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壁画

2024-06-02

现代纤维壁画(精选8篇)

现代纤维壁画 篇1

一、纤维壁画的起源与发展

纤维壁画不仅仅只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纤维壁画起源于阿拉伯的壁毯艺术,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世界各个国家的传统艺术,从每个国家的传统材料到传统文化皆吸收在内,经过时间的流逝,它同样将在各个国家诞生的现代艺术理念以及科技的成果融入其中,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各个类型的艺术彼此交错也相互影响,它既古老又年轻。

(一)纤维壁画的起源

从结绳记事(易经·系辞下传)可得知,从兽皮御寒开始,人们就开始使用纤维这一材料。不过当时的纤维,人们只是用它来当日常用品,起到记录,蔽体,去寒的作用。

中国到了先秦时期,对纤维的使用已经十分地普遍,而且,在那一时期,纤维不仅仅是用来制作服饰,也开始用于制作装饰品。屈原的《离骚》中有这样的词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都是植物的名字,古人是用它来制造作为服饰和服饰的装饰品。

新中国成立后,纤维壁画的成就表现在壁毯行业。当时的代表作是作为国礼送给联合国总部的壁毯作品《万里长城》,由此可见,那一时期的纤维壁画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画面的写实性,并在画面中还原生活的原本面貌。

(二)现代纤维壁画的发展

推动了现代纤维壁画发展主要来源于19世纪中期的“艺术与工艺运动”和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每一代人的美都是而也应该是为那代人而存在的,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人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生代人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就会有他自己的美,新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今天能有多少美的享受,今天就有多少,明天是新的一天,有的新的要求,只有新的美才能满足他们。”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和美学》里提到的,而纤维壁画在两场艺术的思想狂潮的影响下,产生了符合那一代人的审美的新的走向,他们更多注重的是材料的运用和工艺表现。

第一次打破传统纤维壁画的艺术家是南斯拉夫的雅格达·布依奇,她在1962年创作出作品《对话》,第一次打破了纤维壁画的传统模式,她采用了断绒的手法,而纤维壁画不再单单是平面的,这样浮雕式的半立体的形态表示了纤维壁画的历史新进程。

二、纤维壁画的材料性

传统意义上的壁画指的是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材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概念,纤维壁画在发展的历程中所采用的材料不断地翻新改革,也致使纤维壁画这一艺术品所适用于的场所越来越广。

(一)传统的纤维材料及其局限性

最传统的纤维壁画是采用最传统的材质,毛线,丝绸,直到自然界里面的竹和藤条。使用这样的材料最主要的原因是最早的纤维壁画是来源于壁毯,它起到了御寒的作用,所以人们多采用柔软的材料,体现一种符合居住环境室内空间所需求。

由传统纤维材质所制作成的艺术品一般只可存放于室内,而且是阳光不可直晒到的地方。因为此材质所制成的艺术品放置与公共室外场所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1.颜色斑斓的毛线在阳光的长期照耀下会逐渐地褪去颜色,艺术品不好长存。2.毛线本身是吸水的性质,当外界下雨时,艺术品会吸水膨胀,导致变形。即使是传统意义上较有韧性的棕绳这一纤维壁画材料,它也不可以长存于室外,雨水的酸性对它有腐蚀的作用,而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因为紫外线的伤害,使得它的结构日渐松散,失去它最初的形态。

(二)现代纤维材料加速纤维壁画与公共艺术相融合

被人们誉为现代壁毯之父的让·吕尔萨(Jean Lucas 1892-1966)最早倡导开发纤维艺术的新材料、新技法、新语言,他将传统纤维壁画引向现代纤维壁画的观念转换。现代艺术影响下的纤维壁画,采用的材质来源于与室内环境隔离的外部世界。所有一切我们看到的皆为材料:沙砾,水泥,稻草,植物,钢丝,铁,铅乃至一个废弃的火车头的组件。采取了得当的编织手法,都能将物品的本质原本再现或将其打破,并将它融回原来的世界当中。

现代纤维壁画从本质上已经挣脱了传统艺术形式中日常材料处于隶属的这个观念。纤维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毛线和丝绸,也不仅仅是材料媒介,纤维结构的重组产生了非常规的肌理,并将现代的纤维壁画推向室外的公共艺术当中去。

三、公共艺术领域中的纤维壁画

人类是行走在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隙里。因为这样的场景太过于寻常,导致人们常常把它遗忘掉,作为公共艺术里面的一个门科,纤维壁画也如同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当黑计白”一样,去为这个负形的场所进行研究、设计,创造出柔和这个场所的“公共艺术”。

(一)空间化的现代纤维壁画

早在20世纪20年代芬兰的纤维大师露加·荷林尼就大胆地提出了“纤维艺术是可以存在于空间的”这一里程碑式的宣言。20世纪中叶,艺术材料的多元化运用使得艺术家创作选择性大大地扩大。艺术家通过对纤维材料的物理特征的驾驭所产生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并把产生的心理联想加上象征了自己的思想观念,注入到纤维作品中,传达艺术的精神。

公共艺术是生存于每个城市的公共场所里,而建筑常常是构建出一个城市的主题物。纤维壁画是附着于建筑物上去连接公共场所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的壁画带有它本身的平面性,更是直接附着于墙壁上,而时代发展,材料较之以前更加丰富。壁画追根溯源是在石器时代,采用的媒介是有棱角的石头,运用的技巧是划和刻,作用的画面是墙壁。越往后发展,采用的材料也越多,蛋彩,腊画,油画,丙烯等各种各样的材料使得壁画的画面效果更加丰富。现代的壁画不仅仅是采用的媒介更丰富,而表现的形式也不同以往,仅仅作画对象是墙壁,而形式是平面。它可以是浮雕的形式,更甚至是立体,成群的立体作品联结成一个平面也可以达到我们所要表达的壁画平面效果。

当代纤维壁画是传统纤维壁画从平面走向立体的一个产物。传统的纤维壁画是一场对场所的解构。它编织的过程是手指在细长的东西的空间结构中的运动。细长的材料被相互地交错、增加、纠结,使得这个细长的东西的视觉状态发生了质变,产生肌理,形成了作品。而现代的纤维壁画则可以被我们理解为是用编织的手法对画面外的片段的,零散的,复杂的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进行的一场缝合,用各种造型的手法与制造出肌理的方式将一切物质进行排列组合,并将它再现,其中包括了公共艺术同样作用着的场所。

