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状况(精选8篇)
防护状况 篇1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Internet技术在世界发展飞速, 它在给人们创造便利的时刻, 也带来了威胁。虽然我们使用软件技术系统, 但是互联网无论在哪个国家应用, 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都成为网络时代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科技的进展使得计算机成为工具, 虚拟网络形成, 网络犯罪就原生于此。由于其犯罪的隐蔽性等特点, 表现出多样的犯罪。
1 网络安全威胁大致分析
1) 病毒侵袭。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的过程中, 病毒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 从而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甚至会造成系统瘫痪的现象。另外, 由于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性, 因此, 在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的过程中, 可能通过网络数据的传输, 对其他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2) 有两类黑客攻击:即破坏性、非破坏性。
3) 内外部泄密。主要指的是一些非法人员, 在找到某个服务器网段内IP地址之后, 并根据其地址运用ARP的欺骗手段, 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网络攻击, 致使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 甚至造成系统瘫痪无法运行。
4) 计算机系统漏洞的威胁。在日常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计算机系统会提示使用者计算机此时已存在漏洞, 急需修补的现象, 这标志着计算机系统需要及时更新来填补系统漏洞。而很多计算机使用者经常会忽略这个操作, 并不重视对计算机漏洞的修补, 而这些漏洞也将成为网络黑客攻击的有利条件, 致使存在系统漏洞的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 有极大的可能会被黑客所攻击, 从而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使用构成一定的影响, 也给计算机系统内的信息带来安全威胁。
2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的防范措施
1) 合理运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对于熟悉计算机的人员都不陌生, 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护层, 对网络数据有着过滤的功能, 将一些存在异样的数据信息包过滤, 确保计算机系统接收数据包的安全性, 从而有效避免网络病毒的传播。
2) 实施物理网络安全措施。众所周知, 计算机网络在使用的过程中, 需要有着物理通信线路以及相应的实体设备作为支持的, 而实施的物理网络安全措施, 主要是为了避免这些物理通信链路以及实体设备等受到人为的破坏、自然灾害的破坏, 为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外部工作环境。另外, 由于计算机网络运行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 其中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 因此, 解决安全的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和宏观上进行控制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整合网络信息系统安全, 将各种系统技术措施等整合起来, 构筑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体系。只要我们做到技术和管理, 安全技术和措施相结合, 同时增强立、执法的执行力度, 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 制定标准措施, 才能绕开网络威胁和避免被攻击。此外, 由于病毒、犯罪等技术是分布在世界各处, 因此必须进行全球协作。
3) 在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中, 不仅需要采取网络技术措施保护网络, 还须加强网络的行政管理, 制定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将会起到良好的功能性效应。网络的安全管理, 不仅要看所采用的技术和防范手段, 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和执行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强弱。网络的管理手段, 包括对用户的职业教育、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不停完善和加强管理功能培训、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执法力度等。加强安全管理、加大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 提升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对防止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病毒干扰, 是重要的手段。
4) 信息加密措施主要是安全保护网络资源。
5) 病毒防范措施。 (1) 将病毒风险防控工作纳入信息科技考核要点; (2) 能够以技术手段查找根源, 定位病毒感染主机、追击感染源, 做好预防工作; (3) 加大力度惠及, 提高觉悟。
3 网络系统安全将来发展方向
1) 网络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 而且, 网络所遍布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而要确保计算机网络发展有着更好的延续性, 就必须向着网络系统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方向发展, 全面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进而有效的避免或降低被黑客的攻击以及病毒的破坏。网络越先进, 安全越重要。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始终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作为信息科技的要务, 并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一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二是加大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力度。三是细化应急预案。四是创新安全防范技术。我们还应探讨和发现隐性问题, 把问题消灭在源头。
2) 标准化网络方面。由于互联网没有设定区域, 这使得各国如果不在网络上截断Internet与本国的联系就控制不了人们的见闻。这将使针对网络通讯量或交易量纳税的工作产生不可见的效果。国家数据政策发布的不确定性将反映在混乱的条款中。标准化网络一是提升了个人信息安全的识别, 提示了风险的隐蔽、可见性, 提高整改防控意识。二是使安全生产有了明确的量化标的。三是建立了激励与约束。四是采取现场检查方式进行监管检查, 风险提示明确, 问题处理表述清楚。五是规范工作流程。六是采取各点详查、随机抽查、现场提问使网点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七是监管评价与重点工作考核结合。
3) 网络软件系统方面。随着网络信息系统法律法规健全, 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安全物权法需要制定。
4) 计算机网络系统法律、法规方面。在目前社会中, 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猖獗。法律、法规是规范人们通常社会行为的准则, 明确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和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
5) 网络系统密码技术方面。在系统中, 使用密码技术可以确保信息的隐密, 完全、确定性。伴随系统利用密码技术, 智能卡和数字认证将会变得领先, 用户需要将密码和验证码存放在稳妥的地方。所以, 一定采取网络安全手段, 研究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坚决贯彻执行网络信息系统法律法规。 (1) 利用虚拟网络技术, 防止基于监听的入侵手段。 (2) 利用防火墙技术保护网络免遭黑客攻击。 (3) 安全扫描技术为发现网络漏洞提供了保障。 (4) 利用病毒防护技术可以防、查和杀毒。 (5) 利用入侵检测技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 (6) 采用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认证技术用以解决网络通讯过程中通讯双方的身份, 数字签名技术用于通信过程中的不可抵赖要求的实现。 (7) 要对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管理系统上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要增强信息系统安全的责任意识, 以风险管控为前提, 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演练。
6) 加强网络技术和新型网络产品的开发研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
7) 实行网络域名注册实名制。
8)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刘远生, 辛一.计算机网络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5-8.
