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措方式

2024-05-19

资金筹措方式(精选9篇)

资金筹措方式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以前, 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 500亿-2 000亿元,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近三年来, 我国高校的规模继续膨胀、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新校区建设仍在推进, 高校贷款数额仍在不断刷新, 高校负债问题更加突出。部分人大代表披露, “时至今日, 全国公办高校银行贷款总额已达4 500亿-5 000亿元”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提案) 。尽管高校贷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但普通高校直接向商业银行大规模贷款办学, 甚至赤字运作, 在我国历史上是一项从未有过的尝试, 使得高校贷款问题广受关注。银行贷款的巨大负担, 已经将部分高校拖入经济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 而近几年又是各个高校进入还贷的高峰期。随着这一问题的凸显, 高校贷款风险论也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中讨论的热门话题。针对高校贷款带来的巨大压力, 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的负责人及很多专家、学者都谈到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笔者经研究认为, 可以利用经济杠杆, 筹措部分还贷资金, 以减轻高校还贷的压力, 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筹措还贷资金的方式

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 税法规定按主税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一定数额的教育费附加, 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 并为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而征收的一项专用基金。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 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 教育费附加率为3%, 分别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设想可以在3%的基础上给于适当提高, 再增加一个百分点, 将因此筹集到的资金专项用于高校还贷。之所以提出采用这种方式筹措高校的部分还贷资金 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我国税收立法原则的第一条规定:“税收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它要求税收必须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客观规律, 也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既不能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也不能抄袭别国的立法模式。第四条规定应采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它要求在制定税法时, 不但要明确、具体、严谨、周密, 同时不能规定得过死, 具体的讲, 就是必须贯彻法制的统一性与因时、因地制宜相结合的立法原则 (《税法》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 第8-9页) 。提出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的设想就是在认真研究税收立法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 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的, 这在理论上符合我国的立法原则, 同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 全社会包括各个企业都会从中得到益处, 因此, 适当的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是可行的。

2.资金来源稳定, 企业负担很小。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1 300亿元, 而在全部财政收入中主税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8%, 即2 501亿元左右, 则从中计征的教育费附加为750亿元 (61 300×40.8%×3%) , 如果将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专项教育经费250亿元 (61 300×40.8%×1%) , 在今后财政年度还会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这就为筹措还贷资金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和可行的资金来源渠道。那么提高教育费附加增收比率会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笔者经研究认为这种负担微忽其微, 一是计征的比例仅增加一个百分点, 而且教育费附加是在主税的基础上征收的, 在企业的经营规摸扩大时主税必然增加, 而教育费附加仅就其缴纳主税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一, 这就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负担, 对于微利或国家扶持的产业也可以适当的减增, 如增加的比例可以定为0.5个百分点等。二是我国企业数量庞大, 据在2008年《最新中国企业名录数据库》, 全国31个省市共有注册工商企业1 500万家, 即使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状态, 则还有1 000万家企业, 按每年增收的教育费附加为250亿元计算, 则平均每个企业一年增缴的教育费附加仅为2 500元, 显然增加的负担是很微小的。

3.专款专用, 专项还贷。

教育费附加征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 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不足, 其用途是地方性的基础教育, 按国家目前的相关规定, 其收入全部作为地方财政收入, 没有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决算, 而笔者设想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并为此增加的这部分财政收入, 是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统一管理, 专项用于高校还贷, 其用途是纯粹的和单一的, 至于增加的这部分收入, 应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掌管多少, 可以由有关部门根据我国高校的管理权限和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分管比例, 需要强调的是, 该项财政收入只用于高校还贷, 不得挪作他用, 这也是解决高校巨大还贷压力的手段之一。

4.采取临时征收, 限期取消方式。

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高校筹措还贷资金是一种临时措施, 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高校还贷压力, 通过国家利用经济杠杆的形式寻找高校还贷资金的来源, 同时利用这种方式筹措的还贷资金只是高校还贷资金的一部分, 而并不是把还贷资金的来源都寄托在提高教育费附加的增收上, 需要说明的是, 提高教育费附加的增收比率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提高和增收, 它不是国家法律上的常规税收法规, 而只是一种临时采取的手段, 在计征一定时期后 (征收期限在5年左右为益) , 将视运作的情况给与取消或部分取消, 在高校还贷压力基本解除后应与彻底取消。

三、相关问题的说明

1.作为高校其筹措还贷资金的方式很多, 这里提出的设想只是其中的一种,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筹措一部分还贷资金, 适当减轻高校目前的还贷压力, 避免高校重蹈国营企业倒闭的覆辙, 同时不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 而高校应积极挖掘内部潜力,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努力创收, 节约开支, 为筹措还贷资金作好准备。

2.为了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发生, 规避高校产生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国家或有关部门应确定高校资产负债率上限指标, 目的是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这一指标多少为宜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说法, 在实际操作中应由国家权威部门经过科学测定并公布执行。

3.提高教育费附加增收比率的形式筹措高校部分还贷资金, 这在技术上是很成熟的, 只需在计提比例上提高一个百分点, 其增加的收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一掌管, 再拨付各个高校专项还贷即可, 但应由国务院或国家税务总局以临时法规的形式颁布执行, 避免各级地方财政、税务部门各行其政。

科学合理的筹措高校还贷资金, 解决高校贷款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通过各方努力, 争取在5年—10年内或更长一段时间, 达到预期目的是完全可能的, 使绝大多数高校平稳的度过还贷期, 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资金筹措方式 篇2

小 订阅

①项目资金筹措方案是在项目分年投资计划基础上编制的,是对资金来源、资金筹措方式、融资结构和数量等做出的整体安排。

②项目的资金筹措需要满足项目投资资金使用的要求。

③一个完整的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项目资金来源计划表和总投资使用与资金筹措计划表。

(一)编制项目资金来源计划表

项目资金来源计划表主要反映项目资本金及债务资金来源的构成。在表中应对每一项资金来源的融资条件和融资可信程度加以说明和描述,或在表中附注。

(二)编制总投资使用计划和资金筹措表

注意: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是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两部分的衔接点。

编制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各的资金平衡

(1)资金来源必须满足投资使用的要求,应做到资金的需求与筹措在时序、数量两方面都能平衡。

(2)资金来源的数量规模最好略大于投资使用的要求。

2.建设期利息

(1)首先要按照与建设投资用款计划相匹配的筹资方案来计算。

(2)因融资条件的不同,建设期利息计算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①建设期内只计不付——建设期利息复利计算计入债务融资总额,视为新的负债;