(二)多材料化的现代纤维壁画:物品的同时是空间

艺评家麦可·卜然森对纤维壁画的评价是:“这不仅仅是物体同时也是空间。”现代纤维壁画的多材料性让艺术家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去用自己的灵感,才能为公共建筑的负形“编织”心灵的场所。

1. 净化

《净化》是1985年现代纤维艺术大师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为意大利收藏家朱利亚诺·高里创作的一组作品。它是由33座青铜雕塑组成。

单从一座雕塑上讲,它可以是一件公共艺术品,但物理意义上它并不能称之为“纤维壁画”,这33座雕塑,是阿巴康诺维兹答应为高里的雕塑公园做出来的一组作品。一开始,艺术家对这个公园非常地失望,觉得艺术品变得跟瀑布,花坛和订做的篱笆一样的平凡,仅仅是装饰而已。然而,她却被公园里一块贫瘠的草地所感动。她用青铜来铸造出这33座雕塑,在摆设上她考虑了很多,并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她放弃了直线点格编排雕塑的方案,换成了交叉的形式,她在这个公共的场所中对作品进行编排,她是把这片草地当成了画面,把青铜雕塑当成了“细长的东西”,进行了一场公共场所的编织。

2. 西雅图的双树宾馆

现代纤维壁画在克莱德·列维·斯特劳斯提出的“良药”观点后,开始大幅度地出现于公共场所里。艺术家们开始去关注纤维的艺术形态和它所能对公共场所营造出来的整体感。建筑师和艺术家都是将制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场所作为自己的创作目标。

西雅图的双树宾馆的大厅空间是极为宽敞的,它的四周都采用落地玻璃在装饰墙壁,使得整个场所光源充足,玻璃的穿透性和深高的顶端给人带来空宁的感觉,气氛神圣。然而双树宾馆作为一个休息场所来讲太过于严肃,旅客在这里只能将它当成一个休息点,并不能在里面体会到公共场所给他们带来愉悦感。

美国艺术家科林恩·罗尔斯踏·克林卡姆在这个宽敞的大厅上方,用颜色斑斓的化纤织物和绳线,创作出纤维公共作品。这本是一个很轻快通透、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艺术家在上方将纤维作品扭曲、反卷,它呈现出来的内在的张力和四周的坚固稳重的建筑物相得映彰,在这个场所里呈现强烈的节奏感使得这一艺术品和建筑相融为一体。作为公共艺术品的一部分,它让行走在这个环境的人们心态得到调节,人们也愿意走出各自私人的房间,在公共的场所里相互交流,享受活泼、轻松的场所氛围。

3. 橙色阿巴康

公共艺术品多讲究它的公共性,与她的观众产生心灵或是身体上的互动,阿巴康诺维兹创作了她的纤维公共壁画作品《橙色阿巴康》时,她是在这个椭圆形的纤维壁画中间做出裂口,纤维的边缘被卷起来,并勒成了一股单独的绳子。这些绳被聚集起来。拧在一起,形成了唇状的裂口。这件作品是平铺在地上,一条橙色的麻线放置在裂口的上端,这条绳子促使了每个走过的人都想走上前去看看究竟,往往公众会提出疑问,这条摇晃的绳索是否从这个物品中拔出的?还是从顶部探下来,胆战心惊地悬挂?从物理意义上讲,这也是阿巴康诺维兹通过她的作品,装饰着公众日常行走的建筑物的狭缝,与公共人群产生的一种心灵互动。

小结

“这是一种治疗我们对必须居住的,功能的,功利建筑的极好良药,它凝聚着深厚的人类手工制作的感情。”——法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列维·斯特劳斯。

建筑和环境艺术的发展,使得纤维艺术家从中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现代主义设计下的建筑形式过于单调也相当地统一,促使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公共艺术不仅安抚走在公共环境里人群的情绪,也柔化了现代建筑的坚硬模式。在后现代主义的催化下,纤维壁画也将公共艺术的特点展现出来,一如法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列维·斯特劳斯对早期纤维运动的代表舍拉·西科斯创作出的公共纤维作品的评论。

公共艺术并非仅仅承担起供人们欣赏的职责,而更多是为了达成这一个公共场所的存在感、文化感、地域感,或者是在人性化的目标下起到特殊的作用。公共纤维壁画的概念也从传统纤维的经纬线的小空间中释放出来,通过延伸,解构,再创造并延伸到公共领域当中去。现代纤维壁画作为公共艺术领域的一个学科,同样负担起为场所为公众起良好作用的责任感。

摘要:有了人类就有了与人相适应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服务于公众, 抚慰人心, 审美引导皆是它存在于公共场所合理的一部分原因。传统意义上的纤维壁画作为公共艺术领域的一个板块, 它因为本身材质的缘故, 并不能在完整的一个公共艺术领域里发挥它的作用, 只能适用于公共的室内场所, 但这并不能否定它在公共艺术领域中起到的良好作用。现代的纤维材料选择是多样的, 综合材料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纤维壁画在公共艺术领域不能大展身手的问题, 也给我们带来了问题。什么是现代纤维壁画, 壁画的定义是什么。我曾经尝试去思考这个问题, 新的材料的出现在壁画这一科目的画面效果里, 它究竟还能不能算壁画, 它是不是分类到装置这一板块里。而出现在公共场所的纤维壁画, 因为新的材料的缘故, 它是否变成了城市雕塑。然而壁画它终极是门融入生活的艺术, 现代纤维壁画本身带着与公共艺术相同的特点, 它实现了环境里景和物的融合, 也提升了环境的公众性和公益性, 弥补了城市建筑物理空间的精神意义的不足, 赋予公共环境这一负形本身的文化性质。作为现代纤维壁画, 公共艺术领域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是一场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结合。

关键词:现代纤维,公共艺术,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岛子著, 重庆出版社, 2007年1日第1版

[2]《西方八十年代艺术》:[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年4月第1版

[3]《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王南溟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4]《生活和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著, 新中国书局, 1948年版

[5]《Magdalena Abakanowicz》: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著, Peruses Distribution Services, 1983年1月第1版

[6]《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翁剑青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纤维艺术设计史》:张恬庄, 蓝景明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现代壁画的审美特征浅析 篇2

