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调查

2024-07-10

发展调查(共12篇)

发展调查 篇1

前言

近几年, 每逢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杂志社总能收到许多业内朋友了解关于各高校暖通专业招生情况的电话及邮件, 希望借助我们来深入了解各院校暖通专业招生信息。对此, 杂志社全体同仁感谢业内朋友对我们的信赖, 同时我们也乐意为学子们提供服务,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加盟暖通行业;另一方面也向业界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暖通专业的高就业率已经成为热门专业。

在业内, 广为流传的“暖通专业老八校”一直受想要入门的学子们追捧着, 即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我国暖通专业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快速发展。据统计, 目前我国设置暖通专业的大中院校已经达170多家。暖通行业的未来前景广阔。为此, 我们与众多暖通高校教授及业内专家深入探讨交流, 以期能为暖通业的明天迎来更多的阳光。

第一部分细数中国暖通发展史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暖通专业, 当时正式的专业名称为“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为了造就这个专业的师资队伍, 高教部首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研究生, 第一届研究生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青年教师, 其中有:郭骏、温强为、陈在康、张福臻和方怀德, 他们先在预科专门学习1年俄语, 以便为直接向苏联专家学习作准备。1953年第一位应聘的苏联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 他和他的中国研究生在哈工大组成了第一个暖通教研室。哈工大还抽调了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学习, 他们是:路烃、贺平、盛昌源、武建勋和刘祖忠。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以苏联的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为模式, 边学边干, 在我国创办这个专业。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 从实验室到教材的建设, 还有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 都要一一学习。一边听苏联专家讲课, 一边给本科学生讲课, 一边自己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一边指导本科生做设计, 同时还要在专家指导下设计专业实验室, 准备开出教学实验。为了扩大这个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教部又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教师来进修, 他们没有时间再先学习一年俄语, 只好通过研究生间接向苏联专家学习。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各高校创建暖通专业的中坚力量, 其中如:叶龙、于广荣、王建修、吴增菲、郁履方等。此后,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招收了几届这样的研究生, 陈沛霖、田胜元等暖通专业著名教授都是从这些研究生班毕业的。

1952年我国高校设立了第一批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 除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 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哈工大和东北工学院于1952年除招收本科一年级学生之外, 还同时从别的专业抽调一部分学生直接进入暖通专业二年级学习, 当时哈工大不算一年预科的话, 本科为5年制, 而东北工学院本科为4年制, 所以东北工学院1955年毕业的第一届本科生就成为我国最早毕业的本科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于1956年。1952年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则分别招收了一届二年制的专科班, 于1954年毕业, 195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济大学当时为4年制, 首届毕业于1957年, 而清华为5年制, 首届则毕业于1958年。1955年以后哈工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开始分赴各地, 从事暖通专业的创建工作, 除一部分充实第一批4所院校的师资外, 温强为、张福臻、王建修、陈在康分别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负责筹划创建新的暖通专业学科点, 除了湖南大学直到1958年才正式成立外, 其他3所院校均在1956年成立了暖通专业。这就是高校同行中常说的暖通专业老八校。后来哈工大的土木系单独建立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建筑大学, 其暖通专业也就随同调整到哈尔滨建筑大学了。东北工学院的建筑系调整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暖通专业也随同调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太原工学院则分别改名为现在的重庆建筑大学和太原工业大学。

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 如今中国有暖通专业的高校已经多达170多家, 在学校的熏陶下, 不断地为社会和相关企业提供新鲜的人才血液, 暖通领域的正能量正不断提升 ( (图1、图2、表1) 。

第二部分各国暖通发展概括

美国

美国暖通专业的内容分在建筑系和机械系, 并且研究的内容多是暖通的冷、热源设备, 如制冷机、锅炉的构造原理等, 而研究系统较少。美国的这种培养模式有如下特点:由于本科阶段实际只完成专业基础课程, 接触专业不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很宽, 可以到制冷机厂工作, 也可以到其他部门甚至航天部门工作。当然, 这些部门必须对毕业生进行专业培训后才能让其工作。由于专业侧重于设备制造, 因此毕业生对机电一体化和新产品开发有较多的理解, 这也是美国的暖通空调设备制造业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原因。美国的培养模式也有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学生对建筑不甚了解, 不知暖通空调系统如何与建筑、结构相协调。因此, 美国该专业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不及欧洲和日本。近些年来美国也已意识到此问题, 一些著名高校如MIT, 加州的Berkley都已成立了“Building Technology”专业, 专业范围与中国此类专业基本相同。

俄罗斯 (前苏联)

前苏联 (现俄罗斯) 的供热、供燃气与通风系成立于1928年, 是俄罗斯较早的专业之一, 学制本科多为5年。现该系下设4个研究方向 (专门化)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供热、供燃气与锅炉设备, 大气环境保护, 建筑能量管理。其中, 第一、第二方向是建系之初设立的, 而第三、第四方向是近些年适应环保要求和市场经济逐步增设的。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 共分4个模块:社会、经济和人文课程,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此外, 教学计划中还安排有较多的实践环节。由上可以看出, 俄罗斯的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专业其特点正如他们始终认为的在于专业的综合性, 供热、供燃气与通风系统是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的一部分。

日本

日本在40多所高校中设置此专业。1994年日本空调卫生工学专门组织了大范围的专业教学讨论, 交流和确定了此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日本的暖通空调 (建筑设备) 作为方向设在大学的建筑系中。在一年级即设置“建筑环境工学概论”, 二年级设置“建筑环境工学”、“建筑设备”等课程。三年级以后才分成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3个方向。相对而言, 日本的建筑设备专业与建筑的结合更为紧密, 日本的建筑设备系统设计也十分严谨完善。目前, 日本在空调领域的研究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最高水平。欧洲及日本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学生不仅有建筑的整体观念, 而且还有建筑室内环境 (声、光、热) 的系统知识, 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建筑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由于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设备系统有较深的理解, 因此, 无论学生从事设计还是管理都能较好处理建筑与设备系统之间的各种关系, 如窗墙比、机房占地、技术夹层空间、运行节能、系统优化等。

西欧及北欧

西欧、北欧各国一直设置此专业。如英国为“BuildingServises”, 在20多所大学中设置。和美国的教学相反,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学习专业课, 基础课学时压为最低限, 即“够用为度”。其专业覆盖面包括所有形成建筑功能的环境设备 (暖通、空调、照明、音响) 和公共设施 (供电、通讯、消防、给排水、电梯) 。暖通空调和建筑电气技术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英国教学质量被认可的学校其毕业生可在3年后成为“注册设备师”。瑞典、丹麦的几所著名大学都设置此专业, 学习内容和范围与中国基本相同。由于学校具有雄厚的研究力量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欧洲一直在此领域研究和发展中处于前茅。

第三部分暖通专业就业方向

设计:

建筑设计单位、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的设备设计等。

造价预算:

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工程预决算和安装工程招投标。

施工组织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包括建筑消防工程公司) 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监理:

质量检查部门 (质量监督局、检测站) 的设备安装质检工作, 安装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工作。

运行管理:

对高级商厦、宾馆饭店、办公大楼、机场大厅、邮政大楼、医院治疗室等民用建筑;医药厂、卷烟厂、纺织厂、飞机汽车船舶制造厂、冷冻厂等工业建筑;物业管理公司等的建筑设备进行运行管理。

销售与管理:

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的产品 (中央空调和小型中央空调设备) 销售及管理。

行业资格证件:

注册造价师、一级建造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暖通空调工程师) (图3) 。

第四部分专家话暖通

摒弃“拿来主义”

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授鲍士雄

我于20世纪60年代初入行, 有幸见证行业专业教育近50多年的变化。一则我国制冷、暖通行业随着经济建设、工业化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制冷、暖通行业技术已渐入国际先进行列;二则谋求以微薄之力共同激起创新、开拓、奉献精神, 冀望我国制冷、暖通行业的更进一步获取重大发展。用本行业的发展为“大中华盛世”添砖加瓦。

1956年, 交通大学根据高教部决定, 开设制冷专业, 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1957年, 随着交通大学西安部分西迁, 该专业随之迁往西安, 第一届学生在上海报到后也开赴西安。1959年, 经国务院批准, 交通大学将上海与西安2部分, 分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2独立院校。

从教数十年, 除上述思想认识外, 我认为, 学生学习期间主要学会与掌握4大能力:

自学能力。能自学各种新知识、新技术, 包括学习与总结旁人的经验与教训, 以及思路与思维方法。不断充实自己, 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发展, 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征;以提高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形成综合、交叉的知识体系, 以及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

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发掘各种需求, 并学习与掌握各家成果的长处, 发现与发掘各家成果的短处。针对需求, 综合各家长处, 克服各家短处, 构成又一新事物。不断发掘与克服, 并勇于设想与实践, 哪怕是偶然爆出一点的“火花”, 也要孜孜不倦地去追索, 才可能进而诞生原创新发明。

组织能力。现代社会众多成果是群体成果。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把各具不同长处之人组织起来, 是成就大事业, 获取大成果的成功之道。在合作的过程中, 既要学会当组织者, 又要学会当合作者、乃至当“士兵”。一切均按事物客观需要而就位, 绝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地位。只有这样通力合作, 共同奋斗, 方可成就大业。而这也是“人品”问题。

表达能力。文字、语言、绘图、多媒体应用是表达个人思维、设想、见解之工具。不善于应用上述工具, 就无法让人了解自己, 也无法与人交往、交流与合作。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总结归纳”等表达方式, 以及“脱稿讲演”的语言能力, 将大大有助于与人交往、交流与合作。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以我之见, 如今高等教育有5大弊端:

一、商品化

市场经济之发展、人才竞争之激烈, 以及工资待遇之差异, 诱发“教育事业”也作为一种“商业”去经营与发展——商品化。全日制本科分化为本科、专科、高职与网络班;研究生分化为研究生班与培训班 (或研讨班) ;而且, 公办异化、民办崛起……其结果是:教育不再是社会之责任、公众之权利;而是一部分人从另一部分人那里谋取利益之商品。这种背离教育根本, 除增加百姓之负担外, 其祸害是损害全民族之道德素质, 而这一素质是民族凝聚力之基础。

二、类同化 (贪大求全)

贪大求全已是全国高校之通病:一律都要争得综合性大学之规模, 都要设置“文理工医农”等学科。似乎不这么做, 不能称之谓“大学”。各学校间设置上类同化, 谈什么学校特色。而且, 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一个发展中国家, “当家人”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 使之得到最大的收效, 岂可容忍哪些单位负责人贪大求全, 各自称大。而且, 类同化又必将造成人才结构长线趋长, 短线趋短。就业困难又人才贫乏。

三、科举化

长期束缚我国发展之科举制度至今仍阴魂不散。除各级入学考试以“文”取人外, 如今高校之学校名次、职务晋升、业绩考核等也以“文” (发表论文或专利申报) 为主导。“文”固然重要, 然而社会之发展仰仗于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又仰仗于创造与实践。而这决非能以“文”之多寡或刊物之类型或专利申报所能判断, 否则乃形而上学。其危害之深, 当重温我国历史之教训。

四、模拟化 (轻实践)

计算机科学促使人类社会飞跃发展。然而, 人类之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完全为它所取代, 这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以计算机模拟作为一种科学研究之手段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但轻视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与生产实践:不从实践中去学习他人长处、发现他人短处;不从实践中去增长能力、激发创新。那么, 计算机也只能将已有概念数学化后进行数字处理, 不会有更多的发明与创新。

五、庸人化 (人品与流向)

背离教育之根本, 其结果是毕业生敬业、忠诚程度降低;以报酬、待遇为选择地区与单位之主要依据。当前, 东部与西部之巨大差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巨大差异、三资与国资之巨大差异, 而这些三资企业, 尤其是外资企业又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促使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群聚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其后果是拉大东部与西部之人才差距,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人才差距。从而, 束缚西部与中小城市之发展, 更束缚广大农村之发展。

前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学术造假事件, 足见学术、教育界, 其风需整!不整, 谈何“创新”?

今名校自主招生, 更见问题之严重:偏题+竞赛题, 谈何“创新”?

“学习——质疑——求证——积累——综合——创新”, 也就是:在对事物, 要多问“为什么?”、要“追根刨底”;要“怀疑”, 并通过“求证”, 去明辩真伪;积累与综合了所学知识, 加以想象, 才有可能去“创新”。如今这种招生与培养方式与方法, 能招进“钱伟长”类型人物吗?!更谈不上培养出“钱伟长”类型人物了?

