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口服液(共7篇)
乳果糖口服液 篇1
小儿便秘为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便时间间隔比较长,秘结不通,大便干燥且坚硬,或者虽然有便意却排不出大便[1]。顽固性便秘指的是症状严重、经过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的便秘。如果该病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便秘,会导致腹泻、腹痛、腹胀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较为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西药进行治疗,可以使患儿便秘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只给予西药治疗可能会引起患儿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以及食欲低下,并且会对泻药产生依赖,如果停药就会导致便秘反复发作[2]。中药汤剂三味增液汤具有润燥通便、滋阴清热之功效,可以促进肠蠕动,使肠动力增加,使患儿大便含水量增加,改善患儿便秘症状,和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使用效果更佳[3]。为进一步探讨三味增液汤结合乳果糖口服液对顽固性便秘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笔者就本院收治的顽固性患儿60例,采用三味增液汤加味结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便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范围2~8岁,平均年龄(4.47±1.32)岁;病程6~19个月,平均病程(10.74±2.15)月。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范围1~9岁,平均年龄(4.59±1.07)岁;病程6~20个月,平均病程(11.13±1.86)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型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对于顽固性便秘的相关规定[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患者大便干燥、或者干燥坚硬像羊屎;3)患者大便主要为深褐色;4)年龄在1~10岁之间;5)便秘病程超过5个月;6)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伴有慢性病或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糖尿病患者或者果糖不耐症以及半乳糖不耐受患儿;3)最近参加其他药物试验的患儿;4)资料不全对判断产生影响的患儿;5)对研究药物过敏的患儿;6)依从性差或者不愿意配合的患儿。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足量饮水,增加运动量,排便习惯训练,合理饮食,心理行为治疗。2~6岁患儿给予10 m L乳果糖口服溶液(莱阳市江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0 m L:5 g)进行治疗;7~10岁患儿给予15 m L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三味增液汤治疗,三味增液汤:原方(麦冬、玄参、生地各25 g),随症加减:腹胀者加枳壳、厚朴,纳差者加炒莱菔子、炒山楂等[5]。水煎服,每d 1剂,早晚分服。2组均7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2.2 疗效评价标准[6]
显效:患者平均1~2 d排便1次,大便通畅,成形软便;有效:患者平均2 d排便1次,大便形状从硬团变成香肠样,排便仍在一定时间中存在困难;无效:患者便秘情况和其他症状都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2.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排便次数以及大便性状等指标;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周排便次数的改善情况;治疗后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随访,记录患儿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与本组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1
3.3 2组患儿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组有3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有13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21.67%,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照组(P<0.05)。
3.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共计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腹痛,3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共计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轻度腹泻,3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13例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未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
4 讨论
小儿便秘为儿科中一种常见的胃肠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顽固性便秘通常是指便秘情况严重,治疗没有明显好转且反复发作的便秘。通常小儿便秘是由肠道功能异常、肠道菌群失衡、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脾胃虚弱为导致儿童便秘的最主要原因,引起患儿便秘反复发作[7]。目前,通常采用乳果糖等西药进行治疗,乳果糖为渗透性泻药,为一种人工合成不能吸收的双糖,能到达结肠,使肠道充分吸收水分,从而防止肠道过分吸收大便中的水分,有助于大便湿化,促进结肠蠕动,利于大便通畅。但是有研究表明,只使用乳果糖治疗顽固性便秘患儿,疗效不能持久,停药后容易复发,并且便秘症状改善并不是十分理想[8]。
三味增液汤加味主要由麦冬、玄参、生地、枳壳、厚朴、炒莱菔子、炒山楂等药物组成,具有消积导滞、增液生津之功效[9]。其中生地、玄参、麦冬具有滋阴润燥、养阴生津之功效,滋润干涸的肠管;炒莱菔子、炒山楂有和中助运、消积导滞之功效,调理患儿脾胃;枳壳、厚朴等药物有利水渗湿、清肝润肠、平补气阴、补肺清热之功效[10]。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周排便次数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味增液汤加味结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理守,王艺霖,陈旻湖.慢性便秘的定义和流行病学[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4):230-235.
[2]曾俊峰.乳果糖在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延边医学,2014,19(23):560-561.
[3]陶黎梅,俞建庭,顾梅青,等.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便秘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2014,33(2):173-174.
[4]侯艳苗,王淑芳,戈珍桃,等.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13(7):502-503.