②建设期内采用项目资本金按约定偿付——债务融资总额不包括建设期利息。

资金筹措方式 篇3

我国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 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许多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由于部分地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并引发了地面沉降, 海 (咸) 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此外,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人口剧增和城市建设发展,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所引起的地下水质恶化, 已严重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并危及人类的健康。

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超采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不合理分享, 加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影响到社会福利在不同群体间的不公平分配, 在局部地区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需要通过地下水生态补偿等手段, 调整与地下水系统有关的环境利益分配关系, 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发达地区对保护地区、高消耗的富裕人群对低消耗的贫困人群给予利益补偿, 促进城乡、地区和社会群体间的协调和公平发展。

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 结合地下水系统的特征, 本文提出地下水生态补偿的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为了保障人们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公平性, 采用经济手段激励人们维护和涵养地下水系统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支撑功能, 改善、治理与修复受损的地下水系统, 从而达到维持地下水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的行为。

二、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体

(一) 界定主体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地下水的“准公共物品性”是指地下水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绝大部分是能够让整个社会受益的, 无法十分准确、精确地确定每个人如何分割或者受益的程度。这使得人们在消费中存在一种“搭便车”的动机, 每个人都想不付出或少付出成本享受公共产品, 私人也不愿意提供这种产品, 从而市场机制在公共产品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因此, 在筹集我国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时, 应按照地下水的“外部性”、“准公共物品性”与“谁使用, 谁付费”、“谁污染, 谁保护”的原则, 将资金来源主体确定为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类。

(二) 不同主体的作用

政府是个多目标的综合主体, 除了对区域性公共物品的外部性进行调整外, 还要实现某些特殊目标, 包括纠正非区域性公共物品的外溢, 如代际、群际、年际问题等。这种外溢严重的社会问题, 它们常跨越时空, 单靠个人力量很难解决, 需要政府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加以解决。地下水不仅影响到当代不同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 而且还影响到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主要问题与影响只有政府能够高瞻远瞩、统一进行规划, 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和谐发展。

企业与居民是地下水的使用者, 他们利用水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 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及污染要由自己来承担。企业对地下水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 而居民来源于个人的收入中。

三、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方式

地下水生态补偿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致力于将地下水恢复到适合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的状态, 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 现阶段在财政投入不足制约生态补偿的形势下, 必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筹集。

(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1. 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 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编制年度预算时, 将一部分补偿资金安排在中央预算支出中, 单独作为一个预算科目,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它更有利于体现民众的意愿。因为作为单独的科目, 在人大和政协有关会议讨论通过中, 可以充分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可通过调整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结构, 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有直接关联的专项, 规定专项的申报条件, 并附设生态保护和建设等有关内容。

2. 增加各级财政预算安排。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作为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已经实施多年, 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质量改善已经成为政府任期内的重要职责, 因此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投融资往往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能够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环境保护。各级政府的职责与财政能力是不同的, 资金的再分配机制十分普遍, 并且是融资的重要来源。当地方政府承受巨大税收负担时, 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就成为重要补充手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增长情况, 省、市、县各级财政都应该逐步增加预算安排,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补偿的支持力度, 保证地下水资源补偿的资金来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国家将从竞争性领域中逐步退出, 并将一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资产转让, 因此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将缩小, 财政资金将更加宽裕, 对地下水生态补偿的财政补助也将逐步增加。

(二) 发行国债

通过发行国债筹集所需资金, 相当于向未来借钱, 并用未来的财政收入来还债。从理论上讲, 地下水生态补偿的周期长, 对后人有利, 地下水的生态效益具有长期效果, 后代人也从中受益。因此, 后代人承担一部分费用也是合理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未来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也将提高, 那时人们愿意且国家有能力还债。通过国债, 形成能够调节当代人和后代人经济利益关系的地下水保护和修复工程投入机制。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向社会有偿筹集资金。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其超越了税收的局限性, 当国家财政依靠税收财源难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时, 国债资金就成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重要手段, 因而通过国债就可以比较稳定地为地下水修复与保护筹集部分资金。但其也存在缺陷, 因为国债作为一种融资手段, 它的增长能力取决于融资条件和社会资金的应债潜力, 另外, 这种办法的运用有较高成本, 即到期后需要还本付息。

(三) 发行市政债券

按照政府间事权划分, 中央政府提供以国家为整体利益的公共服务, 而地方政府则在服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主要对本地区居民的利益负责, 提供以本地区为主体利益的公共服务, 如基础教育、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及其他公用事业建设等, 其中就包括城市地下水生态建设。

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 直接由城市政府发行市政债券, 更能集中体现地方政府的作用, 并将城市政府的职责与资信直接相结合。市政债券有利于集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降低融资成本。这是因为市政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城市政府或城市政府担保的项目法人, 发行人或担保人的资信决定了市政债券的低风险, 加之税收优惠, 因此对投资者支付的利率相对较低。

(四) 实行信贷优惠

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建设的信贷政策, 以低息或无息贷款的形式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提供的小额贷款, 可以作为地下水生态补偿的启动资金, 鼓励金融机构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 由政府政策性担保提供发展生产的贷款。这样, 既可刺激借贷人有效地使用贷款, 又可提高行为的生态效率。政府要发挥其政策导向性和组织协调作用, 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 推动生态保护投融资市场建设, 为地下水生态补偿区域提供大额政策性贷款支持。

(五) 公开募集地下水生态补偿基金

基金主要来自于社会上各类团体、机构的投资。设计地下水生态补偿基金, 专门用于我国地下水的修护与保护项目, 该基金由专门的基金公司进行管理, 由托管机构进行托管, 并在一定的额度内投资以利于增值保值。这有利于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的稳定, 并在以上融资方式基础上起到补充与拓宽融资渠道的作用。

由财政拨款建立地下水生态补偿的专项基金, 拨付的多少可以根据地下水资源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大小从国民收入中按相应比例提取;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 以定向或面向全社会的环保资金募集。生态法人可以向社会筹集资金, 其来源渠道可以是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款或援助。生态法人, 即指那种持生态主义主张的环保社团。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生态彩票的方式, 向社会公众募集地下水资源生态补偿基金。

