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谈心

2024-10-09

网络谈心(精选5篇)

网络谈心 篇1

“网络谈心”是高校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但随着“网络谈心”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居心叵测的人通过“网络谈心”来蒙骗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当代其利弊,更好、更快地对“网络谈心”在高校“谈心屋”中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网络谈心”的内涵

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网络谈心”的确切定义。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协会(NBCC)将网络心理咨询定义为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或网络视频等设备进行远距离的同步、实时或异步、非实时互动的过程[1]。有学者认为,“网络谈心”是通过网络为载体,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采用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视频、网络语音等手段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过程[2]。“网络谈心”的任务和目的,是以正确的理论基础、高尚的精神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二、“网络谈心”的优势

“网络谈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快捷性和广泛性上,还表现在匿名性、安全性,省力性等方面。

第一,“网络谈心”具有便捷性和广泛性[3]。“网络谈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电子邮件、QQ聊天、校内BBS,只要身边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随时随地可以向心理辅导老师咨询,解决了时间、空间上的问题。心理辅导老师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上网进行答复。可以说“网络谈心”是既方便,又快捷的心理咨询方式。

第二,“网络谈心”具有匿名性和安全性。来访大学生在“网络谈心”的过程中以虚拟身份登录,使其可以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网络平台上表现真实的自己,客观具体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

第三,“网络谈心”具有省力性。即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较之传统的谈心方式,心理辅导老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服务。

第四,“网络谈心”具有可以反复整理、阅读的特性。“网络谈心”采用文字聊天形式,有存档记录,可供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反复多次阅读,有助于其整理和分析问题。

三、“网络谈心”的局限

“网络谈心”也有自身特有的局限。

第一、信息的不完整性。“网络谈心”安全性和匿名性的特征使学生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同时也带来一部分的虚假信息。通过文字形式或者E-mail进行沟通,缺乏对来访学生的行为观察,造成心理辅导老师的“误诊”。

第二、咨询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常常会出现掉线、病毒入侵等问题,可能使咨询中断[4]。

第三、技术水平、网络环境等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网络谈心”需要心理老师与来访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上网条件,还要有一定网络知识和电脑水平。另外,由于网络是公开的,网络黑客不断传播病毒、盗取数据、破坏网站,一旦被他们窃取了许多保密信息,后果将不堪设想[5]。

第四、后期回访的艰难性。有些学生带有明显的试探性和不确定性,网络又存在本身的虚拟性,造成心理辅导老师在第一次心理咨询后难以再联系到他们。

四、总结

“网络谈心”是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来的针对学生心理咨询的新模式,为高校心理咨询打开了新的局面。其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有其特有的劣势。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充分发挥其优势,尽量避免和改进其劣势,帮助来访大学生优化个性、发展能力,让其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健全的人格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 2007, (5) .

[2]郑晓明.试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的必要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 .

[3]李雪平.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 .

[4]周海谦.网上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及现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心理学》, 2002, (1) .

[5]杨晶, 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1) .

“启发”式谈心 篇2

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常见的,我觉得也可以运用到与学生的谈心中去。高中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些学生犯错误了,班主任可以讲一些隐含哲理性的案例和故事,给学生一定启发,达到明理改错的目的,较之老师枯燥无味的说教、严厉的训斥自然更易于学生的接受。

比如,我班级有一对男女生经常在上课期间传纸条,课后到操场去约会,吃饭也在一起,俨然是一对小情侣。了解事情真相后,我找了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把他们两个人叫到操场,边走边和他们讲“拣麦穗”的故事:“有人对找恋人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说就像要在一块成熟的麦田里挑拣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能走一趟,只能拣一穗。这最大的麦穗,就是你心目中最佳人选;只能走一趟,是说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青春只有一次;而只拣一穗,就是要告诫我们,找恋人不是儿戏,理应慎重啊。如果刚走两步就把见到的最大麦穗攥在手里,难免在后面的大半个麦田里拣不到更大的;但如果迟迟不下手,总希望看后面还有没有更大的,往往会在走到田头才匆忙下手,但那样也必然错过最大的麦穗。聪明的人是这样做的:前半块地要观察,记下遇到的最大麦穗有多大,在后半块的田地里依照这个麦穗来选择。这样既不会因为下手太早而眼睁睁看着最大的麦穗无权再拣,又不会走到了田头才想起自己手中依然空空。”(改编于《班主任之友》2007年12期,杨家厚《老师教我拣麦穗》)

