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和研究(共12篇)
探究和研究 篇1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 需要学生学习字、词、句、篇, 也是进行听、说、读、写。这就是语文的“原味”, 是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 我们怎么让原味语文课变为探究课堂,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重点从几个角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原味语文,师生关系,自主,探究
一、原味语文课堂的特点
(一) 真实性。所谓“真实”, 是指课堂中固有的根本, 是一节课堂完美的极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 所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的“真实”, 往往向往的是把三维目标达到一致, 使得“语”和“文”相融在一起, 最终促进发展, 其中, 也很重视人文的性质, 把人作为根本, 使得主题精神得到发扬。
(二) 自然性。在以前我们的语文课堂, 并未遵循事物自己所存在的规律, 反而被“电灌”一样集中在课堂中, 在一堂课情境中, 往往是及时变化, 而学生的思维在空间、时间达不到自然, 更不用说想象了。对于自然语文, 可以使用多媒体, 关键问题在“度”的限制上。
对于学生, 是学习的主人, 是一个受教育的人, 但是, 学生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 只能不主动接受知识, 所以, 学生是一个活的、能动的人, 在学习中居于主体的地位, 而教师的任务为:引导、启发学生, 使得课堂变得平等、民主、和谐、轻松,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 教学的情境是积极的、美好的, 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被激发了[1]。
二、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在教学课堂中, 一旦过于关注知识, 教师就变为一个真正进行知识传递的人, 即“真理”的代表、具有权威性、主宰性, 而学生也变为知识的接收工具, 在师与生关系上看, 属于真正的“教”与“学”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形下, 没有了理解、没有了平等、没有了沟通, 纯粹的“物”和“物”。只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生活中的人, 才能发现学生具有的潜质。
(一) 师生共建教学“民主”的氛围。对于“对话”, 在两者之间没有贵、贱、高、下、大、小所区分, 以前的老师总是带有架子、带有命令的语气, 这样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尽头, 使“对话”中止。因此, “对话”所需具备的必要条件为“民主、平等”。为了建立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 对于教师, 首先:放低自己“教师”的样子, 把真实、真诚的一面和学生进行谈话, 减少学生的顾虑, 就使得他们愿意和老师说真话, 愿意和老师说自己的隐私话。
(二) 在课堂上, 让学生感受“我能行”。教师一旦用成人的眼光去挑剔、评判学生的话, 其教学结果不好, 带有轻视、讽刺的话会直接伤害到学生, 从此, 把学生的心灵的门关闭了, 以后不会有学生敢于不老师去交流了。因此, 对于学生引发的问题, 教师应是积极、主动、快乐地进行讨论, 这就是学生的尊重得到了满足, 我们要用积极的话语来评价学生, 使其感到“我能行”的信心, 避免自卑心理, 增强自信新。在课堂教学中, 我以“无错原则”为主导进行教学。从好的一面去看待学生, 所以, 在课堂学习中, 通过进行各种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也很理解他们, 一旦有错误了, 就准许、忍耐学生的错误。[2]
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 往往通过学生自己找出, 也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学生通过尝试的方式去解决, 使得问题得到答案, 如果存在一时解决不了的, 我认为也是合理的, 对于教师, 避免急于求成, 即代替学生去解决,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疏、引、拔, 通过各种方法来开导、鼓励学生, 让他们去分析、解决存在的疑问。初始, 孩子们可能会认为不知道问啥问题, 也找不出什么问题, 或说不出问题更不符合主题要求, 缺乏实用性, 这时, 教师要多进行演示, 同时也去启发学生的思维的定格, 使得学生从没有疑问变为有疑问, 并且, 我们提问的一些方法给孩子们利用。
三、通过自主探究, 让课堂充满乐趣
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 只注重学科的根本, 淡化了学生在能动、生长方面的潜力, 对于学生的意识, 总是居于被压抑的状态。其实, 孩子属于一块金子, 本身就能够发光。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促进个体的发展, 即把主动权给予他们自己, 让他们自身的智慧在挖掘中出现, 在课堂有限的时、空中, 能够形成无法形象的力量, 这既是他们所要的自主、探究的环境。
对于不同教学内容, 尝试去探索,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 要关注学生的不同, 根据学生的好奇、求知的特点, 去激发学生的动力, 使其能够积极进取, 以教学内容为依据, 去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评价而设计, 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 因而, 对于小学语文, 在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中, 采用尝试去谈就得方法[3]。
在识字教学中, 要探究实践, 对于识字, 在语文的教学中是一个基础, 从数量上看, 对于小学生所要求认识的常用汉字为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就得达到会写;从能力上分析, 希望学生的书写速度和书写习惯的养成是好的, 逐渐学会利用工具书去学习。对于识字教学, 往往很死板, 怎样利用能动的特点、来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高效、高质的识字教学, 是我们所关注。
(一) 学生的差异要给予尊重, 我们要信学生的能力, 让其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行动变得自主、合作, 即灵活去识字。在小学生的差异达到尊重了下, 学生的自主权达到发挥, 在课中能够与小组互相交流, 分层去展示, 通过成功的喜悦, 激荡他们探究的情趣、勇气。
(二) 通过多种形式去发现生字, 多种感官我去参与活动。对于学生的识记、巩固生字, 通过复现可以达到, 即利用多种形式去复现生字, 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三) 创设生活情境识字。我们知道, 要“学语文, 用语文, 语文生活化。”对于情境的创设, 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 把抽象的字、词能够很好去理解、掌握。
(四) 语言环境中字识字。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要相信小学生, 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方法, 注重合作;发展他们的能力, 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
总而言之, 小学语文带有原味的性质, 我们在原味的基础上让课堂变得具有自主探究, 这样的课堂更加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奚丽红.中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实践与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
[2]王根榜.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 2004.