杞人忧天啊!“老交大传统”——门槛高、要求严、重理论、重实践。五六十年代,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科院校不强调实验, 不走进工厂、现场, 又如何“创新”?习惯于“拿来主义”, 无所疑问, 又谈何“创新”?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由世俊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成立于1895年。当时, 清政府在战败后意识到了现代高等教育重要性, 于是, 就有了当时的北洋大学即天津大学的前身。作为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院校, 老师除了教书同时也在育人, 并且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形成了天津大学目前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

天津大学建环专业发展从最初的卫生工学到1956年的给排水专业, 再到1956年的暖通专业。最终成为了暖通老八校之一。目前, 我们师资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 同时需要完成国家科技部、计经委或者其他省部委的科研项目。此外, 我们还参与社会企业合作的项目。我们以及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逐年递增, 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些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天津大学在社会上的学术地位。

有时候, 我们的学生会问, 我们的专业好在哪里?事实上, 我们这个专业是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 自然就会追求舒适性。而我们的专业恰好设计室内舒适环境的营造。而这其中又涉及我们舒适健康的生活, 舒适健康又涉及到室内建筑环境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节约能源实现温度、湿度、气流速度, 再加上健康要求?机型很多, 系统很多, 如何组合起来让其用最节能低碳的形式服务于这个系统?因此, 这个专业既创造舒适环境又涉及健康与节能减排。人的健康工作都离不开这样的环境, 所以这个专业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暖通从业人员数量来看, 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而从论文发表的数量来看, 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天津这几个地区。中国建筑行业这几年发展非常迅猛, 国内有不少优秀的暖通从业人员都是从天津大学毕业的。但是建筑行业在国外却发展得很慢, 我们学校出去的人当教授从事研究工作的比较多。

如果将天津大学比喻成一颗树, 那么天津大学应当是枝繁叶茂的一棵常青树。

人类春天的工程师

山东建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李永安

应该说, 目前的暖通行业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有人曾将暖通工程师比作“人类春天的工程师”, 人造舒适环境在现在以及将来都会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高考报志愿的学子或者即将大学毕业的暖通学子们而言, 就业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几年,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暖通学子的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考研, 平均每个班有6~7人; (2) 施工单位, 比如建筑公司等; (3) 企业, 如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等空调企业; (4) 设计院。整体而言, 从就业情况看, 暖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要优于其他很多专业。

2013年, 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都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一批招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很明显, 现在改过的专业范围更加宽广, 目前该专业分为2个方向, 暖通空调和城市燃气。每年大概会录取150名暖通学子, 男女比例约为5∶1, 工科专业主要还是以男生居多。

那么, 未来暖通专业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 机遇主要有2点:环境和能源应用, 环境就是人造环境、室内环境等, 无论如何将来都会成为像水一样的必需品。另外一点, 新能源应用也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在全球范围内都将成为挖掘和研究的领域。这也正是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坚持的“2条腿走路”。

目前来说, 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前毕业实习或者暑假实习对暖通学子都非常有帮助, 但是现在很多暖通学子动手能力比较弱, 一些相关单位不愿意或者只接收一小部分的实习生, 这样就造成一部分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所以, 我认为, 在实践教学上应该强化学子们的动手能力。

近几年来, 一些企业以及协会、学会都在联合高校搞一些校企合作, 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是有种太多、太滥的趋势, 一些合作或者比赛搞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 这就不太适宜了。所以, 我认为, 这些合作或者比赛得掌握一个“度”, 在学生充分打好基础、掌握专业知识之后, 再来参加这样的比赛或者合作, 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充满生机和战斗力

重庆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主任、教授卢军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综合实力雄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设置在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内, 而建筑工程学院作为我国暖通专业“老八校”之一, 知名度甚高。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创建于1956年, 是我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 该专业1956年开始招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本科生;1978年增设城市燃气工程本科专业;1995年增设设备工程与设备管理专业;1999年, 经过专业结构优化组合, 3个本科专业整合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为中国的暖通行业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其中, 既有国内知名设计院的设备专业总工、院长数10人, 也有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华为公司董事长任正非等工商界强人。转眼又到了毕业季, 优秀的人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我对他们充满信心, 行业不断有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 也会变得年轻而充满生机和战斗力。

重庆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制冷空调设备企业也有20余家。其中重庆通用机械厂产品系列齐全,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心式冷水机组、直燃式机组、风机、空调机等, 2005年和美的集团合资组建了重庆美的通用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嘉陵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拥有独自生产螺杆式压缩机的生产线, 产品销路良好。另外, 重庆的汽车空调企业群发展较好, 其总产值排名国内前2位。

随着1997年重庆市的直辖, 大型公共建筑拔地而起, 重庆暖通空调市场急剧膨胀, 吸引了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来渝投资。现在国内空调企业巨头格力、美的、海尔相继在重庆投资建厂, 依托重庆良好的专业技术环境和市场潜力, 相信重庆暖通空调制冷产业会迎来第二春, 在国内制冷空调行业中占据重要繁荣地位。

近年来, 空调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 开展校企合作, 同时, 众多企业也针对暖通高校的师生组织各种设计竞赛活动。这是一种好现象, 是一种双赢, 希望未来校企合作能走上康庄大道。

一门需要缜密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专业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松涛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同时还是一座旅游业经济相当发达的山东省一线城市, 青岛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省属重点大学, 其在暖通教学领域自然有着自身的独到优势。作为校内主要以暖通领域教学为主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也成为了山东周边地区学子向往的暖通界摇篮。

我认为, 一个专业究竟是否热门, 最终要看学生的总体数量和学校开设这门专业的数量。就像早年火热的计算机专业, 一时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 学生纷纷趋之若鹜, 高校也纷纷开院授课。虽然目前青岛的暖通专业并没有火热到如此地步, 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这一门课程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情况不仅仅在青岛, 目前在全国也是一种趋势, 目前在全国已经有超过180个大中院校开设了暖通专业课程, 这在中国暖通发展初期是不敢想象的数字。由于有了数目相当的院校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对口学生, 那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再一次摆在了人们面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决定只能跟随目前暖通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一部分想通过设计院进入暖通设计领域的学生被目前设计院的高门槛拦住, 诸如必须是国家211工程学校硕士毕业等等条例, 让暖通专业毕业的新人一时难以适应, 大部分学生面对此种情况会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以谋后途, 只有相当少一部分学生可以在4年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正规设计院从事设计师工作。学生就业的另一个取向则是通过品牌走向暖通行业的大市场中。无论是售后维修亦或是技术型销售, 目前行业依旧存在人才紧缺的现象, 想找一份适合于毕业生的工作并不是太难。

目前很多空调企业都积极与高校之间互动合作, 开设专题课程、建立品牌奖学金制度、提供暖通行业就业实习机会等等, 都是想通过学校这个第一手平台抢占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这是企业自身的需要, 于学校和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希望这种合作能够更为深入地进行下去, 成为专业招生中足够吸引学生的亮点。

谈到专业招生, 不得不说目前暖通专业依旧是“狼多肉少”的局面, 平均30人的班级女生只占到六七人, 男女之前1∶4的比例也直接造成在目前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男性占绝大多数。但我仍对目前中国的暖通行业充满了希望, 因为发展不错的不仅仅是目前高校领域, 在企业以及社会的进一步拉动之下, 暖通行业已经不仅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附属来生存, 脱离了建筑专业, 暖通专业依旧有其生存的空间, 可谓前景广阔。对于即将步入校门以及刚刚迈出校门的暖通界学子, 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人生过得踏踏实实, 将学问做得踏踏实实, 暖通是一门需要高度缜密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专业,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行业中的任何人都不得不按照本分来做事。

打铁还需自身硬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教授王沣浩

目前, 社会在发展, 社会上对暖通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全国开设暖通专业的高校也渐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 全国暖通高校只有20多所, 到90年代就有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2000年以后, 全国已有170多所暖通高校。另外, 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 暖通专业招生的比重也在提高, 报考人数进一步增加。暖通专业属于理工科专业, 尤其是我们学校也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报考的学生还是以男生为主, 但是暖通专业并不像其他工科专业对男女的限制十分明显, 也适合女生报考。由于暖通专业的发展一直比较好, 一般毕业生的就业渠主要涉及设计院、房地产、设备厂家等工作单位。

随着暖通专业在建筑领域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高, 以及对于建筑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加强, 因此, 暖通专业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知识面多且杂。这些对暖通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社会对建筑节能的需求, 要求学生要掌握系统而全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 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这不仅和学生本人相关而且和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有很大的关联。因为有些暖通高校的老师本身对暖通专业并不十分清楚, 对专业知识也不是很牢固, 这也就直接导致学生本身的专业性差。另外, 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也是和他们本身的实践也有很大的联系。

近年来, 校企合作是当下发展的趋势。空调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也渐渐紧密。这也是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校企合作不仅对企业、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企业可以通过期间留住人才, 学生可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而且我们学校也和企业开展过校企合作, 并且我也是负责校企合作这块。

目前, 很多暖通专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并没有选择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 这在我们学校, 学生考研也很多。2013年高考已经结束, 对新一届报考暖通专业的学生, 我希望他们能在学校尽量多掌握些专业知识,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另外需要增加在实践当中的机会。

机遇和挑战并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樊越胜

这2年, 全国暖通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国高校开办的暖通专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而且各大高校招生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加。我们学校从2012年开始逐渐扩招。2012年我们学校的暖通毕业生也达到140多人。而且招收的男女比重还是偏向于男生, 但是女生报考的几率越来越高。

暖通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现在国家对绿色建筑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暖通专业在建筑领域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 各个学校对暖通专业的侧重方向根据学校设立的课程安排有所不同。有些高校暖通专业偏向民用, 而我们学校则偏重于工业方面。

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暖通专业生很容易就业, 到目前为止, 我们学校还没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而且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设计院、施工单位以及房地产等企业。

另外, 空调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 校企合作成为当下发展趋势, 我们学校也在走校企合作之路, 每年毕业季节, 有很多厂家走进学校举行宣讲会。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企业通过这种举措可以吸收学校优秀的学生;另外, 学生也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即有了社会实践经验, 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我们学校和外国的一些暖通专业人员也经常交流。另外, 有外国暖通专家和高校老师常来我校做报告和演讲。但是我觉得, 目前中国高校暖通专业的发展和外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于报考暖通专业的高考学子, 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对这个行业还不了解。仅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家里亲戚从事相关行业而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这等于说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 涉足暖通专业都是从零开始, 进入学校后希望他们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对那些离开校园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在社会上比学校中更加努力, 也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暖通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 暖通顾问总工方国昌

我对目前中国暖通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但是现在的路却要慢慢去走。中国暖通业, 特别是中央空调行业经历了一个大跨越的时期, 这10来年的黄金发展期已经为中国的暖通行业进行了充分的提速, 希望这样的加速是匀加速的状态, 一旦加速度太大, 很可能出现许多难以预估的问题, 这在西方的发展史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所以中国必须要吸取经验教训, 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虽然设计院在道理上并没有一定要求新进人才必须具有哪种高端学历, 但是就现实来看, 现阶段也只有通过文凭来判断大学毕业生的个人能力, 通过实习等相关手段来判断新人的综合素质。毕竟暖通专业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能够给予新人尝试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而且大部分新人是难以直接跨度到设计师领域的, 所以设计院里还有一个工作岗位叫做“绘图师”, 这也是大部分本科毕业学生的初步岗位。同时, 在工科领域男生要多一些, 但是目前也有一部分女生有往暖通行业发展的意图, 当然我们也欢迎这一部分巾帼红颜能够为在旁人看来墨守成规、刻板严谨的暖通专业带来一丝生机。不过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行业中女设计师的比例难以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暖通设计行业经常性的加班和熬夜现象给了年轻设计师很大的压力, 这也成为了阻碍女性迈向这一领域的一块绊脚石。

6月已过半, 7月即将到来, 大学的毕业季一过社会上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职场招聘热潮, 面对越来越多从事暖通行业的莘莘学子, 我们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和信心。这个行业的未来肯定掌握在这一部分年轻人的手中, 作为行业中的前辈, 我能做的即是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与年轻人交流, 用他们活跃的思维与自己目前对这个行业的理解相结合, 一定能够碰撞出更为灿烂的火花。

坚持走“中国特色”之路

南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国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毕业季, 相信很多学生即将面临专业的选择, 目前全国暖通专业发展的现状良好, 从入学的男女比例来看, 从过去的一个班35人中只有1/10是女生到现在的男女大致均衡, 可以看出暖通专业已经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暖通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到环境控制小到采暖, 无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 暖通专业在建筑领域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现在国内发展的暖通专业很多, 而且很多家用空调厂商也开始逐鹿商用、中央空调领域, 随着全球气候的转暖和环境的恶化, 空调的需求还是不断增大, 另外, 譬如汽车等一些移动的空调也在快速发展。所以, 暖通专业的前景良好。因此, 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也设有暖通专业, 但是我国暖通专业的设置坚持了中国的特色。

