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精选11篇)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1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转变, 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渠道地获得知识。教师也已经由原来课堂上的“主角”变成了“配角”,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本文就从建构主义角度探讨教师如何在网络英语教学中转变角色, 建立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将自身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整合、重新编码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下, 借助相关的学习资料, 结合自身知识经验, 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强调知识不是由别人所传授的, 而是在一定情境中自身知识建构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 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建构知识, 即以头脑中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将新信息进行重新编码, 从而形成自己新的知识建构, 这个过程就是新旧知识平衡的过程。
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很重要,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者, 而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扮演的是教学的主宰者, 知识的灌输者。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教师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引导者, 为学生创建有利于其知识建构的情境, 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 同时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估者和监督者, 加强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 从而保证学习过程有意义。
二网络英语教学过程分析
网络英语教学即以网络为主要媒介, 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选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有一定教学目的和意义的情境, 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其以自主学习为主, 进行知识建构。网络英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 网络英语教学中, 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被人机互动所代替, 以网络为教学平台进行交流。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本文认为在网络英语教学中, 有四个主要的因素相互作用, 即教师、学生、情境、网络。首先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 为——————————————————————————学生创设情境, 而网络是三者共同存在的大环境, 是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教师在选取特定情境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特点, 也要考虑网络的特点。学生则要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在特定情境中去建构新的知识, 这个过程也要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师生进行交流, 因此网络英语教学过程不同于传统教学, 网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有所变化, 虽然该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但教师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由原来教学的主宰者的形象变成了教学过程的辅助者, 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而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强调学生是外界知识的主动加工者, 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下面就探讨教师角色的几大转变。
1. 课堂的“独裁者”变“组织者”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 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 学生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这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阻碍学生的发展。
而在网络环境下, 增加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逐渐建立起了以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转变自身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 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积极建构新的知识, 教师变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 知识的“灌输者”变“引导者”
网络环境下, 教师在教学中由原来以讲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网络教学空间, 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去选择符合自己学习习惯和水平的学习材料, 为学生营造适合的外部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和协作等方式获得知识, 让学生自觉自动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
在网络英语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在计算机使用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如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引导学生降低对网络学习的焦虑等因素, 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3. 教学的“执行者”变“策划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是一个严格的执行者。而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已经普遍应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 网络资源不仅丰富, 而且更新速度很快, 英语教学再也不是抱着一本书就可以讲几年了。很多教材虽然随书设计了精美的教学软件供教师使用, 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但网络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是惊人的, 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所提供的材料, 而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网络资源。同时要考虑不同的知识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网络具有信息量大的优势,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 教师要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要由原来教师一言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 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次, 教师要进行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要能够经常利用网络搜集最新的教学手段。最后, 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革新。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主要看是否能够运用语言和别人进行沟通, 因此需要给学生尽量营造全英语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 使用交际教学法,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模拟练习。
4. 教学的“权威”变“伙伴”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教师讲, 学生记”, “一言堂”式教学占据了课堂, 教师是教学的权威, 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而在网络英语教学中, 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者转变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 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新知的唯一来源, 网络信息多种多样, 教师也不可能完全一一掌握。因此, 教师也变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 要不断充电, 更新已有知识, 以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 英语教师还应该把网络教学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 这也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的好机会。教师要不断地研究网络环境下特殊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强化教学效果, 寻找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各个方面。此外, 教师还要不断钻研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不断地更新教育理论知识, 探索学术前沿动向, 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
同时, 教师也要担当起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虽然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浩瀚的网络资源, 由于学生的约束能力比较差, 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 教师就需要在网络教学中进行必要的辅导, 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使网络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网络资源千差万别, 当然也充斥着页面信息, 这些负面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更好地和学生做朋友, 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引导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品德, 从而利用网络的有利资源, 摒弃糟粕, 为我所用。
虽然网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机器终究不能替代教师的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学生如果长期单一的从网络中汲取知识会造成学生情感的缺失, 无形中就缺少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教师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具有健康的心理,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用人机交流完全代替师生、生生交流, 因为学习语言的宗旨就是为了与人进行交流。因此, 教师要处理好教师、学生、网络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网络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四结束语