(六) 向受益人收取地下水生态补偿费

为了防止“搭便车”的现象, 应向所有地下水保护和修复的受益人征收地下水生态补偿费。

1. 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 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水资源费是我国普遍征收的一道费用, 用于水利设施建立、污水处理等活动。目前, 却未征收地下水资源费, 在已存在的水价基础上, 向社会征收地下水生态补偿费, 不仅可以让企业与人民意识到我国地下水存在的危机状况, 而且有利于人民提高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意识, 同时为地下水的修复与保护工作获得筹资来源, 让该环保事业能够切实可行, 全民参与到地下水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中。

通过改进计量装置、统一计量点、加强部门间协调等途径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 确保水资源费征收到位。当前尤其要协调处理好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机构与环保、城建、地矿等部门的关系, 对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范围、责、权、利及合作内容明晰界定。

在提高水资源费标准的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中的限制性、补偿性、扶持性政策, 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结构。由于水资源费是国家所有权的体现, 所以水资源费制定中还要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及国家的扶持政策, 考虑各用水主体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 费改税, 实现水资源保护税制对水资源费征收制度的替代。

借鉴国外水资源保护税税制的经验, 构建我国水资源保护税制应考虑以下主要内容:

水资源保护税包括水税和水污染税。这是因为水资源包括水的使用资源这个量的资源和纳污资源这个质的资源, 这两种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 只有从数量和质量上对水资源进行全面保护, 才能真正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水资源保护税的税基应是:所有与水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相关的都应包括在税基中。

水税的纳税主体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从征收成本方面考虑, 纳税人定为直接取水的单位和个人, 如自来水厂或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工厂或个人等。水税是以水资源的使用者作为课税对象。其计税依据为使用水资源的使用数量。纳税环节是指水资源从开采或取用到消费或处置过程中应当在那个环节征缴税款。在这些环节中, 可以在考虑成本、效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纳税环节。

在设计水税的税率时, 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 (1) 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丰缺水城市之间是否要采用地区差别税率。 (2) 对生活用水, 应选择超额累进税率, 因为它的最低税率可以保证我国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用水的开销不会太大, 消除水税造成的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而且居民个人所需要的基本生活用水差别不大, 由于超额累进的作用, 可以更有效地限制水资源的浪费。 (3) 在生产型用水方面, 由于企业千差万别, 为了鼓励规模化和公平竞争, 应采用比例税率。

(七) 利用BOT融资方式

BOT是“建设” (Build) , “运营” (Operation) , “移交” (Transfer) 三个英文单词的首位字母的缩写, 它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 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政府机构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 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 承担风险, 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 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

利用BOT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财政预算外的资金来源渠道, 能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将BOT融资方式应用于大型地下水保护和修复工程, 可以加速资金筹措, 尽快改善生态效益的维护。

总之, 目前我国地下水面临保护和修复问题, 资金是生态补偿中的关键环节, 需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的筹措。但这还依赖于完善的法律、税收等相关制度、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众多的机构投资者。

摘要:过量开采地下水, 已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区域性地面沉降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 需要通过地下水系统生态补偿机制等手段, 调整与地下水系统有关的环境利益分配关系。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 必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筹集。文章在分析我国地下水生态补偿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 界定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体及其作用。在我国现阶段财政投入不足的形势下, 探讨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的筹措。

关键词:地下水,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玲.石家庄市居民对城市地下水保护与修复支付意愿的研究 (J) .资源与产业, 2011 (4) .

[2]姜雪松, 王玲.我国地下水修复与保护融资方式理论分析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4) .

[3]王慧, 王玲.基于用水主体的地下水补偿费征收研究 (J) .企业技术开发, 2009 (2) .

自筹资金筹措承诺书2017 篇4

湛江市农业局: 湛江市财政局:

依据湛江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印发《2016年省级支持农产品加工研发与转型升级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湛农计【2016】8号文件精神,我司特向贵局申报《新型**产品加工研发自动化生产线扩建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万元。公司董事会已对自筹资金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目前资金已到位。我司承诺为该项目自筹资金充足,保证项目预算总额不变,以确保所申请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成。

特此承诺。附:资信证明书1份

承诺单位:湛江***水产有限公司 单位负责人:

承诺日期:2017年5月

资金筹措方式 篇5

1 农村科技资金筹措存在的困难

农村科技资金是国家用于农村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重要物资基础,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离不开资金管理。随着农村各项改革不断进行,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 但农村科技资金却呈现出增长缓慢、供给不足等现象。这不利于“三农”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从现实状况来看, 农村科技资金筹措困难主要表现在科研资金增长缓慢, 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科技投入主体单一和金融信贷资金供给不够几个方面。

1.1 农村科研资金增长缓慢

财政体制改革之后, 从总体上看, 我国农村科研资金增长速度不快,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 1986~2006年间, 农村科研投资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从0.2%左右提高到0.4%左右, 即农村科研投资强度提高了近1倍。但是, 农村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慢于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科技拨款的增长速度, 农村科研投资占国家科技拨款的比例少于10%, 2000年以后更是降至6%~7%的水平。农村科研投资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2000年后每年均低于0.3%。这段时期内, 国家科技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大体维持在0.7%左右, 可见, 农村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低于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此外, 与国外相比, 我国农村科技资金投入更显窘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国政府投入的农村科研资金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又称之为“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一直在0.20%~0.30%之间, 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1.2 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公益性及盈利性推广工作均由政府承但, 农村科技推广经费不足, 推广成效差, 既没能以市场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 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这在一定程度加剧了推广中试经费的不足。再者, 由于投资增长赶不上人员增长, 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均推广经费从1986年的1167元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差, 缺乏声像、计算机以及检测设备和交通工具, 推广手段落后, 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1.3 农村科技投入主体单一

农业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弱质产业”, 中国又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农业防治自然灾害的设施、政策体系很不完善, 抵制自然灾害能力差, 每年中国农业都在自然灾害中遭受到较大的损失。因此, 一方面是农业的投资风险大, 另一方面是农业投资的收益低, 致使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对农业科技投资缺乏积极性, 难以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体系。此外, 由于体制的原因, 特别是我国农村科技投入的收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意愿不强。同时, 由于农业知识产权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农村科技活动所需资金规模庞大, 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无法从农村科研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对农村科技领域的投资, 尤其是在资源环境、农作制度、水利、气候气象研究等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因此, 我国私人企业在农村科技领域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不高, 没有真正成为农村科技投资的主体。

1.4 金融信贷资金供给不够

一般来说, 在某一产业快速发展中, 信贷资金都是投资主体的重要资金来源,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形成投资主体的投资资本。农业是中国的薄弱行业, 需要大力投资, 因此资金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 现实却是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 信贷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信贷条件苛刻, 金融机构筹资门槛高, 各农业投资主体较难得到农业贷款进行农业投资。