我国暖通专业创办初期,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制定的, 教材也是把苏联的翻译过来使用, 来不及翻译的则由哈工大影印原版书作为内部资料供各校教师参考自编讲义。经过几年实践, 发现了不少问题, 教学内容也有很多不切合我国具体情况, 在之后掀起的大规模教育改革中, 各院校开始根据各自的经验和对政策的理解, 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有关土建方面的课程, 如工程结构、结构力学、测量学等都被砍去, 原来供暖通风是1门课则分成了供暖、工业通风和空调工程3门课;大多数学校把“供煤气”这个分支也削去了, 所以我们专业的名称也变成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后来随着城市煤气的发展, 在部分学校里又另外单独设立了“燃气工程”专业。这个时期的改革, 各校差异较大, 教材多使用自编讲义, 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直到1963年, 暖通专业经历了一次规范化的整顿。制订了暖通专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审了一整套暖通专业适用的“全国统编教材”。因此, 我国的暖通专业的设置是区别于西方国家的, 它是在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上所不断形成的, 是具有中国国情色彩的。

暖通专业发展至今, 目前的就业形势良好。近年来, 已出现一种新兴的校企合作, 即空调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 开展合作。同时, 众多企业也针对暖通高校的师生组织各种设计竞赛活动。我认为, 这对于企业和学生、老师而言是互补的, 这种形式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培养和选择适用于它的人才, 更有利于为高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我希望即将报考暖通专业的高考学子, 未来能够先打好理论知识基础, 然后才能在实践上有所研究、有所突破。

节能减排给暖通专业提出更高要求

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章星

从全国来看, 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 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 在南方地区占40%~4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因而, 暖通空调专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创新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特别是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业务需求日益现代化、多样化、重视国外技术的移植与引进。而节能、环保、绿色等概念的影响及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对暖通空调设计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因此, 在暖通空调设计时要注重建筑节能的考虑。

目前, 全国暖通专业发展的现状看不清楚, 但是节能减排很受关注, 因此暖通专业必然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未来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 暖通专业可能会面临挑战。与此同时, 节能和环保问题的严峻现状, 给暖通专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从能源问题、环境保护、污染问题等方面可以看出, 建筑节能、创造健康舒适的绿色建筑是暖通空调业发展的新课题。

从高校方面来看, 暖通专业的男女比例已有显著的改善, 目前女生的比例已大于1/3, 一个班如果有50名学生, 女生已能够到达20人左右。暖通专业教育和其他各项文化教育事业一样, 在“文化革命”10年浩劫中停滞不前和倍受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十几年的时间里, 设有暖通专业本科的, 从原来的老八校一下子迅猛发展到43所院校, 设有专科的高校也有44所。1978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院校已发展到十几所, 现在已经有了3所院校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形成了一个培养暖通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完整的体系。在厦门当地, 集美大学是暖通专业输出人才的重点学院, 从历年的暖通人才就业形势来看, 社会对暖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相对早些年, 设计行业的门槛相对降低, 这也为暖通人才的就业提供了机会。校企合作也是目前提高就业率的方式之一, 但是目前在厦门还没有出现这种办学方式。

综合来看, 社会对暖通专业的认识并不是太统一, 有的人看好, 有的人不太看好。就我个人而言, 我认为不管怎样暖通专业还是会有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看好未来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能源研究所教授梁若冰

我是主要研究建筑新能源, 据我所知, 暖通毕业生基本上不会找不着工作, 在我们学校很多都进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等, 就业情况非常不错。今天看来, 暖通在建筑这个范畴内占据的重要性, 正逐年得到递增, 暖通能耗同样在建筑领域占据很大的比重, 如今受到很高的重视。

暖通行业是一个分支很多的专业, 有许多小专业在旗下, 比如材料、新能源、节能等等, 它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也可以看到,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设置的暖通行业门类很广, 有建筑环境设备、通风、给排水等等, 所以我觉得暖通专业的发展在过去、现在、将来一直都是有前景的专业。

近几年来, 很多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 我认为这对于学生是一件好事。学生在校园里埋头苦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设计比赛或者跟企业合作项目, 对于自己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个人认为, 这种校企合作或者比赛, 对于老师其实影响不大, 真正地对学生影响很大, 还有一点注意的是, 不能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毕竟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要工作。

未来暖通行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以我个人目前研究的范畴而言, 随着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 空调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将大幅度提升, 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趋加剧, 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低品位能源已经成了该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现在比较火热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 它利源地下恒温层土壤热显著提高空调系统的COP值, 使得同等制热或制冷量下的系统能耗大幅度下降。另外, 利用太阳能供热或制冷技术也在开发研究着。

目前, 暖通专业男生占据比例很大, 所以女生毫无疑问在暖通专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着天然的优势。希望报考暖通专业的高考学子能够在大学里认真学习, 积极思考, 对于即将毕业的暖通学子们, 无论是从事何种相关的工作, 都能在这个领域内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发展调查 篇2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坚持以新型产业化为主导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效益良好、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新风光产业园、LED、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优势技术和优势品牌,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做优做强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依托如意天容、万发服饰、金成机械、祥远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实施农业六大工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精品、生态农业。壮大大汶河现代农业、利生面业等企业规模,扩大奶牛、生猪、芦花鸡等特色养殖和山药、白莲藕、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打响生态和绿色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3.构筑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互为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产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次丘、康驿、白石等乡镇产业协作区,大幅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和集群发展能力。加快联想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拉开发展框架,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按照煤盐结合,高端发展的产业定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绿色、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倾力打造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牢固树立突破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招商门槛,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节能环保类大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每个乡镇至少新上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5.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

发展调查 篇3

一、当地木业发展状况

基于岚山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交通优势,近五年来岚山区的木材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设立以来,产业聚集、知名度提高后带来了明显的规模效应。该示范区是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7月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核心区位于岚山区碑廓镇,东临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陆海交通均极为便利。以日照市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为中心,日照市岚山区聚集了一大批木材行业贸易加工企业,形成了木材进口、就地加工、销往全国各地的产业链条,呈现出集群发展的趋势。目前,园区投资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园区周边集聚木材贸易加工企业达到210多家,成为日照市最大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之一。

有关资料显示,岚山区木材进口量从2006年的进口29万方增长到2010年的260万方,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也分别从2006年的15家、18家增长到2010年的64家和150家,贸易加工产值从2006年的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0亿元。在初加工项目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家具、高档板料等精深加工项目日渐增多,木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木材贸易加工业已经成为岚山区继钢铁、石化之后第三个过百亿元的产业,带动本地就业10000余人,同时还带动了装卸、运输、餐饮、租赁等产业发展。

二、银行信贷支持情况

木材行业作为当地一项重要的产业,聚集了大量的企业、资金、人员,是当地银行业积极营销和服务的一个产业集群。各银行业机构立足实际,结合企业需求,提供了多方位的金融服务。示范区周边,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了营业网点。农业银行迁入碑廓镇一家分理处,农村信用社在碑廓镇信用社的基础上,又迁入示范区一家木材加工区分社。这些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提供信贷、结算、银行卡、电子银行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为示范区内木材行业企业、客户、从业人员提供了方便。在信贷服务方面,大型银行多以贸易融资方式支持贸易型企业的木材进口业务,地方法人机构则以多户联保、存货质押等方式向木材加工业户发放个人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

就面临的融资状况来看,木材贸易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之间有较大差别。木材贸易企业融资需求主要是进口开证、押汇,一般需求金额较大。由于相关信贷产品较为成熟,木材贸易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较强,银企合作关系较为稳定,木材进口贸易的资金满足程度相对较高。比较而言,木材加工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满足率不高。主要集中在:一是周转资金。据测算,木材加工业户一般最低置备4-5套锯,需固定资产投资100多万元,用于购置木材原料的配套流动资金大概需要500多万元。木材加工业户从贸易企业购进木材原料,为了获得折扣,多需要批量进货、现金交易,但向下游客户销售木材产品时,为了扩大销路,会有部分赊销,造成应付账款少、应收账款多,从而会出现资金缺口。二是扩大业务量。木材加工业户进货量越大,获得的折扣越大,交易成本越低。但靠自身积累,资金远远跟不上业务规模扩大的需求。三是设备升级改造。如果木材加工业户仅仅从事木材粗加工,技术壁垒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能力就差。而进行木材深加工,就需要更高级、更大型的加工机械,因而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相应更增加了对流资需求。

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日照市木材贸易加工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当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这一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信贷介入的意愿也不断增强,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以及不利因素,影响了银企之间扩大业务合作。

(一)企业达不到银行信贷准入标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标准,通常要求企业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有可靠的还款来源,并且要提供资产抵押或优质企业提供保证担保。但据了解,目前园区内大部分木材加工企业,虽然本地注册,但企业负责人是外地人,经营的场地、厂房都是租赁的,自有资产主要是木材加工相关的机械设备。部分加工企业存在经营管理粗放、财务报表不规范、账务核算不完善、经营信息透明度差等问题,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难度。另外,示范区内还有很多外地来的个体加工户,不具备本地户口,地域流动性强,也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二)企业经营层次较低。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当地木材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加工量越来越大。但是总体来看,木材加工多处于初加工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单调、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实力雄厚的企业,多倾向于从事利润较高的木材贸易或转型精深加工。从事木材初加工的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往往较差,有些还存在经营时间短、盈利能力低、生产经营不稳定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房地产调控形势下,木材行业前景不确定性加大,一些规模小的企业可能因为同质化竞争加重、开工率不足、货款回收不及时等原因面临市场退出的风险。

(三)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从行业整体看,资金聚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木材加工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且资金大都向木材贸易业务聚集。具体到企业,木材加工企业自有资金积累速度慢,如无外部融资支持,有时会面临有订单、但无置货资金的窘境。如果企业向银行融资,成本较低,也比较稳定,但门槛较高。通过民间融资,虽然门槛较低,但资金成本很高,不适合长期使用,主要用于补足批量进货时的资金缺口。除此以外,木材加工企业缺少稳定的渠道获取直接投资或融资。有时会面临有市场、无资金的困境,从而错过了业务扩张期或利润高峰期。

(四)第三方动产监管体系不健全。木材加工业户虽然缺乏有效的不动产抵押物,但一般能够保有一定数量的木材原料,在持续经营状态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个比较固定的保有量。当地已有银行针对木材加工业这一特点,尝试开展动产质押信贷业务,委托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货物监管。但从运作情况看,由于缺少实力雄厚、操作规范、能够满足银行风险管理要求的第三方监管机构,面临质押监管难的问题。也由于大部分木材加工户存货保有量不是很高,存货场地分布过于分散,增加了第三方监管机构监管成本,影响监管机构积极性。现有开展第三方监管业务的公司,或是没有自己的专用货场,或是自有资本低、担保能力不足,不易取得银行的信任,动产质押规模也受到限制。一些有实力的临港物流公司,主要从事出租货场、运输业务,多未开展第三方监管业务。

四、促进银企合作的相关建议

就木材行业来看,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银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银行也希望进一步介入木业贷款,拓展市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银企双方均有需求,实现双赢的关键是找准双方的结合点,拓宽合作渠道,克服业务发展的瓶颈。

(一)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发展潜力。木业中小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经营机制,规范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与交易对手、商业银行之间的多方协作和信息透明度,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为融资提供良好的自身条件。同时,木材行业的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需要一批规模较大、具有精加工能力的企业,以促进木材产业的结构升级,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另外,木材加工要与木材贸易相协调,木材加工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进口木材的就地消化能力,将木材进口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

(二)发挥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开展供应链融资。木材贸易加工过程中涉及木材进口商、批发商、加工企业和外地购货商,分工不同的企业间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供需传输形成了纵向的产业供应链。通过供应链融资,银行可以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向上下游延伸,给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便利,改善供应链整体的融资条件。实现供应链融资的一个关键是要有资信良好、担保能力突出的核心企业。这就需要引导木材行业企业走联合、做强之路,推进企业做大联强,加快培育生产经营规范、固定资产达到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竞争能力、产品销售市场稳定的较大型企业,以增强骨干企业对木业企业集群里小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积极发展金融仓储业,促进存货质押信贷业务发展。木材的本身特性与木材加工企业的经营特点,都很适合做存货质押业务。但无论是从银行自身条件还是木材的特性来看,由银行自行保管质押物都是不经济、不效率的,这就需要第三方监管机构参与进来,为银行动产抵质押贷款提供第三方管理的专业仓储服务。新兴的金融仓储企业就能实现这一桥梁、中介作用。在银行积极介入木材行业信贷服务的情况下,实力雄厚、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金融仓储企业会很受欢迎,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来看,金融仓储业的发展距离产业化、规模化还有一定差距,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规范操作流程、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行业信誉、完善第三方监管行为的法律规范等。

(四)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解决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在小企业或个体经营户缺少自有资产的情况下,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获取银行贷款,不失为一条解决担保难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随着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的逐步加强,担保行业秩序有所改善,担保行为更加规范,这为银担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银行方面,要选择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担保机构进行合作,严格考察其经营管理水平,比照借款人对担保机构进行整体资信调查,防止因资本金不实、结构不合理或违规从事高风险业务等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风险。担保公司方面,要壮大自身实力,规范经营行为,树立行业声誉,提高信息透明度,在提供担保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参与银行客户甄选和贷后催收,实现与银行的互利共赢。

