两条渠道来实现的: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离开党的基本路线,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另外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导向。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伦理道德观念将对寝室文化价值导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努力营造寝室浓厚的学习风气

寝室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处处渗透着学校的教育的内容,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发挥着导向作用[2]。寝室文化不是无目的文化,它是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现象。寝室文化活动的方式以及所形成的文化环境都蕴含着教育目的,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寝室每个成员,使每个学生都朝着相近的行为模式发展。通过寝室文化环境和氛围的巨大环绕力,使得寝室个体形成对群体组织的参与意识和观念认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大学生个体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置于学校的统一目标之下,最终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寝室中每个成员接受他人的思想,形成寝室文化的“双向互动”,个人行为服从组织目标,形成具有一致性和趋同性的寝室文化,大家互相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制造出寝室浓郁的学习风气。

2.4 加强寝室文化的行为导向功能

寝室文化在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行为选择中具有导向的作用,不同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个人生活习惯行为的养成具有不同的影响。行为导向是指通过塑造大学生寝室的先进典型,使同学之间产生钦佩之情,相互学习,相互效仿,从而促进共同进步,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往往与寝室文化环境和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寝室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每一位成员。要想使大家都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特点,我们就应当从塑造良好的寝室氛围开始着手。我们要共同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3 大学生寝室良好寝室文化的构建

(1)加强寝室管理队伍。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寝室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据调查,大学生寝室的专职管理人员多数是高中文化水平,有些甚至是初中、小学文化。让他们来管理高效大学生显然不妥,学生更乐于接受比他们本身层次和水平高的人员的管教,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也容易在同学之中树立威信,以便于开展其他一些工作。我们可以以大学生寝室为基地,更多的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良好的寝室教育,也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有一种“家”的感觉,也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这种教育。要想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只有将寝室管理队伍这方面做好了,才能使寝室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衔接,最终发挥寝室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2)建立健全寝室管理制度。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应建立一个以辅导员、班主任和寝室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管理机构,实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督促学生将规章制度变成自身生活学习的一种习惯。要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寝室中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寝室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做到定期检查,奖罚分明,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寝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是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管理者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3)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作用。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正处在青春年少的时期,这时期的孩子一般具有叛逆性,他们不愿接受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更愿意听从同龄人的建议,因此,在学生中具有领导力的学生干部往往能团结更多的同学,使广大同学都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积极的努力,因此,选好寝室长是寝室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4 结语

大学生富于理想,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很强的进取心,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功能,努力营造学生自我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提升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通过寝室文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引导其行为规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炎,汪琯琪.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策略《.教育探索》2009(07).

[2]王丽群.浅析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和策略.科技信息.2010(3).

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析 篇11

摘要: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寝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寝室文化建设。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首先分析了影响寝室关系的因素,进而探讨了寝室文化与影响寝室关系诸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寝室文化建设问题。

关键词:寝室关系;影响因素;寝室文化

一、大学生寝室关系现状

寝室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阵地,也是人际交往紧张的高危地带。通过对100名同学进行寝室关系调查,我们发现68%的同学与室友相处融洽,27%的同学与室友之间有矛盾,另有5%的同学觉得矛盾高发。可见,大学生在共同生活里并非一帆风顺,矛盾时有发生。调查报告显示寝室成员的性格、生活习惯及室友间的沟通是影响寝室关系的主要因子。

二、大学生寝室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数据显示,新时期大学生暴露出寝室关系紧张的不良面,而破坏寝室和谐的因素来自诸多方面,在此对主要三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

31%的同学认为性格对寝室关系影响很大。

个人性格养成主要受后天环境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家庭是人成长中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关系和谐,能够为孩子提供一种抱持性环境,有利于健康性格培养。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对性格塑造有重要影响。若采取严厉教养,对孩子过于严苛干涉,易造成孩子的反抗抵触,形成攻击或消极不安的性格;采取溺爱教养,对孩子百依百顺,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的性格。