一、现代壁画的环境特定美

20世纪中叶,欧美等国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以来,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时,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根据其“壁”的特定性决定了其与周边环境相统一,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同时,由于壁画依附于建筑而存在不能轻易移动,追求的是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效果,不许追求适应多个环境多样性。

那么,艺术家在进行壁画创作时必须考虑其所在的空间环境,环境与壁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创作。现代壁画只有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色彩,材质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所以现代壁画在创作时就得在这些元素上把握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问题。

二、现代壁画的尺度美

现代壁画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和谐产生美感,是现代壁画作品的重要的审美特征,因此,整体考察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界面关系是确定壁画尺度的基本前提。

所谓空间的尺度,就是人们衡量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上的感受问题。空间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功能。空间的尺度对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种是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切;另一方面是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

因此,在壁画设计中对尺度的把握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建筑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下的比例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三、现代壁画的材质美

现代壁画作为公共空间艺术,在室内外空间长期存在,因此使用材质应能够适应复杂的气候变化。壁画的材料没有像其他画种那样,材料分类界限严格,并且壁画的材料种类正在不断的扩充,从材料原始自然属性来看,材料本身即具有自然之美,材质能够直接作用于触觉,通过触觉,材质的冷暖、硬软、光洁和粗糙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壁画材质和装修材质之间具有微妙的类比因素,便于互为渗透、补充,从而创造出整体的和谐愉悦的视觉效应。

壁画家借开发材料的潜在奥妙的机宜,面对异样材料创造各种技艺手段,产生的与以往不同而丰富多彩的全新视象,为读者公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视角,自己的情感理念也获得了异样而多种的传达方式。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

四、现代壁画的形式美

“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表象,“式”可表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画面的整体结构,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壁画艺术形式不同于室内架上绘画,架上绘画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的,而壁画只能是在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下来进行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壁画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壁画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所谓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所以,艺术家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壁画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现代壁画的形式应与周边环境风格相协调一致,要从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各方面来整体思考现代壁画的形式。在壁画形式的创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五、现代壁画的人文精神美

壁画艺术可以使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具有极其饱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壁画运用恰当的画面和有意味的和谐色彩等艺术形式参与空间的深入创造与升华,附加给建筑一定的精神含义,融入公众的审美情感中,以自身积极向上的精神、生动活泼的审美情趣感化公众。公共艺术以艺术的表达方式去传达公共社会领域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等,因此,公共艺术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市民大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物质与社会环境中不时地传递着审美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操。

壁画虽从属于公共空间而存在,但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因此一件壁画作品体现着作者的艺术观点,也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成功的壁画作品首是壁画家依据生话的经历、对生活进行选择、组织和升华。最后根据实际的要求,结合了具体的事实及人物活动揭示出生活的意义。

壁画用可视易读的形象语言向受众输送着各种各样的情感信念,表达着喜、怒、哀、乐的情绪,通过壁画设计者的想象力,给受众营造了各种各样的氛围,设计者情感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情感体验,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壁画作品的品质,能够表达创作者的精神指向的壁画作品不但使受众感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愉悦,同时又能使人准确地领会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总之,作为环境艺术中的现代壁画,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从环境特定性、尺度、材料、形式、人文精神美对壁画的审美特征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巧慧.论现代壁画的审美特征[J].装饰,2006(10)

[2]袁运甫.有容乃大[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中国现代壁画设计的人文关怀 篇3

虽然这些壁画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壁画, 但是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使人们初步认识到了壁画在建筑和生活中的位置与价值, 也使众多艺术家 (国画家, 油画家, 雕塑家, 工艺家等) 体验到壁画形式的大体魄所带来的震撼, 纷纷投身壁画业 (兼职或专职) , 壁画的创作队伍空前壮大,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也为当代壁画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举国上下皆大欢喜。成就有目共睹自不多言, 但是从这二十几年的壁画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会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现代壁画与理论的脱节, 现代壁画与设计的脱节, 现代壁画家与制作的脱节, 现代壁画与环境的脱节等。但在这些问题当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壁画设计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就是今天的壁画创作到底是为了谁?壁画家?甲方?领导?这是对于壁画终极关怀的追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有的理论家把壁画提到“公共艺术”的高度, 就是要强调壁画设计的这种人文关怀, 这也是当下社会进步所体现的公众的文化权利。我认为当下一些理论家, 壁画家动不动就把什么本土化, 民族化, 全球化, 与世界接轨等口号挂在嘴边;整天把继承和发展, 传统和现代, 东方与西方, 借鉴与创新等观念讨论来研究去, 其结果还是“玄之又玄”不解决实际问题。既然“现代壁画”是公共艺术, 那么它的受众应该是每一个市民。我想问的是我们在进行壁画创作的时候, 是先考虑写实的?意象的?抽象的?还是考虑传统出新?以西润中?还是中西合并?抑或时刻提醒自己千万要本土化, 民族化, 要么就一定要走向世界, 与世界接轨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放置与特定环境空间的壁画是否与大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密切相关, 产生互动关系。当然不仅仅是审美层面, 还有文化层面。我要表达的就是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大众, 关怀大众这个前提下再言其他。

我先谈一下“公共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公共艺术”是个舶来品, 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占主导, 强烈强调等级的儒家思想的长期统治下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提法强调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空间享有文化艺术的权利, 这不是在一个重视公众, 重视民意, 相对民主的市民社会是不可想象无法实现的。当然在西方社会, 公共艺术的提出, 确立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过程, 它是由过去的“贵族文化”, “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产物。中国对于这个概念的认同, 并使用越来越多, 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间, 公共场合的艺术不是“政治强权”的强奸民意, 就是“精英主义”的自我标榜, 教化万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加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开始向市民社会转变, 步入市民生活的人民的钱袋鼓了才敢挺直腰板要求政治, 经济, 文化方面的话语权。虽然才刚刚开始, 但这是必然的趋势。所以, 中国文化开始出现了多元化, 多种选择的的趋向;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也应运而生。在城市生活中, 在公共空间里, 市民的意志越来越强烈, 轻松活泼, 富于趣味性娱乐性的市民文化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社会生活中的那种大一统的呆板的观念形态。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公共艺术”的概念被引进中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那么很显然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应该是公众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公众是壁画优劣的绝对评判。因此作为壁画家有什么理由不研究公众, 分析受众群的审美价值取向, 审美趣味, 精神情感等, 使自己的壁画创作最大限度地与公众生活, 情感发生互动。这不是迎合, 而是同样作为市民的壁画家的情感体验与公众的共鸣, 只不过壁画家用壁画的物化形式来表达罢了。“言为心声”只不过这是公众之心, 壁画家也是公众不是吗?关怀公众也就是关怀自己, 这种逻辑诸君认为然否?

