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角色

2024-10-05

生活中的角色(共7篇)

生活中的角色 篇1

摘要:当下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班级开始根据原先角色游戏中开设的猪猪西点坊需要增加生活化材料这一情况,选择了农作物作为渗透在角色游戏中的特色。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与幼儿探讨的过程中,基于小班幼儿爱吃的特点以及材料安全上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农作物中的面粉作为班级主打特色的活动就此展开。

关键词:生活化材料,游戏,农作物特色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1)角色游戏一直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为幼儿创造条件来解放孩子,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陶行知先生还说过:“集体的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2)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幼儿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在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的生活中,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为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建构经验基础。因此,笔者根据幼儿游戏中产生的需求,以地域特色在游戏中的渗透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生活化课程游戏的探索实践活动就诞生了。

一、积极号召,让幼儿成为收集游戏材料的主人

进入新学期,我们以瓶瓶罐罐、农作物、纸箱、棉布毛线等为主打,开始选择性地搜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我们班级则根据原先角色游戏中开设的猪猪西点坊需要增加生活化的材料这一情况,选择了农作物为主打的特色来渗透到角色游戏中。在探讨的过程中,基于小班幼儿爱吃的年龄特点以及材料安全上的考虑,选择了农作物中的面粉作为班级主打特色。在探讨的过程中,幼儿主动提出家里有面粉、擀面杖等材料,于是我们发动家长资源,让家长陪伴着幼儿一起参与到新学期角色游戏中所需材料的收集中来。小班幼儿对于收集的任务很感兴趣,每个幼儿都为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将收集的材料投放到班级材料箱中感到自豪!

二、学会放手,为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创造空间

角色游戏可以通过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实现角色的转换,使其进入他人的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经验,从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状况。小班幼儿已形成了初步的角色心理,这为幼儿逐步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进行多种角色的转换提高角色游戏的水平奠定了基础。在本学期的活动中,幼儿更多的使用了文明用语,能够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在交流中也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学会放手,学会观察,是这学期我们角色游戏的重点。幼儿初次在尝试用面粉进行制作时,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面粉黏在手上了怎么办?让我们一起看看幼儿在解决办法时的探索过程吧!

游戏开始啦,猪猪西点坊的糕点师傅忙活了起来,因为最近提供了面粉团,西点坊的师傅们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有的用擀面杖擀皮子,有的用模型压出各种形状的“饼干”,还有的通过各种搓、揉、团的方法制作点心。浩浩看见我走过去,便开心的告诉我:“老师,老师,你看我做的点心,是小白兔蛋糕哦。”我一看,做的真不错,给了他一个赞。边上的诺诺看见了,也不甘示弱,使劲儿用擀面杖擀面皮,啊呀,一不小心,面皮粘在桌子上,怎么也弄不下来,诺诺看看我,一着急,就使劲儿用小手撕桌上的面皮,可是越拉越不好弄,最后弄的满手都是黏糊糊的面粉。“老师,不好弄。”他憋红着小脸,看着我说。我想帮助他,可是转眼一想,不行,直接告诉他,就剥夺了孩子尝试探索的机会。于是,我微微一笑,“再试试,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又尝试了一会儿,诺诺更着急了,边上的浩浩也来帮忙,越拉越黏,最后浩浩不帮诺诺拉面皮了,转而去摸盆子里的面粉,“好像不黏糊了。”浩浩惊奇的发现,只见他往手心又抹了一把面粉,然后耐心的将手上的面团一点点往上拉。诺诺看见了,也去盆子里抹面粉,终于黏糊的面皮撕下来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喜欢用面粉团子制作糕点,但是由于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家庭自己用擀面杖做皮子等,所以幼儿缺乏擀面团的经验,以至于面团擀的太薄了,粘在了桌子上。面对粘在桌子上的面粉团子,有的幼儿心急,结果沾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面团,不知所措。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介入游戏进行直观的示范来帮助幼儿理解也未尝不可,但却是剥夺了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受的机会,学会保护幼儿探索的精神,对于幼儿而言是很重要的品质。在这次活动中,我谨记“教师要学会放手观察”这句话,给幼儿提供了机会,幼儿终究通过自己的无意发现,学会了如何处理黏糊在手上及在桌子上的面团子。

在游戏讲评的时候,我们播放猪猪西点坊游戏时候抓拍的照片,对西点坊糕点师傅遇到的情况进行了讨论,让浩浩和诺诺自己来说说这次做西点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后的想法,诺诺说:“面皮不能擀的太薄,会粘在桌子上。”我追问:“万一不小心粘着了,要怎么样?”诺诺说:“抹面粉就好了,撕得时候也不能心急。”这样的探讨为其他幼儿下次做糕点师傅做了经验铺垫。

三、鼓励创造,为幼儿更好发挥想象力提供支持

这学期,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于是,我们大胆放手让幼儿将捏橡皮泥的技术运用到制作西点上,给孩子们欣赏各种糕点图片,极大的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欲望,甚至有孩子提出了给面粉染颜色的想法。

(一)将捏橡皮泥的创意融入到角色游戏中

猪猪西点坊的几个糕点师傅在制作糕点,有一个幼儿在刚刚的泥工课上学会制作“玫瑰花”后,说要给西点坊做“玫瑰花糕点”。于是这激起了其他糕点师傅的兴趣,他们一个个很认真的在制作着玫瑰花糕点,嘴巴里还不时地数一数花瓣的个数。有的幼儿心思细腻,比如小译小朋友,只见他做的糕点花瓣,个个皮薄,面粉团子也搓揉的很到位,所以看着很均匀。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他轻轻的数着觉得够了,于是就将这些皮子花瓣小心翼翼的叠了起来,然后将叠好的皮子花瓣轻轻卷起来,他开心的笑出了声,“好了,马上好了。”最后,将皮子做的花瓣儿打开,一朵美丽的玫瑰花绽放在眼前。“老师,我的糕点好看吧!”“好看,顾客肯定会喜欢的。”

