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文本翻译

2024-10-05

机器文本翻译(通用10篇)

机器文本翻译 篇1

一、非文学文本

根据原文文本的不同类型, 我们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 那么与之对应的文本就叫做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 可以发现好多研究者给出这样的定义:除文学文本以外的文本都是非文学文本。可见非文学文本所涵盖的范围之广。皮特·纽马克的文本理论将其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非文学文本也涵盖这三类文本。比如说法律文献和一些学术论文就属于表达型文本;而报纸以及演讲稿就属于信息型文本。

二、非文学文本翻译的难点

非文学文本中含有大量的专有词汇、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由于非文学文本涉及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 每个领域都有自身所特有的词汇和句式。所以说非文学文本中的专有词汇的翻译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转述是非文学文本翻译的一个难点。在笔者的翻译实践中不难发现各个专业领域文章所用句式都有其特点。比如说本文的译例, 在介绍此发明时会应用大量的以介词开头的句子, 这些句子严格来说并不能算作正确的句子。那么在译文中怎样给出地道翻译就成为非文学文本翻译的另一个难点。

三、非文学文本翻译策略—以专利申请书翻译为例

1.专利申请书。本文所引用的是一篇名为《机器视觉摄影机专利申请书》的译例。《机器视觉摄影机专利申请书》中的产品是一种可以执行物体的测量、检验和校对以及对条形码进行解码的视觉系统。文本中涉及大量专有词汇、专业知识以及长句和特殊句式。因此可以用于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的典例。

2.从译例翻译中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恰当的翻译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效率, 更能提高译文质量。下面就结合译例中的翻译, 来分析进而总结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

以译例中的专业词汇为例, 原文本如下

“These systems are based around the use of an image sensor, which acquires images (typically grayscale or color, and in one, two or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subject or object, and processes these acquired images using an on-board or interconnected vision system processor.”

要准确翻译文本中的专有词汇, 必须借助在线词典、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及阅读大量的平行文本。以句子中的“onboard”为例, 在翻译过程中, 将此词语输入计算机进行搜索引擎, 从搜索所得的平行文本中确定该词语恰当的意思“板载”。

通过上述的例子, 我们可以总结出翻译文本中大量专有词汇和专业知识的翻译策略:生疏单词可以借助电子词典、在线词典以及网络来筛选出适合的词义, 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查询相关语料库和平行文本。

对于非文学文本翻译的另一难点, 特殊句式的翻译, 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进行分析, 原文本如下:

“Som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use of a liquid lens are the lens’ ruggedness (it is free of mechanical moving parts) , its fast response times, its relatively good optical quality, and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size.”

此句中含有多个名词短语, 像“its fast response times, its relatively good optical quality, 等”对于这些短语翻译, 如果按一般翻译, 可译为“它的快速反应时间, 相对好的光能性能”这样的翻译存在着严重的“翻译腔”。对于这种特殊句式, 在翻译时要查阅译入语的平行文本, 从中查找意思相近句式的翻译。除此之外还要适当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地道地陈述出原文意思。所以该句可以试译为:“使用液体镜头的主要优点包括牢固耐用 (没有机械运动部件) 、反应时间短、光学性能相对较高”。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的分析, 找出非文学翻译中的难点, 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 进而得到地道的译文。

四、结语

在进行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时, 译者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双语驾驭能力, 还要理解所译文本中的专业知识以及具备查阅和利用平行文本的能力。通过分析非文学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加上大量的翻译实践从而总结出翻译此类文本的一般策略。

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下, 非文学翻译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成为翻译领域的新方向。本论文以笔者曾经翻译的一篇名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DRIFT IN A VISION SYSTEM VARIABLE LENS专利申请书为译例来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非文学文本,策略,专利申请书

参考文献

[1]徐菲.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 2012 (7) .

[2]张宇.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征[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9) 3.

[3]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4]方梦之.我国非文学翻译的定位和学术研究[J].中国翻译, 2003.

从翻译腔角度谈外宣文本的翻译 篇2

摘要: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翻译时容易出现翻译腔。外宣文本作为对外宣传的文本材料,正确流畅的翻译尤为重要,但是不少外宣文本的翻译存在翻译腔问题。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就外宣文本翻译腔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可接受性,尽量避免翻译腔。

关键词:翻译腔;外宣文本;词汇;句法;篇章

一、引 言

“翻译腔”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称之为“Translationese”(Nida,2004)。在我国,许多学者如范仲英(1999)、余光中(2002)、刘宓庆(1999)、程熙旭(2006)、孙致礼(2003)等对翻译腔做过定义。“翻译腔”又称“翻译体”,是指把原语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机械地移植到译语中,因而形成一种不土不洋、不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混合体。其主要特征是只顾在形式上逐词逐句地紧扣原文,忽略译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习惯表达方式,译文生硬牵强,文笔拙劣,可接受性差(范仲英,1999)。

二、外宣文本的特点

英国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纽马克把文本类型划分为三类:表达功能型文本、信息功能型文本、呼唤功能型文本。任何文本都可能含有表达、信息和呼唤三种功能(Newmark,2001)。外宣文本注重的是向读者介绍客观事物本身,属于信息功能型文本。纽马克认为信息型文本最好采用语义翻译方法(Semantic translation)进行翻译。语义翻译注重向读者传达与原文语义和句子结构相近的译文(Newmark,2001)。根据纽马克对语义翻译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运用语义翻译时,要保证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因此外宣文本翻译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

三、外宣文本中翻译腔的表现

笔者拟就翻译腔问题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合理的翻译腔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一定的异国风情,不失为一种翻译技巧(尹超,2011),应该发扬。本文只就不合理的翻译腔进行分析。

(一)词汇方面

在汉译英中,由于英、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译者对原作理解不深不透,造成翻译腔现象出现。

1.理解错误,生硬翻译

例1.原文:5号余热房

译文:5 Preheating Furnace

解析:例1中的译文之所以出现翻译腔是因为译者不理解“余热房”的作用,或者将其理解为“预热房”,译为“Preheating Furnace”。“余热”是指在高温生产水泥的过程中剩余的热量,余热房就是收集这些热量进行循环利用。另外,译文对“5号”的翻译也不清晰,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译文中的“5”在目标语受众者看来是表示数量词,会理解为这个屋子里有“5个”余热房。可将其改为“No.5 Surplus Heat Furnace”。

2.逐字翻译,表达错误

例2.原文:名称:台式钻床

年代:1958年

译文:Name:Bench Drilling Machi

Years:1958

解析: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形合”(hypotaxis)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式手段)显示句法关系,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刘宓庆,2006)。英语属于形合语言,年、月、日的表达要借助介词这一词汇手段显示句法关系,介词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不能省略。汉语属于意合语言,年、月、日等时间的表达不需要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就能明白其中的意义,没有必要加介词。形合注重的是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即英语成句必须有主语、谓语和与之相应的其他成分。意合注重的是句子表达的意义是否充分,并不要求主语、谓语齐全。上述例子中,改为“in 1958”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3.选词不慎,搭配不当

例3.原文:名称:启新老东门

译文:Name:Chee hsin old east gate

解析:此处“老东门”是指这座门是启新水泥厂以前的东门,意味着现在的东门不是这里,所以“老东门”译为“old east gate”不妥。“old”在《牛津高阶双解词典》(第8版)的英文解释是“having existing or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但是现在启新水泥厂的东门已经不存在了,用“former”替换“old”意思更准确。

(二)句法层面

在这一层面,由于对英、汉句子结构和成分的差异缺乏必要了解,翻译时生搬硬套,从而影响译本的可接受性。

1.语序照搬,不符逻辑

例4.原文:名称:启新老东门

建于1906年10月,1966年8月被拆毁

复制还原比例:1:2

译文:Name:Chee hsin old east gate

Built in October 1906.August 1966 be broken down.

Copy reduction ration:2-1

解析:对于名称“启新老东门”的翻译已在例3中介绍,此处省略。“建于……被拆毁”此句英译明显照搬汉语语序,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在汉语意合的地方,英语总是要以各种联接手段将它形合化,不允许留下结构上的“脱漏”(刘宓庆,2006)。根据英语形合的特点,在英语译文中,我们必须把主语加上以达到形合化效果,可将其改为“Built in October 1906,it was broken down in August 1966”,改后主、谓语齐全,是正确的英语表达。

2.语句啰嗦,不够凝练

例5.原文:启新,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变化,创办于积贫积弱的清末民初,成长于风雪飘摇的旧中国,经历了建国后的风云变幻,饱经磨难,几度兴衰,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早期水泥工业的缩影。

译文:Originat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China of piled-up poverty and weakness,growing in the precarious old China experiencing great changes after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going up and stepping down several times,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national industry and construction,it is an miniature of early cement industry of China.

解析:原文用排比的句式呈现了启新水泥博物馆的悠久历史,英语译文可采用短句表述。上述译文完全照搬原文语序,片面强调忠实,状语成分过多,不易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与语义翻译方法背离。

(三)篇章层面

1.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认识,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

例6.原文:1891年(光绪17年),细棉土厂厂址选在在大城山南麓(今唐山陶瓷厂院内),占地面积60亩,日产量不足30吨,所用水泥商标为“狮子”牌。

译文:In 1891(the 17th reigning year of Emperor Guangxu),the Cement Plant was situated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Dacheng Mountain(within present Tangshan Ceramic Factory),occupying 60 mu and producing the cement of Shizi brand of less than 30 tons every day.