[2]网络技术专业分析[N].重庆晚报, 2012-08-13.
[3]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延伸的素质.
[4]陈琛.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5) .
[5]郭力争, 周二强.我国网络安全现状研究[J].内江科技, 2009 (10) .
防护状况 篇2
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我单位是一所预防保健机构,我单位查体中心所涉及的射线装置,主要用于健康查体。现把我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单位情况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成立于1953年,是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科研培训、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县级一等卫生防疫站。站内设22个科室,包括检验科、食品卫生一、二、三科、环境卫生科、学校卫生科、职业卫生科、消杀科、流行病科、计划免疫科、艾滋病防治科、质量管理科等业务科室和健全的行政职能及后勤保障科室。
本站具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对外通讯联络设施,固定资产597
222万元。占地面积3360m,其中实验用房1136m,办公用房4566 m。
购置了内江西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蜀光KFⅡ-200mA型医用诊断X射线机满足了查体透视需要。
二、辐射管理情况
1、X射线机工作情况。射线装置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射线装置使用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考核和资格鉴定后,取得了合格证后上岗。机房外设置了明显电离辐射的警示标志,配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止人员误入工作区。
2、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每个季度初期为放射工作人员发放个人剂量计,每个季度末按时收回剂量计,于热释光测读装置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 主要是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放射工作场所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3、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1)辐射工作行政审批和备案情况。我单位已经与2010年申请
并在2011年1月28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为:鲁环辐证
[06535]。我单位现在射线装置已经全部备案。我单位目前无报废射线装置
(2)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我单位指定“职业卫生监测科张柱涛、张勇”为兼职的辐射与环境保护管理员,负责单位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并明确了岗位职责。
(3)管理规章制度及档案。单位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包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射线装置操作规程》、《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使用射线装置监测方案》等。我单位放射管理档案健全。
(4)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近几年,本站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均参加了卫生系统组织的专业培训。2010年,由于岗位调整、退休等原因,现聘任放射医师1名从事胸透工作,其具有辐射工作的上岗资质,每年积极参加辐射工作人员培训。
(5)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我单位已为1名放射工作人员配置个人剂量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查体档案。
(6)我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对辐射工作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周期为一年,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7)放射安全领导小组每月一次对科室的防护操作进行检查,科室负责人每周进行检查。对放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科室落实整改。检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终考核评先挂钩。
(8)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和单项应急预案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课题、队伍、程序和方法,并积极落实。我单位到目前为止尚无放射事件发生。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查体中心仅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量不大,辐射安全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2.由于编制限制,放射工作人员不足,年内未能参加专业培训。
五、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
2.争取引进专职放射人员,强化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确保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
联系人:张柱涛联系电话:6222616***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盖章)
防护状况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邢台市所有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单位。
1.2 调查内容
介入放射学工作开展情况, 介入放射设备、设施的防护, 介入放射操作者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介入放射操作者操作位置辐射水平, 测试附加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
1.3 测试仪器
采用上海产JB 4000 Xγ监测仪, 仪器经计量部门测试校准。
1.4 测试方法
按各医院介入手术通常用X射线机工作条件 (60~90 kV) , (0.5~3.0 mA) 曝光, 放置标准水模体。①介入放射操作者受照剂量的测试:取介入放射操作者头、胸、腹部、左右手、左右脚7个位置作为测试点。②介入放射机房防护情况的测试:对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机房面积、墙体、观察窗和机房门等周围防护情况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介入放射学工作开展的情况
全市共有11家医疗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 其中市级医院4家, 县级医院7家, 共使用13台X射线机, 其中床上球管式X射线机3台, 床下球管式X射线机7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DSA) 3台。
全市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总数有73人, 其中男性51人, 占69%;女性22人, 占30%;属于放射工作人员的有48人, 占65.8%;属于非放射工作人员的有25人, 占34.2%;放射工龄最长30 a, 最短的0.9 a;介入放射工龄最长11 a, 最短0.4 a, 人员所属科室见表1。
