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效果

2024-06-29

防护效果(精选9篇)

防护效果 篇1

高分子材料在户外服役过程中,受光、热、氧等外界环境作用会发生降解或交联反应,导致其性能劣化,从而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1,2,3]。为延长高分子材料的服役寿命,通常采用内掺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等防老化剂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抗老化性能[4,5,6,7]。然而,防老剂的加入会对制品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紫外光只对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层(约0.2 mm)有影响[8],因而内掺光稳定剂对材料抗紫外光老化防护效果有限。

为避免内掺防老剂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内掺光稳定剂对紫外线防护效果差的不足,防老化涂料已被研究与应用。如吴鹏[9]以对紫外光有很好屏蔽吸收作用的纳米Ti O2为填料,研制出一种橡胶制品表面用抗老化防护纳米涂料,以改善橡胶制品的耐光氧老化性能。黄云[10]采用光稳定剂和光屏蔽剂制备了沥青路面紫外防护涂料,以提高沥青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本文以有机硅为成膜剂,通过加入抗氧剂和光稳定剂来制备抗老化防护涂料。以聚氯乙烯(PVC)卷材作为基材,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评价了不同种类的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制备的抗老化防护涂料对热和紫外光的防护效果,研究确定了抗老化防护涂料中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的种类和适宜掺量。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有机硅溶液,由硅树脂溶液、渗透剂和增粘剂组成,固含量为25%,湖北环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β-(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酸醇(抗氧剂1076)、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葵二酸酯(UV-770)、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均为南京米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PVC卷材:厚度为2 mm,抗拉强度6.15 MPa,断裂伸长率152%,耐热100℃,耐寒-30℃,泉州市祥和塑料片材有限公司。

1.2 抗老化防护涂料的制备

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的制备:选择适宜的有机溶剂分别溶解抗氧剂168、1076、1010,然后分别与有机硅溶液混合配制成1%、2%、3%和4%浓度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

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的制备:选择适宜的有机溶剂分别溶解光稳定剂UV531、UV770、水杨酸,然后分别与有机硅溶液混合配制成1%、2%、3%和4%浓度的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

抗光热老化防护涂料的制备:通过上述实验进行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种类和掺量的筛选,然后将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分别溶解在适宜的有机溶剂中,再与有机硅溶液进行复合,配制成抗光热老化防护涂料。

1.3 老化试样的制备

将PVC卷材裁成700 mm×150 mm试片,按照200 g/m2用量将有机硅溶液与不同类型抗老化防护涂料分别涂刷在PVC试片上,室温固化3 d。每组试件均涂刷2块试片,1片用于老化试验,另1片作为对比样。

1.4 老化实验

1.4.1 热氧老化实验

将涂覆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的PVC试片放入401AB型热老化试验箱中,试验温度为60℃,以6 d为1个老化周期,进行3个周期的老化,对老化后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1.4.2 紫外老化实验

将涂覆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的PVC试片放入紫外老化试验箱中,试验温度为55℃,试样表面紫外光强度为9500μW/cm2。以6 d为1个老化周期,进行3个周期的老化,对老化后样品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

1.5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按照GB/T 1040—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将对比样和老化试样分别裁成115 mm×25 mm×2 mm哑铃型试件,在深圳瑞格尔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力学测试,拉伸速度为50mm/min,每个样品试件数量为5个,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取5个试件的平均值,然后分别计算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有机硅涂膜对PVC老化性能的影响

表1为PVC卷材试样和表面涂覆有机硅溶液的PVC卷材试样经热氧老化和紫外光老化后的抗拉强度保留率。

从表1可以看出,纯PVC试样和表面涂覆有机硅溶液的PVC试样在热氧和紫外老化后的抗拉强度保留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未涂覆PVC卷材相比,有机硅涂覆PVC卷材的抗拉强度保留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在紫外光老化条件下,有机硅涂覆PVC的抗拉强度保留率可提高7~8个百分点。

表2为PVC卷材试样和表面涂覆有机硅涂膜的PVC卷材试样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从表2可以看出,热氧老化18 d后,PVC卷材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为69.5%,表面涂覆有机硅涂膜PVC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为73.8%,提高4.3个百分点;紫外老化18 d后,纯PVC卷材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64.5%,表面涂覆有机硅涂膜PVC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为71.6%,提高7.1个百分点。

PVC老化后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的变化表明有机硅涂膜本身具有一定的防老化作用,其中对紫外老化性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2.2 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对PVC老化性能的影响

图1、图2分别为不同抗氧剂种类及掺量制备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在热氧老化18 d后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的影响。

由图1、图2可见,与表1和表2中只涂覆有机硅溶液的PVC卷材热氧老化18 d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相比,表面涂覆掺加抗氧剂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后,PVC卷材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均有显著提高。对比3种抗氧剂制备的抗老化防护涂料,掺加抗氧剂1010的抗老化涂料对PVC卷材的热氧老化防护效果最好,其次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效果最差。掺加抗氧剂1010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在抗氧剂掺量为3%时,PVC卷材热氧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达到最大值;而掺加抗氧剂168和1076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在抗氧剂掺量为2%时,PVC热氧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达到最大值。在热氧老化18 d时,涂覆掺加3%抗氧剂1010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的PVC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分别为122%和88%。