解析:英语国家与中国的单位表达法不一样,尤其是日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单位。在汉译英时,需做必要转换,否则读者不能理解数据的具体概念。例11中的面积单位“亩”和重量单位“吨”分别译为“mu”和“ton”不为不妥,但是为了方便英语国家读者理解,最好折合成英语的面积单位“英亩”和重量单位“磅”。

2.内容照搬,片面强调忠实,缺乏灵活性

例7.原文:1892年,唐廷枢病故。江苏后补道张翼继任开平矿务局和细棉土厂总办。

译文:In 1892,Tang Tingshu died of illness.The second-string intendant of Jiangsu Province,Zhang Yi,succeeded him in the official-general of both Kaiping Mining Affairs Bureau and Cement Plant.

解析:文中出现的名字虽然对于中国人可能很熟悉,但是英语国家的读者却很难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译文要对这些人物进行解释,如唐廷枢可以翻译为:“Tang Tingshu,the former official-general of Kaiping Mining Affairs Bureau during 1870s to 1892”,这样运用英语同位语知识使译文更加完整。

四、克服外宣文本翻译腔的策略

(一)译者应努力提高双语水平,加强英汉对比的学习

翻译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表达问题、片面强调忠实和对原作理解不深不透,因此,加强译者的双语水平对尽量避免翻译腔意义重大。努力提高英汉两种语言的水平,对于克服翻译腔问题有很大帮助。同时,因为英、汉在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为了更好地摆脱原语的语言外壳,将原文意义用符合译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不仅要加强双语修养,更要加强英汉对比的学习。

(二)学习应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及合理的翻译理论指导

从事翻译工作,有必要学习、掌握一些翻译理论、策略及方法。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起指导性作用,翻译理论不仅指导我们去认识客观规律,更能引导我们能动地掌握和运用翻译的客观规律。在现代语言科学看来,所有的语言规范都只是相对的,因为语言中找不到不受交际环境、语言集团、语言形式(口语或书面语)、语言心理及历时的和共时的语言变异等诸多因素限制的所谓“公认的、不变的标准形式”。在翻译理论中,“规范”虽然也是指某种公认的标准形式,但强调它的相对性、变通性则更有必要(刘宓庆,1999)。所以译者要熟悉一些翻译理论,在从事翻译工作时,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翻译理论做支撑。

(三)养成查译习惯,学会恰当使用翻译工具

奚德通先生曾说过“如果翻译只是拿一些除了自己什么人都看不懂的东西去糊弄那些除了中文什么文都看不懂的人的话,当然可以恣意任性、自‘译其是,但若真把翻译当作一门严谨的科学,就必须遵守翻译的基本准则,不可自以为是的乱翻一气”(奚德通,2014)。“查译”的传统工具是各种词典,但是词典的更新总是滞后于新词的出现,在翻译时可以结合网络的优势,进行在线查词,“bing”、“google”及“yahoo”都是有利的翻译工具。养成查译的习惯,翻译就会用词准确、地道,尽量避免了“翻译腔”的出现。

五、结 语

翻译腔的实例分析充分证明,造成翻译腔的根本原因是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译者难以突破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在表达过程中,译者将译语与原语过分机械地形式对等。要消除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只有研读原作,理解原文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民族思维差异以及语言表达差异,使用符合译入语的习惯表达,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当然,在努力消除翻译腔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辩证地认识到不能不加鉴别地一律否定带有异国风味的译文。总之,我们要坚决消除不符合译入语基本结构规律,破坏译入语语法规范、影响交际的翻译腔。

【参考文献】

[1]Eugene A.Nada and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程熙旭.翻译体与直译[J].语文月刊,语文学刊,2006(15)

[4]范仲英.使用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6]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7]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奚德通.有些翻译不能“翻”只能“查”[J].翻译教学与研究,2014(04)

[9]尹朝.英汉翻译中“翻译腔”的合理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机器文本翻译 篇3

Web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巨大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空间, 包含有巨量的各种类型的Web文档。搜索引擎很难满足不同用户对检索结果精化的要求。本文研究的Web文本自动分类系统, 通过学习用户感兴趣的样本文本自动建立用于Web文本分类的特征词库, 通过特征词条匹配自动实现Web文本分类, 有效提高检索的精度, 给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定制检索结果, 可以大大降低人工二次浏览筛选的工作量。

1Web文本自动分类系统总体框图

1.1网络蜘蛛

网络蜘蛛有两种策略来遍历Web空间: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采用广度优先策略, 有利于提高网络蜘蛛的抓取速度。

要正确提取HTML文档中所需的链接和文本信息, 首要的问题是对HTML进行解析, 将HTML字符流变为由HTML标签系列组成的结构化文档。按照Robots协议, 网络蜘蛛进入一个网站时应首先访问一个特殊的文本文件Robots.txt, 这个文件通常置于网站服务器的根目录下, 网站管理员可以通过Robots.txt来定义哪些目录不能被网络蜘蛛访问, 或者哪些目录对于某些特定的网络蜘蛛不能被访问。网站管理员建立将链接信息写入sitemap.htm中, 那么, 网络蜘蛛可以把sitemap.htm文件作为网站Web文档抓取的入口。

1.2HTML结构化解析

网络蜘蛛抓取的Web文档中包括多种格式的信息, 如HTML档、图片、DOC文档、PDF文档、多媒体信息及其它格式的信息基于Web文本内容的分类对其中的图片和声像信息并不感兴趣, 应将其剔除。静态Web文档是HTML格式文档, 动态Web文档是由脚本来动态生成的HTML格式文档。因此, 从客户端的角度来看, 静态Web文档和动态Web文档并无不同。网络蜘蛛在获得了HTML格式的文档后, 将提取其中的链接信息来跟踪子链接, 提取其中的文本信息供文档分类使用。

1.3Web文本预处理

Web文本预处理包括文本内容过滤和中文分词。文本内容过滤是从网络蜘蛛输出的Web文本中提取用于分类的文本内容, 中文分词把中文文本内容切分成中文词条。

网络蜘蛛输出的Web文本仅包括HTML标记、文本和脚本。由Web文本过滤模块对脚本和HTML标记进行过滤, 提取所需的用于文档分类的文本内容。由于中文文本没有显式的词条分隔标志, 中文分词的任务是将中文词条自动分隔开来获得中文文本使用的中文词条集。由Web文本过滤模块对脚本和HTML标记进行过滤, 提取所需的用于文档分类的文本内容。而中文词典的存储结构采取词库按词条的长度分为4个子库, 分别容纳四字词、三字词、双字词和单字词。词库的存储结构为哈希表, 因此构建4个哈希表分别存储四字词、三字词、双字词和单字词。词条按长度分别被存入到对应的哈希表中。词条在哈希表中的存放位置由词条的哈希码决定。对于中文文本切分经过综合比较分析, 采用最大匹配法 (MM) 既简便易行, 又能保证分类的质量。

1.4特征选取与文本分类

文本分类是按预先定义的类别, 确定待分类文本的类属, 文本分类的依据是词条 (term) 在文本中的使用。通常, 一个文本的词条很多, 不可能将这些词条都作为分类的特征, 这就需要从文本被切分后获得的词条集中挑选出若干具有分类意义的特征词条组成用于分类的特征词条集。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若干不同类别文本的学习, 自动建立特征词库。而且, 当供学习的样本文本更新后, 通过重新学习就可自动更新特征词库, 以适应对新的文本类别的分类识别。

在对一系列的特征选取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后, 采用了称之为文本频度与词条频度综合法, 简称为DFTF (Document Frequency and Term Frequency) 方法来实现特征选取。任何一个待分类的文本经过 “中文词条切分”处理后, 得到该文本的词条集, 在特征词库的支持下, 由“文本分类器”得出该文本的所属类别。文本分类器把文本词条集中的词条逐一与特征词库中的特征词匹配, 然后采用贝叶斯分类算法得出该文本所属类别。

采用改进了的贝叶斯文本分类算法, 其算法如下:

1、从词条集Tx中依序逐一取出词条与特征词库中的特征词进行匹配, 若txk与ti (cj) 匹配, 则将类别cj赋予txk, 记为txk (cj) ;若txk与所有特征词匹配失败, 则取下一个词条。直到Tx为空集, 得到分类后的词条集为{txk (cj) }。 (k=1, 2….n;j=1, 2….mx)

2、逐一计算词条的类条件概率undefined式中, nkj、nxj与前面定义的相同;m是一个常量, 称为等效样本大小;p是将要确定的概率的先验估计, 在缺少p的先验概率的知识背景的情况下, 一种典型的方法是假定遵循均匀的先验概率, 也就是说, 如果有M个分类, 可取P=1/M。

3、计算文本x的类条件概率

undefined

4、计算文本x属于某个类别cj的概率

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

5、取max{P (c1|Tx) , P (c2|Tx) , …, =P (cmx|Tx) }的文本类别为文本x的类别。

2实验与测试结果分析

为了测试研制的Web文本自动分类系统的性能, 这里选择了30个样本文本, 并对系统中待定参数选取了3种不同的值, 自动生成三个不同的特征词条库, 然后分别用于对随机选取的10个Web文本进行自动分类, 讨论测试结果并予以分析。

2.1特征选取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首先从因特网上下载了30篇Web文档作为样本文本。经过人工判读文本内容, 其中10篇文本的类别确定为“反动言论类 (c1) ” , 10篇文本的类别为“利用互联网贩黄赌博诈骗类 (c2) ”, 另外10篇文本的类别为“社会新闻类 (c3) ”。这三类样本文本的标题及字数分别为表1、表2、表3所示:

对上述三类30篇样本文本经中文分词后得到的词条集中的各类词条数如表4中所示。采用文本频度与词条频度综合方法对该词条集进行特征词条选取, 对三类词条子集删除各自重复词条后的词条数分别如表4 中所示。在DFTF选取方法中, 取文本频度系数α=0.4, 词条频度权系数β=0.6。