(二)搓、揉、压、团齐上阵

最近除了个别幼儿喜欢用擀面杖擀皮子,或是用模型压出各种形状的“饼干”,大部分幼儿喜爱上了动手自制糕点,通过各种搓、揉、团的方法制作点心。豪豪看见我走过去,便开心的告诉我:“老师,老师,你看我做的点心,是卷卷的哦。”“我还会这样呢。”只见豪豪又将面粉搓长,然后学着拉面师傅的样子,在桌子上甩面条。边上的萱萱看见了,也热情的告诉我:“老师,你看我做的。”只见萱萱将各种点心(圆圆的、扁扁的、长长的、卷卷的)放在了巧克力包装盒子里。边做还边往手心抹一点面粉,然后耐心的将桌上的面团一点点往上拉,最后做了一朵玫瑰花放在糕点中间,美丽极了。小语则在边上安静的用面粉做蝴蝶,“这是蝴蝶面包,我喜欢吃的,面包店里有的。”“真不错,很有想法哦!”听到我的表扬,边上的孩子也开始在自己做的糕点上创新了,有的搓了小圆点装饰,有的用螺旋线条装饰,还有的做了一个毛毛虫糕点。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西点坊的糕点师傅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幼儿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简单的造型,面粉也在之前反复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方法,不再粘在手上,小手更灵活。在欣赏过各种糕点造型后,幼儿还将我们平时捏橡皮泥的方法运用到了捏面粉团子上,将面粉团子通过搓、团、压等方法,做成了圆圆的、扁扁的、长长的、卷卷的糕点,还根据自己去面包店的经验,很有创意的做出了蝴蝶糕点,在鼓励下,幼儿想象力无限发展,给糕点进行装饰,还做出了毛毛虫糕点。在这次活动中,笔者一直作为观察者,给予孩子适当鼓励,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激发和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3)伴随着地域特色的融入,面粉作为农作物的一种已经在我们班级角色游戏中的渗透初步有了成效。在学期末的时候,我们尝试了用蔬菜汁给面粉染颜色的实践,紫甘蓝的效果最明显,幼儿一起将紫甘蓝的汁液倒入面粉团中揉搓,看着面粉团变成淡紫色,幼儿都感到非常的开心。

幼儿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才是他们想要的,才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创意,笔者将继续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做一个会放手的观察者,解放幼儿,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他们一起探索面粉的奥秘!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生活中的角色 篇2

—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而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未来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文明社会,交往礼仪作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推崇,3—6岁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角色游戏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分交往的机会,是培养和发展幼儿交往礼仪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再现,角色游戏的开展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的礼仪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对幼儿礼仪言行的培养中,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一步一步慢慢深入。大班角色游戏有五个区域组成:娃娃家、小医院、小餐厅、理发店还有小茶室。我们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观察八位幼儿,他们的主要游戏区域是小茶室,我们对他们的礼仪言行进行重点观察记录。

刚开始进入小茶室时,孩子们明显对小茶室这个新环境很好奇,他们睁大着小眼睛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很快,他们就对小茶室熟悉了,慢慢的把茶室里的用品、饮料的种类摸索清楚了,在讨论之后哪几个人做服务员,哪几个人做顾客也明确了,小茶室就运转起来。但是,刚开始进行出现了不少问题,服务员们只是按照自己想象的来询问顾客的需要,顾客也只是简单地回应,礼仪言行出现的很少。如,在刚开始的一次角色游戏中,幼儿的情绪很高涨,顾客时家乐走进小茶室,服务员刘静婷很开心的跑过来说:“你想喝什么?”时家乐也很开心的回答:“我要一杯泡沫红茶。”“好的!”一句简单的回答,刘静婷就跑开了。这时我走过去询问:“服务员,当顾客走进来的时候,我们应该说哪些好听的话呢?”刘静婷眨眨眼睛没有说话,这时旁边有孩子反应了过来喊了一句:“欢迎光临!”这时大家好像思路被打开了,想到了很多礼貌用语,从此小茶室的服务员知道用文明的话来欢迎顾客,并且自发地出现了顾客走的时候对顾客说:“欢迎下次光临。”等送客的文明用语。

角色游戏开展近半个月的时候,小茶室的服务员文明用语使用以渐趋成熟。服务员们已经出现了很多文明用语,“你好,欢迎光临,请进,请坐。”“请问您要喝点什么?”“请稍等。”“请慢用。”“欢迎下次光临,再见。”等等。顾客们也能做到自觉用文明用语来回应。小茶室运转的非常顺利,但是,缺乏进一步深入的礼仪言行,如:顾客向服务员询问能不能打折,服务员向顾客询问要不要加热等深层次的礼仪言行。一次,唐晔欣走进了小茶室,服务员刘抒语接待了她。最后付钱的时候,一共五块钱,唐晔欣低头一看,手里只有四块钱了,这可怎么办呢?刘抒语在旁边看到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是好。我走过去询问:“你的钱不够是吗?”唐晔欣担心的点点头,我说不然你问一问服务员,能不能优惠一点,看看服务员怎么说。唐晔欣紧张的询问:“可以便宜一点吗?”刘抒语很爽快的点点头:“当然可以,那就给您打点折,便宜一块钱吧。”唐晔欣的表情立刻放松了,很开心的付钱离开。之后,小茶室顾客询问能否打折的现象开始增加,在小茶室生意不好的时候,打折优惠活动也开始出现,甚至到了后期还出现了送外卖的行为,这八位幼儿的礼仪言行已经很成熟了。

