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良友画报》

2024-10-24

鲁迅与《良友画报》(精选5篇)

鲁迅与《良友画报》 篇1

摘要:《良友》画报是中国画报史上第一份大型综合性画报, 比美国同类型的画报《生活》还早了整整十年。《良友》画报与上海这座城市密不可分, 它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衍生物, 上海的地理优势、技术条件、受众需求都为《良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同时《良友》又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载体, 其可谓是上海时尚的弄潮儿, 多少摩登男女都仿照着画报上的男女明星给自己穿衣打扮, 不仅如此, 《良友》也对上海的生活方式, 文化娱乐等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良友》画报,上海,现代化发展,相互作用

“有一位老先生跟我讲, 说他去北京的中华世纪坛, 中华世纪坛前面有一个青铜甬道, 青铜甬道前记录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大事件, 每年都有一个纪事, 在1926年记录着, ‘中国第一本大型画报《良友》在上海创刊’。”这是现在《良友》画报资深编辑潘震山谈到的自己对于《良友》画报最初的认识。《良友》画报自1926年创刊至今已逾八十七载, 是中国画报史上第一份大型综合性的画报, 内容包罗万象, 读者分布于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 是迄今为止出版时间最长, 发行区域最广, 影响力最大的一份画报。

《良友》画报在民国时期延续了二十多年, 共发行了174期。在第100期纪念特刊中, 《良友》发出了“无人不读, 无所不在”的办刊宗旨, 对于上海而言, 《良友》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画报, 更是上海都市发展的镜像。上海这座城市孕育了《良友》, 《良友》的产生和发展也为上海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良友》繁荣于上海—上海的发展促进了《良友》的产生

《良友》画报在上海创刊, 与上海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 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 先进技术的流入、上海地区报业发展繁荣、中西文化交融、新式教育发展, 由此, 《良友》画报应运而生。

1.1 独特的地理优势

1843年, 在英美等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 清政府屈服, 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一方面, 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但是在另一方面, 这也促进了国人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到了1926年,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与对外贸易口岸, 这就使得大量洋人入华, 与华人杂居, 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 产生了大量的新思潮。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人口大量增加, 文化更加多元, 环境更为开放, 这些都为《良友》画报在上海创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2 先进的技术条件

上海除了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由于是通商口岸, 国外的先进的技术随之而来, 对于画报业而言, 影响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印刷技术。据范慕韩在《中国印刷近代史》中记载:“我国正式用于印刷画报的是在1930年3月《良友画报》的第四十五期。”印刷技术的进步为《良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良友》也开启了影印版画报的新时代。新闻学家萨空了在《五十年来中国之画报》中称《良友》画报为中国印刷最精美之画报。

1.3 广大的受众需求

自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以来, 门户大开, 四面八方的洋人涌入上海, 与之同来的还有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上海, 西方开放的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思想, 中外文化交融, 产生了一系列的新思潮。但是, 新思潮的盛行之风并没有遍及上海各个角落, 所谓的潮流、时尚也仅仅只是局限于上海租界这样一个“巴掌大”的地界, 传播者想要“传”, 接受者想要“受”, 却苦于没有一个良好的传播渠道而无法实现上传下接。新思潮也就无法在整个伤害范围内传播和发展。而《良友》画报的创刊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它将上海甚至更为广阔范围内的新思潮新时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置于画报之上, 成为传播者和接受着之间一座坚强而有力的桥梁。

2 上海新潮因《良友》——《良友》的发展促进了上海的进步

《良友》画报自民国时期创刊以来, 以其图文并茂的优质内容、对于时尚、生活、娱乐、技能、国内外时事的涉猎、娇艳欲滴的封面女郎、深刻的思想、国际化思维深受上海民众的追捧。《良友》所传播的都是在上海时下最为流行的各类内容, 对于上海的生活方式、文艺娱乐、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 倡导新的生活方式

《良友》画报刊载的人物涉及各行各业, 其中, 对受众影响最大的当属电影明星与名媛闺秀, 这些美艳动人的年轻女子的举止、装扮、服饰、表情都被看作是一种新的时尚与潮流。《良友》专门开辟了时装专栏, 内容以潮流时尚的流行服饰为主, 报道知名设计师的作品, 跟踪时装发布会, 将最新的流行趋势及时而快速的发布。高跟鞋、卷发烫发、西服、洋装都在上海掀起时尚潮流, 受众争相模仿, 广为传播。

上海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在《良友》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悄悄改变着。《良友》画报每一期都会刊登新电影以及电影明星动态, 看电影成为了年轻男女谈恋爱的必备仪式, 并延续至今。在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次选秀, 即《良友》刊登的婴儿大赛, 比赛以“强儿以强国”为宗旨, 实为培养良好的育儿方式。此次比赛自第七期开始至第十四期结束, 历时3个月, 调动了受众参与的热情, 参与者逾万人。

2.2 培养全球化视野

“《良友》画报能畅销五大洲, 主要原因之一, 是它对时事的重视, 每日发生的重大新闻, 几乎都可以从画报中找到如实报道的照片。”①《良友》存于民国时期, 正是军阀割据、政治动荡的时期, 《良友》专门开辟了国内时事推送专栏, 民国时期国内重大时事都在其报道之列。不仅如此, 《良友》对于国际时事也有着高度的关注度, 梁得所主编曾说“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最宽大的范围里, 成为世界的一份子”《良友》总是即时而迅速的报道国际重大时事与国际风云人物, 国际时事报道比例与国内时事报道基本持平, 而且更新速度快、报道范围广、信息量大。凡是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时事都在《良友》的报道范围之内, 图片配发丰富并伴有客观而见解独到的新闻评论。除了对于国际政治动态的报道, 《良友》还对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报道, 刊登跨过广告。

上海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促使《良友》产生、繁荣于上海, 《良友》的发展带动了上海的新思潮, 上海因此而进步。《良友》既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衍生物, 同时也是上海都市进步的催化剂。《良友》与上海都市相互推进, 共同发展进步。办刊二十载的《良友》以其图文并茂的报道方式, 对于生活、文化、军事、政治、经济、艺术的详尽报道完整的展现了民国时期上海都市发展镜像, 是上海都市显著的时代符号, 上海新思潮、新时尚的盛行, 新生活方式普及, 现代化的发展无不得益于《良友》, 真可谓“上海催《良友》而生, 《良友》促上海而进”。

参考文献

[1]吴果中.《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春宇.《良友》封面对女性形象的建构研究[M].黑龙江大学.