为了比较DFTF方法中, 不同过滤阈值对提取特征词条的影响, 分别设定λ=0.4、λ=0.6和λ=0.8进行测试, 不同阈值对获取的特征词库的影响如表5所示。

由表4和5中的数据可见, 若取阈值λ=0.4, 则将样本文本切分后的13205个词条过滤至2580个特词条;若取阈值λ=0.6, 则过滤至1956个特征词条, 且对三类词条的降维程度大致相当;若取阈值λ=0.8, 则过滤至1271个特征词条, 其中对c3类词条的降维程度大大超过c1类和c2类词条。事实上, c3类是“社会新闻”类, 该类文本内容用词的广泛程度远超过“国内外足球比赛”类 (c1类) 和“利用互联网贩黄赌博诈骗类” (c2类) 的文本, 因此c3类词条的综合频度将低于c1类和c2类词条。当取较高的阈值对词条过滤时, 会将较多的c3类词条过滤掉, 将对c3类Web文本的分类识别产生不利影响。

2.2文本分类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根据Web文本的标题随机下载了10篇Web文本, 分别在上述3个特征词库的支持下进行文本自动分类。自动分类的结果和人工阅读文本内容后给出的分类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中, 序号7的文本内容是介绍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与业绩, 序号9的文本内容是讨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分布式订票系统的构建技术, 这2个文本人工分类为c4类, 即不属于c1~c3类。

由于贝叶斯分类器不具备拒识功能, 只能将这2个文本分类为c1~c3类中的某一类, 因此, 自动分类结果与人工分类结果不一致。另外, 序号4的文本在特征词条数较多的特征词库1的支

持下, 自动分类结果正确;在特征词条较少, 尤其是c3类特征词条较少的特征词库2或特征词库3的支持下, 自动分类结果错误。对上述10篇Web文本自动分类的正确率分别是0.8、0.7和0.7。

根据测试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分类的类别数应足够多, 应能覆盖人工分类的类别;②各类的样本文本数应较多, 从中提取一批覆盖面宽、代表性强的特征词条;③特征词库的规模越大, 分类正确率越高, 但是, 将导致自动分类的时空开销越大, 因此, 阈值的选取十分重要;④本文给出的贝叶斯分类算法不具备拒识功能, 从而增大了误识率。可以对本文给出的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第5步予以修正:对文本类别概率P (cj|Tx) 设一个阈值λ, 若对所有的类别都有P (cj|Tx) <λ, 则对文本Tx拒识;否则, 取max{P (c1|Tx) , P (c2|Tx) , …, P (cmx|Tx) }的文本类别为文本x的类别。

3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Web文本自动分类系统的实现方案, 并详细分析了各功能模块实现的方法、算法和技术。有以下几点反映出我的研究成果:①中文词典的存储结构采用多个哈希表;②采用机器学习的特征词条选取方法来自动建立特征词库, 从而可通过重新学习来自动更新特征词库, 以适应对新的文本类别的分类识别。给出了一个简便易行、时空开销相对较小的特征词库选取算法文本词条频度法;③对贝叶斯文本分类算法进行了修正, 用m-估计计算代替词条的类条件概率的计算, 从而避免了出现概率较低的词条对计算文本分类概率值过于强势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尹朝庆, 尹皓.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2]FREITAG D.Information exteactionfrom HTML:Application of aGeneral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A].AAAI’98[C], 1998.

[3]李晓黎.网上信息检索与分类中的数据采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

[4]黄萱菁, 吴立德, 王文欣, 等.具有机器学习的无需人工编制词典的切词系统[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996 (9) .

[5]何克抗.书面汉语自动分词专家系统设计原理[J].中文信息学报, 1991 (2) .

[6]陈振南.特征选取与权重分配于中文新闻分类之比较[D].国际资讯管理学术研讨会, 2002.

[7]郑海, 林鸿飞.给予段落匹配的文本分类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2) .

机器文本翻译 篇4

关键词:平行文本比较模式,应用文,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本文系湖北经济学院2015年教学研究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2015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日剧增。应用文本的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推动文化交流上有着重要作用。尽管国内外翻译研究者对“应用文本翻译”的界定和翻译策略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认为:应用文本的翻译应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它区别于传达情感和美学的文学翻译。在应用文本的翻译理论中,“平行文比较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因此,对此模式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有利于译者翻译出符合目的语规范的地道译文。

2.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

“平行文本”这一概念源自比较语言学,原本是指将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摆在一起逐字对照地看。Hartmann将平行文本分类为三种形式:一,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完一致的文本;二,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不完全一致,但在功能上一致;三,两种不同语言的文本,但产生于相同或相似的交际情境(Hartmann,1980)。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翻译学者Jean-Paul Vinay对不同语言但具有相同交际目的的文本做出了对比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运用于翻译人员的训练中。随后,这种方法被欧洲的翻译训练机构和诸如维也纳大学等开设了翻译训练课程的大学所采纳(Hartmann,1980)。从此,“平行文本”这一术语产生。

针对如何使用平行文本,王克非、李德超(2009)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文学翻译特别是旅游英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该模式在Werlich的文本语法的基础上,从语义、句法、语用和修辞四个层面分析和归纳中英旅游文本在文本惯例上呈现的不同特点。该模式的操作步骤包括:首先,译者需鉴别文本类型,即辨别源语文本所属的交际语境;其次,译者需收集那些具有相同或相似交际语境的平行文本。第三,译者需从语义,句法,语用和修辞四个层面比较源语文本和其相应的平行文本。最后,根据以上比较的结果,译者可以将Newmark 的“交际翻译”策略为参照,即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一致,生成出地道的译文。

3.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下应用文本翻译的国外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学者们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做出了相关研究。与其他理论视角下的应用文本翻译研究相比,这些研究虽在数量上相对偏少,但为翻译实践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西方学者对平行文本的研究始于六十年前。发起者为加拿大的翻译学者Jean-Paul Vianay,他将一系列不同语言但具有相似交际功能的文本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于训练翻译人员,这种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被欧洲的翻译学校与大学的翻译课程所采用。Werlich(1982)将平行文本界定为一种可以为译者提供其他用途的补充性质的文本,这种用途是翻译专家,字典等无法提供的。Snell-Hornby (1999) 认为平行文本在翻译训练中的使用能够帮助产生更地道自然的翻译作品。同时,他指出平行文本是产生于具有相似交际情形下具有独立语言功能的产物。Nord (2001)发现鉴于翻译中常常碰到一些困难,译者可以通过参考平行文本来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她还认为,对于那些规范性的文本,常常已有和它完全对应的平行文本供译者参考借鉴。随后,Reiss (1989) 认为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为译者揭示出了目的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规范。根据上述研究,Hartmann对平行文本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第一种为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完一致的文本;第二种为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不完全一致,但在功能上一致的文本;第三种为两种不同语言的文本,但产生于相同或相似的交际情境。随后,他将上述分类更加细化为:双语文本,成双文本和配对文本(hartmann,1996)。

在近些年,西方针对翻译的平行语料库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平行语料库是一组由不同的译文和其相应的原文组成的文本库。Nord (2007) 将平行文本定义为从目标语文本库中选取的真实的、未经翻译的文本,因为它们最能代表目标文本所属的体裁风格。随后,Nord得出,通过对平行语料库中的平行文本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研究语法功能的分布与频次,而且可以辨别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文本语法功能的区别。通过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译者在分析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征后,在翻译中可采纳“改译”的方法。

4.平行文本模式下应用文本翻译的國内研究

在我国,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下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但在近十年中作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趋势。王克非和李德超教授率先提出平行文本比较模式,即一种适用于非文学翻译特别是旅游英译文本的模式。他们在Werlich文本语法的基础上,运用此模式分析和归纳汉英文本惯例上呈现的不同特点指导英译。他们认为,该模式有利于译文与目标语平行文本达到“文本内连贯”,有助于应用型翻译实践与教学(王克非&李德超,2009)。随后,龙明慧(2009)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实用文体翻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他从宏观的文本结构图式和微观的语言体现样式两方面为译者构建译文提供具体参照,以帮助译者摆脱原文形式束缚,生成地道译文。关于如何用平行文本指导翻译实践,周学恒,邓晓明(2011)通过考察平行文本概念及其相关性,以具体的非文学翻译为实例,指出平行文本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改善译文的表达与文体风格。

除了上述宏观的研究外,平行文本也在具体领域应用。针对旅游文本的翻译,卢茜(2012)以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作为研究框架,对武当山景区的旅游文本翻译研究,提出了若干旅游文本英译中平行文本的使用策略和技巧。任蓉(2012)通过对旅游文本翻译产生改写的理论依据讨论,得出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有助于译者实施改写策略和明确改写的限度。对于正式文本的翻译,参考平行文本可以保证译文的质量以及弥补译者的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苏文涛(2013)探讨了商用白皮书翻译过程中如何从重组语篇信息,模仿写作风格和确定专业术语三个方面借助平行文本。在平行语料库的建设上,王克非、李德超(2010)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研制的一种新型中英双语旅游语料库的设计理念和操作程序,探讨其推动旅游翻译研究与教学的前景。肖庚生、陈欣(2013)介绍了衡阳旅游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库步骤并阐述了该库在语言特征及旅游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endprint

5. 结语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研究对应用文本的翻译做出了贡献。平行文本作为一种辅助,有利于翻译出自然且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译文。一方面,对翻译研究中平行文本的界定形成统一。另一方面,将平行文本比较模式运用于应用文本的翻译研究中,有其重要的价值和实用性。然而,国内外有关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层面,定量研究较少。除此之外,平行语料库的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这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值得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Hartmann,R.R.K. (1980) Contrastive Textology.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Verlag Heidelberg.

2.Werlich, E. (1982). A Text Grammar of English. Heidelberg: Quelle and Meyer.

3.No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Reiss, K. (1989).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1 (7), 105-115.