随着新一批小茶室人员的进入,原来小茶室的人员进入了新的环境,理发店。因为有了之前小茶室的经验,服务员和顾客都能用文明用语来沟通,并且能够在小茶室的礼仪言行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生活中的角色 篇3

关键词:文字 语言 文化 训释

华夏民族之于“牛”这种动物有着浓郁情感,这种情感以各种各样的渠道得到了传达,在先民的文字训释中,华夏祖先对于“牛”的独特情感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通过对“牛”部及一些相关文字的训释,我们可以看到了“牛”在农人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功用以及农业民族对于“牛”的浓厚情感。那么具体而言,它到底在农业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功用,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呢?谈到“牛”在农业社会中的作用,可能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其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然而在灿烂悠久的华夏文化中,“牛”的社会功用可不是仅限于此。下面我们就在先民的文字训释中,通过对“ ”、“ ”、“牺”、“牲”、“牷”、“犕”、“縻”几个文字的考察,去追寻和探索“牛”在先民生活中的社会功用。

一.孜孜不倦的农耕之牛

对于牛耕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不容置疑的是,华夏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驯服了牛,并将这种任劳任怨的动物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与生产当中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决定了我们对“牛”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牛耕。首先我们就来简单地说说“牛”在农业社会中最为主要的社会作用,也是它对于农人最大的价值——牛耕。

用于耕种可以说是“牛”在农业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功用,这也是农业民族对“牛”格外重视的主要原因。在许慎的文字训释中,就记载了牛的这一用途。我们来看“ ”这个字的训释,《说文·牛部》:“ ,耕也。从牛黎声。”《康熙字典·牛部》中对“ ”的解释为:

“ ,与犂同。”按照许慎的训释

“ ”表示耕种,段玉裁指出许慎的训释中“犂”与“耕”互训,并推测“犂”表示的应该是牛耕,而“耕”则表示的是人耕。“ ”文字从牛构形,意义表示耕种,这样的文字构形会意方式本身就是对“牛”之于农耕重要意义的一种记录与肯定。

古老的先民在运用牛耕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耕作形式。除了最为普遍的一头牛耕作的劳动形式以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还记录了两牛相互配合的耕作方法。我们来看“ ”字的训释,《说文·牛部》:“ ,两壁耕也。从牛非声。一曰覆耕种也。读若匪。”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两辟耕,谓一田中两牛耕,一从东往,一从西来也。”意思是说“ ”字表示两头牛在同一块田地之中相向耕作,一头牛从东向西耕作,一头牛从西向东耕作,两头牛互不干扰、相互配合。这种耕作方式对保证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好处,也体现了华夏先民对于耕作中的“牛”,给予了极其充分地利用。

二.体色完全的祭祀之牛

“牛”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以其之于农业的重要作用而功勋卓著,但其用途却并不限于农耕。在先民的祭祀活动中,“牛”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祭品,用于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

在古代先民的祭祀活动中,将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品称之为太牢。《庄子·至乐》中说:“具太牢以为膳。”成玄英疏:“太牢,牛羊豕也。”只用羊、豕二牲叫做少牢。《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杜预注:“四时祀以一羊,三年盛祭以羊、豕。殷,盛也。”“太牢”与“少牢”的差别在于其中是否有“牛”这种祭品。但“牛”这一祭品的出现与否却关系重大。从祭祀的规模等级来考察祭品,使用太牢作为祭品的祭祀属于最高等级的祭祀活动,其次为使用少牢作为祭品的祭祀活动。《礼记·王制》中有言:“天子社稷皆大牢(即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由此可见,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祭祀中有着鲜明的划分。天子、诸侯、大夫士所能进行的祭祀活动和所使用的祭品都不尽相同,阶级差别鲜明。太牢为天子祭祀社稷之神时方可使用的祭品,极其隆重;少牢则为地位次之的诸侯在祭祀社稷之神时所使用的祭品。在“太牢”与“少牢”的差别以及两种祭祀所属的等级中,我们也多多少少看出了“牛”之于华夏先祖的重要意义,当“牛”这一牲畜做为祭品出现在祭祀中时,祭祀的等级、规模便发生了质的变化与飞跃,华夏民族对“牛”的独特珍视在这样的规定中不言而喻。