[5]骆嫣,张娇,丛丽.增液汤加味合并乳果糖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11(2):57-58.
[6]侯艳苗,王淑芳,戈珍桃.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25例[J].中国药业,2015,24(14):114-115.
[7]朱聪,姜吉吉.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82.
[7]蔡雪梅,高飞.小儿便秘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72-73.
[8]高源.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50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12):875-876.
[9]薛会才,徐艳.益气增液汤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41-841.
[10]赵文鸽.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23):82-83.
乳果糖口服液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儿, 其中男49例, 女41例, 年龄4个月~3岁, 平均年龄 (1.5±0.3) 岁, 病程1~9个月, 所有患儿均符合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每周3次以下, 排便不干净, 且粪便形状呈球状, 质硬, 肛诊可触及粪便块, 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出生后排便异常等疾病。所有患儿在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基础上, 均伴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哭闹、食欲不振等。按照给药不同, 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饮食调节, 减少奶粉喂养, 新生儿给予母乳喂养, 增加小儿粗纤维饮食, 多饮水, 增加户外体育活动等基础治疗, 停用抗生素、泻药、胃肠动力药物。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 新生儿3~5m L/次, 3次/d;幼儿10m L/次, 3次/d;观察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 新生儿3~5m L/次, 3次/d;幼儿10m L/次, 3次/d。两组3周为一疗程,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排便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分析
显效:排便次数增加, 每周排便5次以上, 且大便性状为条形软便, 大便通畅;有效:排便次数增加, 每周排便3~4次, 且大便性状呈条形, 表面有裂痕, 自主排便有一定困难;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甚至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经过3周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 对照组为84.4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组有2例 (4.44%) 患儿出现轻度腹泻, 对照组中有6例 (13.33%) 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两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便秘是指大便干硬, 隔时较久, 有时排便困难的病理现象。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而婴幼儿便秘大多是由饮食原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据相关医学研究报道, 婴幼儿便秘发病率为8%~10%, 其中90%以上为功能性便秘[1]。中医认为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可能与乳食喂养不当,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 以致脾胃受伤, 食滞中焦, 气机不利, 运化失常, 乳食停滞, 传导失常, 形成功能性便秘[2]。
本文研究中, 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 本品内含木香、枳壳、槟榔、乌药中药成分, 具有顺气降逆, 消积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患儿便秘治疗。方中木香是理气、行气、温里药, 具有理气调中、燥湿益气之效, 可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 管统一身上下内外诸气[3];枳壳可理气宽中, 具有消食、呕逆、逐水、消胀满、利大小肠、安胃诸证之效, 有利于促进胃肠运动, 改善肠道血液循环, 有利于排便;槟榔具有消积导滞下气的作用, 其槟榔碱为M-胆碱反应系统兴奋药, 兴奋肠平滑肌, 增强胃肠蠕动而产生腹泻, 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 增加肠蠕动, 消化液分泌旺盛, 缩短肠内容物停留时间, 减少水分被吸收[4];乌药具有行气止痛, 内宽中而顺气, 同时还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兴奋和增强胃运动节律的作用[5]。四药联用具有健脾和胃, 顺气消积, 止痛通络, 从而有利于恢复肠道功能, 促进胃肠蠕动, 增强胃肠肌张力, 对胃排空和肠推进有积极作用, 同时, 还可促进分泌消化液, 有助于消化、运送、排泄。但其成分木香和槟榔常会诱发恶心、呕吐、腹痛等药物不良反应症状[6]。
本文研究中, 观察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 本品属于渗透性泻药, 为人工合成的不吸收双糖, 机体无法水解, 充分吸收水分后可直达结肠, 增加肠道水分, 并转化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为低分子量有机酸, 以此降低肠道内p H值, 增加肠内渗透压, 在渗透压作用下增加结肠内容量, 促进肠道蠕动, 恢复结肠生理功能, 有利于排便通畅, 缓解便秘症状[7]。同时, 乳果糖的分解产物可提高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 从而达到一致肠杆菌科等有害毒菌, 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过3周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 对照组为84.4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 明显低于13.33%, 两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提示, 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效果确切, 且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 乳果糖口服液和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确切, 均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恢复患儿正常的排便功能, 但乳果糖的用药安全性更高, 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用药。
参考文献
[1]曾宪东, 张勇, 高戈.乳果糖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师杂志, 2011, 2 (11) :136.