(五)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银行对产业集群的管理能力。银行不仅要重视单户贷款的风险管理,更要研究对产业集群整体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手段。科学控制贷款行业集中度,既要适当介入,又要控制规模,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要充分考虑木材行业行情变化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带来的冲击。在发展供应链融资时,要加强行业风险综合研判,控制潜在风险在产业链中的快速“传染”。对于贸易融资业务,要加强对货物的监管,确保贸易背景真实,降低资金挪用风险。针对产业集群企业资金需求特点,进一步提高零售贷款管理能力,简化放贷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坚持收益覆盖风险的管理策略,由单户贷款风险管理向行业集群贷款整体风险控制转变。

鲁西黑头肉羊发展情况调查 篇4

1 发展背景与现状

(1) 养羊业是东昌府区的传统养殖行业, 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现有地方品种普遍存在生长速度慢、产肉率低、肉品品质欠佳等缺点和不足, 主要经济性有待改进和提高。 (2) 为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和农副产品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肉羊良种改良, 提高个体生产性能, 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 实现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地方肉羊品种普遍存在前胸不发达, 体躯狭窄, 肋骨开张不够, 后躯不丰满, 产肉性能差的现状, 自2002年起, 在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指导下, 东昌府区畜牧局组织养羊大户从省农科院引进引进南非专用肉羊品种杜泊羊, 开展与与鲁西本地品种小尾寒羊杂交繁育工作。将引进品种产肉与地方品种多胎性状结合起来, 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育种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Fec B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通过选种选配, 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 成功培育、选育出了适合我国中原农区肥羔生产的肉用绵羊新品系—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 该成果于2010年在济南通过了专家鉴定, 并有望在2015年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审定将填补山东省在肉羊新品种育种方面的空白。 (3) 鲁西黑头肉羊不但具有耐粗饲、抗病、适合舍饲圈养等特点。而且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鲜嫩、繁殖率高。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6月龄体重达到40kg以上, 胴体重20~22kg, 屠宰率52%以上;成年公羊100kg以上;母羊60kg以上, 平均产羔率200%, 且肉质鲜嫩, 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通过调查, 养殖一只鲁西黑头母羊可获纯利3000~5000元, 出栏一只杂交肉羊可比小尾寒羊多收入300~500元, 比较效益非常显著。 (4) 鲁西黑头肉羊优良的种质特性, 深受市场和养殖户欢迎。经过十年的发展, 鲁西黑头肉羊养殖已初具规模。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 农民养羊、养黑头羊的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东昌府区畜牧局通过举办赛羊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搭建起了鲁西黑头羊快速发展的平台。鲁西黑头肉羊养殖正逐渐成为繁荣区域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示范周边地段的畜牧主导产业。2013年肉羊存栏达32.6万只, 其中鲁西黑头肉羊15.8万只, 其它为当地绵羊与山羊。全区现有10只以上专业养羊户1500多户, 年出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场 (户) 220余家, 省级标准化肉羊场两处, 市级标准化肉羊场一处, 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7家。2013年出栏肉羊60多万只, 全年羊肉产量达0.9万吨。以沙镇和堂邑镇为中心的杂交肉羊繁育基地已基本形成, 并辐射带动了阳谷、冠县、茌平、临清等周边县市的养羊业发展。种羊供应已辐射到河南、河北、青海、内蒙、甘肃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均显示出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在2013年举办的东昌府区第三届鲁西黑头肉羊赛羊会上, 一头被评为三等奖的种公羊, 以6.2万元的高价被德州市夏津县一养殖户买走, 创造了鲁西黑头羊发展史上的佳话。 (5) 2014年8月20~22日, “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东昌府区第四届鲁西黑头肉羊赛羊会"在东昌府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630多名专家、学者对鲁西黑头羊, 尤其是东昌府区“以农户为主体开展肉羊新品种培育”的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6) 为推进鲁西黑头肉羊健康有序发展, 在山东省畜牧总站和山东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 2012年底东昌府区畜牧局与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发起成立了鲁西黑头肉羊育种协会。根据养殖情况划定区域, 并派专人开展工作, 详细记录鲁西黑头肉羊的配种、繁殖和生长发育等有关技术资料。确定了杂交固定选育的技术路线和近20万只的群体数量规模;明确了种羊集中养殖、肉羊分散养殖、人工授精网络配种、小群体规模育肥的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有关专家跟进指导, 政府部门切实推动的联合育种推进机制。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鲁西黑头肉羊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2.1 品种数量小, 难以满足市场和产业化发展需求

鲁西黑头肉羊品系的成果鉴定已有两年的时间, 该品系的优良性状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养羊户的一致认可, 但目前尚未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群体仍然偏小, 目前可向社会提供的优质肉羊数量有限, 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产业化大发展的要求。因此, 推动该品系尽快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扩大种群繁育, 培育更多的优良品种, 对于推动肉羊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产业链条短缺, 品牌建设不足

目前鲁西黑头肉羊的产业化发展还处在产业的前端, 优良的羊肉品质资源还不能够获得更高的价值增值。屠宰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是当务之急, 如果能够形成类似于小肥羊、藏书羊肉、简阳羊肉这样的品牌, 不仅价值会大增, 还会有力的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藏书羊肉”历史悠久, 以其独特的烧煮技艺, 烹调成各式羊肉菜肴, 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 是冬令进补佳品, 成为传统的苏州地方风味小吃而风靡江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继承和发展, 使其形成著名品牌, 1997年经过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为“藏书羊肉”, 实现产业化经营。

2.3产业化程度低, 市场拉动作用不够强近年来, 东昌府区及周边的鲁西黑头肉羊数量虽然有了明显的增长, 但大多为农户散养, 规模化水平较低, 现有的规模场大多设施简陋、标准化程度不高, 鲁西黑头肉羊的种质优良特性未能充分发挥, 市场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对策与建议

针对鲁西黑头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应采取多种措施, 发展壮大肉羊产业。 (1) 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根据鲁西黑头肉羊适应性强, 耐粗饲, 生长发育快, 肉质好等种质特性,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将鲁西黑头肉羊列入我国在农区舍饲条件下优先推广的的肉羊良种之一, 在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等方面给予扶持, 这对于发展我国我国舍饲肉羊业, 实现肉羊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抓好典型, 通过多种形式, 帮助养殖户提高对规模养殖的认识, 进一步提高农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积极提高优质肉羊科技含量, 建立质量安全保障追溯体系, 培植龙头加工企业, 打造“黑头”、“优质”、“羔羊”品牌, 突破产业发展的“市场关”, 确保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建立健全鲁西黑头肉羊良种繁育体系, 充分发挥良种的改良潜能。 (5) 制定鲁西黑头肉羊饲养管理标准或规范, 实现良种与良法的有机结合, 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六是加强市场引导与管理, 营造有利于鲁西黑头肉羊发展的市场环境。

4 鲁西黑头肉羊产业展望

经济发展调查问卷 篇5

1、您对您目前的家庭生活水平状况满意程度如何?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相当不满意

2、您觉得近几来年家庭消费能力如何变化

A涨幅很大B有所增长C基本持平D有所下降E大幅下降

3、以下各项在您或您家庭的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开支B教育开支C购房D投资理财E人际交往F买车G娱乐活动

4、您及你家庭最关注的是以下哪个方面

A物价上涨B股市行情C医疗保障D就业形式E收入状况F房价走势G其他

5、您觉得金寨县的教育情况如何

A非常理想B理想C一般D不太理想E非常不理想

6、您对金寨县的出行及交通情况持什么看法

A非常便利B便利C一般D不太便利E非常不便利

7、您认为金寨县现今的经济发展如何?

A快速增长B平稳增长C无增长D倒退

8、您对金寨县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如何?

A充满信心 B比较乐观 C信心不足D没有信心

9、您对近年来金寨县城乡差距变化情况的评价是?

A逐步缩小 B逐步扩大 C没变化 D贫富悬殊

10、您对金寨县在关注民生、执政为民、解决突出问题方面的评价?A满意B较满意C不满意 D不清楚

11、您认为金寨县的主要经济产业支柱是?(可多选)

A外商投资B制造产业C对外贸易 D工业E旅游业

12、您认影响金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可多选)A领导班子 B政策体制因素 C思想观念 D基础条件

E干部队伍 F资源匮乏 G环境制约 H科技教育 L其他方面(请注明)

13、您认为在当前金寨县应突出解决的民生问题是?(可多选)

A就业问题 B住房问题 C环境污染问题 D看病贵问题

E养老问题 F治安问题 G物价调控问题 H交通出行问题

I狗患、噪音、油烟等控制问题 J食品、生产等安全问题K其他(请注明)

14、您认为金寨县当务之急要抓的工作是什么?(可多选)

A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大力发展服务业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E大力发展旅游业F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15、您认为金寨县在扩大有效投入方面必须加强的是(可多选)

A争取项目 B招商引资 C激活民资 D金融支持E财政投入

16、您认为影响金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A有效投入不足 B产业结构不合理 C市场主体不多 D创新能力不够

17、您认为推进金寨县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是(可多选):

A增强有效投入B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C提高农民素质D强化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 E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F其他(请注明)

女性编辑职业发展现状调查 篇6

关键词:女性;编辑;职业发展;从业生态

女性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机会的公平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在新闻出版领域,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女性编辑作为一个承担传承文化职能,且规模较大的职业群体,在职业发展中同样面临诸多问题。试图消除女性编辑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职业鸿沟、职业压力和减少各种“玻璃门”现象,不仅有利于提高她们的职业满意度和效能,而且对于其他职业群体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研究缘起

国内对于女性编辑的研究十分稀少。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后发现,专门研究女性编辑的文献只有45篇。其中,最早关于女性编辑的文章是闻采在《新闻大学》(1981年第1期)上发表的《八十三岁的女编辑》。此外,若去掉《上海几位美术女编辑侧记》《“女编辑现象”杂析》《漂亮女编辑坠楼之谜》等新闻报道或介绍性文章,真正关于女性编辑职业发展与从业生态的研究成果只有18篇。其中,李莉发表的《女性编辑的事业追求与文化选择》(《编辑之友》2003年6期)较早关注了女性编辑的职业发展问题。这些研究分别从女性编辑的心理健康、职业压力、职业困境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女性编辑心理健康及调适的文章有张天景的《与压力共舞:女性编辑自我心理调适》(《编辑之友》2009年8期),研究女性编辑职业压力及成因的文章有胡菲的《女性编辑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编辑学报》2007年3期),研究女性编辑职业困境的有华晓红的《学术期刊女性编辑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6期)等。其中研究女性编辑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文献较多,共有10篇,占到一半以上。

现有的对女性编辑的研究,不仅数量少,而且研究方法基本为定性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研究的只有高伟云发表的《转型期高校科技期刊中年女性编辑的压力源调查分析》(《编辑学报》2012年2期)等少数几篇文献。有的只是局部调查,调查样本也只有数十人,调查结论很难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有的调查时间久远,已经很难反映当前女性编辑职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当前新媒体、新技术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等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的情况下,新闻出版业正面临着技术和制度的双重冲击,编辑出版人的职业发展生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女性编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发展的压力,从业生态的变化更加明显。为了了解女性编辑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专门将所做的国内新闻出版单位的编辑出版人员问卷调查中涉及女性编辑的227份问卷进行了分析,并与252份男性编辑的问卷进行了对比研究。

二、群体与职业基本情况及与男性编辑的差异

1.八成女性编辑年龄在40岁以下,比男性编辑更加年轻化

女性编辑比男性编辑更加年轻化,年龄在24岁以下的占4.48%,25-29岁的占37.67%,30-39岁的占37.67%。其中,年龄在29岁以下人员占42.15%,39岁以下人员占79.82%,分别比男性编辑高出13.97和5.21个百分点。而年龄在40岁以上人员分别为40 49岁占16.59%,50-59岁占3.59%,60岁以上为0,总体只有20.18%,比男性编辑低5.22个百分点。

2.超四成女性编辑具有硕士以上学历,高学历趋势比男性编辑更加明显

女性编辑高学历倾向更加明显,其中硕士d540%,博士占0.44%,硕博士学历人员数量比男性编辑高出7.64个百分点。大学本科以下人员分别为,大学本科占51.56%,大专占6.67%,中等专业及以下人员占1.33%,大学本科及以下人员数量比男性编辑低7.64个百分点。

3.女性编辑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中低级职称人员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中暂无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分别占27.35%和13.45%,合计占40.8%,略高于男性编辑。中级职称人员占45.29%,比男性编辑高3.29个百分点。而正、副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2.24%和11.66%,合计为13.9%,比男性编辑低4.1个百分点。

