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防护

2024-10-15

护士防护(共12篇)

护士防护 篇1

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在我国,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问题仍力度不够。下面是对乌鲁木齐市5所医院2009~2010年临床护士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的调查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5所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其中三甲医院2所,护士100人;二甲医院3所,护士200人。均为女性,年龄21~50岁,平均31岁。工龄3~30年,平均15年。中专学历98人,占32.7%;大专学历142人,占47.3%本科学历60人,占20%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参与问卷设计的5名不同医院的护士完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0名临床护士的职业暴露情况、防护知识和行为进行自愿接受答卷的调查方法。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括学历层次、工作中的各种防护措施、针刺伤情况以及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各种防护措施的实施

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戴手套、戴口罩、洗手等防护措施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见表1。

2.2 职业危害的常见主要类型

见表2。

2.3 护士掌握和应用护理防护知识技能的情况

见表3。

2.4 统计学分析

2.4.1 护士日常防护情况

手上有伤口时戴防护手套的情况按学历层次比较,P<0.01;接触化疗药物戴防护口罩、手套的情况按学历层次比较,P<0.01;护理操作后每次都洗手的情况按学历层次比较,P<0.01;更换床上用物时戴口罩的情况按学历层次比较,P<0.05;接种乙肝疫苗情况的情况按学历层次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各种防护行为中,本科学历的护士防护意识均低于中专和大专生;仅在对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上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护士。

2.4.2 针刺伤情况

300名临床护士有237人被医用针头伤害、安瓿割伤及其他锐器损伤过,发生率为79.O%;有199人次是被污染针头、刀片或其他锐器损伤,占刺伤人数的66.3%。每次都将针头帽回套污染针头108人,占36.0%,经常回套者37人,占12.3%,偶尔回套者43人,占14.3%,不回套者112人,占37.4%。

2.4.3 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您认为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哪些是经由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问题的回答中,全部答对者只有53人,占17.7%。其中中专11人,占11.2%;大专9人,占6.3%;本科20人,占3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生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大专生和中专生。

3 讨论

3.1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医院管理层防护意识淡薄

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对普遍性预防的原则了解不够。调查表明,国内护士学校普遍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也没有相应教村[1]。陶新学等[2]调查显示,只有28.5%的临床护理人员得到相关的培训,有97.5%的临床护理人员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相关的培训。徐辉等[3]调查26所护士学院校发现,98.6%护士上岗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针刺伤的防护培训教育。护理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约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碘酒加酒精),能较规范处理的仅占4%左右,有0.33%的护士未做任何处理[4];毛秀英等[5]调查临床护士针刺伤后向上级汇报的仅为10.2%;调查报道显示[6],40.36%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因没有使用防护用品所致。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是影响护士防护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护士只要平时养成严格按章操作的好习惯就会防患于未然。笔者认为养成好习惯,应做好以下几点。

3.2.1 护士要知晓本职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强章法观念和按规定操作的自觉性。其次,护士要熟知安全防护知识和规范操作要领,养成按章操作的习惯。第三,根据职业特点,护理部和科里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勤督促、勤检查、勤总结,努力营造一切都按规范操作的良好氛围。第四,对每年新补充的护士,科内要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做好传帮带教工作,从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第五,护理部要定期开展群众性的职业防范知识竞赛和规范操作比赛等活动,着力提高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防护能力,建立健全防护管理制度。

3.2.2 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和科学规范管理是减轻职业危害的基础。目前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教育被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上岗前必须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岗前培训,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理念在今天已过时;工作后护士应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强化安全防护意识。管理上要加强督察力度,积极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合理配置人力,减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各相关科室要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针对性的防护制度,不能片面地为了节约科室成本,透支护士的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伤害现状和防护情况,完善护士职业防护教育,减少其职业伤害的发生。方法 对2009~2010年5所医院300名不同层次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是锐器损伤,护士最易忽视的基本防护措施依次为洗手、戴手套和戴口罩。结论 继续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教育和指导,并完善职业伤害的防护机制,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习惯,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临床护士,职业伤害,职业防护,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徐辉,毛秀英,盖小荣,等.针刺伤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护理研究,2003,17(9):1039-1040.

[2]陶新学,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护理研究,2005,19(5):857-858.

[3]徐辉,毛秀英,盖小荣.毕业实习护生针头刺伤的受伤环节探讨: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现代护理,2003,9(8): 637-638.

[4]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260.

[5]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6]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现代实用医学, 2006,18(7):511-512.

护士防护 篇2

江颖溢

随着近年来人类病谱的改变及现代仪器的使用,使得临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护士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由于工作环境,强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与职业危害中。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实施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不仅为了自身不感染医源性疾病,而且还关系到所接触的其他人员的健康。

一.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

1.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时与病人密切接触,最容易被感染或把疾病传播给其他人员,如“非典”、肺结核、流感等。

2.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在实施护理工作时,护士经常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医疗用品等,都可以造成自身皮肤、黏膜污染,也可以引起院内交叉感染。

3.锐器伤

这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导致锐器伤的原因主要与抽血、静脉注射、个人不良习惯有关,例如:针头使用后冲洗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瓶等。锐器伤后在与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触又易造成传播性血液疾病。

4.物理性危害

a电离辐射

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放射治疗后的病人或介入手术中的配合,长期受到低剂量电离辐射,由此产生的蓄积作用也可对健康成危害。

b非电离辐射

常见的有微薄、激光、紫外线、磁场、超声、红外线。紫外线可致皮肤起泡、脱皮甚至致癌。红外线可以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永久性色素沉着或眼部损伤。

5.化学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碘、臭氧等,是空气、物品、地面

等的常用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可以造成手部皮肤皲裂。

6.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顺铂,抗病毒药物如抗生素等,虽然可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病毒、细菌而治疗疾病,但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组织器官也有损害。在配配制药液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到的逸出,在空气中形成还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机体。长期接触会因积蓄作用产生远期影响,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等,还可使免疫力下降。

7.负重伤

护士在工作中往往为了病人而忽视自身安全,转移和运送病人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不正确的搬运姿势可使护士腹部肌肉,和肩、肘、肩关节好的损伤。

8.心理社会因素危害

护士主要压力源是专业及工作本身,如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及工作疲劳感,均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9.职业暴力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病人或家属的无理要求,或是因家属的急切心情而造成的各种误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或家属中会对因无人员实施暴力,辱骂或殴打医务人员。