[3]徐国红.《良友》画报:民国时期中国时尚档案的记录者[J].出版广角, 2013 (6) .

[4]张洁亮.《良友》画报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南大学.

[5]豆欢欢.《良友》画报的办刊经验及启示[J].新闻世界, 2012 (1) .

《良友》画报封面女郎形象分析 篇2

关键词:《良友》画报;良友封面女郎;女性形象;身体消费

《良友》画报,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在上海创刊,比美国的《生活》画报早了10年,比《苏联建设画报》早了4年。以九开本刊行,20年间出刊172期,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本大型综合性彩色画报,共载彩图400余幅,照片32000余幅。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各界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等无不详尽记录,可谓百科式大画报。

0 前言

女性不但为《良友》的封面增添魅力,而且她们占据了杂志内容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妇女专栏,介绍各行各业出色女性的工作者,无疑这些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了解都市女性绝妙的窗口。

翻阅相关文献可知,对《良友》女性的研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研究水平层次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和二三十年代都市文化中女性现代性形象的建构。对封面女郎的研究文章仅有少数几篇,且细细研读下来可以得出,大多数作者都对《良友》封面女郎的做法持肯定态度,认为其提供了旧时上海都会的现代性想象,促进了中国的女性现代性进程,是一种对都市女性摩登形象的呈现和建构。但本文对此类观点存在不同意见,《良友》画报采用女性形象作为封面人物存在打着女性身体解放的旗号实则在消费女性身体的嫌疑。

因此,本文运用定量内容分析从性别、身份是否可被查证(以在百度百科上能否搜到相关身份信息为判断依据)、职业、年龄、服饰风格、服饰暴露程度、鞋子、妆容(眉型、睫毛、口红、腮红、刘海形状、头发长度)、姿势、面部表情、拍摄场景、拍摄景别、拍摄道具、拍摄角度十四个维度去解析封面女郎的形象特征,对其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统计分析研究。

1 封面女郎形象特征

《良友》画报仿佛就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社会的一面三棱镜,从多个角度映射出那个时代的光华流彩。而以图片为主的《良友》画报封面更是在当时的刊物里独树一帜,如同呈现给读者一场感官盛宴。

期刊的封面是该刊物的一面解释透镜。在172期封面中,女性162位,男性仅有10位。能够被查证身份的是61位,且可被查证的以电影明星、学生和抗日将士最多,分别是28位、9位、9位。封面人物的年龄绝大部分都以青年(15~34岁)为主,共有162位,占94.2%,绝大部分是年轻女性。马国亮回忆道:“《良友》封面,从创刊开始,一直是以年轻闺秀或著名女演员、电影明星、女体育家等的肖像作封面的。迁港出版以后的几期中,配合战时需要,改成抗日将士或者与抗战有关的妇女作封面人物。”在不能统计出职业111位女性中,她们有的只有一个姓氏,如第79期的高女士、第81期的刘女士,还有的则是连姓氏都没有给。女郎们以着中国传统服饰旗袍和时尚裙装为主,偏好鲜艳颜色,不暴露偏保守,裸露的身体部位也是小臂居多,偶尔有露肩膀或是大腿部位的。长度为中发(长度在耳朵以上肩部以上)和长发(肩部以下)大多烫着卷发不留刘海或留刘海的女性。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以总结概括《良友》画报封面女郎整体形象特征为:她们是一群年轻貌美、柳叶细眉、朱唇粉腮,穿着摩登现代而不失传统风韵、似露不露“由抱琵琶半遮面”性感撩人,烫着时髦长卷发的时尚女性。

2 封面女郎形象定位

封面女郎的面部表情大胆露齿笑居多,眼睛看向镜头的女郎多于不看镜头的女郎,大胆直视镜头的女郎不在少数。在原本一个宣扬女性笑不露齿、行不动裙、话不高声为美的年代,封面女郎大胆露齿笑以及直视镜头的拍摄手法,颠覆了传统女性束缚的局促形象。封面众多女性图像已经摆脱了旧时妇女严守闺中、接受三从四德束缚的形象,开始走向现代,也正是在这些女性的倡导下,旧时的上海开始走上时尚、现代之路。李欧梵教授认为这份杂志的读者群中,妇女和年轻学生要比成年男性更多。作为读者大众的“良友”,杂志不可能为着挑逗好色者,而是要维持一个好名声确保其大销量。但是《良友》的良好声誉不是通过知识刺激或学术深度达到的,而是借着一种朋友般的亲切姿态做到的。《良友》在女性身体上倾入了全新的含义和伦理价值,这里的女性身体展示已成了和日常现代性相关的一种新的公众话语。时尚、摩登、健康女性照片提供给观看女性身体新的视角和新的象征意义,女性通过参与建构这一新的话语和视像,可以促进传递30年代有关中国女性身体的新品味和新思想。

但《良友》画报并没有完全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解放女性,正视女性地位。从拍摄场景可以看出,封面女郎的拍摄场景主要集中在室内,占80.9%。而在室外拍摄的场景仅占19.1%。一方面可能受当时的拍摄技术和拍摄成本局限,另一方面可能是想塑造成新时代的居家女性形象。封面突出的是女性形象本身,并不能传达深刻的社会含义,只能通过女性的着装打扮表达潜在蕴含的不凸显的女性思想的变动——开放、追求平等和自由。