[3]田兆胜.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探究和研究 篇2
(六)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技术路线:调查、测试——启动研究,科学合理分组的方法研究——分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标准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研究”模式汇报课资源整合研究。
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2018年6月——2019年6月 准备阶段(2018、6——2018、7):查阅资料、建立课题组、论证、申请立项
学习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文献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调查、前测;征求专家意见,修改草案,举行开题仪式。
实施阶段(2018.9—2019.5)
完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前期调查、测试,收集原始资料。
启动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实验,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定期参加课题观摩、交流、汇报,向课题组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调整完善、深化提高
1、科学合理分组的方法研究
1、分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分组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4、分组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5、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
6、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标准研究;
7、课题组教师开设模式汇报课资源整合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
探究和研究 篇3
基于此,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过程,其活动可分成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题和制定计划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重点在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即“选题”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关键,课题选择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它应当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各方面条件来确定想研究的课题。对学生来说,选题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从报刊、网络、媒体方方面面去选题,或者教师可把以往所选的课题名称列出清单让他们从中选择,也可以从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包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地理学科中就有很多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创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课题选出后,帮助学生分析探讨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怎样的课题是可行的呢?比如,对该课题是否感兴趣?你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能否胜任该课题的研究?能否找到合适的指导教师?能否找到适用的研究场所、实验设备?调研经费怎么解决?你对资料的来源有把握吗?等等。
在2008~2009年度,我校高一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提出“台风在我们身边”的课题,经过师生认为分析,认为该课题有较大的可行性,因为福清位于福建沿海,每年都受到台风的影响,而且高中地理必修1的第二单元就学习到有关台风的知识,这样的课题就是可行的。现在90后的学生接触网络机会很多,他们也很在行。在网络上收集台风的资料,对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的,也就是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来说,可行性课题,应当是涉及面不大,收集资料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技术性要求不太高,尽量不超出中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尽量不超出学校和有关部门可能提供的条件,而且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接着就是成立课题小组,订出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有年级的、小组的和个人的。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应有自己的计划。小组活动计划包括:选择、确定可行性课题,成立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小组成员的分工(分配好各人应承担的责任),安排活动日程,收集资料的渠道、方法,以及资料的整理记录,谁负责执笔、汇报等。
二、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
1.收集资料
在整个活动的前半段,主要是查阅,收集与课题有关资料。收集资料前出一般要罗列收集资料的清单,并不断修改和补充。学生已经从课本上学习到台风的知识,所以让他们罗列出需收集台风知识的清单也较容易,这样也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生列出了以下清单:(1)台风的定义、命名、成因、发源地等;(2)台风的危害及对福清的影响;(3)台风应如何防御,如何评估台风的影响。
一般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到图书馆查找各种书刊杂志上的信息;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找有关信息;到政府部门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并从中获取有关的信息;走访有关的专家,从访谈中获取信息;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等。
2.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要注意的问题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取舍;对需要统计、分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制成图表;选用的资料应具有真实性、代表性和新颖性。还要注意与指导教师联系,取得及时的帮助,特别是网络上收集的资料一定要进行筛选、取舍,紧扣课题的中心,取我所需,取我所用,同时注意选用资料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真实的材料才有价值,有代表性新颖的资料才能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三、结题和撰写研究报告
此时已进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总结阶段,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对教师来说都很困难,更不用说高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提供报告格式对他们来讲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报告的内(下转第199页)(上接第146页)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过程所要用的方法;分析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合理化的建议;研究过程中所参阅的资料目录。同时他们还要把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小论文,小论文则按收集资料的清单顺序有条理地罗列,如能配合图片,加以说明则较为理想,也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PPT的演示报告在展示报告会上展示,PPT的演示报告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最后,笔者向研究小组提出课题的名称能否改为“我们身边的台风”,因为台风只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才出现,“台风在我们身边”这个名称让人感到台风有点可怕,好像它随时都会出现,而“我们身边的台风”这个标题却能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学生欣然接受了笔者的建议。
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探究的方法,而且还体会到探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的合作、与社会的交往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了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掌握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试论作为探究和解释的生活史研究 篇4
一、生活史研究的起起落落
生活史研究方法发端于20世纪初人类学家所收集的美国印地安酋长的自传。20年代, 社会学家托马斯 (Thomas) 和兹纳捏茨基 (Znaniecki) 合作研究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是生活史研究的里程碑。他们通过让外来移民讲述自己生活故事的调查方法得以正确评价外来移民对美国文化的潜在贡献。之后, 芝加哥学派 (2) 在罗伯特帕克带领下进行的“城市中种族聚居区移民研究”、克里夫·肖 (Clifford Shaw, 1930) 的《Jack Roller的一个越轨少年》、孔沃与苏泽兰 (Cornwall&Sutherland, 1937) 《Edwind南部的职业小偷》的发表, 使生活史研究在三十年代达到顶峰。芝加哥团队研究的衰落, 以及在二战前社会科学家逐渐把注意转向欧洲社会理论和定量研究, 生活史研究逐步走向衰落。战后多拉德 (Dollard, 1949) 和克罗克斯 (Klockars, 1975) 、以及一些“异常”社会学家运用生活史所进行的研究, 如博格丹 (Bogdan, 1974) 的跨性研究、克劳卡斯 (Klockars, 1975) 的《职业销赃人》、钱伯里斯 (Chambliss, 1972) 职业小偷研究, 使得生活史研究在70年代再度复兴。
80年代初英国的艾佛·古德森倡导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来研究教师生活, 他倾向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历史, 把“教师的故事与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因此, 教学故事将会加深对社会和政治结构的理解, 而不是消极地赞美教学的重新建构”。迈克尔·胡伯曼 (Michael Huberman, 1990)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苏珊·罗宾逊 (Susan Roberton, 1994, 1996, 1997) 着眼于现实经济背景、桑德拉·阿克 (Sandra Acker, 1989, 1994, 1991) 等对教学性别化问题运用生活史进行研究。可以说, 生活史研究为理解教学、教育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它拓宽了教师专业研究资料的获取渠道, 丰富了理解教师的维度, 可以作为个人专业发展的策略, 促进个人专业化发展和自我发展。
二、何谓生活史研究
(一) 生活史研究界定浅析
1.生活史是从个人怎样诠释和理解周围世界的角度来研究个人生活经历。这不是统一的研究传统, 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 (文学、历史、心理学、女权与少数民族研究) 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对不同的目的进行生活史研究。[4]