5.李德超,王克非. (2009).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与旅游文本翻译.《中国翻译》, 第4期, 第54-58页。

6.龙明慧. (2009). 实用文体翻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山东外语教学》, 第6期,第78-83页。

7.卢茜.(2012).论平行文本在旅游手册英译中的使用.硕士论文. http://www.cnki.net.cn/

8.肖庚申,陳欣. (2012). 旅游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一应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机器翻译简介 篇5

一、机器翻译基本原理

机器翻译的总任务可以描述为:将一种语言 (源语言) 文本输入计算机, 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另一种语言 (目标语言) 文本, 且源语言文本与目标语言文本具有相同的含义。机器翻译系统的类型很多, 采取的策略和技术也不尽相同, 但基本工作过程大致相同。简单来说, 机器翻译的第一步是在不同层次上分析源文本, 而后生成目标语文本。这两个步骤是机器翻译系统基本实现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整个机器翻译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换和译文生成。在具体的机器翻译系统中, 根据具体方案目的和要求, 可以将原文译文转换阶段与原文分析阶段合二为一, 而将译文生成阶段独立, 建立相关分析独立生成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翻译需注意:源语分析时要考虑译语的特点, 而在译语生成时则无需考虑源语的特点。在进行多种语言对一种语言翻译时, 适合采用此种相关分析独立生成系统;亦可将原文分析阶段独立, 把原文译文转换阶段同译文生成阶段相结合, 建立独立分析相关生成系统。使用该系统时源语分析时无需考虑译语的特点, 而在译语生成时要考虑源语的特点, 在进行一种语言对多种语言翻译时, 适宜采用此种独立分析相关生成系统。此外还可以把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换与译文生成进行区分, 建立独立分析独立生成系统。这样, 分析源语时无需考虑译语的特点, 生成译语时也无需考虑源语的特点, 源语译语的差异通过原文译文转换来解决。此种独立分析独立生成系统适用于多种语言对多种语言翻译。

二、国内机器翻译发展现状

国内机器翻译系统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全自动翻译系统。提供简单的全自动翻译功能, 带有简单的用户界面和译前译后的编辑工具, 以及用户词典管理。

2.全自动汉化工具。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机器翻译产品形式, 主要产品有金山公司的金山快译等, 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3.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此类产品采用的主要技术并非全自动机器翻译, 而是翻译记忆技术, 主要应用于要求精确翻译的领域, 提高翻译效率, 目前代表产品主要有德国的TRADOS系统和实达公司的雅信CAT辅助翻译软件, 现已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

目前市场上的机翻软件通常可针对特定领域或是专业提供客制化服务, 通过将词汇范围缩小至该特定领域的专有名词, 借此达到改进翻译的结果。此方法针对一些用语较正规或是陈述方式较制式化的领域尤为有效, 如政府公文或法律文本等文件, 与一般文句相比, 此类型文本的文句通常更为正式, 也更具制式化的特点, 因此其采用机器翻译的结果往往比日常对话等非正式文件要更为理想。

三、机器翻译利弊

一般而言, 大众使用机器翻译的目的, 可能只是为了要得知原文句子或段落的要旨, 而不是精确的翻译。总的说来, 机器翻译还没有达到可以取代专人工翻译的程度, 并且也尚无法成为正式的翻译。机器翻译的结果好坏, 往往取决于译入跟译出语之间在词汇、文法结构、语系甚至文化上的差异, 例如:英文与荷兰文同为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这两种语言间的机器翻译结果, 通常便会比中英文互译结果要好很多。总而言之, 机器翻译有利有弊。即:机译速度快、效率高;但译文生硬、机器味过浓, 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等。其实, 机器翻译研究归根结底是一个知识处理问题。它涉及到有关语言内的知识、语言间的知识、以及语言外的世界知识, 其中包括常识和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

总之, 自然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语言系统极其复杂, 人们对语言机制的认识, 对大脑处理自然语言的过程的掌握, 以及对大脑的思维和判断能力的了解, 尚处于初步阶段, 因此, 要让机器像人脑一样处理自然语言绝非易事, 将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有效结合才是目前保证翻译品质的最好方法。总之, 机器翻译取得了一定成果, 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然而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机器翻译走出困境尚需时日, 只有在使用中不断调整、扩充、更新并注重语言对比研究, 才能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 才能使机器翻译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广泛地应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在不断努力下, 机器翻译的前景必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赵铁军, 机器翻译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机器翻译中的翻译单位研究 篇6

关键词:翻译单位,机器翻译,机器翻译系统,短语,层次短语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同一年,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 (W.Weaver) 与英国工程师布斯 (A.D.Booth) 在探讨计算机应用范围时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1949年, 韦弗发表了一份题为《翻译》的备忘录, 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的问题。

机器翻译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 (源语言) 的文本或语音到另一种自然语言 (目标语言) 的文本或语音的翻译【1】。作为翻译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机器翻译与翻译单位的结合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机器翻译层面考察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单位, 通过综述机器翻译系统发展轨迹, 分析当前机器翻译系统翻译单位分布情况, 从而为翻译单位研究提供崭新方向。

1 从机器翻译系统发展看翻译单位研究

1954年, IBM-701计算机成功利用6条语法规则把250个俄语词汇和60多条俄语例句翻译成英语【2】, 第一次向世界正式揭开机器翻译研究序幕。至今为止, 机器翻译发展可以归纳为“初创期”“高潮期”“沉寂期”“复苏期”和现在正在经历的“快速发展期”五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 基于规则的翻译方法在机器翻译系统设计方案中占据着主流地位。基于规则的翻译方法又称理性主义方法, 主张根据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采用物理符号系统模式构建符号表达式表征翻译过程。

1.1 直接翻译法

早期基于规则的翻译方法主要指直接翻译法, 即以词典为驱动, 借助词典查询的手段把源语言输入分解为单个词汇进行逐词翻译的方法。运用这种简易翻译方法操作的机器翻译系统只对源语言进行形态分析和必要的局部词序调整, 生成的翻译晦涩难懂。

此后, 机器翻译工作者意识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翻译不仅需要浅层词汇形态分析, 还需要深层句法结构和语义分析【3】。于是, 机器翻译系统开始利用转换翻译方法和中间语言翻译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引入语言学家编写的语言规则知识。

1.2 转换翻译法和中间语言翻译法

转换翻译方法涉及分析-转换-生成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将源语言输入分析为其句法结构表征式;第二步是把源语言句法结构表征式转换为对应的目标语言句法结构表征式;第三步是从目标语言的句法结构表征式中生成目标语言输出。这种基于转换的翻译方法与人工翻译方法具有高度契合度, 因而成为实用规则机器翻译系统的主导翻译策略。

中间语言翻译方法是指运用一种抽象的语义表达式翻译的方法。这种抽象语义表达式与源文本无关, 但能捕捉源文本必要语言信息以生成恰当译文。可惜的是, 语言学家编写的深层文本表达式无法达到抽象意义表达式的效果。

机器能够依靠规则理解它所面对的自然语言, 但语言学家编写的规则主观性强、覆盖性差, 难以处理大量真实文本。此外, 常宝宝 (2002) 和何莲珍 (2007) 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系统默认词为翻译基本单位, 在消除歧义和语境联系方面仍然存在不足【4】【5】。

1990年前后, 大规模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带领机器翻译研究进入了新纪元。机器翻译系统设计方案中融入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方法即经验主义方法, 其中包括基于实例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

1.3 基于实例的翻译方法

基于实例的翻译方法把双语对照翻译实例库作为主要的知识源, 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类比原理进行翻译【6】。其翻译流程可以描述为:首先将源语言句子分解成片段, 然后在实例库中搜索与源语言片段匹配度最高的对应目标语言片段, 最后对目标语言片段进行适当重组生成目标语言句子。在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系统中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分析单位, 单词或短语是翻译的基本操作单位。

1.4 基于统计的翻译方法

基于统计的翻译方法是指利用统计算法自动地从双语平行文本中学习翻译知识的方法【7】。这种翻译方法借助翻译模型和语言模型实现源语言句子与目标语言句子的解码。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应用的翻译模型已历经三代发展:第一代是基于词的翻译模型, 把单词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第二代是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 翻译基本单位由单词扩展为具有泛化概念的“短语”;第三代是基于句法的翻译模型, 可以细分为形式上基于句法的模型和语言学上基于句法的模型。语言学上基于句法的模型以句法短语作为翻译基本单位;形式上基于句法的模型中应用频繁的是Chiang (2005) 提出的层次短语模型【8】, 该模型主要使用同步上下文无关文法将层次短语生成翻译规则作为操作的基本单位。

1.5 基于混合策略的翻译方法

由于以上不同翻译方法驱动的机器翻译系统取得的翻译结果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 计算技术专家开始在翻译后处理阶段或翻译过程中利用混合策略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旨在单词、短语、句子三个不同级别对多个单系统引擎输出的翻译假设进行多系统结果融合, 以此提高机器翻译系统的翻译质量。

2 当前机器翻译系统中的翻译单位分析

本文选取考察的机器翻译系统均为参与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翻译评测活动的系统。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 (Chinese 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 简称CWMT) 是自2005年以来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机器翻译大会, 迄今为止会议举办方共组织过六次 (2007、2008、2009、2011、2013、2015) 机器翻译评测活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度、2013年度以及2015年度参与评测的机器翻译系统。

根据三届评测报告描述, 2011年度评测活动由15家国内单位和4家国外单位报名参加, 19家单位在9个不同的评测项目上共提交了66个参评主系统【9】;2013年度评测活动共有16家单位 (含1家国外单位) 参加, 16家单位在6个评测项目上共提交了44个有效翻译主系统【10】;2015年度评测活动有14家单位 (含1家国外单位) 参加, 14家单位在6个评测项目上共提交了24个有效参评主系统【11】。