从事介入放射人员年龄结构合理, 30~50岁年龄段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最大, 占57.6%。介入放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以中级为主, 占43.8%。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称分布见表2。
介入放射人员学历主要以本科及本科以上为主, 其人数为30人, 占41.1%;学历为专科人员25人, 占34.2%;学历为中专人员10人, 占13.7%;无学历者8人, 占11.0%。
我市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11家医疗单位能够开展大多数介入项目, 其中以市区4家, 县级2家医院共6家医院能够开展脑动脉瘤栓塞、心脏支架、心脏消融术等难度较大的治疗项目外, 其他医院仅能开展食道癌、肺癌、肝等介入手术治疗。据2006年度各医院介入放射治疗的病例数统计结果差距较大, 2006年共开展介入放射手术2664例, 主要集中在市区4家医院, 占1376例, 这与医院整体规模和医院医疗水平有关。但剩余7家县级医院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业务, 主要是为了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增加医院综合效益。
2.2 介入放射设备、设施的防护
这次调查的11家医疗单位中, 7台X射线机介入放射工作场所是设在放射科, 其中 (6台包括DSA和C型臂X射线机) , 有专门的介入放射工作场所用于介入治疗, 其余6台床上球管式X射线机, 既做介入治疗又做平时的透视诊断用;它们机房使用面积在40~60 m2, 经监测机房面积、墙体、观察窗、机房门等周围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标准[1]的要求, 见表3。3台DSA X射线机, 有原机自带铅挂帘, 原机限束装置的射线防护设施, 1家还配有地面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 其余均无床旁辅助防护设施, 所有开展介入放射工作场所均有放射性警示标志和工作信号指示灯。
2.3 介入放射操作者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调查的11家医疗单位中配有铅帽子的有10家, 配有铅眼镜的9家, 配有铅围脖的有7家, 配有铅胶围裙的有9家, 配有铅胶上衣的有6家, 配有防护面罩的有4家。
2.4 介入操作者操作位置辐射水平监测情况
我们对11家开展介入放射工作单位介入操作者的操作位置进行了监测, 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介入操作者头、胸、腹部及左右手、左右脚7个部位所监测的平均值最高为423.1 μGy/h。并且发现介入放射操作者操作时体表受照剂量以左手为最高, 胸部次之, 与洪惠民等[2]报道类似。测试结果还表明床上球管X射线机透视操作者的头、胸、腹部和左、右手脚所受的平均剂量明显高于床下球管X射线机。其中床上球管X射线机操作者左手和胸部受照剂量分别是床下球管X射线机透视操作者的1.33和1.25倍。见表5。
2.5 测试附加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
3家使用DSA (床下球管X射线机) 的医院, 都有床旁铅橡胶挂帘, 其中1家还有地面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我们对使用地面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和床旁铅橡胶挂帘的组合进行使用前后防护效果对比。由表6可知, 使用组合防护后, 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各部位的X射线剂量率, 4个部位的平均剂量减弱率是85%。
可见附加防护设施屏蔽射线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这对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讨论
3.1 加强对介入放射治疗工作的管理
从调查的情况看开展工作不均衡, 手术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 尤其是介入放射学工作使用的X射线没备的防护性能差别很大, 有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 购置性能较差的X射线设备或在原有的旧设备基础上加以改装成介入放射设备, 使工作人员受到较高剂量的X射线照射。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通过卫生执法规范介入放射治疗工作的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措施和防护制度, 按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进行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培训, 安排个人剂量检测, 建立个人健康和计量档案, 确保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2 尽量选择放射防护性能好的介入放射设备
根据检测结果, 各种类型的介入设备操作时的辐射场剂量分布是不同的, 对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也不同。采用床上球管X射线机透视操作者操作位各检测点受照射剂量率明显高于床下球管X射线机透视操作者, 尤以左手和胸部为甚。主要原因是床下球管X射线机的床旁有铅橡胶帘能屏蔽大部分射线;而床上球管X射线机的球管位于诊断床的上方, 球管本身无任何防护, 透视时就象淋浴喷头一样把X射线照射在操作人员全身。使用床下球管的X射线机, 尤其是DSA设备, 本身防护条件较好, 所以在介入放射工作中尽可能以DSA替代医用诊断X射线机, 以提高诊疗水平, 减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3.3 提高介入放射手术的熟练程度
介入手术是一门新兴的医学技术,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遇到复杂手术时, 需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多角度长时间观察,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有可能受到较高的受照剂量, 这就要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提高手术的熟练程度, 减少曝光时间。另外, 尽可能选择低千伏、低毫安、短时间、小照射野的工作条件, 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3.4 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
据有关文献报道, 由于介入放射工作的特殊性, 使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受照剂量比传统X射线工作高到数10倍[3]。在实际工作中, 介入放射人员均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头、颈、胸、腹部均有防护, 实际受照剂量要低于所测剂量, 但手部的剂量可视为实际受照剂量,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铅橡胶手套较厚, 手感不好不利于操作, 介入放射操作人员均使用外科普通乳胶手套无任何防护, 这就要求研制机构应尽快组织力量, 尽快研制放射防护性能好、防护效率高、使用方便、不妨碍介入操作的手套。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采取床旁铅橡胶帘和地面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组合式防护, 能有效减去全身平均85%的辐射剂量。操作位各测试点的受照剂量可以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各医疗单位要根据自己机器的结构特点, 合理使用组合式防护设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参考文献
[1]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2]洪惠民, 陈东杰, 林辉, 等.C臂型X射线机辐射防护状况调查.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 (1) :42-43.