网络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凸显了个性化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网络平台不断建立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的便利, 让学生更好地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使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师在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的形象也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教与学是缺一不可的, 教师的“教”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 学生的“学”要主动地参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特定的情境中, 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时刻更新网络技术, 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不断钻研。
参考文献
[1]齐登红、王保云.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4)
[2]牛朝晖、王松.试论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5)
[3]武晓燕.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2)
[4]许国彩.浅析英语教学中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12 (1)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2
现在我就角色游戏中的观念变化谈一点体会。
从游戏的整体上来说,我以往的教学总是尽量要求全班幼儿“齐步走”,而现在我从一开始就把幼儿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能有明确的游戏目的,和同伴一起合作游戏,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并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制作一些简单的替代品,第二是独自游戏并不影响他人活动,交往能力较弱些,第三是旁观者或者不参与者。过去我不允许幼儿旁观或不参与,不管幼儿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我总是尽量的把幼儿“推入主题中”。现在我允许幼儿“旁观”,因为这些幼儿还未达到进入游戏的水平,那么“旁观”对他来说不也是一种游戏吗? 我班的陈诗雨,她就是属于这一“旁观”队伍中的一员,这其中有许多原因,原因之一她是内向的女孩,不愿与其他同伴交往,往往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对于这样的幼儿我没有用老师的威信来强制她,而是先顺其自然,稳定其情绪,使她做一个欢乐的旁观者,当其看到同伴游戏入迷时我就向她介绍同伴今天玩的是什么角色,现在在干什么等,以引起她更大的注意,其二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他玩,久而久之她慢慢的进入游戏中,现在她也能主动参加游戏,不在做“旁观”者了。同样是幼儿参加了游戏,但前者是被动,是老师要我参加,没办法,然而后者是主动的,是在同伴良好的游戏环境下形成“我自己想参加活动,我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以游戏的观察来说,以往在游戏时主要是看幼儿玩得象不象,玩得好不好,是不是符合教师的要求,而现在观察的侧重在幼儿的角色意识、角色扮演的能力;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幼儿象征性思维的发展;能否寻找替代物;幼儿游戏中矛盾的产生及幼儿是否能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想知道这幼儿是否有角色意识,于是我就询问:“你是谁呀?你在干什么呀?”等等,这时我就会发现不同层次幼儿的不同表现,有的幼儿具有一定角色意识,会有一连串角色动作和语言积极与其他的同伴交流,有的幼儿只限于伴随动作的自言自语。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创造性,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自由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幼儿象征性行为水准的基础。幼儿象征性思维在角色游戏中主要体现在幼儿寻找替代物上,这也是我观察的重点。幼儿寻找替代物往往是无意识的,由于以往我没有仔细的观察及时的捕捉,使得幼儿象征性行为逐渐消失,而现在我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捕捉幼儿的无意识行为和动作,并及时肯定,使之变成有意想象和有意替代。
从游戏的评价来说,以往每天进行游戏评价时,大家都说时间不够,因此我常常是一个人唱独角戏,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游戏的好坏,游戏的 对与错,而现在我把评价目标变为分享快乐,展示自己的想象,让每个幼 儿充分地表现,讲述自己开心的事,然后让大家同享这份快乐,同时又把游戏中的疑惑让大家来讨论解决,这样使游戏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另外我觉得作好游戏的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这样有利于及时的调整目标。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中的角色转变 篇3
一、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释义
关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国内外有很多种,韦斯利·贝克(Wesley J. Baker)提出了一个“翻转课堂模型”(Model of Classroom Flipping),即在课下教师借助网络化的课程管理工具进行在线教学并呈现学习材料,而在课上,教师主要与学生开展互动,进行深入协作,国内学者有的定义为“老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的定义为 “一种以改进实践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教改模式”。
综合学者们的定义,探究其定义的渊源与本质,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目的,借助网络平台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凸显学生中心地位,以师生互动为知识内化的途径,以促进学生素质养成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
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目的,指的是该模式下的课堂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能达到自动化的水平。课堂有效性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多年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课堂受到质疑,翻转课堂后,学生在课堂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提问或开展项目实践、应用实验、协作学习和深度研讨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
借助网络平台以视频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指出了该模式下教学内容的承载方式和呈现方式。也就是说,传统的教材已经演变成数字材料( 音视频、电子教材等),学生学习的设备也发生改变,他们需要电脑和网络的支持,才能够完成课外知识传递的过程。
凸显学生中心地位,以师生互动为知识内化的途径,反映的是“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权威(Sage on the Stage),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Guide on the Side)”。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提出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与同学讨论、与教师交流,思考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是信息的搜索者,是互动的话语者,而教师是互动中的引导者,是学生信息求助的脚手架,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之一,在这种模式的课堂中,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完成知识内化。
以促进学生素质养成进行形成性评价,指出了该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及目的。该定义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养成而不是判断成绩的优劣,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也提出对学生进行的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全过程表现,而不仅仅是以最终表现论成败。
二、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1.学习流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完成“信息传递”,然后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学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学习流程的改变不在于时间的变化,更大的意义是让学习困难者在需要帮助时,有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而不是单打独斗,在挫败感中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
2.学习内容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是融教学课件、教学讲解、学习互动、疑难解答、学习评价为一体的资源库,其本质上是一种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相应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内容往往只是教材,甚至是多年不变的书本,相对来说,这种内容是固定的、呆板的,是预设的,而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变化的,是学生不同问题的汇编,是变化的、充满新鲜的,是学生自己构建的。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内容往往具有唯一性,一般仅来自于所任教的教师,而翻转课堂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就是达到了学习目的。
3.学习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的方式也往往是以成绩来论优劣,往往是总结性评价或是量化评价。而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视频中配有检测学习效果的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如果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满意,可以学习多次,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信息搜索平台来完成测评,这还不是最终的评价,因为如果测评结果不理想,自己又不能解决时,还可以拿到课堂上来和教师、学生讨论,只要最终将问题解决就是达到了学习目的。可见,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是学生自己,可以是家长,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伴,可以是课后评价,也还包括课上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是多元的,是一种质性评价。