在古人的文字训释中,不仅记录了“牛”用于祭祀的社会现实,而且记录了我们的祖先对祭祀之“牛”的独特要求。我们来看许慎对“牺”字的训释,《说文·牛部》中说:“牺,宗庙之牲也。从牛羲声。贾侍中说此非古字。”许慎指出“牺”为“宗庙之牲”也就是说“牺”是祭祀所用的牲畜,这个文字字形从“牛”,以“牛”会意来表示祭祀所用的牲畜,这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看出“牛”作为祭祀用牲是具有代表性的意义的。基于祭祀在先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先民的祭祀用牲也十分考究,不仅讲究用什么牲畜,而且还讲究用什么体貌特征的牲畜。《六书故·动物一》对“牺”的解释即为:“凡畜之牡,毛羽纯具者,牺也。”这可视为对祭祀用牲的一种要求。在《说文解字》还中有专门表示纯色之牛的字——“牷”,《说文·牛部》:“牷,牛纯色。从牛全声。”“牷”本来表示祭祀所用的毛色纯一的“牛”,后来也表示毛色纯一的其他牲畜。《周礼·秋官·犬人》中说:“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瘗亦如之。”这里的“牷”就不是专指牛了。祭祀除了对祭品所用牲畜毛色的要求外,还有对牲畜肢体完整的要求,对于“牛”而言,即为“牲”。我们来看许慎的解释,《说文·牛部》:“牲,牛完全从牛生声。”《字汇·牛部》对“牲”的训释为:“牲,祭天地宗庙之牛完全曰牲。”这两个训释都指出“牲”表示的是“牛完全”也就是肢体完好的牛。可见,并非所有的“牛”都有被称之为“牲”的资格,只有那些肢体完具且用于祭祀活动祭品的“牛”才可以叫“牲”。《谷梁传·哀公元年》中说:“全曰牲,伤曰牛,未牲曰牛。其牛一也,其所以为牛者异。”这是在说,牛虽然都是牛,用于祭祀的体色完全的“牛”与一般的牛还是大不相同的。总的来说,通过对《说文解字》中的“牺”、“牲”、“牷”几个字的解读,我们看到了“牛”于农耕之外的又一重要用途以及先民在这一用途中对“牛”的独特要求。《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华夏先民重视祭祀,更不会忽视“牛”在祭祀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牛”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耕人对于牛的重视,直接扩展出了牛在祭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特殊意义。

三.力大无比的运输之牛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马”是先民交通运输的主要动力,这样的社会现实,往往使人们忽视了“牛”作为运输动力的作用。《说文解字》对“犕”、“縻”两个字的训释,记录下了“牛”的作为运输动力的社会功用,让我们看到了农耕之牛、祭祀之牛以外,默默无闻的运输之牛。

我们来看许慎对“犕”的训释,《说文·牛部》中说:“犕,《易》曰:‘犕牛乘马。从牛葡声。”许慎引用《易经》中的话来对“犕”进行诠释,“犕”与“乘”两个字并举,它们的意义自然相近,此处“乘”表示的是驾车驭马的意义,《广韵·蒸韵》中说:“乘,驾也。”这样,做为与之对举的“犕”字,自然亦为“驾驭”之意。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此盖与《革部》之‘鞍同义。鞍,车驾具也。故《玉篇》云:‘犕,服也,以鞍装马也。”按照段玉裁的说法,“犕”表示套车,那么许慎说解中所引用的“犕牛”也就是套牛拉车的意义了。《易经》中有“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说法,可见,牛和马一样,都可以作为运输的动力来使用。“犕”这个文字的存在,本身就记录了“牛”作为运输动力的社会现实。

此外,《说文解字》中还有一个“縻”字,《说文·糸部》:“縻,牛轡也。从糸麻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说:“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司马贞索引:“縻,牛缰也。”“縻”表示的是牛缰绳。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轡本马轡也。大车驾牛者则曰牛轡,是为縻。”这样看来,缰绳也有差别,“牛”和“马”所用的缰绳还不尽相同。段玉裁对于两种缰绳的解释,表现出了牛车与马车的差别所在。因为牛力气较大,所以常常用来拉大车,那么缰绳也就要粗大一些,牛车所使用的缰绳也有了专门的称呼,即所谓的“縻”;而马缰绳则相对细一些,被称为“轡”。在这样的训释中,也让我们看到了牛和马同样作为运输之用的差别所在。牛力气大比较大,所以牛车用于运输看重的往往是牛的负重能力;而马速度较牛而言要快一些,所以马车大概看重的是马的运载速度。总的来说,牛不仅用于运输,还有着运输之马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牛”因为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大贡献而得到了华夏先民格外地推崇与认可。这种对牛的认可是农业民族的生产现实决定的,其中也饱含了农人对耕牛的珍视与感激。华夏先民的文字训释,以最为简练的文字,以最客观的方式,描画了任劳任怨的的农耕之牛、体完色全的祭祀之牛与栩栩如生的运输之牛,展现了一幅人畜相处的和谐生动画面。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辑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4]张维青,高毅,中国文化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5]黄德宽,常森,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幼儿园角色游戏生活化初探 篇4

一、依据幼儿生活经验, 创设丰富的主题游戏

在创设游戏区时, 内容的选择应该依据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主。比如:在开展游戏前我先带孩子参观菜场、参观银行, 并采访各行各业的人, 这样在游戏中, 结合孩子已有的了解过的经验在游戏区就产生了“理发师”“服务员”“医生”等角色。孩子们回想着参观的经验, 在游戏中大胆扮演, 医生热情的为客人诊断, 十分负责。服务员耐心的为客人准备小吃。保安身穿制服, 手里拿着传呼机, 神气的维持各个游戏区的秩序等。这些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孩子们通过扮演再现了各种角色, 提高了其对各种职业的认识, 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

二、幼儿游戏材料的准备与选择

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所必备的, 有了材料孩子们才能更好的开展游戏。材料来源于生活, 其选择也十分讲究, 如何让幼儿合理、充分地使用材料?材料不仅仅包括成品, 还应考虑到根据游戏情节发展和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所需增设的半成品材料等。成品可以是教师、家长或者幼儿制作的, 比如教师和幼儿用彩纸、胶水制作的蔬果、鲜花等;家长制做的衣服、玩偶等;有了这些材料, 点心店、鲜花坊、服饰街的柜台琳琅满目, 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热情会更高。半成品可以是教师提供一些可供幼儿操作制作的材料, 如纽扣和小花,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装饰在服饰街的衣服上;皱纹纸和双面胶, 幼儿可以折叠小花装饰花篮;泡沫盒和彩纸, 幼儿可制作糕点等等;通过操作半成品, 孩子的动手力得到了提高。