二.防护措施

1.预防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接触传播性疾病

a.洗手、戴口罩

正确洗手是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防止自身感染最有效、最简单的措施之一。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以及脱手套后必须严格要求“七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可以防止吸入气溶胶。大颗粒气溶胶和散播距离在1M以内,所以,医务人员仅在近距离接触病人是才需要带口罩。此外,戴口罩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到医护人员的口腔及鼻腔黏膜。护士除必无菌操作是必须戴口罩外,在进行其他操作尤其是铺床、更换床单是也应戴好口罩。特别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凡接

触病人都应该戴好口罩,口罩只能戴一次,湿了就无效,口罩应盖住口鼻,不能挂在胸前反复使用。

b.穿着工作服

以这要整洁,扣好衣领和袖口,不能穿工作服去餐厅、宿舍等地。工作服如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化疗药物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c.病房整洁

采用湿式清扫的方式,定时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密度,保持空气新鲜。

2.锐器伤的防范

a.规范操作

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在操作中应谨慎、细心。

b.使用防护用品

戴手套。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时必须戴手套。安部折断:使用纱布可减少掰安瓶导致的玻璃伤加强废弃物管理。不能将裸露针头的器具传来传去,用过的针头尽可能一次性处理到位。

c.发生锐气伤后,应保持镇静。马上进行伤口处理,立即从近心端想远心端基础 损伤部位的血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大量流动水冲洗伤口,在用酒精、乙醇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在根据情况注射疫苗等。

3.射线防护

紫外线消毒时,避免人员进出,照射结束后开窗通风,在进行X线摄片是,护士尽量远离摄片区,必要时穿防护衣。

4.化学消毒剂污染的防范

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消毒液吸入呼吸道,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防止挥发,既可以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又能减轻对身体的危害。

5.抗肿瘤化疗药物污染的防护

护士应该样操作规程,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配置药物时、更换液体、拔针时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戴聚乙烯手套后在加戴一副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防护衣。在没有通风设备的地方,操作台应该靠近安有排气扇的窗口,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立即更换,操作台面应覆盖一次性防护垫。操作后脱去防护用品,并洗手。(注:化疗药物外露,应标明污染区域,及时处理。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眼内或皮

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减轻毒性)

6.负重伤防范

搬运重物或搬抬病人时,一方面,要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避免肌肉损伤;另一方面,要借助一些护理器械。

7.心里危害的防护

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工作之余多从事户外运动。正确处理好与病人、病人家属、同事和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好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8.防护暴力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实事求是、科学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法律意识,熟悉并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护士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取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房管理过程中要文明礼貌,遇到纠缠不清的特殊情况要采取迂回战术,避免发生冲突。

肿瘤专科护士职业防护 篇3

【关键词】肿瘤;防护

【中图分类号】R782.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63-01

肿瘤科在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化疗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类型的化疗药物不断应用,研究表明,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可形成肉眼看不到的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药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吸收到人体。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对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管理,配备化疗药物防护设备不到位,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国内外证实,化疗药物不仅对应用其治疗的病人产生副反应,还对配药和执行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提高化疗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实施化疗药物的规范化操作和有效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化疗护士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1、危险因素:

1.1缺乏相关知识

虽然对肿瘤专科护理人员的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但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不够以及教育滞后使得防护制度不健全,由于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在护理教科书中提及很少,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防护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有调查数据显示护理人员最多出现前臂被毒性药物污染,而手则更高。加之护理人员工作量大,配置化疗药物匆忙,来不及防护。

1.2抗肿瘤药物暴露

肿瘤科护士长期处于治疗环境,在药物配制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药物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橡胶皮塞压力过强可见药物喷出,溅到皮肤,头发,衣服上;注射器中里的空气排出时,药物散在空中安瓿中未被使用的药液暴露于操作台上;操作时有时针栓脱落,药物溢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被动吸收,形成潜在的身体危害,经常接触者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而且有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危险。

1.3意外损伤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意外被针头,安瓿损伤;肿瘤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溅到护理人员的皮肤黏膜上。

1.4公共空间的暴露:

肿瘤科护士在日常工作和护理操作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传染媒介,增加可感染疾病的机会。比如同一个病房,同用卫生间;处理被污染患者的床单、衣物、排泄物这些不经意间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到达人体,损害身体。

2、护理防护

2.1重视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康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化疗专业培训,以化疗药物作用、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的潜在的危害,使护士自觉的维护安全;

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定期岗位轮换。每半年对化疗配置室的护士,每一年对化疗治疗护士进行体检,包括: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肝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调离,生育期,孕期护士不得安排在配置室工作,对化疗配置室的护士进行岗位轮换,减少腫瘤药物对身体的危害。

2.2重视化疗药物的操作规程:

2.2.1防护用具的使用

专业配制人员应先在更衣室更换衣裤;戴口罩,防护眼镜,戴无粉的乳胶手套(厚度应大于0.07mm)、或带双层的聚乙烯手套,是最有效的防护手套,其他如橡皮手套无防护作用,因为橡皮手套有弹性,涨大变薄后出现许多小孔,药物可通过这些小孔被皮肤吸收,所以在接触抗癌药物的过程中,可先带聚乙烯手套,再带有弹性的橡胶手套,这样更安全。工作台清洁消毒后铺上层为吸水材料,下层为防水材料的双层一次性防护垫,使药液溢出后容易收集处理。

2.2.2配药

遵守操作规程,保持药物无菌,药液要吸净。安瓿类应先轻轻敲击其劲部和顶部,以保证没有药液留于该处,用75%乙醇溶液消毒该处后用无菌纱布包裹,轻轻掰开,防止安培折断时药物在空气中传播和雾化,或划破手指;自小药瓶内抽吸药液时,应用无菌纱布裹住针头和瓶塞部位,避免药液外溅,药瓶要抽气,防止瓶内压力过高发生药物外溢;

带橡胶盖的瓶装粉剂药物的溶解方法:用12或16号针头,插入瓶塞少许后将溶剂慢慢注入瓶内,然后抽出相应体积的空气,摇匀溶解后吸尽药液,吸取药液时不应往瓶内打入空气加压,以防瓶内压力过高使药液喷出,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气后拔针,以免药液排于空气中;

抽取化疗药时注意注射器应与针头紧密连接,以免松动,所抽的药物不应超过注射器的3/4,药液外渗;药液加入软包装输液袋后回抽部分空气,以免病房护士加液或换液时袋内压力过大造成药液外漏;将配好药液放于层流细胞毒安全柜,并开风机或放于可密封的专用塑料袋中。废安瓿,小药瓶连同防护垫放于可密封的专用塑料袋中,以防药物挥发污染空气。

用75%乙醇溶液消毒操作台和柜内,脱手套,防护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彻底洗手后淋浴。