三、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应用中的角色转变
1.学校
由预设性目标的规划转变为生成性目标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的,课堂上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早已经设计好的目标来进行,完全不能顾及学生提出的与目标关联度不大的问题,也没有时间去与学生对话,因为大部分时间都为教师知识传授所占用。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直接参与课堂,决定了课堂的生成性,对课堂的管理由监控变成观察。以往,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决定了学生每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讨论,是学生课堂表现的最终评判者。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他堂课上是观察学生的状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观察学生是否和同学合作,观察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
由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的转变。形成性评价一般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卢姆)。由于知识的传递是在课外完成的,而课外的视频学习是否有效,是可以反映在课堂学生是否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师生间有效的对话、提出建设性方案等,因此,评价者应更多从地课堂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考核,而不是只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因素。
2.教师
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控者,不再是知识传递的唯一来源,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他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通过设问、情境创设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教师成为教学视频的研发者与建构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依据教材或网上提供的视频等资料来教学,他们不用自己去录制视频。而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开发有吸引力的教学视频,更要考虑学生在课下学习时需要的互动平台、学习评价方式。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视觉效果,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还需注意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视频的学习中去,设计结构的互动策略等,确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3.学生
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提供的课下视频使学生不必中规中矩坐在课堂上按照全班统一进度来学习,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学习量,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
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翻转课堂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学生需要根据课下学习的情况,及时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然后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以扩展和深化知识,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通过提问答疑、合作讨论、同伴协作、项目实践和做作业等方式成为这个课堂的主角,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家长
变学习的催促者为学习的脚手架。以前,家长总是一回到家就催促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至于孩子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效果往往是爱莫能助的。翻转课堂后,家长可以给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家长可以先观看视频,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这样也使得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之一。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变了家长在学生学习中的被动角色,因为学生是在家里完成知识接受环节的,所以,家长可以观察到学生学习时的状态,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迫无奈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信息资源,他们可以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中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对课堂上教师无法关注到的其他方面进行评价,更好地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关心学生最终成绩变为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传统思想下,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尺子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至于成绩如何取得他们是不太考虑的。而翻转课堂后,家长能有更多机会关注到孩子在学习中的身心状态,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在他们紧张时营造宽松的环境,在他们情绪低落时给予适时的安慰,在他们焦虑时为他们打开心灵的枷锁,这些是家长以前所不能做到的。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4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朋友, 在班级内实行民主性策略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益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有助于学生在充满信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个性。民主的课堂不仅指向教学技术, 也指向学生心灵。换句话说, 充满民主的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在铸造着学生的人格。课堂民主的氛围, 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有尊严,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才能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教师如果不细细体察, 是无法感受到这种感情的。因此, 教师就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 走进学生中间, 走进他们的心灵, 成为他们最真诚、最可靠的朋友。
在班级内, 民主的机会很多, 比如:学习内容的选择, 学习形式的确定, 活动的开展, 班干部的产生, 班级的管理等等, 教师只要以民主的胸怀, 充分尊重学生的集体决定, 会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 教学设计是完成了课文讲解之后再到多功能教室去观看录像, 我刚把自己的设想一说, 没想到全体学生举手表示要先看录像, 我就尊重这一民主决定。同学们通过观看录像, 见到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目睹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野蛮行径, 激起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学生的朗读, 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的升华都不再是空泛的表象, 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完后我明白这次学习是民主带来的良好效应。
二、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实行自主性策略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 在学习活动中让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是教学难点。传统教学中, 难点均由教师分析, 学生“坐以待知”。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应自己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 才能发展聪明才智。因而在教学中应变学生“静听”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为实现“以生为本”的转变也做了不少尝试。刚接触这一理念时, 总是不敢放心地、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 担心他们抓不到重点, 所学知识片面。比如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或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某篇文章或某段文章, 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开始使用这些方法时, 我多半都是流于形式, 不相信孩子们能学习好。有一次的教学, 让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是上二年级的一首诗《贺年片》, 我让孩子们根据四种不同颜色的贺年片分成四个组, 自己选择最喜欢的贺年片就到相应的组去学习, 等到全班交流时, 每组的学习效果都很好。下课后, 我询问个别同学:“你们分组学习, 别的段落没去认真学, 怎么效果也很好呢?”一个同学说:“别的组同学讲得很好, 很认真, 我们也认真听了的, 我们自己学习的时候也很认真。这种方法我们很喜欢。”是啊, 因为是他们最喜欢的, 所以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去体会、去朗读, 在全班汇报学习时, 他们就把自己最深刻的理解呈现出来, 老师把大家的精华汇聚在一起。这样, 每个同学在有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之后, 还欣赏到了别的同学的精彩体会,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此以后, 我便把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为我教学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实行激励性策略
赞赏是对话中的接纳、认同和肯定, 赞赏学生是教师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的体现。它要求教师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 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向上, 又必须以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长处, 肯定每一次进步。在教师的赞赏声中, 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就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境。教学中, 教师可以这样和学生对话:“不错, 你的思路很开阔, 富有想象力。”“你的表达富有创造性。”“你遇到难题不灰心, 坚持不懈地努力, 老师非常佩服你!”在这些饱含深情的, 从心灵深处自然流露出来的赞语中, 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珍视之情。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像法官裁判那样超然于对象的感情之外, 而应与之共同介入, 以心灵拥抱心灵, 以激情点燃激情。在对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立判断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要多用寄予真切期待的鼓励语, 使学生为满足教师的期待而努力发挥潜能。要及时表扬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来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 借此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动机, 激活群体动力, 造就创新氛围, 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时间观念在管理会计中的角色转变 篇5