通过对各年度参评机器翻译系统类型进行统计 (参见表1) , 发现评测活动中提交的主系统多为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2011年度统计型机译系统数量占据参评主系统数量的比例是45:66, 2013年度这一比例为35:44, 2015年度24个参评主系统中则有23个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同时, 数据显示基于混合策略的机器翻译系统近年来风头正劲, 2011年度和2013年度分别有16个参评主系统和8个参评主系统应用了系统融合技术。另外可以看到纯粹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系统正在淡出研究视野, 2011年度提交的基于规则的机译系统结果也是规则系统与统计后编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2】。

鉴于当前机器翻译的操作集中采用句级对齐文本, 因此本研究考察句级单位框架下机译系统的翻译单位分布。结果表明2011年度 (参见表2) 、2013年度 (参见表3) 和2015年度 (参见表4) 参评的机器翻译系统主要以短语或层次短语作为翻译基本单位。

当前机器翻译系统的翻译基本单位定位在短语层级具有以下原因。第一, 句子层作为翻译基本单位涉及的词汇分析和语法分析相对复杂, 在普通文本中词汇-语法一致的句子复现率低。第二, 词汇层本身具有语义上的离散性, 必须借助局部语境才能组成语言使用的单位。第三, 短语层作为翻译基本单位上接句子, 下承词项, 能够有效调整短语内部的单词顺序和句子内部短语之间的顺序。以“That girl in a red dress is my sister.”的英译汉翻译为例, 有道词典和小牛翻译的输出结果分别如下:

有道词典:那个女孩在一个红色的裙子是我的妹妹。小牛翻译:红裙子的女孩是我的妹妹。

分析以上两处译文发现, 有道词典以单词作为翻译基本单位, 根据双语词典查询将“in a red dress”识别为一一对应的单词, 从而得出了“在一个红色裙子”的翻译结果;小牛翻译则以短语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根据相邻词汇的共选频率将“in a red dress”识别为一个多词组合单位, 并考虑到其与“that girl”的修饰关系, 从而输出了正确的翻译结果“红裙子的女孩”。

3 结束语

一直以来围绕翻译单位的话题不绝于耳, 国内外学者们各抒己见, 从不同视角提出的翻译单位有:“词素、词、短语、句子、段落、语篇”, “句群或语段”, “主述位”, “意义单位”, “修辞结构段”, “认知单位或思维注意力单位”等等。本文从机器翻译视角重新思考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单位问题, 发现短语和层次短语作为机器翻译系统的翻译基本单位最为常见。

参考文献

[1]邵艳秋.机器翻译相关术语简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10 (1) :25-27.

[2]701 Translator[DB/OL].https://www-03.ibm.com/ibm/history/exhibits/701/701_translator.html.Retrieved 2016, January 18.

[3]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的形式模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0.

[4]常宝宝.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翻译等价单位自动获取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2 (2) :24-29.

[5]何莲珍.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数据库设计[J].现代外语, 2007, 30 (2) :191-199.

[6]程洁, 杜利民.EBMT系统中的多词单元翻译词典获取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 2004, 18 (1) :55-61.

[7]刘占一.基于对齐技术的搭配获取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8]David Chiang.Hierarchical Phrase-based Translation[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07, 33 (2) :201-228.

[9]赵红梅, 吕雅娟, 贲国生.第七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 (CW-MT2011) 评测报告[A].机器翻译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七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11.

[10]赵红梅, 谢军, 吕雅娟.第九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 (CW-MT2013) 评测报告[R].第九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 (CW-MT2013) , 2013年10月31~11月1日, 昆明.

[11]汪昆, 姜文斌, 杨海彤.第十一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 (CW-MT2015) 评测报告[R].第十一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 (CW-MT2015) , 2015年9月24~25日, 合肥.

文本翻译中“误译”解析 篇7

一.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

1. 前理解生发的误译

翻译负有“文化传真”的使命, 即文化信息的“原汁原味”, 但在文学文本翻译具体的层面上, 绝对的传真是不可能的。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指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一样, 我们在翻译时, 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1]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误译, 并非单纯的表面现象, 如果将它置于宏观的文化背景下考察, 那么它将会揭示更深层的原因。

中外不少翻译理论家对误译现象做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中国学者乐黛云先生认为:“误译其实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民族事物去解读异文化。一般来说, 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 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 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2]由于译者和作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各自都受制于其语言﹑宗教﹑社会﹑物质﹑生态等文化因素, 有着先入为主的主体文化的思维定势, 所以, 译者对于原作的理解以“前理解”为前提, 此“前理解”即构成了译者的主观意识, 并无形地对译者进行操纵和支配, 使其不自觉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用译者原有的文化经验去曲解原文信息, 这在译作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早期的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伦理价值观, 西洋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 但译者为了达到主体文化认可的目的, 对译语进行加工, 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如, 福尔摩斯在1916年中华版《福尔摩斯全集》中是守法、护法的正义之士, 福尔摩斯吸毒的描写在译成中文时却变成福尔摩斯说:要不是因为身体健康欠佳, 精神状态不好, 也不会吸毒。可见, 译者为了晚清社会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以鸦片可止痛为福尔摩斯的行为开脱。再如,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孝“仁﹑义﹑孝”是为人之基本道德准则, 所以, 严复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 对其中提到的哈姆雷特, 恐国人不解, 处理为“罕木勒特, 孝子也”。虽然译者的创造造成了原语中的某些文化特征部分遗失, 但是目的语中的某些文化特征则借此进入。由于不同的文化沉积和文化传统, 在翻译过程中, 主体文化的文化特征不可避免地渗入译作, 误译的产生便是特定时空下前理解介入的结果。

2. 有意、无意的心理生发的误译

从审美接受和文学阐释的角度, 文学文本翻译的“误译”分为“无意识误译”和“有意识误译”。

无意识误译因译者的疏忽大意、外语功底不深和对原语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 前者属于语言层面问题, 通过努力即可解决;后者不单是语言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缺乏对译语文化的了解所造成的误译, 但它有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价值。如:将“He looks blue today.”译成“他今天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成了笑话, 因为蓝色代表“忧伤”, 所以其真实意思是“他今天情绪低落”, 同样, 将汉语的“下海、打的、扣帽子”忠实地按照语言本意译成外文, 外国读者也一定感到莫名其妙, 由此可见, 这种误译是在译者只通晓异国语言而不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时发生的, 属于译者的无意识误读。

有意识误译指“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或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 置本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 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3]这段话表述了有意识的创造性翻译则发生在一些自觉的译者身上, 他们不仅有自己的翻译原则, 还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们或者为了迎合接受国的习惯和风俗, 或者为了适应接受国读者的口味, 或者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 或者为了便于传播, 译者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而进行“有意误译”, 如, 美国新诗派诗人庞德将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译作:Drawing sword, cut into water, water again flows.Raise up, quench sorrow, sorrow again sorrow.显然, 这种译法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而译者却置本族的接受性于不顾, 强行引进异国表达法, 以体现异国情调, 这虽然一时难以被本国读者理解, 但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 对读者还是有“拓视野”、“益心智”之效果。[4]

二.关照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异同

翻译的误译现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误读现象, 一方面受到主体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又给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对促进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同时, 这也体现出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互动关系。鲁讯说:“如果还是翻译, 那么, 首先的目的, 就在于博览外国的作品, 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 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 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 就是所谓洋气。”[5]所以, 有意识误译是一种翻译策略, 是译者有意而为之的误译。笔者认为, 产生该误译的原因有二:一, 译者考虑到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对原作的诠释不得不背离原作;二, 译者忠实地依照原作的语言表达方式, 违背了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由于两种文化间的距离和障碍, 文本译入时, 难免存在主体文化以其特有的视角观看客体文化的现象。而有意识误译突破了常规, 在正确表达原文内容和译文语言条件许可上违背了上述标准。

然而, 人们对待文化误读的态度有三:一, 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 一概作为异端, 必征服之, 同化之;二, 承认其价值, 但只作为珍稀的收藏, 实际上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崇拜其空壳;三, 一种文化相对主义, 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关照, 赞赏多元共存, 反对用某一文化体系评判另一种文化体系。即, 进行文化交流时, 人们常用三种方式对待异质文化差异。以民族中心论为翻译原则的人, 采用“本国化”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 反对文化的“外国化”。[6]但是, 世界文化日益频繁交流的今天, 只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 不依单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种文化体系, 本土文化才能融入世界文化之林。依靠译者的误译这一通行证, 使得大批外国文学得以引进。误译推动了承载着客体文化的译作的传播。但在这种相遇过程中,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简单地做一或二的切分。譬如, 现在风靡全球的美国文化、美国影视领导世界影视潮流,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文化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 其背后就潜藏深层的文化因素, 这种文化潮流实际上对第三世界的自身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可以认为是侵略, 另一方面又岂能不是一种促进。

综上所述, 只要异文化存在, 翻译就是彼此间的最好媒介, 正是由于外国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经过译者的翻译和更改, 才能被本国文学传统直接吸收, 才能成为该文学传统的一部分。误译不仅是对客体文化的认识, 也是对主体文化的再认识, 成为两种文化亲密接触的契合点, 同时误译也以崭新的文化因子充实和更新主体文化的结构, 供给新鲜的养料, 从而滋养和丰富了主体文化, 带动了它的发展, 将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文化间的“误读”始终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展开民族文化间的对话, 目的不在于求取文化上的普遍性与一致性, 而在于消除彼此间的误解, 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文本翻译中, 前理解、潜意识是造成误译的原由, 但关照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异同是解决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英) 苏珊·巴斯内特:《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143页。

[2]乐黛云, 勒·比松:《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差异》,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46-63页。

[3]鲁迅:《〈绛洞花主〉小引》载《鲁迅全集》 (第7卷)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第419页。