《良友》画报大量采用平视和近景中近景的拍摄手法,可以帮助读者充分细致凝视封面女郎身体面部的任何细节位置。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中,女性身体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焦点。随着女性与消费关系的密切,女性身体已由传统的被抑制状态一跃成为审美的主体。女性的身体从来都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着,而是嵌入到社会文化范畴中。于是性别与身体、女性与身体的关系非常微妙。在一个性别不平衡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已被分裂成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决定性的男性注视将其幻想投射到女性形象身上,她们因此而被展示出来。在消费时代,美女是一种经济资源,成为媒介经营高度市场化的一种惯用技巧。“美女”是画报所抓住的卖点和兴趣点,大方得体,赏心悦目,生机勃勃,以这种新形象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将女性视为花瓶置于被观赏的位置,去满足读者的猎奇、淫窥的心理,促进杂志销售,应该是《良友》封面女郎最大的现实感。

3 结语

新礼在初萌头脚,旧俗尚未过墙,新旧二色交融氤氲了民国独有的美人相貌;丰声细雨、情绵熠熠。《良友》封面女郎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民国上海旧城女性掠影。男性的审美眼光深深影响着女性的认同感,女性对自身形象的改造和完善虽为身体价值的确立争得了一席之地,但在“女为悦己者容”的今天,女性的身体和形象实乃为男性服务,其身体本身是消费品,是男性欲望的对象和凝视的编码。当下的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应赋予女性对美丽追求的双重功用:一方面认同美丽的标准与男权文化制度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认为女性能逃离男权视角的陷阱达到自我的美丽标准。

参考文献:

[1]吴果中.民国《良友》画报封面与女性身体空间的现代性建构[J].湖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9.

[2]杨春晓.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D].新闻大学,2004:54-55.

[3]张品.想象都市——浅谈《良友》画报封面女郎[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 篇3

《良友》画报简介

《良友》画报1926年2月在沪创刊, 由良友印刷公司出版。初为月刊, 自1934年7月改为半月刊, 半年后, 又恢复为月刊。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停刊三个月, 之后出了两期16开本, 随即又恢复为9开本, 出了6期后再次停刊。1939年2月在上海复刊, 正常出版至1941年12月后, 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停刊。1945年10月在大陆出版了最后一期。《良友》画报共有五任主编:伍联德、周瘦鹃、梁得所、马国亮、张沅恒。其图片涉及广泛, 可称为百科式大画报。《良友》画报单期最高印数曾达4万份, 半数分销海外各地, 所以人称有我国侨胞的地方, 一定能找到《良友》画报的读者, 享有“良友遍天下”的美誉。

运用图片进行报道是《良友》画报最突出的特色。20年间, 它所刊登的彩图有400余幅, 照片达3.2万余幅, 展现出一幅幅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之风云变幻、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名胜古迹的巨大画卷, 为后人通过精彩的图片了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现今的读者来说, 《良友》画报中史料之丰富, 足以成为考察一个时代的窗口。

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自古国人就对日本充满了好奇与想象。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一直想要成为世界强国, 20世纪20~40年代,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萌发, 频频借口发动战争, 国人震惊了, 对这个敌国有迫切了解的需要, 而作为那个时期中国最为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画报, 无疑给国人打开了观察日本、了解日本的一扇窗户。

日本图像主题聚焦

《良友》画报中关于日本的图像内容丰富驳杂, 但因中日关系处于特殊时期, 还是以中日战事类为最多。从《良友》画报的目录和画报各个专栏里涉及的日本图像 (如“国际话题”、“国际时人素描”、“国际舞台”、“世界各地婚礼写真”) 来看,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主题类型:

中日战事类。此类数量最多, 从当时的中日关系来看也说明媒体在民族救亡中所展现的时代内涵。“面向全国, 建构了对民族和民族主义核心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2)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 中国内忧外患, 尤其是日本正处心积虑地准备对中国大肆侵略。1928年5月的济南惨案震动全国, 5月30日出版的《良友》画报第26期上作了多达8个版面的报道, 刊载了万国新闻社王小亭冒死所摄关于日本出兵山东酿成惨案的十余幅图片, “北伐军入济南及被日军缴械”、“日军在济南武力行动之情形”等图片中北伐军被日兵缴械捆绑如囚徒, 有眼鼻被割去或用火油烧死的惨状, 令人战栗, 将日军施虐的猖狂和我军死伤的惨状一一呈现。第28期“纽约华侨反日暴行巡游”代表了海外侨胞的爱国行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良友》画报第62期10月号随即刊载了“日本侵占沈阳”、“暴日横行”为题的多幅照片, 真实地展示了日兵侵略的凶残、中国人民的苦难, 将一个借口对中国实行武力侵占的日本军国主义形象公之于众。第64期还利用漫画手段刊载一幅题为《国难感慨》的画, 画上一辆涂满抢劫、残杀、死亡的日本列车轰隆隆开进中华民国的大门, 而张学良则在门旁弓腰旁观, 形象直观, 发人深思。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至日本投降也就是《良友》画报在大陆出版的最后一年1945年, 在这八年抗战中以抗日主导思想为理念的《良友》画报与中日战事相关的题材更是数量庞大。日军“八一三”侵沪后, 上海许多刊物包括后来办起来的“与《良友》画报同类的画报如《时代》、《美术生活》、《新生》等均先后停刊, 《良友》画报是唯一从上海迁至香港出版的画报 (3) ”。在1937年7月15日出版的第130期, 刊登了中国军队坚守卢沟桥的大幅照片, 还刊出了抗敌负伤的士兵、事件发生后中日双方代表用绳索缒入宛平城举行停战交涉的图片。抗战过程中, 战地摄影记者还为画报拍摄了大量抗战前线的照片, 比如俞创硕奔赴华北前线, 拍摄的战士严阵以待抗击日寇的多幅新闻照片。在揭露日军暴行方面, 记者王小亭在“八一三”日寇的硝烟中拍摄的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 跌坐在残垣断壁下啼哭的婴孩的照片。