采用抗氧剂1010制备的抗热氧老化防护涂料的效果优于抗氧剂168和抗氧剂1076,其原因在于抗氧剂1010和1076均属于受阻酚类抗氧剂,通过抗氧剂分子中的酚羟基捕获老化过程中已产生的自由基来终止链连锁反应,由于1010分子结构中有4个酚羟基,而1076分子结构中只有1个酚羟基,故1010制备的涂料抗热氧老化性能更好。而抗氧剂168属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主要作用是分解氢过氧化物,其对热氧老化的防护作用相对较弱。

2.3 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老化性能的影响

图3、图4分别为不同光稳定剂制备的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在紫外老化18 d后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的影响。

由图3、图4可见,与表1和表2中只涂覆有机硅溶液的PVC卷材紫外老化18 d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相比,表面涂覆掺加光稳定剂的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后,PVC卷材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均有显著提高。3种光稳定剂制备的防护涂料中,掺加UV770的防老化涂料对PVC卷材的紫外防护效果最好,其次为UV531,水杨酸的防护效果最差。对于掺加UV770的防护涂料,随着UV770掺量的增大,PVC卷材紫外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均持续增加,在掺量达到4%时,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均超过88%;而掺加UV531的防护涂料,在UV531掺量为3%时,PVC卷材紫外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2%和84%。

采用UV770制备的抗紫外老化防护涂料的效果优于UV531和水杨酸,其原因是UV770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能够与聚合物老化过程中产生的不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活性自由基作用,形成可长时间稳定存在的自由基或稳定分子,且其光稳定剂有效官能团具有再生循环功能,具有良好的长期抗紫外老化性能。而UV531和水杨酸属于紫外吸收剂,能够吸收290~375 nm的紫外光[11],对于375~400 nm区间的紫外光吸收作用较小。

2.4 抗氧剂与光稳定剂复配抗光热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老化性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抗老化防护涂料的性能,将抗氧剂1010和UV770分别溶解于适宜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硅溶液中,制得抗氧剂与光稳定剂复配抗光热老化防护涂料,抗氧剂1010的掺量为3%,UV770的掺量为4%。图5、图6分别为涂覆1010和UV770复配抗光热老化防护涂料和单掺UV770抗老化防护涂料的PVC卷材与PVC卷材的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随紫外老化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图5、图6可以看出,PVC卷材的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快速降低,直至老化12 d后降低速度才变缓;而PVC卷材表面涂覆1010和UV770复配抗老化防护涂料和单掺4%UV770抗老化防护涂料后,抗拉强度保留率在老化6 d时有所提高,之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降低幅度远小于PVC卷材。其中1010和UV770复配抗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抗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掺UV770的抗老化防护涂料,紫外老化18 d后,PVC卷材的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均在90%以上。UV770和1010复配抗老化防护涂料既可通过1010分子中的酚羟基捕获老化过程中已产生的自由基来终止链连锁反应,又可通过UV770与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作用形成可长时间稳定存在的自由基或稳定分子,故其对光热老化防护作用更好。

3 结论

(1)以有机硅溶液为基料添加不同抗氧剂制备的抗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的热氧老化均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其中掺加3%抗氧剂1010的抗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老化性能的改善最为有效。

(2)有机硅溶液与不同光稳定剂制备的抗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的紫外光老化均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其中掺加4%光稳定剂UV770的抗老化防护涂料防护效果最好。

(3)抗氧剂1010、光稳定剂UV770和有机硅溶液复配的抗光热老化防护涂料对PVC卷材的紫外老化防护效果更为优良,紫外老化18 d后,PVC卷材的抗拉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均在90%以上。

参考文献

[1]周勇.高分子材料的老化研究[J].国外塑料,2012,30(1):35-41.

[2]史继诚.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老化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35(1):27-30.

[3]Marta,Lenartowicz,Beata Swinarew,et al.The evaluation of long-term aged PV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2014,19(7):611-624.

[4]刘一鸣,胡贵,吴智华.抗氧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J].塑料科技,2012,40(12):54-58.

[5]张丽娟,成睿,丁雪佳,等.抗氧剂1010对聚甲醛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1,30(8):1795-1799.

[6]陶园园,王曦林,余剑英.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对聚乙烯老化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16):8-11.

[7]Fahmi M M,Mohamed N A.N-(Substituted phenyl)itaconimides as organic stabilizers for 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against photo-degradation[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7,92(4):733-740.

[8]Castejon M L,Tiemblo P,Gomez-Elvira J M.Photo-oxidation of thick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films I.Characteris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degradation kineties[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0,70(3):357-364.

[9]吴鹏.橡胶用纳米防老化涂料的抗老化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4,34(11):1-2.

[10]黄云.沥青路面紫外防护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11]隋昭德,李杰,张玉杰,等.光稳定剂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20-150.

防护效果 篇2

某医院加速器机房改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加速器机房的防护性能进行辐射安全性评价,并对机房和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 进行评价.结果 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该加速器机房在运行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作 者:李红 刘忠恕 文湘闽 廖向东 作者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刊 名:中国辐射卫生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年,卷(期):18(3)分类号:X591关键词:加速器 屏蔽 放射防护

防护效果 篇3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职业防护;危害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68-02

供应室承担着为整个医院供应无菌物品的职能,而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面临着很大的安全风险?每日与锐器?致菌物质?危险化学物质等接触,以及暴露在不适合人生存的环境中,使得他们受到职业损伤的可能性增大[1]?而职业损伤所引发的后续问题,比如病毒感染等,又使得职业损伤的危害性增强?为了降低职业损伤给供应室护理人员带来的伤害,我院对职业防护问题做了专项研究,分析职业防护的实施方法和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供应室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的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3—55岁,平均年龄(40±2.3)岁;工作时间为1—38年,平均工作时间(10±3.1)年;文化程度:本科1人,大专3人,中专3人,高中1人,初中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消毒人员2人,工人2人?