中国的对外交流, 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但是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只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这二十几年的对外开放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整合造成了今天多元化的局面。那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积淀的民族心理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趣味也不可能在这一百多年之间完全土崩瓦解。这就是说公众的审美结构应该是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多元化结构, 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却会因为传统文化的长期缺席而改变。从整个文化来看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选择, 从壁画创作来看也面临抉择。对于今天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 我不喜欢用“文化侵略”这些字眼不是出于卑微的民族自尊心, 而是西方的文化流向中国的时候, 中国的文化同样在流向西方, 只不过这些文化大量是老祖宗的, 这些老外不是“中化”而是“化中”。我想表达的是壁画家只有立足传统, 研究传统, 吸收有用的西方文化, 才是真正关怀公众。这样既是满足了公众的文化权利, 精神享受, 又巩固了民族文化内核。有人叫嚷“走向世界”我想问一下, 世界在哪里?你要走到哪里去, 外面都是别人的文化领地, 足下才是我们自己的领地, 这片土地本来就是属于世界。因此, 诸如“民族化, 本土化”“走向世界, 与世界接轨”等问题不言自决。研究公众, 关怀公众这个本质问题解决后, 其它问题根本不能称之为问题。

由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威海国际雕塑大赛分别举办了两次 (1993和1995) 使一个威海海滨雕塑公园初具规模.这种当代艺术创作从美术馆走向公共空间的尝试具有重大意义。这被称为“威海模式”, 其后惠及其它各大城市, 如天津、青岛、大连、长春等城市。连“架上雕塑”都有走向公共空间与公众的情感生存状态发生互动关系的趋势, 都有对公众的这种人文关怀。一向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有何理由不关注公众不关注公众的当下生活。1999年策划完成的放置于深圳街心花园的大型纪实性群雕《深圳人的一天》, 设计之初就明确提出新的设计口号:“让社区的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这种大魄力在壁画设计中还没有看到。作为规划师和壁画家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让我以《深圳人的一天》的设计者的观念作为我的结论吧: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而言, 规划师和艺术家首先是一个社会工作者, 他们首先要做的是, 了解社会, 了解老百姓的需要;不是他们去引导老百姓, 而是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参考文献:

浅谈美术油画类创作

吴鹏杨季珑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油画以其色彩绚烂、表现手法丰富、刻画效果深刻、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 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内最具生命力的新兴学科之一。因此, 各个高校的美术专业都在开设这个课程, 并且美术油画专业的学生要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 培养自己综合性审美技能。那么, 在本文中, 笔者将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以“美术油画类创作”为话题, 谈一谈自己对于美术油画类学习的一些认识。

关键字:油画类创作;基本功;艺术态度;实践活动

油画作为外来品, 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历史悠久。油画以其色彩绚烂、表现手法丰富、刻画效果深刻、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 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内最具生命力的新兴学科之一, 并且在我国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了。因此, 在我国的各美术院校或是美术系均开设有油画课。在本文中, 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以“美术油画类创作”为话题进行浅谈, 说一说自己对于美术油画类创作的一些认识。

一、在美术油画创作中, 对于油画基本功要给予重视和训练

在美术油画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油画基本功可以从素描和色彩两个方面给予重点训练。油画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 但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应该是对于油画基本功的掌握, 可以说, 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训练, 对于油画的掌握和把握就是空谈。油画具有时代性等特点, 但是对于油画中的素描和色彩的掌握和训练是进行欣赏和创作的基础。首先, 素描静物和动态写生。通过使用写实手法训练学生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 来提高自己在作画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素描油画基本功通过大课时的训练可以使我们打好基本功的训练基础, 培养其严谨审美眼光, 最终实现和提高自身的技巧训练, 为将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基础。而小课时训练则可以针对性的指正我们本身在作画中的问题。再者, 色彩的训练中包括色彩原理、色彩属性、配色 (更具体来说是主体性配色) 等方面的内容。油画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借以色彩视觉化的训练来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相应的审美观和掌握色彩的认知能力。

那么, 我们作为油画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做到:第一, 认真观察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在进行艺术基本功训练时需要将事物和人物的内在与外部共同联系在一起来训练, 更为重要的是, 培养自身能够透过外形能够表达其本质的东西。第二, 油画专业旨在培养我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具备积累或者是记忆的能力。我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必定要使自己的脑子中能动地发挥作用, 这就离不开记忆, 那么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作画的基本功训练, 并且这也是自身在进行名家名作欣赏时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对其中的特点进行记忆, 过后才能进行思考和体会。第三, 油画专业也需要教师帮助培养我们的联想性基本功。有了对于前人的学习和思考, 才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和基本功来进行创作, 可以说, 创作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想象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性基本功可以使自身在作画过程中掌握“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内容到形式”的实质和方法, 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行油画作品的创作。

[1]孙振华.雕塑空间[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2]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3]胥建国.精神与情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4]李化吉.中国壁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

[5]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在高校的美术油画创作中, 对于学生本身的艺术态度要端正、积极, 即:加强欣赏作品中的蕴含的能力

在美术油画创作中, 对于学生的艺术态度的引导是油画教学的关键环节。艺术态度是有关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主动性、艺术规律、基本功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培养自身对于理解艺术态度。可以说, 油画创作中的艺术态度的核心问题就是去除被动的纯模仿性活动。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 一定要锻炼自己进行作品“内在”的把握, 并在自己的美术油画教学中突出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并使其明确化。

三、在美术油画创作中要着重强调了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明晰性

在高校的美术油画教学中要着重强调了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明晰性, 这主要是指通过使用绘画创作中的不同技能或是手法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就是在油画创作中需要重要考虑和训练的方面, 这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统一。例如, 在油画艺术造型方面, 一定要训练自身把握结构和表现手段, 例如借助几何形等作图方法进行绘画。当然, 即使是相同的主题或是素材, 由于在绘画的过程中会流露出自己的特点, 这就是自己的“风格”。此外, 我们要坚持平时作画的习惯, 在作画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画速写和记忆等基本功得到训练, 并配以自己的情感来体现出作品的不同风格。