2.生活史或传记性访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实地访问。在生活史的访问中, 研究者对某个特定人物进行访问, 搜集关于他生活的文献资料, 通常这个人年事已高。研究者问开放式问题, 以理解人们如何理解他的过去。[5]
3.艾佛·古德森 (Ivor.F.Goodson) 认为生活史通过整体关照生活在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地域、时代环境中的人, 研究、追溯个人的价值观、动机、理解力的形成以及环境对个人发展所形成的影响, 可以促进个人的自我理解, 从而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
以上三种界定都强调通过生活史可以理解个人, 不过有所差异。从定位来看, 第一种和第三种将生活史定位于对个人生活的解释、探究, 第二种定位于访问类型, 以个人成长史作为访谈内容, 理解个人。探究和成长历程两类生活史研究, 虽然都会呈现个人的成长历程, 但是解释、探究的生活史以“块茎状”解释研究问题, 所谓的“块茎状”即“一种无中心、无等级、无意志的系统, 没有将军, 没有组织化的记忆或中央自动控制, 仅仅只被状态的运行所限定”。[6]成长历程的生活史, 关注的是个人过去发生过什么, 有哪些事对其产生了较大影响, 停留在线性因果思维中。这两类解释将生活史分置于两个不同层面、研究范式中。
就第一种和第三种来看, 第一种借助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来解读个人生活经历, 侧重如何理解个人;第三种从个人生活环境观照个人, 侧重促进个人发展。
(二) 生活史研究内涵探析
首先, 聆听生活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 也即在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认识。研究者作为故事的聆听者, 关注故事讲述者的体验、感受、认识, 以保障讲述者的独立性、完整性, 而不是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故事及讲述者进行价值判断, 用研究者的声音代替讲述者、淹没讲述者。正如贝克 (Howard Becker) 对肖 (Shaw) 研究的评论中说:“披上了斯坦利 (3) (Stanley, 《Jack Roller的一个越轨少年》中的越轨少年) 的皮肤, 我们能够感觉到并且意识到对他们持有很深的偏见, 这种偏见渗入我们的思维并形成了我们的研究问题。真正地进入斯坦利 (Stanley) 的生活, 才意识到我们是按照假设去设计研究———对少年犯、贫民和波兰人的假设以研究问题的方式深深地嵌入我们心中。”[7]
其次, 解读生活故事。故事发生于特定的环境中, 这种环境不仅是时空的交互, 而且是个体与外在的交互。基于生活的整体性、连续性, 以及“个人生活中的感受、经历与社会环境、事件相互影响”, 研究者将故事放在所发生的环境中去解读。Dolland说:“他相信在最好的生活史研究中: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由他人和主体所定义的环境。这样的历史不仅有两个环境定义, 而且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外在环境的力量以及个体内部环境的力量。”[8]
第三, 避免从真假、是非上判别。当面对生活史研究时, 总是会习惯性地问:“他讲的故事是真的吗?”他的观念有没有问题?并由此来质疑生活史研究。习惯上认为只有“真”“是”才有价值。就生活史研究的故事而言, 故事本身远比故事精确程度重要。因为故事讲述者有可能重新构造整个故事, 或是在过去历史中添加进现在的解释;也有可能“重写”自己的故事。研究者则要捕捉受访者如何看待、回忆过去的事件, 受访者如何理解自己。受访者对自身的理解不会因个别故事的变动而受到影响。至于故事讲述者所持观念是与非, 研究者不是评判者, 无权扮演道德引导者角色, 是与非、对与错恰恰是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由讲述者自己来反思、评价。
以上三个方面并非线性关系, 下面用我曾做过的“教师偏心研究”来进行解释。
起初在与一位老师访谈时, 我问到:“您对学生偏心吗?”她说:“大多数老师都偏向差生”。老师说的是实际情况, 可在当时我认为老师在转移话题、说假话, 理由是访谈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到较多的学生抱怨老师偏心。随后与其他教师访谈中, 老师们很少有说自己偏心的。对于这一情况, 我起初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认为老师偏心。也就是说研究初期, 作为研究者, 我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评价老师的偏心以及老师对偏心的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 我发现老师们有没有偏心不是生活史研究要面对的问题, 生活史研究应该从教师自身的立场、教师的故事中探寻他们为什么回避“偏心”这一话题, 为什么会把问题转化为偏向差生。生活史研究者不是站在评判者的位置上, 应该是解释者的视角, 关注老师们自身怎么来理解偏心。这一点是生活史研究的独特之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学术研究中从自身的立场借助自身的经验和观念去评价他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第四, “生活史研究反对基于单个案例得出普遍的结论”。[9]生活史研究探讨隐藏于、蕴含于故事中的深层意义, 关注个体与时代、社会环境、文化的交互性, 实质是关注“局部的丰富性”而不满足于虚幻的“整体的空泛性”。它因其自身的合理性而存在, 并非通过将自身归入到某个类别中来表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如同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对话语的研究一样, 话语的存在是在剔除了话语的意义之后因其自身内在的结构而存在, 话语意义依存于话语而存在。
第五, 生活史作为复杂的历史共同生活中的一支, 它通过聚焦文化与个体之间的张力, “提供了一种揭示文化、社会结构和个人关系的方法”。[10]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个体是文化过程的亲历者, 但是已有的理论观念把个体看作文化历程的旁观者, 看作文化模式的碎片、文化之绳下跳舞的木偶, 迷失在群体中。生活史研究者把生活史主体看作是社会文化传播链上的一环, 正是文化把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生活史研究试图要呈现这个完整的过程:文化存在先于他的存在, 凭借着文化的联系他从过去走到现在走向将来。
三、生活史研究方法的意义
其一, 关注故事讲述者, 让沉默的声音发出来。宏大叙事研究是从“我”的立场出发归纳普遍真理。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的认识提升, 逐渐认识到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真理或规律存在于局部。宏大叙事研究如此, 生活史研究亦如此。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关注谁、谁在说。生活史研究关注故事讲述者, 让讲述者发声, 是不同于“我”的声音, 这种声音在有着很长历史的宏大叙事研究中是被沉默、被忽略的声音。“我们讲的故事是关于我们的生活、或者是关于我们自己。它作为一种反思的方法, 可以理解我们是谁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11]这种声音“是从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学家普遍都不了解的文化和环境视角发出了一种声音, 它提升了我们认识问题的的理论水平。”[12]
其二, 无论对于故事讲述者还是研究者, 生活史都具有促进个人自我理解, 影响个人专业发展的意义。对于故事讲述者而言, 通过讲述自身生活经历、感受、体验及认识, 为自身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的空间。通过反思加深对自我的理解, 进而影响个人专业发展。对于研究者而言, 在“聆听”他人生活故事过程中, 他会关注到与讲述者之间的差异, 发现自身的局限、不足、偏差, 进而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理解自我、发展自我, 不至于在评判讲述者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却浑然不觉。可以说“生活史研究是一种方法, 不是一种认识论, 即引导人的理性道德认识”, 它却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其三, 通过讲述的生活故事可以洞察和切入本体论、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在生活史研究中, 讲述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自己, 同时, 感受、形成并进而理解他所生活的社会世界。研究者在聆听、解读生活故事过程中洞察到本体论、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故事承当了通向本体论、认识论问题的通道或桥梁。
四、国内教师研究领域对生活史研究的理解
我国目前教师生活史研究简单地可划分为自传和他传类。自传类, 研究对象是自己, 如《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他传类, 以他人为研究对象, 如刘云杉《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按照生活史当事人与研究者对生活史运用可分为以下两种。
其一, 成长史意义上的生活史, 即循着线性因果通过一些“关键事件”叙述研究对象的成长历程。例如, 特级教师研究书系之《李明星: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育思想》以语文特级教师李明星为研究对象, 从国家对特级教师的界定和要求 (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出发, 将研究划分为四个维度:成长史、教学 (教育管理) 思想、师德和影响力, 为特级教师成长规律与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李明星的成长史由“志在为师:从‘放羊娃’到中师生”“初为人师:从昌平县到北京小学”“公开课三部曲:从新手到骨干”“特级教师:生命中的第四个偶然”四个部分组成, 其后则从动力、能源、运行三个系统分析“成长心得”。这些事件之间循着线性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探求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机制。
其二, 探究、解释意义上的生活史, 即主要以“块茎状”解释某个问题, 具体要把教师的生活故事放在故事发生的背景中解读, 不仅关注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 他自己如何里理解这些事情;而且关注镶嵌于“发生了什么”中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地域、时代环境的东西。例如《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通过对清末一位塾师长达四十余年日记所作的文献研究, 彰显了科举废除前后一位私塾教师所体受的文化、国家社会的种种权力, 以此透析士绅与国家的关系。全文由“失意”“守志”“末路”部分构成。
研究方法是为了便于问题的研究, 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是为了从有别于宏大叙事研究视角来解释研究问题, 生活史研究方法本身不是目的。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艾佛·古德森 (Ivor.F.Goodson) 倡导运用生活史研究教师, 源于“教师由不被重视到制度的牺牲品”, “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开始关注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类的问题”。生活史研究者基于个人视角展开研究, 这种个人视角是对个人故事价值的关注。“对个人传记资料的关注很快就会挑战替代论。同样, 在追溯教师随着时光流逝的生活, 即教师的生涯甚至是几代教师的生涯, 一成不变论也将被修正。”[13]
生活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以块茎状来解释、探究问题, 而非线性因果关系的经历叙述。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研究教师生活可以从整体上对个体教师与其所处的社会进行观照, 促进教师反思、自我理解, 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外, 如果教师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则可以增进教师间的相互理解、认同、合作, 有助于民主氛围的形成, 提升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日) 佐藤学著.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84~385.