众多反映日军侵略的照片有力地控诉和揭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良友》画报就是通过这些现实的、贴近的、真实的图片, 附以简单的说明, 将文字与图片有机结合, 通过视觉传播, 给受众带来极大的震撼, 日本帝国主义继东北之后, 妄图掠夺华北的野心跃然于图上, 并深入人心。

日本时事类。《良友》画报第2期“日本加藤首相逝世”的图片新闻, 刊登了加藤首相学生时代的照片, 并附文字说明:“于去年卧病旬日, 忽而薨去了。日本人很是哀悼而痛惜的, 但我却是不然。他死了我独不悲, 反而很快乐, 为什么呢?恐怕不要讲, 我们中国人大半都像我的意念吧。我这番话或许有些人会说我太无仁心, 但是我再进一步问问:我们中国的二十一条由何而来?由谁而来?更还有立那种日本对待中国不利的条约是谁最剧烈主使的呢?诸位想透恐怕不独不哀他的死, 还要吃他的骨肉呀。” (4) 第15期将国内二十一条的重要人物以及日本政要人物如日皇大正、日外务大臣加藤高明、日首相大隈重信、日使日置益等一一示众, 并刊登《二十一条密约》摘要,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其建构的日本政治人物形象地呈现给受众, 作为反面教材使受众树立民族的正气。

《良友》画报第74期刊出漫画, 将日本军政要人与汉奸的丑恶或凶残嘴脸暴露在公众眼前。另外还有日本横滨开港纪念盛会、瑞典皇子参观日本天皇陵墓、日本皇子高松宫游览朝鲜名胜、日本新旧天皇交替、日本海军登岸、日本铁路覆车惨剧、日本第一次普选各党之竞争及胜利者之庆祝, 均为简要的图片新闻。

日本社会及猎奇性的展示。这类信息包罗万象、纷繁杂乱。从皇室、首相、明星到普通妇女, 从军事兵器展示到弓术、舞蹈表演、音乐会、绘画艺术和服装、发式, 可谓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如日本影星歌川子女士、扶桑电影界明星之姿态、日本皇宫壁画、日本新兵器等。第9期以两个版面刊出10幅照片, 均为身着泳装姿态各异的日本女子, 标题合称《扶桑女子出浴图》, 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5) 用猎奇的眼光看日本, 想象日本。第44期“世界各地妇女”用两页的版面, 图文并茂地介绍世界各地妇女的文化特质和生活习俗, 其中认为日本女性最温柔, 以服从为美德, 服装之款式及配色皆美。以图片的传播优势建构了日本女性的特点。第101期“民族的象征”选择了各个民族国家的代表性建筑, 演绎被人们集体认同的符号意义, 其中富士山作为日本的代表, 象征着自强不息、艰苦卓绝的精神。

《良友》画报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窗户, 以视觉的独特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扫描, 为受众描绘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日本图像, 呈现出了一个多彩的日本社会面貌。

中日间的交流。虽然20世纪20~40年代中日战事不断, 但两国的文化交流并没有因此断绝。作为“以摄影、绘画方式所产生的图像作为其话语系统的主要表达符号” (6) 的《良友》画报尤其关注中日间的美术交流。

《良友》画报1926年第11期的美术展览会一栏中有一张题为《美术展览会中日本画家挥毫及当时的观众》的照片, 在1928年第25期上有一张中日艺术家的合影, 署名“日本绘画家有岛生马氏 (左第二人) 游沪摄影”, 合影中还有画家关紫兰、陈抱一和他的日本妻子陈范美。在1929年第39期艺术界一栏还刊登了同年参加全国美展的日本画家寺内万治郎的另一幅画作《镜》, 在这幅画的旁边有两行小字“日本第九届帝国艺术展览会获最优秀奖作品”。据了解, 1920年至1930年共举办了五次“日华绘画联合展览会”, 1930年年初在五届日华绘画联合展览会的基础上, 中日艺术界同志会最终成立。《良友》1930年第44期上就刊登了“中日艺术同志会在觉林开幕会宴留影”, 这张照片是中日美术界交流史上非常珍贵的图片数据。

此外, 《良友》画报1931年第58期“中日绘画展览之中国出品”, 1934年第91期的“中国留日学生美展出品”, 其他一些绘画展栏目里也有不少日本图画和国人参展图画, 《良友》画报通过这些图片展现了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友好一面, 不仅给受众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而且加深了对日本艺术界的认识。

除了美术上的交流, 《良友》画报1926年第8期刊有“日本马术大家小仓丰来华游历”, 第9期“中日联欢会庆赏中秋”, 报道称为晚会特制之月饼, “一面印中日邦交圆满, 一面印中日人民团圆”。第17期日本“佛教徒来华视察团”等, 不管是带有外交性质的还是民间的中日交流, 这些图像的建构多少塑形了受众日本友好的一面, 在这战乱年代显得格外重要。

结语

《良友》画报历时20载, 1954年从上海迁居香港出版, “继续秉承其为时代立言造像的一贯传统” (7) 在过去的20年内忧外患时期, 在中日关系恶劣时期, 《良友》画报践行创办者伍联德“以出版业保国育民, 以印刷业富国强民”的使命, 使其成为“中国新闻史乃至世界新闻史上不可多见的文化刊物, 其刊行时期之长、印刷装帧之美、内容之丰富、影响范围之广以及艺术与文化两大主题的默契……堪称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 (8)