2.2.3给药

抗肿瘤药物应由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给药,给药时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戴聚乙烯和乳胶手双层手套。

静脉滴注药液时采取密闭式输液法,避免有毒气体从排气孔逸出及液体输完后污染物品的处理。

静脉给药若从莫菲式滴管加药,必须先用无菌纱布围住莫菲式滴管处再行加药,加药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药液从管口溢出。给药时针头与针栓接头牢固,防止分离药物喷出。

操作完毕摘手套,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同时要用清水漱口,洗手和漱口是降低污染和防止药液进一步吸收的重要步骤。

2.2.4排泄物处理

接受化疗的患者48小时内血液和体液都会被污染,所以在处理化疗患者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带双层手套防止污染,化疗患者便后马桶要反复用水冲洗,最好医护人员有自己独立的卫生间。

2.2.5疗药物溢出和外溅的处理

2.2.5.1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接触;

2.2.5.2若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肥皂水擦洗,配药后要拖地面;

2.2.5.3若粉剂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拭,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当药液清除完毕后用清水以及75%乙醇溶液反复擦拭;

2.2.5.4当操作者的眼睛不慎被污染,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被药液污染后,则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

2.2.5.5将所有的被污染的物品和清洗药物的物品放入密封的专用废物袋中。

小结

从预防着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调动人体抵御有害刺激的能力,同时提高接触抗癌药护士的自我防护,做好护士身心健康的防护,尽可能降低其化疗药暴露的危害,才是肿瘤科护士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贾晓燕,李荣香,许蕴林等.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因数调查.护理研究,2001,15(2):74.

护士防护 篇4

1 职业防护意识

1.1 自我防护意识欠缺

部分护理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 在进行非侵入性操作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而违规操作;操作技能欠佳、心理状态欠佳、工作注意力不集中;防护知识缺乏、忽视自我保护等。其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由于护士是执行注射的主要群体, 所以是针刺伤的高发群体, 护士在连续治疗操作过程中可因工作疲劳损伤自己。在护士编制不足、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工作, 发生职业暴露的潜在风险更是随时存在。有研究表明, 遭受针刺伤者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的有关规定和建议,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针刺伤发生的决定因素[1]。

1.2 职业防护培训滞后

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时所受的教育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在校学习期间所用教材知识滞后, 对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不够重视, 学生忽略了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和自我教育, 而走上工作岗位后获取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供职医院有限的培训和临床老师的经验教训以及护士长的督查。由于对职业防护认识程度不高, 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按标准防护原则进行处理, 通常仅做简单的消毒处理, 忽略职业暴露后报告的必要性。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规定医护人员在治疗及护理处置前后、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及接触污染物后要洗手, 以防止医院感染和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 并非每位护士都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1.3 忽视医疗垃圾分类

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没有严格准确地将锐器放置于锐器盒, 不重视医疗垃圾的分类与收集, 诊疗结束整理用物时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忽视”使弃物的处置、分类、标识不规范, 也会对负责处理垃圾的保洁员造成职业暴露。

2 感染监控管理不到位

管理不严和管理失控、缺乏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 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等, 造成不良护理行为的发生。 标准预防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直接经济利益因素, 大多数医疗机构只看到防护设备的直接消耗, 在保障设施的投入上缺乏积极性, 临床一线难以将标准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3 自我防护过度

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指出:标准防护原则是指医务人员将所有病人的血液、其他体液以及被血液、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 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也指出: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大部分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都能执行这些标准。但是在传染科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 人们对传染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医护人员会受到社会上部分人不同程度的歧视, 这些因素势必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 而大量的应激事件如家属不配合、突发事件、意识异常的危重病人等, 容易误伤而增加操作中感染的几率。

由于医护人员缺乏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正确理解, 导致过高估计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 造成对艾滋病及其病人的恐惧心理[2]。医护人员对其他传染病也会有同样的看法, 表现出过度的防护行为, 主要表现在不管是否接触或可能接触污染物、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手是否有伤口都采取防护行为。如在办公室处理医嘱戴手套, 在自身手皮肤完好的情况下戴手套为皮肤完好的病人做体格检查, 戴手套协助病人配餐, 更甚者戴双层手套在办公室处理医嘱, 怕被传染不愿意与病人沟通, 门诊护士同时戴两只口罩。

护士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过度防护的表现会给病人造成心理伤害, 病人会产生被歧视的感觉, 加重病人的自卑、焦虑、恐惧和孤独的心理, 更甚者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 还会使病人家属产生恐惧感和增加心理压力。

4 对策

4.1 加强培训, 正确认识和理解标准防护原则

4.1.1 加强对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

虽说新上岗护士已经经过规范的临床实习, 但是要正确理解和应用标准性预防原则来保护自己, 还需进行严格的培训和实践。由工作严谨、要求严格的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地进行专人培训, 通过培训, 可以使新到岗护士深入、全面地熟悉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消毒隔离种类及方式, 解除对各种传染病及其病人的恐惧心理, 掌握传染科常用防护技术操作和防护措施, 如穿脱隔离衣、洗手、各种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等, 能够正确应用标准性预防原则来保护自己, 避免进入过度防护的误区。

4.1.2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规范操作行为

护士每天从事损伤性操作的机会最多, 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 严格按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标准进行操作, 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进行损伤性操作时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和光线, 避免操作时碰撞而发生职业暴露。

4.1.3 加强学习, 提高工作能力

在促使病人恢复健康的同时, 也要重视护理人员的健康。在临床工作中对病人和自身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不断进行自我评价, 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外, 还需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 特别是职业防护知识及技能的学习。

4.2 手卫生

手卫生也是标准预防的最重要措施, 是医护人员防护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上班时间手腕以下的部位不准佩戴任何首饰,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者设施, 避免二次污染。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要遵循标准防护原则, 即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洗手后应使用防止再污染的擦手工具如一次性纸巾或烘干机等。传染病科的护士必须自觉遵守这一标准防护原则, 这是预防交叉感染和自我防护的关键。

4.3 针头、注射器和其他锐器的处理

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不要将针头回帽、有意折弯、损坏、将针头与一次性注射器分开或者用手摆弄针头和注射器。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刀片和其他锐器必须丢弃在适当的锐器收集盒内。操作完毕污染锐器要在第一时间将其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 不能徒手传递裸露的锐器, 要置于容器内传递, 以免误伤。