4.女性编辑在民营单位出版工作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在国营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低于

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在国营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为73.99%,在民营或外资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为10.31%,在混合所有制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为7.62%,不清楚所在单位性质的人员比例为8.07%。通过与男性编辑所在单位工作性质对比发现,男性编辑在国营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比女性编辑高出6个百分点,而在民营或外资单位的女性编辑比男性编辑高出近5个百分点。虽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民营或外资出版单位收入待遇与职业发展等方面并不一定比国营出版单位差,但是在传统意识中,国营单位就业稳定性和职业地位等显然高于民营或外资单位。这多少也说明女性编辑的就业质量低于男性编辑。

5.女性编辑正式在编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临时聘用和其他形式用工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正式在编人员比例占51.79%,人事代理人员比例占19.96%,劳务派遣人员比例占4.02%,临时聘用人员比例占16.07%,其他形式用工人员比例占11.16%。通过与男性编辑的工作关系性质对比发现,女性编辑正式在编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低近10个百分点,而临时聘用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高3个百分点,其他形式用工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高近5个百分点,人事代理人员比例也比男性编辑高1个百分点。

三、职业稳定、劳动保障情况及与男性编辑的差异

1.女性编辑从业年限低于5年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从业年限在6年以上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在2年以下的人员比例占17.41%,3-5年的占32.14%,6-10年的占22.77%,11-15年的占12.5%,16-20年的占8.48%,21年以上的占6.7%。通过比较男性编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职业年限发现,女性编辑从业年限较低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其中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在2年以下的比男性编辑高近5个百分点,从业年限在3-5年的比男性编辑高10个百分点;而女性编辑从业年限较长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其中,除了从业年限在16-20年时间段人员比例比较接近以外,从业年限在6-10年的比男性编辑低近4个百分点,从业年限在11-15年的比男性编辑低7个百分点,从业年限在21年以上的也比男性编辑低近4个百分点。

2.女性编辑职业流动性低于男性编辑,在3家以下新闻出版单位工作过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在4家以上新闻出版单位工作过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在1家新闻出版单位工作过的人员比例占65.02%,在2-3家工作过的占34.08%,在4-5家工作过的占0.9%,在5家以上工作过的为0。与男性编辑相比,女性编辑只在1家单位工作过的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高近5个百分点,在2-3家单位工作过的比男性编辑高近2个百分点,而在4-5家单位工作过的比男性编辑低5个多百分点,在5家以上工作过的比男性编辑低1个多百分点。说明女性编辑职业流动性低于男性编辑。

3.超过一半女性编辑认为编辑出版工作稳定或很稳定,工作稳定感与男性编辑差别不明显

女性编辑认为编辑出版工作很稳定和稳定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2.11%和40.36%,两者占52.47%。认为工作稳定性一般的人员比例为33.63%,比男性编辑高1个百分点。女性编辑认为工作不稳定和很不稳定的人员比例分别占9.42%和4.48%,两者占13.9%。综合来看,认为工作稳定和不稳定的女性编辑员比例均略低于男性编辑。两者工作稳定感差别并不明显。

4.超过一半的女性编辑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1-2小时短时加班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4小时以上长时间加班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内的人员比例仅占45.29%,每天工作8-105时的人员比例占38.12%,10-12%,时的占13.45,%,125时以上的占3.14%。与男性相比,女性编辑每天1-2小时短时加班的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高2个百分点,每天加班3-4小时的人员比例与男性编辑接近,每天超过4小时以上长时间加班的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低2个百分点。

四、绩效考核、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情况及与男性编辑的差异

1.七成女性编辑非常或比较认同绩效考核制度,比男性编辑略高

对绩效考核制度非常赞同的女性编辑占13.45%,比较赞同的占57.40/0,持无所谓态度的占16.14%,比较反感和非常反感的分别占7.62%和5.38%。其中,女性编辑非常和比较赞同绩效考核制度的合计占70.85%,比男性编辑高出2.45个百分点。比较反感和非常反感的合计占13%,比男性编辑低1.4%。总体来看,女性编辑对绩效考核制度认同度更高。

2.女性编辑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人员比例超过一半,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5.38%,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人员比例最高,占到45.29%,月收入在4000-6000元的占26.01%,月收入在6000-8000元的占13.45%,月收入在8000-10000元的占7.17%,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2.69%。其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员比例占50.67%,比男性编辑高出6.67个百分点,而月收入在4000-8000元的中等收入人员比例占39.46%,比男性编辑低1.74个百分点。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人员比例占9.86%,比男性编辑低4.94个百分点。女性编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男性编辑。

3.近半女性编辑认为所在单位在节假日经常或较常给员工发放奖金福利。比例略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认为所在单位在节假日经常和较常给员工发放奖金福利的人员比例分别占13.84%和33.04%,合计占46.88%。认为较少和从不发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4.29%和4.91%,合计占19.2%。认为偶尔发的人员占33.93%。其中,女性编辑认为经常和较常发的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低2.5个百分点,认为较少和从不发的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高3.15个百分点。

4.不足一成女性编辑认为所在单位节假日会经常或较常组织旅游休闲娱乐活动,比例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回答所在单位在节假日经常和较常组织员工旅游或开展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人员比例分别仅占2.22%和7.56%,两者合计只有9.78%。认为偶尔组织的占45.78%,认为较少和从不组织的分别占31.56%和12.89%。女性编辑认为所在单位经常和较常组织旅游娱乐休闲活动的人员比例比男性编辑低5.94个百分点,而认为较少和从不组织活动的比男性编辑高4.94个百分点。

5.女性编辑培训经费公费和自费的人员比例均低于男性编辑,来自第三方提供和其他渠道的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中参加职业培训经费为公费的占76.5%,自费的占11.52%,两者分别比男性编辑低1.42和4.31个百分点,而来自第三方提供和其他渠道的分别占3.23%和8.76%,两者分别比男性编辑高1.98和3.76个百分点。

6.一半女性编辑认为自己在单位有职业发展空间,对职业发展空间的判断比男性编辑乐观

女性编辑认为所在单位有职业发展空间的占50.45%,比男性编辑高8.21个百分点,认为没有职业发展空间的占28.13%,比男性编辑低8.16,不清楚是否有职业发展空间的占21.43%,与男性编辑接近。说明女性编辑出版人对于单位是否存在职业发展空间的判断比男性编辑更加乐观。

7.近八成女性编辑认为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比例略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中认为所从事工作非常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占6.17%,比较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占72.69%,两者合计达78.86%,比男性编辑高出3.35个百分点。认为较难和非常难发挥自己特长的分别占12.33%和1.32%,两者合计达13.65%,比男性编辑低5.31个百分点。另有7.49%的人不清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总体来看,女性编辑更加认为所从事的专业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8.女性编辑对于职业发展的想法更倾向于辞职或跳槽、维持现状及其他。而男性编辑更倾向于改行、转岗

对于职业发展的设想,女性编辑选择辞职或跳槽的占17.33%,选择转岗和其他的分别占12.44%和11.56%,均高于男性编辑。而选择改行和维持现状的分别占8%和50.67%,均低于男性编辑。其中选择维持现状的人员比例最高。总体来看,女性编辑对于职业发展的设想更倾向于维持现有职业和岗位现状,而男性编辑转换职业和岗位的倾向更加明显。

五、职业动机、满意度情况及与男性编辑的差异

1.超过一半的女性编辑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动因是个人喜好,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最大动因为个人喜好,占54.42%,其次为实现理想、体现社会责任,占17.26%,再次为没有别的选择,占13.72%,其余依次为其他原因占8.85%,社会地位较高占5.31%,收入较高仅占0.44%。总体来看,女性编辑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动因出于个人喜好、社会地位较高和其他原因的比例高于男性编辑,而出于实现社会理想、体现社会责任和没有别的选择的原因的比例低于男性编辑。其中,出于个人喜好原因比男性编辑高6.82个百分点。

2.超过三成女性编辑对于当前工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满意度略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对当前工作感到很满意和满意的分别为2.22%和32%,两者合计占34.22%,比男性编辑低3.23个百分点。对当前工作满意度一般的占52%,比男性编辑高1.4个百分点。对当前工作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12%和1.78%,合计占13.78%,比男性编辑高1.83个百分点。

3.近七成女性编辑认为新闻出版工作者社会地位一般,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认为新闻出版工作者社会地位很高和较高的分别占0.44%和25.22%,合计占25.66%,与男性编辑接近。认为新闻出版工作者社会地位一般的占66.37%,比男性编辑高3.57个百分点。认为社会地位较低和很低的分别占7.52%和0.44%,合计占7.96%,比男性编辑低1.04个百分点。

4.超过一半的女性编辑对目前收入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总体满意度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对当前收入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员比例分别为0和13.84%,合计比男性编辑低7.59个百允点。而感到一般的占51.79%,比男性编辑高7.79个百分电。感到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为23.66%和10.71%,两者合计为34.37%,与男性编辑接近。女性编辑对收入的满意度总体低于男性编辑。

5.近半女性编辑认为当前工资收入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公平度一般,中等评价人员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认为当前工资收入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很公平和较公平的分别占0.9%和16.67%,合计占17.57%,比男性编辑低4.34个百分点。认为较不公平和很不公平的分别占24.77%和9.46%,合计占34.23%,比男性编辑低4.01个百分点。虽然女性编辑认为当前工资收入和其他行业相比公平和不公平的人员比例均比男性编辑低,但是女性编辑认为公平度一般的占48.2%,比男性编辑高出8.36个百分点,公平度评价中等的人员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编辑。

6.近三成女性编辑明确愿意坚守新闻出版职业一直到退休,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愿意在新闻出版行业—直干到退休的人员比例为27.43%,不知道或没想过自己会在新闻出版行业工作多久的人员比例为26.55%,分别均高于男性编辑。而持大约再干若干年观望态度的人员比例为46.02%,比男性编辑低5.17个百分点。

7.近四成女性编辑如果有机会会考虑转换到其他行业,改行意愿低于男性编辑

如果有机会,女性编辑明确会考虑转换到其他行业的占38.5%,比男性编辑低3.1个百分点。不会转换到其他行业的占21.24%,比男性编辑略高0.84个百分点。持待考虑态度的占40.27%,比男性编辑高2.2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女性编辑愿意改行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

8.近五成女性编辑认为单位发展潜力一般,中等评价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认为单位发展潜力很大和较大的人员比例分别占3.96%和24.67%,合计占28.63%,比男性编辑低1.61个百分点。认为单位发展潜力较小和很小的人员比例分别占15.86%和7.93%,合计占23.79%,比男性编辑低2.42个百分点。虽然女性编辑对于单位发展潜力评价高和低的人员比例均低于男性编辑,但是女性编辑对于单位发展潜力评价一般的人员比例占47.58%,比男性编辑高4.03个百分点。

9.近九成女性编辑认为单位管理制度需要改进,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认为单位管理制度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改进的人员比例分别为42.6%和47.09%,两者合计占89.69%,比男性编辑高出3.24个百分点。认为较不和非常不需要改进的分别仅占1.35%和0.45%,合计占1.8%,比男性编辑低1.79个百分电。另有8.52%的人对单位管理制度是否改进持无所谓态度。总体来看,女性编辑要求单位改进管理制度的意愿更强烈。

10.三成女性编辑不认同领导魅力,评价明显低于男性编辑

女性编辑认为单位或部门领导的领导魅力很大和较大的分别占6.19%和26.29%,合计占32.48%,比男性编辑低1个百分点。认为单位或部门领导魅力一般的占36.6%,比男性编辑低6.08个百分点。认为单位或部门领导魅力较小和无从谈起的分别占9.79%和21.13%,合计占30.92%,比男性编辑高7.0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女性编辑对于单位或部门领导魅力的评价比男性编辑更低。

六、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女性编辑的调查数据,同时与男性编辑数据对比发现,女性编辑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着以下优势、障碍和特点:

1.女性编辑存在着较高的入职门槛超四成女性编辑具有硕士以上学历,高学历趋势比男性编辑更明显。女性编辑正式在编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临时聘用和其他形式用工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从业年限比男性编辑更短,职业年轻化趋势更明显。这些既是女性编辑人员结构中的优势因素,也说明女性在进入新闻出版职业时面临着比男性编辑更加严格的筛选。

2.女性编辑在职业发展中存在较多“玻璃门”现象。受到传统习惯、性别偏见等因素影响,女性编辑在与男性编辑竞争时也存在很多障碍。具体表现为,虽然女性编辑高学历趋势比男性编辑更加明显,但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中低级职称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比例。女性编辑在民营出版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在国营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从事管理和经营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男性编辑。认为所在单位在节假日经常或较常给员工发放奖金福利,节假日会经常或较常组织旅游休闲娱乐活动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编辑。值得一提的是,在少数民族人员中,女性编辑就业比例也低于男性编辑。