三、联系生活, 指导好幼儿的游戏

游戏指导在幼儿游戏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游戏以促性幼儿能力的发展, 以此幼儿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

1. 观察游戏

有的的观察并不是盲目的去观察, 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前提下, 观察游戏活动的发展, 选取恰当的时机进行指导。观察的内容可以是幼儿是否能按扮演的角色进行游戏戏, 幼儿在游戏中是怎么解决遇到的困难等。例如游戏中点心店里琪琪做好了彩色冰淇淋球, 啸啸看见了, 拿着其他材料制成了“彩色冰淇淋球蛋糕”, 玩起了“卖蛋糕”的游戏;“图书角”里的力玮和子涵翻着书看见书上的图案, 开心地念起了相应的儿歌......以上事例中孩子们从“蛋糕”想到“卖但糕”, 从“看书”想到念儿歌。这说明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以物代物, 展开联想新的游戏情节, 这样他们的心理始终是积极主动地, 思维能力也有了发展。因此, 我们要走进幼儿的游戏, 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 引导孩子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游戏, 让其在宽松的氛围中, 自主展现自己, 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2. 转变角色

游戏中, 幼儿是主体。我们有时可以是配角, 有时可以是主角。例如当看到小菜场没人来买菜时, 我就和服务员做搭档, 不用去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 而是和孩子一起投入到游戏中, 积极的叫卖, 以此感染孩子。还有一次游戏中点心店的几位服务员在做点心, 做着做着, 孩子们觉得有点无聊, 于是我加入游戏, 打和孩子们一起做点心, 并引导到“哎呀, 做了这么多点心, 没人来买多可惜呀, 要不我们送货上门吧, 让大家来品尝我们的点心, 他们吃了肯定会愿意来买的!”孩子们呢听完热情高涨齐声说到:“对啊, 这个办法真好”。然后大家又忙着送货上门服务, 可积极了。游戏中, 作为孩子的同伴, 引导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大胆发展游戏情节, 并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给孩子充分表达、想象、创造的机会。

四、科学的评价促进游戏的开展

游戏评价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交流和总结, 我们在评价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以恰当的身份评价游戏

教师有时是客人, 有时是花店老板, 有时是保安等。比如我以点心店老板的身份评价孩子的游戏情况, 请参加游戏的顾客评选最有热情最耐心服务的服务员, 也请他们说一说不满意的地方, 然后请大家一起来协商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帮助其加深巩固规则。

2. 耐心对待幼儿的个别差异

对于能力强的幼儿, 我们的评价要求可适当提高, 可以请孩子多讲讲游戏中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方法。比如“顾客想要的东西是你们店里没有的, 可以怎么办?有哪些解决的方法?”“顾客想买的鲜花除了用彩纸做还能用哪些材料来做?”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在总结时就可以稍微降低些要求, 多请孩子讲讲在游戏中的经历。比如“今天遇到了哪些高兴的事情”?或者“今天玩了哪些地方?等等。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在不同要求的评价中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评价

评价中有教师的评价, 较适合小班幼儿。有自我评价, 多用于中班。有同伴的评价, 多用于大班。我在讲评的时候, 会将这三种评价结合在一起。在游戏结束时, 可请孩子们相互交流:“今天你遇到了哪些开心的事情, 为什么?”然后集体请幼儿评选今天的“文明小顾客”和“服务之星”这就体现了孩子们之间的相互评价, 能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同时在评价中可以引导孩子明确游戏的规则。最后, 我会通过某种角色的身份来讲评今天重点指导的游戏区。这就是教师的评价, 对游戏的深入开展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综合运用这三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幼儿全面地对自己的游戏有正确的评价标准。

总之, 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参与角色游戏, 以幼儿为主体, 了解在游戏中什么是幼儿所需要的, 探索生活与游戏之间的联系。使游戏成为幼儿自由发挥、主动创造的过程, 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无限乐趣, 促进其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起来。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主动再现活动, 身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出发点, 深入游戏之中, 观察孩子的游戏, 解决幼儿游戏中的冲突,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个性与能力都得到发展。

话剧生活随笔:大小也是个角色 篇5

米娜演戏,拍戏无数,演过大小角色无数,对一位职业话剧演员来说,再习以为常不过了。团里每天都有戏在演,都有人在外拍戏。有的演员在团里挂个编制,索性常年在剧组里泡着,虽说没几个大红大紫,混上个脸熟也成,戏不在多,不算重,大小也算是个角色。

来省城拍的剧,制片人和导演习惯顺手用省内的演员,不光成本低,演技也不差。一到这个时候,剧里的副导演会把所有省属,市属艺术院团转上一圈,各个团也会把所有演员召集起来,让他们挨个看,挨个选。本地演员和导演之间相互推荐的也很多。选上的演员俗称自己是“串戏”,到了自家门口,闲着也是闲着,串上几场戏,过一番“戏瘾”,挣几个小钱,怎么也比话剧舞台上挣得多。

男一,女一,正一,反一号很少能轮上江苏演员,省城的演员们看的很开,想的也很开。“面儿”上不把它当回事,显得满不在乎,骨子里,对戏还是很上心,很投入的对待。

再说朋友圈内外的熟人们每天追剧时,自打发现米娜的名字出现在片尾演员字幕上,就没少追问她什么时候,哪一集会出场。他们不知道,其实连米娜自己都不知道。“小角色”演员进剧组拍戏,导演跟你谈好条件,几天戏,多少场次,多少片酬,剩下来的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自己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准备服装,自己开车往返。弄清楚自己这个角色在全剧里的人物关系,人物个性,到了片场撒开来演就行,演完杀青,导演说声“OK”,你就算完事了。至于后来被导演剪在哪一集里,演员自己也不会知道,更不会去关心了。

这部剧导演找上门来,最初吸引米娜的是剧中男一号是她心中的男神“陆毅”。剧本上还有跟他的“对手戏”。再就是戏里还有一批“老戏骨”。前后拍了三天的戏,只记得拍完最后一条,导演李路冲着监视器跟周围人表白了一句:咱省里的演员就是牛X!