4.4 戴手套

护士每天都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和体液, 手套能减少医护人员被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是预防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血液、体液污染的屏障。有研究表明, 如果1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1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可能减少50%。因此, 按照戴手套的规定:接触任何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黏膜、破损的皮肤、处理和清洁带血液或体液的物品和平面时及抽血、注射、静脉操作时双手都要戴手套[3,4];医务人员的手出现损伤时要戴双层手套;在可能血液接触或者可能刺破皮肤的情况下要戴手套保护。

4.5 加强管理

在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中病房管理者的理念和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加大防护资源投入, 建立健全职业防护保障制度和监督报告体系, 将职业防护培训形成常规化。强调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 正确掌握消毒隔离技术, 掌握发生职业暴露的报告程序, 自觉规范医疗、护理行为, 把消毒隔离工作形成常规化, 消除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 避免误入过度防护的误区。同时在满足病人需求、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环节监控, 如在进行各类侵入性诊疗、护理和 (或)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 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具。同时应将对防护措施落实的督察与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结合起来, 纳入三级质控检查中, 使之在落实、检查、反馈中得到持续改进, 达到职业防护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艺影, 任佩娟, 胡长梅, 等.对护理人员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的抽样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9) :47.

[2]岑瑜.护理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9) :1024-1026.

[3]林荣丽.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的职业防护[J].护理研究, 2008, 22 (5C) :1388-1389.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篇5

摘要: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

1.1 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 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在这样局限的空间里,各种消毒剂的挥发,造成空气混合性的污染,而护士又要长时间的呆在这样的空间里,由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得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组织增生,并且可在肌肉组织内长期存在[5]。

1.3 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用于空气消毒的三氧消毒机释放出的臭氧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都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导致人体皮肤癌变和肺气肿。与此同时,各种设备存在着一定的辐射,都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1.4 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4.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1.4.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防护措施

2.1 生物危害的防护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预防院内感染的学习。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科室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从事治疗。充分了解每个透析病人的检查结果,养成工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习惯: 着长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透析器材复用过程中戴防护面罩,眼套,防水围裙。工作服每周清洗,口罩每日清洗消毒,每周更换一次,拖鞋每周用84液浸泡消毒,一旦污染立即更换,尽量穿袜子。为防止锐器伤,操作时戴手套,还应该做到尽量不回套针帽,传递各种锐器时尖端朝向自己,拆安瓿时用纱布包裹,分离针头时用钳子,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中,不要随意弄弯或弄直针头,对与明确HIV、HBV、HCV患者的透析器材尽量不复用,对于烦躁或不合作的病人请求他人的帮助,采取相应的方法,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6]。在伤后48小时内填写护士锐器伤报告表上报,视锐器的污染情况作相关检查,注射相应的疫苗,如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时,24小时内上报,进行检测,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复查6个月,平时,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锐器伤的重视,特别是血透室这样高危环境下的护士,应定期组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情况,落实疫苗的注射。

2.2 化学伤害的防护

除了生物性的防护措施外,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检查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内尽量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尽量在医用手套下面戴一层薄膜手套。

2.3 物理伤害的防护

空气消毒时,人不要留在室内,各种仪器进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流动人员,水处理的房门随时关上,对于不可避免的机器报警,病人呻吟,可以在透析前认真做好机器和管路的检查,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适当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护士养成良好的心里应对技能和业务水平,沉着、冷静的采取有效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源。

2.4 环境、心理、社会的防护

2.4.1 负重、搬运重物时寻求他人帮助,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保护自己,进入血透室更换鞋子,上班时可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对于加班加点,科室应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及时调整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合理提供休息时间,缓解紧张心理,稳定家庭生活。

2.4.2 医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7],确实关心血透室护士的家庭、工作、心理、生活、学习,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加强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国家和医院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于一定的防护工具的配置和适当的应用激励因素,一定限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使预防与防护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大减少其职业危害,使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得到满意和激励,调动自身内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度。

小 结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和防护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32

手术室是患者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锐器损伤:国内某医院调查发现,外科及治疗室的护士在工作中有70%的人曾被医疗器械损伤过[1]。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手术刀片、缝针、注射器、钢针、巾钳等,都有被刺伤的经历。原因: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手术刀和缝针不规范传递,以及术中刀、剪、针频繁传递,术后器械的清洗、消毒、打包极易刺伤、划伤皮肤,引起暴露。

血液感染:手术室医务人员每天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被各种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几率增加。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大出血等急诊手术等不到化验结果出来不得不开始手术,医务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做充分防护,使艾滋病、乙肝等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传染医务人员的几率大大增加。污血溅到受损的皮肤、黏膜、角膜可以直接导致感染。

工作环境: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甲醛、碘伏、含氯消毒剂等具有挥发性,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全麻患者手术中使用吸入性麻醉药可通过许多环节弥散到空气中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腹腔镜手术的开展,CO2气腹的建立,手术过程中CO2容易泄露。手术中使用电刀、电凝时产生烟雾。医务人员被动吸入这些有害气体,长期累积,影响身体健康;骨科手术中C臂机的应用,使手术室护士受到X射线照射的机会增多,长期接触这类毒气和辐射,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手术室大量仪器、设备的使用,使手术室噪音增加。麻醉机、监护仪的报警声,电动吸引器、电钻、电刀的应用,空调声……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可出现失眠,头痛、头晕、听力降低等症状,使人烦躁不安、精力分散,工作易出差错。

工作性质:手术室工作是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连续性强,机动性大,加班概率高,工作环境封闭,个人能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工作中经常站立,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痔疮、胃下垂、腰酸背痛,长期超负荷运转除导致躯体疾病外,还引起心理疲劳。

职业防护

建立标准预防的概念,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意识。护士接触手术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需戴手套、口帽;术后电动吸引瓶的处置易造成污染,可用一次性的负压吸引装置;经常检查麻醉机性能,使其处于完备状态,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管理,以减少空气中的药液浓度,减轻污染;应用电刀时用负压吸引吸尽烟雾;腹腔镜手术时严格检查气腹针与CO2衔接处,防止CO2泄露;防止或减轻噪音污染,做到操作准确,轻柔,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设备、新仪器;定期检查器械车,使用润滑剂加强保养;吸引器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音量大小适宜,保持室内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对话。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器械能高压灭菌的就不用浸泡消毒,以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污染。盛放手术标本的用器应密闭,防止甲醛气体挥发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

加强素质教育,规范操作规程,防止意外损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预防锐器伤的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术中传递手术刀片、缝针时,锐利部位对着自己,防止误伤他人,必要时用弯盘传递。小心处理针头及锐器,刀片避免用手直接取放。发生锐器伤处理原则: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受伤处,使部分鲜血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程度,用流动水持续冲洗伤口,被暴露的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碘伏消毒伤处,包扎伤口。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检测,并根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和反馈制度。加强对患者的检测,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

加强心理干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注重姿势的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巡回和上台次数。增加人员,减少夜班频率,以利医务人员调节好生物钟。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完善手术配合。改善客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手术结束后,尽快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合理作息,娱乐身心,使生活、工作有张有弛,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到最低。

职业暴露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是安全意识的提高。只有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才能杜绝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身心伤害。

参考文献

1李俊艳,范秋萍.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HIV的防护[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19.