3.女性在编辑出版职业上表现出更多亲职业倾向和满意度。女性编辑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动因出于个人喜好和认为新闻出版工作完全或基本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人员比例均高于男性编辑。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女性编辑仍然会重新选择新闻出版工作的人员比例也高于男性编辑。如果有机会考虑转换到其他行业,女性编辑愿意改行的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职业流动性低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认同绩效考核制度、认为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认为所担任职务能够展示自己才能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对自己在单位有无职业发展空间的判断比男性编辑乐观,对单位整体持满意态度的比例也高于男性编辑。女性编辑对于职业发展的设想更倾向于维持现有职业和岗位现状,-明确愿意坚守新闻出版职业—直到退休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4.攻性编辑出版人对于职业的认识更为理性。近七成女性编辑认为新闻出版工作者社会地位一般,近半女性编辑认为当前工资收入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公平度一般,超过一半的女性编辑对目前收入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六成女性编辑认为当前新闻出版工作者自主性一般,近五成女性编辑认为单位发展潜力一般,中等评价人员比例均高于男性编辑。

5.女性编辑也表现出一些与男性共同的劳动保障、职业稳定性等方面的从业生态问题。超过一半的女性编辑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虽然4小时以上长时间加班人员比例低于男性编辑,但1-2小时短时加班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编辑。所在单位经常、较常裁员的超过6%,偶尔裁员的超过15%。从没享受过带薪休假的占13.84%。认为工作不稳定和很不稳定的人员比例占13.9%。所在单位未与其签订合同的占9.83%,未为其缴纳“五险一金”的人员比例占12.5%,从未和极少为其提供职业培训的达29.78%,对其职业发展没有规划的占56.05%。因此,九成女性编辑认为单位管理制度需要改进,比例高于男性编辑。

“云计算”发展现状调查 篇7

在过去几年里,“云计算”核心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业界厂商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把“云计算”视为发展、升级信息产业,促进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跨国电子信息企业也把“云计算”作为未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力图在此领域取得主导权和竞争优势。我国也迫切需要掌握和发展“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推动“云计算”的应用。

发展和使用“云计算”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社会成本,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云计算”是IT服务外包的一种,是产业链和社会分工发生改变的体现。

2“云计算”系统简介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利用大规模低成本运算单元通过IP网络连接,以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的IT系统。“云计算”系统在业务表现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2.1大规模

“云计算”系统是由具备一定规模的计算机节点组成的IT系统,系统规模几乎可以无限扩大。

2.2平滑扩展

“云计算”系统具备高度的扩展性和弹性,即插即用的方式能方便、快捷地增加和减少计算资源。

2.3资源共享

“云计算”系统提供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计算或存储能力资源池,如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虚拟机),事务和文件处理能力或任务进程(如并行计算)及存储能力等。资源池可通过抽象化方式提供服务,并且能够同时为多种应用提供服务。

2.4动态分配

“云计算”系统实现了资源的自动分配和管理,包括资源即时监控和自动调度等,并且能够提供使用量监控和管理功能。

2.5跨地域

“云计算”系统能够将分布于多个物理地点的资源进行整合,提供统一的资源共享,并且能在各物理地点之间实现负载均衡。

3“云计算”的发展历史

“云计算”的发展历史,是人们从几个典型的系统和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它们之间也许并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但是它们都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并引领了“云计算”的发展。

3.1 Google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1997年,2位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创建了Google公司,对全球互联网网页进行存储和处理,提供互联网搜索服务。目前,Google搜索引擎索引和存储了数百亿的网页,它的访问量几乎占整个互联网访问量的一半。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访问需要消耗巨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据美国信息技术公司Gartner估计(2010年),Google公司的数据中心有近100万台服务器。而Google公司最初的搜索服务仅仅是由5台普通PC机提供。Google搜索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对其系统功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①需要无限的扩展能力,可以随着业务的增长而增长;②需要廉价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否则不断增长的成本将会使服务提供者不负重荷;③需要快速的计算能力,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找到用户想要的数据,并在几十毫秒内返回结果;④需要极高的可用性,可以提供7×24h不间断的服务。

面临如此多的挑战,Google公司优秀的工程师设计和开发出被称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5种关键技术和系统:①分布式文件系统GFS;②并行计算框架MapReduce;③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④分布式锁服务Chubby;⑤“云计算”集群管理和调度系统。

3.2亚马逊的商业模式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Amazon)商务网站为了处理数量庞大的并发访问和交易购置了大量服务器。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使其业务量锐减,造成系统资源大量闲置,因此亚马逊商务网站设法使其闲置的系统资源通过租赁的方式提供给其他用户。为此,亚马逊商务网站开发了一系列产品:①负载均衡——CloudFront;②弹性分配虚拟机——EC2;③对象存储—S3;④结构化数据存储——SDB;⑤消息队列服务——SQS。这些产品为互联网上的广大用户提供在线租赁服务:①按服务能力和运行时长计费(或包年);②按占用量和传输量计费,并且可以附加服务收费。这些服务模式相比传统的硬件采购模式,具有节约建设与维护成本、按需使用资源,以及弹性扩展和快速开发与部署应用等优势,使亚马逊商务网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亚马逊商务网站的商业模式创新全面启动了“云计算”服务。

3.3 Salesforce从软件到服务

Salesforce是创建于1999年的一家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服务提供商。在Salesforce发展初期,CRM市场已经被甲骨文(Oracle)公司垄断,但是由于Oracle的产品价格昂贵,并且应用体验效果差,因此Salesforce在该市场找到了发展机会。Salesforce提供随需应用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允许客户与独立软件供应商定制并整合其产品,同时建立各自所需的应用软件。对于用户而言,可以避免硬件、开发软件等前期投资及复杂的后台管理问题,从而为现在的软件即服务(SaaS)奠定了基础。

如今,Salesforce的48 000个企业客户遍布世界各地,营业额增速高达50%,成为目前纳斯达克股市中的明星公司。

软件即服务(SaaS)节省了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存取,推进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4“云计算”的分类

4.1按照服务类型分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

基础架构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存储、网络等资源。用户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典型应用有Amazon Web Service (AWS)等。

(2)平台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提供应用服务引擎,如互联网应用编程接口、运行平台等。用户基于该应用服务引擎,可以构建该类应用。典型应用有Google AppEngine、Force.com、Microsoft Azure服务平台等。

(3)软件即服务(SaaS)。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是指,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 (如浏览器)使用软件,不必购买软件,只需按需租用软件。典型应用有Google Doc、Salesforce com、Oracle CRM OnDemand、Office Live Workspace等。

4.2按照服务对象分

“云计算”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公有云”。

面向外部用户需求,通过开放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如IDC、GoogleApp、Saleforce在线CRM。

(2)“私有云”。

大型企业按照云计算的架构搭建平台,面向企业内部需求提供“云计算”服务,如企业内部数据中心等。

(3)“混合云”。

兼顾以上2种情况的“云计算”服务,如Amazon Web Server等,为企业内、外部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5“云计算”市场发展状况

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每年10月会发布一份关于今后3年内值得关注的新技术的预测报告。在2011年之前,Gartner发布了一份预测报告,其中“云计算”居首,该预测报告中对“云计算”的描述为:2010年全球“云计算”服务收入预计将达到683亿美元,与2009年586亿美元的收入相比增长16.6%。预计该行业到2014年收入将达到1 488亿美元,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未来5年内,企业在SaaS、PaaS和IaaS的累计花费将达1 120亿美元。到2012年,1 000强企业会将其80%的财富使用到“云计算”服务领域,到2013年这一数额将增长至1501亿美元。

6结论

“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的重量级跨国IT巨头开始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AMD、Oracle、SAP、HP、Dell、Citrix、Redhat、Novell、Yahoo等公司。

“云计算”的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示范的其他3个城市的发展情况,预计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 500亿~10 000亿元人民币,有望占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云计算”对于IT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现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方向之一。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以支撑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Fay Chang,JefFery Dean,Sanjay Ghemawat,et al,Bigtable: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for Structured Data[M]? 7th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Seattle, ??WA,USA,2006.

[2]Giuseppe DeCandia,Deniz Hastorun,Madan Jampam,Gunavardhan Kakulapati,et al.Dynamo:Amazon's Highly Available Key-value Store[M].SOSP' 07,Stevenson,Washington, USA,2007.

[3]Mike Burrows.The Chubby Lock Service for Loosely-Coupled Distributed Systems[M].WA,November,2006.

[4]Sanjay Ghemawat,Howard Gobioff,and Shun-Tak Leung.The Google File System[M].19th ACM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Lake George,NY,October,2003.

[5]Jeffrey Dean,Sanjay Ghemawat;MapReduce: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M],San Francisco,CA,December, 2004.

我国防护手套市场发展趋势调查 篇8

市场现状

在对防护手套生产企业的调查中, 绝大多数企业认为防护手套市场销售稳中有升, 每年增幅15%~20%。在对16家防护手套生产企业的抽样调查中显示, 2011年共计生产销售各类防护手套3.19亿副, 2012年生产销售各类防护手套4.32亿副, 2013年生产销售各类防护手套6.53亿副,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2012年比2011年上升35.4%, 2013年比2012年上升51.2%。

在对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2家防护手套的国内用户和经销商的抽样调查显示, 2011年销售各类防护手套10.6亿副, 2012年销售各类防护手套11.6亿副, 2013年销售各类防护手套14.5亿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2012年比2011年上升9.4%, 2013年比2012年上升25%。

根据152家国内用户和经销商的调查中, 各种具有特种防护性能的手套比一般防护手套销售上升增幅明显, 分别为:

耐酸 (碱) 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124%, 2013年比2012年上升25.2%;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7%, 2013年比2012年上升58.6%;耐油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275%, 2013年比2012年上升9.5%;防割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46.4%, 2013年比2012年上升33.1%;防静电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159%, 2013年比2012年上升61.3%;防热防寒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7.4%, 2013年比2012年上升34.2%;浸塑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12.9%, 2013年比2012年上升6.5%;焊工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上升0.6%, 2013年比2012年上升51.5%;一般防护手套, 2012年比2011年下降22.9%, 2013年比2012年上升26%。

综合上述调查数据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我国的防护手套市场销售将呈稳步上升发展趋势, 具有特种防护性能的防护手套增幅高于一般防护手套。

市场销售渠道

在对防护手套生产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 国内销售的防护手套, 其销售渠道基本选择通过经销商销售, 比例为100%。其中选择在经销商中采用总代理的有35%, 选择直接销售最终用户的有41%。防护手套在各类防护用品中是大宗商品, 品种多、销量大, 市场流动性最强。选择经销商进行销售的模式能形成市场销售网络, 在扩大销售稳定产品价格, 以及推广品牌等方面都会产生作用。而在防护手套的国际贸易中, 防护手套生产企业选择通过国际专业展会进行销售的有53%, 通过外贸企业进行代理销售的有65%, 为国外企业进行贴牌生产销售 (OEM) 的有41%。

市场对产品的认可因素

在对防护手套的市场认可因素的调查中, 选择产品质量是市场认可第一因素有47.5%, 选择产品价格的认可因素有36.9%, 选择认可产品品牌因素的有14.1%, 选择通过广告或其他宣传认可因素的仅有1.5%。此外, 考虑到防护手套品种多, 价格相差较大, 无法单一从产品价格上进行比较。因此, 我们在防护手套调查时将产品分为高档产品、中档产品和低档产品。在对152家经销商和用户的调查中, 选择采用高档防护手套的有27.5%, 选择采用中档防护手套的有59.1%, 选择采用低档防护手套的有13.4%。从对防护手套的档次选择调查中可以看出, 市场对中档防护手套认可度最高。因此, 防护手套市场应该巩固中档产品, 发展高档产品, 淘汰低档产品。

市场对款式和新品种的选择

在对152家经销商和用户的抽样调查中, 选择希望防护手套生产企业每年都有新款式、新品种推出的有38.6%, 选择希望防护手套生产企业每2~3年有新款式、新品种推出的占34.5%, 对防护手套款式和品种无要求的有26.9%。从这组调查数据中也可看出, 市场对防护手套生产企业能每年或每2~3年有新款式或新品种推出的企业达73.1%, 说明市场对防护手套的变化寄予较大希望, 求新求变是防护手套市场的主题。

存在的问题

通过行业调查, 目前防护手套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企业多, 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是防护手套生产大国, 每年向欧洲、美国、日本等出口各类防护手套60亿副, 国内市场也有40亿副的需求量。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在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防护手套主要生产区, 有生产企业2 000多家, 但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余家, 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型的小企业。这部分企业生产方式落后、资金薄弱、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处于低水平、低效率、低质量的生产经营状态。就是在同一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中度也很低。因此, 造成企业之间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因而影响部分地区防护手套的行业诚信度。