做演员有二十多年了,米娜当年在小城也算舞台上的“女一号”,省话这些年,团里新老交替极快,年轻演员乌泱泱的进团,长江后浪推前浪,论资排辈,米娜怎么也被排进了“熟女”的行列。从为人女,演到为人妻,为人婆,在悬疑话剧里,米娜演起了剧中“女二号”外婆。

米娜向来低调,很少自我炫耀,张扬。《人民》剧还没出场,小城电视台和晚报记者来约,说要为她做个专访和专版。米娜笑着一一婉言谢绝,她不是矫情,是觉着这对演员来说太正常不过的事,何况自己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角色。小城媒体却不这么想:怎么说,这部剧中,米娜也算是小城独一无二,土生土长的演员,再者,“魏彩霞”这个角色,在全剧演到二十八集上下,为扑簌迷离,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案情也多少提供了线索,推进了剧情。

一出场,“魏彩霞”就显得很无辜,也很诡辩。被审讯的一场戏前后贯穿在整整两集戏里,与平行交叉的“省委常委扩大会”,“提审蔡成功”,“走访易学习”几场戏闪回出现,推波助澜。

“茫然”,“无辜”,“冤屈”,“痛楚”,“狡诈”成了“魏彩霞”几场戏中独有的表情包,这几个晚上,被朋友圈里她的朋友和我的朋友们转来转去,煞是热闹。

儿子的微信朋友圈一向“高冷”,这回也跟着“热辣”起来。他的同学发来各式各样的微表情,一边看着电视里的“魏彩霞”,一边看着身边自己的妈妈。儿子一个劲“噗嗤,噗嗤”的笑。

“西班牙”在微信里说:“终于看到贾老师出场了!在一大批熟悉的人面前演戏,而且是影视剧,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要让一大批熟悉你的熟人把剧中人的你和现实中的你完全分开,认定你就是那个角色,那就是功夫,给贾老师点赞”。

“粉蓝”说:“戏份很足,演得真棒!角色不是很大,但贾老师戏演得好啊,再说这两天的戏,是她在牵着剧情发展这条线呢,我想采访下你们家的魏彩霞”。。。。。。

家里的“魏彩霞”笑了,当然她心里明镜:朋友们的点赞不作数,也就是个激励而已。这部剧中的“老戏骨”,好演员多的是,庆幸能与他们同一个组,能学到很多别的组学不到的东西。演员无大小,角色无大小,江苏演员,自己身边的前辈,同行,同事像侯勇,张志坚,郝光,高英,藤爱弦,卞涛等等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恩师,楷模。

“魏彩霞”与“侯良平”的“对手戏”还在后几集,这个小人物能掀起后面的波澜吗?“魏彩霞”卖起了关子没再说下去。

作者:张波

低碳生活和中国角色 篇6

人们不禁要说,这种寒冷天气似乎跟科学家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不相符。但据气候专家解释说,这次寒流并不能说明全球气温不会升高,实际上,这只是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而人类却是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自从发明了电、开采出石油天然气,制造出汽车、电器等等以后,人类就步入了排放二氧化碳的时代。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许多低海拔地区和岛屿,面临灭顶之灾,居民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于是岛国马尔代夫到海底、山国尼泊尔到喜马拉雅山去召开议会,呼吁全世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回想起前不久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各国为遏制全球变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人类似乎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这次大会,哥本哈根吸引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目光,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目前,国际上的低碳政策主要都是针对企业的,只不过方式不太相同,但目的都是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发展,又能减少碳排放。中国已经有不少企业加入到“低碳减排”的行动中了:如万科近年来一直在推动住宅产业化,成为企业未来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住宅建造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较为成熟,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质量,同时降低能耗。

本期,《华人世界》还有关注的热点,那就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对于MF加快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尤其是关于投票权的公平分配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中国也多次表明支持上述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卡恩在访问中国时也表示,亚洲人士在MF的管理层中太少了,希望有更多来自亚洲的MF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期待更多中国人的加入。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朱民或许将是下一位重要参与者。

如果属实,这将是继林毅夫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后,又一位中国人出任世界金融机构的高层。这不仅只是朱民个人的升迁,更代表着一个金融新中国的崛起。

《甜蜜谷》代笔人的双角色生活 篇7

Amy Boesky: That’s right. I had come to dinner with a friend of my father’s who was a children’s book author. She knew I was trying to publish a children’s book myself. And a friend-of-a-friend was there that evening, Francine Pascal, who had created, the previous year, what was turning out to be a 3)blockbuster, best-selling serial set of stories about the Wakefield twins, Elizabeth and Jessica, who were similar—identical in appearance, but were very different in personality. And somebody suggested that maybe I try out to write for the series. I did. I enjoyed it enormously, and I found myself getting hooked.

Host: And 4)thereby hangs a tale. Had you ever heard of the“Sweet Valley High” series before that?

Boesky: No, I hadn’t. I had just finished doing an M.Phil. in 17th century British literature at Oxford. I was working as an editorial assistant and—though I grew up on the Nancy Drew mysteries, so, I, you know, I’d certainly known about such ghostwritten fiction myself as a reader, I didn’t know these books until—and in some sense, as I think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m, I was also reading them with great pleasure.