一、第一阶段以货币时间价值、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时间为考虑因素的间接考核指标。在这一阶段没有把时间
作为直接的考核指标来计算成本和收益,而是作为辅助指标参与企业决策方案的选择。
1.货币时间价值在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笔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又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分一次性收付款项和年金两种类型,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次性支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相应地一次性收取的款项,称为一次性收付款项,其特点是资金的收入或付出都是一次性发生的。等额、定期的收支款项称为年金,其特点是资金的收入或付出不是一次性发生的,而是分次等额发生,而且每次发生的间隔期都是相等的。通过这两种方式的计算,不同时间所发生的价值量就可以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加总,从而提高了时间价值的可比性、可加性,为长期财务决策的作出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据。
以购房为例,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方案一:一次性支付房款80万;方案二:每年定期支付房款10万,分10年支付,年利率5%。如果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肯定要选择方案一,但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则方案二属于年金的支付方式,年金为10万,利率5%,10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为7.7217,那么其现值为77.2万元,显然要选择方案二。
2.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在决策中的应用
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也都考虑了时间因素,机会成本是指选择一种行为而放弃另一种行为时所牺牲的潜在收益。以下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目前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是27元,自制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要求: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甲零件的决策。下面进行成本分析:
自制方案:变动成本25×100000=2500000
机会成本300000
相关成本合计2800000
外购方案:变动成本 27×100000=2700000
相关成本合计 2700000
决策结论:应当安排外购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100000元成本。
而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不可能通过现在或未来的决策加以改变的成本。也就是说,沉没成本相对未来的决策是无关的。可见沉没成本概念也体现了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观念。
二、第二阶段直接以时间成本和时间收益为考核指标,通过对比某项作业的时间成本或时间收益来进行决策和评价。下面以时间成本和时间收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做具体分析。
1.时间成本概念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中的应用
时间成本是与企业时间压缩活动相关的必要、合理支出,是为满足客户或市场时间要求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未能满足其时间要求所发生的损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Acorn系统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史蒂文•安德森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一文中提出了时间动因概念及其运用的效果。他将传统作业成本法中的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进行了统一,用时间动因作为统一的度量工具,对成本进行分摊,这使得作业成本法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大大降低。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以时间作为分配资源成本的依据,基于公司管理层对实际产能和单位作业时间消耗的可靠估计,来计算单位作业应分担的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核心是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中嵌入一个“时间等式”,以最基本的业务流程耗时量为基数,列出各种复杂情况下所需追加的工时,并据此按照具体情况改变每一项具体作业所耗时间的估计数,从而降低划分作业的难度与工作量,使之更具实际操作价值。对于每一类资源,公司只需估计出两个参数:一是单位时间所投入的资源能力的成本,或者称为单位时间产能成本;二是产品、服务和客户在消耗资源时所占用的单位时间数,或者称为作业单位时间数。两个数字相乘,就可以得到完成某项作业的成本,即成本发生因素的单位费用。
2.时间收益在企业相关决策中的应用
决策会计要充分考虑单位时间收益的问题。时间收益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收益。当企业的某项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时,为管理者选择最具收益力的法案提供决策依据。比如,某企业可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但是该企业只有一台机器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且机器工时数不能同时满足两种产品的生产,这样机器工时就是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我们一般称其为“瓶颈”。假定产品甲的单位售价为1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单位边际贡献为6元。产品乙的单位售价为1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9元,单位边际贡献为7元。若不考虑机器的工时限制,一般会得出单位边际利润大的乙产品应当优先生产的结论。若考虑到生产单位甲和单位乙产品的机器工作时间分别为1/4小时和1/2小时。此时,每一单位机器工作时间的边际利润分别为:甲是6元/0.25=24元,乙是7元/0.5=14元。显然甲产品的单位时间收益高,必须优先生产甲产品,其结果正好与前面判断相反。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6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国家对外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培养专业能力强, 又精通外语的并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而ESP教学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正好是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英语教学改革, 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ESP将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 (蔡基刚, 2004) 。因此, 这对ESP教学的实施者——高校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 开展ESP教学的必要性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 即专门用途英语, 它是为了满足学习对象的特定需求和特殊目的而设计的英语课程, 是与某一学科或某一职业相关的英语, 例如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物流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护理英语、商务英语等。ESP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在专业学科领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交际能力, 例如听全英的讲座或演讲、查找专业文献、撰写专业文章、参加国际会议等。
蔡基刚 (2011)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应从当前的通用英语 (EGP) 向ESP转变, 使学习外语与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 即使得学习外语作为一种知识储备这个学习目的向借助外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帮助学习专业知识这个目的过渡, 满足学习者深入专业学习和为职业准备的需求。因此, 在这种趋势下,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今后大学英语教学将会越来越倾向于与某一领域的学科或专业结合起来, ESP教学将发展为未来高等教学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主流。
3 ESP教学的师资现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因此如果没有数量充足、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 ESP教学活动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然而, 当前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ESP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亟待解决。 (任荣政, 2013) 由于ESP是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英语教学, 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 其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或学术讲解, ESP教学同时涉及到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内容, 其对教师的要求也与通用英语教学不一样。因此, ESP教学想要得以顺利高效地开展, 就需要培养一支既有较高英语水平, 又了解甚至掌握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系, 同时能用英语表达和解析专业词汇的师资队伍。然而根据调查,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现实操作的局限性, 目前较为科学完善的ESP教师的专业培养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当前的ESP教学实践中, 普遍存在ESP教师中语言教师整体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或者专业教师英语综合能力不强或用英语进行专业学科教学能力欠缺的现象, 成为制约ESP教学的一个重点难题。