分析重现画报中的日本形象, 我们发现这纷繁庞杂的图像中一个对华扩张侵略者的形象与一个先进、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形象以及民间友好交流的并存, 而这些形象的建构基于《良友》画报五任编辑者各自的编辑视野, 实现了这一多重形象的传播。因为画报选择怎样的日本图像、描绘如何的日本, 都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受众的日本印象, 受众正通过对画报中日本图像的共同阅读, 建立起趋向划一的日本形象。

作为20世纪民国时期20年内认识、了解日本的一个重要媒介, 《良友》画报通过编辑的选择、重组所刊载的日本图像以视觉传播进入公众阅读的视野, 参与了这一时期国人对日本形象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良友》画报1~172期。

[2].臧杰:《天下良友——一本画报里的人生“传奇”》, 青岛出版社, 2009年版。

鲁迅与《良友画报》 篇4

一、《良友》对戈公振国外行踪的图片报道

《良友》画报对戈公振的国外游历、考察之行非常重视, 对其在国外的行踪进行了较多的图片报道。第28期刊载了《中国新闻学家戈公振君之行踪》, 有《参观伦敦泰晤士报馆》、《在德国莫愁宫留影》、《参观英国牛津大学》、《与女新闻学家李昭实陈学昭二女士影于巴黎》。同期的《波兰独立之纪念会》报道了“波兰独立纪念日招待各国记者参与阅兵及参观博览会图中有×者为中国记者戈公振君”。第30期的《海外新闻界的人材》中刊载了“戈公振与胡国伟合影于巴黎, 胡君系巴黎大学新闻科毕业”、“戈公振参观芝加哥壇报时摄于该报馆之前”, 第72期《人物志》中刊载了“国际联盟我国代表团中之戈公振氏在埃及金字塔下摄”。第74期刊载了《生活周刊》转赠的“在苏俄法庭内旁听考察之我国名记者戈公振氏”。第84期刊载了“马德里国际新闻会议开幕 (时西班牙外长致开会词, 图中有剑头指示者为我国代表戈公振丘正欧”。第111期刊载了《戈氏返国时, 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员欢送时之留影》、《戈氏在奥国维也纳香布伦宫之中国厅内之留影》。《良友》画报的报道, 使我们了解到戈公振先生在国外的新闻活动情形, 由此可知早期知名新闻媒体人的对外交流, 在国外游历、考察中扩宽视野, 增广见闻;同时可以看出《良友》画报对新闻媒体人自身的关注, 新闻媒体人记录事件, 展现新闻, 让大众了解时事, 新闻媒体人本身也应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二、戈公振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

戈公振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主要为对国际联盟新闻的图片报道、对苏俄新闻的图片报道、对艺术新闻的图片报道, 这些图片是与戈先生自身的活动经历、思想意识、新闻认识分不开的。通过图片报道, 使中国读者了解世界情况。《良友》在第100期曾专门提名感谢, “为历年赐助甚多, 为敝志深所感戴者, 谨志于此, 聊表谢忱, 并示不忘”。

(一) 对国际联盟新闻的图片报道

《良友》第72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自日内瓦的《国联大会中国代表团》, 73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自日内瓦的“国际联盟第六十九届行政院会议开幕摄影”。第74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中国驻英公使郭泰祺代表最近在国际联盟理事会演讲, 有“演说后步出会场之神情”、“演说时之姿势”。第82期戈公振寄了《国联第十四届大会我国首席代表为顾维钧博士》。第85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设备竣事宴请国联中国代办团全体留影》。在对国际联盟情况报道中, 更多注重到相关我国情况的图片报道。在我国大众观看国际新闻摄影图片, 了解国际事件时, 与我国相关的新闻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戈公振先生有效地选择了这些图片寄至国内, 使大众及时了解。

(二) 对苏俄新闻的图片报道

第78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自莫斯科的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图片报道, “五一劳动节, 全世界各国皆于是日作非常之警备, 独苏俄兴高采烈庆祝”, 有“民众团体游行经过红方场之盛况”、“苏俄共产党秘书长史太林近影”、“五一节民众团体游行队中之女工, 穿各民族之服装在街上跳舞之快乐情形”、“五一节日翱翔云表, 参加典礼之飞机。其下屋顶为历史博物院。按苏俄年来扩充空军, 不遗余力, 飞机均系自制”。第89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考察团于三月间赴莫斯科参观苏俄海陆空研究院留影 (在院门侧立穿中国军服者为考察团领袖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杨杰, 其右为研究院院长哈赖满夫) ”, 同期还刊载了戈公振寄的“中俄复交, 迄今已一年余, 可称国际外交重要事件之一, 上图为我国驻苏联大使馆新厦修理工竣, 举行成立一周年纪念茶会留影”。第90期还刊载了戈公振寄的《苏联新进电影女明星岳果莱娃照片》。

戈公振还寄出了国内名人在苏俄的照片, 记录他们的行踪。第77期刊载了戈公振自莫斯科寄的《闻人在苏俄》, 有“苏炳文夫人及其长女公子归国经汤木斯克时摄”、“陈友仁氏之公子丕士与其夫人在苏俄有年, 近常为莫斯科日报执笔为文”、“驻苏俄大使颜惠庆氏与随员近影”、“马占山将军赠本报 (《良友》) 之照”, 还有马占山、苏炳文、李杜将军归国途经莫斯科时之题字。第90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新任驻苏联塔什干总领事及副领事合影》、《驻苏联塔什干中国总领事馆之外馆》。对苏俄情况的关注体现出对苏俄社会制度的认知, 表现出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对大国、邻国的注重。