Host: Now, you were studying John Dunn, am I right? Is that right?

Boesky: I was studying, essentially, all the literature of the 17th century that was—British 17th century that was not the drama—so, yes, Dunn, Milton, etc.

Host: So you were going from very 5)highbrow to kind of 6)lowbrow, we might say. Now, did you have to—you said you had—did you have to kind of try out for the job? How did you go about getting the job in the first place?

Boesky: I did. There was a tryout. You wrote a chapter and a—you wrote one chapter, and you wrote a chapter outline. And I discovered that the voices of these girls, not only Jessica and Elizabeth, but their friends, 7)resonated with my own, I suppose, 8)nostalgia, at that point, as a 23-year-old, for my own high school experience. And I found it enormously fun to write.

nlc202309011146

Host: So did you get to come up with the plot, the dramatic plot? Was that what you got to do? I mean, I’m certain you had to follow a certain 9)template for part of it.

Boesky: We had. We—so ghostwriters—and I was—for the five or six years that I wrote for the series, it was mostly myself, and I was alternating with another ghostwriter. We would receive plot outlines that looked a little bit like freeverse poems. They were eight or nine pages long. And then I would devise a subplot. And I often tried to think about balancing the main plot, so something that was lighter if the main plot was 10)melodramatic, etc.

Host: Did you find that, Amy, did you find that having to write—ghostwrite according to a sort of template sometimes did help your skills, in a way?

Boesky: Well, it’s interesting. I think, you know, ghostwriting is much more widespread than some people realize. And,you know, there’s the famous example, the Nancy Drew, the Hardy Boys, etc. You know, there’s the Kate Fansler mysteries that were written by an English professor, Carolyn Heilbrun at Columbia. So it’s, you know, it’s kind of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I think people do it for lots of different reasons. For me, it was a 11)discreet period in my 20s.

There can be a way of sharpening and 12)honing your skills as you’re trying to kind of find your voice. People ghostwrite for money—that can be very helpful—and for gratification and pleasure. And I think for the period in which I was writing these books, it was all of those, absolutely.

Host: So you were writing your 13)disser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at you were writing “Sweet Valley High” books?

Boesky: I was. And actually, it was on 14)Utopias of the 17th century. And, you know, I was thinking about that, and in some ways,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the world of Sweet Valley was this—I mean, it was a very 1980s, Reagan-era, suburban utopia. But it was a utopia of sorts. And maybe in some ways, it also helped me.

It was a kind of—I talk about it in the essay that I just wrote about this recently as being a sort of 15)antidote, a kind of 16)escape hatch from the more, kind of, 17)rigorous world of scholarship and academia in which I was living. But I think maybe it did help, in some ways, for me to theorize what these idealized places are that we’re so drawn to.

Host: Did you think that it would work against you in some way if your dissertation committee had found out? I mean, were you really worried about that, that were in the academic life, that they would—I don’t know—that it would affect you negatively somehow if they knew?

nlc202309011147

Boesky: You know what? It’s very interesting. I wrote—in the essay I just wrote about this, I talk about the fact that my—one of my advisers was talking about ghostwriting and Shakespeare. And, at the time, I was reading theory, Foucault and Bakhtin, and kind of trying to understand what we mean by the author function. And so, you know, at a theoretical level, I think that all of this was very interesting, and I don’t think they’d mind at all now. But when you’re sort of in the trenches working on scholarship, I don’t know how they would felt about it then.

But, you know, I think there was a guilty pleasure for me, and you talked about the kind of high-low culture aspect,and I was very, very aware of that—I mean, these books with their 18)pastel covers and their—they were so 19)resolutely light.

Host: Amy, it sounds to me like ghostwriting was a pretty good experience for you. What made you give it up, eventually?

Boesky: You know, that’s why I wrote this essay,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There’s the writing of these books, which happened a long way back for me. And then I recently wrote this essay called “The Ghost Writes Back.” And it was about that question, which was: Why were they so compelling, and why finally did I stop? You know, for me, there was a really kind of fairly neat 20)trajectory that the span of time in which I was pursuing my doctorate, that was the time in which I was writing these books.

And I think there were a lot of ways—a lot of things ended. The ’80s were ending. My doctorate program was ending. I took my first job. I was moving down to Georgetown to teach. And you know what? It’s—I suppose like this happens with many people when they’re—there’s a sort of voice inside you that says, you know, it’s time. This has been a good experience, but it’s enough now.

And I think for me, it really had a lot to do with what I’ve talked about as moving into writing under my own name, which is such a funny concept, in a way, but it became—and I suppose it’s sort of part of—for me, anyway—it was working through my 20s and sort of figuring out the kind of writing that I wanted to do. But it just became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for me, that was the sort of—the path I needed to take.

主持人:我们现在来谈谈代笔写作。波士顿学院英文教授埃米·伯斯基在她二十几岁的时候过着双角色的生活。她当时正在出版公司工作,正考虑接下来的职业生涯要干什么的时候,她得到一个为青少年流行系列《甜蜜谷》写稿的机会。刚开始,伯斯基认为只是短期内为了报酬而写。然而,在接下来的六年多,她白天是努力学习的研究生,晚上是代笔写稿的作者。她的教授知道她名叫埃米·伯斯基,而她的读者只认识她的笔名——凯特·威廉姆。据我所知,这一切源于一次晚餐的聚会。告诉我们有关情况吧。

nlc202309011147

埃米·伯斯基:没错。我跟我爸爸的一位朋友去吃饭,她是一本儿童书的作者,她知道我正在努力自己出版一本儿童书。那天晚上朋友的朋友——弗朗辛·帕斯卡尔也在场,他在上一年创作了关于韦克菲尔德双胞胎——伊丽莎白和杰西卡的畅销系列小说,结果引起了一番轰动。这对双胞胎外表相像,但是性格迥异。当中有人建议我可以去试试为该系列写稿。我做到了,而且非常乐在其中,我发现自己被吸引住了。

主持人:这其中大有文章,在之前你听说过《甜蜜谷》的系列小说吗?