1.2方法

1.2.1职业防护专项教育

本次研究的10名护理人员全部纳入职业防护专项教育的对象范围?首先安排好培训日程?以周日作为职业防护专项教育的固定时间,每周授课一次,每次半个小时,二十个课时之后结束课程?其次,将培训计划落实:①给每一位护理人员发放职业防护知识手册,让她们了解基本的职业防护知识,从而丰富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理论知识?②在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培训人员就要结合理论知识来为护理人员演示防护行为的操作方法,并要求护理人员亲身实践,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防护实践能力?③培训人员在对职业防护做深入的讲解与培训时,要结合供应室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培训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技能[2]?一般而言,职业防护技能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正确使用超声清洗机?自动清洗机?干燥机?灭菌器等,正确包装物品器具,紧急预案,等等?

1.2.2职业防护的监督与指导

培训人员要对参加职业防护专项教育的护理人员进行每月一次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防护的理论知识以及职业防护的实践技能[3]?如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不达标,那么就要组织这部分护理人员继续进行学习,直到他们考核通过?

1.2.3储备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需要提前准备好,因此,护理人员要对供应室的工作区域所需的防护用品进行统计,再根据统计结果统一购买,从而使防护用品处于充足的状态?

1.3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职业防护专项教育和监督指导之后,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之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1?

2.2经过职业防护专项教育和监督指导之后,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行为执行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前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的情況见表2?

2.3经过职业防护专项教育和监督指导之后,护理人员的利器损伤?化学物质腐蚀?紫外线伤害等职业损伤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前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相对医院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而言,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所遭受的职业危险因素要多很多?在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发生诸如利器刺伤?烫伤?粉尘损伤等职业伤害[4]?而发生职业损伤之后,护理人员可能遭遇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危险?特别是针刺伤害?刀刃伤害,一旦这些损伤给护理人员造成流血事件,那么病毒很快就会从伤口入侵,进而可能给护理人员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5—6]?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职业防护专项教育和督导,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监督考核的方式,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对职业防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提高职业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损伤?而研究结果也表明,这种方法对提高职业防护行为的执行率具有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防护,在操作方面更加规范,因而职业损伤率得到大大的降低?综合以上所述,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应从积极开展职业防护专项教育及督导开始,护理人员要对职业防护抱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尹海涛,程安英.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防护的方法和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945-1946.

[2] 孙晓妮,李美静.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61-362.

[3] 宋惠仙,张艳华.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方法探讨与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286—287.

[4] 华春燕.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方法[J].当代医学.2012(02):161-162.

[5] 胡长玲.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70-71.

防护效果 篇4

某单位2011年12月-2012年3月对20年前修建的办公用房改建成两台医用诊断X线机房。该栋楼为砖混结构, 楼板为空心预制板。整栋建筑物6层, 第1层有平行排列面积相同的7间屋 (第1层左边有一行车通道) , 第2~3层为面积相同的8间屋, 每小间屋面积均为18.2m2, 第1层房子的前面有1块105.6m2的空地, 将整栋楼改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用房的时候把这块小坝子改为体检候诊大厅;该栋楼前面为城市主干道路, 后为山坡地形, 但这栋楼后面的山坡上居民自建大小不等二、三层平房, 左右有统建房相邻。该医疗卫生机构决定一楼主要为从业人员体检、候诊大厅用, 选定二楼3间小房为X线机房, 对二楼的3个房间进行改建, 选定的左边一间机房为胸部电视透视用房, 中间一间房分隔成两小间, 前半间为电视透视、拍片共用的操作室, 后半间为X线洗片用房, 右边的一间房为胸部拍片机房。整栋楼房间均为前后走向, 且相邻房间的隔墙为承重墙, 而前后方向的墙 (带窗) 为非承重墙, 二楼以上房屋结构相同, 平行排列的房间前面有一条1.6m宽的过道, 二楼过道为X线检查候诊用。

改建医用X线机房采取的防护方法与措施

机房门窗防护:一般情况下, 对医用X线机房 (以下简称机房) 的防护重点是机房门与窗。该单位经过谈判竞价的形式最终选定重庆信远射线防护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铅门与铅玻璃观察窗, 采取按现场尺寸要求订制与包安装、包验收的方式完成。现场初步设计需两扇铅门与两朵铅玻璃观察窗, 两扇铅门均用1.2m×2.0m大小的不锈钢铅门 (防护铅当量≥3mmpb) , 安装时门框四周须镶嵌2mm厚度的铅皮, 注意缝隙屏蔽, 两朵铅玻璃观察窗大小80cm×60cm, 防护铅当量≥3mmpb, 一朵安装于电视透视室与操作室之间的墙上, 高度95cm, 另一朵安装于拍片室与操作室之间的墙上, 高度120cm。铅玻璃观察窗安装时其四周用木条固定, 再用2mm厚度铅皮衔接墙与铅玻璃, 防止X线通过缝隙。