听完这个故事,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向我道歉,保证要把重点放在学习上,以同学的友情对待对方,争取考上大学。我接着说:“今天阳光耀人,就像我们一样充满着青春与活力,这是我们发奋读书得好时光,难道我们会放弃自己的美好前程而去拣还未长大的麦穗呢。”两人都点了点头。

网络谈心 篇3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革[1]。南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看到老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学识造诣、丰富人生经验的自身优势,在2003年4月设立了“谈心屋”。南通大学“谈心屋”是由南通大学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是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固定场所与大学生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参加“谈心屋”的老同志从医学院为主的20余人,发展至目前南通大学三个校区80余人,南通大学“谈心屋”至今接待来访学生4500余人,被誉为“学生思想上的加油站、业务学习的辅导站、生活道路上的辅导站、心理健康的咨询站、学生与校方的联络站、帮助解决困难的接待站”。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通大学3个校区的2007、2008、2009、2010级700名大学生和16名在“谈心屋”进行心理辅导的老师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文献法:为了了解“谈心屋”的相关信息,熟悉“谈心屋”的工作运程,笔者查阅了与“谈心屋”有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资源查阅了“谈心屋”的相关报道。问卷调查法:利用课余时间在南通大学的3个校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教室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6份,有效率为96.6%。本文将全部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后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了分析统计,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

访谈法:为了全面理解“谈心屋”的工作流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对“谈心屋”的指导老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了解“谈心屋”的具体工作程序、来访学生谈心的内容等。

三、结果与分析

在回收到的676份有效问卷中,没去过的同学有647人,占总人数的95.7%,去过的同学有29人,占总人数的4.3%。由此表明,去过“谈心屋”的学生十分少。在问到“你选择不去南通大学‘谈心屋’是因为什么”时,有53.63%的学生觉得不需要“谈心屋”里的老师帮助,自己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37.7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谈心屋”老师的帮助,自己可以求助于他人,14.07%的学生觉得很少有同学去“谈心屋”,自己也不好意思去。问到“你是否知道南通大学‘谈心屋’的联系方式”时,有76.81%的学生不知道“谈心屋”的联系方式,结合两者可说明“谈心屋”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学生不知道有“谈心屋”这项活动,就算知道,但不了解“谈心屋”的具体情况,不信任“谈心屋”里的老师,所以也就选择不去“谈心屋“。在问到“经过这次调查,若今后出现心理问题时,你是否选择去‘谈心屋’”时,有21.95%的学生选择“去”,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一部分同学了解了“谈心屋”,如果以后出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会试着找老同志谈心,但还是有59.35%和18.70%的同学选择“说不清楚”,这说明仅仅通过一份调查问卷是不能较大程度上对“谈心屋”起到宣传作用,必须多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了解“谈心屋”。

从表2中可看出各年级大学生所存在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学业压力,说明大学生还是把学业放在首位,明白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从各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看,对大一学生主要是应引导他们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对大二学生主要引导他们处理学习和人际交往问题;对大三、大四学生主要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正确对待婚恋。调查表明,在没去过“谈心屋”的同学中,共有76.82%的同学认为“谈心屋”是有作用的,其中32.46%的学生认为“谈心屋”非常重要,笔者试从对“谈心屋”老师访谈口述的事例中,分析“谈心屋”对大学生学业、生活、择业、爱情四方面到底有何作用。

1.“谈心屋”对大学生学业的作用。

实例:一个医学院的大一新生来到“谈心屋”。“以前我是班里的佼佼者,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可自从来到南通大学,周围的同学学业水平都很强,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像以前在中学那样受到老师的喜爱,心里有很强的挫败感,不知道该如何调试。”辅导老师开导:“一方面,大学中的学习方法不同于中学,主要靠自己。”谈心屋“的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认识肩负的使命,增强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督促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增强自信心,正确对待挫析;肯定自我,产生能够在学习中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感,消除学习无力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谈心屋”对大学生生活的作用。