学校校风、时代背景同样影响性格的塑造,良好的学校、社会风气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益于团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为塑造良好性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沟通问题

30%的同学认为沟通对寝室关系影响大。

沟通是人际情感的基石,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建立在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之上。调查显示寝室成员间是否进行沟通及沟通的效果好坏与寝室关系密切相关,有效的沟通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达到让对方理解和接受的目的,促进寝室成员间相互了解,增加寝室成员间的凝聚力,促使寝室关系的良性发展;而无效的沟通则是沟而不通,易滋生寝室成员间的误会,甚至会加剧误会引发冲突,严重影响寝室和谐。

(三)生活习惯差异

18%的同学认为生活习惯对寝室关系影响较大。

进入大学前,寝室成员个体特有的生活习惯已基本形成。大学里,每个人将原有的习惯带入寝室,增加了寝室成员间和谐相处的难度。在有限的寝室范围中长期共同生活,成员间不同生活习惯摩擦会引发矛盾,并日益突出。如:成员间作息时间和卫生习惯不同,且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体谅对方,我行我素,容易引发寝室矛盾。

三、寝室关系与寝室文化的内在联系

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寝室环境为客体,由大学生在寝室生活涉及到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等各方面组成的一种群体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方面组成。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表现形式,制度文化是根本保障。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大学生寝室文化。按此说法,影响寝室关系的诸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下面具体从寝室成员关系的角度探讨寝室文化。

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寝室生活环境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寝室物质文化需要寝室成员共同的努力。不同气质的寝室成员往往造就不同的寝室物质文化,协同、向上的寝室关系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寝室物质文化的形成。

精神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核心,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精神面貌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家庭背景的寝室成员,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各异,其受教育背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自思想道德状况。不同背景的寝室成员在一个小圈子里共同生活要经过彼此熟悉、磨合的过程,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寝室精神文化。

行为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外在表现,其形成机制与寝室成员的整体风貌息息相关。故不在此赘述。

制度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根本保障,保证了每个成员在寝室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是约束大学生行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90后的价值观多元化,其中一少部分学生不愿墨守成规,不甘束缚,更有甚者故意挑战制度。制度文化的建立需要个体的配合,要求有自主意识,建立常规的寝室卫生条例,自觉遵守,才能使寝室、校园正常运转。

四、关于建设寝室文化的对策

百年修得同班学,千年修得同寝眠。室友是每个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尤为重要。而改善大学生寝室关系,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需要寝室成员和学校两方面作出努力:

(一)学生角度

1.加强自身修养,学会理解包容

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换位思考,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在与室友相处中要学会自省、包容、求同存异,与室友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寝室氛围,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

2.进行交流沟通,积极参加活动

与室友的交往中,要学会积极交流、有效沟通。当与室友产生误会和偏见时不能以偏概全,要敢于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增进彼此了解,以免产生矛盾。此外,踊跃参加寝室活动,有利于寝室成员之间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寝室关系。

(二)学校角度

1.加大对寝室区的管理,建立健全寝室制度

学校应重视学生寝室关系矛盾的解决,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寝室管理制度,促进寝室文化建设顺利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条例,加强对学生寝室管理的力度,用良好的制度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寝室的管理更加有序、规范。

2.组织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促进寝室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用健康的活动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寝室文化。

五、结论

寝室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如今许多大学都逐步重视、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观念。但就新时期大学生的寝室现状来看,寝室文化建设还有一条长远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郭艳蕊:《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内容与影响因素的探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4

[2]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

[3]白云:《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4]李向东:《大学生寝室文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对武汉某高校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大学寝室 篇12

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 大学生的个体特性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1性别因素

性别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生理特征, 不同性别的个体, 具有不同的特点。 (见表1、表2)