机房土建改建部分:土建部分也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 该医疗卫生机构 (甲方) 负责施工质量监督。具体改建如下:将电视透视机房和拍片机房的四面墙壁刮去灰壁, 露出砖墙, 拆去原有房间大玻璃窗, 切好砖墙, 两机房四面墙均用水泥、细石砂、工业用硫酸钡粉按4:2:1重新刮糙, 待刮糙墙壁收汗后, 用磁粉、工业用硫酸钡按同样比例再加胶水处理墙壁 (像刮磁一样) , 先后处理墙壁8次, 单面墙壁增加1.5~2cm厚度;电透机房的楼板与拍片机房的楼板及其对应的上一层楼板将原有地板砖敲掉, 并敲掉楼板部分混泥土层, 然后用水泥、工业用硫酸钡、石砂按2:2:1比例混合后平铺在地面, 然后恢复地板砖原貌, 新增加2cm厚度的地平;两机房均安装排风换气扇, 安装高度2.5m左右, 4个排风换气扇外面用2mm厚铅皮做小箱子罩住, 要求能抽风换气又能达到屏蔽X线的作用。

机房改建后的放射防护检测结果

两机房经承建方 (乙方) 施工基本完工后, 由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指派的工程师对两台X线机进行了安装。胸部电视透视机型号GX120型高频机, 额定功率20KW, 胸部拍片机型号为小时F50-RA高频机, 额定功率50k W。防护检测请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检测资质为乙级) 完成, 防护检测结果 (多次巡测) 如下:电视透视机检测条件, 100k V, 2m A, 时间任意;电透机房门,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10~12;电透机操作位,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9~11;电透机房楼下房间内,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7~10;电透机房楼上房间内,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8~10;电透邻室左侧房间内,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7~9;电透机房右侧洗片室,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7~12;电透机房后面的小路上,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7~10 (小路上的取点为主射线墙壁的方向, 距机房10m) ;拍片机检测条件, 145k V, 100m A, 0.8秒;拍片机房大门,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9~16;拍片机操作位,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9~20 (拍片操作位即拍片用铅玻璃观察窗10cm处、靠近墙体处取点) ;拍片机房楼上房间内,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114~142;拍片机房楼下房间内,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96~127;拍片机房左邻室 (暗室) ,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42~68;拍片机房右邻室 (库房) ,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106~129;拍片机房后面的小路上,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10~22 (该取点与透视机的取点相同, 斜向离拍片机房15m) ;透视、拍片机房天然本底, 空气比释动能率 (×10-8Gy/小时) 7~16。

机房改建后防护检测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由于楼上楼下、左右邻室均为非放射工作人员工作场所, 长期停留。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20m Sv (终生接受剂量≤100m Sv) , 公众年剂量1m Sv (非放射工作人员一年接受的辐射剂量的总和为1m Sv, 但不包括天然本底和医疗照射。对于X射线, 1m Sv相当于1×10-3Gy) , 国家对公众接触放射线剂量要求比较严格, 经过X线防护剂量当量换算, 去除天然本底, 一个非放射工作人员按每年工作50周, 每周工作5天, 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考虑两倍安全系数, 公众在非放射工作场所允许接受的X线剂量率<25×10-8Gy/小时, 检测结果与此比较, 拍片机房的楼上、楼下房间, 拍片机房的左右邻室均不符合放射防护要求, 射线不合格的房间只有改为库房使用, 这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巨大浪费。

分析改建机房不合格的原因: (1) 机房面积过小:对50k W大功率高频X线机, 要求使用面积达到>36m2, 而该拍片机房仅有18.2m2, 主要是主射线、散射线强度过大, X线穿透能力很强, 楼板、墙壁总体厚度不够造成; (2) 楼板为空心预制板, 又要考虑房屋的承重, 不可能无限制增加防护厚度, 空心预制板对100k V以上X线的防护能力较弱, 难以达到要求; (3) 墙壁有暗线盒 (预埋电线用塑料盒) , 线盒处墙壁厚度较薄, 减弱了X线防护能力; (4) 对于陈旧老墙:当时建房时并非考虑防X线, 部分砖与砖之间的灰口是空的, 旧房改建是不能改动砖墙的, 如果机房在一楼, 可以根据射线屏蔽厚度计算重新增加墙体厚度。在二楼要考虑承重, 一般无法实现增加墙体厚度;要解决以上问题, 只有用>2mm铅皮覆盖墙壁、楼板, 可以屏蔽X线, 但造价极高, 违背X线防护最优化原则。

改建X线机房项目得到的启示

给今后需要新、改、扩建X线机房的单位领导、放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基建的同志一些经验: (1) 新建X线机房时, 应请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放射防护预评价, 在选址、设计、施工。验收时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一般应选择在底层建筑物的一端, 在南方较潮湿的地区, 可选择建在二楼, 机房的二、三层楼板必须用混泥土浇筑, 并根据准备安装的医用X线机功率和用途对屏蔽层计算需达到的楼板和墙壁厚度来建造; (2) 改建X线机房, 通常代价高, 防护效果极不理想, 一般不选择, 必须要改建时通常选择四周无过往人群或无人逗留的底层一端, 既可以扩展机房面积, 又可以增加墙壁厚度; (3) 保证X线机房的面积、高度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20k W的X线机, 须保证使用面积>24m2, >20k W的中大功率X线机, 须保证X线机房面积>36m2, 如多功能X线机, 有两个X线管以上, 还要增加使用面积, 保证X线在机房内有足够的散射空间, 使屏蔽防护相对容易, 被检者 (患者) 在机房内接受检查时的X线剂量降低。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两个医用X线机房改建的过程、方法与措施, 然后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结果显示, 机房门、观察窗的放射防护效果好, 但机房墙壁、楼板的放射防护效果差。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改建方法、措施, 分析查找墙壁、楼板泄漏X射线的原因。得出结论, 医用X线机房一般不采用其他用房改建, 建议购置医用X线机后宜新建医用X线机房, 并经放射卫生学评价后按要求实施, 这样花费较少, 防护效果较好。