目前中国农村正规的金融组织中, 主要金融机构都在提高农业贷款的条件, 减少县级以下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小, 经营风险大, 其资产质量不高。大部分农村信用社都是资不抵债, 贷款能力有限。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统计, 2003年观察点的农业贷款中, 来自于银行、信用社的贷款仅占年末借入款总额的19.27%, 占年内累计借入款总额的36.09%。因此, 农户只能通过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农业投资所需资金。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 中国农户来自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

2 农村科技资金筹措的机制优化

我国农村科技资金筹措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需要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由于科技活动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劳动, 具有一定风险性和研究周期不确定性。在农村的科技活动中, 由于受自然条件约束, 风险性更大。对于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而言, 农业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周期较长, 技术使用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都可能对农村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带来风险。其次, 研究周期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村科技资金使用难以计算其回报和效率。农村科技研究的周期长, 例如一个新的优良粮食作物品种选育至少要花7~8年时间实践, 乃至于8~10年时间实践, 而育成后的品种价格还要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农村科技资金是一种潜在的资金, 农村科技投入所产生的效益, 往往是间接的, 较长时期才能显现出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农村科技资金筹措困难。因此,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创立公共资金为主导, 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同发展的局面。改善资金投入体制, 切实加强农村科技投入, 管好用好农村科技投入资金, 积极推进农村科技资金筹措的机制优化, 重点要加强农村科技资金投入结构、投入方式和政策环境等优化机制建设。

2.1 结构优化

在结构上, 坚持政府为主导,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研资金筹措体制。政府成为农村科技投资主体并在宏观上对农村科技活动进行充分的组织和调控, 是纠正市场失败、保证和维持农村科研活动最有水平的必然选择。应明确政府在农村科技资金筹措中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 政府应明确规定国家财政对农村科技投资的规模基数以及每年投入的增长速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对农村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都应高于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 在保证“三农”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 提高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比重。科技部已经明确提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公益类研究机构、调整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政府高新技术引导资金中农业项目资金的投入比重, 不低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优化农村科技投资结构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要鼓励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村科研资金投入。单一的政府投资显然难以适应农村科技发展需要, 因此, 有必要改革农村科技资金筹资机制, 积极开拓其他资金渠道, 丰富农村科技资金来源, 如民间资金、金融资金、海外资金等。

2.2 方式优化

在优化农村科技投资结构的同时, 要注意资金投入方式的多样化。财政拨款只是其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在农村科研资金的筹措中, 采取有效的筹资方式是保障资金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方面,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制定有利的税收和价格政策, 鼓励企业对农村科技活动进行投资。例如可利用我国现有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结构, 把农村科研机构融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要在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技术创新研发工作, 并作为考核龙头企业资质的指标之一。

二是推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成立农村科技基金会, 专门支持农村科研, 建立成果奖励制度, 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科技成果归投资者所有。

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对于重点科研项目, 采取“公开招标、择优委托”的方法, 其资金主要由国家提供;一般科技项目采用指导性、协调性计划的方式, 其资金可由国家、地方、企业共同提供, 但以地方、企业为主。在资金支持的方式上, 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课题, 分类采取全额资助、拨改贷、经费回收、效益提成等不同方式, 对于部分基础研究和中试项目实行重点投入、财政重点扶持;对于有实用价值的农业技术采取有偿使用、技术转让、技术有偿服务、用户提供资金开发等办法, 充分调动技术开发单位的积极性。

2.3 政策环境优化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农村科技资金筹措的机制优化, 离不开农村科技政策与工作环境的优化。具体来说:

一是要拓宽财政投入渠道。我国过去在科研开发、中试转化和工业生产这三个阶段的科技经费投入比例中, 中间环节即成果转化阶段所占比例过低, 严重阻碍了成果转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财政用于科学技术、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经费, 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根据现在经济发展对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提出的越来越高的需求, 如果能从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这两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 这将大大拓宽成果转化所需经费的渠道, 并且可使得投入比例分布更趋合理。

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税收优惠, 是国家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不仅是扶植科技工作的需要, 从长远看也是增加税源的需要。对科技实行税收优惠的做法已有多年, 但执行中不稳定, 不平衡的情况始终存在, 需要进一步落实完善, 使之更好地完成税收对农村科技创新与推广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

三是增加金融贷款投放。我国自1985年起,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大银行依据中央银行综合信贷计划, 先后正式开办了科技开发贷款业务, 使银行信贷业务从生产和流通扩展到了科技领域, 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进一步增加科技信贷, 需要有关各方作出共同努力。例如,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在控制国家信贷总规模的前提下, 调整增加农村科技贷款的额度和比例, 并支持 (下转P58) (上接P89) 允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农村科技信贷业务, 以便继续发挥它们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筹资融资、提供金融服务的有益作用。

四是设立成果转化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是指将从社会各方筹集到的资金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并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投入方式, 资金的筹集既可来自政府财政支持资金, 包括专项拨款和从相对稳定的地方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等, 也可以来自企业事业单位的科技协作资金及开展多元经营的投资, 还可来自社会投资、吸收民间游资以及国内外捐赠资助, 再加上基金本身供有偿使用部分的滚动回收资金等。资金来源比较丰富, 资金性质较为复杂, 资金渠道不够稳定。基金的管理运作由基金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包括负责基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 以及对申请使用基金的项目进行咨询论证评估和验查难收等工作, 同时加强财务监督核算, 以保障基金的合理投向和回收增值。

参考文献

[1]彭宇文、吴林海, 中美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比较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2-90.