[2]徐丽萍, 俞建德, 胡迪, 等.四磨汤联合乳杆菌LB散治疗早产儿便秘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5 (24) :107.
[3]苏旭春, 梁傍顺, 闫冰川, 等.四磨汤口服液治疗阿片性便秘62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12 (2) :258.
[4]高源.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50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 12 (3) :208.
[5]王建中, 吴春迎, 刘鹏, 等.济川煎、四磨汤合方治疗硫酸吗啡所致便秘30例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12, 2 (6) :264.
[6]王良馥, 陈自力, 熊建生.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截瘫患者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1 (13) :120.
乳果糖口服液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煤炭总医院住院患者56例, 其中男40例, 女16例, 年龄65~91岁, 平均 (80±5) 岁, 患病病程8个月~15年, 老年便秘患者均已排除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
1.2 方法
1.2.1 分组和处理
将56例住院患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 试验组28例, 采用20ml乳果糖口服液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20605) 2次/日 (早晨空腹和晚餐后服用) 联合40ml开塞露 (北京麦迪海药业责任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8050424) 1次/日 (早餐后纳肛) 治疗;对照组28例, 采用40ml开塞露1次/日 (早餐后纳肛) 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便秘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
1.2.2 观注指标疗和效判定标准
粪便性状根据Bristol图谱分级来划分[1]:分散、颗粒样硬结便划分为1级;条形的硬结便划分为2级;表面有些裂纹的条形硬便划分为3级;条形的软便划分为4级;松散的团块样便划分为5级;稀糊便划分为6级;稀水样便划分为7级。如果使用药物后, 粪便性状可转为4级及其以上, 排便比较顺畅, 无排便困难, 每日排1~2次, 定为显效;如果粪便性状可转为1级, 排便困难较前有明显好转, 每1~2日排1次大便, 定为有效;如果粪便性状没有任何变化, 依旧排便困难, 定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 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资料, 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数据资料,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嘱患者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 服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期间, 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老年人群普遍易发, 其病程发展缓慢,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 甚至可能会导致肠道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越来越明显,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此类患者若不合理使用泻药, 长此以往, 不仅效果不佳, 而且会加重便秘, 并且可引起很多不良反应, 如结肠黑变病、泻剂结肠等, 而与其他治疗便秘的泻药 (如刺激性泻剂、容积性泻剂) 相比, 使用润滑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引起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安全性较高, 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的优势尤为明显, 非常适合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3]。乳果糖能够提高钙质吸收, 呈剂量正相关, 对骨质疏松老人有益。乳果糖在结肠被细菌降解为乳酸和醋酸, 可降低肠道酸度, 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 可改善肝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4], 适合肝硬化的患者使用, 在延缓肝硬化病情恶化的同时, 还可以辅助通便,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乳果糖改善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明显优于纤维素[5]。乳果糖对结肠癌有预防和抑制作用[6,7]。有研究显示在服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药方剂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 临床疗效也不错[8,9]。在结肠内乳果糖能使微生态系统中的有益菌数量增加, 从而促进宿主与结肠微生物区的共生效应[10], 近几年来, 不少研究表明乳果糖口服液联合肠道有益菌类药物 (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复合乳酸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等) 治疗便秘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11~14], 安全性较高, 为临床上治疗便秘提供的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案。
乳果糖临床新应用体会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在传染科门诊就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40例, 无相应肝性脑病症状及体征, 数字连接试验 (numbers connect test, NCT) >66 s, 其中男88例, 女52例, 年龄50±5岁, 平均 (36~75) 岁。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 对照组68例, 诊断参照1995年5月北京召开的第5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伴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结核病、神经及精神疾病者不进入该试验。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口服乳果糖溶液[辽宁省丹东市康复制药厂生产, 批准文号: (07) 卫药准字X-73号, 糖溶液含量500 g/L]。10~30 ml, 口服, 3次/d, 以保证每日1~3次成形软便 (因服过量可致腹泻)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0.3 g, 口服, 3次/d, 金施尔康1粒, 口服, 1次/d。观察期间不限蛋白饮食, 不给其他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1.3 疗效观察