苯作业工人个人防护效果的研究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济南市环境苯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两家机械生产厂喷漆车间为调查点。暴露组为a厂喷漆工人60名;防护组为b厂喷漆工人52名。

1.1.1 方法

以大气采样器进行个体采样;气相色谱法检测计算空气中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通过现场结合访谈式调查方式对工人职业危害的防护、认知情况进行评价。采用SYSMEX KX-21型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分析。

2 结果

2.1 样本特征

暴露组共60人, 其中男48人, 女12人, 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 (30.6±3.2) 岁, 接苯工龄1~15年, 平均工龄 (6.8±2.1) 年;防护组52人, 其中男42人, 女10人,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29.8±2.8) 岁, 接苯工龄1~15年, 平均工龄6.0±2.7年。暴露组与防护组年龄、性别构成、接苯工龄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环境苯浓度测定

两厂喷漆车间空气苯浓度分别为0.045 mg/m3和0.048 mg/m3, 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3 防护、认知情况

对两组工人进行访谈式调查, 暴露组对苯的职业危害、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仅为17%, 防护组为96% (P<0.01) 。防护情况:暴露组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化靴穿戴使用率均显著低于防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表1)

2.4 血常规检查

2.4.1 RBC、Hb

暴露组RBC、Hb均在正常范围;RBC计数范围3.50×1012/L~5.40×1012/L, 均值 (4.43±0.46) ×1012/L;Hb范围112~160g/L, 均值135.21±15.76g/L;防护组RBC、Hb均在正常范围;RBC计数范围3.70×1012/L~5.50×1012/L, 均值 (4.48±0.50) ×1012/L;Hb范围114~160 g/L, 均值140.36±18.23g/L。暴露组RBC、Hb均低于防护组, 经u检验,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4.2 WBC、PLT

暴露组WBC计数范围3.0×109/L~9.1×109/L, 均值 (5.54±0.97) ×109/L, PLT计数范围85×1010/L~216×1010/L, 均值 (155±32.76) ×1010/L;防护组WBC计数范围4.6×109/L~10.0×109/L, 均值 (6.22±1.34) ×109/L, PLT计数范围128×1010/L~282×1010/L, 均值 (180±33.61) ×1010/L。两组WBC、PLT均值都在正常范围, 暴露组计数均值显著低于防护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1) 。

2.4.3 WBC、PLT异常与接苯工龄的关系

暴露组和防护组PLT随工龄延长均呈降低趋势, WBC在5~10工龄组有所升高, 至10~15年工龄组继续下降。两组WBC、PLT的显著性差异从<5年工龄组就已显现, WBC差异的显著性高于PLT。 (表2)

3 讨论

随着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完善, 我国多数企业工作场所空气质量都在国家规定的工作场所苯职业接触限值内[1]。本文2个调查点都具有完备的环境监测记录和工人职业健康监护记录, 车间具有完备的空气净化装置。现场环境监测2个调查点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要求, 苯空气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工厂对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要求严格, 并达到国家标准。

工厂都发放防护用品, 但频次不一致:a厂一季度发放一次, b厂一至两年发放一次。暴露组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化靴的佩戴率都显著低于防护组:暴露组佩戴防毒面具 (口罩) 的6人均使用的纱布口罩, 防护组均使用防毒面具;暴露组3人佩戴的防护手套, 有2人戴普通线手套, 仅1人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组51人均佩戴防护手套, 1人因手部有外伤, 经安全科批准未佩戴防护手套。

两厂对职业防护的管理规范化程度也有明显差别:b厂安全生产纪律成文, 不同工种有具体个人防护要求, 有明确的奖罚制度, 具备独立的生产安全监督队伍, 工人上岗前都要接受全面的职业健康教育, 考试合格方能上岗;a厂没有安全纪律的约束, 没有监督体制, 个人防护仅是一纸空文。

苯易挥发, 主要引起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职业病监测指标已经确定并应用于职业病的健康监护[2]。在低于国家限值的空气苯作业环境下, 工人RBC、Hb均在正常范围,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这与报道的苯浓度<32mg/m3对RBC无影响[3]相一致。两组工人WBC PLT的差异显著;从<5年工龄组起, 两组工人WBC、PLT均具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个人防护对苯作业工人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且在低工龄组就已显现。

为切实保护苯作业工人的健康, 苯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 (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化靴等) 的实施依赖于企业安全生产纪律的监督、执行;企业除严把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关、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外, 还要加强工人对苯的毒性认识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 保证工人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具,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5], 以改进工人健康及不良的卫生习惯[4]。职业卫生防护工作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企业领导在抓工业生产的同时, 还要抓好职业卫生安全[6]。通过卫生监督、企业、工人三方共同努力, 最大限度减少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健康危害。

参考文献

[1]陈金茹.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的职业健康损害及红景天的干预作用初探[D].广州:中山大学, 2009.

[2]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

[3]Snyder R.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benzene toxicityand leukemogenesis[J].Drug Chem Toxicol, 2000, 23 (1) :13-25.

[4]吕林萍, 李旭春.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3) :214-215.

[5]王萍, 肖云武, 张晓念, 等.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对护生职业防护的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12) 2410-2411.