实例:一个大一新生来找“谈心屋”的心理辅导老师。“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来没有独立生活过,特别不适应大学生活,所有的衣服都要自己洗,又要整理宿舍、上课,有点应付不过来,心理负担重,不知道该怎么办。”辅导老师开导:“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学会生活的地方,你现在还年轻,要能够吃苦,等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一切都会好的。”后续:该生后来慢慢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另外,“谈心屋”的辅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一些不方便和辅导员、校领导提出的问题可以借由“谈心屋”这个平台反映情况。

3.“谈心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作用。

实例:2009年的某天,一个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班女生来到“谈心屋”说:“我是宜兴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找工作,面试了很多家公司,不是薪酬待遇不好,就是离家太远,或者是公司规模太小,总找不到让我满意的工作。我到底该怎么办?”辅导老师开导:“我觉得毕竟现在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你不妨把自己的起点定低一点,从基层做起,奋斗几年后,无论是你选择继续在原公司工作,还是选择其他更有潜力的公司,都是可行的。”谈心屋“可以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使大学毕业生能把择业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服从国家需要、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结合起来,树立“行行出状元”的择业思想。

4.“谈心屋”对大学生爱情观的作用。

实例:一天,一个大二女生哭着跑到“谈心屋”说:“我和我的男朋友算是青梅竹马,我来到南通大学,他在上海上大学。原本我们约定好,等四年大学毕业后一起回家乡工作。可最近他向我提出了分手,说爱上了别人。我很难过,看书看不进,饭也不想吃,觉得失去了目标,我到底该怎么办?”辅导老师开导:“爱情不是生命中的全部,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业,只要学习好了,以后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工作、生活的圈子里会遇到知心人。”“谈心屋”可以让来访大学生明白学业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先决条件,应充分合理利用时间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待爱情应处理得宜,持之有度,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专业学习[2]。

四、对“谈心屋”发展的若干建议

1. 在二级学院开设“谈心屋”。

现如今,在南通大学3个校区中有3个“谈心屋”,分别开设在学生宿舍旁、教室旁和大学生活动中心里,在不了解“谈心屋”的学生中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谈心屋”的具体位置,虽然“谈心屋”也为此做了许多工作,但据老师反映,很多学生只是走过,宣传效果不好。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在二级学院开设“谈心屋”。一方面,将“谈心屋”设置在辅导员办公室或者教务办公室旁,便于学生看到“谈心屋”,间接为“谈心屋”做了宣传。另一方面,在各班级安排一个联络员,让联络员和辅导员一起经常向学生介绍“谈心屋”,让学生知道他们身边有个“谈心屋”。

2. 开展“网络谈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南通大学“谈心屋”可开设“网络谈心”这一新形式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向“谈心屋”的老同志咨询问题,解决了时间、空间上的问题。对于“谈心屋”的老同志来说,他们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回答问题。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安全性可以做到最大程度上地保护来访学生的个人隐私。在调查中显示,很多知道有“谈心屋”这一活动的学生不愿意来“谈心屋”,是怕被别的学生看到或者是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而“网络谈心”正好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来访大学生在“网络谈心”的过程中以虚拟身份登录,他们可以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网络平台上表现真实的自己,使其更加放心大胆地袒露心声,更放心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必顾忌周围人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达到最好的咨询效果。

南通大学“谈心屋”创办至今,工作理念不断更新,工作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展,辅导老师的人数不断增加,来访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组织离退休教师,利用“谈心屋“这一形式对大学生学业、生活、择业观、爱情观等方面的作用行之有效,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参考。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谈心屋”的作用,比如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问题,都有待更多学者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

摘要:随着近年来大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外, 如何探索新的形式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对南通大学14年级共700名大学生和16名心理辅导老师进行有关南通大学“谈心屋”的调查, 希望通过研究证明:“谈心屋”这一形式对大学生学业、生活、择业观、爱情观等方面的作用行之有效, 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参考, 发扬光大。

关键词:谈心屋,大学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跃, 白美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 2009, (11) .