(三) 对艺术新闻的图片报道

戈公振先生在“负责创办申报画刊时候……十分注意艺术界人物和作品, 每一次美术展览会他都热烈帮忙”, 在国外期间, 更是注重对艺术家、艺术展览、艺术作品进行宣传报道。第22期有中国新闻专家戈公振先生寄自伦敦《伦敦博物馆之中国雕观音》, 书有“得所先生年禧弟公振贺伦敦”, 第71期刊载了戈公振的“古兰音女士, 在美国攻音乐及心理学, 现已学成, 不日归国”。第84期的《海外华侨零拾》中有戈公振赠的《陈锡兰女士表演“土耳其斯坦舞”之姿势》。第85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柏林徐悲鸿绘画展览会开幕 (中立者) 为徐氏》。第87期刊载了戈公振寄赠的《柏林中国绘画会开幕》, “吾国绘画近年来渐次在欧美各国举行展览, 多博盛誉。筹备颇久, 由名画家刘海粟氏主持之柏林中国绘画展览会, 已于一月二十日上午十一时在柏林之巴黎大广场国家美术馆开幕, 全部作品共分十八室陈列, 每日到会参观者达千余人……”。第90期刊载了戈公振寄的《莫斯科中国画展》, “比年以来, 中国图画在外国陈列展览, 迭有所见, 稍近如巴黎及柏林之两画展, 均博外国艺坛之盛誉。五月七日又有中国画展开幕于俄京莫斯科, 为苏联对外文化交谊会所主办, 我国名画家徐悲鸿氏, 及驻苏联领事馆人员协同主持, 会期共一个半月, 参观者一万四千余人, 成绩异常美满……”, 共有三幅照片。戈公振先生关于艺术新闻的图片报道, 立足于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既有中国艺术家在国外学习的状况, 又有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状况, 体现出艺术的交流与学习, 使国人了解世界艺术, 同时增强民族艺术走向世界的自豪感与信心。戈公振先生对艺术新闻的关注, 体现了新闻媒体人的综合素养, 这与他一直提倡的新闻记者必须对艺术有深切的研究分不开的。

此外, 第23期刊载了戈公振的《世界报纸展览会中国馆之良友报》, 第84期刊载了戈公振赠的《新任捷克代办梁龙小影》等, 介绍国内刊物、人物在国外的情形。

三、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的影响

(一) 了解国际时事

戈公振先生国外新闻图片, 使国人读者进一步了解国外新闻事件, 从视觉上感受、解读新闻。这拓展了画报的视觉再现范围, 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戈先生认为“我国报纸向不注意国际间事, 外交常识可云绝无”, 戈公振先生注重到这个问题, 在国外期间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图片报道。近年来, 我国诸多报社在国际重大时事的报道中, 对外派出了众多摄影记者, 第一时间感受、理解、判断国际要事, 拍摄了一个个精彩的新闻瞬间, 第一时间传播了国际讯息, 使国内读者从我国记者的新闻图片中了解国际要闻。

(二) 记者素养的提升

戈公振认为“凡为新闻记者, 必须对照相和艺术有深切的研究”, “凡为新闻记者均能用外国话作滔滔演说与雄辩口才”。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表明了戈公振先生对摄影的认识及对外语的掌握。戈公振先生所寄的照片清晰、明确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深刻地讲述了新闻事件, 充分体现了戈公振先生的摄影素养。他说“吾意画报的精彩, 第一在印刷清晰, 图画则必取生动者。一片之优点何在, 须能表而出之。至材料之时时变易, 排列之参差有致, 又其次焉者”、“新闻照相, 在取得一事之要点, 与普通照相之专供纪念者不同。”这一段话, 对新闻摄影的特点阐述得很清楚, 既要生动、鲜明 (能表而出之) , 又要突出主题思想 (取得一事之要点) [2]戈先生精通摄影, 同时还训练摄影人才, 对当时中国记者素养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提出的掌握外语, 对当代的新闻记者而言, 亦是非常重要的, 对外语的掌握使记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新闻事件, 从而拍摄出具有“决定性瞬间”的优秀新闻摄影图片。戈公振先生关注艺术新闻, 体现出记者的综合素养, 当代新闻记者更是应关注艺术, 接受艺术的熏陶, 有利于新闻记者的修养与业务水平的提升, 且图像的内涵、外延与造型艺术有着重要的联系, 尤其是当代新闻摄影图片, 形象的视觉冲击力是新闻摄影图片的重要评判标准。

在当代, 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均有国内记者前往拍摄报道, 新闻报道水平不断提升, 使国内大众通过国内报社记者的新闻摄影作品, 深入形象化的了解了国际时事。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戈公振先生就注重开拓国际视野, 较早地强调我国媒体对国际新闻事件的视觉报道, 注重记者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对于当代新闻摄影发展与新闻摄影人发展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237.

[2] .伍素心.中国摄影史话[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4.

鲁迅与《良友画报》 篇5

一、抗战时期《良友》传播概况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在民族存亡危机之际,《良友》与主流媒体一起站在了抗敌宣传的第一线。以抗日主导思想为理念的《良友》与中日战事相关的题材更是数量庞大,众多反映日军侵略的照片有力地控诉和揭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众多反映国人抗战的照片有效展现了全民抗战的英勇气概,它在传播讯息的同时,不断地增强了国人建立抗战到底的信念。《良友》从封面设计到内容选择,都注重了抗战宣传。在封面方面,《良友》封面人物由原来的年轻闺秀、名女演员转向与抗战相关的人物形象;在内容方面,从时事介绍、小说散文、美术作品、戏剧介绍等各方面都转向抗战主题,如刊载了《正气歌像传》、《反攻声中的前线印象》、《拿起枪杆不要苟且偷安》等一系列美术作品,介绍了《郑成功的故事》、《卢沟桥》等戏剧。就是在广告刊载方面,也注重了抗战宣传,如172期上海金蕾烟公司广告词为“秋高气爽,陡瞻世界和平”、一些公司的宣传标语刊出“庆祝胜利”等。一般专题介绍中也注重了抗战宣传,如133期北平名酿“白干酒”之制作,也以“直捣黄龙当与诸君痛饮”为题。在国际时事介绍中, 刊载了《冲绳岛之役日军遭致命打击》等相关报道。以1938年出版的133—138期为例,相关抗日专题分别为14篇、14篇、13篇、11篇、13篇、16篇,占总篇数的60%以上,一直到抗战胜利,《良友》 各期刊载抗战内容均在总篇数的半数以上,可见《良友》对抗战的积极宣传。