防护效果 篇6

1 重症监护护理的危险因素

1.1 机械损伤因素

它是较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主要是由输液器、注射器针头, 以及剪刀、玻璃药瓶等锐利器械造成的患者皮肤损伤, 可能导致严重的病菌感染现象, 进而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重症监护护理具有应急性强、抢救任务重等特点, 护理人员难免忙中出错, 导致机械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这也是护理人员应重视的重症监护室操作问题之一。

1.2 环境因素

在重症监护护理工作中, 环境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部分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建设中, 普遍存在整体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进而导致病区内的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另外, 由于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重症监护室消毒与灭菌处理的认识, 导致呼吸道、尿道及伤口等部位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升高。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较为集中时, 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更大, 较为常见的感染病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

1.3化学性因素

在重症监护室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含氯消毒液等, 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 有理想的杀菌、灭菌效果。但在重症监护室中大量使用化学性消毒剂, 有可能对患者的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对呼吸机、吸痰器和监护仪等进行擦拭消毒时, 不可避免的接触各类化学性消毒剂, 在长期的化学因素影响下, 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化学性感染病症, 并且在急诊救治中将病菌传染给患者, 增加了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2]。

1.4 侵入性诊疗因素

在重症监护中采取的侵入性诊疗操作都是较为常见的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例如:在院内急诊救治中, 使用呼吸机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导致患者呼吸系统的屏障作用完全消失, 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部分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过长, 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2 防护对策

2.1 机械性因素的防护

医院应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 且要求其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相关操作。在重症监护护理遇到紧急情况时, 护理人员应保持头脑清醒, 有条不紊地进行注射、输液等操作, 尽量避免机械性危险因素的出现[3]。因操作失误造成针刺伤害时, 首先要挤出伤口内血液, 使用消毒水冲洗, 再用碘酒或酒精彻底消毒。在重症监护护理出现机械性损伤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并坚持定期做健康检查。

2.2 环境因素的防护

为了减少环境因素对重症监护护理的影响, 应严格限制重症监护室患者人数, 尤其要重视将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区救治。护理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流程和相关环境控制标准, 积极采取相应的重症监护室隔离措施, 防止在重症监护中因环境因素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要定期消毒和灭菌处理重症监护室内的听诊仪、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 并保证每个月进行熏蒸消毒1~2次。另外, 在重症监护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 尽量减少患者家属的探视次数和时间。非医疗人员必须穿戴探视服、套鞋套后方可进入重症监护室。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

在使用化学性消毒剂进行重症监护室内的消毒、灭菌时, 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消毒剂的科学使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 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配备专用的防护服装、手套、口罩和靴子等, 避免化学性消毒剂直接接触皮肤。彻底消毒重症监护室后, 应保持室内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患者在入院后出现不适反应和感染症状。

2.4 侵入性诊疗因素的防护

对侵入性诊疗因素防护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感染制度, 并强化护理人员对于院内感染监控的认识。在进行各类侵入性诊疗措施时, 护理人员的自身清洁和消毒也是十分重要的。进入重症监护室前, 护理人员必须使用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 穿戴已消毒过的服装。在进行辅助呼吸、插管等操作时, 护理人员要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尽量提高操作成功率, 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或重复操作等问题[4]。对于各类医疗用品, 尤其是医疗废物的管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 特别是对于一次性医疗废物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类、毁形、消毒处理, 并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处理。

参考文献

[1]李革, 卢仙娥, 邓济苏, 等.重症监护室获得性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6) :404-406.

[2]张阳英, 徐蓉, 张爱英.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0B) :60-62.

[3]邱方城, 王崇玉.医护人员洗手后的葡萄球菌带菌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3) :104-105.

防护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研究阶段。其中2014年1—12月为对照组 (医务人员穿戴传统的防护装置) ;以2015年1—12月为观察组 (医务人员使用可移动式保护装置) 。两阶段均随机抽取500台肿瘤外科介入手术。两组手术难度和手术部位等无显著差异, 在两阶段我院手术室护士及医师无显著人员变动,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阶段500台手术过程中均使用C型臂X线射线机, 75 k V, 0.8 m A。观察组医务人员使用可移动防护装置, 防护屏采用Pb玻璃, 大小为0.9 m×1.8 m, 底部装有万向轮, 可以多方向移动;副防护屏采用橡胶, 大小为0.4 m×0.6 m, 附着在主屏的立杆上, 根据情况进行上下前后的调节。

1.3 观察指标[5]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医务人员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 监测仪器:FD-3013B型智能化γ辐射仪, FJ-347A型X、γ测量仪, 在检测前均进行了校订。防护效果测定:随机抽取每台手术的一名器械护士或医师进行测定, 医生在正常手术操作过程中, 对其头部、胸部、腹部和下肢部位测定, 并在防护前、防护后情况进行监测, 每个部位测定均为两次并取平均值, 准确记录。对比分析医务人员对两阶段防护设备及效果的满意度。手术的满意度利用自制的满意量化表, 在参与此手术的医疗人员中随机抽取一名完成全程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分为3级。满意:使用方便, 手术顺利;基本满意:不适应, 基本未对手术产生影响;不满意: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影响, 术中应用较为麻烦, 不适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防护效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在各个部位的防护效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务人员使用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介入放射学近几年发展迅猛, 应用于临床各个方面[6]。由于医疗人员需要在X线辐射下进行手术操作, 容易受到辐射损伤, 在国内外的报道中经常见到关于操作人员受到伤害的例子[7]。在我国, 介入防护装置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个人防护和设备防护。在介入手术的过程中, 这些设施的应用明显降低了辐射程度, 减少了对医疗人员的伤害。但是与国际上的先进设备对比, 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8], 主要表现在防护设施沉重, 移动不便。