[2]Ivor.F.Goodson&Rob Walker.Biography, Identity and Schooling:Episod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1990.pp..145.London:Falmer Press.
[3]William.F.Pinar, William M.Reynolds, Parrtrick Slattery, Peter M.Taubamn.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影印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53.
[4]梅雷迪斯·D.高尔, 沃尔特·R.博格, 乔伊斯·P.高尔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第六版) [M].许庆豫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494.[5 (]美) 劳伦斯·纽曼著.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 (第五版) [M].郝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99.
[6]G.Deleuze, F.Guattari (1987) , A Thousand Platea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7, 转引自谢立中著.走向多远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4.
[7]、12.Becker, H. (1970) Sociological Work:Method and Substance.pp.71.Chicago:Aldine.
[8].Dolland, J (1949) Criteria for the Life History.pp.32.Magnolia, MA:Peter Smith.
[9]、10、11.Ivor F.Goodson and Pat Slikes.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pp.8, 9, 41.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探究和研究 篇5
锦屏县启蒙小学:林素秋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引导 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本文将对此作一定的论述。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所以,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教学策略中运行。而这种探究适合于每一个学科,能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可以说谁能够掌握探究的钥匙,谁就能够打开教学改革的大门。
小学语文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班级授课制有利有弊。在科学技术不大发达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利大于弊,在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一双被岁月磨损的拖鞋„„,都能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手中的道具。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要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储备
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一门学科,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
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英雄事迹,而这些英雄常常有不同与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是描述英雄人物邱少云的。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启发学生回忆被火柴梗或蜡烛烧着时的感觉。再出示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即那些描述邱少云再烈火中焚烧却仍然一动不动的情节。为什么邱少云能忍住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烈火焚烧之痛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道该选择那一种答案才对,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些以物作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题目,再出示被选答案:a,专门写物b,专门写人c,既写人也写物,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教师便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并要求找到根据。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酒曲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
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地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四)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1、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为了使自己进入那种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好工作人员这一角色,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围绕矛盾质疑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3、抓住模糊点探究
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祛去探究,去探索,直陈己见。如何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 , 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4、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5、挖掘定势点创新
思维定势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形成的潜在障碍。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定势点,反向思考,拓展空间,引发创造。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寓言故事叫《滥竽充数》。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都是南郭先生的错呢?让学生在研究、讨论中明白:如果齐宣王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如果其他人出于善意,给予指出„„南郭先生就不会落到如此下场。所以,可以教导学生从逆向的角度来分析课文,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祖春 王祖琴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傅道春主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3月。
探究和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 理论课 指导式探究 教学模式
一、高中化学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周期表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掌握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同位素的概念及原子的结构;了解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
2. 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掌握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了解焓变和熵变决定化学反应的方向。
3. 电解质溶液: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掌握确定分子式的计算;理解离子共存及离子浓度问题;掌握pH 值计算,溶液浓度及溶解度等相关计算;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电离理论;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沉淀溶解平衡。
4. 电化学: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了解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
二、当前化学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是当前教改的任务之一,因此采用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但是方法不当。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大量内容让学生自学,对其进行辅导,名其曰 “先学后教”,这样安排对克服教师包办代替,建立平等、 互助、 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实际上理论课内容难理解, 学生掌握不了,不适合学生自学;再加上时间安排不当,结果不仅耽误时间,而且没有收获;或因自学时间过长,学习气氛松懈,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久而久之, 学生精力不集中,兴趣索然。
上述课堂教学,忽视了人的因素,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 沉闷和程序化, 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 教师厌教的因素。
三、学生思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而变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集中程度s与时间t变化的关系”,这一曲线表明: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隨后,思维活动水平逐渐下降。根据这个规律,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应设法尽量缩短 t0→t1 t2→t3这两段时间,以相应地延长最佳思维时间 t1→t2,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地说,在 t0→t1这段时间里,应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需要研究新旧知识的联系,紧扣教学重点,巧妙设问,提出形式新颖的问题,引起矛盾,使学生思维尽快切入。在 t1→t2这段时间内,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因而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论等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师应将重要的或较难理解的知识安排在这段时间内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有机地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在 t2→t3这段时间里,学生因大脑疲劳而引起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研究证明: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不仅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疲劳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 t2→t3这段时间里应提倡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以相对延长最佳思维时间。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就应该充分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特征而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
“指导探究式” 教学的目的:①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能应用知识;②要让学生理解获得结论的过程;③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社会价值;④要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指导探究式”教学其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知不断深化发展并逐渐学会学习,教师指导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提高“认知能力”,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
资深课程专家王策三强调:“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珍宝:不仅内含有关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而且内含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内含有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在中学化学课程里,很多化学理论知识正具有这样的特征,譬如化学反应限度理论、物质结构理论、电解质溶液理论、原电池原理等。
由于化学理论知识大多具有这样的特殊性,因而“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用于化学理论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
五、高中化学理论课“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高中化学理论课“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为:情境创设,感性——理性互动,理论形成,应用——反馈互动。
情境创设有问题情境创设、实验情境创设、化学史情境创设等。情境创设花费时间一般约为2分钟。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感性素材进行直觉判断,激发探求原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张智强.化学理论性知识教学策略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胡丹.高中化学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探究和研究 篇7