伯斯基:没听过。我刚在牛津大学修完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哲学硕士学位,并且是一名编辑助理。我是看《少女妙探》侦探片长大的,所以作为一名读者,我自己当然了解这种代笔小说。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并不了解这些书,直到我在写稿的过程中,同时我也会带着非常愉悦的心情去阅读。

主持人:你当时正在研究约翰·邓恩,我说得对吗?对吗?

伯斯基:基本上,我当时正在研究十七世纪的所有文学,英国十七世纪不仅仅只有戏剧,所以是的,包括约翰·邓恩、约翰·弥尔顿等等。(译者注:约翰·邓恩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弥尔顿是英国诗人、政论家和民主斗士。)

主持人:于是我们会说,你是从高深的学术研究到浅显通俗的领域。你说过得到这份工作必须要通过选拔。从一开始你是怎样得到这份工作的?

伯斯基:是的,我要通过选拔。你要写一个篇章,要写一个篇章的概要。于是我发现女孩们的心声,不仅仅是伊丽莎白和杰西卡,还有她们的朋友,跟我很有共鸣。作为一个23岁的女孩,我想在那点上是在缅怀我自己的高中生活吧,而且我发现写起来非常有趣。

主持人:那么一开始你要想出那些跌宕起伏的剧情吗?那是你要做的吗?我的意思是,我肯定你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去写你那部分。

伯斯基:是的,我们这些代笔作者要这样做。我为该系列写了五六年,主要是我自己,还和其他代笔作者轮流写。我们会收到看起来有点像自由体诗的剧情概要,大概八或九页长。我会设计一个分剧情,去努力平衡主剧情。因为如果主剧情太跌宕起伏,分剧情就可以让它缓冲一些,诸如此类。

主持人:埃米,你有没发现在某种程度上,遵循一种模式去写作或代笔写作有时确实提高了你的写作技巧?

伯斯基:嗯,很有趣。我想代笔写作比人们意识到的更普遍。你知道的,很著名的例子有《少女妙探》、《哈迪男孩》等等。凯特·凡斯勒系列侦探小说是由哥伦比亚的英文教授卡罗琳·赫尔布伦所写。所以你知道代笔写作是种很普遍的现象。我想人们为了很多不同的原因代笔,对于我,这是我20几岁中一段很谨慎的时期。

那是一种能够磨练技巧的方式,因为你正在试图寻找你的心声。人们代笔无论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满足感和愉悦感,这项工作都大有帮助。我认为在给这些书代笔的过程中,完全包含了所有这些因素。

主持人:那么你在写《甜蜜谷》系列书的同时也在写毕业论文吗?

伯斯基:我当时是。事实上我正沉迷在十七世纪的理想世界里。我在想,在某些方面,甜蜜谷的世界毫无疑问也可以是这样的。我的意思是,甜蜜谷的世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里根年代的理想郊外生活。它们同样是理想世界的类型。在某些方面,它也是帮了我的。

我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那是我从现实生活里更加严苛的学位和学术世界中逃离的一种解药、一种出口。但我认为它在某些方面确实帮了我,使我能够把这些吸引我们的理想地方理论化。

主持人:如果你的论文委员会发现了,你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将对你不利吗?我的意思是,你有真的担心过,在学术生活里,他们会——我不知道会怎样——如果他们发现了,那会对你有负面影响吗?

伯斯基:你知道吗?很有趣。我刚在一篇文章写过这些,我谈到一个事实:我的其中一位指导老师谈到代笔写作和莎士比亚。而那时我在读福柯和巴赫金的理论,(译者注:米歇尔·福柯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正在努力理解我们所说的作者功能的涵义。而且你知道,在理论层面上,我想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我认为他们一点都不介意。但如果我们同在为奖学金一起奋斗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感觉。

但是你知道,我认为我有一种内疚的快感,当你说到高级低俗文化方面,我清晰地意识到。我的意思是,这些书有着色彩缤纷的封面,它们是如此的明亮轻快。

主持人:埃米,看来代笔对你来说是非常好的经验,什么东西让你最终放弃了它?

伯斯基:你知道,那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因为那太有趣了。正是因为写这些书,让我对自己有一段很长的回忆。于是我最近写了这篇文章,名叫《代笔人回归》,文中解答了这些问题:为什么这些系列书那么引人入胜?为什么我最终放弃写下去?对于我,那真是相当巧妙的人生轨迹,那段时间我正攻读博士学位,也是那段时间我写了这些书。

我想有很多方式,有很多事情要完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要过去,我的博士学位要完成。我找到第一份工作,搬到乔治镇去任教。你知道吗?我想就像发生在很多人身上一样,你的内心有种声音说,是时候了。这是一种很好的经历,但现在是时候(结束)了。

而且我认为对于我,那真的跟我已经谈到的转向以我自己的名字写作有莫大的关系,那是种很有趣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我想代笔已经变成我的一部分,贯穿我20几岁的年华,让我考虑清楚我想写的作品类型。但它越来越清晰地让我知道,那是我需要走的路。

上一篇:机器文本翻译下一篇:无损压缩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