防护状况 篇4
由于生产需要,我公司使用了两台x射线,型号为smex-v8065b、cmex-78065,分别放于客运南站和客运西站,用于检查危险品、违禁品,两
台射线装置都属ⅲ类射线装置。
我公司射线装置其安全和防护状况严格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辐射安全、防护设施的运行及维护方面,我公司射线装置其性能由××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定期检验和监测,检验频次一般为每年一次,检验结果由公司安机处负责存档;我公司的操作人员负责日常保养并做好交接记录,对使用射线装置的安全装置进行维护、保养。至于射线装置的维护,常规电器线路一般由公司电工负责维修,机身内故障送指定单位维修。射线装置在2009年的使用过程中运行状况正常,无设备损坏造成事故。
二、在辐射安全、防护制度和落实方面,我公司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辐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该项安全管理列入公司重网要议事日程,使辐射防护管理一直处于受控状态。公司规定所有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要求佩带个人剂量仪进行操作,做好个人防护,以确保安全生产。直至2009未发生超级量照射和照射事故。
三、在辐射事故与应急方面,根据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公司做好了各项预防措施,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公司制订了相关的辐射事故与应急网方案,做到安全与操作并行。
四、在档案管理方面,我公司的做法是:
1、建立了射线装置技术档案,制订了使用登记制度,用制表形式表明x射线技术档案参数;
2、建立了射线装置的使用登记制度,记录台帐,使用射线装置时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3、督促射线装置使用人员填写使用记录,并且不定期进行检查;
防护状况 篇5
粉尘、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法律规定企业须为员工配发呼吸防护用品[1,2,3],然而仍有部分企业尚未配发或配发不合格的呼吸防护用品。国内关于企业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现状的研究多为某一地区、某家企业的单中心、小样本研究[4,5,6,7,8],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多省市、多企业、大样本研究,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粉尘危害严重的重点行业,通过调查企业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从而加强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上海、黑龙江、江西、安徽、贵州、山东6省市,于2012 - 2013 年度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粉尘危害严重的106 家企业进行呼吸防护用品使用管理情况调查,涉及石英砂加工、石材加工、机械加工、木质家具制造、水泥制造、非煤矿山、冶金等行业。
1. 2 研究方法
1. 2. 1 问卷调查
本研究对上述106 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是否为劳动者配发呼吸防护用品,配发的呼吸防护用品是否经过“劳动安全( LA) ”标志认证。
1. 2. 2 检测分析
本研究对上述106 家企业按行业领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抽取37 家企业并对其呼吸防护用品进行检测。
对防尘口罩测定过滤效率、面罩泄漏率、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 对防毒面罩测定防护时间、面罩泄漏率、面罩吸气阻力、呼气阀阻力、过滤元件通气阻力。检测方法依据《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2626 - 2006) 和《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GB2890 - 2009) 。检测指标中任一项不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即认为产品不合格。
1. 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国内外呼吸防护用品品牌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P<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调查问卷结果
根据对106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企业均配发了呼吸防护用品,其中103 家呼吸防护用品经过LA认证,占97. 17% ,另有3 家企业发放的产品未经过认证,占2. 83% 。
2. 2 检测分析结果
2. 2. 1 基本情况
37 家企业抽样呼吸防护用品69 种( 694 只) ,包括随弃式防尘口罩、防尘半面罩、防毒半面罩、防毒全面罩4 种类型,其中随弃式防尘口罩23 种,占33. 33% 。国外品牌22 种,占31. 88% ,国内品牌47 种,占68. 12% 。购买国外品牌的企业14 家,占37. 84% ; 购买国内品牌企业23 家,占62. 16% 。
2. 2. 2 合格率
抽取的69 种样品中28 种样品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40. 58% ; 一项不合格的5 种( 12. 20% ) ,两项不合格的29 种( 70. 73% ) ,三项以上不合格的7 种( 17. 07% ) 。
2. 2. 3 品牌对比
69 种样品国内外品牌情况见表1,其中28 种样品合格,而41 种不合格产品中,40 种为国产品牌。
2. 2. 4 LA认证
69 种样品LA认证情况见表2。无论国内或国外品牌样本,LA认证率均达60% 以上,国内外品牌之间无差异。
2. 2. 5 防尘口罩检测结果
抽取的69 种样品中52 种为防尘口罩( 包括随弃式防尘口罩和防尘半面罩) ,国内品牌35 种,国外品牌17种。对其呼气阻力、吸气阻力、过滤效率和泄漏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一步按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分类,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过滤效率和泄漏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国外品牌优于国内品牌,结果见表3。
2. 2. 6 防毒面罩检测结果
抽取的69 种样品中17 种为防毒面罩( 包括防毒半面罩和防毒全面罩) ,国内品牌12 种,国外品牌5 种。对其呼气阀阻力、吸气阻力、防护时间、泄漏率、过滤元件通气阻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一步按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分类,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防护时间、过滤元件通气阻力( 30 L/Min) 和过滤元件通气阻力( 95L / Min) 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国外品牌优于国内品牌,结果见表4。
3 讨论
3. 1 成效与问题
3. 1. 1 调查问卷结果
所有企业均配发呼吸防护用品,97. 17% 的企业选择了LA认证的呼吸防护用品。说明企业对自身职业病危害有所了解,具备一定依法防治职业病的意识和知识。
3. 1. 2 检测分析结果
在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质量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在用呼吸防护用品质量情况:虽然所有企业均配发了呼吸防护用品,但据抽样检测结果,其中33. 33% 的企业使用随弃式防尘口罩。大量呼吸防护用品质量低下,抽取的69 种样品中28 种样品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40. 58% 。
2) 在用呼吸防护用品LA认证情况: 检测样品中国内外品牌LA认证率相近,仅达到60% ,仍有一些产品未获得认证。此外,虽然超过60% 的样品得到认证,但整体合格率仅为40. 58% ,尤其是国内品牌的产品68.18% 得到LA认证,合格率却只有14. 89% ,可见获得LA认证的产品,尤其是国内品牌,也存在质量不合格情况。
3) 在用国内外品牌差异情况: 国产品牌防尘口罩和防毒面罩的质量较国外品牌差距较大。69 种样品中,国产品牌样品检测合格率仅为14. 89% ,远远低于国外品牌样品检测合格率95. 45% ; 对于防尘口罩,国外品牌除过滤效率外,检测指标合格率均达100. 00% ,国内品牌的过滤效率( 14. 29% ) 、泄漏率( 77. 14% ) 远差于国外品牌( P < 0. 05) ; 对于防毒面罩,国外品牌所有检测指标合格率均达100. 00% ,国内品牌的防护时间( 16.67% ) 、过滤元件通气阻力( 75. 00% 和83. 33% ) 远差于国外品牌( P < 0. 05) 。
3. 2 原因分析
3. 2. 1 使用企业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不当
本研究中所有企业均配发了呼吸防护用品,但不关心实际使用效果。一些企业对职业病防治的意识停留在形式层面,或由于成本等经济因素所限,或缺乏防护用品相关知识[5],向劳动者配发的呼吸防护用品种类选择不当[3],或质量不合格情况严重,不能达到防尘防毒的目的。
3. 2. 2 LA认证生产企业日常质量控制监管不够