四、在高校的美术油画创作中, 积极组织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 培养油画生活性

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为油画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创作题材, 那么我们的气质和素养在作品中的展现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而在这个过程中, 也需要教师帮助引导我们, 要善于细心发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在生活中寻找创作意图和素材, 进行生活化创作。对于实践性指导, 还可以通过实践性活动的共同参与来实现。这些共同性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在真实的环境中去进行绘画;另一方面, 通过这些共同性的实践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和画作之间的感情交流, 使得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进行作品创作。其实, 这些共同性的实践活动也可以使油画专业从中受益, 因为我们在创作中, 其思想上的敏锐性和灵感的迸发也是对于改善自己创作理念、创作手段等方面的有力推动和促进, 使得自己创作针对性更强。可以说, 这些共同性的实践活动是共同受益的活动。

总之, 在高校的美术油画创作中应该是一种实用型学科的体现, 它不但可以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也能提高我们的综合性美术素养。美术油画专业要不断改革油画教学, 使其成为与实践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 美术油画专业的学生要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方法或是手段, 培养自己本身的综合性审美技能, 使自己成为适合时代要求的综合性艺术人才, 获取最大化和最优化教学效果。

画艺术教学和油画特质[J].美术研究, 1989 (3) 型艺术语言的重建[J].艺术教育, 2005 (2)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实力增强,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民生活的水平日益提高的一个大变革, 大发展的时代, 我们创造了一系列的生活空间, 不管是不是自觉, 我们同时也创造了无数新型环境景观。现代壁画是公众的艺术, 现代壁画创作如何适应新型环境景观,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一个核心是人文关怀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以期这种探讨对以后的壁画创作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现代壁画,公共艺术,公众,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孙振华.雕塑空间[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2]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

[3]胥建国.精神与情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李化吉.中国壁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

现代装饰壁画材料的创意性研究 篇4

关键词:现代壁画,材料,创意性,装饰

一、材料是展现壁画设计无穷魅力的重要语言

今天, 壁画从本质上已成为各类壁面装饰艺术的泛称, 它带着强烈的独立思想和个性化特色, 正在与执着的信念与各种边缘思想冲撞、融合, 文化多元化发展拓展了壁画发展的新空间, 特别是在对于环境观念的强化中, 壁画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支持。这些支持为现代壁画的创造提供了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使壁画艺术出现诸多的新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的官方书籍《考工记》中提到:“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方可为良”。一直以来, 壁画用材料的语言来显现自己的审美情境, 壁画与材料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 壁画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展现画面, 且用材非常广泛, 手法非常多样, 它一方面体现材料之美, 也展现着工艺之巧, 其表现载体主要依靠材料。材料使壁画造型的审美与主题跃然壁上, 深深制约着壁画的形制, 也为壁画提供了更多发挥的空间。由于壁画是环境艺术, 它的造型必须要与环境审美要求相适应, 依照环境特点, 合理选材、用材, 使材料与造型完美结合, 这样才能满足环境的视觉和功能要求, 展现壁画作品的特有魅力。

材料是壁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设计师必须对壁画所用材料进行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这是壁画创意的最初阶段。由于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固有属性, 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独特的重量、体块、强度、韧度色彩和肌理特点。当前, 壁画的创作思路的拓展对壁画的形式、功能以及材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纯装饰性的、以满足视觉欣赏为目的的壁画日渐增多, 这种装饰壁画对于材料以及材料的创意性应用的探索也在不断被尝试着。人们对材料美感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拓展了壁画的创作思路。

二、现代装饰壁画中材质的发掘型创意性运用

现代壁画创作材料的发掘型创意运用就是最大限度的开拓材料的取材范围, 是一种取材范围的创意性。不同程度的应用于室内室外的壁画创作, 其来主要来说有以下几类:

1、传统中的材料:如瓦当、瓦片、画像石、画像砖、古钱。

2、民间材料、地域性、民族性材料:像民间的剪纸、玩具、蜡染、石刻、木雕等。

3、生活中的材料, 如:报纸、牛皮纸;麻绳、棉线、毛线、珠帘、花、植物藤蔓、贝壳等;光盘、灯泡等易耗品;竹席、凉席、玻璃杯等。

4、自然界中的原生态材料:树干、树枝、截面树枝、树桩;花瓣、石头、石子;竹子、等。

5、建筑材料:清水混凝土、植草砖、钢材、管材等。

随着倡导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呼吁声的高涨, 人们开始探索绿色环保的壁画材料。对于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说, 倡导绿色的创意设计理念, 探索减少污染、降低浪费的运用方法, 已经成为中国设计师深刻思考的课题。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使新的装饰材料不断更新。人们在壁画设计上追求个性化的表现形式, 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大理石或者漆艺等等。大量以前来看无法用来做装饰壁画的材料, 都开始尝试着进入壁画创作中来。不管是室内的还是室外的, 装饰的还是建筑的, 甚至是生产生活中的工具用品都有被用于创造壁画的可能。人们对于材料创意的理念和观点在不断转变。甚至是常见的材料经过创意都可以呈现非常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装饰壁画的新材料创意性运用的功能要求

装饰壁画的新材料创意性运用的功能要求材料的创意性运用的好坏, 首先要看在壁画中这种运用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这种材料的功能要求, 其次是要看这种材料是否满足壁画本身的风格和形式。装饰材料的运用无论多么有创意, 它必须符合它所处的空间环境性格的, 否则, 即使材料运用得再有创意也不行。选择材料时, 哪怕是创意性的选择材料时, 材料的功能要求仍是第一位。

因此一定要把握空间的性格, 明确空间的用途, 性质和功能。不能一味地突出材料运用上的创意而偏离了壁画设计的目的。比如将会议室做得像休闲厅, 图书馆做得像超市。

壁画装饰材料创意性的运用可以借助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来创意性运用, 如对比与调和, 或者节奏与韵律。可以将具有差异的或矛盾材料, 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 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也可以通过富有动感和变化的表现形式制造空间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使画面充满生机, 主要通过材料的点, 线, 面的强弱, 大小, 疏密, 渐变等来达到。

在壁画中, 装饰材料的创意性运用最终是为了解决壁画的空间形态的问题, 因此, 装饰材料的美感营造应从属于空间美感塑造, 我们不应仅仅注重装饰材料的创意性表现而忽视壁画作品空间的整体美感。任何装饰材料被生硬地放入壁画空间环境中, 不去考虑与其它材料的联系, 就不能取得空间的整体美感, 装饰材料的创意性运用也无法谈起。