资金筹措方式 篇6

一、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中的资金困境

1.中国大陆地区国家公园的现时属性

国家公园是由政府划定和管理, 以保护具有国家意义的自然景观及相关文化景观为基本目标, 同时具备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功能的特殊保护地。2007年6月21日, 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 标志着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中国大陆地区国家公园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 不断探索自然风景资源利用新模式、谋求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产物, 与后工业化福利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设立国家公园的宗旨存在明显差异。这决定了地方政府是国家公园的建设主体, 融资投资能力和政府作为质量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2.中国大陆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资金需求

按照中国大陆地区情况, 根据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与建设要求, 国家公园的资金需求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国家公园具有保护、科研、教育、游憩与社区发展五大功能, 因此必须具备相应的设施与设备;与一般游览性景区相比, 相当于增加了保护、科研、教育方面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投入。同时, 在交通、电力、给排水、废弃物处理方面的投入也高于一般游览性景区。

3.边境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集困境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区位、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制约,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多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财政收入有限 (表2) 。因此, 资金筹措成为影响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资料来源:根据各国家公园相关报道和所在县、州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 所在地GDP为2008年数据。其中: (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西双版纳州下辖的一市两县 (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 , 故以所在州市GDP计算; (2) *表示一期投资; (3) 国家级贫困县为2008年统计数据。

二、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的国际经验

1.政府财政拨款

得益于完善的法律制度, 经国会批准、从税收中提取的政府财政拨款成为国家公园主要的资金来源, 使公园管理机构能够维持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的管理模式[1]。例如, 美国国会每年拨款15亿美元, 用于各个国家公园的人员工资与基本维持费用。

2.公园门票收入

门票收入是国家公园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用于特别项目而非雇员薪水、设施设备等固定支出。自1997年起, 美国国会授权公园系统保留80%的门票收入, 每年的门票收入大约7 000万美元。

3.土地有偿使用

1965年, 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特许事业决议法案》, 要求旅游服务设施和纪念品经营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经营者, 收入除上缴管理局外全部用于改善公园管理。新西兰自然资源保护部在2008年批准了3 612个特许经营点, 2007-2008年总利润达到1 400万新元[2]。

4.非政府组织帮助

在美国, 与国家公园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数以百计。这些组织帮助公园出版书刊、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教育、筹集资金、帮助购买土地、开展游说活动, 不仅为公园提供了直接帮助, 还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5.社会捐赠收入

近年来, 随着捐赠机制的成熟及国家公园重要性的凸显, 社会捐赠显著增多。社会捐赠来源广泛, 有社会团体、个人, 也有政府组织。

边疆民族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构建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机制。

三、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创新

1.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的基本理念

在资金筹措机制构建中, 应大力推进理念创新,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树立整合、开源、借力、转化、分类的新型理念。所谓整合, 就是要在国家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下, 统筹利用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的相关资金, 使分散、零碎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所谓开源, 就是把自身有形资源与无形资产转化为运营资本, 通过建立特许经营制度等方式开拓收入来源新渠道;所谓借力, 主要是指借助外部力量 (包括国内与国际的个人和组织结构) , 解决设施建设与服务提供中的部分资金问题;所谓转化, 就是明确资金是用来购买建筑材料与设施设备、支付员工薪酬的, 接受实物捐赠、志愿服务、社区居民以资源入股, 实际上也是在解决资金问题;所谓分类, 就是根据建设项目属性确定资源来源, 公益性项目由各级政府投资, 经营性项目由企业或社区解决, 社区发展项目由地方政府、公园管理机构和社区共同解决。

2.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的主要渠道

(1) 争取各类旅游专项资金。

各级政府都应设立各种专项建设资金, 如旅游国债、旅游规划编制专项资金、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等。国家公园应积极提供申请、可行报告、规划书等, 及时与主管部门沟通, 以争取这些专项资金。

(2) 整合各部门相关建设资金。

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造成各部门对于所管辖行业的建设资金争取和使用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同时, 旅游业发展又离不开这些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因此, 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 国家公园建设应充分整合相关资金, 形成“围绕项目找资金, 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融资格局。

(3) 实施特许经营收费制度。

国家公园可以收取的费用包括门票、娱乐、设备使用、商品销售、住宿、食品销售、转费让、许可费、租赁费[3], 是通过委托经营、特许经营方式进行的。建议边疆民族地区在研究国外办法的基础上, 根据地方情况和政策制定《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试行办法》, 并付诸实施。

(4)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在国家公园建设中, 边疆民族地区应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 加大各项资源费支出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机制。在筹集到的生态补偿资金中, 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国家公园中的保护工程建设。

(5) 接受志愿服务与社会捐赠。

边疆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公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产, 探索接受志愿服务与社会捐赠的办法。建议根据《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建立国家公园志愿服务网, 招募志愿者;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 成立“国家公园发展基金会”, 接受私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捐款。

(6) 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边疆民族地区应鼓励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参与国家公园的建设, 加强调查研究、宣传教育、监测反馈、技能培训。同时, 借助TNC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减贫等领域国际机构的联系, 积极争取各种基金会和生态保护组织的援助。

(7) 谋求上市或发行债券融资。

对于产业基础坚实、经营业绩良好、发展前景光明的国家公园或国家公园群, 可以采取上市或发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例如, 地处迪庆州内的普达措、梅里雪山、滇金丝猴三个国家公园, 就可以在时机成熟时, 考虑采取联合上市筹集社会资金。

(8) 探索新型旅游融资手段。

除了上述方式以外, 国家公园建设中还应探索新型融资方式, 如门票质押贷款、碳汇交易、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公共工程特许权经营模式) 、TOT (Transfer-Operate-Transfer, 基础设施经营权有偿转让模式) 等。此外, 还应创造条件, 主动与国际接轨, 探索运用债务-自然交换[4] (将部分官方债务用于本国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国际援助形式) 、自然保护信托基金 (吸收公众和公司对自然保护的捐赠, 注册成立的货币基金) 等资金筹措形式。

3.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创新

在行政区经济的框架和属地管理的体制下, 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作为自然风景资源的实际管理者, 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谋求地方经济利益的“正当”动机与行为, 也就孕育着资金利用偏离原定方向的可能性, 从而引发社会的担忧与批评。例如, 丽江古城从2001年起向游客征收古维费, 审计结果表明, 2007年有5 500万元古维费被挪用于建设丽江机场和大丽铁路灯光工程, [5]引来质疑声一片。有鉴于此, 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筹措机制的重点在于资金筹集、使用监管、信息披露, 尤其是对社会捐赠、国际合作的资金 (详见图1) 。在资金筹集与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信息反馈平台和受益分配机制。此外, 建立资金筹措机制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国家公园建设初期所需资金问题, 更重要的是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培育“造血”机制。

参考文献

[1]邹统钎.遗产旅游发展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193-195.

[2]王月.新西兰国家公园的保护性经营[J].世界环境, 2009, (4) :77-78.

[3]PAUL F.J.EAGLES, 等.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王智, 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16-118.

[4]THAPA, B. (2000) .The Relationsh ip Between Debt-for-Nature Swaps and Protected Area Tourism[EB/OL].www.wailerness.net/pubs/sc ience1999/index.htm.2002, Jan 14.