[4]肖锋:《误读的阐释》, 载《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

[5]鲁讯《“题未定”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35年版, 第246页。

文本细读与文学翻译 篇8

文本细读不仅是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方法, 而且对文学翻译也具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学翻译首先应建立在通透理解作品的基础上, 而这种心领神会必然取决于译者对作品的分析解读——无论是从作品总体思想还是其遣词造句。鉴于此, 本文拟以威拉·凯瑟经典短篇A Wagner Matinée及其三联书店译本中几个译句为实例, 结合相关的宏观、微观语境对译句及其对应原文进行文本细读, 展示文本细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原文:He had characteristically delayed writing until, had I been away from home for a day, I must have missed the good woman altogether. (102页, 原著, 下同) 三联译文他本性难改地拖延了写信要是我外出一

三联译文:他本性难改地拖延了写信, 要是我外出一天的话, 那我肯定接不到那位可敬的女人。 (118页, 三联版, 下同)

分析:小说《瓦格纳音乐会》开篇以第一人称“我”即身在波士顿的克拉克收到霍华德叔叔一封皱巴巴的信引出故事, 而通篇故事的焦点是那位可敬的女人 (the good woman) 乔治亚娜婶婶, 远在内布拉斯加州的霍华德叔叔在小说中是反衬性人物。本句出现于作品首段尾句。作者以一封信拉开叙事序幕, 引出小说三人物, 随后叙述与回忆不断穿插, 人物的各自个性渐而显现。不过此时读者并不清楚 (故事刚开始作者也并不希望读者清楚) 叔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只知他写给克拉克的这封信皱巴巴, 不甚干净, 还有就是叔叔做事可能喜欢拖拉, 至少他写信是这样。在此叙事语境下, 将句中“characteristically”一词译成饱含贬义的“本性难改”未免有过早定论、武断定性之嫌。不妨改译为:像以往一样, 我叔叔写信总是拖拖拉拉。我要是外出一天, 就肯定接不到那位可敬的女人了。

原文:The name of my Aunt Georgiana called up no alone her own figure, at once pathetic and grotesque. (102)

三联译文:乔治亚娜婶婶的名字不仅马上令我想起了她可怜而丑陋的身影。 (118)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性词语 (epithet) 贴切含义的确立应以作品文本语境以及通篇基调而定。从语境看, 此处“pathetic”和“grotesque”是在描述克拉克在波士顿收悉叔叔从远方来信时一看到乔治亚娜婶婶的名字眼前就浮现的画面。grotesque虽有丑陋之意, 但常指怪诞雕塑艺术, 指人时则强调体型比例严重失衡扭曲 (如头大、背驼) 导致怪异难看。作品中随后的段落就有“畸形的身子” (misshapen) 、“骨瘦如柴” (angular) 、“原本就佝偻” (originally stooped) 等具体描述婶婶长相的语句。因此, “grotesque”一词在这里同样只是器质性实描, 若译成“丑陋”则往往带给读者器质性描述之外更多的负面性主观情感想象, 这种更多的想象可能难为作者威拉·凯瑟之本意而有译者越俎代庖之嫌。在此语境下, 也许理解为长得难看更为贴切。

原文:She sat looking about her with eyes as impersonal, almost as stony, as those with which the granite Rameses in a museum watches the froth and fret that ebbs and flows about his pedestal-separated from it by the lonely stretch ofcenturies. (105-106)

三联译文:她坐在座位上环顾四周, 冷漠得差不多像块石头, 她那对漠然的眸子犹如一家博物馆里拉美西斯二世花岗石雕像的眼睛, 那双眼睛注视着基座四周的潮起潮落——与它相距了数十个寂寞凄凉的世纪的泡沫浪花。 (122)

分析:这里作者描述的是婶婶刚步入音乐厅时神情。句中作者用“impersonal”与“stony”两词描写婶婶的目光, 揭示出身处音乐大厅的婶婶此刻的心境与状态:婶婶毫不在意自己看上去有多么不合时宜, 也没有因蓦然重返这阔别多年的音乐世界而生的窘迫与激动, 这种情境是主人公克拉克始料未及的。这也许也是作者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重逢远离多年的至爱何以呈现得如此从容、冷静与淡定?而三联版译文中“冷漠”一词则替原著添加上一份并不友善的冷淡, 因为此处更多的还是旁若无人、近乎超脱尘世的入境, 而这份平添的“冷漠”可能有曲解作者本义之嫌, 也有碍于对婶婶形象的解读。鉴于此, 全句改译为:她坐下, 环顾四周, 目光冷冷的, 近乎毫无表情, 一如博物馆拉美西斯二世花岗石雕像的双眼注视着基座四周的潮起潮落:与它相距了数十个寂寞凄凉的世纪的泡沫浪花。

原文:The men of the orchestra went out one by one, leaving the stage to the chairs and music stands, empty as a winter cornfield. (109)

三联译文:乐师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去, 把舞台留给了椅子和谱架, 空荡荡的就像冬天的玉米地 (127) 。

分析:至此, 音乐声戛然而止, 音乐会结束了。作者通过比喻将演奏者渐渐散去的舞台比作婶婶遥远又熟悉的内布拉斯加州农场空荡荡的冬日玉米地。这种意象的类比与通篇小说中波士顿都市的现实与对拓荒地的追忆之间的不断穿插遥相呼应、互为对照——丰富多彩的文明之都与单调沉闷的蛮荒之地。“把舞台留给了椅子和谱架”读上去感觉比较拘泥于原文的句法结构, 因而可能反倒失去了作品在汉语言中相应的意境。我们如果能领悟要旨, 不拘泥于原著的语言结构, 同时最大程度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著的意境, 也许更能突出这两个世界的鲜明对照, 更能让读者感知婶婶的失落之强烈及痛苦之切肤。因此, 我们不妨将原句译为:乐队的人一一离去, 舞台只剩下椅子和谱架, 空空荡荡, 宛如冬日的玉米地。

原文:For her, just outside the door of the concert hall, lay the black pond with the cattle-tracked bluffs. (110)

三联译文:对她来说, 音乐厅门外就是那个岸边有牛蹄印的黑水塘。 (127)

分析:克拉克邀请婶婶听的这次瓦格纳音乐会唤醒了婶婶, 将她的至爱——音乐在间隔数十年之后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婶婶。她无声超然地去聆听、去感受。这种极大的宣泄, 是克拉克和婶婶本人始料未及的。这样的世界与乔治亚娜婶婶几十年来终日劳作的内布拉斯加州拓荒地是两个迥然相异的世界。音乐会虽已结束, 而被唤醒的婶婶情不自禁突然嚎啕大哭, 恳求着克拉克别让她离开这音乐厅。至此, 音乐会、音乐厅与黑池塘之意象及寓意读者自然领悟。相形之下, 三联版译文中“音乐厅门外就是那个岸边有牛蹄印的黑水塘”则过于平铺直叙, 没能凸显两个世界的迥异与毗邻 (作品通篇叙事, 尤其是音乐厅里婶婶的感触以及本句中“just”一词置于倒装句首等都无一不指向这种强烈的反差) 。鉴于此, 倘若译成“对她来说, 一旦跨出音乐厅的门便是那岸边蹄印斑斑的乌黑池塘。”, 效果会好些。

外国文学原著只有通过优秀的译本, 才能获得在异域的再生。译语一旦确立, 译文的字里行间都必然反映, 或准确揭示或无意中曲解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取向, 因而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与分析, 尤其是对于单语读者。译者既是原著作者、作品的读者、接受者, 又是译语读者、接受者所阅读的译著的创造者。因此, 作为连接作者与读者中间人的译者首先应通篇把握被译作品的思想与内容。在此基础上, 斟字酌句, 准确吃透词义, 尤其是遣词过程中对褒贬的推敲, 使之与作者本义、作品的语境及主旨一致。这种斟酌推敲, 可能需要译者查阅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 同时更得始终研读作品文本自身, 关注作品整体叙事、情节的前后演变与上下承启。

与文学批评一样, 文学翻译通过文本细读可揣摩出作者大至通篇构思小到遣词造句的匠心, 进而选用恰当的目标语言最大限度地将之再现。当然, 文本细读也只是文学翻译过程中可采纳的方法之一。单从作品本身看, 文学翻译开始应分析原著要旨、风格、语体、语境等。从翻译过程看, 纽马克提出的语篇、指称、衔接与自然四层面对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到理解、表达到修改译稿提供了明确建议。通过借鉴诸如文本细读、互文性及关联等在内的多元视角与方法论, 文学翻译也许可以做得更精彩。

摘要: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之一, 文本细读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也具重要指导意义及运用价值。作品细读既可在文学分析中揭示掩盖于表面文本之下的深层意义与潜藏文本, 同样也可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分析微观与宏观语境、叙事结构、通篇构思及遣词造句等确立较为贴切的译文。本文以美国作家威拉.凯瑟短篇A Wagner Matinée及其三联书店中译本为实例研究, 展示文本细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机器文本翻译 篇9

摘要:超文本的概念是法国的文学理论家提出来的,就是在进行两种语言翻译的时候通过对多余文字的添加可以让整个文章的内容更加的丰满,在对新闻进行翻译的时候因为新闻就是真实的对信息进行叙述,我们通过超文本翻译来对翻译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可以让读者对整个的翻译作品感觉非常完美,如果一个作品没有超文本翻译是不能够进行生存的,因为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东西在理解上是要翻译者进行整体的陈述。

关键词:新闻;翻译;超文本;

中国分类号:H315.9

翻译其实是个极其美妙的过程,一些人在对翻译进行理解的时候都是想翻译是一种文字的转换,这只是翻译中的一个很简单部分,其实翻译是在进行转换时候的语言的重新组织,在翻译学上我们一直讲解的是信、达、雅这三个重要的方面,就要要真实的表达意思、语句通顺还有就是文字要漂亮,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也可以遵循这样的翻译原则,可以在进行翻译的時候进行自己的语言润色,让整个翻译看起来有内容,有文字感。