师生沟通,谈心为始 篇4

过去融洽的师生关系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些教育工作者发现,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学生对于时尚、金钱、友谊、爱情、家庭等观念与以往截然不同。过去那种简单、粗暴、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到现在已经起不了任何的作用。老师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有些学生与老师对着干, 有些学生则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在这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 教师更应沉住气, 更要有耐心, 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去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笔者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 谈心是一种良好的方式。教育家朱永新曾说:“理想的德育, 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 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 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所以说师生心灵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师生谈心要有针对性, 要注意场合。谈心的场合选择也非常重要。有些老师喜欢在办公室与学生谈心, 笔者认为这不适合师生之间的沟通, 往往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因为学生的观念一旦与在办公室的某些老师不一致时, 有些老师会发表他们的见解, 最后可能成为多名老师对一名学生的批判会。笔者认为谈心宜选择安静、对等、信任的环境中进行较合适。一位有心的教师是会捕捉平时有价值的信息为师生谈心做准备, 做到有备无患, 例如教师选择在考后或学生违纪后, 这时谈心的时机较合适, 尤其是那些退步的学生往往有与老师沟通的需要,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此时抓住时机, 与这些学生沟通, 学生往往会敞开心扉, 道出真情。

一学会共情, 是沟通的基础

共情就是我们常讲的“心理换位”, 即教育者能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 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所以, 教师面对学生时要避免一开始就评价或讲道理的习惯, 要用自己的心去靠近去触摸学生的心,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的世界。比如, 一位学生对你说:“这段时间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 觉得学习要跟不上了……”如果你一味地对学生讲:“千万不要灰心, 要记住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等等客套话, 孩子感觉教师是在搪塞他, 根本没有理会他内心的感受, 因此感到很失望。如果用学生的心理去感受, 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你的心情不好, 并担心因此会影响到学习, 是这样吗?”在此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交谈, 并进一步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因此, 教师要学会共情, 只有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看、所说, 才能真正和他们心灵相融。

二懂得尊重, 学会宽容, 是沟通的平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对待它要极为小心, 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的欲坠的露珠。”因此教育孩子首先应做到尊重孩子。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教师要学会宽容, 善于用爱心包容学生的失误。记得期末考试前一天, 已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李某同学, 在中午时间, 偷吃同学书包里的零食, 被同学发现, 笔者知道后本想立刻取消他的荣誉称号, 但转念一想, 这样处理必然伤了他的自尊, 对今后的情绪和心理有很大影响。于是我严肃地给他讲了一个大学生因偷窃而沦落为一名无期徒刑的囚犯的故事。他听后痛哭起来, 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那次, 并没有取消他的荣誉称号, 这个孩子也因此改掉了坏习惯, 并在学习上、劳动上处处带头, 走在队伍的前面。正如郑洁所言:“宽容不仅是在面对异己时有用, 对自己的冲突着的人格而言, 宽容意味着造福于自己。宽容会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 使我们每一天都很自由。”

教育学生不是演戏, 而是贵在真诚。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 如果教师戴着一副面具与学生交流, 学生自然感到教师和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 很难达到心灵的沟通。如上级领导来校检查工作, 要求学生表现得好一些。一个学生说:“教师是怕今天有人检查才这样要求我们。”如果你很真诚地袒露自己:“是的, 因为这次检查对我们很重要, 希望你们能表现好一些, 我们老师更应作表率。”一句简单的话语, 真情的流露, 使学生感到老师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朋友, 彼此之间无话不说。由此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 有利于老师找出问题的原因, 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就事论事, 是沟通的原则