4 ESP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ESP教师在课程设计、研究和评估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ESP教学的实践主体的重要一部分, 师资力量的优劣必然会影响ESP教学的各个方面, 例如课程教学设计的好坏、教材内容选择的合适与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的定位的准确与否以及课程测试方式恰当与否等等。师资问题如果得不到良好的解决, 必定会阻碍ESP教学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合格的ESP教师, 首先应该能胜任语言教学, 应具备语言教师必备的语言教学素质, 即丰富的语言学知识和良好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其次应该具备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 即掌握某专业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素质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ESP教师。那么, ESP教师应该如何重新定位角色, 从而胜任ESP教学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ESP教师应当不断自我提升, 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 想要胜任ESP教学或者转型为专业的ESP教师, 一定要了解或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 这样才有可能确保ESP教学的成功。担任ESP的英语教师如果存在必要专业知识的匮乏将会无法理解专业学科的内容, 在课堂上也会遭遇尴尬, 无法顺利开展和组织课堂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和信息层出不穷, 这要求英语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 随时关注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信息, 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具备相关的科学、人文以及社会知识,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 要从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着手, 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体系, 使自己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调整、更新和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 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开拓进取。大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在资深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大量地阅读和系统地学习所涉专业的书籍和教材, 并在已有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扩大阅读范围, 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信息,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理念。
(2) 推动开展英语教师与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合作教学
高校应有意识地吸纳和引进一批有潜力的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 积极组织和开展ESP教学研讨活动, 充分发挥教师们的集体智慧, 鼓励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与合作, 并相互取长补短, 发挥合作教学的优势。
由于ESP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定需要设定的英语课程, 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需求, 有必要的话去职场中培养工作经验, 使得自己的教学接近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 大学英语教师也要积极主动与其他专业教师合作, 增进对专业知识体系的了解, 熟悉该专业的教学特点和模式, 积极与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心得的分享和经验总结。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我国高校的一些ESP课程, 例如医学、涉外英语专业在课程安排上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规划, 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应共同探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此基础上共同编写教材或者教学资料, 例如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需求又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阅读材料, 来训练学生在相应专业领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共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共同确立教学重点和目标, 例如训练学生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常用英语词汇和表达, 或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 或者是在全英语境下的听说能力、演讲能力等等 (例如医学护理专业英语病例的规范书写, 参与国际救助时必备的医学护理交际用语) 。此外, 在课程评估这块, 也需要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 共同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
5 结语
ESP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成熟等教师发展问题是ESP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当前ESP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面前, ESP教师必须做好角色转变, 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 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语言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 积极应对专业知识欠缺这个现实挑战, 并积极参与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 充分发挥合作教学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的需要, 设计教学实践活动, 以推进ESP教学的顺利进行, 进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ESP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教学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 其中师资问题最为突出。鉴于此, 本文论述了作为ESP教学实践主体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变角色, 以推进ESP教学顺利开展, 同时推进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7
“翻转课堂”一词,由英语中“flipped class - room”翻译而来。这个术语的产生要归功于美国两位就职于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in Colorad的高中英语教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由于他们2010年在“翻转课堂”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他们的习惯称呼就演变为教育界中的一个全新术语。其实,在2000年时美国有两位学者Lage和Platt在《经济学教育杂志》 上发表的文章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称之为“inverted classroom”或“classroom flip”。那么,汉语译文“翻译课堂”术语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国际上普遍使用“Flipped Classroom”,直译成中文即为“翻转课堂”。这种译法非常形象”。
“翻转课堂”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首先辨析清楚它的内涵和特征,对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课堂上的讲授,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则需要在课下按照老师的要去不完成布置的作业,以期达到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最终达到内化的目的。实际上,学生知识的内化主要是靠课下独立完成的,假如学生自制力差,或者并没有完全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就很难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翻转课堂”则完全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不单是教师角色的变换,不单是学生角色的变换,更是整个包括从教学设计、教师备课、课堂组织、课下活动安排、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的彻底“翻转”。
二、高中英语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理念走进高中教学,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对英语课堂的教学环节产生了整体影响,并对传统英语课堂模式有彻底颠覆,探讨这种改变对于教学前期的准备及教学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环节
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讲授再到课下任务的完成,完全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地位,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缺乏参与感,教学效果往往因学生自己的自控力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教学过程基本是这样的:
教师教学设计( 备课,教案设计,课堂设计,课下学习任务,教学反思) →课堂讲授( 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 →课后任务安排→教学反思(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高中英语翻转课堂则将整个教学过程做了一个彻底的翻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中心。教学过程基本是这样的:
学习内容引入→视频课程( 学生课前独立完成) →问题解决( 以学生课堂讨论,活动参与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2.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实际上是所有环节的终极目标和最终环节,一切教学的安排都应服务于此。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任务有了第一次认识,实际上也就是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第一次内化过程; 课下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强化记忆的同时完成第二次内化。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在高中英语的翻转课堂上,教学全过程“一般由三个环节构成: 问题引导环节、观看视频环节和问题解决环节”。据此可以发现,在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三次知识内化。在问题引导环节中,对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有了第一次内化和思考; 在课下观看视频学习的时候, 有了第二次较深刻的内化; 在课堂讨论活动环节,对语言知识完成了第三次内化。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发现知识内化的关键在学生的参与度上,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而且内化的机会更高,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有很大的变化。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引导上,视频制作和课堂讨论活动等安排设计上,以便使学生更好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以及课堂下更有效率的自学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流程以及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中学生知识内化过程的对比,可以看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由台前转向幕后,由主讲者转为指导者,由领导者转为组织者,由语言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掌握语言增强语言交际能力的促进者。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8