资金筹措方式 篇7

如今, 资金运营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而良好的资金运营离不开有效的资金筹措这个重要基础, 资金筹措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及其他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前提, 资金筹集与资金运营管理是两个相互相成的过程, 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想要实现企业的良性经营及各方面水平的综合提升, 就必须加强资金筹措与资金运营管理的共同提升。

一、正确处理筹资与运营的关系

资金筹措是有效运营的基本前提, 同时有效运营也能够给进一步良性筹资带来有力促进, 所以想要切实提升筹资能力与资金运营能力, 首先就要加强对两者关系的梳理。

首先, 要坚持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生产经营效益之间相匹配的原则。企业想要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实现经济效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增长。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企业是否有效发展的最重要关系。

其次, 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有效分析, 要综合分析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规模、所需资金的形式以及所适合的筹资方式等, 加强这些方面的认真分析对于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资金筹集必须以具体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必须加强具体项目资金运营的基本特点以及对资金的具体要求, 从而进行筹资渠道对比分析、筹资时机八五以及筹资数额的权衡, 从而有效降低筹资成本支出提升资金运营效果。

最后, 企业的任何与资金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必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经济风险, 资金筹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资金运营投资, 从而获取投资收益, 但是这种投资也会因为其收益的不确定性而潜伏着或高或低的风险, 总的来说, 收益越高风险越高, 收益月底风险越小。所以在资金筹措方面也必须以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为依据, 必须加强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的权衡比较, 根据具体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期限及预期收益进行风险评估活动, 有效把握具体项目的各项风险、大小及发生几率, 从而进行相应的措施研究与应对手段制定, 最大限度降低资金运营风险。

二、加强资金筹集与资金运营效率提升的措施研究

(一) 提升企业融资水平

筹资筹资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及不断长大的最重要物质保障, 也是企业进行有效资金运营的基本前提。在融资筹资方面, 首先企业应该将融资筹资的注目点放在企业内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内部融资。内部融资具有外部融资所不具有的优势, 首先, 内部融资所带来的筹资风险相对较小, 而且能够有效免除不必要的筹资渠道建设及其他工作所带来的筹资成本增加, 能够为资金运营提供更多资金保障。其次, 内部融资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各部门对自身工作的不断加强与改善, 因为内部资金调配与企业内部的各组织、部门都有些非常紧密的关系, 从而能够激励企业内部员工、部门管理人员重视自身的管理水平升级, 提升部门生产服务水平, 从而让所筹集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加强企业资金筹集效率及资金运营效率首先应该关注企业内部筹资这个环节, 通过注入增资扩股、出售公司股份的运营方法来实现更加有效的资金吸纳, 为良好的资金运营打下基础。

(二) 加强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所进行的资金运营管理工作,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被分为生产性资金运营和项目建设性资金运营。两者由于其资金的服务对象不同而在资金运营目标及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对于生产性资金的运营操作应该通过加强统一化的财务管理来实现, 并有效落实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统收统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资金的预算编制与实际管理, 尤其是对产品销售预算、原料及资源的采购预算、资金投资预算及成本支出的费用预算等, 通过全面加强与生产环节各方面的资金管理质量来实现盘活资金,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最终目的。对于项目建设性资金的运营管理来说, 由于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 因此项目建设性资金的运营管理工作较生产性资金运营管理更为复杂,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优化设计的关注力度, 要全面提升项目资金预期收益的合理化分析与方案设计, 从而更为合理的进行项目各阶段的资金投入数量把握与及时动态监控, 提升资金在项目建设活动中的经济效益显现与提升。

(三)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

资金筹措和资金运营都具有与之相应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潜伏与发生都极大的影响着企业资金再运营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所以为了全面提升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就必须不断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首先要通过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来实现, 针对成本支出的特点及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制定, 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过度扩张, 确保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发生几率, 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发生几率。然后还要进行具体的预警机制建设, 要制定严格的项目投资前科学评估与分析制度, 其评估原则应该包括再生产的持续稳定、扩大再生产的有序适度、发展速度的合理可控等, 从而充分保障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以及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最后是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实现对资金运营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审计, 最大限度避免风险隐患的真实发生。

(四) 有效提升企业信誉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融资筹资渠道多为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大量企业在无法依靠自身进行有效筹资的时候都会向银行大量举债, 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可行性分析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信誉与社会形象。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信誉等级提升。加强信誉建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信用意识, 要从自身管理及生产经营做起, 诚实守信, 从而通过良好的经营运作来提升企业口碑。其次要确保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认真分析银行贷款方式及种类, 寻找适合自己的贷款方式, 减少贷款过程中的阻碍。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实现企业资金筹措能力提升与资金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问题, 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资金筹措,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蔡江.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探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资金筹措方式 篇8

公司资金链条的运转形态符合资本循环公式的规定, 即满足G—W—G`这样的路径结构。就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言, 资金 (资本) 依次处于土地受让阶段、工程建设阶段, 以及成品售卖阶段;而且, 随着公司公司项目的增加, 资金在相应形态上会同时处于上述三个阶段。从而不难知晓:资金的筹措及使用合理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及公司能否健康发展。鉴于部分房地产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笔者将对资金筹措和使用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针对房地产公司经营现状的反思

(一) 项目投资环节论证缺失

房地产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一特点就意味着, 项目投资前的可行性论证极为重要, 且造价、技术储备、资金融通等都应是论证的关键要素。然而, 诸多开发商却根据以往经验, 并结合当地政府的区域规划, 对相关项目投资实施定性分析。诚然, 这些定性分析固然重要, 却还应进行工程造价、技术储备、资金需求及融资成本等关键要素的定量论证。

(二) 项目建设环节监管缺位

针对房地产项目的建设环节, 应切实开展施工质量监管和资金使用监管。其中, 资金监管主要依赖于中期结算以及成本控制来实现。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 质量监管一般没有太大问题, 而问题主要在于资金监管方面。受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规模大的影响, 资金监管时常处于缺位的状态。

(三) 项目销售环节秩序混乱

在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项目销售环节, 也受到秩序混乱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房地产行业相关调控政策之前, 诸多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和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投机性行为。尤其是个别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在舆论上误导消费者预期, 人为制造市场紧张, 恶意哄抬房价, 带来一些项目的房价短期内非正常上涨。

通过对现状的反思可以归纳出两个方面的信息:

(1) 资金筹措只是影响公司经营的外生变量, 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公司的经营战略导向。