用药前做系统精神、神经检查以排除临床肝性脑病, NCT是将随机排列的数字1~25按顺序连接起来, 包括纠错所用的时间, >66 s为入选病例, 观察时间为14 d, 用药前1 d及结束后1 d分别做NCT及血氨测定 (血氨正常值为6~25 μmol/L) 。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氨36 μmol/L±12 μmol/L, NCT 52 s±23 s;对照组血氨52 μmol/L±18 μmol/L, NCT 81 s±26 s (P<0.01) 。2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aP>0.05, cP<0.01 ;2组组间t检验:fP<0.01。在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均未发生临床肝性脑病, 对照组有3例发生, 按传统4期分类法, 1例为2期, 2例为3期, 经住院在应用乳果糖的基础上加用支链氨基酸250 ml, 乙酰谷酰胺1.0 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均静脉注射, 1次/d, 治疗后, 肝性脑病症状、体征消失分别于9, 11, 15 d出院。不良反应:治疗组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等反应, 将乳果糖以等量温水稀释1倍后口服, 不良反应消失,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3讨论
本观察中治疗组患者单纯口服乳果糖, 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及含微量元素的金施尔康及维生素C (因金施尔康每粒含维生素C 0.2 g, 量较少故又加维生素C) 。结果显示口服乳果糖具有降低血氨, 改善SHE患者智力水平的作用。能阻断SHE向临床肝性脑病的进展, 提高患者对蛋白饮食的耐受程度。乳果糖在小肠内被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分解为乳酸及醋酸, 在小肠液的pH值降至6以下时可明显削弱尿素肠肝循环而降低血氨浓度, 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其不被吸收及胶体特性, 增加了小肠的渗透压, 具有缓泻作用。将食物中未被消化吸收的多肽成分及时排出体外, 避免大肠内腐败菌作用后有毒物质的吸收, 提高了患者对蛋白饮食的耐受程度。乳果糖溶液由于浓度较高, 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以水稀释后可减轻。国内外众多的实验证明乳果糖治疗SHE是安全、有效的, 无毒副作用, 而且价格较便宜, 能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因此应用乳果糖治疗SHE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乳果糖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 的疗效。方法 140例SHE患者男88例, 女52例;年龄 (50±5) 岁, 随机分成治疗组72例, 给予乳果糖溶液10~30ml, 口服, 3次/d以保证每日大便1~3次 (软便) 。对照组68例给予维生素C0.3g, 口服, 1次/d, 金施尔康1粒, 口服, 1次/d, 观察期间不限蛋白饮食。治疗前1d及治疗结束后1d分别测血氨及数字连接试验 (NCT)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氨36μmol/L±12μmol/L, NCT52s±23s;对照组血氨52μmol/L±18μmol/L, NCT81s±26s (P<0.01) 。结论 乳果糖治疗SHE有效、方便、安全。
关键词:肝性脑病,亚临床,乳果糖
参考文献
[1]曾峥, 李瑜元.乳果糖治疗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广州医学, 2003, 24 (9) .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2年4月~2008年3月的住院患者67例, 诊断符合我国2003年《肝性脑病最新共识》中临床诊断标准[3],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4例, 男26例, 女8例;年龄32~70岁, 平均61.5岁;其中, 肝性脑病分级Ⅰ级15例, Ⅱ级10例, Ⅲ级9例;原发病为肝炎后肝硬化28例, 酒精性肝硬化2例, 其他原因肝硬化4例。对照组33例, 男23例, 女10例;年龄31~73岁, 平均62.2岁;其中, 肝性脑病分级Ⅰ级16例, Ⅱ级9例, Ⅲ级8例;原发病为肝炎后肝硬化29例, 酒精性肝硬化2例, 其他原因肝硬化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积极祛除诱因、禁止蛋白质饮食、保肝、调整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比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乳果糖15 ml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2~3次/d;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精氨酸1.0 g静脉滴注, 1次/d;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精神状态、扑翼样震颤和数字连接试验等症状变化以及血氨变化。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血氨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血氨比治疗前下降;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血氨无变化或增高。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20例 (58.8%) , 有效11例 (32.4%) , 无效3例 (8.8%) , 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显效15例 (45.5%) , 有效9例 (27.3%) , 无效9例 (27.2%) , 总有效率为72.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血氨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血氨为 (192.4±31.5) μmol/L、治疗后为 (56.3±21.2) μmol/L;对照组治疗前血氨为 (189.2±29.8) μmol/L、治疗后为 (97.5±33.9) μmol/L, 治疗组血氨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有关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有许多学说, 其中以氨中毒理论的研究最多, 最有实据。目前认为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 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而胃肠道又是氨进入人体的主要门户, 因此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成为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4]。