教师在表扬学生时, 可以顺带提起过去的优点, 以激励其更大的上进心。当批评学生时, 因为与学生朝夕相处, 很容易受过去信息的影响, 习惯于把过去的过失挂在嘴边, 来一个新账旧账一起算, 由此学生会认为, 教师是故意找他的茬来整他, 一种反抗的情绪油然而生, 这样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将结下怨恨的种子, 这把心灵之锁便很难再打开了, 并因此摧毁了学生对未来人生的信心而让学生怨恨终生。因此, 教师们处理事情时, 要针对眼前发生的事,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推心置腹地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才会永远感激你, 钦佩你。为了学生的一切, 让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善待学生。对学生多一些微笑, 多一些理解, 多一些宽容, 多一些尊重, 走进学生的世界, 学生的心灵之门才会向你敞开。

摘要:学校教育要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实现,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有利于创建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谈心是一种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

关键词:师生,沟通,谈心

参考文献

[1]郑洁.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郑洁.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浅谈心理学的历史形态 篇5

关键词:历史形态,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

0 引言

什么是心理学的历史形态,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哪些形态,现在又存在着或者说发展着哪几种历史形态?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开始研究和思考这一课题。所谓形态,就是指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出的状况;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心理学的历史形态,就是指心理学在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心理学史上经常有一句话评价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理学作为非科学的形态有数千年漫长的演变,但作为科学的形态则只有一百多年短暂的发展。或者说人类对于心理学的探索有十分久远的过去,但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常,人们把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一事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并以此为分水岭,认为心理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历史形态,即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与很多自然科学一样,在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心理学是依附于包罗万象的哲学这一母体而存在的。一直以来,在哲学的追问中,哲学家们非常关注人类的心理问题,一直在探讨人类心理的性质、构成以及活动方式。这便是以哲学的方式(主要是思辨的方式)对人的心灵、对人的心理、对人的意识、对人的欲望、对人的意向、对人的思考等等的探求,即哲学心理学。而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独立学科的地位,心理学以实证科学或实验科学自居,极力排斥哲学,把自己与哲学严格区分开来。他们的目标就是使心理学科学化,使心理学也像物理、化学那样的自然科学一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尊严。也就是说,在很多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学者们看来,当科学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出来后,就取代了哲学心理学,成为了唯一合理的心理学。同时,心理学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心理学在自身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和多样的历史形态,包括常识的心理学、哲学的心理学、宗教的心理学、类科学的心理学和科学的心理学。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并没有随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出现而消亡,它们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和学术研究之中,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和思想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连续的更替关系,而是数条线并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

1 常识心理学

所谓常识心理学,是指常人对心理行为的性质、构成、功能和根源的归类、假定、猜想、解释和干预。常识心理学也常常被称之为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等。这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理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意识,有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人就有了对自身心理行为和心理生活的经验直观的理解、解释和构筑。人都是依据于常识而生活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生活经验或经验常识。这是一种素朴的理解和解说。

2 哲学心理学

所谓哲学心理学,是由哲学家、宗教家和社会理论家建立起来的,是对普通人日常心理生活的总括和提升,并提供了对人的心理或精神活动的更为系统、更为深入、更为明晰和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解释。哲学心理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的客观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哲学探索,它是哲学心理学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它并不直接涉及人的心理行为,而是反思或探讨心理科学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的前提假设;另一类是建立在心理生活得经验直观基础之上的哲学探索。

3 宗教心理学

所谓宗教心理学,是指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并不是科学心理学的方式,但却是十分丰厚的心理学资源。它以宗教的方式给出了关于信仰、信念、价值定位、价值追求等等人的心理的意向性方面的解释和阐释。同时,宗教家或宗教学者还把人的一些独特的心理行为放置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给予了十分特殊的关注,进行了宗教方式的探索。

4 类科心理学

所谓类科学心理学,在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方法、心理学技术。这些研究和成果也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方面或特定的层次,也以特定的方式、特定的方法或特定的技术,揭示和阐释了人类的心理行为,并为心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基础和内容。如,哲学研究中蕴含了诸多心理学的内容;物理学为科学心理学提供了考察和探究物理课题的基本科学方式和方法;化学为心理学提供了元素分析的、分解化合的、物质合成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电子科学提供了理解人的内在心理的外在的途径;生物学提供了关于人的心理行为基础的研究;生态学提供了公生发展的生态学方法论;社会学提供了对人的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描述和解说。

5 科学心理学

上一篇:正确的义利观下一篇:微生态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