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探讨 篇7

护士的职责是协助医师使患者更快地康复出院。在医院,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群。随着国家的法律机制的完善, 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需求的提高及法律观念的增强, 医疗纠纷日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 护士做好自我防护尤为重要。

1护士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避免不该发生的责任错误。如:不认真交接班, 不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发生褥疮等, 又如:在接触紫外线消毒时, 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接触化学消毒剂时, 应加强无菌操作, 把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护士工作面对着患者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 所以护理, 事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疾苦和生命安危, 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事故差错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如:有的护士上班做私事或擅自离岗, 没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使患者失去了有效的抢救时机, 造成患者死亡, 给患者家属造成很大的痛苦, 不仅自己受到处分而且也受到良心的谴责, 终生感到遗憾和内疚。因此, 护士要加强自己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对业务精益求精, 对工作极端负责, 是防止一切责任事故的关键。

3学会自我调节

平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情, 才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良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4不断学习,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最终将转到以人为中心上来。护理工作进入到理论化、信息化、程序化阶段, 将为患者和健康人提高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所以, 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勤奋学习, 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才能适应发展中的工作需要。

5写好临床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不仅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主要资料, 也是医师观察诊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 在法律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此, 护士一定要写做一致, 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 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6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

护士应严格规范护理行为与自身形象, 行为应符合医疗护理规范要求。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使患者感到安全和放心, 保持科学的工作作风, 不接受患者或家属的无理要求, 不受患者或家属封建迷信的干扰。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失误, 不论问题大小、轻重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及在场的护士, 不隐瞒情节, 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

浅谈护士职业防护及对策 篇8

1 职业危害的原因分析

1.1 职业防护的教育问题

职业防护教育应从学校抓起,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职业防护的课程。学生毕业后, 医院对护士的岗前培训未列入职业防护内容, 加之医院重视程度不同, 护士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 及护士掌握的防护知识程度不一, 对血液性传染病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1.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国护理管理者及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重视不够, 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较少。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淡薄, 防护能力差, 更为突出的是目前护士严重缺编, 因超负荷工作而忽视了自我保护, 加上患者的数量增多, 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 用后的毁形、浸泡消毒, 给护士增加了针刺伤的机会, 从而增加了被感染的危险。

1.3 环境因素

因工作紧张和劳动强度不同,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比例也有明显差异, 如急诊科、监护室、普外科、产科、小儿科等相对较多。国内研究表明:治疗室是发生锐器伤最多的地方, 其次是病房。而我国与国外不同的是针头使用后的毁形预处理, 大大增加了被刺伤的几率。

1.4 护士本身因素

针刺伤发生除了与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防护意识差等因素有关外, 还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和不良的工作习惯有关。比如: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将患者的血液、体液标本从注射器注入标本容器;注射器、输液器乱放, 输完液拔针、输液失败重新穿刺时不小心、配药时不按规范折安瓿等均易导致锐器伤。

在护理队伍中, 注册护士和专科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率低, 临床聘用护士发生率较高, 实习生发生率更高, 另外还与工作年龄、工作经验有关, 低年资护士比高年资护士更易发生, 工作经验丰富和防护意识较强的护士相对较低。再就是与护士本身的特殊情况有关, 如:工作紧张繁忙、身体状况差, 心理素质、应激能力差, 工作计划条理性不强。极个别年轻护士从事护理工作仅仅为了就业, 因为她们不热爱护理专业, 所以工作起来心不在焉, 应付了事, 这也是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

2 对策

2.1 注重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

在我国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过去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护士的奉献精神, 护士为患者服务就应该不怕脏、不怕累, 不能嫌弃患者, 采取戴手套、穿隔离衣等防护措施, 被认为是不敬业行为, 是奢侈、浪费。但没有医护人员的健康, 维护患者的健康又从何谈起?因此, 护士在上岗前, 必须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的岗前专门培训, 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而培训教育必须是持续性的, 只有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行为, 转变传统观念, 加强领导的监管力度, 才能有效降低被伤害的程度。

2.2 成立职业防护管理委员会

建立健全各种职业防护制度和上报程序、职业暴露的处理常规。医院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 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加大资金投入, 合理配置人力。改善护士严重缺编的现状, 减少因人力资源不足工作繁忙所致的损伤, 从而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

2.3 护士要注重自身修养

过去, 在别人眼里, 护士就只会打针、发药, 没什么技术含量, 不被社会认可和重视, 但我们要自重, 要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就是对我们护士的充分肯定。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此, 要不断加强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明确采取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怀疑有感染因素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工作要进入状态, 做到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切忌心存侥幸。

2.4 严格加强手卫生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很低, 2005年卫生部对全国18所医院2 000多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均在50%以下。从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手足口病大流行给我们的启示, 手卫生问题不容忽视。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既能防止交叉感染, 也是对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尤其是有破损的皮肤黏膜更应勤洗手, 戴手套) 。如果一旦被刺伤, 应迅速按正确的刺伤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可有效控制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2.5 选择先进、安全、价廉的医疗器材

改变锐器使用后的处理方式, 如:应大量普及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等安全保护装置及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防刺、防腐蚀、密封环保的锐器收集箱。减少流通污染环节, 改变不合理流程, 把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目前, 医务人员受到的职业性暴露及损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医院管理层的重视, 人们也采取了多项防护措施来积极应对, 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薄弱, 职业防护教育宣传有待加强, 工作条件有待改善。

加强护士自我损伤防护的体会 篇9

1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因素

1.1 感染性危害因素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可能携带有细菌、病毒的标本等机会较多, 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 (AIDS) 患者。据报道, 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以外科医生和护士居多, 最常见的感染性途径是有创操作中经皮肤暴露造成的血液感染[3]。国际上的大量研究证明, 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危职业群体[2]。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病区使用的消毒液, 大多具有挥发性。护士处于高浓度的有害气体环境中, 长期吸入有害气体, 当机体内蓄积达到一定浓度时, 可导致胸闷、气喘, 严重时可引起皮肤或眼部灼伤。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 在杀伤或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 特别是对一些生长旺盛的细胞损害作用更大, 有骨髓抑制和致畸及致癌作用[4]。而临床上的护士, 大多数是青年护士, 生命力旺盛, 如不注意个人防护, 很容易受到较大的危害。