一、评论内容的加入

我们在进行文题分析的时候都是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比如在2009年8月的一天新闻,在一次论坛当中,学生的提问引起的一个小段的插曲,这也是全世界传媒的热点话题。不同媒体对此都有自己的态度加入其中。(1)My husband is not secretary of state,I am (BBC News2009—8—11)(2)Hillary Clinton:I am secretary of state,not Bill(CNN 2009—8—11)(4)希拉里大学生问打动肝火(5)希拉里动怒不甘克林顿抢风头,对于这件事情CNN在新闻中解释是在进行传译的时候出现错误,不过东西方各地的传媒谁也都不管在进行传译的过程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对读者进行期待,西方还是喜欢第一个翻译这样可以表现出来她的自信。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有时候会加入一些相关的评论相关的内容,很多大的新闻媒体都是把故事说的头头是道,有时候还会加入一些评论。例如在香港《头条新闻》中这样说过,在正文中是说传译员翻译一名男生的相关问题,对世界银行分析中国想刚果提供贷款的问题,这时候问克林顿有什么看法,但是这时候希拉莉顿的脸上沉下来,提高声音说我想告诉你搜丈夫的看法,但是我丈夫不是国务卿我才是,我不会当我丈夫的传话筒,这时候其实是在进行翻译时候出现了错误,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希拉里是不高兴别人提到丈夫的名字,所以借题发挥一下,但是因为文化的不一样出现了一些小的差异,其实这也能够看出来不同文化的规范决定着一个故事是如果的被展示。

二、超文本因素对新闻翻译的影响

(一)对于读者有一定的价值观和期待的视野

在整个新闻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新闻类型都要伴随着超文本的翻译,不同的超文本都会导致不同的的文本的产生。有时候对于翻译我们看着感觉是不一样,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本地化语言来进行翻译,比如在进行翻译时候运用大动肝火和抢风头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西方媒体在进行标注的时候还有习惯用直接引语来作为标题。这样可以呈现一个比较客观的报道,但是中国在进行转译的时候就感觉国务卿发火在重要才场合里面是不应该的,所以就会运用大量的评价词在新闻标题中来表明他们的态度。其实我们能够看到读者的期待观和价值事业也是超越文本的,这一天就会对编译者的策略去向有过影响。因为读者的群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新闻会有不一样的兴趣,他们在价值观和期待值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对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制作出来适合目标群体的新闻标题。

(二)国家关系

我们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可以发展在不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地方利益时候,新闻的编译者还是比较喜欢进行自由发挥的,他们比较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天赋来对整个新闻报道做出评论,在进行语言运用的时候有时候是一种调侃,有时候是一种谴责,有时候也超出了新闻的评价范围,但是读者不是很重视,有些东西就是某个人的故事,只要符合了价值观,读者也不会去进行吹毛求疵的。很多事件都是涉及大搜国际的政治,国际的法律还有就是双边关系等相关因素,还有就是读者对另一国家的声明也是很在意的,那么在进行关于国际纷争意见的时候,编译员就不要对事件进行自由的解释,比如在进行美军船只在南中国海的事件当中,美国军方说他们进入到了公海的区域,但是我国的外交部则是指出说他们闯入了中国的经济专属区域。但是当整个翻译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就来不得办点马虎,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要和自己国家权威机关口径保持一致。

结语:新闻的报道是包罗万象的,跟着公众的生活国家的政策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的公众都是想要通过新闻来了解到相关的消息和国内外的动向,这样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超文本的翻译以及后续翻译都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进行翻译研究的时候要通过分析来了解公众的需求,这样可以给公众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视野。新闻中的原文翻译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是我们长期要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堂,我那么通过对几个方面的新闻翻译进行了解来探究最为合适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翻译.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J].张美芳. 2011(02):3-5

[2]师梦霞.新闻翻译的超文本因素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15

“公园简介”类文本翻译探讨 篇10

作为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之一, 公园简介的翻译具有景点介绍与文化传播双重功能。根据德国功能主义理论, 任何翻译行为都带有目的性, 一定是为了改变现行事物的某种状态。为了促进双方沟通和交流, 译文有时可根据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背景知识、文化习俗等对原文进行修改、增补甚至改写。在应用型的专业翻译中, 原文的地位不再“神圣不可侵犯”, 翻译的最高原则就是达到目的, 实现跨文化的交际。结合该理论, 笔者对公园简介英译文本做了简单分析。

译文的文本类型。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按功能可分为三类:信息型文本 (informative) 、表达型文本 (expressive) 和操作型文本 (operative) 。 (Munday, 2001) 一般来说, 公园简介集信息功能和操作功能于一身, 旨在介绍中国文化, 吸引国内外游客。

译文的预期读者。译文的受众应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外游客。当前, 很多国外游客到我国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中国文化。我国旅游机构抽样调查显示, 26%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的目的是欣赏历史古迹, 56%的游客是为了体验异域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人大多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阅读方式有差异, 文化期待也不同。

译文的目的要求。公园简介的翻译目的就是要向国外游客介绍景点情况, 传递有关信息, 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旅游知识, 向国外游客展示我国优美的自然风光, 更好地宣传我国自然及人文景观。公园简介的英译文本信息应准确真实, 语言应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让国外普通游客能够读懂、看懂、听懂, 并且喜闻乐见。

以上就公园简介的文本类型、文本性质与特点进行了分析。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下《和平公园简介》这篇英译文的背景、来源以及该任务的具体要求。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海市语委针对上海市公共场所语言应用 (包括英语翻译) 开展了清查和改进工作。公园简介也是此次检查的主要对象之一。经专家实地考察发现:许多公园内的英译标识语存在大量问题, 不仅出现拼写及语法错误, 甚至有些译文已经扭曲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造成旅游文化独特身份的丧失、错位, 严重损害了上海市的形象。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 市政府要求立即进行整改, 即对公园内的标识语重新进行译写。和平公园简介的英译文就是需要整改的项目之一, 任务完成期限为五天。

为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 笔者制定了如下操作流程:

第一天:

(1) 通读原文, 了解《和平公园简介》这篇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分析公园简介类文本特点、语言风格和目标受众, 找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3) 重新再读一遍原文, 将简介中的重点部分和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查找, 将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弄明白。如《和平公园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园内有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百花馆、水榭、石舫, 可供游客傍湖品茗, 赏心悦目。”短短一句话, 但在具体翻译时必将会遇到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百花馆到底是什么?中文描述不详, 无法确定英文准确的名称。

问题二:水榭、石舫的具体数量是多少?英文单复数无法确定。

问题三:品茗一定就是喝茶么?具体功能不得而知。

因和平公园地处市区, 交通便捷, 就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一得到了解决。

第二天:

(4) 查找有关公园简介的平行文本或相关文章进行阅读, 收集资料。

(5) 着手进行翻译, 根据第一天制定的翻译策略, 结合收集的平行文本, 保证译文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就上文提到的平行文本, 笔者想着重介绍一下。所谓平行文本是指不同语言中话题、体裁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本土文本。它可以帮助译者在信息内容、表达方式、修辞风格、篇章格式乃至文化规范上尽量借鉴译语平行文本的特点。它像是研究译语读者对某一类型文本阅读习惯和期待的参照系。 (范勇, 2009) 我国学者林克难先生曾提出“看、译、写”的翻译方法。其中“看”即是指大量阅读真实的平行文本材料。可以通过平行文本分析, 对原文进行信息处理;使译文尽量符合译语平行文本的体裁规范;借用平行文本中体现同样功能或表达同样信息的地道规范表达方法, 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掌握译文的修辞风格特征;熟悉译文平行文本中的文化规范。本文借用“平行文本”一词表示与原文内容相关的译入语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专题性的文章, 也可以是百科全书中的词条, 甚至包括词典中的解释和例句。简单地说, “平行文本”就是与原文内容接近的任何参考资料。有关《和平公园简介》的平行文本, 笔者借助Google、百度、维基百科和answers.com等搜索引擎, 搜索到了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举例如下:关于“水榭”的译法, 利用answers.com查找所得:

water pavilion:one of the struc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gardening is the xie.

关于“石舫”的译法, 利用Google图片搜索所得:

Google图片:stone boat

第三天:

(6) 对照原文, 修正细节, 确保译文信息准确。

(7) 进一步验证词句的译法, 理解每个词的含义, 甚至是言外之意。由于汉语中的赘词很多, 原文使用这些词并没有增加句子的意思, 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 使读者听起来更加悦耳, 所以做汉译英时要善于发现多余的词, 并在英译时予以精简。

第四天:

(8) 不看原文, 对译文进行再次修改, 本次修改重点考虑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逻辑上是否合理、通顺, 译文是否符合英语习惯, 目标语读者是否能看懂。

(9) 把自己的译文转发给同行, 相互审阅讨论。

第五天:

(10) 对照原文, 通篇阅读, 宏观把握。

(11) 注意细节, 查看译文的标点、拼写及格式。

(12) 交稿。

根据公园简介类文本类型, 译文文风宜平实、简洁, 信息宜直白、明确。但许多情况下正如纽马克所言, “信息类文本常常受到过分直译, 译文的翻译痕迹明显。” (Newmark, 2001) 信息型文本具有较强的交际功能, 需要特别考虑到译语受众的交际需求。网络搜索技术的发展, 为译者提供了强大的翻译资源。在明确翻译要求以后, 译者便可通过查找译语中的平行文本作为研究同类文本写作范式和译语读者阅读期待的材料。通常情况下, 平行文本和原文应当“主题相同、内容相似”。 (李长栓, 2009:93) 比如着手翻译公园简介, 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英美国家的公园简介, 学习、模仿写作风格, 借鉴表达方法。以下便是针对和平公园简介英文翻译提出的建议性翻译策略, 希望有助于改善目前国内有关公园简介类文本译文的质量。