一、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1.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把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当作是学生自学的理解是片面、消极以及错误的。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同学之间的参与,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需要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体现出它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在思路的共享中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角度的课堂教学中,若学生认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成正比,教师可以以“角的大小是否与边的长度有关”为课题让学生使用角度演示器来进行演示,并让学生对演示结果进行讨论。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边越长,角越大”只是一种视觉误导,实际上角的大小并不取决于边的长短,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2.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标志着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效果显现。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与感悟。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使得小学生容易因其枯燥乏味的特点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难度。在对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应在课堂中添加实践操作的环节来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兴趣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1毫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用指导学生向带刻度的容器中挤钢笔水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到底多少才算1毫升,这不仅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形象的认识,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增添了信心。
3.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反思
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与自主反思的习惯是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加以合理、适当地引导,来使学生主动地发现和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生掌握对角度的初步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使用两根或更多的火柴棍摆出不同角度的角,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发现与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深入地掌握,也让学生有了深深的学习成就感。
4.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
教学应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掌握水平进行了解,从而在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培养中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使用“(长+宽)×2”的方法,部分学生使用“长×2+宽×2”的方法,教师不应厚此薄彼,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学生采取的不同方法给予充分鼓励。同时,教师应对每个学生采用的解决问题方法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加以讲解,使学生加深对不同方法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包含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及拓展延伸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合作探究式教学同样离不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宗旨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学习能力。以下以“因数与倍数”的教学为例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1.为引导问题设置合理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边长为1厘米的12个正方形纸片来拼出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对摆放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用算式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摆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通过交流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方式来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规律
通过学生在游戏中摆放的结果,可以得知,摆出的长方形可以分别用算式表示为:1×12=12;2×6=12;3×4=12,并由此来引入对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并通过小组的形式来探讨哪些数是因数、哪些数是倍数,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最后加以老师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合作方式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有效途径,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为解决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从而激发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并学会举一反三,发现数学的魅力之所在。
4.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及合理的拓展延伸
为遵从人类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开展及时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不应只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也应在课后巩固练习中充分展现,练习的方式可以由游戏及口头互动等多种方式组成,更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探究和研究 篇8
1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设计研究
1.1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的功能设计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按照需求分为机房模块和系统配置模块。机房模块具体分为机房3D视图、机柜列表、温度云视图等六个模块;系统配置模块主要分为用户管理、机房管理以及服务器配置管理三个模块。机房3D视图主要通过3D模型为用户直接展示机房设备以及机房工作状态, 通过对机柜位置的确定, 为用户将死板抽象数据转化为生动的数据, 从而便于用户的使用。机柜列表通过对当前机柜的列出实现用户对机柜的直接进入, 或者帮助用户通过直接点击机柜列表来查找机柜的有关信息。机柜视图的设计结合了2D和3D技术, 利用技术细化了机柜的服务器, 从多角度为用户提供了更为详尽的信息。设备管理模块能够为用户提供基础性的系统配置信息界面, 实现用户对设备、服务器的灵活运用, 帮助用户提供增加、删减机柜、服务器及其他设备的功能。
1.2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的架构设计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主要采用B/S架构 (浏览器、服务器) 帮助用户在不安装客户端访问的情况下实现对浏览器的随时访问。其中, 浏览器端主要采用传统网页中的Ext Js+来实现架构设计, 包括主页布局、向导树以及选项卡的设置。Ext Js+主要采用Javascript来自动生成页面, 这就要求要对其相关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 通过将所有文件按照功能分为Model、View以及Controller三类进行管理。服务器端主要采用Unity3D模型规划和SSH2架构为系统提供相应组件, 包括Struts、Spring、Hibernate、J2EE, 这些系统之间的配合和使用能够实现数据持久化的发展。
2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实现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以Ext Js4的MVC架构为骨架, 并以Web页面的细致处理为辅助, 能够实现对整个数据工作流程时间的节约, 降低模块的耦合度, 并能在设计上体现自身的设计特点。
2.1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的基本功能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主要采用向导树和Tab选项卡结合的方式来展示页面, 当用户点击向导树的某个节点时, 若这个节点有子节点, 子节点就会自动弹出, 从而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反之, 系统会对Tab选项卡是否打开进行检测, 如果打开, 聚焦点就会集结到这个节点上。另外, 在MVC的良好架构之下, 如果在点击了节点之后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将事件传送之后中断, 而是在总体范围内发出事件信息, 对每个模块是否属于自己木块的事件进行监听, 并在通知之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模块的耦合度, 实现程序的扩展。
2.2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的3D展示页面
3D展示页面包括机房3D视图、横切视图、前切视图、后切视图以及机柜功率视图五个页面, 都是采用HTML+Web GL的方式加以实现。其中, 机房3D视图通过机房机柜来为客户构建一个具有直观感受的设备, 并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发出带有红灯闪烁的警告提醒。温度云视图从横、纵、后切的角度来反映机柜的运行温度, 系统将机柜具体分为七层, 能够帮助用户通过点击对应的层级来对机房温度情况进行检查。机柜功率图能够展现机房机柜的功率状况, 对不同功率能够用不同的颜色体现, 帮助用户对功率的征程与否实现清晰的了解。
2.3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的2D展示页面
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系统的2D展示页面包括机柜视图和服务器视图, 用户通过2D展示页面能够对机柜和服务器的一些数据信息进行查看, 及时了解机柜的温度、电压以及电流情况。用户通过将鼠标在服务器上的移动进入服务器视图从而对更细致的信息进行查看。其中, 温度区以温度计的形式展示机柜的温度信息;油表以油表的方式显示机柜的电压、电流情况。
3 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数据系统需要处理和存储的信息逐渐增多, 数据量的增大对数据服务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数据中心需要完善其管理系统, 通过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研究和引用来为企业及时发现数据使用的隐患, 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摘要:数据中心是服务器正常运作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是对数据信息存储和运算的保障, 对数据机房的控制显得极其重要。在现代数据中心不断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数量庞大的数据运作给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负担, 使其工作效率变得低下, 而三维可视呈现技术的引入和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提升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 文章对数据中心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的研究和实现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据中心,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系统设计研究,系统设计实现
参考文献
[1] (荷) 柳伯斯, (美) 阿伯斯, (美) 萨姆著.李杰, 柳靖, 刘淼译.HTML5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高洪岩.Jave EE使用开发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探究和研究 篇9
目前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之上, 还存在着那种看似热闹, 但成效较低的科学探究活动。 这种探究活动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 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问题, 也成为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而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所获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这里所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智慧。 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让具体的教学实施更有效?
这次, 对自己的《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这一课进行解剖, 并结合赵老师的《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同课异构进行比较, 反思如何才能给学生创造有效的探究。
【教学片段比较及反思】
[片段一]
我的课堂设计片段:
T:今天, 我们来研究水和食用油, 一起来比较水和食用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吧。
( 出示:水和食用油)
T:这里有一杯水和一杯油, 要比较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S:画两个圈, 中间写相同点, 两边写不同点。
T:也就是维恩图, 这是我们记录的方法, 那我们去观察比较, 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S:看。
T:看什么?
S:颜色。
S:还有可以闻他们的气味。
T:怎么闻? ( 该生直接将鼻子凑上去)
T:大家看看他的方法, 直接凑上去, 对不对? 我们科学里, 应该这样, ( 教师演示扇闻) 把它的气味扇过来闻。
S:还可以尝一下它们的味道。
T:在科学实验中可以用尝这个方法吗?