一些生产企业在获得LA认证后,降低产品投入和产品质量,忽视日常质量控制管理,导致产品质量降低或不稳定。使用企业虽然选择了LA产品,却得不到LA应有的保障,最终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 2. 3国内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依据标准等方面较国外企业落后
大多数国内生产企业在技术水平、人员配备、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滤材选择、面罩结构设计、做工等方面的技术和质量明显落后于国外品牌,加之国内现有标准的宣贯力度也不够,造成许多国内生产厂家不能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1,2,3]。同时,相较欧美、日本防护用品标准,我国标准体系尚不完整、种类不齐全、更新不及时、制定不人性化,更无法满足佩戴的舒适性要求[9,10],而国外标准更为严格和全面,造成国内产品即使达标,却仍与国外产品在质量和舒适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3. 3 对策与建议
3. 3. 1开展在用呼吸防护用品质量情况全国性普查,加大对使用企业的宣教和培训力度
建议制定在用呼吸防护用品质量情况普查方案,基于本次6 省市的调查分析结果,扩大省市范围,对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的行业企业开展呼吸防护用品质量调查,取得配备率、各指标合格率、LA认证率等方面的详实数据,以期全面分析和掌握在用呼吸防护用品质量情况,科学提出加强呼吸防护用品监管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显示,现用呼吸用品的合格率仅为40. 58% ,其中两项不合格的占多数( 70. 73% ) ,LA认证率仅达60% ,说明当务之急仍需加强呼吸防护用品使用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大对呼吸防护用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指导企业结合自身职业病危害因素购买符合要求的正规呼吸防护用品,提高LA认证产品的使用率。
3. 3. 2 加大对呼吸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宣教和监管力度
对于呼吸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应加大法规标准的宣传力度,按照标准控制原材料、生产工艺、出厂检验等环节,建立生产厂家自身的日常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此外,行政部门应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尤其是认证产品的后续监管工作,避免出现本研究中LA认证产品使用超过60% ,合格率却仅为40. 58%的现象。同时,建议完善安全标志信息查询系统,以方便呼吸防护用品使用企业能够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到合格的产品。
3. 3. 3 加强对国内呼吸防护用品品牌的监管和援助
完善国内呼吸防护用品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指标要求,使我国标准与国外标准接轨,从法律层面保证呼吸防护用品的质量。本研究显示,国内防尘口罩的过滤效率( 14. 29% ) 、泄漏率( 77. 14% ) 远差于国外品牌( P < 0. 05) ; 国内防毒面罩的防护时间( 16. 67% ) 、过滤元件通气阻力( 75. 00% 和83. 33% ) 远差于国外品牌( P < 0. 05) ,行政部门监管方面应考虑将国内生产企业作为重点管控的源头,着重监管上述相应指标的达标情况。基于国内生产厂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建议厂家通过国际合作、建立示范生产线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并加强管理人员在呼吸防护用品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吕琳.呼吸防护用品选用与个体防护措施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5,4(3):172-173.LYU Lin.Evaluation of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J].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2005,4(3):172-173.
[2]张文芳.防尘、防毒呼吸防护用品的正确选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5,33(2):145-147.ZHANG Wenfang.Choose of dustproof and poison-proof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J].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mergency Rescue,2015,33(2):145-147.
[3]王岩,刘妙,朱保卿.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及选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5(1):37-40.WANG Yan,LIU Miao,ZHU Baoqing.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classification and selection[J],China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2005(1):37-40.
[4]胡在方,周国伟,王安娜,等.北京市顺义区涉苯企业个体防护装备管理与使用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31(15):2121-2124.HU Zaifang,ZHOU Guowe,WANG Anna,et al.Investigation on management and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benzene related enterprises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J].Occupation and Health,2015,31(15):2121-2124.
[5]王忠旭,秦汝莉,李玉珍,等.钢铁企业个人防护知识认知及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35(6):364-366.WANG Zhongxu,QIN Ruli,LI Yuzhen,et al.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protective equipment usage in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J].Industri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2009,35(6):364-366.
[6]章敏华,闻军,顾明华,等.粉尘作业者呼吸防护用品现场使用评价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4):282-287.ZHANG Minhua,WEN Jun,GU Minghua,et al.On-site evaluation of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workers exposed to dust[J].J Environ Occup Med,2014,31(4):282-287.
[7]李汉锋,王永刚,蒋立新,等.福田区重点危害企业406名劳动者呼吸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72-574.LI Hanfeng,WANG Yonggang,JIANG Lixin,et al.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wearing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 among 406 laborers of the key hazard enterprises in Futian District,Shenzhen City[J].Pract Prev Med,2014,21(5):572-574.
[8]周萍,陆春花,杨继红,等.南通市工业企业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与使用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9):1573-1575.ZHOU Ping,LU Chunhua,YANG Jihong,et al.Survey about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Nantong City[J].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4,41(9):1573-1575.
[9]王瑜,刘毅.欧美、日本与中国个体防护标准比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4):77-80.WANG Yu,LIU Yi.Comparison of personal protective standards in Europe,America,Japan and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4):77-80.