二、抗战时期《良友》对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的传播

抗战期间,《良友》刊载了一系列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 有效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抗日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史料价值。同时,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能较具规模的刊载中国共产党形象,既体现出 《良友》一定的左翼倾向,又体现出《良友》的编辑传播策略。

据统计,《良友》在抗战期间刊载了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的各类照片90余幅,其中专题有八路军1篇、新四军4篇、 延安3篇等,涉及毛泽东形象1幅、周恩来形象4幅、朱德形象4幅、项英形象4幅、彭德怀、刘伯承形象各2幅、贺龙、陈毅、叶剑英形象各1幅,从构成的丰富的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中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抗战经历,使大众对中国共产党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良友》对八路军的视觉形象传播集中体现在顾廷鹏的 《坚守晋北天险》专题中,有出关迎敌、夜间行军、游击埋伏、 炮兵阵地、运输工作、将领工作等。点题照片为八路军出平型关击敌,前景长城的框架在表现环境中强化了纵深感,八路军战士行军于长城中,S型状态在延伸中注重了气势。专题中的图片为夜间出发前之刹那间所拍摄,图片中战士们持枪整齐排列形象在夜色中更为突出,该图是《良友》所刊载的惟一夜间拍摄的新闻图片,在民国时期报刊中亦少见,以突出 “我八路军健儿,擅长游击战术,常于夜间行军,袭击敌营”。[3]《坚守晋北天险》专题真实、客观的记录了八路军的战斗情形,给大众传达出八路军的战术及实效。对八路军将领的视觉形象传播主要以朱德形象居多,其中难得的是封面形象的刊载。在抗战期间,《良友》封面一改往日刊载时尚女性形象转而刊载与抗战相关人物视觉形象,刊登了蒋介石(第131期)、冯玉祥(第132期)、朱德(第134期)、李宗仁(第135期)、白崇禧(第137期)、张发奎(第138期)、陈诚(169期), 在刊载军事委员会正副委员长之后即刊载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的视觉形象,足见对八路军的重视。第134期封面《朱德将军》为俞创硕拍摄的朱德半身像,虚化的背景突出了身着八路军军装的朱德形象,形象生动,画面大气。除了封面形象外,对八路军的视觉形象的展现还散见于《良友》的内页中。 第131期刊载了朱德的全身像,身着军装背手站立于山西民居建筑前,表情凝重,目光炯炯。137期的《二期抗战前夕》中刊载了朱德在洛阳正面带微笑迈步前行,铿锵有力,抓拍出了朱德对抗战的信心。第155期刊载了朱德演讲的图片,一手握拳站立在简洁的会场台上。而第134期刊载了俞创硕拍摄的刘伯承形象,双手抱臂,目光肃穆,沉思之状。第135期刊载的《在晋东指挥部队作战的军事长官》再次凸显了居中的刘伯承形象,凝重目光,手握拳,这与战斗形势联系起来。 第146期刊载了彭德怀与蒋介石迈步合影。还有一些单幅作品介绍了八路军战斗,如149期的《山西大战》、155期的《绥西战区》等,表现出八路军的战斗情况。

《良友》对新四军视觉传播以专题为主,第139期刊载了严速的《上海民众慰劳新四军》、《我所知道的新四军》,第143期刊载了斯诺撰文、吴宝基拍摄的《项英的一支铁军》、吴宝基的《新四军中女子教导队》。《上海民众慰劳新四军》有演说、欢迎标语、街头壁报、所献锦旗等图片。《我所知道的新四军》分“六月十八日开始第一次作战”、“拿三元半一月的项副军长”、“一所理想的大学校,新四军教导营”、“新四军帮助别人,别人也应该帮助新四军”四部分,有教导学兵瞄准射击、 项英马上英姿、教导团、军医处人员、所获战利品、优待俘虏等图片,介绍了新四军改编,提出的任务,胜仗无数;介绍了正进行的“节约运动”,用节约的钱来改进医疗设备为军民服务,呼吁医疗问题的解决。《项英的一支铁军》有青年队列队、 干部合影、军力雄厚、士兵写作日记、隐蔽射击、缴获武器等图片。《新四军中女子教导队》有女哨兵、摩登女子受训、歌咏队、军民联欢、军民合作、小红鬼上课等图片。对新四军将领的视觉传播主要以项英居多,其中项英马上英姿以竖幅构图,手握缰绳立于马上,目视远方,颇具气势。新四军视觉形象传播中注重战斗、训练、宣传、战果、军民等方面。战斗以动态生动的隐蔽射击等为主,是游击战的视觉体现;训练图片从人物排列有序中强调了纪律严明,还刊载了新四军士兵写作日记,以突出士兵文化教育的成果。宣传方面通过街头壁报、标语等表现出新四军的宣传无处不在。战果以缴获的武器、军旗、士兵日记等展示表现出来。军民方面刊载了军民观看联欢、士兵帮助农民耕田等视觉形象。