S:不可以, 如果是药品, 会中毒的。
T:对, 在科学实验中, 是不可以用尝这个方法的。
赵老师的课堂设计片段:
T:同学们, 上课前, 老师请大家猜个东西。
(出示黑色的纸袋包装的水袋和油袋)
T:你猜里面装有什么呢?
T:在不打开的情况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S1:用眼睛看。
S2:用手摸。
S3:鼻子闻。 (师演示扇闻)
S4:耳朵听。
T:怎么用耳朵来听呢?
S4:放入瓶子中摇晃着听, 轻轻地摇。
S5:嘴巴尝。
T : 在科学观察中, 我们一般不提倡用尝这种方法进行比较物体。
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说出用各种感官来观察水和食用油, 但学生并没有按照我设想的回答, 经过课后的讨论, 原因是我对提问的细节不够重视, 提问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才导致学生会说到用维恩图这个记录的方法, 如果一开始提问时加上“ 观察”两个字, 那可能就不会出现歧义的现象。
而赵老师的设计, 没有多余的话语, 简短的引导,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自己身上的感官来推测老师手中的两个袋子中的物体, 接着再让学生去观察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时候, 学生已经学到了方法是再利用的过程。 这才是一种有效探究的教学方式。
三年级学生此前接触的都是观察实验, 刚开始接触这种操作实验, 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用科学方法观察探究, 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提问。
我的教学设计是试图直接引导学生用感官来观察, 例如, 这句提问:除了眼睛, 还可以用什么观察?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这样的引导似乎有点生硬。
赵老师的设计通过直接视觉上的冲击, 简单的一个包装, 就让学生兴味盎然, 学生很容易利用自身的各种感观进入科学的课堂。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 学生才是主体, 可惜的是我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去抓住学生有价值的回答与发现, 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而更多地关注了自己的教学流程能否及时完成。 如果我能抓住学生的发现、回答来安排教学版块, 便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片段二]
我的课堂设计片段:
T: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 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S1:水比油重。
S2:它们都是透明的。
S3:水不黏, 油很黏。
赵老师的课堂设计片段:
创设情境
T:丁丁是个粗心大王, 把加了色素的水和食用油混在一起了, 不知道哪一瓶是水, 哪一瓶是油,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辨别出来?
S1:闻一下, 水闻起来没有气味, 油有气味。
S2:油的黏性大, 水的黏性小
S3:比比哪个轻, 哪个重。
S4:两瓶都倒一点, 混在一起, 看看哪个浮在上面。
S5:拿个吸管放进去, 看看吸管在他们的什么位置。
思考:
简单的一个情境, 却能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完全运用起来, 和赵老师的总结比起来, 我的那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问题显得更加干巴巴。
【后续思考】
1.有效提问, 适度引导
首先, 问题设计时要把握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在每一节备课中, 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探究问题, 这些问题的预设, 必须从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学生的知识原点开始, 否则再明确的目标也将无法实施。
其次, 提问的内容要精心酝酿。课堂总结的提问, 内容同样是要学生回答本节课掌握了什么, 我的只是极平常的结束语, 激发不了学生多大的兴趣, 而赵老师创设的情境, 不仅能够引得学生饶有兴致地回答,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实验探究, 激发潜能
首先, 探究要注重实效性。教材在液滴观察这个模块中安排了玻璃板、蜡光纸、报纸三种材料, 而一节课的时间却很有限, 若三种材料都进行实验, 时间势必不够, 此时, 就要适当处理教材, 选择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
其次, 注重探究的拓展性。科学源自现实生活, 生活又是科学的实践基地。像这节课, 课堂中无法完成观察三种材料上液滴的形状, 可以将筛选出的材料作为学生课后的实验, 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
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保证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才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
探究和研究 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音乐教学,意义,措施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求赋予素质教育崭新的、更深刻的涵义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提供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渠道,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如何有效地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音乐课教学中?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价值何在?结合教学实际, 本人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
一、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甚至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往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 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一种“权威”和“服从”的关系。久而久之, 造成很多学生对音乐学科产生另类思想, 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管高中音乐有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 但高中音乐还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较为开放, 较为自由。所以, 音乐课教学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 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处理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2.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研究
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探究型合作学习。它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倡同学间的讨论与交流、互相提问,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探究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能使学生们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能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每个学生必须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的关系。学生在讨论和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自觉融入自主的、自觉的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的氛围中, 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音乐研究。
3.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 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 重视艺术实践, 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而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到文化团体、采访专家、展示表演等音乐实践方式, 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增强音乐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契合性的途径
1. 教师要注意角色定位的指导性
教师要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 实现从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学习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 帮助学生安排学习活动与材料,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材料的个人意义。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要进行个别辅导, 或创设必要条件。
2. 师生关系的建立要具有平等性
在音乐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是平等的参与者, 积极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和素材, 努力创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比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通过启发、置疑、音乐名人佚事的介绍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学们最喜欢什么音乐?谁是你最崇拜的音乐家或歌星?你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等等。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延伸, 学生们往往会提出课本上没有的、更多更广的音乐话题。这样, 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音乐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兴趣。再如, 从学生年龄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引出课题, 校园民谣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影视主题音乐与生活、交响曲等等, 再如, 从音乐学科本身的知识性来探究问题。音乐的调性、曲式与体裁, 音乐的隐性标题等等, 鼓励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有独立意识, 敢于提问、评论、发表不同见解。
3. 音乐研究性学习活动步骤的设计应具有计划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何使音乐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发挥其效能, 必须设置周密的研究步骤。首先, 教师要设置选题情境, 提出假设, 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提供入门线索。例如,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来说,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这是为什么?当问及此问题时, 90%的学生会回答:“因为流行、好听、易上口、具有时代感”等等。于是, 我以“中学生眼中的流行音乐”为主题, 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展开主题讨论。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中学生为什么偏爱流行音乐。学校和家长对中学生演唱流行歌曲的态度。流行音乐都适合中学生吗?其次, 发动全班每个同学都写出自己最想了解和探究的问题;再由本班音乐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从中选出本班研究性学习的候选主题;全班同学对候选主题进行投票;确定小课题、分组和确定研究性学习小组负责人。再次, 由学生自主制定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学习方案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的过程计划、必要的条件准备、时间表、预期的研究结果、课题组成员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具体研究过程的活动包括:调查、观察、利用各种途径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到图书馆、互联网上进行文献检索与收集资料 (包括音像) 以及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方面。
4.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应具有多样性
音乐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多样化, 包括总结、结果分析与评价、交流、甚至答辩等活动。如撰写一篇新闻、完成一份报告、写一篇论文、创作一段音乐或一部音乐短剧等, 进行有声有色的交流等。将得到的相关结论和成果进行相互交流, 接受相关专家和人们的评价与指导, 对于处于不同分工的学生, 都能获得研究性学习的信心、动力和经验。
5. 音乐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机制应具有激励性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后一环, 它决定着学生研究的方向和价值, 评价的好坏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有专家指出:从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而不是要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发明。想要在中学阶段就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发明,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 对音乐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 要以学生为本, 树立鼓励赏识的评价观。既要关注学生研究的结果, 在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和取得结果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和肯定, 使学生保持独立持续探究的兴趣, 还能使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更要关注他们研究的过程, 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可积累亲自参与、探索研究的积极经验;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学生在音乐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许是最直接的, 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偏差时, 老师应当有正确的指导, 不要随意否定, 应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解决问题才对,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研究有潜质和创新的学生, 积极鼓励, 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音乐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是音乐课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 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 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刘婉华.聚焦研究性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齐珊云.探究研究性学习教学示例-音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2004.