护理英语教学现状
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如今在很多学校, 护理英语课主要由公共英语课教师承担, 也有少数护理高职院校安排英语较好的护理教师承担。但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情况证实, 这两类教师都无法完全胜任这项教学任务。一方面, 公共英语课教师缺乏护理和医学相关知识, 在讲授专业英语时无法结合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门外汉的角色容易使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自信, 无法驾驭课堂, 有时甚至闹出笑话。另一方面, 护理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 但由于他们未接受过专门的语言训练, 多数教师英语的发音相对较差, 特别是一些医学单词的发音不纯正, 而且他们缺乏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专业英语得不到足够重视在大多数护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 专业英语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例如我校护生的公共英语的教学时数为156学时, 专业英语仅有38学时, 教学时数比超过了4∶1。有些学校甚至将它定为选修课。这种做法完全不能够满足护理英语教学的需要, 限制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另外, 社会和学校对四、六级英语考试的过分重视会阻碍专业英语的发展。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把四、六级证书作为招聘大学生的一个必备条件。高教评估部门甚至将四、六级过关率作为对该校英语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些院校一味追求高就业率和评估优秀, 使英语教学变成只注重证书的应试教育。学校的错误导向使护生过分重视获取证书, 忽略了对护、患间和医、护间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 也导致多数英语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缺乏压力和动力。
缺乏优秀的护理英语教材事实上, 护理英语的兴起是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才开始的, 它的发展经历不到10年。所以, 目前市面上与专业英语相关的教材相比公共英语教材要少得多。由于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 受到广泛承认的权威教材几乎没有。所以急需一本优秀的、权威的护理英语教材以及相应的辅导材料。
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目前, 护理英语的教学方法与公共英语相似, 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 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翻译课文、讲解专业词汇上面, 课堂往往枯燥乏味。教材中有限的课文和一些单调的练习完全不能满足护生对专业英语的复杂需求。另外, 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脱钩, 不能有效地利用公共英语基础为专业英语教学服务。公共英语教学也没有突出护生的专业特色, 没有为护生以后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相互分离的教学形式阻碍了护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
合格的护理英语教师的角色
(一) 教师角色的概念
《荀子》曰:“师者也, 教之以十, 而喻诸德也。”韩愈《师说》则认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通常意义上讲, 角色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从教师的概念可知, 在教育系统中, 他们扮演知识传授者、管理者、传道者等种种角色。所以, 要成为合格的教师, 必须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 充分理解其角色要求, 并成功地扮演其角色。
(二) 专业英语教师的角色
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 要有明确的传授者意识。作为一名专业英语教师, 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同时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 包括语言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一个语言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授课技巧和基本技能。语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 还要激励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练习和实践来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同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专业知识的涉足者根据教育学的迁移理论,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称为正迁移。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公共英语基础, 才能加深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理解。因此, 在护理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护理专业知识是分不开的。然而, 由于传统教育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泾渭分明, 以接受文科教育为主的英语教师对理科知识往往涉足不深, 所以, 一名合格的护理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涉足护理专业,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既擅长英语, 又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哈金森 (Hutchinson) 和沃特斯 (Waters) 认为, 一个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教师不必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但是他应该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 了解其基本的语言特点。因而在护理英语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英语和护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巩固、强化专业知识。还要给护生补充一些现代护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能, 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
教学实践的拓荒者面对专业英语这门崭新的课程, 大部分教师都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力不从心。在实施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 比如, 医学词汇构词法、护理相关应用文写作、一些医学词汇的发音 (来源于拉丁语、希腊语的一些医学相关词汇) 等。作为优秀的专业英语教师应该迎难而上, 在不断自我补充知识的同时, 还要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努力创新,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找实用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 争取在这一崭新的教学领域中有所创新。
如何做好角色转变
(一) 传授者———学习者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间角色的转变。与学生相比, 由于教师在护理专业知识方面匮乏, 此时教师就要扮演学生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或自学, 不断补充护理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 注意在平时从教材中有意识地筛选专业相关知识。ESP本身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学习者有其自身的学习目的, 他们需要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 以便进一步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是ESP中包含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学习者意识, 不断汲取专业英语中包含的一些专业知识。实际上, 专业英语教学是互惠的过程, 学生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 而教师同样可以从教学中或学生那里获得专业方面的知识。
(二) 教学专家———教学新手
一些具有多年英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反映护理英语课堂气氛不活跃,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由护理英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涉及复杂的句型结构、生僻的医学词汇和术语, 翻译课文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容易显得枯燥乏味, 传统陈旧的公共英语教学方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解决护理英语教学方法单一、乏味的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旦通过这一关, 护理英语教学就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护理英语这门课的特殊性, 探索并创新适应本课程的教学法势在必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就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自己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拓荒者角色问题总结了几点体会:
通过设置病房情境, 用模拟病人、角色扮演的形式, 培养护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每堂对话课中, 给学生一个话题, 提供一些句型, 让学生有目的、有创造性地演示对话。教师同时给学生设置病房情境、鼓励她们带着表情、伴着手势尽量真实地表演。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 使学生掌握了护患间的沟通技巧, 还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分析医学专业英语词汇构词法, 消除护生学习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畏难情绪护理与医学是分不开的, 护生在今后的护理行业中会遇到许多医学词汇, 所以, 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非常有必要。但在学习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过程中, 护生往往反映“难记、难读、难懂”。“难记”是因为医学专业英语词汇是由词根、前缀、后缀组成的, 同样的意思有不同的词根和词缀。比如肾脏 (kidney) 一词词根有nephro-和reno-两种。“在……之上”有多种前缀, 如:epi-, adro-, hyper-等等。但是“肾上腺素”只有两种表达, 即adrenaline, epinephrine。adro-不能与nephro-组合;epi-也不能与reno-组合。所以, 即使记忆了前缀和词根的意思, 也不能随便组合成相应的词汇。“难读”是因为医学英语单词较长 (如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 重音较难判断。并且许多词汇来自外来语, 如拉丁语、希腊语。“难懂”是因为护生的医学知识相对浅显, 一旦涉及较深奥的医学知识, 很难真正理解。杨明山教授提出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一词三式 (Trilogy) ”揭示了专业英语的构词特点。医学英语词汇有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三个来源, 例如:肾的一词三式分别是:kidney (英语) 、renes (拉丁源) 、nephros (希腊源) 。杨教授的“一词三式”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英语词汇提供了很好的记忆方法。所以, 专业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讲授一些词汇学理论, 如词汇记忆法等, 帮助学生克服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的困难。
(三) 应试教育实施者——素质教育倡导者
社会对四、六级英语考试的过分重视, 使以前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 潜力得不到发挥。所以, 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与培养具有独立性、坚定性、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素质要求相脱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士服务的对象也从伤、病人扩展为包括健康的人, 从个人发展到家庭、人群和社区。护理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 她们肩负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因而, 专业英语教师除了充当知识传授者, 还应承担传道者的角色。
培养心理素质广大护生多数是女生, 她们心理素质相对较弱, 害怕困难和挫折, 承受压力的心理较弱。然而, 在实际的护理岗位中, 护生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一些突发事件, 她们必须及时调整心态并快速采取行动, 否则会酿成严重后果。为此, 在护理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 在讲授“Depression”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问学生一些问题“Do you have sufferednegative emotion?”;“How do you get out of the bad mood?”启发学生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正视自己过去的挫折, 学会调整心态。
培养职业道德在授课中可以将医学界的一些名人渗透到课文讲解中, 培养学生“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观, 注意避免空洞说教。可以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 要求学生上网搜索名人的事迹, 然后再到课堂上用英语陈述, 或就这些事迹展开讨论。长此以往,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座知识宝库, 一本活的教科书。只有确立这样的高目标、高水准的角色意识, 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提高修养与素质,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世杨, 张国禄.ESP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金岩, 潘海鸥.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策略[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 (6) .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9
参与式教学法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思想之上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直观的形象、丰富的素材、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结合讲授法、演示法、角色饰演法、生活实例讲解法、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的积极成分, 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使学生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积极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近年来, 笔者通过对现有参与式教学模式成果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分析思考, 在遵循多样性、主动性、全面性、发展性等原则的基础上,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以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以多样化的活动和素材丰富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有效性, 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转变观念,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但受教学条件、地域差距、教师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 课堂仍以讲授为主, 学生难以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 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与其他基础课程不同的是, 初中思品学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智,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法制观念以及国情意识等, 因此, 更有条件和必要倡导参与式教学,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 教师应建立全新的教育观, 结合思品课的特点, 强调教学的参与性,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以及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其次, 教师应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 让学生主动参与。再次,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将学生情感和技能的变化发展纳入考查评价的范畴, 坚持全面、发展、鼓励为主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创设氛围,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思品课教学中, 教师以讲授为主, 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少, 甚至出现教师直接给学生指出重点, 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情况, 教学气氛比较沉闷。作为思品课教师,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设适宜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氛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 充分利用好课前、课后的时间, 深入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另一方面, 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多元化的情境创设。一堂成功且充满活力的思品课应当具备参与性、亲和性和主动性等特征。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生活经验、感人故事、优美诗文、名人名言、时政新闻等为背景, 以辅教设备为媒介, 并且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或欢声笑语、或沉思凝重、或富含哲理。
三、有备而来, 以教材和生活素材为载体
教师可在自己备课的同时, 倡导学生预习, 鼓励他们收集与新授课相关的素材,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 学生的知识视野在不断扩大, 思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放眼社会, 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 尝试了在课首五分钟时间请学生进行新闻播报, 每堂课请一男一女两名学生组成播报小组, 面向全班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讲述2~3条时政要闻或新闻故事。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 学生都能认真准备, 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等途径, 有目的地收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大大拓展并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和内容。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家长和同伴协作下, 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制作成PPT文件, 利用教室里的电教设备投影播放, 俨然小小新闻主持人。笔者每次都给上台播报的学生照个相, 作为他们成长的记录。播报结束后, 请每组学生轮流当评委, 从播报的声音、仪表、内容、多媒体制作质量等角度进行点评。对一些重要新闻, 还可请学生当新闻评论员, 进行简评。学生们经常会有精彩的表现和亮点, 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有效地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洞察世界、观察社会的敏锐性, 培养了从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真正地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形式多样,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将参与式教学融于初中思品课堂, 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作为一线教师, 应力求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遵循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客观规律,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
在笔者尝试的新闻播报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背景素材搜集等活动外, 教师还可尝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 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 开展诸如演讲、讨论、小品表演、话题辩论, 甚至参与考试命题设计等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学评价方面, 除了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价外, 还可开展自评、互评等形式的评价活动, 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进而取长补短, 全面发展。