1零翻译

所谓零翻译, 即删除不需要的信息。公园简介作者在写作时, 考虑到的只是中文读者的兴趣、期待和文化背景。但当译者翻译原文时, 考虑的应当是译语读者的需求和文化背景。因此, 在翻译英文简介时, 有必要删减一些冗余、复杂、不甚重要甚至有可能冒犯旅游者的信息, 这有助于翻译功能性的实现。比如一些过于复杂的古诗文、对联、引文等文化因素都可以删去。另外, 由于汉英文化差异, 英译文读者倾向于通过大量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对旅游景点做出评价, 而中国的一些荣誉头衔如“省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若直译, 则给人以夸张或不相干之感, 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略而不译。例如此篇译文的标题:和平公园简介, “简介”二字可省略不译, 直接译成Heping Park, 目的是告诉游客这是和平公园而非其他公园就可以了。又比如原文“动物岛占地约10亩, 四面环水而居, 狮、虎、熊、豹、梅花鹿等动物迁居岛上。”切忌译成:Embraced by water, the island is home to many wild animals, including lions, tigers, bears, leopards and spotted deer.试想, 哪一个岛不是四面环水, 否则又怎会称之为岛呢?island一词字典解释为a piece of land surrounded by water。因此该处的“四面环水而居”完全可以省略。

2化繁为简

在翻译公园简介时, 经常会碰到一些空洞浮夸的套话。对于这些套话, 若照译则会使译文变得臃肿不堪;若不译, 又恐违背翻译的基本原则——“信”。现今有不少译者遇到此类问题时, 依然采取保守的姿态, 宁愿使译文变得冗长拖沓, 也不愿意遗漏文中的任何词句。与之相反, 也有一些译者比较大胆, 把这些“中国特色”的内容统统删掉不译。笔者认为, 此两种做法均不宜提倡, 正确的方法应是根据实际翻译要求, 对原文信息进行甄选和变通, 把原本具体、复杂的信息群简化为凝练、直白的信息群, 做到“多中取少, 量中取质, 泛中取精”。例如原文:……突出了林、地、山、水、人、园的理念。翻译此句话时, 笔者意识到这句话过于中式, 译成英文时需进行调整, 故大胆地进行了删减, 将“林、地、山、水、人、园”六个方面进行简化, 译成“…featuring a more balanced gardening concept.”又例如原文:植物配置上, 运用自然起伏的地形, 采用大量的观花和色叶树种, 形成更丰富的“春景秋色”。功能布局上, 根据市民活动特点, 进行合理分区和空间组织, 形成有动有静、有开有闭的不同空间, 强化了公园的服务功能, 营建了和谐的游园氛围, 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此段原文中包含很多四字结构, 如“春景秋色、有动有静、有开有闭”等。这种结构是中文表述时常见的手段, 但译成英文时需简化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浮夸之词, 故译为:There, landscape plants and fl owers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best fi ts the rolling terrain to enhance the view.Optimal space arrangement has been made to maximize the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park as a desirable leisure centre for visitors and citizens.

3信息补偿

公园简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对于原语文本中一些带有原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有时需要保留在译语文本中。但对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外国人士而言, 在原语信息量保留的内容基础上, 根本无法理解译语文本, 这时就需要译者酌情补充所需信息, 在译文中采用适当阐释甚至加注的形式来明确原义, 避免译文读者的误解甚至不解, 做到内外有别。例如原文:整合空间、明朗地形、山林起伏、增添野趣, 构筑了各具特色的地块之景与心怡之园。原文表达时为增强气势, 均采用四字结构。译文若照此直译, 则会使读者产生困扰, 不知所云。所以此处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让读者看得懂, 因此译为:The space has been used in an integrated way, adding a touch of idyllic charm to the park, while different plots have been planned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ltogether bringing out the best of the park.

4改写重组

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人重曲线思维, 习惯一种跳动、迂回、环绕式的思维方式。在表达思想时先阐述相关的事情, 最后点明主题。而英美人重直线思维, 通常按照逻辑直线推理的方式进行思维, 趋向于直截了当从主句开始, 然后再解释说明主题句。思维模式决定了语篇模式, 因此翻译公园简介类文本时, 译者需要对原文的结构、语句及语篇叙述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使之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和文本类型的要求。例如原文:……可供游客傍湖品茗, 赏心悦目。公园山、水、建筑、植物, 配置相得益彰, 风光怡人, 景色秀美。原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 如“傍湖品茗、赏心悦目、相得益彰、风光怡人、景色秀美”。如果没有对原文进行优化重组, 便会掉到中文结构的陷阱中, 大量使用动宾结构, 殊不知地道的英文很少在一句话中使用三个动宾结构。分析后译文如下:…where visitors may sit down for relaxation while enjoying the pleasant view of artifi cial rockeries, water scenes, classic buildings and exotic plants.

本文以《和平公园简介》英译为例,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园简介类文本英译时遇到的问题及相应采取的策略。纵观国内其他公园简介的英译, 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失误俯拾皆是, 充分暴露出我国在公园简介翻译方面的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是相关机构重视不够、译者的翻译水平有限或对翻译的认识有偏差、缺乏严格的质量把关。本文只能从技术角度, 也就是从纯粹翻译的角度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提出了零翻译、化繁为简、信息补偿和改写重组四大翻译策略,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附录:原稿

和平公园简介

上海和平公园始建于1958年, 位于虹口区东北部, 公园占地面积260亩, 其中水面积47亩。公园共有4个大门, 分别位于大连路-控江路、新港路-虹镇老街、天宝路近阜新路和新港路-瑞虹路, 交通便利, 方便游人出入。和平公园是一座以中国自然园林风格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有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百花馆、水榭、石舫, 可供游客傍湖品茗, 赏心悦目。公园山、水、建筑、植物, 配置相得益彰, 风光怡人, 景色秀美。

近几年来, 根据公园景观和功能需求, 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大量经费对公园进行改建, 在不改变总体格调和布局的前提下, 突出了林、地、山、水、人、园的理念, 拆除部分建筑, 还绿于园。整合空间、明朗地形、山林起伏、增添野趣, 构筑了各具特色的地块之景与心怡之园。

生态动物岛的建成是公园改造后的最大亮点。动物岛占地约10亩, 四面环水而居, 狮、虎、熊、豹、梅花鹿等动物迁居岛上。西侧木桥是进入小岛的唯一途径, 岛的东侧新建木栈长桥, 内侧与动物岛相隔的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 并增设湿地, 通过水景、水岸的综合优化以净化水质。动物粪便通过专用管道排放, 岛体不受污染。

在提升生态景观同时, 公园以人为本, 在南侧游人较密集的4号门区域新建了和平广场, 占地约6000平方米, 广场入口正对瑞虹路, 并沿瑞虹路中轴线方向朝公园内延伸。植物配置上, 运用自然起伏的地形, 采用大量的观花和色叶树种, 形成更丰富的“春景秋色”。功能布局上, 根据市民活动特点, 进行合理分区和空间组织, 形成有动有静、有开有闭的不同空间, 强化了公园的服务功能, 营建了和谐的游园氛围, 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译文:

Heping Park

Built in 1958, Heping Park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Hongkou District in Shanghai, covering an area of around 43acres, including a water area of around 8 acres.It has 4 gates, conveniently situated near Dalian Road at Kongjiang Road, Xingang Road at Old Hongzhen Street, Tianbao Road near Fuxin Road, and Xingang Road at Ruihong Road, respectively.Featuring a typical Chinese natural garden style, the park comprises a traditional Flowers Hall, waterside pavilions and stone boats, where visitors may sit down for relaxation while enjoying the pleasant view of artificial rockeries, water scenes, classic buildings and exotic plants.

In recent years, both the municipal and district governments have funded substantially a series of renovation projects to improve its landscap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s.While the overall style and layout remain unchanged, a few buildings were dismantled to make way for green landscape featuring a more balanced gardening concept.The space has been used in an integrated way, adding a touch of idyllic charm to the park, while different plots have been planned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ltogether bringing out the best of the park.

The zoo island, covering an area of around 1.65 acres and home to a variety of animals, including lions, tigers, bears, leopards and spotted deer, is the highlight of the renovated park.A wooden bridge on the west side is the only access to the island.On the east side is a newly built long wooden bridge overlooking a stretch of aquatic plants and an artifi cial wetland, designed to help clean the water ecologically.Animal wastes are drained through dedicated pipelines to prevent the island from being contaminated.

Next to the No.4 gate on the south and directly facing Ruihong Road is the 6, 000 m2 Heping Square.There, landscape plants and fl owers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best fi ts the rolling terrain to enhance the view.Optimal space arrangement has been made to maximize the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park as a desirable leisure centre for visitors and citizens.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来华短期居住和长期定居的外国人士逐年增加。为了方便他们, 公共场所大都设置双语标识, 公园内的中英双语标识就是其中之一。公园简介作为一个公园的信息窗口,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文版的公园简介主要是从中文简介翻译而来。然而这部分的英语译文质量却令人堪忧, 有些甚至影响到译文的预期功能, 有损我国对外宣传的形象。本文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出发, 对公园简介英译存在的问题举例梳理, 然后提出四种翻译策略, 希望以此引起相关部门及翻译人员对翻译质量的重视。

关键词:文本类型,目的论,公园英文简介

参考文献

[1]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Routledge, 2001.

[2]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范勇.从目的论看平行文本分析在应用翻译中的作用[J].阅江学刊, 2009 (4) .

[4]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4) .

上一篇:能量调度策略下一篇:生活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