探究升华和凝华 篇11
1.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实验器材:碘锤 酒精灯
实验步骤:
(1)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和颜色.
(2)在下端微微加热碘锤,观察碘的状态和颜色,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3)让碘锤冷却或在上端凹部分滴几滴水,观察碘的状态和颜色.
实验结论:
如图1,碘锤内装有少量黑色的碘粒,对碘锤微微加热时,玻璃泡内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出现液态的碘.停止加热,紫色逐渐消失.这时会看到许多小晶粒附着在壁上,使玻璃的透明度降低.碘蒸气变成黑色的碘粒,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注意事项:
(1)本实验只能用酒精灯微微均匀地加热碘锤,也可用热水加热.
(2)本实验也可以用试管和碘粒来完成,但碘蒸气有毒,应防止被人吸入.
2.活动:人工造雪
实验器材:铁架台 锥形瓶 棉线 酒精灯 樟脑丸
实验步骤:
(1)缓慢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萘的状态变化,萘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萘?
(2)棉线上析出的萘外形像什么?
实验结论:
如图2,加热时,瓶内有白色萘蒸气,但没有出现液态物质.停止加热时,经过冷却,也没有出现液态物质,在瓶内壁和棉线上出现类似“雪”在的白色小晶体.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发现物质能够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升华;物质也能够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种现象叫凝华.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升华或凝华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在严寒的冬天,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由于气温在0℃以下,湿衣服上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尽管这些冰不会熔化,但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这就是因为冰升华成水蒸气跑掉了;放置在衣箱里的卫生球或樟脑丸,会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黑色粉末状杂质,这也是升华现象;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于灯泡内钨丝表面在高温下直接升华成钨蒸气,然后钨蒸气放热凝华成固态钨附着在玻璃泡内壁的缘故.下面来详细介绍几例升华和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
当温度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霜(如图3).霜是由冰晶组成的,和露的出现过程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蒸气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蒸气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0℃时,才会形成霜.
窗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都紧闭房门在屋子里取暖,屋子里的温度高,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热,它们在飘动的时候,碰上冰冷的玻璃就凝华了.
而且,玻璃有的光滑,有的毛糙,有的玻璃上积有污垢,有的一尘不染;有的时候风力大,有的时候风力小.这样水蒸气蒙上去的时候,就不均匀了:有的地方水蒸气积得多些,有的地方少些,也有的地方十分少.当冰晶向四周延伸的时候,遇到水蒸气积聚多的地方,冰就结得厚些,少的地方就薄些,十分少的地方就结不起来,或者是结了,遇到一点点热或压力,又熔化了,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这就跟我们画画一样,颜料用得多些,画上的颜色就浓些,少些就淡些,不着颜料的地方,就只剩画纸的原来颜色.
就这样,玻璃窗上各种各样的美丽冰花就“画”出来了.又因为水是有表面张力的,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一种互相的拉力,它们有向水的中心团聚的倾向,荷叶上漂亮的露珠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在玻璃窗这个平面上,一团一团的水分子也各自向自己的中心“使力”,这样用力的结果,就出现了各种非常规则漂亮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并不一定是五角或六角的,还可以是其他的图案.但不管是什么图案,一定非常规则,非常美丽(如图4).
雪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雨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合并而增大成为雨滴的.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互相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熔化,并且会相互粘合而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来说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来说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粘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长.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雪花.
干冰的作用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冰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升华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如制造冰淇淋.“干冰”还是良好的保鲜剂.鱼、肉和其他易腐烂的食物装船运送几千里远,可用“干冰”保鲜这些食品.鸡蛋用“干冰”冷冻保鲜几乎是无限期的.把玫瑰花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花蕾可保持三天不开花.
干冰可以制造舞台效果.干冰升华为气体,吸收大量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大量的白雾,仿佛仙境一般.
探究和研究 篇12
1. 焦虑的定义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 又称心理异常。语言焦虑被认为是语言学习所持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Horwitz等 (1986) 对外语学习中存在的焦虑作出如下定义: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 在这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情感情结。Macintyre&Gardner (1991) 对语言焦虑的定义是:与二语语境 (包括听, 说, 读, 写, 学习) 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觉。语言焦虑作为影响学生情感因素的一种, 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在欧美国家, 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 焦虑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及实践中关注的焦点, 他们大多关注焦虑和考试成绩的关系。此时的研究都认为焦虑与考试成绩呈负相关。到了70年代, 语言学习的焦虑问题倍受学术界的关注, 并且研究逐渐具体化, 此时大家开始关注焦虑对课堂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由于早期的研究缺乏高信度、高效度的焦虑量表 (Horwitz, Horwitz&Cope, 1986) , 故未能发现焦虑与外语学习之间明确的关系 (Aida, 1994) 。自80年代起, 语言学习焦虑研究出现了巨大的突破。Horwitz (1986) 设计出了一个后来被广泛采用的外语学习焦虑测量方法——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简称FLCAS) , 其目的是测量外语学习焦虑的广度和深度。许多研究证明, 该量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以上均为国外学者在焦虑方面所做的研究。最近几年, 国内关于外语学习焦虑理论及实证研究的文章也大量涌现。这表明广大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并试图探索我国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焦虑的原因, 以期找到一种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最佳对策。
本文着重分析课堂环境下促进性焦虑和阻碍性焦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课堂活动下的焦虑
在外语课堂学习中, 学生往往暗自与其他学生进行较量, 他们有强烈的超越其他学习者的欲望。当学生察觉自己在竞争中落伍时, 他们便可能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并最终导致阻碍性焦虑。Bailey采用了分析11名学习者日记的方法, 发现学习者会把自己和班上其他学生相比, 如果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时, 他们便会产生焦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起阻碍作用, 竞争中产生的促进性焦虑会促使学生更加发奋图强。Bailey还发现当学习者发现自己更优秀更有竞争力时, 他们的焦虑水平就会降低。因此Bailey于1983年提出了竞争和焦虑的关系, 以及这两者的关系最终对语言学习影响的图表。Bailey认为课堂上学习者之间的竞争会造成两种结果——自信的学生和焦虑的学生。这并不是说自信的学生不具备焦虑, 而是从课堂竞争这一点上来说, 竞争没有给他带来心理焦虑。有焦虑感的学生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焦虑情况——促进性焦虑感和阻碍性焦虑感。其中促进性焦虑会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 最终恢复自信, 获得成功;而阻碍性焦虑则会导致学生暂时或者永久地逃避语言学习直至最后放弃语言学习, 此过程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笔者结合Bailey关于课堂竞争和焦虑之间关系的图表和亲身的教学经验, 进一步阐述两种焦虑对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影响, 以及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学启示。
1. 实验过程
当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三名学生课后准备presentation (口头报告) 时, 发现他们焦虑表现的形式与Bailey的图表出现了惊人的一致。当时笔者随机挑选了三名学生 (两位男生, 一位女生) 让他们课后准备口头报告, 演讲话题和方式自定。三名学生均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大一学生, 当笔者告诉他们要课后准备presentation (口头报告) 时, 他们表现不一。学生A (男生) 不太情愿, 勉强答应;学生B (男生) 非常自信, 很爽快地答应了;学生C (女生) 拒绝了, 原因是她连基本课文都读不流畅, 如何当众进行英语演讲。
第2天上课, 两位男生作了他们的presentation (口头报告) , 但他们的做法截然不同。学生A读了一篇四级作文, 整个过程都是低头进行, 和学生间没有充分的目光交流;学生B通过和学生们的合作完成了即兴演讲, 题目是如何学好英语。课堂气氛方面:学生A在15分钟之内制造的气氛不算活跃, 有几个学生主动提问题;学生B同样时间内制造的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本人的反映:学生A读完后有些兴奋, 因为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学生的认可, 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当天的英语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B意犹未尽, 兴致勃勃, 上课时踊跃回答问题。