防护状况 篇6
由于铁路另建越江桥梁, 既有松浦大桥将不再承担铁路交通。拟通过适当的维修改建, 充分利用上、下层桥面, 承担更多的公路和行人过江交通[1]。在近40 a的水下使用后, 钢管桩腐蚀在所难免。为确定钢管桩的腐蚀程度和河床冲刷情况, 保证结构基础的承载能力, 进行钢管桩水下抽检试验。
1 工程概况
松浦大桥主桥所用钢管桩桩长约46 m, 钢管桩均位于设计水位以下, 下部打入粉砂层18~20 m, 钢管内部填充200级水下混凝土。钢管桩外径φ1 212 mm, 内径φ1 172 mm, 壁厚20 mm, 材质为A3钢。根据建桥时静载试验结果, 钢管桩设计承载力为5 000 k N[2]。受大桥建设时技术条件的限制, 对钢管桩并未采取防腐措施。
2 钢管桩腐蚀机理和腐蚀情况调查
钢铁受环境的作用而变为氧化铁的现象称为腐蚀。钢管桩工作的环境是海水、淡水、大气和土等, 而使钢管桩发生腐蚀的就是其中的水和氧, 水、氧与钢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在钢铁的表面存在无数非常细小的阳极和阴极, 形成局部电池。在局部电池的阳极上发生铁的溶解, 阴极上发生氧的还原, 进行腐蚀反应。钢管桩腐蚀的速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到达并扩散到钢表面的氧量。而促使氧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水中溶存氧的浓度、流速、混合的程度和温度等。
因腐蚀而在钢表面形成的铁锈,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氧扩散的屏障, 具有抑制氧扩散的作用。铁锈层的保护作用, 在大气中较大, 在水中较小。
构筑物基础使用的钢除全面腐蚀外, 还会发生“孔蚀”和“腐蚀疲劳”等。例如在缝隙和贝类附着的部位等, 氧的供给比其他部位少, 供给少的部位成为阳极, 供给多的部位成为阴极, 从而形成“电池”, 在阳极部位就发生“孔蚀”。由于黄浦江水域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 水流较急, 而且水下可能存在大量的附着物, 因此钢管桩水下部位腐蚀情况的调查难度较大。
本次钢管桩表面病害录像及管桩壁厚测量选择在3号桥墩 (近松江侧) 的1号桩和16号桩。由于桩墩所处的区域环境及流场等因素基本相同, 所以1号及16号基桩的检测结果, 基本能代表其他基桩的腐蚀程度[3]。
钢管桩测区选定为钢管桩上部离承台底0.5~1.5 m的区域, 选择此处是因为钢管桩该区域可能处于干湿交替区间内, 增加了钢管腐蚀的机会[4]。试验内容如下。
1) 使用水下高清相机进行录像, 拍摄钢管桩表面腐蚀状况。
2) 每个检测区域, 使用钢丝刷沿钢管桩四周清除钢管桩表面的浮积物, 清理出0.5 m高度的测区面积, 露出金属面。
3) 每个检测位置处使用水下超声波测厚仪检测钢管桩的壁厚, 每个位置测量10点, 测点间距0.3 m。
4) 确定钢管桩水中的高度:潜水员通过测量绳直接测量河床至承台底面的高度。
3 试验结果和分析
3.1 试验结果
1) 除锈。在钢管桩表面清理前, 录像图画比较清楚地显示出钢管桩表面长有一层带绒毛状水生物, 呈明显的生锈状态。清刷中钢管桩表面的腐蚀明显, 潜水员用手能较为轻易地剥出块状的腐蚀表层, 锈碴较为松散, 强度较低, 厚度为3~5 mm。钢管桩表面在清理完成后, 有明显的去除锈层的样态, 整体均布腐蚀坑、沟和麻点, 凹坑麻点深度估测有1~2 mm。
2) 钢管桩壁厚。利用水下超声波设备测量钢管桩的壁厚, 检测结果见表1。
根据检测结果, 最大腐蚀深度1.8 mm, 最小腐蚀深度1.5 mm。按照钢管桩使用年限, 粗略计算钢管壁的年腐蚀速度为:1.8/38=0.047 mm/a。
根据上海市的相关规定[5], 对于市政工程桥梁的钢管桩的腐蚀速度建议值:在除海水以外的其他环境条件下, 平均低水位以上, 年腐蚀速度取0.06 mm;平均低水位以下, 年平均腐蚀速度取0.02~0.03 mm。本桥的钢管桩均位于平均低水位以下, 腐蚀速度相对规范建议值为快, 说明规范建议值不符合上海地区实际使用情况, 应适当提高。
3) 钢管桩水中高度。经测量, 1号桩水中高度均值为9.30 m, 16号桩水中高度均值为9.20 m。根据竣工图纸, 3号承台处钢管桩水中高度约为10 m。
检测结果说明, 河床冲刷情况较轻, 钢管桩所处土层环境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分析
钢管桩的腐蚀量和实际壁厚应满足:腐蚀量≥平均腐蚀速度×耐用年数;实际壁厚≥承载力必须的壁厚+腐蚀量。由于钢管桩所处土层无明显冲刷, 基桩承载能力 (土体对基桩的支撑作用) 基本不变。按照相关规范, 对于久经压实的桥梁地基土, 在墩台和基础无异常变位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其承载能力, 最大提高系数不得超过1.25。保守考虑, 基桩承载能力仍取5 000 k N。