五、关注差异, 展现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风采
学生受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学习成绩有差距, 而且表达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不敢、不愿甚至不会主动参与教学, 使参与式教学呈现“形似神异”的现象。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认可, 对于学生的表现, 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基调, 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赏识和激励, 在内心产生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 从而树立新的价值目标,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初中思品课是一门兼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发表不同见解、允许犯错的宽松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敢于反驳和质疑发难, 因时因势拓展学生的思路。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初中思品课堂氛围呈现多样化, 或充满严谨的逻辑思维, 或充满欢声笑语, 或意气风发, 各抒己见, 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步, 教师在学生的推动下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实践证明, 参与式教学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 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使学生在交往和合作中不断进步, 有利于学生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利于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转变教师角色,提升教学能力 篇10
关键词:教学;教育;改革;转变
G623.5
小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 理念等。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數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无论你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游泳的明确知识,但从来没有在水中折腾过,那么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为你脑中缺乏游泳的意会知识,游泳是在游泳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放弃以前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
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要充分揭示思维过程。首先,充分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比较、抽象、概括、分设、验证和分化等一系列的概念形成过程,从中学到研究问题和提出概念的思想方法。其次,要充分揭示结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经历曲折的实验、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结论的由来,强化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发现奠定基础。再次,充分揭示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说,某人对某一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造性的,不在乎这一解决曾有别人提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解决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解题者而言是否具有新颖性。教师要想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中学会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方法。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11
一、内涵与特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负责基础上的学习能力。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 学生是否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完成任务;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又能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继续学习。一方面,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 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译”训练。如果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就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从而难以有效实现学习目标。众所周知, 只有学习能力提高, 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只有语言能力提高, 才能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的介入
倡导“自主学习”绝非贬低教师的重要性, 成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介入。事实上, “自主”是教师指导下的一定程度上的独立, 绝对的自主学习者并不存在。针对高中生而言, 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 社会阅历普遍较少,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离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督促。从理论上讲, “自主学习”, 即学习者对外界 (尤其是教师) 依赖性的减弱和对自主学习行为的积极性的提高。当学习者在提高能力与自我意识的同时, 又对改变了的外界 (尤其是教师) 产生新的不同程度的依赖。实践证明, 在学习策略方面, 只有对学习者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他们才会有意识地在语言学习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值得注意的是, 对学习者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总之, 强调“自主学习”, 即强调“自主”以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学规律为前提。只有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 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才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角色的转变
1.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仅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让给学生。其实, “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是: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具体有四点。其一, 在教学新课时, 教师可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及挖掘教材中引人入胜的知识点, 激发学生对崭新知识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Animals ind a n gers一课时, 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播放濒危动物的纪录片, 以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更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最终为课文的教学奠定基础。其二, 在引导学生自学时, 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生自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旨在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独立探索。其三,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和逆向思维等) , 最终拓宽学生的思路。其四, 当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想法时, 教师应给予鼓励并积极引导, 从而使学生进入崭新的学习层次。
2.由“至尊者”转变为“合作者”
在“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观点、交流情感、互教互学和平等对话, 既实现“教学相长”, 又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由“至尊者”转变为“合作者”, 并以平和的心态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最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总之, 教师的角色转变既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 英语教学变得颇具魅力, 学生越发渴望学习和使用英语。
3.由“仲裁者”转变为“促进者”
在教学活动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把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有益于个人发展的能力, 教师须由“仲裁者”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教师要扮演好“促进者”, 就要符合四个要求。其一, 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二, 采取合适的方式, 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愉悦。同时,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出色表现, 鼓励他们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终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其三, 教师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以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其四,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即教育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 最终使学生之间形成彼此学习、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推荐阅读: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09-25
项目教学中的教师角色07-19
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07-31
音乐教学中的角色体验06-06
正视自己的角色语文教学反思12-03
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06-28
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的转变性分析探究05-28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12-11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