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笔者的观察, 女生C入学时英语成绩偏低, 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 她这种失败的自我形象给她带来一定程度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阻止她参与这次英语口头报告, 可见这种焦虑是一种阻碍性焦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经常让该女生读课文。先是让她从简单的对话开始, 当她读完以后笔者会及时给予高度评价, 并赞扬她的每一次进步, 她逐渐从中找到成就感, 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并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随着她英语成绩的明显提高, 笔者逐渐让她参与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活动, 尽管一开始还是有些紧张, 表现也差强人意, 但她已经逐步打消放弃英语学习的念头, 此时的阻碍性焦虑已经转化成促进性焦虑。
学生A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 他的英语学习主要依靠传统的上课听讲、记笔记。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 笔者发现该生本身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当他在英语口头演讲时, 学生们可明显感觉到他的紧张, 所以学生A具有一定程度的焦虑, 但是由于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鼓励和配合, 他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帮助他克服了阻碍性焦虑的影响, 从而向促进性焦虑转化。这种焦虑会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挫越勇。这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出来, 由于在英语学习中有了一定的信心, 他开始期待把英语学好。
学生B是一个典型的个性男孩, 通过平常表现可以看出他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兴趣, 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充满了自信。他平时主要通过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等休闲方式学习英语。从他的演讲方式可以看出他选择了一种挑战式的即兴演讲形式, 演讲过程中能够和学生进行互动。诚然, 他也有焦虑, 他的焦虑在于是否能拥有一次成功的即兴演讲。但在演讲过程中他的自信战胜了焦虑。因为这种对自己的挑战的方式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课堂竞争或者课堂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害怕竞争、语言焦虑过高的学生对失败更为敏感, 具有较强烈的躲避批评和失败的动机: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高焦虑 (阻碍性焦虑) 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首先, 它直接影响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从而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感觉迟钝, 记忆联想空白, 思维受到抑制, 因而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对外语信息的输入、处理与输出, 其结果是听不清, 读不懂, 说不全, 更谈不上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次, 高度焦虑还会给其他情感因素带来消极影响,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厌恶情绪、退缩心理。学习的失败会导致学生否定自我, 危及学习的动机、个人的意志力等等。女生C正是高焦虑与低能力的结合, 这样会妨碍学习。中度焦虑能够激起人改变自身现状的紧迫感和热情, 努力实现预定的目标, 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中度的焦虑行为是一种刺激物、内驱力, 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与行为有激励作用, 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增强。学生A属于中度焦虑也就是促进性焦虑, 这种焦虑情绪会促使学习者学习, 这在以后的课堂表现中也得到了证实。学生B并不是说不受焦虑的影响, 只是此次课堂竞争中他有能力用自信来克服紧张的情绪, 从而达到他所期待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焦虑状况, 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 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使其保持在促进性焦虑程度。
三、焦虑的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上述研究表明, 课堂竞争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影响。而感到焦虑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减少阻碍性焦虑的负面影响, 增强促进性焦虑的积极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1. 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教师应该多组织些课堂活动, 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气氛必须轻松和谐, 这样可减少学生的焦虑感。教师应鼓励学生挑战、创新, 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减少焦虑。学生参与活动时,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及任何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与鼓励和赞扬, 尊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有助于增强他们在交际中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应该端正对外语教学的看法。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应意识到学习者是主体, 教师是语言输入的提供者, 起着引导作用, 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参与者。
2. 区分对待妨碍性焦虑感和促进性焦虑感。
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 针对不同焦虑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减少他们的焦虑状况。对于妨碍性焦虑感,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减轻或削弱其不良影响, 对促进性焦虑感则应给以鼓励和提倡。例如:如果该生正如实验中的女生一样, 害怕公开演讲, 那就多让她参与诸如读课文之类的简单学习活动, 从而逐步减少她当众发言的焦虑, 增强她的自信心。如果该生如学生A那样对英语学习充满期待, 但是自信心不足, 就应该多注意锻炼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并且及时表扬他的每一次进步, 这样他的促进性焦虑就不会转化成阻碍性焦虑。
3. 加强师生交流的重要性。
从学生B的演讲方式及课堂气氛可以看到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作为教师, 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和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互动, 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之, 大学英语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分析和知识准备,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鼓励学生, 使其逐步克服不良焦虑情绪。
四、结语
近年来, 我国虽然也出现了有关对语言焦虑问题的探讨, 但大多仅涉及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现状的评述, 缺乏科学的实证性研究。语言学习焦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焦虑只会给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适度焦虑或中度焦虑是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的, 所以教师或者语言研究学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减小阻碍性焦虑, 增强促进性焦虑作用的相关研究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语言研究者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Aida,Y.“Examination of Horwitz,Horwitz 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the case of students of Japanese.”[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2]Bailey,K.M.Competitiveness and anxiety in adult L2 Learning:Looking at and through the diary studies[C].In Seliger,H.W.&Shohamy,E.M.(Wd.),1989.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Oxford:CUP,1983.
[3]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New York;OUP,1985.
[4]Horwitz E k Horwitz M B,Cope J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
[5]Macintyre,P&Gardner,R.Methods and Results in the study of Anxie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Language Learning,1991.
[6]高文成.语言学精要与学习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探究和研究】推荐阅读:
探究性语文作业研究05-30
英语探究教学研究07-12
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12-07
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研究05-29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07-24
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研究01-19
统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11-08
针对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的研究论文08-19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12-10
研究性学习终期探究成果报告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