1.3 物理性危害因素

辐射与噪声的危害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 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比如X线的辐射可能导致染色体异常和畸变;紫外线和激光则对人的视网膜产生损害;噪声影响可使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分散、工作中容易出错[2]。护理人员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 长期超负荷的劳动, 可导致体力透支, 机体抵抗力下降, 更容易受到各种危害因素的损害。

1.4 侵入性危害因素

护理工作中侵入性危害因素一般指锐器损伤, 锐器损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临床上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有:收集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品时被注射器或输液器的针尖刺伤;在吸取药液、配药加药时因操作不当被针头刺伤;外科的伤口拆线、换药时被刀片、剪刀损伤;掰安瓶时被玻璃碎片扎伤等。其次对护士造成侵入性危害的因素还包括跌伤、烫伤以及患者的抓伤、咬伤等。

1.5 其他危害性因素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 还可因自身的防护不严密或防护措施失败发生职业暴露而引起职业性损伤:感染患者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工作人员的眼、鼻、口以及有创伤口中而引起的损害;工作人员洗手不彻底或手消毒不及时而引起的自身损害和医源性交叉感染;工作中搬抬、移动患者、弯腰过多等引起的腰酸背痛、关节损伤和重复性劳损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等工作环境的危害;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晋升机会少、报酬低廉及工作疲溃感等均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近年来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现象不断发生, 而与患者有着最直接接触的护士的危险性最高。所以工作场所的暴力不仅直接威胁护士的人身安全, 还可对其造成心理方面的严重危害。

2护士职业性损伤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防护意识

我国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是为患者服务, 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是有效防护的关键, 临床工作者应广泛树立普遍性防护原则。医院预防工作的重点, 应从过去只对疾病和伤害本身的关注转向提前对各种危险因素的防范管理, 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改建重点部门的布局流程;加强口腔、内镜科室的管理等可减少环境危害因素;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理念, 强化健康教育。护士在实际工作中, 要注意自身防护, 按要求着装, 必要时穿隔离衣和防护服, 减少有害气体和射线的损伤;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加强和患者的沟通, 杜绝差错、事故和纠纷隐患, 提防暴力事件的发生。

2.2 强调标准预防, 减少感染因素

标准预防是近年来WHO在全球积极推行的卫生行动, 要求:无论何时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 护士要树立严密的防范意识, 养成职业防护习惯, 接触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 严格按要求处理各种标本和被患者污染的物品, 正确掌握六步洗手法, 及时使用手消毒剂, 减少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

2.3 遵守操作规程, 预防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了皮肤或黏膜, 或者被医疗锐器刺破皮肤, 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2]。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 合理使用防护装置。处理针头时, 应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利器盒, 利器盒不能装得太满, 应保持固定的存放地点。当意外发生职业暴露时, 要尽快按正确的程序进行处理:立即在流动水下持续冲洗, 并从近端向远端挤压伤口, 使被污染伤口的血液尽快流出, 必要时消毒处理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如果被污染锐器或怀疑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要立即填写报告卡, 逐级上报, 并按规定进行恰当的预防性处理, 减少病毒感染的危险, 降低患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程度, 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和跟踪监测。

2.4 加强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

在临床工作中, 护士被损伤后, 即使没有接触到病毒感染者, 心理上仍会产生不确定感和恐惧感。如果确认患者有传染病, 对护士及其家属将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等待血液检查结果时将会使人精神压力增大。所以要积极建立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在加强教育的同时, 辅以一定的管理办法, 提供必要的防护条件;积极创造符合职业防护要求的防护装置和工作场所, 培养护士的医疗安全意识, 消除职业感染和忧虑心理, 提高护士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可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3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可以促进医院制度的建设, 规范医护人员的防护行为, 有效地屏蔽理化危害和控制生物危害, 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劳动环境, 树立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提高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技能, 有效降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 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4结论

护士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百姓的健康, 加强健康教育, 强调标准预防,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 可以使护理队伍更好地发挥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职责,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红菊, 刘昌丹.实习护士职业性损伤防护现状及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 (12) :1237.

[2]李玲, 陈晓玲.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8) :613-614.

[3]刘琼.职业性危害对手术室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07, 22 (4) :77.

急诊护士职业防护的新进展 篇10

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防护

随着我国医疗紧急救援体系的日益完善, 以及社会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 使急诊科在医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急诊科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基本单位, 其往往担负着出现场抢救和院内抢救的双重任务, 从而造成就诊患者数量多而复杂, 工作面广, 工作量大[2]。特别是接诊收治的患者均呈现出病情危、急、重、突发、多变等特点, 甚至部分患者在诊断尚未清楚时便已经开展处置与抢救[3]。再加之急诊科护士的极度紧张和忙碌往往忽略了对自身的职业安全和自我防护意识, 从而使其面临着诸多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加以认识和分析, 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 势必会对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4]。因此, 本文分别就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职业危害因素、职业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新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以期为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

急诊科护士身处整个医疗机构急诊急救的最前沿, 接受着最为严峻的考验[5]。再加之相关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从而使急诊科护士在职业防护管理方面呈现出一系列问题, 其具体表现为: (1) 急诊科护士缺乏系统规范的自我防护意识, 思想认识程度不深, 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差; (2) 急诊科护士识别潜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能力不强, 尤其是对于可能导致危害的程度不能做出确切的评估; (3) 急诊科护士所必须的防护工具和设施不够完善, 从而导致一些无菌等预防感染的基本操作难易实现[6,7]。因此, 如何正确认识可能导致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 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已成为急诊科护士保证自身安全和整个医疗安全的关键。

2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2.1 锐器与针刺伤

针刺伤是急诊科护士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职业危害类型之一, 往往是指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所刺伤[8]。其可能导致感染的危害性高居各种接触性感染的首位, 也是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9]。随着诊疗工作的日益增多, 尤其是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的时有发生, 从而导致急诊科护士发生锐器与针刺伤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发生比率高达79.36%~90.30%, 其由锐器或针刺伤所导致的血源性疾病也由当初的几种上升到目前的几十种, 尤其是HBV-HCV和HIV的感染率更是上升至6.0%~30%、0.4%~0.6%和0.25%~0.4%, 从而造成急诊科护士严重的职业危害[10]。