乳果糖是一种不被人体小肠黏膜双糖酶分解的人工合成双糖, 可完整到达结肠, 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乳酸、醋酸和蚁酸等弱酸, 通过减少肠道内氨和其他胺类的生成和吸收, 降低血氨和其他胺类而达到治疗肝性脑病和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目的。其主要作用途径为: (1) 分解糖的细菌、分解乳果糖产生有机酸, 使结肠内酸化, 氢离子与游离氨结合生成不被人体吸收的铵离子, 从而使氨的吸收减少而降低血氨; (2) 乳果糖为结肠中分解糖的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基, 使这些有益菌增加, 从而抑制了结肠中分解蛋白质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的生长, 结肠内蛋白质分解减少, 则氨的生成减少, 同时也减少内毒素的生成; (3) 另外, 乳果糖被细菌分解而产生的有机酸可促进结肠蠕动, 残余蛋白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缩短, 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的机会减少, 同时肠蠕动增加使铵根离子及有害的胺类可及时排出体外[5]。
既往应用精氨酸、谷氨酸通过促进体内氨代谢达到降低血氨的目的, 但国外学者认为二者均无效, 且所需稀释液体量500~1 000 ml, 不利于控制腹腔积液患者的总进水量, 此外精氨酸不宜用于酸中毒患者, 谷氨酸盐不宜用于碱中毒, 因此限制了临床应用[6]。通过本次试验表明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较好, 无上述限制,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乃丰, 王美美.内科医师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71.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44.
[3]王永明.肝性脑病最新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 (5) :261-264.
[4]徐克成, 江石湖.消化病现代治疗[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476.
[5]李兆申.现代消化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10.
乳果糖口服液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自2006年11月~2009年10月入我院治疗的97例列入研究观察病例,其中15例因资料不全而剔除,82例进入评估。男性71例,女性11例,年龄为(31~70)岁,平均(50±18)岁。乙型肝炎肝硬化68例(其中2例合并酒精性肝损伤,8例为脾断流术后,1例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加经皮经肝胃左静脉栓塞术后);酒精性肝硬化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7例(其中脾断流术后1例);隐源性肝硬化3例。入选标准:根据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延长时间、及腹水有无,选择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而无肝性脑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两条及以上即诊断人格解体,入组本研究项目。考虑被观察者的连续性及可操作性,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肝肾综合征者不列入本研究。
1.2 研究设计及方法
本研究为开放、队列研究。入选患者采用乳果糖糖浆(丹东康复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711)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20ml(10g),每日3次口服,然后个体化调整至每天排(2~3)次软便,避免腹泻;病人不能口服者采用乳果糖100ml(50g)加温盐水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乳果糖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降血氨药物(如谷氨酸钠、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治疗期间禁食动物蛋白,疗程均为(7~10)天。疗程完成后疗效差者可用20%甘露醇(六安华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521)脱水及支链氨基酸(徐州市第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503)、门冬氨酸鸟氨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916)等药物进行强化治疗。研究观察项目:A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觉。B奇异的、或反常的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C言语奇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D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E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和体贴。F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1.3 疗效评估
研究观察项目的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改善2项以上或完全恢复正常到为显效,改善(1~2)项者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显效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做χ[2]检验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82例肝硬化患者6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结果:显效的为51例显效率为62%,有效的为16例,有效率为19.1%,总有效率为81.1%;15例患者人格解体状况无改善,无效率18.9%,其中14例患者发展为肝性脑病,经20%甘露醇脱水及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治疗,病情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自动出院。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本身存在腹泻,服用乳果糖后每日排稀便>3次,改为100ml乳果糖保留灌肠,每日1次,偶有腹痛,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肾功能、血糖未见明显改变。