由于钢管桩管壁腐蚀损耗, 故需计算分析桩身强度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式中:Q'd为作用于单桩桩顶的竖向力设计值, k N;f为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k Pa, 对于A3钢取2.05×105k Pa;A'为钢管桩扣除腐蚀影响后的有效截面积, m2。
按照大桥改建后使用年限100 a考虑, 钢管桩按照实测腐蚀速度计算得到的有限面积:
考虑在改建后, 黄浦江水位存在下降的可能, 导致钢管桩位于低水位以上, 年腐蚀速度取0.06 mm/a。则可得Q'd=5 300 k N, 接近基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构耐久性的需求考虑, 建议对钢管桩采取防腐蚀措施。
4 防腐蚀措施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防腐蚀方法有以下几种[6]。
1) 钢管桩采用低合金耐腐蚀性钢。在低合金钢中, 合金的元素进入铁锈层中会引起铁锈层性质的变化, 从而影响钢的耐腐蚀性。如在低合金钢中加入适量的磷、铬和铜, 则在大气或海水中, 其耐腐蚀性为普通钢的2~3倍;而在淡水或土中则没有太大的变化。
2) 涂装法。涂装法常用在桥墩、栈桥等地上突出部位。所使用的涂料, 必须防腐性好, 不宜老化, 粘结性好, 在打桩时不会因摩擦而剥离或损伤。在海水和淡水中, 常使用厚膜富锌防锈漆和焦油环氧涂料。
3) 有机材料覆盖。主要采用树脂砂浆、聚乙烯、强化塑料等有机材料。该法防腐性好, 成本低, 使用较多的是聚乙烯覆盖。
4) 无机材料覆盖。无机材料主要是水泥混凝土硬化体, 用于腐蚀较为严重的部位。水泥混凝土硬化体中一般加入金属丝网和钢筋以及树脂合成纤维等复合材料。
5) 电防腐法。电防腐法根据腐蚀的原理, 用直流电消除钢材表面局部电池阴阳极电位差的防腐方法。电流主要流入阴极, 使钢材表面阴极的电位降低到与阳极电位相等, 局部电池的电位差消除, 腐蚀也就消除。
电防腐方式分为2种:外部电源方式和流电阳极方式。其中外部电源方式为在水中或土中设置电极, 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适用于半永久性的大型护壁工程。流电阳极方式, 即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方式, 通过电线将锌、铝、镁或其合金与钢管桩连接, 形成流电防腐系统。该方法施工方便、成本低、无须维护管理, 适用于平均水位以下。
由于本桥为旧桥, 显然方法1不适用, 若采用方法2、3、4, 需围堰后才能施工, 成本较高, 因此建议采用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电防腐法[7]。可参照东海大桥钢管桩的防腐蚀方案, 采取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Al-Zn-In-Mg-Ti高效铝合金牺牲阳极。该材料具有重量轻、密度小、电化当量大、工作电位稳定、电流效率高等优点。
5 结语
对松浦大桥主桥钢管桩水下腐蚀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及防护措施如下。
1) 钢管桩表面长有绒毛状水生物, 并呈现明显的生锈状态。锈碴较为松散, 强度较低, 厚度为3~5 mm。
2) 钢管桩表面在清理完成后, 有明显的去除锈层的样态, 整体均布腐蚀坑、沟和麻点, 凹坑麻点深度估测有1~2 mm。
3) 根据水下超声波测厚的结果, 钢管壁的年腐蚀速度为0.047 mm/a, 腐蚀速度相对规范建议值快, 说明规范建议值不符合上海地区实际使用情况, 应适当提高。
4) 经计算, 桩身强度基本满足要求, 但按照设计年限估算后的截面损耗较多, 影响结构耐久性, 在对比分析后, 建议对钢管桩采取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栗慧龙.黄浦江松浦大桥改建方案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 (4) :106-109.
[2]黄浦江大桥指挥部.黄浦江大桥钢管桩试验[J].桥梁建设, 1975 (Z1) :1-40.
[3]邵成, 张文锋, 陈韬.营口港某码头腐蚀与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 2012 (2) :81-83.
[4]WALL H, WADSL.Corrosion rate measurement in steel sheet pile walls in a marine environment[J].Marine Structures, 2013 (33) :21-32.
[5]DGJ 08-11—20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6]鋼管杭-その設計と施工[M].东京:日本钢管桩协会, 1985.