(2) 资金缺口在很多方面, 本质表现为战线拉得太长而导致。

二、资金筹措合理化的探讨

对资金筹措合理化的探讨, 应建立在问题导向上。当前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资金融通环境面临紧缩态势, 因此问题的解决能否通过民间借贷的帮助则值得商榷。

具体而言,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一) 中介模式

依托社会中介为公司提供资金放款, 由于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将产生声誉约束机制, 从而能在社会媒介的监督下降低放款人道德失范的可能性。公司通过房产抵押贷款形式, 与放款人签定正式合同。在第三方公证组织办理完公证手续后, 由放款人将资金转入到公司的帐户中。如果将来贷款出现风险, 放款人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 如公司还无法还款, 可以拍卖自有房产抵债。

(二) 担保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一对一”, 就是指一对一安排放款人和借款人对接;二是“不摸钱”, 放款人直接付钱给借款人;三是“担保代偿”, 指贷款到期后, 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 将由担保公司无条件代偿。该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放款人的资金安全, 还规避了违规风险, 是全国民间借贷领域的重要代表, 也获得了业内普遍认可。

随着温州民间金融试点的展开, 以上应成为改善当前金融现状的合理化模式。

三、对公司资金使用合理化的探讨

资金使用的合理化, 其内涵包括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合理化两个方面。借鉴目前诸多生产类型企业所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措施, 公司也应在造价管理上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具体方法包括: (1) 采取施工成本逆向分解, 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的头上; (2) 以施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绩效考核, 之后再有小组负责人将考核结果进行分解; (3) 充分应用中期结算的功能, 来过程控制资金的使用状况。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 本文对房地产公司如何合理化筹措与使用资金的探究可能还存在争议, 但结合当前的民间金融改革试点来看, 该措施是具有可行性的。

四、小结

目前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 合理的筹措和使用资金同等重要。其中的难点在于筹措领域, 笔者强调:应借助国家当前开展民间借贷试点的契机, 合法引入民间资本。当然, 具体的操作模式还应在实践中探索。

摘要:房地产公司的产品开发依次需经过土地受让、工程建设、成品售卖三个阶段;而且, 随着公司项目的增加, 资金在相应形态上会同时处于上述三个阶段。资金的筹措及使用合理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及公司能否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资金筹措,使用,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瞿丹.浅析我国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息, 2009 (32) :42-43.[1]瞿丹.浅析我国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息, 2009 (32) :42-43.

资金筹措方式 篇9

关键词:资金筹措,资金成本测算,资金组成方案,贷款能力测算,财务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些技术经济指标好的水利工程优先被开发, 剩下一些社会效益好, 而财务指标较差的工程, 由于水头低、装机小、投资大等原因得不到重视和开发。这类项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该类项目社会效益巨大, 财务效益一般;2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 为准公益性工程;3建设投资较大, 在资金筹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开发和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笔者从单一的筹资成本角度出发[1], 通过资金成本测算, 优选项目长期资本结构, 确定在项目融资过程中, 各类资本融资的先后顺序;然后通过贷款能力测算和财务分析确定项目各资本的具体融资数额和融资比例;最后以江西省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为原型, 假定项目的长期资本结构包括:国内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企业A资本金、企业B资本金、水利部门资本金、航运部门资本金等6类资本, 通过资金成本分析确定各类资本优先筹集的顺序, 然后通过贷款能力测算和财务分析确定各资金筹措数额度, 希望能够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资金筹措提供参考。

1资金成本测算

资金成本是项目为融通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它是项目选择资金来源、确定资本结构和拟定资金筹措方案的重要依据。资金成本从绝对量的构成来看, 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1用资费用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活动中因使用资本而承付的费用, 如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 向股东分配的股利等;2筹资费用是指在筹集资本活动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费用, 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承诺费和先征费以及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等[2,3]。

资金成本的大小一般通过资金成本率来表示。资金成本率是指项目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 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其基本公式如下:

式中:K为资金成本率;D为用资费用;P为筹集资金;F为筹资费用;f为筹资费用率。

长期贷款资金成本率:根据所得税法的规定, 长期贷款的利息允许从税前利润中扣除, 从而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因此, 长期贷款的资金成本率应当考虑所得税因素, 即:

式中:KL为长期贷款资金成本率;iL为长期贷款利率;T为所得税率;fL为长期贷款筹资费用率。

企业资本资金成本率:按照资金成本率实质上就是投资必要报酬率的思路, 企业资本的资金成本率实质上就是企业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根据税法的规定, 企业分配的利润需在扣除所得税后进行, 故没有抵税利益。因此, 企业资本资金成本率可以直接用企业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来表示。

2 贷款能力测算

贷款能力测算的主要目的是测算项目债务资金与非债务资金的比例, 确定不同资金筹措方案下项目的贷款能力[4,5]。

贷款能力测算应根据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利建设项目贷款能力测算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 及财务分析中拟定的基本参数、投资费用和财务收入等反复迭代试算。贷款能力测算流程见图1。

3 实例分析

3. 1 工程概况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吉安市市区与泰和县城之间, 该工程具有航运、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功能, 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性质, 为准公益性项目。水库正常蓄水位为56. 5 m, 总库容7. 43亿m3, 死库容1. 57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20 MW, 共6台机组, 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8 536万k W·h;船闸建设规模为Ⅲ级船闸, 有效尺度为180 m×23 m×3. 5 m, 根据经济运量预测, 过闸运量2020年为958万t, 2030年为1 523万t。

根据投资 概算成果, 工程静态 总投资为216 827万元。按照目前大型准公益性项目融资特点, 公益性投资主要从各级政府预算内的资金、水利建设基金以及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的政府性资本金中安排;经营性投资则可考虑银行贷款和企业资本金。笔者在原工程资金筹措方案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企业资本金和政府性资本金来源, 拟定工程资金来源由以下3部分组成:1债务资金。国内银行贷款, 贷款利率为7. 47% , 借款偿还期20年;世界银行贷款, 贷款利率为3. 45% , 借款偿还期15年。2企业资本金。企业A要求企业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8% ;企业B要求企业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24·

10% 。根据利润分配方案, 该工程可供分配利润按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偿还当期贷款、向投资方分配利润的顺序进行分配, 企业A和企业B按5∶5的比例分红。3政府性资本金。由水利部门和航运部门共同出资, 组建项目法人, 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对项目有控股权, 资金收益在还清贷款和满足企业资本金收益要求后, 剩余收益归政府所有。