产品同质化, 大部分产品无技术含量

防护手套生产企业设备简单, 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只购置一些手套织机就可以进行生产。因此, 在某些产业集聚区, 不少家庭作坊企业都在生产同一品质的防护手套, 同一地区的产品基本一样, 产品的同质化十分严重, 因而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少企业只能微利生产, 造成了企业只能考虑生存, 无法进行质量提升, 这是极需调整和改变的生产现状。

国内皮革防护手套制造产地减少

据了解, 广东省高州市是皮革防护手套的主要产业集聚区, 有各类手套企业700多家, 年产皮革防护手套2.5亿副, 其中70%出口, 30%国内销售。2013年当地政府进行环保整治, 当年11月, 高州市所有制革企业 (约200~300家) 已全部关闭。因此, 当地皮革防护手套生产企业只能去其他省购料生产, 由于皮革原料短缺, 皮革价格上升20%~30%, 皮革防护手套价格也随之上涨,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 稳定皮革企业的生产是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

市场中还存在低价伪劣产品

在市场调查中, 一些家庭作坊生产的质量低劣防护手套仍在市场中销售。每年召开的全国性劳动防护用品交易会上, 这些产品进不了展会, 但都以地摊形式去招揽客商, 而且以回纺纱为原料生产和低价销售, 影响了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正常流通秩序。虽然行业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予以沟通, 但因这些家庭作坊式企业已经成为当地产业的主要份额, 只能靠产品的发展去引导和改造。

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在我国防护手套市场中, 如全球知名企业安思尔因其拥有悠久的生产历史, 并具有各类有效防护性能的产品, 其在国内防护手套的高端市场上占据主要销售份额。从安思尔营销的各类防护手套品种来看, 虽然部分产品国内防护手套企业也有生产, 但安思尔的品质和国际认证资质要比国内品牌全面和可靠。因此, 如何使防护手套的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值得国内防护手套企业努力提高。

市场环境与趋势

1.龙头企业正在形成, 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在我国防护手套生产企业中,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已经在各产业集聚区涌现了一些龙头企业。如浙江省台州市的浙江东亚手套有限公司, 山东省高密市的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山东登升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年产值都在亿元以上, 企业的品牌、市场影响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不仅在国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国际市场中也有一定的份额。相信随着我国防护手套市场的发展, 防护手套龙头生产企业的影响力会逐步扩大。

2.加大防护手套研发力度, 提高科技含量。

在我国众多的防护手套企业中, 注重生产的企业多, 投入开发的企业少, 这是造成防护手套市场中含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的主要原因。但近两年来, 国内部分防护手套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研发, 如赛立特 (上海) 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加大了产品技术开发, 研制生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特殊防护功能的防护手套, 如防针刺手套, 其防护性能不仅能防割更能防尖锐物体的刺穿, 又如带LED灯的防护手套, 方便夜晚作业人员使用带有LED灯光的手套进行抢救作业。这些高科技含量手套的研发, 不仅增加了新品种, 也将会带动防护手套行业的研发力度。

3.山东省临沂市已初步形成以防护手套为主的商贸物流中心。

2000年, 山东省临沂市成立国内以防护手套为主的批发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以防护手套为主体的防护用品批发市场。现有劳保用品经营企业800多家, 年销售金额超过50亿元。全国各地的防护手套都在临沂市场有经营或代理的企业。临沂市已初步形成防护手套产品集散地, 并以批发市场优势、物流成本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防护手套用品的商贸物流中心。

4.国际防护用品企业相继在我国建立防护手套生产基地或加工基地。

国际安全防护用品跨国企业为了拓展中国市场, 降低产品成本, 开始选择在我国境内建立生产基地。如霍尼韦尔公司已经在江苏南通建立了防护手套生产基地, 安思尔公司也在有关防护手套企业开展定牌生产。外资品牌防护手套的进入, 丰富了我国防护手套市场, 满足了部分高端用户的需要, 促进了防护手套企业的发展和提高。

5.防护手套的国家标准将逐步得到完善。

国家为规范防护手套产品质量标准, 已经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的防护手套国家标准。随着防护手套防护性能提高, 以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将进一步修改现有标准和制订新标准。为此, 防护手套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防护手套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品质达到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

6.电商模式将逐步崛起。

在市场营销中, 传统的营销模式, 即通过经销商、代理商和专业批发市场的营销模式会继续存在。在保持这种营销模式的同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电子商务营销的企业会有较好的发展。

广场舞蹈发展的调查和研究 篇9

舞蹈是一门用肢体动作传情达意的综合艺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中老年, 已意识到健身美体的重要性, 广场舞蹈因融合了锻炼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运动。由群众参与的广场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场健身民间舞, 集民俗、娱乐、教化于一身, 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要求各地政府在县级以上城市建立文化健身广场, 于是广场舞蹈悄然发生了大变化。广场舞蹈健身队从乡村到城市, 成为广大群众文化建设不可少的内容。

一、广场舞的概念

广场舞是反映群众文化生活的舞蹈, 它与专业舞蹈有着相同点, 如1.目地性。都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2.服务对象。广大的人民群众。3.对编导的要求及创作步骤。创作者都应该具备编导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创作中要经过从选材、构思到具体形象体现的编创过程, 这些都是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在创作中共同的艺术特点。

二、广场舞的形式、内容及它的开放性

广场舞蹈的表演形式是指内容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它包括舞蹈的结构、音乐、节奏、表情、、队形服装、道具等等。它大多来自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和当代人宣泄情感、陶冶情操的肢体表现动态。1.广场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在看广场健美操的表演中, 如果领舞的表演者累了, 或是出了点事故, 在旁观赏者就会替换上去领舞。这种审美主客体的融合, 极大地产生和提高了广场舞蹈的亲和力, 这是舞台舞蹈不可能达到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2.广场舞蹈无可取代。在观赏广场舞蹈表演时, 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们, 只有情感宣泄的激情和狂热, 因为广场舞蹈的题材, 表现方式都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 它唯一的情绪基调——热烈欢快, 又是人们在观赏艺术表演时最渴望得到的。这也正是广场舞蹈无可取代的魅力所在。3.广场舞蹈形式形成多样性的几大重要因素。⑴民族风格的不同。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风俗, 这些条件都造成了各民族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⑵文化意识的不同。受风俗信仰和文化传统、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影响, 产生了各民族丰富多样的内容表现的艺术形式;⑶各地域的习俗不同。

三、广场舞的审美价值

广场舞不但能健身美体、陶冶情操、提高技艺, 她还有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 除了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之外, 还能带给参与者的和观赏者美的享受, 令人身心爽朗。参与广场舞蹈, 可是人体态匀称、身心健康、动作优美舒展协调, 在动作和音乐的结合下, 参与者的审美能力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广场舞蹈的现状及发展

1.广泛参与者。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着广场舞蹈必然成为人民群众健身美体的最佳选择。当今全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从中老年到中青年妇女, 再到男性、青少年参与者。在广场、公园及社区空旷场地, 早晚几乎都一律成为舞场。2.广场舞蹈的推广价值。广场舞蹈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无需基础、无需舞伴、场地无限, 容易普及, 具有健身、健心等价值内涵。广场舞蹈的推广价值日益被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 组织培训与比赛渐多, 规模逐渐增大。以排舞为例。排舞源于美国, 2008年引进中国, 现在已拥有1500万人参与。全民健身排舞被誉为中国继广播体操之后中国第二大全民参与的、健康时尚的、与国际接轨的具社会特征的健身活动。3.牵制广场舞发展的几大因素有:⑴大多数广场舞蹈都是非常简单、容易的动作, 题材内容大部分都很陈旧, 还忽略了舞蹈的最大要素——情的表达, 要运用丰富的舞蹈动作和音乐的结合, 加以贴切的情感表达, 才能更好地让参与者达到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效果。⑵广场群众舞蹈编导的缺乏。普遍人认为广场舞蹈不够专业, 所以专业的舞蹈编导们不太愿意去从这方面进行舞蹈创作工作, 他们认为广场健身舞蹈创作达不到自己的艺术高度, 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和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来, 重新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 只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⑶参与者的性别和年龄层存在差异。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存在亚健康状态, 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而造成的, 年龄层主要为年轻人。观察在广场上跳舞的人群中, 很少有年轻人和男性参与的, 社会上大部分男士们都存在着一个误区, 认为跳舞是女人的专利。殊不知在古代, 不少将帅还跳过舞呢!4.不断发展健康良好的广场舞蹈文化。广场舞蹈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提倡全民健身运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价值部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支持, 并不断提高广场舞的价值认识, 在人、财、物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关怀。广场舞的推广发展还应从多方面渠道培养业余骨干队伍, 紧紧抓住这一时代文化心理特征, 牢牢把握广场舞蹈的审美个性, 在实践中, 勇于探索, 敢于创作,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广场舞蹈, 营造良好广场舞蹈文化氛围, 去迎接广场舞蹈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易红武.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发展特征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6

[2].王红玉.广场舞蹈作用力之初探.[J]黄河之声.2009

[3].彭文革.广场舞蹈的社会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

我国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的发展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空间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离不开对海洋的内在规律进行全面调查,然而由于海水的隔离,人类对海洋的调查、开发和利用均受到极大限制。为突破这种限制,各种海洋调查装备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海洋调查是指用各种仪器装备直接或间接对海洋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形地貌学、气象学和其他海洋状况进行研究的手段,是针对海洋某一特定海区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底质和地形地貌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进行的科学调查。海洋调查装备一般包括水文气象设备、海洋化学与生物采样设备、导航定位设备、海洋地质采样设备、地形地貌地球物理调查设备以及浮标潜标、拖曳体、水下机器人(ROV)、有人/无人潜器(AUV)等设备,各种调查任务要按照调查项目的具体需求来配置相对应的调查装备[1]。

世界海洋调查装备技术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换代,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以机械式装备为主,这类装备普遍体积较大、操作使用比较复杂、作业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较差,如颠倒采水器、闭端颠倒温度表、手摇绞车等;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声学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以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为主的装备,此类装备已经实现小型化和模块化、外业操作使用较为简单、能够自动测量和采集数据、人工大为减少、精度和稳定性较高,目前已得到普及应用,如温盐深仪(CTD)、多普勒流速仪(ADCP)、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第三阶段为从现在开始到未来,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今后海洋调查装备将主要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以远程监控、实时传输为主的智能化网络化装备。

2 我国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海洋调查装备研制工作的人员和单位,当时只是根据海洋调查和观测的需要,由一些单位临时制造海洋装备供本单位使用,并无生产能力。这一时期国内所需要的海洋调查装备绝大部分依靠进口。

为满足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的急需,国家科委海洋综合调查办公室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一些基本海洋调查装备的研制生产工作。这一时期主要是仿制国外某些常规产品,研制生产的装备是纯机械式,如颠倒采水器、闭端颠倒温度表、厄克曼海流计、海水透明度盘、手摇绞车、生物网具、采泥器、重力垂直取样管、表面流浮筒、表面水银温度表和氯度滴定管等。

为落实海洋科学发展规划提出的任务,我国于1965—1966年和1971—1976年分别进行2次联合研制海洋装备的工作(当时称为全国海洋装备会战),研制成功50多种产品,有些装备达到国外同期同类产品的水平,有些装备填补我国海洋装备的空白。这一时期结束我国海洋装备纯机械式的局面,为电子装备的研制开了好头,对改变我国海洋装备长期落后面貌和提高海洋调查水平,推动我国海洋电子温、盐、深综合测量仪和声学测流仪的发展,促进新技术在海洋装备中的应用都起到一定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研制生产的海洋装备项目已达百余种,不但有水文气象测量仪器、理化测量仪器、生物调查仪器,而且成功研制利用声学原理的地形地貌调查仪器,航空红外测温仪和航空照相机也已开始在海上实验;测量技术也取得明显进展,一些调查装备中已采用声学、电子、遥测和遥控技术。但是从总体情况看,当时我国海洋调查装备绝大多数仍是常规机械式的,且深海调查装备仍处于空白;此外受国内工业水平限制,装备所用元器件质量不过关、非商品化,导致新研制的装备无法生产和扩大应用。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迅速提高,海洋装备技术发展步伐加快。这一时期研制生产的海洋调查装备品种明显增加,测量精度、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较大提高;装备所采用的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不再立足于分离元件,而是越来越多采用集成电路,装备结构日益标准化,并且计算机的使用大大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科技攻关使海洋调查装备的研制生产迈上新的台阶。这一时期研制生产的海洋调查装备普遍采用微机或单板机进行数据采集、运算、记录和传输,采用可靠性高的电子元器件以及适用于海洋环境的新材料和新三防工艺;海洋调查装备从单要素专项测量向多要素综合测量系统发展,并开始向深海发展[2]。