防护状况 篇7
1 研究方法
我们主要通过座谈及问卷调查等形式从一般情况, 防护相关行为、知识、态度, 获取知识的途径等方面来了解中职护生在侵入性操作中职业防护的现状。问卷调查表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由课题组自行设计, 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专业调查员负责组织工作, 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和质量检查, 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建议。
2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 将我校全体在校2011级至2013级护生作为目标人群,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女性护生共1 230位进行调查。其中2011级 (经过10个月的临床实习) 共有424人, 平均年龄为19.70岁;2012级 (两年的专业学习) 共有495人, 平均年龄为19.51岁;2013级 (开始接触医学知识) 共有311人, 平均年龄为17.37岁。共发放问卷1 230份, 有效回收有效问卷1 23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3.2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 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分析
(1)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中职护生对于侵入性操作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操作中所涉及的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防护意识不强, 防护用具使用不到位, 职业暴露的危害行为时有发生, 在侵入性操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较多。具体见表1~4。
5 讨论
调查结果提示中职护生对于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绝大部分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基础薄弱, 78.65%的护生觉得有必要学习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中职护生职业暴露的危害行为时有发生, 防护意识不强, 特别是防护用具的规范使用率非常低, 说明中职护生虽然对侵入性操作的职业风险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损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另外, 在侵入性操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比例非常高, 这与护生在执行操作时不熟练、不规范、未及时处理针头、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有关。针刺伤的时间以初期和中期较多, 因而除了实习前的强化培训外, 对实习期间的监管以及实习中期进行防护教育都非常必要。中职护生对职业防护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 这也是导致危险行为的原因之一, 其中对引起锐器伤的8种危险行为、侵入性操作的注意事项、血源性职业暴露而引起的传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传播途径等知识的知晓率偏低, 因而中职学校应该加强防护知识的宣教, 调整课时, 将防护知识纳入成绩考核中, 并可将防护相关知识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调查发现, 中职护生对于职业防护的态度是积极和正确的, 比例在69.59%~76.42%之间。另据调查显示, 护生对于防护方面的教育需求较大, 中职护生防护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来源于实习期间的积累、医院相关知识培训、学校课堂教育、专业书籍等, 学校和实习单位在防护教育中的作用是相当的, 因而学校也需要和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和联系, 共同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而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从杂志上获取职业防护知识的比例低, 这也说明在防护教育中应注重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通过自制调查表从一般情况, 防护相关行为、知识、态度, 获取知识的途径等方面对中职在校护生侵入性护理操作中职业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护生的防护现状。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对比, 找出学校职业防护教育的成果和不足, 为进一步有效持续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职护生,侵入性操作,职业防护
参考文献
[1]杨晓枫, 徐素彬, 彭菊花, 等.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护士行为的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6) :133-134.
防护状况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将嘉定区66家存在有职业病危害企业的1 925名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其中苯系物企业25家、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企业11家、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电焊烟尘企业16家、矽尘企业14家。
1.2方法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在预调查基础上开展全面调查。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企业及作业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企业的调查内容包括企业一般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和职业健康监护开展情况,对上述企业作业工人的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由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现场发放,调查对象匿名填写,现场收回。
1.3统计学分析调查数据采用Epi Data 3.1数据库录入建库,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率的比较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企业基本情况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接触三苯作业的25家,接触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11家,接触电焊烟尘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16家,接触矽尘作业的8家,接触铸造粉尘作业的6家;按企业规模分: 大型企业4家,中型18家,小型44家;按行业分:机械工业36家,轻工业11家,汽车工业8家,电子工业7家,化学工业4家;按企业性质分:私营企业31家,外商(港澳台)投资29家,国有4家,集体2家。66家企业职工总数29 079人,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5 215人。
2.2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的企业较少,仅有56.1%(37/66);有职业健康监护和告知制度的企业较多,各占81.8%(54/66);设有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定期检测制度、培训制度 和警示标 识及警示 的企业分 别为72.7% (48/66)、72.7%(48/66)、62.1%(41/66)、60.6%(40/66)和63.6%(42/66)。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设置率高于小型企业,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外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设置率高 于私营企 业 ,其差异均 有统计学 意义 (均P<0.01),见表2。
注:4 家国有企业和 2 家集体企业无计入。
2.3职业卫生防护情况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设置率为95.5%(21/22), 小型企业 为40.9% (18/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P<0.01);大中型企业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为81.8%(18/22),小型企业为47.8%(21/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P<0.01)。
2.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据监测点监测的情况统计,矽尘监测点合格率较低,仅为27.8%(5/18);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合格率为95.0%(19/20)。苯、甲苯、二甲苯 、铅及其无 机化合物 、电焊烟尘 的合格率 均达100%。
2.5职业健康检查2013年有4 980人参加了职业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率为95.5%;均未发现与职业相关指标的异常。
2 . 6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 、态度和行为(KAP)调查结果根据1 925名工人的KAP调查结果分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工人比例最少, 仅为17.5%;了解自己患了职业病一定申请职业病诊断争取自己权利的比例较高,达96.6%。见表3。
注:KAP 为知识、态度、行为。
3讨论
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嘉定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以小型企业、机械工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高于文献[1-3] 的报道;防护设施设置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亦高于张玉燕等[4]的报道;矽尘合格率(27.8%)与王志平等[5]的报道基本一致,电焊烟尘、三苯等检测合格率高于彭黄国洪等[6]的报道;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职业卫生态度与行为正确率均高于文献[7-8 ]的报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嘉定区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防护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职业病危害隐患。主要表现为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私营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非常薄弱,缺乏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无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虽然为工人发放了个人防护用品,但有6家私营小企业为接尘作业工人发放的是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纱布口罩,加之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监管力度不够,多数的私营小企业工人不能认真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因此,小型企业,尤其是私营小型企业是存在职业病隐患最严重的企业,也是应该重点监管的企业。
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看,矽尘的合格率较低,这些矽尘作业工人岗位主要是铸造车间的清理、造型等岗位;且这些企业基本为中小型私营企业,相关设备敞开或处于半密闭状态,部分小企业在粉尘作业岗位无防尘技术措施,现场的矽尘浓度未得到很好控制, 因此,矽尘仍然是嘉定区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虽然电焊烟尘合格率较高,但嘉定区尘肺以电焊工尘肺为主,每年都有电焊工尘肺新发病例,因此,电焊烟尘仍然是嘉定区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政府应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并构建长效的防治机制。区、街道(镇)两级政府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将有关职责分解到有关部门,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起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要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主体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专业人员,设立职业健康(卫生) 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档案,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改革生产工艺,从根本上减少职业病危害。要依法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要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对劳动者发放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作业工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对从事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安排职业病患者诊治并依法给予经济补偿等。
本次对工人调查显示,认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 真正了解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7.5%,说明《职业病防治法》虽然已经颁布多年,但对其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时,往往没有《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今后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法治》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