本研究中, 对照组和观察组设备的防护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主要是由于传统防护设备与新型防护设备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加之目前我国对医护人员辐射防护较为重视, 医护人员均经过一定的培训, 因此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均较小。同时也说明移动防护设备没有影响医护人员的防护。同时, 相对于对照组, 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P<0.05)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也可以发现, 虽然传统防护装置防护效果比较好, 但是临床使用人员满意度不高, 手术时间过长, 严重地影响了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移动式介入治疗防护装置的主要材料是玻璃和橡胶, 重量较轻, 并且安有移动装置, 可以随着手术的需要进行移动, 方便, 灵活, 不影响手术的进行, 本研究也证实其防护效果良好[9]。

综上所述, 应用移动式介入治疗防护装置, 可以有效地防辐射,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减轻患者痛苦, 可推广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移动式介入治疗防护设备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研究阶段。其中2014年1—12月为对照组 (医务人员穿戴传统的防护装置) ;以2015年1—12月为观察组 (医务人员使用可移动式保护装置) 。两阶段均随机抽取500台肿瘤外科介入手术。统计两组医护人员所受辐射情况, 医务人员对防护设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设备的防护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对于对照组, 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移动式介入治疗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均较好, 应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可移动,介入,防护

参考文献

[1]孟冰, 闰琳, 由京周.介入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调查及防护措施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4, 22 (3) :133-135.

[2]任庆余, 赵进沛, 张延华.介入技术放射防护现状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 (4) :294-295.

[3]王柏春, 丁志波, 王雯.一套自制用于介入治疗的防护装置介绍[J].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 (3) :187-188.

[4]俞荣生.移动式介入治疗辐射防护装置研究与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及防护杂志, 2002, 22 (2) :126-127.

[5]张殷, 俞荣生, 樊根凤.移动式介入治疗辐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 (13) ;159-161.

[6]Zhu Guiqin, Wang Bocun, Wang Wei, et al.Development of a pretecting devece used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J].Informan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2008, 18 (3) :17-19.

[7]R Padorani, C A Rodella.Staff dosimetry in Interventional[J].Cardiology, Radiat Prot Dosim, 2001, 94:99-103.

[8]刘智慧, 郑玉建, 孟军.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措施及防护装置现状[J].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 (1) :114-116.

防护效果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 男21例, 女59例, 年龄34~86岁, 平均 (63.7±2.1) 岁。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病程19d~22年。以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者14例。48例因缺乏糖尿病足防治知识, 未做好家庭护理致感染。糖尿病家族史14例。患者均以程度不等的跛形、疼痛、足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 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医护, 观察组在常规医护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足治疗及防护的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糖尿病足预防

(1) 血糖控制:给予胰岛素治疗, 并对饮食加以控制, 合理膳食, 以使血糖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2) 足外伤预防:减少感染和受伤的危险因素, 是降低足溃疡发生率的关键。包括选择合适的沐浴露, 洗脚水需温度适宜 (<40℃) , 掌握走路、穿鞋的注意事项等。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 保持清洁, 防止开裂、干燥。趾甲修剪不宜过短, 以免皮肤受到损伤。切忌光脚走路, 正确处理鸡眼。 (3) 选择合适鞋袜:鞋子需符合脚的外形, 保持一指的宽松度, 以利于空气流通。穿鞋不可连续穿5h, 应轮流穿鞋, 重新分配脚的受力部位, 降低微小损伤率。穿鞋时对鞋内有无异物加强检查, 需选择棉质袜子, 光滑柔软, 且吸湿性好。

1.2.2 糖尿病足护理干预

(1) 心理干预:针对疾病易反复、见效慢、病程长的特别, 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调节, 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识到饮食疗法的重要性, 以提高依从性。同时营养温馨的医疗和休养氛围,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可组织绘画、音乐欣赏等活动, 活跃病房生活, 以激发患者热情, 保持轻松愉快情绪, 积极主动配合医护[2]。 (2) 足外伤处理:一旦有受伤情况, 需立即报告医师并处理, 不可自行异物剔除, 以免损伤加重。 (3) 足部溃疡处理:减轻足部压力, 以促进溃疡愈合。患者无法做到整日卧床时, 可应用全接触型石膏鞋, 还可应用减压鞋、治疗性矩形鞋, 以使足部压力减轻, 促进血液循环[3]。 (4) 积极清创:局部用2%呋喃西林浸泡, 20~30min/次, 2次/d, 可使脓性分泌物充分清除。外敷或浸泡对混合性和湿性溃疡较为适用。坏疽需依据部位和面积大小用胰岛素+盐酸庆大霉素浸泡, 胰岛素湿敷, 无菌包扎。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无截肢病例, 对照组截肢2例,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经济的迅猛发展显著提高了公众生活水平, 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不断调整,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 糖尿病足是其严重并发症, 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护,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4],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加强糖尿病足预防, 如血糖控制、足外伤预防、选择合适鞋袜等, 并积极行糖尿病足护理干预, 如心理干预、足外伤处理、足溃疡处理、创面处理等。结果显示, 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加强糖尿病足的治疗及防护的护理干预, 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护理质量, 缩短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13-427.

[2]阮昕.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 (1) :102.

[3]Bao S, Briscoe VJ, Tate DB, et al.Effects of Differing AntecedenIncreases of Plasma Cortisol on Counterregulatory ResponsesDuring Subsequent Exercise in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2009, 58 (9) :2100-2108.