2.2 生物因素

急诊科护士所接触的部分患者往往处于传染病的潜伏期或诊断前, 但为了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常常在未确定传染病之前便立即进行相关处理和抢救, 从而导致急诊科护士在这个过程中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几率也大大增多, 一旦急诊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就很容易造成感染事故的发生[11,12]。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高发国, 且艾滋病的发病趋势也逐渐增强, 那么此类疾病都具有较高的传播效率, 尤其是通过血液途径一次即可感染[13]。

2.3 物理因素

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而使护士承担着搬运和转运危急重患者的繁重任务, 从而导致护士易遭受腰部和关节等部位的损伤[14]。急诊抢救时间往往相对较长, 整个抢救过程都需要护士始终站立, 并完成大量的护理任务, 故并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5]。急诊科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喧嚣的工作环境之中,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频繁的操作, 各种诊疗仪器和设备的运行声与患者的呻吟声等相互交织, 从而使护士的情绪受到严重影响, 并伴有头晕和头痛以及高血压等相关症状的发生[16]。

2.4 化学因素

急诊科病种复杂多样, 也是多种病菌滋生和繁殖的场所, 这就需要护士及时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从而导致急诊科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大量清洁和消毒等相关化学试剂, 强烈的挥发性和刺激性使护士的皮肤黏膜组织和呼吸道组织以及神经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伤[17]。尤其是随着抗生素类药物在急诊科的广泛应用, 极易导致慢性皮肤过敏和过敏性休克, 甚至猝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18]。

2.5 社会心理因素

急诊科所接收的多为危急重患者, 其护士需要完成大量的抢救工作, 再加之患者自身病情的不确定性, 故易导致多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结果的巨大心理落差, 而作为急诊科护士要长期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抱怨, 使自身随时处于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19]。另外, 巨大的工作压力、复杂的工作环境、机械的倒班制度、患者及其家属的无理投诉、以及身体和语言的攻击等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 都给急诊科护士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3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

3.1 锐器与针刺伤防护

应通过定期安全教育等方式不断强化急诊科护士对各种锐器针刺伤的防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日常工作中各种锐器的使用和管理, 严格规范并熟练掌握各种锐器的标准操作规程, 在处理针头时不要进行重新盖针帽和手套针帽以及徒手分离针头等危险性操作;对于使用后的针头和注射器应立即放入规定的锐器收集箱内。锐器处理的每个环节都应紧密衔接, 最大限度的防止锐器与针刺伤事故的发生。而一旦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 并依照感染程度的轻重和被刺伤护士的自身机体免疫能力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治疗方案, 定期对伤者进行追踪和随访[20]。

3.2 生物因素防护措施

血源性传播途径是导致急诊科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故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尽可能保护好自己的皮肤, 有效避免皮肤破损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接触患者污染物或是被污染的相关器具时应积极做好防护, 务必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21]。当护士不慎而一旦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等体液时应及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3.3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急诊科护士在搬运和转运患者时应分工明确, 轮流承担, 动作协调娴熟, 有效防止机体各部位的相关损伤[22]。上班期间须穿标准的护士鞋, 并通过佩戴弹力袜而全面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明显减轻下肢酸胀不适, 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急诊科护士在进行急救操作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和情绪稳定, 始终遵循忙而不乱的原则, 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

3.4 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加强各种清洁和消毒等化学试剂的配制、使用、管理, 严格规范各种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剩余试剂应密封处理, 妥善保存。急诊科护士在开展消毒操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系统防护, 全面配备手套和口罩, 有效避免可能对皮肤组织和呼吸系统产生的危害和影响。特别是对于农药中毒患者, 急诊科护士更应做好自身防护, 严防患者体液等污物溅出而形成污染[23]。

3.5 社会心理因素防护措施

急诊科护士应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和适当的休息来应对繁重的工作压力, 并最大限度减少由此带来的身心反应, 积极稳定情绪, 减轻精神负担, 全面改善和提高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24]。医院应做好安保工作, 杜绝暴力事件的发生, 力争为护士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急诊科护士自身也应以积极的态度寻求社会和心理的支持, 正确认识和防范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

3.6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积极开展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 不断改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意义[25]。通过相关知识的强化和学习来不断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从而为职业危害的预防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并充分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 积极制定并严格执行护理人员的标准预防制度, 同时也应定期组织标准预防知识培训, 从而不断巩固和加深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结与展望

护士防护 篇11

关键字: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护对策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所受到辱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的或含蓄的挑战。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生问题[1],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急诊护士成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2]。本文对我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原因分析

1.1就诊环境因素

1.1.1就诊区域和观察区通道相通,进出人员多而杂,导致环境嘈杂,造成工作人员和患者容易激动。

1.1.2路标不清晰,导致问路人员太多,造成干扰分诊护士正常工作。

1.2护士因素

1.2.1主动服务意识欠缺:急诊就诊患者数量多,急、危、重症抢救多,致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身心疲惫得不到缓解,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主动服务意识减弱。为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解释工作不到位,不注意说话方式,态度生硬,造成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不理解。

1.2.2护理人力资源流失:长期紧张而繁重的护理工作,频繁的重复性夜班,使少数护士产生厌烦心理,技术熟练的护士流失严重。新入职的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扎实,沟通能力欠缺,造成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

1.2.3沟通能力不足:有调查显示,急诊工作暴力在工龄少于1年或1-4年护士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72.9%和70.5%[3]。此阶段的护士因社会和临床经验少,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能力不足。

1.2.4缺乏有关暴力防范的培训:护士在学校甚至岗前培训时,没有接受过在工作中如何防范暴力和保护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面对暴力伤害和威胁时缺乏应对技巧和策略。

1.3患者和家属因素

1.3.1特殊心理:急诊患者或家属对突发疾病或创伤意外没有心理准备,都认为自己或自己家人的病情最重,期望立即得到医生、护士的关注,积极地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但急诊护理工作有抢救”的轻重缓急之分,不能满足一些轻类患者立刻诊治的要求,造成护理人员和患者产生对抗情绪。

1.3.2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期望值过高:随着社会上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的普遍开展,使患者在认识上牢固树立了“病人是上帝”、“花钱买服务”的思想偏差,当治疗护理效果不佳时,就会对引发不良情绪。

1.3.3经济文化背景差异:患者和家属受经济压力、病情严重或疼痛等影响,易产生消极对抗情绪;某些患者受酒精、特殊药物刺激,容易情绪激动,引发过激行为。

1.4辅助支持系统因素

后勤工友少,送标本和检查不及时;保安不到位;检验报告不及时;急诊收费等候时间长等等。

2 护理安全防范

2.1改善就诊环境、简化就诊流程

2.1.1在候诊大厅和就诊区域安装24小时闭路监控系统;加强就诊区域和走廊的灯光照明。

2.1.2建立急诊电子叫号系统,按轻、重、缓、急快速预检分诊,使患者有序就诊。对急重患者立即送入抢救室,并通知医生和抢救班护士作紧急处理,然后补办挂号手续及费用。