在进入21世纪的10余年里,我国不但研制出一批技术先进的传感器、仪器和测量系统,而且有些装备已形成系列产品,有些装备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期同类产品水平,有些地质仪器和水文仪器被用于大洋考察和其他国际联合调查。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的支持下,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多款海洋调查和取样装备,包括自动气象站、高精度温盐深仪(CTD)、海流剖面仪(ADCP)、磁力仪等;深海取样装备包括深海电视抓斗、多管取样器等;海洋观测平台也呈现多样化,包括被动观测平台如浮标、潜标等,自主观测平台如6 000米级“潜龙一号”AUV(无缆水下机器人)、4 500米级“海马号”ROV(有缆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等,拖曳观测平台如6 000米级深海声学拖体、超宽频海底剖面仪、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等;在载人潜水器方面,“蛟龙”号深潜器实现我国载人潜水器零的突破,于2012年7月圆满完成7 000米级海试,目前已处于实际应用阶段;300吨级深海空间站“龙宫”也已进行水下试验。这些装备的研制和应用使我国海洋调查观测和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得到很大发展。

虽然我国已研制出一批技术水平接近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调查装备,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海洋调查观测高新技术开发起步晚、进展比较慢,国外已经开发应用的某些高新技术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状态,尤其是水声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核心技术。目前我国海洋调查中使用的大多数声学装备仍以进口仪器为主,常用的重、磁、电、震、声等核心传感器仪器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不仅是制约我国海洋调查观测技术发展的瓶颈,也是提高海洋调查成本使其难以产业化的重要障碍[3]。

3 影响我国海洋调查装备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资金因素

资金投入是直接影响海洋调查装备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凡是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都加大海洋开发与科研经费的投入,凡是对海洋开发与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大、增长幅度快的国家也都是海洋科技水平高、实力强的国家。现阶段我国海洋调查装备市场几乎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培育,政府投入颇多也取得一些成绩,相关产业已经跨越从无到有的阶段,但仍处于萌芽之中。由于国产装备多数是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样机,还没有到量产阶段,加上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国内很少有大型企业或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投入资金,造成我国海洋调查装备自主创新进展缓慢。应着力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与,有助于我国海洋调查装备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确定企业在海洋调查装备产业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国产装备的优先使用,预留国产装备较长的研发周期并给予优惠税收政策;开展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制定长期、稳定、适当的产业倾斜政策,积极应用财政、金融、税收手段对企业加以扶持引导,鼓励社会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

3.2 技术因素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基础较弱,我国海洋调查装备技术总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大部分装备停留在工程样机阶段,没有实现产品化产业化,而欧美、日本等发达海洋强国的这一产业已经相当成熟。相关技术未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因,一方面是研发力量大多集中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对封闭,不利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由于海洋调查装备的研发生产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需求量小的特点,在国家未明确相关产业激励政策前,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对于具有较强公益属性、技术创新难度较大、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特点以及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和装备,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组织相关科研力量专门进行技术研发和攻关;对于市场潜力较大、产业化前景较好的技术和装备,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承接和成果转化,让企业成为产业化的主体。

3.3 政策和规划管理因素

国家海洋科技政策和实施政策的规划管理是发展海洋科技的重要准则和保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调查观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就是实施国家海洋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过程。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十二年海洋科学发展规划”,促成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工作,揭开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序幕,从而启动我国海洋调查观测仪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工作,填补国内海洋调查观测技术研究的空白;“1963—1972年我国海洋科学发展规划”推动开展2次全国海洋装备会战;为加快海洋仪器装备发展步伐,国家海洋局于1979年制定“海洋仪器装备十年发展规划”,使我国海洋仪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作为专项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并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工作方向发展,在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都依据有关政策列入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容项目,科技攻关使我国海洋仪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迈上新的台阶。尤其是《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在大力培育壮大的海洋新兴产业中,海洋装备制造业被放在首位;在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着力扶持海洋装备制造业并力推关键设备国产化,这对国内相关装备制造商来说是一大利好。在保障措施方面,加强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在财政政策方面,探索通过相关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在投融资政策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海洋产业发展,尽快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挥信贷资源优化配置对海洋产业投资结构的引导和调整作用,支持有实力、有潜力且符合条件的涉海企业上市融资。

4 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海洋调查事业的发展依赖于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海洋调查装备向无人遥感化、立体观测化和网络智能化方向高速发展。

4.1 无人遥感化

随着无人遥感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其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前景日趋广阔。卫星、无人机、无人船艇、无人潜器等装备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卫星可以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监测,可全天时、全天候收集海况资料,同时还可以提供海上目标、海岸带调查、海洋污染的实时同步海洋要素,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权益维护以及海岸带资源调查、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服务。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和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等,可实现高分辨率数据的采集,在弥补卫星遥感经常因云层遮挡获取不到数据的弊端的同时,解决卫星遥感重访周期过长、应急不及时等问题。无人机用途广泛、成本低、效率高、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在海洋调查监测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人船艇是一种无人操作的水面船艇,主要用于执行不适合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可以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如对岛礁和近岸浅水域水下地形地貌进行测量、水文探测和自主航道测量、导航和工程勘察等。

无人潜器是新一代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具有活动范围大、机动性好、安全、智能化等优点,逐渐成为完成各种水下任务的重要工具。由于无缆水下机器人具有活动范围不受电缆限制、隐蔽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多变和恶劣的水下环境作业,在民用领域可用于水下考察与勘探、铺设管线、海底考察、数据收集、钻井支援、海底施工、水下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在军用领域可用于侦察、布雷、扫雷、援潜和救生等,应用前景广阔。

4.2 立体观测化

从海洋调查观测的发展趋势看,国际大型海洋科学研究都是跨学科的综合海洋学计划,观测研究采用由多种平台组成的立体观测系统,力求采集海洋资料更加全面,因此未来世界海洋调查工作势必经常利用立体观测系统。我国是海洋大国,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立体观测系统,提高海洋环境资源调查水平和应用效益,加快我国海洋科技现代化步伐。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涵盖岸基海洋观测系统、离岸海洋观测系统以及大洋和极地观测系统的海洋观测网基本框架,在海洋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足,在海洋调查观测网的空间布局、观测手段、基础设施、技术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海洋调查观测技术目前已进入从海底到外太空的全方位立体综合观测系统时期,进行全天候同步观测,这种技术将是今后获取海洋与大气信息的基本常规技术。海洋立体观测系统由多种平台组成,包括卫星、飞机(含有人机、无人机)、调查观测船、浮标潜标、水下潜器(含水下机器人、有人/无人潜器等)和海床基观测站等。多平台协同立体化作业将是今后海洋调查的趋势,覆盖范围由近岸向近海和中远海拓展、由水面向水下和海底延伸,实现岸基观测、离岸观测、大洋和极地观测的有机结合,形成海洋环境立体调查观测能力。应加快建立与完善海洋立体调查观测综合保障体系和数据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海洋立体观测系统运行管理与服务水平,以满足海洋调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4]。

4.3 网络智能化

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智能化、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将在海洋调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网络智能化技术可以将调查船上各种调查装备采集到的数据集成在一个平台并处理,可以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实时传输到飞机、其他船舶和地面接收站从而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还可以与浮标、卫星、飞机和水下装备实时互动、完成数据交换、进行远程监控,将立体调查观测系统整合成一个整体。我国海洋调查网络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是远程无线监控技术,尤其是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和水声通信系统。

另外,随着海洋立体调查观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装备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将会快速增长,传统的处理手段难以满足大数据处理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不具备进一步挖掘利用大数据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建设海洋系统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将海量数据变成可实时分析应用的“活数据”,使之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云计算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础,可使大数据处理更方便、更快速、更省时省力,不仅提高资源利用率,还使很多科研单位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超级计算机,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建设周期,也可避免重复的高投入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艾万铸,李桂香.海洋科学与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2]陈伯镛.21世纪的中国海洋经济与技术研究报告[R].天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1996.

[3]许文明,李璞.走向海洋世纪:海洋科学技术[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

发展调查 篇11

从近期看,是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需要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树种繁多,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000多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 25%,有100多种木本植物为湖南所特有。1982~1985年,全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树种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全省树种资源状况,特别是珍稀树种的分布、面积、结实、生长情况。通过多年努力,已收集保存主要造林树种育种资源材料9000多份,选择出珍贵乡土树种优良单株40000多株,油茶、杨树两个树种种质资源库已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成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0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14个,为提高全省良种水平、确保造林绿化良种壮苗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是调查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意识不强,已经有30年没有开展过调查了,资源家底不清,保护不力,丧失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林木种质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绿色湖南建设的不断推进,全省造林绿化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裸露山地”绿化、石漠化治理等困难地造林,对种苗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多更好的生长快、抗性强的林木种质资源作为种植材料。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果品、花卉、药材和工业原材料等林产品的要求日趋优质、高效和多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利用更多的林木种质资源。

从长远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而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过去几十年,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全球森林面积缩减,物种加速灭亡,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际上对种质资源的抢占、争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森林遗传资源保存已有半个世纪左右的历史,他们把保护本国和掠夺他国的种质资源列入战略计划。1905年的一天,中国独有的一种野生水果猕猴桃被带出国境,漂洋过海到了新西兰。50年后,这种猕猴桃经选育取名“奇异果”走向了世界。如今,新西兰每年向7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约25亿个“奇异果”。热销期,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而我国每年都要花大量的外汇进口“奇异果”。这一事件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使我国开始重视种质资源的流失和保护,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2012~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对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和保护利用作了全面部署。湖南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成主要造林树种、名优经济林树种、花卉和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库,有效保护林木种质资源。这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

从发展看,是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先机的需要

世界著名刊物《时代周刊》曾预言:到2020年,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林木种质资源不仅为传统育种提供了育种材料,而且为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后备资源,是未来生物经济时代基因工程不可替代的原材料。历史实践表明,一个物种可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基因可决定一个产业的成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发现的一株野生水稻培育成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从而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广泛传播,每年多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又如湖南正在大力发展的油茶产业,也就是通过林业科技人员从野生油茶中长期选育,不断培育出了高产新品种,使茶油的年产油量由过去的每公顷60公斤左右猛然提升至450~750公斤、多的达1050~1350公斤,从而使湖南一跃成为全国的头号油茶大省,年茶油产量20.7万吨、产值213亿多元。这次调查,就是为了进一步摸清家底,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储备更多的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多样化的、可供选择改良的林木种质资源,积极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先机。

发展调查 篇12

1 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

Day提出的广义概念认为教师职业发展包涵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蒋艳提出的从教育学角度界定的相对狭义的概念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 通过终身专业培养和训练, 习得专业知识, 增长专业能力, 提升专业修养, 成为一名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2 现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途径

(一) 优化学位结构

提升自身的学历学位作为继续教育方式的一种, 能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得到系统提升, 是促进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截止2014年, 部门内共有14位教师获取了吉林大学等高校的英语专业硕士学位, 优化了教学团队的学位结构。由于国内英语博士学位点建设没有取得长足发展, 相对于其他专业, 外语类的博士点较少, 外语教师数量较大, 入学资格获得较难。因而, 通过博士教育进一步优化学位结构来促进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则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 高校访学与教学研修班

高校访学能够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拓宽学术交流渠道, 实现高校间、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访学归来的教师, 把所学知识、经验转化和分享, 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必然会推动大学外语教学发展。然而, 国内访学需要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成熟, 尤其是教师个人学术研究的深度发展。教学研修班是知名学术出版社提供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针对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特点及教师发展的需要, 开设相关学术主题的研修班。通过参加研修班教师共同创建开放互动的学习团队, 能切实提高教科研能力。但是研修班培训时间短, 因而缺乏系统性;另外, 名额有限, 无法实现每期培训惠及全体教师。

(三)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凸显教师自身在其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以教师个人自我反思、群体的同伴互助以及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为核心。这三个核心要素也构成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构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

教师发展的模式之一是匠才模式--教师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 积累自己的经验, 提高其教学水平。学校建立了教科研导师制, 部门内形成了"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的教学氛围, 教授、副教授在教科研方面带领并指导青年教师, 使其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

教学反思能力是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包含教师群体研讨式反思和个体的自我反思。群体性反思以教研活动专题为主, 每学期, 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听课至少六次, 以专题为载体, 进行说课、评课、研讨。这种方式使教师更加正确而客观地看待自身的教学, 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和信息的共享。教师个人每周都会对自己的教科研活动写下日志、总结, 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反馈, 与学生沟通。通过教学反思, 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矫正, 从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 了解自我, 提升自我, 促进了职业发展。然而, 有半数的教师坦承自身反思和创新不够, 尤其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在这方面的发展有所提升。

3 结语

在现有职业发展途径中, 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现实途径, 它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 使职业发展行为更加自觉, 是一条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师职业发展途径。但是, 现有途径为教师提供的机会还不够充分。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同时, 也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符合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规律的访学、进修等体制, 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相结合, 促使职业发展成为一种终身持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强臻.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探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3 (3) :36-39.

[2]谢菲.建构主义视域下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9 (5) :86-88.

上一篇:提高经济效益下一篇:油松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