3 讨论
肝性脑病前期大多出现人格解体,如果不认真观察,多被忽略,如及时发现并使之逆转,将大大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本研究主要观察国产乳果糖对肝性脑病前期人格解体的阻断作用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又称外源性肝性脑病,起病多有诱因,容易反复发作,上消化道出血、便秘、电解质紊乱、大量排放腹水、大量进食动物蛋白、感染多为其诱因;肝功能衰竭、肝脏枯否细胞数目减少、功能低下、肠道细菌异位定植、菌群失调是HE发生的基础。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预防及去除诱因加基础治疗是防治肝性脑病的根本。寻求一种口服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以达到防治近期肝性脑病为目的是本研究的目标。
乳果糖是一种不被人体小肠黏膜分解吸收的人工合成的双糖,可以完整到达结肠,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调节肠道细菌的球杆比例,减少肠内氨和其他胺类的生成和吸收,同时乳果糖能够使结肠内pH值保持5.5左右,通过酸透析作用直接降解血氨;乳果糖能够促进肠蠕动,减少蛋白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其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的机会减少[6]。
本研究结果表明,乳果糖可以改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人格解体现象,对人格解体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1%。82例患者中16例无效,经门冬氨酸鸟氨酸脱氨,支链氨基酸纠正支芳比例及加强脱水抗脑水肿治疗,15例病情均明显改善,提示对HE患者单纯应用乳果糖针对降低血氨、抗内毒素治疗并不完善。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期以来,乳果糖被认为是HE的标准治疗,甚至有人认为是唯一肯定有效药物,并且作为HE新药临床试验的对照药物。Als-Nielsen等认为,不吸收的双糖对肝性脑病治疗效果证据不足[5]。我们认为,不同HE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方案亦应不同,靠单一药物来解决错综复杂的发病机制导致的HE是有缺陷的,我们主张应在积极去除诱发因素加支持治疗基础上,强调针对氨中毒、脑水肿、假神经递质、氨基酸失衡、GABA、内毒素血症、微量元素缺乏等学说综合治疗。
据文献报道,HE占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14.8%、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人格解体的发生率在35%~57.9%,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人格解体的关注程度不够,影响了人格解体的早期诊断。本研究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人格解体患者应用乳果糖治疗,50例疗效非常显著,有15例患者发展为HE。因此,确诊后口服乳果糖治疗人格解体对预防HE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副作用小,临床容易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人格解体的疗效。方法:观察乳果糖治疗前后患者的精神状态、行为取向的改善情况。结果: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人格解体的总有效率为81.1%,(P<0.05)。结论:乳果糖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人格解体的常规用药。
关键词:乳果糖,人格解体,肝硬化
参考文献
[1] 张迎锋,杨镇涛.人格解体神经症1例报告[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4;10(2) :135
[2] 聂玉强,曾峥,李瑜元,等.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4) :162
[3] 陶淑敏,朱淑琴,王丽芳,等.乳果糖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1) :72~73
[4] 刘冰,李桂梅.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24(4) :288~289
[5] Als-Nielsen B,Gluud LL.gluud C.Nonabsorbable disaccharides for hepatic encephathy: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Br Med J,2004;328:1046~1051
乳果糖口服液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8年3月~2010年12月将保留灌肠器的制作新方法应用于需要进行乳果糖保留灌肠的患者有75例。其中男性59例, 女性36例, 平均年龄49岁。
1.2 方法
1.2.1 材料一次性50ml注射器、胶布、无菌肛管。
1.2.2 制作方法
打开一副一次性50ml注射器, 去掉针头部分, 在空针乳头处缠上多层胶布, 胶布厚度以空针乳头处能完全连接肛管为宜, "保留灌肠器"便制作完成。
1.2.3 使用方法
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 药物温度40℃。取下空针活塞, 用止血钳夹闭肛管, 将药液倒入50ml空针的针筒内, 排气后用止血钳夹闭, 将肛门及肛管前段常规润滑后, 患者取左侧卧位, 臀部垫高10cm, 将肛管前段轻轻插入肛门15cm后用空针活塞缓慢将药液注入直肠内, 第一次50ml注入完毕, 用止血钳夹闭肛管, 分离空针乳头和肛管接头处, 取出空针活塞, 再将空针乳头和肛管接头处连接好, 倒入剩余的50ml溶液, 用空针活塞缓慢注入, 待药液全部进入肠道后, 止血钳夹闭肛管, 拔出肛管, 用软纸轻轻擦拭肛周, 操作完毕。保留灌肠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2 结果
95例患者中, 无一例发生灌肠不通畅、空针活塞无法抽吸药液等情况, 空针活塞易抽吸药液、灌肠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需要加药时可随时分离空针乳头和肛管。取出空针活塞, 再进行加药。
3 讨论
【乳果糖口服液】推荐阅读:
甘油果糖05-27
果糖含量10-09
磷酸果糖10-13
6二磷酸果糖08-08
“妈妈”牌水果糖07-18
玉米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的结构与表达分析09-26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信号酶10-09
水果糖的魔法小学作文12-14
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01-11
清热口服液06-17