《良友》对延安视觉形象的传播主要有陈约克的《去延安途中》(140期),《窑洞大学》(142期),韩树功的《延安的文化活动(148期)三个专题。《去延安途中》分“到延安的故事”、 “丁玲的服务团”、“到了延安”三部分,有途中情景、抗大(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学生上课、出版机关等图片。《窑洞大学》有窑洞宿舍、成仿吾讲话、露天教室、课外活动等图片。 《延安的文化活动》有解放报编辑状况、领导人演讲、学生半工半读、鲁艺校舍、抗大全体大会、小学小先生制等图片,其中毛泽东在抗大演说后与学生谈话之影,生动自然,毛泽东面带笑容于右边,并未在中心位置,以表现《良友》赞誉的毛泽东的群众观念。延安视觉形象传播注重环境简易、人数众多,表达出人们向往的意愿,更多的是形成了一种向往光明、 拯救中国的视觉召唤。乘车骑驴分道前往,山间窑洞露天上课,街头巷尾流动学习,一系列充满传奇色彩的图片赋予了特定的与时代相联系的一种时尚意味,增强了延安的神圣感,使越来越多的都市知识青年认同、向往延安的救国探真理的学习生活。

《良友》对国统区的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传播主要集中于文化宣传方面。第138期的《周恩来先生的访问》展现了周恩来对抗战充满信心的视觉形象,指出“离开八路军办事处门口的时候,一种新的希望似乎从门内跟着记者出来,国共合作的前途是充满光明的”,还刊载《艺术家往何处去》中有郭沫若的题句与肖像。第142期刊载了席与群拍摄的《领导战时宣传工作之郭沫若氏》,有演讲、高呼口号、处理公务等图片。第146期沙雁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刊载了周恩来致辞照片与郭沫若照片。第138期《世界学联代表来华聘问》中刊载了隆重的八路军招待会情形,有叶剑英、周恩来等形象。第136期《大时代里中国女性群像》中,刊载了在西北致力于妇女救亡运动的邓颖超等形象,还有丁玲领导西北青年战地服务团形象。《伟大的母性》中介绍了邓颖超等努力于难童救济工作。《良友》对国统区共产党形象传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注重参与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为抗日献言献策献力。

三、《良友》的编辑传播策略

《良友》的编辑态度对中国共产党是充满着赞扬的,在传播中视觉图片的说明更是充分运用文字直接传达出来。如 “当时雁门关与平型关都非常吃紧,幸而由红军改编的第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一次胜仗,晋绥的局势为之一转……除正面采取主力战外,第八路军的健儿则在敌人后方作游击战,晋北的转机已是指日可待”[4]、“目前东南战区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支军队,是叶挺、项英两将军领导下的陆军新编第四军……从六月十八日到十一月三十一日,在江南对日作战195次,差不多每次打胜仗”[5]。在提及延安时总是以“圣地”来表述,且在文字表述中满怀期望并带有一定的预见,如“今日的延安和一九二五年时之广州的黄埔军官学校相同,今日中国的大部分领袖都是当时黄埔军官学校出身的学生,而今日延安学生在未来中国所操纵的命运,我们更无法估计了”[6]、 “已成为中国青年梦想中天国之延安,每日必有数百青年,自全国各处,分道奔来,投军入学……此等不畏艰难追求光明之青年,当属未来中国之主人翁”[7]编者政治态度显而易见。 《良友》所刊载的图片说明文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斗争大加赞誉,对延安的文化更是在赞许中进行号召,号召有志青年到“延安来追求拯救中国的真理”。[8]

《良友》的编辑理念是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工作宣传统一于抗战旗帜之中,积极对共产党进行视觉传播,以 “我”为指称,如重点突出“我八路军”等。正是在这个策略中, 使得《良友》在特定的出版与发行环境中能刊载一系列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如有的刊载朱德、彭德怀形象时与蒋介石联系起来,这是全面宣传的前提,也是编辑策略。如在极力宣传八路军的《坚守晋北天险》专题中,还象征的刊载了阎锡山的照片,与专题其他照片明显有着区别。

《良友》的编辑思路体现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工作的深入了解。在传播中,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单幅与专题作品并重,进行综合一体化传播,尤其是专题注重图片的选择与编辑,以并列关系为内在逻辑结构,每幅作品又是一个个的典型瞬间,多幅作品综合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特点。整个军事图片中注重了游击战术的视觉表现,如隐蔽于芦苇中射击、夜间行军、埋伏射击等;注重了游击战术的成果,如战利品展示、优待俘虏等;在文化宣传图片中,注重了街头壁报的展示、延安的简陋教舍、露天教室、人人向往等。图片中注重符号、能指、所指的联系,从内涵中突显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战略。整个图片与说明文字极其一致,更是与深层次传播相一致。

《良友》在传播中注重了区域与领域的传播。《良友》报道以上海区域为主,因新四军活跃于沪宁一带,故对新四军的专题报道较多;注重了领域传播,《良友》对文化领域建设相对重视,故对延安的文化报道较多。

《良友》在传播中,注重传播的效果,将视觉传播与时尚、 趣味联系起来。如在《去延安途中》,刊载了丁玲组织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画家贺国去延安途中等,不能说不是《良友》视觉传播的时尚特点,旨在以此为例证明时尚界对延安的向往。还特别介绍了都市里摩登女子都到新四军教导总队来受训,更是将现代时尚与时局联系起来。注重趣味如155期《良友常识测验》中刊载朱德形象,测验题为:这位第八路军将领你知道他是:(一)彭德怀(二)毛泽东(三)贺龙(四)朱德。这样的趣味化宣传是与《良友》刊物的宣传策略相一致的。

《良友》画报在抗战期间对中国共产党视觉形象的传播充分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得到有效传播,成为当代抗战史研究的重要图片史料,也是民国画报编辑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注释

1[1]上海通讯社.上海通研究资料[M].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2.

2[2]余汉生.良友十年以来[J].良友,1934(100).

3[3][4]顾廷鹏.坚守晋北天险[J].良友,1937(131).

4[5]严速.我所知道的的新四军[J].良友,1939(139).

上一篇:内涵式阅读下一篇:计算机信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