总之, 在现代壁画中, 装饰材料的创意性运用应在绿色设计的意识的指导及多种价值的参照下进行, 减少设计上的过分的自我意识, 充分展示人文, 自然, 科技, 艺术的和谐统一。现代壁画装饰材料的创意性运用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创意性地运用装饰材料既能满足人们对公共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 又符合当下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志坚:《走进壁画——壁画创作与设计》,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1.6.7-8。

湿壁画技术如何运用于现代都市 篇5

湿壁画是传统的绘制技法之一,湿壁画的英文为Fresco(原意有新鲜的意思)是一种可以附着在墙面很久的绘画形式,它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西洋壁画的主流画种。新的绘画材料和技术的出现,古老的湿壁画被其他新的画种所替代,湿壁画这种古老的绘画方式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由于湿壁画特殊的材料和严格的技术以及优良的工艺才使得大量的古代壁画完好保存至今。湿壁画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石灰和细沙是制作壁画底子的基本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之为石灰混凝土。湿壁画材料相对于其他画种材料污染性较小,和我们现在都市提倡的低碳环保生活相吻合,因此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使湿壁画这种古老的绘画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梳理中西方壁画史并与现代都市题材结合,对湿壁画进行新的探索与认知,并且融入现代的技术和工艺,通过实际案例创作重新赋予这一古老艺术新的生命力,使得湿壁画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获得新生。

湿壁画作为传统的绘画方式,历史悠久,由于制作工艺繁琐,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铁交通的迅速崛起,也催生了地铁公共艺术的兴起,出现了一大批地铁壁画,成为地铁环境中、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湿壁画材料发展以及制作手法

湿壁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画种,“湿壁画最早出现不是在欧洲,在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人们发现了人类最早的湿壁画艺术,那里才是湿壁画的一个重要源头。”1湿壁画是最早建筑文明的产物,是石灰文化的衍生品。古代王国众多,所以最早的湿壁画绘制了大量的古代王国的众多历史信息,为考古学者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图像资料。对湿壁画的制作过程起到决定因素的是艺术家的工作量,还有作为底子的石灰壁干燥的速度,趁着底子处于没有干的状态,最好是处于半干状态的情况下用水调制适宜的矿物色粉颜料来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壁画。文献记载:用900度的高温煮石灰石得到石灰,石灰经过至少90天的时间浸泡在水中得到熟石灰——氢氧化钙,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二氧化碳,得到的氢氧化钙与细腻的河沙混合,将其涂抹在墙壁上作为基底,然后在上面进行绘制,关键要素在于保持这面墙壁的湿润。这种特殊的要求需要绘制壁画的艺术家不仅需要知道墙面的制作工序,同时还要有熟练的绘画功底,通俗地讲,你既要是一个泥瓦匠又要是一名艺术家。西方古代擅长绘制湿壁画的艺术家就充分掌握了这一技能,大部分的画家可能在绘制蛋彩画或者油画时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对于湿壁画只有小部分的画家才能熟练掌握;单从这点来看就能鉴证湿壁画的绘制对画家的绘画功底要求很高。

湿壁画是一种墙面与材料紧密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墙面处理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将光滑的墙面处理得颇为毛躁富有肌理感,也可以将墙面处理得起伏变化,因此随意处理壁画墙面是湿壁画绘制的一大特点。不同的河沙和石灰的配比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效果也有不同的画面表现力。湿壁画也被称之为石灰混凝土的艺术,将湿壁画放在现代建筑中与现代钢铁建筑相结合,激发出一种现代审美。湿壁画采用的是以一种特殊的无机矿物质色粉颜料溶于水调配后一层一层地绘制在湿润的墙面上,它的颜色是通过积累很多的层次和光的折射产生出一种独特的美,上色方法类似于中国工笔画中的罩染法。控制颜色和笔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自由搭配不同的绘画风格,有时这种呈现方式也是大胆和微妙的。

三、关于都市地铁壁画

壁画,从本身的含义上来看可以理解成为“墙壁上的艺术”。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现代壁画也被人们所熟知,现代壁画在表现方式上扩展为两种形式:一是与环境紧密相结合,甚至壁画的设计就是在建筑功能或空间环境的意义上进行延展;二是材料与手法的多样性产生的丰富变化,当然这种多样性的产生是因为现代建筑功能与空间环境的变化引发的。壁画艺术具有比较特殊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壁画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独特审美与时代精神。因此,“当代壁画艺术”的概念也是非常宽泛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大众审美、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着的。

笔者认为在地下空间尤其是地铁站这种地下空间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既会走多余的路又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就这样“公共艺术”出现在地下空间,可以作为一个标识物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比如在地铁站的空间内绘制大型壁画,壁画内容可以直接地描绘当地的名胜古迹、民俗、建筑等来突出地铁站所在区域的特征;壁画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地标性的东西,成为人们汇集的一个点位,而且还起到了装饰空间的作用。同时地铁壁画还有改善文化环境的作用,把地铁站环境装扮成一个艺术性的环境,

四、结语

用湿壁画这一传统技术来绘制现代都市题材的壁画作品对笔者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新一代的年轻人不仅要继承传统而且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产生新的东西。

湿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宣传各类文化,向外界树立独特的地方形象来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湿壁画的技术掌握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这就需要笔者在未来的日子里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湿壁画以及地铁壁画进行研究,较为系统地描述了地铁壁画的设计思维、主要功能和主要特点。进一步对地铁环境影响地铁壁画的关系进行阐释,最后证明地铁壁画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容分割的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为现代都市地铁站公共艺术服务。

综合材料在现代壁画中的应用 篇6

一、综合材料在绘画应用中的发展历程

仔细研究美术历史的发展和变更,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材料在绘画创作中不断的变化、发展和延伸。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架上绘画,还是现代的多样性壁画作品,都无时不刻地反应了材料的发展历程。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没有料想到20 世纪初的毕加索和勃拉克会将现成的材料带入传统的架上绘画之中,更不曾想到巴洛克风格那激情挥洒的绘画语言和杜尚所创造的《泉》会是工业化的产物。

自古至今,绘画的种类和壁画的形式都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也标志着材料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在不断革新发展的同时,也会让壁画的风格越发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除此之外,更多壁画创作者也会勇于创新、打破常规,将丰富的现代综合材料运用于壁画创作当中去,让现代壁画的创作更具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