防护效果 篇9

1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干道Z917 公路5~6km段两侧, 该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其特点是干旱少雨、夏热冬寒,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1.2℃,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9.8℃。年平均降水量159.1mm, 蒸发2090.4mm, 冬季积雪稀少。区内常年多风, 风力一般4~5 级, 经常有7~8 级大风, 最大可达10 级以上, 以西北风为主, 主要灾害主要灾害天气为大风、寒潮、低温、干热风等。准东地区植被组成较为简单, 类型单调, 分布稀疏, 建群植物主要由超旱生、旱生的半生乔木、灌木、小半灌木以及旱生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中年生的短命植物等荒漠植物组成, 主要树种为红柳、梭梭、琵琶柴、沙拐枣等。项目实施前, 项目区植被盖度不足0.1。

2试验方法

2.1 成活率、保存率调查

项目选用新疆白榆、沙枣、柽柳、紫穗槐、紫枝玫瑰5 个树种, 采用带状混交。成活率、保存率调查采用随机抽查法, 每个树种各调查100株, 计算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成活率调查于造林当年秋季进行, 成活率调查于补植后第2 年秋季进行。

2.2 防风效果调查

风害是准东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因此防护林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防风阻沙、保持水土等方面。为此, 项目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防风效果调查, 每月定期调查1次。

调查方法:在垂直于林带的一条直线上, 选定距离林带外缘100m处的2 个点, 利用手持风速仪, 每隔5min同时记录1 次瞬时风速, 每次调查记录10 组风速数据, 通过对比迎风面、背风面的风速数据, 计算分析林带防风效果。

3技术措施与成效

3.1 树种选择

项目实施前, 准东地区从未有过大面积人工造林的经验, 因此, 在树种选择上必须慎重。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用准东地区天然荒漠林主要树种之一的柽柳, 乡土树种——新疆白榆、沙枣, 以及在该地区小面积试种生长表现良好的树种——紫穗槐、紫枝玫瑰。选用的树种均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 是新疆造林绿化的常用树种。

3.2 营造技术措施

3.2.1 苗木规格

乔木采用大规格带土球苗木, 乔木胸径3cm以上, 灌木3 个以上分枝, 采用一年生I、Ⅱ级壮苗, 根系完整,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3.2.2 配置方式和定植密度

采用乔灌混交造林, 乔、灌比例2.5:1。项目采用的树种配置为:1 行紫枝玫瑰、1 行柽柳、2 行紫穗槐、9行新疆白榆、1 行沙枣, 灌木树种配置在靠近道路一侧。乔木株行距3×4m, 灌木株行距1.5×3m。

3.2.3 定植要求和植物体保水剂应用

定植穴规格乔木60×60cm, 灌木40×40cm, 苗木随起随栽, 栽正扶直, 深栽踏实。定植时采用NST-415型高吸水树脂 (植物体保水剂) 处理, 每株用量8~10g, 将保水剂与细土按1:1 比例均匀混合, 施于苗木根部, 覆土定植苗木。

3.2.4 灌溉管理

采用滴灌灌溉, 年灌水10 次, 4~10 月期间, 每隔20d左右灌1 次水, 年灌溉定额4200 m3/hm2。

3.3 成效

3.3.1 成活率、保存率

根据项目外业调查记录, 新疆白榆、沙枣、柽柳、紫穗槐、紫枝玫瑰5 个树种当年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87%, 补植后第2 年平均保存率达到93.6%, 调查结果详见表1。

3.3.2 防风效果

根据防风效果调查数据显示, 示范区防护林带降低风速的作用明显, 背风面的风速较迎风面平均降低19.43%, 单次调查最多降低37.04%, 详见表2。

4 小结

4.1 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项目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防护林工程发展模式技术示范”是首次在准东地区引入平原区常规造林树种大面积人工造林, 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通过该项目的技术示范和辐射, 已带动当地发展防护林200 hm2。

4.2 准东地区立地条件恶劣

在防护林建设中, 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造林树种应主要选择抗寒、抗旱、耐瘠薄的树种, 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增加一些绿化美化树种, 未在当地试种的树种, 不宜用于大面积造林, 防止因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损失。造林时宜选用大规格带土球苗木, 一般要求乔木胸径3cm以上, 灌木3 个分枝以上, 有利于造林成活率, 快速形成有效的防护作用。

4.3 准东地区造林难度大

宜尽量采用机械进行整地、挖穴, 灌溉方式应以滴灌为首选。造林过程中, 宜采用植物体保水剂、ABT生根粉等制剂, 提高造林成活率;盐碱度较高的地段, 可换土造林或施用盐碱改良肥料, 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4.4 准东地区生态脆弱

开展防护林建设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当地生态, 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减轻风害、净化大气等方面。根据项目外业调查数据显示, 防护林能够有效降低风速, 平均可降低风速19.43%;以理论上每平方公里的树木每天平均净化15.8kg二氧化硫计算[1], 示范区每年可净化二氧化硫0.58t, 辐射带动的200 hm2防护林每年可净化二氧化硫1.15t。

摘要:结合“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防护林工程发展模式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情况, 提出了准东地区防护林营造的树种选择方案和造林技术措施, 分析计算了各树种成活、保存情况和防护林的防风效果, 对准东地区防护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准东,防护林,营造技术,防风效果

参考文献

【防护效果】推荐阅读:

电梯防护07-18

线路防护05-10

护理防护06-03

射线防护06-12

智能防护06-28

屏蔽防护07-01

噪声防护07-02

防护用具07-05

电磁防护07-07

防护距离07-13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下一篇:第三方支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