2.1.3在就诊区域入口处放置办公桌,由后勤工友控制就诊陪同人数,观察区家属凭探视证进入,减少无关人员进出,使急诊室相对安静。

2.1.4在候诊大厅安装电视机,使患者和家属耐心等候。

2.1.5重新设计指示牌,使标识清晰,患者和家属容易辨认;在候诊大厅张贴医院结构分布图,在地面使用不同颜色路标标识急诊患者常到区域(急诊区、观察区、输液中心、药房),减少问路人员对分诊护士的干扰。

2.1.6在候诊大厅增加化验单自动打印机,使患者和家属能随时查询化验结果,减少不必要的询问。

2.2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2.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自己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患沟通技巧,以娴熟的护理技能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2.2根据就诊患者数量,及时调配急诊护士人员数量,注重老、中、青护士的合理搭配。在工作高峰时间,增设辅助加强班护士,以缓解高强度工作压力。

2.2.3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杜绝一切护理安全隐患,树立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

2.2.4组织学习暴力事件的相关培训,请派出所民警传授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技巧(包括警惕性、适当的防卫及如何脱离和回避等)[4],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在保证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急诊护士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行使医院和自己的正当权利。

2.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管理

2.3.1在候诊大厅张贴急诊就诊流程,使患者和家属消除不确定感,配合工作。

2.3.2利用时机,充分宣教:因急诊护理工作繁忙,护士应该充分利用查房和操作的时机,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给予适时的关怀、同情、安慰和鼓励,随时随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用药情况、注意事项等等,使患者和家属有充分的知情权,能正确客观地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3.3危重患者让医生提前向家属反复交待病情及风险,及时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使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2.3.4酒精中毒、药物滥用的患者应放置抢救室治疗,高度关注此类患者,积极联系家属,做好“三防”工作。

2.3.5关注家属的情绪,发现不良情绪苗头,及时告知护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并重点交接班,提醒同事给予关注。

2.4强化辅助支持系统

2.4.1在工作高峰时间,电话联系后勤主管调配工友,保证标本的及时送检和患者入院、检查的紧急处置。

2.4.2增设专门的急诊保安人员,负责控制就诊患者和陪同人数,维持诊疗秩序,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2.4.3规范急诊检验报告出示时间:血、尿、大便等常规检验报告半小时内;生化、肝功能、心梗组合、脑钠素等检验报告1小时内。

2.4.4规范急诊收费流程:正常上班时间,急诊收费处只能接受急诊患者的缴费;非正常上班时间,急诊患者优先缴费。

3 小结

医院场所暴力已成为一项全球性问题,作为高危科室的急诊科,急诊护士是暴力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之一。因此,如何维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急诊护士应该通过不断改善诊疗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管理,强化辅助支持系统等等一系列措施,正确应对各方面来临的暴力威胁,学会自我调节压力,以最佳的状态面对工作和患者,预防和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将暴力伤害降至最低点。

参考文献:

[1]谢巍,张大伟,谢晋宇.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产生及预防[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2]葛宝兰,常娜,孙宏玉.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12A):3134-3136.

[3]杨巧红,肖丹.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A):203-204.

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篇12

1 预防血液、体液感染

由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又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 因此被感染的机会很多。1.1在护理病人或清洗各种医疗用品时, 一定要戴手套、口罩、帽子。有报道[2]指出, 经常戴手套的医务人员其皮肤黏膜被医疗器械损伤后感染的机会小于不戴手套者。应穿戴防渗透性强、细微孔少的一次性薄膜手套, 以有效防止细菌等微生物通过。

1.2 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护士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接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部分人抗-HBs水平会逐渐下降, 这时再加强注射一次[3]。

1.3 在执行护理操作时, 避免刀、针、剪等锐利器械刺入皮肤。一旦刺伤皮肤, 要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 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 然后用碘伏消毒, 必要时注射免疫制剂。

1.4 医院要建立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上报制度及紧急处理预案。

2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 需长时间站立, 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2.1 平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

2.2 上班时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和穿紧身衣物, 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3 在不影响手术配合的情况下, 上台时可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站姿、适当休息。

2.4 如果在长时间站立后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等, 就是出现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症状。上班时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休息时抬高患肢30°~40°, 以利静脉回流。

3 预防因压力大引起的心理问题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飞速发展, 大量新手术、新技术的开展, 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面临的应激因素也越来越多。长期的压力会严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3.1 合理增加人力资源, 减轻工作压力

手术室的工作强度没有一定性, 因而护士长的排班也应有较大的机动性。可实行弹性排班, 并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 使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保证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3.2 创造良好的医护关系, 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手术室护士担任多科室的手术配合任务, 人际关系复杂。有的医师要求高、批评多, 使护士自尊心受损, 易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1) 手术前手术室护士及时与手术医师进行沟通, 了解他们的工作习惯, 充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工作, 减少因工作细节的疏忽造成的医护矛盾。 (2) 护士长定期对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使其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增强其自信心, 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3) 手术室护士长应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针对医护之间出现的矛盾, 能及时、合适地化解。

3.3 出现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使有的护士出现了工作疲惫感, 进一步更出现抑郁、焦虑及睡眠失调等心理问题, 此时要及时进行疏导。 (1) 加强心理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手术室护士应积极地进行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辅导培训, 掌握自我疏导、自我调节、自我减压等心理保健方法。 (2) 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提高专科业务水平。手术室护士要加强自身职业意识的培养, 熟练掌握各种手术的配合及新设备的使用方法, 以降低心理紧张的程度。 (3) 善于利用各种支持系统。学会倾诉, 可以使人内心的消极情绪得到很大程度的宣泄, 及时与朋友或家人交流, 宣泄心中的苦闷与烦恼, 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消除。 (4) 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 如养花、听音乐等。多参加休闲运动、集体活动, 学会自我放松, 保持乐观的心态。

4 小结

手术室护士要充分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膳食, 提高人体抵御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做健康体检, 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手术室护士还要学会缓解各种压力。手术室的诸多因素只要引起重视,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就能够维持身心健康。

摘要:手术室是为病人做手术治疗的重要之地。手术室护士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的专业群体, 有很多不利手术室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 手术室护士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防护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3.

[2]张帆, 周密, 孙玉聊, 等.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业暴露程度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1, 5 (1) :36-38.

上一篇:监控效率下一篇:金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