二、综合材料在现代壁画中的应用

(一)壁画的空间效果会受到综合材料的直接影响

壁画的材料来源大多是依靠建筑环境中多种材料的相互匹配和相互影响而成的,并在所处的空间中相互借用、相互补充、相互突出。

例如,在以大理石为墙面的豪华大厅之中,质地坚硬、光滑和具有较高亮度的金属材料会是设计方案中计划材料的主要选择。因为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往往追求和谐,力图将壁画所突显的富丽堂皇表现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大厅配以粗犷的纤维编织材料,因为这样一来,壁画就会和光滑细腻的墙面产生强烈的对比关系,这样不但不会降低美学效果,反而会将这种生动鲜明的对比更大比例地突显出来,使之更加高贵华丽。

(二)颜色、纹路以及明暗度对现代壁画的影响

材料作为现代壁画的主要元素之一,其选择必须考虑到材料的各种特性给壁画带来的各种影响。

例如,锻铜壁画中比较常见的色彩主要是黄铜、紫铜、白铜这三种,而且这之中还有着生、熟和合金铜的区别,相互之间的强度和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加上铜片厚度所带来的伸缩力差别,会在退火之后变软,就需要对铜片承受系数和可塑性进行一定的研究,然后才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设计金属材料的软化程度,不然就会出现平面上变形和破裂的问题。

三、综合材料在现代壁画中的应用前景

综合材料在表现形式上更具丰富性和多元化,这也是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结果。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精神文化需求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都会让材料的发展更加迅速和丰富。其次,在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在科技推动下日益丰富起来时,人类审美需求和美学追求也在逐步突显,传统的材料运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了。作为艺术语言中最具冲击力的表现形式,艺术家们在对材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其特有的美感,使壁画和环境之间更加完美地融合。现代材料美学不同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充分显示出了艺术家对材料与美学主题融合统一的理念。材料本身并不具备感情色彩,但在被艺术家发掘和加工之后,其便成为了一种符号,承载着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赋予了艺术家的情感和力量。

四、结束语

现代纤维壁画 篇7

墙壁画艺术发源于石器时代, 我们在发掘的历史遗迹里常看到他们的影子。在中国秦汉时代的壁画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仅存的一些汉代古墓的墓壁上, 我们到的一些画像砖上还有一些那时的图画记载。唐代是壁画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随后的发展高峰时明代中期的佛像壁画。此后的明清时代壁画逐渐走向民间, 我们熟知的版画也是壁画艺术的一个分支。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国外。谈起壁画就不能不提到文艺复兴时期, 提到文艺复兴就不能不提到文艺复兴三捷。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这三个大师的成就恐怕后世很难有人超越, 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多都是以壁画形式存在的。他们的作品多是反映宗教题材, 例如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创世纪》。

二、现代壁画发展

如果说文艺复兴代表了国外的传统壁画发展, 那么涂鸦文化则代表了国外现代的壁画趋势。近代在国外兴起的涂鸦文化最初起源于美国, 是美国黑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 早期和黑社会等一些词语有关。涂鸦文化开始于60年代后期, 至80年代盛行不衰。从70年代后期, 涂鸦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 有人以涂鸦画为生, 可以考画画生活。到了近代涂鸦文化传到中国, 受到青少年喜爱。就拿我生活的城市大连来说, 在很多建筑工地临时围墙上有着大量的涂鸦画, 甚至有的水平很高一看就是专业美院学生所做。最近国内连续举办了多个涂鸦画大赛, 更说明了这种非主流壁画越来越受到民众欢迎。涂鸦它逐渐形成一种壁画文化在世界各个大城市中出现, 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城市正在接受这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接受并熟悉这种涂鸦艺术是我们设计师的必修课。

三、现代壁画研究方向的思考

现代壁画是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艺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艺术性很难以个人的标准来实现, 往往一幅好的壁画作品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在最终的墙上, 这个原因就是“人”。建筑设计的原则是“人”为中心。这个原则对现代壁画设计者来说, 同样适用。这个原则中的“人”不仅仅是壁画家自己的理念与审美情绪的表现与满足, 还应包含着欣赏者的意志、性格、审美情趣等因素。人的作用影响着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设计者应该更重视的是广大群众的欣赏价值观而不是去一味的迎合某些特权者的口味, 实践证明那些受到人们欣赏的优秀壁画作品往往生命力很强, 而有些花费了巨资的一些所谓艺术品往往经不住岁月的考验。

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科技发展为现代壁画的创造提供着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使壁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视觉经验, 以创造性的思维、全新的构想, 将现代意识、理念, 以各种材料再现于现代建筑中。例如投影仪的发展让比画家解脱了繁重的起稿定型, 大型喷绘的普及让一些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 机械化的脚手架让画师解放了双手, 让绘画异常轻松, 高科技新型材料的发明让作品更具艺术欣赏力等。但我们要清楚, 设计师的使命是什么, 不要一味的以新科技手段去代替传统, 靠电脑拼贴的图画是没有生命力的, 仰仗高科技材料堆扯的作品只能是漂亮的垃圾, 传统的纸笔才是碰撞出灵感火花的源泉。现代城市中的很多壁画作品千人一面, 往往一个城市中刚兴起, 在另一个城市中就全盘仿效, 没有自己的特色而失去了观赏价值。对于一幅好的壁画作品, 我们是应该以绘画的艺术感觉为中心以自己的文化特点为题材而不是全盘照搬或模仿。今日的建筑学家已经充分认识到, 壁画艺术应产生于建筑设计的共同构想之中。因为, 墙画艺术作为城市艺术的重要载体, 已经跟时代和文化相连接了, 已经于城市建筑很好的结合。一个城市代表他的艺术文化有好多种形式, 但是壁画艺术无疑是最鲜明, 最直接的一种。我们研究城市壁画, 发展壁画艺术必然要与城市文化和艺术相结合, 得到城市管理者和民众的喜爱与支持才会长久不衰。要达到这种高度必然设计者要反思我们走过的路, 改变, 变革, 革命是我们发展城市壁画大目标!