3. 2 资金成本分析

a. 债务资金成本分析。该工程债务资金包括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 贷款利率为3. 45% , 融资费用只考虑0. 25% 的先征费;国内银行贷款, 贷款利率为7. 47% , 不考虑融资费用。根据所得税法规定, 所得税率取25% 。经计算, 债务资金成本率如下:

世界银行贷款资金成本率为

国内银行贷款资本成本率为

b. 企业资金成本分析。根据企业资金成本的实质, 该工程企业资金成本率取企业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因此, 企业A资本资金成本率为8% , 企业B资本资金成本率为10% 。

c. 政府性资金成本分析。为了减轻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负担, 对于国内大中型综合性水利枢纽投资, 应尽量优先争取社会企业资金和银行贷款, 不足部分再考虑国家和地方的政府性资本金扶持。因此, 在资金筹措时可认为政府性资金成本率最大。

综上所述, 仅从单一的资金成本角度分析, 确定该项目资金筹集顺序依次为:世界银行贷款 - 国内银行贷款 - 企业A资本金 - 企业B资本金 - 政府性资本金。

3. 3 贷款能力测算

3. 3. 1 基本参数

a. 该项目建设期为5年, 运行期按30年考虑, 项目计算期取35年。

b. 船闸规模。船闸建设规模为Ⅲ级船闸, 有效尺度为180 m×23 m×3. 5 m。根据经济运量预测, 过闸运量2020年为958万t, 2030年为1 523万t。

c. 电站规模。电站装机容量为120 MW, 共6台机组, 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8 536万kW·h。按照施工进度, 第5年有效发电量为26 000万kW·h, 从第6年开始机组正常发电。

3. 3. 2 费用分析计算

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水资源及库区维护费、工程保险费、材料费、其他费用、利息支出等。经营成本指不包括折旧费、利息支出的其他全部费用。

a. 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3. 17% 提取 ( 运行初期适当减少) ;

b. 修理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0. 5% 计;

c. 工资及福利 ( 含劳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 :劳动定员按104人计, 工资按25 000元/ ( 人·a) 计, 福利为工资总额的41% ;

d. 水资源及库区维护费:水资源费按厂供电量0. 001元 / ( k W·h ) 计, 库区维护 费按厂供 电量0. 001元 / ( k W·h) 计;

e. 工程保险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0. 25% 计;

f. 材料费按5元 / k W计;

g. 其他费用以24元 / k W计;

h. 利息支出包括生产运行期每年需支付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

流动资金按经营成本的20% 估算, 其中30% 使用资本金, 70% 从银行借款, 年利率为6. 93% 。流动资金随机组投产使用, 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回收。

3. 3. 3 效益分析计算

a. 发电收入。该工程电站装机容量为120 MW, 共6台机组, 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8536万kW·h。按照施工进度, 第5年有效发电量为26 000万kW·h, 从第6年开始机组正常发电, 有效电量按年发电量的95% 计, 厂用电率按0. 5% 计, 专用输变电损失按1%计。发电收入为上网电量乘上网电价, 该项目上网电价采用协议电价0. 350元/ (kW·h) 计算 (不含税) 。

b. 船闸收入。根据经济运量预测, 2020年过坝货运量为958万t, 2030年过坝货运量为1 523万t。船闸营业收入为过坝货运量乘计算单价, 船闸收费计算单价按1元/t计。

c. 税金。该项目应纳的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销售税金附加及所得税。

根据税法规定, 该工程发电增值税率为17% ;船闸收入营业税为收入的3% ;销售税金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为基础征收, 按规定税率分别为1% 和3% ;所得税率为25% 。

d. 利润。税后利润为运营收入扣除成本和应纳税金, 税后利润提取10% 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后, 剩余部分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 再扣除分配给投资者的应付利润后为未分配利润。在还贷期间优先偿还贷款, 剩余再向投资者分红。

3. 3. 4 贷款能力测算

该项目贷款能力测算根据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利建设项目贷款能力测算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进行。

贷款能力测算的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按现行规范中财务评价的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本次财务评价拟定的费用、效益估算方法和相关参数, 先按15年还清世界银行贷款测算国外银行贷款额度, 再按20年还清国内银行贷款测算国内银行贷款额度, 最后分别按8% 和10% 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测算企业A、企业B的资本金额度, 不足部分由政府性资金补齐。

3. 4 资金筹措方案[6,7]

根据资金筹措顺序编制财务分析报表, 通过Excel VBA编程反复迭代试算, 测算该工程资金筹措方案, 见表1。

政府性资本金在水利部门和航运部门分摊, 按效益净现值分摊方法计算。该工程实施后, 可将两岸的防洪标准全面提高到10年一遇, 保护了两岸耕地和人口, 渠化梯级上游38 km航道, 使其达到Ⅲ级航道标准, 常年可通行1 000 t级船舶。根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防洪效益净现值为44 343万元, 航运效益净现值为32 340万元, 按照防洪效益与航运效益的比例进行分摊, 水利部门承担政府性投资41 419万元 ( 占政府性资本金的57. 83% ) , 航运部门承担政府性投资30 203万元 (占政府性资本金的42. 17% ) 。

综上分析, 该工程建设投资216 827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为:世界银行贷款84 584万元, 国内银行贷款44 775万元, 企业A资本金9 451万元, 企业B资本金6 395万元, 水利部门41 419万元, 航运部门30 203万元。

4 结 语

以江西省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为原型, 假定资金筹集包括3类资金, 共6个分项。从单一资金成本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计算世界银行贷款、国内银行贷款、企业A资本金、企业B资本金及政府性资本金的资金成本率, 并依据资金成本率确定资金筹措顺序, 优化资金筹措结构。然后编制财务分析报表, 通过贷款能力测算确定各资金的 (下转第42页) 资金筹集额度。从测算的结果分析来看, 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在政府投入适当的资本金后, 使公益性较强的水利项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能吸收社会资金, 并依靠自身收益维持正常运行和良性循环, 可为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资金筹措方案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庆秋, 温新丽.优选水电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的模糊积分平判法[J].水力发电, 1995 (7) :39-41.

[2]刘力.公司财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12-420.

[3]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案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9-10.

[4]谭浩瑜, 王海政, 仝允桓.基于贷款能力测算的供水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研究:以NG供水项目为例[J].水利经济, 2006, 24 (5) :25-27.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3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10-11.

[6]向明.三峡工程资金筹措方案研究与评论[J].人民长江, 1997, 28 (12) :12-14..

上一篇:空间覆盖性能下一篇:电网设备系统检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