在寝室学风状况方面, 女生寝室的学习风气比男生更为浓厚。然而, 调查结果显示, 在寝室内部和谐状况方面, 女生比男生寝室更加融洽, 这与笔者预期相反。这一方面可能由于本课题选取样本主要以低年级为主, 学生以学业为重, 寝室集体生活较少, 成员尚在熟悉阶段, 言行举止会比较注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女生为能够融入寝室, 会更加注意维系寝室关系。

2年级因素

年级是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 其行为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见表3)

“大一”时期, 寝室成员刚离开家过集体生活, 新成员为尽快融入集体, 通常会克制自己性格中有棱角的一面以尽快融入寝室氛围。“大二”时期, 同学们通过磨合, 逐渐适应寝室的氛围, 矛盾凸显。“大三”时期, 由于寝室按专业重新分配, 室友调整, 成员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磨合。此时学生个体间已比较熟悉, 两年来的积累使得个体利益更为凸显, 人际矛盾随之增加。“大四”时期, 找工作、准备考研出国或和写毕业论文成为寝室成员的生活重心, 投入寝室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 个体也变得更加珍惜最后一年的相聚时间, 矛盾发生频率随之降低。研究生时期, 实验室成为学生生活的中心, 加之部分研究生已组成家庭, 因此寝室生活很少, 矛盾也随之减少。

在寝室活动参与方面, 选择“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参加”与“不管什么情况都不参加活动”比例最高的均为“大一”和“大四”, 约占55.97%和9.52%;68.75%的研究生寝室则以“看情况”为主, 为所有年级之最, 其次是“大二”, 比例为54.29%。

二家庭因素

对学生个体的成长而言, 家庭的影响对学生性格、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见表4)

调查显示, 来自城市的学生寝室发生矛盾的频率比县城和农村要高, 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学生寝室发生矛盾的频率较低。

三学校因素

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子文化之一, 应属于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范畴, 从调查来看,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 是影响寝室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管理制度

在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题目中, 很多学生都提到了学校寝室管理制度。他们所关心的寝室分配方式、寝室基本设施的配备、寝室的维修、寝室的管理方式等, 都与学校的寝室管理制度直接相关。具体来说, 寝室管理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寝室的物质文化, 还直接影响寝室的行为文化, 如熄灯断电、免检寝室、每周卫生检查等。此外, 寝室的制度文化本身是学校寝室管理制度的细化和延伸。而寝室的精神文化由于与其他文化存在着互相渗透的关系, 不可避免地受到寝室管理制度的影响。

2校园文化

一个学校整体校园文化氛围决定了寝室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教育规律的支配下, 校园文化必然以其自身的内在约束机制, 规范着寝室文化的发展轨迹, 使之成为校园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范畴。客观上讲, 寝室文化是按照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综合目标展开的。

四社会因素

社会结构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体。本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深入分析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影响。

1社会政治因素

在对浙江大学一线辅导员的访谈中, 他们纷纷表示, 寝室文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还特别提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16号文件) 在寝室文化、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16号文件明确提出,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 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集合起来。此外,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 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些文件的出台, 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2社会经济因素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社会物质财富逐年积累, 这为大学生寝室物质环境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物质条件的改善, 使学生个体参与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具有了必要的时间空间和内在的精神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下,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 注重个人的主体意识、自主性, 同时更加注重现实的自我, 竞争意识进一步强化。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 进而影响寝室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此外, 寝室文化是主动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对自身发展有益, 能够为其所用的东西。因此, 社会文化是培育寝室文化的土壤, 寝室文化的建设也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两者是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

摘要:走访寝室是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在寝室中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细节, 有助于辅导员更进一步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在大学生寝室文化方面, 笔者前期已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现状研究, 本文将在现状研究的成果上, 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影响因素。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寝室文化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后续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2]李向东.大学生寝室文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对武汉某高校的调查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7.

[3]梁超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浅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8 (4) .

[4]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教师的尊严从哪里来下一篇:西方大学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