结语

壁画发展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变革创新都是正确的和无可厚非的。我们追求的不是高产不是复制而是继承发扬!现代壁画家除要求具有对图案学、色彩学、工艺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多元化的统摄能力外, 必须时时具有创造意识。因为壁画设计的内涵即是创造, 没有创造, 壁画就不可能具有时代特征。我们画的是艺术而不是临摹和复制!我们是要给后世留下遗产而不是垃圾, 不要把我们的作品成为后世的笑柄!

摘要:壁画又称做墙画, 墙壁画, 涂鸦等。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 壁画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加突出, 在城市美化, 社区建设园林景观甚至家庭装修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了解并重视壁画的重要意义是我们景观设计师要掌握的必修课。

关键词:城市壁画,涂鸦艺术

参考文献

现代纤维壁画 篇8

关键词:壁画,材料语言,内涵,作用

壁画 (muralpaindng) 最早出现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之中, 在该书中对于壁画的定义是:通过绘制、雕塑等其它手段在自然、人工壁面上进行画作即为壁画。与传统壁画相比, 现代壁画从造型、材料语言、工艺技术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彰显出一种鲜明的时代感, 也体现出现代壁画艺术家的潮流艺术理念。由于受到人们的生活状态、审美需求、价值观等不断改变的影响, 促使以“叙事”“载道”为主的传统壁画将逐渐向现代综合材料壁画转变, 且可能在未来壁画发展中逐渐成一种主流艺术。因此, 材料语言的内涵与作用对于现代壁画创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壁画创作中材料的语言内涵

现代壁画创作中涉及的材料, 可以说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均可成为壁画创作材料, 具体来说既可以是有形的、可触的、可视的, 也可以是可嗅的、无形的及我们的思想、理念等等, 均可以作为壁画艺术创作的媒介。现代壁画艺术从创作观念、形式等方面转变都与材料语音变革紧密相联的。对于现代壁画材料的语言内涵,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壁画材料语言的质感特征。

材料的质感属于材料的一种自然属性, 指材料自身的组织、结构。质感作为人类对于材料的一种印象或者说一种材料, 其主要涵盖了材料的质地、形态、色彩以及肌理等多个方面, 其中材料的色彩、质地相对于其它来说更为直接、明了, 而质地、肌理则需要进一步细细观察、赏析之后方可感知其所在, 对提升壁画的艺术魅力具体重要意义。

(二) 壁画材料语言的肌理特性。

从壁画造型特点来看, 材料的肌理语言又可分为触觉、视觉两个方面。材料的触觉肌理是利用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等所形成的一种触觉质感效果, 主要是由创作材料的造型、触觉点位置等来决定的;而壁画材料的视觉肌理则是由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等产生的一种视觉质感效果1。由于两种不用肌理效果给人们的感觉、刺激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这也给壁画的造型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三) 壁画材料语言的情感因素。

壁画材料中拥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例如:呢绒表现出一种亲切、柔和、优雅, 而石材则表现出一种坚毅、冷漠。对于材料的情感语言的了解与把握,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材料的基本形态特征 (如:颜色、质地、肌理等) 入手, 例如我们在一个比较庄重、严肃会议大厅进行壁画创作时, 为了能够营造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氛围, 在材料运用方面则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质地、光泽、颜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环境主体的情感需求。

二、现代壁画创作中材料语言的应用分析

(一) 不同环境下壁画材料语言的应用分析

在壁画创作的材料运用中需要重点考虑作品所处的环境因素。现代壁画创作中材料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主要表现为壁画材料的内涵与作品所处环境的功能、风格等相互匹配。

例如:若作品所处的建筑物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或者钢化玻璃为主的, 则可应用纤维装饰材料来实现与环境之间的一种软硬对比, 或者仍然以玻璃为主要创作材料, 或者采用置粗陶墙饰材料来体现一种古朴与现代的对比, 上述壁画材料的运用体现了在现代感的环境基调下充分利用不同材料而营造出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

由于壁画创作的材料与周围环境之间可构成一种空间关系, 壁画在整个环境中可发挥出视觉享受的功能, 若能够加入现代的电、光、声等媒介则可带来更加奇特的艺术效果。

(二) 不同制作工艺丰富壁画的材料语言

在现代壁画创作中, 不同的制作工艺可赋予材料更多的“美”,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美, 也是现代壁画创作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现代材料制作工艺中, 采用刀砍斧削所留下的印迹呈现出一种粗犷美;亚光处理则凸显出一种柔性、优雅气质;机械加工则可产生一种整齐划一的美2。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加工工艺下也可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钢材为例, 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处理后有的为痕迹斑斑、有的平滑而锐利, 前者表现出钢材的一种粗糙、厚重的个性美、后者则表现出钢材的坚硬、金属感。

在现代壁画的创作中, 我们既要尊重材料本身的审美特征, 但是也不能被动的运用材料, 积极发挥艺术家的积极主动性, 创造性的运用材料, 在不同环境、不同配置过程中改变材料传统的应用方式, 进而实现灵活地把握材料的审美特征之目的。

(三) 运用新材料拓展壁画材料语音特色

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 壁画材料的运用也在积极追求新的媒介和表现形式。在工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下, 生产出大量与人们生活、生产相关的材料, 这些材料与传统意义上的壁画创作材料相比更能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共鸣, 同时新材料的个性特征及表现力更容易在视觉上、情感上与公众展开交流, 进而引发公众的审美愉悦感与视觉想象空间。在现代壁画的创作中, 新材料 (如:塑料、水泥、玻璃、声光电特效等) 的广泛应用, 可有效拓展壁画创作的空间, 让现代壁画从功能上产生质的转变,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转变还需要以时代发展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公众的审美取向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同构关系等为前提。

三、结语

总之, 在现代壁画的创作中材料所展示的各种物理性、质感特征、肌理特性、情感因素等语言因素, 都是作品在公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活跃、积极精神理念相符相关的, 不同材料的运用也意味着人类、艺术、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转化。因此, 在现代壁画创作中需要更加注重材料语言内涵的表达, 以此来拓展现代壁画的艺术内涵, 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壁画的功能, 推动现代壁画的创作实现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注释

11.宗世英.现代壁画综合材料的运用与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6

【现代纤维壁画】推荐阅读:

纤维铺放05-11

抗菌纤维05-30

膳食纤维06-03

纤维性质06-03

苎麻纤维06-09

无机纤维06-10

纤维片材06-14

超细纤维06-17

纤维腺瘤07-08

纤维内镜07-24

上一篇: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下一篇:心内直视手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